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2024-05-11

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共9篇)

篇1: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2012-05-28 14:07:37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打印】【关闭】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方式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宝清县七星泡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工程”首批启动的48个试点之一(全市唯一省级试点)。两年来,我县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分批推进、突出重点”的发展原则,立专组、定专人、争专项,严把关、把紧关,建精品、提功能,形成了“领导围着项目建、部门围着企业建、上级围着基层建、一切围着群众建”的工作思路,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中排名前例。

一、做好“规划”:突出整体布局、突出统筹协调、突出长远发展

结合七星泡镇的区位、地缘、资源、人文等优势和实际,在经过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定位,前瞻性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确定了建设“规模适中,交通顺畅,设施完善,服务齐全,特点突出,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龙江东部商贸重镇、工业强镇”的发展定位,为七星泡小城镇建设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合理规划每一处细节。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宏观综合统筹安排,委托省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在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关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关系;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关系;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七星泡镇镇区2011年至2030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走外延发展、内部挖潜的路子,节约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方面,尽量利用荒地、非耕种地,严格限制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特别是需占用大面积土地的市场、小区,更要注意这一点。另一方面,尽量利用闲置土地,对小城镇规划区内的一些个人、单位闲置的土地资产进行盘活,统一使用。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老城镇改造,使之内部结构合理,寸土生金,防止无序无度扩张漫延。三是合理提高规划执行力。小城镇建设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建一个街也好,或一个小区也好,都要花费一定投入,建好了尽量不拆、不换。一方面,立足长远。树立超前意识,按照“三十年不落后”的思路,做到高起点、大手笔规划,防止拆了建、建了拆,避免重复建设。在实施中,合理规划小城镇的未来蓝图,做到内部结构完善,充分体现小城镇的功能和特色。另一方面,立足当前。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实施项目建设,既要避免无序、粗放建设,又要做到“不凑合”,确保标准,集中力量,条件成熟一个就高标准建设一个,建设一个确保成功一个,稳固实现目标蓝图。

二、筹好“资金”:盘活现有资本、聚合民间资本、发挥区位资本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七星泡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探索建立了政府投资、民间资金和外资三轮驱动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将“散”钱聚“整”。面对资金紧缺的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采取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筹资为手段、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在坚持公共事业整体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按照“放开经营、公平竞争、有偿使用”的原则,多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了云鹏希望小学建设;积极推进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项目。同时,为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进镇成为小城镇居民,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镇购房居住,使之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体。二是将“死”钱盘“活”。小城镇所在地往往是集镇的中心地带,较为繁华的商业

区。根据七星泡小城镇总体规划,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盘活原有黄金地段,加快小城镇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以开发促建设,以建设促开发,实行以地生财,以房带路,滚动发展,自求平衡。重点实施了永胜、鑫家园等住宅小区建设,使小城镇面貌得到改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三是将“小”钱放“大”。为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整合各方面资源,集合各方面资金,真正起到“小钱办大事”的良好效果。新建了长700米的七星步行街和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的七星广场;通过以建引建的方式,在七星大街两侧共开发6.4万平方米的临街商住楼,进一步繁荣了小城镇商业区。

三、搞好“建设”:严于质量标准、善于破旧出新、精于维护管理

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吸收、借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做法,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力度。一是高质量建设。按照“建精品、塑典型、造亮点”的工作要求,两年来全镇共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项,重点完成了洪峰路施工设计和工程概算、洪峰绿地休闲园绿地主体建筑、七星广场等基础建设。在七星大街两侧栽植了绿化树木、绿化带,整治了排水干渠,设置了垃圾桶,安装了景观路灯,安排了专职清扫工人,规范了富盛小区牌匾风格和样式,这些市政设施的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七星泡镇的品位和档次,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二是高水平管理。为实现示范小城镇城镇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示范小城镇管理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七星泡镇实际,制定了《七星泡小城镇实施精细化城镇管理办法》,城镇管理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小城镇管理职责,为小城镇管理提供了长效机制保障。三是高力度治理。为保护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在全镇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采石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的联合行动,强力推进了荒山荒地造林、超坡地退耕还林和农田、河岸、村屯绿化工作,三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00亩。同时,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环评不合格的企业坚决拒之门外,对污染不达标企业坚决停产整改。

四、把好“定位”:打响项目会战、打造精品园区、增强社会福祉

支柱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线,需要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强化小城镇建设的产业支撑力度。一是扩大招商,落实项目。通过大力挖掘城镇资源潜力,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进一步健全了功能,优化了环境,增加了吸引力。吸引外地资本,使“外”资产变成“内”资产。几年来,共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个,招商项目总投资达4.38亿元。成功辟建了永胜工业园区,目前褐煤提质、永胜红成砖业、隆鑫饲料三个项目已入驻园区。同时,与县一建公司达成协议,开发约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批大项目的落户,为加快七星泡小城镇建设提供强大的税收资金来源,也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来契机,为七星泡镇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是产业支撑,园区引领。创建了以巨宝为首的13万亩国家级大豆高产示范园区;以洪峰村为首的4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扩建了洪峰千亩葡萄示范区、东太千亩白瓜科技示范园、德兴千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和民主千亩烤烟示范基地。2011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42万亩,粮食总产达19万吨;新扩建了永发肉羊、永丰生猪、双北生猪和永胜生猪养殖小区,全镇畜牧小区达30个,全年畜牧业产值实现3.6亿元。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00万元。三是夯实基础,做强农业。在巩固烤烟、玉米、大豆、水稻和甜菜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白瓜、葡萄、花生、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积极争取政策,新建了新丰果树园区,扩大了红峰千亩葡萄园区、胜利果树种植园区,建设了民主村省级烤烟示范村,建

设了3万亩的旱田节水灌溉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是为民谋利,普惠共享。2011年,七星泡小城镇共发放低保金270余万元,享受低保农民达2179人;共发放救助资金113万元,下发生活物资32吨,实施大病救助232户;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5.5万人,参合率达达到96%。成功合并了凉水、双北、胜利、新丰和西太学校为凉水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验收;完善村级文化图书室13个,建立村级卫生服务室23个,组织开展了全镇妇女和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七星泡小城镇的社会各项事业同步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建设用地难题,如置换用地较少、建设预留地少、小城镇拆迁难等;硬件薄弱难题,功能弱化、整体水平较低、管理效果不佳等;经济制约难题,支撑项目较少、建设资金不足等。

小城镇建设应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切实解决各类问题及困难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一是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按照“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要求,根据地域特色、经济要素和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突出特色、适度超前地制定小城镇行政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摒弃遍地开花、整体推进的做法,重点发展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地理位置优越和对周边农村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小城镇,使其成为联结农村和县城的纽带。同时,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做到“一张蓝图画到底”。二是创新投资融资机制。财力不足是小城镇建设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应研究探索建立政府、民间和外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开辟出一条“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新路子。鼓励民间投资者投资小城镇收益性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允许投资者以一定方式收回投资成本,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向市场。三是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城镇的规模、结构、功能和层次,决定着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应建立完善引进大项目的激励机制,调动全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积极创建工业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项目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向园区聚集;同时,要营造有利于项目引进和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外来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四是激活繁荣农村经济。根据本地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小城镇聚集人口、技术和信息等功能优势,辐射带动当地经济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和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农业产业化的信息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切实抓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育经费等方面按照县城的标准进行匹配,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举办农民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外出务工的劳动技能。突出抓好农民道德素质教育,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形成文明的民风民俗。

篇2: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7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面、兵团十二师三坪农场区域,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实行封闭式管理。为共同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兵地双方经充分沟通协商、认真研究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快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座谈会,明确乌鲁木齐市和十二师将共同组建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全面负责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工作,形成支持综合保税区建设的合力,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综合保税区及其配套区的规划建设,努力将综合保税区打造成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推进向西开放特色鲜明、运转高效、辐射带动强的创新型新区和兵地融合示范先行先试区。

座谈会上,双方共同签署了《全面推进乌鲁木齐市与兵团第十二师深度合作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明确了兵地深度合作的基本原则、体制机制和重大事宜。根据《框架协议》,兵地双方要坚持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标准、统一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创新协调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机制,健全建设开发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支持机制,在干部互派交流、基础设施接驳、交界区域管辖权等重大事宜上相互合作支持,扩大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主持座谈会并指出,乌鲁木齐市和兵团第十二师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坚实的合作基础,特别是十二师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创新兵地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模式,共同开发建设了开发区十二师分区、头屯河区工业园等兵地合作区,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近年来随着首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兵地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布局、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更全面的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下一步推进包括综合保税区建设在内的兵地融合,是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兵地融合发展要求的需要,是维护首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是推进乌鲁木齐市和十二师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是乌鲁木齐市和十二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需要,对乌鲁木齐市和十二师都具有重要意义。

乌鲁木齐市委常委、兵团第十二师党委书记、政委鲁旭平表示,实现兵地融合发展是十二师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增进群众福祉的需要。十二师将始终着眼于维护乌鲁木齐社会大局稳定,增进兵地团结、民族团结大局;重点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建设,积极融入乌鲁木齐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与乌鲁木齐城市规划相衔接,力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好《实施意见》和《框架协议》;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把兵地融合发展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抓好跟踪督办,确保融合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篇3: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群众体育,体育强国,现状,策略

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成功的显示了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的实力优势, 尤其是在某些竞技项目上所获得的成就更是展示了我国的强大实力。然而, 虽然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体育同时也由群众体育所组成, 而群众体育受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发展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导致了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普遍下降。因此, 在奥运会之后, 我国的体育相关部门开始以实现体育强国为目标, 开始重视对群众体育的发展。

一、群众体育在我国发展所受到的限制

1、经济条件的制约

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 我国各地域之间的群众体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种不平衡的现象。相比而言, 经济落后的地区在群众体育的发展方面要明显比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缓慢, 这也是导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 经济条件也是限制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科技条件的制约

就科技方面的投入而言, 在群众体育的建设上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等方面的投入都与竞技体育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就目前来看, 我国在群众体育的建设方面缺乏相对科学的理论基础, 并且大多数的理论指导也只存在于学校的体育学科教学中, 因此在运动锻炼方面并不具备科学完善的方式。而群众体育的活动在目前也没有竞技体育般的指导人员, 这种缺乏科学性的运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群众体育的发展。

3、文化条件的制约

由于受到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使得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倍受冷落。现代人一味地追捧和弘扬外来体育文化, 不仅使得传统的体育文化被淹没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 也使得原本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逐渐消失。传统体育活动因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功能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 它不不仅满足各个年龄段人们锻炼的需求, 而且也符合中国体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就目前形势来看, 外来的体育文化限制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体育文化的埋没使得群众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

4、组织条件的制约

现如今, 我国大多数群众体育的组织都是由具有共同体育爱好、共同利益导向或者是建立在友情基础上所建立而形成的, 这些组织在本质上是不受外界各种因素所影响和限制, 并且在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非正式性, 因此在管理上往往会呈现出一种过于松散的结构特征。而这些组织所进行运动的场所大多以没有相对专业运动器材的公共场所为主, 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 因此在群众体育的开展方面也就存在了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规模较大的群众体育大多是以学生为运动主体的全运会形式, 也就不能实现全民的参与,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二、以体育强国为目标发展群众体育的策略

1、加大资金投入

群众体育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稳定资金的支持以及不断完善的硬件设施。国家可以增加渠道为群众体育提供资金, 将已有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发挥发达地区的领头羊作用, 让其带领欠发达地区, 加大建设群众体育的建设力度, 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 完善当地的硬件设施, 扩大群众体育的开展规模。政府还可以建立监管制度, 从经济上和物质上帮助落后地区。地方也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 制度相关政策, 确保体育的公平性, 并且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让所有的体育设施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在建设群众体育时, 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 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 尊重公平的原则。

2、进行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利用体育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为群众体育投入更多的资金。其次, 加强体育、卫生、科技、文化以及教育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 将各个部门所具备的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最后, 对体育的场地和设施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 这样可以改变我国以往体育设施比较分散的局面, 学校中往往有很多大型的体育场地, 可以将这些公共的体育场地开放, 方便周围群众进入使用。

3、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

我国应该提高对传统的体育文化的重视, 使我国的体育文化具有更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今全球的文化相互交融, 体育文化不应该由西方的体育文化主导, 而应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我国应该对国内传统的体育文化加强保护,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 认可其存在的价值。中国的功夫、太极以及气功是在国际上都享誉盛名的传统文化, 应该被好好保护起来。很多地区都有特色鲜明的体育项目, 值得被进一步开发, 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出传统的体育文化所具备的功能。

4、增加群众体育理论研究与科技投入

我国应该对群众体育方面的理论加大研究力度。国内外在运动的生理学、力学以及化学等学科内都获得了不少的成果, 我国可以将这些成果运用到群众体育的实践活动中, 将体育中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相结合, 找出科学的健身方式。我国还应该在科技方面加大投入。结合原来对群众体育进行普查和检测所获得的数据, 将各种科技成果运用到体育中去, 将体育原来的竞技功能转变为健身功能, 为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 促进身体健康开展研究, 让社会上的百姓也可以享受到金牌运动员所有的待遇。国家还应该为体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帮助群众体育更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要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 就需要对群众体育加强建设。国家应该了解社会群众在体育运动方面的需求, 并尽量满足, 将促进国民身体健康, 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作为体育强国建设中最主要的任务。坚持发展群众体育将会在我国的体育建设中持续很长时间。为建设好群众体育, 国家应该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我国的体育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终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捷.首都群众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 (06) .

[2]张继生;曾文超;谭旭利;莫兰;喻瑜.湖南省群众体育发展定位与策略选择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1 (01) .

篇4: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沿海临港经济,实现沿海重点区域率先崛起,使盘锦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随着盘锦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战略的实施,作为辽宁省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办学中,学院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特色精品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区域产业集群的一线实用型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各级领导深刻认识到,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它关系到学院的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院面对激烈竞争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问题。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学院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此,学院一直注重特色专业建设,拥有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项目2个(会计电算化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逐步形成了“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准则,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开展教学竞赛、评教评学、教学检查以及教学科研活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11年11月,学院获批中央财政部重点扶持会计电算化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学院将建设项目资金460万元用于实训中心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以及专业群建设等。2012年8月,该专业又获批辽宁省会计电算化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此项目获取资金70万元,用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以及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以此为契机,学院把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学院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资金、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上给予最大程度的倾斜,使该专业办学规模显著扩大,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赛辽宁赛区”团体特等奖、国赛二等奖;201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赛辽宁赛区”团体特等奖、国赛一等奖;2010年、2011年获得“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省赛”团体优秀奖;201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省赛”团体二等奖;2012年参加辽宁省教育厅举办的会计技能大赛省赛团体二等奖。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是优质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目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有辽宁省精品课程4项----海淡水养殖技术、虾蟹养殖技术、会计电算化和体育课程。

与此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开发了一批特色教材。

以财经系为例,为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改革,保障“教、学、做”统一、理实一体化,对接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确保教学质量,财经系会计电算化专业组织团队积极研讨,因材施教,编写课改教材、实践系列教材,完善特色教材建设。编写的教材主要包括《新编统计基础》《新编统计基础教参与实战》《计算技术》《财务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训教程》及会计实践系列教材(《基础会计实训教程》《会计电算化实训教程》和《财务会计实训教程》。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跟市场变化,依据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依托沈阳市、盘锦市用友公司、盘锦市金碟公司、盘锦市烟草公司、盘锦中润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循环过程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技能实践的特点,学院秉承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结合学生就业取向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完成职业资格认证;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此高度重视校内和校外两大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整合校内资源,优化配置。学院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以财经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目前在中央财政重点扶持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项目、省级会计电算化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撑下,成立了会计实训中心,在这个实训中心建设了5个特色专业实训室,分别为:财税一体化实训室、财务岗位综合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实训室和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室。

其次,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走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是发挥学院和企业的优势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学院人才、技术优势,学院与区域内大型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年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与校外6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例如,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长春化工(盘锦)有限公司、大商集团、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盘锦市中心医院、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等。学生通过实习,在感受企业文化的同时,加深了自我认识,提高了交际和适应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理性的规划。同时,合作企业择优录用毕业生,实现了教学与就业岗位 “零距离”,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篇5: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马兰庄镇位于迁安市西北部,辖17个行政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15471人,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是个典型的资源工业型城镇。2008年,全镇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70元。在2008年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评比中该镇列第29位。

2008年1月,在迁安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市委明确要求马兰庄镇要围绕建成以铁矿采选、煤焦化和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组团,尽快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型城镇。2008年9月,马兰庄镇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中心镇建设重点乡镇,为该镇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为此,该镇聘请各路专家,广泛调研,深入研讨,确定了中心镇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15年全镇财政收入突破23亿元,镇区人口达到2万人,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镇区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舒适优美,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最终建成集“工业发达、生态良好、富裕和谐、人民福地”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心镇。

“突出特色、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中心镇建设的总方针确立了“一河两区”的发展

模式,“一河”即滦河,迁擂路为轴线,政府路为连接,打造镇域两区,实现生产和生活区的分离,创新打造中心镇。“两区”即马兰西区和东区。马兰西区即原镇区,定位为生产区和办公区,主要包括矿业区、焦化产业区、循环经济带、现代服务办公中心等四大板块。马兰东区即马兰生态宜居新型社区,定位为生活区和服务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该镇确定了“做强矿业马兰、绿化生态马兰、建设幸福马兰、再造新马兰、创建和谐马兰”的整体工作思路。

一、壮大产业,做强矿业马兰,夯实中心镇建设经济基础

一是推进资源整合,促进资源科学合理开发,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效益。力争用2到3年时间,将全镇14个矿点整合成五大矿区。二是加强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除继续抓好现有铁矿采选企业的管理外,重点抓好首钢马兰庄铁矿投资7亿元的白马山硐采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技改项目等。三是扎实开展推广尾矿干堆技术试点工作,破解安全生产难题,为矿业采选铺平道路,年内试点3家,明年全面推广。目前,作为首批试点企业的新水二矿正在进行厂房地基施工;兴云铁矿正在拆除旧厂房、旧设备,为安装干堆设备选址,盈利铁矿已完成厂房基建,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和安装。四是协调处理好村企、民企之间的关系。引导村、群众树立“地企共荣,互惠双赢”的思想,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督导企业正确认识和对待村、群众的合理利益和要求,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上述措施促进全镇铁矿业做大、做强、做科学,确保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4.7亿元,争取到年底突破15亿元。

二、治管并重,绿化生态马兰,提升中心镇形象

该镇重点抓好绿化攻坚、百矿批绿、镇村厂企绿化三大绿化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重现森林化、园林化、花园化美景,打造绿美亮净的崭新的矿区形象。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174万元,栽种各类苗木209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570亩,改尾复耕复林7处、新增复耕土地300多亩、拆迁透绿建绿3万多 M。投资450万元,在镇内主街道新装和修缮路灯722盏。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马兰东、西两大镇区公园。

三、全面发展,建设幸福马兰,共享中心镇建设成果

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全面开展“健康马兰、幸福人民”活动。将全镇5087名45岁以上的群众纳入免费体检范围,目前,已对500多名群众进行了免费体检;在“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试点单位的刘官营、宫店子两个村开展了居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体重现状的调查工作;召开了全镇第四届全民运动会,此次运动会在参与人数和比赛项目上与前三届相比都有新的突破和丰富。二是以

2“122”富民工程为载体,搭建促民增收新平台,在共同富裕、全面富裕上实现突破。突出抓好养殖业,着力向规模种植、规模养殖发展,扶持并完成了投资210万元存栏140头梅花鹿的王润山养鹿场、投资220万元存栏150头梅花鹿的王敏养鹿场、投资460万存栏1500头的后裴庄养猪场。三是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加快马兰新社区建设。二期36栋住宅楼已全面开工,其中,25栋住宅楼楼基础已经完工,11栋住宅楼正在进行主体一层结构施工;小学学校工程和幼儿园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主体一层全部完成封顶;村民中心工程,现已开工建设;自来水厂工程已经发标,初定于近期内开标;地源热泵工程,中标企业正在做进场施工的前期准备;社区景观工程已完成景观初步设计,其中宽100米、占地150亩的西部绿化带已经施工完毕,共计栽植各类树木7500株。

四、培树优势,再造新马兰,打造中心镇发展新支撑

该镇以市高新技术园区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政策激励力度,强化服务,加快资源性城镇转型,力争实现园区项目建设新突破。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使园区项目财税贡献达到10亿元以上,再造一个新马兰。一是诚华大修厂项目。该项目为北方奔驰重型卡车的售后服务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现已实现投资600万元,完成了厂房基建和设备采购等工作。二是金属结构加工项目(此项目为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占地15亩,能够承接矿山、冶金设备的测绘、设

计制作和修理。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00万元,完成立项、征地、方案设计、设备订购进场等工作,正进行基建施工。三是迁化废水治理和回用工程。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26万元,建设内容包括1500立方米/小时循环水工程和200立方米/小时中端水处理系统。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四是马兰社区商贸中心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主体2层、局部3层的商贸楼和商业农贸中心,目前,招标准备工作已进入尾声。五是迁化年产20吨甲醇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由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与迁化公司合作,由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负责方案设计、设备安装和前期资金投入,迁化公司负责从内蒙调运煤炭提供原材料。据迁化公司介绍,目前,该项目合作双方谈判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突出重点,创建和谐马兰,优化中心镇建设环境

篇6: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一、可行性与必要性

第一,南通海铁联运的历史性机遇

首先,江苏省明确提出将南通打造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这是南通发展的新定位、新机遇和新动力。 这为发展南通的物流业提供了支撑。 其次,开工建设的沪通铁路,极大地缩短南通与长江流域及中西部地区的时空距离, 有利于接受上海向苏中、 苏北乃至北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功能,将对南通产生强大的铁路效应,并与苏通大桥、沪崇苏大通道等一起形成综合性的交通枢纽效应,为南通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组合强港和现代化物流中心、 建设国内一流、 具备国际竞争力城市增添了新动力、新优势。

第二,加快布局海铁联运网络体系,争抢腹地资源

用地资源是未来几年国内各大港口的竞争重点。 海铁联运可以把港口功能延伸到腹地城市,对南通而言,加快海铁联运建设是加强南通“无水港” 建设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的最优选择。 目前,很多港口已经捷足先登,2004年以来, 深圳、厦门、上海先后开通了至南昌的海铁联运线路,南昌成为深、厦、沪的目标腹地;青岛港开行了至郑州、西安、成都、太原等地的海铁联运“五定”天天发班列。 南通必须迎头赶上,否则将丧失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错失腹地资源和优质客户。

第三,不断发展的内陆经济是南通海铁联运的增长保障

一方面,南通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拓展海铁联运市场提供了竞争优势。 随着中西部的开发、崛起, 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为南通的海铁联运提供了新的保障。 近年来,南通港已基本形成“一港十一区” 的规划布局,建成各类码头泊位268个,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南通港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都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 南通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10%,再创历史新纪录;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TEU,其中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较上年大幅上升36.2%。 2013年,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中,年货物吞吐量两亿吨以上的港口就有16个,南通也位列其中,且前十强均为3亿吨以上港口。 2013年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以上的港口达到了11个, 上海港以3361.7万标箱的成绩,雄踞榜首。 总体而言,与南通隔江而望的苏州港和苏北的连云港港相比,差距较大;与全国其他大港相比,在港口货物总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上,南通与全国主要沿江沿海港口有很大的距离,但目前全国主要港口借道海铁联运的货物和集装箱还很有限,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南通如能抓住海铁联运的发展机遇,将完全有可能使南通港进入全国一流港口行列。

二、南通发展海铁联运的对策措施

“海铁联运”要求在海铁转运环节 ,实现“申报 、 查验、转运、放行”无缝连接,一次完成。 它涉及部门多、内容广,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 南通海铁联运的发展,首先要全面、正确把握海铁联运的内涵,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抓紧完善海铁联运软、硬件平台

国外海铁联运的成功经验表明,海铁联运必须依托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和高效的软件系统,包括疏港铁路、集装箱站和业务点、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及海铁联运系统平台。[1]当前,南通海铁联运的软硬件建设不足。 尽快布局以港口、腹地为核心的海铁联运网络体系,深入分析南通港当前进出口货物的最终流向,积极调研腹地货源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跨区域合作为导向,打造以南通港为始 (终)点的中国东部至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大陆桥。[2]近期要配合沪通铁路建设周期,抓住新长铁路即将开通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机会, 推进南通辖区内各支线的铁路建设。 尤其要大力扶持港口和铁路公司作为联运主体,预购集装箱自备班列,以便未来强化对“五定”班列运力和运能的调控。 同时,要在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加快南通港大宗货物海铁联运项目的立项申报和预建设进度,结合南通港区布局分散的特点,以海安火车站、南通火车站为中心站, 在狼山港、吕四、洋口、老坝港、海门新港等主要港区设立联运箱港前办理站,实现“2+N”多点办理模式。 针对当前联运信息共享度低、信息传递不流畅的海铁联运薄弱点,鼓励联运主体在现有港、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大数据互享型信息交换系统,形成一个集成物流、商流、资金流、 信息流的信息平台。 正在建设开发中的洋口、吕四等港区,要及时调整规划,以无缝连接作为最根本目标,把港区铁路场站、疏港通道及联运信息系统建设列入主要投资项目清单, 实现疏港能力铁路化、信息化;对于一直发挥进出口货物主要通道功能的狼山港,应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积极调动南通铁路部门积极性,加快推进港口铁路场站及信息平台的增建步伐。

第二、加快建立完善的全球贸易体系

完善的贸易体系是构建稳定的海铁联运揽货系统的根基,没有充足、稳定的货源,再先进的软硬件设施都是摆设。 南通港在现有供应链系统中,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物流业务点, 业务拓展空间有限,港口服务局限在传统的港区内,进口到岸为止、 出口离岸为止,表现为转口贸易和深加工体系没有建立,港口业务并没有沿着货物的价值链、物流链、 产业链而延伸;港口的共生组织呈现出“短距化”、 “本土化 ”的特点 ,业务分布范围狭窄 ,业务对象以本地产品为主,很少在中西部及内地建立完善的贸易体系。 上述这些掣肘是南通海铁联运发展停滞的首要原因。 因此,南通港经济生态圈的骨干企业要以构建完善的贸易体系和发达的港口揽货系统为第一要务,以“无水港”建设为切入点,尽快构建以南通港为海铁联运主节点的、高度对接的全球进出口贸易体系和转口贸易体系。 要依托完善的贸易体系,以点带面,形成发达的揽货系统,尤其是腹地集装箱源集散体系;货代、船代及船公司要加强互惠协调,积极拓展经营网络,在腹地省会城市、主要内陆口岸建立集装箱海铁联运代理点, 健全货源网络,提升揽货能力,加大揽货力度,丰富腹地内涵。

第三、充分贯彻“优质低价、快捷一体化”的品牌竞争策略

海铁联运不但要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货源,更需要快捷高效、专业一体化的品牌服务。 海铁联运关键在关检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交换带来的操作复杂性。 因此,要确保快捷高效,在通的关检部门要勇于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与腹地关检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最大限度简化通关手续,确保联运货物在腹地海关按快速转关模式办理相关手续,本地关检负责共享备案,减少通关时间。[3]因此,南通要在畅通物流信息渠道上狠下功夫,让客户能全程掌握物流信息,以此建立后发优势。 其次要确保一体化。 只有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一体化服务,才能确保联运服务有效运行,才能确保南通的后发优势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海铁联运的生命力就在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体化的增值服务,同时又要求海铁联运的成本要比其他运输方式简单叠加低。 当前价格偏高的现状反而成为海铁联运在总成本上的劣势,因此,在铁路运价调整机制未完全市场化之前,借助完善联运网络和揽货体系,降低回空周期和回空费用,借助信息技术降低联运信息协调成本,是联运初期成本管理的核心和重点。[4]

第四、探索联运完善机制和扶持政策,壮大联运市场主体

当前海铁联运运行协调机制仍处在条块分割管理的状态。 传统自成一体的港、船、铁、货等各环节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单据、货票和业务等物流信息标准尚未统一,物流信息传递阻滞严重;海铁联运涉及的关检部门以及信用证开立的金融机构, 在管理规定、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以及系统运行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按部就班的工作态度严重阻碍了海铁联运的高效运作。[5]建议市政府尽快成立隶属于发改委的专门协调机构,赋予相应的权责,以便于与相关部委、相关省市的沟通合作,也便于统—管理和指挥调度,积极有序地推进海铁联运工作。 另外,海铁联运的供应链属性要求强有力的市场运作主体。 当前,南通海铁联运市场有主体,但很零散,受制于铁路管理体制,联运市场各自投资、 分散经营, 尚没有能够独立开展海铁联运的企业。 因此, 要建立一批以国企和境外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吸收船公司、货代、船代等参股加盟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能实质性运作的海铁联运合资/合伙公司,为做大做强做好主体准备。[6]

三、结束语

未来南通在“一中心三城市”的建设部署中,大物流建设成为南通形成城市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作为新生事物的海铁联运,是南通大物流建设建立后发优势的着力点,也是唯一途径。 海铁联运已经在国内部分港口探索尝试,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因此,南通急需通过对贯穿海铁联运各环节的大力度扶持,尤其是在土地和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在必要的时候应积极申请政策试点,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衍生出来的巨大物流市场急需与沿海港口优势结合,寻找最佳“出海口”。因此,海铁联运是南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升南通物流港的地位是我国东中西通连发展战略的需要。文章首先对南通发展海铁联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点对策建议。

篇7: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林业 生态 建设 发展

1.树立正确的观念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和合法权益,增加廣大林业干部职工的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 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

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人类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也是减少劳民伤财,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这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

2.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各领域新的技术潮流;在生产关系上,应调整管理体制、投资经营政策等,明确新时期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

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真正保护好天然林。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木材及林产品市场潜力大、农村富余劳力多、山地面积大、社会资金充裕的有利时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选择,按照不同所有制经济承担的不同职能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发展高投入、高收获的工业原料林及其它林产品,用较少的局部的林地换取全局的生态效益。

3.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生态建设的机制

要培育生态服务市场,推动生态效益货币化、资本化。生产或消费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应当计入成本,予以折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应当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包括资源开采和获取的成本,环境损坏和恢复的成本,以及当代人占用后代人资源的“用户成本”。

要发展高效益的木材加工业,以加工业发展拉动森林培育,增加“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应以科学合理的采伐利用引导造林、营林业的发展。森林发达的国家往往是林业加工业发达的国家,如芬兰、瑞典、加拿大等。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不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相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应的。

4.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政府的财政金融支持,强化依法组织管理

从建设投入上看,林业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资,也需要企业、单位、其它投资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投资投劳,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建设工程管理和行为主体上看,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计划、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的通力合作和参与;从建设收益上看,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触及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而且正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在投资上具有很大的外部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使他人收益却不会因此得到补偿,社会收益或成本大大高于行为者的个体收益或成本,正面的外部性总是削弱私有部门的投资热情,需要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府进行干预,经济的外部性才可能被内在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建设的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外部性和社会性,决定了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和依法组织管理,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保障生态建设。

政府应把以林业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纳入政府组织生产公共物品的范畴,将生态建设和林业行政管理以及执法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对规模造林的大户以及带动营林业发展的制浆造纸业、人造板加工业、竹藤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区,不分内外商,加大政府贴息货款扶持,延长贷款期,扶持工业用材林的发展。

篇8: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镇域经济,思考

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镇域经济是一个建制镇行政区域内的经济, 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单元和重要载体, 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 阳城县北留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 使镇域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均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建议通过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 基本情况

北留镇地处阳城县东部, 晋阳高速、陵沁公路和侯月铁路穿境而过, 与晋城市和阳城县分别仅有半个小时的车程, 镇域面积83.7 km2, 3.6万余人, 其中镇区面积8 km2, 人口1.6万, 是晋城市重要的煤转电和煤化工基地, 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财税改革试点镇、国家园林城镇和山西省城镇化示范镇。

2“十二五”期间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北留镇经济总量和发展增速均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镇域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2.1 园区经济

晋城市北留周村工业园区规划占地24 km2, 其中北留境内10 km2。目前共完成投资320亿元, 达产达效企业有阳电国际210万k W、大唐阳电120×104k W, 兰花田悦1 830和金象煤化工1 830。

2.2 煤炭支柱经济

皇城相府集团具备315万t无烟煤生产能力, 镇域内三个造气型煤项目具备100万t的年生产能力相府集团300万t和潮隆商贸投产180万t洗选煤项目。

2.3 装备制造业

台资企业龙鼎铸造投资5 000万元, 产能5 000 t高档铸件, 产值近亿元。民营企业德意园、奥美包装、腾岳、金厦建材等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运输服务业

围绕服务工业园区, 北留煤运、宇鹏运输、松源汽运等企业健康发展、逐步壮大。

2.5 旅游服务业

镇域旅游资源丰富, 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与周边3A景区海会书院、郭峪古堡、九女仙湖等, 形成以人文、山水、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旅游经济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3“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严格按照《北留镇总体规划》、《北留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3.1 交通路网建设

累计投资超亿元完成镇区北环公路和园区大道建设, 拉大镇区空间;投资6 000余万元完成33个村户户通街巷硬化工程, 改善出行条件;投资1 500万元完成横石乡村公路、皇九旅游公路提质改造, 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2 镇区建设

累计投资3 000万元完成文化广场建设, 打造全镇文化主阵地;投资3 500万元完成镇区环境整治、亮化、绿化、美化, 城镇品位进一步提高;投资2.3亿元完成镇区500套政府限价房和镇区5村680套居民住宅楼建设, 不断提高镇区人口承载力。

3.3 民生工程建设

投资4 500万元建成日处理5 000 t生活污水的处理厂和镇区及周边村污水管网建设;投资3000万元完成镇区垃圾填埋场建设, 累计投资8 000万元完成全镇30个村的煤层气入户工程, 覆盖率达到91%, 镇区实现100%全覆盖;投资6 500万元完成镇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 5 000余户居民受益。

3.4 新农村建设

投资1 200万元实现全镇各村便民连锁、图书阅览、文体设施全覆盖;以皇城、史山、郭峪等5村为重点, 推进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投资2.8亿元完成皇城新区10幢高层住宅建设, 使周边3镇10村采煤沉陷区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完成造林绿化5 300亩, 建成生态园林村13个, 森林覆盖率达到56.1%。

4 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4.1 镇域经济后劲不足

一是仍然严重依赖煤炭产业, 由于煤炭市场的低迷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入, 煤炭主导产业和与之相关的洗选、运输等经济效益随之下滑;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较低。

4.2 园区经济增速放缓

一是园区吸引力不强, 自2014年之后尚无企业入园;二是配套政策、技术、市场、服务等条件制约, 导致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能的企业不愿意来, 甚至皇城相府集团的锂电池、生物制药、电动汽车等项目相继落户晋城和太原;三是控制性规划和土地政策的限制和滞后也影响了园区经济发展。

4.3 镇级财政增收乏力

一是作为国家小城镇财税改革试点镇, 没有享受到国家的财税优惠政策, 镇级财政得不到镇域范围内企业税收的分成;二是作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没有得到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三是可支配财力有限, 用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更少。

4.4 旅游产业潜力尚大

一是皇城相府一枝独秀, 对周边景区辐射功能不强, 还是不能连点成线;二是对相关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游客仅以游为主, 虽然综合收入逐年增长, 但门票收入占综合收入比例很高;三是旅游内涵单一, 没有充分利用品牌效应, 形成人文、自然和休闲的优势互补。

4.5 城镇建设步伐不大

一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全镇的耕地处于持平状态, 建设用地多通为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三是已建成项目无经济效益, 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的运行每年需要大量的资金。

4.6 镇区规模增速缓慢

一是镇区服务业发展不快, 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人口城镇化措施, 非农人口的增加多为大中专学生回乡就业;三是城镇化水平与阳城、晋城尚有较大差距, 园区企业的员工仅在北留上班, 在城里居住生活;四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 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与非农界限后, 城镇对农民吸引力越来越小;五是政策限制, 镇区500套限价房出售比例不达50%;六是镇区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都是机械增长, 集聚缓慢一定程度上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

4.7 工业园区对镇域经济的贡献和对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不成正比

一是园区企业多为省市国有企业, 其产值、税收都不记入镇域经济统计指标;二是入园化工企业为晋城市区转移出去的三高企业, 尽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同时带来失地农民就业、道路交通、环境污染等压力;三是企业享受城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社会资源, 但不承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责任。

5 建议及对策

5.1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确保二者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5.2 先行先试、勇于创新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确保小城镇改革试点、财税改革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落到实处。

5.3 招商引资、园区引领

抓住园区经济龙头, 以产业建园区扩大城镇规模,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制定配套政策、提升服务质量, 在承接晋城市区产业转移的同时, 大力度招商引资, 吸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辐射带动的企业入园。

5.4 依托煤炭、延伸产业

抓住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用好用活能源改革政策, 做精做细煤炭深加工文章,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效益最大化。

5.5 整合资源, 全域旅游

以国家发展全域旅游、全民旅游为契机, 全民参与、全景打造, 使旅游产业成为镇域经济的强大引擎。以皇城相府景区为龙头,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 拓展生态观光和农耕文化体验;将新农村建设成果变身美丽风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大对农家乐的引导、扶持和监管, 不断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

5.6 拉大镇区框架、集约利用土地

实施“两轴两线一心四区”的镇区布局, 以服务促就业聚集城镇人口, 将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和乡村贫困人口异地搬迁在镇区集中安置, 在耕地面积不减的前提下, 推进增减挂钩、荒坡荒地开发等, 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紧张问题。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 提高土地利用率。

5.7 城乡一体,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推进、共同发展的要求, 结合新农村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 完善路网建设, 推进煤层气入户全覆盖, 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加强农村“四清一美”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有针对性制定各类扶贫措施,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拉伸产业链条, 构建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大农业体系, 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

6 结语

篇9: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技能大赛;专业建设;模具专业

高职学院的办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生产一线高级操作人才。以赛带训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大赛科学的评定标准,针对具体的比赛项目,规范学生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加强。以赛带训为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对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技能大赛促进了模具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

1.1突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自身素养的培养

通过举行和参加与模具专业相关的各种比赛,培养和树立学生新的学习理念。大赛的项目通常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技能需求,有明确的任务布置,规定评定标准,规范实际操作,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就会有目的、有意识地掌握相关职业技能,遵守相关职业操作标准,逐步完成职业素质的养成。以赛带训是强化了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讲授教学方式,能够最终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模具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如果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脱节的话,会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到特别吃力,即使教师将各种训练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讲解,也很难让学生把完整的知识体系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以赛带训给出的任务很直观,通过任务布置、规范标准、理论学习,动手实践,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有血有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就更强,这样就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赛带训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参与到竞争中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使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由传统的被动听老师讲,转变成自己主动涉猎相关知识,学习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有效的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切实做到了学以致用。

1.3推进“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在正式授课前都要进行职业资质的培训、考核和鉴定,教师必需要有相应资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时,能进一步明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就依据技能大赛的实践要求和赛事规范及时地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规范性与针对性,促进了高等职业学院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教学内容的实时和生产实际接轨。这样更促进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实践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2.技能大赛为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建设搭建了平台

下面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竞赛项目为例,说明大赛对专业实训的指导意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竞赛项目,要求学生联合组队完成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关的产品改良与创新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样品快速成型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展现参赛队的创新意识与设计表现、产品设计工艺性分析与实践、先进制作技术与设备应用、跨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了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及课程内容的整合,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以适应我国制造业更新换代快速发展的趋势。

整个大赛涉及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三维造型技术”、“数控模具加工”、“机械制图”、等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符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职业技能的需求。专业授课教师针对大赛的竞赛项目,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实训项目,采用与大赛子项目相符的模块化教学及训练。精心设置每一个训练项目,保证让学生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是相关知识在实践技能中的运用,使整个专业建设的知识体系更具完整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更让整个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因此提高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以赛带训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是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载体,以大赛为方向,明确了教学目标与专业定位,同时大赛为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规范的考核标准,为实训实训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养成,对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技能大赛实现了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3.1职业技能大赛来源于企业又服务于企业

以技能大赛为桥梁和纽带,加强院校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因为技能大赛的实质就是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掌握程度的一种较量,所以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时,要结合一线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从企业的典型案例中寻找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并且项目内容要能体现出企业和行业的实际需要。同时大赛的比赛规则要采用企业的行业标准,因此,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来源于企业,同时他又服务于企业,因为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能为一线企业培养和选拔出懂理论,会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院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沟通,才能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才能不断发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3.2实训设备能够实时更新

由于大赛内容与企业接轨,所以对相关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院校为了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实训设施自然要与竞赛项目相匹配,因此通过大赛,使学院加快了实训室建设,实时更新了实训设备,这样学生的实训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是也加强了自身的专业建设。

3.3拓展竞赛项目,增强竞争实力

竞赛项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和专业能力考核的准确程度,因此要积极拓展竞赛项目,并使每一个竞赛项目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让竞赛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载体,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无盲点,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使学生在企业的用人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4.总结

以赛带训是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催化剂,同时以赛带训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技能大赛也督促专业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了教师队伍自身的专业素质。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需要继续探索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引领专业建设,如何以技能大赛为手段,推动专业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艳.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以赛带训的若干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2(7):14-15.

[2]钟起志.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江西化工,2011(3):140-143.

上一篇:企业家庭日活动感想下一篇:社区六五普法工作及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