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

2024-05-07

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精选6篇)

篇1: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

农村中学生对大学的认识调查报告

前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至今已走过了61个年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并且刚经历过战争的“东亚病夫”发展成为如今在国际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东方大国,这期间经历了多少困苦无人知晓。虽然期间走过一些错路也走过一些弯路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不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发展势头迅猛,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显示出了人才的重要性,显然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针对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方针陆续颁布实施,并派遣大量留学生去国外就读吸取经验,这一系列的措施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然而仅仅加强少数人民的素质是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力,必须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农村成了需重点加强教育的地方,只有把农村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然而由于政治、经济、信息等一系列原因,农村的教育水平却相对低下,这就使得农村学生对各方面的认识都极其有限,尤其是大学,在真正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学的了解是少之又少。但大学又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地方,正确认识大学极其重要,只有正确认识大学才能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大学。针对这种现象我做了一份关于那个农村中学生对大学认识的调查报告,希望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对多份调查问卷的认真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中学生对大学认识的现状

在问卷中,我设置的问题包括了大学对他们的意义、除了上大学还有什么出路、他们对大学的了解有多少等问题,学生们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应为我本身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对这种情况比较了解。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大学对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最理智的选择,才能摆脱贫困,除了上大学他们就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背井离乡的去打工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实,农村学生的父母一般都是在家务农或者出外打工,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和背景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这些学生除了上大学之外就只能出外打工了。由于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对对大学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怜。问卷结果显示,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对大学都不甚了解,即使有人了解也只是知道我国几所著名的大学而已,并且他们对大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好不好,并不了解真正的大学生活。他们认为大学大学是不同于社会的一个花花世界,进了大学以后学习就不用太努力了,并且大学是个很轻松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好好的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在还没进大学校门之前,我也曾这么以为,直至迈入大学校门后我才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并且错得很离谱。这种思想会导

致学生在进大学校园过度的放松自己,把精力用在学习以外的地方,毕竟刚刚离开学业繁重的高三,谁也想好好放松一下,谁也不想这么快的投入到又一轮的可也中去。但这种做法很可能导致你浪费一年的时间,所以我不想以后的学生在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大学是很有必要被学生们重视起来的。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阶段,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下,尽管有些城市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形势还处于发展水平,甚至有些地方的人民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这其中当属农村的经济最为典型。因此,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不够,设备不齐全,尤其是计算机(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计算机课,甚至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真正接触计算机的都很少),因此,学生没有机会去通过网络了解这些大学的信息。还有就是农村的环境比较恶劣,待遇差,工资低,城市中的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到农村投身教育事业,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基本都是本地人,他们虽然也在城市中生活过,但他们了解的东西毕竟太少,输送给学生的信息也有限,当然不比土生土长的城市人了解的多,而且这些教师常年在农村待着,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慢,教育模式比较传统,观念也相对落后,最重要的是他们受地域、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没办法及时为自己补充新的知识与信息,这也是学生缺少信息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农村学生的父母通常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或者是出外打工的打工仔,他们虽然上过学,但一般文化程度都不高,甚至有的没上过学也不足为怪,当然对大学也就不甚了解,甚至是一窍不通,这些父母虽然很想给孩子必要的信息,但他们没这个能力给自己的孩子有用的信息,父母这个提供信息的渠道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不存在的。综合以上三点,学生根本就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那么他们不了解大学也就不足为怪了。

3.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的建议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只要想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即使一个国家的实力载雄厚,没有人才就不能把国家所拥有的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不管是资金还是能源,只有有了人才才能对这些财富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利用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把人才的培养放在发展的首位,丝毫马虎不得。而这就需要紧紧抓住农村这一块资源,解决好农村的教育问题,使学生们对教育对大学有一个清楚理性的认识。针对以上发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虽然说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但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生在农村,既然父母不能给我们以更多帮助,那我们就从另外的途径弥补这个缺陷。农村中学生不能便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的一个硬伤就是没有配套的硬件设备,而这个主要是由于农村经

济条件的限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也不是不可能,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目的当然是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只有把农村本身的经济高上去,学校才能不断的配备、更新硬件设施而不至于担心资金不足。如果单单依靠政府的补贴资金去配备这些设施,虽然能解决意识的难题,但却不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毕竟政府不可能把全部的资金全部拿出来提高学校的配备。当然,不可能说政府出台政策就行了,这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当地政府需要把这些措施真正落实,并且尽自己所能去引进投资,使当地的工业发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单纯只靠农业式发展不起来的。再者,政府需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以及其他方面的待遇,使得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有兴趣并愿意投身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如此一来就可以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新的血液,这些有着城市生活经历的人可以为学生带来新的教育模式和观念,并且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信息,不管是大学生活还是未来的人才走向,是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大学并了解他们所面对的竞争与压力,让他们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有更好的规划,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后的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总结:还是那句话,无论如何强大,人才永远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即使有金山银山恐怕也只有坐吃山空了吧!因此,不论在哪,只要有才华,总会发出光芒。正因为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才颁布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教育。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只有正确认识大学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与国家有用的人才。无疑,农村中学生在这方面最为欠缺,农村又占了总人口大部分的比例,因此重视农村中学生对大学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不敢说我的建议一定会有效,但我们不能就这么任由情况这么发展下去,这会使我国损失一大批人才,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很大损失,这是我们所不乐意看到的。因此,不管是单为了农村的发展还是为了国家的强大,我们都必须采取措施了。同时,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走出家门也可以为以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更多的人受益。在这里我呼吁广大的人民群众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农村孩子提供更多了解外界的机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篇2: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自然人变成社会的人,而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骨干人才。教育是人类为了维系和发展自身而采取的一种社会行为,在任何时代,教育对社会的维系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盛衰荣辱、生死存亡。所以接受大学教育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来到大学这个陌生的地方,许多人会感觉到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我认为在大学里首先要转变对大学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大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大学并不是一个非自由的地方,也并不像那些过来人描素的那样,大学是那么的轻松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学里有大学生活的特殊规律和节奏。大学里还有许多课程要学的。有专业课、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各种课程还要分好几类,在大学并不能是自己的书包轻了下来。所以大学的生活还是很辛苦的、大学学习并不轻松。

在大学里首要改变的观念,我想应该生活观念。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远离故土到异地他乡做了一个求学的旅行者。失去原先家长、亲戚、朋友的依靠,摆在自己眼前的都是一些新事物,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从新开始。有人说:“谁最先适应了大学生活,谁就是大学的胜出者。”能有这样的话出现都是有他的道理的,所以我们要很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改变已有的对大学的认识。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改变那种依靠家长、亲戚、朋友的习惯。提高自己的独立意识。增强自己的理财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等能力。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也没有了来自家长校方的过多干涉。所以在大学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做事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抵御不良诱惑。在大学要有良好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观念。

但在大学里仅有独立意识还是不够的,毕竟大学是一个半社会化的地方。正所谓独木不成林。在大学还要有很高合作意识、还要锻炼自己的合作能力,毕竟未来社会是一个合作型的社会。大学里教人的合作态度并不单纯的如何待人接物,而是很注重与实践和实用。

在大学里还要改变的的一个观念就是学习观念。在大学失去了家长老师的监督就更注重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时要自己找书读,自己想办法读。说句老实话到了大学才有做学生的感觉、才知道什么是在读书。在大学里读书没有太大的压力,自己可以安安心心的读,没必要有太多的顾忌什么。在大学里要树立起自己找书读、自主学习全面学习的观念。

大学里学习并不能很单一,不仅仅要学习专业课、公共课程,在大学里要学得东西实在很多。在平常老师的教学中不难发现,一遇到某个学识渊博的教师上课,同学们听的就不是很懂,因为老师学时的丰富在课堂上一会忽过。这个时候听课就有点困难了。所以在大学学习还要了解许多课外知识,诸如历史、政治时事、天文、经济等等。大学里资源丰富,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等都可以好好利用,不要让资源闲置,正确利用身边的资源提高自己的学识。在大学里再次要做到的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是不行的,目标是人们的前进的动力。我们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成才,这就是目标。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还要慎重考虑。西班牙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说过:“希望是一个擅长欺骗的姑娘,他要让你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样人们的鉴赏力就成了问题,被想象欲望控制的人们就无法评价一件事的的正确和进展程度。”所以在制定自己的目标是要恰到好处。

要树立全面学习的学习目标。爱因斯坦曾经教育人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是一只受过专门训练的狗。” 现在社会让我们学习不仅仅是要我们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不是让你只考几本证书。它需要的是一个和谐发展的全面的人,它需要我们又能非常丰厚的知识。就如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说的那样:“没有知识的人如同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就如同盲人一样,摸索着在风雨交加的山路上前行,很容易迷失方向,也会不小心跌下悬崖。勇气和知识是你家你人生基业的根本。”所以我认为大学里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学识。因此我认为在大学里要确立这样的学习目标: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拥有丰富的学识。

在大学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这是品德的学习目标。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留给后人一句话:“人一旦离开了德行就会成为最残暴的动物。”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德才兼备是优等品。”由此可见道德素质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才是当代大学生的典范。我们即使成不了优等品,我们也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自己成为合格品。又有历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老先生讲过:“有两个问题必须分清楚,一个是是学问和修养问题,一个是关于工作岗位和职业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是自己完善,是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品。

其实在大学里学这一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学会如何处理学习与娱乐之间、与学校社团活动之间及学习与兼职工作的问题。大学的生活是学习最美好的生活,好好体会他才会不无聊。

大学教育的地位、作用与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教育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对人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来改革体制、机制、内容和方法。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知识存量的增长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知识经济已露端倪,最近又有人说是扑面而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有人指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知识进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创新,这就要求劳动主体智能化,即广大劳动者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容量和科学创造精神及能力的人才。在这个背景下,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的地位、作用与功能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虽然在我国知识经济的真正逼近也许还要一段时间,但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过去许多人在社会上取得成就之后便购置不动产,并力图把财富、资本和权力传之于子孙。现在知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本和权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成为人们取得社会成就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事实告诉人们:不接受足够的教育,就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而缺乏必要的知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就使人们认识到与其为子孙留下遗产,不如让他们受较高程度的教育,掌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技能。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不仅是原来意义上的教育。它除了培养人才的功能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知识成为一种经济因素,它像房产、地产、存款一样,是一种资源。既然受教育、掌握知识已成为获取资源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那么学校也就具有了产业的性质。这是时代的特征之一。然而由于教育是人类为了维系和发展自身的一种社会行为,这一性质至今也没有改变。所以在谈学校具有产业性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有别于一般的产业。

现代化的进程必然把大学从经济舞台的幕后推向前台。未来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而教育又是这一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讲“科教兴国”,而实际上没有教育就没有科学,没有教育就谈不上知识创新。无论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今天,还是在完成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的明天,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都是经济舞台上的主角。教育是一个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并带来丰厚经济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它的地位、作用与功能已今非昔比。

篇3:对大学生素描写生教学再认识

素描,狭义上讲是用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表现物体明暗的单色画,是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质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就美术学习而言,无论是学习纯绘画还是设计艺术方面都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科目。可以说,素描是学习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素描对于培养学生基本形体塑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整体观察、缜密思考的习惯,激发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形体意识,遵循“循序渐进”的路线

为坚持写实传统,在文艺复兴后的五百年里,任何一位大师都是通过严格的素描课程训练的。他们所掌握的特有的造型艺术语言,都是经过大量的素描写生培养起来的。所以要坚持素描写生训练,将其作为理解造型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基础来强化。素描写生对学习者的物体形体、空间、结构的训练是在平常素描学习中不断进行的。

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对物体空间结构的学习要求应该更加严格。从教学内容安排上看,一般都是以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开始的。由于颜色单一、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形体空间的掌握,以及对空间体面观念的认识,并且可以简单地加强对物体比例、透视问题的研究。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写生,学生会养成对空间体面观察概括的习惯,为下一步过渡到简单静物写生,再到复杂环境下的景物写生,以至于以后更好地进行专业方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空间到结构,引导学生走出“单一”

罗丹在《罗丹艺术论》中对于全盛时期的古希腊雕塑的四个面评价道:“肩与胸的面向左边斜着,臀部骨盆的面向右边斜着,右膝盖的面向左膝盖斜着,因为弯着的大腿的膝盖在前,左足在右足后……形体的垂直线通过颈面中部,落在支持全身体重的右足踝骨上。另条腿则不然,较为自由,仅用足尖踏在地上,必要时可以举起,而不影响平衡。”经典绘画的基本特点是强化形感,加强体积厚度和空间密度,而现代艺术则表现在纯化形态、强化结构。

素描的表现手法,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始终在表现上都不会脱离写生对象本身,说到底也就是我们所要表现的物体的结构。结构决定了质量的分布,不同的结构总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我们表现物体结构,从三个方面出发,即解剖结构、形体结构、空间结构。

解剖结构从字面意义理解是打开表面,了解物体内部构造。对写生对象的结构进行解剖有助于写生时对整体的把握和表现。

形体结构则是从写生对象的外在表面特征来说的,在外形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写生对象的形状与体积。并结合几何特征的表现进行分析归纳,把外表复杂的物体变得几何化、简单化,这也是素描练习为何运用几何形体来训练初学者的原因。

任何物体都处在三维空间中,空间结构是物体解剖结构、形体结构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的空间关系。在写生练习的过程中,二维对三维空间转移主要是对物体空间结构在画面的处理经营,加之主观上对物体的理解,所以画面就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及表现效果,这也就是素描的魅力所在。

三、培养成竹在胸、整体观察的习惯

整体与局部是相对的两个概念,整体观察可以正确认识写生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准确地把握局部。我们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总会时刻提醒学生保持“从整体出发到局部刻画再到整体调整”的思路。

学生在写生时对整体的感受,首先是建立在对写生对象的整体观察上,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去表现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依附关系。从整体出发处理好视觉中心,塑造写生对象的主次问题,虚实结合,把视觉中心刻画得越深入就越能体现画面的精彩效果。

我们在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一般采用比较的表现方式,正确处理画面的黑白灰三大关系是表现写生对象的中心问题。黑白灰三大关系的处理,对画面整体效果有重大影响,是塑造画面的根本所在。写生者对画面审美概括的理解,表现在对写生对象本身色感、明暗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上。处理好这三大关系,就能使画面变得均衡、有节奏,这体现了写生者对画面整体效果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表现画面最精彩的中心。

四、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描绘对写生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现代的素描教学体系,内容已超越了传统艺术,将原始的、科学的、平面的、立体的、抽象的与具象的造型观都加以融合,集中了某些现代艺术精神,使带有写实主义倾向的素描教学体系趋于完整与科学。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应当加强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加强学生对写生对象的艺术感受和理解。

比较常见的素描表现形式,有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光影素描在强调科学的造型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写生者眼中的真实。通过明暗和透视的原理表现物象,能够比较深入地刻画局部细节,塑造充分,画面完整,有利于对学生深入刻画能力的培养,以锻炼学生全方位地表现画面,提高作品的艺术感。相对于光影素描而言,结构素描则强调以对物体形体结构的了解为基础,以线为主要的造型手段来综合表现写生对象,分析对象的内在结构。主要的是运用不同的线条对物体进行表现,把握好对线运用的形式感。

在现实的美术教学中,不同的专业方向对素描的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始终离不开的是光影和结构。比如在设计专业学生素描练习中,结构素描运用得比较多。通过结构素描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物体的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而在美术教育及纯艺术专业的学习中,采用光影同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能极大地提高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素描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观,独特造型语言是不能靠现代工具来替代的。马蒂斯曾经说过,“对大自然借助素描进行研究最为要紧,如果素描是与理性相联系,而色彩与感性相联系,那就应当学素描,以求发展理性,并循着理性的途径引导色彩”。罗丹也在反问:如果没有素描,新风格中会有美吗?这说明,通过素描提高素质与修养比什么都重要。

五、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与创新精神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教育创新的一个关键切入点,是实现教育工作目标的必经之路。陶行知先生说:“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创新型的美术教学就是要勇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平时我们所说的素描的三大功能,一是审美价值,二是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三是美术创作前必备的基本功。

什么是造型艺术基本功?这就要进行三种能力的基础训练。

1. 观察力。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包括捕捉对象最生动、最有特色的瞬间和角度的能力,确定对象部位比例的能力,分析明暗各部分关系的能力,以及整体比较、整体处理画面效果的能力。

2. 深入刻画力。

指深入刻画对象的能力,善于去塑造对象的比例结构、明暗及善于概括表面三度空间,正确描画对象的能力。

3. 表现力。

(1) 对形体的质感、量感、节奏感、空间感、情感、韵律情调以及具有独特造型语言等方面因素的掌握。 (2) 处理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抽象与具象、形似与神似、形体与结构、线与面等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因素的关系的能力。

素描练习不是简单的以技能训练为唯一目的的,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意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体现其实质。我们并不是要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画出什么不朽之作,但要学生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只有艺术地感受,才能艺术地表现,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事实。只有提高审美意识,才能为创新艺术打好基础,才能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只有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技法,培养学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特点,他们才会在专业发展上有所成就。

摘要:素描作为美术的基础学科, 其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 学好素描, 是每位美术学习者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认为, 素描的学习要从培养形体遵循规律开始, 注重空间结构意识的锻炼, 整体全面地把握全局, 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对象, 逐步培养审美、创新意识。

关键词:素描教学,写生,观察与再现

参考文献

[1]王天兵著.西方现代艺术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9.

篇4: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就业指导,必要性,策略

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越发严重。曾经那些依赖出口的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 行业、房地产行业等皆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获得较大冲击,使得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另外,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低端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影响,也在逐渐波及到高端劳动力市场。许多证券公司都进行了裁员,这些被裁掉的人和应届毕业生一样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他们比应届毕业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应届毕业生强有力的竞争者。一些破产倒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这无疑又给应届大学毕业生雪上加霜。再者,因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企业因成本无法负荷大量倒闭,大批失业人员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民工返乡潮,这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难度和压力。“天之骄子”这个曾经对大学生的无限艳羡的专用称呼已然成为了历史。

1大学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涯结束意味着正式步入社会,所以职业规划是摆在其面前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作为大学教育关键性内容之一的大学就业课程,旨在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及就业观念,使其保持积极就业心态,冷静的对待就业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做好职业规划工作,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2大学实施大学就业指导的现状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经验有限,但社会相关领域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和关注,各个高校也一直致力于积极于不断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在政府积极引导下,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广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专家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的良好态势。

经过专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专家和学者的不懈努力,旨在解决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教材《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问世了,本身汇集了我国近四十所高校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所总结出的切身体会,借鉴了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形势,在客观分析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择业观念修正以及相关技巧的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

从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对授课效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根据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意见反馈,可以得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度比较高,认为通过接受就业指导课的指导,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根据自己自身的实际水平和素质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自己保持客观冷静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自己择业方面的相关技能。与此同时,不少同学还提出了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例如,采取灵活多样的讲课方式,最好是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招聘模拟等使学生掌握有关择业方面的使用技巧和知识;适当的控制单纯理论的比例,增加案例讲解等。

3策略分析

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讲解如果单纯依照教材来开展已经很难满足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广大的授课老师来说,要深入思考提高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以及进一步抓好教学工作的对策。

3.1将开课时间提前

开课时间尽量提前,让大学生尽早的明白就业的严峻形势以及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具体的,可以在大二、大三就开始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使大二、大三的学生就开始明白课程的重要性。之所以选择在大二和大三这个阶段,这是因为,相比较大四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就业形势,而相较于大一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则对就业更为迫切,也能更好的去学些相关的知识。

3.2授课灵活化

当前,各个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不管针对的是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是一个授课模式,很多学生从课堂中难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因而也在心理排斥这种课程,甚至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想法。这都是因为授课过于呆板造成的,因此我们提倡授课灵活化,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纪的学生,不不同家境的学生甚至是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讲授,使得无论是什么学生都能从课堂中获益,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

3.3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

目前,广大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基本上都是选修课,自认为有必要学习相关知识的学生就选修该课程,认为没有必要的,就没有选修。但是,实际上,随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就业知识,摆摆正自己的心态,抱着一个健康的态度去找工作,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最好是将该课程设置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使他们能够系统的对就业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帮助其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4结语

总之,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是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高他们对于就业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校期间更好的积累有关知识,提高就业的竞争力。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有必要让学生提高对该课程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将开课时间提前、授课灵活化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几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智涛.大学就业指导的理论选择与模式构建.华东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02-05-01

[2] 赵文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10-03-01

[3] 姜萍.校院两级管理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发表时间:2008-09-01

篇5:对大学的认识(思修演讲稿)

对大学的认识(思修演讲稿)

高中时期大学是充满好奇,令人向往的.而来到浙大,初次经历了一个月的学习与生活,我渐渐地发现大学并不是一个可以疯玩,轻松自在的.大学是一个新的开始,你可以努力学习,也可以从此堕落.态度决定一切,在我认为大学应该像高中一样充实,而学习到更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最关键的时期,你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你能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你能参加各种社团培养自己的领导力与组织能力,你能学习自己爱好的各种课程,你能自主分配时间从而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我们再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于品德的培养,并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及再社会中生存的能力.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当然非常重要,但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自主性非常强,课程是自己选的,学习时间是自己分配的,当然课程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我对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已经有点害怕了,若是上课前不提早预习,老师的讲课我将很难跟上,这样课堂学习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其实大学的所有课程都是一样的,不再是老师带着你走到底,而仅是给们开了个门,深入的学习与思考需我们在课后的自主学习时间多下功夫.此外,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不仅仅是学习好专业知识就够了.我们还应该学会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丰富资源.比如说图书馆,那里有很多藏书,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提高自己.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狭隘的知识面会给人很大的束缚,因此对于我这个工科生,多学习人文方面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已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我们要将各方面的能力加以提升,同时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这是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平时不能光埋头读书,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在其中我们能得到在真实社会中的工作经历而犯错误所需承担的代价却远比社会上低,大学是一个难得的锻炼的机会,千万不能在无所事事或死读书中错过。尽管有些工作我们完成有难度,我们不要轻言放弃,寻求他人帮助并勇敢面对,积极从中学习,也许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就能用到了。刚来大学我感觉到大学的人更分散了,班主任,辅导员,行政班的同学都不经常碰头,一起上课的同学也是偶尔遇到,这与以前同班同学热热闹闹生活的状况有天壤之别,可能自己熟悉的也就高中一起来的和同寝室的了。但这也正是考验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多主动与人交流是你会发现其实大家都很热情,同时你自己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做一个闷葫芦是很难拓宽自己的人际圈的。

总而言之,大学是自由的,不同的态度决定不同的大学生活,我将用热情与勤奋过一个充实而又意义的4年.

篇6: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来表达我内心对大学的那份感情,对学生会的那份憧憬。大学,一个丰富多采彩的世界。酸甜苦辣都是大学的经纬点。大学如酒,或芳香,或馥郁,因为激情,它变得醇厚。大学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憧憬,它变得悦耳。大学如画,或明亮,或暗淡,因为诚挚,它变得美丽。

社会学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堂课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我们,对一切都很陌生,很懵懂。关于为什么要读大学,我要说,这是我们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基础阶段。关于如何度过大学时光,我要说,我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客观分析自身条件、科学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有序的安排校园生活、坦诚与人交流沟通、不断完善学习与生活方法,让大学时光充实而不忙乱、紧张而不压抑、自由而不失控、多彩而不偏激。

有人说,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高中的延伸,还要继续高中时代拼命苦学的日子;也有人说,跨进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前途和事业有了保障,放任自我,虚度光阴,浪费了青春,消磨了意志,迷失了自我。我认为,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大学生活像是块调色板,你可以妙手丹青,可以信手涂鸦,更可以用智慧和热情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青春。无论这幅画卷是青春激扬,个性张扬,自我飞扬,还是提笔书写的坚强乐观,自立积极,独立向上,当时光飞逝四年离去时,我们将收获各自的风采和人生最关键的画卷。

大学是自主的美好。这是因为,进入大学终于放下高考的重压,第一次自由的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加社团和社会活动;第一次不再枯燥学习知识,有机会边学习边亲身实践;第一次不再有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的一切事物,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支配自己的生活。

大学是沉淀的文化。这是因为,大学是专门熏陶和完善个人的修养,增进和系统个人的智慧,发掘和拓展个人的潜能。我要在不断精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创造力,积极开发自我的创新能力,不断实践和证实理论知识,积极锻炼自我自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才能,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懂得与人真诚交往,努力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

大学是培养的园地。这是因为,大学有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系统性地接受教育,也是最后一次建立你的知识基础,也是最后一次将大量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所以,我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在学习上,不应在老师后亦步亦趋,应该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做到课前认真把课本相关知识琢磨清楚,课中弥补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不足,课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能,为以后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做好基础。

大学是锻炼的起点。这是因为,大学里有学生会、团委、各种社团等开拓的舞台。能够进入学生会是我莫大的荣幸,我怀着挑战的心态参加面试,怀着焦急的心态等待结果,现在,怀着感恩的心态想要在这里留下我的痕迹。我会从点点滴滴做起,真真正正的融入学生会大家庭。在这里,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我会从零开始,迅速地使自己成长起来。

上一篇:黄昏遐思散文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