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

2024-04-30

7月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精选6篇)

篇1:7月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

未出七月,依旧酷暑难耐,初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美丽的校园风光,翠木湖光,碧海蓝天,地灵人杰,顿觉疲乏俱消,神清气爽。

虽说美景让人心向往之,但此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匆匆逛过校园之后,已近中午,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任务。我们一行六人抱着一摞摞调查问卷,一想到我们即将可以收获大家填写的数据,就觉得期待万分,于是走向了人流密集的几个地方,我们首先来到了食堂门口,在这里我们发送了第一张调查问卷,看到有两个女生从食堂有说有笑的走出来,商在兴首先上前,拿出两张调查问卷,真诚的询问两位同学是否愿意抽出一点时间做一下我们的调查问卷,并大致介绍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调研的目的和主题,两位同学听的很认真,并补充说自己经常进行网购,觉得方便快捷,但也出现过一些尺寸不合的问题,对我们的调查很感兴趣,并热情地帮我们填写了调查问卷。

第一枪已经成功打响了,我们便兵分三路,一组仍然留在食堂门口,一组来到了教学楼,想要找一些自习室里的同学在空闲时接受我们的调查,还有一组来到了图书馆门口,对来来往往的同学进行调查。

经过努力,大家调查了大量的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大学生,当然,这离不开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和积极配合,薄暮时分,我们带着被填写好的调查问卷,充满喜悦和感动,完美的完成了计划内的任务。

篇2:7月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月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暑假——一个介于我的大学生活二年级和三年级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假期,总共有将近两个月的自由时间。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大学生活已经度过了一半,但在自己的意识中似乎只是不经意的一瞬。

回首往事,不禁一种强烈的紧张感涌上心头,于是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假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无所事事了,我必须做点什么。同时,经过自己十余年的知识积淀和两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我也确实需要一个平台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实际水平,既能总结过去,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找点支撑。

于是期末考试刚结束,7月5日——假期开始的第一天,我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黄冈《鄂东晚报》报社参加实习。俗话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我可以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实际的新闻采写,而真刀真枪的实践也能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升华、丰富自己理论知识。实习也就成了我这个假期的重头戏。

来到报社,我被分配跟随《鄂东晚报》采访中心副主任熊庆萍老师。后来,熊老师又带了一个实习生——一个来自华科的女孩,自然我们俩成了搭档。像其他实习生的经历一样,开始的一两天我被要求去看报社以往出版过的报纸,我发现我不再像以前实习那样视其为一件不可推脱的负担,通过看报纸我熟悉了《鄂东晚报》的一贯办报风格,了解了报纸所注重报道的新闻类型,掌握了报纸基本排版规律、新闻稿件构成等诸多的信息,在我以后的实习过程中证明这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提高了我写作稿件的成功率。

在随后实习的日子里,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黄州各小区物业管理情况调查的选题。这次稿件的采写过程成为我本次实习中最难忘的经历,并且这篇稿件也成为了自己实习中所撰写的众多稿件中甚为自豪的一篇。

实习那些天,正是黄冈天气较为炎热的一段时间,每天气温都是35度以上。为了搞好采访,我和搭档头顶烈日,常常是挥汗如雨,总共花费了四五天的时间去深入到黄州各小区采访第一手资料。我们的足迹遍及城区东坡、东门、八一、大地、安居等七八个小区,几乎走遍了黄州城区的大街小巷。

因为之前实际采访经验并不是很多,加上进入各个小区采访我们也真的是人生地不熟,更为难的是好多时候采访对象根本就不跟我们记者合作,不是“不知道”,就是不理不睬,我们俩一度都失去了采访下去的勇气,但是那些迫切希望盼望改变如今物业管理混乱局面而能够安居乐业的小区居民那渴望的眼神,一次次给了我们继续工作下去的勇气。文

自古英雄多磨难。这篇稿件也真是做到了三易其稿。采访完成后,我梳理资料,借鉴网上的信息,查阅有关书籍,把稿件整理好,一次次送到《鄂东晚报》房产周刊的谢老师那里去审查,严格的谢老师总能从中找出很多不足,于是我就一遍遍的在拿回来改,心里真是很不情愿。但是,可喜的是,一次次稿件的失误之处越来越少,稿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专业,黄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一篇高质量的稿件见诸报端。

此后,我在报社又相继参与并撰写了农民工受伤、未成年人进网吧、区工商局表彰大会、夏季饮料消费调查等一些稿件(具体数量并未清点,也并未留有底稿),我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屈指算来,从7月5日开始,一直到8月4日结束,我总共在《鄂东晚报》待了一个月,自己是受益匪浅。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外,我觉得最宝贵的就是我在报社里边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几个实习生既从各位报社准记者那里学到了很多教科书里根本就没有的东西,并且我们几个人还在一起玩得很好,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篇3:2010年7月国内粮油市场报告

小麦市场

一、生产情况

2010年夏粮收获已基本结束。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在介绍夏粮生产和上半年农业形势等情况时表示, 2010年以来, 我国气候极端异常, 灾害严重, 任务艰巨, 农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尽管如此, 2010年夏粮在基数高、灾害重的情况下仍然获得好收成, 实属难能可贵。

据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夏粮主产区抽样调查和非主产区统计, 201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 310万t (2 462亿斤) , 比上年减少39万t (8亿斤) , 减少0.3%。占全国夏粮产量90%以上的小麦产量仍保持继续增加势头, 全国夏收小麦产量超过上年。其中冬小麦产量10 879万t (2 176亿斤) , 比上年增加近100万t (20亿斤) , 春小麦和夏杂粮减产140万t (28亿斤) 。从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 2010年小麦产量超过上年, 连续7年增产。

二、供求平衡分析

据中华粮网供需平衡表显示, 受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的影响, 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预计2010年全国小麦产量2 280亿斤, 比上年减少22亿斤, 减幅1.0%。预计2010/2011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2 145亿斤, 较上年度增加50亿斤。其中, 口粮消费约1 620亿斤, 饲料用粮约190亿斤, 工业用粮约210亿斤, 其他约125亿斤。口粮方面, 预计人均消费略有下降, 总体消费略增。自2004年以来, 我国小麦连续7年增产, 国内小麦库存充足, 加之新季小麦继续丰产, 后期国内小麦将继续呈现供需宽松的格局。

三、小麦市场价格走势及市场特点

1.新麦价格基本稳定。

进入7月份, 在国家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码的大背景下, 新麦抢购大战明显“降温”, 价格上涨势头有所“收敛”。主产区新麦市场整体趋向稳定, 局部地区出现小幅回落。截止到7月31日, 三等白麦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交易均价1 976元/t, 较6月份上涨29元/t, 月涨幅1.49%。

单位:元/t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

2.陈麦市场成交率低迷。

7月份, 国家进行了6次最低收购价小麦常规拍卖和1次面粉加工企业专场拍卖, 成交率均不高, 尤其7月28日交易成交率仅为5%, 河南市场成交为近5个月来最低, 安徽成交为近1年来新低。尽管成交率不高, 国家却仍如此大力度的投放, 这就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 国储小麦十分充裕, 供应完全有保障。

3.收购力度放缓, 市场看涨预期减弱。

由于大部分托市企业收购处于暂停状态, 托市收购进度慢于上年同期。据统计, 截止到7月25日, 2010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累计收购2 265万t, 较2009年同期减少951万t。其中, 白麦收购量约为2 235万t, 混合麦30万t。7月中旬以来, 主产区小麦收购行情保持高位稳定趋势。大部分市场主体收购行为谨慎, 无论大型粮油企业还是中小贸易商, 收购小麦的力度均已大大减弱。

4.7月份国内强麦期货主力合约1 101表现十分强劲, 7月30日收盘价2 385元/t, 较6月末上涨78元/t, 涨幅3.38%, 盘中最高价2 398元/t, 刷新合约历史新高。

众多利好因素抬高麦价整体水平并将长期支撑其向上运行, 但同时国家政策及目前市场主体的心理博弈还在进行, 而结合各方面因素来看, 目前已经处于高位的麦价再继续大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国家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大, 政策信号已经十分清晰, 市场看涨预期也将逐渐减弱, 后期麦价顺应政策稳步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四、影响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宏观环境有利于麦价稳定

2010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良好, 全国经济同比增长11.1%, 比2009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下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下半年国内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 物价将总体保持温和可控的态势。这些都为小麦价格的温和上涨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

2.政策维稳信号强烈

近段时间, 国家调控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强, 政策维护市场稳定的意图非常明显。在暂停托市收购、保持每周450万t的托市投放、对收购市场进行价格检查、对相关农产品非法炒作进行处罚的同时, 7月23日又投放500万t最低收购价小麦进行了专场拍卖。另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近日下发《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各地按照国家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临时存储政策的有关规定, 指导和督促有关企业严格执行粮油收购质价政策, 既不能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 也不能抬级抬价扰乱市场秩序。可以预计, 在国家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码的大背景下, 短期内小麦价格将会逐步趋向稳定。

3.受供需因素制约, 市场大幅波动难现

当前国家小麦库存充足, 不支持后期粮价大幅上涨。据初步统计, 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共收购4 004.5万t, 截至7月14日, 仍有近2 420万t的库存, 库存率较往年偏高。目前每周托市投放量在450万t, 7月23日专项销售又投放500万t, 可以说供应量非常充足。此次500万t专项用于大型面粉加工企业, 能有效减少大型加工企业在新麦收购市场上的高价购粮行为。另外, 销售底价与托市收购价持平, 也稳定了市场对后期价格的预期。

4.购销市场略显清淡, 新麦价格承压

7月小麦购销市场略显清淡, 原因主要是小麦价格过高以及需求平淡。随着天气的转热, 面粉消费进入淡季, 加工企业开工不足, 销量一般, 使得面粉加工企业的采购积极性有所降低;并且受2010年新麦价格高开高走的影响, 有些面粉加工企业已面临亏损, 采购以维持生产为主。同时, 新麦上市初期价格上涨过快, 价格相对偏高, 7月部分收购主体入市收购趋于理性, 不再盲目抢购, 市场逐渐降温, 收购价格稳中趋弱。

5.相关农产品价涨影响农民对麦价的心理预期

由于早稻在生长期间遭受了较长时间的极端异常天气, 2010年早稻产量及品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早稻生产大省江西和湖南产量均较2009年下降, 江西局部产区减产高达20%, 安徽全省预计减产4%~5%, 近期收购市场观望严重;生猪养殖业开始进入利润回升期, 带动玉米市场行情逐步转暖, 购销也缓慢恢复, 再加上国内优质玉米粮源紧缺, 预计后期玉米价格将稳中上涨。相关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使得农民观望心理会继续加重, 对小麦价格预期越来越高。这将给小麦市场价格形成支撑。

五、后市预测及操作建议

当前, 主产区大部分地区新小麦收购价格已基本稳定。由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供给充足, 加之目前新麦到厂价格大多已与陈麦持平, 少数地区已超过陈麦价位, 新麦收购价格很难再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最近2周政策性小麦竞价销售成交率比6月同期降低, 国家专场小麦拍卖再遭冷遇, 这也反映出市场后期小麦价格继续看涨的预期在逐步减弱, 预计后期将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平稳。

从年度来看, 由于推动小麦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 小麦市场后期仍有走高的可能性。建议各用粮企业短期不过分追高, 如遇回落, 可以加大收购力度, 同时要密切留意国家调控政策方面的变化, 及时做出策略调整。

玉米市场

一、生产情况

受北方玉米产区春季低温天气影响, 玉米春播推迟。从东北情况来看, 基本延迟上10~15天左右。但由于从5月份开始东北地区温度上升较快, 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多数耕地的土壤墒情较好, 因而, 玉米出苗转化加快, 播种延迟的农时已基本追回。目前东北主要产区玉米苗情长势良好。7月下旬, 东北地区玉米生长普遍进入吐丝、授粉阶段, 7月底授粉接近尾声。7月底8月初东北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 对个别地区的玉米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但受降雨的受灾面积不大, 总体影响有限。从黄淮地区来看, 进入夏季, 黄淮地区温热条件充足, 玉米总体长势良好, 河南西部和南部7月份遭遇暴雨天气, 局部地区受灾较为严重, 玉米单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总体影响不大。

2010年以来, 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灾害性天气, 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东北和黄淮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增加, 后期如果不出现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 预计2010年玉米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大。后期需密切关注天气状况, 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

二、供求平衡分析

由于玉米市场价格较高, 2010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增加。2009年东北大豆种植收益低于玉米, 预计将有更多耕地种植玉米。黄淮海小麦播种面积扩大, 为2010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打下基础。预计2010年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播种面积约17 650万亩, 同比增加700万亩, 增幅4.1%;黄淮海4个主产省 (晋、冀、鲁、豫) 玉米播种面积15 600万亩, 同比增加200万亩, 增幅1.3%。预计全国玉米播种面积4.71亿亩, 同比增加1 000万亩, 增幅2.2%。从目前情况看, 虽然全国玉米播种延迟, 但总体播种和出苗情况较好,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但影响有限。如果后期天气情况正常, 预计2010年玉米产量16 500万t, 较上年增产950万t, 增幅4.8%。

国内玉米消费主要是饲料和工业消费, 相对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 宏观经济形势对玉米消费影响较大。随着经济复苏, 2010/2011年度国内饲料和深加工玉米需求明显增长。预计2010/2011年度国内玉米消费量15 700万t, 比2008年度增加425万t, 增幅2.8%。

三、玉米市场走势及市场特点

1.2010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在政策支持、玉米减产、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上涨, 这给下游养殖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从6月开始, 国家开始加大对玉米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 7月初国内玉米价格一度小幅走弱。但由于支持玉米价格的许多利多因素依然存在, 玉米价格跌幅有限。7月中旬之后, 国内玉米价格再度小幅上涨, 总体维持了高位震荡的运行态势。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 2010年7月底, 全国中等玉米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成交均价为1 978元/t, 较上月底基本持平, 较2009年底上涨308元/t, 较2009年同期上涨378元/t。

单位:元/t

2.2010年以来大商所玉米期货合约价格总体走出了震荡上涨的走势。玉米现货价格的持续上涨为期货合约价格提供了坚强的支撑。5月中旬至6月中旬, 在国家调控压力之下,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之后, 受国内养殖业复苏的影响以及国内部分地区遭受灾害性天气的提振, 玉米现货价格止跌反弹,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再度大幅冲高, 重回前期高点附近。7月底, 大商所玉米指数收盘报1 969元/t, 较6月底上涨84元/t, 较2009年底上涨42元/t, 较2009年同期上涨126元/t。

3.据统计, 截至4月30日, 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0个玉米主产省 (区) 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新产玉米4 312.4万t, 比上年同期减少2 353.9万t, 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 113.5万t, 占收购总量的26%, 比上年同期减少3 149.8万t。截至4月30日, 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3省 (区) 累计收购国家临时存储玉米60.9万t。

4.截至7月27日, 2010年以来国家累计投放到拍卖市场的玉米累计达到约7 301.38万t, 累计成交量达到3 179.23万t。

单位:万t

5.7月末8月初, 受生猪价格上涨影响, 玉米需求有一定的恢复, 南方港口现货商对玉米后市看涨预期开始提升, 广东港口玉米价格有所走强, 主流成交价在2 070元左右, 优质玉米报价在2 080~2 100元/t。另外, 由于7月末8月初有进口玉米到货, 广东港口内玉米库存约在30万t。7月底, 大连至广东港粮船运费为55~60元/t。

四、影响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玉米减产致供求处于偏紧状态, 提升市场看涨预期

2009年度, 虽然全国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 但由于天气原因, 玉米产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减产。据中华粮网数据, 2009年全国玉米产量约为15 550万t, 较上年度减少约1 040万t, 减幅约6.3%。玉米减产改变了供求宽松的玉米市场格局, 引发了市场强烈的看涨情续, 农民惜售严重。特别是随着本年度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用量增幅的扩大, 2010年以来, 国内玉米供求总体呈现了偏紧的格局, 成为推动玉米价格的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稳定国内玉米市场, 酒精、玉米淀粉出口退税取消

2010年6月22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口出口退税的通知》, 从7月15日起, 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 其中包含将酒精和玉米淀粉的出口退税取消。分析认为, 此政策的目的在于抑制国内玉米制品的出口, 以降低国内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 保证国内玉米供给。目前酒精和玉米淀粉的出口退税政策已经开始执行,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 虽然不会对国内玉米的总体需求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已经对部分酒精和淀粉生产企业的出口产生了影响, 最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国家有关部门稳定国内玉米价格的意图。

3.深加工企业玉米需求稳定, 开工率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2010年以来, 受经济回升带动, 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市场销售良好, 价格持续走高, 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提高, 产能利用率处于高水平运行, 深加工玉米消费持续上升。然而, 近期随着玉米价格的高位运行, 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目前企业开工率仍然处于高位水平, 但后期其生产或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玉米深加工业的玉米需求量。预计后期国家将会加大对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引导力度, 以促进国内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4.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渐大, 玉米价格高位震荡

继限制部分企业参与竞买临储玉米之后, 6月18日, 有关部门公布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关于开展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的通知》,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 以整顿粮油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加快了贸易商的出粮速度, 缓和了市场前期的强烈看涨心理, 国内玉米价格止涨回稳, 开始出现小幅震荡的走势。由于支持玉米价格的许多利多因素依然存在, 预计新季玉米上市之前, 玉米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的运行态势。

5.新季玉米面积小幅增加, 产区天气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受本年度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 2010年东北产区和黄淮主要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出现了小幅增加的态势。7月份, 部分地区出现了洪涝灾害性天气, 对玉米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影响仍然有限。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 玉米总产量将较2009年有一定的增加。但2010年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一年, 后期玉米生产遭遇天气干扰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一旦出现不利的天气, 仍有推高国内玉米价格的可能。

五、后市预测及操作建议

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压力之下, 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前期经历了小幅回落的过程。近期, 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 生猪养殖业效益开始出现改观, 再度引发市场对玉米价格的看涨心理, 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小幅上涨态势。短期来看, 近期, 小麦、豆粕等价格的上涨也为玉米价格的走强提供了支持。特别是近期灾害性天气增多, 处于生长期的玉米价格反应敏感, 一旦玉米主产区出现不利天气, 玉米价格出现局部或阶段性走高的可能性较大。但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减, 如果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预计调控力度仍将有加大的可能性, 从而将会抑制玉米价格走高的空间。因而, 就目前而言,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很难出现大的趋势性行情, 后市维持高位小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建议贸易企业利用后期市场震荡的相对高点伺机出货, 用粮企业根据企业耗粮情况适当充实库存以保证生产。鉴于政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 后期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将进入高位震荡时期。受养殖需求小幅增加的影响,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在经过前期的回落之后7月份再度冲高, 短期仍有走高的可能, 建议以短线操作为主。后期特别要关注因为主产区天气变化以及政策预期所产生的交易机会。

稻米市场

一、生产情况

早稻。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2010年国内早籼稻播种面积同比略有增加。其中农业部门预计2010年早稻播种面积同比增约120万亩;粮食局在湖北早稻座谈会上预计同比增50万亩。据农业部农情调度, 截至7月29日, 全国早稻已收获7 037万亩, 占应收面积的79%。其中, 海南、云南收获结束, 广东收获接近尾声, 湖南、湖北、江西收获过8成, 福建收获过6成, 广西、安徽收获过半。由于早籼稻收获推迟, 局部可能到月底才能收割, 对晚籼稻移栽有一定影响。

晚稻。据农业部种植意向调查, 预计2010年种植双季晚稻9 460万亩, 比2009年增加110多万亩。目前, 全国双季晚稻已栽秧4 067万亩, 占计划面积的43%, 播种面积总体增加。其中, 湖南栽秧过7成, 江西达6成, 海南过4成, 湖北、安徽过3成, 福建近3成, 浙江、广东、广西全面展开。

粳稻。由于近2年粳稻价格持续走高, 国家2010年又大幅度提高粳稻最低收购价等支撑, 2010年农户粳稻种植积极性高涨, 面积增加。据中华粮网考察, 2010年东北三省水稻播种面积6 500万亩, 同比增加417万亩, 增幅6.86%;苏皖粳稻播种面积也预计增加。近期洪涝灾害对一季中籼稻及粳稻均有一定影响, 长势略微偏差, 局部重灾区稻田被淹。另外, 后期需注意一是高温高湿天气导致病虫害发生机率大大增加;二是东北粳稻积温上来较快, 生长速度较快, 目前已有部分水稻开始抽穗, 部分产区预计将提前半个月在9月中旬上市, 在移栽也推迟半个月的情形下, 2010年东北粳稻生长期有可能缩短近1个月, 这或将会影响2010年粳稻的质量及口感。

二、供求平衡分析

受国家大幅度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以及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影响, 2010年稻谷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全部稻谷播种面积约4.60亿亩, 同比增加1 000万亩, 增幅2.2%。其中籼稻面积略增, 粳稻有一定幅度增加。 (早籼稻播种面积9 300万亩, 增幅0.6%;中晚籼稻2.4亿亩, 增幅0.8%;粳稻1.27亿亩, 增幅6.7%) 。从目前情况看, 西南旱情已影响到当地稻谷生长, 6月中旬南方持续强降雨又给早稻生产、一季稻生长和晚稻育秧带来不利影响, 其中早稻减产已成定局。不过, 尽管稻谷生产遇到了不少自然灾害, 但2010年播种面积增加, 东北粳稻长势恢复较好, 如果后期天气正常, 2010年稻谷生产仍有望丰收。预计2010年全国稻谷产量3 940亿斤 (早籼稻640亿斤, 中晚籼稻2 100亿斤, 粳稻1 200亿斤) , 高于上年产量 (3 902亿斤) 。

近年来, 国内大米市场需求总量平稳, 但粳米消费比例逐步提高。2010年国内稻谷市场仍维持总量平衡有余格局, 但区域平衡和粳稻供求偏紧的矛盾仍然存在。预计2010年国内稻谷消费量3 730亿斤, 其中口粮消费3 125亿斤, 饲料用粮330亿斤, 工业用粮190亿斤, 其他用粮85亿斤。从进出口情况看, 受出口配额等限制, 2010年国内稻谷出口保持低位;因国内稻米供应充足, 国际市场价格较高, 进口仍保持较低水平。预计本年度稻谷总供应量约3 950亿斤, 需求量3 750亿斤, 年度结余200亿斤, 加之国家籼稻米库存充足, 全年稻米供需形势仍然较好。

三、稻米市场价格走势及市场特点

1.走势综述。

2010年以来, 国内稻米价格总体保持上扬态势, 且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运行。5月中旬后, 国内大米进入消费淡季, 稻米市场持续稳中趋弱, 直至7月下旬后, 销区库存大部分得以消耗, 补货需求短期回升, 东北粳稻米走货加快, 价格出现小幅回暖, 但涨势不明显;籼稻米价格在洪灾及新季早稻高开且预期上涨的支撑下, 价格保持平稳趋涨态势。其中, 7月底苏皖粳稻平均价较上月下跌7.1%, 较2010年初上涨13.5%;东北粳稻较上月下跌2%, 较2010年初上涨6.9%;产区新季早籼稻平均价较上月陈稻价格下降1%, 较2010年初上涨7%;中晚籼稻较上月基本持平, 较2010年初上涨8.9%;销区早籼米平均价较上月上涨0.7%, 较2010年初上涨5.4%;中晚籼米与上月基本持平, 较2010年初上涨6%。

2.市场特点。

受供需结构性不平衡影响, 2010年国内稻米市场“粳强籼弱”格局较为明显, 7月末国内 (2级粳稻-2级晚籼稻) 价差在566元/t, 较历史平均价差高451元/t。另外, 因稻谷连续6年增产, 库存较足, 大米需求基本保持稳定, 2010年国内稻米市场“稻强米弱”也较明显。

3.早稻期货。

进入7月以来, 受前期低温阴雨天气和近期洪涝灾害影响, 市场普遍担忧2010年早稻收成和质量, 早籼稻期价一改往日弱势表现, 走出一波较为强劲的上攻行情, 主力合约1101一举收复5、6月份以来下跌失地。但由于早籼稻基本面及政策面均不支撑现货价格大涨, 预计后期早籼稻期价上涨空间有限。

单位:元/t

4.销售情况。

7月国家继续实施拍卖政策, 粳稻每周约10万t, 籼稻约200万t, 较大程度保证了市场原粮供应。但由于大米处于消费淡季, 本月粳稻成交较为一般;且因早籼稻即将上市, 本月中晚籼稻成交率有所下滑。

5.加工利润。

表6为江苏徐州一粳稻米加工厂加工1t稻谷的利润情况。7月份稻谷、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副产品价格略有下跌, 加工利润较上月末下滑。进入夏季高温天气以来, 大米市场需求减弱, 且江南大部进入高温高湿季节, 批发商不敢囤货, 米厂走货持续缓慢, 稻米市场继续呈现购销清淡、价格稳定态势, 米厂实际总收益有所下降。

单位:万t

单位:元/t

四、影响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政策

最低收购价格的逐年提高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奠定了稻米价格每年一个台阶稳步上移的基本基调, 支撑稻米市场价格高于2009年整体水平趋涨运行, 且锁定了稻谷的底部价格。

拍卖投放持续且量足。目前, 国家每周定量定时向市场投放粳稻10万t, 籼稻200万t, 粳稻成交率不到70%、籼稻10%。且据悉前期有关方面关于暂停东北三省粳稻拍卖的建议未被采纳, 足以可见国家调控市场保障供应的决心。预计受拍卖供应较足影响, 后期稻米价格难有大幅上涨, 同时拍卖底价也锁定了籼稻下滑的空间。

国家宏观调控力度逐渐加强。2010年国家对粮油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较强。目前国家已要求要严厉打击游资炒作农产品行为, 对市场保供稳价;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下发《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各地按照国家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临时存储政策的有关规定, 指导和督促有关企业严格执行粮油收购质价政策, 既不能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 也不能抬级抬价扰乱市场秩序。托市期间对国内早籼稻展开最低收购价检查, 内容含新粮质量、粮款结算、有无转圈粮、收购主体资质等。预计受此影响, 后期稻米价格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出台。2010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出台, 2010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0.93元。执行区域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5省 (区) 。执行期限为2010年7月16日至9月30日。在此期间, 当早籼稻市场价格低于上述地区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时, 由各承贷库点和委托收储库点按照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在上述主产区自动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早籼稻。新增中粮及华粮执行政策粮收购。7月末, 农发行贷款基本准备就位, 但国有企业尚未入市。

国家可调控资稻谷源较足。据统计, 截至6月末, 各类粮食企业大米库存同比增3.9%, 其中政策性大米库存 (籼稻为主) 同比增0.4%。据中华粮网统计, 截至7月底, 国家仍有临储及最低收购价早籼稻约315万t, 中晚籼稻约918万t, 可调控市场的政策性资源较足。不过因早稻预期减产, 且局部减产较重, 粮企预计入市积极, 新粮大量上市后, 局部可能会出现抢购局面。

2.供需

总体来看, 由于国内稻谷产量已连续6年增产, 国家库存总体高位。据中华粮网供需平衡显示, 2009/2010年度国内稻谷结余200亿斤 (主要是籼稻) , 国内稻米总体供应宽松, 但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现象。

由于国家籼稻库存充足, 新季早稻减产幅度不大, 秋粮播面普遍反应增加, 东北粳稻长势向好, 且有提前收获的可能, 均对后期国内稻米供应面形成利好。但不排除由于优质早稻种植面积较少以及局部地区减产严重, 导致收购主体抢购早稻现象。另外, 如果东北粳稻长势继续加速, 收获期普遍提前至9月中旬, 预计会对8月粳稻米逐渐向好的势头有所打压, 因此后期仍需继续关注秋粮的长势。

3.暴雨洪涝提升市场预期

持续洪涝灾害不仅带来了农作物减产、绝收等问题, 且持续时间长, 波及范围大, 预计受洪灾影响, 短期市场对粮价上涨预期将会增强, 同时也将带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涨, 目前市场有预计7月CPI将创新高达3.1%以上。据国家防总办公室昨日统计, 截至7月29日9时全国共有28个省 (区、市) 遭受洪涝灾害, 累计农作物受灾8 858千公顷, 受灾人口1.35亿人, 直接经济损失1 810亿元。

4.早籼稻陆续收获上市, 价格普遍高开

7月中下旬后, 南方早籼稻陆续收获上市, 价格普遍高开, 不过市场购销量目前仍较少。其中主产区普通稻开秤价集中在0.95元/斤左右, 较最低收购价高0.02元/斤, 价格总体稳中趋涨, 由于尚未进入集中上市期, 多元主体还处于试探性收购阶段, 各方较为谨慎;优质早稻开秤价0.98~1.03元/斤, 价格呈现高开高走态势, 企业收购加工均十分积极。预计2010年早籼稻总体或将呈现高开并小幅趋涨态势, 市场收购随着新粮大量上市后也将逐渐转向活跃, 优质早籼稻由于量少需求大, 企业收购积极, 市场价格将普遍高于托市价, 托市预案执行的可能性很小。同时, 早籼稻价格的走高也将促进中晚籼稻及粳稻价格的上涨。

五、后市预测及操作建议

综合来看, 预计受洪灾提升粮价预期, 新季早稻高开后预期仍有上涨空间, 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也保持上涨态势等因素影响, 预计后期国内稻米价格仍将维持稳中趋涨态势。不过, 由于国家可调控政策性籼稻资源充足、防通胀决心较强、调控措施有效、秋粮播面增加等因素制约, 后期稻米价格也难大幅上涨。

1.籼稻。

目前, 国家拍卖投放供应充足、新季早稻已收获近8成, 籼稻供应不成问题, 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但由于有最低收购价、籼稻拍卖底价的支撑, 下跌空间也被“封杀”。但新季早籼稻由于减产已成定局, 陈稻价格明显高于目前开秤价, 企业尚处于试探性收购, 农户惜售心理较重等支撑, 后期早稻在现行基础上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总体将呈现高开并小幅趋涨态势。预计2010年早稻、中晚籼稻启动托市的可能性均较小。

2.粳稻。

目前, 受销区补库积极性提升, 最近要货询价增多, 近期国内粳米走货略有好转, 价格呈现稳中趋升态势。但8月份, 全国仍处于高温高湿天气, 大米需求难有实质性的恢复, 对粳稻米仍存在抑制作用。中华粮网认为8月粳稻米行情处于一个过渡月, 行情明显好转将要到8月下旬后才会出现。另外, 需密切关注粳稻是否提前上市而对8月粳稻米向好走势形成打压。

大豆市场

一、生产情况

由于种植收益较粳稻、玉米存在一定差距, 2010年国内产区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继续减弱。但受到去冬今春低温雨雪天气频繁影响, 2010年东北主产区作物播种期普遍拖后10~15天。因此主产区黑龙江省部分计划种植玉米的土地只能改种生长期较短的大豆, 由此预计, 2010年该省大豆播种面积将较预期有所增加, 但仍低于2009年水平。进入5月, 随着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大豆播种进度加快。6月6日黑龙江省大豆播种全部结束, 预计2010年该省大豆播种面积约6 300万亩, 同比减少13.63%。从生产成本来看, 2010年化肥价格较2009年略有下降, 种子基本持平, 但劳动力及柴油价格明显增加。初步预测, 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为362元/亩, 较2009年增加1.12%。受墒情较好及播种后持续高温天气影响, 全省多数地区大豆作物长势良好, 基本缓解了前期低温多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7月份以来东北多发持续强降雨天气, 虽然暂未形成实质性灾害, 但仍需密切关注。

二、供求平衡分析

预计2010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2亿亩, 较上年度减少600万亩, 减幅4.8%。从目前情况看, 多雪低温天气, 使东北地区春播推迟。春播后, 东北地区天气情况较好, 目前大豆长势较好。预计2010年全国大豆产量1 500万t, 较上年略增 (受干旱影响, 东北地区2009年大豆单产降幅较大) 。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 2010/2011年度国内大豆消费量继续增长。预计2010/2011年度全国大豆消费量6 300万t, 同比增加300万t, 增幅5.0%。其中, 压榨量4 900万t, 同比增加150万t, 增幅3.2%。从进口情况看, 随着国内需求上升, 进口量将继续增加。

三、大豆市场情况

1.购销情况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 2010年1~6月, 国内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大豆805.75万t, 较2009年同期增加28.75万t;其中, 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大豆380.75万t, 同比减少166.3万t。

2010年1~6月, 国有粮食企业累计销售大豆734.85万t, 较2009年同期增加347.35万t。

2.价格情况

根据中华油脂网监测, 2010年1~7月, 国内大豆市场行情整体呈现稳中趋弱的运行态势。按照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期分析, 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其中, 1~4月为平稳运行阶段, 在国家临储大豆收购政策支撑下, 国产大豆基本稳定在收购底价附近, 整体波动不大;5~7月为偏弱运行阶段, 因临储收购期的结束, 失去政策面支撑后, 5~6月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出现整体下跌, 7月后开始企稳运行。港口方面, 上半年进口大豆分销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进入7月下旬后, 在外盘和海运费温和反弹带动下, 价格稳中有升。

因全球大豆市场供求形势相对宽松, 加之国际经济环境动荡等不利因素打压, 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出现区间窄幅振荡行情。2010年1~7月大商所大豆期货市场行情较之外盘偏弱, 其中7月份单月行情呈现振荡向上态势。截至7月末, 大商所大豆主力合约1 105收盘3 952元/t, 较上月末上涨132元/t, 较2010年初下跌75元/t。

单位:元/t

3.加工利润

7月份国内大豆加工领域盈利状况整体回暖, 进口大豆加工利润高于国产大豆。据“中华油脂网”监测, 截至7月末国产大豆理论加工利润约为55元/t, 较上月末上涨127元/t, 较年初上涨54元/t;进口大豆理论加工利润约216元/t, 较上月末上涨171元/t, 较年初上涨15元/t。

4.港存及海运费情况

据监测, 截至7月末美湾至中国港口国际粮船运费为54.42美元/t, 较上月末下跌6.38美元/t, 较年初下跌15.05美元/t;南美至中国港口国际粮船运费为51.23美元/t, 较上月末下跌7.85美元/t, 较年初下跌22.38美元/t。

四、影响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2009/2010年度临储大豆未售成为后期市场利空因素

为拉动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2009/2010年度, 国家继续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实施政策性收购。此批临时收储大豆未售成为后期一大利空因素。由于临储库存较多, 东北产区各级粮库在新豆收获上市前有腾库需求。黑龙江省近日发布临储大豆定向及企业收购加工核查通知, 政府将对省内国家划转临储大豆定向销售加工和大豆压榨企业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工作进行核查。分析认为, 这可能是对临储大豆抛售而做的事前准备工作, 临储大豆未售仍是悬在市场上方的一大利空因素。

2.东北地区降雨增多, 局部大豆受影响

进入7月份以来, 东北大豆主产区降雨量比正常值偏多, 部分地区遭遇暴雨袭击。根据气象机构的数据显示, 7月下旬东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 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偏南地区等地有大暴雨, 对部分产区的大豆等生长发育或有不利。此次强降雨天气可能为产区带来洪涝渍涝灾害, 部分地区土壤有过湿或加重的趋势, 而目前东北地区大豆处于开花结荚期, 因此强降雨天气已经造成局地大豆花荚脱落, 不过尚未形成实质性灾害。但农业专家指出, 由于春播延后, 黑龙江部分产区在整地不彻底或没有整地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播种, 播种标准有所降低, 这就要求夏季对苗情的管理要更为精细。

3.下游产品行情企稳回升, 大豆有望获得支撑

进入7月份以来, 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稳中局部小幅反弹, 市场成交比较理想, 需方询价积极, 整体购销较为活跃。政策对养殖业的扶植已显成效。自商务部等部门4月初连续5次开展冻肉收储以来, 猪肉价格加速回升, 近5周来累计涨幅3.3%, 生猪存栏量已接近正常水平;豆油方面, 在外盘走高带动下, 其价格出现反弹。尽管我国近期大豆到港仍然较大以及库存偏高, 鉴于中秋节临近可能带动中端消费, 加之美国已进入天气市和美元进入贬值共振阶段, 预计市场已到阶段性底部。据中华油脂网监测, 截至7月末, 广东地区43%蛋白普通豆粕集中出厂报价为3 100元/t, 较上月末上涨280元/t, 较2010年初下跌500元/t;四级豆油出厂价7 200元/t, 较上月末上涨200元/t, 较2010年初下跌500元/t。随着下游豆粕价格的坚挺和豆油价格的触底反弹, 加工企业压榨利润得以回升, 对大豆价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4.港口大豆库存高水平仍需一定时间消化

海关数据显示, 2010年上半年国内累计进口大豆2 580万t, 同比增长16.82%。由于进口大豆集中到港, 6月以来国内沿海各港口库存量大幅增加, 据监测, 截止到7月末国内港口大豆库存约670.3万t。近期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上行的主要压力在于港口进口大豆库存水平持续高位, 随着下游需求转旺, 沿海加工企业开机率正在缓慢提升, 国内港口库存压力后期有望逐步得到缓解, 估计时间将在8月以后。

5.海运市场温和反弹, 整体涨幅有限

海运费是影响国内大豆进口成本的重要因素, 而且国际航运指数也和大宗商品价格密切相关。在经历了连续35个交易日下跌后, 7月15日至今BDI指数出现温和反弹, 整体涨幅有限。截止到7月末报收于1 869点, 较年内高点下跌55.60%, 较年内低点上涨9.94%。后期BDI指数走势仍需关注经济、需求和存货水平, 四季度或有反弹可能。受海运费市场温和反弹影响, 目前进口大豆到港成本较上月有所反弹, 但仍低于2010年初水平。

五、国际市场及进出口情况

1.国际市场

根据美国农业部2009年7月供需报告预测, 根据美国农业部7月份报告数据, 2010/2011年度世界大豆产量2.512 9亿t, 较上年度增加4 568万t;消费量2.475 7亿t, 较上年度增加1 199万t;2010/2011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为6 776万t, 在2009年度创纪录的库存水平上进一步增加。从报告数据来看, 2010/2011年度世界大豆供需形势较为宽松, 若后期天气因素不能为盘面带来利多提振, 那么美豆价格上行的空间仍将受限。

2010年1~7月份, CBOT大豆期货价格整体在870~1 035美分/蒲式耳区间内波动, 基本面利空及市场对经济复苏的担忧是造成行情震荡的根本原因。其中, 受天气炒作及资金推动等因素影响, 7月份单月行情上涨形势趋于明显。

2.2010年上半年国内大豆进口量继续增长

国内6月进口大豆继续扩大至创纪录高点。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 1~6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2 580万t, 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16.82%。其中, 6月进口量为619.9万t, 同比增加31.8%;6月大豆进口总额为26.47亿美元。另据商务部外贸司最新数据显示, 7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559.41万t。

从出口市场来看, 2010年6月国内大豆出口量为11 806t, 较2009年同期减少74.8%;1~6月的出口总量约111 468t, 同比减少56.2%。

六、后市预测

现阶段国产大豆现货市场整体行情持续清淡。由于目前市场供应宽松, 预计低位徘徊行情短期可能延续。预计后期国内大豆价格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势、下游产品需求形势和政策性拍卖收购情况。另外, 中美大豆生产情况和天气变化、美元原油等周边市场情况也应继续予以关注。

分阶段来看, 受生长期波段炒作题材及政策性拍卖的影响, 第三季度市场走势具有不确定性, 价格波动幅度可能增大;在第四季度, 政策性收储和补贴措施的出台、美国大豆上市及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增加都将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届时大豆市场行情震荡回升概率较大。

食用油市场

一、生产情况

2009年, 我国冬播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03亿亩, 同比增加190万亩, 但是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 油菜生产受到严重损害。进入2010年, 我国菜籽主产区———长江流域降水频繁, 特别是在5月中旬以后, 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强暴雨天气, 菜籽收获普遍受到影响, 收割进度延迟半月左右, 菜籽质量也较往年有所下降。

受2009年菜籽价格不佳影响, 油菜生产种植积极性受到抑制, 再加上播种期间部分地区天气的影响, 预计2010年菜籽产量将有所下降, 为1 220万t左右, 较上年预测值下降6.2%, 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从5月中下旬国内新季油菜籽上市到现在, 各产区菜籽上市进度不一。进度快的地区收购已经接近收尾阶段, 而进度偏慢产区则仍有接近一半的菜籽留存在油厂以外的贸易商或是农户手中。近期国内多数冬菜籽产区的连续降水天气影响到菜籽收购的进程。

安徽省物价局对菜籽主产区的部分农户进行调查发现, 2010年安徽省油菜籽种植户平均单产122.08kg, 较2009年的162.91kg, 减少40.83kg, 减幅达25.06%, 每亩净利润下降5成以上。由于2010年年初低温持续时间长, 秧苗长势差, 清明前后又连遭阴雨, 造成油菜籽结实率不高。在自然灾害不断侵袭的同时, 种植户后期削弱了田间管理, 减少生产投入, 为了不影响接茬作物的种植, 有的种植户甚至提前收割晾晒, 个别农户受灾较重, 几乎绝收。其他菜籽主产省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二、供求平衡分析

据美国农业部报告统计, 2010年全球植物油产量为2 929.6亿斤, 同比增加151.6亿斤, 总供给量为4 112亿斤, 同比增加219.6亿斤;期末总库存为238.8亿斤, 同比增长11.6亿斤。全球植物油供给充足。随着经济复苏及植物油价格保持稳定, 预计2010年国内植物油需求量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国内植物油消费量510亿斤, 同比增加20亿斤, 增幅4.1%。分品种看, 豆油消费量210亿斤, 占总消费量的41.2%;菜籽油95亿斤, 占18.6%;棕榈油125亿斤, 占24.5%;其他食用植物油80亿斤, 占15.7%。

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逐渐向好, 进入三季度以后, 食用植物油消费旺季逐渐来临, 预计后期国内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三、市场价格走势及市场特点

1.国内油脂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2010年上半年, 国内食用油市场供给充足, 需求较为清淡, 价格承压下行。入夏以来, 气温回升缓慢, 且受南方洪灾影响, 棕榈油等油脂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进入7月份以来,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 油脂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再加上前期油厂停工严重, 油脂进口受阻, 去库存化过程消耗了一部分油脂库存, 受基本面因素强力支撑, 油脂市场快速反弹, 步入量价齐升通道。后期随着秋季高校开学、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中秋”、“国庆”节日备货高峰的来临, 油脂市场将会有新一轮的上涨行情出现。

2.期货市场整体震荡上扬

1~4月, 国内油脂期货市场跟随外盘震荡上行, 油脂底部有所抬升, 5月以后, 国际投机基金获利离场, 外盘油脂期货大幅下跌, 受此影响, 国内主要植物油品种期货价格随外盘整体步入下跌通道。进入7月份, 受整体市场转暖因素影响, 再加上基本面的改善, 油脂期货市场开始反弹并震荡上扬。进口下降, 港口库存加速去库存化进度, 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 油脂库存有望近一步下降, 进而降低期价上行的压力。

单位:元/t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

四、影响因素分析

1.美元弱势, 原油坚挺, 经济环境利多油脂

当前, 我国主要油脂油料供应主要依靠国际进口, 美元指数涨跌直接决定原料进口成本的高低。美元走软、原油走强将引领油脂期现货维持较为坚挺的走势。

2.天气炒作推波助澜

天气市炒作成为油脂市场反弹的支持因素。从第二季度开始, 油脂市场普遍进入天气炒作的关键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预测拉尼娜现象将会在7~8月份形成, 并将在2010年下半年不断加强, 且有可能持续到2011年年初。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 影响大豆和棕榈油产量。

2010年1~3月, 马来西亚受到厄尔尼诺天气影响, 马棕油单产偏低, 此后产量略有回升, 但总体处于较低的单产水准之上, 近期拉尼娜气候模式渐显, 主产区单产下降忧虑重新抬头, 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前景不乐观的忧虑对于马棕油价格形成强劲的支持。

综合来看, 极端天气频发对油料生产形成的挑战令市场预期发生波动, 真实的需求面影响将在未来逐渐体现, 未来几个月内的油脂价格波动幅度趋于增加。

五、国际市场及进出口情况

美国农业部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 2010/2011年度全球油籽产量数据上调了50万t, 达到创纪录的4.407亿t。海外油籽产量数据下调了120万t, 为3.4亿t, 主要原因是油菜籽产量数据下调。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1 020万t, 比上月下调了180万t, 主要原因是收获面积下降。其他方面的调整包括, 中国和欧盟油菜籽产量数据下调, 美国、巴西和乌兹别克斯坦棉籽产量数据上调。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2010年6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58万t, 较上年同期减少24.7%;6月油菜籽进口量为23.49万t, 环比增加110.86%。1~6月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为317万t, 较2009年同期减少7.8%。

六、后市预测及操作建议

进入三季度以后, 国内传统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旺季将逐渐来临, 随着油脂行情的探底反弹, 将会出现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篇4:7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月度报告

新发产品特征

7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21天,环比减少1天。平均预期收益为4.35%,环比再度下降14个基点。

人民币债券市场产品显著增加

7月,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发行1093款,市场占比大幅上升至43.98%。外币债券类产品发行156款,市场占比大幅下降至6.28%。结构性产品发行99款,市场占比下滑至3.98%。信贷产品发行量发行2款。其他类产品发行1135款,市场占比大幅上升至45.67%,见表2。

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下滑明显

7月,保证收益型产品发行440款,市场占比上升至17.71%。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1572款,市场占比上升至63.26%,依然是最主要的产品类型。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473款,市场占比下滑至19.03%。整体来看,保本型产品的发行数量尽管在7月份有所增加,但是涨幅明显不及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因而使得整体保本型产品占比显著下滑。

人民币产品市场占比继续上升

7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2293款,市场占比显著上升至92.27%,其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9%。外币理财产品发行192款,市场占比为7.73%。其中美元理财理财产品69款,环比减少8款,市场占比下降至2.78%;澳元理财产品发行42款,市场占比下降至1.69%;欧元理财产品发行35款,市场占比下降至0.08%。其他外币产品除日元产品发行量较6月增加1款外,其他均有所减少。

1个月以下期产品发行量显著上升

7月,1个月(含)以下期产品共发行127款,市场占比显著上升至5.11%。1~3个月(含)期产品发行1368款,市场占比上升至55.05%。3~6个月(含)期产品发行619款,市场占比下降至24.91%,6个月~1年(含)期产品发行307款,市场占比显著下降至12.35%。1年以上期产品发行60款,市场占比上升至2.41%。无固定期限理财产品发行4款,见表3。从发行数量的变化情况来看,3个月以下期的短期产品发行数量有明显的反弹势头,这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持稳不无关系。

预期收益分析

7月,65家银行共发行了1093款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发行银行数较6月增加6家,产品发行量大幅增加160款。其中,中行、合并深发展之后的平安银行、建行、哈尔滨银行和渤海银行等发行数量和6月份相比增幅较大,南京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发行数量有所下滑。

整体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7%。分期限来看,除了1个月以下期类产品收益率上升16个基点外,其余所有期限产品预期收益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6个月~1年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最多达到36个基点,其余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也有不同程度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央行继6月初降息25个基点后于7月6日再度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导致货币和债券市场收益率进一步下滑。从近期SHIBOR走势来看,3个月以下短期SHIBOR有止跌持稳的迹象,中长期SHIBOR继续走低,预计未来市场整体资金面依然将维持较为宽松的格局,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将继续拖累人民币债券与货币类理财产品收益。

7月,1个月(含)以下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8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回弹至3.89%。1~3个月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66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至4.20%,3~6个月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24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8%,跌幅继续扩大。6个月~1年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9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至4.52%。1年以上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至5.15%。恒丰银行和浦发银行发行的这4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均为5.15%。

当月10家银行共发行了156款外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环比减少28款。其中,美元理财产品发行数为56款,环比减少11款。澳元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9款,环比减少7款。港币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1款,环比减少10款。欧元理财产品发行数为34款,与6月份持平。此外,加元、英镑和日元理财产品发行数分别为1款、7款和8款。

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上升

当月10家银行发行了99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恒生银行以39款的发行量继续位居第一,渤海银行位列第二,发行量为17款。从币种来看,人民币产品共有86款,仍然是主要的投资币种,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5%,外币产品主要是美元和澳元产品,分别有5款和7款,另还有1款加元产品。

从预期收益率上来看,澳元结构性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仍然最高,为5.30%,其中星展银行发行的“星利系列1229期(DZIB)”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达到6.2%。人民币结构性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5%,星展银行发行的“股得利系列1231期(EZGZ)”、招商银行发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A50中国指数基金表现联动理财计划(104019)”以及汇丰银行发行的“汇萃亚洲-一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2012年第144、145期)”预期最高收益率均达到或超过10%。

到期收益分析

当月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212款。其中,保证收益型467款,保本浮动收益型522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达1223款。

从到期收益表现来看,有1336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到期年化收益率达到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68款。其中55款为人民币理财产品,24款为澳元理财产品。

在到期收益率较高的澳元款产品中,农行发行的“‘金钥匙本利丰’2011年第19期澳元理财产品”,产品期限为179天,到期实现了7.70%的高收益,位列到期收益率排名第一。交行发行的 “‘得利宝新绿’私人银行专享澳元理财产品(FHBB2729)”到期实现了7.30%的较高收益,位列第二。恒生银行发行的 “外汇挂钩保本投资产品(UHIA99)”,产品期限为182天,到期实现了7.20%的收益率,位列第三。

到期收益率超过6%的澳元理财理财产品除了招行发行的“安心回报之澳元岁月流金132号、120”两款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外,其余全部为保证收益型,其投向绝大部分为本外币货币与债券市场工具。光大银行的1款组合类产品投向信托贷款和货币债券市场到期实现了6%的收益率。

当月,还有10款人民币产品和1款美元产品到期没有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人民币理财产品中,中行发行的8款挂钩汇率的结构性人民币产品和1款挂钩汇率的结构性美元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招商银行发行的1款挂钩金价的结构性产品同样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篇5:7月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

更新日期:2012年7月31日 访问量:172

系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习的主要内容: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从2012年5月23日到6月14日大概20天时间在中国电信营业厅做一名导购员

通过培训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销售 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本公司产品知识与业务方面的知识、流程。然后进行实践,与顾客进行沟通,积极开拓客户源;为顾客的咨询做解答,向顾 客推销产品,并尽量推销e家套餐系列;引导顾客办理业务。让顾客了解中国电信及其产品、业务,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服务于顾客。

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习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所学过的营销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圆满完成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通过 专业实习,加强我们对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认识和掌握,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 打下良好基础。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 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通过这次的实习接触认识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加强个人与社会的沟通,锻炼自己的实习工作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适应社会能 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 己的工作中。

3、通过实习,学习优秀员工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今后的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

二、取得的经验及收获:

实习工作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虽然我对电信的了解依然很少很少,销售成绩也不是很好, 比起在学校也辛苦很多,但却也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首先,在培训完之后,对电信的业务有了基本了解,但是对其具体的如资费标准等还是没有很清楚,费了不少的心才记住,这让我也深深体会到工作和上学的不同。对营业厅内的业务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e家的业务流程是:取业务号 ― 选手机号码 ― 办业务 ― 赠送手机。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能更好地检验理论。说起容易做来难。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是不以为然。当自己上台操作时,这才发现不是丢东就是落 西。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篇6:7月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

介绍了207月发生在重庆、济南两座城市的暴雨洪水灾害发生情况及损失.从地形、气候与自然环境、城市排水系统、灾害预警和防灾应急管理五个方面对致灾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应对暴雨洪水等城市自然灾害的建议,即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提高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洪标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城市灾害应急机制与防灾体系,提高灾害预警水平,并注重增强全民的防灾意识.

作 者:裘书服 陈珂 温家洪 Qiu Shufu Chen Ke Wen Jiahong  作者单位:裘书服,Qiu Shufu(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陈珂,温家洪,Chen Ke,Wen Jiahong(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62)

刊 名:气象与减灾研究 英文刊名:METEOROLOG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SEARCH 年,卷(期): 32(2) 分类号:P426.616 TU998.4 关键词:城市灾害   暴雨   洪水   重庆   济南  

上一篇:半双工通信下一篇:幼小衔接参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