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的身边故事

2024-05-08

感动人的身边故事(通用11篇)

篇1:感动人的身边故事

感动人的身边故事

夕阳在天空中撒成了一片绚丽的橘红,各种事物都沐浴在夕阳中,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也许是天色渐晚,竟然多了一份别样的美。偌大的山师校园,却显现着无尽的和谐。勤奋的学生坐在石凳上,沉浸在书本中,完全忽视了外界的一切,在东方红广场跳舞的老师们,尽情的跟随音乐扭动着身体,享受着外界与心灵的陶冶。

突然间,我的眼神定格在那个有些偏僻的角落,那是一个不算大的草坪,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搀扶着一个有些行动不便的老奶奶,慢慢的踱步,享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一切。老爷爷蹲下了身子,原来,老奶奶的鞋带开了,这时,我发现老奶奶脸上挂着温馨的笑,我甚至觉得这个微笑是世间最美的微笑。

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却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无尽的感动与欣慰,我突然想起了那首用不褪色的歌曲《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到哪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多么温馨,多么和谐。他们都是退休的老教师,虽然已不再向我们传授知识,但是看到他们漫步在校园里,却依然触动着我们的心弦,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年老时,一起享受天伦,享受相依相偎的感动,让我们知道夕阳下的世界同样的美好,同样的蕴含着至深的感情。感动,就在牵手的那一瞬。

篇2:感动人的身边故事

在美国田纳西州,有这样一个黑人男孩。由于父亲酗酒无度,导致父母感情不和,于是,幼时的他就变成了一个无人看管的“野孩子”。虽然他上了中学,却不学无术,整天和街面上一些小痞子胡混,甚至还差点误入了黑社会。

那年男孩12岁。在学校里,他整天打架,砸玻璃,欺负女孩子……他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许多老师想方设法地惩罚他,让他面壁、抄课文、记过处分等等,但是,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倒越来越厉害。

有一天早上,上课铃响后,老师还没有来,同学们都陆续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入座。正在这时,调皮的他偷偷把一个女孩的凳子抽掉,让那个女孩坐了个空,然后他拔腿就跑。没想到,他正撞在前来上课的凯瑟林老师身上,跌倒在地的女孩子捂着流血的伤口,哭着向老师告状——这个恶作剧的制造者。

看到女孩的腿流血了,他愣在那里,也被吓傻了,心里忐忑不安地琢磨着:这下可完了,不知道老师又要怎样惩罚我。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没有想到凯瑟林老师给女孩包扎好了伤日,就笑着走到了男孩跟前说:“听说你很会演戏,那么,既然你犯了错误,我就罚你演一场戏来给大家道歉吧。”

男孩将信将疑地给大家演起了他在剧场里看到的段子,他演得很成功,也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就连那个被他欺负的女孩,此刻也开心地原谅了他。而他自己,却哭得一塌糊涂。因为,自从他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为他鼓掌;更没有任何一位老师能像凯瑟林那样,用演戏的方法来批评他。

后来,这位男孩不仅与同学们友好相处。而且也不再欺负别人。在凯瑟林老师的开导下,他还迷上了书本和电影,令人惊奇的是,他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

第二学期,在戏剧演出评比中,他的独幕话剧在全州得了第一名,他也因此获得了“最佳演员”的称号。

再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仅进入了百老汇,还冲进了世界人的演艺梦工厂——好莱坞!如今,他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仍然坚持拍戏,而且他所饰演的角色。几乎每次都能获得奥斯卡奖项,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他就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

每当弗里曼回忆起自己的少年生活时,总会感慨万千地说:“幸亏我的老师凯瑟林当时用善意的批评方式感化了我,否则,真不敢想像我当今的样子……”

真正的批评,能激发一个人灵魂深处的自省和自救,让他在自我悔悟中得到升华。真正的批评是甜的,就像加了糖的咖啡,更容易让人接受。

篇3:感动人的身边故事

一、把握好人物特质

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 在采写人物通讯时首先要紧紧把握住人物的特质, 即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把握住这两方面, 对采访的侧重取舍、后期撰稿时人物特质的呈现都很关键。

(一) 要紧紧把握好人物的身份

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写的身边人很多, 但将身边人的事迹挖掘叙述成一篇人物通讯, 往往都是在一定的契机下呈现出来的。比如在特定节日推出的通讯报道, 在五一期间普通劳动者风采展示、七一之际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示等。又如, 在某项重要科研项目历经艰难困苦取得骄人成果之际, 对其团队中主要人物的事迹展示等。由于人物通讯报道往往会在一定契机下呈现出来, 那么在进行人物通讯报道前, 我们首先要把握好其身份。一个人的优点有许多方面, 但呈现成人物通讯时需要展现的则是其特定身份所承载的闪光特质。例如, 优秀共产党员, 我们则要呈现其作为党员的先进性。又如, 科技产业“领头羊”, 我们则要呈现其在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先进事迹。身份的把握就如同建筑物的选址, 是人物通讯报道最基础,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二) 要紧紧契合人物的特点

众所周知, 人物通讯报道中, 叙述展示的故事往往都是为了折射故事背后人物的精神和思想。那如何能客观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呢, 这就需要叙述者在故事的选择上下一番功夫。为此, 如果我们能够紧紧契合人物的特点, 则无疑会对故事的筛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 把握住人物的特点, 是将我们笔下的人物与其他人区别开, 让形象“立”起来的关键。诸如, 在劳动模范的通讯报道中, 如何能将笔下的劳动模范变得个性十足、形象清晰呢?契合人物的特点来选取素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写一位劳动模范——科研院所一位从事民品开拓的“领头羊”时, 就着重把握住其在市场开拓、产品研发上表现出的魄力和卓识, 通过选择“土耳其战役, 首炮打响”“技术研发之路, 永不止步”“扛起铁锨开路, 风雨无阻”3个篇章, 用3个故事让主人公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形象变得清晰可见。

二、把握好叙述视角

通过对人物身份和特点的准确“号脉”, 我们对人物通讯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人物精神有了精准把握, 再通过精心的采访, 得到了第一手的、较为全面的素材。在此基础上, 就需要对文章主体搭建框架结构, 选取重要配材了。这时, 选择恰当的叙述视角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结构、事迹材料陈述方式等, 也最终关系到人物通讯的可读性和“立意”所在。

(一) 选择视角搭建结构

在掌握人物特质基础上通过采访获得的第一手大量人物事迹材料, 应该选取何种叙述视角呈现, 这跟文章结构的搭建密切相关, 是选择按照时间顺序, 或事件发展的顺序, 还是并列式的顺序等, 都需要作者在提笔前完成“谋篇布局”。通过作者叙述视角的选取来构架文章的结构, 同时在搭建文章结构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作者独有的叙述视角。例如, 笔者在撰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团队通讯报道中, 则采用按照时间和事件发展递进顺序的结构, 从载人潜水器立项、研制、总装集成、海试4个不同阶段摘取典型事例构架出文章的4个章节:“十年磨砺, 终获立项”“团队合作, 攻坚克难”“竞技场上, 不辱使命”“四度探海, 终成正果”, 进而展现出蛟龙团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而在展示一位高级技师的人物通讯中, 则采取了并列式的结构, 选取该工人师傅身上展现的几个典型特点——有钻劲儿的“螺丝钉”、义无反顾的“拼命三郎”、顾大家舍小家的“平凡英雄”, 再用对应的典型故事进行具体阐述, 让文章在结构上“三国鼎立”的同时, 又存在内在联系, 共同彰显主人公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

(二) 注重叙事角度的多元化[2]

在具体叙述人物故事时, 为了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故事更为生动、有吸引力, 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叙事角度更为多元化。在描绘人物时, 我们可以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进行客观的描述, 如“眼前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 让人感觉谦和、朴实、话语不多”;也可以直击人物内心的独白, 如“‘这可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啊!’想到这他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也可以如同亲历般重述主人公经历的某一段故事或场景, 如“他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左手拿着篷布, 右手拿着硬纸板, 迅速将硬纸板和篷布盖在舱盖上, 然后坐在篷布上”;还可以采用第三者的视角去陈述他人眼中的主人公, 如“‘一旦进入工作状态, 他便忘记了自我。’这是他身边的同事对他最贴切也是由衷的评价。”在人物通讯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根据叙事的需要切换角度, 这样也有助于更加全面生动地展现出主人公的风采。

三、把握好叙事语言

一篇人物通讯最终能否引发读者的共鸣, 最关键的还在于叙述的语言。要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骨架搭建后, 有血有肉就显得着实重要。人物通讯的叙事语言要贴近人物、贴近生活, 特别是注重采用细节描写,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物在读者面前变得鲜活起来。

(一) 注意贴近人物、贴近生活

我们在讲述人物故事时, 无论是对事迹的描写, 还是对人物话语、心理活动的展现, 都需要贴近通讯要展示的人物本身, 事迹事实要准确客观, 人物的话语、心理活动也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讲话风格等。切莫为了塑造“高大全”的形象导致新闻失实、语言浮夸, 这样的人物通讯不但起不到正面的宣传示范作用, 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自然而不造作, 生动而不浮夸, 平实而又动人, [3]正是我们应该追求、不断提升的语言风格。自然, 是指语言的风格与人物身份、形象、性格贴切, 浑然天成;生动, 可以采用细节描写, 可以引入对话, 让人物形象“立”起来, 但语言生动不代表浮夸, 并不意味着华丽的辞藻堆砌;平实, 可以让人物更加贴近生活, 增加文章的亲和力与说服力, 这样表现出的人物更加动人。

(二) 善于使用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 是指事实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4]细节往往是人物通讯中最真实、最动人, 也是最能反映人物特质的新闻事实。美国名记者修·马利根说过:“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 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为此, 在人物通讯中一定要善于使用细节描写, 让笔下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个性变得突出, 同时也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可读。笔者在撰写蛟龙团队一名青年科技人员时, 就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 如“傍晚的太平洋面上微风徐徐, 夕阳斜射下的海面波光粼粼, 远处天际边的晚霞绚烂夺目, 但站在甲板上的他此时无暇欣赏这些美景”。“夜幕慢慢降临了, 很快周遭的一切都笼罩在黑暗当中。在略显昏黄的灯光下, 在波涛撞击晃动的甲板上, 他挥动着那两条因之前布排安装电缆留下大量扎带划痕的胳膊, 一直不停地忙碌着。”一系列细节描写让这位青年科技人员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期间忘我工作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

对于基层宣传工作者而言, 人物通讯是最为直接也最能体现身边人、身边事, 发挥典型引领示范效应, 凝聚正能量的新闻体裁。古诗云,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何讲好身边人的故事, 需要身处基层的宣传工作者深耕细作, 把握好人物特质、把握好叙述视角、把握好叙事语言, 三者相辅相成, 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讲好, 让人物跃然纸上。

摘要:对于基层宣传工作者而言, 采写出好的人物通讯报道, 讲好身边人的故事, 能够起到较好的典型示范引领效应, 发挥出正能量的榜样力量。笔者认为, 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报道需要把握好人物特质, 把握好叙述视角, 把握好叙事语言, 有特色、有角度、有味道, 才能有故事、有情感, 进而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关键词:人物通讯,人物特质,叙述视角,叙事语言

参考文献

[1]张卓琳.让声音中的人物立起来——浅谈广播人物通讯的采写[J].大观, 2014 (12) :110.

[2]屈中治.新媒体语境下人物通讯报道范式的转型——基于《光明日报》的个案研究[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14 (7) :64-67.

[3]贺岩.新时期人物通讯的写作方式与特点[J].华章, 2013 (36) :89.

篇4:改变身边人的命运

相识

整个谈话中,刘洪喜这个中年男人不停地抹眼泪,在他看来,天,已经塌下来了。“假如没有儿子要照顾,我已经了无生趣。”刘洪喜说的“天”,就是他的妻子宋幸。这个陪伴他24个年头的女人,如今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整整两年了,不省人事。

刘洪喜是盲人,先天患有青光眼,在没有完全丧失视力之前,还能勉强认出报纸上的大字。就靠这么一点视力,刘洪喜读到了初中毕业。他酷爱读书,文字能力不错,工作以后,甚至自学过业余大学教程。在妻子宋幸眼里,刘洪喜是“大知识分子”。第一次见面,刘洪喜的身影就在宋幸眼里挥之不去,她“爱死”这个男人了。

刘洪喜也“爱死”了宋幸。宋幸也是残疾人,先天性的脊椎僵死,使她的背部高高隆起,身高永远停留在幼儿阶段。而且,宋幸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四个月大的时候,她被父母遗弃在孤儿院门口。襁褓里有一张纸条,写着女孩的出生年月,还知道,她姓宋。”宋幸的名字是孤儿院给起的,幸,期望她未来的人生能够幸运一些。

其实,刘洪喜并没有亲眼见过宋幸,他对妻子的描述,大多出自别人的赞美,“她真的非常漂亮,皮肤像牛奶一样,细腻雪白,两只眼睛又大又有神,笑起来就像电影演员龚雪。”刘洪喜那个时代,龚雪是无数男人心中的女神。“当时追她的人很多,有不少是健全人,但她一眼就相中了我,毫不犹豫就跟我走了。她告诉我,她喜欢我老实、内秀,是个‘大知识分子’。”刘洪喜说着说着,竟然有点害羞地笑了一下。

扶持

这对夫妻举行婚礼时,刘洪喜的家人无一参加。刘洪喜说:“父母反对我们的婚事,觉得我自己残疾,又找个残疾人,而且还是孤儿,会影响以后的生活。但是我爱她,为了能生活在一起,我离开了家,在外租了房子。婚礼很简单,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她为我准备了相册和日记本。宋幸是个好媳妇,逢年过节总会给我父母兄弟买礼物,久而久之感动了我的父母,他们也就接受了我们。”婚后,这对夫妻互相挽着手,在旁人嘲弄甚至鄙夷的眼神中,坚强而乐观地活着。他们喜欢旅游,刘洪喜是宋幸的拐杖,宋幸是刘洪喜的眼睛。“她是一个极其开朗的人,一直对我说,别人看不起没关系,我们自己要开心呀!她也爱美,自己会做衣服,总是把自己弄得漂漂亮亮的。”

结婚10年后,孩子诞生了。如今,这个健康的男孩是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眼看生活好些了,谁会料到,宋幸在2010年11月19日突然脑出血,必须接受脑部手术。”宋幸发病的时候,离她办完街道福利工厂退休手续不足一年。就从这一天开始,宋幸人事不知,刘洪喜则终日以泪洗面。

双目失明的刘洪喜照顾着毫无意识的宋幸,一晃就是两年。每隔两天,他会乘坐前往医院的班车,为爱人说说那些年的往事,聊聊两人之间甜蜜的过去。刘洪喜的手机里存满了妻子最爱的沪剧和歌曲,他把手机放在她的耳边,试图用音乐唤醒她的意识。

“一共开了三刀,脑子已经被切除了一部分,一部分头盖骨也被拿走了,她现在没有意识,不认识任何人,儿子叫她,她也不应。”刘洪喜说着,眼里已噙满了泪水。

希望

每个月巨额的医药费,如今成了刘洪喜肩上沉重的负担。“我双目失明,无法照顾爱人,儿子正处在升高中的关键时刻,学习压力很重,也照顾不了他妈妈。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请护工来照料她,但现在护工费一个月就要1700元,这笔开销怎样省也省不下。其他还有医药费、伙食费、一次性尿布、水果、蛋白粉之类,每个月的开销要5000多元,而我们全家的收入不到4000元。前不久,我甚至动了卖房子的念头。”刘洪喜现在住的房子,是拆迁后分的。母亲警告他,“房子动不得,要是她醒了,住到哪里去?”

“儿子能接受这个现实吗?”记者问。

刘洪喜叹了口气:“儿子一开始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当时成绩一落千丈。现在时间久了,也渐渐适应了,有事没事会陪着我去医院,和她妈妈说说话。我时常在她的床边和儿子谈心,让儿子把学校的情况告诉她。我知道,她很在乎儿子,我总觉得她仍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篇5:感动人的故事

小时候喜欢被妈妈抱,八―九岁了妈妈还抱我上街,一个叔叔看了,厉声说,都这么大了还让人抱,看把你妈累的,赶快下来!

妈妈笑着说,再大点想抱都不行了,就让别人抱走了当时没觉得怎么,结婚那天想起这句话,哭的补了N次妆……

篇6:感动人的故事

生命中我有许多感人的事。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是在一年级的一次。

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被同学追,一不小心就摔在地上了。当我摔倒时,有许多同学马上过来围着我,大家都问寒问暖,不知是谁请来的班主任陈老师。我看见陈老师手中还握着的笔,便知道陈老师她连笔都没有放下就急急忙忙的过来了。陈老师来到了我的身边亲切地问我:“你怎么样,摔倒哪儿了?”“就只有膝盖、手臂和鼻子上的一点擦伤。”我回答道。“那有没有关系?”陈老师接着心急地问道“要不要去医院?”我说:“没关系,去医务室擦一些药就没事了。”大家一直把我送到医务室门口。陈老师让班长留下,其他人回去时,大家才回到教室。陈老师看着我擦药,一直心疼的在一边看着,仿佛在说: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这是我最感人的一件事。通过这次的经历,我知道了老师不但要管理我们的学习,还要管理我们在校的生活以及安全。

篇7:感动人的长篇故事

这是一个令人烦躁的九月,还没有送走炎炎的烈日,却又徒添啦几分忧伤。漫步在花季和雨季的少男少女们总是有着太多的情愫去令他们感怀和体悟,我们的故事也从这个季节开始。

在一所高中的门口,人头攒动。一个男孩望着那一大张红纸上的成绩公告,愣愣发呆,暗自神伤。男孩很幸运,他以仅高出录取线三分的成绩考上啦高中,但在他 自己看来这更是悲哀。因为在他被这所学校录取的那一刻,就已注定他将失去人生中的第一次恋情。那她叫菲~菲去啦另一座城市的另一所高中,是省重点。非她 所愿,只怪世事弄人。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男孩开始沉默,丢失啦曾经的开朗与幽默,开始习惯忧伤与孤独。男孩的心很痛,在痛的无法承受时便去用酒精暂时自我麻痹,虽然这样徒劳。但别无选择。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男孩依旧沉浸于淡淡的忧伤之中。但男孩的身边却频频会出现另一个她的身影。那她叫浩。没人记得这一切是何时开始的。即使是男孩也不清楚。这一切仿佛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

她很善良,也很善解人意,她总是在男孩无助时去开导男孩,在男孩孤单时陪伴男孩,甚至还会偶尔陪男孩喝上几杯,以示同情。那段日子他们都很自然,就像 一对相识已久的老友。但好景不长,青春洋溢的季节总是敏感,于是身边开始出现流言蜚语,而且很快在班级蔓延开来。男孩有属于他的坚持,她也有属于她的骄 傲。于是原本的和谐打破。他们开始刻意的疏远对方,或者说时一种对内心的逃避。在那段日子里,男孩又开始沉默,但却不之因何而起。她依旧快乐的像个孩 子,可那眼底分明有着几缕难以捉摸的朦胧。

时间不会因谁而停滞,日出日落,寒暑交替。一切都平静且忙碌的进行着。唯有男孩和她依旧形同陌 路。而这一切只源于他们彼此心中那份虚荣。生活总是充满着太多的意外,有些意外也巧合的成啦一份契机。她总是笨手笨脚,就在一次打水的过程中,她不小 心被滚烫的开水烫伤啦脚面。水泡鼓得老高。她很坚强,没有流泪,可男孩看着她的伤势,心中变得莫名的痛。男孩终于不顾一切,主动打破啦已久的僵局。主 动送去啦在家中带来的专治烫伤的药膏,她看着男孩急切的样子和手中的药,没有言语,只是莞尔一笑。但他们彼此心中都明白,那种久违的感觉终于又回来啦。

就这样,她的脚慢慢的好啦,她和男孩的日子又恢复啦往日的宁静和快乐。但男孩心中却不再像当初那样坦荡。总觉得似乎心底压啦点什么,很难透过气来。后来男孩终于明白,原来压在心底的,是那份对她早已萌生的爱恋。

暗恋的日子很苦~终于男孩忍耐不住啦,在一个明媚的午后。男孩拿出手机,拨动按键,向她发送啦心中的爱恋。男孩很坦诚,他告诉她“我不是一个随便的 男孩,也不会轻易的喜欢上一个她。但如果我确定啦一份爱,那便会矢志不渝,亘古不变”。或许是男孩的真心撞开啦她的心扉。又或许是她也早已和男孩一 样,只是将这份爱深藏在心底太久。总之她流着泪答应啦男孩,于是他们相恋啦。

像所有沉寂在爱河中的少男少女一样,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总 认为自己会是最幸福的那一对儿。事实也确实如此,男孩履行着每一句诺言,对她无微不至,呵护有加。她也像个贤惠的妻子一般照顾着男孩的点点滴滴。包容 着男孩的一切。那段日子他们很幸福,甚至幸福的另身边的人都会嫉妒。他们会发信息到彻夜不眠,他们会因为小别而思念彼此到泪流满面。他们··· 总之他们之间演绎着所有情侣间该有的浪漫。

时间如洗,岁月如梭。平静而快乐的日子总是会被无意间打乱。男孩的家里决定让男孩放弃大学,而且帮男孩找好啦出路。男孩很挣扎,因为大学一直是他的梦。但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男孩体会的出母亲的难处。他不想让母亲为难。于是只好点头答应。离开校园,他乡远方。

男孩唯一舍不下的就时那份对她割舍不下的爱恋。临行那天男孩和她相拥而泣。男孩很少在她面前流泪,但那次哭的很彻底。他们约定好啦,即使有城市的阻隔也不会彼此放弃。他们那时候都相信一个词,叫做“永远”。

思念与不舍终究没有阻止事情的发展,男孩走啦。踏上啦远方的征程。带着对她的爱和一颗孤独的心奔向啦未知的世界。在出发的火车上,男孩躲在角落,无助的流着思念的泪。

在外面的日子并没有当初设想的那般美好,一切变化的太快。每当男孩忍不住寂寞时便翻开临行时与她合拍的一册相片。一页页的抚摸,仿佛想抚平心中那难以言表的思念。但一切终是徒然,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分离的日子电话成啦他们唯一可以抓住的一根稻草,男孩在电话中讲述着外面的繁华与美好,她也表达着心底对男孩的眷恋。直到她的情绪不在平静~哭得难以言语。

日子仍旧向前挪动。在无数个夜男孩不眠不休。在无数个梦中男孩泪眼朦胧。但男孩是理智的,他开始思考;她还在上学,将将来还要高考,这样下去或 许会因为自己的自私而毁啦她一辈子的幸福。终于男孩忍着心痛像她提出啦分手,男孩下定啦决心。无论她怎样请求,男孩仍是冷面绝情。只有男孩自己心中 明白那一刻自己心中有多痛。他只在心中默念着“我的宝贝~原谅我的无情。总有一天我要让你成为我红地毯上最美的新娘”。

男孩本以为自己的绝情会让她远去,然后专心学习。令他没想到的是她仍旧不肯死心。情况似乎比以前更糟。男孩开始无奈,或许只有真正让她死心才会挽救她的学业吧!

于是男孩背弃啦自己的灵魂,交往啦另一个他并不爱的她。而这一切只是为啦让她彻底的死心。终于这一切似乎起啦作用。女还开始渐渐放手,至少表面不再苦 苦纠缠。那一刻男孩的心很痛。但为啦她,男孩认为这一切都很值得。不久。男孩和那个并不爱的她分手啦。理由是无法说服自己去亲吻她的双唇。

一切本该到此告一段落。但当她得知男孩分手的消息后仿佛又看到啦希望,又开始啦对男孩的表白和思念。男孩很矛盾。他开始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时那样的幼稚 和可笑。可事已至此,男孩也只能忍住心中的伤痛,一次次的回绝她,伤害她,可谁又知道这决绝的背后付出的时男孩多大的期望与伤痛。

男孩答应她,只要她好好学习,能考来北京。他们就前缘再续。其实这只是想让她更奋进的学习。男孩心底告诉自己的是;无论你考去哪里。我都天涯相随,不离不弃。

她在学校单调而忧伤的学习着,但学习成绩并没有提高多少。男孩很不满意,于是经常在电话里责备她不用功,不上劲。她总是认为男孩不理解她的痛苦和 思念。可男孩又何尝不时如此,男孩默默的付出着一切,而这一切换来的仍旧是她不理想的成绩。虽然此刻男孩已经完全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但事已至 此,男孩只好将错就错。只想等她高考后向她诉说这一年来的苦楚与当初决绝背后的真实心情。高考的时间一天天的逼近,男孩也默默找寻着靠近她的方法。她曾经提及家中可能会让她去湖北上学,也曾提及或许会上广州的亲戚那读书。男孩谨记心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男孩的努力下终于找到啦一所不错的培训 学校,而这所学校的工作分配正是去广州或者湖北。男孩欣喜若狂,他开始相信缘分。他甚至开始幻想一个月后拥抱她时的感觉。但此刻男孩并没有意识到,这一 切早已注定是一场悲哀。

当男孩把学校事情安排妥当,确定万无一失时。他准备告诉她这个喜讯。可接连几次电话都是无人接听。偶尔打通也是简单几句就挂断啦电话。男孩开始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啦?

终于上天和男孩开啦一个天大的玩笑,就当一切阴霾即将散去,就当男孩以为她就将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在QQ上发来啦信息。她告诉男孩她又恋爱啦,并 且告诉男孩现在的男友对她很好。呆呆的望着屏幕,她的每一个字都深深的刺痛着男孩的内心。短暂的呆滞后男孩开始发狂,他疯狂的揪扯着自己的头发,用力的 捶打着自己的胸膛。为什么?为什么?

男孩心底不断回响着一个声音!这到底时为什么?男孩流着泪,漫无目的的穿行在人潮流动的大街。男孩的心渐 渐变冷。那晚男孩一夜没睡,后来男孩想明白啦,或许这一切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只是自己想的太天真。本以为说好的幸福便会时永远。没想到终究还是抵不住时 间和寂寞的消磨。

第二天男孩给她打去啦电话,告诉她这一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可她也只是哭着说这一切都已经太晚~~她告诉男孩她不能再去伤害那个男孩。那一刻男孩心底无限的悲凉。是啊,不能再去伤害另一个男孩,那牺牲的便只有自己。

付出啦一年的心血,包含啦一年的等待,忍耐啦一年的思念,就当这一切付出都将得到回报时,突然一切都变成啦一场梦。镜花水月,如无如烟。一切荡然无存。唯一留下的就只有男孩心中不可愈合的伤口和脸上擦不干的泪痕。

篇8:感动人的身边故事

福建技师学院团委是建立雷锋岗的带头人。本着全心全意为学校师生及校外群众服务的宗旨, 尽可能地为他人创造便利, 把学生在校所学的技能投入到助人为乐中去, 2009年12月, 学院团委通过广泛动员, 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师生携手共建的福建技师学院“雷锋岗”。在这一33人的团队里, 有教师15名, 学生18名 (中共党员5人, 团员28人) , 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这些团队成员除了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外, 还拥有较好的专业技术。岗内的张荔雄、张志农、罗玉文、钟塔新等几位老师, 都取得了相应专业的技师技能等级证, 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竞赛,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们兼具组织者和实践者, 在岗位上增添光彩。

“雷锋岗”的建立需要制度做保证, 他们本着科学管理的原则, 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作方案。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学院团委成立了“雷锋岗”活动领导小组, 以强素质、促和谐为目标, 坚持理论引导, 增强岗内青年的政治素质和服务意识。二是制定周详的活动方案。严格按照青年文明号标准, 颁发“青年文明号服务卡”, 执行“周、月、季、年”制度, 即每周组织岗员进行一次政治学习, 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总座谈会, 每季度岗员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每半年开展一次文体活动等。三是实行“顾客”满意度考核, 无论大事小事, 均由被服务对象来评价。对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鼓励岗员多奉献、多服务, 每周评出一名“最佳表现”, 对表现好的岗员进行表彰, 对于表现优异的团员青年则优先纳入党组织;对不足的方面, 提出整改措施, 使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进一步强化岗员青年的自我约束力, 提高创建热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创建和探索, 学院雷锋岗的创建工作实现了管理的具体化、人性化, 在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基础上, 发挥了岗员青年的整体优势, 实现了管理手段的科学进步。

他们的贴心服务彰显时代特色

福建技师学院的“雷锋岗”高扬“吹响文明号, 服务你我他”的旗帜, 积极开展各项独具青年学生特色的服务活动。

便民服务重实效。“雷锋岗”岗室里, 有开放性的手机电池充电, 配备着针线、医药箱, 方便师生之急需;在各教学楼及宿舍楼里, 设置废旧电池和利乐包回收箱, 提倡环保意识;在校内, 摆放着爱心雨伞, 方便师生雨天出行。与此同时, 对于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 雷锋岗还为其寻找勤工俭学的单位, 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助, 既夯实了动手能力, 也缓解了经济压力。

便民服务重技能。根据“学好技术, 服务社会”的教学方针, 学院充分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面向社会提供无偿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家电维修、器械维修、小用具制作等有关电工、钳工、数控加工方面的工作, 既学以致用, 又服务社会。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 许多岗员在学习技能、奉献社会中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

便民服务重规范。在“雷锋岗”里不仅开通了求助热线, 同时开通了投诉电话, 设立了意见本, 对服务对象反映的工作细节、工作质量等意见, 采取积极措施, 及时处理和改进。要求岗员们佩戴团徽上岗, 以饱满的状态, 微笑着为大家服务。对大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行首问制, 无论是否属于岗位职责, 首问负责人都会主动、热情接待和答复, 不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和搪塞。能当场处理的事当场处理, 不能当场处理或不属于“雷锋岗”职责范围的事情, 向对方说明原因, 给予必要的解释。

便民服务重拓展。集体外出卖报, 或制作些小手工艺品进行义卖, 将所得收入用于支助贫困生、探望孤寡老人、儿童等公益事业, 成为“雷锋岗”拓展服务的又一特色。所有岗员以奉献爱心, 从身边事做起, 尽可能地让师生、群众、鳏寡孤独者感受到“雷锋岗”带来的爱心和热忱的服务, 扩大社会影响, 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爱心事业。

篇9:改变身边人的命运

承受

一家三个孩子都是先天性脑瘫的几率为百万分之一,而这样的不幸,却让徐伟民的父亲摊上了。这个已经年过八旬的松江农民,每天能做的事就是,帮躺在床上的孩子弄口吃的,然后整天注视着墙上老伴的遗像,发呆。

徐伟民是家里的老幺,今年38岁,比起整天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哥哥姐姐,他的脑瘫还算是轻的,小时候走路虽摇摇晃晃,但勉强还能上学,一直念到初中毕业。不过自此,病情开始恶化,医生诊断他的运动神经即将完全堵塞。而今,就算依靠两根拐杖,他走起路来仍是蹒跚缓慢,一步一挪,极其吃力,“两条腿根本抬不起来”,他喃喃道。短短30米的路,他要走将近五分钟。

初中毕业后,在乡政府的安排下,徐伟民进了一家合资单位工作,那时候他还可以不用拐杖,活也不是很累。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到了2010年,徐伟民再也无法支撑病躯,好心的老板让他回家休养,一个月仍给他1400元的工资,全家就靠这点收入维持生活。

“两年前,母亲去世了,老父亲要操持家务,还要照顾哥哥姐姐,我看在眼里,心酸得不得了,又没法帮扶一把。这些年,父亲老得特别快,好像随时就会倒下——毕竟风烛残年了。”

“你这病还有治愈的希望吗?你没有再去医院诊治?”记者问。

“我曾经动过手术,但效果很糟糕。我自己清楚,我能站起来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徐伟民笑了一下,他知道,必须接受某些现实。何况,不接受又能怎样?

失望

徐伟民做梦也没想过自己可以结婚生子,然而上天眷顾他,给了他一个家。但是,现在看来,上天的眷顾,更让徐伟民愁肠百结。

2000年,徐伟民在亲戚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妻子是安徽人,身体健全,由于家庭暴力和前夫离婚,她看中了徐伟民老实、可靠。几年前,她的户口迁到了上海。

“她几年前就不工作了,也不管孩子,不理家务,更谈不上照顾我。整天泡在棋牌室打麻将,也不回家吃饭,把个家当做旅馆了。说她几句,她急了就说,这个家有什么呀?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大堆病人。”徐伟民没有回避对妻子的失望,“我们现在都已经不吵架了,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晚上也不睡在一起。”

得不到妻子的关心,徐伟民还得硬撑着照顾自己和儿子,这个男人活得很累很累。每天早晨不到5点,天刚破晓,徐伟民就得起床,为儿子准备早饭,然后用一辆破旧的电瓶车送儿子上学。到了傍晚,他仍旧开着这辆电瓶车,先去附近菜场转转,买些便宜的蔬菜,之后接儿子放学。儿子做着功课,他洗菜做饭,由于他行动迟缓,父子俩的这顿晚饭往往要八九点钟才能吃上。吃完晚饭,徐伟民还要检查儿子的作业,帮他辅导功课。

徐伟民有时候会去公园走走。“孩子上学后,我就在家枯坐,但我不想一直坐着不动。说老实话,我很怕突然就真的不能动了。”

“那对于这段婚姻,你有何打算?”记者问。

徐伟民低下头思索良久,意味深长地说:“也许,放手也是一种成全。”

活着

儿子徐俊杰即将成为五年级的学生,在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眼里,爸爸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虽然行动不便,但是什么都会做,什么都不怕。

“俊杰,你的新年心愿是什么?”记者问。

“一个小心愿是,有一台空气炸锅——电视里介绍的——不放水,不放油,生的进去,熟的就出来了。这样,爸爸就不用这么辛苦准备晚饭了;还有一个大心愿就是,妈妈多关心我和爸爸,然后她能找个工作去上班。”徐俊杰轻轻地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老徐,你的心愿呢?”记者追问。

“我的心愿是,儿子快点长大。我对妻子没有任何奢求。”

“有没有想过,当儿子大了后,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想,那时我已经动不了了,整个人就瘫在床上,吃饭要人喂,大小便要人收拾——但我不想给儿子添麻烦,所以……”此时,徐伟民的眼泪奔涌而出,泣不成声,“我还是先走的好。”这是这个中年男人20年来,第一次在人前流下眼泪。

但徐伟民知道,为了儿子,为了父亲,他必须活着。每多活一日,这个家就多一线生机。

篇10:感动人的励志故事

最近,顺溜被挑选出来,加入了侦察兵的选拔训练。听训练基地的刘连长说,这次集训是“优中选优”,每个班只能有一个人进入军区侦察突击队。别看顺溜平时不吭不响,可上进心比谁都强。他早就暗下决心,要争取到班里这唯一的名额。不过,能选进来的人,谁没有两把刷子?更何况,顺溜的班里还有个大学生兵,外号李大头,他学历高,人又活络,在班里呼声最高。

这天,刘连长把顺溜全班带到训练基地的后山,进行步战车训练。眼下正是三伏天,集训场四面环山,简直像个蒸笼。大伙儿坐在步战车里,就像在蒸桑拿。刘连长刚把一切安排妥,就接到电话要离开一会儿。临走前,他邀请大伙儿训练后上他那儿,吃他老婆包的饺子。大伙儿听了直乐呵,嫂子包的五香饺子可是全连出了名的香啊。

有了动力,大伙儿立刻精神百倍地投入训练,可刚坐进步战车里才十几分钟,就都热得够呛。这时,李大头出头了。他带头脱了外套,大伙儿一瞧,也都跟着把外套脱了。最后只剩下顺溜一个人,衣装整齐坐在那儿,不为所动。

李大头见了,拉了一把顺溜,说:“嘿,顺溜,看你都热成啥样了?赶紧脱了吧。”可顺溜却扭过脸去,认真答道:“训练大纲上有要求,咱得全副武装!”李大头讨了个没趣,只好打哈哈说:“就你行,我们都是怂蛋成了吧?”其他的战友也纷纷摇头,都觉得顺溜有点不合群。

可这么热的天,大伙即使脱了外套,还是闷得喘不过气。这时,李大头又开腔了:“我看,反正刘连长也不在,咱们干脆到车外头凉快凉快去吧!”说完,他自己先跳出车去。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始还没敢动,可没坚持多久,也都纷纷跟着下了车。顺溜呢?还是穿着外套,闷在车里一动不动。

大伙儿见了,轮番动员车里的顺溜:“嘿,哥们儿,出来吧。”顺溜却一板一眼说:“连长说了,训练要做到领导在不在都一个样!”大伙儿一听,顿时有点下不来台,说:“少拿连长来压我们,假正经!”

李大头的脑子确实活络,这时候,他又开腔了:“你们别看顺溜这家伙虽然死板,可他说的也提醒我们了。今天要不是热,我们谁也不想这样。可我们不能让连长发现啊。现在,大家得轮流卧在山头的草丛里站岗,一旦发现刘连长往这边来,就赶紧穿好衣服进战车去!”大家听了连忙点头称是,都说李大头想得周到。

眼看两小时过去了,车外头大伙儿说说笑笑,好不快活。突然,负责侦查的战士低声喊道:“刘连长来了!”接着一缩脑袋,从山头草丛跑下来。

大伙儿赶紧钻进车,穿上衣服,坐回原位。突然,李大头看了看顺溜,又想到了什么,小声说:“我说你们就是笨,你看人家顺溜浑身是汗,衣服都湿透了,咱们这样不是不打自招吗?”说完,他就把旁边的军用水壶拧开,往自己身上浇起来,顿时,他从后背到屁股湿了一大片。大伙儿也纷纷效仿。

最后,李大头笑着塞给顺溜一包烟,说:“兄弟,今天的事儿你可不能说出去。”顺溜把烟挡回去说:“打小报告的事,我顺溜从小就没干过!”

大智若愚

这时,刘连长回来了,他一看大伙儿都练得起劲,衣服湿得都像是从河里刚捞起来的,高兴地说:“真不愧是我带出来的兵,都是好样的!现在大伙儿收工,回去吃饺子去。”

到了营地,嫂子对刘连长说:“你看他们衣服都湿成啥样了,让他们赶紧换下来,我给他们洗了。”起初大伙儿还不好意思,可刘连长也一声令下:“听你们嫂子的!”大伙儿也就乖乖地把脏衣服都上交了。

没两天,刘连长带着洗好的衣服来到顺溜他们宿舍,往床上一扔,说:“都给你们洗好了。”不过他从中抽出一件,问道,“这是谁的?怎么还破了一个洞!”顺溜见了,红着脸举手说:“报告连长,是我的,前天训练时不小心划破了。”刘连长叮嘱道:“军装代表着军人的形象,以后注意些。这回,你嫂子给你补好了。”顺溜感激地拿过来,连连感谢:“嫂子真好,这衣服缝得比在家时俺娘给俺缝得都好!”

到了周末,顺溜为了表示感谢,还特意买了点水果到家属队,给嫂子送去。等他回到宿舍后,大家听说他去了刘连长家,都对他躲躲闪闪的。顺溜主动搭话,战友们也不理他,尤其是李大头见到他,更是流露出不屑的神色。

正当顺溜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老乡神秘地告诉他:“你们班的人对你可有意见啊。”顺溜一惊:“有啥意见?”老乡说:“我听李大头背地里说,你可有心计了。还说你故意把衣服弄破了,料定嫂子肯定会给你缝补,这样你就有上门感谢的由头。一来二去,这不就有感情了吗?大家伙都说你这是大智若愚。”

顺溜大呼冤枉,扭头就走:“不行,我得找他们理论理论去!”可却被老乡一把拉住,说:“顺溜,我好心告诉你,你可别出卖我!”顺溜一想,老乡说的也有道理,于是低下头,蹲在地上,不知道该怎么办。

众矢之的

过了两天,训练基地宣布入选侦察突击队的人员名单,顺溜榜上有名。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大家伙儿看见他,都有些生分。

就在大伙儿在宿舍低头收拾东西、准备回老连队的那天下午,顺溜的宿舍里,气氛有些闷。过了好一会儿,李大头终于开口说话了:“兄弟们,我觉得这太不公平了。”大伙儿纷纷抬头。李大头又说:“别看有人一天到晚像闷葫芦,看着怪老实,可花花肠子多着呢,为了争取个名额,居然学会打感情牌了!”

这时,李大头的一个哥们也帮腔:“就是,我敢保证,那天我们溜出战车的事,他肯定也去打小报告了!”顺溜知道这是在说自己,再也沉不住气了:“我对天发誓,我可没有打你们的报告!”

正当战友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道该信谁的好,忽然,外面传来一声吼:“都别争了!”

原来,刘连长站在门外好一会儿了。此时,他脸色凝重地盯着李大头他们,说:“你们都误会顺溜了,我选择顺溜,除了他综合成绩不错外,最主要的是我看重他的实诚。”接着,他解释说,“那天你们几个偷懒,并不是顺溜告诉我的。”

大伙儿都纳闷地望着刘连长。只听刘连长继续说道:“是你们的外套把你们出卖了。那天你们送来衣服后,你们嫂子有点事,没有及时洗。等到她回来,那些湿衣服早干了。我当时发现,只有顺溜那个破了洞的衣服上,有汗渍晾干后留下的盐分,像白花花的

‘地图’一样。依我带兵多年的经验,就知道其他人身上的‘汗’肯定是做了手脚的。所以,我还特地找了个战士,问起了这事,他也就都承认了。”大伙听了,纷纷低下头,没了脾气。

篇11:最感动人的故事

刚刚送走一批人,门铃又响了,田老师开门一看,来的就是报考北京大学的学生何崇义。田老师又惊又喜:“崇义,通知来了?”何崇义涨红着脸直摇头:“不,田老师,我是来请……爹娘想……想请您吃顿饭。”“吃饭?”田老师顿时严肃起来,“崇义,你怎么也来这一套?”

不知从哪一年起,高考结束后,学生家长就纷纷摆酒宴请老师,而且这股风越演越烈,动辄就是上千元的代价。这样的花费对富裕家庭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大多数普通家长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田老师对这类邀请从来都是婉言谢绝。

田老师的这个做法,崇义不是不知道,可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要来请田老师呢?说起来,这里有个故事。

崇义家在农村,母亲长年生病,父亲因为下煤窑采煤时被砸断了腿,也瘫在了炕上,崇义不得不因此而退学回家。离开学校的时候,田老师鼓励崇义以后可以采取自学的方法,期末考试结束,他还给崇义带去几份试卷,让他有空时可以自己试着做做。可谁知崇义当场就做起来,做好以后给田老师一看,不得了,这个成绩在班里绝对是前五名之内。爱才如命的田老师心里一阵钻心似的痛:多么好的一棵苗苗啊,不上学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新学年开始,田老师就坚决戒掉自己几十年的酒瘾,把生活标准降了又降,咬牙替崇义付学费生活费,让他复学。崇义也真是争气,苦读苦拼了三个学期,现在终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高考。

崇义对田老师说:“田老师,您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求您了,就给我和我爹娘一次表示感谢的机会吧!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是想表示个心意,您要不去,我们永远不会心安的。”

崇义说得非常诚恳,田老师觉得再坚持就不合适了,再说这一年多来,他心里对崇义也早有了父子般的感情,于是就点头答应下来。

车子一路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到崇义家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崇义爹娘见儿子果真把田老师请来了,赶紧把恩人让到桌子前坐下。

饭菜早已准备好了,真的就是几样简单的家常菜,外加一盆小鸡炖山菇。崇义爹娘脸上的表情既激动又尴尬,他们担心田老师看不上这些东西,田老师非常理解他们,他故意装出肚子已经很饿了的样子,一屁股坐下来,举起筷子就要吃。

崇义见田老师这么随意,兴奋地跑进灶房拿出一瓶酒来。田老师接过一看,吃了一惊:“五粮液?”他生气了,“你买的?怎么买这么贵的酒?”

崇义的眼睛红了:“田老师,您为了我已经这么多时候没沾过一滴酒了,我今天一定要好好敬您一杯。”

田老师“哼”了一声:“你这个孩子啊,一瓶五粮液三四百元钱,你以为你是大款哪?我不喝,你快去退了它!”

崇义急得都要哭出来了:“田老师,您今天一定要喝!您看,我刚才已经把盖子打开了,不能退啦!”

崇义爹也在一旁劝:“田老师,您就领了孩子这份情吧,为了买这瓶酒,他考完试就到后山下小煤窑了。孩子说,您是他最好的老师,就应该用最好的酒敬您。”

酒还没喝呢,父子俩的这番话就让田老师的心醉了,他非常清楚后山的那些小煤窑,因为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下煤窑好似进鬼门关。这是崇义拿命换来的酒呀!田老师的心里涌动着一股热流:“我活了几十年,这样的酒还是头一次喝。好,老师今天就破一次例,喝它个一醉方休!”

田老师接过崇义递上的酒碗,先抿了一小口,只觉得一股辛辣气传遍全身。他以前喝酒,其实也就是贪个和朋友热闹,对酒本身并不怎么讲究,现在看到崇义和他爹娘正忐忑不安地看着自己,就故意高喊了一声:“不错,果然是好酒!”猛喝了一大口……

这顿谢师宴一直吃到下午三点才罢,一瓶五粮液,崇义爹娘只抿了几小口,全敬给了田老师。

离开崇义家的时候,田老师的步子有点摇晃,崇义要送他回城,田老师执意不让,要他留在家里照顾爹娘,田老师自己摇摇晃晃上了回城的班车。临分手时,田老师隔着车窗对崇义说:“刚才离开你家前,老师在你睡觉的床板下放了一个红包,你回去赶紧把它收好。老师祝贺你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另外,你一定要答应老师,以后不要再去后山下煤窑了,那里太危险。有什么困难,你来找老师,我一定尽力帮你想办法。”

上一篇:木工工承包合同下一篇:路遥《人生》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