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乡 奉献国策

2024-04-20

扎根山乡 奉献国策(精选4篇)

篇1:扎根山乡 奉献国策

扎根山乡 奉献国策

——记优秀共产党员、秦桥乡计育服务所所长陈丽彩

削瘦的面庞上总是挂着乐观的笑容,单薄的身形总是蕴藏着无限的热情——这就是陈丽彩:自1987年参加工作,在稠树塘镇计育服务所工作5年,1992年再自愿调入更偏远的秦桥乡任计育服务所所长至今,扎根武冈的边远山乡25年。她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娴熟的业务技能,全心全意为育龄群众服务的满腔热情,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同事的爱戴和上级的赞许。她曾先后16次被评为本系统的先进个人,12次获得武冈市先进工作者称号,6次被评为邵阳市优秀调查员,3次被评为省优秀调查员,3次被评为武冈市级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评为武冈市先进妇女工作者。

“党的召唤就是我最大的职责”

“我是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1992年干部调动前,面对组织的垂询,陈丽彩如是说。她原来在稠树塘镇计育服务所任所长,虽然稠树塘镇也是个偏远乡镇,但由于丈夫是稠树塘人,一家老小能够互相照料,生活倒也方便。听到陈丽彩主动要求到秦桥去工作,亲戚朋友们的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他们说:“别人调动是要求往城边走,往好单位调,哪有越走越远、越调越差的,这不是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么?”婆婆为这事心中怄气,婆媳关系一度紧张起来。对于陈丽彩的义无反顾,幸亏同样是共产党员的丈夫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帮助做通了亲朋好友们的思想工作。

当时,秦桥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计育服务所成立不久,百废待兴,需要倾注全部的心血。陈丽彩一头扑进工作里,三五个月都没能回家一趟,家里父母的照料、小孩的学习、农活的打理等事情全由丈夫一人承担。有一次,丈夫在家干农活时被黄蜂蛰叮,出现过敏性休克,全家人哭做一团,最后还是当时的稠树塘镇计育办主任罗文林亲自陪护,找到医生治疗才脱离了危险。当时由于通讯工具的短缺,这些情况直到十几天后,她的母亲拖着病体到秦桥治疗时才告诉她。那天,陈丽彩正在病房里给一个育龄妇女做流产手术,母亲在病房外呼唤,待她把手术做完之后,母亲已病得倒在手术室外的地上。由于没空照顾老人,陈丽彩给母亲输了点液,买了些药后含泪把她送到回去的车上。可以想见,那段时间,她的心里充满了多少对母亲、丈夫和家人的愧疚啊!

陈丽彩在秦桥乡计育服务所一干就是20年。其间她也有多次调动机会,但她全部主动放弃了。尤其是2005年,组织考虑到她在秦桥已干了13年,准备将她调到城边一个乡镇,同时安排另一位年轻的计生服务员去秦桥任所长。听到这一消息,秦桥乡政府所在地的黄砂村一下子来了30多位育龄妇女,挤满了陈丽彩窄小的居室,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有依依不舍的眼神和点点荧荧泪光。陈丽彩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考虑到前来接替她的服务员刚生小孩没多久,生活不便,她毅然向组织要求,再次在秦桥乡留下来。20年来,乡里的党政领导和分管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她的好多从事计生技术服务的同事也挪了好几次位臵,不是调入了交通方便、经济条件好的大镇,就是进了城。而她就象一颗忠于职守的镙丝钉,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解难排忧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计划生育工作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社会尤甚。“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旧生育观念根深蒂固。“计划生育工作是基本国策,我是共产党员,越是困难越要挺身而出!”陈丽彩在准确把握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踏遍了稠树、秦桥这两个乡镇的每一寸土地,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她常常硬着头皮,厚着脸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磨破嘴皮,从早上6时一干就到晚上11时。1990年1月,稠树塘镇田元一组的周坤兰夫妇生了两个女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两口子铁了心要生个男孩。周坤兰夫妇是陈丽彩婆家的亲戚,夫妻俩把生蛋的母鸡抱到了陈丽彩家,请求“庇护”。陈丽彩却不讲亲戚情面,退还了礼物,并借机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通过十几天的推心臵腹的交谈,陈丽彩得知他们的思想根缘还是在于“养老无儿”的后顾之忧。陈丽彩帮他们按政策落实了两女户养老保险,周坤兰夫妇最终同意女扎。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应落实的11例女扎对象全部结扎。

陈丽彩经常说:“计生工作难,究其根源很大程度还是群众有困难。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工作中就能破除坚冰,春风化雨,化难为易。”为了让群众安全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享受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她从改善服务条件入手,决心把秦桥服务所打造成“甲级服务所”。她着手进行房子整修,积极做好各科室布臵,全面整理各种资料,使计育服务所在硬件上达标。同时,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积极参加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培训班,主动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终于以89

分的成绩顺利通过技能考试,为秦桥乡计育服务所成功创建“邵阳市甲级服务所”打下坚实基础。25年来,陈丽彩共完成了查环查孕3万余人次,上环手术8000余人次,流产1600余人次,术后随访16000余人次,生殖健康检查3000余人次,从未出现过计划生育手术安全事故,秦桥乡也从没因计生事件引起群体上访事件。

“群众满意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以心换心,用真情换真情,陈丽彩总是把育龄群众当上帝来尊重,当亲人来倾注感情。她经常和同事们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农家活动,了解关心育龄妇女的“五情”(恋情、婚情、孕情、产情和经情),宣传法律法规和生殖保健知识,每当遇到生活困难的群众,不知多少次慷慨解囊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如给人工流产后的小水村欧小娥免费输液,购买营养品;送给木塘村罗良英外出务工车费及生活费400元;专程租车送突发急症的小冲村刘培凤到人民医院并垫付1500医药费;帮助潮水7组的喻成英开办养猪场,脱贫致富等等,不胜枚举。陈丽彩同志还长期资助计生困难户林玉兰小孩读书,她的小孩多次用朴素的语言写感谢信,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陈阿姨,我们全家人十分感谢你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实行计划生育报答您的恩德”。短短几行字,是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陈丽彩资助困难群众的钱和物累计达6.5万余元,垫付各种费用达2.1万余元。陈丽彩用真情感化育龄群众,与她们亲如姐妹,她们不时会送来鸡鸭、红薯、青菜。稠树塘、秦桥的育龄妇女几乎全都熟悉陈丽彩,总是亲切的叫她“陈姐、陈妹、陈姨”。陈

丽彩同志用真诚的关爱融化计生工作的坚冰,用女性的柔情温暖计生对象的心灵,用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书写了基层计生工作者平凡而崇高的人生,使计划生育这样容易诱发矛盾的工作环节,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条和谐纽带。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呀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是陈丽彩经常哼唱的一首老歌。她自己真正做到了扎根群众,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忧乐,让自己胸前的党徽在基层平凡岗位上熠熠生辉,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武冈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报送)

篇2:扎根山乡 奉献国策

——中方县中方镇计生助理员彭银玉同志先进事迹

彭银玉,中共中方县中方镇计生助理员。女,汉族,1970年1月生,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人,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3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

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路边的小草,田野里的蒲公英,非常不起眼。她平时泼辣干练,却从不张扬。二十五个春夏秋冬,可以让人韶华渐逝;二十五个四季轮回,可以让人淡薄世情;二十五个寒暑交替,可以让人意志消沉。但二十五年来,她却一直牢牢地扎根在大山脚下、舞水河边,活跃在田间地头、乡村农舍。她,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循循善诱而不厌其烦地做群众的工作;用自己满腔的赤诚,将心比心地对待每一个工作对象;用自己青春的热血,谱写了一曲基层计生工作者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原中方县牌楼镇计生助理员——彭银玉。

基层工作无疑是艰苦的,基层的计生工作,更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而彭银玉同志,却用自己的行动,重新诠释了基层计生工作:这也是一条充满奉献的荣耀之路。

她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尽责以“情”、善思以“行”、成事以“先”、省身以“严”的工作作风,用女性的那份柔情、那股干劲、那份执着、那份热情赢得了上级的赞许、同事的爱戴、群众的满意,为计生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高超娴熟的业务技能,从容应对一次次困难与挑战,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实现了自我超越。

多年来,彭银玉同志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循循善诱的工作方法,既刚直又细腻,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担任计生助理员期间,牌楼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年年有新起色,连续6年顺利通过省、市、县各级的评估检查,多次被评为全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彭银玉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04-2006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县计生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2006年两次被评为湖南省计生工作优秀调查员;2006年被评为全市“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个人;2004至2012年多次被评为牌楼镇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中方县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中方县“巾帼女子标兵”和“巾帼建功标兵”;2010年被评为中方县“三八红旗手”;2010年被评为“福兴杯”首届感动中方十大人物;同年荣立湖南省人口计生委“三等功”、怀化市计生委“三等功”、中方县计生局“三等功”;2012年被评为怀化市计生委“三等功”。

一、爱岗敬业,甘洒热血为国策

以前,计划生育工作被称为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彭银玉把自己的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计生事业。

基层计生工作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作为一个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往往要遭受诸如:世俗封建观念的压力,基层群众的不理解,工作对象的无情谩骂甚至是赤裸裸的人身威胁等等困难。这一切都难免让人产生畏难情绪,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对待。

然而二十一年来,彭银玉同志始终保持了一个良好淡定的心态:面对难事,她挺身而出;面对谩骂,她笑脸相迎;面对威胁,她坦然处之;面对委屈,她默默忍受。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无论如何,都要积极干好工作,保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顺利执行。

2008年,牌楼镇阳合垅村两女户彭俭妹违法怀孕,为逃避计生工作人员,外出4月未归。为此,彭银玉同志亲自找到彭俭妹的丈夫唐某,苦口婆心地宣传计生政策法规,设身处地对其做思想工作,更是通过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与唐某交流。她感慨地说:“老乡啊,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我们要有舍弃小家为大家的观念。”通过4昼夜的反复沟通,终于让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思想,最后亲自把妻子找回来落实了补救措施。由于对工作过于执着,彭银玉同志也遭到了很多不理解群众的误解和谩骂,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2005年11月,为征收牌楼镇陈家湾村扫帚冲组邓某违法生育2孩的社会抚养费,彭银玉同志带领计生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谁知邓某蛮横不讲理,公然挑衅工作人员,叫嚣进门一个搞死一个。彭银玉同志不顾危险,第一个走进邓某家门,试图做工作说服邓某,胡搅蛮缠的邓某在慌乱之中用拳头击打了彭银玉同志的右眼,当时彭银玉同志的右眼就淤血了。为了避免事情的扩大,彭银玉同志阻拦了其他人员义愤填膺的举动,要求先做好工作,吓呆的邓某也猛然醒悟,配合工作,缴纳了罚款。事后,彭银玉同志为治疗受伤的右眼,住院治疗一个月。

尽管因为工作原因与对象发生了很多的不愉快,但彭银玉同志依然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对象。2010年3月,白良村岩板桥组向厚松、周满香夫妇意外怀孕6个多月,需去县服务站落实引产手术,但是经县计生服务站检查,鉴于周满香怀孕月份太大,县计生服务站医疗条件有限,后辗转到怀化市三医院落实引产手术,周满香家中条件极其困难,落实手术期间连吃饭都成问题,周满香又是智障人员,行动非常不便,周满香的丈夫也长年在外打工,到医院时只是她只身一人,彭银玉同志主动安排车辆接送,怕周满香到医院住的时间太长,还为其臵办了两身衣服,住院期间亲自带队轮流照顾周满香的饮食起居。2012年11月份,同样是白良村的独生子女对象潘求求,在接到妇女主任汇报其非法怀孕的情况后,彭主任放下手头的工作,带领计生办全体工作人员,上门苦口婆心的作工作,并耐心细致的给其讲解政策知识,最终将其带至怀化三医院做了人流手术,期间因为潘求求丈夫不在身边,彭银玉同志曾不分昼夜的陪同在潘求求身边,以求安心让其落实手术。

二、乐于奉献,情系群众献爱心

无论是日常孕检工作,执行计生政策,还是大型“冬突”“春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做好工作,彭银玉同志经常加班加点,深更半夜回家甚至彻夜不归也是常有的事。常年累月吃不上一口热饭,喝不到一杯暖茶,哪怕是逢年过节,一听说有情况,也当即放下筷子、离开火箱,来到办公室处理问题。

丈夫过生日在家做好了饭菜等她,她却在牌楼镇站坪村上门上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女儿升学考试需要她在家陪伴,她却带领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地在牌楼镇塘家田村督促孕检。

父母生病住院需要女儿、儿媳的照顾,她却在陪着计生对象的家人,陪着计生对象在县计生服务站做人流引产手术。

……

家人常常埋怨她:“公家的事情做得过得去就行了,何必搞得这么认真。”

面对家人的抱怨,彭银玉同志自嘲的说:“小家是家,大家也是家,还是舍小为大吧。”

2009年9月,彭银玉在中方县一中宿读的女儿因为不适应环境,与同学发生了冲突,被同学合伙欺负。女儿很委屈打电话给彭银玉,希望她的妈妈去陪陪她,可是,为了将芭蕉的一位引产对象安全地送到中方县计生服务所,近在咫尺的彭银玉同志没有马上去看望很委屈的女儿,而是坚持将对象先送到中方县计生服务站。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连路过中方县一中都没有下车去看望女儿。等工作忙完,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连口水都没有来的及喝就匆匆忙忙赶到中方县一中的彭银玉,发现女儿已经在传达室等了她一个下午。任凭她怎么安慰,女儿都赌气不和她说话。事后,彭银玉感慨地说:“我也知道很对不起家人,但是也没有办法啊。”

彭银玉用真情感化育龄群众,与她们亲如姐妹,她们不时会从乡下送来红薯、青菜。彭银玉同志用真诚的关爱融化计生工作的坚冰,用女性的柔情温暖计生对象的心灵,用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刻画了基层计生工作者平凡而有力的职业人生。使计划生育这样容易诱发矛盾的工作环节,成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条和谐纽带。

同样是2012年,记得当时是每年一次结扎并发症鉴定的时间,冯家湾村李家湾组一村民李元柏弯着腰驼着背来到牌楼计生办办公室找到彭银玉同志,“同志,听说像我们这样男的结扎出了问题的人,可以到你们计生办来做鉴定,是不是有这回事啊?”彭银玉见状立马上前握住老人家的手说:“老人家,像你们这样因为之前男扎出了问题的对象是可以享受国家相关优待政策的,我们现在刚好在搞这个鉴定,看你这种情况,我们会尽全力为你办好相关手续的。”因为考考虑到老人家行动不便,彭银玉同志更是亲自安排车子亲自陪同他到做了鉴定。在鉴定结果出来后,李元柏老人家更是用他那微微颤抖的手紧紧的握住彭银玉的手“彭玉任,我这个身体是被这个男扎并发症整整折磨了几十年了,想不到不是在医生那里得到解决,却是在你手里让我以后治病无忧,真的是太感谢你了。”直到现在李元柏老人每每逢年过节,总是会给彭银玉同志送上一些自已家里的土特产。

2008年秋,局领导考虑到彭银玉的情况,想将其调入局机关工作,彭银玉得知后,却找局领导,自己要求放弃这个机会。她说:“我在基层干习惯了,而且也熟悉工作,这个机会还是留给其他人吧”,说完,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去了。有人说她傻,她却说不后悔,一想到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她去处理、更多的情况需要她去应对,她就放心不下,她说:“秋天是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呢?”

三、优质服务,锐意创新开先河 自从担任牌楼镇计生助理员后,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她坚持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改进工作方法,推行工作方式。

2007年以前,因为是纸制孕检档案,彭银玉同志在每年的孕检时间为了方便广大育龄群众,每年在孕检的四个季度都会带着牌楼镇计生服务所的技术人员和沉重的孕检设备到各村为育龄妇女上门孕检,有时在一些偏远的村一住就是十来天。

2007年,彭银玉同志带领牌楼镇计生工作人员创造性地开展了全镇孕检工作信息化管理,开了全县的先河。这在当时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很多同志都觉得困难很大,也没有必要,沿用过去的老方法去完成工作也没有问题。彭银玉没有打退堂鼓,“螃蟹是什么味道,不吃是不知道的”她说:“出了什么问题,我负责顶着”。这项工作开展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查出了两例违法怀孕者请他人冒名顶替孕检情况,有力地促进了全镇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彭银玉同志还经常提醒广大计生干部要严格依法办事,增强服务意识,要注意和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在计生办的内部分工上,她善于根据每个专干素质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使其干工作顺心,做工作开心,开展工作尽心,积极调动了每个专干的工作积极性。

面对取得的成绩,彭银玉同志却谦虚的说:这都是在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的。然后依然在基层计生工作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前行,在奉献国策这个大舞台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篇3:数字据点扎根山乡

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取得了新的进展, 基层电子政务向农村延伸不断加快, 信息技术在农民增产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今, 信息化在开拓农村生产经营活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到了显著成效。各地、各部门面向“三农”实际, 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 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做法和典型, 建立了一批成绩突出的综合信息服务站, 形成了一支活跃在基层、事迹感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为信息惠农、信息富农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刊记者于近日走访了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榆社县桃阳村妇女网络文化站。

功能集成初显成效

记者走进榆社县桃阳村妇女网络文化站的时候, 正碰见80后的王芳站长在指导村民们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 村民们聚精会神地敲击着键盘, 查看着农产品信息的网页。文化站里各类书籍一应俱全, 村民们都在认真地学习。当我们向王芳问及网络文化站的发展时, 曾赴日进行农业研修的大学生站长如数家珍般给我们讲起了网络文化站的筹建和发展历程。

从她的讲述中我们获悉, 榆社县桃阳村妇女网络文化站作为山西省首家农村妇女网络文化站, 在2006年成立之时, 桃阳村信息站先后投资了10万余元用于购置电脑、投影设备、音响器材、远程教育设施等信息化设备以及数千册农村生产生活用书, 订阅了多份村民们喜欢的实用报刊, 建成集培训室、阅览室、信息服务站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自担任网络文化站站长后, 王芳深知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化站的服务水平, 积极与桃阳中心校联合办学, 完善文化站各项功能, 配备专门的信息员定期通过网络平台汇编发布信息, 建立、维护便于村民交流及查询信息的内网。

组织培训提高能力

“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就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演示、观看录像、印发技术资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与培养业务骨干相结合的办法, 把知识和实用技术手把手地教给村民, 确确实实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知识和技术的作用。”王芳就是通过应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式把知识和科技带给了最需要的人。

别看网络服务站不大, 可是先后组织群众开展各项技术培训达378场次, 受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开展科普讲座30场次, 听讲人数达5 000余人次;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5万余份;邀请专家到村为群众现场授课30余次, 并积极联系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对青壮年农民实施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5年的时间共组织配训60次, 培训人数达5 000余人, 劳动力转移3 000余人, 这样的成绩对于服务站而言是巨大的, 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狠抓科技促农增收

“我们不光把主业农业做好, 而且发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副业, 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提高了村民掌握信息化手段的积极性, ”王芳说。信息服务站从农业技术示范和推广入手, 把桃阳村长期从事种植业的农民组织起来, 成立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从外引进具有增产优势的小麦和玉米新品种, 亩均增产23%以上, 已在全镇推广达1 850余亩。

桃阳村还开始尝试种植药材, 通过几年的发展, 已经由2007的10余亩发展到2010年的药材基地300亩, 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材生产村。同时, 文化站还对农民养殖、刺绣等方面工作进行技术支持, 帮助农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云湖织绣园专业合作社, 把农民组织起来, 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 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010年, 王芳利用桃阳村妇女网络文化站组织成立了枣园山庄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积极动员和组织农民在网上发布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 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 年销售农产品50 000公斤, 人年均增收1000元, 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之路。

王芳坦言, 随着村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每天都有很多先进的想法和做法涌现, 我们身处这个信息化时代感觉压力很大。今后应该在生活中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 通过网络消除城乡差别, 缩小“数字鸿沟”, 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桃阳村妇女网络文化站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市、县关于农村信息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认真履行信息服务职能, 业务工作开展活跃, 在综合信息服务、信息咨询、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各项工作中大胆创新, 丰富、发展、完善了村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的工作经验, 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同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2010年9月, 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五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考核评估工作”总结大会, 桃阳村信息服务站作为山西省先进农村信息服务站的代表, 被评为“2010年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篇4:许惠琴:扎根山乡创业的女明星

去年夏天,我们应约驱车前往许惠琴女士的家乡———南京竹镇镇进行实地采访。竹镇镇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西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来安县接壤,是南京市地域面积最大的镇,为江苏省“百家名镇”。我们进入竹镇境内,映入眼帘的是群山环抱,满山遍野的碧绿,景色优美,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堪称山水福地。据介绍,这里是江苏省空气质量标准对照区,是万亩森林自然保护区。山野、丛林、湿地中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保护完好,景色四季各异。可谓:青山沉如淀,绿水环如练;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在偏僻的荒山顶建生态园区

汽车沿着山道盘旋而上,来到南京广佛生态港湾农业生产基地。

许惠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据她介绍,南京广佛生态港湾农业生产基地始建于1996年,生产基地选址颇有创意,经反复考察,选建在六合竹镇西北最偏僻山区的山顶,与安徽省仅有一条山顶的小路分隔。当初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此地为家乡迫切需要投资改造建设的地区;二是此地为原生态环境,无污染,空气质量好。当然,这里原是一片荒山秃岭、鸟不生蛋的不毛之地,且交通不便,存在诸多难以想象、急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许惠琴知难而上,与家乡政府签订了开发荒山的协议,承包2000亩荒山五十年,立志让荒山披上绿装,改变家乡面貌,创造山乡奇迹。

许惠琴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伸手向政府要一分钱。她用自己曾创办经营南京风华经济贸易总公司挖掘的第一桶金,作为启动资金,一次性投资500万元,开始了荒山建设。她先后赴安徽、浙江、江苏扬州等地考察,向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虚心求教,掌握必备的树木、花草栽培和家禽饲养等农林生产科学技术。十五年来,许惠琴的足迹从没离开过这片荒山秃岭。她从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起,修路,建房,架设由山下通向山顶的电路设施和自来水管道;开挖沟渠、蓄水塘,兴建果林园、花卉苗圃、养殖场。一期工程开发山地面积1500百亩,在美国引进种植8000余株长山核桃,栽培桂花、广玉兰、海棠,日本的红叶石楠、樱花等二十余种名贵花木,种植桃树、梨树、苹果树、石榴树、葡萄等近十种果树,还种植了豇豆、韭菜、芹菜、西红柿、红心山芋、西瓜等多种蔬菜瓜果,并养殖了万只虫草鸡和黑种猪,在山中开挖的池塘搞水产养殖。营造经济林、花卉苗圃、鱼塘1000多亩,形成农、林、牧、鱼、禽产业链。许惠琴利用竹镇山区的原生态环境,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林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创造绿色优质品牌。公司培育的林果、蔬菜、虫草鸡、草鸡蛋、猪、鱼等均为无污染绿色环保产品,生产基地已通过江苏省农林厅无公害基地认证。公司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销售立足南京市场,部分产品销往苏、锡、常、沪等地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南京广佛生态港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科研、种植、养殖、观光旅游、服务于一体,下设工程师室、科技组、销售部、药理部、养殖场、后勤服务部等部门。公司现有员工及管理人员近百名,多数是家乡的农民,也有部分外地来公司竞聘上岗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还有夫妻同来竞聘上岗,居家吃住都在山顶的生产基地,成为公司在山顶的安居乐业族。许惠琴家乡的老百姓同心协力参加山林开发基地的建设,流下辛勤劳作的汗水,增加了家庭收入,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他们说,这里是我们的家园,非常感谢许总给我们提供了这片创业的天地。我们现在从事的是低碳环保事业,跟着许总开发生态园区,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我们信心满满。

开发天然氧吧凸显生态旅游特色

采访中,许惠琴向记者介绍了未来五年公司的发展规划。她说,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是以农林资源为基础,以观光、美食、休闲、实践为主要功能,从资源特色、主题、文化等方面整合景观,开发名牌生态旅游农林产品,提供特色美食品尝、度假休闲娱乐、农事活动体验、生态空间享受和乡村民俗参与等不同主题的旅游活动空间,构建富有特色的景点体系、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和严格有序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一流生态农林旅游品牌园区。

许惠琴说,公司要加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吸纳有雄厚经济实力且懂行的企业家入股共同开发山林。2011—2015年,继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交通等生产和生活设施条件,加快森林公园景点、学生吃苦体验园地、生态观光度假村和休闲娱乐场所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硬件设施过硬,软件设施先进。景区建设要凸显地方优势和特色,如大面积种植茉莉花,开辟茉莉花家园,让人们尽情体味和享受茉莉花故乡的氛围。尤其是要加快植树种草栽花,使园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让荒山秃岭变为绿色世界,把园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氧气制造工厂,成为受大众欢迎、供来宾享受的天然氧吧,形成生态旅游精品,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公司要在环境质量、经营场所、服务设施等方面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从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树立生态农林旅游业的良好形象。接受更多城市孩子来园区参加农林生产实践活动,体验农村生活,磨炼意志,增长知识。要把生态农林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吸引更多国内外旅游者来此品尝绿色美食,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力争至2015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8000万元。

68岁还要完成少女时代的心愿

回首往事,许惠琴不无感慨地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有信心,走过的人生路虽然辛苦,但心里踏实,有成就感”。据山乡的老百姓反映,年轻时的许惠琴,面对家乡的穷山僻壤发呆,陷入深深地沉思,确定了她一定要为家乡做事的人生目标。她从学校毕业即回到家乡,担任竹镇团委书记工作,团结全体知识青年共同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她先后任职于农具厂、缝纫社、泡沫厂、沙石公司、包装厂等乡镇企业,担任地方工业公司的领导,带动大家共同创业致富。创办南京风华经济贸易总公司期间,与中石化第二建设公司合作,在南京扬子巴斯夫、上海、天津、青岛、福建、浙江等地参加国家级重点化工项目的建设。当年,公司吸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八十余人,普通工人四百多人,年产值1亿元,职工年均收入五万余元。

上一篇:三非整治工作会议纪要下一篇:平安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