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

2024-05-11

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通用3篇)

篇1: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

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学校的财产免受破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学校门卫管理制度。

一、学校门卫由当天值日教师兼职。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必须登记,经门卫值班人员同意方可入校。

二、非本校机动车辆不得随意进入校园,凡需进入校园的车辆必须经门卫同意,车辆进入校园后均要慢行,不得鸣笛,在指定位置停放。

三、各类商贩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校园,或在学校门口周围摆摊叫卖。

四、携带物品出校必须登记,并说明情况。属学校财产必须持有学校的证明,否则门卫有权追问并扣留。

五、上课期间,学生不准会客,有特殊情况要求出校的学生,必须有班主任的签条,否则一律不得放行,杜绝发生因学生逃学而在校外出现意外事故。

六、外来人员含学生家长、亲戚,未经学校领导批准和班主任确认,不得进入班级。任何人进入校园必须遵守学校规定,对拒不服从管理无理取闹,情节严重者,门卫可采取必要的手段维护学校治安,或将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七、每天上、下学时间,校门要敞开,管理好门口区域的安全,防止拥挤和踩踏等伤害事故的发生。上课时间,校门要全部封闭。

八、放学后,要认真检查各室门窗是否关牢、锁好,电源是否切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篇2: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

青山乡黄大桥小学“班班通”设备自2014年秋学期安装成功以来,做到专人维护,做到正常使用促进教学,现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学校根据区教育局电教馆要求,组织召开教师会,分析教育形势,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越性,并在思想上提高了运用新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学年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保障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

二、加强培训,注重指导

8月份,学校安排人员前往城北小学和三里岗小学参加区级信息化领导力及“班班通”应用培训,然后在9月份和10月份先后两次于校内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校信息技术指导教师由陆秀红和陆秀林两人承担,结合理论现场演示,从电脑基础知识和多媒体设备专业知识方面指导教师如何操作,并且就课件下载和制作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应用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三、规范运用,有效教学

第二次区级培训之后,陆秀红老师就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完成注册,之后适时根据教学进度上传资源,目前该教师工作室已有教学设计3篇、教学课件4份、课后反思9篇,另有媒体素材、教学日志、主题讨论等内容若干。另外,在9月底,学校已完成所有教师计6位平台注册工作。自9月1日至今,我校陆秀红和陆秀林两位年轻教师多次使用“班班通”设备开展五语和四语教学,学生课堂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其中陆秀林老师《天安门广场》《买文具》两节示范课,分别为我校语数老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陆秀红老师《推敲》一课,运用此设备开展优质课教学,将参与青山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出精品”晒课活动。此外,学校老年教师也尝试性参与其中,从最初的观课做起,然后大胆而积极地摸索,在低年级拼音教学和高年级图形教学中适当采用这方面的辅助,促进了整体上教学的提高。

“班班通”新教育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都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和与兄弟学校交流,提高对设备的运用操作能力,确保将这一资源用好用实。

篇3:青山乡黄大桥小学门卫管理制度

学校整体解说词

各位领导好,欢迎莅临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教学点,我叫陆秀红,是该教学点校长。

我们一直秉承“自觉行动,励勤养德”校训,克服困难,步步进取。本校始建于1951年3月,2013年9月,成为教学点。服务半径3公里。

现有二至六年级五个班级,在校学生21人,均为学区范围内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6人;教师5人,其中中共党员2人,小学高级2人,研究生1人,本科2人,语文专业2人,数学专业1人,美术专业1人,信息技术专业1人。

我校位于青山乡东北端,裕安区东部,与中店乡和城南镇毗邻,地处金安区和裕安区交界,距离城区约15公里。

学校占地7256平方米。进入大门,呈现在面前的是运动场,面积999平方米。西南面的是454平方米的排球场和88米的环形跑道,西北面的是545平方米的篮球场。两块运动场地以一条60米的直跑道连为一体。

运动场为我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3年冬建成后使用。这儿是学生们日常体育课及早操的训练场所,也是中高年级大课间的活动场所。

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含336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224平方米办公用房,196平方米生活用房。

南边建筑为二至五年级四个教室,2004年建成,2010年校安工程加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

北边建筑含六年级教室、音体美器材储存室、校产储存室、教师值班室,2008年建成,2010年校安工程加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

东边建筑含留守儿童之家、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2011年校安工程重建项目,面积224平方米。其中,科学实验室与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两室合为一体。科学实验室为标准化建设项目之一,2013年冬建成,2014年春正式使用。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2014年秋完成设备及软件安装,当年9月代替农远工程光盘播放室投入使用。

食堂和厕所,分别位于校园东北角和东南角。

首先请各位领导查看音体美器材储存室,该功能室管理员为毛媛媛老师。请查看,请指导。

现在请查看留守儿童之家。

留守儿童之家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陆秀红。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创建于2011年,建立以后学校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关爱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同时担任班级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之相对应,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相关制度,重点给予这些孩子们心理上、交往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指导和照顾。2012年以来,我校的留守儿童人数每年分别为29人、22人、19人、16人,分别占当年在校生总数的35%、55%、79%、76%,男生人数多于女生。我们通过家访,了解到他们的父母通常在外地务工,一般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隔代教育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甚至在学习辅导上是一片空白。

为此,每学期,我们都召开一次集中的全校留守儿童交流会,详细询问家庭状况,登记联系信息。在学期过程中,适时地开展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如拨打亲情电话、与代理家长亲情聊天、快乐阅读、文体锻炼、结对帮扶等,课余时间无偿辅导孩子功课,让孩子在这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感受家的温暖。有时,我们争取村委会、退休教师和老干部的支持,共筑留守儿童的关爱网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2012年夏,我校留守儿童商某某同学的转型事例得到了一致好评。一个从外地转学回来本来调皮的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改掉了打闹的坏习惯,爱上了学习,还把平时玩耍的活动写成了一篇具体生动的作文,后来发表在《新安晚报》上。这位同学的事迹也选入裕安区关工委采写的我乡留守儿童工作专题通讯稿,刊发于《皖西日报》《安徽日报》。

接下来请查看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解说词

各位领导好,我叫陆秀红,是图书阅览室管理员。我校图书室始建于1999年,阅览室创建于2013年。

阅览室开放时间,为师生在校工作日的7:50—16:50,图书借阅时间为每周五8:30—14:30,师生可利用课间时间来此阅览报刊和借阅图书。

图书室原有的图书因为时间长远和内容老化,大多数下架处理。现在陈列的,基本上都是2011年以来新购图书。现有图书464本,均登记造册,其中2012年新增14本,2013年新增30本,2014年新增20本,2015年新增64本,以上数据不含教材类藏书和流动性阅览报刊。

现有的464本图书,采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号,一书一号,每本书的编号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索引号,后一部分为架序号。例如,我手中拿到的这本《武穆精忠传》,它的编号是“I242.4/1113”,I242.4表示类属于中国古代至近代章回小说,1113表示排列在第一架第一排第十三本。采取这样双份标号,既能了解一本书的类别,也能明确其具体位置。

图书室的图书主要陈列在南面的图书架上,分为6组。第一组是“中外文学”,编号字母“I”打头,共193本。具体可细分为I242.4中国古代至近代章回小说,I247.51中国当代革命斗争小说,I3、I5、I7亚洲、欧洲、美洲文学。

第二组是“历史人物”,编号字母“K”打头,共84本。具体可细分为K2中国史,K209中国历史普及,K26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K10世界通史。

第三组是“百科知识”,编号字母“Z”打头,11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含各学科、各领域、各行业知识普及读物。

第四组是“教育读本”,编号字母“G”打头,77本。含G40教育学,G47学校管理,G78家庭教育,G62初等教育,这一组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家长阅读。

以上四组,供师生平时借阅。我们规范图书借还手续,凭借书证借阅,认真填写借书记录表,归还时管理员验收图书质量。从借阅情况看,学生偏向于“中外文学”和“百科知识”两组,这也为我们下一步新增图书提供了参考。

第五组“循环教材”,从上至下分六排,分别是秋学期音乐、春学期音乐、秋学期美术、春学期美术、秋学期科学、春学期科学、秋学期信息技术、春学期信息技术。每一本书都编号上架,一书一号。例如这一本“Y1201”,表示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一本。循环教材,2015年秋登记总数为466本,本学期发放至学生74本(二年级10本,三年级8本,四年级12本,五年级32本,六年级12本),发放至教师18本,详情可查阅《循环教科书登记簿》和《循环教科书发放与回收记录簿》。

第六组“教学教辅”,主要是每学期期末回收的教师教本,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性资源,分学科全套教材收集在一起,便于开展校本教研,查阅相关课题资料。

书架东边的末端,是破损或陈旧的下架图书存放处,待集中处理。图书阅览室的北面,摆放在课桌上的是阅览读物,分为“学生刊物”“教师刊物”“存档报纸”“特色校报”“阅读成果”五部分。

学生刊物,主要有《红蜻蜓》《小学生导读》《少儿画王》《少年博览》《意林 少年版》等。

教师刊物,主要有《中小学管理》《安徽教育》《教育文汇》《中国火炬》《江淮》《小学语文教师》《读者》《意林》等。

存档报纸,主要是教育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安徽青年报 教育周刊》和党报《安徽日报》《皖西日报》,以及综合类《新安晚报》《大别山晨刊》《六安新周报》,收集起来,便于学校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和教师了解社会生活。

特色校报,是我校自主设计、编辑的《阳光少年》,宣传校园动态,展示师生风采,截至目前已出刊20期,是我校“读写勤向上,阳光少年行”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成果,即是呈现师生通过阅读取得的成效,重点展示发表的作品,以及优秀习作的结集。仅本,就有《2014年全国小学生作文精选》《大别山诗刊》《小学生导读》选登了我校学生多篇作品。

相关的阅读成效,可浏览北面墙壁的阅读过程性展示专栏,我们以“桥头乐水观云起,园内倾心静读书”为主题,设置了名人读书、好书推介、佳句集锦、阅读心语、佳作交流、读写明星、时光珍藏七个版块,让学生主动记录阅读的点点滴滴收获,从而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并真正喜爱上读书。

现在请各位领导查看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管理员是汪醒醒老师。

这里既是科学实验室,也是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管理员是陆秀红老师。

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解说词

我是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教室管理员陆秀红。

这个功能教室是学校开展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的场所,于2014年9月完成设备及软件安装,代替了原先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光盘播放室,条件更加优越。现拥有惠普电脑、长虹一体机、多媒体机箱和专用黑板硬件设备,以及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软件和office2013教学资源服务包,这些满足了我校电子化辅助教学的需求。

2014年11月,我校成功接受了安徽省“班班通”检查组对该功能室设备安装与日常应用的检查。2015年5月,为了提高应用效率,学校安排资金,安装光纤专线,将原有的互联网接入宽带速度由4兆提高到10兆。

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们考虑新、老教师的特点,对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培训,从最初的开机、关机,到后来的文档编辑、电子教材运行、网页搜索、课件制作、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教师空间应用等,以及设备维护的必要常识,循序渐进指导交流,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这里上好课,能够把最好的教学资源呈现在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为了有序教学,教导处统筹安排,根据学校总课程表,设置了资源全覆盖教室课程表,确保每个年级含小学科在内的重点学科能在这里每周上一节课,上课的同时做好记录。

除了日常教学,这里也是开展集体教育和课堂教学教研的最佳场合。自设备安装以来,我们先后在这里开展过安全第一课、开学第一课、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留守儿童交流、期末布置等专题会议。2014年12月,陆秀红老师在这里录制《推敲》课堂教学视频,经评选,先后获得“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县级、市级和省级优课。2015年4月,陆秀林老师在这里授课《问银河》,后来获得裕安区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15年9月,毛媛媛、汪醒醒老师在此开展新上岗教师诊断课,分别教学《桂花雨》《金蝉脱壳》,均获得了青山乡中心学校语文教研组一致好评。

上一篇: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下一篇:汽车防盗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