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的意思, 悲怆的解释

2024-04-28

悲怆的意思, 悲怆的解释(精选11篇)

篇1:悲怆的意思, 悲怆的解释

悲怆的意思, 悲怆的解释

【词语】 悲怆

【全拼】: 【bēichuàng】

【释义】: <书>悲伤。

篇2:悲怆的意思, 悲怆的解释

悲怆有种历经沧桑之后的无可奈何以及明明有机会挽回却力有未逮的无力。悲怆可能深化到了一个现象、一个阶级乃至一个时代的标签。

英文解释

1. pathos

2. sorrow

详细解释

悲伤。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留釧之妻,人衔其断絶;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愴。” 唐 白居易 《有感》诗之三:“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愴。”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四折:“弔英魂,歌楚些,不胜悲愴。” 清 周亮工 《金陵览古》诗序:“寒烟衰草,徒令嗜古之士頫仰欷歔,增其悲愴耳。” 曹靖华 《素笺寄深情》:“ 鲁迅 写这信时,一唱三叹,其悲怆之情,令人泫然泪下。”

引证解释

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

唐 白居易《有感》诗之三:“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

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第四折:“吊英魂,歌楚些,不胜悲怆。”

清 周亮工《金陵览古》诗序:“寒烟衰草,徒令嗜古之士頫仰欷,增其悲怆耳。”

清 汤之旭《皇清太学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此固分所当然,亦由公之厚德深情涵育者,久不能已,于悲怆也。”

曹靖华《素笺寄深情》:“ 鲁迅写这信时,一唱三叹,其悲怆之情,令人shan

然泪下。”

可不知怎的,我只叫道:“表哥驾到——”就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

悲怆

——选自《表哥驾到》 秦文君

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篇3:穿越历史的悲怆

吴哥文化的亘古绵长,已经诱惑了我许多年。这座遗失了又找到的传奇的古城,在我心底里是那么神奇和优雅……从元朝元成宗元贞元年六月(1295年)吴哥王朝鼎盛时期奉命随使赴真腊的温州商人周达观的著作《真腊风土记》,到小吴哥那些石雕回廊浮雕的神话故事,从垂垂僧人老尼守护的佛像雕塑,到巴戎寺石墙上长达几百公尺的高棉人在十二世纪与占婆人的战争浮雕,从矗立于丛林之间的巴戎神庙五十四座高矮不一、大小各异刻有加耶华尔曼七世的两百多个微笑面容的四面塔,到女皇宫那些红沙岩上精雕细刻美轮美奂的石雕,九百年前的故事历历在目,呼之欲出。这些宏伟建筑和雕塑,因记载的文字极其有限而充满神秘,又因为发现吴哥窟的故事离奇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使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为之驻足、凝视、深思和感叹!

本来我到柬埔寨的目的十分单纯,短短一个星期的流连,除了缅怀吴哥王朝的历史,拍照片,采撷吴哥文化的艺术瑰宝,就没有任何其他任务,但是,不论在金边、在暹粒,或是在吴哥,与灿烂的古文化之美相比反差极大的,是当地百姓的贫穷。无论在哪里停留,一群小孩、乞丐、残障者立刻涌过来,团团围住你,伸手向你要钱要东西。我拍过几个乞讨的孩子,他们小小年纪,眼睛里却有那么多凄苦和无奈。我不断解读那些凄美的眼睛背后的故事。二十多年的内战,使柬埔寨的百姓变得谦卑,甚至失去了自尊,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似乎这里的百姓还没有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元气,加上外国游客的涌入,更加大了贫富之间的反差。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柬埔寨还是中南半岛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而现在,他们却如此贫困。我在旅途中遭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导游,还有那些乞讨的小孩,他们不断向我讲述柬埔寨的历史,讲述他们的亲人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被折磨致死的故事。我总是反复地被这个我本不想触及的令人不愉快的问题所困扰,与当地百姓的接触,使你无法规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红色高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红色高棉对于柬埔寨人来说,犹如挥之不去的阴霾。

在即将离开柬埔寨的前一天,我终于要求导游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带我去暹粒战争纪念馆。虽然我知道,这不会是愉快的经历。我想弄清楚那些孩子眼睛里与年龄极其不相称的悲哀,我被那些眼睛深深触动。

战争纪念馆实际上是一座庙宇,其中的一座塔的四面装着透明的玻璃,陈列着在波尔布特统治时期惨遭杀害的人的骷髅。塔前有几个小孩,在兜售一本柬埔寨人Loung Ung写的英文自传,书名叫《他们先杀死我父亲》,书的封面上依次排列着一张张一寸大小的男女老幼的照片。导游说,所有这些照片,都是在红色高棉保留的档案中发现的被红色高棉杀害的人。站在陈列着遇难者骷髅的纪念塔神龛前,心脏似乎被挤压得异常疼痛,感觉喘不过气来。也就是在这些骷髅的面前,人们把红色高棉(khmer Rouge)时期的惊心动魄的杀戮故事仔细讲给我听。像这样的纪念塔,在柬埔寨有很多,而最大的一个是在金边南部,一个编号为S-21的大屠杀现场。S-21杀戮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红色高棉在那里杀的人最多,而且多为“政治犯”。

细究柬埔寨的历史,实在是悲惨而又令人尴尬。越战期间,美国要求柬埔寨助战,遭到西哈努克的拒绝。美国对西哈努克政府的中立偏左政策深为不满,从1969年3月起,派飞机轰炸成为北越“庇护所”的柬埔寨领土,并把目标转向柬军方,开始扶持朗诺将军。朗诺趁西哈努克1970年3月出访苏联之际,发动了军事政变,废黜西哈努克,由朗诺出任总统。美国对柬埔寨的干涉为一直在丛林里打游击的红色高棉带来了崛起的意外机遇。民族矛盾上升为柬埔寨国内的主要矛盾。忠于王室的柬埔寨子民不能接受国王被驱逐的现实,更不甘心屈服于傀儡政府,柬共趁机打着爱国的牌子扛起抗美救国的大旗。1970年4月美国和南越军队入侵柬埔寨南部。大敌当前,西哈努克和柬共捐弃前嫌,携手抗美,结成抗美救国统一战线。5月5日柬民族团结政府成立,西哈努克任主席,乔森潘担任副首相。民族团结政府得到民众衷心拥护,抵抗力量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僧侣、朗诺政府官员、军人奔向丛林,加入红色高棉的行列。而朗诺本人庸碌无能,完全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1971年底,抵抗力量粉碎朗诺政府的“真腊二号”军事行动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1973年8月美机停止轰炸柬埔寨。民族解放武装力量发展壮大到五万人,一举解放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土,完全控制了金边外围地区。1975年元旦,抵抗力量发起总攻。4月1日,朗诺以去外国治病的名义离开金边。4月17日,金边挂起了白旗。红色高棉取得了抗美救国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北越和美国签订了在印支停火的协定后,红色高棉开始与越共分裂,在骂“越南修正主义”的同时,堂而皇之地树起了抵抗越南入侵的旗帜。柬共与越南抗衡,为美国出了一口恶气。于是美国转而通过泰国向红色高棉提供武器和装备,希望借此削弱越共的势力扩张。有了这一层关系,美国对红色高棉日后践踏人权的胡作非为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扳倒了朗诺政府,开始了所谓的“元年”(Year Zero)。而这一天,却是柬埔寨人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日子。红色高棉的领导人波尔布特,实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他发出一号命令,以战备为借口把城市居民遣散出城。这项决定是在红色高棉进城前两个月作出的,但他们对相当高级的干部都严加保密,并且欺骗老百姓说美国人要轰炸金边,谁也不准留下,不准携带行李,用不着带出城市的东西,三天之内就可以回家。在士兵的强行驱赶威吓之下,四天之内,所有金边人被迫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放弃所有财产,成为彻头彻尾的无产者。素有“东方巴黎”之称、并有两百万人口的金边,数日之内就成了死寂的空城。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柬埔寨的百姓开始陷入水深火热且极其荒谬的处境之中。

红色高棉的军人荷枪实弹,强迫城市居民迁往乡下改造,实践所谓的农业乌托邦计划。同年9月,全国所有城镇的人口被全部迁出。红色高棉认为这在世界上是个独一无二的“创举”。而大部分的金边人没有料到,此次的离开,竟是一条不归之路。体弱的人还没到达目的地,就病死在去乡村的长达一个月的徒步跋涉中。有幸到达目的地的,一落脚便开始了刀耕火种的日子。眨眼间,柬埔寨禁止私有制,没有工业,不准商品买卖,不准货币流通,连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也不允许,而波尔布特策划的这次两百万人的大迁移,事先毫无物质准备,直接导致几十万人的死亡。

波尔布特掌权之后,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血腥统治,并宣布要在十到十五年内使国家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把每一个城里人改造成农民。红色高棉把人分为“旧人”和“新人”。“旧人”是攻克金边前已在解放区的人口,主要是农民。“新人”则是旧政权的军政人员、知识分子、僧侣、技术工人、商人、城市居民,“新人”必须通过改造才能新生。每位新人必须重新登记,交代以前的历史。凡在朗诺政权服务过的人、对新政权不满者、地富反坏、不愿自动离开金边者,一律格杀勿论。接着是清理阶级队伍,有产者、业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师、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士都不是无产阶级,属于清理之列,连戴眼镜的人也不放过。然后是种族和宗教迫害,会说外语也是死罪。禁止所有的宗教信仰,关闭或摧毁所有的教堂和庙宇,佛教徒被迫还俗,回教徒被强迫吃猪肉。除了整肃党内异己,普通百姓以越南、苏联间谍、美国特务等罪名遭疯狂屠杀,大多数遇难者全家都被斩尽杀绝。

红色高棉视知识为罪恶,不设正规学校,禁用书籍和印刷品。只准唱革命歌、跳革命舞,取缔传统歌舞戏剧,严禁西方文化传播。人们不能自由流动。全国没有邮政电信,也没有医院。“新人”在“旧人”的监督和管制下,食不果腹地从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强迫所有百姓必须放弃原来的民族服装和服饰,男女老少一律穿上黑色革命装或者军装。妇女不论多大年纪,必须剪清一色的齐耳短发。红色高棉成员的脖子上则多了一条红白相间的长布围巾。被放逐的“新人”和原先的乡下农民都按军事编制分为男劳动队、女劳动队,一律强制劳动,男女分住在各自的营房,连夫妻也只能在获得批准的前提下一周相聚一次。

吃饭在公社大食堂,每人配以碗筷,定时去集体食堂排队打饭。刚开始时一天三餐,到后来认为吃三餐多余,改为一天两餐,没过多久,粮食配给越来越少,干饭变成了稀饭。野菜、草根、树皮,蚱蜢、甲壳虫、蟋蟀、壁虎都成了果腹的美味佳肴。很快连这些“美食”也找不到了。每天都有人饿死,发展到最后,就像中国古书中记载的大灾之年,人甚至吃死人的肉。

新人们被迫学习农活,种地修渠,为了完成规定的劳动限额,白天必须在田里干十几个小时活,晚上还要开会学习。居住的条件尤为简陋,用竹子搭成无法遮风雨的吊脚楼,家徒四壁,没有任何家具。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必须全数交公。允许种蔬菜瓜果,但收成归公。偷吃瓜果被定为偷窃罪扭送村委会处治。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至少有一百多万人因为劳累、饥饿、营养不良和疾病而死去。

在红色高棉执政的三年八个月二十天时间里,其恐怖程度空前绝后。1976年夏,一直处在幕后的波尔布特出任政府总理。年底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党的躯体已经生病了”,此后就以肃清亲越分子、克格勃间谍、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务和新混入党内的异己分子为借口开始了内部清洗。在1975年10月宣布的民族阵线的十三个领导人中,就有五个在1977年的清洗中被处决,其中包括内政部长、两任商务部长、新闻和宣传部长、国家主席团第一副主席等。各大区的党政军领导人被处决的更多。最集中的一次是1978年对被认为是亲越派的东部大区干部和军人的清洗,由西南大区的领导人塔莫负责,一次屠杀了近十万名自己人。S-21杀戮场,主要用来审讯、拷打和处决党内敌人。据估计,仅在这个中心一处,就处决了两万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S-21发掘出近九千具尸体。还有许多死人坑尚待挖掘。这些人死得极其恐怖,红色高棉为节省子弹,杀人多用棍棒重击或以斧头砍杀。许多陈列的头盖骨上,留有被斧头砍出的裂痕。1976年1月柬共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4月西哈努克被迫退休,随后遭到软禁。他的子女亲属十几人照样作为“新人”下放劳动,最后下落不明。

在大屠杀的同时,民柬对外处于极度的自我封闭状态,国门被关闭,受害者无路可逃,只能束手就擒,惨遭杀戮。到1978年底,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与之互派外交人员。

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红色高棉取消城市、强制人口迁移、取消货币、取消商品、取消家庭,用暴力达成社会改造,建立一个最纯粹的社会主义社会,整个国家没有商店、没有庙宇、没有学校或公共设施,文明被践踏,百姓遭涂炭,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1984年获得第五十七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影片《THE KILLING FIELDS》就是描写红色高棉时期的苦难。影片根据真实的故事,再现了红色高棉时期大屠杀的生还者Haing Ngor经受饥饿和严刑拷打、饱受战争恐怖、亲人死亡的经历。

在长期的抗法和抗美斗争中,柬越曾互相支持,并肩战斗,但也有一些积怨。两国革命胜利后,越南企图通过越柬的“特殊关系”控制柬埔寨,实现其“印支联邦”的美梦。早在1975年6月就趁解放越南南方之机,出兵占领柬埔寨的威岛。而红色高棉不屈服于越南的压力,利用民众根深蒂固的仇越反越情绪予以反击。1977年起两国边境冲突不断。年底因越军入侵鹦鹉嘴地区,柬埔寨宣布与越南断交,而越南则公开号召推翻红色高棉政权。1978年12月25日,越南十万“志愿军”兵分七路入侵柬埔寨。红色高棉自信能轻易击败越南的任何侵略,不料事与愿违,仅仅两周时间,红色高棉就兵败如山倒,政权不保。1979年1月7日越军占领了柬首都金边。翌日越南拼凑成立韩桑林傀儡政权,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红色高棉执政时代结束。此后,他们溃退到柬埔寨西北和西南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有组织的武装抵抗斗争。红色高棉如此迅速地土崩瓦解,现任柬埔寨王国政府总理洪森(Hun Sen)起了重要作用。洪森少年时代出于对西哈努克的热爱和对“美帝”的义愤,投笔从戎,参加了红色高棉,从排长一步步晋升到师长。后来发现波尔布特倒行逆施,残酷镇压人民,他的信心开始动摇。他因拒绝屠杀穆斯林,反被红色高棉追杀,使他遂起倒戈的念头。1977年,洪森率部逃亡越南,不到两年,他联合越军杀回金边,一举推翻了红色高棉。但毋庸讳言,红色高棉的迅速倒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年倒行逆施的残暴统治,使得老百姓人心思弃。

1979年以后的历届联合国大会上,绝大多数成员国谴责越南侵柬,要求越南无条件撤军,拒绝承认金边当局。1981年12月柬共宣布自动解散。1985年波尔布特、农谢和切春宣布退休。这些举措改善了红色高棉的外部形象。实际上柬共仍然存在,而且这些“退休者”仍决定着红色高棉的一切。尽管西哈努克憎恶红色高棉,为了共同的抗越大计,还是再度与之携手合作。不过,此时的西哈努克和另一位抵抗派领导人宋双都有了自己领导的小股抗越部队。1982年6月,民柬、西哈努克和宋双三方决定成立民柬联合政府。西哈努克任主席,乔森潘任副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宋双任总理。1989年9月越南从柬埔寨撤军。1991年10月23日,柬冲突四方在巴黎签署《巴黎和平协定》,并在联合国监督下进行大选,组成新政府。从1992年2月起,联合国陆续派出二万二千工作人员,花费近二十八亿美元来帮助柬埔寨实施和平协定。这是联合国战后最大一次维和行动。而作为协定签字方之一的红色高棉却拒绝与联合国合作,抵制大选。它先是不让联合国维和人员进入其控制区,后又拒绝裁减军队,不断采取军事进攻,并多次发生扣留和伤害联合国人员的事件,最后是在大选前撤走驻各地的联络站。除红色高棉外,其他十九个政党都参加了1993年5月举行的大选。西哈努克派的奉辛比克党得票百分之四十五点七,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人民党。大选后组成王国政府,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达成妥协联合执政,拉那烈任第一首相,洪森为第二首相。红色高棉失去国内盟友和国际支持,陷入全面孤立。

1994年7月7日,柬议会宣布红色高棉为非法组织。在政府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红色高棉内部思想混乱,官兵厌战思乡,开始逃离。对此,强硬派领导人始终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对策。波尔布特迷恋军事斗争的魔力,红色高棉军队能征善战,且在根据地周围埋下无数地雷,政府军的围剿常常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对内政策仍然坚持抗美时期的做法,反对自由经济和私有财产,强化他的绝对领导,清除不同意见者,结果终于激起内变。红色高棉二号人物英萨利,主张政治和谈和内部改革,但不为波尔布特所容,并当作“享乐主义”和“投降主义”倾向受到批判。1996年8月,英萨利率领两个师与波尔布特派分道扬镳。拉那烈和洪森马上与他达成和解协议,允许他在其控制区享有自治权利。西哈努克国王还下令赦免英萨利。英萨利的分裂使红色高棉丧失了四千人的精锐之师,又失去了重要的木材和宝石等经济来源。而政府既往不咎的和解政策,则摧垮了红色高棉官兵的心理防线。红色高棉的解体已是不可避免。不久又有十几个师脱离波尔布特,改组并入政府军队。到1997年5月,红色高棉已丧失了近百分之八十的作战部队,大势已去。1997年6月民柬国民军总司令宋成密谋投诚,波尔布特得知后派人枪杀宋成夫妇及其八个子女。红色高棉的官兵忍无可忍,第一次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一号大哥”。波尔布特仓皇逃命,但为部下抓获,随后被公审判处终身监禁。红色高棉希望通过此举改善形象,寻找出路,保存组织力量,但因波尔布特是红色高棉的灵魂和象征,对他的审判显然更使民柬群众士气涣散,无所适从。1997年奉辛比克党与人民党明争暗斗,又给残存的红色高棉一线希望,部分民柬武装甚至与拉那烈派结盟反对人民党。然而,7月初洪森以武力驱逐了拉那烈,完全控制了局势。红色高棉的如意算盘又一次落空。此后,在国际压力下,柬埔寨再次举行大选,拉那烈派与洪森派重新妥协,联合执政。红色高棉对前途已完全绝望。波尔布特1998年4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后,剩下的红色高棉领导人陆续走出丛林,形成又一轮投诚浪潮。毕姜、江裕朗等五位高级官员和马本、波尔布特遗孀梅松等人先后离开红色高棉。最后,12月5日,肯农等八位将军率数千余部投诚,民柬前主席乔森潘和前人大委员长农谢回归。1998年成了红色高棉的投诚年和终结年。红色高棉的兴盛和衰亡,构成了柬埔寨当代历史的重要篇章。

篇4:悲怆的小学作文250字

破旧的农舍里飘出一缕缕琴声。钢琴是从废品站里回收来的,音质很不好,但丝毫没有妨碍到泰安的心情。他的一生都充满着不幸――父母先后因病先后去世,姐姐又承受不住家庭的压力用一根绳索解决了自己的生命。现在泰安所有的,只有那一架钢琴和一下雨就漏水的茅草房。但不得不说,泰安是钢琴天才,不要人教,只要手一放到琴键上便可以行云流水地弹上几个小时。

又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崎岖坎坷的人生道路与茫然的未来。便把这一切全都发泄在了钢琴上。悲哀的旋律像是低低的倾诉,愤怒的和弦像是内心的伤痛。泰安从来没有这样过,他发誓,自己要好好地活下去。意犹未尽的尾音之后,是周遭死一般的`寂静。

他的才华被世人发现。泰安连续地开着独奏音乐会。晚上的回家路上,他被这一带的小混混看上,抢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并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篇5:悲怆的意思, 悲怆的解释

仓卒岁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陆离。聚晴聚雨人事天天变,有喜亦有悲。恩怨爱恨,世事如棋,每局都充满传奇,若颦若笑难辨心中意,似比幕前做戏。曾有歌星如是唱,把人生岁月喻为一局棋,个中的变幻莫测,翻雨复云,确是无法预料的事。

是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谁可预知那一段是春江花月,岁月静好。那一阕是阴霾满天,细雨霏霏?人的一生,几十年的光阴,确是像一场梦一样,在浑浑噩噩中就过去了。但在人世间留下的每一步脚印,每一个痕迹,每一段欢笑,每一节悲凉,细细想来,确是像一首或抑或扬,或起或落的歌。

而生活的`路里,每个人都走着自己的径道。有些人是锦上添花,一路风景一路高歌。仕途顺畅,一切称心如意,不知什么叫悲凉。但有些人呢,一切都总是不如意,走每一步都是那样的艰辛,那样的多灾多难。明明这样做是好的,却偏偏又走向了它的反面。或者根本就没有到你想的机会。

因此,在凡尘人们遗忘的角落里,总有一些孤苦彷徨的灵魂在叹惜,在哀怨。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幻也不是夸张。不是振臂高呼一些口号,或是用一些好词好句就能改变得了的。现实中,有些坎坷的人生路,在走到孤独荒凉处,免不了泪的身影就会出来圆场,泪的小雨就会洒在红尘的渡口。但这并不是对人生前路的全盘否定,这种悲怆,只是人生真谛的一种感触。是对自己命运不际的一种渲泄和抗争。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划落。从起到落就完成了一天的行程。人便也在太阳的起起落落中挥霍着时光,支付着寿命,算计着得失。但同时,也在起起落落中聚积着爱恨情愁,演绎着悲喜苦乐,循环着生老病死。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这样的起起落落,有多少个这样的每一天。虽然,生活的长路里有眼泪,有悲愁,有困苦,有无奈。但更有欢欣与笑声。而正因为有了这些,才显示出红尘有爱,人间有情,也才展示了人间的多姿多彩,芸芸众生。

但滚滚红尘,芸芸众生里,人生真谛的碰触,总会使人衣襟带泪,愁苦哀叹。总会怨恨天公的不公,世事的不平。总是质问为什么不幸总是自己遇到。质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那些幸运的人那样,每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一切称心如意地生活着。

篇6: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背景资料

《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 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4度、高8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 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一出现就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 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E大调上开始,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这股音流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把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高潮。整个呈示部在高潮出现的强劲和弦中结束。展开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调上开始,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依然存在,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接着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 这两种冲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调上出现,又在D大调、g小调上重复。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显示了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和气概。

悲怆奏鸣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由极慢的慢板转为辉煌的快板,在序奏中掩埋着悲怆动机。这一部分出现在第1,2,3小节中,表现出那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将精神的防线击溃的那种情形,随后的几个小节中有所缓和。如果说前面几小节是悲痛的话,那么紧接着的几小节就是悲伤。随后主部的第一主题展开,在一系列的断音爬过钢琴键盘的小字二组,小字一组后,有种乘着震音断奏而热情上升的一种感情,这一部分共有五次的持续的感情上升,可以说是热情澎湃。随后第二主题展开,这一部分轻快而富有流动感,从第65小节开始,加入了大量上波音的使用,一直持续到第90小节。随后进入发展部,总体来说在发展部从音乐中可以听见第一主题中的大量不断上升的断音,从内容上来讲,是G小调的极慢板动机进入快板而发展的第一主题,至300小节,进入曲末,在上升的断音中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整个乐章充满抒情的气氛,形式为三段体。第一段,优美而抒情的主题,风格与第一乐章迥异。回到了一种平静的心态,进行之中也悄悄地从三声部变奏为了四声部(9小节),随后进入了第二段,(从第38小节开始)一种意兴阑珊之感也涌上心头,此段中大量出现的是左右手相互交替的三连音的伴奏,在第42小节时一度出现紧张感,但是一闪而过至51小节重新演奏第一段进入第三段,幅度也渐小,渐渐的恢复平静。

篇7:悲怆的联想

按照艾伦·韦斯曼的描写,答案当然是后者。在这本书里,我们很不情愿地看到:当人类消失的那天,大自然接管了世界。风、水无情地拆除了人类的诸种得意建筑:高楼、公路、地下管道无一例外地被腐蚀瓦解;曾经充斥着化学物质的地方,森林回来了,濒临灭绝的动物繁殖起来;矿产地被草木掩埋,塑料、橡胶、金属罐,经过长时间的、艰难的生物和物理消耗,最终被大自然回收;对人类有依赖的生物,包括虱子、螨虫、细菌、病毒,满怀对人类的怀念,怅然消亡……

自嘲、反讽,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到后工业化时代的艾伦·韦斯曼,修辞和文风的巨大落差,在五百年间人类的发展历史背景中,无疑彰显出不断成熟的人类在反省或者理性批判精神上的升级版,从这个意义上讲,莎士比亚的赞美一点也没错。

作为新闻记者,艾伦·韦斯曼的联想采用了完全的新闻写实手法:真实的采访、细节的描写、扎实的数据,这不是科幻,虽然整体的构建像是科幻,这不是文学,虽然全书的基础即是一个想象中的或许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但谁又能够说它不真实呢——如果你和他一样带着认真的眼光审视高度发展的工业在地球上的所作所为,如果你和他一样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人类和其他地球生物的关系?

任何建设和破坏、智慧和愚蠢、伟大和渺小,都能够因时间、空间而发生如悖论般的转换,看《没有我们的世界》所产生的悲怆的联想,反过来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个世界,特别是在它“有我们”的时刻,这就是作者通过这本书给我们的结论:“没有了我们,地球母亲将默默承受,继续生活;可是,如果没有了她,我们根本无从存在。”

说到底,艾伦·韦斯曼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他很客观地指出人类的艺术能够穿透自然的风蚀作用,会永远在地球上留下美丽胎记。他还很乐观地讲了两个关于人类延续的神话:在其中的一个神话中,海水泛滥,地球历经轮回,世界重来,人类最原始的祖宗——脊椎动物再次从海水里挣扎着爬上岸;在另一个神话中,他语句里充满沧桑感:“或者甚至会有这么一天,我们早已消逝,可却不堪忍受没有地球的寂寞——我们曾经如此愚蠢地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自取灭亡。我们,或是我们的回忆,也许乘着宇宙的电磁波搭上回家的航船,久久萦绕着我们深爱的地球。”

篇8:音乐听《悲怆奏鸣曲》有感

近段时间不知道怎么的迷上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每次听完这部曲子我都颇有感触,最后整理出了这篇听后感。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悲怆》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这部作品前后两个乐章如暴风雨般有万钧一发之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品中激昂的人生激情。《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

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接着,阴暗的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引子好象是沉重的压力伴随着痛苦的叹息。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活泼、抒情的主题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再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激昂奋进的音调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

进入第二乐章。第二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淳朴优美的旋律,响彻着圣咏式的和声和管风琴一般的音响。抒发了宁静诚挚的感情。最后曲目进入第三乐章。柔和而恬美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乐章充满田园风味,富于幻想性格。柔美、轻巧。

我觉得悲怆的主题就好比一个被通知的患了无法治愈的绝症的患者一样,第一乐章初闻噩耗如晴天霹雳般病人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心中一直在反问自己是我得了不治之症吗,是不是在做梦,感情激昂过后,进入第二乐章,病人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回忆起自己曾经渡过的那些值得回忆的岁月,平静而略带一丝伤感之情在心头徘徊,此时进入第三乐章,病人感觉不能在只生活在回忆里,奔向了新的生活,让自己在剩下的不多的岁月里充实的过完每一天,在平静中离开人世,全曲结束。

篇9:悲怆的意思, 悲怆的解释

“顿河激流,哥萨克妇女悲怆史”

――解读《静静的顿河》中的妇女群像

[内容提要]:被称为“悲剧作家”的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在谈到《静静的顿河》的创作构思时曾说,他要通过“对顿河哥萨克的生活描写”来表现“由于战争和革命的结果,在生活和人的心理所发生的那些变化”,揭示“陷入19至19间诸多事件的强大旋涡中的1些个别人的悲剧命运”。以此为依托,加上作品男主人公葛利高里鲜明的代表性,历来众多研究者均围绕他的悲剧命运来展开论述,而本文则想通过分析与葛里高利命运相连的几位女性来展开论述。通过她们的爱情婚姻命运来窥见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这段时期俄罗斯国土上急剧发生的各种风云变幻,激烈而残酷的阶级斗争在哥萨克妇女传统的生活和思想中所引起的剧烈变化,以及由此作出的不同反映和抉择。她们的抉择1定程度上配合着哥萨克社会变革,也预示了哥萨克民族命运的走向。

[关键词]:哥萨克妇女群像   爱情婚姻命运    民族命运   悲剧

《静静的顿河》写了与葛利高里命运相连的5位女性,她们是:葛利高里的祖母――1个不知名的土耳其女人;葛利高里的母亲――伊莉尼奇娜;葛利高里的嫂嫂――妲尼亚 ;葛利高里的妻子――娜塔莉亚;葛利高里的情人――阿卡西妮亚。5位女性,3个时代,然则她们的爱情婚姻命运却具有惊人的相似:爱情不自由,婚姻不自主,命运殊路同归――死亡!由于生活信念不同,爱的方式不同,每位女性的性格各异又演化出5种不同的爱情婚姻命运模式:土耳其女人神秘的婚姻,奇特的死;伊莉妮奇娜亲人般的婚姻,安详的死;妲尼亚玩到了头的婚姻,凄艳的死;娜塔莉亚没有爱情的婚姻,留恋的死;阿克西妮亚没有婚姻的爱情,脆烈的死。

小说第1章,麦列霍夫的祖先老普罗柯菲和土耳其女人的不幸婚恋史就弥漫出1种悲剧气氛。“被俘的土耳其女人”是葛利高里的奶奶,她是作为战争的胜利品被葛利高里的爷爷从土耳其带回顿河的。这1度被哥萨克引以为豪,因为这个用马蹄来翻耕土地的民族向来以骠悍和尚武的精神著称,勇敢是衡量1个人最重要的标准,老普罗柯菲这回可为哥萨克男人争了光。

篇10:古都的疼痛与悲怆

这样的警报声,会给人乌云压城的感觉,阴霾的日子不必说,就是晴天,那阳光似乎也格外惨白。但只是几个小时的情绪低抑而已,大屠杀纪念馆从没去过,也没想到要去。后来了解到张纯如的自杀,就更不敢去了。然而,今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在电影《南京!南京!》放映之前,我终于决定去了,带着八岁的儿子,很郑重。事实上,主要是为了孩子,出于某种洁癖,我自己是情愿回避历史具体的残忍的,只要看见残忍两个字,领会它背后可想而知的内容就行了,不需要展开去看。可是,我担心儿子不能领会。

人很多,排了几条长龙,我问工作人员,是不是因为清明节,人特别多?我希望这是充满同胞亲情的清明祭奠,以证明某种未被遗忘,替死者也为自己确认一份安慰。可是,工作人员回答:当然,清明放假嘛,平时哪有时间。我强调地问,这些人是不是专门在清明节来祭奠的。他说,那倒不一定,这种情况也有,但是很少;双休日也有很多人来的,这里不要钱嘛。

门口的雕塑先声夺人。几乎都是枯干的手,奋力前倾的姿势,离乱中悲怆的奔逃,生的极度紧迫与凋零。老人在逃,底座上的字:“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数量甚少的日本兵便能降伏数量甚巨的中国百姓的史实,似乎一直是中国人没有骨气、不敢反抗的耻辱的证据,许多后来者说起来都振振有词哂笑不已,我自己也曾经这样说过。可是,一旦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想一想,我的声音也是喑哑的,我不敢保证自己会奋力冲上去。几年前,看见《南方周末》上有篇文章写到,二战期间,面对纳粹,欧洲人也是这样的,不能要求手无寸铁的百姓如何奋不顾身地抵抗有武装的军队,更不能对百姓进行这样的道德施压。由此我才如释重负,不再为自己的贪生怕死而暗自羞愧。中国人总是以嘲笑中国人为能事,而嘲笑的同时,是把自己排除在“中国人”这个群体之外的。陆川反其意而行之,《南京!南京!》一个重要的创作意图,就是要表现南京人的抵抗,中国人的抵抗。南京陷落时,并非毫无抵抗,而是有过极其壮烈的抵抗,尽管只是极少数人,也足以成为南京人乃至中国人骨气的证明了。当然,不抵抗主义是有的,守城的官兵大部弃城而去了,据说台湾影星秦汉的父亲孙元良就是其中一名高级军官。半个多世纪之后,秦汉又来演了《南京大屠杀》(《南京1937》)一片中的男主角,不知当时有何感想。

一尊雕塑是男人拖着妻子在逃:“惨啊,我可怜的妻!恶魔奸了你,捅了你……我们死也要在一起!”这是一个无奈的知识分子的终极挣扎,自有一种特别的酸楚。另一尊雕塑是母亲面对苍穹倒下了,扭曲的身体上,孩子在吃奶:“身体寒冷、惊恐将这哭僵的孩子凝冻!可怜的宝宝怎知母亲已被捅死,血水、乳水、泪水,已结成永不融化的冰。”看到这里,我近乎攫取地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庆幸我们是安全的。一直在和平中,便觉得唯有贫穷是可怕的,看看这些悲惨的场面才意识到,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战争更可怕?如果战乱到来,我将攥着孩子的手,盯着孩子的眼睛,对他说什么、做什么?我想我一定恨不得用我的拥抱把他嵌到我的身体里去,用我的注视把他吸入到我的眼睛里去,我只能用我的身体去藏匿他、保护他,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能怎么样。

《南京!南京!》中的唐先生一家又让我想起这两尊塑像。唐先生也是一个可怜的知识分子,女儿被日本兵从窗口扔下时,唐先生的哀嚎声和扭曲的面孔,可以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范伟演得真好。和平心态的后坐力太强了,在难民保护区里,唐先生的妻子等一干人还在打麻将,还在莺歌燕语,唐先生还在跟小姨妹打情骂俏,唐先生的妻子还在敲打着唐先生把每月的薪水交来,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韧性,只要不是打到头上,就依旧是糖化在水里的日子,甜得捞不起来。两个民族,不一样的活法。日本是一个紧张而阴沉的民族,日本人的人生似乎就是一场没有怨言的苦役,他们的戏都让人觉得沉重悲怆;中国人就活得放松,甚至放松到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国的戏是吹吹打打,何等的热闹,结局也往往是大团圆。唐先生是一个试图苟安的好脾气的上海男人,可是,最终还是家破人亡了,悲剧使唐先生蓦然变得很像个男人了。

为了苟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唐先生去向日本人举报了保护区内收容伤兵的事情,这一举动让我特别鄙视。可是,没几天又看电影《拉贝日记》,我对于唐先生的鄙视减轻了。《拉贝日记》中,也有偷偷收容伤兵这件事,拉贝先生知道后,坚决反对,他说,这样会害了整个保护区。拉贝遵循保护区的规则,因为这是保护区得以存在的前提。说到底,这是一种理性。其实,在惨绝人寰之前,还是有一点规则可讲的,如果南京当时宣布为不抵抗城市,按照国际规则,是不至于招致屠城的,可是,国民政府一面下令守城抵抗,一面又不坚决,日本军队一来就溃逃了,所以才有了这场屠杀。“一•二八”事变时,一些并没有真正的抗日行动,只是成立了抗日团体、拥有团体徽章的青年或操练过几日的学生军,都被日本人捉来杀害了,关于此,鲁迅感慨:“像这一般青年被杀,大家大为不平,以为日人太残酷。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挂就算成功了。日本则不然。他们不像中国这样只是作戏似的。日本人一看见有徽章,有操衣的,便以为他们一定是真在抗日的人,当然要认为是劲敌。这样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集外集拾遗•今春的两种感想》)日本对待中国当时的守城抵抗,可能也是有着这样的认真,因此紧张万分,严阵以待,发力过猛,“防卫过当”。殊不知,南京的守军并不认真。

德国是极其讲究规则和理性的民族,拉贝正是传统的德国人,所以他会理性地遵循一种规则去做。《拉贝日记》中反复提到规则,强调规则。拉贝还说了一句话:我倒希望这里日本人多一些,日本能跟伟大的德意志结盟,说明他们还不错。所以,别以为拉贝保护中国难民,就说明他看得起中国人,不,他只是出于人道,在国际公约的理性约束下的一种人道。如同美国白人认可法律规定的有色人种的权益,并不等于对有色人种真正的平等与尊重。这种人道也是一种理性。这种与民主、科学并行的理性或许比道德和正义更能保证人道的结果,所以它很重要,值得遵守。如果没有这种理性,拉贝就未必会去向日本人争取设立这样一个保护区。我之所以不再那么鄙视唐先生,是因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他的所作所为有可宽宥之处。理性的人道是超越民族主义的,因此在特定的情境下更加可靠。

应该把民族主义跟爱国主义区分开来。民族主义情绪就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将民族情感强化为一种道德,这种集体道德貌似一个庄严的穹庐,其内里却往往被抽空了,又缺乏理性的支柱,很容易坍塌。民族尊严就是所有公民尊严的总和,公民有尊严,民族才能有尊严,国家是否给予了公民以尊严?公民是否重视了自己的尊严?这都是需要自问的。想起郁达夫的《沉沦》,一个留日中国学生很苦闷,去嫖妓都受到日本风尘女子的鄙视,只因为他是支那人。苦闷到最后,这个人投海自杀了,临终时留下话:“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主人公的苦闷十分令人同情,爱国之情也十分可嘉,渴望祖国强大起来也是真心的,可是,强大起来干什么呢?就是使子民得到嫖妓的尊严和便利吗?关于《南京!南京!》中那个日本人打鼓的细节,许多人不以为然,认为那是在张扬日本的民族士气,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把中国人的士气表现得比日本人高呢?事实的确如此吗?如若不然,跟精神胜利法又有何异?我们真的需要跳过民族主义情绪来讨论民族的尊严和士气问题了。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发奋,才会迎头赶上,仅仅不服是没用的,也不能证明其爱国。我认为陆川并不是要为日本精神张目,他是在表达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他看到了深植于日本民族根性中的难以征服的东西,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巨大的危机感,他把这种感觉渗透到了打鼓这个细节中。陆川把打鼓的场面表现得那么充分,就是为了提醒或者说警醒中国人要有危机意识。对待日本,可能真的需要适度的紧张感。

纪念馆前还有一尊塑像,是独向苍天的悲愤的女人,底座上写着:“圣洁的灵魂岂容禽兽的凌辱?!只有死!只有死!只有死可洗去这污浊!!!”这段文字中暗示的意思我不能接受,为什么被奸污的女人要以死去雪耻呢?这等于告诉女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女人的贞洁都比生命重要,女人敢于以死来去除强加到自己身上的污浊,这个民族就干净了,有尊严了。然而,一个文明的民族应该这样告诉自己的女性公民——这不是你的错,即便被凌辱了,你也应该活下去。女人的贞洁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再具体说,就是关系到这个民族的男性公民的尊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南京!南京!》也触及了这个问题。在关键时刻,女人的手举了起来,挽救了很多同胞的生命。可是,举起手来的只能是妓女,陆川的勇气到此为止。不敢想象,电影会让一个女大学生举起手来,那样国人是绝对接受不了的。可是,为什么只能是妓女呢?为什么妓女去献身大家就不那么心疼呢?因为她们是凭这个吃饭的?可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体的尊严是人人平等的,不应有等级之分。就为了他人而去献身的屈辱或崇高而言,一个妓女和一个女大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类似的情况,中国历史上有王昭君也有赛金花,二人的性质没有太大差别,可是,王昭君流芳千古,赛金花遗臭万年,原因在于王昭君是宫中贵人,而赛金花曾经做过妓女。如果影片中的几个妓女经历这场劫难后都活了下来,结局会怎么样呢?不会有人感激她们,她们将遭到更大的唾弃,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都不脱这样的命运。

进到纪念馆里面,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它的设计催人泪下。整个肃穆悲怆的格局、雕塑、石碑、照片以及一大片象征着历历白骨的大块的鹅卵石,无不揪人心底。还有它的音乐,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悲怆的音乐。一开始,儿子问我,妈妈,这音乐怎么这么悲伤啊?他显然感到不安了。我说,因为这是在纪念一段悲伤的历史。后来,他又对我说,妈妈,我害怕这音乐,它太忧伤了。我感到他快要受不了了,但我还是带着他继续走下去。大滴的眼泪似乎就悬挂在眼睫上,等待沉重地垂落,胸腔透不过气来。我想张开嘴,大口呼吸,甚至大声哭泣。我告诉自己,这就是让张纯如窒息绝望乃至走向自杀的那些人性之恶陈列的地方。

看着万人坑里的骨头,我的骨头缝都凉飕飕的,这些都曾是如我一样的肉身呀,不是被生命的自然衰竭,而是被人为的酷虐毁掉了。生命被拿走了,也许没有什么,站在时间的彼岸来看,结局是一样的。可是,想想刀枪对于肉身的施暴,那些血腥酷烈的场面,我感到受不了,那是一种生理的痛楚,未经内心便直抵身体。一时间,甚至对于自我及亲密之人的肉身,都产生了深重的怀疑和否定。“被刺刀挑开肚皮的孕妇”,这些语词和画面首先抵达的是我的腹部,我感到了来自子宫深处的疼痛。我忍不住伸出手去摸摸孩子的头,它依然完整而坚硬,我心里略感踏实。耿立在散文《遮蔽与记忆:赵一曼》中提道,日本人对赵一曼行使酷刑,连女性器官都不放过,甚至故意如此,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身体的酷刑,更是一种精神的酷刑!女人的感性使她们的内心离身体更近,当她们柔软的隐秘惨遭暴力的荼毒,世界都不能不为之痉挛!女性器官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这不仅是对女性的施虐,更是对母亲的施虐,是对整个人类的施虐!

那样的强奸,连动物的交配都不如,会有快感吗?人一旦变态,真比野兽都令人恶心,恶心得可怕。所谓禽兽不如,此一也。种种的残暴,连张纯如这样的旁观者都对人类产生了自暴自弃,那些当事者又是如何经历过去的呢?他们不会作呕吗?不会自我否定吗?只能用走火入魔来解释,人性在特定时刻无法降住魔性。人类的生命需要尊严,我们从人类相同的肉身中看见自己,所以,对于他人生命尊严的否定,就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人类生命尊严的否定。而对他人的肉体施虐,实际上就是在对自己的内心施虐。《遮蔽与记忆:赵一曼》中写道:在赵一曼所受的虐杀中,我们感到酷刑和罪恶不仅是日本人的耻,它是人类犯下的罪,是世界之耻。战后人性回归,确有日本军人无法承受自己曾经的人性恶,自杀了。日本军官大野泰治对赵一曼行刑前,居然先到牢房里去请她为自己写字留念,赵一曼为他写了一首诗,大野后来一直保留着;在战犯管理所交出这首诗时,大野先对着那张纸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祈求赵一曼灵魂的宽恕。

许多人把焦点对准《南京!南京!》中的日本人视角,我倒觉得这不应该被视为日本人视角,电影是站在人类视角(或者大人性视角)上来考察南京大屠杀的,在表现民族之痛的同时,还表现了人类之伤,或者说人性之殇。

但是,《南京!南京!》结尾的角川自杀,我认为是生硬甚至虚假的。我也看过冯小宁的电影《紫日》,日本小姑娘秋叶子的城府远远超出苏联女红军和中国农民的想象,使人蓦然感受到日本民族那种阴沉的讳莫如深的人性的可怖,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是永远不该有安全感的。连一个小姑娘都如此人小鬼大,令人惊悚,一个身经百战的军官怎么可能那么从善如流呢?日本的武士道传统精神不消说了,就是正常的学校教育,也是教人发狠,走向决绝,乃至去死的,《紫日》中教官的狞叫不就是这样的吗?它在关键时刻就会响在秋叶子的耳边,使之做出令苏联女红军和中国农民匪夷所思的决定。日本顽强的文化传统和人格教育注入其国民骨髓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说服和感化的,时至今日,我们仍不能存有幻想。

儿子因为喜欢日本的动画片,进而喜欢日本,并立志将来要到日本留学,他问我,和美国比起来,我们是不是跟日本和韩国更好些?我很诧异,难道纪念馆里的这些都白看了?他说,因为日本和韩国跟我们近呀,是我们的邻居。我说,感情好不好跟远近没关系,姥姥离你那么远,你不是还跟她亲吗?对于跟自己情感倾向相逆的事情,他可能一时难以接受,同时也怀疑自己留学日本的愿望应该与否,所以他实际上是在跟自己辩论。好在,多少天之后我发现,这次参观并没有改变他将来留学日本的愿望。我并不愿意把简单的好恶强加到孩子头上。

小孩子老想搞清简单的是非,他问我,妈妈,日本人是不是最坏的?我说,不能一概而论,哪个国家都有好人和坏人,只能说侵略中国的那些日本人是坏的。他又问,哪个国家的人是最好的?是中国人吗?我还是前面的回答。他大概感到不得要领。他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要来打我们,我的解释苍白无力,而且突然发现,我也不太明白。小孩子的发问是无意中的刁难,最不易应对。把非凡的复杂化为非凡的简单需要高超的智慧,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也绕进去出不来了。

看到悲惨处,他又问我,妈妈,我们是不是应该继续憎恨日本人?我想了想说,现在的日本人不是当初侵略我们的那些人了,恨他们也是没有道理的。他接着问,我们是不是什么时候也要去打日本人?我问为什么,他说,报仇呀。我举了他自己的一个例子来启发他,曾经,他跟我说有个孩子老打他,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我愤激地脱口而出:你为什么不打回来呢?你狠狠地踹他一脚,看他还敢不敢!他发窘地笑着,叫道,妈妈,你怎么能这样!我再打他一下,他不还是要打回来吗?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我惭愧地感慨,这小孩儿,简直能成佛。通常,我们既希望和平,又希望对方先放下屠刀,这样,就永远不能立地成佛,而这个小孩子做到了:放下屠刀,从我开始。启发完了孩子,我自己却迷茫起来,佛能当什么呢?能抵抗和制止侵略吗?佛跟侵略一样的恒久,但又永远不搭界。

几面墙,镌刻着遇难者的名字,其中一面墙的上方挂着“清明节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亲人仪式”的蓝底白字的横幅。大多数遇难者,连名字都不知道,这几面墙上只镌刻着小部分人的名字,有的人还只是代称或外号:老滑嘴,老九,老母猪(女),井关氏(女),某某某父亲、母亲,等等。老滑嘴、老母猪,这些名字让我想起萧红的《生死场》,这就是中国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因为清明节,有一些名字上粘贴着菊花和白条,其中有一个人在九个名字上贴了菊花和白条,条子上写着:某某某太祖母、祖父、二叔、三叔、四位堂叔、哥哥。还有一个人贴了七处,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姐姐、妹妹。国恨和家仇,就这样统一到了这些痛失九位、七位亲人的人心里。

有一束菊花放在松树下,白纸上写着:无名英雄、石城女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某某同志千古。幸存者也死去了。死亡会扯平一切吗?

环顾纪念馆,想象着,脚下这块土地上七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仿佛看到、听到那些屠戮的声音和场面,眼前是血雨腥风弥漫,睁不开眼。

一大串一大串黑白或彩色的和平鸽,多数出自日本学生的手,令人欣慰。无论对于侵略方还是被侵略方,反思都比纪念重要,记得都比忘却重要。

和平广场上怀抱婴儿、手托和平鸽的母亲雕塑,给人以安宁,并送人在安宁中离开。

篇11:英气的“对”悲怆的“表”

一、从内容上看。品读《隆中对》,我们仿佛看到了“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诸葛亮意气风发地在向世人宏论天下大势,胸有成竹地预测着未来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反观《出师表》,文章虽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赤胆,但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到诸葛亮此次出师伐魏实属无奈之举。无奈的原因有四点:1.正如诸葛亮所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当时的蜀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出师乃迫不得已而为之;2. 诸葛亮是感激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的,正如他在表中所写“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如不出师就有愧于先帝的“三顾草庐”之恩,有伤先帝之明;3. 从“表”中絮絮不止的嘱托和作者叙述自己“二十有一年”的经历,读者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对于那个昏庸的后主刘禅的强烈责任感,而毫无疑问,刘禅又使睿智的诸葛亮感到些许无奈;4.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写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诸葛亮当年出师伐魏是悲怆之举。

二、从结构上看。“对策”一段,诸葛亮首先指出“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事实,一下就把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囊于自己的视野之下,向世人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然后分析了由弱变强的曹操之所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一是“天时”,二是“人谋”,而这里诸葛亮又特别强调的是“人谋”。他明确告诉刘备“不可与争锋”。接着诸葛亮又论述了“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的情况,为刘备作出了“为援而不可图”的战略决策。基于对上述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而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做根据地;最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从行文上看,这段对策的特点是:实事求是,论证严密,层层深入,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充足理由,进而得出明确结论,整个规划严密合理。如此清晰的条理,丝丝入扣的分析,毫无疑问,诸葛亮的英豪之气已跃然纸上。难怪当时求贤若渴的刘备听罢发出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慨叹。

而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开篇写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调子之低沉就足以令人悲凉。而在接下来的第三、第四、第五3个自然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3条建议,笔者认为《出师表》的第五自然段似乎放在第三自然段之后更合适,这样3条建议排列有序,既能体现文章条理分明的特点,又能使“贤臣”的形象具体化。文章条理的错乱,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诸葛亮当时悲怆的内心世界。文章的第六、第七两个自然段,诸葛亮虽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但字里行间亦隐约透露出凄楚之情。行文最后,诸葛亮写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既是臣希望君对不当之词的谅解,也是此时作者悲怆心情的折射。另外,纵观全文,行文中13次使用“先帝”也足以令人心情酸楚。

三、从语言上看。《隆中对》中诸葛亮每作一个分析,都是先短句,后长句,短句是分析,长句是总结。无论是对既占“天时”又有“人谋”的曹操,还是对“国险而民附”的孙权,以及对荆、益二州的刘表、刘璋,都采用近乎相同的句式来概括。例如,“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是短句,是分析,“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则是长句,是总结。按常理,短句表达明快的事理,长句阐述复杂的内容,而诸葛亮的“对”却有着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在别人看来乱如麻,理还乱的时局,他却表达得如此的轻松愉快,简洁明晰。另外,这段“对”朗读起来,短句读来朗朗上口,长句读来也让人有茅塞顿开的快慰之感。两者搭配朗读,又产生一种抑扬顿挫之美,并且越读越激昂,诸葛亮的英锐之气也就愈加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师表》却有重复啰嗦之瑕疵。如第七自然段结尾处的“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完全是多余之笔。原因有两点:1.本段(第七自然段)重在表达“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而结尾一句与本段的主要内容似乎关系不大;2.第八自然段诸葛亮在归纳各方面的责任中已提到了“兴德之言”的责任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兴德之言”就是“忠言”,所以第七段的结尾一句完全可以省去。

另外,在诸葛亮写完《出师表》的7年后,也就是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在出征途中病死于渭滨,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心情是悲怆的。

综合上述,《隆中对》(“对策”一段)让当年英豪气概的诸葛亮“站”立在我们面前,而《出师表》一文则向我们塑造了一位殚精竭虑而又悲怆的“末路”英雄的雕象。

上一篇:五年级一班朗诵稿下一篇:教师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