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

2024-05-23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共4篇)

篇1: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

预防各类导管脱落管理制度

一、加强对带有各类管道患者的管理,进行导管脱落风险的评估,确定导管脱落危险等级。

二、对有导管脱出危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认真查看导管的固定及通畅情况,加强巡视,床头悬挂预防导管脱落的警示标识。

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各种置入管道的目的、注意事项及维护、防脱落的相关知识,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并记录。

四、导管置入深度符合要求,并应妥善固定、放置,避免扭曲、打折、牵拉等,防止导管脱落。

五、更换引流瓶或引流袋时,应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一人更换。

七、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酌情给予保护性约束措施,防止其将导管拔出。

八、护士长应加强对科内预防导管脱落护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并督促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

九、护理部对临床科室预防导管脱落的护理工作定期进行质控、指导。

篇2: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

1、插管前。检查导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一律不用,如过硬、过软或型号不符等。

2、插管时,导管插入深度符合要求,并妥善固定。

3、导管各连接处连接紧密、牢固。

4、作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意义,保持管道通畅的注意事项,避免扭曲、受压、堵塞、活动时扯脱。

5、对意识不清、躁动、小儿等不配合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防止将管子拔脱,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

6、在给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时,如翻身时应先固定好导管,再给病人翻。

篇3: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

1 临床表现

患者为手术后3~6d, 自监护室搬出后, 因坐起咳嗽、起床等原因, 导致中心静脉导管脱落, 发现时间在1~5min。患者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窒息感, 大汗淋漓。血氧饱和度可降低至30%~85%。查体:呼吸浅快, 脉搏细速, 可有紫绀或无明显, 血压多下降, 心电监测提示:窦性心动过速。立即夹闭导管, 重新建立静脉通道, 拔出导管后, 可见导管深至侧孔处均为气体。

2 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理论依据

通常中心静脉压为4~10cm H2O (1cm H2O=0.098kPa) , 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血容量不足, 当患者坐位, 与心脏水平相比, 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水平可能为负压状态, 此时静脉内压低于大气压, 咳嗽或剧烈呼吸可能形成胸腔内负压, 共同作用下, 气体自脱落中心静脉导管进入肺循环, 但一般因压差小, 大多数为小到中等大小的栓子。

2.2 肺动脉栓塞诊断

迄今为止, 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可行的一些辅助检查, 而中心静脉导管所致气体栓塞并无典型的肺动脉栓塞三联征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 血气分析是肺动脉栓塞的重要筛选方法, 表现为通气~血流灌注不匹配和高通气综合征为特征, 通常伴有氧分压 (PaO2) 正常和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下降, 因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入气栓均较小, 通常PaO2>80mm Hg (1mm Hg=0.133kPa) , 可除外较大面积肺栓塞。此外, 文献表明, 约有93%的患者存在低碳酸血症, PaCO2<35mm Hg并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有86%~95%患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1]。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 能直接监测发现心房、心室存在的气体, 被认为是诊断麻醉手术过程中气体栓塞的金标准。但临床上术后导管脱落开放导致的气体栓塞, 发病突然, 多来不及检查, 而后病情缓解快, 缓解后患者多无不适, 不愿意再行检查, 得不到患者的配合。当时从中心静脉导管抽出泡沫性血液则是气体栓塞的明确证据, 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则可常规使用, 对提示或证实肺动脉气体栓塞的存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胸片、胸部CT对严重肺动脉气体栓塞具有参考价值,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费用高、有创、复杂、存在风险, 故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2.3 气体分布过程

气体一旦随着中心静脉导管进入体内, 其分布大致有4种途径: (1) 最常见的途径为:经右心系统进入肺循环, 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弥散, 最后经呼吸排出体外; (2) 聚集在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结合处, 大量气泡可栓塞在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 导致血流受阻; (3) 大量气栓通过未闭合的卵圆孔 (约25%的人群) 进入体循环; (4) 气体通过肺动-静脉的分流, 穿过肺毛细血管而直接进入肺循环, 引起心、脑、肝、肾的栓塞。后3种情况均可引起严重后果;但临床较为少见[2]。

2.4 发生后处理

(1) 立即夹闭中心静脉导管, 重新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后, 拔除导管; (2)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 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 (5~6L/min) , 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 (3) 采取头低位或左侧位, 将栓子局限在右心房或心房与腔静脉的结合处, 减少气栓进入肺动脉的机会, 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4) 奥美拉唑钠60mg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溃疡, 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以减轻急性肺损伤。 (5) 因突发缺氧导致呼吸困难, 患者可有濒死感, 表现为极度恐惧、紧张、烦躁, 此时应告知家属, 鼓励患者保持镇静, 保存体力, 给予其心理支持, 必要时可给予短效镇静药物。随着气体栓子的吸收、分散, 患者症状会逐渐好转, 其心理压力也会随之解除[3]。

2.5 预防对策

(1) 改进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设计, 防止脱落; (2) 加强护理操作, 加强巡视, 若患者术后病情稳定, 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参考文献

[1]赵淑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0, 21 (1) :30-34.

[2]倪蓉, 王力甚.静脉气体栓塞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医学卷, 2007, 4 (4) :423-426.

篇4: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

【摘要】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发生各类传染病突发疫情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做出相应部署,采取了许多工作措施。由此形成了大量文件材料,它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击各类疫情的真实记录,对于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为此,要做好防治各类传染病突发疫情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关键词】传染性;资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R184.6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51-01

1明确防治各类突发传染病工作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中央、省、市领导在指导防治“公共卫生突发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工作中形成的指示、批示及视察、督查的相关材料;②本单位在防治工作中做出的重大决策、制定的预案和监测方案及召开的专门会议;③本单位建立各类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机构、协调机制有关情况;④疫情统计情况及针对疫情采取的防治措施;⑤医院接收、诊治各类突发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的情况;⑥本单位开展防治、控制工作的情况报告、经验总结,动态信息、典型事迹及失职、渎职行为的处置材料;⑦组织医药用品和相关物资保障、生产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情况;⑧接受社会捐赠及捐赠资金、物质分配、使用的情况;⑨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决策和部署、法律法规、防治知识、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事迹的情况;⑩有关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传染病”科普教育宣传的文字、图片等材料,载体类型包括纸质、照片、音像及电子文件、实物等;其它与防治各类突发传染病工作有关的情况。

1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的作用

①“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它是原始形态的记录品,具有凭证作用。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它真实地记录在地方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同各类突发传染病或这一突发性疫病进行着艰苦、顽强的斗争。它全面记录了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积极打赢疫情防治战役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真实历程。它全面真实地记录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颂扬了我们坚强不屈的地方防治精神。这些“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记录了历史,具有法律效用,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同时也丰富了历史,为将来全民抗击各种传染性疾病留下了宝贵的史料。②“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在日后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和参考资料。收集来的“各类突发传染病”材料,如专题汇编、实物档案、“各类突发传染病防治情况统计表”、简报、专报等是当前和今后查考、借鉴、研究的宝贵财富,它真实记录了在“各类突发传染病”斗争形势最严峻时期,“各类突发传染病”指挥部在组织领导、信息报告、督查反馈、疫情救治、隔离、应急处置、卫生防疫等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具有较高的查找利用价值,“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是记录了前人研究成果和历史史实的最原始资料,真实可靠,任何研究工作,几乎都离不开档案资料。它为领导科学决策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和丰富的经验成果。“有档不查”就会造成工作上的重复劳动,返工浪费,充分利用档案,能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各类突发传染病指挥部在“各类突发传染病”工作中形成的方案、决议、决策、报表以及声像材料的利用和查考,为各类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指挥部的防治工作从应急管理转向长效管理,今后工作的开展,做好提前准备、提前介入、重点辅导,注意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起着必不可少的导向作用。为我们下一阶段“各类突发传染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好信息咨询服务。③“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是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生动翔实地反映了全市人民抗非斗争的全部过程,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全市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各类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顽强精神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品质。面对疫情的突袭、病魔的肆虐,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默默地走上抗击“各类突发传染病”的最前沿,反映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与死神做义无反顾的较量,反映了人们平凡的崇高,是撑起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脊梁!各级“各类突发传染病”防治指挥部及相关部门积极应对,按照“做细、做实、做深”的工作要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大量的文字,声像档案资料,它再现了全民抗击“各类突发传染病”阻击战在全国范围打响后,全民动员,人人参加的生动场面,展示了人民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伟大形象。“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材料成为宣传党和人民政府光辉业绩、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教材。

总之,深刻认识及时收集防治“各类突发传染病”档案资料的重大意义,以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精神,立即行动起来,将收集档案的触角延伸到防治“各类突发传染病”工作的第一线。紧紧围绕防治“各类突发传染病”斗争的进程,全方位、多渠道地做好档案收集工作。使防治“各类突发传染病”的档案资料真实、全面、完整地记录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战胜疫病的伟大历程。档案部门要全面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加强做好防治“各类突发传染病”这件大事,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各类导管管理规范05-24

各类制度范文05-16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04-20

各类校车管理制度06-30

养护各类管理制度05-06

各类假期管理制度05-12

党员各类活动制度05-07

学校各类考试制度06-15

各类系统运行管理制度05-23

公司各类印章管理制度11-30

上一篇:学校三廉教育活动方案下一篇:初一下册几何证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