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2024-04-30

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共9篇)

篇1: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2013年院办投诉及交办件分析汇总

2013年,共接待投诉及交办件10件,在投诉总量下降的情况下,病员同志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有益于我们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投诉分析:

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素质的上升,对健康的关注已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本年度,服务类投诉有5例,占据投诉总额的50%,体现出我们医疗系统的通病,医务人员压力大,并加情绪转移到情绪身上,仍需继续整改。

对于患者的求助投诉,证明我们在硬件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加大对便民服务设施的投入。

对于某些潜在医疗的投诉,主要原因在于医务人员沟通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还有所欠缺,没有尽到告知医务。

一起医院内部的投诉是因修建原因导致引起的,很快得到解决。

二、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核心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让医务人员学会保护病人和自我保护

2、继续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认真接待患者投诉,及早进行沟通、解释工作,科室应把握原则,不得激发矛盾。

3、加强医院在便民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保护病人隐私权,做到便民温馨服务。

4、不断优化我们的看病流程,力争使我院医疗资源能够合理分配。

5、继续将投诉做为当月考核的重要考量因素,加大对存在医疗纠纷投诉的惩罚力度。

2013年10月

篇2: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随着患者法律和维权意识的普遍增高,医疗纠纷正呈增加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影响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3月20日下午16:00,我院在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医患纠纷分析会,院领导与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均参加了会议。

分析会由医务科徐金升主持,由张明副院长给大家回顾了我院关于医疗投诉的相关文件和制度,通报了2012年发生的口头投诉和书面投诉,对其中较典型的口头投诉和书面投诉进行了详细解读。会上张明副院长指出在分析讨论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沟通”,绝大多数医患纠纷和投诉都是沟通不畅引起的,真正因为医疗质量引起的医疗纠纷案例很少。院投诉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对每个案例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对于对纠纷事件和当事医生如何处理,大家也都纷纷献言献策,其中不乏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就一些典型事例的起因、处理和预防措施进行了重点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于有争议的话题,讨论更为激烈。大家一致认为,通过2012年医疗纠纷总结及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目前我院医疗纠纷明显减少。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生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风险,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疗水平要不断提高,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尤其要注意到一些产生纠纷的隐患,通过及时沟通交流和协调,将之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后,张立森院长作了讲话,在讲话中他首先指出了开这个分析会的必要性——让我们的医务人员了解在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和处理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并进一步找出原因、落实责任,提出整改措施,使全院医务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其次,他还结合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何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

纠纷的发生并严肃指出了以下行为导致的医疗纠纷当事医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1.“生、冷、顶、推、脱”;2.沟通不充分;3.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4.多收费;5.爽约;6.违反医疗常规。张院长强调指出:全体医务人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这些医疗纠纷和投诉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工作实际,增强意识,防范风险,杜绝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本领和技巧。

篇3: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1 资料与方法

萧山区卫生监督所2008年受理的投诉举报案件及其调查处理资料, 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投诉举报基本情况

2008年萧山区卫生监督所共受理投诉举报560件, 其中食品卫生292件 (占52.1%) , 其中投诉无卫生许可证经营的最多 (见表1) ;医政问题224件 (占40.0%) , 其中非法行医占绝对多数, 有216件 (占96.4%) , 另外8件投诉医疗机构聘用无行医资格证人员上岗开展诊疗活动 (占3.6%) ;公共场所44件 (占7.9%) , 投诉主要集中在小理发、美容店和小旅馆。 (见表2)

2.2 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投诉举报中通过电话投诉的为506件 (占90.4%) , 其中有效投诉举报为通过来信等书面投诉的有19件 (占3.4%) , 通过卫生局、工商局等其他部门移交的有35件 (占6.2%) 。

2.3 投诉举报时间分布

投诉举报分布最高为第三季度, 共有214件 (占38.2%) , 尤其是7、8月份, 仅7、8月份的投诉就有165件 (占29.5%) 。最低为第一季度, 共有62件 (占11.1%) ;第二季度与第四季度较为接近, 分别为158件 (占28.2%) 和126件 (占22.5%) 。食品卫生投诉的时间分布图形与总的投诉举报时间分布图形相似, 第三季度最为集中。医政问题的时间分布以第二、第三季度为主, 第一、第四季度较少。

2.4 投诉举报处理情况

投诉举报事件100%都进行了现场调查核实, 经调查核实的有528件 (占94.3%) , 无法查实的为32件 (占5.7%) 。核实后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以取缔为主 (占54.7%) , 其余为罚款 (占18.6%) 、责令改正 (占15.5%) 和协商解决 (占11.2%) 。

3 讨论

2006年初我所开通卫生监督投诉举报电话“96301”以来, 大部分投诉举报都通过电话方式受理, 2008年我所共接听电话1 068次, 受理投诉举报560起, 其中以第三季度最为集中, 这可能和第三季度利于户外活动, 使就餐和就医行为增加有关, 投诉行为也相应增多, 这与其他地区报道相同[1], 也和亚热带地区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也相符[2]。但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投诉举报主要集中在无证问题, 食品卫生投诉以无卫生许可证经营为主, 医政投诉中非法行医占绝大多数。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 那里聚集着大量外来人口, 对吃饭和看病等行为有需求。而这些餐饮店成片存在, 由于租用的房子拿不出房产证明或房子面积太小, 无法办出卫生许可证。另有一些则是开个店, 主要面向老乡, 不知道要办卫生许可证或尚在申办过程中, 提前在营业的。非法诊所则散在存在, 位置隐蔽, 从业人员有些在家乡有执业医生许可证, 不知道到异地行医需要变更执业地址, 更多的则是曾经有过乡村医生的经历, 来到萧山后重操旧业, 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出外打工一般没有医疗保险, 当地医院看病费用又贵, 只好选择便宜的非法诊所。这类诊所房屋简陋, 设备缺乏, 几乎就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几张椅子就是全部当家, 而且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 很多投诉都是在出事后前来举报, 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而出事后非法诊所一般都关门走人, 换个地方再开张, 卫生行政部门也束手无策, 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 萧山区正在逐步推行外来工“同城待遇”, 外来人员及其子女和本地居民一样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 相信今后非法诊所会慢慢失去生存空间。而正因为投诉举报以无卫生许可证经营和非法行医为主, 因此我们在处理方式上以取缔为主, 对于条件满足开店要求的, 督促其申办卫生许可证。这是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执法方式, 也为了保障有证经营单位的正当权益。

针对我区实际情况, 我们要集中整治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等无证经营行为, 提高食品经营单位特别是小餐饮店的卫生条件, 并切实加强第三季度的卫生监督工作, 同时鼓励社会监督。

摘要:目的:了解萧山区2008年卫生投诉举报的情况。方法:对萧山区2008年卫生投诉举报按类别、方式、时间分布以及处理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萧山区2008年共受理投诉举报560起, 其中食品卫生问题最多, 方式以电话投诉为主, 时间分布以第三季度为主, 处理以取缔为主。结论:要重点整治无证经营行为和提高食品经营单位的卫生条件, 并加强第三季度的卫生监督工作;同时鼓励社会监督。

关键词:投诉,举报,分析

参考文献

[1]余利平, 骆丁伟, 钟彩梅.惠州市2004-2006年卫生投诉举报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3) :239-241.

篇4: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2013年,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0.16%,高于全国工业0.46个百分点;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6%;实现利润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47%,比去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轻工产品海关出口总额5583.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9%。

一、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轻工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16%,其中12月当月同比增长9.4%,比11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全国工业0.4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7%,12月当月同比增长9.7%)。

二、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

2013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6%。累计增速自下半年以来在13%-14%的区间内小幅波动,走势平稳。其中1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2.12万亿元,为年内月度最高值,同比增长15.2%,月度增速较前期有大幅回升。

2013年,轻工快速消费品、文体休闲用品及原料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行业主营收入增速提高,轻工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比上年同期提高7.06个百分点。

在各主要行业中,羽绒、陶瓷、照明、食品行业表现良好,主营业务增速均超过15%;乐器、钟表、造纸等行业增速较低。

三、产品结构调整初现成效

2013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2种轻工主要产品中,69种产品产量正增长,占总数的75%。全年各月度产量同比增长的产品比重均超过70%。在产量增长的轻工产品中,家电、电池、电动自行车、食品类产品增速较快。

产量下降的轻工产品中,下降较多的是以纸、革为代表的原料类产品和被转型替代的产品。其中:轻革、新闻纸产量降幅分别为23.7%、5.7%。玻璃保温容器、钟、家用电风扇、白炽灯泡、脚踏自行车等被转型替代的产品降幅分别为21.3%、12.6%、4.0%、3.55%、1.8%,这表明轻工行业加速淘汰低端落后产品、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已初步显现。

四、轻工商品出口保持稳定

2013年,轻工产品出口总额5583.38亿美元,同比增长9.99%,累计增速虽比上月有小幅回落,但稳定在10%左右,其中,12月份当月出口额547.2亿美元,为年内月度最高值。

2013年二季度轻工出口表现低迷,出现了月度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情况,下半年恢复正增长,从10月份起出口增幅有较大幅度回升。目前出口增速已稳定在10%左右,出口低迷局面有所改善,对促进轻工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五、效益水平有所提升

2013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4.89%;实现利润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

目前轻工行业亏损面收窄,行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增速以及资产负债率较前期也有所下降,轻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2013年,轻工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7%,比上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其中酿酒、饮料、日化、洗涤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率均超过10%,排名前列。

六、主要行业投资力度强劲

2013年主要轻工行业保持较高投资热情,主要轻工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投资增速较上年有所提升,为行业持续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七、2014年经济指标预测

根据2013年轻工行业经济运行走势,结合行业发展规律,轻工行业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0%。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轻工商品海关出口总额6113亿美元,同比增长9.5%。

篇5: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2013年生猪价格呈波动下行走势。预计2014年市场生猪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变,价格将先降后升,全年平均水平高于上年。

一、2013年生猪价格变化情况

由于市场供应较为充裕,2013年生猪价格呈波动下行走势,12月底,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公斤为15.73元,比年初下跌9.18%;全年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5.12元,比上年下降0.26%。具体看,其变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前期价格降速快,跌幅深。受春节后消费需求明显减弱等因素影响,2-4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月平均环比分别下降7.09%、13.32%、6.19%,累计下降27%。累计降幅比近十年来同期平均下降幅度高12个百分点,比上一下降周期2009年同期降幅高近3个百分点,为历年同期跌幅最大。

(二)价格反季节性变化明显。受国家两次启动冻肉收储及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在5-9月份市场消费淡季,生猪价格不降反升,连续三个多月持续上涨,涨幅累计达到近30%;四季度消费需求旺季,由于生猪大量集中出栏,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却一反常态震荡走低,特别是进入12月后降势明显扩大。

二、2014年价格走势分析

目前,生猪存栏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产能过剩的状况正逐步化解,预计今年生猪价格将呈先降后升走势。

(一)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减少、年底育肥猪大量集中出栏,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会得到改善。去年前几个月,生猪价格持续低迷,饲养亏损较重,部分养殖户开始淘汰产能较低的母猪。据农业部数据显示,从2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月呈回调之势,到年底累计减少2.7%。四季度,生猪价格不升反降,特别年末价格超预期明显下跌,引发一些地区出现恐慌性抛售,据统计,12月份生猪存栏量环比减少2.7%。预计春节后,随着传统消费淡季到来,生猪价格可能会进一步走低,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能繁母猪不断减少、育肥猪大量抛售以及春季仔猪市场不旺,将影响4、5月份以后市场生猪供应,届时生猪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

(二)饲养成本增加,将对猪价起到一定支撑作用。近年来,生猪饲养成本呈逐年递增之势。虽然去年国内玉米丰收和今年国际市场大豆预期增产,将有助于缓解后市饲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但生猪饲养的人工、防疫等费用不断上涨已常态化。今年1月1日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环保要求达标将使养殖场建设投入及运营支出大幅增加。在生猪养殖准入门槛提高后,对众多小规模户、散户而言,生存空间会受到挤压,将迫于环保压力,要么加大投入改善养殖条件继续保留在养殖行业,要么退出养殖,前者会增加生产成本,后者会减少市场供应,两方面都将对价格形成支撑。

(三)季节性消费对生猪价格的拉动作用将会减弱。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款消费大幅降低。2013年全国餐饮业收入增速比上年下滑近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的高档酒店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8%,比上年回落了14.7个百分点。中央规定对岁末年初市场猪肉消费影响更加明显,今年春节前公款餐饮消费、单位福利集中购买就大量减少。随着中央各项规定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消费这一推涨生猪价格季节、节日性上涨因素将持续减弱。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肉类消费中牛羊肉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今后年底制作腊肉、杀年猪效应对猪价提振作用将趋于弱化。

综合以上情况看,预计今年前几个月,主要是春节后受需求减少影响,生猪价格会继续有所回落,5月份前后价格将出现反弹回升,全年平均价格水平将高于上年。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生猪市场的调控。鉴于当前全国猪粮比价已接近黄色预

警区域,要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后期生猪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发布精准的生产与市场流通信息,发挥监测预警信息对生猪生产的引导作用,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有关部门要做好春节后冻肉收储的准备工作,适时启动相应等级调控预案,防止后期生猪价格出现大幅变动。

(二)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饲养模式。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小区是今后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生猪行业转型升级和环保达标审验中,地方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散养户和小规模户走出一条新路子。要加强引导,可在区域里选取相对较强的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带动小养殖户发展;也可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把散养户和小规模户集中起来,统一配套防疫、排污等基本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在土地使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扶持,保障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建设。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散养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发展饲养小区,提高规模化水平,减少生产盲目带来的价格波动。

篇6: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势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平稳,但是受产能过剩、财务成本高企、出口不顺等因素影响,全行业整体效益呈现下滑。2013年全行业要继续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持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2年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经济运行克服下行压力,逐步企稳回升。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下同)8.29%,其中化工增长12.1%;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5万亿元,增长10.9%,其中化工为7.08万亿元,增长12.7%;从业人数680万,增长3.1%。

行业经济运行呈现明显企稳回升态势,据石化联合会统计,2012年前7个月,行业总产值增速持续回落,7月份达最低增速4.2%,8月份以后逐月加快,11月份同比增幅达16.1%;从产值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

9.5%,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为15.3%。

(二)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部分产品售价降幅较大。2012年,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9亿吨,同比增长8.0%。大部分产品增长平稳,农化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原油产量2.07亿吨,增长

1.9%;天然气产量1067.1亿立方米,增长6.7%;原油加工量4.68亿吨,增长

3.7%;成品油加工量2.82亿吨,增长5.5%;乙烯产量1486.8万吨,增长-

2.5%;甲醇产量2640.3万吨,增长15.1%;农药(折100%)、化肥产量(折纯)分别达到354.9万吨和743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0.9%,从全年价格走势看,涨势呈现趋缓态势,但缓中趋稳。进入第4季度后,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市场均价格降幅仍较大,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

(三)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2%和16.3%,同比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全钢子午胎产量超过7000万条,子午化率达到87.4%,提高0.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占烧碱产量比重85.1%,提高4个百分点。

2012年,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1.7%、11.8%、14.4%,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中宁夏、广西和内蒙产值增速分别达到62%、31.1%和20%;中西部地区产值占比继续上升,达38.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据石化联合会统计,201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万亿元,增长23.1%,增速高出全国2.5个百分点,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合成材料投资增长54.5%,有机化学原料增长60.1%,均远高于化工行业27.9%的投资平均增幅;民营投资增速加快,增幅达46.3%,占全行业比重为25.4%,分别比上年提高17个和4个百分点。

2012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980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化工为3848.9亿元,同比下降4%。从行业效益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15.0%,二季度降幅15.8%,三季度收窄至5.5%,四季度实现正增长25.6%。其中,炼油行业盈利3.6亿元,12月份当月盈利,扭转连续16个月亏损局面;合成纤维单体亏损5.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24.2亿元;磷肥行业利润下降25%,合成材料制造下降25.4%,信息化学品制造下降86.9%。

(五)对外贸易逆差扩大,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据海关统计,2012年全行业实现进出口总额6375.94亿美元,增长5.1%,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16.5%。其中进口总额4640.1亿美元,增长6.7%;出口总额1735.9亿美元,增长0.8%;累计逆差2904.2亿美元,同比扩大10.6%。

进口产品中,仍以油气、化学矿为主,油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进口原油2.71亿吨,同比增长7.3%,对外依存度为56.4 %,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407.7亿立方米,增长29.9%,对外依存度 26.2%,提高

4.2个百分点;进口化学矿1228.9万吨,增长14.9%。

出口产品中,橡胶制品占比最大,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25.3%。橡胶制品出口金额438.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化肥出口1814.1万吨(实物量),下降

3.3%。

(六)行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虽然实现了平稳增长,但是增速下滑,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0.8%,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降幅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新的投资增长点;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等。据专业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万吨;磷肥(折纯)产能超过国内需求1000多万吨;氯碱行业全年装置利用率约70%,聚氯乙烯装置利用率约60%;甲醇装置开工率约50%;电石行业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6%。

二、2013年形势展望

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有利条件没有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六项任务,并强调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扩大内需,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预计2013年,国内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将继续加大,全行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总体判断,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平稳,回升势头将进一步巩固,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压力,下半年“稳中趋好”。

三、2013年重点工作

2013年石化化工行业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规划、政策和标准等措施,引导行业创新驱动、调整结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化解产能过剩,做好化学品的源头管理和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和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规划指导,做好技术改造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着手开展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及新形势变化,研究制订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方向及领域,鼓励企业实施提升

质量、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化解一批过剩产能。

(二)推动制度建设,强化行业准入管理。推进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完善化学品的危险性公示制度。开展绿色轮胎标识制度建设,提升轮胎行业管理水平和产品档次。进一步落实铬化合物生产建设许可管理制度,加强事前、事中管理,从源头防治铬渣污染。完善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制度,提高农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比例。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条件,提升化工园区在促进化工产业集聚、集约、环境友好发展方面的主体作用。

(三)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并通过市场准入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产品质量、技术、能耗及环保等准入标准,规范企业投资和经营行为,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体安排,加强行业准入,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积极倡导和推进责任关怀,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四)加强农化保障,确保化肥农药供给。加强对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稳定生产,保障供应。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好生产和经营所需外部条件。积极研究化肥储备制度,改善储备结构,推动建立以生产企业为主的储备机制。加快推进合成氨、磷铵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促进氮肥、磷肥行业健康发展。

(五)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动化工新材料发展。制订并发布《关于促进碳纤维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氟化工产业政策》以及支持膜材料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推动一批化工新材料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国际竞争力。

篇7: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一、2013年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钢铁生产有所下降,但粗钢日产水平仍然较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为产量分别为70897万吨、77904万吨和10676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2%、7.5%和11.4%,分别比上年增速提高2.5、4.4和3.7个百分点;平均日产粗钢213.43万吨。

据国际钢协统计,2013年全球粗钢产量16.07亿吨,同比增长3.5%。其中欧盟(27国)1.66亿吨,下降1.8%;独联体1.09亿吨,下降1.8%;美国0.87亿吨,下降2.0%;日本1.11亿吨,增长3.1%。扣除中国产量,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与上年持平。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比重为48.5%,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有所好转,盈利水平仍然偏低

据钢铁协会对大中型钢铁企业(占全国产量的81%)统计,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9%,低于产量增幅;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17%;期间费用1.27%;实现利税同比增长30.63%,其中实现利润228.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12年亏损12.7亿元);销售利润率0.62%,同比提高0.66个百分点。总体经济效益相比上年略有好转,但盈利水平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如果剔除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钢铁主业基本是盈亏持平。

(三)钢材出口保持增长,进口略有增加

据海关统计,1—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34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408万吨,同比增长3.1%(2012年是下降12.3%);进口钢坯55万吨,同比增长53.0%;进口铁矿石81941万吨,同比增长10.2%。

(四)钢材社会库存明显下降,企业库存相对偏高

随着钢价不断走低和资金紧张,钢材社会库存明显下降。2013年一季度钢材库存快速上升,至3月末五种钢材库存达到全年最高的1997万吨,4—11月连续8个月下降,11月末降至全年最低的1240万吨,12月末为1242万吨,比最高时的3月末下降755万吨,降幅为37.81%。

从企业库存情况看,在2013年2月份最高达到1432万吨后呈下降走势,至8月末降至1157万吨,比最高点下降275万吨,降幅为19.20%;9月份又有所上升,四季度保持平稳。12月末为1261万吨,比最高的2月份下降171万吨,降幅为11.94%。企业钢材库存降幅小于社会库存,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五)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726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比1—11月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66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11月回落1.2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业投资5060亿元,同比下降2.1%,国家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取得成果。

(六)钢材价格低位波动

据钢铁协会监测,1—12月份,CSPI中国钢材价格平均综合指数为102.76点,比上年同期下降9.66点,降幅为8.60%。

12月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9.14点,环比下降0.19点,降幅为0.19%;同比下降6.17点,降幅为5.86%。钢材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回落,连续3个月低于100点。

二、钢铁行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

(一)加强行业自律,积极配合化解过剩产能

导致钢材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控产量是全行业最重要工作之一。钢铁协会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就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多次进行交流,并形成共识。主要措施:一方面,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开展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号召钢铁企业控制产量过快增长。

(二)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1、按需求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核电用钢全部品种已能够国产化,满足国内核电建设需要;在进口汽车用冷轧薄板卷同比只增长0.9%和进口镀锌板卷下降1%的情况下,国内生产的汽车用钢板卷满足了我国汽车生产增长14.3%的新需求;铁路用重轨产品同比增长33%,满足了铁路新线大量集中铺轨的需要。

2、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动高端产品开发

宝钢生产的第三代汽车高强钢实现全球首发;武钢、宝钢已能生产全部高牌号取向硅钢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进口取向硅钢同比减少25.23%;鞍钢直径5毫米高碳钢拉丝线材轧制下线,打破国外企业对极限规格线材产品的垄断局面;首钢已生产出X80级超厚度管线钢卷板;马钢生产的350公里高速铁路车轮用钢即将进入试用阶段;太钢加强高端产品研发,不锈钢等高效、节能、长寿产品比例达到75%;南钢开拓船用LNG罐用钢市场,成为国内船用LNG罐用钢市场占比最高的企业。

3、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效益

钢铁企业按照“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坚持以质取胜、以质增效。在市场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华菱集团走质量、品种效益发展之路,实现扭亏为盈;南钢优化产品结构,在钢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大幅上升;兴澄特钢品种结构经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三次调整,目前高档、高利润品种的比例已经占产量的三分之一。

4、创新商业模式,加快产业链建设

宝钢继续实施服务转型战略,旗下的专业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东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2013年钢材现货交易突破1000万吨。宝钢还稳步推进国际化营销和增值服务体系,抓紧在钢铁产业链的两头(原料和加工中心)形成全球网络。沙钢、河钢、中天、荣程、西林钢铁等一批企业都已经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新的着力点。

(三)加大环保投入,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国家逐步实施能源总量控制,实行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目标,所在区域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和新建企业能源消耗量占比将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钢铁企业纷纷加大环保治理的投入,努力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同时,积极配合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行业环保标准。

三、行业经济效益和产成品库存变化分析

(一)行业盈利水平偏低,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高(70%左右),且国外矿山企业集中垄断,在原有的长协价格谈判机制打破后,国内钢铁企业的定价话语权基本丧失。2013年全年,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02.76点,同比下降8.60%。而同期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29.03美元/吨,同比上升了0.28美元/吨,上涨了0.22%;受上年基数较低以及钢铁企业采取各种降本增效措施影响,大中型钢铁企业虽然扭亏,实现利润228.86亿元,但销售利润率仅为0.62%,盈利水平仍较低,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从利润构成看,如果剔除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资产减值损失准备等因素,钢铁主业仍处于亏损边缘。

(二)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成本高

2013年末,大中型钢铁企业存货占用资金5902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产成品占用资金1730亿元,同比增长9.03%,高于粗钢产量增幅0.85个百分点,高于存货增幅1.44%,表明企业库存增加主要是受产成品增加影响,企业资金仍然紧张。同时,由于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钢铁企业的资金状况普遍紧张,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长8.41%,其中短期借款增长12.86%;资产负债率为69.36%,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13年全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支出财务费用786亿元,远高于实现利润水平。由于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审查更加严格,企业普遍反映资金紧张,资金压力大。

四、有关政策建议

(一)落实国务院化解过剩产能文件精神,切实取得实效

钢铁产能快速扩张是造成行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去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指导意见》文件,行业内外都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国家部委按照文件精神,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在市场准入、环保要求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问责机制等相关配套程序,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限制钢铁产能无序扩张。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好退出企业的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工作。同时,文件中明确“落实公平税赋,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优惠”,希望国家尽快下发有关文件。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

面对钢铁行业的困难局面,希望国家继续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改善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由于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采取了严格的信贷政策,使一些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希望对钢铁企业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产品有市场、规范运作的钢铁企业应在信贷上继续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对违规项目、环保不达标、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给予严格控制,以促进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业升级。同时,应进一步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实体经济摆脱困境。

(四)扶持国内矿山发展,抑制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

为鼓励国内矿山发展,抑制进口铁矿石垄断,建议国家减轻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目前国内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率平均为21%,最高达30%,税费项目有20多项,给国内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沉重负担。希望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国内矿山企业生产成本,加快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开采,逐步打破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

五、2014年一季度行业运行走势预测

(一)需求保持增长,供大于求局面难有改观

201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年度增长目标在7.5%左右。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钢材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尤其是国家加大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环境污染工作力度,产能释放压力也会有所抑制。但由于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结构过程艰难,在建钢铁项目还要陆续投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难有根本好转,钢铁行业的市场环境仍将困难,粗钢产量只能小幅增长,预计增幅在5%以下,比2013年增幅回落。从产业发展阶段看,钢铁工业逐渐由快速成长阶段向低速、平稳发展阶段过渡,产能过剩、同质化无序竞争、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具备长期性特征,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

(二)国际贸易保护增加,钢铁产品出口难度将加大

世界各国为振兴本国经济、保护本土企业和促进就业,加强了贸易保护,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增多,2013年针对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就有近20起,涉及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和国家。尤其是东盟各国近两年由于进口增加,反映强烈。再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2014年的钢铁出口会更加困难,预计出口增幅比2013年会有所回落。

(三)钢铁行业盈利水平难以明显提高

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高位、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钢材价格回升困难、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短时期内也难以有效缓解。同时,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资源、能源、环境及交通运输价格、财税改革加快,将进一步推高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预计钢铁行业盈利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困难形势的延续、市场竞争的加剧,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兼并重组破产等步伐将加快。

篇8: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一、2013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建材工业总体呈现稳中趋升的增长态势

2013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6.9%。水泥产量24.1亿吨,比2012年增长9%;平板玻璃7.8亿重量箱,比2012年增长11%;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加工和轻质建材等产业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二)经济效益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168亿元,同比增长20.3%。销售利润率7.3%,比2012年上升0.2个百分点,运行质量稳中提升。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水泥投资继续下降

2013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3.8%,增速2012年回落5.2个百分点,呈现稳中趋缓的增长态势。

水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但规模依然较大。水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3年持续下降。2013年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8.6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下降13.5%和4.5%,东部地区增长12.1%,新疆、宁夏、陕西、湖北下降幅度超过30%。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制品业和深加工产业倾斜。2013年,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位于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业和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均超过了1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28.9%和13.1%。轻质建材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6亿元,同比增长23.5%。

(四)出口稳中有增,部分主要商品出口数量下降

建材商品出口总体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2013年全国建材商品出口总额32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1%。主要商品出口离岸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13.3%。建筑卫生陶瓷、建筑技术玻璃、水泥及水泥熟料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建筑用石、玻璃纤维及制品、石膏制品及保温材料出口数量较去年下降。

二、建材行业运行特点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建材传统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低能耗制品加工业比重上升,对建材增长贡献超过传统产业

近年来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技术玻璃、轻质建材低能耗制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贡献超过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

2013年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建材工业44.5%,比2012年下降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贡献7.4个百分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技术玻璃、轻质建材低能耗制品加工业继续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占规模以上建材工业40.5%,比2012年上升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贡献8.7个百分点。

2013年建材战略性新兴产品约占规模以上建材工业10%。

(二)水泥行业产能过快增长势头初步遏制;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快增长问题再次抬头

2013年增加新型干法生产线82条,其中复产5条,新建77条,新建生产线数量比上年减少44条,新建水泥熟料能力比上年减少6300万吨;关停水泥熟料生产能力5400万吨,其中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37条,熟料能力1700万吨,关停水泥生产能力6300万吨,其中关停水泥粉磨企业108家,关停水泥制备能力3200万吨,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小型水泥粉磨站关停速度明显加快。水泥能力利用率75.8%,比上年回升2.1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首次回升到75%以上。

2013年浮法玻璃生产线增加30条,其中新建24条,复产5条,平板玻璃能力增加1.07亿重量箱,年末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达10.8亿重量箱。在新建和复产的30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6月份以后点火的有19条;在建产能中,已有1条迁建生产线在2014年初点火,还有4条计划在一季度点火。平板玻璃产能过快增长问题再次抬头。受此影响,2013年全年平板玻璃利用率76%,比2012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浮法玻璃能力利用率77.6%,比2012年下降2个百分点。

(三)主要产品产业集中度提升

2013年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吉林亚泰等水泥大企业集团对行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又有积极进展,同时,对兼并重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和管理整合也积极推进。2013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前十家企业集团占水泥生产总能力的51.6%,比2012年提高3.9个百分点,熟料产量前十家企业集团占熟料总产量的52.8%,比2012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13年水泥生产能力前十家企业集团占水泥生产总能力的38%,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前十家企业集团占水泥总产量的37.8%,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大企业集团技术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对稳定和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四)建材及主要产品价格低迷

受水泥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大幅度上涨推动,从11月份开始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扭转了前10个月累计平均持续下降局面,全年平均指数价格比2012年同比上涨0.61%。但建材主要产品价格仍处于低水平,其中2013年12月全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321元/吨,同比上涨8.75元,但全年平均水平304元/吨,仍比上年低4.8元。2013年底和2014年初,水泥和平板玻璃价格已经下滑。

(五)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财务坏账风险加大

2013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应收账款净额4301亿元,同比增加795亿元,增长22.7%,比2012年全年平均增长水平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销售依然艰难。2013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753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增长17.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应收账款净额1918亿元,同比增加372亿元,增长24.1%,建筑技术玻璃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232亿元,同比增加36亿元,增长18.4%,建材工业特别是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和建筑技术玻璃制造业经营风险加大,财务坏账风险增加。

(六)煤炭价格降幅减小,天然气价格连续上升,能源成为影响建材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2013年建材企业原煤购进价格平均比2012年同期下降60元,根据目前水泥单位产品煤耗平均水平计算,吨水泥煤耗成本下降约5元,水泥制造业因此减少煤耗成本100亿元,毛利率比2012年同期回升0.3个百分点。但从8月份开始建材行业原煤购进平均价格比2012年同期下降幅度逐渐减小,12月份建材企业原煤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7元,建材行业“能源红利”逐渐减薄。

自2013年5月以来,全国建材企业天然气平均购进价格持续7个月上涨,上涨幅度为 0.145元/立方米,由此导致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能源成本上涨1.6元,平板玻璃行业能源成本大幅上涨。能源成为影响建材行业效益的关键因素。

三、 政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产业引导机制,稳步推进水泥落后产能淘汰及取消低标号水泥工作

2013年水泥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不断推进,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小型水泥粉磨站关停的速度明显加快,建议政府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加快引导小水泥(包括小新型干法)退出机制,使其可以成为遏制水泥产能过剩、遏制水泥经济效益下滑工作的切入点之一。

随着对国务院〔2013〕41号文的逐步落实,2014年水泥行业将逐步取消32.5复合水泥,但目前水泥产品的混合材渗加比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下一步取消复合32.5水泥对行业的影响不断加大,建议政府部门从市场和行业实际出发,加强对此问题的预案研究,制定合理有序的取消机制。

(二)升级产品使用标准规范,培育战略性产品市场需求

企业是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市场需求。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实施绿色采购、升级建筑标准规范等措施培育和发展新兴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市场、研究市场,鼓励企业不断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加大对高强度等级水泥、建筑节能玻璃、防水材料等既是建材行业发展方向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产品的支持力度,为企业进入新的应用领域提供条件和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三)支持有竞争力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区域集聚发展,实现经济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信贷、投资、行政审批等方面为有竞争力的企业开放绿灯,支持具备技术、管理、产品等方面实力的优势企业为主体,严格按照产业整体布局和市场规律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使市场和资源向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产品线或市场,从环保、安全等方面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向传统产业的上下游延伸,避免同质化竞争。

四、2014年一季度建材行业运行走势预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6%,增速稳定,且稳中有降,投资对建材行业的拉动作用将会趋缓。预计2014年一季度建材行业将会继续延续2013年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但增长幅度会有所回落,预计一季度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受季节性及节日因素影响,一季度水泥市场需求有所下降,水泥价格出现下滑势头,行业将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同时由于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快增长势头有所抬头,一季度平板玻璃价格也已经出现下滑,水泥及平板玻璃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篇9:办公室2013年投诉情况分析及反思

一、201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产销平稳运行,回升幅度高于全国工业

生产:2013年机械工业结束了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工业的状态。1-12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10.9%,高于全国工业1.2个百分点,12月当月12.7%,高于全国工业3个百分点。

销售:2013年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达20.43万亿元;增速平稳增长,各月增幅均在12%—13%之间,各月累计增幅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二)主要分行业及产品产量增长差异明显

在64种主要产品中近60%的产品产量增长。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1—12月产量实现同比增长的产品39种,占比为60.9%,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25种,占比为39.06%。

具体看,农机产品、汽车中的乘用车、仪器仪表等行业及产品产量增势良好。机床、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发电设备等典型的投资类产品的产量大幅回落,相关行业的企业所承受的困难大于上年。挖掘机、金属切削机床、金属轧制设备等回落明显,但回落势头逐月趋缓。

农机行业:2013年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第10个年头。农机产品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继续实施的带动下,多数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但农机主要产品增减分化,其中,中小型拖拉机、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持增长,大型拖拉机、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同比下降。

拖拉机产量:2013年各月大型拖拉机产量的增幅普遍低于上年各月增幅。1—12月大型拖拉机产量6.33万台,同比下降1.66%;中型拖拉机产量52.13万台,同比增长13.92%;小型拖拉机产量194万台,同比增长4.91%。中小型拖拉机增幅高于大型拖拉机的增幅。

汽车行业:2013年汽车产销跨上2000万辆台阶,创全球历史新高。2013年全国汽车产销2211.68 万辆和2198.41 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13.9%,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

工程机械行业:在2012年工程机械产品产量全面低于2011年背景下,2013年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产销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1—12月份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同比实现微增2.05%。其中挖掘机产量14.89万台,同比增长1.4%,年内首次转为正增长。装载机产量18.99万台,同比增长1.85%。

机床行业:2013年机床工具行业处于低位徘徊运行状态;产能利用率低,市场规模整体萎缩;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持续下降;机床出口未见明显好转,长期保持增长的进口也出现大幅下降。

机床产量:2013年机床产量延续了2012年产量持续下降趋势,但降幅逐月收窄。1—12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2.59万台,同比下降1.54%,其中数控机床产量20.93万台,同比增长2.16%,从趋势看,2013年下半年数控机床产量增幅高于金切机床增幅,主要受上年基数影响。

发电设备产量:2013年发电设备继续延续了上年低迷的趋势。1—12月生产发电设备1.27亿千瓦,同比下降4.82%。其中水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同比下降4.75%、8.34%,风力发电机组同比增长9.61%。

(三)利润增幅快于产销

1—12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4147亿元,同比增长15.56%,高于同期主要业务收入增长(13.84%)1.72个百分点;12月当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996.92亿元,为年内新高。

(四)反映效益的指标持续小幅改善

反映效益的主要经济指标,前7个月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同比下降。8月份开始转为同比正增长。1—11月行业利润率6.65%,按主营业务实现利润计算的利润率为6.4%,低于行业利润率0.2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3.91%、成本费用利润率7.18%,资产负债率为56.17%,继续下降,上述指标环比继续好转。

(五)三项费用增幅回落,库存保持低位

三项费用增幅比上年增幅明显回落。2013年1—12月企业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同期(9.35%)下降5.0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13%,其中利息支出增长6.58%,均比上年同期增幅(27.96%)、(30.59%)回落超过20个百分点。1—12月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94%,低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

企业库存及产成品增幅均保持低位。1—12月企业存货同比增长7.15%,比上年同期6.31%,提高0.2个百分点。存货中的产成品增长7.88%,比上年同期提高4.68个百分点。从存货及存货中的产成品增幅看,近几个月呈现小幅提高。

(六)投资增速持续大幅下滑态势趋于稳定

2013年机械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趋于稳定,各月累计增速大体在16%上下。2013年全年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6%,比1—11月(17.45%)微降0.29个百分点。

当月投资波动较大。10、11、12月当月投资增长持续回落,当月投资从10月高点26.32%回落至12月9.91%,回落16个百分点。

二、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民营企业增长较快

1—12月机械工业共有民营企业6.2万家,占机械工业企业数的78.44%,民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2%,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国有、三资企业3.88、4.7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56.74%,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对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62.32%;民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84.85亿元,同比增长14.61%,分别低于国有、三资企业0.75、2.7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53.61%,对机械工业利润的贡献率50.76%。1—12月民营企业累计出口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平均水平9.3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34.97%,比上年提高2.83个百分点。

(二)区域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1—12月中、西部地区机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99%和18.69%,高于东部地区3.55和6.25个百分点;从占比看,中西部地区合计占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3.09%,较上年上升0.8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利润占比为32.33%,较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从区域投资完成情况看,中部地区增速高于其他地区,且所占比重也较上年提高了0.63个百分点。

(三)出口结构持续变化

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在全部出口额中的占比已由2003年的55.31%下降到2012年的35.7%和2013年1—12月的33.32%;与此同时,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则明显上升。技术密集度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出口开始发力。发电设备、工程机械、汽车等技术附加值较高的机械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我国机械工业对外投资地区已包括德、美、香港、意、日、法、英、波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捷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从经济运行情况看,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仍是需求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

(一)年底重点企业累计订货回升,但行业分布不均

2013年以来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虽然比上年同比下降的趋势有了一些好转,但总体看,订货不足仍是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2013年1—12月,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额同比增长12.47%,虽然呈现逐月小幅提升,但订货增幅情况在各个分行业表现不均,有些行业仍显不足,如机床行业,部分发电设备企业以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二)企业主营业务盈利水平下滑

机械工业利润率近几年呈现下滑的态势,现已由“十一五”末2010年的8.38%(年报数)的历史高点下降至2013年1—12月的6.93%(快报数)。特别是主营活动利润增长并不乐观,1—12月机械工业主营活动利润增长7.09%,低于利润总额增长8.47个百分点。

(三)应收账款增长,资金占用压力较大

1—12月应收账款达31136.94亿元,创近年来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7.57%,应收账款及存货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25.79%,占同期流动资产总计高达53.04%,企业回款压力较大。

(四)机械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低位徘徊

2013年以来机械工业价格指数继续延续上年低迷的走势。截至2013年12月,机械工业当月价格指数已经持续25个月低于100%,累计价格指数持续24个月低于100%。从趋势看,12月份机械工业价格指数当月98.7%,累计98.6%。

四、2014年一季度及全年发展趋势分析

(一)开局形势及其判断

2013年机械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9%,主营业收入达到20.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84%;实现利润总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5.56%,外贸出口3724亿美元,同比增长6.24%。从年底的数据看,虽然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创汇、重点企业订货等指标继续保持明显的上升势头,但也有一些重要指标出现变化:一是利润增幅环比回落。二是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品种略有减少。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连续两个月出现微弱的下行。

这些变化说明:机械工业明显的回升势头并不会一直延续,部分指标已经开始出现增长幅度趋缓的态势。因此,2014年上半年行业运行走势应保持适度谨慎和关注。

在对上年走势和今年初调查了解,以及对今年运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今年行业经济运行态势有以下认识和判断:2014年机械工业的外部环境和面临的困难不会有明显好转,但总体可相对稳定。新的一年里企业在攻高端、夯基础、结构调整过程中还将取得新的进展,行业的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会加速。产销增速大体在12%,利润增速预计在12%左右,出口增速估计在8%左右。

(二)从去年数据分析有两个担忧

一是企业主营业务实现利润增长艰难。去年12月主要经济指标虽然都是往上走,利润增长15.56%,但是主营活动利润率增长7.09%,主营活动利润增幅低于利润总额增幅超过一半(8.5个点)。虽然主营活动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仍为大头,但从增势和今后发展看很不理想。反映出主营活动在政策层面上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激励,国家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支持的效果没有更多的体现在制造业,搞实体经济越来越难。

二是机械工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到的阻遏不断升级。近几年,机械工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巨大投入的基础上,在攻高端、夯基础的同时,自主化方面取得了很大业绩。一些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研制成功,产业化进程加快。但是我们也看到,一旦一项新产品问世,很快就引起国际同行的围堵,他们采取在竞标中过度降价来抢占市场,这种局面如长期得不到改变,机械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将受到严重阻碍。

上一篇:我犯的错误作文400字下一篇:部门办公用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