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法理学

2024-04-29

女权主义法理学(精选6篇)

篇1:女权主义法理学

1983年麦金侬的两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秩序与国家:走向女性主义法学》(Feminist,Marxism,Method and the State:Toward Feminist Jurisprudence)及《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方法和国家:理论的议事日程》奠定了女性主义法学基石。其她代表人物有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米诺、加州大学的奥尔森、马里兰大学法学教授罗宾·威斯特(Robin West)、纽约市立大学法学教授潭兢嫦等。这些法学家从不同侧面分析批判美国法律制度,构筑了女性主义法学。[2] 内容

性别歧视批判

女权主义法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各种性别歧视。它区分了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认为“自然性别是男女的自然属性,即两性先天的差异;社会性别是指社会造成的基于性别之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后天习得的社会性角色。”它反对的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关注的是性别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其中,在关于就业方面的性别歧视的批判是重要标志 女性主义法学代表著作1 女性主义法学代表著作1。在当今社会,妇女就业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就业领域也已经深入到科学界、律师界、政府部门等原先属男性独占的领域,并渐渐地有妇女登上各个领域的领导职位。但是,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代仍然比比皆是。女权主义者指出,今天的劳动分工依旧是基于性别的分工,即基于想象的不同性别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点而作出的劳动分工。这种想象的观念往往偏见地把妇女看成弱不禁风、没有理性、没有竞争力和被家庭所拖累的群体。这些想象的特点,常被雇主当作排斥妇女的借口这种性别歧视一方面反映了公私领域划分的观点,同时反映出男性力图维护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行业的思想。有些女权学者指出,女性就业没有摆脱受压迫和歧视的束缚,劳动妇女在今天还承担外面工作和家务劳动两重角色,男性对家务劳动的忽视,造成对妇女在家庭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妇女暴力批判

对妇女暴力包括强奸、家庭暴力、性骚扰等表现形式。强奸作为对妇女家庭暴力最严重的一种,是女权主义法学批判男性压迫的一个着力点。它被认为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安全的社会现象不仅是因为它的普遍性,而且还因为它严重侵犯了女性性权利的自主性。女权主义学者对这方面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对强奸罪的界定上。传统迷失的强奸罪的界定将大量的犯罪行为如:约会、熟人及婚内强奸等情况排除在外。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被信任的人侵犯的行为更加伤害女性的人格独立和权利。女权主义法学者认为,强奸法给人的感觉不是旨在制止强奸行为,而是在指引男性采取怎样的行为强奸则不会犯法。除此之外,在人们的认知里普遍有这样一种思想:男性的性行为不被认为是羞耻的,然而对女性而言,则意味着失去了某些东西。在这种情形下,女性则成为客体,她的权力必然遭到贬值。所以这就要求,强奸法要改变男性立场,采取中立的、客观的眼光来处理,保护女性的独立性、自主性。

家庭是体现男人和女人社会关系的重要场所,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关注。家庭暴力是指恐吓和内肉体虐待家庭成员的一种行为。在这里主要看男性一方对女性的暴力。女权主义认为家庭暴力是男性对女性压迫的重要手段。这种不公平又来已久。在旧社会,由于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身人格,也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使得女性对家庭暴力的反抗不够强烈。针对家庭暴力是私人范围内的事的观点,女权主义法学对公私领域的划分及公私法的划分展开尖锐批判。她们希望改变传统刑法以男性经验为标准,忽视女性特殊社会经验和感受的立场。希望法院处理案件时能够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是受虐女性的要求被法院所接受,面对家庭暴力可以得到需要的防卫和保护。色情物场批判

这主要是卖淫以及一些暴力文化作品。在这中间,女权主义者认识到这些作品对妇女的压迫和歧视,应该坚决反对这些作品的泛滥[3]。她们认为,这些作品起到贬低和侮辱作为一个群体的女性的人格的作用,色情图像构成对妇女的暴力。它们使妇女成为可供所有男人虐待和侮辱的驯服物品。对于卖淫这种行为,女权主义者没有将其放在主要位置。对这个方面的论述也很少,并且在卖淫的问题上,女权主义者的观点不一,但是都不同意对性工作者采取刑事措施。[1] 性质

女性主义法学是西方法学思潮与社会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而西方国家之所以能以法律之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变革,确实与西方特有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但这并不说明各国的法学研究就可以置身于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浪潮之外,相反,有充足的理由可以证明有必要开启和推动各国的女权主义法学研究。跨意识性

正如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娃所说的,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是附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中,如果说有哪种社会结构是跨历史、跨文化和跨意识形态而普遍存在的,那么毫无疑问,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可以列入其中。在出现恩格斯所说的“女性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之后,这种性别不平等长期、普遍地存在于男权社会中,并未随社会的发展有所改观。当阶级冲突、种族迫害等问题在某些社会逐步有所缓解的时候,女性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命运并没有得到改善,即便是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或种族内部,女性相对男性依然是绝对的弱势。另外,即便是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文化中,部分男性也受到压迫,但他们是由于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的成员而受压迫,不是由于他们是男性而受压迫。女性则不同,除了因为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之外,还会仅仅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压迫。因此,女性问题存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之中,是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西方第二次女性运动浪潮的发源地,据统计,仍有1/4的女性要面临遭遇家庭暴力的危险[4]。既然如此,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中妇女地位排名第132的中国,自然也没有任何理由排斥女性主义法学研究。[5] 不可逆性

当今全球化背景之下,一国的学术研究或是社会思潮只有融入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与世界同步,才可能取得具有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成果。中国上世纪初在整个社会层面掀起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确是融入进了西方的女性运动浪潮中的,妇女解放运动作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紧紧围绕着以建立现代国家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展开。虽然,妇女解放的话语最终被革命的话语淹没并出现长期的中断,但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和女性经济上的逐渐独立,具有现代意识的新一代女性成长起来,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同样,法律现代化也是近现代中国法学家们的共同追求,中国的法学研究如要与世界同步,就必须汲取新的养料,时刻关注世界范围内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性别研究动态。事实上,中国的女性主义法学就是在女性意识觉醒、社会地位却下降的国内环境和女性运动高涨并将胜利成果惠及到各少数族群的国际环境这样一个双重背景下开启的,它在各国的现代法治建设中也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批判性和进步性

相比之前的法学理论,女性主义法学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对法律发展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为世人提供了一个认识法律的全新视角--性别的视角。在女性主义法学诞生之前,人们都是从内部视角来认识法律,法学家和实践者们所思考的,不外是如何在历代哲人、学者精心构筑的理论基石上,将法律这座大厦的内部结构打磨得更为精细,使之成为一个逻辑上无懈

可击、价值上日臻完美的规范体系。但这样的视角始终存在一个盲区,因此也认识不到一个自人类社会有法律以来就存在却一直被遮蔽的事实:法律具有某种性别上的倾向性。

女性主义法学汲取女性运动的成果,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当中隐藏的性别倾向,指出了从内部视角不可能看到的法律现实。这种立足于外部视角,将法律置于社会发展的背景来研究的思路,在早期的法社会学中就已尝试过,但是只有到了女性主义法学的阶段,才将这一个抽象的“社会”具体化为两个性别群体之间的关系上,为法社会学拓展出新的问题领域。针对历史和现实的法律和法学中充斥着男性话语霸权和对女性的歧视和贬抑的现实,女性主义法学代表人物,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凯瑟琳·麦金农曾提出了一个疑问:女性是否能通过用法律来要求真实的平等而成为改变国家和女性关系以及改变女性和男性关系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一疑问中所隐含的对法律理想状态的期望也正是女性主义法学所追求的目标。[5] 主要问题

女权主义自其产生就对法律、法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各种女性主义思潮有力地推动了妇女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法律权利的进程,并促进了对于法律制度如何体现男性压迫女性的意志、男性如何通过暴力确立和巩固对于女性的统治等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女性主义法学涉及到法律的诸多领域,提出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向人们展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的思想和见解。

但从宏观上看,其最基本的问题是父权制与控制、以及女性的正义感问题。女性主义法学认为,父权制无处不在,国家在法理上是男性的国家,其在法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采用的是男性权力的立场;法律看待和对待女性的方式就是男性看待和对待女性的方式;国家的正式规范在设计层面上体现了男性的观点,并借助于合法化的规范、以男性的利益构建社会秩序;法治创造了一种表面上公正无私的意象,却无视一种现实,即它强化了结构性的不平等;女性要求法律保护实际上就是要求按照男性观点确立起来的法律的保护;因此,自由主义法治国家是戴着法治面具的男性的统治——它的权力通过这一遁词的霸权而得到了强化。[6] 关于女性的正义感,人们在传统上一直描述,女性的正义感是不成熟的,女性的是非理性的、不可猜测的、情绪化的和粗俗的,与男性的深思熟虑、理性和远见正好相反;女性缺乏正义感,她们不能获得公正统治所必备的条件,必须让她们远离政治权力,以免她们破坏政治结构;文明是男性的杰作,女性的重要性是繁衍后代、照看婴幼[7]、琢磨并修补男性创造力并以此维持文明。对此,女权主义者回应,男性与女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异,任何表面上的差异都只是女性缺少机会,难以积累正义感赖以产生的生活经验,给予女性更多的机会将会保证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正义感。另有女性主义者认为,差异也许是有益的,假如女性确实具有一种不同的伦理和道德感觉,也许这与假设中的男性正义的客观性同样有效,也许更有效。女性主义在法律领域的巨大的“成功”,具体体现在突出了对女性的伤害,并将其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如对女性的暴力问题、生育问题、色情作品、性骚扰问题等,这些问题过去一直隐藏在拒不干预的领域,均被女性主义法学者揭露并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妇女既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又是社会暴力的主要牺牲品。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宣言》中,确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历史上男女权力不平等关系的一种表现”,“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障碍”,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许多国家都采取不同的手段制止对于妇女的各种形式的暴力。女性主义法学的许多主张和观点对立法和司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美国在法律上承认性骚扰为犯罪行为,大多数州把婚内强行性行为定为强奸罪,改革了的自1900以来的禁止堕胎的法律规定,等等。此外,女性主义者还提出了社会性别这一重要的概念,以区别于性别。性别是指男女之间的生理区别,是一种自然属性;而社会性别,则是指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气质和性别角色,以及与此相关的男女在经济、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机会的差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运动的深入,人们发现平等本身就包含着歧视:男女平等的标准是什么,是谁的平等,平等是否等于公正等等。认为以往追求的平等是以男性为目标,即强调妇女做与男子相同的工作、把握一样复杂的技能、完成同样的工作等,如此的结果是:一方面,妇女从事的无计酬劳动如生育、家务等,被忽视了,另一方面,即使妇女从事与男子同样的工作,也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及同样的升迁机会。因此提出了用“社会性别平等”弥补以前所倡导的平等的不足。正如巴特勒指出的:性别是社会性的结果,人生下来天然地或是女性或是男性,但女性和男性是通过社会化进程变成女子和男子的,是社会而非自然决定了妇女和男子的生活形态,“性别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它使妇女把自己认定为男性存在的性客体,通过这个过程,女性把男性对她们的性别观念内在化为作为女性的性别特征”[8] 社会性别概念揭示了妇女的从属地位不是天经地义的,而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基于生理基础上的性别压迫和不平等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可以改变和消除的。女性主义者指出,社会性别歧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表现为个体的行为,也可能表现为体制性的国家行为。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为学术研究、制订政策及执行和评估政策开辟了新的视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所产生的纲领性文件《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就反复强调“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主流”,2000年联合国大会第二十三届非凡会议“2000年妇女:21世纪的性别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召开,目的就在于审查和评价《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包括“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施情况。性质简评

女性主义法学在宏观上关注法律制度对于女性的压迫并揭示压迫的根源,在微观上关注具体方面的男女平等,尤其是在堕胎、反家庭暴力、反对性骚扰等方面应受到的法律保护,同时提出了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向传统的男性主义法学提出了批判和挑战。女性主义法学丰富了法学理论,开拓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促使法学和法律工作者重新审阅那些已经固定了的价值观,推进了男女两性在法律上的权利平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上的平等,非凡是女性主义法学者提出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和视角,强调在法律、文化和社会结构方面进行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强调释放女性的潜能,均有其积极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女性主义法学起源于批判法学,又从批判法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流派并愈来愈活跃,显示了女性主义法学极强的生命力。女性主义法学的社会性别意识、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以及社会性别主流化观点,对于立法、社会政策的制订、执行、评估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法律和社会政策不可能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即男女人口是同质的并有相同的需求。任何经济结构本身必然有其社会性别的结构,劳动的性别分工特征、产业的性别集中趋势、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等都是这种社会性别结构的主要内容。现有的社会政策基本上是维持这一社会性别结构的。妇女作为个体要求与男性在各方面的完全平等和作为一个处于相对脆弱状态的群体希望得到保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假如忽视这一性别现实,那么看似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社会政策却恰恰可能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9] 中国虽然存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侵害女性权益的情形,城乡贫困女性化、男女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教育和卫生领域的市场化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均衡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在社会性别方面的负面影响、妇女遭受的社会暴力和家庭暴力的侵害、女性参与社会决策的程度低等问题深思和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进行研究。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虑及到社会性别因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平衡长期目的与短期措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从而实现两性的可持续性发展。女性主义法学有助于人们重新审阅平等、公平和正义。现代社会在性别划分中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在男女两性的两极结构中,男性被认为具有更高的、核心的地位,女性被认为比男性更接近于自然,女性的适当领域是家庭私生活空间。由于男人拥有压倒女人的权力,男人观察女人的方式界定了妇女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时,法律要么成了压迫的合法化的工具,要么法律实际上是在实行男女差别对待。[10] 虽然,在单纯的自然状态下,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根本没有谁比谁比较好的问题存在……每一个人都应当承认他人与自己生而平等,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正是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聪明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终于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针对这种客观现实,女性主义法学透视法律及制度中的性别歧视,强调立法及司法中的社会性别视角,与其她诸学派的学者一起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平等、正义进行了新的阐释。罗尔斯在其的《正义论》中曾给出了关于制度的两个正义原则的如下陈述:

“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强调“一种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展那些机会较少者的机会;一种过高的储存率必须最终减轻承受这一重负的人们的负担: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罗尔斯期望达到一种事实上的平等,而这种平等实际上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即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并非同等的而是不同等的尺度,也就是说,为了事实上的平等,形式上平等要被打破,因为对事实上的不同等的个人使用同等的尺度必然会造成差距。无疑,在法律下,对个体的不同待遇不一定造成不平等,并且,同样的,完全一样的待遇经常会造成严重的不平等。这就诠释了女性权益为何要在法律及社会政策中得到非凡的保护。宪法启示 立法现状启示

虽然中国的妇女在新中国成立后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以妇女为主体的色情暴力影视作品及文学、家庭暴力、妇女工作中遭受的歧视、性骚扰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各国现行法律虽然有保障妇女权益的立法,但是不够全面,仍有疏漏。因此,法律界应加强法律关怀妇女的意识,实现男女实质上的平等。性骚扰启示 性骚扰,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包括强奸,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可以包括无形的对妇女的语言强奸和目光强奸。当今涉及这方面的法律条款主要是刑法,但是刑法定罪条件要求严格,且一旦定罪科刑较为重,所以应该制定保护妇女权益的社会法,同时加强妇女在宪法中的地位,以此保护妇女的权利不受侵害。色情传播启示 色情视频、文学在性的角度上对女性的侮辱,更加强了女性是性的接受者和被动者这一歪曲的事实。因此,为提升女性的合法性权利,提升女性在社会中、法律中地位,呼吁加强对色情作品的禁止和对相关人员的惩罚。

篇2:女权主义法理学

——关于后结构、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念的质疑(上)马

平[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师大写作与思维研究所,610068)

文章来源:马正平写作学与美学网站http:///lsxz/xsjz/display.a.[12] 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

3、4.[13] 张肇丰.西方写作教学主要模式及其元分析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8/2.[14] 冯维.现代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课改走向成功的新支点,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4日

[16] [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二十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特邀演讲,中国大学教学,2003/6 [17] 霍力岩、沙莉.多元智力理论研究应走向理性与客观—试析西方学者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6/7-8.[1]作者简介:马正平(1950——),四川西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写作与思维研究所所长,现代写作学、语文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写作学、思维学、中国美学与文论及语文教学论。曾特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二册的修订和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定稿的讨论

篇3:女权主义法理学

可以说, 1905年以前的200多年中, 物理学的时空观完全是牛顿力学的绝对主义时空观。牛顿力学认为, 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是无穷大, 即不管相距多远的不同观测者们, 都一致地认为:同时性都是绝对的, 因而, 确定不同位置的时空坐标是超时空的。

但是,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诞生开始, 物理学的时空观就转向了相对主义的时空观。诚如所知, 爱因斯坦认为: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即光速是一个有限的常速, 所以不同的观测者, 对于同一个运动事件时空坐标的确定是不同的。或者说, 同时性是相对的。进一步地思考,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代表客观事物的真实特征, “而是人们的直观形式”。因此说, 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是相对主义的。众所周知, 在当今的物理学中, 到处充斥着相对主义的时空观念。

从2003年开始, 笔者首次提出广义时空观相对论这一全新的时空论, 这个新理论的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不过, 在目前的情况下, 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学术权威”并不多见, 甚至是凤毛麟角。可是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一定能够战胜马赫和爱因斯坦的相对主义时空观。

为了使物理学界尽早地摆脱相对主义的时空观;为了使物理学界能够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为了使学术界对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具体内容和科学价值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普及;这里将系统地阐述和比较绝对主义时空观, 相对主义时空观, 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之间的根本区别。

二、牛顿力学的绝对主义时空观

牛顿力学认为, 空间和时间在任何情况下, 都是绝对不变的。换言之, 因为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是无穷大, 所以同时性是绝对的。由此而来, 惯性参考系一定存在。同样的道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也一定成立, 即:两个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的物理定律, 一定具有完全相同的数学形式, 比如t≡t', V≡V'。因此, 在两个做相对运动的观测者之间, 空间坐标x≠x'。由此而来, 不同惯性参考系上的观测者, 针对同一个运动事件, 各自给出的时间坐标满足熟知的伽利略变换, 即

不难理解, 这种意义上的时空观是地地道道的绝对主义时空观。

三、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相对主义时空观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一方面认为, 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而光速又是个有限的常数;另一方面又认为, 每一个具体的坐标系统, 都是惯性参考系, 在两个做相对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中, 狭义相对性原理都是适用的。因而, 在每个具体的惯性参考系中, 都能绝对同步地给出:同一个运动事件, 在不同位置上的时空坐标。只是在两个不同参考系上的观测者之间, 同时性才是相对的, 可变的。

比方说, 针对同一个运动事件, 两个做相对运动的观测者, 给出的时空坐标分别是t和t', x和x'时, 会有t≠t';x≠x'。不过, 二者之间的相对速度V≡V'。除此之外, 爱因斯坦还以V≡V'为前提, 利用形式逻辑证明:两个观测者, 分别描述同一个运动事件, 描述的时空间隔 (ds和ds') 是相等的, 即ds≡ds'。基于上述分析, 爱因斯坦给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坐标变换, 这组变换式与熟知的“洛伦兹变换”具有完全相同的数学形式, 即:

这里必须指出: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之中, 不仅存在着时空观念上的错误, 而且存在着逻辑谬误。因为在狭义相对论中, 爱因斯坦仍然是一方面相信惯性参考系是适用的;另一个面又相信狭义相对性原理是正确的。须知, 在光速传递有限性的前提下, 不仅惯性参考系不存在, 而且建立在惯性参考系基础上的狭义相对性原理也是错误的。换言之, 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二者是根本的对立!因此,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不可能摆脱其中存在的“逻辑谬误”, 即构成狭义相对论的两个物理原理自相矛盾。特别值得强调的是, 爱因斯坦把时间上的不同时性错误地理解成:时间本身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写照, 而是人们的直观形式。因此说,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是相对主义的, 或者说是马赫主义的。

另外还有, 因为惯性参考系根本不成立, 所以相对论中的坐标变换, 就不再是两个惯性坐标系上的观测者, 针对同一个运动事件, 在所得出的两种不同时空坐标间, 进行的坐标变换, 而是位于坐标原点的观测者和跟随事件一起运动的观测者, 针对同一个运动事件, 各自得出不同的时空坐标之间的坐标变换。因此, 从根本意义上说,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还存在着一定的概念错误。

四、广义时空相对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广义时空相对论认为:现实中, 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并不是无穷大, 而最大也只等同于真空中的光速, 且光速是一个有限的常数, 因此, 同时性一定是相对的。再者, 基于光速的有限性, 惯性参考系和狭义相对性原理都不能成立。因此, 对于同一个运动事件, 在两个做相对运动的观测者之间, 一定会存在着t≠t'、V≠v、x≡x', 以及ds≠ds'的现实情况发生。在这里, 它们的时间坐标和速度方程都具有完全不同的数学形式。不过, 这种情况的出现, 完全是因为受到光速有限性的影响, 所导致的观测结果的相对性。显然, 这种相对性是主观因素造成的, 它并不真正地反映出时间是可变的。

基于这样的认知和理解, 在《广义时空相对论》中, 笔者引入了一个基本公理, 即客观性原理, 它的内容是:客体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按着这一“客观公理”, 笔者把两种根本不相等的间隔平方, 人为地要求它们一律相等, 即ds≡ds'。由这一点出发, 创建了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坐标变换。

具体地说, 还以火车的运行为例, 类似于爱因斯坦的处理方法, 笔者这里写出跟随事件一起运动的观测者, 所得出的时空间隔平方, 即:

不过, 这里必须指出:式中的Δr'2= (x'2-x'1) 2+ (y'2-y'1) 2+ (z'2-z'1) 2是站在运动事件 (系) 上的观测者记录的运动事件所移动的“空间距离”的平方。因为光速远大于两个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 所以c2dt'2必远大Δr'2。显然, (3) 式左右两端永不相等。即使两个观测者无限接近, 上式也只能写成:

同样的道理, 站在火车始发站上确定火车任意位置时空坐标肯定会滞后。换言之, 站在运动事件之外任何位置上的观测者, 都不可能准确地给出运动事件的时空坐标, 因此恒有:

如果火车与始发站无限地接近, 上式也可写成:

总而言之, 任何没有跟随事件一起运动的观测者们, 都不可能绝对同步地得出运动事件在任意位置上的时空坐标。因此, 在一系列不同的空间位置上, 将出现一系列互不相等的间隔, 即:ds0≠ds1≠ds2≠……≠dsn。它们之所以互不相等, 是由于观测者的所在位置不同, 这种不同我们不妨把它叫做“观测误差”。换句话说, 这种时间上的相对性, 并不是时间自身的固有属性, 而是因为“光速有限性”造成了观测者主观表象的局限性和不确切性。这样一来, 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运用“客体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这一客观公理, 来“勒令”所有不相等的间隔平方一律相等, 即:

因为, 带着时钟跟火车一起运动的观测者, 始终停留在K'系的坐标原点 (火车) 上, 故有dr'≡0。因此, 在广义时空相对论的讨论中, 下述恒等式将永远适用, 即

很显然, 这个恒等式是基于“客观性原理”构建的, 是辩证思维的直接产物, 是一个无法用“形式逻辑”加以证明的“客观公理”。因此说, 广义时空相对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这一点, 往往是那些否定广义时空相对论的批评者们疑问丛生的出发点。对此, 笔者只能无可奈何地说:一个理论正确与否, 只有在它的具体应用中来加以验证, 凡是能够合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 就是客观真理, 否则就是谬误。其实, 微积分学的思辨模式与这里的情形颇有相似之处。

顺便说几句, 尽管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自己给出的关于“间隔平方相等”的结论是来自于形式逻辑的数学证明。可是深入地分析我们会发现, 爱因斯坦用V≡V'作为论证ds2=ds'2的前提假设, 可是, 在惯性参考系失效的情况下, 相对速度V≡V'的假设根本不正确。这里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运动方向都各不相同, 而且违背了相互比较的基本原则。哲学上, 相互比较必须建立在相同的基础之上。因此说, 爱因斯坦关于间隔平方相等的结论, 不过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循环, 即所证命题的结论已经包括在它的前提假设之中。进而言之, 对于一个同运动时钟保持相对运动 (即始发站上) 的观测者来说, 他与运动事件 (火车) 的相对速度V=dr/dt, 将其代入 (8) , 并在等式两边同除以dt2, 则有:

整理上式得出:

———这就是广义时空相对论的时间变换公式。

进一步地讨论, 按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对于站在同一个距离两端上的观测者, 距离只是一个, 因此, r≡r'。这里不必担心运动方向刚好相反的问题, 因为r或r'都是绝对相等的标量, 所以有:

将 (10) 式代入 (11) 式, 经过一定的数学推导, 就得出:

两边同时平方并整理, 得出:

经过简单地推导, 就得出:

这就是广义时空相对论中, 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之间的变换式。

归纳上述讨论, 我们写出广义时空相对论的一组变换公式, 即:

顺便说一句, 这里不讨论能量和质量与绝对速度的相互关系, 因为这不是关于时空坐标之间的相互比较。如果需要了解这一点, 可参考《广义时空相对论》一书第二章的相关内容。

不难看出, 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出发点在于:一方面承认观测结果的相对性, 是因为观测者 (主体) 的观测能力受到客观条件 (光速有限性) 的限制, 所以, 时空坐标在这种意义上的相对性, 并不是时空坐标 (客体) 自身存在随意性和可变性, 而是光速有限性导致了观测结果的不同时性或可变性。另一方面还承认,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是不依赖观测者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客观实在。因此, 我们就完全有理由利用具有辩证思维形式的“客观性原理”, 即:客体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来构建坐标变换。不难理解, 这种具有辩证思维意义上的坐标变换, 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广义时空相对论中时间变量的相互关系:

(一) 从时间过程的客观实在性出发, 相对运动两个观测者各自得出的时间过程满足于数学上的“叠加原理”。

比如, 在上面关于火车相对运动的例子中, 我们给出:t≠t';V≠v, x≡x';ds≠ds'。针对同一个运动事件, 不跟随事件一起运动的静止观测者, 记录的时间过程为t;跟随事件一起运动的观测者记录的时间过程为t'。受光速传递有限性的影响, t和t'之间, 必定存在着一个滞后时间过程Δt=r'/c。按着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时间是对过程的抽象描述, 因而是客观的和真实的, 故有:

上式表明:尽管两个观测者各自描述的时间过程都是客观的, 但却是不同的和可变的。

(二) 从时间过程的相对性出发, 绝对时间 (t') 、相对时间 (t) 、滞后时间 (Δt) , 这三个物理量所代表的几何线段之间, 又满足于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定理”。

即:

(三) 相对时间中勾股弦定理的数学证明。

在广义时空相对论中, 我们已经根据客观性原理写出了运动事件的间隔平方, 即:

再次重申, 笔把站在运动事件之上的观测者, 叫做“相对静止观测者”, 把位于坐标原点的观测者, 叫做“相对运动观测者”, 这是针对运动事件而言的。不难理解, 站在运动事件 (火车) 之上的相对静止观测者, 以火车为参照物, 自己是静止的, 所以有r'≡0。于是, (18) 式可以改写成:

其中, 时间间隔t代表火车站的观测者记录的时间过程, 而t'代表跟随火车一起运动的观测者记录的时间过程。将 (19) 式两边同除以c2, 得出:

注意到:Δt=r'2/c, 将其代入上式, 并整理得:

显然, 如果把上式中的三种时间变量当成几何线段, 这三条线段之间满足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定理。

不难看到, 从时间过程本身的客观性上考虑, t、t'、以及Δt, 这三者是绝对的, 因而满足叠加原理;从不同观测者记录时间过程的相对性上考虑, 这三者又不是完全正确的, 或者说是可变的, 因而满足勾股弦定理。不言而喻, 如果用形式逻辑去思考这个问题, (16) 式和 (21) 式的确是自相矛盾的。但是, 如果站在辩证逻辑的角度上看问题, 这绝对是个科学的和正确的结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在高等数学中的几乎所有的证明, 从微分学的一些最初的证明起, 从初等数学的观点看来严格地说都是错误的。如果像在这里那样, 要用形式逻辑去证明辩证法领域中所获得的结果, 那么情况也不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五、结语

我们不能因为牛顿力学存在着不足之处, 就抹杀牛顿的伟大成就, 以及经典牛顿力学对物理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牛顿力学的不足之处, 仅仅是因为构成它的前提假设, 与客观现实有较大的出入, 也就是说, 与光速传递的有限性完全不相符。所以, 牛顿力学只是存在着某些不足, 从而给它的适用范围带来了局限性。

相反地, 我们也不能因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取得的巨大成就, 就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因为, 构成狭义相对论的前提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自相矛盾, 因而导致理论本身, 不仅存在着严重的逻辑谬误, 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概念错误。

实际应用证明, 广义时空相对论不仅从根本上指出了牛顿力学的不足之处, 而且系统地纠正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存在的概念错误和逻辑谬误。相信广义时空相对论的推广与普及, 必将使现代物理学的时空观重新回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摘要:本文从现代物理学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时空观念入手, 系统地阐述了牛顿力学的绝对主义时空观,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相对主义时空观, 以及广义时空相对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并指出造就各种不同类型时空观的物理根源。文中重点分析和讨论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及其相对主义的时空观;作为比较, 同时又分析和讨论了广义时空相对论, 及其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这里还顺便地讨论了广义时空相对论中时间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明确地指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才是唯一正确的和科学的时空观。因此, 我们必须彻底摆脱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时空观, 从而使现代物理学回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关键词:绝对主义,牛顿力学,相对主义,形式逻辑,辩证逻辑,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 .徐龙道等编著。物理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 .[苏]Л.Д.朗道, Е.М.栗弗席兹著;任朗, 袁炳南译.场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

[3] .夏烆光.广义时空相对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4] .夏烆光.惯性参考系与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浅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篇4:实证主义的心理学

欧美人喜欢搞“荒岛音乐”:如果你被流放到荒岛,允许挑选若干唱片带去,你会选择哪些?假使挑选类似的“荒岛心理学读物”,那么,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首当其选。这不单由于该书被誉为“社会心理学圣经”,严谨认真的作者已经删删改改出到第九版,也不仅因为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过所有三项大奖(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著作奖)的心理学家,更是因为书中对人在社会环境中可能的体验和行为,作了最为客观全面的描述。其中的大量论述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例子也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

阿伦森对读者兴趣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衔接把握得十分自然顺畅。理论不再是空洞死板的标题一二三,而其讨论的深度,也远远超越了卡耐基励志读物里的人际关系“小贴士”。比如对于人际吸引,卡耐基的建议是,如果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要“毫不吝啬地去赞扬他们”。然而阿伦森正告我们:“戴尔·卡耐基的建议并不是一贯正确的。”现实中的人际吸引远没那么简单,它受到各人能力、外貌、情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一些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和人的直觉相悖的。

众所周知,约翰·肯尼迪担任总统期间,发生了入侵古巴的严重事件。但他在随后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的个人声望竟然升高了。一位总统犯下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错误之一,美国人民却更加喜欢他。对于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肯尼迪以往可能“过于完美”,而能力超群的人偶尔犯下过失,往往会令普通公众对他产生新的认同感。

为了验证这一解释,阿伦森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制作了四段访谈录音,找人来听,并让他们对录音中四个人的吸引力作出评价。录音中被访谈的四个人分别是:A.一个近乎完美的人;B.一个近乎完美但访谈中笨拙地将咖啡打翻在地“出丑”的人;C.一个平庸的人;D.一个也出了丑的平庸的人。结果,最没有吸引力的,自然是那个平庸而且出丑的D;但在两个近乎完美的人中,B居然更讨人喜欢!

类似的精彩例证也对种族歧视、性别偏见、两性关系等热门话题给出了全新的描述。比如对于婚外情,增益理论给出了有趣的解释:配偶或恋人的长年付出,可能已经接近极限,甚至被忽视,而此时陌生人略微的一点付出,却会带来显著效果;老夫老妻之间的相互宠爱已经令双方审美疲劳,这时,陌生人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之辞,却能让你心花怒放。人际关系中的“稳定收入”让人越来越麻木,而“增益”总是能提起人的兴趣。这一点同样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尽管女权已是一个极为油腻的口号,但对女性的偏见依然渗透文化的各个角落。阿伦森指出,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和广告中,女性极少被描绘成权威人物、知识分子或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她们的常规角色是极富魅力却头脑简单的女孩,过分忧虑应该使用哪种品牌的洗衣粉,在重要的问题上要靠男人指点迷津,而且经常被描绘成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等等。相应的研究也发现,大量的商业广告向女性灌输心理暗示,把她们描绘成能干的家庭主妇,进而抑止了她们成就事业的理想。随之而来的噩梦便是,被广告洗脑的女性果然安于家务生活,这又被男性沙文主义者拿来当做女性事业能力低下的例证。

正如阿伦森所强调的,社会心理学是实证科学,同时却富含艺术。社会心理学家面对的不是斜坡上往下滚的小钢球,而是社会上性格多样、老成世故的成年人。这是社会心理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实际研究中的重要挑战。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必须同那些利用社会心理技术达到利己目的的人区别开来。作为科学家,如果他们不能防止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滥用,至少也要恪守自己的中立立场。像卡耐基那样肆无忌惮推出《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这类书,阿伦森只能表示,“书名便令人感到心寒,有些试图操纵他人的感觉。”虽然人际关系技巧是当代青年梦寐以求的能力,而卡耐基类作者正是抓住这一“大众心理”吸引读者,但这种不入流的心理学,却不知不觉中给社会心理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制造了一种颇具邪恶意味的口碑。

篇5:女权主义法理学

专业综合II

法理学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与本质

一、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现和逐步成长,法律领域中也发生了某种变化,除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成长的法律外,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一些带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法律。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有三种情况,即海商法的兴起、罗马法的复兴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

尽管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但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法是在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以后才产生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法产生的前提。由于各国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的形式相当复杂,因而各国资本主义法律的产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资本主义法和以往私有制社会法的继承关系也各具特色。

英国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特征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妥协,这一特征在法律领域中体现得很突出,革命以前的诉讼程序被继续应用,封建法律形式被虔诚地保存下来。

法国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是相当彻底的,这一特征在法律领域中也体现得很突出,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制定了《法国民法典》。美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是通过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一形式建立的,这一特点也反映在美国资本主义法律的产生形式上。

独立战争以前,北美13 个殖民地既适用宗主国英国的法律,也适用于殖民地立法部门所制定的法律。独立战争爆发以后,不少州禁止适用英国的法律,各州宪法以及联邦宪法也都采用成文宪法的形式。但自19 世纪开始,美国又恢复了英国法的传统。

德国和日本都是通过君主和贵族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封建经济逐步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的,所以德、日两国的资本主义法律带有浓厚的封建因素。

二、资本主义法的本质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法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尽管也会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但是占统治地位的总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法律上层建筑,它首先是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首先是垄断集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资本主义法律所代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决不是“超阶级”的,所谓“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的说法是错误的。

与以往私有制社会法律相比,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维护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产阶级法律在调整经济生活领域中的作用以及法律在保护财产权方面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即资产阶级财产权是资本主义法律的核心。这一点,无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还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无论在民法法系国家还是在普通法系国家,无论在资本主义法律的任何一部部门法中,都始终是这样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所有资产阶级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核心。

第二,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和代议制政府。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基本方式和主要形式是建立“代议制”政府,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法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公法上。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专政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资产阶级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执掌政权的,政党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制度。

最后,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在形式上,人人都处于“平等”地位,都“平等”地享有各种“自由”,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种平等和自由又被称为“人权”。

篇6:程朱理学与爱国主义

程朱理学与爱国主义

宋明理学是一门严谨的思辨性很强的理论体系,二程、朱熹等大师把孔子《春秋》经和《春秋公羊传》所首倡的微言大义尤其是“大一统”,“尊王攘夷”,“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伯”等命题范畴,与孟子的.义利观、仁政观,董仲舒的“奉天法...

作 者:杨青 作者单位:福建闽学研究会副会长刊 名:中华文化论坛 PKU英文刊名:FORUM ON CHINESE CULTURE年,卷(期):“”(2)分类号:B2关键词:

上一篇:陈君石_食品安全问题何以无解下一篇:白杨礼赞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