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教案

2024-04-15

中国古代建筑史教案(共6篇)

篇1:中国古代建筑史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通过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内容的局限,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北京吗?北京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他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如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可由学生举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我国古代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古代建筑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伸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古代建筑延续的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很多,主要包括:故宫(宫殿)、天坛(坛庙)少林寺(寺观)、佛塔、江南民居(民居)和苏州拙政园(园林)等(出示类别,学生举例,并指出成就最为突出的两种),尤其以宫殿和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1、(板书)带问题观看录象《故宫记录片》:(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出示图片,简介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明清的皇宫,是保存的最完整,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宫殿建筑,现存的大部分为清朝所建,但在总体布局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纵深961米,宽753米,拥有9900多间房子,分中、东、西三路和几十个院落,旨在表现封建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其中中路也是旧北京城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主要建筑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如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即被称为“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还有皇帝和皇后,太子等生 活的地方称为“后朝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御花园等。从而形成了以南北纵向排列的中路的建筑群。这些建筑体量雄伟,外形壮丽,主次分明,建筑形象统一而又有变化。如前朝三大殿,体量不同,且分别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这不仅是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而且是为了使这三座紧密相联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有明显的区别,使它们在相互对比中显得更鲜明。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丰富多姿的屋顶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极显著的特征之一。游完了故宫以后,我们再回到刚才的三个问题。(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2、欣赏故宫图片着重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见中国建筑木构架)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先在石头的基础上建立柱子,然后在柱子上架上梁,再在梁上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立脊瓜柱,构成了一组木构架。这种木结构体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承重和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使建筑物上的重量都由柱子承受,而墙壁只起围护和分割的作用。由此门窗的配置不授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除此之外,这种结构还有其他优点,如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随意安排房屋的高度、屋面的材料、窗户的变化);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各接点有一定的收缩余地);材料提供方便。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见示意图分析特点)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主要表现两种方式:一种是三合院(在纵轴线上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两侧安排次要建筑相对峙,形成H形或T形)和四合院(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在主要建筑对面建造次要建筑,构成矩形的形式,通常用走廊围墙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整体);一种是廊院,(在纵轴线上造主要建筑,并在对面造次要建筑,然后用走廊连起来)。(见故宫全景)让学生来回答故宫是属于哪种形式,并讲出原因。

(3)色彩的运用是古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木结构体系所决定的。本来是为了木头防止腐烂,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了俗话所讲的“雕梁画柱”。(见故宫和玺彩画)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屋檐下处于阴影部分的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分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贵堂皇。在建筑上使用如此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在世界上也不多见。这种以龙凤为主题,以青绿色为主要底色,并使用大量的沥粉在彩画上画突起的线条,上覆大量明亮的色彩和贴金,立体感非常强,达到富丽堂皇的效果,称为“和玺彩画”。不过,在封建社会当中,色彩的使用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问什么颜色最尊贵,皇帝用什么色(黄),次之是什么色(绿)?回忆一下,故宫的两种颜色(红黄)。正是这种封建制度的等级制度,在山明水秀的江南,因为非帝王所在地,另外,为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等色的梁架、柱、装修,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江南民居欣赏(见图片)

3、观看《故宫记录片--片段》观看的同时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特点,巩固知识。

4、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与中国古代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园林他不仅具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一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西湖、北雁的观音洞)。(出示园林名,学生指出类型,并说出哪两种艺术成就最高)其中是前两种艺术成就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

欣赏图片并分析特点(由教师简介图片,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特点):

(1)(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园林。主要以水景为主,富于自然情趣。在布局上显得非常活泼,模仿自然的“自然式”的布局。紧贴在水面的浮廊倚墙起伏而行,犹如游龙戏水,浮在水面。园景摹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所以,在园林的布局上强调自由曲折。这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颐和园)颐和园同学们比较熟悉,原名“清漪圆”。建造于乾隆十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是,该园几乎被付之一炬。1888年修复后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毁坏。现存的虽不是原来的全貌,但仍然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大规模皇家园林。图中的万寿山和耸立在万寿山前山的佛香阁,以及山前的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区。该园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所谓“借景”则更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见图,他借用了万寿山右面的玉泉山,和后面远处层层叠叠的西山,似乎他们都是颐和园的一部分。与圆内的景物结合的浑然一体,使游人的观赏范围大大扩大,颐和园的规模和气魄显得更加宏大壮丽。(见图)例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附近锡山的景。其实我们拍照也是借景。该园的另一特点是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将全园划分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如宫殿区、前山前湖区、后山后湖区和西湖区四大景区。这四个景区性格各异,组成相得益彰的整体。其中前山前湖区是它的重点景区和精华所在。正是这种重点景区构成了每个园林的主要特色。-----合理划分,善于借景

(3)(网师园)是苏州的一个有名的园林。因为当时园林所在底巷名为“王思巷”取名“网师园”是其谐音,并托渔隐之意。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游人在这里秋夜赏月,对景品味横匾题词,便可以引发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正是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苏州网师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一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所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小结:所以中国园林艺术是由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

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可以看得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辉煌。以音乐《中国魂》结束本课

四、板书:

一、宫殿建筑(故宫)

(1)独特木结构体系;

(2)庭院式组群布局;

(3)完美的色彩运用。

二、园林建筑

(1)虽为人作,宛如天开;(圆明园、颐和园)

(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

(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西湖、北雁的观音洞)

篇2:中国古代建筑史教案

题:中国古代建筑 课

时:1课时 课

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在教学中要完成二个部分的教学:

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

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讲解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掌握欣赏古代建筑的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师生互动,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欣赏以加深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

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教学方法:讲述,欣赏和思考。

1.教法:欣赏、讲解相结合。

2.学法:欣赏,理解,思考。

教具准备: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引入新课:(3分钟)

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同学回答:是故宫。)

(问?)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同学回答,讲述。)

(教师归纳)引入: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大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三: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5分钟)

(教师讲解):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板书)(5分钟)

(1)木结构(板书):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从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板书)之妙。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板书):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例:北京四合院(板书)

2、中国古代建筑(板书)(20分钟)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板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故宫的总体规划(板书)(录象片)(图示)

(问?)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板书)。)

(问?)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板书),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

心的思想。)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板书)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板书)

欣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幻灯片,教师讲解,学生体

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

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

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幻灯片)

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幻灯片)

保和殿: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其

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幻灯片)

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

样的制作方式。

(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不多见。当然,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四、作业练习(5分钟)

(1)请位同学到讲台举几个古代建筑的实例

(2)请同学结合上节课的内容陈述中国古代建筑和外国古代建筑的不同。

五:课堂总结:(5分钟)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以木结构为主,平面铺开式的古典式建筑,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建筑中大量的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等制的运用,无论是屋顶的建筑样式还是建筑彩画的图案,都着重体现皇权威严的主题;而中国古代园林由于有文人参予,所以在建筑中追求诗情画意和建筑的结合,这也是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

同学们以后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时要有意识的结合本课所学的知识来欣赏,同时

也要注意中国古代建筑中是如何体现民族性特征的。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设计)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1.木结构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框架式结构,墙倒屋不塌

4均衡对称

二、中国古代建筑——故宫

1.故宫的总体规划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

3.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

篇3:中国古代建筑防火技术与建筑发展

一、古代建筑防火起步的土木时代

中国先民的居住形式是穴居半穴居并开始将木材应用其中。为了防火,氏族人在柱排列的壁体上涂泥,并且烧硬表面,使之初步陶化。另外“屋盖塌落的草筋泥残块发现粗面抹有白细土光面两种,又有平面烧得历害的迹象,据以推测,屋盖椽木内表面也涂有草筋泥,这是出于防火的需要。”[1]恩格斯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质或木质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耐火而产生的。”[2]据此“制陶术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半坡人把这经验用于建筑中木构件的防火是完全可能的”。[3]

虽然,氏族人采取了把建筑全面涂土陶化的防火措施,但是,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毁于火灾。许多“发掘时尚保存坍塌的原状,河南大河村遗址几乎全毁于火。”这就是说木骨泥墙的做法,不能完全防火,只能缓燃。

夏代,已经出现了夯土技术,高台建筑就是夯土技术的成果。在建筑中,木骨泥墙的厚度只有二十多厘米,而夯土版筑墙的厚度则“为五十八至七十五厘米”。[4]从防火角度看,木骨泥墙表面的涂土只能延缓燃烧。据现代实验测定,木骨泥墙的耐火极限约0.8h;而夯土墙则是一种防火墙体,其耐火极限超过4h,显然,夯土墙较木骨泥墙的防火能力强。

这个时期,建筑中还广泛使用了土坯墙。土坯是从自然材料向人工材料发展的过渡,是砖墙的前奏。土坯墙的草创为中国古代建筑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互相独立、构件预制奠定了基础。土坯墙有防火预制、取材便利、用土节省等优点,农村至今尚有使用。

在发明砖瓦以前,中国建筑处于纯自然材料的“土木时代”。在这个建筑发展的初步阶段里,古人已经创造了一系列的防火措施,为以后木构建筑的防火迈出了可贵也是艰难的一步。

二、砖瓦的产生普及与建筑防火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砖瓦技术。砖瓦是非燃材料,给建筑创造了一个非燃的外壳,限定了防火的空间单元。并使建筑面貌焕然一新。一种技术的出现,人们往往只注意其直观效果,而忽略了其潜在的效益。这是科技上的一种“湮没”现象。正如人造卫星,人们只注意其明显的目标是探索外层空间;其实卫星最大用途是通讯,是信息革命的重要工具。瓦的发明和应用也是这样,人们会想到其最明显的防雨功能,而忽视其防火功能。“災,即灾,为起于下,焚其上也”[5]每当火灾发生,首先烧毁屋顶,延烧传播最快的也就是屋顶,屋顶材料是建筑防火的关键。所以,与其说瓦的发明是防雨构件的发展,不如说是建筑防火的一次革命,是古代木构建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对瓦顶防火的积极效果,古人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加以传播。《新唐书·宋璟传》记载:“广州旧族,皆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无复延烧之患,人皆怀惠立颂,以纪其政。”又《新唐书·杨于陵传》记载:杨于陵“出为岭南节度使,教民陶瓦,易蒲屋,以绝火患。”另外,“州人覆茅为屋,岁多火,克明选北军教以陶瓦,又激水入城,以防火灾。”[6]湖北光化县“多竹,民皆编为屋,康直教以陶瓦,以宁为火患。”制瓦技术随仕大夫的频繁调任而传播,说明瓦屋对古代木构建筑防火的重要意义。琉璃瓦的出现是制瓦技术的又一进步,从而使瓦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高度地统一起来,给唐以后的宫殿等重要建筑带来了金碧辉煌的顶面。瓦的发展普及不但影响着单体建筑形象,而且整个城市也因此面目一新。

由土坯脱胎而来的砖,在战国时期已应用于装饰墙面、地面和墓室。汉代更多形式的砖相继问世,许多砖用于拱的特殊位置,如企口砖等。砖的发展促进了拱券技术的发展。据研究,拱券技术与窑洞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拱券技术的发展也许是源于窑洞建筑,而不是陵墓。只是陵墓中的拱劵保存较好,而被后人误认为墓中的拱券就是最早的拱券。

在明代长城以及各类城墙、无梁殿、砖塔,层出不穷。在中国建筑史上,明代可以称是砖木时代。对于砖的防火功效古人认识颇深。据《天府广记》所载;“易旧制板屋以瓦砖,可以避风防火烛。”又“由居民皆编竹之壁,久则乾燥,易于发火,又有用板壁者,天竹木皆酿火之具,而周回无墙垣之隔,宜乎比屋延烧,势不可挡......尝见江北地少林木,民居大率垒砖为之,四壁皆砖,罕被火患。”另“今木屋易火,易之以砖,则不火,此理至明。”[7]古人的认识和宣传,促进了建筑易竹木壁板为砖墙,加速了建筑向难燃化和非燃化方向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中瓦的产生早于砖,而且瓦的应用和普及速度也比砖的普及速度快。建筑史表明,瓦在西周出现发展到两汉时期就广泛用于各类建筑,而砖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明代才广泛用于各类建筑。这二者发生发展的时间差和速度差表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紧迫程度有关。屋顶的防火要求更高、更紧迫。促使了瓦的迅速发展与传播。

三、天井和庭院的产生发展及其防火意义

用防火的技术来解释院组织建筑群体的现象,有一定的道理。文献记载的秦阿房宫就是用栈道、浮桥、廊庑把殿堂及离宫别馆连成一片,虽然气势磅礴,但建筑“檐庑相逼”、“邑宇逼侧”、“重屋累居”、“高台重榭”、“接屋连阁”,极易“屋比延烧”。[8]古人对于房屋群体无间隔不利于火防有着深刻的认识。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行宫中房屋,“逼窄,于防谨火烛不便”,朝廷指示,将太庙左右“各撤屋十五步以备不虞。”另“嘉靖十年,大内东偏火,延烧东西十四连房俱尽。”[9]连屋易于延烧,明世宗指出,这是由于“宫中地隘而屋众,且以通栋,所以每有火患。”并指示“闻南京宫中诸门皆砖砌,不用木,今为毁者,量为规划,务使道途疏阔,堂舍简陋,门俱南京制,斯免惊扰。”[10]使“堂舍简陋”、“避免通栋”、“量为规划”、“道途疏阔”,正是群体布局中的关键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用院组合建筑,拉开单体间距,阻断火灾的延烧,文献记载“焰及院北垣,即消灭,”[11]也证明院的防火功效。

中国古代选择用合院的形式组合建筑群,含有防火的技术因素,而合院的发展变化更受防火意念的影响。合院除本身的发展外,还演进为庭院和(小院)天井的形式。典型的合院有三合院和四合院。初期的合院是通过两厢加廊庑连接前后的主体建筑。这种形式在序列上是连续的层次,且避风雨。然而,由于建筑构件相连,虽有中部的院落可作为前后建筑的间距,但有时还会延烧。对这点古人已有认识。据《北齐书.后主本纪》所载:“天统三年正月,邺宫九龙殿灾,延烧西廊。”又《宋会要辑稿》记载:宫内“火势已盛,命宿卫数百人拆回廊连屋……”另“既而火至承天门西烧仪鸾司,复烧朝元殿、后阁门、长春殿南廊,拆西北廊、主廊以绝火势。”[12]基于上述认识,人们通常在相连长廊中,每隔一定距离设一防火间,间内全为砖石构筑,廊的一边失火不易蔓延另一边,如北京故宫的廊庑。而更多建筑群的院是在主体建筑和两厢房间设一段无附着连廊的墙体。庭院有隔火救火的功能,同时还有避难的功能。据《宋会要辑稿》:“帝与皇太后、皇后避火于苑中”。院落“隔”的功能发展成为庭院,兼有“隔”、“救”和“散”的功能。可见庭院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进一步发展,更臻统一。

宋代以后,城市迅速发展。江南重镇在突破坊里制度之后,建筑面街,用地紧张,民居中院的尺度压缩成小院天井或天井(下称天井)之后定型为进厅式建筑。一个天井为一进,组合起来可大可小,封闭内向,每进为一个单元,建筑可以一次竣工,也可以逐渐加大,设计标准化,施工方便,同时适宜南方气候特点。天井在表面上只保持了院的通风采光功能,失去了防火间隔功能;其实,天井仍保持了院的排热、稀烟、减缓延烧的功能。天井一般设在屋顶两坡交接处,简化了交接构造。遇到火灾,特别是火灾初期。天井对火有一定的抽吸作用,减缓了火灾水平延烧。更重要的是天井能及时排除室内热烟,为扑救疏散以及抢救财产争取了时间。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群体中院的形成,尤其是合院的形成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防火技术的影响。院的发展,丰富和变化了建筑群体形态,增强了建筑整体环境的艺术效果。这正是中国古代建筑防火技术与建筑环境艺术的有机统一。

四、建筑外壳不燃化

基于“易旧制板屋以瓦砖,可以避风防火烛”[13],中国古代建筑逐渐普及砖墙形式。由于砖砌墙体封闭性能好,且有防火的优点,故古代建筑的结构柱也往往由砖墙包封,为了防御火灾,古建筑逐渐地减少了木构件,大多数重要建筑都发展成为砖木混合建筑。如果抽象而论,就是外部非燃难燃,内部可燃。这种形式对于控制内部火灾外延和外部火灾入侵都有一定的效果,达到“此屋之火不能烧彼屋之木”之目的。现存古建筑中无论是唐宋的寺庙或是明清的宫殿,多数都是以木为架,用砖作墙。就殿堂而论,墙体有一半以上的面积是砌砖。如果按实体六个面积计算,五个面是非燃材料,占4/5比例。这也说明防火措施深刻地影响了古代建筑的发展。纵观建筑发展史,建筑是从木构件向砖石构件发展的历史,也是用非燃材料代替或包封易燃材料,即不断减少可燃性危险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选择砖石结构体系,或用砖石结构完全取代木构?中国古代砖石结构技术早就比较发达,拱券技术成熟较早。但是,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了中国古代主要发展了木构体系。早年刘致平先生认为:“我国最早发祥的地区—中原等黄土地区,多木材而少佳,所以石建筑甚少。”[14]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中国的奴隶社会制度不易调征大量奴隶做工“总之,木结构形式和缺乏大量奴隶之间是多少会有一些相连的关系。”[15]而《华夏意匠》的作者李允鉌先生则认为:“中国建筑之所以长期被确认为最合理的构造方式,是一种经过选择和考验而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并认为中国没有“神权时代不企望房屋永久”从精神方面做出解释。[16]还有些专家认为:中国依靠农业,经济水平低,建造砖石瓦房的经济实力不够。龙非了先生从木构省时易建,适应中国农业社会时令性强的社会实质出发,指出冬官管理冬营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并从木结构本身柔性,具有防风抗震优势分析,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建筑长期采用木构体系的主要原因是物质技术客观条件方面的原因,然后才是精神艺术主观方面的因素。考虑到中国建筑就地取材原则的普遍性(大量的民居)和非就地取材的特殊性(皇宫殿宇),也考虑到木材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性和木结构便于加工等因素。因些,中国长期采用木结构的原因是综合的,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某一种原因使然。木结构长存的原因是:

1. 木结构建期短,适应中国农业社会冬闲营屋的时令特点。这关系到政治社会的稳定。

2. 铁工具出现较晚,木构已占优势,形成社会定势,并且对木构技术更深的认识,创造了一套定型化、标准化的设计施工方式。

3. 砖石结构的胶结材料未能很好的发展,制约了砖石建筑的推广。

4. 中原地区多木少石。

5. 木结构防震的结构优势。

6. 对木材温性的认识与审美心理等。

由于上述综合原因,尽管木构有易火的弱点,但中国古代仍然主要发展了木构建筑体系。同时创造了一套防火的技术措施。

五、中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没有充分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曾有一个时期(主要是东汉),建筑做过向高空发展的探索。然而,高层木构建筑在做了短期的试探后,人们向高空发展的兴趣大减。从整个科技史来分析,中国古代高层木构没有向上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火灾的毁坏。李允鉌先生在《华夏意匠》中写道:“中国建筑占领空间的意念为什么逐渐的减弱呢?大概到了不再利用堆土台作为向空间发展的手段时候,木结构虽然可以承担这个任务,但是却出了一个致命弱点,这就是“防火”问题。[17]据文献记载,高层建筑楼阁和塔(木塔、砖木混合塔),毁于火者甚多。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腾王阁、岳阳楼都曾多次毁于火灾。据研究,中国古代木塔、楼阁多数毁于火灾。从防火角度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是:火势发展快,蔓延途径多,扑救困难。所以,中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未能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防火技术的制约,导致古建筑从平面上展开数量上加多,发展成合院组织的群体建筑。结合前文有关院的论述,会发现火灾制约高层木构的发展,火灾又制约低层木构建筑簇拥式堆积,要求分散而联系,这就导致用院组合木构建筑群的必然。

六、中国古代砖石建筑的发展与建筑防火

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起步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砖石发展的初期主要是用于防潮和防火。防火技术促使古代建筑不断易木材为砖石,构件不断非燃化。砖石塔和无梁殿则登峰造极,形成了中国的砖石建筑体系。可以把中国古代砖石建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东汉以前砖石用于建筑的初步阶段,第二是明代以前对砖石结构不断认识与发展时期,第三是明代以后砖石建筑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砖石在建筑中的比例(体积比)有的已超过木材。也许是地震之故,中国古代在汉以前没有砖石房屋保存下来,但可以肯定,当时有砖石房子。《史记》记载:“驺子之燕,照王痈彗先驱,请列第子之座而受业,筑竭石宫亲往师之”,另“史于石室金匮之中”。中国的铁工具是春秋时期开始推广使用,这就为砖石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地下“建筑”的发掘,展示了汉代砖石结构的技术已能筑拱券和穹窿,完全掌握了砖石结构的技术。由于没有理想的胶结材料,砖石结构的地面建筑很少,也不能保留下来。汉以后,中国的砖石结构有了较大的发展,南朝墓室有6.7m的砖跨,隋赵州石拱桥跨度37.37m,矢高7.23m;北魏的嵩岳寺大塔高39.5m,这些高层大跨的砖石结构标志着古代砖石结构的成熟。促进砖石结构建筑发展的正是日益发展的建筑防火技术。南北朝至唐代,曾出现了许多木塔,后多毁于火。这些教训促使唐代出现了许多砖塔、砖木混合塔。宋代以后出现了更多砖石塔,建筑史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一座木塔被火焚毁之后,后人多在原位改用非燃材料重建之,如开封铁塔的前身是木塔。广州六榕寺花塔的前身是木塔,焚毁后重建了砖木混合塔。又“如现在的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塔址处,最初就是末藩将王审知所造七层木浮图,木塔焚毁后,曾造砖塔,至宋代才改为石塔。”[18]河南洛阳白马寺释迦舍利塔原来是九级木浮图,后焚毁建十三层,高一百六十尺的砖塔。[19]另一个杭州的六合塔、山西阿育王塔等也是如此。现存的古塔除应县木塔外,全是砖塔、石塔或砖木混合塔;而且到明代以后几乎就没建木塔,前朝的木塔几乎都毁于火从这一史实更能悟出古代砖石用于建筑的防火意义。

如果说砖石塔是防火的产物,那么无梁殿就是防火建筑。著名的故宫皇史宬无梁殿是古代优秀的砖石建筑(防火建筑)。无梁殿式的砖石建筑最早始于何时暂无查考,但山西省清徐县的香岩寺金代石构佛殿(1190年),可算是最早的实物之一。

除了纯砖石建筑在防火意义上做了许多积极地探索外,更多的砖石用于防火的措施是在木构建筑的某些部位代替木构件,如围护的墙体等。随着防火技术的发展和对火灾规律认识的加深,许多有识之士专门著书立说,呼吁并积极推行砖墙建筑,以利城市防火。据《火灾私诫》记载:“四壁皆砖,罕被火患,间或有被者,不过一家或数家而止……今后若有砖者必不毁,其延烧都必竹木也。”另据《杭州治火议》中载:“盖中国屋制,四海一辙,北土南砖,俱足御火”。“一室之中,惟栋梁、柱是木则火不成势”,“此屋之火不能烧彼屋之木”,故“今木屋易火,易之以砖则不火,此理之至明。”[20]基于这些认识,明清建筑许多都用了砖墙。现存的民居许多都是砖墙房屋,明代以后的寺庙、宫殿等大型建筑更是围以砖墙。

建筑中除墙体外,柱、栏杆、窗易木为石者甚多,其技术原因主要是防火(也有防潮)。明代城墙包括州县的城墙多用砖筑,为了防御火攻,城门也从元代开始改木梁眉式为砖石劵拱式,利于防火。

总之,从砖石建筑的发展史看,中国古代曾出现了砖石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的无梁殿建筑,这两种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是在防火要求的促使下探索发展的;而大量的建筑围护墙体,防火意义则更加明显。所以说中国古代砖石建筑的发展与建筑防火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七、涂土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防火作用

涂土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直伴随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从氏族人半穴居中的木骨泥墙起步,涂土一直作为古建筑墙面粉刷和砌墙的胶结材料,并发展成木楼板的铺垫灰被,屋顶椽板的苫被以及竹木筋墙等。古建筑在它初期阶段就利用涂土包封木材达到防火目的。“茅茨”屋顶涂土后具有一定的防火功效,发展成瓦屋后,这层土作为苫被还保留在某些建筑中。以后的古建筑在楼板上铺一层灰被。灰被的构造是在木板上,将稻草切成两寸长度,用水浸泡,唐宋以后多用石灰水浸,然后调入土中。草筋泥中也可加入石米、蚌壳等作骨料,铺在楼板上,厚度约5cm,面上抹光,甚至绘作图案。这种方法对于加强楼板的防火性能,有一定的效益。对于涂土的防火,古人认识很深,经常应用,广为传播。涂土不但用于防火,而且用于灭火。早在春秋时期“襄公九年,宋灾,乐喜为司城,先使火所末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具绠缶,备水器,蓄水潦,积土涂,鳝守备,表火道,储正徒,郊样之民,使奔火所。”[21]其中“涂大屋”“积土涂”正是涂土防火的具体应用。另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提出:“城门扇及城堠以泥厚涂备火”,又“火之蔓延,得木则炽,遇土则不能入”,“常见往年胶群,所居瓦屋,则用砖裹讪檐,草屋则用泥圬上下,既防延烧,且易救护。”[22]基于以上认识,古代建筑中一切有可能发生火灾之处都用涂土封之。涂土用于屋面、楼面、柱梁、墙壁及地墁等,在古建筑中占很大的比重。如果定量地估算一下,一座清式大殿中,涂土所用的部位占建筑所有表面积的2/3左右。涂土的使用与发展,同建筑防火技术不可分割。在发展中,涂土演进为古建筑中的粉刷技术。在营造中称之为“土作”,土作中灰浆已从涂土发展成黄土、麻刀、红土、石灰、青灰等,有的加进桐油、糯米浆等。这些灰不但仍用于古建筑易火的部分,作为保护层;同时也用于其它地方。涂土对于古代建筑形象的塑造是相当关键的一环。墙面山尖的彩绘、壁画、浮雕大多须在这层土作上进行,或直接用土做浮雕(泥塑)。还有许多殿堂的壁画都是在土层粉刷制作。涂土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建筑中,防火的技术意义在一些部位逐渐弱化主要让位于艺术意义,有些构件上涂土的技术和艺术意义并存,结合完善。

八、中国古代建筑中墙体的技术和艺术意义

篇4:中国古代建筑特色

风 水

中华先民将大自然视为“母亲”与“故乡”,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的,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中国古人讲自然,西方人则讲生态。无论是哪一种,总归是一种好的现象。中国古人对待自然的核心问题,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就是这样始终以一种敬畏与爱戴的态度来对待孕育他们成长的自然环境的。

远在人们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代,根据需要就选择临水、向阳、背风的地方居住,以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一直到近代,民间选宅基地、建房屋也都要看“风水”,在山区以山为主,选择枕山、环水、而屏、向阳的地方;在平原以水为脉,选择四而水绕、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个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这是合乎科学的选择。风水学中有糟粕也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如强调建筑及其设计必须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关系,尤其是在著名风景区进行建筑,选址和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色调等,都必须与景区的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否则就要造成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破坏。对风水术的科学内涵和它的封建迷信外衣必须区分开来。风水术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种深厚文化的影响下,历代大到兴国建邦、城市选址,小到相宅都运用了风水术,佛教寺院的选址和古代建筑的各个方而也都有风水理论渗于其间。

园 林

园林,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之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地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它是通过对大自然风景素材的概括和提炼,创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的再现,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模仿。它总是将玲珑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组织在山、水之间,使之每一景都有“诗情画意”,每一空间都有浪漫的情调。这种“诗情画意”一般都反映养主人和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相标榜,同时也使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和若干具体作法具有山水画式的特殊风格,这止如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说,“中国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这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特点。”这也是它与其他国家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迥然不同的地方。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崇尚的最好佐证。例如在园林建筑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尽量保有原有的自然景观;面对错综复杂的山脉和山势,也要在设计中注重它的天然性,为了美而破坏原有的美是最愚笨的方法。十分有幸我们中国先民们懂得与自然接触的方式,也有能力与自然保持十分友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笔极为珍贵的财富。因此,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很多都利用叠石造山,尤其注意对水景的“借用”,通过合理的设计,让水流、山势再加上植被和内外空问的虚实变化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既藏且露的含蓄美感和虚实相生的朦胧美感。中国的建筑已经不再单纯是遮风避雨这种单一的概念性建筑了,而是诗情画意的特别文化体现。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在建筑中同样如此。建筑可以说是画,也可以说是诗。中国园林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实际上中国建筑本身就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它就像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彰显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才有了诗人所吟诵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轴 线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而两侧的建筑物也多以对称进行布置,具有严格的方向性。而所有这些“规矩”主要受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观念太重的影响,折射到建筑中就形成了轴线的空间艺术,它同时更是中国“周礼”思想的具体显现。

一般而言中国的住宅和坛庙都是以厅室、享堂为中心,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发展,天井院落组合变化。这是小的民居布局。寺庙也是在这种影响下从廊院式布局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中轴布局形式。这种轴线空间艺术更多的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北京故宫建筑群。故宫所在地区称为皇城,整体形态为小规则方形。皇城规模巨大,四向辟门。故宫同三海、太庙、社程等共同组成皇城的主要建筑群。整个宫殿群的轴线和北京的全城轴线合二为一,以此来体现出帝土宫殿的至尊地位。在这种轴线的空间艺术形式中,表现出的是明清帝土重视至高无上的王权体现,它布局主从有序,院的灵活运用和空间变化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这是等级的分别,是主次的区分,在高低错落有序中得以规范运用。当然,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这里不再赘述。但无论怎样,这种轴线式的建筑设计样式,从布局的严谨性上就可看出它与宗教、权利或风水思想有关。与其说它是一种建筑样式,倒不如说它是文化的体现。

篇5: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教案

• 教学目的:

•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一是通过对中国建筑等级的介绍以及对一些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等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二是通过教师提供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主要特点。

• 教学难点:

•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建筑等级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老师、教材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引入:提问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游览过千山吗,看见那些古代建筑?(同学回答)

(老师问)那么你们了解古代建筑的等级吗?(同学回答)

(教师归纳)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等级。

讲授新课:

一.远看建筑物

1.从地势看

2.从院墙及建筑所处位置看

二.屋顶的形式与等级

(一).屋顶的形式 1.庑殿式 2.歇山式 3.攒尖式 4.悬山式 5.硬山式

(二)吻兽 1.正吻 2.戗吻

(三).琉璃瓦的颜色

红色高于绿色,绿色高于其它

三.台基的形式与等级

1.最高级台基

2.高级台基

3.较高级台基

4.一般台基

四.面阔间数与等级 五.柱子颜色

金色高于红色,红色高于黑色

六 门色、门钉与等级

1~3品为红色,4品以下为黑色 门钉

皇宫:

9*9 王室:

9*7

1~3品: 7*7

4~5品: 5*5

5品以下:无

七.斗拱与等级

斗拱层数越多等级越高

八.彩画与等级

1.和玺彩画 2.旋子彩画 3.苏式彩画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等级,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可以看得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辉煌。

课后作业:

篇6:中国古代建筑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和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建筑。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难点: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

教学设想

依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老师点拨、分组讨论、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课采用网络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准备

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分组调查,收集整理材料

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立以下任务,教师总体设计教学流程。

2、学生自由选择组成学习小组。第一组:收集宫殿建筑尤其是故宫的图片,主要从布局、结构、雕刻、绘画等表现手段入手。

第二组:收集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第三组:收集整理各种具有特点的佛塔建筑图片。

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

1、播放教师和学生收集的部分建筑图片。

2、向同学提问,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种类。

三、讲授新课

1、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的材料,并在讲台前向同学们出示图片,简介故宫。请学生概括总结

(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木结构体系(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庭院式组群布局(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

2、请第二组同学展示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简单介绍心得体会。教师总结并补充同学的发言,强化园林建筑作为艺术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园林宫殿有哪些不同点? 提示:可以从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

教师总结同学的回答,明确园林建筑特点:模仿自然、较小封闭、曲折自由、巧妙借景、民族特色

(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以木结构为主,平面铺开式的古典式建筑,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建筑中大量的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等级制的运用,无论是屋顶的建筑样式还是建筑彩画的图案,都着重体现皇权威严的主题;而中国古代园林由于有文人参予,所以在建筑中追求诗情画意和建筑的结合,这也是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

3、请第三组同学展示关于佛塔建筑的图片,由于对此了解较少,主要由教师以应县木塔为例进行讲解介绍。

小结:宫殿、园林、佛塔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儒、释、道”三为一体。

4、简单介绍其它中国古代建筑,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南北园林建筑差异、中外建筑区别等。

四、小结

上一篇:和倍问题下一篇:关于监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