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2024-04-12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精选6篇)

篇1: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最近我在网上了解了《品中国文人》这本书,这本书是作者刘小川写的,在刘小川的风趣又不失文雅的语言中,让我;了解了不少那文人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嵇康刑场上一身绿袍坐弹那首《广陵散》时四下的鸦雀无声;陶渊明扛着锄头看着萎怏的豆苗时的无奈和困惑;浮华的皇宫中司马迁.........在刘小川作家写的这些故事中,让我了解了中国文人过着别样一精一彩的生活,和留下异彩纷呈的文章,这些都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我很喜欢男作家的书,因为他们所写的都是血性的文笔.正如此书,血液与灵魂穿梭,文学与哲学交融,把人文艺术拉向一个新的高度。文人的世界,有道不完说不尽的美.这美,暇思无穷…这些也都是值得我们去向他们学习的。

翻看历史长河,多少杰出文人的光彩是无法掩盖,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棱角,都有自己的艺术,影响着华夏人民千年的艺术.文人就是河中那翻滚不停息的波浪。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司马迁则是最惊人的那颗骇浪,当科学家们拿着尺子衡量着长江与黄河的源头,司马迁则在几前年前就拿起了尺,量下

了华夏人民的源头,秦始皇创下了万里长城,而汉武帝培养了大史学家司马迁.近来在杂志看到了一句这样的话,南唐后主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又是失败的男人.我不禁有点吃惊,李煜是失败的皇帝,可是,又有谁可以写出像<虞美人>这样的千古绝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古今,谁有?在政治上失意,是古代文人的通病,李白,杜甫,苏东坡,谁没有?只是李煜文学上的成就远远胜于政治上的成就。

说李煜又是失败的男人,那更是大错特错了!大周后与小周后,两位绝代佳人,人称东吴时的二乔.大周后与李煜灵与肉的结合,可畏是人类情感的颠峰,小周后得知李煜的消息,被气的溢血而死.那个跳着金莲舞的绝世美人,调戏着皇帝赵光义,大力的挥霍着为之建金莲台,等到七月七之日,赵光义垂涎已久的日子,窅娘翩翩起舞,在无比风光的金莲台上,跳起了金莲舞,她娇娜的身姿始终是背对着赵光义的宫殿,绝世的容颜面向着南方,心里默默的念道,今天国主四十一岁大寿,窅娘为你跳金莲舞.好感人的一刹那,原来七月七日是李煜的生日.她得不到李煜,她的心却这般忠贞李煜,放着大宋江山的娘娘不做,七月七日,她香消玉损.所以李煜,这不是文人的魅力,又是什么的魅力?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魅力,就是在刘小川作者笔下写出的中国那些古代文学大家的魅力,品中国文人如品一杯茉莉花茶芳

一香四溢似听一曲悠扬的歌声回味良久。”从中国文人崎岖的人生经历中我看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篇2: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暑假当中,我读了刘小川写的《品中国文人》,感触很深,尤其是鲁迅。刘小川在书中写的人物非常生动、具体,在读书的同时仿佛将自己也置身于人物的经历中去,好像他们就在自己的眼前,甚至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快乐、幸福、骄傲以及痛苦、悲伤与失落。从小学起,我就喜欢读鲁迅的作品,读过他的很多篇文章,书面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严肃,语气那么刻薄、尖利,满篇都是直插人心的讽刺。再看他的照片,更是一种威严扑面而来。乌黑而短的头发耸立在头上,胡须也短而黑,眼睛炯炯有神,十分精神,不仅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印象中的鲁迅总是给人一种一本正经、话语中总带有讽刺、无法与之开玩笑和交流的人,但是鲁迅在刘小川的笔下却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使我认识了一个生活中的鲁迅。生活中的鲁迅其实很平和,无论对父母、子女、朋友、学生都是如此。他从不与人计较,心胸宽广,并且生活简谱,往往把好东西留给别人。他其实很爱笑,平易近人。然而鲁迅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他的求学之路尤其阻碍重重。他的童年很美好,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大家庭中,但是祖父的犯罪坐牢耗尽了家产,父亲的一病不起,使年轻的鲁迅生活一落千丈。生活巨大的落差,他人的歧视,父亲的重病让鲁迅意识到了全家面临的危机和中医的落后,毅然决定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来治父亲乃至国人的病。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又饱受侮辱与歧视。他再次意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中国人思想的腐败,于是最终弃医从文,投入了拯救民族的拼搏斗争中。

从刘小川的笔下不难看出,鲁迅心胸的广大且勤于思考、热爱祖国的性格。他在从自身的经历中不断思考着如何使当时的中国更加强大,如何使民族复兴,如何使国人不再受到外国人的羞辱与歧视。他在不断地审视社会,潜心寻找着一条开明和长远的道路。他将自己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以及自己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了下来,构成了他独特的幽默而不失讽刺与批判的文风。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对人民思想改变的期盼,将无数爱国人士的心声全部融入了一篇篇促人深思的文章中。

鲁迅的人生经历是我感触颇深。一代文人,竟也有改变国家社会的能力。虽然我们还无法做到改变社会,但我们也要学习鲁迅勤于思考,不断反省,热爱祖国的精神,努力学习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争取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处处为祖国、为人民着想,多多为他人做贡献。

“品中国文人,如品一杯茉莉花茶,芳香四溢;似听一曲悠扬的歌声,回味良久。”从中国文人崎岖的人生经历中,我看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的坚强不惜,愿为祖国、民族出力的精神;我感受到了如今祖国的强大;我也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是无量的。相信我们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幸福,祖国会一天比一天繁荣昌盛!如果我们现在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也许中国的又一代文人将会从我们中间诞生!

篇3:再品文人画

文人画,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艺术潮流, 走过了漫长的里程, 到中国近代, 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 它必然地发生了变异。然而由于当时中国仍然保留着一顶“半封建”的帽子, 封建社会的末代文人们也并不因社会变革而从地球上消失, 由于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 加之它在当时仍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在清末年, 非但没有销声匿迹, 在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的努力下, 却回光返照似的放出了异彩, 出现了如赵之谦、虚谷、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等众多文人画大师。他们集合起来显示的艺术成就甚至可以和石涛、八大山人或扬州画派那个时代相比, 较之陈淳、徐渭, 较之元四家也并不逊色。在中国近代、现代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 对文人画持何种态度, 是与对整个中国画持何种态度相联系的一个问题。如果回溯一下当时中国画, 特别是文人画的状况, 以及它所受到的不同社会评价, 将有助于探讨本题。

自明代董其昌等人提出南北宗说以来, 崇南贬北便成为一种艺术思潮绵延了三百年。由于董其昌本人是一位山水画家, 南北宗说也是针对山水画的风格流派而言, 这种说法又与文人画家们的倡导一致, 所以清代的文人画仿佛找到了一种样板, 并以摹仿这种样板为能事, 风格柔秀、讲究书卷气的文人画几乎垄断了山水画坛。尽管崛起了石涛这样的大师, 但是“四王”仍被视为正宗, 直至民国初年, “四王”的流风依然不减。当然我们不能将“四王”山水画派视为铁板一块, 也不能说书卷气就绝对不好, 有一部分欣赏者喜欢这种画风也是正常现象, 而且其笔墨技巧仍有借鉴价值, 但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 由于这一画派相对远离了活生生的大自然, 抛弃了师造化的传统, 而代之以师古人之迹的流习, 既没有优秀文人画家的叛逆精神和浪漫思想, 在形式上也无大的突破, 无异于将自身冻结。这不仅是文人山水画的厄运, 也影响了人物画和花鸟画的发展, 因此, 中国画特别是正宗的“四王”文人山水画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冲击是必然的。

“五四”前后, 陈独秀等人相继撰文, 并打起了“美术革命”的旗号。他们提倡写实主义的艺术, 主张绘画要与时代并进, 为社会的进化、人生的幸福服务, 为此猛烈地抨击“四王”画派, 谓“四王”山水画为输入写实主义, 是改良中国画的最大障碍。这些主张基本精神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在攻击“王画”的同时, 也否定了元四家黄、王、倪、吴, 明四家文、沈、唐、仇, 也否定了富有创新精神的石涛和八大山人, 也就是说几乎全部否定了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另外, 由于他们对中国画缺乏深入的研究, 简单地同西洋画相比较, 批评中国画“不重光感”, 无“立体美”, 又得出了“中国画不科学”的结论。如此把西方写实主义与中国文人画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对立起来, 以西洋画的审美观念否定中国的审美观念, 岂能为国画家们所接受?

革命的呼声掺杂了虚无主义的成分, 并不能促使国画变革, 相反却为保守主义固守壁垒找到了口实。以保存国粹为主导思想的画家们, 分不清国画的精华和糟粕, 抱着死人的佛脚不放, 当时现实的人物画仍然寥若晨星, 佛道仁女画泛滥于市, 山水画大部分陈陈相因, 唯有几位卓然而立的花鸟画家在那里撑持着中国画的局面, 文人画的回光返照并不能掩盖整个中国画的惨淡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 国人自信心增强, 国画被视为国粹得以发扬光大, 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等为人们所景仰。在美术学院里的国画成为重要学科, 但在20世纪末, 国画被现代艺术思潮所淹没, 不少人摒弃线条, 追求光影, 摒弃水墨, 代之以色彩, 在宣纸上塑造油画肌理, 追求油画的写实效果, 即以西洋画来改造中国画, 这是一种折衷主义, 或是一种叛投?国画这样被改造, 背离了民族文化传统。滥用“文房四宝”, 抛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 实在是很荒谬。

二、关于文人画的概念

关于文人画的概念, 在古代说法不一。史上较早的出自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一书, 其曰:“自古善画者, 莫非衣冠贵胃, 逸士高人, ———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为文人贵族的作品与画工画之间划下了一条鸿沟。北宋的郭若虚又衍其意曰:“窃观自古奇迹, 多是轩冕才贤, 岩穴上士, 依仁游气, 探颐钩深, 高雅之情一寄于画。”宋郑刚中谓:“胸中有气味者, 所作必有凡, 而画工之笔, 必无神观也。”宋康与之所谓“隐士之画”, 刘学箕所谓“画士”, 苏东坡所谓“士人画”, 也都是与“画工之画”相对应的概念。元钱选答赵文敏问何以称“士气”, 谓“隶体耳”, 明高濂亦有“士气画”之说。至董其昌始提出“文人之画”的概念, 然而这个概念并没有被普遍认可, 清代仍有许多人用“士大夫画”的说法。

以上的种种说法, 可以看出艺术与权贵的关系, 封建文人们在艺术领域里的等级观念, 但以其文人之作贬低画工画, 却有进步意义。陈师曾基本上沿用了董其昌的说法, 他说:“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 含有文人之趣味, 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 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此之所谓文人画。”按照陈的说法, 文人画当然是文人而作, 但文人所作却不一定都可以称为文人画, 如果不能体现文人的性质、趣味、感想, 就算不得文人画了。陈在这里明确地使用了“文人画”这一概念, 结束了以往的混乱说法, 使“文人画”这一说法被广泛认可。

三、关于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1. 对绘画的理解。

有人认为, 文人作画是因为其在艺术上缺乏功力, 不得不节外生枝, 以画外之物弥补掩饰他们的弱点, 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殊不知画之为物, 是性灵者也, 思想者也, 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 非单纯者也, 否则直如照相器, 千篇一律, 人云亦云, 何贵乎人邪?所贵乎艺术者, 即在陶写性灵, 发表个性与其感想。”这样的艺术观点是文人画家们一贯操守的。“陶写性灵”的观点, 古有宗炳的“畅神”说, 王维则曰“望秋云, 神飞扬, 临清风, 思浩荡”, 故有人称宗炳、王维为文人山水画之祖, 后来文人画主张谴兴、写胸中逸气, 确已成为文人画家的出发点;至于发表感想, 寄托思想, 也是文人画家所倡导的, 中国山水、花鸟画是表现自然美, 还是寄情、寓意、象征?久有两种观点, 自文同、苏轼以来, 更加自觉地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 并成为文人画的主旨;关于“个性”, 其说更早, 王羲之的叔叔王广就说“画乃吾自画, 书乃吾自书”, 艺术要“行已之道”, 一直到徐渭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石涛的“我自为我, 自有我在”, 金农的“独诣”说, 都带有个性解放色彩。

2. 文人画的艺术技巧。

有人认为文人画“艺术不甚考究, 形体不正确, 失画家之规矩, 任意涂抹, 以丑怪为能事, 以荒率为美”, 视文人画为“野狐禅”, 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看法。可以这样说, 迄今许多画家面对黄、王、倪、吴之作, 面对徐渭、朱耷、石涛乃至吴昌硕的精品, 无不叹为观止, 正如唐诗宋词, 后人在艺术性上鞭长莫及那样, 文人画的艺术技巧也曾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后来者只有另辟蹊径, 正如吴昌硕从金石、书法 (特别是篆书) 的角度, 齐白石从画乡土风物及采用色墨对照、工写对照的形式寻求新途一样, 才能有新的创造。当然确有一些文人画家, 以文为主, 作画为其余事, 因其“首重精神”, 其作品“仍不失为文人画”。

3. 文人画的形意观念。

古人所云不求形似, 而重神似, 以“写意”的手法, 尽其发挥性灵与感想, 可谓文人画之主旨,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 谢赫的“六法”, 苏轼的“观士人画, 如阅天下马, 取其意气所到”, 石涛的“不似之似当下拜”, 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观点, 构成了整个文人画家的形体观念, 这些精辟的观点, 道出了所有中国画家的审美取向, 与西方学院派写实主义绘画完全迥异, 多少年来, 一直有人不分青红皂白, 把东西方不同的审美取向粘连一起, 对立起来, 非要论个高低不可, 这是不按艺术规律行事的错误做法。其实东西方艺术是相通的、互动的, 为什么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画家那样热衷于东方艺术, 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朱屺瞻等的国画有西画留痕呢?

4. 文人画的综合性和画外功夫。

文人画非仅画之范围内用功便可了事, 尚须从多方面研究始能出色, 故宋元明清文人画颇占势力, 盖其各种素养、各种学问沉淀起来。可视为诗、书、画、印乃至包括其他艺术修养在内的综合艺术。苏轼的“论画的形式, 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赵孟頫的“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入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近代的吴昌硕一生精于诗书篆刻, 晚年学画终成大器……具有多种艺术修养的文人画家对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 金石考据学、篆刻学的发展以及书法崇尚碑学等等因素, 使文人画又有了新的艺术内涵。陈师曾在《文人画价值》一文的结尾作了很好的总结:“我说画虽小道, 第一要人品, 第二要学问, 第三要才, 第四才说到艺术上的功夫。”

5. 文人画家的精神家园。

文人画家有独抒性灵、自鸣高雅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诠释文人画家高尚情怀的品格。在当今这个社会里, 人们都在不断地追求物质利益, 精神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多认识这些, 有助于改善我们的人生观。“扬州八怪”中郑夑的竹子天下一绝, 但更可贵的是他为官清廉, 勤政爱民, 施展关心民间疾苦的抱负, 虽然为官不久, 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 可谓政绩赫赫。吴镇在《渔父图》上题写:“只钓鲈鱼不钓名, 一叶随风万里身”的诗句, 表达安贫乐道的高雅情怀;唐寅“不愿鞠躬车马前”淡于仕途的思想和玩世不恭的孤傲个性;徐渭《墨葡萄》上题写;“半身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笑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买, 闲抛闲掷野藤中”的诗句, 表达超然出尘的“布衣”情怀。这些独立不羁的品格和不甘屈服的自由精神, 虽然读起来有消极的一面, 但用扬弃的方法, 去看赋有现实意义的积极一面, 是非常值得传承的。

结束语

读懂了美术史, 深刻认识过中国文化, 才对文人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历史上不少的名人对文人画的评价之所以有误, 一是他们在艺术上并不专业, 二是把艺术政治化。由于他们的话语权大, 为此造成的影响也广。

任何艺术, 如果不从民族的地基上发展, 就会割断历史, 脱离群众, 所以, 多少年来, 只有外国艺术被民族化的历史, 而没有以外国艺术取代民族艺术的历史。正是基于艺术的这种规律, 我非常赞成陈师曾在《普通科图画教授法》中提出了的“以本国之画为主体, 舍我之短, 采人之长”, 会通西法, 发展民族艺术的正确主张。那些“取消派”“折衷派”“国粹派”的观点都有失偏颇。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人画的概念、艺术特点的论述, 表达了文人画的重要内涵, 突出了文人画的精神品质。

篇4:初品文人画的“四维”美

关键词:文人画;诗书画印;四君子;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16—02

一、文人画中品“四维”

文人画,也可称“折射艺术”,从北宋时期知识分子成为绘画的主人后,中国画就由写实阶段进入写意阶段,人格精神的理念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展现,所谓“文人画”便作为新的理念的感性形式应运而生了,它重在主体的、心理的、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还有更宏大的审美功能,借“假物”发真情,如同宋代郭若虚所说的“画乃心迹”,体现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抒胸中逸气”的美学特征。

要使自然意象具有人的复杂深刻思想感情是很不容易的,画家们为解决这个问题表现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就是画书诗印的结合,即绘画形式与诗歌的文辞、书法的体势和篆刻的形态共同嵌入的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共同抒发主观意兴。而文人借“四君子”象形表意,更是物化了诗书画印,使这“四品”显得情深意远妙然跌宕,貌似奇妙的“四维”境界(第四维,即数学中时间与速度交叉出现的“冥想”意识),因为大师们在散点透视中不仅巧妙地呈现着技法、通透着空间、阐释着意境,更散发了“四维”超然美,冥冥中增添了画面的生生不息和意境的源远流长,时间上延续着文化的精粹,速度上迸发着沁人心脾的美感穿透力,可见文人画即是一个人品格的表现、性情的流露,又带有四种“新四维”。

由于文人画体现着儒家的物必有合、道家的静观玄览和佛家的渐修顿悟,追求自然生变的永恒理性与人格、德行的永恒价值,将艺术提升到了哲学理性的高度。文人画家从一开始就以这种哲学观为基础,“乘物以游心”,体悟着人、自然、社会的相亲相和,寓情于物,梅兰竹菊“四君子”之所以成为文人画不衰的题材,就是因为这四种花被人们赋予了临寒不惧、斗霜傲雪、独抱幽馨、气节高昂的品格,表达了画家对美好品格的追求向往的精神情趣。石涛所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须眉……”逐渐使“四君子”融入诗书画印一体化,从而突破了传统绘画单一的模式,呈现的是多种文化和多种艺术的综合,是集众美于一体的艺术,人们的理想与情感,就通过这样一种经久不衰的“四君子艺术化”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了,因此文人画的构成方式不只是诗书画印各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哲学、文学和艺术的有机融合,是文化的载体,升华了绘画的多维表现。

二、诗情画意四君子

文人画的最早倡导者和实践者苏轼,明确提出“画以适吾意”的艺术观点,主张客观再现的绘画艺术向主观表现的抒情诗歌学习,既要加强绘画中主观表现的因素,把绘画作为艺术情感表现的工具,他创造性地把诗歌的“比兴”手法用于绘画,以创造“情与景和,意与象通”的艺术境界。于是,像梅兰竹菊四君子等过去只是在文学中出现的自然现象,这时候则以绘画主体形象的形式出现在文人画家的笔下了。

文人画家注重对自然内在本质的领悟和主题精神的自我表现,他们深入自然、感和自然,深入地把握变化中的自然规律,并巧妙地将个人的主体意识转化为与自然同一的创造精神,来寄托其高洁的心灵和脱俗的趣味。如郑板桥平生最爱画兰竹石,可谓达到物我忘一的境界,在他的笔下,予自然中美的景物以生命力,使其成为有情之物。他在题画之作中写道:“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与其说他在写胸中之竹,倒不如说是写胸中之气,是借写竹而自喻其坚贞高洁之美德和傲岸跌宕的为人。画家们将思想感情移情于花木,使物态人情相融合,物我化一,铸成了文人画的寓于物的抒情作风。文人画家遥承先秦“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特别是精神方面的联系,绘画主张情于理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作品的意境表现作者的精神气质,表现所描绘物象的内在意韵为最终目的。

文人画把天文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同构奉为创造艺术美之不可变易的准则。苏轼在论及文与可画竹时说:“與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比,无穷出清新”。这种物中有我、我即为物的情与景合、神与物合、人于天合的最佳境界,正是中国文人画的最显著的美学特征。文人画家不太注重绘画的“明劝诫,著升沉”等社会功能,而把绘画当成实现个人人格价值的一种手段。他们受老庄的脱俗、避世、隐逸等思想的影响,常常借助自己掌握的绘画技巧,来抒发他们复杂、矛盾的各种心态。元代画家王冕有幅《墨梅》,由于画面上题了“不求人夸好颜色,只要清气满乾坤”的诗句,简单的画面立刻顿显灵气。文人画家多为隐士,大多不可能以直接的方式来发泄心头的愤懑,只有借花鸟山水写意寄愁,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来修复自己被扭曲的人格与人生价值,所以古人以“君子画”为题材的画家居多,文人画家把绘画看做“心迹”,是作者人格的一种体现。不取悦强权政治,不谄谀献媚,不为他人奴隶之役,这在许多文人画家身上是一致的共识。

三、诗书画印在文人

文人画主张诗画相通,画中蕴含诗意,诗画两者有机融合,以拓展作品的旨意。苏轼最欣赏王维,把画中有诗作为画家在绘画上追求的最高境界。他在评论王维的诗与画时曾说:“味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默合诗人句法”,说的是画家作画与诗人写诗相通,创造的境界有画外之意,让赏画者有联想的空间,有回味的余地。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戴熙《习苦斋画絮》载:“东坡在试院用朱笔画竹。见者曰:‘世岂有朱竹耶?’坡曰:‘世岂有墨竹耶?’善鉴者固当赏旨骊黄之外。”所以,意境新奇贵在出奇制胜,迁想妙得;从这一意义上讲,没有题诗的画不可算作真正的文人画,“三绝诗书画”作为文人画的标准是互为一体的。

由于文化人的介入,文人画家意识到“三绝诗书画”已经不能满足于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要求。中国画里的印章,或称篆刻。以印入图中,使画面的形式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精彩、更加深刻一些。我们常可以注意到,文人画家在山水画上常用“锦绣江山”,在花卉画上常用“万紫千红”等章,仿古之作常用“心追手摩”,写生之作常用“我师造化”等章,皆自然切题、饶添情趣。正如吴昌硕的“一月安东令”,说他在安东任过一个月县令;齐白石的“鲁班门下”,则点明了他木工出身的历史;徐悲鸿的“致广大,尽精微”,表明了他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境界。另外还有“闲章”,更有拓展题意、抒发见解之功效,以体现创作者的理想、情怀,其作用可以胜过千言万语,它也是文人画各种元素“一体化”之显著特征。

中国艺术理论的“书画同源”说,揭示了书法和绘画相互依存的本源关系。尽管“书以言情,画以状物”,但是在用笔用墨上是相同的。无论书画,都以笔墨为灵魂,没有笔墨就没有书法与绘画。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都指笔墨情趣。文人画家就特别追求笔墨运用,追求一种淡泊、无为、潇洒、雅意的情致,在笔墨中求神韵,并致力于将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融为一体,因此在文人画的发展过程中将笔墨的重要推崇到了极致。董其昌曾说:“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而石鲁又说:“中国画必须是以书法,以中国特有的笔法来表现,来作它的依据。”可见,笔墨的精妙是来源于画家书法功底的。文人画家在做完画之后,题款作诗都离不开书法这一形式,同时,一幅臻美的画作,也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相媲美、相和谐的书法款式,才堪称完美。好比陈白阳的《四季杂花图卷》,画中有梅、芍药、秋葵、金桔、葡萄等二十多种花果,仅几字交错,基本上无任何联系,而画家却用行草长题,书法亦正亦斜,参差错落,有的字把虚处填实,有的凸显空灵之处而无一字。如此一书使布局既完整规范又变化多端,令人赏心悦目。所谓“妙款一字抵千花”,它生动地品评了题款或题咏在文人画创作中和欣赏中的审美价值。

四、四位一体互相谐

文人画偏爱山水、花鸟,因此梅兰竹菊四君子既是画家的对象,又是四位一体(画书诗印)的潜在表象,即诗、书、画、印四体兼备众美,有着丰富的文化品性。

文人画重形式,但又不以形式为归宿。书法的影响使文人画家偏爱“印章”点睛,讲究“笔意”,就像乱头粗服的吴昌硕与挥洒自如的齐白石,他们除了有意打破书篆的束缚和强调刀法的独立审美外,更想通过写意性极强的刀法来抒发个人高昂的情怀,传达各种感情的律动,使画面趣味有融融相生之“印”象。

文人画重文学性,却不用文学性代替绘画性,诗中画不是简单地描摹“画中态”,而是力求“诗传意”;画中诗也不仅是画中题诗,而是贵在通过绘画的视觉形象启示诗的意境。因此,中国画中的题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绘画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引发画中意境,又可以烘托画面。由此可见,画与诗并存相融,相得益彰成就了文人画的和谐的整体。

至此,我们或可将文人画的审美特征概括为以诗为魂、画中有诗、以写为法、书法超逸、印墨为尚、秀逸淡雅、“君子”写意、意兴万端。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2]彭银修.中国绘画艺术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3]季若霄.简论苏轼对文人画理论的贡献[J].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1982,(4).

[4]张志林.试论书画姻缘[J].大庆师专学报:社科版,1982,(3).

篇5:《品中国文人》读后感

在《品中国文人1》中,我们通过本书看到了屈原漫步江边;司马迁埋头著书;司马相如操琴作赋。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旗旋的李煌……他们在天幕上永远闪烁,照耀着后世文人的心志与情怀。

在这些大文人中,我最想谈的是一位朴素、劳作,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他的曾祖父是东晋大将军陶佩。陶渊明出生在江山如画的寻阳郡柴桑县一个叫上京里的地方,字元亮,一名潜,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著名诗篇大多是他四十岁以后写的,他四十一发时仕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职归隐躬耕田园,过上了安逸,悠闲的生活。427年十一月,寒冷的冬天,陶洲明死于贫病交加。

中国历代辞官者,数以千万计,只有陶渊明将质朴生活的欣悦,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我们可以看到躬耕田园的乐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悠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诗朴素,通俗易懂,但在当时以及后来很一段时间并未受青睐。钟山荣的《诗品》将诗歌列为上中下三品,陶渊明居中品。但这并不能否认陶渊明的文采,萧统评价他的诗:语时事则指而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苏东坡提到他,永远以学生的口吻:“渊明吾师”、“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陶渊明是中国历史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他,确立了人性的价值,审美的价值,开创了诗词中一种淡雅清新的境界。他是中国的头号乡村歌手: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

篇6: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

一为文人,几无足观,这是清朝一个汉学家说的话。

诚然,你做一个匠人,做一个农民,都有一目了然的益处。可是文人呢?中国的经史子集,都懂一些,吟诗作赋、风花雪月更不在话下。可是,有用处么?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正是无用的人。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家、作家、或者批评家。说的简单点,就是读书的高等游民。他对每样东西都略懂一点,却不甚精通。对于学术不会有什么贡献,对于文艺也难说什么成就,他往往连自己做什么都不知道。

而文人看实际生活,总是雾里看花一般。隔得远了,自然难以看的真切;隔得近了,又难免出些求佛问道的妖蛾子。所以读老杜的诗,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虽有笑颜,亦抵不过胡马羌笛交践的怆然。天下沦落如老杜者多矣,然能于苦痛中保持一颗纯然赤子之心者几人哉? 中国的文人处在皇帝的淫威下久了,自然而然学会了明哲保身,慎言慎行.。所以毛泽东说二十四史大半是歌功颂德,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大部分人是仰皇帝的鼻息而活的,偶尔跳出来几个,亦动机不纯,像明朝的东林党,自诩忠君爱国,经常带棺材上朝。虽然结局难免凄凉,有的被杖责,有的被屠戮,甚至于诛九族十族什么的。但在民间,这种行为是值得赞扬的,是忠臣所为。呜呼哀哉!文死谏,武死战,这句话害死了多少人。然其情可悯,其事究竟不可悯。

我们从前说文人论政,后来又演变成文人乱政。然而管他论政还是乱政,都离不开”担当”二字。中国的文人都死扭着一根筋,他们倔强的认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倔强的把天下兴亡放在自己的肩头。他们天生抱着济世救民的理想,渴望兼济天下,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类而乐,这句话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可笑,可正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正是这种以敢以一己之力撬动地球的执著,才铸就了中国文人不屈的脊梁,才是一个民族得以长存的根基。

无论时代怎样混乱,无论现实如何艰苦,总有一些怀着赤子之心的文人,怀着指点江山,一匡天下的伟大抱负,在几千年阴冷灰暗的封建制度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这,正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所欠缺的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所以仲尼著《春秋》以道名分;屈原放逐却有《离骚》;司马迁著《史记》,述往事,思来者。然而时至今日,中国文人还有这种使命感吗?

昔春秋百家争鸣,盛况空前。后又有始皇封树坑儒,令天下寒噤莫敢言。汉多有风骨,魏晋难得风流。乃至隋唐开科举,寒门亦得举仕。宋朝更是以文制武,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言。元则悲矣,读书人沦于娼丐之间。明清更大兴文字狱,使天下之人,不敢怒不敢言。乃至于今,一个文化大革命,让多少人不再挺着腰说话。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么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和善良呢?如果中国的文人丧失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社会又将向何处去呢?

在任何一个时代,文人都是社会的中坚和脊梁。今天,文人已变成知识分子这一更宽泛发阶层。而国民精神和社会价值规律的重建,离不开历史的积淀,离不开时代的选择。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被卷入政治和经济的洪流。我们面临比任何时代的文人都严重的精神危机。如何面对权力,如何面对资本,如何在政治和经济中获得平衡,仍旧考验着知识分子的良心。

荣格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不再是传统的文人,不能沉溺于过去的荣光,我们需要胸怀天下的担当,需要肩负时代的民族的责任。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复兴的。

我们希望能有一批有责任,有良知,有勇气的知识分子,超越世俗,功利,以自觉的文化追

上一篇:神经内科病区发展规划下一篇:广东中考化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