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

2024-04-16

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通用7篇)

篇1: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真情谱写传统

编者按:2007年底,《南方周末》“中国文化原创榜”约请文艺界专家对当年艺术作品进行评比,王向荣《陕北民歌演唱专辑》入选优秀作品。适逢乔建中先生发来文稿述及专辑制做的前前后后,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王向荣专辑终于出版了。这件事,对于向荣本人、对于我、对于听过这套录音的少数同行以及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却迷恋着陕北民歌的无数同好来说,都包含了某种不平常的意义。“不平常”者何在?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们都知道,有25年职业歌唱生涯的王向荣参加过无数次的表演,录制过难以计数的音像资料,甚至可以说,这些年来,凡是公开出版的陕北民歌盒带,几乎都少不了他的录音。然而,在众多的民歌音响出版物中,就是找不到他的一张专辑。在当今这个大大小小专业歌唱家乃至大大小小民间歌手都忙活着争相出版个人专辑的时代,这位早已名见经传的“歌王”竟然还没有“专辑”,似乎很让人费解。其实,出版专辑并不难,像他这样肚子里装着上百首传统曲目的唱家,别说一张专辑,就是三张五张,又何其易也!对他来说,难的是出什么样的专辑。像以往那样,请作曲家编配、请小型民族乐队伴奏录制吗?像有些歌手那样,凑合着与电子琴、合成器一起录制吗?显然,对于他这个几十年来习惯于想唱就唱、想唱就要自自在在地唱的歌者,很难做出如上的选择。那么,他的个人专辑到底应该以何种形式、载体,何种理念见诸当代社会呢?„„他一直为此而苦苦思索。其中,他想的最多的,或者说他要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在未来的专辑里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住父辈和老师传给他的、也是他每歌一曲都努力凸现出来的陕北民歌所特有的风格和个性。因为他知道,陕北人把他们最喜爱的歌称作“信天游”,就是希望自己的歌声像蓝天上的云、黄河里的水、空中的风那样,悠扬、自然、洒脱、奔放,无所拘束。而要保持这样的歌唱状态,只能如父辈、祖辈那样,于赶脚、放牧、种田之际,矢口寄兴,引吭而歌。如果加进伴奏,必定让这样的歌唱大受限制而无所适存。然而,迄今为止,又有哪个音像公司愿意出版一张一个人从头到尾都以“徒歌”(西北人称“干咂”)方式没完没了地唱一个地方一种风格的民歌呢?就这样,想用徒歌演唱保留民歌的原生性特征与大多数音响公司不接受这一方式之间的矛盾,成了王向荣出版专辑之打算一拖再拖的主要障碍。

当然,有障碍不等于不做准备。1994年春,我和向荣终于有了一个合作的机缘。此前,我多次听过他的演唱,以我个人的判断,在历年发现的陕北民间男歌手中,就掌握的曲目数量、涉猎的民歌品种以及个性、风格而言,向荣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位。所以,我事先与他联络,建议他将自己所积累的曲目作一次盘点,再利用他在北京演出的空档,请他来音乐研究所录音棚录音。对此,他欣然应允,并在4月的一个整天完成了全部录音。记得当天是上午十点左右开始,我当场提出的要求是,彻底放松,随心随意,就像我在陕北家乡的山峁上对他采访那样,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他自然知道我说的意思,所以,前后两个来小时,就录完了一大半。每录一首,他先酝酿一两分钟,便立即进入状态。录音过程中,唱词的段数、调门的高低,一任他当时的情绪和状态而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曲目都是一气呵成而不再重录。两个小时顺利的工作成效让我们兴奋不已,所以,午餐时,大家激情满怀,举杯痛饮。下午的录音基本上是在半醉半醒中进行的。向荣越唱情绪越高,效果一点都不比上午差。四点左右,录音全部结束。从上午到下午,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共录了90多分种音乐,四十二首曲目。我知道,这样的录制速度、方式,与某些流行音乐采用的大制作、高投入、长时间等做法相比,只能称作是短、平、快,因此,它的质量肯定也会遭到质疑乃至否定。但以一个具有一定田野考察经验的音乐学者的观点看,我恰恰认为此番录音是我采录生涯中非常难忘也极具价值的一份资料。12年后回头看,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征:1.向荣当年四十一二岁,他的声音、经验、感觉正值其艺术生命的高峰期;2.他当天的歌唱情绪、心态十分自然,无任何心理压力或紧张感;3.虽然是一个现代录音环境,但因无其他外部因素的限制,歌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调适自己的歌唱和声音。我想,以放松和充满艺术感觉来衡量,他当时简直可以与一位富有经验的伟大歌唱家在舞台上的状态相比。4.所录曲目,事前并未讨论,他自己也没有什么“腹稿”,而是想起哪首唱哪首,整个一个“信天游”。但正是在这样的无备、无序中“亮”出了这位唱家的真功夫。可以说,除了两三首因作品原因外,所有录音首首精彩,几无瑕疵可挑。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次富有创新意味的歌唱实践,一次愉快、默契、无可挑剔、会心会意的合作。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种艺术创造、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或者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常常发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所谓有意者,是在发明创造之前曾经经历的艰辛、探索、钻研;所谓无意者,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积累之后,或许因为个人的悟性、灵感,或许因为外部因素的启迪和机缘,使预设的目标得以实现。如上所述,1994年4月的这次录音,一方面看,它不过是一位歌手和一位学人偶然凑在一起的顺利合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却是王向荣近三十年学习、演唱、传播陕北及其周边地区民歌的全面总结和收获,是他作为民歌传人进入巅峰时期的一次集中展示。我甚至认为,这次录音,不仅对于他个人,而且对于陕北民歌文化,也是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至少我们可以对后人说,在这一天,我们采用录音的方式,将这位歌手歌声中所积淀的陕北文化传统留住并传之后世。人们从中领略到的,将不仅是一首首民歌,而是用声音记录的历史,用真情谱就的传统,以及这块曾经使中华文明冉冉升起的土地上的人们博大宏阔的精神世界。

是的,我和他都为这次成功的录音活动而欣慰。然而,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套录音竟遭到连续十二年被束之高阁的冷寂之运。最早,我曾将它推荐给台湾一家对传统音乐的历史音响相当认同甚至有些使命感的唱片公司,也许是地缘关系,他们觉得无法接受这种从头到尾的“徒唱”形式。后来,又先后与几家大陆的公司接触,也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2002年在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时,该校教授民歌的一位老师对录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表示如果没有哪个公司认可,他宁愿自己出资出版。我不忍心让他这样做,所以也就没答应。就这样,原本是一套现时录音,三拖两拖,几乎也成了“历史音响”了。我和向荣的失落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此后不久,我们就开始与中唱公司谈及出版事宜。令人感慨的是,自从听完录音样带以后,中唱的老总们就明确表态,不仅完全接受它,而且一定要当成重要选题隆重推出。这个决断确实也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五十多年来,尽管中唱高度重视中国传统音乐,并推出数以万计的传统音乐唱片,但也从未发行过这种一律“徒唱”形式的制品。而这种制品在西方音乐界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对于中唱公司而言,它是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张,也是该公司制作理念的一大突破。有鉴于此,在双方决定进行正式合作之后,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文案编撰、装帧设计、图片选用符合这种新理念,如何通过我们的精心编制尽可能凸现出歌手演唱的精微和绝妙,如何保证他代表这一地区历代歌手所创造、传承的这种民歌的完整性,使它以更加感性、生动的面貌与读者见面。想到这一切,我们对于十多年来所遭遇的坎坷、冷漠也就不去在意了。

近三十年来,由于职业使然,我先后接触过二十多个民族的上千位民间歌手、乐手。老者有九十多岁,幼者才六七岁;有的只给我唱或奏过一首作品,仅有一面之缘;有的录下近百首民歌,且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交谊;有的是著名歌手,有“王”者风范,如哈扎布、朱仲禄、宝音德力格尔、白秀珍;有的是普通人。但无论是谁,只要我听了他们的唱,与他们有一言半语的交流,他们的歌声、琴声就会自然地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生活中值得回味的一部分。我的经验是,与民间传人交往,如果你为了完成某个学术研究任务,当然可以做大量的访谈,以便取得你所需要的资料。但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记,而只听只录他们的唱奏。在听赏中,感受他们那奔腾的生命的旋律,并渐渐贴近那个民族或群体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因生活空间的差别而熔铸成的多种多样的音色、音响,简直可以深入到你的灵魂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那声音都可能唤起你对某个文化现场的无穷回味。对于王向荣的歌唱,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如果说,1982年第一次在北京地质礼堂听他唱《五月散花》就让我受到其演唱技艺、个性和风格的巨大冲撞的话,那么,1994年录下的这四十余首民歌,不仅成为我走进他的歌声世界的重要媒介,而且,也成为我真正了解一位优秀的民间歌手与一种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联系、影响能够达到怎样的深度。以往,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优秀民间歌手对某一民歌品种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贡献。而对于他们的歌唱艺术中所蕴含的种种文化因素,例如自然风土、民间习俗、社会结构、礼俗交往等,常常会不自觉地被疏忽。而听王向荣所歌所唱,诸如“走西口”、“社火曲”、“搬船调”、“神官调”、“酒曲”“脚夫调”等,我们简直就像在观赏陕北黄土高原上一幅幅民俗生活画卷。反过来说,王向荣无论唱什么,或喜、或忧、或庄、或谐、或沉郁、或高放,它都将你引入一个境界:世世代代的高原人对黄土地无法割舍的眷恋。

步入这种境界,不仅是因为他对歌唱中声、情的辩证理解和处理,更重要的是来自他在陕北高原上数十年的生活经历和特殊感受。他放过羊、种过地、下过煤窑、当过民办教师;他到山西、内蒙学过二人台、蒙汉调、爬山调;他南下绥、米学“信天游”、社火曲,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生命历程中曾经吞嚼过的酸、甜、苦、辣,一点点、一滴滴,全都融进了声音、升华为感情,见之于一句句高起低落的旋律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于人生的这些体味,全都来自陕北这块黄土地。且不说当职业演员的前几十年,就是近二十余年,他虽然有机会走了很多地方,远到欧洲,近到台湾、香港,但只要任务一结束,他就赶紧返回榆林,继续过他早已习惯了的家乡的日常生活。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就是怕唱歌的时候,丢了根、丢了味、丢了本。古人云: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适于任何艺术审美判断的箴言。王向荣所唱,无论是山歌、小调,还是神曲、酒歌,均融绚烂华丽于质朴平实,让听者顿生浸透肺腑、刻骨铭心之感。同时还有那陕北人一听亲近无比的乡土气息。这股气息,正是黄土地民俗风尚赋予他的;这股气息,恰恰也就是他最害怕丢的那个根、味、本。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优秀民歌手的历史使命,不外乎有两点:保持与创造。在他们向前辈人学唱的阶段,为了把传统延续下去,“保持”也许是头等任务。但在他们参与民俗演唱乃至再传之后人时,他们必然要发挥个人才智,在前辈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这个时候,创造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在民间社会,民间歌手总是以“传歌人”身份出现。传者,承上启下之谓也。无论在平时,还是在节日,传歌者常常扮演某种十分活跃的角色,同时他们也是一个具有主动创造意识的主体。所以,凡经他所“传”之歌,已经不是他从前辈承接下来的那种意义上的歌,而是既保持原歌之“基因”又加入某些生命活力的新作。就像一位西方音乐家所言:任何调子都没有原本,任何调子都有几百个来源。即传歌人所唱的,表面听起来都很新颖,犹如他重新编写的,但认真追究,却首首有根有源。就这个意义上说,本专辑收入的三十多首陕北民歌,没有一首不是王向荣几十年来从前辈老师那儿学习来的,但又没有一首是原封不动的模唱。一词一调、一抑一扬,都浸注了他创新精神的血汗。对之,人们可以逐词逐句地加以研究,并一定可以从中探寻出优秀歌手成功的奥秘所在。

如果说,民歌是民族、地域文化的集体记忆,那么,民间歌手就是这一集体记忆的保管者。这样的保管者每代皆有,但在当代,对于黄土地上的民间歌唱而言,王向荣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

为了黄土地文化传统的特性永存,我们应该向王向荣和所有的传歌人鞠躬致敬!

乔建中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金兆钧)

篇2: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

用真情回报社会

——XX县政协委员 盘锦XX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XX先进事迹

人生向往辉煌,辉煌体现价值,人们珍视真情,真情创造美好。盘锦XX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XX,这个1954年出生的民营企业家,用他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志存高远、诚实守信,铸造了非凡的业绩。成功之后,他不忘回报社会,用真情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

敢为人先 开拓致富路

XX是个不甘寂寞、不愿固守清贫的开拓者。初中毕业后,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他,时刻不忘发家致富,有过许多创业的梦想,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经过不断的努力,XX成为XX项目办的副总经理,带领公司的员工多种经营,创造财富。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注定被市场经济所取代。2001年,项目办如其他国企一样,实现破产改制。当时,摆在XX面前的是等待安排或是开拓创业,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打定创业主意,选择项目是关键。经过调研和前期积累,XX发现农村新兴的养殖场比较多,但是饲料比较紧缺,农民买到饲料不知道真假,有时花冤枉钱,上当受骗之事时有发生。为此,XX决定将饲料加工产业作为干事创业的落脚点,为农民提供优质、廉价的好饲料。他通过多方协调资金,筹集100万元建立起盘锦XX饲料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 展,XX饲料已经成为占地10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拥有员工93人的民营企业,2011年,企业实现年产量18000吨,产值9900万元,产品涵盖动物饲料、牲畜饲料、猪饲料、饲养备料、动物用鱼粉以及宠物用食品,除了供应本地市场,更是销往营口、沈阳的周边城市。93名员工都是企业培养起来的XX本地人,月工资实现8000余元,他们发自内心地觉得,在XX工作,是他们的幸福。

致力创新 实现品牌经营

XX提供的饲料,为村民解决了不少困难,但现在一个新的问题出现,由于饲料行业投入小产值高,大大小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加之金融危机和生猪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生猪市场不是很稳定,XX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不创新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为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邻里共富的梦想,他多次聘请专家完善公司生产技术,并邀请部分养殖户作为公司的顾问,为公司发展提供反馈信息。

生产上创新的同时,XX还注重品牌建设,在包装设计以及品牌整体策划上,都非常注重每一个设计上的小细节,将一个完美的形象呈献给广大养殖户。按照他的要求,公司生产的产品统一包装和标识,让人过目难忘。同时,组建专业团队申请商标。经过公司上下的不断努力,XX饲料被市工商局确立为盘锦市著名商标,其中,“董牌鱼饲料”更是被评 为盘锦名牌。

奉献爱心 真情回报社会

企业的发展跟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心是分不开的。作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代表,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表达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经销商、消费者的谢意,希望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多地反哺社会。

在公司内部,XX致力于全体员工素质的提升。他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图书阅览室,订阅各种党报、科技杂志、文学信息等报刊报纸,为员工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鼓励员工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传统美德修养。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打架、斗殴,甚至连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都很少出现。每位职工在村里都逐渐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孝子孝女,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贡献。

XX饲料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收购于本土的玉米、大豆,企业一直在不断让利,希望能够带动农户进行农产品的种植。为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XX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实现饲料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尽力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XX还致力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从2008年开始,XX饲料一直是“XX学校培训基地”,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机会。每年学校开学,他都会为学校捐助款项,用以奖励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他们送去来自社会的温暖。

付出就有回报,XX成功了。鲜花和荣誉充满了他的生活,一顶顶桂冠,一串串荣誉接踵而来。他和他的企业多次被授予“XX乡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先进个人”、“XX乡劳动模范”、“盘锦市优秀政协委员”、“盘锦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盘锦市著名商标”等诸多荣誉称号。

篇3:用声音记录历史,让广播传递思想

关键词:《声音档案》 声音文献 口述历史 先声夺人

《声音档案》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的一档以“口述历史”为特色的名牌节目。2006年开播至今的六年时间,已制作节目三百多期。它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六十多年来积累下的丰富而又珍贵的声音资料为依托,结合当下时政、新闻、纪念日和主题活动,揭开尘封的历史,去重新解读“声音文献”,审视历史,从亲历者、学者的口述中发现“新闻”。节目充分发挥了以声音见长的广播特色,再加上精良的制作、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江浙沪听众的喜爱。题材涉及历史事件、民俗风情、奇闻轶事、海上掌故、电台往事、珍贵留声解读等。

由于《声音档案》以珍贵的留声为依托,吸引了不少声音发烧友;由于节目题材涉猎多为上海本土化内容,久而久之,她成为了一张“解读上海发展的声音名片”。她很好地吸引了有兴趣了解上海发展的人士,在上海已形成广泛而固定的收听群。开播至今,在激烈的收听市场竞争中,她作为周播的文化类节目能时常出现在上海地区广播收听前20榜单上,这是不多见的。回顾节目走过的岁月,分析其成功之道,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一、多方查找“声音文献”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声音文献可以理解为以声音形式固化记录在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载体上的文献。在近代以前,中国人的听觉感官世界有四个来源:“自然、生活、典礼和享乐”。除了“自然”之外,“生活、典礼和享乐”所包括的各种声音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开口说话,使用的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语言;品味戏曲,也没有忘记古人创作的经典,但是在缺乏完整记录复制技术手段的岁月里,声音只能通过历代口传和文字记述来流传,而且在口音语调上我们已经与古人大相径庭了。所以,我们传承的是一种声音的演变,古人原汁原味的声音早已成为绝响。在留声机问世以前,声音不能复制,只能模仿,模仿声音的最高境界当推口技。而人类信息的记录史上,留声机的发明,是继照相机之后又一革命性变革。留声机自1877年发明以后,很快对世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上海是中国最早引进留声机的城市,也是近代中国唱片制作与销售中心。留声机与唱片,在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中,先后被赋予多重意义。‘留声机’的名字是1890年由上海人叫开的;近代中国第一批唱片是1903年在上海灌制的;弄堂里飘出留声机播放的靡靡之音,是老上海的特别风情;一曲《义勇军进行曲》的灌制,使上海历史文化名城色彩更为亮丽。从经济角度看,唱片业曾是上海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

《声音档案》节目自开办以来,利用各种途径,在海内外多方查找“声音文献”。比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节目推出的一个以挖掘历届世博人文历史内涵为主题的系列专题,充分发挥了广播在声音方面的优势,颇具可听性。人类在最初的几届世博会中,“倾听自己的留声”是最炫的一道风景。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引进留声机的城市,也是近代中国唱片制作与销售的中心。从人类留声的历史来解读世博会,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角度。主创人员发挥自己长期收藏各类留声的专业特长,并从海外寻觅到许多世博会早期的留声。这些资料都是人类声音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珍品。在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专家的帮助下,节目组播出了下列留声,声音来源于:最早与爱迪生在英国会晤的中国人;1878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第一个见到留声机的上海人;最早用上海话在留声机里留声的人。节目组还对留声机通过世博会流入上海的历史进行了深入考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组在采访了爱迪生门洛帕克博物馆馆长杰克斯坦利时,让“骨灰级”的发烧友听到了爱迪生1877年发明留声机时录下的原声《玛丽有只小羊羔》——它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留声。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留声是一段10秒的法国民歌《金色月光》的录音——150年前的一位法国女子的歌声。这段由美国录音收藏协会收藏的录音,在节目中播出。此外,节目还向听众介绍了最早在留声机中留下声音的中国人——上海人黄炎培。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黄炎培随中国实业代表团到纽约参观。通过引见,黄炎培到纽约郊外拜访了68岁的爱迪生。爱迪生热情地接待了黄炎培,带他参观自己的工厂,并请黄炎培试用他发明的远写机(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一体,一方电话机可自动记录对方说话的机器)说了一段上海方言。

二 、尘封的声音资料是一座埋藏已久的“声音的富矿”

中国的史学界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以采用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方法收集资料,大力推动“家史、厂史、社史、村史”的整理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都有文史资料刊物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但由于多是政府行为,内容、范围、对象比较单一。所收集的资料十分有限,在方法上也比较简陋,以笔录或个人自写为主,少数留有录音带,不过品质与保存也都不尽理想。

与之相比,专业的广播电台拥有的历史留声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富矿”。《声音档案》节目依托的上海音像资料馆是全国首家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集中管理的专业机构,也是上海市的专业音像档案资料馆。作为节目资料管理和媒体资产管理的专业部门,上海音像资料馆管理着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所有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的广播电视节目资料,通过接收、购买、收录、拍摄、交流等多种渠道,已拥有上海人民广播1949年开播以来和上海电视台1958年建台以来各类广播电视音像资料50多万盘 。

上海音像资料馆从1984年建立之初就致力于上海珍贵历史影像资料的特色馆藏建设,现有从1898年至今的新闻纪录片、专题片、素材以及各类节目资料7万多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上海百年音像史志”。这其中,成立于1949年5月27日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六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广播节目资源,是几代广播人的辛勤耕耘的结晶。这些宝贵的声音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一段段光辉历史,是一笔极其宝贵财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声音档案》节目的设立,对这些历史的留声进行了重新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使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nlc202309040259

2007年,在“金嗓子”周璇逝世五十周年之际,节目组发掘出了周璇去世前四个月所留下的完整的“绝唱”,并在制作原录音报道的3位主创人员均已离世的困难下不懈努力,终于为其加上了完整的注解。原来的作品并非展示周璇音乐生涯的华彩乐章,而是通过这位歌坛巨星在精神恍惚、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最后时光,与一位普通的青年演奏员短暂合作时所流露出的认真、谦逊及平和的本色,来揭示周璇不为人们熟知的人格魅力以及带给一个演奏员的终身教益。

这个主题是十分深刻的,它犹如一坛陈年老酒,经过岁月的沉淀,使周璇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愈发地纯,愈发地美。对于周璇的歌,上海的老歌迷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这则周璇的“绝唱”,一直充满着谜团:它是在什么背景下采录的,是由谁在哪里采录的,是如何采录的?

五十年后的今天,要弄清这一切是很艰难的:报道的主创人员均已离世给资料的解读留下了很大的遗憾。而仅仅展示“绝唱”本身似乎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节目主创人员锲而不舍,找到节目资料中心的老同志、老广播高宇同志反复回忆相关背景,并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查找到了汪韵之同志所留下的一篇介绍当年采访周璇的手记,这对弄清这段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主创人员不满足于文字上的补充,始终执著地寻找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最后终于在原来报道的字里行间有了突破,费尽周折找到了当年24岁,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钢琴伴奏员盛茵。关键人物的寻得为周璇的“绝唱”加上了生动细腻的注解,同时也给老资料的整理工作画上了漂亮的句号。

节目播出当天,老歌迷的电话不断,纷纷表达对这位歌坛巨星深深的怀念;湮没在听众群中的上海老歌唱家张露、张秀琴以及电影史专家赵士荟、唱片收藏家冯玗均来电对这期节目表达了关注。出人意料的是,远在东南亚的一位周璇的歌迷也在互联网上听到了节目,并打来越洋电话。国内外唱片界也闻风而动,与上海文广洽谈购买老资料的版权事宜,这一切都为盘活广播声音老资料做出了全新的尝试,也说明了老的声音“档案”的价值——在周璇逝世以后的半个世纪,一档有关她的节目还能够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三、利用广播强大的传播平台,用“老声音”做线索,续写“声音档案”

2011年5月,《声音档案》改为直播。直播节目更讲究互动性,为了继续发挥广播节目的声音特性,节目组尝试着把寻找“有故事的历史声音资料”作为新的节目源。他们会同节目资料中心大力挖掘上海电台历史上的、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并用这些声音做源头,继续讲述“声音里的故事”。

2011年正逢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建村六十周年。《声音档案》在浩如烟海的声音资料中,找到了当年新村工地的打桩声、劳动号子声,以及当年乔迁新居的村民的喜悦说话声。当年的小伙如今已成了耄耋老人,如今已散居在上海各处的老邻居们又走到了一起,通过节目一起重温了那段火红的岁月。

又如:1956年6月20日至26日,应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访问上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舰队首次访华,也是上海解放后首次接待外国海军舰队的来访。在苏联海军友好访华舰队进入上海的当天凌晨,上海市陆军109医院24岁职工夏桂兰于广慈医院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为了纪念两艘苏联海军驱逐舰的光临,孩子的父亲就用苏军来沪的两艘舰艇的名字“智谋”“启蒙”为这对孪生子命名。《声音档案》节目制作了宣传带,全市“广播找人”,并在《每周广播报》上刊登了主人公当年的大幅照片。这对双胞胎很快被听众和读者找到了。年过半百的双胞胎走进直播室,听到了自己当年刚出生时的啼哭声和牙牙学语时稚嫩的话语声,禁不住热泪盈眶,也深深感染了听众。

四、抢救口述历史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是留声机的鼻祖。1877年,爱迪生制造出人类史上第一部留声机。自从世上第一套录音设备出现,由蜡盘滚筒逐步发展到磁盘、有线录音机、卡式录音带和卡式录影带,现代意义的口述历史工作就真正诞生了。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是在录音设备发明以后,运用音传、进而运用像传手段记述历史的方法。从历史记录的广度而言,口述历史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人们生活中所见、所历、所闻、所传闻的种种活动、认知,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如果没有口述历史,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就难以提供他们所见所闻的重要历史情节,一些历史情节就只能通过推理和假设来完成。

口述历史节目《声音档案》的开辟,也给了普通老百姓一个讲述和回忆的渠道。同时,对口述史有兴趣的,也不仅仅是史学工作者。非历史专业的社会调查者、作家、新闻记者都开始进行口述历史的访谈、搜集、整理。

广播记者做口述历史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首先,口述史是声音的历史。它是由口述收集者提问,口述者回答而产生的,对于口述者亲历亲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回忆。广播工作者用录音工具代笔搜集口述,还可以准确地将“大笑”“哽咽”这样的情绪表达全部细致地记录下来。其次,在现代意义的口述史中,这些声音是要借助于录音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来的,广播记者对于记录设备的运用又有其专业上的优势。

《声音档案》节目自创办以来,邀请到的口述者有两大类:一类是大人物(讲述他们经历的大历史事件),另一类是小人物(讲述他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忆)。因此口述者不仅仅局限于上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代表人物,还有重大事件的一般见证者和参与者。比如:八年抗战期间,有21000多名浦江儿女参加新四军,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壮丽诗篇。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新四军成立70周年之际,《声音档案》和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共同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实广播《新四军中的浦江儿女》,通过健在老战士的口述,首次向听众展现了新四军为保护上海地下党的安全,派人到日寇占领的上海扩军的历史:从1940年7月到1941年4月短短8个多月里,共有2000多名浦江儿女加入到由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即“沙家浜”部队);慈善团体“慈联会”以垦荒为由,组织1000人以上的“难民”,历尽艰险投奔皖南新四军;南汇近900名浦江儿女南渡杭州湾,开辟四明山敌后抗日根据地……浦江儿女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声音档案》节目中得以展现。

nlc202309040259

2008~2009年,为纪念上海人民广播事业60周年,《声音档案》——老广播人口述历史项目采访(拍摄)了上海广播领域的一批老前辈,回溯和记录了上海人民广播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历史。节目组共完成了对42位上海老广播人的口述史记录工作。他们中有早期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第一代播音员、编辑、记者、录音师等。我们的这项工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上海人民广播事业的成长轨迹和改革发展的精彩片段。项目组共整理出录像带39盘、DVD视频光盘35盘、音频光盘34盘、图片资料32盘,采访拍摄总时长超过65个小时。

五“先声夺人”——《声音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声音的魅力

声音是广播的灵魂,它是广播赖以生存的媒介。如何“先声夺人”——利用种种声音元素,营造出声音的蒙太奇效果,从而进入听众的心灵,引领听众一起分享“声音的感动”,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声音档案》节目近年来对此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声音档案》节目的主创人员一直对声音世界保持一种独特的感悟和领受。2006年播出的《弄堂回声》,展示了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注意实录和收集各类市声叫卖,专注于系统地整理、发掘、收集老上海的传统叫卖声,并历经五年时间逐渐形成了有序的收藏。她像一幅可以听得见的图画,又有如老上海本帮菜那般风格——很家常、很精致而又浓油赤酱般浓郁。作品是个体,但是它代表了共性。它像一帧帧老照片,怀旧而又时尚。这是一部充满着回味的,能够打动人心的老上海的风情交响。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在短短的十分钟节目时间里,用“叫卖和吆喝”作为声音标志来反映老上海弄堂中的一天(早晨,白天和晚上)发生在“上海屋檐下”的故事。从清晨红漆马桶罗列成行的大阅兵式的合奏,到午夜时分传来的蕴涵着无限疲惫和辛劳的长音——历经岁月淘洗的声音如同一个个符号,在人们的记忆中定格成为生活的绝响。它折射出当年上海滩的社会生活、商品生产、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声音资料会同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逝的行业的参与者和经历者的口述,使得本件作品具有很强的可听性。播出后引起了老上海人的强烈共鸣,节目中独具魅力的音响将他们又带回到了昔日里老上海的弄堂,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唤起许多美好的、充满温情的集体记忆。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声音档案》节目组以近代上海自开埠以来的城市人口变迁为出发点,一直致力于收集抢救富有历史沧桑感的时代留声,并注意实录上海城市发展的音响。2009年,《海上寻源》采录项目完成后,六集广播专题的创作也圆满画上句号。丰富的音响结合上海文化传人的“口述历史”,揭示近代海派文化形成的源头,为听众展示浓浓的上海乡音。自上海开埠以来,如此大规模地从历史角度出发,客观地梳理记录上海人口的文化音响,搜寻上海城市发展的声音轨迹,堪称首次。

该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上海文化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年有关上海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过分强调了城市的矛盾性和世界性,其实上海城市的海派文化有中有西、有土有洋,多元、混杂的特点和近代上海是一个很大的移民城市、人口构成极为复杂息息相关。专家呼吁,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向世人介绍海派文化中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上海滩不仅仅是风花雪月,它还有许多本土的民俗和乡音乡情值得人们铭记。于是,系列广播专题《海上寻源》便应运而生了。

该节目的采制工作历时一年,主创人员采录了大量代表上海本土特色的声音元素,其中包括青浦田歌、上海港码头工人号子、南汇锣鼓书、南汇哭嫁歌、崇明山歌等;近距离实录了外滩海关大钟的钟声,本市各公园的群众文艺活动,城隍庙、徐家汇、南京路、新天地等上海地标的声音环境;查阅和收集了大量解放前老上海的唱片等音响资料;走访了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音像资料馆、南汇文化馆、杨浦文化馆、崇明文化馆、上海大学上海话研究中心、上海市文联的多位权威专家学者;拜访了上海民间文化的传人等。我们从上海本土文化样态去追溯其人口迁移发展的轨迹。节目的播出无疑对多角度宣传上海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这6集系列节目中,许多历史、文化、社会学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他们对于“海派文化”起源的观点。这些观点加上民间艺人留给我们的原汁原味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档案,使听众仿佛聆听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家讲坛”。这些珍贵的声音资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对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来说,也许口述历史就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正如节目中收录到的很多的民间艺人的声音,他们的记忆提供了与其艺术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及民俗知识。

综上所述,在现代口述历史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今天,口述历史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起来。广播应该重视这种类似田野调查的原始资料的采集和利用,为明天留下更多更宝贵的声音档案。同时,有着丰厚“家底”的电台也应不断地抢救和整合利用其库存的声音文献,用声音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更具鲜活的史料。

(作者单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范国平)

篇4: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

用爱心弹奏动人音符 以真情谱写华彩乐章

我是个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语文老师。然而,在这短短的两年中,在这段弥足珍贵的初为人师的日子里,我却拥有了许许多多平凡而珍贵的经历和真切而深刻的感受。

初为人师,上“台”伊始,面对的是几十双好奇而带期望的眼睛。我的心似乎装着一面小鼓,咚咚地敲着。孩子们那善良而带笑意的眼神安定了我的情绪。在他们的凝神倾听中,我很快找到了感觉。我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的神奇:可以带领一批正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去领略文学的优雅,可以与他们一起体会情感的波澜,可以与他们一齐攀登理想的高峰,可以与他们共同探讨现实与人生。

语文是一门要求教师倾情投入的课程。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只有倾情投入,你才能掌握学生思想的脉搏、心灵的律动;只有用心投入,你才能与他们同呼吸,共感受。

每每华灯初上,我就已翻开了那一叠叠的作文和周记本,让自己用心去感受那一个个活泼鲜明的少年,感受他们笔端所流露出来的或稚嫩或新鲜的情感,或快乐或忧郁的情怀,或天真或浪漫的想法。 对于他们的困惑,我一一地给以解答;对于他们的进步,我总是加以欣喜的肯定;对于他们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我总是及时地安慰和鼓励:

你是个富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将有利于老师和同学更好地了解你。

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能和周围的同学更融洽地相处,你的学习和生活将会进步得更快。

你一直很用功,也有了进步。继续努力!

一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别放弃,只要你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爱心和真情贯注于我的笔端,化成或长或短的文字,化成我的美好愿望和殷切的期盼,似山泉,似小溪,默默地流着。而我,始终乐此不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慢慢地,学生和我近了,我的课堂笑声多了。孩子们是懂事的。只要你付出了爱,他们就会把心和你紧贴在一起:

您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您化解了我心中的疑惑。我会加倍用功!

您辛苦了!

……

从此,我走进了浪漫多彩的`少年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么奇特,让你流连忘返;这个世界是那么温馨,让你如沐春风;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妙,让你觉得非用毕生的精力去追寻不可。当然,这个世界有时也会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甚或蒙上一层令你万分担心的阴影:

有人逃课;

有人去打游戏机;

有人缺交作业;

……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用极度的耐心和爱心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必须不厌其烦,你必须极具耐心和极其细心,才能使那些游荡在危险边缘的思想重归正道,才能使那些荒芜的心灵重返绿茵、找回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这样的工作琐琐碎碎,甚至有些婆婆妈妈,然而,我的心中却始终牢记着“些小吾曹教书匠,一枝一叶总关情”。是的,每当我在心中默念这句话时,我就又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和动力,又找回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基准,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已能深刻地体会师生情谊这一超越亲情、友情、爱情的人类情感珍品了。

我想: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善于教导各种类型的学生,优秀的、不优秀的……

曾有一个学生,他从来不交作文。我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均告无效。我恼怒万分,曾经打算对他采取“强硬措施”,也曾经痛下决心要“放弃”他。然而,爱心和责任感使我又一次充满真情地走到他面前。在我的细心询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原委:从小学起,他的语文就学得很不好。尤其是作文,从没有及格过。一次又一次,他从不喜欢写作文到害怕写、讨厌写、痛恨写,最后变成了完全不会写:每当拿起笔,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我已经对作文完全失去了信心,我是个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我根本不是那块料……”一连串否定自己的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同时滴落的还有他那伤心的泪珠。

望着这个被作文苦苦困扰的学生,望着这个对自己失去信心、处于崩溃边缘的学生,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其实你刚才说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你可以试着把它写出来。”我提醒他。他的眼眸一亮,随即又变成怀疑。“有真实的感受写起来就会有许多话想说。”我趁热打铁。

一周后,一篇题为《我害怕作文》的作文被悄悄地放在了我桌上。我把他叫来,一一地把其中体现真情实感的优美词句划出来,告诉他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作文。最后我还破天荒地给这篇作文打了100分。孩子的眼睛因激动而湿润了,继而又闪出自信的光芒。自此,他没有缺交过一次作文。他成了一个热爱作文的学生。而的确,他进步了。不久,一篇讲述他由害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会写作文的过程的《我与作文》在班刊上发表了。

“是您重新点燃了我心中的信念,是您使我发现了我自己。当您为我的作文打上100分时,当您一次又一次为我讲解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您的匠心和爱心。您用心良苦地给予我各种形式的鼓励,使一个原本对自己已完全失去信心的学生又重新树立起必不可少的自信……”

读着这发自孩子肺腑深处的言语,我的心再次因激动而不能平静。我想: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我教会了他写作文,最重要的应该是他又重新树立了自信,找回了自我和快乐,这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该是多么重要!

篇5:用真情谱写社会和谐乐章

贵阳的大街小巷,问起关于“贵阳供电局”的故事时,大伙都会说:“哪里有停电,哪里就有95598的身影”、“贵阳供电局的抢修速度比110还快”。贵阳供电局为何得到群众如此之高的赞誉?2007年9月,记者带着疑问与好奇,走进了贵阳供电局,走访了为点亮万家灯火不辞辛劳的建设者……

贵阳供电局是2007年2月1日,由原贵阳市南供电局和贵阳市北供电局合并组建的国家级特大型企业,担负着贵阳市云岩、南明等11个区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州的龙里、惠水、长顺、罗甸等4个县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达16961平方公里。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全力做好电力供应,贵阳供电局一直坚持“对贵州电网公司负责、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秉承“服务永无止境”的理念,积极开展了“万家灯火、奉献社会、和谐共进”的优质服务活动。

2007年是贵阳供电局的开局之年,贵阳供电局的全体职工深刻认识到肩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与使命,要保证贵阳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用电需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首先必须彻底转变服务观念。

贵阳供电局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面对两千多职工不同的思想意识,要在很短时间内转变服务理念,做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贵阳供电局的领导深刻认识到:服务的真谛在于用真情、爱心去构建,并在全体职工中形成统一认识。为了彻底转变干部员工“优质服务只是窗口部门的事”的狭隘观念,贵阳供电局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向干部员工积极灌输“机关为基层服务、一线为客户服务、电力为社会服务”的大服务理念,专门开展了主题为“传播真情、构建爱心”的爱心服务活动以及“优质服务年”大型宣传活动。在贵阳市地处闹市的大十字街头设置宣传点,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设专人进行现场讲解,从主观思想上提高全体职工的认识,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

2007年6月,清镇分局投资两万元为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麻风村下洞村民组的陈德俊家架设近900米线路,切实解决了该村民的用电问题。贵阳供电局人用他们的真情行动为困难客户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深得客户好评。

要做好服务工作,仅有真情、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优质的服务技能。为了打造一支素质高、水平高、业务棒的服务队伍,贵阳供电局还专门聘请了英斯捷公司举办优质服务技能提升训练营项目,对窗口营销服务人员进行了营业人员职业素养、普通话训练,以及客户情感沟通技能、服务规范礼仪训练等11个单元的全封闭式培训,加强了职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由原来的“要我服务”转变成“我要服务”的主动型服务。

在服务方式上,贵阳供电局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优质的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针对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行绿色通道,采取提前介入、设立一个客户代表(项目经理)、一个工作支持小组、制定一揽子工程实施等方式,提供一条龙服务;为大客户提供“一对一”的集成式服务,开拓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深入开展供电服务进社区活动;全面推出供电服务爱心卡,对五保户、低保户、军属、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分别建立详细的优质服务档案并定期上门服务;加大与客户的信息交流,推进电力短信服务,在新闻媒体开通温馨提示和电力供应预警信息服务。从每个细节着手,让客户真正感受到贵阳供电局的优质服务。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聆听客户的心声,从2007年开始,贵阳供电局要求所有大型业扩项目必须有专门的客户经理全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还制定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重点工程客户经理的领导挂靠制。对客户的用电工程,客户经理都要详细了解客户的生产规模、工艺及用电设备,并派人实地查看,及时向客户提供必要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咨询。发现客户受电设施存在故障隐患的,及时告知客户并指导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贵阳供电局还在各营业窗口设立投诉电话、意见箱,实行所长接待制度、定期走访制度、行风监督员会议制度、广泛收集客户意见并积极整改。局领导还亲自深入客户,现场办公,上门服务,主动征求客户意见,同时还积极参与“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电视电话热线活动,直接与市民对话交流。贵阳供电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贵阳供电局正致力于帮助贵州五矿集团解决功率因数低、无功补偿不足的问题。局长邓恩宏、副局长谭小青多次到现场办公,亲自指导方案的拟订和改造工程的实施。为切实解决问题,他们还专程请来重庆大学专家对技术方案进行论证,最终克服了技术难题,贵州五矿集团成功安装了无功补偿装置,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贵阳供电局在深受客户赞誉的同时,也以主动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2007年4月12日,为帮助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因雷击跳闸的10千伏云三线恢复送电,贵阳分局抢修人员在现场一直持续工作到凌晨4点。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对贵阳供电局的优质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当场表示希望和贵阳供电局长期友好合作,建立“同志加兄弟的关系”。

正是贵阳供电局全体职工无私的奉献和高度的责任心,鞭策着他们不辞辛劳地为千家万户的和谐宁静连夜奋战。贵阳供电人用心去交流、用情去沟通、用爱去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用他们不懈的努力诠释和丰富着“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深刻内涵,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诗篇。

2007年2月至7月,贵阳供电局光明热线95598呼入总量达22.1479万个,日平均电话呼入量1045个,最高日呼入量达3219个,受理客户业务14000余件,抢修出动11910个班次,收到客户诉求1816次,投诉59次。对于客户的诉求与投诉,贵阳供电局全部予以及时地处理与回访,处理率与回访率均达100%,客户满意率达98%以上。这些简单而庞大的数据充分地说明了贵阳供电局的形象已深入了千家万户,充分展示了贵阳供电局用真情去交流的服务魅力。

服务永无止境。为了进一步把真情服务落到实处,贵阳供电局把优质服务工作作为攸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生命线的头等大事来抓。为了缓解城乡中小用户在银行交费难的问题,贵阳供电局推出了南方电网系统内首家使用电费充值卡缴费的方式,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缴纳电费。同时采用移动服务车开进社区的办法,方便了市民交纳电费和办理用电业务,成功实现了客户服务上的“零距离”,有效解决了客户高峰期交费不便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边远村寨农民“路费比电费高”的实际困难。2007年7月,贵阳供电局副局长谭小青在黔灵乡渔安村供电移动收费车现场调研时,一位村民激动地拉着谭小青的手说:“感谢贵阳供电局解决了我们交电费不方便的大问题,你们能来到这里收费真是太好了,谢谢贵阳供电局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

贵阳供电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贵阳供电局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扎实工作、用心服务,努力实现“优质服务年”中的各项承诺。我们相信:在南网方略指引下的贵阳供电局,一定能在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充分展现出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6:《地雷战》用诚意谱写真实历史

导演:焦晓雨

类型:战争、抗战

编剧:刘跃军

集数:46集

播出时间:2015年9月4日

主演:吴樾、董姝、柯伯龙、张立

上星平台:山东卫视、河南卫视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献礼大剧《地雷战》。该剧由真实历史改编,由焦晓雨执导,吴樾、董姝等主演,将在山东卫视与河南卫视播出。该片主要講述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主演吴樾饰演的赵化龙由原型人物赵守福、于化虎两个民兵英雄提炼而来,是被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过八次的民兵英雄、抗日英雄,也被评为造雷专家,是将胶东半岛的两个民兵英雄写到了一个人的身上,所以他聚集了两个人的优点,虽然是小人物但是大英雄。这个角色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因为自己的师傅和师娘被日本人杀害,就去参加了八路军一起抗日,然后一步一步走到十里八乡的大队长这样的角色。

“地雷战”这三个字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并不陌生,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这样一段真实历史曾在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地雷战》,影响甚大,时隔多年再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让众多观众期待。

这是山东卫视继《红高粱》后的一部自制大剧,导演焦晓雨曾拍摄过《大刀记》《武工队传奇》等多部优秀抗战作品,此次执导《地雷战》依旧延续了鲁剧的品质。主演吴樾也是国内优秀的武打演员,出演过多部优秀作品。自从开拍以来现场天天爆炸,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片场几乎全是真的炸点,而所有炸点吴樾都亲自去完成,不用替身,类似飞石砸到脑袋,拳打鬼子打到枪上大拇指受伤露出骨头等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对于此次拍摄的电视剧《地雷战》,主演吴樾也非常有信心,认为这是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一部抗战大戏,虽然名字叫《地雷战》,但绝对不是雷剧。该剧已在四川影视文艺频道及福建电视台综合等地面频道播出,自播出后评价颇高,剧中穿插的螳螂拳也成为该剧一大特色。

“我们非常尊重历史,更加珍视这样一段记忆,在还原这段峥嵘岁月的同时,爆破场面真炸、真飞、真实抗战,在人物塑造上力求突破,将现实原型人物进行提炼并综合演员的个人特色,力求为观众打造一场经典的良心剧。”导演焦晓雨说。这样一部经典剧不仅体现出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也让观众对那段真实历史充满了敬畏。

吴樾:小人物大英雄

对于武术运动员、武打明星出身的吴樾来讲,受伤这样的事情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拍摄《地雷战》让吴樾吃了不少苦头,并坦言这是他继《西游记》之后拍得最苦的戏,连着拍了3个月,90天,每天18个小时的工作量,零下20多度坠海、胸椎骨裂、高烧、炸点,200公斤的炸药用在他身上,每天都是危险与痛苦并存。这是旁人很难体会的辛酸,但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职业演员对自己这份事业的热爱以及付出才得以拍出这样一部品质大剧。

Q:《地雷战》在1962曾被拍摄成一部经典的电影,这次以电视剧的形式拍摄出来,你如何评价这部作品?

A:我觉得电影《地雷战》更像那个时候的一个教学片,所以它的故事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没有那么丰富。而我们这是电视剧,它包含的体量比较大,一共46集,在这46集的时间段里,每一集讲的故事内容、人物走向、人物之间的命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比电影《地雷战》更丰富。山东卫视以及海润的也投入了很多,制作班底、制片人和导演合作上也很默契。

Q:红色题材剧拍得越来越娱乐化,很多雷剧出现,对这个你怎么看?

A:我个人觉得其实太雷的剧会让大家觉得不可信,也特别不尊重历史,这是很可怕的东西。我觉得如果是古装的、玄幻题材、神话题材的剧,雷点没有关系,毕竟是玄幻题材,都可以理解,但是正史或者那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拍成那样就特别不合适。前几天我看一个民国戏穿着很现代的衣服,我就觉得很不合时宜,我是不喜欢看那样的戏,我更喜欢偏正一点的剧,像《北平无战事》那样的,我挺喜欢的。

Q:会担心年轻观众不喜欢吗?

A:社会太浮躁了,都是在讲大IP、小IP,就觉得这样的剧年轻人不喜欢看,但我反而觉得不一定,年轻人只要踏踏实实下来看的话也能看进去,经常看那样的戏也该换换口味。再就是年纪稍大的人鉴赏能力和挑刺能力更强,本身《地雷战》就是一个经典,我不敢说超越,我们会努力去维持这一经典在人们脑子里的记忆。我们这部电视剧虽然也有娱乐化的一面,但又不会让观众觉得很雷,这是一个很棒的剧情戏,希望呈现给大家视觉效果、冲击力都很强的前提下,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Q:对自己这次饰演的角色有觉得遗憾的地方吗?

篇7:乐颜 用声音记录足迹

汽车生活:做旅游节目,会经常出去吗?

乐颜:机会是比一般人多,但由于时间紧,只能是走马观花。只有休假时去才会更惬意,但也要把路上有趣的人事物录下来做成节目,溜走了怪可惜的,算是职业病吧。

汽车生活:路途上也遇过危险吧。

乐颜:不止一次了。在稻城我产生高原反应,我以为我回不去了,在还有点意识时,我爬起来录了好长一段音,回到成都后剪进节目里,这段录音显得特别珍贵。

汽车生活:走了那么多地方,那些印象深刻?

乐颜:我是玩感觉的,大理和乌镇给我的感觉很好,可以让时间慢下来。我每年冬天都会在大理呆一段时间,在洱海边的客栈住下来,每天看看书,跟陌生人聊聊天。

汽车生活:做主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乐颜:当然是我老公了。他当时上我的节目,他透过直播间玻璃看到工作时的我,产生了好感,后来他说“原來女孩子专注一件事时那么美”,我觉得这是追我的借口吧,哈哈。

汽车生活:除了旅游,你平时还喜欢做什么?

乐颜:我的生活很健康,我最近在跳萨尔萨舞,下了班就喝喝咖啡,看看电影,我喜欢故事片,比如《怦然心动》。

汽车生活:如果有天不做主播了,你还是会做跟旅游相关的吧。

乐颜:我想做旅游体验师,又能玩又能赚钱。看了桂纶镁的《第三十六个故事》后,想开一家剧中的朵儿咖啡馆。

【闺蜜】叶华 眼中的她

乐颜是个充满童真的女人。她有时候突然打来电话,“叶娃娃,叶娃娃……”我当时很忙,问她:“什么事啊?干什么?”她回答:“没有什么事,就是喊哈你而已。”她和我九岁的儿子打电话,不知道聊些什么,最后我儿子很开心地拿压岁钱请她喝星巴克……

【同事】爱非 眼中的她

乐颜神经很大条,闹了很多笑话。她经常丢三落四,“我的东西丢了!”几分钟后又在车上找到了。我们台有个实习生姓蒋,她老叫别人小董,我们说人家叫小蒋,她恍然大悟,第二天继续叫小董。前几天她参加计算机考试,已经考完一科了才发现自己进错考场了……

上一篇:《卞庄子刺虎》原文及译文下一篇:AOMATT2014国际学术会议开幕演出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