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2024-05-21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精选14篇)

篇1: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今年11月14日是第十五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宣传口号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为唤起居民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提高辖区居民防治糖尿病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倡导健康生活行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1月12日上午,镇岗南里社区干部开展了“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社区干部们细心地向居民朋友宣传防治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通过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可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提出了糖尿病人的养生和保健建议:要注意“八多八少”:主食要多粗少细,副食要多素少荤,肉类要多鱼少肉,烹调要多蒸煮少油炸,口味要多醋少盐,饮料要多水少烟酒,饮食多餐少量,生活要多动少吃。

通过此次宣传,不仅进一步提高居民认识到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更使防治知识在群众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对辖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居民们纷纷表示要从低脂饮食,勤于运动,远离糖尿病,从现在做起。

篇2: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宣传引导,营造慢性病防控“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切实推进糖尿病疾病防治工作,11月12日,甘泉县人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在中心广场开展了“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科普宣教活动。

宣传活动以悬挂横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咨询点和专家现场义诊等形式,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广泛传播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群众主动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活动中,前来咨询的群众较多,专科医生们都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帮助纠正不当生活方式,帮助制定糖尿病防治个体方案等等。活动历时一个上午,为群众免费测血压、测血糖150余人次,发放糖尿病、高血压防治、“三减三健”等慢性病知识宣传单、折页1200余份,个体化健康咨询服务78余人。

通过此次活动开展,向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宣传了防治知识,明白了定期监测血糖与控制体重的防治根本;让更多的群众知晓少盐、低脂、低糖食物和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的基本健康生活知识,这对推动全民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3:“金融知识普及月”知识讲座举办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行长林争跃介绍, 自中信银行确定“以客户为中心”, 以“价值创造”和“轻型发展”为导向的战略规划后, 该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号召, 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持续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 该行坚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工作, 以提高消费者对金融新常态的认知和理解, 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金融新业务, 增强风险意识。

针对银行业的热点问题和大众关注的话题,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在各支行大堂开展金融知识宣传。通过普及金融知识, 让公众认识中信、熟悉中信;通过宣讲业务和产品, 增进公众对中信银行服务的了解;以风险提示, 提升公众的金融安全意识, 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地向公众开展金融教育。

目前, 中信银行已建立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机制, 由零售银行部牵头组织活动的开展, 其他各部门协助, 现已设立专人专岗配合监管机构开展消费者权益维护工作, 并且开通相关投诉、监督渠道, 让消费者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 保护合法权益, 切实做好消保工作。

篇4:糖尿病知识讲座(三)

糖尿病是引发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引发的心血管病特点有三:

患病率高如冠心病,其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据调查,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并发有冠心病。

死亡率高有资料显示,约有70%的糖尿病患者最后并非死于糖尿病,而是死于其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正因为如此,在1999年,美国心脏学会曾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口号。

患病年龄提前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病可提前5年,甚至更多。

为何青睐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为何易发生心血管病,其原因极为复杂,有些环节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高血糖的不利影响不管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若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对组织产生毒害作用,从而促进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胰岛素分泌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即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这些患者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相反,常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这种状况可直接或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诱发并加重心血管病。

脂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代谢紊乱,可导致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脂异常。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胆固醇、β-脂蛋白也增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引起血管管腔变小,管壁弹性减退,供血能力下降,从而发生冠心病、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及高血压等。

血小板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血小板功能亢进和凝血异常的情况,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这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主要作用。

此外,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引起体内自由基蓄积,从而引起心肌、血管等组织损伤,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如何防治心血管病

要做好糖尿病的一般治疗,尤其是将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血糖控制较好,对于初发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就有可能避免心血管病的发生。对已有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也应严格控制血糖,以延缓疾病发展。

控制血糖以同时采用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药或胰岛素治疗等多种措施为宜。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扩血管等药物治疗。若有较明显的胸痛、憋气、喘息、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需指出的是,糖尿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常有感觉减退,发病时患者常无明显症状,甚至在出现心肌梗塞等危重情况时仍毫无知觉,故患者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方面的检查,这是十分必要的。

篇5: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简报

首先由我院产科张丽莉医生详细讲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影响》,促进了准妈妈们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进一步认识。

 

 

 

 

 

 

 

 

接着由我院营养科营养师曹元祯为各位孕妈妈解读《妊娠期糖尿病的膳食治疗》之方法及相关运动指导,授课中告知准妈妈们如何保证合理搭配营养,运动、饮食双管齐下,调理自己的血糖。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安排了病房护士为各位孕妈妈测量随机血糖,以了解大家的血糖控制情况。

篇6: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为了是我镇乡医能够更好的为百姓服务,我慢病科8月9日对乡医进行了“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糖尿病与遗传有关、年龄有关、饮食有关、肥胖有关等,在对患者用药时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药物的计量,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等。

篇7: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

主讲人:龙登洲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并发症)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住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2、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糖合并感染。

3、慢性并发症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侵犯到脑.:可以引起脑梗塞。

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累及到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 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一旦它坏了,小便是排不出来)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费也很大。

眼睛: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糖尿病足:也就是烂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

二、糖尿病的预防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有研究表明,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到确诊为糖尿病,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疗,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复正常。这足见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大有可为的,无糖尿病者完全可能不得糖尿病。虽然现代医学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不因糖尿病致残或早亡,但其治愈还是很困难。因此,预防仍然是最关健的。

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专家提出了“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1黑木耳、蒜、茶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日本的一项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研究成果认为,用凉开水泡茶喝,有肋于糖尿病的防治,高危人群不妨一试。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

适当锻炼还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粘。目前公认,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要小20%。何谓“勤”?专家认为,那种一周爬一次山,两周游一次泳的间断式的抽空锻炼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年轻人应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5.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三、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运动指导“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人都需要运动,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

2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篇8: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关键词:城乡居民,健康知识讲座,效果评价

健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类整体健康状况, 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1-2]。近年来南宁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和居民身体健康日益重视, 2012年, 南宁市政府开展“百场健康知识讲座”项目, 并将其纳入2012年度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自项目开展以来, 各县区举办了健康讲堂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 进村屯、进工地等系列活动, 结果每个县区均举办健康讲座10场以上, 全市共举办130场, 听众18 270人。为了评估百场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的干预效果, 为决策部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我们对听众进行了干预前后基本健康素养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选择南宁市百场健康知识讲座听众中听满1. 5 h的15 ~ 69岁城乡居民。

1. 2方法

1. 2. 1调查方法根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 知识与技能》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分别于干预前后对百场健康知识讲座听众进行同一问卷的调查; 讲座前发放第1份问卷并回收, 讲座后发放第2份问卷; 按调查员: 调查对象为1 ∶ 10的比例配以质控人员现场监督和咨询, 让每个调查对象独立完成填写。

1. 2. 2调查内容调查问卷由个人情况、健康素养基本知识 ( 7题) 、健康素养基本行为 ( 7题) 3个部分组成。

1. 2. 3统计方法采用Epi Data 3. 02和SPSS 17. 0进行χ2检验,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2. 4标准界定用“正确回答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比”描述健康素养水平。

2结果

2. 1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来自全市12个县 ( 区) , 各县 ( 区) 所占构成比在7. 2% ~ 11. 8% 之间。讲座前后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14 852份和13 545份; 以城市人口居多, 占60% 以上; 以女性为主, 占59% 以上; 年龄结构以15 ~ 24岁和55 ~ 69岁年龄段为主, 两项占55% 以上; 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的人员稍多。 见表1。

2. 2讲座前后总体变化情况总体正确率由讲座前的52. 8% 提升至讲座后的78. 7% , 提高了25. 9% ; 其中, 基本健康知识正确率由58. 6% 提升至89. 7% , 提高了31. 1% ; 基本健康行为正确率由46. 9% 提升至讲座后的67. 7% , 提高了20. 8% 。见表2。

2. 3基本健康知识变化情况讲座后基本健康知识所有知识点的正确率均明显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知识点是被动吸烟会导致多种疾病 ( 49. 2% ) 。见表3。

2.4基本健康行为变化情况讲座后基本健康行为所有知识点的正确率均有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犬、猫抓伤和咬伤的正确处理” (35.3%) , 提高幅度最小的是“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 (3.9%) 。见表4。

2. 5城乡对比城市居民总体正确率、基本健康知识正确率、基本健康行为正确率分别由讲座前的64. 2% 、68. 3% 、60. 1% 提高到讲座后的82. 7% 、 94. 2% 、71. 3% , 提高了18. 5% 、25. 9% 、11. 2% ; 农村居民总体正确率、基本健康知识正确率、基本健康行为正确率分别由33. 2% 、42. 0% . 24. 4% 提高到讲座后的72. 0% 、82. 3% 、61. 7% , 提高了38. 8% 、40. 3% 、 37. 3% 。见表5。

3讨论

南宁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讲座前的总体正确率为52. 8% , 反映出南宁市城乡居民总体上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其中, 农村 ( 33. 2% ) 明显低于城市 ( 64. 2% ) , 这与罗水英等[3]、王萍等[4]等的研究结论一致。这可能与地处西部地区的南宁市的经济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有关[5]。提示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 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本轮百场健康知识讲座项目干预效果显著。讲座后城乡居民总体答对率提高了25. 9% , 且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 在基本健康知识和基本健康行为2个维度的答对率均显著提高, 说明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 这说明健康讲座是传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 另外, 也表明南宁市政府对本轮“百场健康知识讲座”项目高度重视: 市政府拨出专款为讲座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建立了卫生、教育、街道办、村委等多部门参与的合作机制; 加强督导和检查; 在实施方案设计上, 要求讲座内容以《健康素养66条》为主, 辅以发放宣传资料, 选择有健康教育专业背景和表达能力较好的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作为讲师, 讲课方式要通俗易懂, 讲座时长每场次不低于2 h, 确保了讲座质量和效果; 有必要继续实施类似健康教育干预政策和措施, 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 从整体上提高南宁市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农村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本轮讲座干预效果存在城乡差别, 农村居民在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两部分提高的幅度均远大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健康素养基线水平较低, 上升空间较大; 同时, 本次讲座项目针对南宁市农村地区语种多、风俗习惯各异的特点, 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授课方式, 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授课, 村民易于接受。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及性相对较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农村地区还没有广泛深入开展, 而本次调查显示对农村地区进行的健康讲座干预效果好于城市, 因此, 有必要在今后的干预政策和措施中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

对健康行为的干预效果不如健康知识。讲座后, 城乡居民愿意采纳健康行为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提高的幅度 ( 20. 8% ) 不如健康知识知晓率 ( 31. 1% ) , 说明居民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能力还不足, 这与王萍等[4]、郭凤霞等[6]的研究观点相似。 其中, 犬、猫抓伤和咬伤的正确处理提高幅度最大 ( 35. 3% ) , 原因是狂犬病的致死率极高, 干预后居民对其印象深刻, 遇到这类问题时采取正确处理措施的意愿变得强烈。家里的砧板和菜刀生熟分开和咳嗽、 打喷嚏时会遮掩口鼻的居民持有率在讲座前已相对较高, 讲座后提高的幅度也较大 ( 29. 2% 和24. 2% ) , 原因可能是这些健康行为在生活中简单易行。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提高的幅度 ( 3. 9% ) 最小, 且提高后的持有率仍然只有34. 7% , 其干预前后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收入会影响人们的就医行为[7], 健康检查需要一定的费用, 南宁市是经济落后的西部城市, 其市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投资健康、做预防性健康检查的意愿不强;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不足, 就医难、体检难的现实情况降低了居民预防性健康体检的积极性。可见, 从健康知识到健康行为的转化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8], 受到健康行为的可行性、经济性、干预深刻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轮调查结果提示, 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南宁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薄弱点, 应该成为今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点, 尤其是经济、简单、易行的健康行为应该成为干预的侧重点; 同时, 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探索运用新型健康教育与促进模式进行干预, 增强干预的深度, 提高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Bohlman LN, Panzer AM.Health literacy.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M].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21-58.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Bangkok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J].Health Promote J Austr, 2005, 16:168-171.

[3]罗水英, 陆松仪, 黄冬梅, 等.广西6市县首次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29 (4) :311-314.

[4]王萍, 毛群安, 陶茂萱, 等.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 (4) :243-246.

[5]肖瓅, 马昱, 李英华, 等.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9, 25 (5) :323-326.

[6]郭凤霞, 张成钢, 罗妍, 等.上海市徐汇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3, 29 (2) :137-140.

[7]尤川梅, 王芳, 姚岚, 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面临的障碍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2) :44-47.

篇9: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关键词】健康讲座;糖尿病;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20-02

The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the health lectures to the court diabetics

PAN Ai-di CHEN Li-lei LUO Shu-feng

(The 92nd Hospital of PLA Policlinic and Cardiovascular Endocrinology,Nanping Fujian 35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health lectures to the court diabetics. Methods:Hold health lectures, establish archives for patients,and distribute health education pamphlets. Results:The patients can master good knowledge of diabetes and improve their self-care abilities after discharge. Conclusino: Extended the mode of health education,intervened the process of the patients’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enhanced their self-control ability of the disease after discharge,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Keywords】Health lecture;Diabetes;Intervention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心血管、神经、肾脏、眼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为了提高患者出院后糖尿病知识及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我科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对285例在院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健康讲座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男性156例,女性129例,年龄23-8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本科学历。其中病程5-10年132例,10-20年98例,初次发病55例。所有患者经过住院治疗,血糖调控基本稳定,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慢性并发症基本稳定出院。

1.2 方法

1.2.1 确定合格的健康讲座护士:要求本科学历,在内分泌专科工作5年以上,或取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科理论知识,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2],能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1.2.2制定健讲座计划:根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从正确认识糖尿病、到如何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和监测末梢血糖等几个方面制定健康讲座计划。制定详细的健康讲座时间表,作为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入院宣教的一部分内容,建立参与讲座病人的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血糖情况、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等。并制作糖尿病健教育的图片和宣传册,健康讲座时分发给病人。

1.2.3健康讲座的时间和内容:在每周的星期四下午15:00-17:00举行专家讲课。结合幻灯片、图片、实物、示范等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方法进行讲解,并对现场病人咨询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就大家集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健康讲座。指导病员出院后的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加强患者在饮食、运动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强调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

1.2.4干预方法:健康讲座后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掌握,如注射胰岛素或监测末梢血糖的方法不正确、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未掌握等,及时正确干预,并做好登记。对于一直掌握不好的患者,进行持续动态干预,如与经治医生一起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或加强出院后的随访。

2 结果

健康讲座后患者能较好的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疾病和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通过健康讲座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各种身心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3.1 是增强病人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遵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3]。怎样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因素是糖尿病防治和康复的关键。因此,糖尿病病人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出院后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护理,病人遵医行为明显减弱。因此,我们开展健康讲座延伸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及自我护理能力,有针对性予以个体指导,使患者能有较好的遵医行为。

3.2 促进护患和谐,提高病人满意度:通过健康讲座,增强了护患沟通,护士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正确指导。通过互动不仅增进护患了解,更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密切了护患关系,更重要的是能督促患者坚持治疗,监测病情,对控制糖尿病有益。患者在护理中感觉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也为医院赢得了信誉。

4 体会

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自我管理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五项内容。可见教育已成为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开展健康讲座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健康教育形式。讲座式健康教育具有针地性强、交流充分、反馈及时的特点[5],能增强病人对所患疾病知识了解的兴趣,有效地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正确提供有关治疗、保健、护理信息等特点。通过健康讲座的护理干预能使病人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增强自我控制疾病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雪琴,蔡红卫.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205.

[2] 罗小娟,谢佩珠.电话回访外科出院病人的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48.

[3] 刘岳南,段琪.电话回访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8,16(6):2051-2053.

[4] 范丽风,张小群,陶旭,等.DM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6-7.

篇10: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为切实做好糖尿病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实际,黄龙村卫生所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糖尿病 防治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定期上户测量血压、血糖”提高宣传防治各种疾病知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教 育氛围, 在卫生所设立咨询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不断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糖尿病防治意识, 最 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发生。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在宣传活动日期间, 我们充分利用宣传单、横幅、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 众进行糖尿病防治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现场讲解教育等宣传糖尿病相 关知识,营造全民抗击疾病、维护生命健康的氛围。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认识常见食物对糖尿病的影响, 如何搭配和选择食物”。紧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 本次宣传活动, 对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等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今后, 我镇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糖尿病防治宣传活动, 结合我村 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村广大人民群众糖尿病防治意识,维 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018年5月22日

篇11: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

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最多的三个国家。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那么患病率与咱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倾向(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向城市),还有生活的西方化(在国外已被淘汰的垃圾食品,像肯德基,麦当劳在我国到处都是。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并发症)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住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2.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

糖 合并感染。

3.慢性并发症 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侵犯到脑.:可以引起脑梗塞。

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累及到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 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一旦它坏了,小便是排不出来)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费也很大。

眼睛: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糖尿病足:也就是烂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

二、糖尿病的预防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有研究表明,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到确诊为糖尿病,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疗,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复正常。这足见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大有可为的,无糖尿病者完全可能不得糖尿病。虽然现代医学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不因糖尿病致残或早亡,但其治愈还是很困难。因此,预防仍然是最关健的。

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专家提出了“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又要知晓防治措施,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日本的一项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研究成果认为,用凉开水泡茶喝,有肋于糖尿

病的防治,高危人群不妨一试。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

适当锻炼还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粘。目前公认,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要小20%。何谓“勤”?专家认为,那种一周爬一次山,两周游一次泳的间断式的抽空锻炼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年轻人应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5.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三、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运动指导“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人都需要运动,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体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篇12: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总结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控压意识,降低血糖,继而降低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发生;指导患者提高控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与患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伙伴关系,我我镇公共卫生科按照上级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的要求,于8月24日举办了乡村医生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

活动由公共卫生科健康教育组组织,向我辖区乡村医生发出通知,共有23名乡村医生前来参加。我们向大家详细阐述了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原因、饮食管理、诊疗方法、药物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使乡村医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大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中包含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讲座由具体分管的副院长为大家讲解,以糖尿病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讲座明确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任务及管理目标。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组织是充分的,需要乡村医生积极参与,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提高了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诊疗水平。为糖尿病人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篇13:老年人别被“健康讲座”忽悠了

2013年, 山西省工商部门12315申诉举报平台共受理有关保健品纠纷咨询申诉举报555件, 其中大部分涉及老年消费者。工商工作人员综合各类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发现, 一些不法分子通常会举办针对老年人的“健康讲座”, 邀请所谓的专家教授现场授课, 并派发小礼物, 让老年人感到有利可图。有的不法分子在宣传过程中鼓吹其治疗效果, 并通过套近乎等方式获取老年人的信任, 之后推广并销售其保健产品。

在此提醒老年消费者, 切勿贪图小利, 不要轻信保健品广告宣传, 切忌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不要购买上门推销或无固定场所推销的产品,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服用保健品。如果发现上当受骗, 请拨打12315申诉举报, 工商部门将会调查处理。

本刊说两句:

篇14:健康讲座,暗藏玄机

【案例1】

2012年4月的一个清晨,上海某小区花园里有一群正在晨练的老人,吴阿姨也在其内。“阿姨,前面宾馆里有一场免费的养生讲座,现场还有许多礼品赠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拿着宣传单,一边发一边说。吴阿姨平常对身体健康十分关注,左右无事,又见有几位邻居要去,于是打算前往。

次日,吴阿姨同几十位老人一起来到小区附近一家宾馆14楼的会议室里。一个自称郭姓的中年男子来到台上讲话。他告诉大家,他是上海某净化设备公司、上海某药业公司及广州某电子公司推销员,这次主要是受公司委托,在上海市各个社区举办一次隆重的献爱心、送健康的广告答谢会,宣传蜂胶等保健品功效及净水机功能,整个活动出于公益和宣传推广的目的,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只要每次讲座前大家交100元的押金,就能在讲座结束后领一份礼品。同时这100元的押金也会在大家离开前退还给各位。

“当然,大家也可以先不交押金,光听讲座也会有不少收获,不过讲座之后的礼品就不能领取了。”

第一天讲座交押金的人不多,吴阿姨担心这是一场骗局,没有交押金。不过,讲座结束后,每位交了押金的老人都领到了5个鸡蛋或1袋糙米,而且还拿回了之前交的100元押金。

第二天,讲座结束后,交了押金的老人又免费领到了鸡蛋或牙膏。听讲座不仅能学到保健知识,还能免费领取各种小礼品。很快,附近小区的老人们都闻讯而来,最多时甚至有近130名老人来听讲。

在讲座的第七天,郭姓男子一脸兴奋地对在场的人们说,“公司了解到这次活动开展如此顺利,为了感谢大家,特别在今天会开展惊喜大回馈活动,只有今天1天。”还说,只要在讲座前交付2900元押金,就可以免费领取1台净水器、1个血压计手表和1盒保健胶囊。“大家放心,和前几天一样,作为押金的2900元会在讲座后退还给大家的。”

经过前些天的“亲身实践”,老人们已经十分信任“郭老师”。包括吴阿姨在内的27名老人每人当场交付了2900元押金,安心坐在会场里听讲座。

当天讲座结束后,“郭老师”和负责收钱的“倪姐”、负责接待的“小于”像往常一样地给老人们发净水器。没发到一半,“倪姐”和“小于”就都走了;又过了一会儿,郭老师对老人们说,“我们去搬剩下的礼品,请大家到旁边的房间领其他礼品。”

可是,当老人们来到旁边的房间时却发现空无一人,也没有任何礼品,折返到会场,却再也不见“郭老师”的身影。老人们等了一会儿也不见“郭老师”回来,就拨打了“郭老师”留给他们的电话,却只听到对方已经关机的提示音。大家这才觉得不好,发现被骗了。

【骗局解析】从整个骗局来看,总共分成四步。第一步:发传单,将健康讲座、免费发小礼品的消息散播出去。第二步:收押金→发小礼品→退押金,并反复几天。第三步:收网。经过前几天的铺垫,老人们以为这次押金跟前几天一样会退还,因此欣然交大额押金。第四步:按照预先设计的路线逃跑。

【案例2】

某日,江苏溧阳市竹箦镇上来了几位“好心人士”,他们在人口稠密的竹箦菜场周围见人就发传单,自称是某老年基金协会,由北京某企业赞助来这里开展活动,主要面向社会老年人免费做健康知识宣传,并且有小礼品赠送。消息一传开来,很多老人抱着好奇的心理来到了讲座会场。

健康讲座举办的第一天,一位自称“冯老师”的人给前来听讲座的老人讲解了许多健康保健的知识,还免费测量了血压。临走的时候,“冯老师”又给每一位到场的老人发放6枚鸡蛋,并让大家花20元买了一张“健康超值回报卡”,说是第二天再来就会有“超值回报”。

第二天,有人凭着那张“健康超值回报卡”,再花上20块钱买了一份健康食谱,而新来的没有那张卡片的人,则需多花10块钱购买一张“健康超值回报卡”。到了第三天,“冯老师”给购买食谱的人免费送了一瓶价值25元的食用油。第四天很多老人被要求购买价值50元的喇嘛油,第五天再退还60元现金,再买160元的钙片,次日又全额退还。讲座举办方还免费赠送给老人们一些袜子、手套之类的小礼品。

讲座开办第七天,讲座举办方卖出的是600元一份的“澳洲蜂胶”,并声称这蜂胶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具有预防三高、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最重要的是,购买该产品以后第二天会有更大惊喜,而且每人限购4份。

讲座开办第8天,当众人早早等在讲座会场门口,期待着“超大值回报”的时候,发现这个会场内已经人去楼空。后调查发现,“冯老师”等人骗走了老人8万多元。

【骗局解析】这个骗局也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从开始免费发小礼物,购买20元健康超值回报卡,送25元的食用油;到后面买160元钙片,次日现金全额退还;最后拿着上百人600元的“超大值回报”逃之夭夭。一步一步让老人放松了警惕,直至最后完全信任他们而被骗。

【案例3】

夏大妈是江苏某油田的退休职工,一天早上她到菜场买菜,看到菜场附近摆了一个摊位,几个年轻人正忙着为老人量血压。工作人员说,他们是苏北医院的医生,这次来主要是普查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夏大妈于是坐下来量血压,对方说她血压很高,怀疑有心脑血管疾病。并称两天后将在扬州搞个健康讲座,并免费做健康检查,有专车接送,届时会有上海医学界的专家答疑解惑。

两天后,夏大妈坐车来到健康讲座的地方。讲课结束后,体检正式开始,一台全自动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连着一根线,将线用胶布贴在手腕上,电脑上就有了检测结果。《检测报告单》共有心脏功能、血管状况、血液状态、微循环功能、人体运动参数等5项39个参数,参数超标都用*标注。与夏大妈同车前去的孙大妈老伴,居然发现19项参数超过标准值,“专家”诊断出的病症多达8项:关节炎、骨质增生、头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对症”的处方是:二甲双胍每次1片,每日3次;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前列康每次2片,每日2次。

“专家”称,这些药都须到药店去买,接着,他们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虫草精”,说在吃药的同时要服一些冬虫夏草,才能巩固。当场购买有赠送,一个疗程5盒,一盒598元,买4盒可以赠送1盒。夏大妈和孙大妈都买了,有的老人说没带钱,工作人员说可以带上货一起回去取钱。不过,仍有老人坚决不买,不得不自己乘车回去,享受不了来时的待遇。

回家后,夏大妈拆开包装查看发现“虫草精”数量明显不足,注明是100粒的只有60粒,又去问孙大妈,发现也是如此。老人们这才意识到上当,立即拨打主办者给的手机号码,但对方已经关机。

【骗局解析】此类骗局以讲解保健知识、宣传药品效果为手段,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骗术主要分三步:1.利用老年人认知能力较弱,骗取老年人信任。开始宣传时绝不提钱。先针对老年人散发宣传单,宣传将举办“名医义诊”,强调用的是国际先进仪器,而且是免费的,同时有礼品相赠,这些都是“诱人”的关键。

2.制造惊喜,让老年人丧失辨别真伪能力。“义诊”开始时“医生”会堂而皇之地讲解健康知识,对自己的产品只是顺带说一两句。体检结束后,个别交流时,“医生”开始将保健品打扮成既滋补又治病的良药,甚至还“包治百病”。并称要达到实际效果需3~4个疗程的药,买得多赠送越多,有的还设置礼品或设抽奖,诱导老人多买。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下一篇: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计划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