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论文

2024-05-18

探究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论文(精选6篇)

篇1:探究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亲身教学实践,对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其内容深邃广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真切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光辉,值得思考和探索。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变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相整合的师生双向互动型教学模式,并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课堂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唱主角

文学重在读者的参与和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将不复存在。开设文学课也就是要把这些优秀作品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使其内化为读者自身的气质和修养。所以,文学课上学生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空间。为此,我们尝试采用双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争为他们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

实施双主教学,我们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采取课堂讨论形式。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品和参考资料,同时列出思考题目,上课时再加上分析作品时引发的问题来带动和组织教学。比如在讲授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我们要求学生读作品的同时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成因,焦母为什么要逼迫焦仲卿休掉刘兰芝;二是焦仲卿是不是真的软弱。这两个问题很具体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引出一系列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另一种就是开展专题讨论。联系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来进行,比如就《三国演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作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在课外广泛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和吸收,独立思考,写发言提纲,参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切实突出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归原典

结合每学期的教学重点给学生开列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同时规定一定量的背诵作品和选背作品,并以适当的方式考核。如在先秦文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诗经》中的经典篇目15首。同时,为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我们在给学生开列课程必读书目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阅读,并鼓励条件好的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采取课前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上讲台谈读了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和感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以课堂即时评论、论文撰写等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课堂即时评论,主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比如我们在讲授诗词鉴赏专题后,选择一首唐诗让大家当堂写鉴赏评论;又如在介绍苏轼、辛弃疾两位大家后,让大家比较苏辛词风格的异同;再如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片后,让大家写心得感想。二是学期论文撰写。论文撰写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每学期均采取开列参考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布置论文撰写。

(四)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音乐、绘画、影视为一体,信息量丰富。把这一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能扩大授课容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充分推进多媒体教学与古代文学课程相整合:一是精心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把需板书的重要内容通过幻灯投影,穿插适量的图片、音乐。这样既精简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带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再者组织学生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视作品,比如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播放《中国古代文化先贤》;讲唐诗的可以播放《唐之韵》;再如介绍汤显祖的剧作时,可以播放昆曲《牡丹亭》等等。

(五)利用即兴朗诵、课本剧等形式引领学生感受艺术

一是通过课堂即兴朗诵,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在教授唐诗宋词时,就采取了齐读、诵读、吟唱等多种方式。试图以此将学生带入到文学作品的情境中去,让他们真正感受文学之美,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另一有效的方式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的表演。古代文学中的戏剧和小说,生活气息浓厚,最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来演绎。比如讲授戏曲部分的时候,我们就精选其中适于表演的作品,让学生改编成剧本,自导自演。

(六)改革考试方法,让互动教学模式得到有力支撑

与互动教学模式配合,我们尝试考试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是改革考试方式,采取了课前演讲、课堂讨论、学期小论文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成绩的方式,即课前演讲等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样就进一步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权重。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在期末考试增加开放性试题,尤其是文学鉴赏类题目的分量,而这类试题均只设置参考答案,提倡学生答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篇2:探究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论文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语文课堂的关键内容, 更是语文学科的精粹所在, 而汉语言文学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又是两大重要分支。在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阶段, 古代汉语不仅是教学重点, 更是学生反馈频率较高的教学难点之一。因此, 创新并优化语文课堂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我认为教学可以从基础知识、对比总结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三方面入手, 具体可参考文中三种策略。

关键词:古代汉语文学; 课堂;

一、重视词句诵读, 夯实基础知识

古汉语的字词句段含蓄而精炼, 与现代汉语差别迥异, 因此会给学生们带来生疏感, 许多学生也反映古汉语拗口、晦涩, 据此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教学和强化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来夯实古汉语基础知识。

比如古诗文教学中我会常常将课堂的很大比重分配给反复诵读的过程, 因为古诗文的语句和谐、押韵, 而韵律美又是它的突出特点, 反复诵读既可以初步理解诗句含义, 又能帮助学生感知韵律美。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崔颢的《黄鹤楼》等等, 我会先组织学生们自行进行初步诵读, 将词句读熟并揣摩整首诗的内容;然后给大家播放朗读录音, 在范读的作用下, 让学生们感知诵读技巧和韵律的美感;之后由学生们再次自主进行诵读, 互相品评诵读的情况, 在鉴赏和品味中, 感悟古诗文的韵律之美, 增进诵读的能力。再比如, 针对一些古汉语中的基础知识, 我会鼓励学生们结成自学小组, 以讨论的形式, 将每一课的生字、生词的含义、用法进行分解和整理, 如《陈太丘与友期》中“太丘舍去”的“去”字在今天的含义是“到某地去”, 而古义则为“离开”;《烛之武退秦师》中“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东道主”也是古今异义的词语。这些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基础知识的夯实让他们对古汉语中表达情感、描述故事的理解都有所助力。重视诵读、牢固基础知识, 为古汉语文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对比分析总结, 促进融会贯通

古汉语文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 许多同类知识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 比如虚词的用法、不同年代古诗词的风格等等, 同时对比分析也是学习古汉语文学的不错方法, 据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比分析, 归纳总结。

无论是学习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 文学常识都是一项重点内容, 以古诗词为例, 每首古诗词都有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描绘的意境, 而这些情感往往又与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遭遇紧密相连。熟读晚唐诗的人都会发现, 晚唐诗的整体风格偏向于浓郁的感伤, 比如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忧时悯乱、感叹身世, 而杜牧的.诗则常常利用象征来抒发苦闷。在引领学生们接触晚唐诗时, 我展示了杜牧的《赤壁》和《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以及李商隐的一组《无题》和《锦瑟》等, 组织学生对比这些晚唐诗并进行讨论, 在对比分析中学生们注意到了晚唐社会凋零、政局混乱的背景, 因此也理解了晚唐诗华丽忧郁而又感伤浓郁的特点, 还对如“小李杜”等晚唐代表诗人的作诗风格、性格特点进行了归纳。由此, 对比之下使得古汉语文学知识条理清晰, 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们对知识追本溯源、融会贯通, 这样的形式效果可见一斑。

三、构建知识体系, 倡导课外阅读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点课题, 也是消除应试教育和“被动学习”影响的有力手段。据此教师应倡导古汉语文学方面的课外阅读, 让学生们涉猎更加广泛, 促使其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

比如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不难发现, 实词和虚词的学习是学生们最为头痛的问题, 以虚词为例, 它们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但是却有丰富的用法, 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文言文的知识体系, 我常常向学生们推荐《史记》这本课外读物, 一来其中的文章都是古汉语文章的精华, 二来学生在课堂或者考试中接触到的许多文章也出自其中, 很有阅读价值。我会让学生们制定阅读计划, 如每天读一篇《史记》的文章, 先通读, 然后试着逐字逐句翻译, 最后对照译文进行整合。在课外阅读中, 学生们与虚词的接触更加频繁, 结合课内的学习, 学生们对于“而”“之”“以”“为”等虚词的多种用法都有所涉猎, 于是我鼓励学生们将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总结到“积累本”上并时常翻阅, 同时可以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见到一次虚词就总结到本子上, 如《荆轲刺秦王》中“与”字共出现四次, 有“人不敢与忤视”“欲与俱”等, 每一次出现时都作为介词使用, 意为“和, 同, 跟”, 学生们就可以将这些例子记录下来。课外阅读和积累, 让学生们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优化学习方法, 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 古代汉语文学的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 首先, 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夯实, 从字、词、句入手, 强调诵读的作用;其次, 要鼓励学生对比相关、相近的古汉语知识, 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学习;最后, 应重视引入知识体系的概念, 倡导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 完善学习方法。以上是我关于语文课堂优化古汉语文学教学内容方式的初步总结, 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新的思路和体会。今后我会继续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 争取将课堂组织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徐景宏。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2) 。

篇3:探究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论文

一、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间最长, 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难度很大。首先, 从教学时间上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 实践课程的增加, 理论课程不断压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过去一般开设5至6学期, 有400至500课时量, 个别学校甚至开设8学期;而现在则压缩至4学期, 课时量在200至250之间。从教学内容上看, 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到近代, 上下纵贯五千年, 另一方面古代文学的教学包含文学史的系统知识和具体的作家作品两大块内容。几千年的历史, 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 积淀下来的优秀作品, 不知凡几, 其中还涉及哲学、历史、文献、宗教、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学科综合性极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要完成如此海量的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谈何容易?

其次, 当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高。古代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历史和文化, 与五光十色的现代文明和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渐行渐远。面对这些越来越陌生的古代文学作品, 不少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甚至产生质疑:“学习这些古代的诗文有用吗?”“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谁还学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再次, 原典阅读的严重缺失。一方面, 古代文学作品中, 佶屈聱牙的语言和文字, 使不少学生望而生畏, 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 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逐渐改变了当下学生的阅读方式。当前的学生已经习惯电影、电视、漫画等图像阅读, 而越来越忽视对作品原著的认真研读。现在中文专业的学生很少有人系统地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 更不用说《诗经》、《离骚》、《庄子》、《史记》等经典作品。

最后, 某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不少教师总是将精力放在对教学内容的探讨上, 忽视对学习效果的检查, 且检查的方法以考试为主;在课堂教学上, 基本上还是采用大量讲授的方法, 学生上课记笔记, 考试则依靠死记硬背。这样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显然无法激起学生本已不多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古代文学教学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和改革教学方法, 势在必行。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强调, 教学互动在培养人的主体意识方面, 具有特别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 他们只能产生于人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1]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2], 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锻炼和自主学习。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该教学模式中,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共同参与者, 双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形式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配合, 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3]。互动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教与学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方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教学实际, 可以采用讨论、发言、诵读、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 从而形成师生间全方位的互动。

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传统的讲授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它阻碍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无法有效形成师生间的互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讨论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讨论可以是有计划的专题讨论, 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机进行的。有计划的专题讨论需要教师提前设置问题, 学生课前根据选题检索资料, 熟悉作品内容, 进行深入思考, 形成个人观点, 然后进行课堂发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把握讨论的时间和发言的进度, 还要控制好讨论内容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另外, 讨论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分组讨论等不同形式。比如, 对于《西游记》这部作品主题的解读, 可以开设一次专题的讨论:“章培恒先生认为它只是一部神话小说,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你认为《西游记》有多少种主题?”学生预先充分准备, 课堂进行发言, 各抒己见, 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

当然, 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 教师还可以随机地进行一些课堂讨论。比如, 在分析曹操这一人物时, 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存在很大差距, 该如何看待曹操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对这一人物进行艺术加工的?这些问题在课堂的即兴讨论,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带动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2. 诵读式教学法

古代文学作品, 尤其是诗词曲赋, 不仅有深邃的内涵、充沛的情感、精练的表现技巧, 而且富有谐婉流畅的音乐美。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荀子说:“其数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4]荀子认为学习要从诵读《书》、《诗》等经典开始。诵读是古代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和内容。而在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中, 这一方法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往往关注对作品主题的阐释、艺术的剖析,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于依赖教材的注解和教师的评析, 既很难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审美体验中, 更对古典诗词韵律缺乏直接的感受。古代的诗词曲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 也大多是用于配乐演唱的, 诵读的方式有助于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句读、格律、结构和修辞, 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作品的情感力量, 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解读, 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诵读式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教师的范读、录音范读及学生诵读等。录音范读较为常见和便捷, 但教师应注意选用品质较好的视频、音频资源, 选择那些由优秀演员或配音师诵读的资源作为示范。比如乔榛朗诵的《蒹葭》、康桥朗诵的《春江花月夜》、陈道明朗诵的《钗头凤·红酥手》等。这些名家的朗诵, 音调抑扬顿挫, 情感饱满, 声情并茂, 极富感染力, 有助于充分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的范读要求教师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 准确、流利、富有情感地诵读作品, 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更可以以声传情, 使学生受到感染, 从而更快地融入作品的情境中, 与教师、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除了范读外, 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多张口、多进行诵读练习。学生通过诵读, 可以解决文字、句读、结构等基础性赏析, 在反复地诵读中逐渐体会作品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格。

3. 研讨式教学法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研讨式教学就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通过检索资料, 研究讨论后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 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学生问题检索查阅资料,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在分析《水浒传》忠义这一主题时, 教师可以将之与《三国演义》中宣扬的忠义思想进行对比, 让学生比较二者对忠义观的认识和描写有何不同?建议学生读一读毛宗岗、金圣叹、叶昼等人的评点及其他学者的评论, 进行参照和思考。同时通过宋江这一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使学生领会到《水浒传》小说所表现的忠与义的矛盾, 并进一步体味《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功。又如对《西游记》这一作品的分析, 教师不必按惯常的主题分析、艺术分析的教学模式, 完全可以开列参考书目, 让学生思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等艺术形象身上有哪些现实意义?

研讨式教学帮助学生逐渐摆脱教师这根“拐杖”, 尝试独立“行走”, 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 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不仅使学生增长知识, 拓宽视野, 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发现中找到闪光点, 有助于教学相长。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文学以文字为形体, 承载与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古代文学同样以文字这一媒介, 唤起学生无穷的想象和丰富的人文情感。但语言文字本身表达的有限性, 以及古典文艺理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追求, 往往增加了学生解读作品的难度。而多媒体教学手段, 则可以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丰富教学内容, 更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的诸多优势, 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和有效。

一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 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 使教学内容直观而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渲染课堂气氛, 形成一种情境,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启发学生的情感认知,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如在学习元杂剧的角色行当时, 教师可以与京剧的角色行当加以比照, 展示京剧生、旦、净、丑等不同戏曲行当的图片, 与元杂剧末、旦、净、杂的角色行当联系起来, 既加深学生对元杂剧体制特征的了解和认识, 又可以引起学生对当代戏曲艺术的关注,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这种图文、声情并茂的方式, 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起了文化教育的作用。

另一方面,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可以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学生在课后借助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获取更多的相关资料, 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问题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 与教师展开交流。比如在进行“明清传奇”的学习中,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无法长时间观看优秀剧目的演出视频,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余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资源, 观看《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长生殿》等作品的完整视频, 或者选择《游园惊梦》、《寻梦》、《哭像》、《题扇》等精彩的折子戏。这既使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舞台演出实际, 感受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理解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同时又使学生对传统的戏曲, 尤其是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直观的体验, 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任务复杂而艰巨, 引入互动式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方法, 互动教学以灵活、生动、丰富多样的手段, 扩大课程信息量和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自学、思考、创新的能力, 为传统教学注入活力, 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 积极探索, 努力创新。

参考文献

[1]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4.

[2]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185.

[3]兰香红.大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4.

篇4:中国古代文学课互动式教学初探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其内容深邃广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真切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光辉,值得思考和探索。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变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相整合的师生双向互动型教学模式,并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课堂“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唱主角”

文学重在读者的参与和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将不复存在。开设文学课也就是要把这些优秀作品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使其内化为读者自身的气质和修养。所以,文学课上学生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空间。为此,我们尝试采用双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争为他们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

实施双主教学,我们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采取课堂讨论形式。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品和参考资料,同时列出思考题目,上课时再加上分析作品时引发的问题来带动和组织教学。比如在讲授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我们要求学生读作品的同时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成因,焦母为什么要逼迫焦仲卿休掉刘兰芝;二是焦仲卿是不是真的软弱。这两个问题很具体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引出一系列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另一种就是开展专题讨论。联系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来进行,比如就《三国演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作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在课外广泛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和吸收,独立思考,写发言提纲,参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切实突出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归原典

结合每学期的教学重点给学生开列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同时规定一定量的背诵作品和选背作品,并以适当的方式考核。如在先秦文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诗经》中的经典篇目15首。同时,为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我们在给学生开列课程必读书目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阅读,并鼓励条件好的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采取课前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上讲台谈读了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和感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以课堂即时评论、论文撰写等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课堂即时评论,主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比如我们在讲授诗词鉴赏专题后,选择一首唐诗让大家当堂写鉴赏评论;又如在介绍苏轼、辛弃疾两位大家后,让大家比较苏辛词风格的异同;再如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片后,让大家写心得感想。二是学期论文撰写。论文撰写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每学期均采取开列参考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布置论文撰写。

(四)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音乐、绘画、影视为一体,信息量丰富。把这一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能扩大授课容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充分推进多媒体教学与古代文学课程相整合:一是精心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把需板书的重要内容通过幻灯投影,穿插适量的图片、音乐。这样既精简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带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再者组织学生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视作品,比如講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播放《中国古代文化先贤》;讲唐诗的可以播放《唐之韵》;再如介绍汤显祖的剧作时,可以播放昆曲《牡丹亭》等等。

(五)利用即兴朗诵、课本剧等形式引领学生感受艺术

一是通过课堂即兴朗诵,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在教授唐诗宋词时,就采取了齐读、诵读、吟唱等多种方式。试图以此将学生带入到文学作品的情境中去,让他们真正感受文学之美,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另一有效的方式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的表演。古代文学中的戏剧和小说,生活气息浓厚,最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来演绎。比如讲授戏曲部分的时候,我们就精选其中适于表演的作品,让学生改编成剧本,自导自演。

(六)改革考试方法,让互动教学模式得到有力支撑

与互动教学模式配合,我们尝试考试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是改革考试方式,采取了课前演讲、课堂讨论、学期小论文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成绩的方式,即课前演讲等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样就进一步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权重。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在期末考试增加开放性试题,尤其是文学鉴赏类题目的分量,而这类试题均只设置参考答案,提倡学生答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篇5:古代文学教学

随意,古代文学教师应有自己的文学之路,既要适应学生,又要影响学生,要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汲取古典文学的精华,消弭浮躁心理,平衡文化心态,促进和谐发展,完善自我。

为此,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一是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讲解双管齐下;二是灵活教学手段,读与写结合,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比翼双飞;三是机智教学方法,学与思结合,文学感悟与审美体验并行不悖。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的大学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重技能、重实用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得异常浮躁,大学生与传统文化有些陌生甚至冷漠,尤其是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处于“鸡肋”状态。

如此情形,古代文学教学何去何从?或做老学究,在脆弱的象牙塔里负隅顽抗?或成为时髦者,以文学为幌子,替媚俗、庸俗、低俗摇旗呐喊?或做骑墙派,拿古典的招牌与世俗谈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急需走出一条特色化道路来,要朝着审美化方向努力,力求夯实大学生的精神底蕴,力图构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传承文化,提升能力。

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由于“诗性”意识的淡化,文学的身份正在变得模糊和可疑,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扮演的是独语者的尴尬角色,古代文学教学已岌岌可危。

故此,在“唐诗咀华”和“宋词掇英”专题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一是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讲解双管齐下;二是灵活教学手段,读与写结合,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比翼双飞;三是机智教学方法,学与思结合,文学体验与文学审美并行不悖。

其间,诗与史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原始积累,读与写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实践创造,学与思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终极价值。

一、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

所谓诗与史,诗者,文学也,主要指文学作品而言;史者,史学也,主要指文学史来说。

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以诗为主,以史为辅,以史证诗,以诗明史,史诗结合,双管齐下。

这样一种教学策略,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大有裨益。

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使大学生在欣赏唐诗、品味宋词的同时,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储藏学问,增长才干,而且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经验,提升自我。

1. 以史证诗,以诗明史

以史证诗、以诗明史是诗与史结合的理论原则。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谈到“诗”与“史”的关系时曾说:其一,史必征实,诗可凿空;其二,诗具史笔,史蕴诗心。

前者是就“诗”与“史”的差别而言,后者是就二者的联系而言。

而钱先生所看重的不是诗的“史化”作用(诗具史笔),而是史的“诗化”作用(史蕴诗心)。

与史书相比,诗(含戏剧、小说)在反映历史真实方面,虽不如史书翔实,却比史书来得高明。

它通过文学手段所达到的艺术真实更具有典型性,更富有魅力,是一种更高级的真实。

诗具史笔。

文学作品具有一种无法超越的精神价值,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诗”(文学作品)具有超强的历史意蕴,“文变然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刘勰),他记录着历史、又演绎着历史、更传唱着历史。

我们学唐史可以直接读唐诗,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可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诚如(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一样:“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诗歌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堪称“二十八字诗史”(萧涤非)。

通过凝练的诗歌语言,我们对唐朝的兴盛衰败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有了一个历史的.判断和一个现实的体认。

史蕴诗心。

勃兰兑斯说:“所有的文学史都是当代史。”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与折射。

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学内容和文化传统,不止记录当时,其影响可谓深远,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过去,遵循传统也并不意味着回归历史。

从本质上讲,传统是一种进程,其内容、价值、意义是不断开放和重建的。

继承文学传统,发扬文学精神,其根本要义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面向未来。

文学史的建构自然更需一种现代精神或者说当代意识,一般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细节的单纯考证,不应只是对一位作家,一部作品的复述和描绘,单纯地去搜集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而忽视文学史的当代关怀。

文学史的阐释必须注入当代意识,以当代意识反观历史,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

诗与史吻合,有时,诗(诗歌)甚至比史(历史)更能表现其真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真实,“诗”胜于“史”,甚至诗的内容与史料的记载相左,却能曲折地传达人物的心理,寄托作者的情意。

如范成大《州桥》一诗:

州桥南北是大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此诗系乾道六年(1170年)范成大出使金国经北宋旧都汴梁所作,州桥在汴梁城内,据范成大日记《揽辔录》记载,断没有“遗老”敢在金国“南京”的大街上拦住宋朝使臣问为什么宋兵不打回老家来的。

然而也可见范成大诗里确确实实地传达了他们藏在心里的真正愿望。

寥寥二十八字里滤掉了渣滓,去掉了枝叶,干净直捷地表白了他们的爱国心,以此激发家里人的爱国行动,我们读来觉得完全入情入理。

诗中洋溢的爱国主义热情,激荡着陆游的心灵深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影响着丘逢甲的浩然正气: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澎湃着余光中心间永远的《乡愁》。

2. 以诗为主,以史为辅

以诗为主、以史为辅是诗与史结合的实践操作。

如在讲授东坡词这一章节时,引用三句话作为标题来讲解:一是“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二是“指出向上一路”(王灼《碧鸡漫志》),三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胡寅《题酒边词》),这三句话既是当时学者对苏轼在词作方面的经典评价,也是后世文人对苏轼在词坛上贡献的价值认同。

在具体授课中,又用三个词语替代此三句话来讲解,一是创新词,二是豪放词,三是婉约词。

三个词语的性质不同,“创新词”是动宾结构,“豪放词”和“婉约词”属偏正结构。

三个词语内涵也就不一样,“创新词”为标题是从文学史的层面上来讲,讲解苏轼创新词的作为和对词的贡献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川眉山三苏祠联),这是“史”。

篇6:古代文学研讨性教学思索

一、古代文学研讨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长期以来,“讨论法”和“研究法”经常作为两种孤立的方法在教学中运用。而古代文学课程研讨性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将研究和讨论两种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学生主体活动的中心性,尊重学生自身发展规律,以求知、创造、主动发展、培养个性为宗旨,使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古代文学课程研讨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探究思维为目标,以课程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延伸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是,该模式有效地利用了课外、课内两个课堂,实现了学生的探索研究在课堂之外、讨论提升在课堂之内的目的,使课内、课外成为有机结合的“大课堂”。

二、古代文学课程研讨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全面深刻地认识教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全面深刻地认识教材的基本特点。古代文学不但知识丰富而且也是一门充满理性思辨的学科,其教学应包括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等多个层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版块。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以及文学流派、体制、作家、作品等,都属于知识积累。文学发生的深层原因、时代风

格的归纳总结、经典作品的审美感悟等则属于思维训练。因此,文学史教学应着眼时间,重点训练学生的宏观视野;作品选则应着眼空间,重点培养学生对于作品的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2]基于以上认识,古代文学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文学史以讲授为主,勾勒文学发展脉络,介绍研究方法,适当选择穿插研讨性教学。如:我们在介绍司马迁的生平经历与《史记》成书过程的有关内容时,不是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地讲,而是重点抓住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后发愤著书的经历,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司马迁写作动机的调整,讨论《史记》这部巨著的丰富内涵以及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作品选则要求学生精读指定作品,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由于《项羽本纪》是重点研读篇目,因此,我们抓住项羽这个人物的特点展开讨论:将《史记》其他篇目中有关对项羽的评价与本篇对项羽的评价进行对比、讨论,将本篇中刘邦与它篇中刘邦形象特征进行对比、讨论;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史记》的互见法以及塑造人物的各种方法。另外,我们还将刘邦、项羽的成败进行了对比,以让学生体会本篇中作者司马迁对悲剧人物项羽的无限感慨之情。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种研讨式学习,拓展了阅读面,培养了思维能力,也陶冶了情操。

第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丰富,因此要合理安排,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高的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可分解为学生自学、课堂讲解和专题研讨三个部分。自学部分,我们针对每一专题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如作者生平、作品版本及主要内容、流派构成及代表人物等,安排学生以课外自学掌握;课堂讲

解部分针对重点和难点,如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重要文学思潮及成因等,在理论授课环节予以讲解,同时注意介绍基本研究方法;专题研讨部分,则围绕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专题探索,提出讨论的目标及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组研讨和课内集体研讨。例如:讲明清文学,重点是小说,而小说的重点又是“四大名著”,因此我们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小说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文学价值等方面,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了研讨。

(二)合理设计教学步骤,有效控制研讨过程

第一,明确研讨内容,成立研讨小组。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研讨过程,明确研讨项目。教师提前布置好本专题的研讨题目,并进行解说,让学生明确本次研讨活动的目标、形式以及研讨的角度和方法。小组是一种高效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促进共同提高,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个小组原则上以 4-6 人为宜,以学生自由结合为主。以唐、宋、元、明、清诗歌教学为例,教师要求小组既要进行对唐、宋、元、明、清诗歌作横切面式的个体解剖,又要作诗歌发展演进历程纵向规律的分析。小组成员每人负责对一个朝代诗歌的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最后再汇总并分析诗歌的演进历程。

第二,小组课外收集资料,形成研讨观点。这一步骤是研讨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步骤通过学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研讨并形成观点等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获取信

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我们要求各研讨小组按照研讨任务提出 3-5 个核心问题进行研讨,成员之间通过信息交流、资料的共享、比较各自研讨方案的优缺利弊,最终形成小组的研讨成果。比如就《三国演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作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在课外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和吸收,再独立思考,写发言提纲,经过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参加班级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三,学生课堂研讨答辩,教师总结提升。在课堂研讨阶段,各研讨小组依次陈述对研讨内容的认识与观点,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提问,研讨小组成员进行答辩。课堂答辩过程是研讨小组对整个研讨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的过程,也是各个小组展示思维方法、交流得失的过程。通过答辩和总结使学生体验研究过程,获得了做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课堂研讨结束后,指导教师再对整个研讨情况进行总结,指出问题和不足。

(三)改进课程考核、考试办法

平时做一两次作业、期末一张试卷是古代文学课程常见的考核方式,这属于典型的终结考核。这种考核方式造成了大多数学生考前突击准备、考后一无所知。在古代文学研讨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的考核与考试将是具有关键引导作用的核心要素。笔者认为考核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占 40%,主要包括研讨小组的课下准备情况、课上的研讨评价、自学情况、出勤等;第二部分是书面考试,占 60%,考试内容应当涵盖“基础知识”、“小组研讨”、“创新思考”三部分,既

上一篇:(精细化管理材料)实行单船成本核算下一篇:安全月活动详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