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2024-05-15

大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大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广义德育指所有有目、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德育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这对学生思想产生极大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难度,带来新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形势迎接挑战,有效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做人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一面镜子,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要有良好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环境,好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言行,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作用。

二、开展形式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载体。开展形式多样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团结互助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指出他们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表现,介绍学校教育计划和对学生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意义以及正确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作用。教育是长期,持久,因此,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持久。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合格人才。

篇2:大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声欢快地响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去基地的路上。经过一个多钟的路程,我们终于达到了德育基地。

“哇…”随着同学们的一声惊叫,我们向窗外看去,迎面而来的是一面清澈见底的湖水,一阵微风吹过,湖水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羞嗒嗒地向我们打着招呼。两侧还有许多被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名人雕像……还没等我们欣赏完这美丽的景色。教练就吹响了哨子,叫我们马上到湖对面集合。

放好背包后,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排好了队。然后开始做热身运动,大家一起唱着健康歌“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大家一起做运动…”随着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各班的队伍纷纷向舞台走去,学校的领导发言后,就到了学生代表发表了对这次活动的感想…

啊!终于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班级活动了,我们要玩的是——高空楼梯。当我听到教练说要玩这项活动的时候,我的心忐忑不安,扑通扑通地跳着。李教练首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然后我们就分列一个个慢慢地走了上去,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用大型轮胎搭成的楼梯,终于走完楼梯了,到了一个类似独木桥的玩意儿,我的眼睛都不敢往下看,生怕会掉下去;好不容易才走完‘独木桥’又到了一个用轮胎搭成的楼梯,天啊,上帝啊,谁能救救我,教练似乎看出了我内心的恐慌,便对我说“别着急,脚跟着脚慢慢地踩下去,一定要踩稳。”我听从教练的指挥,安全地到底地面,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得到了平静。“慢点,注意安全…”伴随着教练一句句和蔼可亲的话语,终于到了野炊的时间。因为做完活动,我们已经是最慢的一个班了,所以我们都很着急,不过在教练的指导下,大家有序地排好队伍,向远方冒着缕缕炊烟的房屋走去。

啊,各个班的同学们已经开始做饭,洗菜了,我们看了之后,便小跑到属于我们八人小组的小厨房。把刚刚老师发下来的菜拿了出来,大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别小看那几件厨具,我们的午饭可都靠它了。我们八个人有的负责捡柴,有的负责洗菜,有的负责看火,还有的负责做饭、做菜。我本来想着这也不很容易嘛,不过就是跟家里一样,开了火就行了嘛。可这之后,我就后悔了。我们把柴捡回来后,曹曹已经洗好菜了。小敏打算用锅煮饭,洗好米后,就把它放了进去,我们以为把柴塞进去就行了,没想到却冒起了浓浓的黑烟,眼泪像断了的珍珠项链,一颗颗地往外掉,还没等我们反映过来,柴火又掉到了地上,我们尝试着把它捡起来,可是黑烟实在太大,像一只愤怒的野兽,不容得我们靠近。过了几分钟,浓烟渐渐地少了,我们便把柴火重新放好炉里,开始做菜了,蛋蛋把鸡蛋搅拌好,交给小蝶,还有一个同学把柴火弄着后,小蝶便把油倒进锅里,然后把鸡蛋倒了进去,浓烟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得到了解脱,再一次地像我们袭来;大家都支撑不住了,放下手上干的活,向外面跑去,几分钟过后,小蝶想起了锅里的鸡蛋,便向厨房跑去,揭开锅盖,哪里还有什么鸡蛋,只有一堆黑黑的像炭一样的东西。“哎呀,还有饭…”小琪大叫一声,我们便往饭锅那看去,呀,饭都变得黑黑的了,这下完蛋了,饭没了,我们还有猪肉、梅菜、青菜。这几样食物可不能再煮砸了。同学们沮丧起来了,这是老师走过来,似乎看透了我们心里想的,耐心地对我们说:“别着急,慢慢来,总会成功的!”柴火再次被我们点着,我们往锅里倒了一点点油,然后把猪肉放了进去,为了防止浓烟再来捣乱,我们把梅菜和盐也一起放了进去,这次果然成功了。过了大概十分钟后,我们把锅盖揭开,把菜乘了起来,大家兴高采烈地拿着筷子,都想尝一尝,瑶瑶先尝了一口,“啊,这是什么菜啊,你们是把一罐盐都倒了进去吗?”我们无奈地看了看对方,失望地叹了口气,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把青菜煮好了。看着陪边同学做的菜,我们向他们投去了羡慕的眼光。来之前我们为了以防万一,让曹曹准备了方便面,大家只好煲水泡面吃了。

篇3: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体会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 对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 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 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 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

1. 违法犯罪现象严重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海南特区报》报道:2008年7月2日, 屯昌县公安局捣毁一个盗窃通讯电缆团伙, 将雷× (男, 17岁, 屯昌县屯城镇人) 等5名成员抓获, 他们均为在校中学生, 卖电缆所得赃款主要用于上网玩游戏和吃喝。据屯昌公安局初步统计, 该团伙今年来作案10多起, 共盗窃通讯电缆1 100多米, 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26万多元。据查, 5名犯罪嫌疑人均为在校中学生, 年龄最大的17岁, 最小的13岁。

南方网报道:2008年10月10日, 深圳宝安区3名初中生看到同学的靓手机眼红, 持匕首抢劫未遂后逃跑, 后一人向警方自首。近日, 宝安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宣判, 小黄、小蔡和小张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 缓刑三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500元。

东方网报道:2008年10月10日下午5时许, 在上海市奉贤中学校内, 一名19岁的高三学生小何在洗手间内, 因忌妒韦韦的成绩一直比自己好, 用水果刀连刺韦韦6刀, 伤者被送到医院抢救, 由于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2. 厌学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 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原因有: (1) 自身比较懒惰, 怕苦怕累, 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并且很乏味的事情。有些同学对学习毫无兴趣, 一看到书本就头痛, 总想找机会逃避学习。 (2) 学习成绩跟不上。由于学习方法不当, 导致许多同学基础知识差、学习跟不上, 受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失去信心。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已经付出了较大努力, 并且牺牲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 可每次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此时这些同学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甚至开始厌倦学习。 (3) 人际关系差。由于性格原因, 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 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 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感到在学校没意思, 产生了厌学心理。 (4) 学习动机不明确。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 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 更是迷茫, 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 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 甚至厌学。

3. 日常行为不文明

“出口成脏”, 不尊重同学, 与其他同学吵架、斗殴。不尊敬老师, 不听从教育。

三、德育工作的方法

1. 加强道德教育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 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加强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

(1) 坚持集体主义教育。激励中学生热爱集体, 增强人际关系。

(2) 提高遵纪守法观念。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 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法制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注意文明礼貌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文明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只要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 激励立志成才教育。古人在成才教育上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上下求索”, 还有“铁杵成针”等故事, 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与恒心, 对教育学生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2. 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

(1) 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 实现角色转换。这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在此期间可适当地运用奖励。奖励要适当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 物质奖励为辅, 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 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 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

(2) 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 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3)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 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 越比自信心越低。因此, 在对其的个别辅导中, 要帮助他们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 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4) 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人际关系差, 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对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 要伸出友爱之手, 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增强学生交往能力, 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 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篇4:大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摘要青年学生的德育问题是其人生板块上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关系学生在校时的塑造,对于其人生的长远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认识这一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准社会位置,是单纯书本教学之外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认识理解交流指导

在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则更为重要。尤其是面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则显得更为关键和迫切。当前,对常言所道“教书育人”应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对艺术院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认识

青年时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由比较幼稚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时期。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许多事情都由家长和教师帮助决策或处理,依赖性很强。到了大学,情况明显改变。青年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组织的关系,以及职业选择、恋爱婚姻等个人问题,往往都需要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即进入由依赖父母师长转向独立、自立、自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艺术院校学生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新奇的、良莠不齐的事物如潮水般涌进。加上现代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的普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国人眼界大开,青年人更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受众和参与者。新潮流、新理论、新观念、新的社会思潮、新的价值观念乃至生活习惯、娱乐方式、衣着打扮,等等,无不对艺术院校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发生作用,使其与老一辈甚至包括青年教师之间都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特点。就笔者所见,可归纳为以下特点:

1、反应敏锐,追求时尚,思想活跃。艺术院校学生对新事物反应特别敏锐,能很快了解、接受并熟练地掌握。电脑、互联网及其它现代技术的熟练应用,新的名词概念、技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普遍流行,早已把一些教师抛在后头。他们继承了少年时代的好动、好奇、好学等特点,加上掌握新知,追求时尚,因而思想特别活跃,思维特别敏捷。这些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经济环境不无关系。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青年学生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师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同时,成长中的青年学生的各方面尚不成熟,容易产生盲目追求、急躁冒失的情绪,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而显得十分重要。要告诉他们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追求潮流,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选择。无疑,教师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紧迫性和责任感。

2、积极向上,渴望成功。容易急躁。艺术院校学生都蕴藏着一股激情,都希望能与众不同,很快超越别人,都渴望寻求捷径取得成功。发展中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短时间难以缩短。老一代人心中既有新旧对比的认识,也有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经验教训。现代青年缺乏老一辈善于新旧对照、纵向对比的思维方式,往往因急于成功而迫不及待,容易急躁,缺乏耐心,甚至失去理智。教师应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克服急躁盲目情绪,引导他们认清现实,正确驾驭事物的发展过程,记取我国历史中曾经欲速则不达的教训。要告诉他们,任何人的成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发达国家的物质成果,是他们经过几百年艰苦奋斗长期积累下来的。无论是成功的科学家、世界冠军,还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或是优秀教师,无不是经过自己多年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拼搏而获成功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家要富强、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尚需时日。更需要不懈的努力奋斗。

3、感情丰富,勇于表达,敢于张扬。这是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哲学及其它学科不同,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多方面的审美要求,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在人类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哲学以理性思维、严格的逻辑论证和理论说服人,科学据以事实和实践验证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艺术则是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种形式感染人的思想感情,达到惩恶扬善、教育群众的目的,它具有较多的感情色彩,以情动人。因此,热爱艺术的青年学生也往往感情丰富、表达能力较强、激情充沛,也容易冲动,常常毫无顾忌地表达与张扬自己的个性。基于这些特点,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应把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和控制情感、掌握分寸、稳重冷静作为重点,促使他们成为成熟、优秀的艺术人才。

4、偏于利己,趋于功利,疏于自律。除了积极面占主流之外,艺术院校学生存在一些不良趋势,尽管是支流,也不可忽视。

(1)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出生于90年代前后的独生子女,生活优越,丰衣足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他们没有经历艰苦劳动,更没有体会穷困潦倒。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即使是一些来自穷困的农村家庭的学生,也因家人和亲朋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为他们营造了较好的生活环境,也容易滋生出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方法,一事当前,先考虑自己的要求和希望,不太关心和考虑他人的困难和处境,比较注意眼前的自身得失,不顾长远,不关心周围的事物。

(2)很多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做事情、参与活动时,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名誉、地位与得失,对国家、社会、集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考虑不多,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不清。

(3)由于他们生在改革年代,对困难时期、对旧社会缺乏感性认识,对我国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道德不甚了解,如对“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对我国普遍认同的传统社会道德较为忽视,往往我行我素。不太注意社会公德、集体纪律和制度规范,常常表现出不适应社会及人群的思想和行为。

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有较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开导,防微杜渐,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正常发展。

二、艺术院校德育教育必须把握的关系与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和分析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和依据。根据当代青年的特点,应着重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和原则。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青年人积极向上,好强好胜,都有热情和抱负,希望很快出成绩,干事业。但他们在择业、就业、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生活待遇等不顺利甚至碰壁时,往往陷于迷惘、失望乃至痛苦。这时,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跨过这道坎,拐好这个弯,处理好一些

基本的认识问题和关系问题。其中,最突出地就是如何认识国家和社会。要告诉他们。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民生标准、社会行政法制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文化教育档次等都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差距不是几年或十几年就可以拉平的。当前,我国经济整体水平有所提高。GDP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000多美元,人均实际收入更是相形甚远,农民年收入仅为600美元左右,城市人均收入也只有2000美元左右,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15。还应该看到,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和经验,而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只有50余年,缩短差距还需要时间。还应告诉学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问题,还有几千万人存在着温饱问题。把实际情况和困难以及应取的态度和行动如实地告诉学生,学生对现实的理解越深刻,行动也就越现实和理智。

2、个人和集体(群体)的关系。人类生活于群体之中,现代社会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使任何一家企业、一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个人的地位与选择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遵循“先集体后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党和政府的工作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主权、领土的完整。国破就会家亡,社会不安定,个人也难于生存。我们的国家公务员、医生、教师、科学家等等都是在社会和国家的帮助和支持成长起来的,理应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发达国家的富人往往把财产的相当部分用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弱势群体,只留少部分传给自己的子孙,也是值得借鉴的。教师应该把这些道理告诉学生,让他们懂得个人与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明确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理解自己的作用,规范自己的行为。

3、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艺术院校学生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现代和传统的关系。我国是世界主要文明古国之一,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优秀文化遗产众多,加上各个民族的独有文化艺术,更使得我国的文化艺术灿烂辉煌,有着许多值得传承和发扬的精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我国文化艺术百花争艳,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陈腐和糟粕。在繁杂纷纭的文化艺术潮流中取优去劣、取精去粗,是相当艰巨的任务。还应当看到,所有优秀的文化艺术都具有民族特色,艺术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把古典与现代、国外与国内、通俗与高雅的优秀文化艺术有机地结合,创造出更加美好并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艺术,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提高艺术院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体会和途径

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很难有一个统一模式。由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多样化,加之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不断调整的政策方针,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不断更新的社会生活,为德育带来一定的难度。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有些问题值得重新审视和思考。

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定位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坚持师道尊严,教师和家长在子女和学生面前比较重视自己的权威。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听话”往往成为好学生的重要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艺术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必要对师生关系重新定位,把严格单纯的学生服从关系定位为新的相互尊重、理解的师友关系,教师对学生既不能当保姆事事都管,也不是当法官只作判决。师生间是朋友,互相尊重,彼此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其话语权。师生间可以有不同的意见,教学相长,彼此尊重,可以讨论、争辩、批评、理解、尊重,解除戒心,消除隔阂,心情相通,互相交流。

师生作为真正的朋友,首先要待之以“诚”。真情和亲情,使得教师像慈母一样,对学生(即使是那些不太听话的学生)有一种慈祥而真实的钟爱。真情的慈爱往往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最怕教师不尊重乃至歧视自己,最怕因此而产生情感对立,难于交流和理解。缺乏接触与沟通容易走向对立甚至走入极端。所以,对艺术院校学生多接近、多沟通、动之以情,缩短距离,加强交流,增强互动,应该是德育教育较好的途径。

由于大多数艺术院校学生是在顺境中成长的。所受教育也为良好。他们大都懂事、讲道理、行为基本合乎规范和理性。但是,也有不少学生任性而娇惯,晓之以理十分必要。教师应该学会在众多的“理”中找出一种最能说服学生、又能解决问题的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在许多方法中找出一种最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法,“一碗水端平”应成为普遍的法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是“堵”还是“导”,教师是消防队员还是心灵的导师,是一个带方向性的问题。应找出学生中问题的因果关系及其根源,帮助他们弄清利弊原委,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克服思想障碍,排除认识干扰,提出解决办法,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的过程成长。教师要有真正的诚心、诚挚的爱心、和蔼的耐心,切忌急躁和粗暴。保护青年人的自尊心,尊重其人格,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篇5:中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德育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对于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深有体会。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我记得最清楚的2012年第一学期,我刚接上化学课,那天,学校的多数老师赴西峰齐家楼学校学习,只剩下少数老师在校维持学生秩序,中午还没有正式上课之前,九年级的两个班的几名学生因私怨在男生厕所打群架,其中三名男生持刀砍伤一名学生,致使这名学生受重伤。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3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晚上和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学校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6:大学生德育课心得体会

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心情既激动又很忐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以更重了一些。我翻看了学生们的寒假作业,才发现自己与那个时代已经离的很远了,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熟悉的是自己曾经经历过那个年纪,往事都历历在目;陌生的是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如今又以另外一种身份重新看待这份东西,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距离感。

我的指导教师告诉了我讲课的进度,让我提前做个准备,看一看书,然后跟着她去听课,第一节课听的是《登高》这篇课文。我跟随着指导教师进入班级,当时心情十分紧张,但是令我意外的是推门进去的那一刹那,学生们给我的反应十分欣喜和欢迎,让我有一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也让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沉了下来。我的指导教师讲课特别细致,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得通透、易懂,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经典,学生们“消化”起来也比较容易,这一点值得我去好好学习、好好钻研。这里的学生刚入学时的基础稍稍薄弱一点,所以讲课的进度要稍微慢一点,以便学生们更准确的理解分析手法;朗读并且背诵全诗;把这首诗的四联分别翻译并且分析意象、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等等;重点分析关键字词,包括含义和特殊用法;整体概况全诗,通过写某种意象,表达了作者某种情感。这些讲授的内容让学生们对这首诗掌握的更加全面和准确,也引导学生们学会如何分析一首诗歌,为将来的诗歌鉴赏奠定基础。

篇7:学生德育管理心得体会

要实现德育管理的科学化,必须建设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队伍,并按国家有关德育教育教学的政策、法令,用卫生、文体等其它管理工作也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小学德育教育要与学校的教育要求相适应,要遵循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还应符合学校管理的规律,这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最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武装德育工作者的头脑,不断更新德育观念,这是搞好德育管理的思想基础。对德育工作实行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科学管理,抓好德育的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和其它活动),搞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班风、校风的建设等。这些是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是否正轨,学校管理秩序是否稳定,工作是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标志和体现。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德育工作进行质量检查、考评、评定和总结,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也是加强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学校德育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德育工作的正确开展,高质、高效地实现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是与其它管理不同的,主要指不但与社会成年人的政治思想教育管理不同,而且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的德育是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的总称。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一定的社会思想品德。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管理者,根据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科学原理,通过管理过程,有效地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较好地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和任务。

三、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任务。

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完成学校德育任务。为完成学校德育任务,从管理角度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学校德育的方针、政策、指示的规定。德育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政治性、现实性的特点,经常随社会变化而变化。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能使学校德育更积极地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发挥其社会功能。

2、有效地组织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合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影响的综合成果。这些影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合力,积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将多种教育力量和因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并把它统一到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上来,才能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

3、组织好管理过程,保证实现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通过管理过程实现的,要发挥好各项职能,就必须组织好管理过程,抓好计划的制定、执行、检查、总结等各项环节。

篇8:对学生进行德育鉴定的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德育鉴定应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常语说明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各有千秋。人既如此,处于青春期的职中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整体而言,他们一方面热爱生活,渴求知识,对学生和生活表现出积极活泼的个性;另一个方面他们天真幼稚,经验不足,对外界环境和事情难以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推断,言行偏激而出现问题甚至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具体到每个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又都有各自的个性,或表现为独特的优点,或表现为独特的缺点。作为我们教师,在懂得了学生这种两面性的前提下,对他们的德育鉴定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即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实际,准确地做出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的评判。不能因为是公认的好学生,德育鉴定时就一味地肯定其成绩的一面,也不能因为是公认的差等生,鉴定时就一味地否定其中优点的一面。这样不全面的鉴定会使好学生在赞许的氛围中逐渐飘飘然,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找不准努力的方向,自满得意不再上进,甚至犯下严重的错误。不全面的鉴定也会使差等生在斥责的境遇中逐渐消沉,看不到自己长处鼓不起前进的勇气,自暴自弃,日趋退步,进而滑入犯罪的深渊。总之,不全面的鉴定是一剂有毒的药方,既有害于好学生,更有害于差等生,实不可取。我们教师的双眼,应具有显微镜的功能能够发现肥肉上的蛀虫,也能察觉泥沙中的金星,随时地剔去蛀虫,肥肉才会永远鲜美,仔细地淘集金星,泥沙也会成为至宝。

二、对学生德育鉴定就坚持“正面鉴定”为主的原则

常言道:“人都是顺风耳”;意思是说,人都喜欢听赞扬的话,而对挑剔毛病否定才智的评判则会持本能的对抗心理。这个命题是否人人确立,我们暂不去论。但对于自我认识不足的职中学生,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却无一例外。心理学知识还告诉我们,能够和学生心理相适应并使之高兴,使之愿意靠近教师,才会在学生中“令行禁止”的规范效力。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对学生的德育鉴定中,必须坚持“正面鉴定”为主的原则。所谓“正面鉴定”就是要全面地,准确地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和闪光点,并予以充分的鉴定和表扬。这里有几点必须注意。首先,我们坚持“正面鉴定”为主的目的不是一唯地为了迎合学生盲目的虚荣心,搏得学生的欢心,而是为了沟通师生间心理相应的渠道,以达到学生能听取教师意见的目的。肯定他们的成绩是为了有效地否定他们的不足。试想,假如师生心理不相应,甚至呈对抗状态,直接地甚至粗暴地指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学生能听你的话,按照你的办吗?良苦用心将可能不会有丝毫实效,其次,坚持“正面鉴定”为主并不等于对学生盲目地肯定,夸大地赞许。“正面鉴定”需要全面和准确,不能夸大实际更不能无中生有。肯定的必须是学生实在的成绩。表扬的也必须是学生具备的优点。第三,我们所要坚持的只是“正面鉴定”为主,而不是鉴定的全部。在全面充分地“正面鉴定”学生成绩和优点的基础,还必须认真严肃准确无误地对学生做出“反面鉴定”———指出其应尽快克服的弱点或者形成事实的错误。使学生在品尝取得成绩的欣慰时,能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快马加鞭,继续努力,克服缺点,更进一步。“正面鉴定”为主只是从鉴定的先后次序上,书面字数上而言的,从德育鉴定的真正内涵,从学生今后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而言,“反面鉴定”更为重要,是鉴定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只有正、反两面全面准确的鉴定,才能体现出德育鉴定中,对学生坚持一分为二评价的正确原则。最后,在进行“反面鉴定”时还应注意指出学生问题的词语表达和口气,反面鉴定要使学生产生我不能辜负老师的希望,我一定要也一定能克服存在的问题。另外,对于有的学生特别是差等生,可能他们存在的问题较多,我们在要求学生时不能够急于求成,朝夕间成为“完人”,在对他们进行鉴定时,实际的成绩和优点尽可以不遗余力地发现并肯定,但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却必须选择主要方面提出,万不可全面罗列。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和风细雨中逐步前进成熟。反之,很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我”问题成堆,缺点满身的重压下失去努力的勇气。

三、对学生进行德育鉴定,在方法上必须坚持“具体针对”的原则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其思维活动更是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鉴定时,方法上必须坚持“具体针对”的原则,这是科学的马列主义唯物理论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是学校在改革时为祖国建设造就一代栋梁之材的必然要求。“具体针对”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鉴定时,对每个学生都要进行一番全面的,历史的分析,最后使我们的德育评判能够和学生的实际个性实际水平达到最佳的统一。“具体针对”是“一分为二”“正面鉴定”的基础,是取得德育工作成效的希望。要坚持“具体针对”的原则,首先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观察,收集学生的活动素材,并要求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学习生活环境做一个认真,深入的了解。这项工作是繁琐的,艰苦的,但却是德育工作所必备的。其次要求我们对获取的素材,掌握的情况,要进行一番认真仔细的分析研究,透过学生的具体言行,准确地探知他们的内心品质,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成长环境采取具体措施。从而深层次地认识我们的学生———知道他们具体情况及原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和智力因素一起,在学习中相互辉映,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篇9:谈德育工作的点滴心得体会

从1999年毕业参加工作,到2014年升任德育主任,我认为我一直在做的就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德育。在德育方面,我从班主任,再到德育主任。以下是我在从事德育工作中,总结的点滴经验,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一、德育是个什么活儿

有人说,德育是细活儿,小活儿,长期的活儿,大家很有同感,因为一语道出了德育工作的艰辛,繁杂琐碎,不易出成绩。我想这也是主任们自谦的词吧,其实德育是大活儿,而且是难干的活。说德育大,是因为教育的根本在育,育什么?育德。德行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德育是大活儿。说德育难干,是因为德育的隐性、广泛性和迟效性。智育可以用分数来衡量,是显性的,但德育工作做好了,用什么衡量,恐怕不好说,一个学生的品德好往往是隐性的,是模糊的,没法量化。德育又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学生一进门就处处是德育,见人问好,不随地扔垃圾,乐于助人......时时是德育,在家里家长的言传身教,在学校老师的榜样......,如此广泛,就不容易把握,你尽心竭力的有意教育会在不知不觉间被那些无意的教育消磨掉。德育是迟效的,立竿见影的事儿有,但少,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显现出来,甚至在成人后才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忙了半天,自己也许享受不到成果。

二、德育是什么

我认为德育首先是种子,然后才是阳光、空气和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人在童年时的所听所见所感如刀刻般深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用同等力度去刻,大脑对此事的记忆也不如童年时深刻。所以,德育的首要任务是播种,播下善良的种子,播下感恩的种子,播下责任的种子.....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应当怎么做,让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即使迫不得已没有按照原则做也心灵不安,心存畏惧,这是我对德育最朴实的认识。同时,德育也是阳光、空气和水,创造适合种子成长的环境。比如良好的校风,教师的榜样的力量,适时的德育活动,耐心地提醒,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德育处干什么

有人说德育处专门负责个别学生的处置问题,比如打架了,比如上课跟老师顶牛了......如果德育处管这些,那么再配上几个德育专干恐怕也干不过来。德育处应当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定位,不能总被个别学生和临时问题牵着鼻子走,要有计划,要防患于未然,要做老师的后盾,而不能总是救火,补缺,包办代替。在这里我觉得由于历史的原因,德育工作存在思路提法太笼统与工作随意过乱过细包办代替的问题。

四、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德育的内容是广博的,小到见面问好,大到爱国主义,都是德育教育的内容,那么我们应以哪些内容为核心呢?我以为,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是非观、荣辱观,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荣,哪些是辱,如果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这些基本的东西是模糊的,那么他成人后是很可怕的。其次是利他和责任教育。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胸中无他人,难与人合作,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利他的精神,所谓道德就是利他,要让利他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思维习惯。责任感也是要着力培养的,要从小让孩子单独承担工作任务,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最后就是理想和信念。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活着就失去了目标。在理想的问题上不要提得过高,要教育孩子脚踏实地,胸怀理想,要以区间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一个有血有肉的理想,区间的最低点要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区间的最高点要让孩子有自己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理想是在人生历程中不断累积的,自己感悟的,大人告诉式的不叫理想,叫灌输,灌输的理想孩子自己没有实现的动力。

我们所有的德育活动,都应当围绕这些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应当由学校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共同来培育。

五、德育不要和教学打架

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要面对德育教学孰重孰轻的问题,这也是个老问题。我觉得德育和教学,不管学校下设部门是分是和,都要搞好这两项工作的整合,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双赢。工作能分割,但人——我们的教育对象不能分割,看一个学生,不能分裂为德育怎么样,跟教学没关系,教学怎么样,跟德育没关系。“教”和“育”合在一起方才构成“教育”一词,从这不难看出“教”与“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与德育是并行的铁轨,缺其一,则路难行。教师上课要备课,备课即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材施教,做好教学工作。而德育工作做的正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教育学生的工作。所以,德育与教学要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共同发展。

六、德育工作形式简单,但其实质是复杂的、系统的工作

学生德育工作的形式无非就是几种:开班会布置学校的任务、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琐事,迟到、早退、旷课、染发等等,但是,仅仅做好这些工作就是能把德育工作做好吗?我们不能仅把德育工作停留在水面上、形式上。德育工作是教育學生的工作,是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是存在着情感交流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人的感情丰富多彩,有喜、怒、哀、乐,而且也变化摸测,要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交流和共鸣,的确是不容易的。情感浅吧,师生情谊不“牢固”,情感深吧,师生“混同”也有不妥,如何把握“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把握。

德育工作的实质是重要的,但形式和手段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形式和手段,实质的工作就无法开展,在进行形式的工作时,要用心去做,切实把实质的工作渗透进去。

七、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工作中经常有老师在唠叨说:学生很坏,怎样怎样的。但请试问,我们的学生怎样“坏”了吗?他们杀人、放火了?没有。那就并非是真正的“坏”,对于杀人、放火的罪犯人,社会还在于予以尽最大可能的挽救教育,并非一“毙”了之。何况是并非真正是“坏”的学生,我们能弃之不管吗?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观念是否与时俱进,看待问题是否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分的关怀的眼神,多一句的赞赏语言,也许将改变他们的一生。

八、德育工作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德育工作是件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的“力气活”,德育工作的效率,是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教育学生要怎样做,我们就应该首先做到。例如:教育学生要爱护卫生环境问题,一面我们要求学生要爱护卫生、保护卫生环境,一面我们却在做破坏卫生的行为,这样的教育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九、德育工作要勤于记录

我们勤勤恳恳,但“百密终有一疏”,如何来预防这“一疏”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要勤于记录,将日常的工作,无论繁琐和大小,都记于工作本中,形成书面的证据,这将成为我们面对责任的盾牌。

上一篇:公司消防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写一份个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