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和

2024-05-02

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和(精选6篇)

篇1: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和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如何告知当事人的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论文

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第(五)项规定“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这就是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必须告知当事人的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采取的救济措施,理论上如何理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告知当事人的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主管机关申请复议,由有复议管辖权的行政主管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重新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行政活动。行政复议是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一种较规范的活动,是行政机关对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

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概念,可以看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是宪法关于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体现。共同之处在于:(1)以解决行政争议为共同对象;(2)争议双方中有一方必然是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永远处于被申请或被告的地位;(3)活动全过程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为中心内容;(4)不适用调解原则;(5)最终目的是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区别在于:

(1)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由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主管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诉讼由人民法

院受理。

(2)行为的性质不同。行政复议中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是行政行为;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司法行为(审判行为)。

(3)程序不同。复议机关进行复议是行政程序;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诉讼程序。

(4)审查内容不同。复议机关既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实体的合法、程序的合法),又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人民法院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外,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

(5)所处的阶段不同。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复议前置(先复议,后诉讼)的,当事人只能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能先提起行政诉讼,对判决不服的,再申请复议,两者顺序不能颠倒。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双轨制(可选择复议,也可选择诉讼)的,当事人若选择复议,只有等复议程序完毕,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若选择诉讼,不能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因此说,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第一阶段,而行政诉讼是处于第二阶段,与行政复议表现为承接关系。

(6)行使权力不同。行政复议行使的是行政

[1] [2] [3]

篇2: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和

作者:李元邃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第(五)项规定“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这就是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必须告知当事人的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采取的救济措施,理论上如何理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告知当事人的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主管机关申请复议,由有复议管辖权的行政主管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重新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行政活动。行政复议是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一种较规范的活动,是行政机关对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

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概念,可以看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是宪法关于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体现。共同之处在于:(1)以解决行政争议为共同对象;(2)争议双方中有一方必然是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永远处于被申请或被告的地位;(3)活动全过程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为中心内容;(4)不适用调解原则;(5)最终目的是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区别在于:

(1)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由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主管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诉讼由人民法

院受理。

(2)行为的性质不同。行政复议中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是行政行为;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司法行为(审判行为)。

(3)程序不同。复议机关进行复议是行政程序;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诉讼程序。

(4)审查内容不同。复议机关既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实体的合法、程序的合法),又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人民法院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外,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

(5)所处的阶段不同。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复议前置(先复议,后诉讼)的,当事人只能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能先提起行政诉讼,对判决不服的,再申请复议,两者顺序不能颠倒。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双轨制(可选择复议,也可选择诉讼)的,当事人若选择复议,只有等复议程序完毕,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若选择诉讼,不能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因此说,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第一阶段,而行政诉讼是处于第二阶段,与行政复议表现为承接关系。

(6)行使权力不同。行政复议行使的是行政管理权和行政监督权,复议机关不但能维持或撤销下级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且还可

以直接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拥有完全的变更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司法审判权,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外,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只能维持、撤销或部分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

(7)裁决的性质不同。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是单方行政行为,除法律规定由复议机关作出终局裁决外,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判决或裁决是司法行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在法定期限内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

(8)执行方式不同。复议决定生效后,当事人不执行决定的,除法律规定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自行执行外,其他的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诉讼的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不执行判决的,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有完全的强制执行权。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处罚时,当事人的行政复议权和行政诉讼权如何告知?笔者认为,主要依据实施处罚时引用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来告知。就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律、法规规定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复议前置的,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及《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

细则》 第七十条的规定。先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当事人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双轨制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既可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当事人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实际的行政执法中,有些执法人员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只载明当事人的复议权,不载明当事人的诉讼权,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把六十日的诉讼期限无形延长到两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换句话讲,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引用的法律、法规规定当事人享有复议权和诉讼权,但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只载明当事人的复

议权,不载明诉讼权,那当事人的诉讼期限的计算,就不是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六十日,而是两年。只要当事人在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不超过两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同样受理。

实践中特殊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引用了依据具体法律、法规来制定的行政规章时,又如何告知当事人的复议权和诉讼权?到目前为止,国家工商总局所颁布的这类行政规章中,都没有具体的条款来规定当事人的复议权和诉讼权。

我认为,根据我国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中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一立法原则,应从属于制定该行政规章时所依据的法律、法

规的规定,(1)制定行政规章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复议前置的,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按照复议前置规定的内容告知当事人。(2)在制定行政规章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双轨制的,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按照双轨制的内容告知当事人。(3)在制定行政规章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既有适用复议前置的法规,又有适用双轨制的法规,如《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适用双轨制,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适用复议前置。《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登记主管机关对不予通过年检的企业,依照《企业法人登

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遇此情况,实施行政处罚时,引用《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作为处罚依据的,适用双轨制告知当事人,引用《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作为处罚依据的,适用复议前置告知当事人。

第二种情况:在制定行政规章时,不是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来制定,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而制定的行政规章,如《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商品交易市场登记管理办法》,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引用了这类行政规章,如何告知当事人的复议权和诉讼权?对于这类情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这类行政规章已规定当事人的复议权和诉讼权的,按规定告知当事人。

(2)这类行政规章没有规定当事人的复议权和诉讼权的,又如何告知?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台的这类行政规章,涉及行政处罚的条款,大部分出现法律转致,当事人的复议权和诉讼权的告知,只能根据转致后的法律、法规规定来告知。第一、转致后的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复议前置的,按复议前置的规定告知当事人。第二、转致后的法律、法规规定适用双轨制的,按双轨制的规定告知当事人。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制度,是宪法关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体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告知当事人的复议权和诉讼权,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

益的具体体现,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人员应严格履行好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权、职责,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确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03年7月26日

姓名:李元邃 单位:云南省思茅市工商局城南分局

邮编:665000 地址:云南省思茅市月光路5号

★ 本案优先购买权应适用除斥期间

★ 保险代位求偿权适用若干问题之探讨

★ 物权行为理论适用房地产交易问题研究

★ 工商行政管理实习报告

★ 对房屋登记行政诉讼时效适用的思考

★ 工商行政管理的简历表格

★ 对工商行政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 雅思考试适用哪些国家

★ 权健分享范文

篇3:行政司法中当事人的诉讼救济选择

关键词:行政司法,救济,选择

行政司法行为属于一项具体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明文规定在一项具体的行为中作为主体。行政机关在此项行为中按照法律的规定审理和裁处有关的争议和纠纷。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当然, 行政司法行为也是行为主体寻求司法救济的一种。

一、提出问题

我国诉讼救济的三大途径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1) 。这三种诉讼行为的性质、标的、目的以及任务各不相同。在司法实践中, 当一个行为主体牵涉到两种诉讼程序或者是两个部门时, 就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这种现象时, 就会出现合并审理的主次问题, 即所谓的附带诉讼。民事诉讼当事人与刑事诉讼当事人重叠时, 可以采取以哪一种形式为主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房地产纠纷事件中, 当事人普遍都会采用民事诉讼, 但是, 当事人可能在诉讼中一无所获。因为, 在民事诉讼中, 其只能使用有效的行政决定。通常情况下, 行政决定具有确定力和公定力。民事诉讼中的败诉的一方为寻求救济普遍都会选择行政诉讼。当行政判决与民事判决结果出现矛盾时, 对政府的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 当不同的当事人持不同的判决书进行起诉时, 会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行政司法行为争议的性质分析

之所以会引发多种行政的争议行为, 其主要在于行为双方主体的权益受到侵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各种行为共同作用下产生了现代的行政行为。现代政府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做好现代的行政行为。因此, 现代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第一, 将立法的范围扩大, 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立法现象。第二, 将行政权扩充到司法领域中, 产生一种司法现象。在过去, 有的经济、民事纠纷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 通过这两方面的改变, 双方当事人就可以通行政机关来解决。双方当事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选择何种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此一来, 司法机关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可以完成一定量司法机关的工作, 为司法机关减轻工作, 这就是所谓的行政司法。

1. 行政司法的产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国家历来属于熟人社会的国家。但是, 在社会不断发展, 社会事务不断扩充的过程中, 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 传统的熟人办事方式并不能很快解决人们之间的纠纷。一些新领域的出现, 使得司法工作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 。因此, 为适应人们的客观需要与社会的发展, 应当设立新的行政机关来解决和管理人们的日常纠纷。在法院无力解决专门性事件的过程中, 司法机关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完成。行政司法成立的新领域相较于法院而言, 其完成的各项纠纷更具有专业性。我国对于管理行政事务的单位, 在处理行政事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在处理事务方面的技术性非常强, 对于行政事务与民事事务的处理非常娴熟;因而对于一桩纠纷案件, 不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少, 同时效率也非常高。正是基于此, 过去一直主张管的越少表示行政能力越强的西方国家, 在行政事务与民事事务方面的处理上, 同样表示出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该类事务。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行为逐渐产生, 同时英美国家也建立了相应的行政裁判制度。

2. 行政司法行为特定现象归类于行政纠纷与民事纠纷的竞合

公法与私法互相融合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解决其中的纠纷时不切实际的。行政司法既包括民法也包括经济法和商法。行政司法是所有司法行为的产物。在理论界, 关于私法和公法的界定仍然处于一个特殊的范围, 行政司法在两者范围内的现象也不是非常普遍。但是在行政法的作用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并且影响力具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究其本质而言, 行政司法就是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民事纠纷与经济纠纷。民事纠纷有民事法律的实体法来支撑, 行政主体采取的行政行为还应当以行政实体法为依据, 行政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有私法的性质同时也体现出公法的性质, 因而行政司法问题就不再是简单的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婚姻关系中不能仅凭房产证上的署名就认为房子属于谁的。这明摆着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是对于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登记的相关规定仍然值得深思。我国当前夫妻共同财产的这种登记制度显然是在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基础上实行的。甲和乙为合法的夫妻关系, 那么房子就是他们夫妻的共同财产。但是房管局在明知是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下, 习惯性将房子登记在一方的名下, 这是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允许的行为。但是, 在房屋等要变更的情况下, 房管局应当查明房子是夫妻一方的还是双方的, 夫妻之间对于房子的归属是否存在约定。这些都需要查明。我国关于房子在登记的过程中, 对于其归属可以不用那么清晰, 但是在变更房屋归属的时候, 应当明确房子的归属, 唯有如此, 才能减少纠纷的产生。

三、行政与民事争议竞合的解决办法

笔者在前文对其中出现的群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其问题出现之后, 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提高司法实践的效率。在司法实践中,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我国现有的诉讼程序并不能解决行政司法行为与民事行为竞合的产物, 法院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 就无所适从。对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清晰的辨别。导致案件出现久拖不决的现象, 双方当事人没有解决纠纷时, 就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司法判决缺乏一定的公信力。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互相分离不利于我国法律的发展。使得我国诉讼程序缺乏一定的正当权益。因此,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寻找一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非常具有必要性。在面对此种情况下, 笔者认为公民在采取行政诉讼的过程中附带民事行为属于当事人一种有效的行政救济途径。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首先, 需要符合诉讼程序效益原则。为提高诉讼中的诉讼效益, 需要以降低诉讼成本、简化诉讼程序。其次, 在诉讼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诉讼的权威性。诉讼的权威性通常指的是, 针对法院的诉讼结果, 任何个人、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与肯定, 基于法院绝对的公信力与威信。正如澳大利亚法官马丁所言: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 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公信力代表着司法权 (3) 。通过司法行为做出的最终判决就可以看出司法具有其所应当具备的权威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就可以发现同案不同判的案件还是存在较多的。有些案例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么一个现象。在部分案件中, 法院的民事判决与行政判决具有相互矛盾的现象。因而,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笔者认为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案件的关联性进行审查。因为, 在我国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存在部分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法院就同一案件由于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存在不同观点, 使得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判决结果。虽然部分的行政案件看似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的不服, 但是其最深层次的含义是民事案件的争议。如果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只是对民事案件的进行审理, 对行政案件的相关事实置之不理, 则不能彻底解决当事人的民事争议, 并且行政争议也不能解决。因此法院在解决行政争议基础上附带解决民事争议是值得考虑的。

在法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就可以发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 行政案件审理的同时还需对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将与之相关联的事实运用到案件的审判中。因为, 有些行政诉讼还需审查民事争议行为与民事裁判的合法性。现如今,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房屋产权正义的案件占绝大多数。从法院的判决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有关房屋产权的争议主要是围绕着原告与第三人 (房屋产权争议的另一方) 就房屋权属发生的争议。无论是原告还是第三人都向法院提出相应的证据, 力争房屋的所有权属于自己。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对案件的民事关系进行调整。在了解就房屋为中心的民事关系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 行政审判对民事案件没有审判权。法官在了解相关情况后, 做出相应的决定。通常情况下, 法院做出的决定是撤销或者是维持行政行为, 而民事行为并没有解决 (4) 。如果法院在裁判的过程中, 将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结合在一起, 以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解决诉讼中难题的目的, 还可以将民事诉讼附带其他的诉讼范围扩大, 使得行政诉讼权利人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

总之,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新领域的不断涌现, 有些司法部门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纠纷, 本文讨论的仅是行政附带民事的部分。司法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行政司法行为虽然具有民事纠纷的性质, 但是其内容并不全是民事纠纷。司法行为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在司法行政行为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当事人的诉讼救济范围才会更广泛。

注释

11 李金刚.诉讼救济途径的选择:行政与民事[J].法学, 2012, (1) :126 129.

22 姜明安.中国行政诉讼的平衡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 2009, 10 (3) :22.

33 马怀德, 张红.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与处理[J].法商研究, 2012, (2) :125.

篇4: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的证据能力

我国法律对证据能力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我国证据法学界及实务界普遍认为,诉讼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属性,并且认为客观性与真实性是可以互换的同一概念。对证据能力与证据的这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考察证据能力主要是考察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也就是说,具有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证据就具有证据能力;有的则认为,只有具有关联性、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据材料才具有证据能力。之所以会有这些分歧,是由于这些学者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证据能力”一词:前者是将证据能力看作证据进入诉讼程序的资格,而后者则将证据能力看作证据被法院作为最终定案根据的资格,这实际上反映了关于证据概念的两种观点,即广义的证据和狭义的证据。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就行政诉讼来说,广义的证据概念更合适。因为行政诉讼是由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诉讼活动,在行政诉讼程序启动前,行政机关已经收集了相应的证据并且作出了认定,在行政诉讼开始后将这些证据提交给法院,经法院审查判断后,决定其是否可以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如果采用狭义的证据概念,即材料须经法院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证据,那么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收集并已作出认定的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却又不能称之为证据,而是要等到法庭审理结束、查证属实了,才能称之为证据。若如此,岂不将行政程序置于很尴尬的境地?因此,我认为在行政诉讼中,凡可以进入诉讼程序、用于证明案件真相的材料,都属于证据,证据能力就是证据可以进入诉讼程序的资格,这种资格包含了证据的关联性和合法性。因此行政诉讼证据能力与证据属性中的关联性和合法性相对应,具有关联性和合法性的材料,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反之,则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

在我国,当事人陈述是行政诉讼中的一种证据。实际上,当事人陈述能否作为证据,还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不认为当事人陈述属于证据,这种认识反映在立法上,就是不把当事人陈述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规定在证据的章节中。在我国,也有人提出不应将当事人陈述作为一种证据;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几乎不将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对待,据笔者统计,在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公布了9个行政诉讼案例(含选登的裁判文书,下同),只有一个案例将被告方的陈述作为证据对待;在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公布了7个行政诉讼案例,也只有一个案例将被告方的陈述作为证据对待;2006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共公布了10个行政诉讼案例,但没有一个将当事人陈述列为证据的。虽然如此,但在我国,目前普遍认为“当事人陈述”属于证据,我国行政诉讼法也将当事人陈述规定为一种证据。但是,并非当事人的所有陈述,都属于行政诉讼的证据,如前所述,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所作的陈述,必须具有关联性和合法性,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

一、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的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从而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作的陈述,内容复杂,既有事实性陈述,也有非事实性陈述;在事实性陈述中,又包括证据性陈述和非证据性陈述,证据性陈述就是具有关联性的陈述,因此其可以作为证据。那么,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哪些陈述属于证据性陈述呢?根据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作陈述的具体内容,可以将当事人陈述分为四种,即有关诉讼请求的陈述、有关案件法律适用的陈述、有关事实认定意见的陈述及有关案件事实感知、了解和认识的陈述。在这四种陈述中,只有有关案件事实感知、了解和认识的陈述,才有助于人们了解案件真相,从而帮助人们判断案件事实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因此这种陈述才属于证据性陈述。由此可知,具有证据意义的当事人陈述就是指当事人就其感知、了解和认识的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陈述,也是如此。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只有当事人就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叙述,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的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只有采取法定形式,具有法定来源,由法定主体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才具有证据能力。刑事诉讼证据和民事诉讼证据也都应当具有合法性,但行政诉讼证据在合法性方面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行政诉讼证据能力有直接的影响。行政诉讼证据在合法性方面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证据取得时间上的特殊性。即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应当是在法律规定的时间阶段取得的证据。行政行为遵循 “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并且,在正式的行政程序中,行政机关取得的证据应当记录在案卷中,案卷一旦形成,就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行政机关不得再添加新证据以证明自己行为的合法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60条规定,被告及其代理人在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或者在诉讼程序中自行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由此可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应当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前所取得的证据作为判断标准;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作出后所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证明行政行为具有合法性的证据,应当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合法取得,这样的证据,在行政诉讼中才具有合法性,从而才能具有行政诉讼证据能力。

2.证据提供时间上的特殊性。即原告在行政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如果在行政程序中已经存在,并且原告也知道证据的存在,则原告应当在行政程序中向行政机关提供或者申请行政机关调取该证据,否则,该证据在行政诉讼中不具有证据能力。因为行政诉讼是对已经完成的行政行为进行复审的程序,人民法院要对行政机关所进行的行政行为是否具有足够的证据进行审查,实际上也就是审查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是否已经充分地收集证据。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已尽收集证据之职责,而作为原告的行政相对人却不提供,原告存在过错,理应由原告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即原告不得在行政诉讼中以该证据证明行政行为不合法,也就是该证据在行政诉讼中不具有证据能力。我国法律对此有相应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定》第59条规定,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在行政诉讼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规定,虽然没有明确说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而在行政诉讼中提出的证据不合法,但从其对该类证据“一般不予采纳”态度,我们可以推断出该类证据是不合法的、是没有证据能力的,因为如果认为这样的证据仍具有证据能力,则在行政诉讼中就应当采纳。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1条的规定,当事人陈述是行政诉讼的证据之一,它出现在原告的诉状中、被告的答辩状中及原告和被告在庭审时所作的陈述中,因此当事人陈述产生于行政诉讼阶段。根据前面的论述可知,行政诉讼证据在取得、提供的时间上具有特殊性,即一般应当在行政程序阶段取得、提供,而当事人在诉讼阶段的陈述,发生在行政程序结束之后,因此其应当不能够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但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同,法律对其取得、提供证据在时间上的要求也不同,从而导致当事人陈述在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能力也有不同。在行政诉讼中,诉讼当事人主要指原告和被告,因此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主要有两种:原告的陈述和被告的陈述。

第一,原告的陈述。

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指对行政机关或授权组织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一般情况下,原告就是行政程序的参加者, 因此其在行政程序中有陈述的机会,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原告在行政程序中并非一定都能够依法作出陈述。根据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是否依法作出了陈述,可将原告的陈述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原告在行政程序中作出了陈述。原告在行政程序中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实际上就是原告提供“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的行为,从提供证据的时间看,符合行政诉讼法律的有关规定,具有合法性,因此可以具有证据能力。但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没有必要一律赋予原告在行政诉讼中作出的陈述以证据能力。根据原告在行政诉讼中陈述的内容与其在行政程序中陈述的内容是否相同,可以将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分成两种:一种是与其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一致,另一种是与其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不一致。

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与其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内容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将原告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作为依据,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1条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供原告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因此为避免证据重复,影响诉讼效率,没有必要赋予原告的陈述以证据能力。 反之,如果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将原告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作为依据,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定》第60条的规定,原告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不能作为被告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也就是说,原告的陈述对被告来说,不具有证据能力。但如果原告在行政诉讼中以此陈述作为证据,以证明行政行为是不合法的,则该陈述具有证据能力。

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与其在行政程序中的陈述内容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原告就“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形式,提供了两份证据:在行政程序中的“当事人陈述”和在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提供的“当事人陈述”未在行政程序中提出,而是直接在行政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提出,该“当事人陈述”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定》第59条的规定,当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时,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由此规定可以合理地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在行政程序中被告没有要求原告进行陈述或者以不合法的方式要求原告陈述,则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才提供的“当事人陈述”,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在行政诉讼程序中才提供的“当事人陈述”具有证据能力。因此,如果原告两次陈述内容不一致是因为被告的调查取证行为违法所致,则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应当具有证据能力;但是,如果被告的调查取证行为完全合法,则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提供的“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因没有在行政程序中提出,超过了提供证据的期限,其不具有证据能力,因此人民法院对此证据不予采纳。

第二种情况,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没有作出陈述,也即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供“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原告在行政程序中没有作出陈述的原因也可分为两种:一是被告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要求原告陈述,一是被告按照法律的规定要求原告陈述但原告拒绝陈述。根据上一段内容可知,如果是前者,则原告在行政诉讼程序中的陈述具有证据能力;如果是后者,则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不具有证据能力。

第二,被告的陈述。

被告陈述的目的是要说明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合法的。但如前所述,行政行为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行政机关应当在取得充分的证据后,才能作出裁决,因此被告也就只能以其在作出行政行为前取得的证据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如果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后,又收集证据,则该证据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证明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从行政诉讼的实际情况看,被告的陈述只能在行政诉讼开始后作出,此时行政行为早已完成,被告在行政诉讼开始后所作的陈述,只能看作是被告对案件情况的说明、描述,而不能作为其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即被告不能将该陈述作为证据,用于证明先前行政行为具有合法性。因此,被告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不具有证据能力,不属于证据。

综上所述,当事人陈述是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一种证据,但并非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作的全部陳述都属于行政诉讼的证据。从陈述的内容看,只有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才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证据;但从作出陈述的时间看,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陈述发生在诉讼阶段,一般不具有证据能力,只有个别情况例外。当事人陈述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定》第35条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案的案的依据。”因此,如果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具有证据能力,则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应当亲自参与法庭审理,接受被告的质证和法庭的询问;如果原告的陈述不具有证据能力,则原告就没有必要亲自出庭,而由代理人代为参与法庭审理即可。而对于被告来说,因为其在行政诉讼中的陈述不可能具有证据能力,因此其是否出庭并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篇5:浅析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对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约束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在法学上,当事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狭义的当事人则仅指原告和被告。现就对行政诉讼当事人在广义的范畴进行探讨。

一、行政诉讼原告

行政诉讼原告是指对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说,行政诉讼原告大多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相对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第七十条,原告主要包括:

1、公民。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公民,有权依照行政诉讼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然,这里所称的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规定,法人应具备下列四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时,由其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

3、其他组织。除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外,在我国,还有一大批不具备法人资格,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组合体。例如以其家庭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工商个体户、农民承包经营户、起字号的合伙组织,或者尚处于筹建阶段的企业、单位等。它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时,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作法定代表人,没有主要负责人时,可由实际上的负责人作法定代表人。

4、在中国境内提起行政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在我国境内进行活动,必须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接受中国行政机关管理,因而在行政管理活动的某些方面,都有可能同我国的行政机关发生行政争议。在《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法律法规中,都有类似规定。《行政诉讼法》第71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不是行政行为的相对方也具有原告的资格。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具有起诉资格的公民死亡;二是具有起诉资格的法人和组织终止,为新的法人和组织所代替。为了更好地保护上述两类情况中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最高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近亲属”主要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二、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和与之发生行政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必须明确,行政诉讼的被告不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行政机关本身。在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始终作为被告,这是行政诉讼的一大特点。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行政主体作被告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作被告。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作被告主要有以下几类:(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值得注意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与非行政机关共同署名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为被告,非行政机关不能作被告。

2、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作被告。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起诉前,先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复议或选择了先行复议,而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即视为复议机关作出了新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时,就必须以该复议机关为被告。

什么情形属于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呢?一般说来,(1)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或者规定;(3)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即撤销、部分撤销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在这三类情况下,即视为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而作出了一个新的处理决定。

此外,复议机关如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的,当事人是对复议机关这种不作为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3、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有的组织原来不具有行政管理职权,但法律、法规授予了它在某一行政事务方面的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认为该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应以该组织为被告提起诉讼。例如,《食品卫生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防疫站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有权对违反食品卫生法情节严重的个人或组织,给予行政处罚。该卫生防疫站和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就是由法律、法规授权的这类组织。

4、委托某一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法25条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例如:乡政府委托某村民委员会行使某项行政职权,该村委会按照委托的权限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对此不服的,必须以该乡政府为被告提起诉讼。这就是行政法上的“权利可以委托、责任不能豁免”的原则的具体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5、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是被告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但是,有的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授权,在此时,可以比照“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直接以该内设机构或派出机构为被告。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赋予公安派出所作出警告、50元以下罚款的权力。

6、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在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后,该行政机关被撤销的,法律规定,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另外,还有就是,行政机关被撤销后,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决定撤销原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指定的行政机关作为被告。

三、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

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

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人就是共同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对共同诉讼中原告一方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我们称之为共同原告;被告一方是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的,称为共同被告。因此,可以说,行政诉讼的共同诉讼实际就是诉的主体的合并。这与诉的客体合并是不同的。

根据共同诉讼成立的不同条件,可将共同诉讼分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和普通的共同诉讼。

1、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的诉讼,它是一种不可分之诉。主要包括共同原告和共同被告两种。

(一)共同原告有以下几类情况。

(1)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被行政机关在同一处罚决定中给予处罚,被处罚人均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2)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该法人或组织及其负责人在同一处罚决定中被给予处罚,两者均不服处罚决定而提起诉讼的;

(3)治安行政案件中,两个以上的共同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对加害人所作的治安行政处罚而提起诉讼的。

(4)治安行政案件中,被处罚人和被侵害人双方均不服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而提起诉讼的。

上述四种共同原告中,如果只有一方不服提起诉讼的,另方(即未提起诉讼的一方)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到行政诉讼中,而不应作为共同原告参加到行政诉讼中来。

(二)共同被告的情况主要指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针对某一被管理人的同一行政违法行为联合作出处罚决定,被处罚人不服而提起诉讼,该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均应为被告。

2、普通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诉讼。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诉讼是可分之诉,即共同诉讼人对诉讼标的的权利或义务没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它们可以分作几个诉由人民法院分别审理。普通的共同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合并审理形成的,如果人民法院分别审理,则成为各自独立的案件,而不是共同诉讼了。因实践中普通共同诉讼情况比较复杂,因而难以一一列举。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根据各个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不同情况作出的。在必要的共同原告的诉讼中,行政机关是在同一处罚或决定中给予各个人不同的处罚或处理,这些行政行为相对人同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广义上说是一致的,但他们的具体诉讼请求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在必要的共同被告的诉讼中,各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一个行政机关不能代替另一个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由于共同诉讼人之间实体上的权利义务不同,他们之间不能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其诉讼行为是必然不能互相代替的。

因此,无论是在必要的,还是在普通的共同诉讼中,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来讲,一般都不发生效力,诉讼应当是全体当事人都参加。如果在实践中出现只有一人起诉或者应诉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或依职权通知他人参加诉讼,追加他们为第三人或共同被告,被追加的第三人如果不愿参加诉讼,可以视为放弃诉权;被追加为共同被告的行政机关无权拒绝参加诉讼,否则,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作出缺席判决。

四、行政诉讼第三人

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并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所以第三人可以通过自己申请和法院依职权通知两种途径参加到他人已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来。作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它具有以下特点:(1)第三人是原、被告之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行政管理相对方,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数个,其主体具有多样性;(2)第三人是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利害关系;(3)第三人只能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诉讼中来,如果诉讼尚未开始,则不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问题;如果诉讼已终结,其他利害关系人则不能参加该诉讼,如他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则只能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4)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权利丧失或不承担某种义务,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和审判实践,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设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治安行政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被侵害人,一方提起行政诉讼的,另一方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2)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主张权利的争议作出确权裁决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另一方主张权利的当事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例如县政府对土地所有权属的裁决。(3)行政处罚案件中,相对人为两人以上的,其中有的起诉,有的未起诉,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未起诉的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4)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的赔偿或补偿问题作出裁决,一方不服起诉的,另一方未起诉的`当事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5)同原告受处罚行为有批准关系的另一行政机关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6)行政主体与非行政的主体共同署名作出处理决定,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需要进行赔偿的,非行政主体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三人参加诉讼应当在诉讼开始以后,一审判决作出之前。第三人参加诉讼,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出上诉,是行政诉讼当事人之一,享有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各种权利,承担各种义务。

行政诉讼当事人主要就是指行政诉讼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共同诉讼人又包括共同原告和共同被告两种。仔细领会和理解行政诉讼各种当事人的概念特征,熟练掌握行政诉讼的各种当事人的具体种类,有助于提高行政诉讼的审判能力,加快行政诉讼审判改革的力度

江西省吉水县人民法院 李崇军 曾志学

邮编:331600 电话:0796-3522446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对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约束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在法学上,当事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狭义的当事人则仅指原告和被告。现就对行政诉讼当事人在广义的范畴进行探讨。

一、行政诉讼原告

行政诉讼原告是指对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说,行政诉讼原告大多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相对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第七十条,原告主要包括:

1、公民。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公民,有权依照行政诉讼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然,这里所称的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规定,法人应具备下列四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时,

由其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

3、其他组织。除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外,在我国,还有一大批不具备法人资格,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组合体。例如以其家庭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工商个体户、农民承包经营户、起字号的合伙组织,或者尚处于筹建阶段的企业、单位等。它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时,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作法定代表人,没有主要负责人时,可由实际上的负责人作法定代表人。

4、在中国境内提起行政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在我国境内进行活动,必须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接受中国行政机关管理,因而在行政管理活动的某些方面,都有可能同我国的行政机关发生行政争议。在《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法律法规中,都有类似规定。《行政诉讼法》第71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不是行政行为的相对方也具有原告的资格。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具有起诉资格的公民死亡;二是具有起诉资格的法人和组织终止,为新的法人和组织所代替。为了更好地保护上述两类情况中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最高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近亲属”主要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二、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和与之发生行政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必须明确,行政诉讼的被告不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行政机关本身。在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始终作为被告,这是行政诉讼的一大特点。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行政主体作被告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作被告。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作被告主要有以下几类:(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值得注意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与非行政机关共同署名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为被告,非行政机关不能作被告。

2、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作被告。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起诉前,先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复议或选择了先行复议,而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即视为复议机关作出了新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时,就必须以该复议机关为被告。

什么情形属于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呢?一般说来,(1)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或者规定;(3)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即撤销、部分撤销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在这三类情况下,即视为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而作出了一个新的处理决定。

此外,复议机关如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的,当事人是对复议机关这种不作为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3、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有的组织原来不具有行政管理职权,但法律、法规授予了它在某一行政事务方面的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认为该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应以该组织为被告提起诉讼。例如,《食品卫生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防疫站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有权对违反食品卫生法情节严重的个人或组织,给予行政处罚。该卫生防疫站和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就是由法律、法规授权的这类组织。

4、委托某一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法25条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例如:乡政府委托某村民委员会行使某项行政职权,该村委会按照委托的权限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对此不服的,必须以该乡政府为被告提起诉讼。这就是行政法上的“权利可以委托、责任不能豁免”的原则的具体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5、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是被告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但是,有的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授权,在此时,可以比照“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直接以该内设机构或派出机构为被告。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赋予公安派出所作出警告、50元以下罚款的权力。

6、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在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后,该行政机关被撤销的,法律规定,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另外,还有就是,行政机关被撤销后,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决定撤销原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指定的行政机关作为被告。

三、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

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人就是共同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对共同诉讼中原告一方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我们称之为共同原告;被告一方是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的,称为共同被告。因此,可以说,行政诉讼的共同诉讼实际就是诉的主体的合并。这与诉的客体合并是不同的。

根据共同诉讼成立的不同条件,可将共同诉讼分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和普通的共同诉讼。

1、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的诉讼,它是一种不可分之诉。主要包括共同原告和共同被告两种。

(一)共同原告有以下几类情况。

(1)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被行政机关在同一处罚决定中给予处罚,被处罚人均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2)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该法人或组织及其负责人在同一处罚决定中被给予处罚,两者均不服处罚决定而提起诉讼的;

(3)治安行政案件中,两个以上的共同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对加害人所作的治安行政处罚而提起诉讼的。

(4)治安行政案件中,被处罚人和被侵害人双方均不服公安机关的处

罚决定而提起诉讼的。

上述四种共同原告中,如果只有一方不服提起诉讼的,另方(即未提起诉讼的一方)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到行政诉讼中,而不应作为共同原告参加到行政诉讼中来。

(二)共同被告的情况主要指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针对某一被管理人的同一行政违法行为联合作出处罚决定,被处罚人不服而提起诉讼,该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均应为被告。

2、普通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诉讼。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诉讼是可分之诉,即共同诉讼人对诉讼标的的权利或义务没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它们可以分作几个诉由人民法院分别审理。普通的共同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合并审理形成的,如果人民法院分别审理,则成为各自独立的案件,而不是共同诉讼了。因实践中普通共同诉讼情况比较复杂,因而难以一一列举。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根据各个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不同情况作出的。在必要的共同原告的诉讼中,行政机关是在同一处罚或决定中给予各个人不同的处罚或处理,这些行政行为相对人同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广义上说是一致的,但他们的具体诉讼请求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在必要的共同被告的诉讼中,各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一个行政机关不能代替另一个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由于共同诉讼人之间实体上的权利义务不同,他们之间不能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其诉讼行为是必然不能互相代替的。

因此,无论是在必要的,还是在普通的共同诉讼中,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来讲,一般都不发生效力,诉讼应当是全体当事人都参加。如果在实践中出现只有一人起诉或者应诉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或依职权通知他人参加诉讼,追加他们为第三人或共同被告,被追加的第三人如果不愿参加诉讼,可以视为放弃诉权;被追加为共同被告的行政机关无权拒绝参加诉讼,否则,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作出缺席判决。

四、行政诉讼第三人

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并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所以第三人可以通过自己申请和法院依职权通知两种途径参加到他人已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来。作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它具有以下特点:(1)第三人是原、被告之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行政管理相对方,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数个,其主体具有多样性;(2)第三人是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利害关系;(3)第三人只能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诉讼中来,如果诉讼尚未开始,则不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问题;如果诉讼已终结,其他利害关系人则不能参加该诉讼,如他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则只能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4)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权利丧失或不承担某种义务,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和审判实践,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设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治安行政案件中的被处罚人或被侵害人,一方提起行政诉讼的,另一方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2)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主张权利的争议作出确权裁决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另一方主张权利的当事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例如县政府对土地所有权属的裁决。(3)行政处罚案件中,相对人为两人以上的,其中有的起诉,有的未起诉,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未起诉的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4)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的赔偿或补偿问题作出裁决,一方不服起诉的,另一方未起诉的当事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5)同原告受处罚行为有批准关系的另一行政机关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6)行政主体与非行政的主体共同署名作出处理决定,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需要进行赔偿的,非行政主体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三人参加诉讼应当在诉讼开始以后,一审判决作出之前。第三人参加诉讼,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出上诉,是行政诉讼当事人之一,享有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各种权利,承担各种义务。

行政诉讼当事人主要就是指行政诉讼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共同诉讼人又包括共同原告和共同被告两种。仔细领会和理解行政诉讼各种当事人的概念特征,熟练掌握行政诉讼的各种当事人的具体种类,有助于提高行政诉讼的审判能力,加快行政诉讼审判改革的力度。

江西省吉水县人民法院 李崇军 曾志学

篇6:第五章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一、单项选择题

1.()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有诉讼行为能力。

A、16周岁以上B、18周岁以上

C、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D、年满18周岁

2.甲、乙、丙三人合伙在新新家园生活小区开办一家送奶站,并登记字号为“顺心奶站”。后顺心奶站与小区内20户居民因牛奶质量发生争议,20户居民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案的被告是()。

A、以甲、乙、丙三人为共同被告,并注明“顺心奶站”的字号

B、以甲、乙、丙三人为共同被告或者以“顺心奶站”为被告

C、以甲、乙、丙与“顺心奶站”为共同被告

D、以“顺心奶站”为被告

3.程序权选择就是诉讼当事人对诉讼程序及其他程序事项的()。

A、诉讼权B、处分权

C、处理权D、知情权

4.王某成立了一个公司,但未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该公司在经营中与A公司发生合同纠纷,A公司所诉的被告为()

A.王某 B.王某成立的公司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王某所在居民委员会 5.李某同王律师签订了一般委托代理合同,聘请王律师代理其进行诉讼。则在诉讼中,王律师根据委托代理合同,可以()

A.同对方当事人和解B.放弃李某提出的不合理的诉讼请求

C.申请法庭许可证人王二出庭作证D.对一审判决不服而提起上诉

6.张某的下列诉讼行为错误的是:()

A.委托律师李某和自己的同事赵某共同担任诉讼代理人。

B.在诉讼中,未经法庭允许,解除对李某的委托。

C.解除对李某的委托后,没有告知对方当事人。

D.解除对李某的委托后,没有告知法院。

7.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但没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人,()。

A.不能作为当事人,也不能参加诉讼

B.可以作为当事人,亲自从事诉讼活动

C.可独立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D.不能独立地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

8.王某与马某因合同纠纷发生诉讼,丁某经法院通知出庭作证,王某、马某与丁某都是:()

A.诉讼参加人B.诉讼参与人C.共同诉讼人D.诉讼代理人

9.在民事诉讼中,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执和受到侵害,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的裁判或者调解书约束的人是指:()

A.原告B.被告C.当事人D.第三人

10.甲厂欠乙厂货款5万元,甲厂并入丙厂之后,乙厂要追索货款,向法院起诉,应将其列为被告的是:()

A.丙厂B.丙厂厂长C.甲厂D.甲厂厂长

11.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当事人仅指()

A.原告B.原告和被告C.被告D.原告和诉讼代表人

12.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发现起诉或者应诉的人不符合当事人条件的,应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更换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该情形在民事诉讼上称为()

A.诉讼权利的承担B.传唤当事人C.当事人的更换D.对起诉的审查

13.李天明是个体运输户刘新生雇佣的司机。某日李天明开车在为刘新生运货时,不慎将过路行人王爱月撞伤。现王爱月到法庭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人应当是()

A.李天明B.李天明和刘新生C.刘新生D.李天明或刘新生

14.郑某因与某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委托麻律师全权代理诉讼,但未作具体的授权。此种情况下,马律师在诉讼中有权实施下列哪一行为?()

A.提出管辖权异议B.提起反诉C.提起上诉D.部分变更诉讼请求

15.下列不属于法定代理权消灭的情况是:()

A.法定代理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B.法定代理人辞去代理

C.被代理的当事人取得诉讼行为能力D.法定代理人失去对当事人的监护权

16.李尔斯为美籍华人。为继承其父亲遗产,与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刚发生纠纷。现李刚到中国S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李尔斯应诉,并准备委托美国律师史密斯作为其诉讼代理人。依中国法律的规定,史密斯可否参加诉讼?()

A.史密斯可以以律师的身份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B.史密斯可以以非律师的身份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C.因为史密斯是美国律师,所以他既不可以以律师身份、也不可以以非律师的身份到中国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D.史密斯只有经中国外交部门批准后,才可以以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17.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何种材料?()

A.证明书B.陈述书C.书面意见D.材料书

18.小李为了打官司,准备委托一个诉讼代理人,下面的人物中,哪个不能成为其诉讼代理人?()

A.小李的父亲,62岁,县委退休干部

B.小李的弟弟,17岁,法律专业的中专生

C.小李的同事,26岁,会计D.小李的同学,32岁,大学副教授

19.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时,最多可以委托()

A.4人B.3人C.2人D.1人

20.张某聘请李律师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如果在诉讼中他决定解聘李律师的话,那么他应该()。

A.口头告知法院B.书面告知法院

C.直接书面告知李律师,不需要再告知法院,需要时可以由律师转告

D.通过任何方式,只要让法院得到消息就行

21.关于委托代理中的转委托,说法正确的是:()

A.民诉法中没有规定转委托制度,所以转委托是不允许的B.转委托诉讼代理人是转委托人的代理人

C.民法通则中规定了民事代理中代理人可以转委托他人代理,所以应当允许转委托

D.转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可以超过委托人原授予的权限

22.张明和李慧是夫妻,后李慧因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张明遂提出离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张明替李慧委托了一名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

B.李慧所在地的妇联派出一名律师担任其代理人

C.法院为李慧指定了一名律师担任其代理人

D.法院缺席审判,判决驳回张明的离婚请求,需继续承担丈夫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张某向甲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侨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吴某离婚。在诉讼中,吴某委托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赵律师代为进行诉讼,吴某从国外向人民法院寄交的对赵律师的授权委托书,需要履行下列哪些手续才为合法有效()?

A、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

B、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

C、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D、由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2.在民事诉讼中,不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包括哪些?()

A.受过刑事处罚的人B.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C.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D.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

3.甲公司拖欠乙公司的货款而被乙公司诉至法院,乙公司的委托代理律师王某未经乙公司特别授权,有权实施下列哪些诉讼行为?()

A.表示同意甲公司延期1个月还款B.要求书记员赵某回避

C.陈述案情、出示证据D.提出管辖权异议

4.关于诉讼代理人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诉讼代理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其代理资格也随之丧失。

B.诉讼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

C.诉讼代理人的诉讼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D.诉讼代理人在同一案件中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5.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主体中有资格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A.精神病患者及10周岁以下的儿童B.年满10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儿童

C.年满16周岁且有劳动收入的公民D.年满18周岁且智力正常的公民

6.下列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与委托代理人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委托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不可能多于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理人可以是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人

C.法定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是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

D.委托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是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

7.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代理有哪几种?()

A.委托代理B.法定代理C.指定代理D.转代理

8.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定代理人的被代理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B.法定代理人与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上具有相同的诉讼地位

C.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所实施的行为和发生的诉讼事件的法律后果与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和发生的诉讼事件的法律后果相同

D.法定代理人与当事人都属于诉讼参加人的范畴

三、简答

1.简述诉讼代理人的特点。

上一篇:车力乡中学初三毕业班工作计划下一篇: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