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臣工诗经,臣工的意思,臣工赏析

2024-04-19

臣工,臣工诗经,臣工的意思,臣工赏析(精选5篇)

篇1:臣工,臣工诗经,臣工的意思,臣工赏析

臣工,臣工诗经,臣工的意思,臣工赏析 -诗词大全

臣工

作者:诗经朝代:先秦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王尔成,来咨来茄。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

亦又何求,如何新。

於皇来牟,将受厥明。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枘饲D,奄观艾。

篇2:臣工,臣工诗经,臣工的意思,臣工赏析

王釐尔成,来咨来茄。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

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於皇来牟,将受厥明。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注释】:周公成王庙祭后,诫诸侯农官即时治田以备丰收。

《颂》主要是朝廷举行宗庙祭祀和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有的还要伴舞蹈,所以有人解释“颂”就是“容”字,表示舞蹈的样子。它的思想内容多歌功颂德,所以又人解释“颂”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颂”有四篇,其中《周颂》三十一篇,产生在西周时代的首都镐京,今河南商邱且南,《鲁颂》四篇,是春秋时期的作品,产生在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

臣工:诸臣官。一说管田的官。

王:往。釐:禧之假借。告吉。

成:谷熟为成。咨:谋。茹:度。

保介:保护田界之人。农官。

又:有。皇:美。

明:成,熟。

庤(音至):储备。

钱(音剪):农具名。类似铁铲。

镈(音博):锄田去草的农具。

铚(音至):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

艾:一种镰刀。

【赏析】:

篇3:清代文书简介——臣工上奏的文书

臣工上奏的文书简称奏疏。奏是进的意思, 疏是通的意思。凡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 以疏通政情的, 都可叫奏疏。它包括奏、议、章、表、启、笺、题等, 都是上奏文书。

上奏文书制度, 始建于秦朝。秦以前, 凡臣下言事于王, 都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后, 为尊崇帝王, 凡臣僚上书皇帝, 一律称奏。此后, 奏便成为臣僚上书帝王的专用文书。《文心雕龙》载, 秦以前“言事于王, 皆称上书。秦初定制, 改书曰奏”。到了两汉时期, 随着封建国家政务的日益增加, 臣僚报告政务文书的种类, 也相应增加。除了奏以外, 还增加了章、表、驳议三种:

章, 又称上章, 是大臣为被封赠, 向皇帝谢恩的文书。后汉时, 臣僚对皇帝的谏议及庆贺, 也间用章。章的程式:首称“稽首上书谢恩陈事”。末称“臣某顿首死罪”。

表, 为大臣向皇帝陈情的文书。自东汉以后, 凡议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讼理、弹劾等都用表, 与奏同为进言陈事的文书。自唐迄明、清, 表文只用于陈谢、庆贺和进献方面的事情。汉代表文的程式:首称“臣某言”, 末称“臣某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明、清两代, 表文的程式首称“某王某臣, 诚欢诚忭, 稽首顿首上言, 伏以云云”。末称“臣等无任瞻天仰圣, 踊跃欢忭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后书“某年月日, 臣某某”。

驳议, 为臣僚对某些重大政事有不同意见时, 向皇帝陈述的文书。驳议的程式:首称“某官臣某议以为如是”, 或“臣某愚赣死罪”, 或“臣某赣议异”。

另外, 在汉代还有一种公文称“状”, 也是臣僚上奏文书之一种, 多为察举官吏时列其罪状或才能时使用。

秦汉时期, 不仅确立了上奏文书的种类和程式, 而且还规定了文书的用印及避讳制度。凡文书中遇到帝王的名字, 要予以回避。遇皇帝字样, 要抬写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上奏文书除沿用秦汉时期的章、奏、表、驳议外;又增加了启和笺两种文书。自晋以后, 启文普遍用于大臣对皇帝陈述事情, 与表、奏相类似。臣僚上给皇后、太子、诸王的文书称为笺。

隋、唐、宋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国家机关的加强, 上奏文书制度也进一步发展和统一。臣僚上奏文书统称为表和状。大臣给皇太子文书用笺或用启。唐、宋时期, 上奏文书普遍采用一文一事的制度, 并须将奏文的主要内容及日月道里摘要写于封皮或文书之前, 时称“引黄”, 以便阅览。上奏文书的形式, 由以前的卷轴式改为折叠式。对奏疏的格式、用词及文字, 也都有严格的规定。

到了元朝, 臣僚上奏文书有奏、启和表章, 给皇帝用奏, 给皇太子用启。表章只用于向皇帝庆贺圣寿、元旦等庆典时使用。

明、清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 它积历代奏疏之大成, 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上奏文书制度。明朝规定, 臣僚上奏文书有题、奏、启、表、笺、讲章、文状、文册、揭帖、制对、露布、译等。清朝基本沿袭明朝的制度, 上奏文书, 主要用题、奏、表、笺。题、奏主要用于报告政务。表、笺主要用于庆贺。凡元旦 (即春节) 、长至、万寿三大节及其他庆典, 中外臣工例须上表、笺庆贺。给皇帝、皇太后的称表。给皇后的叫笺。康熙、雍正时期, 皇帝为控制臣僚, 曾兴起一股密奏之风。这种密折, 可不经过通政使司和内阁等衙门, 直接送皇帝折阅批示, 然后再密封下发执行。这种办事既密且速的奏折制度, 以后逐步推广应用。到乾隆时, 奏折已成为政府的一种正式公文。乾隆十三年, 清廷又进一步废除了奏本, 这样臣工奏事主要用题本和奏折。题本主要用于题报地方刑名、兵马、钱粮等例行公务。奏折主要用于奏报军政要务。到了清末, 鉴于题本处理程序“繁复迟缓”, 于光绪二十七年 (1902年) 改题为奏, 于是臣工奏事主要用奏折了。

明、清两代的奏疏, 不但种类繁多, 而且处理制度也更加完备和繁杂。皇帝独裁统治, 日理万机, 无暇躬亲处理奏章, 所以下设内阁、通政使司、六科等庞大的秘书机构, 以协助皇帝处理日常章奏文书, 于是有票拟制度和贴黄制度的产生。奏疏的格式、文字及保密制度, 也较历代为严格。奏疏的处理制度, 越来越繁细, 例如清代通本的处理, 要先经过通政使司的检查验收, 再经内阁的满、汉票签处的草拟票签及翻译、缮校, 再由大学士审定后, 始送批本处转奏事处呈皇帝阅览。皇帝阅批后再下奏事处转批本处和内阁批红, 然后才能交六科发抄执行。这样, 一件题本的处理, 要经过十几道手续, 不但效率低下, 而且不易保密。这样的奏疏制度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样, 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二) 臣工上奏文书的种类

清代上奏文书的种类, 主要有题本、奏本、奏折、表文、笺文、启本等。除题本前文已介绍外, 其他各种上奏文书介绍如下:

奏本

明、清时代臣僚向皇帝上奏文书之一。明初规定, 凡臣民言事于皇帝都用奏本。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 规定, 在京诸司有急切事务不能面陈的, 许具题本进呈。这样题本、奏本并行, 并进一步规定, 凡公事用题本, 官员私事用奏本。清沿明制, 臣工上书, 凡钱粮、刑名、兵丁、马匹等地方公务, 用题本上报。凡属官员到任、升转、加级、记录、宽免、降罚, 或降革留任, 或特荷赉谢恩, 或代所属官员谢恩等事, 概用奏本。凡题本俱加盖官印, 奏本不用印。鉴于明朝本章的沉长, 清朝又规定题奏文字不得超过三百字。但这个规定并未能实行, 而且题、奏的使用, 十分混乱。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千余件奏本中, 既有报告官员私事的, 也有大量奏报军情、田赋及兵马钱粮事务的。所以到了乾隆十三年 (1748年) 便下令废除了奏本。但实际又废而不止, 乾隆十三年后, 仍有不少官员使用奏本。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朝的一批奏本, 便是证明。

奏本的格式, 明《万历会典》卷76载:“奏本每幅六行, 一行二十四格, 抬头二字, 手写二十二字。头行衙门官衔, 或生儒、吏典、军民、灶匠籍贯姓名。疏密俱作一行书写, 不限字数。”清代奏本的格式和明朝的基本相同。奏本封面正上方写一“奏”字。奏文首写具奏者官衔姓名并所奏事由。接叙全案事由。最后以“谨具奏闻”或“右谨奏闻”结束。奏文之后用大写数字写明全文的字数和纸张数, 以防被人篡改。奏本的文字, 虽要求用仿宋的细体字, 但清初的奏本, 以楷书居多, 且满、汉文合璧。奏本要求用政论和叙事文体, 文字须简练、准确、通顺。奏本一般还附有贴黄, 以便皇帝阅览。

明代的奏本使用范围较广, 不仅文武大臣可以用奏本, 而且生儒、吏典、军民、灶匠等一般民人, 凡有所进言陈情, 都可具奏上疏皇帝。清朝鉴于明朝百官军民章奏过繁, 漫无限制, 以致造成交章弹劾, 廷议误国的现象, 规定奏本的使用范围, 只限于各部院衙门的堂官及各地的督、抚、提、镇等高级官员。其他下级官员及军民人等, 俱不准入奏, 违者惩处。

奏本的处理程序和题本相同。在清代, 凡官员的奏本, 先送通政使司点验后, 再由内阁票拟。大学士拟具处理意见后, 书于小纸签上, 称为票签, 然后呈皇帝裁定。批本处和内阁照皇帝裁定的票签文字, 用朱笔照录于奏本封面上, 然后送六科发抄施行。

清代的奏本尚有千余件, 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中主要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各朝的奏本。嘉庆、道光、咸丰各朝的奏本, 为数较少。这些奏本的内容, 除官员升迁调补及谢恩、庆贺外, 多为文武官员奏报军情政务, 条陈征战策略, 奏销兵马钱粮及密报贪官民隐等事务, 它反映了清初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情况, 是研究清史的珍贵史料。

奏折

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政务文书之一。奏是进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凡人们言情于上, 都可称奏。《书经·舜典》有“敷奏以言”的记载, 并非专指人臣上书帝王。秦初改书为奏, 从此, 奏才成为臣僚上书皇帝的专用文书。汉代以来以迄明朝, 上奏文书有不同的称谓, 如奏议、奏疏、奏章等, 但“奏折”这一文书的出现, 却始于清朝。

清代奏折制度, 创始于康熙时期, 当时清朝已基本上统一全国, 需要进一步加强君主集权专制制度, 以便有效地统治全国。皇帝为了了解政情, 查劾官吏, 除了通过例行的题、奏渠道外, 还往往命一些亲信奴才, 用密折报告一些官场隐私和民间动态。这种密折, 不拘形式大小, 篇幅长短, 以反映真实情况为准, 并要求具折官员必须亲自书写, 不得假手书吏。奏折缮好后, 即密封往送宫中, 由皇帝亲自拆阅。并规定所奏内容及皇帝的批示, 不许别人知道。这种密折制度, 既避免了题本、奏本的繁琐处理程序, 又不假手通政使和大学士等官员之手, 办事既保密又迅速。所以, 到雍正时, 进一步扩大了奏折的使用范围。当时规定, 除了督、抚、提、镇等高级官员可用奏折外, 其他科道官员, 甚至同知也可密折奏事。乾隆时停止使用奏本, 奏折遂成为政府的一种正式公文。臣工奏事, 除钱粮、刑名、兵丁、马匹等例行公事用题本外, 其它军政要务都用奏折。到了清末, 清廷为提高施政效率, 对文书制度进一步改革, 于光绪二十七年改题为奏。当时规定, 凡臣工向用题本具报之事, 一律改用折奏。这样奏折作为臣工上奏文书, 一直通行了二百多年。

奏折成为政府正式公文后, 清廷对奏折的使用范围, 做了严格的规定, 凡文官, 京官自三、四品京堂以上和翰詹科道官员。地方官, 按察使以上, 或负有特殊使命的钦差官员, 如学政、海关监督、织造等官。武官须总兵以上官员, 才可使用奏折。

奏折的格式, 折件为纸质折叠形式, 一般折长23公分, 宽10公分。每扣六行, 每行二十字, 平写十八字。折面正中书一“奏”字, 不加盖任何官印。奏文开首写具折者官衔姓名及奏报事由。接叙所奏事情的主要情节及处理意见。文尾总括全案事由, 请皇帝裁断。最后以“谨奏”二字结束。文后写具奏年月日。奏折缮后, 如另有事上报, 可另附片。片的格式比较简单, 首尾不用列写官员姓名和具片时间。片文以“再”字起头, 直书其事。结尾以“附片具奏”结束。片一般附于正折之后上奏。

奏折文字要求简练、准确、通顺, 最忌“晦、涩、乱、复”。要使皇帝阅折时, 一目了然, 心无疑惑, 不必再阅。缮折中, 凡遇帝、后及其祖宗的地方, 一律抬写, 抬一格, 或二、三格不等。

奏折的处理制度, 不同于题本、奏本。具折官员缮好折后, 或装折匣、或用夹板密封后, 派专差或通过驿递, 直接送到宫内的奏事处, 由奏事太监呈皇帝折阅。皇帝亲用朱笔将批答之词写于折上, 此称“朱批奏折”。经朱批的奏折, 由奏事处交军机处封发;或直接交原递折官吏领回施行。经军机处处理的奏折, 凡朱批“另有旨”、“即有旨”, 及未经朱批的折件, 军机大臣须再请示皇帝, 依帝意见再拟谕旨。所拟谕旨经皇帝阅定后, 再由奏事处发下军机处。军机处在办理奏折时, 都要另录副本存案, 该副本称“录副奏折”, 每日为一束, 每半月为一包, 时称“月折”。同时, 军机处将每日所接奏折及所奉谕旨, 摘由登记于簿, 叫《随手档》。

朱批奏折录副之后, 将原折发还具折官员执行。雍正帝登极后, 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谕令“所有皇考朱批谕旨”及“朕亲批密旨”, 俱定期缴回宫中。以后历朝相沿, 形成了缴回朱批奏折制度。

由于清朝实行缴回朱批奏折制度和奏折录副制度, 得以积累了大批的档案史料。至今尚存于世的奏折就有一百八十四万多件。这些奏折的内容十分丰富, 有内政、外交、军务、财政、农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工程、文教、法律、民族事务、宗教事务、天文地理、镇压革命运动、帝国主义侵略, 综合共十八大类。这些系统的史料, 不仅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材料, 而且有不少材料, 对当今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 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为了将这批珍贵的档案材料, 提供给社会利用, 经过档案工作者几十年的精心整理, 现已全部分类组卷, 并拍有数套缩微胶片, 编有各种检索目录, 查找利用, 颇为方便。另外, 收藏奏折的档案馆, 为主动向社会学术界提供档案史料, 还先后将康熙、雍正、光绪等朝的汉文朱批奏折影印出版。其它各朝的朱批奏折, 也正在陆续影印出版中。

表文、笺文

表为表明之意。到了汉朝臣下向皇帝陈情进言用表文。自东汉以后, 凡议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讼理、弹劾等都用表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自唐宋以后, 表文只用于陈谢、庆贺、进献方面的事情。六朝时, 凡国家有大庆典, 臣下进文祝贺, 称贺表。文尚骈体。元代时, 每遇皇帝生日、元旦, 五品以上官员才能进表恭贺, 称表章。明代庆贺文书, 除表文以外, 又增加笺文一种。凡元旦、万寿、冬至等节日, 内外臣工须具表、笺以庆贺, 上贺皇帝、皇太后用表;上贺皇后用笺。清沿明制, 凡三大节, 中外臣工例具表、笺向帝后祝贺。另外, 凡实录、圣训、会典等重要文献修成后, 总裁官照例具表进呈。

笺文始用于东汉, 称为“笺奏”或“笺记”。魏晋时期上皇后、太子、诸王多用笺文。唐、宋时期, 仅臣僚上皇太子的文书用笺。明代三大节时, 臣僚上贺皇后、太子用笺。清代雍正以后, 不设太子, 笺专为庆贺皇后三大节的文书。乾隆六十年 (1796年) 为革除缛节繁文, 上谕停止笺贺皇后的制度。

清代表文的程式, 顺治元年曾规定, 凡表文用小字楷书, 表文前上面, 粘黄帖一方, 如印大, 帖下用印。黄帖书《进贺万寿表文》, 或《进贺元旦表文》, 或《进贺冬至表文》, 末书年月日, 用印。束封上用黄帖, 上书如前。黄帖下用印, 印下书某官臣某上进谨封。于上进谨封字上用印。副本用手本, 小字楷书, 后年月日用印。黄绫裱褙袱匣。笺文缮书印封, 与表相同。

表文的程式。贺表以“某官某某等。诚欢诚忭, 稽首顿首上贺”语句开始。继用“伏以……, 恭惟皇帝陛下……”等套语, 分拟文句, 末以“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欢忭之至, 谨奉表称贺以闻”语句结束。文式由内阁撰拟, 大学士奏定, 颁发京内外遵行。表、笺文字都是骈体文, 歌功颂德, 华而不实。

贺笺的程式与贺表基本相同。

进书的表文以“某官某某等奉敇纂修某书告成, 谨奉表上进者”语句开始, 继用“伏臣等诚欢诚忭, 稽首顿首上言……钦惟皇帝陛下……”等套语行文, 末以“臣等无任瞻天仰圣, 踊跃欢忭之至。谨奉表恭进以闻。”语句结束。

每件表、笺均正、副二份, 正件卷而不折, 副件折而不卷, 共为一函。三大节庆贺时, 表、笺进呈陈于表案, 行礼后送内阁收存, 皇帝并不阅看。

启本

明代臣民向皇太子和诸王言事用启本。清沿明制, 顺治初年, 多尔衮以皇叔父摄政, 王大臣言事于皇叔父用启本。顺治三年四月, 多尔衮谕内院说:“嗣后诸王、大臣, 差遣在外, 凡有启本, 具本御前。予处启本, 著永远停止。” (王先谦《东华录》顺治朝卷六) 康熙平定三藩时期, 各省用兵文武官员, 上呈领兵各亲王、贝勒的公文, 也多用启本。

篇4:臣工,臣工诗经,臣工的意思,臣工赏析

道光皇帝喜歡吃粉汤,曾经下令内务府安排御膳房按自己的要求做碗粉汤,但等了好多天都没见到粉汤的影子,道光就召来内务府的官员质问。内务府的官员是这么回答道光的:“宫廷做粉汤的成本太高了,这几天正在筹措资金呢。”

道光皇帝大怒,是不是太搞笑了?一碗粉汤需要多少钱啊?这时,内务府官员从衣袖里掏出一份《关于请求批准成立皇家粉汤特供局的报告》:“皇上您误解了,为了保证粉汤安全卫生无污染,我们不能在民间采购。所以,我们在御膳房中成立了专门负责粉汤的粉汤特供局,增加了人员编制,这些费用一年大概需要五万两银子。加上原料钱,皇上如果想吃粉汤,得给御膳房每年增加六万两银子。”

道光皇帝一想不对劲儿:“朕知前门外有一饭馆,能做此汤,每碗只售40文耳,每日可令太监前往购之。”

道光是个明白人,因为他在前门外的饭馆吃过一次,一碗只要40文。

道光的指示最明白不过了,执行起来简便易行。但又过了好几天,道光皇帝还是没见到粉汤,就再次召来内务府官员训斥。官员回答说:“臣等近日去前门大街找遍了,没找到有卖粉汤的饭馆。”

蒙在鼓里的道光皇帝信以为真。

真实内幕却是,内务府派人把前门大街卖粉汤的所有摊贩和饭馆都给取缔了。也难怪人家不取缔你,你40文一碗粉汤卖给皇上,叫我们喝西北风去?

其后的光绪皇帝喜欢吃鸡蛋,“日必食鸡子四枚”。某日,心血来潮的光绪想关心市场物价,就问身边的军机大臣曹文正:“外面的鸡蛋多少钱一个啊?”曹文正回答:“臣从小有病,不能吃鸡蛋,所以不知道鸡蛋的价钱。”

曹文正混迹官场多年,对其中的价格落差是很清楚的,他不愿意得罪内务府,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

内务府给光绪皇帝吃的鸡蛋多少钱一个呢?白银30两!折合现在的人民币6000元左右。而民间的一个鸡蛋大概卖三四个铜板。光绪每天要吃4个鸡蛋,一年就是1400个,一年单单吃鸡蛋就要“吃”掉上万两白银。

好吓人!

内务府也是有二级、三级机构的,从负责买鸡蛋的小太监,到内务府一把手,鸡蛋经过每一个人的手,其间要层层揩油,层层剥皮。一个小鸡蛋,其价格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滚成了一个价值30两银子的“准金蛋”。

说皇帝的嘴巴子“只吃贵的,不吃对的”,由此看来有些冤屈。但最冤的还是那些老百姓,因为皇帝嘴巴子里吃的、内务府的臣工们钱袋子里装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篇5:臣工原文翻译及赏析

周颂·臣工

[先秦]佚名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群臣百官听我说,应当谨慎做公务。君王赐与你成法,需要研究再调度。农官你们也听令,正是暮春的节令,有何要求说来听,新田旧田如何种。今年麦子长势好,秋天将有好收成。光明无比的上帝,赐我丰收好年景。下令那些农夫们:备好锄铲等农具,同看收割的情景!

注释

嗟:发语语气词,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臣工:群臣百官。

敬尔:尔敬。尔,第二人称代词;敬,勤谨。在公:为公家工作。

厘:通“赉(lài)”,赐。成:指成法。

咨:询问、商量。茹:调度。

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护田界之人。一说为农官之副,一说为披甲卫士。

莫(mù):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麦将成熟之时。

又:有。求:需求。

新畲(yú):耕种二年的田叫新,耕种三年的田叫畲。

于(wū):叹词,相当于“啊”。皇:美盛。来牟:麦子。

厥(jué)明:厥,其,指代将熟之麦;明,成,刘瑾《诗传通释》:“古以年丰谷熟为成。”

明昭:明明,谓明智而洞察。

迄用:终于。康年:丰年。

众人:庶民们,指农人。

庤(zhì):储备。钱(jiǎn):农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锹。镈(bó):农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锄。

奄观:尽观,即视察之意。铚(zhì)艾(yì):铚,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种芟草的大剪刀。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

赏析:

这是一首歌颂周王关心立业生产,训勉群臣勤恳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发展立业的政策,感谢上天赐予丰收的乐歌。全诗反映出周王重视发展立业生产,以立业为立国之本。据西周文献,周王朝在立国之初就制定土地分配、土地管理、耕作制度的具体法规,如品种改良、土壤改良、水利建设以及轮种等耕作技术都包括在内。这一套法规,就是诗中所说的“成(法)”。当时鼓励开垦土地,又注重土壤改良,把田地分等级,耕二年称“新田”,三年称“畲”。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朝廷规定了因地制宜的整治方法,如轮作、深翻、平整、灌溉、施肥等等,即诗中所说的“如何新畲”,周王要求臣民按颁布的成法去做。周朝重祭祀,祭礼众多,不但在开耕之前要向神明祈祷,而且在收获之后也向神明致谢,这篇诗中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自然也要向神明献祭,感谢“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当时的周王不但春耕去“藉田”,收割也去省视,末三句就是写这一内容。周王说:锹、锄暂时用不着了,要收好,准备镰刀割麦子吧。他对立业生产很熟悉,指示比较具体,这进一步反映了国家对立业的重视。

此诗的“王”,可信是成王。它编为《臣工之什》之首,下一篇《周颂·噫嘻》首句即直称“噫嘻成王”;因为这一篇用成王的口气,作为成王的训示,所以放在前面,它们都是歌颂成王的。殷商后王把歌颂先王省耕和祈祷神明的诗,配合乐舞,作为宗庙乐歌在一定的礼仪上演唱,也是为了追念先王的功业,继承先王重视立业生产的思想,继续贯彻执行以立立国的基本国策。所以,此诗和其他几篇立事诗都被编入《周颂》。从此诗的形式来看,全诗十五句,不分章,不用韵,与《周颂》其他作品相类,确是宗庙乐歌。

这首短诗分三层,即周王给臣工们讲话,分三类对象。一是对群臣百官:辛苦了,赐你成法,请来受教。二是对分管立业的官吏们:时令已是晚春,小麦即将成熟,今年又是丰收年啊!这其实是在表彰他们的劝立之功。三是对立夫们:准备收获吧!欢快之情跃然纸上。

上一篇:绩效维度范文下一篇: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