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2024-05-02

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精选8篇)

篇1: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598・

ChinfseJournalofDisinfection 2007;24(6)

上;消毒后再清洗质量合格率<90%(表1)。工作中发现,先消毒后清洗的物品不光亮,并灰暗色,用放大镜检查有残留附着物,而先采用多酶浸泡30wdn后再消毒清洗,物品洁净光亮,放大镜检查器械齿槽洁净,清洗比较容易,质量也大大提高。表1

多酶浸泡后消毒清洗与先消毒后清洗的结果比较 3讨论

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先消毒,这主要是防止

污染扩散.也可使操作人员避免感染危险。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供应室回收的器械上沾染了大量的微生物与有机物,干燥残留在器械的关节、齿槽、缝隙等处血渍更不易被清洗干净。污染器械上附着物形成象柱和蘑菇样生物膜结构,妨 碍微生物消毒物质的有效接触,影响消毒剂穿透。为解决逮

一难题,我们尝试了先用酶浸泡30win,如有干周血渍可延长最泡时至1h,多酶能接触物品的各个表面,彳硅快将有机物分解,脱离物品表面,利用这一原理,可将医疗器械上的污染物去除掉.再根据物品的种类选择不同作用水平的i肖毒剂进行消毒,提高清洗质量保证消毒灭菌效果。(200"/一01—18收稿)

文章编号:1001—7658(2007)06—0598一Ol 【医院消毒与监测】

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谢惠敏

中图分类号:R187 方春梅

文献标识码:B 张华珍 扬毓明

432000)彭秀春

(湖北孝感市中心血站,孝感

采血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及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的卫生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采集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和医源性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血液采集质量。为进一步做好采血环境与所用物品的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感染管理制度。对孝感市中心血站2005年1月至2006年12

月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状况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并对改进措施前后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方法

选择我站流动采血车5辆、采血室2间、街头固定采血屋1阃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消毒棉签、棉球)等进行抽样检查。

消毒方法:空气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洼与甲醛蒸汽消毒甚交替使用消毒。紫外灯数量为平均≥1.5W/cm3,照射时间 930

上,取1m1分月4接种于直径9e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表面,35—37。C培养箱培养72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实验结果判定均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的标准,判定合格与否。2结果

2005年1月一2005年12月共采集采血环境样品1165份,合格1066份,合格率为91.50%,不合格99份,不合格率为8.53%,不合格样品中检出霉菌16份(物体表面4份、空气11份)’,霉菌检出率占不合格率的16.16%,未作致病菌检测;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采集采血环境样品1230份,合格1187份,合格率为96.50%;不合格43份,不合格率为3.50%,不合格样品中检出霉菌6份(物体表面1份、空

min。物体表面用台有效氯250—500mg/L的84消毒 气5份),霉菌检出率占不合格率的13.95%,均未作致病菌 检测(表1)。

表1采血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检查结果

液擦拭消毒。献血者手臂用含有效碘25∞一5000m再/L的碘伏溶液擦拭消毒。

采样检测方法建汽用直径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于

各采样点,暴露5min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进行涂抹采样,棉拭头放入装有10llll采样液的试管中,经充分振荡后进行活菌计数。检测细菌总数和霉菌数。

用无菌吸管吸取使用中消毒溶液1ml,放人9llll吉有相应中和剂的试管内振荡1min以上,取样液进行括菌计数,检测细菌总数。无菌物品直接用无菌生理盐水涂抹采样或将无菌物品浸入10“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振荡1min以

万方数据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年第24卷第6期

・599・ 3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采血环境中各环节的卫生消毒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格现象,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采血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消毒质量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大多数不合格样品(尤其是霉菌检出样品)均集中在 宜空气中杂菌(尤其是霉苗)的生长繁殖。另外由于血站外出流动采血,容易发生卫生消毒质量不良或消毒隔离制度不严,造成采血环境或所用物品的细菌污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卫生消毒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程,细化了各种规章制度细则。其次,交替更换使用消毒溶液和消毒方法,保持采血环境的清洁与通风,每日增加紫外线照射消毒,提高物体表面消毒溶液浓度。采用改进措施后再次采样检测,台格率为lOO%。(2007一∞-15收穑)

每年的4—5月份。造成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消毒质量的季

节性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该季节中在南方多为梅雨天气,空气中湿度较高(相对湿度≥85%),气温在20℃一30℃之问,适

文章编号:1001-7658(2007)06—0599-Ol 【卫生防疫消毒】

衡水市养老机构消毒状况卫生学调查 吴岩军

(河北省衡水市卫生监督所,衡水053000)中围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问题接踵而至,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老年公寓式的养老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导致了各种养老机构中存在着环境卫生安全隐患,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十分不利。为了解我市养老机构的卫生状况,于2006年10月重点对我市各类老年养老机构的消毒状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分析。1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衡水市市区及郊区各类养老机构23家。采用填写调查表及现场采样监测的方法进行。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消毒制度情况、消毒组织情况、消毒设施情况、消毒方法、消毒知识掌握情况、监测情况等7项,其中消毒方法又包括空气消毒方法、餐饮具消毒方法、床上用品消毒方法;现场采样监涮按国家标准,检验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苗群。2结果

我市共有养老机构23家,其中集体8家,个体15家;市区18家。郊区5家;小型规模(老人<50人)18家,中型规模(100人<老人<50人)4家,大型规模(老人>1(10人)1家。有消毒制度的有13家(5

7%);有专用消毒问的有6家(26%);有明确消毒设施的有12家(52%);房间内有专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有3家(13%);有合格消毒药品的有儿家(48%);有餐饮具密闭保洁设施的有13家(57%),消毒设施合格率为36%。对房间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的为3家(13%),化学消毒的有8家(35%),不清毒的有12家(52%);餐饮具采用化学消毒的8家(35%),物理清毒的14

家(6l%),不消毒的1家(4%);床上用品消毒的9家(们%)。消毒方法正确率为62%。随机抽取69名从业人员进行消毒知识问答,能正确回答的为27名,占39%。对23家养老机构的室内空气、餐饮具、床上用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共检验样品138份。其中室内空气合格宰为57%;餐饮具合格率为43%;床上用品合格率为39%;三项平均合格率为46%。3讨论 从本次调查看,我市养老机构是新兴行业,小型个体化使得其卫生投入经费偏少,主观上改善卫生消毒条件的意识

不强,导致卫生状况合格率偏低。提示我们应严格管理,针

对普遍对消毒工作认识不足,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单位认识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消毒组织及制度,提高消毒设旋水平和完善消毒方法,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捎毒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步骤。建议在所有养老机构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加强空气流通,同时定期用化学药物进行室内消毒;设置独立的消毒间,床上用品及时清洗消毒;餐饮具用化学消毒的注意消毒时间及消毒浓度,建议采用经济实用的煮沸物理消毒的方法,消毒后餐饮具应置于密闭保洁柜内。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消毒登记记录,包括:消毒方法、消毒时间、消毒物品、消毒药物浓度、消毒人员等,提高消毒合格事,确保消毒效果。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切实把好消毒关.增加监测颍次,对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加大处罚力度;逾期不改的,坚决吊销卫生许可证。(2007—02—12收穑)万方数据

篇2: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近十多年来,我国临床实验室已普遍开展了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采血管人们比较重视实验室内的质量管理,这些质控多注意到了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问题。现在国内外专家也已注意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问题,有调查表明分析前误差通常占整个实验误差的70%左右。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应该是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基础上产生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也是重要的一环,对此本文认为免疫室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1 免疫实验室应建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系统

全面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保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15189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要求中,作出了重要的规定。文件将标本检测这一过程划分为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和分析后质量管理。在分析中和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免疫室近年已有了较明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室内、室间质控、试剂的商品化均有严格质量标准。但在分析前还有一些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如:标本采集前的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及运输过程是个薄弱环节。

据报道,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70%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由于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医院和科室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病人、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及运送标本的护工,潜在因素多,是最易出现问题,最难控制的环节,实验室往往难以单方面把握,直接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免疫室应制定“原始样品采集手册”,使用标准采集操作程序(SOP),作为采集、输送、保存及验收标本的指南,其内容至少应包括:检查项目名称;患者的准备;采集何种标本;标本量;是否抗凝防腐;采集方法;采集最佳时间;姿势;采集后的保存方法、输送时间和要求(尤其是一些特殊检查的要求)及条件;容器及其他注意事项。

免疫实验室应建立标本送检和接收制度

正向管理办法和ISO15189所要求的,实验室要求医生认真、完整地填写检验申请单,讲清每项填写的意义。特别是患者中有可能干扰实验检查或检验结果的服药史、特殊的病理变化、与检验有关的既往史以及留取标本、送检标本的时间等。建立严格的标本送检和接收制度,监控样品向实验室的运送过程,使其运送达到要求:

2.1 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因为免疫定量的检测试验是超微量技术,标本储存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作用和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渗透作用、光学作用、气体扩散等等,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时间耽搁越短,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越高。

2.2 标本完整性和唯一性标识要逐个标本核对条形码的唯一性标志是否完整;检验申请单所填内容与标本是否相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标本类型、检验项目、采集时间、科别;送检标本的量及外观(有无溶血、乳糜、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等);容器是否完整;采集时间与送检时间的间隔;标本采集后的保存方法(如是否需要冰水送检等)。

2.3 拒收不合格样本在室内设立不合格标本登记簿。详细记录不合格标本的项目、原因、科室、送检人;当送检标本不符合要求,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可靠性时,可以拒收。拒收的标准要形成文件;如在特殊情况下,不得不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检测时,应在检验报告单上将标本状况书写清楚,并提醒临床医师对结果解释时注意。

2.4 实行“首接”负责制 对暂不检测的特殊标本处理和超规定时间的样本,要随时登记和交班,及时对检验结果进行反馈,并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还是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系统,制定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有相应的检查及考核制度及办法。这也是增强放免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方面。3 免疫试验的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问题与对策有研究表明,从受检人准备到标本采集送检所需的时间约占标本全部运行时间(从病人准备到实验室报告发出)的50%左右,这一阶段的操作是否正确,实验室是无法通过内部质量控制(QC)来进行监控的。要求临床操作人员对各种影响试验的因素全面系统的了解:

3.1 采血时间的选择 免疫试验检测的激素在24h内分泌量是不同的,具有昼夜节律性,应注明采血时间,如血清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有节律性的变化,一般上午最高,下午逐渐下降,夜间及清晨最低。ACTH分泌峰值期在6~10h,低值期为0~4h,增加幅度为150~200%。TSH则变化较小,峰值期在2~20h,低值期7~13h,增加幅度为5~15%。女性激素如E2,FSH,LH,P等应注意月经周期的变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高峰在清晨,但生长激素正相反;呈脉冲式分泌的垂体激素如PRL,GH,LH,ACTH等。为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采集标本时尽可能避免这些干扰,一般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较好,特殊抽血时间要在“原始样品采集手册”中注明。因方便病人而采取“来即抽”的做法弊端多不宜提倡。

3.2 采血体位的选择 对于有些检验指标来说,卧位采血与坐、立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特别是某些心血管系统激素对体位的改变影响非常大,如ALD,Renin,AⅠ,AⅡ的立卧位结果完全不同,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3.3 采血温度的选择 有些试验对温度特别敏感,采血后要求冰冻送检的有: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ACTH,AⅠ,AⅡ等,标本的采集与保存应在低温条件下完成。

篇3: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一、《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落实效果不理想

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毒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第(一)项规定,消毒后的物品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但近年来多省地的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连云港市2008年度餐饮具卫生消毒监测效果显示,该年度共监测餐饮业单位和集体食堂354户(次),合格265户(次),占74.9%;不合格89户(次),占25.1%。共监测餐饮具1784件,其中合格1486件,占83.3%;不合格298件,占16.7%。[1]

2008-2011年有关部门对呼和浩特市学校食堂的餐饮具用大肠菌群纸片法进行采样检测,共调查学校食堂520家,合格317家,合格率为60.96%;餐饮具采样4645份,合格3871份,合格率为83.34。不同年份和不同类型食堂合格率无明显差异。[2]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应当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的远红外线消毒机对餐饮具进行集中消毒。而《广西法治日报》的报道曾详细描绘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在2011年对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看到的场景:不大的车间里,十几台家用消毒柜一字排开,工人们正忙碌地将洗好的餐具塞进消毒柜,将消毒完毕的餐具包装外运。而原来,这家企业的远红外线消毒机坏了,为了不耽误赚钱,老板买回家用消毒柜“顶一顶”。[3]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甚至有报道称消毒餐具不消毒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4]

二、快速检测结论非执法依据成障碍

众所周知,消毒后的食(饮)具的消毒效果是否达到《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细菌指标等消毒效果等卫生监督方面的要求,需要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结论的支持,失去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结论的支持,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该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中的应用了。问题由此产生。目前,可以作为前述行政处罚执法依据的只能是实验室检测结论而非快速检测结论,而实验室检测结论的出具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不具有即时性。毫无疑问,可以作为执法依据的、迟滞的实验室检验结论无法避免损害的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损害地进一步扩大。正是因为在现场卫生监督过程中,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不能即时、有效、有力落地并成为执法依据,使卫生监督机构失去了对不符合消毒卫生标准的食(饮)具的行政控制权力,卫生标准和卫生监督工作脱节。

现场卫生监督过程中,通常使用经认定的食(饮)具的快速检测技术作为卫生监督行政指导的依据来弥补上述行政执法真空。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有关机关的执法人员可以使用经认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使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发现和筛查的结果不得直接作为有权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执法依据…。快速检测结论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要求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依据上述,特殊情况下,若餐饮服务提供者拒绝行政指导依然使用经认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现不符合消毒卫生标准的食(饮)具时,相关法律并未赋予卫生监督机构适时的制衡手段。此时,现场卫生监督工作如何开展?笔者认为,此问题解决路径至少有二:第一,使经认定的快速检测技术作出的检验结论成为执法依据,而不仅仅是卫生监督行政指导的参考;第二,借助第三方媒介,搭建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现场卫生监督工作的桥梁,使两者无缝衔接。

就解决路径一而言,单一案例中,即使快速检测技术经认定,在检测环境、操作方法等主客观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无法排除快速检测结论的或然性,无法保证快速检测结论的客观性,也就无法保证快速检测结论法律意义上的证明力和证明程度,所以在个案中将使用经认定的快速检测技术作出的检验结论作为执法依据明显不妥,有失公允。佐证是,我国目前施行的法律法规中,仅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部门规章对快速检测结论是否具有作为行政机关执法依据的法律上的证明力作出了框架性的规定。整体上,涉及食品安全的现行有效立法,主流的立法思路是快速检测结论不得作为执法依据。例如,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第十一项等法律条文的相关规定均持类似的立法原则,即有权机关的执法人员虽然可以在现场执法过程中使用经有关机关认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现场快速检测,但所涉法律条文均明确规定现场快速检测的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

如上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等相关法律条文对快速检测结论是否具有作为行政机关执法依据的法律上的证明力作出了框架性的规定,譬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依法经计量认证合格”。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采用……有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可以……申请复检。但该法律条文第二款明确规定,“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且该法律条文第三款明确规定,对因检测结论错误并据此责令销售者停止销售因此造成销售者财产损害的,执法机关依法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上述相关法律条文的有关规定看,立法机关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过程中,对符合相关规定的快速检测的结论可否作为有权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持有条件的认可的态度,即在执法过程中,快速检测的结论仅能在特定条件下作为有权行政机关采取紧急地、特定地行政强制措施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尤其是被抽查人对快速检测的结论有异议时,快速检测的结论不得直接作为有权的行政机关作出具体的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法学意义上的证明依据。

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态度相类似的,一些区域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部分部门规章也对有权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现场快速检测的结论是否能够直接作为有权行政机关作出具体的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法学意义上的证明依据采取了有条件的有限认可的立法态度。譬如,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及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均明确规定,现场执法过程中,有权的行政机关可以根据现场快速检测的结论裁量决定是否采取现场扣押、封存等特定的行政强制措施。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个法律文件并未规定有权行政机关可以将现场快速检测的结论作为作出具体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法学意义上的证明依据。

有趣的是,自2013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对有权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的现场快速检测却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没有具体提到快速检测,使得执法过程中的现场快速检测结论能否作为证据法学意义上的、有权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者作出具体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材料,处于不可知的状态。而2010年5月1日起施行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持否定态度。上述法律文件的立法者认为,出于对当事人权利充分保障的需要,现场快速检测的结论只能作为有权行政机关执法者现场发现问题的一种手段。如前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有权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可以使用经认定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执法现场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及时发现和筛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要求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但该款同时规定,使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发现和筛查的结果不得直接作为有权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处罚决定的执法依据。对现场快速检测结论的初步筛查结果表明被现场检测的食品可能不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及要求的,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符合有关规定和条件的实验室检验。[5]

三、快速检测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解难题

快速检测结论缺乏可靠性是相关法律回避规定或者规定模糊其词的主要原因。就解决路径二而言,借助第三方媒介,搭建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现场卫生监督工作的桥梁、实现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现场卫生监督工作的无缝衔接似乎更合乎法理和社会规律,这个第三方媒介即是经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若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工作充分保证了快速检测结论的可知性、可见性、可查性和准确性,则完全可以赋予快速检测结论《行政处罚法》意义上的证据效力和证明力。

中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ISO)的正式成员,该组织是由各国国际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6]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有一系列程序保障的文件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强调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遵从,强调尊重和满足该体系涉及到的多方主体的要求,强调工作流程的全程控制和“预防为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就是按照预设的标准来配置机构、人员,明确工作流程涉及到的各环节的职责,通过即时动态的过程控制,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目标。IS09000的系列标准自1987年发布以来,经历了1994年的修改和2000年的修改,形成了今天的IS090001:2000系列标准。[7]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ISO质量管理体系引起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并认真将之付诸实践。据来自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国内有1600多家政府部门引入该体系,如浙江绍兴市、广东江门市等若干部门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笔者认为,经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工作,从体系管理、现场检测、理化检测、放射检测等方面,对照法律法规、体系文件和标准规范相关规定和要求,通过文件资料、检验报告书、授权签字人等关键节点的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内部各类快速检测人员的职责;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使快速检测的全部工作有可知性、可见性和可查性;降低了卫生监督机构的各种管理成本和损失成本,使快速检测结论的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在此情形下,作出的快速检测结论当然可以成为执法依据。

四、结语

我们完全可以以经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在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即时落地方面的应用为突破口,尝试用现代化的ISO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快速检测结论的可知性、可见性、可查性和准确性,之后从立法上赋予此类快速检测结论《行政处罚法》法律意义上的证据能力和证明效力,使之成为联通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现场卫生监督工作的桥梁,最终循序渐进地实现各类卫生标准和卫生监督现场检查工作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王伟,罗贤标,靳光付.连云港市2008年度餐饮具卫生消毒监测效果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1):45.

[2]田铁军.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与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5):490.

[3]甘敏.餐饮具消毒行业现乱象埋隐患[N].广西法治日报,2011-6-15.

[4]崔小兵.餐具不消毒碗筷徒手摸重庆餐具消毒行业盼“消毒”[N].中国质量报,2011-12-2.

[5]邓刚宏,江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证据效力及其司法救济[J].政治与法律,2013(8):155.

[6]樊长春,彭海青.法院管理科学化的实践探索—以1S0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为中心[J].法学杂志,2010(3).

篇4: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关键词】土建工程;监督管理;质量控制

1. 土建工程质量的问题及原因

1.1 质量问题。土建工程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会因为施工管理监督的不到位、技术上和材料不合格等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小则出现建筑物质量不合格,大则出现重大事故。因此,土建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大力抓好、抓紧和抓牢,严把质量关。土建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多种多样,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建筑物的变形、错位、倒塌、破坏、倾斜、漏水、渗水、刚度较硬、强度不足以及断面的尺寸不精确等。

1.2 原因分析。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违背建设程序。施工单位不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规程运作工程项目。

1.2.2 没有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1.2.3 地基没加固和处理好。

1.2.4 设计时考虑不周,设计的结构构造不够合理。

1.2.5 原材料和制品不合格。

1.2.6 施工管理出问题,施工单位不按照图纸施工。

1.2.7 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

2. 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的标准和考核,对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起着指导作用,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工程完成好坏的主要因素。要建设质量合格的项目,必须从各个方面实际抓好质量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加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制度。一般土建工程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来确定由谁来设计、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作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业主的规则公平合理地进行。招投标应全面实行市场化、社会化, 让更多的单位或个人参与竞争, 这样才能真正找到一个水平高、实力强的企业来进行设计、施工、监理。

2.2 原材料检验。土建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施在工之前进行严格的检验, 只有原材料的各种技术性能都符合有关规定的具体要求后才能使用。施工建设单位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应该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高度重视原材料的使用认证,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2.3 强化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前的设计, 这是最关键的。第二阶段的補充完善设计也很重要, 设计部门应经常到所在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进行勾通交流, 随时解决工程变更问题,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使工程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保证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2.4 加强施工队伍建设。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施工素质, 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成败。施工单位的素质建设也是对施工顺利完成的保证,好的施工单位才能有资质承接大的项目建设。

2.5 控制好工程进度。工程进度是制约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安排是加快施工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工程质量, 就必须使工程进度服从工程质量, 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 合理地安排工程进度。

2.6 发挥监理的作用。监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核心, 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监理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应以合同进行监督, 提高监理的业务素质。总之,工程质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要彻底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严把质量关。

3. 工程质量的监督

3.1 工程实际监督。

(1)实行工程质量监督是督促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搞好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控制的政府监督行为, 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中, 工程质量监督站要重点把好“三关”,即开工关、施工关、竣工关;用好“三权”,即质量监督权、质量否决权、质量仲裁权;抓好“三重”,即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体现质监工作的“三性”,即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 要把质量监督贯穿整个工程项目中。

(2)工程项目开工前,质量监督站根据业主向其申报的工程质量监督申请手续, 对施工建设单位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各方逐一进行资格审查。监督各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落实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人员的到位及专业岗位配备。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 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质量保体系完整健全情况,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通过审查监督,使质量控制形成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的控制体系, 实行签字负责制度, 出了质量问题, 直接追究责任人。并对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 看其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试验检测, 检验频率是否满足, 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3)把监督监理工作作为重点, 实现现场监督。工程监理是依据合同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控制, 因此,监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 监督监理工作情况是政府监督的重要环节, 监理人员除了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件进行检查, 还要对其在岗情况、日志记录情况、旁站情况、签证情况等进行抽检,着重检查监理审批的开工报告、工序自检报告、中间交工报告、中间后台计量等资料。

(4)加强施工现场的抽检, 增加监督的力度。掌握质量动态的最有效办法是进行现场抽检,质监站根据工程进展情况, 对易出现质量隐患或对质量有疑问的部位、地方及时安排工地现场抽检,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监督工程师通知书》, 责成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纠正。对严重影响建筑质量的责其停工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质量问题上实行“三不放过”, 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和教育不放过, 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

(5)总之,质量鉴定是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质量鉴定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必须严格鉴定程序, 以数据说话, 确保鉴定结果真实可靠。

3.2 综合监督管理措施。

3.2.1 在工程建设中,人是起主导的作用,是质量检查的直接因素,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因此,建设项目的监督就是从管理人员开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要健全岗位责任制,用制度法规约束人。

(2)要选择和培养管理人员。

(3)要选用人员稳定、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

3.2.2 以人为本不紧是建设中安全的口号,也是监督管理的原则,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对不合格或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项目应及时让施工单位修改方案或停止其施工。

3.2.3 在加强人员管理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功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充分发挥效能,这样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土建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把关,是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制度,加强土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强化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土建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应把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监督管理。强化政府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加强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做到依法监督、秉公执法、合理管理才能使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地完成、放心地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成,刘维国,郭丽芳.谈土建工程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07(03) .

[2] 王进军.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3] 万军,于祥民. 浅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N].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25(04).

篇5: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的2 500例血常规临床检验资料,并就其出现误差的90例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其中,男53例,平均年龄(43.6±3.8)岁;女37例,平均年龄(49.1±3.2)岁;本文不考虑患者疾病因素,90例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末梢采血57例,静脉采血33例;其中:采血后立即检验51例,小于6 h内进行检验的21例,大于6 h检验的18例。排除因素:排除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

1.2 方法

1.2.1 检检方法

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及专用稀释液,采血管为真空血常规采血管。

1.2.2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采血后不同检测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受检者是否服用药物、采血量、采血时间、血液贮存运输等。

2.1 不同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末梢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静脉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检测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立即检验与<6 h内进行检验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高于≥6 h进行检验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t、P,t1、P1分别为立即检测与<6 h,≥6 h比较检验值。

2.3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90例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均未受服用药物、采血量及血液贮运因素影响;但其中39例受采血时间影响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见表3。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快速、准确及可靠的依据。但采血标本质量往往会受到采集方法、采集量、保存、运输、抗凝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而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精准度。经研究发现,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药物因素、采集时间因素、采血部位因素、采血量因素等,其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如下:(1)药物因素。血常规检验者在血液标本采集前,往往会因身体不适服用一些药物,而导致被检者身体正常指标受到药物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血液成分;最终,也会使得血常规检验结果失去应有的精准度,并导致临床医师出现误诊、误判。因此,在进行采血前,医护人员应主动询问被检者近期用药情况;若被检者有服药情况发生,则应建议其在停药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采血,以进一步保障血液标本质量[2]。(2)采集时间因素。人体的血液成分会受到进食、运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需及时与被检者进行沟通,指导其在采血时尽量确保生理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进一步保障血液标本质量[3]。(3)采血部位因素。目前,血液标本采集多为静脉血和末梢血,临床研究发现,静脉血样较末梢血样的质量更为可靠;虽然,人体末梢血中的中手指血、耳垂血的血样与静脉血样相对更接近,但受末梢采血时的穿刺因素、环境因素、温度因素的影响,血液标本成分也会产生较大变化。如末梢采血的穿刺过程,就会因小动脉被刺破导致白细胞计数明显较静脉血样偏高,而血小板计数则会出现偏低现象。因此,为进一步控制采血标本质量,应尽量采用静脉采血方式。(4)抗凝剂因素。目前,血常规检验所使用的抗凝剂多为EDTA盐中的K3-EDTA、EDTA-Na2两种;由于K3-EDTA的溶解度更高、对白细胞形态影响更小,因此,K3-EDTA抗凝剂的应用也更为广泛。研究发现,K3-EDTA最佳浓度为1.5 mg/m L,该浓度也被作为抗凝剂使用的参照标准。血常规检验过程中K3-EDTA浓度过高时,则会导致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偏高;故在临床检验过程中,须严格掌握K3-EDTA浓度[4]。(5)采血量因素。采血量的多少与抗凝剂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当血液比例过大时,则会导致血液标本因抗凝剂不足而形成微血块,甚至造成血细胞分析仪出现阻塞,当血液比例过小时,也会导致细胞分析仪出现阻塞;进而导致最终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另外,在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还须适当加大血液标本量,以确保血细胞分析仪在自动吸取样本后,还可保留一定量的剩余标本,以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5]。(6)贮存、运输、送检因素。采血完毕后,须及时将血液标本贮存于密闭容器中,于室温下保存(23~25℃)。若贮存温度低于18℃时,则会对白细胞分类造成一定影响;若贮存温度低于15℃时,则会对血小板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运输、送检过程中,还应避免对血液标本造成剧烈震荡,而导致溶血现象发生,使最终检验结果失准。同时,血液标本应在6 h内及时进行检验,以避免因送检或检验不及时而导致红细胞计数偏低现象发生。(7)溶血、凝血因素。采血时,避免用力挤压穿刺部位,且抽血速度不要过快,避免血细胞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溶血现象;同时,严禁针头在静脉中反复穿刺,而形成溶血或凝血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因此,我们在全面提升血液标本采集人员、临床检验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首先,采集部位。在被检者未服用药物的前提下,应在清晨、空腹时,采集其静脉血。其次,贮存、运输、送检环节,采血完毕后,须及时将血液标本贮存于密闭容器中;于室温下保存(23~25℃);并在送检及运输过程中,避免对血液标本造成剧烈震荡,并在6 h内及时进行检验,以避免因送检不当或检验不及时而导致检验结果失准。第三,避免出现溶血、凝血现象。采血过程中,须避免用力挤压穿刺部位,且抽血速度不要过快,以避免血细胞受外力作用发生溶血现象;同时,还需避免针头在静脉中反复穿刺,而形成溶血或凝血而致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为确保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血液标本采集人员在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做好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如加强血液标本采集方式、采集量、输运、贮存、送检等环节的管理,避免因血液标本质量问题而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马俐,许鑫,黄凤霞,等.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58-59.

[2]奚焕琴.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和血色素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6):71-72.

[3]陈君,马海燕,齐寰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9):2652-2653.

[4]薛宇红.避免标本采集不当给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24-225.

篇6:小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监督

摘要: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如何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做好监督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督

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必须积极探索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努力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建立以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工程质量监管,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1.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

1.1人的素质因素

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在内的领导者的个人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首要因素。建设单位的领导者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其个人的整体素质也反映了建筑工程是否具有实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建筑工程质量的好与差主要决定与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的个人素质和水平;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则是靠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来保证。总之,只有每一个环节中,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后才能更好的保证和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

1.2施工材料的质量因素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整个费用统计中,材料耗费的费用占到了整个工程总造价的70%,所以,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无疑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1.3相关的机械设备因素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建筑施工变的越来越机械化,而现代的机械化施工也代表着整个施工单位的先进生产水平和施工水平,同时也体现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只有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工程,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指标和技术要求。

1.4环境因素

施工环境的复杂和多变给建筑施工带来了许多可变,所以,在有利的环境下,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好,对不利的因素要考虑充分,这样才能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使防治措施得到有力的利用。

1.5安全因素

安全生产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同时安全生产也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生产才能稳定整个施工队伍,从而不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2.1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是要保证建筑工程中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机械设备的质量。因此对建筑材料的各个环节(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等)都要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督。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掌握几家供货厂家信息,合理组织供应,以保证正常施工需要;减少损失;加强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1)施工前期的监督包括施工合同的监督和勘察设计文件的监督。把质量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约束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构;勘察设计成果文件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经过审核才能使用。

(2)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重点是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的质量监督。通过现场各班组自检、互检、专检,对各分部分项、检验批的验收监督进行随机抽查,把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纳入监督的范畴。对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材料、设备生产及供应主体和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控制作业面的施工质量外还要有必要的手段对现场实体质量进行检查。比如采用科学的检测仪器和设备,采用科学评估方法进行分判断分析。检验批的质量检验是评定的重点。因为它的合格是单位工程合格的前提。所以,在检验批质量检验评定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标准,认真评定,一切用数据说话。监督抽查,保证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加强政府机关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3)施工后期质量监督。通过对竣工验收条件的审核,对验收组织形式及验收程序、方案的监督,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查、观感质量检查,最后形成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和验收监督记录并存档。加强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要严格控制和监督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验收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主体是否符合规范和标准;结构安全、室内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抽样检测资料和验收评价、指标反映、结论报告是否真实;建筑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等情况。按规范规定进行监督抽查、检测和评价。

(4)质量问题解决办法。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后,若发现一般质量缺陷,应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改正;若发现严重质量缺陷,就要按照有关规定及程序进行处理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对严重违法违规质量行为和严重的质量缺陷问题的相关主体及责任人,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作出处理或计入不良行为存档。

3.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

3.1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

工程质量事故中大部分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规范人的质量行为对保障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监督工作要抓重点,特别是工程基础、主体机构的质量。抓好工程结构质量,关系到人民财产的安全,是质量监督的基本立足点。

3.2强化建设各方主体责任意识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才能保障建设各主体合法行使其自身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政府对工程实施监督的职能,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业主和施工单位履行权利和义务的指导和监督作用。还应着眼工程重点监督和宏观掌控。审核各方主体的合法性,指导和监督各方主体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达到质量监督的有效目的,这是监督机构的工作重点。

3.3树立政府质量监督形象

切实做好清正廉洁、勤政高效的作风建设。这样有利于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才能保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确保工程质量及各方主体利益的实现。

3.4质量监督管理现代化手段

計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发展成为现代化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实现工程质量档案网络管理、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是质量监督机构实现管理信息化、网络信息化,是提高监督管理水平重要保证,也是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3.5改进监督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质量监督必须不断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督手段上由定性检查转变为定量检查,做到仪器检测,改变过去检测手段采用眼看手摸的落后方法。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取芯机、激光测距仪、激光定位仪、便携式桩基动测仪等设备,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的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等进行监督抽测,对工程内在质量进行科学定量地分析判断,加大监督抽测的频率,树立监督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也使质量控制点有效前移,通过设备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使预控防范能力大为提高。

3.6 增强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

质量监督机构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认证的关键部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是集法律、技术、行政和经济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属于在行政上和技术上的监督执法,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既是决定此项工作成败的基础,又是关键性因素。因此,质量监督站除了在招收人员时要把好专业素质关,还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以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内部考核机制,提高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以便能够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

4.结语

篇7: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1 技术与管理的控制

1.1 施工资质

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建筑节能外墙保温专业施工资质, 严禁无资质或超资质施工, 避免非法挂靠或变相租借资质。一经发现, 立即向有关部门通报, 严肃处理, 直至吊销其资质证书。

1.2 节能监督的依据

节能监督的依据包括经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项审查文件、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性文件。

1.3 “四新”技术

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备案。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 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对于“四新”技术的应用, 同时应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

2 材料与设备的控制

2.1 禁限要求

1)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2)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 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2.2 管理

根据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河南省节能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要求, 我市明确了建筑节能材料管理各项制度和要求:1) 自2007年7月1日, 我市对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材料实施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其材料供应商应当经本市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2) 本市建设工程自2008年11月20日优先选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节能材料与产品。3) 文件归纳了本市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的建筑节能材料有:禁止使用普通单玻建筑外门窗、不得使用非断热金属型材制作的单玻窗、外墙内保温不得使用浆体材料。

3 施工过程的控制

3.1 事前控制

在制定质量监督计划时, 将建筑节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明确监督工作方法、提出质量控制要点、规定单项验收要求。严格审查《濮阳市建筑节能审查备案登记表》、施工分包手续以及专项施工方案和监理实施细则, 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允许施工。

3.2 事中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 重点监督设计变更行为、抽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有关施工资料。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变更行为, 会同有关部门对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在实体质量抽查中, 检查是否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重点抽查粘结层与保护层安全性指标, 要求板材与基层粘贴牢固、无松动与虚粘现象, 聚合物砂浆与板材粘结紧密、无脱层、空鼓现象。

3.3事后控制

加强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 避免成品损坏或“开膛破肚”, 节能保温材料不得长期裸露、避免风吹雨淋, 施工后及时做抹面层。监理单位组织好验收, 验收达不到节能标准的, 整改后重新组织验收。

4质量验收

4.1质量验收的划分

建筑节能工程是单位建筑工程的分部, 与GB 50300-2001标准中9个分部工程共同构成一个单位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包括10个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建筑节能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时可以将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节能分项或检验批无法划分时可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协商进行。

4.2验收程序及要求

验收程序: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不能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在竣工验收工作中, 重点审核施工自评报告与监理评估报告, 监督验收组人员、验收组织形式是否符合规定, 审查单项验收资料是否齐全。

4.3资料要求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资料需及时收集与整理。资料应单独组卷, 与工程实物同步, 杜绝后补或造假, 避免不同步。检查施工资料时, 重点检查各种材料是否具备《濮阳市建筑工程材料部品备案证》, 是否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监理单位是否对材料进行进场验收、隐蔽验收资料是否齐全真实等等。

从源头审核, 严把入口关, 保证每一项工程设计都满足建筑节能标准, 保证每一项工程都纳入建筑管理之中;从过程控制, 严把过程关, 确保每一种节能材料部品都符合节能要求, 确保每一栋工程都纳入质量监控之中;从结果管理, 严把出口关, 保证每一项工程都按要求进行节能专项验收, 保证每一项备案工程都符合建筑节能法规规定。通过以上措施, 我区的节能建筑工程质量也处于有效控制之中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批节能住宅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一部分项目还荣获“中州杯”称号。

摘要:针对建筑节能为我国的重点节能工程, 从技术与管理的控制、材料与设备的控制、施工过程的控制、质量验收等方面论述了建筑节能工程监督管理与质量的控制, 从而保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节能,监督管理,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篇8: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装饰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1. 裝饰工程质量监控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日渐提高,因此,同时也提高了对与之相应的装饰工程的要求。从目前的装饰工程的控制监督来看,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和完善,以提高整个装饰工程的质量。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装饰工程在图纸审核阶段只是表面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深入;②装饰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土建结构工程与装饰工程的交接工作以及检查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做得还不够到位,有待完善;③各种相对隐蔽的工程,如水管、电线、龙骨等,由于其存在隐蔽性,所以装饰单位在施工时的态度不够端正,存在敷衍了事的嫌疑;④装饰单位的各种控制监督机制尚未建立或者不够健全,在实际的装饰过程中,起不到很好的控制监督作用等。除了上述的这些问题,实际的装饰工程中还存在有其他的一些不足之处,只有处理好这些切实摆在眼前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对装饰工程的质量加以保障。

2. 保障装饰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督措施。

装饰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评优,对使用者或居住者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装饰质量不合格或是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修复和整改起来会十分的麻烦,所以,在起初的装饰过程中就应该做好质量的控制监督工作,确保能够得到最好的装饰质量和装饰效果。在装饰过程中,必须克服在以往的装饰工程所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弥补不足之处,采取主动控制和监督装饰工程质量的办法,对装饰工程的全过程惊醒全面的控制监督。主要监控措施有:①在开工之前,进行图纸会审,从图纸上去减少和避免错误和漏洞,对于没有进行图纸会审的装饰工程,禁止施工,在图纸的质量方面实行严格的连带责任制;②对各种关键性的、隐蔽性的工程,进行专项监督和控制,避免走过场现象的发生;③明确装饰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根据此目标的要求,组织专门的质量监控小组,从每一道工序着手来监督工人的施工活动,控制工程的整体质量;④建立并健全监理机制,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装饰工程的所有工序都必须在监理的监督之下有序进行,没有得到监理批准的工程不得擅自开工。除此以外,装饰单位还可以对控制监督的有关措施进行探索和检验,以便得到更好的监控效果,提高装饰工程的整体质量。

装饰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

1. 装饰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现状。

现场施工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实际的装饰工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如:没有较好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只是走过场、走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没有严格的把好关;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太过松散;对已经建成的工程的保护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都是切实存在于现实的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只有改变现场施工管理的现状,解决其中的工种问题,才能有效的提高装饰工程的质量。

2. 装饰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现场施工管理是装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的装饰工程当中,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前提保障。在装饰工程中,要力求把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有效的处理其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探索和采取一些较为先进的、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措施,保障并提高工程的质量。 现场的施工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加以改进:①技术管理。装饰工程的工艺是较为复杂的,只有拥有较高技术的工人或施工团队才能很好的把握,所以,聘用高技术人员是关键。在有了技术人才以后,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前的各种技术准备,如熟悉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组织施工计划、采用先进技术等;②材料管理。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必须对施工材料把好质量关,可以从材料采购、分类堆放、发放供应、保护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管理;③人员管理。人是决定装饰工程成与败的关键性因素,只有纪律严明、富有创造性的施工队伍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工程,所以,应该建立对人的管理机制、奖惩机制,以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行为活动,鼓励创新,做好人员管理工作;④成品管理。管理人员应组织建立一支专门性的小组,对已经建成的各项工程进行管理和保护;⑤安全管理。安全性问题总是放在现场施工管理的第一位的,只有施工人员以及其他人的安全问题有了保障,装饰工程才能顺利展开。

总 结

总而言之,质量控制监督与现场施工管理都是装饰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而且只有通过探索和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质量控制监督与现场施工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装饰工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才能按时的、保质的完成施工任务,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要求。

上一篇:网络读书作文下一篇:广州市房屋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