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若干思考

2022-11-24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 提供的监测数据反映环境质量好坏, 代表群众的利益。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它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代表性、精确度、准确度。开展环保监测工作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以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水平, 才能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支撑。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 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系到政府公共形象的树立, 以及在群众中的公信度, 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 做好环境质量控制工作十分必要。

1、环境监测工作的特征

环境监测, 是指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 通过专业化的设备, 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成分进行连续测点, 并对其变化及对于环境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首先是目标性特征,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主要目的在于为环保工作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同时确保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科学性, 及实性。可以将其按监测目的划分为, 执法抽查监测性, 污染源监测, 委托监测或其他特定目的性、研究性监测等。再者是整体性特征,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 涉及了样本采集采样布点, 储存运输, 实验室分析, 数据分析处理, 监测报告编制等到多个环节, 而质量控制贯穿环境监测全程。以抓质量控制来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合理性, 有效性, 针对性。最后是动态性特征, 环境是不断动态发生变化的, 监测工作需要依据环境变化的形势而不断的进行调整, 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

2、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质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2.1.1 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由于部分人员没有意识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认为质量控制会增加管理工作成本, 从而导致在资金上投入不足。虽然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 依据相关《程序文件》、《质量手册》也有计量认证制度, 建立了相应的国家实验室认可等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质量控制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 责任不能落实到个人。部分人员只重视年度验证, 各种实验室考核及实验室比对忽略日常质控工作。质控人员经验不足, 质控手段单一。各种实验室质控措施:加标回收实验、空白实验、标样测试、人员仪器比对, 日常工作各种质控措施监管不到位。

2.1.2 质量控制没有贯穿环境监测全程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涉及诸多方面, 包括人员、仪器设备、试剂材料、检测方法、环境因素 (俗称“人”、“机”、“料”、“法”、“环”) 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储存运输、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 监测报告形成等多个环节操作都会对监测最终结果造成影响。目前开展质量控制中往往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 忽视现场采样等其他环节质量控制, 导致存在许多不健全的地方。其实, 相对于实验室的分析工作, 现场样品的采集所能引起的误差会更大。因此, 对现场采取有力的质量控制措施极为必要。

2.2 专业技术人员监测能力存在差异影响监测质量

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素质直接关系到监测工作结果与质量, 人员因素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 形成了一种松懈的心理, 未能认真落实质控工作, 影响到监测工作的效果, 同时, 部分工作人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有限, 导致监测结果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中, 工作人员对新技术, 设备运用能力差, 开展工作导致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2.3 资金投入不足, 设备管理不足

由于对环境监测工作不重视, 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监测站需要自给自足, 导致监测场地狭小, 没有专门的监测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不能配备, 监测设备陈旧老化, 这种情况下出具的监测数据没有保障。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在监测质量控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样能反映监测水平高低。

3、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控监督管理体系落实责任

针对当前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需要在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善, 将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人员、设备、监测方法, 数据处理分析全过程。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 开展质量巡查、质控考核、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期间核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 逐步形成较为全面和完善发展的监测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监测人员需持证上岗, 熟悉各种操作规范, 落实质控工作。主要管理领导应该对管理工作负责任, 制定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总目标。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 落实质控责任明确到人, 以此促进监测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确保其运行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 落实监测各环节质量控制

质控体系建立只是基础性工作, 重点在于后期运行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监测工作开展与质控体系运行二者脱节。

3.2.1 现场监测质量控制

现场监测由于环境变化大, 不确定因素多, 现场人员的经验不足均可导致最终监测数据的不准确, 现场监测也是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个难点。

3.2.1. 1 采样布点

一是采样点的确定。首先应确定企业排污口的位置, 排污口周边的环境, 采样时天气状况, 根据监测目的, 合理科学布点, 确保采集样品的代表性。二是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确定。值得一提的是, 现实中存在部分监测人员仅通过一次瞬时采样代表企业的排污状况的情况。这样的样品没有代表性。采样时需要特别留意排污企业的生产规律、排污规律, 采样的时间和频度的把握会影响样品的可靠性。三是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采样, 采样前进行仪器校准, 填好采样记录表及采样标签, 必要时拍摄采样照片或视频, 方便日后溯源追踪。

3.2.1. 2 有效避免各种采样过程的污染及样品妥善保存

有效避免各种采样过程的污染, 例如:采样时尽量避免由于采样前没有彻底清洁采样容器导致污染;没有安全存放采样容器导致瓶盖、瓶塞的污染;采样时手和手套直接接触采样容器及瓶盖的内部边缘导致的污染。采样后, 要保存好样品。减少样品受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的影响发生变化。根据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采样容器及保存措施。运输过程中, 要保持样品直立, 防止倾倒, 要轻拿轻放, 防止碰撞。要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下。确保样品保管完好,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样品交接。

3.2.1. 3 加大现场采样的质控力度

质控人员对现场采样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样现场监督, 也可通过翻查采样记录表, 现场采样照片视频等进行监督, 特别对采样布点、容器材质、采样规范,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立刻向采样人员确认, 确保采样质量。

3.2.2 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室质量控制来实现。

3.2.3. 1 加强实验室管理

日常实验室质控制主要通过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 全程序空白实验, 密码样和加标回收样分析, 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实验室比对等实现。部分技术人员由于相关经验少, 实验中发现的质控问题, 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上报, 质控人员及时跟踪处理。实验室分析人员持证上岗, 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项目。实验室质控人员熟悉监督实验室内各环节的质控工作, 确保落实实验室安全制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对于新人持证上岗, 实验室增设的项目, 新监测方法及新进设备操作等薄弱环节进行监管。

3.2.3. 2 充分发挥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作用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需要挑选经验丰富, 熟悉各种质量管理体系及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担任。充分发挥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作用, 对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工作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持续优化改进实验室质控工作。

3.2.3数据分析中可疑数据的处理

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时, 有时会出现可疑数据。由于缺乏应对纠错措施, 部分实验员当仪器比对及人员比对对不上时, 往往手足无措。对可疑数据应进行判定及取舍, 分析可疑或离群数据产生原因, 由于人为操作失误, 实验条件改变、系统误差引起的可以舍去数据;无法判定由上述何种原因导致的可疑数据时, 应使用Q检验法或Grubbs检验法进行统计检验, 确定数据是否保留。

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数据分析, 研究不同样品的不确定度, 找出质控指标间差异。进一步强化统计方式应用, 借助统计方式, 选定具有更高科学性、合理性与说服力指标, 从而摆脱对于定值结果等数据的依赖, 全面提升质控公信力。

3.3 加强人员管理

在监测工作中, 人是主观因素, 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良好的人员管理制度是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前提与基础。一是落实培训。随着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技术日新月异, 监测人员必须不断培训学习新的专业技术, 熟练掌握监测质量控制方法。人员培训不单要重视专业技术也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增强责任心, 爱岗敬业, 刻苦专研才能自觉落实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二是职责明, 建立奖惩制度确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了岗位职责, 人员配备, 工作开展需要的相关培训与教育活动, 评价工作, 考核工作, 奖罚制度等。制度建立则意味着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 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对于某些重点工作岗位而言, 要通过措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能者上, 庸者下。引入竞争机制, 给予一定压力, 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3.4 仪器设备的管理

设备与仪器可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其作用, 因此避免工作中出现问题, 落实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 重要的精密仪器及大型仪器由专人管理, 保养与维护应急设备。定期保养维护仪器设备, 按时检查校准仪器, 仪器进行计量认证, 确保监测结果精确可靠。

结束语

在当前大环境背景下, 开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又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作。需要多个方面为其提供支撑。思想上要改变以往对环境监测质控问题的认知, 从过去的轻视到如今重视。在制度上要对现有的体系进行健全与完善, 为工作开提供指导与约束。为了适应新的监测技术的发展, 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也要不断发展, 才能给环境执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精确, 可靠的数据支撑, 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摘要:环境监测工作是环保工作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基础, 有效的监测数据才能够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结果的关键, 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分析了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 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手段进行阐述。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措施

参考文献

[1] 邓力余秩松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 (12)

[2] 陈江钱少华马鑫雨曹浩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 (3)

[3] 董伟玲浅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环境科学2012增刊

[4] 雷小利封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 (8)

[5] 谭波浅析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6 (12)

上一篇:关于新疆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处置方案的探讨——以新疆拜城县某煤矿为例下一篇: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