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博士张怡筠

2024-05-25

心理学博士张怡筠(精选7篇)

篇1:心理学博士张怡筠

转自心理学博士张怡筠博客!

大学非做不可的事---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张怡筠 李康文

张博士:大学非做不可的九件事情之四——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怎么样?哈哈!我看到

很多人开始拿出纸笔,要抄笔记了吗?(全场笑)

K博士:大学是最好的谈恋爱的时间,同不同意?(全场:同意!)为什么同意?第一,闲

着也是闲着,对吧?(全场笑)

另外,有些课也没啥好上的,不如翘课去谈个恋爱,这个理由更冠冕堂皇,呵呵!

张博士:在大学的时候,两人的交往是非常单纯的,这时候最容易认识一个真实的对方。我觉得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就是多年前在大学认识了他。(转向K博士)(全场笑)

如果在大学你错过了与异性交往的大好机会,那就太可惜了!有人也许会问:“一,我不会谈恋爱,怎么办?二,我怕谈恋爱失败怎么办?”其实,谈恋爱可以做到稳赢不输的,我教大家

一个方法,好不好?哇,女生都好兴奋。(全场笑)

K博士:这位女同学,你为什么如此激动?(全场笑)

张博士:谈恋爱可以有稳赢不输的,只要你能明白一些道理。为什么我这个念心理学的人,每天掐着大家脖子说:“你给我去谈恋爱,谈恋爱„„”为什么呢?因为谈恋爱有着重要的任务。

首先,如果你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不谈恋爱,这个种族就会灭亡。(全场笑)

是啊,大家都不恋爱了,这个种族就无以延续。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上情场之前,大家都应该先搞清楚,我们究竟为何而战。大家说冲啊,杀啊,跑到半路停下来问:“咱们来干嘛的?”(全场笑)呵呵,这就不是个好方法。你得搞清楚,为什么要上情场,为什么要谈恋爱,而我的答案是,因为有两个重要的心理任务要完成。

第一,是要更好地了解自己。

很多东西口说无凭,原先你可能认为:“我是个最大方的人,我永远都不会吃醋。”但是认识一个男生后,你发觉,当他看别的女生的眼神很温柔,你就会不高兴:“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呢?你刚刚分明就是对她有意思!”于是你惊讶地发现,其实自己是个大醋坛子。

这些亲密的两性互动,会让你对自己的了解更完整,更真实。所以要想了解自己某些深层的人格特质,必须要经由亲密的两性互动才能实现,这和我们之前讲过的第二个非做不可的事——了解独一无二的自己,是息息相关的。

恋爱的第二个心理任务,就是培养爱人的能力。

我们都忘了一件事,其实,你跟我生下来都是不懂爱的。我们最会的是“被爱”,从小老爸老妈可爱我们了,我们一直觉得被爱是很棒的事,等到自己突然要谈恋爱了,才发现根本不懂什么是爱。爱是一个动词,它包含了很多行为和动作!

那怎么做,才算有爱的能力?

你不练习去爱,你就不会爱,就像你不下厨,就永远不会知道怎么做菜一样。

爱包括什么呢?一是懂得处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

今天下了课,他说我们去吃麦当劳,我说才不要,我要去吃肯德基,冲突了,怎么办?麦当劳还是肯德基?(看K博士)

K博士:麦当劳。

张博士:他说麦当劳,我说肯德基,这下麻烦大了。

K博士:(装腔作势状)男同志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能轻易退让。

张博士:这个时候就要展示你爱人的能力了,你懂不懂去谈判,去处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个是要培养和学习的,有的时候它可能代表一些牺牲和妥协。(撒娇状)“好了好了,我们就去吃麦当劳了,我知道你最喜欢麦当劳叔叔了。”(全场笑)

可是下一次可能就要轮我了,我说肯德基就是肯德基。有时候做牺牲和妥协,有时候坚持,怎么样去磨出这个功力,这就是爱人的能力。

第二个爱人的能力,是知道怎么去满足对方的情绪需求。当对方心情低落时,他的需求是什么?你该在旁边唱歌跳舞来鼓励他?还是让他一个人静静地跟自己相处一阵子。他到底要什么?我知不知道呢?给他他要的,这叫做爱人的能力。

拥有了这两项能力,即使2个月以后,他通知你:“不好意思,我要跟别的女生在一起了。”你也能兴高采烈地向他鞠躬道别:“谢谢光临,欢迎下次再来。”(全场笑)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心理任务,这也许不是一场有结局的恋爱,但这是一场超级成功的恋爱,因为心理任务完成,你就稳赢不输!

很多人用牵不牵手,来判断两人爱情成不成功,我从来不这么看。我看到很多夫妇牵手50年,每天在家里却只想把对方掐死。(全场笑)我也见过有人牵手50天,天天都过得很精彩。后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但这是场超级成功的恋爱。

K博士:来解释一下“轰轰烈烈”吧!

“轰轰烈烈恋爱”的意思是说,你的心里有波涛汹涌的感觉。如果你看着你的男友,觉得:“哦,不过就是个男人呗。”那绝对算不上轰轰烈烈。第二个,你得有非常强烈的心理收获。出发!去找寻波涛汹涌的感情,和丰富的心理收获,你就会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张博士:访问一下谈轰轰烈烈恋爱特别有经验的K博士。你觉得大学男生找女朋友首要条件是什么?看重什么?

K博士:在EQ研究专家您的面前谈这个,我有点底气不足,就分享一点点很浅薄的经验。大学时代的恋爱完全不需要成功,完全不需要有目的性。在座同学也不要那么天真,今天跟他牵手了,明天就一定要嫁给他。

大学时代不需要想太远,让关系顺其自然地发展。该到哪儿就到哪儿,会有美好的事情,也会有痛苦的事情,甚至会有很困扰的事情发生,发生了就面对它,很简单。不要预设任何的目标,就会是很好的爱情。

所有雄性动物的天性,第一就是“以貌取人”。有人看脸型,有人看体型,有人看腿形,当然这非常正常。后来我发现,女生上来也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一点都不为过,但是通常以貌取人的热度维持不了很长的时间。

张博士:所以你当年不是以貌取人找到我的?

K博士:那肯定是以貌取人嘛。(全场笑,掌声)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探索到了对方的心灵世界,触动了她的心。

张博士:谢谢!说得真是肉麻无比。(全场笑)

K博士:事实上,到了真正相处以后,就只要看顺眼就可以了。当然每个人看得顺眼的标准会不太一样。基本上,舒服就行。接下来就是个性,价值观,对很多东西的一些看法,会越来越重要。

张博士:我感觉得出来,K博士当我面讲择偶标准,非常胆战心惊,怕一不小心抖落了过去的情史,所以讲得非常含蓄。(全场笑)谢谢K博士的分享,我来告诉各位女生,找男朋友的标准吧。首先„„

K博士:(抢话)第一个,体力一定要好,要会做俯卧撑。(全场笑)

张博士:首先,要找你真正欣赏的,而不只是爱你的男人。我是在第一次恋爱的时候,悟出这个天大了不起的道理的。我的第一个男朋友(对着K博士:请你把耳朵捂起来一下好不好?)

K博士:难道我不是当事人吗?

张博士:是的„„嗯!那我讲的是我第0个男朋友。(全场笑)

K博士:我估计等一下还会有第-1,-2号男朋友„„

张博士:我估计你的估计是对的„„(全场笑)

言归正传,当年有个男生对我可好了,刮风下雨都负责接送,会买东西给我,这个人对我还

真好。我常常听女生说:“我要找个对我好的。”这句话非常危险,我要提醒大家:对你好的人,不一定是适合你的人。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找对你不好的人,虐待你的人。但只是找一个对你好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择偶标准。

张博士:不能只挑“他对我好好哦!”这种人。你必须要真的了解清楚,如果他不对我好,我是不是还很欣赏这个男人?他的价值观、办事风格、对自己的规划是什么。比如说,现在站在我身边的这个男人从来不抱怨,这不见得代表他生命中没有不好的事情,但他就是一个很沉得住气,为自己生命负责任的人。各位想想,你去哪里找这种好男人?(全场笑)

K博士:说到抱怨,其实有点小故事。说我的个性少抱怨,我还是蛮接受的。我通常非常少抱怨,不管我做事还是做人方面。因为我自己觉得,如果抱怨有用的话,那我也许会做。若是那样,那就不叫抱怨,而是就事论事,或者说投诉。呵呵!

张老师:很有意思!但是这点很重要。女孩子挑男生的时候,你要挑不抱怨、有担当的男生,这点超级重要。

不管这个人再有钱,长得再帅,只要他喜欢抱怨,你赶快谢谢他,祝他一辈子幸福,并再也别跟他联系了。挑男生要挑这些重要的特质,找到一个心理健康成熟,可以跟你一起来创造幸福感情的人!

这就是第四件事情,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篇2:心理学博士张怡筠

张怡筠

结婚不到一年的女友打电话来,悄声宣布:“我决定和他离婚了!”

这个结果来得很是突然。29岁的她之前历经了爱情的8年长跑,艰苦越过无数障碍,最终才和年纪长她一轮的老公修成正果。然而结婚周年庆还没到,却已经决定让自己从婚姻中解套。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念心理学的你应该会懂的。”“我觉得之前自己含苞待放,现在终于盛开,想到自己要终身委屈,和一个无法让自己兴奋的男人厮守,考虑再三,我决定解脱自己,让自己享受绽放的美丽!”

我是懂的,快30的她已进入“花心期”了。

我们常认为花心是男人的专属权力。事实上,心理学家们老早发现,其实男人女人统统都花心!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女人的花心期主要出现于20-30岁之间,和女性的生育高峰年龄段重叠。也就是说,花心是生物机制作

祟的结果。在最容易繁衍后代的时候,身体里的激素会隐隐作祟,督促自己吸引优秀的男性,以完成基因传递的重责大任。

然而,只要放眼21世纪的女性,你就会发现花心期因人而异。由于受教育的时间延长,很多女人直到30岁,都还留在学校读研,或是焦头烂额地找工作,因此满脑子除了读书就是工作,自己的情欲因此压缩变形,因此造就了反传统的花心时期。

而据我的观察,女人花心期发生的先后与其产生的原因其实很有关联。

若花心期出现在十几,二十岁比较年轻的时候,主要的原因是缘于“情爱不满”之故。这个时候,多半是中了浪漫小说的毒,觉得一个有魅力的女人该要被N个男人苦苦追求,个个争先恐后地提供照顾及庇护,因此可说是小公主情结。

而若是花心期出现在三十岁以后,多半是缘于“情欲不满”。女人的性需求高峰期出现在三十岁以后,所以虽然这个年龄段生育能力开始往下走,然而情欲曲线却是向上飙升。有些女人会发现自己的情欲被完全开发,而开始享受起性的欢愉,在这个阶段花心的女人要的不只是纯纯的爱恋,而是亲密的缠绵。我的这个女友就是因为在婚前感情动荡期,身体上接纳了另外一个男人,因而意识到拥有美好的性关系,其实是自己渴望并擅长的,才会在婚后不久,就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既然女人都不免花心,当花心期翩然到来,你我该如何安然度过呢?

第一,检视自己的花心本钱。

如果发现自己花花之心正在起飞,这时你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跑去买性感内衣,而是盘点花心本钱。若是恰巧单身,又没有长久的固定关系,恭喜

你!显然你的花心本钱雄厚,因此就不妨模仿Sex and City里面的性爱女王Samantha,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尽情享受花心期带来的自由愉悦,呵呵!

而万一发现手上有婚戒,身旁的男人也已经陪你走了很多年,那就得仔细想想,是否该毫无顾忌地花心到底。因为花心有尽头,而因此造成的痛苦却可能无穷无尽。

第二,花心而不黑心。

试着做一个享受花心的优点,但不需承受黑心痛苦的聪明女人。想要很多的爱么?这时候不妨开始调情而不动情。我认识一个女人,改变自己造型变得更有女人味之后,在办公室中见到任何男人都以“亲爱的”称呼,而且言语之间颇多意味深长的称赞,例如:“亲爱的,有你在办公室,我每天都迫不及待想来上班!”呵呵,这话当然是摆明的调情。然而她却从不跟这些男性在私下有一对一的约会,因为她心中有数,我只想知道自己仍是desirable的就行,不值得赔上老公的心情。

第三,发展创意花心法。

想被N个男人宠爱?想和N个男人缠绵?万一时不我与,此时的你已有婚约,不合适如此大张旗鼓,那么就来个角色扮演吧!有时,可以和亲密爱人用不同的角色出现在约会地点,演绎不同版本的“猛男追妖女”情境;或是在闺房中,将“角色扮演”进行到底,努力创造床第之间的新鲜氛围及刺激。也就是说,与一个亲密爱人,一起创造出 “与N个男人缠绵”的美好幻觉,哈!把花心尽情挥洒在自己固定的情感关系中,这个做法不但会满足自己渴望内心狂野的需求,同时也能为自己的爱情保鲜加油!

篇3:心理学博士张怡筠

林崇德:思维品质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 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智力与能力是分层次的。如何确定一个人的智能是正常还是超常或低常的呢?这主要由智力品质来确定。智力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因此它又叫思维的智力品质或思维品质, 其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水平、智力与能力的差异。它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事实上, 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是提高每个个体的学习质量, 因此在智力与能力的培养上, 往往要抓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 做到因材施教。

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很多, 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五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 思维品质是智力与能力的表现形式, 智力与能力的层次, 离不开思维品质, 集中地表现在上述五种思维品质上。

这五种思维品质, 是完整的思维品质的组成因素,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研究数据表明, 学生的深刻性品质得分最高, 反映了深刻性是诸思维品质的基础, 这是逻辑抽象思维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的创造性得分最低, 这说明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的发展, 较其他品质要迟、要慢, 难度最大。各品质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 敏捷性品质与其他品质的相关系数最高, 说明敏捷性主要由各品质所派生或所决定的;灵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相关系数很高, 证明发散思维或灵活性是创造思维的前提或表现;创造程度与批判程度具有高相关;深刻性与创造性的相关系数低, 说明抽象逻辑思维未必都能产生创造性思维, 同样说明创造性思维也未必都来自抽象逻辑思维, 因为创造性思维也来自形象逻辑思维。所有这些理论, 既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又在教改实验中趋于完善。

记者:您把概括视为思维的首要特征, 把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视为发展其智能的基础。您能简略地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吗?

林崇德:从理论上说, 概括是人们形成或掌握概念———思维细胞的直接前提, 学生掌握概念的特点, 是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高低所制约的。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迁移程度、广度和深度、创造程度等智力品质或思维品质的基础;概括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掌握规律的基础, 任何科学研究的结论都来自概括过程。

从教学实践上说, 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概括的过程;知识迁移的实质就是概括。没有概括, 学生就不可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学到知识;没有概括, 就难以形成概念, 那么由概念所引的公式、法则、定理、定义就无法被学生所掌握;没有概括, 学生的认识结构就无法形成, 于是通过学习形成一个在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技能上相互联系着的越来越复杂、越抽象的模式体系, 就会发生困难;没有概括, 学生就很难形成学科能力, 因为任何一门学科能力都是通过概括表现出来并形成起来的。以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例, 听的关键是“听得好”, 即会听, 听得准确, 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 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 这是“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说的关键是“说得清”, 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 做到词达意明、层次分明、说到“点子”上, 这是在“说”中概括能力的表现;读的要素较多, 分析课文, 即分析段落层次、提炼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是读的重点, 它正是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写作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 中小学生从“说”到“写”, 从“读”到“写”两个过渡, 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内在联系, 这里就有一个综合、提炼过程, 即概括过程。

由此可见, 概括性在思维过程中的地位以及概括能力在现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因为如此, 概括性也成为思维乃至智力训练的重要方面。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主要是: (1) 明确概括的重要思路, 引导学生从猜想中发现, 在发现中猜想; (2) 在把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中强化发现猜想; (3) 通过变式、反思、系统化, 各级推动同化、顺应的深入进行; (4) 大力培养形式抽象, 根据假定进行概括的能力。就这样, 通过概括, 学生较顺利地从认识具体事物的感知和表象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语言, 描述为概念与知识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分清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给各类概念作解释或下定义;对已有的概念逐级归类组成新的概念。

记者:在您的发言中提到了“学科能力”这一概念。请您谈谈什么是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的构成和特点?

林崇德: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 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学科能力又是衡量学生的智能乃至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任何一种学科能力, 不仅体现在学生有一定的某学科的特殊能力, 而且有着学科能力的结构;而这种结构, 不仅有着常见的某学科能力的表层表现, 而且有着与非智力因素相联系的深层因素。

我在考虑一种学科能力构成时, 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的:

首先, 某学科的特殊能力是这种学科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要探索一种学科的学科能力, 就要揭示这种学科的特殊性, 找出最能直接体现这种学科的特殊要求与特殊问题的一般能力。与数学学科有关的特殊能力, 应首先是运算的能力和空间的想象力。同时,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 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应该是数学学科的特殊能力。运算不仅是指数或数学运算, 还包括各种数学式子及方程的变形, 以及极限、微积分、逻辑代数的运算等;空间想象包括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和对二维、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运动、变换和位置关系的认识, 以及形象结合、代数问题的几何解释等。而这两种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包括数或数学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基本思维形式以及比较、分类、概括、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法。运算、空间想象和数学中逻辑抽象思维, 共同构成数学能力的一般能力系统。每门学科都有特殊性, 所以要揭示每门学科能力的特殊表现, 例如, 自然科学学科, 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要涉及实验能力;思想政治课学科须有观点采择和明辨是非能力, 等等。所有这一切有关能力, 它们体现了某一学科的特殊能力, 作为这种学科能力结构的表层成分。

其次, 一切学科能力都要体现智力与能力的特点。我在教改实验中, 强调概括能力的基础作用, 强调思维品质的参与结构。人的思维是语言的思维或理性的思维。语言有两功能, 一是指示性, 二是概括性。在学科能力的结构上, 概括有三个重要表现:一是掌握了概念, 尤其是科学的概念, 因为掌握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形成了概念—判断—推理, 且越来越多地使逻辑思维形式趋向成熟和完善;三是借助内部言语, 使概括不断“深化”“内化”和“减缩化”, 在思想深处越来越多地“存储”了类化、减缩化、密集化和知识系统。学生的学科能力正是其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化而形成的。抓住了概括能力, 也就抓住了学科能力的基础与核心问题。学科能力的结构, 应有思维品质参与。任何一种学科的能力, 都要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发展, 因此, 一个学生某学科能力的结构, 当然包含体现个体思维的个性特征, 即个体思维品质。离开思维品质, 无所谓学科能力可言。

第三, 按大学科分类, 学科可归纳为理科与文科, 这相应地与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逻辑思维、认知和社会认知紧密地联系着。一般说来, 理科的学科能力, 更多地要与抽象逻辑思维, 与认知相联系;文科的学科能力, 更多地与形象逻辑思维, 与社会认知相联系。至于大学科下属的具体学科, 当然大致地要和大学科的思维或认知成分相对应, 但具体学科可以作具体分析, 包括交叉学科, 更有其特殊性。不过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逻辑思维, 认知与社会认知却体现着建构不同学科能力中思维或认知成分的特色。

学科能力有四个特点: (1) 学科能力以学科知识为中介; (2) 学科能力是一种结构; (3) 学科能力具有可操作性; (4) 学科能力是稳定的。

记者:在您主持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各实验点的一个共同的突出的措施, 即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或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一个学生的成才, 不仅要依赖于智力因素,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非智力因素或非认知因素。请您谈谈非智力因素的结构, 及其与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林崇德: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能力或有关的一切非智力、非能力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一个整体, 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非智力因素的结构,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情感因素, 我们在研究中抓学生的情感强度、情感性质和理智感的培养;二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意志因素, 我们在研究中重视学生目的性、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培养;三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 即需要的形态, 我们在研究中抓学生理想、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四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气质因素, 我们研究中重视学生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灵活程度问题;五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性格因素, 我们在研究中重视学生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 个体是否勤奋, 将是直接影响一个人是否有成就的关键。

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来看,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智力发展和学习活动中, 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动力作用, 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动力。在研究中看到, 优秀学生并非个个都有天赋, 他们出色的成绩, 多数来自学习的动机系统, 包括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 我们在研究中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 积极情感的调动等诸多方面。二是定型作用, 良好的智力与能力的固定化, 往往取决于学生主体原有的意志、气质、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及智力与能力的各种技能重复练习的程度。三是补偿作用, 即非智力因素能够补偿智力与能力的某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勤能补拙”的事例在我们教学中是屡见不鲜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自信心和果断性等性格特征, 勤奋、踏实的性格特征, 都可以使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克服因知识基础较差而带来的智力与能力上的弱点。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中, 我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使优秀学生“锦上添花”, 给暂处后进学生增加信心和动力。于是, 我们对实验班教师要求是掌握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性质, 并要求他们对学生培养非智力因素时, 重视从整体性出发。我们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还提出四条主要措施, 即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习惯。

记者: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或“思维品质培养”的“干预”实验必须依靠中小学教师来完成。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智能培养与训练效果的关键。因此, 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也必须要研究教师, 提高教师素质。请问您是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素质的?

林崇德: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中教师的作用太重要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实验方案等等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操作, 去实施, 去完成。什么叫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就是中小学教师执行一定实验措施的实验, 是依靠教师并控制教师某些教育行为的实验。干预成功, 实际上是一种教师教学教育改革的成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必须依靠教师, 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 让教师掌握干预措施, 才能保证教学教育实验的成功。

什么是教师素质呢?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 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结构有五种成分: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育监控能力, 以及教师的教学教育行为。教师素质的这五种成分也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教师的师德、教师的知识和教师的能力。实验点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 反映了实验点教师的师德、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中, 我又提出了“如何提高教师素质”的课题。这就成了我国最早涉及到“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验问题之一。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有很多, 我从自己教改实验的实践中体会到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 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之所以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 是因为通过参加教育科研, 可以学习教育理论, 不断懂得教育规律;可以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 不断地与先进思想接轨, 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可以明确教育改革的实质, 更好地当好教改骨干;可以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意识, 改变他们的角色, 因此, 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课题组的经验证明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完全可能的。近30年来, 参加我们课题组的中小学教师上万名, 他们与我们一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 并发表了400多篇的研究报告, 其中10%以上的文章发表在相关核心杂志上。与此同时, 所有研究报告几乎都突出一条:实验学校学生思维品质乃至智力提高了, 学习成绩超过了相邻学校或非实验点班级的学生。我和这些中小学教师一起完成了从“七五”到“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国家重点或教育部重点项目。实验点的绝大多数教师的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我认为教育是一种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促进人发展了, 推进社会发展了, 搞的就是好教育、出色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篇4:心理学博士张怡筠

先简单地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张怡筠,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心理学家,所以我高考的时候第一志愿就是心理系。我觉得帮助别人恐怕是这辈子最好的财富,我从美国的学校毕业之后,就留在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1993年4月我回到了台湾,在台湾一所大学担任研究所的副教授。我在学术界待了11年,可能各位对我比较熟知的是我在电视上参与的一些活动。2003年开始,除了台港地区之外我担任了内地一些电视节目的嘉宾,如上海的《心灵花园》。

我不是一个理财专业人士,可我又是一个理财专家,我非常喜欢这个称谓。我跟各位一样都有很多的投资实践,很高兴能和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经验。

情绪会左右投资决策

我从1996年到现在一直在做情商方面的研究,我带着研究生在两年的时间里,跑了各种各样的投资理财场所,我们研究后发现,在投资活动当中,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投资决策。

比如,很多人都认识到尽早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但是有的人想了很多年还没开始实施投资的行动,知道该做可是还没做,这个迟疑和担忧就是情绪了。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但是迟迟没有行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理财是有风险的,万一投下去血本无归怎么办?这种担心就影响了投资行为。

投资理财的获利原则非常简单:从低买进从高卖出。这个操作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关键是为什么都做不到?譬如说从低的时候买进,但是股价一直掉谁会买进,这时候恐惧阻止了你的投资。等到股价不断地往上涨的时候,要不要出手?什么时候出手?这时候我们的贪婪会影响我们做正确的决定。我们往往看到亏的部分没看到赚的部分,在股市里面如果每个人都用理性判断的话投资获益是非常容易的事,然而你们跟我都是人,我们有情绪在作祟,所以就导致我们投资获益的比例会大幅下降。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做研究,真正从股市当中投资获利的比例非常低。

所以我说投资当中这个舞台上真正的主角不是你,不是我,是我们的情绪。如果我们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就无法获利,更糟糕的是我们不但无法从经济上获益,更惨的是会赔上心情和幸福,这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在股市不断下跌的时候该如何处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停损点,果断了结,这样才能做到在盘点财富的时候,不至于因为自己资金的损失,让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不断地往下掉。

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在做任何投资决策时,能够和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的话,这个结果会截然不同。

如何调节投资中的情绪

在投资当中最常产生的情绪是什么?炒股之后觉得总是有什么揪着自己的心,希望自己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或者是将近正确的。从此之后我就有牵挂了,牵挂我的决定是不是正确,未来会有什么走向,有这种牵挂的感觉我们的心情就不会轻松了,你的这种感受其实就是焦虑。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市场出现下跌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开始焦虑起来,担心后面会不会都赔光了,这时候会有很多焦虑的感受。有人买了一只不停亏损的股票,就像面对一段无法挽救的婚姻,该不该抛出就跟是否应该离婚一样困扰着他。在事情上花出去所有的成本,比如耗费的时间、金钱等,当这些成本无法回收时,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沉默成本。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离开一个不健康的婚姻,为什么不愿意放弃一个没有价值的股票,原因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这些沉默成本再也无法回收。

我们可以提供两个自我调节的方式:

第一个是当我们压力过重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们一开始说心情是幸福的温度计,而破坏幸福最大的杀伤力就是压力,如果我们能够掌控压力就会发觉没有人不会有幸福感。我一直认为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就是没有人可以影响你的心情,没有人可以抢走你的幸福感,这种感觉会让你一辈子都受用。

我们来做一个为大脑减压的练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脑SPA练习。我们都知道压力荷尔蒙会大大影响到我们,如果这个时候做任何投资理财和爱情的决定是非常不聪明的,我们中国人说欲速则不达,从情商的角度来看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所做出的决定的质量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先来把这个压力的感觉赶走。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发现对于压力最有效的身体放松技巧是1:4:2,做一次深度吸气之后,以4倍的时间保持不吐气,然后以2倍的时间慢慢把气吐干净。这种训练可以让你减轻压力,意念集中,让自己大脑中讨厌的荷尔蒙消失无踪。

第二个当我们很愤怒的时候该怎么办?

愤怒不加以管理就会延伸出压力,从而做出不正确的决定。在盛怒之下如何保持冷静,心理学的方法是数颜色法,最好的方式是先不开口,环顾周遭的颜色,比如这个会场一看这个桌子是白的,二再看他的大衣是黑色的。情绪反应的关键时间是六秒半到七秒之间,如果有一个刺激出现,如果能够在六七秒秒钟之后再做决定的话,你的情绪往往就平复。

数颜色法千万不要数出声来,一定要在心里默数,听起来有点怪异,但是它有非常深刻的学理根据。简单地来说,控制我们情绪的枢纽是在我们大脑中间偏后下方一个像杏仁核一样的东西,它可是掌握我们所有情绪的枢纽,当我们在数颜色的时候其实是不断刺激大脑的理性中枢恢复功能,理性的想法就会回来。

篇5:张怡筠:还请你多多“出轨”

别担心,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在挖掘隐私 ,也非让人难堪,问这句话,主要是想提醒你,该开始常常“善意的出轨”了,

所谓“善意的出轨”,我指的是出乎常理,突如其来的去做一些善意的举止。而“出轨”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一份不求回报的善意。

我有个朋友曾告诉我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开车从桃园到台北上班,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正要交钱的时候,收费的小姐居然跟他说,不用了,因为刚刚前面有辆车子里的小姐选出了一叠回数票,说是要替后面几部车一块儿付通行费。

“为什么呢?”他问。

收费站的小姐回答:“我也这么问她,结果她说今天是她的生日,所以想要让大家跟她一起高兴一下。”

哇!多令人意外的礼物!

这个来自一位陌生人的突如其来的好意,让我这个朋友一天都很high,连原来最不能忍受的塞车之苦,也都变得无足轻重了。他甚至于发现,自己居然在匍匐前进的车里吹起了口哨,而且一哼就是一天。

“我发觉人类突然变得可爱了!”我的朋友兴奋地下来结论。

而这份“出轨”的善意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超乎想象的。

我自己就曾是受益者之一。

在十九岁生日的那一天,我跟几个大学的死党从政大跳上公车到台大附近,找了一间面包店楼上的西餐厅坐下来,一起帮我庆生。

正当我们几个小女生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地相互糗来糗去之际,楼下面包店的小姐端了个生日蛋糕上来,上面写着“祝生日快乐”,我还记得很清楚,蛋糕上面写的是女字旁的“”。

在一阵惊讶之际,我们问:“是谁送的?”

结果她说:“那位先生特地交代,绝不能告诉你们他是谁,他只是特别要我跟大家说声‘祝你们生日快乐’!”

这下我们几个女孩可愣住了,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然后就开始七嘴八舌的猜,到底是哪个好心的男生,做出这么令人感动的事?

我们一边猜,一边也开开心心地把蛋糕吃光(怎么能辜负人家一片好意呢?!)

当然,最后猜了半天也没什么结果,“嫌疑犯”是有好几个,可是照理说,应该没有人会神通广大地知道我们现在的下落的,

吃完饭后,我不死心地到楼下柜台,苦苦哀求那位小姐说出真相。她这才告诉我,其实送蛋糕的人,是刚才坐在我们邻桌的两位先生,而他们刚刚才走。

这下子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份惊喜是来自两个陌生人!

那天我们四个女孩离开的时候西餐厅的时候,心情非常的好,我们甚至跑到台大校园里去,放声高歌了起来。只因为我们发觉社会上有这么温暖的人 ,会如此突如其来地去传达一份善意给陌生人。

这世界真是酷毙了!

十九岁的生日蛋糕早已消失无踪,然而它所带来的感动,却一直陪着我长大,而让我即使在生活低潮时,也从未失去对人性的正面看法。

近来翻看报纸的社会版,总是惊愕于愈来愈多的光怪陆离事件。有人因为停车发生口角,而挥刀砍人至死;有人不耐父母唠叨,居然血手弑亲无悔,也有人被债务逼急了,狠心绑架自己好友。

在感叹社会似乎日渐败坏之际,也不禁让人思忖,怎么大家都愈来愈缺乏挫折忍受度了呢?

美国心理学家高曼(Goldman)曾经说,EQ高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挫折忍受力。

EQ高的人在面对挫折时,能不受挫折影响而坏了心情或乱了方寸,并且能坚持下去,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篇6:张怡筠:美丽的心灵魔法大师

在此之前,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似乎并没有把这个风姿绰约的女人的精力消耗完毕,相反,一身淡淡湖蓝色的装束反而更衬托出她清爽和怡人的气质。在慕名前来的福州粉丝面前,她丝毫没有学者惯有的严谨态度,亦无专业心理学家固有的审视目光,而是用温和的眼神,爽朗大方的谈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个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美十一年,任教过大学,担任过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还凭着率性游走过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已界不惑的女人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凭借自己的努力,已在中国的心理学界独树一帜,形成了“轻松说道理,明确讲做法”的个人风格,在媒体界频频上镜,风靡国内。

之所以会立志成为心理学专家,最初的动力来自妈妈。在她还只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的时候,妈妈的脾气偶尔会不好,因为小张怡筠的调皮打她的小屁屁。可是后来有一阵子,妈妈忽然变好了,再也不打人,还成天和颜悦色的,但家中的沙发上却冒出了很多书。张怡筠琢磨不透,妈妈为什么转变如此巨大,这里面一定有秘密。有一天晚上,她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就去翻沙发上的书,发现全是关于心理学的书,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去上心理成长课程了,难怪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于是年幼的她感觉这门学问应该很有意思,就希望自己将来能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做个影响别人的人。立志之后,她再也不曾改变过儿时的梦想。后来在大学联考填志愿时,张怡筠铁了心从第一志愿到第三志愿栏里填的全都是“心理学专业”。

幸运的是,她如愿以偿地实现了理想。从台湾政治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便赴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再返回台湾,然后到上海发展,这一路走来,算起来共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来因为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张怡筠感觉自己已升级为世界公民,对此她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在每次演讲中她都微笑得很美丽,并充满激情,同时将这份激情传递给现场的每个人,和他们产生共鸣。“因为我真的认为那些演讲和传达很重要,所以第一次演讲和第N次演讲对自己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情绪体验和传达”,她说。

曾经在一场五百强企业的职场培训中,一位非常优秀的从硅谷回来的高级管理者在上课期间和她镇定自如地一问一答。其实他的内心其实早已是抑郁不堪,但是当时的她完全没有觉察。课程结束后,他写了一封英文信给她,坦言内心的困惑。他说以前从不相信心理学有什么用处,但上完她的课后感觉真的是有效的,本来是要辞职要离婚的,痛苦得很,然而听了她的演讲后觉得自己大可不必这么做,完全可以留下来并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这位先生让张怡筠非常的感动,她说这些温暖的话对她来讲是最大的动力。

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实用的知识,把深奥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不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有多厉害,在乎的是自己能够帮上对方多少忙,当想法这么一转弯的时候自己的话语就可以被对方理解。这也是张怡筠在给企业做培训以外同时配合媒体过程中较深的感触。很多学者在配合媒体的时候心里通常都有个障碍,就是很希望大家知道自己有多厉害多专业,而张怡筠很早就把这个想法抛在脑后,真诚地和对方进行沟通,并对之乐此不疲。因为她深谙积累情绪能量的技巧,并以此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让他们学会生活和微笑。

对话张怡筠>>>

(M=市场瞭望,Z=张怡筠)

内陆之缘>>>

M:您和大陆媒体合作的缘分主要来自哪些呢?

Z:我在1996年出了第一本书,叫做《EQ其实很简单》,因为运气很好,登上台湾金石堂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于是开始有媒体找我配合,那时候我还在学校做全职教授。2003年SARS期间,接到上海电视的一通电话,对方说希望我能来上海配合一个节目。我因为喜欢玩,只要时间允许,有邀约就会去,于是就这样开始,倒是没有处心积虑往内地的媒体发展,纯属无心插柳的一个状态。但是来了之后非常喜欢这里的媒体,原因是内陆媒体没有台湾媒体那般的怪力乱神。对我而言,我是崇尚科学的人,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应,反而觉得内陆的媒体空气一片新鲜,比较喜欢,慢慢配合的时间就多了。

M:请问今年的工作计划?

Z:主要分三大块,一个是和媒体之间的配合,除了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之外,今年会大幅度减少和《心灵花园》的合作,而下半年会有新的节目出来;另外是做孩子的情商培训,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项目,在今年夏天会在国内几大城市进行拓展;同时我们刚完成讲师团队的培训,这是我自己打造的一个团队,接下来会和一些企业做互动。

企业咨询管理培训经验>>>

M:你曾经为几百家企业做过培训,请问大致是哪些内容还是说每次都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呢?

Z:我主要做企业的“情绪生产力”跟员工的工作情商这两大块。最常做的培训内容包括“压力管理”和“魅力领导”,还有就是EQ销售,利用情商技巧来达成销售目标。另外是做“客户服务”和人际沟通这块,都是从情商的角度出发,这部分做得还比较多。

M:您曾经在美国做过企管咨询顾问,请问您在国外和国内所接触的企业对企业管理培训『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Z:我觉得现在是越来越接近了。以前我在美国做顾问的时候,企业主是非常关注员工的心情状态。他们知道员工的心情状态也是企业的“情绪生产力”。如果员工状态很糟,他们就没有办法产生很好的生产力。我觉得在亚洲,刚开始的时候企业主还没有这个意识,领导仅仅是把员工当成生产工具,可是现在你们会发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有着很先进的领导管理概念,也把员工当成很重要的资产,也会把他们的情商当成非常重要的“情绪生产力”,就会开设很多情商课程,还有员工协助计划服务(EAP)等,也就是员工情绪有困扰的话,他们会找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员工进行会谈。这些服务都由企业来买单。这块项目在内地现在也做得越来越火。我觉得现在的企业主已经意识到,企业要长久生存,人是关键根本,如果能不断挖掘员工内心的“情绪生产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M:目前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企管咨询培训似乎不是特别重视,反而是大型企业较容易接受EQ培训,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Z:可能你会很惊讶,来找我的企业不仅是只有大企业。我跟五百强企业合作比较多,因为我可以用英语演讲,这样外资企业和我合作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您会很惊讶地发现,在我国内地有很多企业,他们的规模不是很大,有的才一两百人,可他们的企业主非常重视这块培训。我觉得不是企业大小的问题,而是观念有没到位的问题。让我感动的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参加培训的时候,他们的董事长会坐在第一个位置,还特别努力地在抄笔记,让我觉得这个企业特别有希望。我觉得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提供员工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同时去关心他们的心情状态,然后培养他们的工作情商,是一举数得的事情,不但对员工好,对公司好,对企业领导好,对企业的整个发展都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M:您觉得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呢?

Z:首先他必须要非常了解自己,有足够自信;其次必须要对员工的情绪敏感度要很高,能够知道每个人的一些状况;第三他有办法去平衡组织各种不同权利派系的问题。第四,我在做“魅力领导”的研究中发现魅力领导者有种人格魅力,就是当他说话的时候下面人都很愿意听,那什么样的人才有这样的魅力呢,基本上他是很关注员工,有些时候他会有一些反传统的管理行为。我就碰到过一个中型企业主,每次公司聚餐后,按常规来说,通常是员工送老板回家,他不是,他开着车送员工一一回家,完了自己再回家。

M:您认为企管咨询培训对促进企业的发展会有哪些好处?我想就您实施的几百家企业咨询单位中,是否可以总结出一些体会。

篇7:张怡筠:和幸福的人鬼混

一个整天“教”别人如何幸福的人,自己就一定是幸福的吗?

这是采访张怡筠时问的第一个问题。

“我觉得任何一个教别人的知识的人应该walk the talk——说到做到。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即使讲得再好也没有说服力。我不以幸福教导者自居,但我很乐意于将心理学界很多关于幸福的原则观念跟大家分享。”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导者都一定能walk the talk——“我念大学的时候,有老师在课堂上说,我们要多和别人沟通,但下课后他自己躲起来不和别人讲话,他说一套做一套,只能说课本上的东西。”张怡筠当时感触很深,“比如人家叫我去讲时间管理,我从来不去,因为我自己的时间管理就一塌糊涂,真要是上了讲台,我可以忽悠两句,但心里很虚。”

这个大学时以第一志愿考进心理系,并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写过多本关于情商的畅销书,在多家企业做专业企管顾问,来自台湾的心理学专家微笑着说:“我给自己的生活打90分吧。”

95%的不幸福都是自找的

张怡筠把丈夫李康文的书房给砸了。

“那个惨剧就是有一天我回家,书房一打开,一看傻眼了,因为桌上的一堆东西,被搞得稀里哗啦的,就好像家里有一个小女儿把你的衣服搞得一团乱。反正该找的资料也找不到了,等等。”时隔多年,“受害者”李康文依然记得当时的“惨剧”状况。

何以一向态度温和的情商专家张怡筠也无法化解心中的不满,要做出如此过激的举动?

“很明显我就在说,你要多注意一下我们的家庭生活。”心理专家不是圣人,也有不高兴发脾气的时候。而那时李康文由于工作很忙,常常忽略陪伴妻子,家务事更是不管不问,一气之下,张怡筠就把他的书房给砸了。

“就我而言,排序顺位是家庭、事业、财富。”张怡筠拿出了调查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进行过研究,对幸福的贡献因素来说,财富占10%。剩下的都跟口袋里的钱没什么关系,这个研究够大,样本来自全世界,很有参考价值。”在那个调查中,和幸福有关的90%来自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其中以家庭关系为最。

“很多时候不幸福不快乐的状态都是自寻烦恼,据我观察,95%的不幸福都是自作孽不可活,这些都是自己可以调整改变的。”

张怡筠和丈夫现在分居两地,但实际上他们却没有感到疏远。“原来是他的工作超忙,在全世界飞来飞去。那个时候我在家的时间多一点,扮演支持他的角色。最近几年我的工作忙碌起来后,我们做了很好的调整,我留在上海,他从台北每周三飞过来,周日飞过去。我们做了很不错的弹性调配,只要有可能,我们都在一起做事情。”

张怡筠刚和先生到温州参加了一个活动,去的时候还在雁荡山玩了3天才回来。“我们尽量把个人时间和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会多很多。现在其实一个星期大半的时间两个人都在一块儿,而且在一起的时间质量都很高。”

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让幸福跟上财富的脚步

有一次半夜两点多,张怡筠的电话响了。“一般这个时候还打电话的都是很熟悉的朋友,但是我没想到是一个很陌生的男士的声音。”对方报上大名后张怡筠有点惊讶,对方是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家财过百亿,风度翩翩,众人艳羡,没想到在电话里却几乎到了哽咽的地步。他说:“大家都很羡慕我,但我却在想我有多失败,我和老婆的关系很不好,我的孩子在美丽也不愿意叫我爸。我有这么多钱却一点也没有幸福感,必须要跟人聊聊,不然就要疯掉……”

家财万贯,痛苦不堪。越富越悲剧,这个例子堪称典型。“我的观察是,现在社会变化很快,企业发展的速度和积累财富的速度也很快。然而积累幸福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财富的增长。这种落差会让人不知所措。”在张怡筠看来,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生命目标。“读名校,赚钱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自己以为做了这些以后就能过上很好的日子。但是当发现赚了钱却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幸福感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这个落差就会让人感到很难受。”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深夜电话的故事。“那个企业家当时很苦恼,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一辈子都在埋头奔跑,最后一抬头发现自己走错了道路,幸福在另外一方。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肯定不这样过。”

“这其实是件好事,自我理解和自我改变是一个想要幸福的人最重要的两种能力。”张怡筠说,“他打电话来和我讲这些事,其实已经在朝这条道路上走了,而很多人奔跑终身,却从没有省思自身,这很可惜。”

至于后来,事情的结局尽管并不非常圆满,但那个在深夜哽咽的富豪也已走出了当时濒临崩溃的状态。“他把一部分工作授权出去,花了很多时间改善和家人的关系……可以说,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轨迹。”

身体健康、亲密关系(和家人)、社交关系(和朋友)、工作(自己是否乐意工作,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张怡筠列出了关于幸福的几个支柱。“当你感到不快乐不幸福的时候,顺着这几条线去对照。发现哪里有缺失就去调整。”

张怡筠曾写过一首歌,名字叫“幸亏没有更糟”。是的,幸亏没有更糟,当你发现幸福其实在另一个方向时,就转头向她跑去。“那永远也不晚。”

关于幸福的“窃听报告”

(BM=BIZMODE Z=张怡筠)

BM: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

Z:快乐是一种短暂的感官上的愉悦感受。幸福则是深远与长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钱是可以买到快乐的,但未必买得到幸福。

BM:感到不快乐不幸福的时候如何让自己摆脱那种状态?

Z:应该说感受到不快乐并不是件坏事,它是一个信号,提醒你需要调整了。如果是我,我会首先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半小时不太说话,跟自己做一些对话,闭上眼睛冥想,让自己找回安静、沉淀。有困扰的时候我会和先生沟通。

BM:你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吗?

Z:我给自己的分数超过90分,你永远没法说是完美的状态,但是我自己还算满意。

BM:打90分的理由是什么?

Z:我在做自己超级喜欢的工作。我很满意我和另一半的关系,一路走来,今年结婚20周年。感觉蛮好。我觉得我的身心健康,很忙,但从不生病。心情超High无比。还算不错。

BM:工作之余最喜欢做什么?

上一篇:平安计划书下一篇:高安生态保护扶贫工作总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