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

2024-05-04

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精选8篇)

篇1: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

某某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稽核流程

一、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某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及《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特制订本程序。

二、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之控股子公司。

“控股子公司”是指本公司持有其50%以上的股权,或者持股50%以下但能够决定其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的组成,或者通过协议或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控制的公司。

2.2对控股子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进行稽核,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1、财务计划,成本计划或公司预算的执行和决算情况;

2、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3、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

4、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特别是对外投资、购买和出售资产、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务等事项进行重点稽核;

5、经济合同的签定及履行情况;

6、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7、公司董事会交办的其他稽核计事项。

三、稽核的方式和实施部门

3.1公司稽核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实物,向有关部门或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通过计算、测量、拍摄、调查、化验、询问、盘点、函证、分析性复核等方式取得证明材料,记录审计工作底稿。

3.2对控股子公司稽核工作由公司【法律审计部】组织实施。

四、稽核工作计划

4.1法律审计部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全年控股子公司稽核工作计划,报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批准后作为控股子公司稽核工作计划。在内稽核项目发生变化时,报公司批准对稽核计划进行修订。

4.2法律审计部应根据控股子公司稽核计划和部门内部实际情况制定季度工作计划,按计划分配力量、安排工作时间;季度终了,对季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相应调整下季度计划。

4.3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公司董事委托进行专项稽核。

4.4稽核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制定稽核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稽核工作程序

5.1确定稽核对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稽核对象,组成稽核工作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

5.2下达稽核任务通知书。

在实地稽核前,法律审计部应向被稽核单位下达稽核任务通知书(或传真送达稽核任务通知书副本),以便对方做好接受稽核的前期准备。受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公司董事委托进行专项稽核时,须提前十五日向被稽核单位下达稽核任务通知书(或传真送达稽核任务通知书副本)。

5.3实施稽核业务。

稽核人员在实地执行必要的稽核程序,取得必要的稽核资料;被稽核对象应根据稽核要求及时提供与稽核项目相关的账目、报表、文件及其他资料,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积极配合稽核人员开展工作。

5.4撰写稽核报告。

对取得的稽核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形成稽核结论,由稽核项目负责人签字,向分管领导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交稽核报告。

5.5做出稽核处理意见。

法律审计部对稽核工作报告进行审定后作出初步处理意见,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批准后通知相关单位。

有关单位应按稽核报告和处理意见及时作出处理,并在稽核报告或处理意见规定时间内将处理结果报告法律审计部。对稽核报告和处理意见如有异议,可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裁决处理。

5.6进行后续稽核。

法律审计部门安排人员在期后追踪稽核处理意见的执行情况,保证处理意见的最终落实。

六、附则

6.1本制度由公司法律审计部负责制定并解释。

附件:《稽核项目表》(示例)

二〇一〇年七月三十日

篇2: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

1、目的2、范围

本公司稽核范围,定为账务、业务、财务、总务、监验五项,除另有规定外,均依本办法规定处理。

3、职责

3.1本公司稽查工作,由管理部门随时指定适当人员执行稽核工作。

3.2 稽查人员对于所审核的事项,应负责任,必要时,并应在有关账册簿加盖数视事实需要而定。

3.3 稽核人员除依照规定审核各单位所送凭证账表外,应分赴稽查,每年稽审次数视事实需要而定。

3.4 稽核人员前往稽核之前,应先准备及收集有关资料,拟订计划及进度表,事前并应将各单位以往审核报告详予研究以作参考。

3.5稽核人员于执行任务时,应依据各项有关规定办理。

3.6 稽核人员有保守财物上所稽得秘密的责任,除呈报外,不得泄露或预先透露予检查单位。

3.7稽核事务如涉及其他部门时,应会同各该有关部门办理,且应会同报告,如遇有意见不一致时,得单独提出,以书面报告,一并呈核。

3.8稽核人员对本公司各单位执行稽核任务时,可随时向有关单位详尽查询,并调阅其账册、报表及有关档案,必要时并得请其出具书面说明。

3.9稽核人员执行工作时,应将稽凭证(或公文)交由单位主管验明

外,工作态度力示亲切,切忌傲凌或偏私。

4、方法与过程控制

4.1注意事项

4.1.1记账凭证的审核或检查进,应注意下列事项:

4.1.1.1每一交易行为发生,是否按规定填制传票,如有积压或事后补制者,应查明其原因。

4.1.1.2会计科目、子目、细目有无误用,摘要是否适当,有无遗漏、错误以及数字的计算是否准确。

4.1.1.3转账是否合理,借贷方数字是否相符。

4.1.1.4应加盖的戳记及编号等手续是否完备,有关人员的签章是否齐备。

4.1.1.5传票所附原始凭证是否合乎规定、齐全、确实及手续是否完备。

4.1.1.6传票编号是否连贯、有无缺号事情,装订是否完整。

4.1.1.7传票的保存方法及放置地点是否妥善、已否登录日记簿或日记表。

4.1.1.7传票的调阅是否依照规定手续办理。

4.1.2账簿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4.1.2.1各各种账簿的记载,是否与库存表相符,应复核者是否已复核,每日应记的账,是否当日记载完毕。

4.1.2.2现金收付日记账收付总额,是否与库存表当日收付金额相符。

4.1.2.3各科目明细分类账揭户或子目和未销讫各笔之和,与总分类

账各该科目之余额是否相符,是否按日或定期核对。相对科目之余额是否相符,有无遗漏事情。

4.1.2.4各种账簿记载错误的纠正划线、结转、过页等手续,是否依照规定办理,误露的空白账页,有否在划“×”处盖章证明。

4.1.2.5各种账簿有无未经核准自行改订者。

4.1.2.6活页账页的编号及保管,是否依照规定手续办理,订本式账簿有无缺号。

4.1.2.7旧账簿内未用空白账页,有无加划红线或加盖“空白作废”戳记注销。

4.1.2.8各种账簿的保存方法及放置地点,是否妥善,是否登记备忘录,账簿的销毁,是否依照规定期限及手续办理。

4.2业务稽查

4.2.1库存检查时,须注意的事项:

检查库存现金应随到随查,如在营业时间之前,应根据前一日库存、今日库存数目查点,如在营业时间之后应根据当日现金簿中之今日库存数目现款、银行存款查点,如在营业时间内应根据前一日的现金簿中今日库存数目加减本收支数目检点。支票签发数额与银行存款卡是否相符,空白未使用支票是否齐全,作废部分有无办理注销。

4.2.2现金是否存放库内,如有另存放他入者,就即查明原因。

4.2.3库存有无以单据抵充事情。

4.2.4托收未到期票据等有关库存财务,应同理检查,并得核对 有关账表、凭证单据。

4.2.5检查库存除查点数目核对账目外,并应注意其处理方法及放置区域是否妥善,币券种类是否分清。

4.2.6金库钥匙及暗锁,密码表的掌管及库门的安全,金库放置位置等到是否适当,严密办理。

4.2.7汇出汇款寄回的收据,是否妥为保存,有无汇出多日尚未解决的汇款。

4.2.8内部往来未达账,是否按月填制未达账明细表查对,账单是否依序保管。

4.2.9内部往来账是否经常核对。

4.2.10营业日报表的记载是否与银行存款相符。

4.2.11检查各种周转金及准备时,应注意其限额是否适当。有无零星付款的记录。所存现款与未转账的单据合计数,是否与周转金、准备金相符,有无不当的垫款,或已付款而久未交货的零星支付过请购案件。

4.2.12报表检查应注意的事项:

a)各种报表是否按规定期限及份数编送,有无遗漏。

b)各种报表内容是否与账簿上的记载相符。

c)数字计算是否正确,签章是否齐全。

d)报表编号、装订是否完整及符合规定。

e)报表保存方法及放置地点是否妥善。

4.3财务稽查

4.3.1检查有价证券时,应与有关账表核对,须注意的事项:

a)购入出售有无核准,手续是否完备。

b)证券种类、面值及号码是否与账簿记载相符。

c)债券附带的息票是否齐全,并与账册相符。

d)本息票带的息票是否齐全,并与账簿相符。

4.3.2检查各种质押寄存品及其他有价值的凭证单据时,有无漏记,应注意其是否存放库内,并应根据开出收据的存根副本及有关账册与库存查核是否相符,有无漏记,如有另存其他地点者,应查询原因应检阅其有关单据。

篇3: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

当前, 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律, 主要是由《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组成的法律群。在这个法律群当中, 虽无金融控股公司的明确规范, 但从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业务角度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法律规制。从我国监管机构设置来看, 金融控股公司应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区分子公司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管。三会于2004年共同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 (以下简称《备忘录》) 。在《备忘录》第8条,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做出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公开文件中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

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 立法观念落后。

目前, 我国仍旧秉持传统的立法观念, 按照“宜粗不宜细”、“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开展立法活动。在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立法问题上, 直接导致立法严重滞后, 以至于在金融控股公司实践了数年之后, 尚无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计划。

2. 监管制度供给不足。

根据对上一问题的分析, 我国目前尚无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的专门法律制度。《备忘录》虽然规定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 但仍存在《备忘录》不是法律, 对金融控股公司没有强制力;对产业资本控股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定不明确等问题。

3.《备忘录》确定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备忘录》第8条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的规定, 虽然与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相适应, 但其弊端依然很明显:一是如上文分析, 产业资本控股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监管存在空白;二是三会之间的协调机制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三是三会各管一摊, 母公司监管按业务划分, 可能导致重复监管或无人监管。

三、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1. 立法模式选择。

为了解决监管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 国内学者就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地位的确定提供了三种可以选择的模式。“一是制定专门的金融控股公司法;二是修改《公司法》, 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修订;三是金融监管当局先制定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法规, 在成熟的基础上再发展为金融法律。”从我国的金融立法实践来看, 笔者认为, 在近期制定综合性金融法律或专门法律来规范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尚不现实。在我国, 金融机构的整合、金融创新还处在逐步展开、渐次形成自身特点的阶段, 不适合马上进行经验总结并上升为法律。而如果采取修改现行法的模式, 则有悖于法律应当稳定的原则。因此, 采取第三种立法模式较为合理。先由国务院在总结现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规, 待实践成熟后, 再制定专门的金融控股公司法比较合适。

2.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规的主要制度架构。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制度, 监管机构的设置, 及母公司责任制度等。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制度中, 应当合理确定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条件。即在《公司法》对公司设立条件的一般规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设立标准, 并应当考虑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结构, 使其能够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

关于监管机构的设置, 在学界有一个共识, 就是应当由综合性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进行全面监管, 而且该综合性监管机构还应具有协调各专业监管机构的职能。但目前对综合性监管机构采取新设一个金融监督委员会, 还是将综合性监管职责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仍有争议。笔者认为, 采取将综合性监管职责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的做法比较可取。因为, “一行三会”是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机构设置的客观现实, 赋予央行综合监管职能适应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形势, 也避免了新设金融监管机构所带的未知影响。

关于母公司责任制度。在公司法意义上, 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这给母公司造成一种不当激励。即母公司可能会滥用子公司法人格, 恣意行为, 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 在美国已形成了一整套对母公司责任进行加重承担的制度体系。其中共同事业者责任理论较为著名。即“由多数企业通过资本结合而统合在一起进行整体事业时, 子公司的行为是企业集团的整体事业的构成部分, 因此其行为之责任应由企业集团整体来负责。”共同事业者责任打破了有限责任理论, 使母公司在执行公司业务时自觉履行谨慎义务, 防范金融风险, 并能引导母公司主动制定并确立控股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

3. 引入反垄断法的规制。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不能仅靠国务院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来实现, 尤其是对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后的金融垄断问题, 应该引入反垄断法对金融控股公司进一步规制。“纯粹控股公司按《禁止垄断法》是不可以设立的, 纯粹性控股公司不从事具体经营, 纯粹为支配子公司经营而设立。”我国目前虽无纯粹性金融控股公司出现, 但金融控股公司的垄断行为却有可能在已有的金融控股公司中产生。在我国反垄断法已经出台, 正待实施之际, 应该考虑将金融控股公司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的内容纳入反垄断法当中。建议采用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的模式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常健王德玲:试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的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 (7) .125

[2]陈柳熊波: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比较研究及中国的选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 2005.3, 102

[3]安志达: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85

篇4: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墙制度研究

(一)防火墙制度的起源与定义

“防火墙”依此的原本意义是指在建筑物的周围或者在建筑物物空间内分离为数个空间,以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的蔓延。

在金融监管意义上关于“防火墙”的个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7年由当时的美联储主席阿伦格林斯潘在美国的一份官方档案中使用的,其特指的是“限制银行与其所属于其的从事证券经营的子公司之间进行交易,特别是信用交易”的措施,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引用,现在,其主要是指对银行业和证券业进行隔离的措施。

就目前世界各国上的立法而言,并没有明确防火墙制度这一说,由此可见,目前防火墙制度仅是一个学理上的名词。而对于防火墙制度的定义,学界接受程度较高的是日本学者高仁木教授所下的定义:防火墙制度是一种规范金融控股公司与银行、证券子公司之间的交易行为,以及禁止金融控股公司与银行、证券子公司之间在业务、人事、信息上的不恰当的信息共享;设置防火墙的作用在于防范“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滥用母公司地位进行利交易”等,此外,设置防火墙后还能使理性第三人对金融控股母公司已经各个子公司之间作出区别判定,从而避免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因牵连关系而产生经营风险的。还可保证银行及其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的健康经营,避免对信用秩序及支付制度有不良影响;防范子公司间发生信息滥用、资金不正当流通、资产买卖、信用保证、子公司董事职位兼任及交叉营销等风险。”笔者认为该定义较为精准的表述了防火墙的范围与特征,因此对这一定义持赞同观点。

(二)防火墙制度的法律特征

根据上文的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其具有以下方面的法律特征:

第一,诚如“防火墙”这一名词所表达含义而言,这一制度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其隔离性,通过设置这一制度,将同一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子公司进行资金、人事、业务的隔离,可以在很大限度上减少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发生不正当交易的可能性。

第二,这是一种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设置的制度,有着明显的内部性。这是分业经营管理体制下对于金融控股集团这种带有混业经营性质的企业出现后为了保证金融行业的安全与高效而进行妥协的产物。

第三,防火墙制度的设立既有法律规定上的名文要求,又是从许多公司的自律规范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带有强制性和灵活性双重特征。一方面,这一制度应该是由法律层面确立的,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和实施的,必须予以遵守,另一方面,受上文所提及的内部性的影响,防火墙制度也是一种金融控股公司在自身建设中用来控制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规范,因此各个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设立与自身条件相符的防火墙制度。

(三)防火墙制度的范围

防火墙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防火墙制度中包含了“中国墙”(信息长城),狭义的防火墙仅指法人防火墙和业务防火墙。笔者认为,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导致防火墙制度的变更,现今而言,不能在单纯的把防火墙制度视为为弥补中国墙制度的缺陷而进行补充的一种风险隔离制度,信息隔离也是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不妨以一种更宽泛的视角来看待防火墙制度。将中国墙纳入防火墙也为防范金融风险增加一个维度,便于与其他隔离制度协同运作,更具有操作性,因此本文下述关于防火墙制度的建构等内容也是以广义的防火墙制度作为前提的。

第二章:防火墙制度存在之必要性分析

(一)案例介绍与分析

目前由于“刺破公司的面纱”和“深石原则”的出现以及防火墙这一制度与金融控股集团这种多元化经营体制看似相互矛盾,影响其综合效益等质疑声一直未停止,对于防火墙制度是否应该存在的争论一直存在,要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不妨先举一例进行分析。

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控)2002年前后开始活动,开始了并购兆丰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兆丰金控)的集团投资计划。其具体操作过程是中信金控利用下属的中信银行陆续买入了五十六万兆丰金控股票后持有了兆丰金控约6%的股权。此外,中信银行香港分行又从外商手中买人数额庞大的保本型股票,这些股票实际上就是兆丰金控的股票,所购数额占其总股数4%。至此中信金控所持兆丰金控股已达到10%。之后中信金控向台湾金管会进行了申请转投资兆丰金控5%~10%的股票。此时中信银行卖出其所持有的结构行债券,外商将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手中所持兆丰金控股票,中信金控在取得这些股票即可顺利完成并购。而外商抛售兆丰金控股票的获利,也回流到了中信银行,降低集团整体的并购成本。然后中信银行香港分行,将原持有的保本型股票,转手给一家注册资本仅一美元的红火公司。从中信金控发布并购消息,开始买入兆丰金控股票时,红火公司就持有四十多万张兆丰金控的股票。转手卖出后,这家一人一元公司足足获利2700万美元。事后调查显示,红火公司的负责人与中信集团高曾有着相当亲密的联系。

在这一案例中中信金控绕过了政府的监管,利用下属子公司及关系企业大量购买兆丰金控的股份,还通过外资名义买入了大量的结构债实施并购,而在这个过程还通过红火公司为内部关系人输送了利益。由该案例可以看出若一味的顺应要将金融控股公司做大做强这一理念,而不再其内部各个子公司之间架设相应的隔离制度,会导致金融控股在缺乏有效制度监管的情况下内部交易泛滥,无视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使得潜在的利益冲突和风险传递等问题爆发等可能性极大。

(二)金融立法的宗旨也要求设立防火墙制度

关于金融立法的规范有两个根本性的宗旨即安全与高效,由于金融行业关系国民经济之本,金融行业一旦产生危机,将给国家、人民造成极大的损害,离我们最近的例子便是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这些都危机直接导致了所属地区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倒退。这些危机背后,都有金融控股公司却反规制,进行大量内部交易的影子。因此,本文认为,在金融相关行业立法中保证金融安全是要更高于保证金融高效这一原则的。而防火墙制度的设立,是与这一宗旨相符合的。

nlc202309012033

第三章:防火墙制度之作用

一般来说,防火墙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防范利益冲突和控制风险传递,下面对这两方面进行分别论述:

(一)利益冲突的防范

就金融控股公司而言,由于其下属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对经营目标、盈利方式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着不同程度大小等分歧。出现子公司之间相互竞争以及字母公司相互竞争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有可能导致因此多元性混业经营造成的利益失衡与公司争执僵持而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甚至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营的风险的产生。此外,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涉及多项金融业务,也会引起和客户、投资者和不同的子公司之间的利益不能协调的状况。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内部与外部利益冲突。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的冲突的存在,因此在设立防火墙机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该问题,才能将防火墙制度在利益冲突解决中的作用最大化。一方面,防火墙制度的核心与关键因素在于依据风险收益的差异性以及功能机构的特殊性,将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涉及不同金融领域的部分予以分离,以此避免其相互之间在风险传递的催化和诱导之下出现利益摩擦甚至冲突,保证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不同领域可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确立防火墙制度以防止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不正当的信息流通、业务关联甚至资金融通等行为,加强对利益相关人对保护,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秩序。

(二)风险传递的控制

金融控股公司由于起经营业务、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其除了具有一般金融企业所的风险外,还具有其特有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金融控股公司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无法避免。如金融控股公司的某一子公司丧失偿付能力,可能会传递到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到其他子公司,这一过程就是风险传递,也称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险传递也成为接触性风险传递和非接触性风险传递。

(1)接触性风险传染主要是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逆向交易而进行,其传递的基础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交易。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某一子公司丧失偿付能力,就有了将风险与损失转移到集团中的银行子公司的意愿。在金融集团中,银行是处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的,由于银行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其资产要比其他子公司雄厚,而且由于银行通常有国家声誉作为担保,因此容易产生“大而不倒”的现象。一些金融集团往往会利用这一点来将集团其他子公司的不良资产转移到银行中去,由最后贷款人承担损失。

(2)非接触性风险则具体是指:其实融控股集团内部的机构之间并没有发生实质的经济联系(如资本控股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一家子公司出现的财务或经营危机并不足以影响或恶化其他子公司的经营。但是普通群众并不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由在法律上相互独立的法人公司所组成的,而一般会将金融控股集团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一旦金融控股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发生危机,人们就会认为危机也会蔓延到其他子公司那里,进而将这种危机联系到整个集团身上,产生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信任危机。于是,公众投资者在集团声誉机制及“羊群效应”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心理作用下,会使得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会面临突如其来的挤兑风潮和流动性风险。因此,防火墙制度是成了一种控制风险传递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防火墙以阻断银行同时从事其他金融业务而产生风险传染的可能性,防止因经济危机或不动产价格急速下跌而导致的整体资产价值紧缩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第四章: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制度的法律设计

本文在构建防火墙具体制度时,认为应该由如下几个方面:

(一)法人防火墙

法人防火墙是指利用法律上关于法人独立制(自担风险等)规定,设置不同的法人公司分别经营不同的金融业务,以避免各个法人之间风险传递可能性的法律制度。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特征是“公司混业经营,法人分业经营”这就要求保证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互独立的法人地位,各法人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义务和责任。虽然母公司通过控股的方式对子公司进行管理,但子公司也应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与会计标准、核算标准等。法人防火墙是其他防火墙等基础,只有在法人上先独立,才能进一步对人事、信息等进行进一步隔离。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金融控股公司都设立了法人防火墙制度。

(二)业务防火墙

业务防火墙是指是指金融控股公司母子公司之间或各子公司之间推广共同的业务、经营设备进行共享或使用同一营业场所等方面的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金融控股公司设立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整合各个子公司的业务、资金、优势等,通过同一运作平台,可以对各方所掌握的资源进行互相利用,以低廉的成本进行金融业务的拓展和金融产品的销售。在经济学中概念中,一个完全市场出现基础条件之一就是消费者完全掌握经营者所知晓的全部信息,这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当然无法实现,但法律的出现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使市场更为接近这一目标,业务防火墙的设立就是为了打破金融控股公司这种共同营销而导致因为不同的业务部门使得消费者产生的混淆以及滥用客户信息的行为。因此,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各子公司在利用整体资源进行产品的销售时,应明确区分经各公司所在的经营场所和所属员工,充分披露金融产品、服务的内容、风险等信息,同时还应对共享客户信息界限做出明确的规范。

(三)资金防火墙

资金防火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控制金融控股公司之间进行非常规的内部交易而造成各公司的资产混同,特别限制与银行进行的关联交易,主要是指授信交易。实践中,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资金关系,具体而言,可分为顺流型交易、逆流型交易与平行交易。顺流型交易系指母公司资金向子公司流动,逆流型交易则指各子公司的资金流向了母公司,平行交易指的是各子公司之间的交易行为。由于大量错综复杂的且频发发生的资金交易,使得监管部门在评估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资产优良状况以及发生的内部交易是否公正合理性时有时难以做出精准的判断。因此,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资金防火墙,对母子公司的各项资金往来进行有效隔离,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四)信息防火墙

信息防火墙,是指不当信息在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经营的关联机构传递的禁止或限制性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各个子公司之间是可以进行客户信息对共享的,共享后可以节约搜集、调查客户信息的陈本。但是这一机制的滥用和不加以限制的流通可能导致侵犯客户的隐私权,也可能引发不公平交易,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信息沟通对限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法》(2009)第42条第一项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对于客户个人资料、往来交易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除其他法律或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保守秘密。第二项进一步规定,主管机关得令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就客户个人资料、往来交易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订定相关之书面保密措施,并以公告、网际网络或主管机关指定之方式,揭露保密措施之重要事项。

(五)人事防火墙

人事防火墙是指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管在任职资格和兼职条件所做出的限制或禁止性规定。由于不同的子公司之间在利益追求(效益、商誉等)存在着差异,因此若子公司之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相互兼任职务,可能会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出现混乱,有可能导致高级管理人员控制两个公司之间进行自我交易而掏空公司资金为自己牟利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对不同子公司的高管的任职资格、兼任情况等都应做出相关的限制性规定。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防火墙的本质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在金融监管中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在分业经营的情况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多元化经营发展制度的一种妥协,诚然,防火墙制度并不是万能都,也有其固有都缺陷,但其核心作用在于维护金融行业的安全。这一点是设置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我国后续设计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制度中,务必需将该内容纳入其范围内。

篇5:燃气公司-财务内部稽核制度

(试行)

1总则

1.1 目的为建立经常性防错纠弊的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与问题,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成员企业。

1.3 释义

财务内部稽核是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置稽核岗位,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系统地检查、复核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并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对各项财务收支的事前、事中审查和对其他会计资料的事后复核。

1.4 原则

1.4.1 防范性原则

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

1.4.2 经常性原则

财务内部稽核依据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监控财务收支的内在要求,按照财务机构设置与相应的职责分工随时随地进行,并对稽核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1.4.3 规范性原则

进行财务内部稽核,必须以国家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客观评价企业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2组织管理与职责

2.1 组织体系与职责划分

2.1.1 总稽核员。集团公司设总稽核员,由财务部主任或副主任兼任,负责对各级稽核员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向总会计师报告工作。

2.1.2 集团公司稽核员,由财务部主任或副主任或指定的其他财务人员兼任。负责集团公司财

务稽核工作,并对大区稽核员、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实施财务稽核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向总会计师报告工作。

2.1.3 大区稽核员。由各大区财务总监或集团公司财务部指定的人员兼任,负责对大区内各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实施财务稽核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2.1.4 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由各企业财务部门主管人员或集团公司财务部指定的人员兼任,负责对本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实施即时稽核。

2.2 成员企业兼职稽核人员应独立实施对本企业的财务稽核;其他稽核人员一般应独立实施相应的财务稽核,但根据实施财务稽核的性质、范围、规模和复杂程度,经总稽核批准,亦可组成稽核小组组织实施。

2.3 集团公司财务部对某些重要事项的稽核可委托督督察委员会审计室进行。

3财务内部稽核的方式

3.1 事前审查:主要包括对各种经济合同、经营计划、财务预算、资金收支计划的合理性的审查。

3.2 事中审查:主要包括对企业各项收入、成本费用支出、各项资金收支的合规性的审查。

3.3 事后审查:主要包括对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合规性、效益性的审查、复核,以及对各种资产的帐实相符情况、债权的存在状况进行审查。

4财务内部稽核的种类

4.1 全面复核

各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应对记录本企业各项财务收支的所有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进行全面复核。总稽核员、集团公司稽核员、大区稽核员根据稽核目的、范围等确定是否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稽核。

4.2 抽查

包括实地抽查和报送审查。总稽核员、集团公司稽核员、大区稽核员定期对企业财务收支记录进行审查,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抽查,并对企业兼职稽核员实施财务稽核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2.1总稽核员对下级稽核员实施内部财务稽核的检查,每年不少于6次,每季度不少于1次。

4.2.2集团公司稽核员对下级稽核员实施内部财务稽核的检查,每年不少于10次,每季度不少

于2次。

4.2.3 大区稽核员对辖区内企业的财务稽核,每月进行1次;每季度必须稽核一次存货和债权管理情况,每半年至少稽核一次成本费用管理情况。

5稽核实施

5.1 审核会计凭证

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对本单位会计凭证随时进行审核,应有完整的审核记录;大区稽核人员对辖区内各单位的会计凭证,随时抽查进行再审核,每次不少于2个连续的会计月度。

5.2 复核会计账簿

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对本单位会计账簿,每月进行一次复核,应有完整的复核记录。大区稽核人员对辖区内各单位会计账簿的复核,每年不少于4次。

5.3 审核会计报表

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对本单位会计报表每月进行全面审核,有完整的审核记录。其他稽核人员对各下级单位的会计报表,每月进行审核,有完整的审核记录。

5.4 检查企业内部控制程序

重点检查收款、付款控制程序的严密性和收入、成本费用、各种资产管理控制程序的科学性,各种控制程序实际执行的严肃性。

5.5 复核其它财务会计资料

成员企业兼职稽核员对本单位的各种票据、合同、纳税管理资料及其管理情况,每2个月至少复核一次,有专门记录。其他稽核人员对各下级单位其它财务会计资料的复核,每年不少于一次,有专门记录。

5.6 总稽核员、集团公司稽核员、大区稽核员实施财务稽核后,应向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提报稽核报告。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据总会计师对稽核报告审阅批示,应就需要整改的事项向被稽核单位财务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5.7 被稽核单位财务部门主管人员收到整改通知书后,应根据所提出问题的性质、涉及的管理方面拟定整改方案,区别情况处理。

5.7.1 对仅涉及财务部门业务管理和核算上的问题,财务部门立即组织财务会计人员自行整改。

5.7.2 对涉及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内部管理控制、经营业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应向企业负责人报告,要求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整改。

5.8 被稽核单位财务部门应在整改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将整改结果反馈集团公司财务部。

5.9 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据被稽核单位财务部门反馈的整改结果,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核,或通知相关稽核人员进行复核。何时、以何种方式进行复核,可依据须整改事项的性质、整改要求等确定。

6稽核报告

6.1 专项稽核报告

进行专项稽核的事项,应根据实施专项稽核的目的、稽核的结果提出专项报告。专项报告一律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审阅。

6.2 综合财务稽核报告

每半、,各级财务稽核员应根据组织实施财务稽核的情况,对该时期实施财务稽核的重点、稽核中所发现的问题与处理情况、改进财务管理的意见与建议等提出综合财务稽核报告。

6.3 特项报告

各级财务稽核人员在实施财务稽核过程中,对所发现的各种严重违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政策的事项、存在重大财务风险的事项(影响企业财务收支、或有负债5万元以上的),必须形成特项报告,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

6.4 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应对收到的财务稽核报告做出评价,对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提出贯彻意见,对改进财务管理的各项建议进行研究,给予是否采纳的答复。

7罚则

7.1 对未按规定组织实施内部财务稽核的人员,给与降职降级并调离财务稽核岗位。

7.2 对不配合上级财务稽核的,经集团公司财务部调查落实后,给予扣发奖金、职务津贴或下浮适岗系数等处罚。被处罚人属于财务主管人员的,除给予经济处罚外,可并处降职降级等处分。

7.3 对拒绝上级财务稽核的,经集团公司财务部调查落实后,除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外,由总会计师提请集团公司对有关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8附则

篇6: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

企业主要生产生物农药,生物制剂,合成化学农药,农药中间体以及新剂型WDG,ME,SC等农药产品。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总部,下属管理部,生产部,业务部。管理部下属有人事部、总务部、财务部三个部门。

财务部门设有财务经理,财务主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往来会计,出纳等人员。

1.出纳岗位负责现金的收付,银行票据的填制,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并进行日清月结,每日核对库存现金,定期与银行核对银行日记账,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2.成本会计负责工资与奖金的分配与核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并进行纳税申报,产品成本的计算,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及其他成本类,损益类明细账薄,还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3.材料会计负责计算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登记材料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及其他资产类、负责类明细账,登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所有者权益明细账薄,参与财产物资的清理盘点。

4.往来会计负责应收应付账款的核对,预收预付款及其他应收应付款的核对和记账工作。

5.财务主管负责组织本部门的会计工作,总账的登记,编制会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

6.财务经理负责对外的税务工作,以及对内财务工作的协调,考核等。

为了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组织措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根据有关会计法律制度,结合我单位自身特点特制定如下制度:

1.本公司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前审核和事后复核,实现会计监督,以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核算单位规定会计人员一岗多人的,制单人不得兼复核,一人多岗的可以兼任。

2.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复核和监督

2.1由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复核。入帐前应根据公司制定的预算标准,审批资料,付款程序,文件其他规定,复核共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及准确性。

2.2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就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3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本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3.对会计帐簿的管理监督

3.1对所有会计帐簿根据其性质不同指定专人登记,并定期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是处理,做到帐证、帐帐、帐实、帐表相符。

3.2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4.对实物、款项的监督

4.1坚持“管钱不管帐,管帐不管钱”的原则,出纳人员除现金、银行日记帐外,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出纳员应严格执行《会计法》中的现金管理制度,登记银行存款帐、现金日记帐,对会计凭证进行序时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及时与银行核对,月末会同会计人员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4.2由仓管员或办公室指定专人对财产物资进行登记管理,严格执行财产的收发领用制度,建立财产物资台帐,并分别注明购买日期、产地、金额、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人等。

4.3对财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4对超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职权范围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4.5认真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分清责任,保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完整。

5.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审核

5.1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

5.2对违反规定不纳入单位统一会计核算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

5.3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

5.4对认为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

5.5对严重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财务收支,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

6.对其他经济活动的监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单位制定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的经济活动实行监督。

7.配合搞好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等单位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篇7: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

上海穑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具有独立承包大中型工业、民用、市政公用、装饰装修建设项目施工能力的工程公司。公司注册资金五百万元,现有职工百余人。公司现有四个部门,分别为管理部、会计部、业务部、技术部。其中技术部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有50余人,其中高职3人、中职12人、初职14人、高级技工18人。

公司成立至今,严格工程管理,追求精益求精,工程合格率达100%,合同履行率达100%,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先后承建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市工程项目。在建工程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和省级样板工地还有市级文明工地。

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方面,公司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了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成为安全达标合格单位并狠抓施工现场管理。

公司将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探讨企业的优化组合构架,寻求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多元化道路,实现全员奋斗,同心协力,勇于探索。

为了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组织措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根据有关会计法律制度,结合我司自身特点特制定如下制度:

1、会计稽核制度是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所遵循的规范与准则,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验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会计机构内部的监督环节;本公司稽核业务范围,分为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帐簿、财务报表、其他六项,除另有规定外,悉以本办法规定办理。

2、稽核工作以事前稽核为主,采用逐步审查方式,具有经常性,持续性,有效性的特点。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工作。出纳工作必须经过稽核人员事前稽核,方能办理收支,出纳员只能对已稽核的会计凭证进行事中复核,并办理有关财务收支手续。

3、稽核工作人员的职责。

3.1、审查各项财务收支;应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对各项财务收支进行逐笔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收支,应及时提出意见,并向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2、复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的复核应每日随着经济业务发生逐笔进行复核,不能拖拉积压,贻误记帐,对其审核的凭证应签名或盖章。

3.3、复核帐薄;对帐薄复核应规定日期进行抽查,并对抽查日期登入抽查簿。发现错误应提出更正意见,让其主管记帐员更正。

3.4、复核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复核应按季按年进行审核。

4、稽核人员的权限

根据《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有关规定,稽核工作人员有以下权限:

4.1、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一切开支,有权拒绝付款和报销。

4.2、对于手续不完备,数字计算不准确以及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应退还给经办人,并限期补办手续或更正。

4.3、对于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拒绝执行的事项应及时向领导报告。

5、原始凭证的稽核

5.1、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填制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接受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接受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位是否正确。

5.2、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是否盖有填制单位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自制原始凭证是否有单位领导人或指定人员签字或盖章;对外开出原始凭证是否已加盖本单位公章。

5.3、稽核原始凭证的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

5.4、职工借款凭据,是否已附在记帐凭证之后,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不是退还原借款收据。

5.5、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现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

篇8:控股子公司稽核制度

一、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最终确立为该制度的适用提供法律依据

法人格否认制度, 在英美国家又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 (lifting corporate veil) , 我国关于该制度的称谓自日本传来, 是学者对其进行直译后的特有称谓。无论其名称如何差异和变化, 法人格否认制度保护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以及否定股东有限责任的实质始终没有改变。经过自上个世纪9 0年代至本世纪初, 几次大的关于法人格否认制度取舍问题的争论之后, 我国公司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开始普遍认同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同时在国外法律制度移植和我国公司实践经验的双重推动下, 200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 修订时, 用两个条文的篇幅对法人格否认制度予以规范。一处是《公司法》总则部分第20条, 另一处是在规范一人公司部分第64条。2005年《公司法》对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 是完善《公司法》法律调整机制的必然要求。因为, 法人格否认制度与公司独立人格、股东有限责任相比, “在一部《公司法》中, 只有两者俱在并且使两者在深沉的张力中, 保持一种反思性平衡, 形成和谐的功能互补, 才能把公司人格独立带来的问题消弭于无形。”即公司依法设立必然具有独立人格, 股东享受有限责任优待的同时, 还须受制于法人格否认设立的特殊责任。所以, 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最终确立为其在各类型公司中的适用提供直接法律依据。金融控股公司虽然所涉行业特殊, 但是其采用公司制企业的组织形式, 是其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根本理由。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结构特点是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前提

虽然金融控股公司与全能银行均实施金融综合经营, 但在内部结构上, 全能银行主要是在一个法人实体内部, 由不同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部门来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经营, 从而在一个法人实体内部实现混业。而金融控股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的组织机构要求, 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经营的是不同的公司法人, 只是在它们之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其中, 享有控制管理权力的公司是母公司, 被母公司支配的是金融子公司。股份控制、母子公司相互独立, 是金融控股公司区别于全能银行的显著特点。金融控股公司为实现规模经济、协同效应, 必然利用控制权在实践中完全管理支配各金融子公司, 使子公司丧失独立性, 沦为母公司获取利润的工具。另一方面, 由于经营管理的权利上收至母公司, 子公司缺乏自主权, 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降低, 风险一旦爆发直接致使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这种过度集权的内部结构特点, 给金融控股公司滥用子公司独立人格制造了可乘之机。当然这也是金融控股公司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前提。

三、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是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特殊情形

由于所涉行业特殊, 与一般控股公司不同的是, 金融控股公司具有金融业特有的经营风险, 如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影响力方面均远远超出一般控股公司, 更易给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带来损害。而且, 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 具有放大金融业风险、给公司债权人带来更大损失的可能。夏斌研究员曾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深刻地指出, 由于监管缺失, 金融控股公司存在五大宏观风险, 即资本不足风险、高财务杠杆风险、不正当交易隐藏风险、“掌门人”管理风险、资金违规入市风险。另外,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王文宇先生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有风险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出现后必然带来金融风险集中和传播两类新的风险形式, 使金融风险通过在金融子公司之间传播, 进而积聚, 一旦爆发对外部债权人的利益将造成巨大的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尚存在监管体制不健全、重复监管及监管真空等缺陷, 将金融控股公司特殊风险的防范责任完全付与外部监管机构显然不合理。而且, 在金融控股模式下, 国家已不再是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实际承担者或隐性保护者, 集团经营风险的防范将由过去的外部监控为主转为集团内部控制为主。因此, 金融控股公司中的母公司因其享有对整个集团的经营控制权, 根据控制股东特殊义务的要求, 母公司负有防范金融风险集中和蔓延的直接责任。母公司承担防范风险集中和蔓延责任的具体措施, 不仅包括建立并健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与稽核机制, 还包括组建金融“防火墙”制度防止风险传递。但母公司为实现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 往往对上述制度的构建持消极态度, 积极支配金融子公司从事不当关联交易, 致使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遭受巨大损失。而母公司行为的动因完全来自有限责任的不当激励, 法人格否认制度正是对股东有限责任弊害的反向平衡。对金融控股公司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 要求母公司对金融子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可以有效制止母公司的逆向选择行为。因此, 要求母公司对金融子公司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以防止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集中和蔓延, 是金融控股公司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特殊理由。

摘要: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 为各类型公司适用法人格否认原则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金融控股公司不同于全能银行的组织结构特点又是其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前提。而且, 为防止金融风险的传播和集中, 只有要求金融控股公司中的母公司对金融子公司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才能完全阻止母公司的逆向选择行为, 这则是金融控股公司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特殊理由。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理由

参考文献

[1]范湘凌:金融控股公司债权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 2007 (5) :136

[2]郭升选:公司人格否认辩[J].法律科学, 2000 (3) :86.

[3]蔡立东: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衡平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

[4]夏斌:金融控股公司五大风险[N].国际金融报, 2002-11-07

[5]王文宇:控股公司与金融控股公司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232

上一篇:《杂兴·其三》原文及作者介绍下一篇:久别重逢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