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公司简介

2024-04-12

控股公司简介(通用9篇)

篇1:控股公司简介

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重庆协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1994年5月,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规模超出6亿元人民币。集团下辖重庆协信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协信商务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天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信桥物业有限公司、重庆涪陵协信实业有限公司、重庆机动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重庆协信汽车贸易公司、重庆中城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鑫王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世联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多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集团公司现有员工588人,其中硕士生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7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中级职称的46人,集团拥有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专长并不断追求卓越的人才,拥有一个富有理想和激情,并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团队。

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创造我们的共同价值”的核心理念和“主导本业、创造需求、至诚守信、适时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公司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截止2001年底,公司已累计向国家上缴税费5000多万元,安置下岗职工2500余人,为40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公司连续两届被重庆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百户重点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五十强”。先后获得“重庆市首届房地产开发企业五十强”、“重庆第二届房地产开发企业五十强”、“重庆市纳税大户百强”、“中国私营企业500强”、“中国房地产著名品牌”等称号。

多年来,集团十分注重商业信誉,由于重视内部管理,企业发展稳定,经济效益良好,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被重庆市相关专业银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优良客户”及“绿色通道”。

近几年,集团公司在房地产主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成功开发了“协信商厦”、“小康楼”、“时代天骄”、“涪陵协信城市花园”、“天骄俊园”和“天骄年华”等项目。所有开发项目全部通过专业权威部门验收,优良品率达85%以上。

其中“协信商厦”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为重庆市朝天门第一交易市场,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朝天门“对外招商样板市场”。

1999年元月推出的“时代天娇”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开重庆酒店式高尚住宅之先河,获“重庆市优秀大厦”称号,是重庆地区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明星楼盘,并成为了新重庆渝中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涪陵协信城市花园”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为涪陵区最高档的康居示范工程。1999年7月,公司推出重庆市首家“智能化住宅示范小区”--“天骄俊园” 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该小区除荣获“重庆市十佳住宅小区”和“消费者满意楼盘”称号外,还在2001年“首届重庆楼市百花奖”评选中荣获唯一“专家推荐楼盘”称号。

2001年4月推出的“天骄年华”是21世纪生态、文化、景观住宅,占地面积16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该楼盘荣获了首届全国新世纪人居经典住宅小区方案竞赛“人居经典综合大奖”。

协信集团公司作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还特别重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2000年10月,集团与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国际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对整个集团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薪酬体系等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设计,实行一种全新的管理运行模式。为了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公司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今天,协信人深深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正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勇敢地迎接挑战,以“创造我们共同的价值”为追求,努力把协信集团建设成为资本股份化、组织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篇2:控股公司简介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简称:机电集团)是2000年8月由重庆市政府撤销原机械工业管理局、电子工业管理局、冶金工业管理局组建的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是由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投资机构。2004年,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并入机电集团。集团现拥有二级企业45户,控股一家H股(重庆机电HK2722)上市公司,参股一家A股(重庆万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渝万里600847)上市公司。

机电集团主要从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工电器、通用环保、机床工具、电子信息、有色冶炼、轨道交通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及服务。2010年,机电集团资产总额达到27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利润总额17.8亿元,新产品产值181亿元。

机电集团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11年荣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64名。曾获“中国优秀诚信企业”、重庆市“最佳诚信企业”、“重庆市文明单位”和重庆首届“最具影响力知名品牌企业”称号。

2008年,机电集团出资控股的“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重庆市直辖10年来,第一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国有企业集团。2009年荣获香港“十大最具进取上市公司”称号。2010年,机电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功并购英国精密技术集团旗下6家公司全部股权。

目前,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重庆市名牌产品41个,位居全市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拥有重庆市工业企业五十强6户。机电集团生产的康明斯大马力发动机、ABB大型高压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大型制冷设备、水力发电设备、核电站设备、数控机床、重型商用汽车、汽车变速器、高精尖国防电子装备、通讯设备、天然气加气站和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有色金属冶炼和电线电缆等产品,名扬中外。

机电集团正在按照“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实施“321”发展战略目标。即:完成三大建设,实现两个目标和一个愿景。“三大建设”:建设成为西部装备制造业高地;建设成为千亿级产业集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两个目标:2012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2015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一个愿景”:实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

篇3:控股公司简介

子公司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判断。从数量上说, 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单位应纳入合并范围。从质量上说, 母公司拥有其半数或半数以下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单位, 满足CAS 33规定的四个条件之一的, 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并购越来越频繁, 其间的股权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对多层控股情况下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确定做出相应规定, 各个企业在处理时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我国目前一般采用加法原则计算复杂控股下的股权比例, 西方国家采用乘法原则计算。

加法原则下计算纳入母公司合并范围的某一子公司的持股比例是其直接持有和通过其他控股公司持有的该子公司的股权比例之和。乘法原则下的股权比例是母公司直接持有的加上母公司持有其他控股公司的股权比例与这些控股公司拥有该子公司的股权比例的乘积。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会对同一控股公司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 P、A、B三个公司, 它们之间的持股比例如下图所示:

在加法原则下, 母公司P对子公司B拥有的表决权资本比例为60% (20%+40%) , 多于半数, 因此认为P公司对B公司拥有控制权, 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在乘法原则下, P公司拥有B公司44% (20%+60%×40%) 的表决权资本, 少于半数, 因此P公司不能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而此时, P公司持有A公司60%的表决权资本, 对其拥有控制权, P公司可以通过控制A公司对B公司的各事项的决议实施影响, 相当于P公司直接持有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 因此P公司实质上拥有B公司60%的表决权资本, 而不是44%, 应该将其纳入合并范围。由此可以看出, 加法原则比乘法原则更有理论依据, 但是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按照乘法原则计算更加合理。

篇4:联想控股打造国际化控股公司

打造摩根级国际投行

联想集团之上的联想控股:众所周知,联想集团是一家巨型IT企业,并购IBM的PC业务更使得联想步入国际巨头的行列,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躯体庞大的集团,上面还有自己的母公司,这就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柳传志就是联想控股的总裁。

联想控股目前有五家下属子公司,除人们所熟知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外,还包括三家投资公司:

联想投资——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目前管理的基金规模接近三亿美元,以大IT领域投资为主,包括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无线应用与服务、数字媒体、芯片设计及关键元器件等,关注创业期和扩展早期,同时兼顾非IT领域的机会。投资方式以领投和联合领投为主,通过帮助被投企业提高运作和管理等能力以实现并保持高度、持续的发展。

融科智地——立足于房地产领域,一方面投资、开发和持有质量上乘、设计精湛并能长期增值的优质物业,通过专业经营和服务获得长期回报;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住宅开发业务,目前在北京、武汉、重庆、长沙等城市已陆续推出代表楼盘。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房地产金融业务,进一步奠定做强、做长、做大的实力基础。

弘毅投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控股40%,前身为联想控股投资事业部,从事并购投资管理,主要投资于成熟行业的成长型企业。通过提供多方位的增值服务,进行产业整合,帮助被投企业建立在该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从而获取投资回报,最终实现投资者、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公司目前直接管理和运作的资金超过10亿人民币,投资者除联想控股以外,还包括美国高盛公司、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和香港新鸿基公司等国际知名金融财团和产业集团。

联想控股是一家战略驱动的投资控股公司,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并仍然在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方向。联想控股行使定方向、选人才、配资源、监督考核的职能,为各专业子公司提供资金、品牌、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推动子公司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先企业。

联想控股走向资本扩张道路:柳传志早在2001年分拆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时,就思考如何跳出产业、走向资本的道路。当时尽管联想集团在国内PC领域、神州数码在分销领域都占据绝对优势,“但是,这不能确保稳定的股东回报,太过单一。此外,效率不够高。”柳传志的担心不无道理,“很明显,联想股东担心,当行业风险加剧之时,股东会让两家公司过分小心,不能采取大胆的行动。”

2003年神州数码第一季度亏损了1.5亿港币,并且全年没有提供给联想控股任何红利,验证了柳传志的担心。后来在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时,柳传志再度感慨,如果联想控股还有其他产业作为支撑,就不会在并购之时显得尤为谨慎小心。正是在这种考虑下,联想控股开始由产业向资本转型,走向了多元化投资的道路,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产业布局。

弘毅投资的投资之路:作为投资性公司定位的联想控股,今后的业务主要在两个领域——风险投资和传统领域进行并购投资,“弘毅在中国投资,主要是以传统行业为主,而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这就是弘毅的机会。”柳传志表示。

2003年12月,联想从中银集团购得一个不良资产包,账面价值大致为7亿港元,次年初弘毅投资成立。其后弘毅投资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与高盛合资成立高华证券公司、入主济南汽配。但弘毅真正为业界熟知,还是缘于中国玻璃在香港证交所的成功上市。2003年底弘毅投资购得江苏宿迁的江苏玻璃,接着对其进行了一年多的改制和注资,并在百慕大注册了中国玻璃,最终于2005年6月在香港上市。而2004年卓越网作价7500万美元卖给亚马逊,则堪称联想投资最具影响力的项目。

弘毅投资对于行业发展有着很高的敏锐度,投资玻璃业是因为发现玻璃行业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在中国玻璃上市后,弘毅投资还与国际合作者拓展营销能力,采取并购的方式扩大在玻璃行业的份额,并且由于中国玻璃行业比较分散,中国玻璃还继续在国内寻找并购对象。2006年中国玻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收购,获得了7家玻璃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玻璃制造商之一。

弘毅投资关注的重点行业还有药业,2005年9月,弘毅投资以2.1亿元收购先声药业31%股权,并计划用5年时间运作先声药业上市,这是弘毅投资在医药产业的首次尝试。今年3月18日,联想控股确认收购国有医药巨头石家庄药业集团,宣布了联想大举进军医药产业。

弘毅投资的运作模式

联想控股在投资业务上有很清晰的划分,联想投资做风险投资,更关注投资后的退出;融科智地业务仅限于房地产业,是产业与投资的组合;而弘毅投资则类似于投资银行,关注的是所投资企业甚至行业的长远发展,除了提供资金外,还会介入企业的运作以及行业的整合。但弘毅投资又不完全等同于投行,在运作上有着独特之处。

增值服务,价值创造:弘毅从事的是并购投资管理,而非单纯的投资,因而会在并购后参与所投资企业的运作管理,有时也以所投资企业为平台发动新的并购,进行产业整合,获得或加强行业领先地位。如弘毅在并购中国玻璃后,总裁赵令欢就兼任中国玻璃的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为并购投资业务划定了两个原则:价格实现和价值创造。价格实现,就是把包装好的项目出售以获得好的价格;价值创造,把原有低价值通过整合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柳传志说:“价值创造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的,我们是要价值创造之后才能实现价格实现,实际上我们要做很多实际的工作。”

通过借鉴联想多年经营及改制的成功经验和为合作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弘毅帮助合作企业建立在各自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最终实现社会、企业和投资者多方共赢。在合作企业成功的基础上,弘毅获取自己的财务回报。

多元化非相关投资: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表示:“我们经过仔细研究,决定要在多个领域里都拥有领先企业,也就说我们是在向多元化进军。同时在每个领域又有专业化公司,有专业化团队进行专业化管理,柳总负责联想控股整体的战略和资源配置,他会在业务上充分尊重董事会的治理方针,充分放权,让我们自己放开进行实验。我作为实验者之一,对此充满信心。”

由此可见,弘毅对所投资行业并没有太多限制,从目前已有的并购案来看,各个行业也没有太多的相关性,这或许是处于降低投资风险的考虑。

在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以前,联想集团也尝试过多元化发展,结果只能用惨败来形容:网络门户FM365亏损数千万元,金融电子商务公司赢时通亏损2.8亿元,投资新东方网络教育业务一年后失败撤出,与AOL合资公司2年后亏损4000多万港元,与香港电讯盈科网络服务合作业务最终不了了之。柳传志将其失败归结为资源配置上的缺失,并认为联想控股最大的不同,在于有专门的部门对资源进行调配,而这也是他本人当前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弘毅投资得以优化投资组合,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海外多层级控股:在弘毅投资的并购案中,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弘毅的身影,而是其旗下子公司甚至孙公司作为并购的实施者,并且这些公司都具有海外背景。

在中国玻璃对7家玻璃企业发起并购中,执行收购的是JVInvestment,其中6家由JVInvestment通过数家BVI(离岸注册公司)公司进行,JVInvestment是一家由中国玻璃、Meilong和意大利皮尔金顿共同合资成立的公司,其中弘毅投资对中国玻璃控股62.56%,而Meilong则是联想控股旗下的一家全资附属子公司。

在弘毅投资入主中国玻纤的主业子公司巨石集团过程中,依靠的是珍成国际,珍成国际是兴诚投资的控股子公司,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而兴诚投资则是弘毅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此次并购规定,珍成国际可以选择以换股或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其在巨石集团的投资,为日后资本运作留下可操作空间。

相比之下,弘毅投资对中联重科的进入则更为复杂,注册于维尔京群岛的智真国际以出资换股的方式获得中联重科8%的股份,而在此之前,佳卓集团持有中联重科15.83%的社会法人股,这两家公司均为上面提到的兴诚投资的控股公司,因而弘毅投资由此获得中联重科19.81%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篇5:广厦控股简介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广厦控股)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下辖建设、房产两大直属集团和江苏广瑞、上海明凯、安徽泽地等五大区域集团,主要经营建筑和房地产两大主业,并涉足教育、医疗、能源、金融、传媒、宾馆、旅游等领域,下辖的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建设部推荐的全国建筑业首家上市公司。

广厦控股公司现有成员企业100多家,员工8万余人,企业总资产达206亿元,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重点培育的26家大型企业之一。2009年广厦控股总营业收入达509亿元,已连续多年排名浙江省民营企业销售收入第一,并多年荣列全国民营企业前5强。在2009年浙江省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五位。2009浙商全国500强排名第二。2008年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第三,浙江省功勋民营企业。这些年来,广厦控股每年上缴国家税收均在20亿元以上。

广厦控股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回报社会。造公园、办大学、建医院,设立慈善基金,投资希望小学……近年来,共捐助、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累计已达10亿元以上。广厦控股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届被授予“中国优秀企业公民”称号。为2009浙商社会责任大奖获得者。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广厦控股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篇6:什么是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是指通过持有某一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而对该公司进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按控股方式,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纯粹控股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业务,只是凭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进行资本营运。混合控股公司除通过控股进行资本营运外,也从事一些生产经营业务。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控股公司不但拥有子公司在财政上的控制权,而且拥有经营上的控制权,并对重要人员的任命和大政方针的确定有决定权,甚至直接派人去经营管理,

也称母子公司制。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拥有其它公司的股份并能够实际控制其营业活动的公司称为母公司,有时也称总公司;资产全部或部分地归母公司拥有,但经济上和法律上都是相对母公司而独立的公司称为子公司。随着控股权的延伸还有孙公司。 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达到控股权的股份的形式,就是控股。同时通过委派管理人员,业务往来等活动,使多个公司在经济上一体化。但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仍然是独立的法人,实行独立核算,母公司并不承担子公司的债务和亏损。 www.HacK50.com-找入门资料就到

篇7: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

美国国会19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初,中国国内一些人士包括一些较高级别的领导干部,曾积极呼吁中国的金融机构应混业经营,针对此,本人204月、7月和8月间分别在《中国证券报》、《人民日报》和《财经》杂志几次撰文严肃指出:“从发展方向看,我同意并相信中国的金融业必然要走上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道路。但是,至少在目前,我们实施的分业经营的原则不会变,也不应该变……在目前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下,有必要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这不失为我国从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的一个现实选择”(见夏斌等著《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中“代序”)。即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原则下,通过母公司投资控股,设立具有独立法律实体资格的子公司从事不同的金融业务,以间接实现混业经营。

两年后的今天,尽管国内媒体又开始纷纷讨论金融控股公司问题,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运筹帷幄,研究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然而准确地说,迄今国内现行的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章,都从未提及“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集团”的字眼,也从未对“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团”下过严格的定义。只是我国的《公司法》第12条在讲到一公司向其他公司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50%时提到,“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时用了控股公司字眼,但并未明确是指“金融性”控股公司。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支持设立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年发布了《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根据该“原则”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

如果根据此定义来观察、研究国内目前未被正式承认、未直接注册、称谓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但实际上已控股国内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集团财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七类金融机构中两个以上金融机构(未含城乡信用社)的控股企业,目前全国有多少,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就其公司组织形态分析,主要有两种:

一是事业型控股公司或称经营型控股公司,即控股公司作为母公司,其本身有其主营业务,同时控股两个以上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这类公司具体可分两种:(1)工商企业控股了金融机构,如首创集团、东方集团、海尔集团等企业。当然这类集团有的正在通过股权整合,将母公司逐渐演变成下属纯粹型控股公司。进一步说,如果包括工商企业已控股一个金融企业,正准备控股更多金融机构的这类集团公司,估计全国不下二三百个。(2)由金融企业控股其他金融机构而形成的控股公司。如一些信托公司控股、参股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我国现行法规和境内外法规的不同,中国银行通过香港的中银国际,工商银行通过香港的工商东亚分别控股了其他金融机构,建设银行在境内控股了中金公司等。

二是纯粹的控股公司,即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其本身不从事任何具体业务的经营,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管理。这类控股机构从投资主体看目前有三类,一是政府的,如国家级的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地方性的如上海、深圳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他们分别参股、控股了不少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二是纯工商企业出资成立的或者通过对原有股权整合演变的,如山东电力集团对若干金融机构的控股已整合为山东电力集团下属的山东鑫源控股公司对金融机构实行控股。三是原金融企业根据分业经营原则通过对原有股权整合演变形成的,如平安保险集团等。

这里需特别指出的,因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还存在一种管理性控股公司,其基本特征是控股公司与被控股公司之间不存在严格的资本纽带,即母公司在投资设立金融控股公司这一子公司的同时,又投资设立了若干个金融机构,并把母公司对金融机构子公司的投资控股管理业务集中委托于金融性控股公司这一子公司进行管理,但金融性控股公司和下属若干个金融机构之间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严格意义上它们都是母公司并列投资的两类公司。此种模式的典型如重组后的中信集团公司。由于国家对此没有明确的监管制度安排,出于公司运作中的现实方便,国内其他一些集团公司也有仿照之趋势。

二、控股公司设立可能性的法律认定

依据中国现行的《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国务院的法规、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章,尽管均不承认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按照国家和政府部门已颁布的法规,目前实际能够形成金融控股公司的企业集团其可能性如下表所示: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可能性的法律认定?

注:表内∨表示现行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允许,实际经济生活中也存在;表内△表示现行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允许,但实际经济生活中确不常见。

按照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实际可能性,从制度限制由松到紧的程序进行分析:

(一)普通的工商企业、信托投资公司属于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允许运用自有资本可以向任何金融机构投资的法人机构。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从人民银行的有关规章看,在运用自有资本向其他金融机构投资方面几乎没有限制,但从中国证监会的规章看有些模糊不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申请设立基金,主要发起人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但《关于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又明确,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应当是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其他市场信誉良好,运作规范的机构也可以作为发起人参与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目前实际经济生活中尚未出现集团财务公司(据说正在筹划)、金融租赁公司特别是后者成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的事例。

(三)按照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是不可能成为金融控股公司。〖HT〗从法规上看,《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没有限制证券公司的股东为证券公司,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监管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证券公司不得相互参股。近日,媒体却又披露银河证券公司参股了亚洲证券公司。

这里还需补充三点:一是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意味对下属子公司有实际控股的可能性,但由于我国目前的一些法规和规章对投资比例的限制,所以实际有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参股而不是控股子公司。例如,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明确,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最高持股限额为20%;证券公司的股东出资比例,除国有资产代表单位、综合类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之外,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总金额不得超过该证券公司注册资本的20%。但尽管如此,在实际生活中又难以排除一些机构投资者在直接参股证券公司20%股份的同时,曲折注册一工商企业,通过工商企业参股证券公司而达到实际控股证券公司的目的。另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集团外企业投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比例最高不得超过4

0%,意味企业集团外企业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实际是不可能控股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二是不排除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同意,如保险、证券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控股股东的可能性,即通过股权的调整,将对保险、证券公司的投资调整为投资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由金融控股公司投资保险、证券公司,同时又投资控股其他金融机构。平安保险公司拟重组、调整为平安保险集团是个典型案例。三是利用境内外法规的差异达到实际金融控股的目的,如中国银行的中银国际控股公司,工商银行的工商东亚控股公司等。

三、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因分析

目前尽管中国的法律、法规或任何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规章未对金融控股公司作过严格的定义界定,为什么一些企业集团纷纷研究、抓紧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分析其动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

(一)明显地想获得稀缺的金融资源的利润。在中国目前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仍采取审批制,且国民经济进入产品相对过剩,经济结构大调整阶段,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增长缓慢,稀缺的金融资源的收益诱惑,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企业集团纷纷寻求投资控股金融机构的机会。

(二)利用金融机构筹资功能,大量筹集资金,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具体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通过设立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控制金融企业,尽可能地扩大筹资、融资功能,为其主营业务服务,扩大主营产品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当主营业务是生产、流通的领域。二是尽快地把集团母公司的整体经营规模做大,尽快地扩大集团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市场份额(这里不排除有的集团公司控股了某类金融机构,但不知某类金融机构为何物,如何经营,有盲目倾向)。

(三)贯彻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的需要。如原有的平安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招商银行投资招商证券等,这一切与现行法规相悖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为此,通过股权调整,自然形成金融型控股公司。

(四)为了全面提升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和内部风险控制水平。当一个企业集团已分别控制着不同的工商企业领域和金融业领域,并且又分别控制着受不同监管当局监管、监管政策不一的金融机构时,为了有效防范集团内企业风险的传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有必要统一整合信息资源、电脑资源、内部审计稽核资源,构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五)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协同效应,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的竞争力。协同效应即经济学意义上说的范围经济,包括集团内金融与非金融企业业务自身的协同、集团内各公司间人才的协同,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协同,客户资源的协同服务等等。例如集团内生产企业生产某产品,利用集团内的金融机构同时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对客户服务得好,肥水不外流。集团内有保险、基金、证券、财务公司的情况下也同理,业务协同得好,可达到肥水尽可能不流外人田的目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金融控股公司股东投资的目的,是看好资本回报的予期,俟时机成熟,则择价出售。

总体上说,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分业经营的框架下,为了尽快提高整个企业集团竞争力,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更凸现其必要性。

四、当今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由于中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安排,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督部门对事实上已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又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安排,即对分别监管的机构当其母公司为同一资本控股情况下,监管信息的沟通和不正当内部交易防范措施的考虑欠周到,往往产生以下五大风险:

(一)资本不充足的风险

建立资本充足率制度是监管金融机构制度中一项基本又重要的内容。如果母公司资本投资一金融性子公司,子公司注册投资一个不受监管的.工商企业,该企业又持有母公司股份。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资本就有重复计算之嫌,如果母公司股份扩大后进而可进一步投资一子公司,子公司再注册另一工商企业,该企业又可持有母公司股份或者该企业又可持有母公司下属另一金融性子公司。这样同样一笔资金被同时用于两个或更多的法人实体投资,资本不断被重复计算。当前由于我国三个监管部门之间在机构市场准入时的股权资金监管上缺乏协调,有些母公司、子公司、孙子公司之间互相持股,股权结构混乱,因此在金融机构资本充足问题上隐藏着很大风险。

(二)高财务杠杆风险

例如从母公司层面看有三种形式:一是母公司通过举债等负债形式筹集资金,投资控股子公司;二是母公司以其优质资产向银行抵押套取现金,投资控股子公司;三是母公司为下属子公司(甲)作担保向银行套取资金,投资控股另一子公司(乙)等。上述一系列复杂的投资、借款、担保等资金链中,只要有一个子公司经营稍有不慎,其风险即刻传播到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

(三)不正当的内部交易或关联交易隐蔽着更大的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分业监管,监管部门间监管信息缺乏沟通,当母公司以其优质资产作抵押取得银行贷款后,贷款(法规不允许,实际生活中变相操作又何其多)给公司管理层中不守法者注册的私人公司,私人公司又投资控股与母公司毫无关系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赚取利润,利润归个人,证券公司亏本,则银行贷款或母公司资产受损。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控股公司下股权和资金运作的复杂性(有些是故意复杂操作,反复转账,为避开监管者视线),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形成的风险,不仅仅是资金链中断引起的公司间财务风险的暴露,而且往往形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形成大批国有资产流入个人的腰包。

(四)金融控股公司“掌门人”的管理风险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尚未有正式的法律地位,进而也未列入监管当局的视野,其负责人又往往是下属被控股金融子公司的实际掌门人,掌握了资金的调度权和日常经营决策权,但监管部门对其缺乏任职资格的监管。这些“掌门人”或许由于金融知识的缺乏,或许由于故意违规操作、恶意经营,往往会产生重大的经营风险。而且可怕的是,这些风险不到危机爆发之时往往不易被人察觉,但一旦暴露已难以收拾。

(五)大量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风险

由于对金融控股公司缺乏正式监管,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监管部门在对金融控股集团以上列举的四大风险防范,缺乏监管制度的默契,因此,我国经济生活中实际已存在的不少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负债资金进行投资子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被银行审查合格的公司为载体从银行融通大量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金融性公司和非金融性公司炒作股票,最终极易引发股市泡沫风险。此种风险当从微观主体的具体经营操作的每个环节上看,往往都是合法合规,分别符合三个监管部门制定的游戏规则。但其实质后果往往是产生不堪设想的、宏观意义上的风险。这也许又是大量违规资金入股市屡查不禁的主要原因。

五、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的安排已刻不容缓

篇8:控股公司简介

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财务公司雄厚的资金资源,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解决集团“存贷双高”问题, 更好地发挥财务公司的金融机构优势呢?笔者认为, 通过控股股份制银行、保险经纪公司等方式, 以财务公司为平台构建金融控股公司,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优势, 突破财务公司业务瓶颈, 为财务公司各成员单位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贴心的金融服务。

一、财务公司发展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途径和可行性

根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 (1992年2月,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发布) , 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制权下, 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 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 也是一种追求资金投资最大化、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资本运作形式。

(一)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为构建金融控股集团提供法律基础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九条: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 可以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从事以下业务:

1. 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

2. 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

3. 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

即《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明确了财务公司可从事对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保险机构等的股权投资,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运用自有资本向其他金融机构投资方面也没有太多限制, 因此,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成为财务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可能性的政策依据。

(二) 企业集团的品牌效应增加了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能性

据统计, 世界500强企业集团中, 有80%的企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融结合, 而在我国, 财务公司成为各大型企业集团进军金融领域, 以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的最佳切入点与组织形式,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的产物, 国家“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配套政策之一。企业集团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增加了财务公司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能性, 提高了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影响力。

(三) 金融机构分类监管的进一步深化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带来机遇

当前, 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已在逐步放开, 财务公司现有业务范围已经初步, 具备开展混业经营的条件, 相关监管审批的逐步放开, 有助于财务公司的多样化发展。

二、财务公司发展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

企业集团拥有成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充足资源, 财务公司服务于集团产业, 并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 具有将金融控股公司作大作强的雄厚实力。同时, 财务公司因不具备人行支付系统号, 无法直接开展结算业务, 只能依托各家商业银行的支付系统平台开展支付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对商业银行的依赖程度较大。如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财务公司相关结算业务可依托控股商业银行受理, 相关结算费用可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循环, 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整体实力的提升。

(一) 金融控股集团有助于拓宽财务公司资金渠道

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成员投入的资本金;二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财务公司的存款。控股商业银行则可将业务拓展到企业集团外, 并且全面开展对公存款及对私储蓄业务,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为中铁实业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金融支持。

(二) 金融控股集团能够突破财务公司贷款规模限制

财务公司对成员单位的贷款规模受其注册资本限制, 无法足额满足成员单位数目众多的贷款需求, 金融控股公司则能成功突破信贷瓶颈, 由控股商业银行在存贷比范围内开展融资业务。目前央行规定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为75%, 而且金融控股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资金来源, 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成员单位的融资需求。

(三) 金融控股公司为成员单位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财务公司业务范围受《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限制, 只能提供管理办法规定的金融服务, 无法全面满足成员单位的金融需求;同时, 由于部分业务仍依赖商业银行, 成员单位不得不平衡与银行间的关系, 只能将部分资金存放财务公司, 造成财务公司资金来源受限。金融控股公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由控股商业银行提供品种齐全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为成员单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四) 全面提升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和内部风险控制水平

企业集团控制着不同的金融业领域, 有效防范了集团内企业风险的传播, 提高了专业管理的水平, 可以通过统一整合资源, 构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达到规模经济, 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财务公司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或困难

我国金融市场还在外在不断发展成熟的阶段, 金融创新也明显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企业集团发展速度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企业集团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 财务公司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制约了财务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目标。

(一) 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 法律、法规并未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明确定义和规范, 学界也多次建议制订《金融控股公司法》, 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大 (集团) 总公司董事长唐双宁再次建议, 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 规范和引导金融控股公司健康发展。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 使实践中已经出现的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名正言顺;确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架构, 防止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明确资本充足性要求, 规范集团资本管理。

(二) 财务公司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

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力度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金融体系、信用体系缺乏多样化管理措施, 这些都是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不利环境影响。例如, 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财务公司吸收存款需要向人民银行缴纳一定的存款准备金, 但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存放商业银行部分, 已作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 已纳入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基数, 故此部分存款实际上缴纳了双重准备金, 降低了财务公司的资金利用率, 不利于财务公司的快速发展。

(三) 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定位制约财务公司的发展

作为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的产物, 财务公司的正确定位决定了其发展方向, 同时, 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产业的发展唇齿相依, 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定位至关重要, 财务公司应与集团公司管理模式接轨, 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金融平台。集团公司根据产融结合发展战略要求, 应对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赋予财务公司构建金融平台的重要职能。同时, 财务公司也应强化其资本实力, 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 进行金融股权投资, 实现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控股目的, 拓展金融资源、完善金融平台功能、提升服务能力, 满足集团公司金融平台建设要求。

摘要: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财务公司雄厚的资金资源, 提高资金效率, 更好地发挥财务公司的金融机构优势?本文提出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设想, 分析了可行性和优势, 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

关键词: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篇9:国家控股的公司

如何理解“北京是祖国的首都”,逛故宫长城、走长安街明显不够——至少再去一趟东二环。

组成北京的六个环路中,东二环,是古皇城与新城区的交界。国资委下辖117个央企,93个将总部设在北京,此处是集中分布点之一。衙门从古向南开,东二环的楼厦则多开东门——据称是取意“背靠皇城,面向世界”。

自北向南,中国石油大厦是第一座会吸引注意的大厦。90米高,四座,排列成250米长的临街建筑群。地下3层的地铁通道,可直达北京地铁东直门站和首都机场快线。幕色降临,黄色暖灯间或亮起,楼便活了,如侍机而动的变形金刚。

接着往南,高架桥十字路口的对角,出现两座同名建筑,“中国保利”。其中三棱体的一座,正面是与中石油大厦等高的“北京第一中庭”,形如芦笙的另一栋,底座则是北京音效最好的演出场所之一。

这两座艺术感极强的建筑,是保利集团出资建造的,在该集团官网上,首任董事长贺平称其“在军队熔炉中长成”——它的前身是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央军委及总参谋部批准成立。邓小平木版画的原版,就在保利大厦的画廊里永久收藏,它由设计师专门创作,意欲用圆中带方、方中带圆的版画手法表现邓外圆内方的性格特征。

继续向南面1公里的十字路口,便可数齐三大石油集团。路口西侧,海蓝色的中海油大厦如扬帆油轮,路东的中石化大楼深色内敛——只看建筑,很难将它与中国企业500强的首位联系在—起。

中海油大厦旁边,是一条开了不少咖啡店的胡同。2004年,一个喜欢书、音乐和电影的人在其中一间写代码写出了网站,后来网站命名时,他想起了这个胡同的名字,豆瓣。

建筑止静,人事往来。2005年中海油大厦落成时,卫留成已赴海南任省委副书记,这位将中海油打造成当时中国境外上市增值最快、最多的股票的总经理,未能及时看一眼新大楼里白色的优雅廊桥,以及竹石掩映的三角形景观岛。

2011年,这三个央企老总集中调动。同一天,原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调任中石化任董事长,原中石油副总经理王宜林任中海油董事长。此前几天,中石化原总经理苏树林赴福建省任职。

东二环南面,还坐落着同样是央企大楼的中粮福临门大厦和华润大厦。1930年代,秦邦礼(博古的弟弟)奉时任中共特科负责人陈云的命令,赴港以“开店”之名创办秘密交通站——这即是华润的前身。“华润”,取自“中华”、“润之”,后者是毛泽东的字。1999年,99.85米的华润大厦在北京建国门拔地而起,是二环内最高的建筑。

与华润并列香港四大中资企业的是港中旅、光大和招商局集团。区别于其他企业家,招商局集团前掌门人秦晓,并不痴迷公司上市资产、利润等光鲜问题,他更热衷于与朋友们,比如前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交换对“中国模式”这样宏大话题的看法。秦晓拥有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年轻时代,还做过中共元老宋任穷的秘书。

北京商圈中,与东二环相似,密集分布央企总部的还有金融街和国贸CBD。在金融街,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大楼比邻而立,300米内是中国联通。而这三座建筑,距离它们的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楼仅2.3公里。也就是说,去年中国电信党组书记尚冰到工信部任副部长时,骑自行车,十分钟内就可抵达。

从金融街的最南端出发,往南1公里便是顶着中式红色屋顶的国资委33层现代化办公楼。许多人眼中,国资委扮演了“婆婆和老板”角色,不过,据《南方周末》报道,一般情况是组织部门任命正部级央企老总,副部级的由中组部和国资委一同负责。

相比东二环等东部商务区,北京传统的政务区分布在西部。1950年代初,中共曾在西二环侧规划九十万平方米的三里河政府办公区,标志性建筑群是“四部一会”大楼。如今,同个地方,在仿自传统城墙的暗灰楼身旁,绿色亭台式的“大屋顶”下,有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招牌——此前,它们分别是二机部、五机部。

前身是政府部门的央企不在少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都曾历经七机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的沿革,中石油的前身是石油工业部,中国电信则是邮电部邮政、电信分拆的产物。

不过,即使现在不是部委,央企来自传统的气息仍一目了然。在北京CBD商务高楼林立的街区,其中一座大楼的门口停着一架庞大的银灰色飞行器,沿街即可看到——长16.43米、机高5.43米的“歼—10”战斗机模型,与真机同样尺寸,连机上所载的两枚霹雳12空空导弹模型亦无半点马虎。

这座大厦里是名为中航工业集团的特大国企,有40万员工,是中国最著名的航空军工企业。

上一篇:虽然我做的只是一个梦作文下一篇: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