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文学

2024-04-17

何为文学(共9篇)

篇1:何为文学

什么是文学?我曾百思不得其解。是灵感告诉我:你应该去请教高人。于是我展开灵感给予我的双翼,穿越时空,来到文学的殿堂。

咦,那不是冰心奶奶吗?我向她打了声招呼,问她什么是文学?老人沉思了一会说:“文学是生活中的艺术。它如一丝夏夜的凉风,吹走心头的烦恼:如夜航的灯塔,引导你正确的方向:如干旱时的雨露,润泽干枯的心田……”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道过谢,继续往前走。远远地看见钱钟叔和杨绛夫二人。我连忙追上去问:“请问二位前辈,什么是文学?”钱钟叔先生推推眼镜;说:雀鸟的育皱、小羊的跪乳、浪子呼唤、慈母的针线、游子的吟唱、祖国的尊言、社会的安定……都是文学的主题。”杨绛女士接着丈夫的话说:“会心的微笑、鼓励的语言、助人的动作、关切的眼神、守家的灯火、不断的絮叨……也是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会意,挥挥手含笑而笑。途中正好遇到了鲁迅先生,并恭恭敬敬的问了同样的问题。他神情严肃的说:“文学即社会的写照,我们不能只写光明,只有独具慧眼地去认识黑暗的一面,勇敢的挥击那黑暗的一面。才是条真汗子,才是真的文学。”而后,我又问了许多高人,他们都给了我不同的答案。

当我借着灵感的双翼飞回家时,我明白了。不能单在“什么是文学”上伤脑筋,一个人只要读懂了生活,学会了欣赏就知道文学的真谛。

篇2:何为文学

因为婚姻是舒服着的烦恼。相爱一辈子,彼此包容呵护一辈子,忍耐一辈子,这就是夫妻。

什么是家?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

家是一付重担,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更是能够白头偕老的慢慢旅程。

家就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之道“难得糊涂”。倘若两个人谁都不愿糊涂,这个家庭永无宁日。

什么是婚姻?婚姻就象一桌酒席,爱是主食,宽容、理解、信任、尊重就是一道道菜,欣赏、幽默、趣味就是酒和饮料。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几个品种的酒席,才算得上完美无缺的酒席。

但愿大家在婚姻这桌酒席上,吃得安逸,吃得泰然,吃得永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什么是幸福?有家就是幸福。家是一个放松的地方,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累了,烦了,伤了,痛了,还有家可以回。

在家里,可以完全敞开心扉,你可以完全拥有信任,你可以充分得到理解……

有家,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满足。有个相守的另一半就是幸福。

人生之路多烦忧,有个人能陪伴着自己走过风风雨雨,相互扶持,共同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到老了,依然相守在身旁,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有子女就是幸福。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当你亲眼看着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一代一代这么传承下去,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幸福吗?

有朋友就是幸福。有朋友,快乐就有人分享,伤痛有人安抚,烦恼有人聆听……

篇3:何为文学

在文学界, 有一种流口常谈:一等人写诗, 二等人写小说, 三等人写散文, 最次的才做文学批评。在出版界, 似乎也有一种不成文的共识:类型文学是宠儿, 严肃文学是鸡肋, 文学批评是毒药。看来, 无论在专业领域, 还是在公共传播范畴, 文学批评均俨然一个不受待见的小可怜。更要命的是, 近年关于文学研究、批评的丑闻和乱象纷至沓来, 令文学批评在公众与知识界的形象、地位一落千丈。一位资深的编辑界前辈曾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批评状况概括为:前三十年只有政治批判, 后三十年只有互相吹捧。我深深服膺于其毒辣的眼光和敏识。“前三十年只有政治批判”大体无疑, 但“后三十年只有互相吹捧”则需商榷。假若说前三十年的批评仍基于某种立场 (哪怕只是一种僵化的意识形态立场) 的话, 那么“只有互相吹捧”的后三十年则连基本立场都丧失了。既无立场, 谈何批评?这不就等于说,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文学批评仅制造了一些酬唱应和的文字泔脚?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想,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也许能够为污名化的文学批评重塑尊严、信心和形象。当初, 我们为什么要策划此选题并延请贺仲明、李遇春二位先生主编该丛书?概言之, 要因有三。

其一, 中国新文学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时代、文化症候, 新文学批评便是对症候本身的审视及勘察。我一直很反对营垒森严的学科间离, 谈历史到历史为止, 谈政治到政治为止, 谈文学到文学为止。为何人们能天天念叨所谓“大数据”, 却不愿建立一种“大文化”观?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学批评事实上是一项对时代与文化症候、现象进行回应、拆卸与重构的工作, 它天然地带有启蒙的学术责任。我很同意李遇春先生提出的“心证”、“形证”和“史证”统一的实证批评主张, 而这种主张恰恰也揭露了该丛书的文化品格和阐明了我们编辑出版的理念意图。弥纶美学与形式、思想与历史、文本与时代, 绘制一张理性、严肃的价值交流与批判的启蒙光谱, 从小切口抵达大纵深, 这才是组织该丛书的出发点和核心导向。

其二, 通过出版该丛书, 旨在组构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知识分子对话场域。稍微了解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人会知道, 曾经在八十年代新启蒙运动中精诚合作的知识分子群体,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九十年代后却分道扬镳了。至此, 当代知识分子场域业已嬗变为派系林立、话语割据的思想藩镇。这样的文化景观既是因价值诉求分化而带来的深入, 同时也苫盖了学术观点交互的火花。编辑该丛书的目的便是抛却固有的政治、思想宗派差序, 打造一个具有知识分子间性的平权对话机制与平台, 使批评在流动中得到活化。丛书十位作者的研究领域横跨思想史、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化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等, 理论资源纵贯社会历史批评、后现代主义、新左派理论、现代性理论、审美批评、精神分析、新批评等。他们对同一作品或现象的观点及其建立的价值体系不尽相同, 甚至决然睽异。然而, 唯其产生剧烈碰击, 学术对话与思想交流方可熠熠生辉。

其三, 希望借此向公众提供一种认知世界的思想范式。人们不禁要訾议, 在文学极度边缘化的年代, 文学作品的受众尚且与日俱减, 公众凭什么要读文学批评?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回到上述第一点:建立一种“大文化”观。我认为, 文学批评首先是一种文化批评, 它涵括语言、结构、美学、历史、哲学、政治、经验等诸方面, 形成一种内化的思想范式和价值选择, 一种对个人、社会、历史、世界、生命认知与想象的方法, 从而达至从“道问学”到“尊德性”的深度转换。正如非专业的公众中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陈寅恪的论著, 但却并不妨碍其凝聚公众的认同, 跻身现代思想巨擘的行列。原始要终, 这仰仗其学术中穿透着“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普适价值。该丛书的作者均是来自全国一线高校最活跃的一批中青年学者, 他们在其学术领域和思想建构上正处于黄金时期, 因此他们所展现的范式与观念应是可信的, 至少是有启示性意义的。

篇4:阅读:何为文学阅读

就这样,阅读受到了伤害,进而又伤害了写作本身。今天的读与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语言状态和言说方式,表现和印证了这个民族的特质,其内涵、情态、信心和力量等等,都从中显现出来。这个民族是否认真,有无恒力和定力,有无追求的意志,都能够从集体的言说方式上得到表现。

语言的演进有一个过程。中国的新文学发展从白话文开始到现在,虽然受到大量翻译作品的影响,经历了不断的演进和变化,但仍然植根于中国古代经典。它一路跟着新的社会发展下来,成为活的、变化的、跃动的和生长的,在一天天前进。它成了一个民族、一个时期最精炼最灵活、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表述和概括,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牵引,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奔跑。所以文学的语言直接影响到一个时期新闻的话言、一般的生活用语,甚至影响到公文写作。相对枯燥刻板的公文是在文学语言的牵引下,缓慢而又谨慎地往前行走的,它需要在等待中接受最新的表述,包括一些词的使用。

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杰出作家使用的甸子和词汇,以及他们的言说方式,大约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到达一般的作家那里;再过两三年即到达新闻媒体和学生作文中;最后,又是两三年之后,就开始出现在公文当中。这就是语言演进的大致轨迹。当然,再杰出的作家也要向民众、向生活的各个方面吸纳语言,但是最终的概括和升华,是完成在他的手里。

我的意思是说,网络和繁杂的通俗劣质传媒,破坏了一个民族在语言方面的正常演进,造成了整整一代人、一个时期无法深入准确的表述,进而失语,对人们的心态和思考形成负面影响,积成了实际生活中的创造障碍。因此,如何唤醒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文学阅读、理解文学阅读,就成了整个民族的、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

现在人人都痛感浮躁对人的伤害。无趣、寂寞,求助于网络、电视等声相制品,结果不仅没有缓解这种症状反而使其更加严重。刺眼的灯光效果,闪烁的光标,五光十色斑斑驳驳。可是它反衬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却让他们显得更加灰头土脸。要抱怨找不到对象,要做事没有方向。不自觉地过去了一天,明天又接踵而至,一天一天就这么消耗掉。而过去,我们有一杯茶、一本好书,几乎什么都有了。你现在试试看可不可以?大概不行。因为已经丧失了对书的感情,书太多了,让人反感和要扔掉的书太多了。一句话,我们被淹没在声音和文字中,我们无法选择也无力鉴别。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都已经太疲劳。

我有一位朋友,他说苦于找不到好书。我送给了他一本,结果第二天让我看到了一个疲惫而兴奋的他。他说读了一夜的书,说怎么还有这么好的书!可见真正找到了一本好书,读进去,全部的想象空间被占满和利用了,跟着书中的一切去设想去游走,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他不是一个文学中人,一本小说却能把他如此吸引。他现在正读这本书的第三遍。可见人世间好书还是有的。

关键是读书要有个心情,有个方法,有个区别。不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评价高于一切,而是指它们需要完全不同的阅读方式,就好比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吃法一样。读文学作品,一般而言关注的重点不是它的情节,而是细节;不是中心思想之类,而是它的意境;不是快速掠过句子,而是咀嚼语言之妙;不是抓住和记住消息,而是长久地享用它的趣味。

篇5:何为情,何为义的散文

有些东西总是遥不可及,有些故事总是触不可及,有些人表面对你挺好,挺照顾你,可旦触碰同件事情就连情义可也否认,就比如“人心“这词始终猜不透。

人心总在不同的地点更换不同的角色,我们猜测,怀疑与不安之中,谁也猜不透谁下一秒想做些什么,于是,我们防来防去,表面上的虚假,做作,打败了有些曾经共同患难的朋友,背叛了情义,背叛过了友情,背叛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越走越远。直至醒悟当初,才明白错的有多离谱,却越挽留不回那些失去的好朋友,只能落寂,一个人背靠墙的伤感,责怪自己。

每天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任何人,看着那些走的匆匆忙忙,走的慢慢散散,走的漫无目的的人,各自赶着各自需要去的地方,却不知会在下一秒发生一些意象不到的.事情,比如:走着走着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或者踢到石子蹲下来忍下痛,然后继续忍着痛往前走嘴里却在碎碎念着。可是,这些事情无法改变,我只能为他们感到无奈。

站在高厦的楼层隔窗双手交叉着用复杂的眼光望着那些和自己工作的那些人,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着在讨论某些事,或者发生某些争吵,或者是有些职员做错了什么程序工作,楼层管理说一句:”不行,重做,随后拿去重做,得到的却是,错误,重做,错误,重做你怎么怎么笨“的这些话语。这样的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并不影响自己,自己却不会去插手帮他们任何人,也不会帮任何解决问题。嘴角始终保持着一抹嘲笑,摇摇头,看看窗外,心里哀叹一声,这就是生活,却无可奈何。

篇6:何为文学

【导语】大学,乃培养精英人才之圣地。几乎所有大学的新生教育,都会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以不同的形式引领大一学子们去思考这样一对重要的命题——“何为大学,大学何为?”

如果说每所大学都像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因其成长环境、性格、特长的不同而各具魅力的话,那么新生入学后,切身感受并融入自己所就读大学的文化氛围,则是必须要上好的大学第一课。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与自由、敢于为寻找真理而冒险„„尽管大学定位各异,但大学之道也有共通之处,值得每个身在其中的人细细品味。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这些特色是每个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身立命本”,但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并不在于每所大学所固有的特色,它应该有其作为“共性”的精神或内涵,这种精神或内涵是所有大学生存的根基。从个体的发展而言,大学应当是每个个体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它应承载着挖掘每个学生潜在能力或素养的神圣使命,要想真实挖掘学生的才能就要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这就要求学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主要通过学校特色教育体现出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有人把此“一致性”称为是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要机制的“无缝对接”,然而,这种“无缝对接”在现实社会中很难真正的实现,原因何在?有人说是学校教育机制出现了问题,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这种做法虽然是可取的,但关键性问题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怎样改革?学校培养人才无市场真正的病根是什么?大部分学校都认为是学校管理体制出现了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管理这只是一个手段而已,管理手段出了问题还是大学理念出了问题,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它一定内涵着某一社会特定的时代精神和要求,这种精神和要求主要体现在某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上,一般意义上,教务管理者总是把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在课程设置上,认为全面的就是科学的,其实不然,在当今人才分化的教育体制下,全面性的教育不应当是大学教育的主旨,它应当是基础教育的主旨,大学教育应当是使强者更强,优者更优的,这样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创新性人才,只有这样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大学素质教育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内涵,那就是专业业务素质的塑造。深究之,专业业务素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shiyedanwei/

质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否则专业素质越强,破坏力和杀伤力也就越大,如清华大学朱令陀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因此,大学主题精神:塑造正确的人格形象+过硬的专业素养,可称为“形象阳光和专业阳光”,这样的人才才能使社会、国家更加阳光。

大学要培养阳光的人才这一“产品”,与工厂生产出的“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表面上看,大学更像一个工厂或企业,有生产者和被生产者,被生产者很显然就是学生,生产者是学校,它基本上分为四大模块: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和组织部,这四大模块构成了大学基本教育主体,最直接的主体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另一个与学生密切接触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如各级别的辅导员、教学秘书、系主任和学校学生处的各位指导教师,每个岗位都有自己一套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即大学生产者的多元化和被生产者的单一化,就像现代的家庭管理孩子的模式,四个或六个大人管理或教育一个孩子,基本主旨都是向善的,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样,学校各个主体初衷都是非常好的,从各个环节上对学生加强管理,现在的问题是各个环节是否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如果不是,就会培养出“四不像”的学生,不是一个完整链条的生产环节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更何况,“学生”这一特殊的“产品”,它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对其培养需要一些人性化的方式使之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其认可自己和社会,所以,大学教育首当其冲的是一种理念上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理念上的教育:一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或思想,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现代学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比较自大,总是把自己的感受或情绪普遍化。大学生与中学生、小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应当能够很好驾驭自己的情绪,主动利用自己理智,“不因某人而己悲,不因某人而拒善”。二是正确发挥“主体性”。主体性是一种创造性和思想性,而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活动。一般人对课堂教学的误解,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多回答问题,让学生参与活动,这是一种表面化和庸俗化的理解方式,真正的主体性虽然以学生活动作为依托,但并不停留在这表面现象,它应当是教师的某一个理论、想法能够带给学生思考,从而更快更好进入学习状态中,以便深入把握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带给他思想性和创造性,这应当是主体性的真实内涵。

大学不是工厂,而是国家育人的摇篮,是一种承载着学术精神、国家命运的组织。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篇7:何为文学

静静的合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闭上眼睛开始默默的品味那悠悠书香中记载着的一位伟大人物波澜不惊的革命生涯,心中阵阵轰鸣,保尔?柯察金,他用生命诠释了他革命的尽头。

童年的时光给他带去了曲折和快乐,对他来说本该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童年。然而一个不完整的社会给他种下了革命的种子。他有着一段美好的初恋,他幸福过,他也放弃过,为了那颗革命的种子,小小的他,踏入了革命的硝烟。

少年时代挥手过去,年轻的保尔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旅途,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太多的坎坷,饱受了太多的磨难。他迷失了么?不,这个处在水深会热的社会,让他倔强的走了下去。但是上帝去不垂爱这个勇敢的革命者,病魔像他无情的入侵,摧残着他的躯体,试图摧残他的精神,让他饱受痛苦和折磨。

但要知道,生命是希望的代名词,于是他摒弃了痛苦,选择了奋斗。他为自己争取时间,他要更多的为党做事,这样就可以让人民少受一些苦。他把自己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

贝多芬曾说:“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决不能是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也许在他将永远只能在床上度过一生的时候,他也该放弃了,可是他却再一次掘强地用手中的笔作为革命武器。他的痛苦在不懈的战斗中变成了甘美。他永不停息的为革命“舞动”着。正如王尔德童话中的夜莺,为了圣洁的玫瑰,唱出自己最后的一滴血。

命运是一块绊脚石,有多少人回避它,而保尔?柯察金——用生命诠释革命的尽头。在艰辛的道路上,他用坚定的目光,无畏的心走完了他的革命全程。

我那噙满泪花的眼帘中,是他永不幻灭的身影。

你想把英雄这个称谓赋给谁?

在人们心目中,只有有着伟大事迹的人,才可被认可为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可我却认为,英雄,不一定要经历过与风雨、水火的激烈拼搏;也不是一定要在困难面前做出生与死的抉择;有些人,不求有一天能被人们称为英雄,只是在默默无闻的做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情。

我所说的这位英雄,没有那么多伟大的事迹,也不是那么众人皆知,但他在我心中,永远是英雄。

他——————一个平凡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在他的脸上,总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

小时候,我总喜欢依偎在他的肩膀上。我总认为,那宽厚的肩膀是那样的舒适,那样的`安全。它可以使我不受一点伤害。仿佛,那就是我无忧无虑的港湾。所以,我天真的以为,那个肩膀,只承载着我。

时间像流星划过长空,转瞬间,我已长大,无意间,我发现了原来他那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许晶莹的发丝。脸上更是多了几道岁月留下的痕迹。

我时常看见他站在窗边,凝视着眼前的一切,时不时地发出几声长叹。我似乎也从这长叹声中明白了什么………原来,他的肩上还有家庭,还有事业,还有朋友,还有兄弟,还有生养他的父母。

近年来,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层出不穷。在单位,上好几天班,吃不好,睡不好,好不容易坐几个小时火车回到家,待不了一天又得坐几个小时火车回去。爷爷心脏不好,我又总拿他当出气筒,什么不愉快都撒在他身上,却从不考虑他的感受。尽管再烦再累他都以笑待人,从不将自己的负担强加在别人身上。就这样,他没有半句怨言,默默地挑起这些负担,用自己宽厚的臂膀,支撑起了这个家。无论谁的怨言,他为了让别人痛快,宁可自己难受。他心中有多少苦,有多少黑色,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只有用他的泪水,才能将这一片片黑色的阴云渐渐冲散。

他————————就是我的父亲。他平凡而又伟大,以一颗赤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用那宽厚的肩膀挑起一切。他—————也是真正的英雄!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是《老人与海》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句话。我想,在这个社会中,一个人若可以做到这句话,他就是英雄。

文中的圣地亚哥老人在84天出海没有捕获一条鱼,别人嘲笑他,把他当作不折不扣的失败者,甚至于他的船帆看起来也是一面永远标志着失败的旗帜。但他没有退缩,仅凭着一个渔民对职业的自豪感和一个老人对生活及困难的不屈服,他冒险来到了墨西哥湾流,并钓住了一条大马哈鱼。

白天又黑夜,黑夜又白天,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在茫茫大海上与一条大鱼斗争了几天几夜,凭着他不屈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老人捕获了大鱼。可美味的大鱼引来了一群鲨鱼。但他在这海洋的统治者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他甚至杀死了一只鲨鱼!如作家张爱玲所说,这种毅力:“不是超人的,而是一切人类应有的一种风度,一种气概。”虽然老人最终只带回了一具鱼的骨架,但他伟大的精神力量,向大自然昭示着:这就是英雄!

宋代刘过曾说过:“人定兮胜天”。老人让我想到《亮剑》中的一个情节,遭到围困的骑兵连,面对日本一个强大的骑兵纵队,没有投降,没有逃跑,而是义无反顾地面对强大的敌人。虽然最后都牺牲了,却赢得了对手的尊重。真正的英雄就是在一切强大势力面前保持自己的尊严,顽强而永不妥协,哪怕明知是死,也要冲上去,不屈不挠地斗争!我们八年抗战,三年内战,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在那个年代,我们中国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这样的英雄,然而现在,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人,社会要进步,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我想,这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保障和动力,这种精神,也是一个人生存的力量。

篇8:何为文学

说起中国当代的人文语境,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这起文化事件始于上海学术圈,后波及整个知识界,参与者们围绕“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否失落”、“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等议题展开热烈争辩,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多年后,发起人之一的学者王晓明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认为这次讨论的一大成果“就是促使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向对当代中国社会真实状态的研究”[1]。他指出,这次讨论虽然范围广,但并不深入,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有很多的意气用事,很多的借题发挥”[1]。当然,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扩大影响的背景下,这些宣泄不仅必要,更有一定的启蒙作用,无可厚非。事实上,这次讨论的确产生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有价值的真知灼见。然而,若能对我国人文传统脉络进行爬梳,深入挖掘我国传统人文资源,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部,实现两者的对接和互补,则结果可能会更有建设性。在这方面,赛义德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刚在国内出版时,有论者指出,赛义德所言不明,他的人文主义“时刻处在一种游离的、流动的、不断变幻的状态”[2]。但事实上,赛义德的人文主义是有坚实依托的,这个依托就是语文学。语文学类似于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训诂学,致力于古代文献手稿的解释、评注和考证,以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和重建原始文本。赛义德深谙语文学要义,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主张进入文本的历史情境,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真正把言词作为一种“表述”研读,将阅读作为一种抵抗习见和模式化的有效方式,以此将文本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或不完整的、或被遮蔽的、或被歪曲的东西泄露出来”[3]P69。赛义德所论的人文主义,就是“以语文学为切入口,在对文本语言的词源学分析基础上,使语言回到所附着的和所涉及的社会语境、民族历史中,最终对自身所处时代的种种事实进行质疑、批判和敞开”[4]。正是在语文学研究方法的指引下,赛义德创作出了《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这样的旷世奇作,深刻揭示了文化表象背后的权力机制和意识形态运作,引发了西方人文研究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赛义德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洞见,他对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吸纳和融通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的语文学理念扎根于古老的阿拉伯-伊斯兰教义,又滋养于维柯、斯皮策和奥尔巴赫等西方哲人的思想甘露,最终自成一格。纵观我国学者对人文精神的探讨,更多的是论及当下,较少关注传统,这实在是一个缺憾。中华文明绵延五千载,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便是融天、地、人为一体,集对家事、国事和天下事的关怀于一身的独特人文景观及气象,如何理清这条人文传统的谱系并以其观照当代中国现实,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理应是我们研究赛义德人文思想的立足点。

那么,传统是否就是金科玉律,就应该不加深究地完全服从?换言之,人文精神是否完美无缺,没有瑕疵?至少从“人文精神”大讨论来看,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在那场讨论中,人文精神被赋予无上地位,成为绝对的精粹。只要谈到“人文”,其对立面必然是商品、市场和物化,就应该加以摒弃,这种唯“人文”至上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德国有康德、歌德和席勒这样的人文大师,却最终走上了法西斯式的集权主义;法国虽有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等启蒙大家的润泽,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还是付之东流。在我国的传统人文思想中,也有不少对人性的压抑,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偏见和歧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正视的。赛义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并不盲从传统,而是从现实和当下出发,对传统加以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指出:“人文主义无关乎隐退和排斥。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东西……可用于批评性的审查。”[3]P26赛义德认为一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的主要任务,是以人文主义的名义对人文主义展开批判,释放被人文主义抹杀和压制的东西。他反问:“我们什么时候才不再让自己把人文主义当做一种自鸣得意的方式,而是一种不确定的历险,进入差异,进入另一种传统,进入那些需要在一种比迄今为止赋予它们的语境更加广阔的语境中得到新的解读的文本?”[3]P64为此,他对阿诺德、白壁德和布鲁姆等西方经典人文主义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考察,揭示他们人文立场的盲视和弱点,使他们的思想成为建构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观的起点和有机组成部分。尽管赛义德的言说语境是美国社会的现实,但其反本质主义的自我批评是有一定普世意义的。传统是立家、立国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但若不加检视,过于想当然,那么任何传统都将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一种障碍。

如果说继承传统是人文批评的起点,质疑传统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的话,那么它的落脚点在哪里?人文关乎理念、关乎思想,但并不止于理念和思想;假如人文精神仅仅停留在口头和书面,那么再高声的疾呼,再犀利的文字,都是空洞无物,没有实际作用的;人文精神要真正成为一种惠及大众、泽被万方的“精神”,就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这就涉及知识分子和人文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拥有深厚人文传统的德国会出现纳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分子的不作为,他们专注学术,净化心灵,锤炼思辨,却忽略了最大的学问——世道人心。赛义德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的开篇就指出,他所谈论的人文主义不是一种泛泛的人文主义,而是作为一种“批评实践”的人文主义,“这样的人文主义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动荡不安的,充满了交战状态、实际发生的战争和各种恐怖主义的世界里,作为知识分子或者人文学科的学者——教师应该做些什么”[3]P2。赛义德不仅著书立说,而且走出书斋,融入社会:他曾担任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独立委员达14年之久,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呼吁,努力践行自己的人文承诺。他的传奇一生深刻说明,人文主义不仅关涉形而上的精神诉求,还有形而下的物质关怀;要实现人文精神的真正普及,有赖于知识分子的积极入世。当然,如何入世,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那么就可能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在作为普遍的人文原则和作为个体的人文实践之间,必须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一旦逾越,人文则可能会出现偏差,而这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教训[5]。如何在积极入世和沉思默想之间权衡,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人文命题。赛义德就很好地掌控了这个尺度,他虽然支持巴解组织,但时刻保持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格独立和批判意识。

“人文精神”大讨论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这期间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假使当时的思想撞击是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知识分子和人文工作者身份认同焦虑的一种外化,那么在全新的语境中,如何追寻和反思自己的人文观?客观地讲,与二十年前相比,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说赛义德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中提出的人文构想是基于冷战结束和“9.11”后美国社会现实的变化的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当五花八门的“后”学和“新”学大行其道,浅阅读和快餐文化日益成为主流,以娱乐大众为导向的戏谑和嘲讽渐趋成为时尚,我们的人文事业何去何从?赛义德的所言所为的确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却不能提供答案。要找到这个答案,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不断求索,靠我们对自己的深刻洞察。现在看来,与其纠结于中国是否存在人文主义,不如在中西人文观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积极探索互补的空间和资源。只要我们能够切实行动起来,守望传统,立足当下,与时俱进,坚守自己的人文理想,探讨和解决事关人类生存福祉的实际问题,那么答案就已经在我们心中了。

参考文献

[1]王晓明.为啥“人文精神”大讨论不该忘却[N].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5/4162972.html.

[2]思郁.萨义德:如何重构人文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6.9.13,14.

[3]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粱鸿.回到语文学——文学批评的人文主义态度[J].南方文坛,2011,(5):11.

篇9:何为文学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学生 文学精品 通俗化

文学经典对传承人类文明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从其产生就互相交融,共同发展。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也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去传播文学精品,获得学生的认同,使学生感兴趣,愿意走进文学世界、解读文学精品,这成为大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学修养现状及学生特点分析

文学课程对于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不可少,文学修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都是艺术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当前大学的艺术院系和艺术类院校普遍比较重视文学基础课,会以选修或必修的方式开设文学基础课。但是因为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课程的优质教学。

艺术类学生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文学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招生的时候,因为学科性质的不同,本来就比普通类学生的文化分数要低。艺术类学生的这个特点必将会影响到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他们有自己的特长,但是在文学功底和学习习惯上确实存在欠缺,这种情况又会加剧他们对于基础课学习的抵触情绪。在教师布置预习以后,极少会有学生按照要求去做。上课的时候揣着手来,笔记、教材往往不带,下课的时候甩手就走。这种学习习惯当然很难达到好的效果。第二,对文学基础课认识不足,缺少学习动力。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包括文学类课程在内的基础课和公共课并不那么重要。认识上的这种偏差引发了学生学习基础课和公共课热情的减弱。殊不知,专业固然重要,但是打好扎实的基础方能“厚积薄发”。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共同努力,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要让他们认识到文学类课程对于他们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他们自我的文学修养、想象力的提升和自我表达的丰富,都有着其他课程难以比拟的优势。第三,专业众多,要求不一。文学精品导读课面向的是全校学生。因为专业的不同,各个院系对课程的课时需要、讲授重点、与专业结合的方式等要求都不同。有的院系希望增加叙事性作品的分量,有的希望侧重文学典型人物的分析,有的偏重于文学史框架的搭建。而在学分受限,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想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以上三点,性格迥异,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学生的另一特点。面对这些个性化的个体,如何因材施教是个大问题。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活泼靓丽,喜欢表现;新闻专业的学生多思沉稳,喜欢探讨;摄影专业的学生在文学课上沉默不语,不喜欢发言……而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会像普通类学生那么“听话”,不那么“乖”,有独特的个性,有新颖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也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可爱之处。他们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面确实有待提高,但可能也正因为没有太多束缚,拥有更多表现自己独特个性的想法和途径。如何扬长补短是任课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上就是笔者在大学艺术专业进行文学精品导读课的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的艺术专业学生群体性的特点和学习文学课程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学生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途径多手段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文学精品阐释的通俗化

如何让艺术专业的学生接受经典,走进经典,喜欢经典,需要教师改变心态,不要把文学经典当做是神坛上不容侵犯的“神”,而要放下身段,让文学经典走下神坛,接近地气。从作品的选择到阐释都要根据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走“通俗化”路线,但又要避免把经典“媚俗化”。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探讨这个尺度之后,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兴趣与作品艺术价值相结合。“文学精品导读”,顾名思义,选讲的作品必须是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的,否则就背离了初衷。所以教师在选择篇目时不能单凭自己喜好,要把精品介绍给学生。在这一点上可以按照文学史的时间线索,选取名家名著,根据院系课时的不同制定大纲。教师可以对篇目进行微调,侧重点也可以体现个性,但是不能脱离大纲。这是对课程科学性、稳固性的一个重要保证。

但是在考虑作品的经典性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个性更加张扬,很难接受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在开始课程之前,可以对学生已读作品、有兴趣读的作品等做一个调研统计,根据学生兴趣做一个统一安排,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有所侧重。

第二,经典作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文学经典是什么?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对经典做了很多的阐释:“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某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所以他说“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1]文学经典有其自己的时代性,但它是常读常新的,作为对人类普遍命运、共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成果,在现在仍然具有启发性。

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如果只是单纯地就作品讲作品,学生往往觉得于己无关,不会走近,更不会走进作品描绘的世界。如果把作品的情境、人物的命运与现实,与他们自身联系起来就会起到很好的启发效果。比如讲到斯丹达尔《红与黑》,分析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时,把于连身处的时代与现在社会中的“屌丝”名词的出现、“官二代”、“富二代”的特权等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由社会不公现象而产生的“于连”式人物的个人奋斗。endprint

第三,作品 (writing)文本与作家(writer)生平相结合。在讲文学作品的时候,是不是一定只能讲作品本身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而不用介绍作家呢?答案是否定的。作品讲解固然重要,但是讲一些与作品思想有关的作家的生平也很重要。很多学生在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中提到通过教师讲述作家生平,他们的爱恨情仇、坎坷命运等还原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拉近了跟作家之间的距离,产生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家、作品的需要。比如讲鲁迅的时候,介绍了他和朱安的一世牵连、与许广平的相知相爱,发现了一个活生生的鲁迅。这对理解鲁迅,理解他的创作风格都很有帮助。

第四,文学鉴赏与文化解读相结合。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制衡。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一环,文学精品导读课在讲授过程中把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质两重特点介绍给学生必不可少。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讲到古希腊神话时,可以把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做比较,这对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有效。讲到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时,可以把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伤春悲秋”做一比较。这种把文学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三、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文学精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一言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在艺术专业学生面前,要想“满堂灌”更不可能。因而,我们要尽可能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占据了主导,这样要求教师不是刻板地传授知识,而是巧妙地利用个人魅力去传递正能量。教师讲课时要热情饱满,语言也要轻松幽默,“接地气”方能“聚人气”。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用教师的魅力,用文学的魅力影响学生,把文学教育看做是生命教育。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通过作品的讲解去解决学生的疑惑。例如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那些人类永恒的命题诸如生命、爱情、婚姻、责任等同样存在于90后孩子身上,把文学作品与学生自身思考联系起来,这让他们跟作品中人物情境很容易产生共鸣。

要加强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文学精品导读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一方面因其是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而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是借助于多媒体的方式将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图文、影像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使用多媒体最直接的方式是使用课件。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可以引入许多重要资料:作家肖像画、故居、生平关系中重要的人物,可以让文学大家不再神秘莫测;文学原著的片段,可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作家作品,领略语言魅力;大家的经典评论,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的地位、意义、评价角度等重要知识。当然还可以利用各种视频,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例如讲到斯丹达尔《红与黑》时,于连这个人物形象,特别是他的双重人格、多变的心理是授课重点。如果只是教师单纯地复述、分析,学生常常会厌倦,而选取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片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地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的互动参与。适时采用或引进案例进行情境教学[2],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来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自己写讲稿,自己讲。但是常常感叹吃力不讨好,辛苦备课,学生却不领情。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中更加明显。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亟需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互动探索。

第一,鼓励学生无拘表达“我的观点”。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特别是有些专业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或者喜欢思考问题。这时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寻找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话题,教师可以当堂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展开讨论。比如鲁迅《伤逝》里的爱情悲剧让很多学生唏嘘不已的,可以课堂展开讨论:爱情如何才能长青?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又如讲到《哈姆雷特》时,对这个人物你有没有自己的认识?你如何看待他的悲剧,如何看待他的疯狂、他的忧郁、他的犹豫?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学生的讨论会很热烈,可以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建构学生自由言说的“我的讲台”。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还可以试着把讲台交给学生。讲课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在学生讲课之前,教师要把好关,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确定下重点和方向,不能撒手不管。在学生正式讲课前一两周,还得看到成果:讲稿和课件,最后指点一下。这样经过充分的准备,学生讲课时一般都比较自信。通过这个过程,能促进讲课的同学课后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语言表达、自信心等都能得到提高,而且还能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苦与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而听同班同学的课,学生们会非常关注,课堂效果大多比较好,还会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第三,搭建学生展示个性的“我的舞台”。艺术类院校中很多学生具有较好的艺术天赋和艺术表现力,这一点在文学课堂也可以加以利用,把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在播音主持专业开展诗歌朗诵会,这不仅是文学课程中诗歌教学环节中的双向教学互动,而且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校的人文精神氛围大有裨益。电视编导和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自己改编文学作品,自编自导,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如何把更多学生吸引到文学精品导读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对文学类课程的兴趣,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理论话题和实践命题,值得高校文学类教师认真反思和总结。

(本文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创新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成果,立项时间:201306。)

注释:

[1][意大利]卡尔维诺著,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朱珈仪:《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何为文学】相关文章:

何为大学大学何为07-03

何为高校范文05-16

何为大学范文05-16

何为友情作文04-12

何为教育美文04-20

大学何为政治论文05-12

何为旅游美范文05-19

何为良好生活范文05-27

何为品质生活范文05-27

何为985大学范文06-06

上一篇:帮学困生找回失去的“信心”下一篇: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