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友情作文

2024-04-12

何为友情作文(共10篇)

篇1:何为友情作文

亲情、爱情、友情,何为重?

亲情、爱情、友情,何为重?

或许两者本不能作对比,两者同样重要,缺了任意一种生活都是遗憾。但请问做为一个男人,在你心中究竟是亲情重要还是爱情重要呢?

曾一次又一次的读到那个小故事,假如母亲和女友同时落水(都不会游泳),你会选择先救谁呢?答案各不相同,有先救母亲的也有先救女友的,不管先救谁,敢说出答案的就算是一个男人的。有人的回答是看情况决定,这类是理智型的人。还有人的回答是有这么凑巧吗?怎么可能……是啊!这种凑巧的事出现的可能少之又少吧!几乎不可能吧!但是我们说的是假如有这种情况发生了,你会选择先救谁呢?说凑巧说不可能发生的人纯粹是在逃避这个问题,因为你跟本不敢去面对这个问题。先救女友的说你不孝顺,先救母亲的女友说你不爱她,更有可能因此而分手。作为一个男人,这个问题太难,一边是深爱的女友,一边是养育自己几十年的老母亲。不管先救谁,别人都会有不同的评论。

反过来说,如果这个问题抛给我,我也同样为难。但请问落水的母亲和女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做为母亲大都希望你先去救女友吧!但女友呢?我认为大部分的女孩希望你是先救自己吧!并不是我贬低现在的女孩,同样做为一个女孩,我也希望男友先救的是我。可我希望理智点的男孩先去救母亲,如果是一个好女孩她一定会体谅你的,如果因此她提出分手,这样的女孩分手也罢。一个连你母亲的醋都吃的女孩,你却要和她相处一辈子,不累吗?亲情的故事和感人的爱情故事同样都让我们感动着。可我们想过吗?其实真正的爱情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亲情的。

父母养育几十年,却不及你与女友相爱的几年吗?如果你连父母几十年的爱都不能发现,不能珍惜,那又怎样去珍惜女友的爱呢?对于父母你只需一点关心,他们就很知足,很感动。可女友呢?你付出所有的爱她们依旧不满足吧!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是因为你给予她们的爱太多了,烦了,厌了,麻木了,所以没有了那一丝感动。所以爱别给太多,太多的爱永远不会知足,永远不会珍惜。把给女友的爱分一点给父母,他们脸上就能少好多皱纹的。不信的,试一下吧!

篇2:何为友情作文

众所周知,网站的pr值与关键词排名都和网站的外链息息相关,权重最高的则是网站之间的首页链接,那么什么样的友情链接才是相对高质量的呢?

首先要特别提醒的是pr并不是衡量一个网站的关键因素,但是作为友情链接至少要建立在pr对等的基础上,以下我们就具体说明如何去做一些高质量的友情链接.

1、百度快照应尽量在7日内

在百度查看该站点的收录情况,如:site:www.nq001.com 看看该网站首页是否排在第一位且快照是否及时,这点非常重要,首页是一个网站的最初索引页,网站所有重点内容都分布在这个页面上,如果不经常更新且首页不变动的话,搜索引擎也不会给予太高的权重,因此,尽量避免于这样的网站友链.当然,SITE首页第一不是绝对的,如果该网站的首页是隔天快照,可以不考虑此因素.相对高PR的网站,也要看他的网站最近是否有被收录网页,否则可以忽略.

2、网站内容高度相关性

友链最好是找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网站进行链接,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做的宁强新网是一个地方网站,那么就去找该地区的网站链接,这样的友链质量是非常高的,每个网站都有一个主关键词,即网站的主题,搜索引擎也会因此建立索引、归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将会更容易提高你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

3、导出链接少且质量较高

通过一些站长工具,可以批量查询对方网站的友链情况,如果外链超过50,基本可以不考虑了,反之越少越好,再看对方网站友链的PR值,如果有大部分都比你的网站低,且大部分都不符合本文第一条情况,也请尽量避免与其交换.

4、看网站内容质量

看看对方的网站是否全为采集内容,关键词排名如何,用户体验怎样,内容是否经常更新等等,用心做的网站搜索引擎自然不会亏待,SE也在慢慢的提高用户体验,模拟人的思维进行搜索,给用户呈现最好的结果,因此我们也应该注重自己的网站质量.

好了,现在再来说说做友情链接的注意事项,以免被骗:

看对方是否为js友链,查看该页面的源代码,搜索自己的网址,如果不存在,即为js调用数据,请注意辨别.并且最好用站长友链工具定期进行查询.

篇3:如何为作文教学拓展训练空间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学生要想写出自己的特色, 打上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自己健康的感情烙印的优秀作文, 非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不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那么,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拓宽思维空间。

在生活中, 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想象力。想象的本质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把握和精彩表现, 是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文需要创造性思维, 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力。

2. 组织活动, 观察社会。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 三教九流, 自由地对宇宙发问, 与万物为友, 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很多启示:要让学生去接触自然, 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大自然, 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 提高写作水平;还要让学生去接触社会, 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 从而在社会交际中, 积累语言, 发展思维。实践证明, 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 接触实际, 接触社会, 领略自然, 了解日新月异的祖国建设, 能开阔眼界, 丰寓生活,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奠定了基础。

3. 指导学生把握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 不落窠臼, 想人之所未想, 发人之所未发, 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 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在写作指导上不要给学生限定太多的条条框框, 鼓励学生说真话, 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增加生活积累, 为作文教学奠定素材基础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总结有关作文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时, 都会加上一条, 那就是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缺乏足够的素材。缺乏真情实感的信息体验, 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很难有深度地发掘与表达。要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就必须在提高学生生活感知积累等方面下功夫, 让学生充分积累深厚的感知体验, 促进作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可以带学生去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 加上鲜明的对比, 对于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了更为深刻的感知与体验, 写起作文来自然如源头有活水一般流畅。由此可见, 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 可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写作兴趣, 点燃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源于生活。的确, 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源泉。学生写作文感到“无米可炊”, 其实是没有发现、没有留心。寻找生活的源头, 才会找到真实的水来。当然,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随时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 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和感受美, 在生活中体会作文的乐趣, 培养写作兴趣。学生也只有将“目之所见, 耳之所闻;心之所思, 情之所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才能拨动写作的心弦, 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赞扬也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对学生的表扬多于批评。作文教学也一样,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给学生适度的赞扬可以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 增强对写作的自信, 激起学生对作文的热情。赞扬可以是口头表扬, 更多的应是在作文中加注批语表扬。凡是有可赞扬的地方, 教师都应该加注批语表扬, 因为赞扬是作文教学中的动力。

四、重视积累,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篇4:如何为作文“增色添彩”

一、锤词语

在各类词语中,我们尤其要精心锤炼动词、形容词,做到准确、生动,因为这两类词语特别能表现人物、事物的性质、状态、特点,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怎样才算用词准确、生动呢?对此,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要赋予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看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这段话是说:要描写一个动作或一个事物的性质,就只能用这个词而不能用别的词;如果还能够用别的词来替代的话,那就说明所用的这个词还不够准确、贴切。下面各举一个准确运用动词、形容词能使文章中的形象更美、更生动的例子:

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上面句中的动词“排”字,准确生动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布丰《松鼠》)

作者在介绍松鼠的时候,运用了“清秀”“ 闪闪有光”“矫健”“轻快”四个形容词来分别描写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准确地描写了松鼠的外部特征,使松鼠的形象栩栩如生。

因此,在写作实践中,应鼓励学生追求用词的准确性,坚持不懈,养成不随随便便滥用词语的习惯。每用一词都反复斟酌,用心揣摩,不用则已,用则求准。要让学生学习古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精神。

二、善描写

一棵树如果只有树干,不见枝叶,就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同样,一篇作文如果语言干瘪、无味,不能给人以形象、直观的感觉,也难以成为佳作。如何做到给读者形象、直观的感觉?笔者认为要善于运用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可以通过以下两段话来说明。

原稿:我和爸爸一起割麦子,我感到很累,麦子也不听话,打到了眼睛上,真想哭。

修改稿:我和爸爸一起割麦子,割了没多一会儿,我觉得头重脚轻,眼冒金星,心慌的怦怦跳,真有点支持不住了。这时,麦子好像更不听话了,它们左躲右闪,我就是抓不住。好不容易抓住了,搭在镰刀上的麦穗打在眼睛上,啊,酸疼酸疼的,眼睛一下子睁不开了。我捂着眼睛坐在地上,真想大哭一场。

从以上这个例子看,原稿的语言显然太过于概括了,很干瘪,缺少表现力,不能打动读者。修改后亮点顿生,集中体现在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上。这就好像吹气球一样,将空洞、干瘪、缺少表现力的语言加以充实,使文章内容充实饱满起来,使文章更有美感,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因此,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细节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三、用修辞

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若用上一些贴切的修辞定能起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因此,平时进行作文语言的训练时,应强化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行文的关键处考虑一下,换一种修辞手法写这几句,效果会怎样?这样有意识地在平时训练时运用修辞手法,定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文增色。举个例子,便可看出用修辞手法和不用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①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显然,第②句比第①句更生动、更形象。因此,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从而使作文的语言鲜活起来。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对比、夸张、反复、反问、设问等,它们在语言表达中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1.善用比喻

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例如:“春雨是天使的眼泪。”这里把春雨比喻成天使的眼泪,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春雨不仅有着天使的翅膀,更有天使的爱心,正是用它那天使般的心,给世界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2.巧用拟人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例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人格化了,使雪富有了灵气,写出雪的动态美。

3.妙用排比

在文中适当使用排比,能有效地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用于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于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情深意笃;用于说理,则鞭辟入理。把比喻句或拟人句组合成排比句效果更佳。

例一:“书如甘霖,滋润着我们久旱的心田;书如春风,驱赶我们心灵的严寒;书如方舟,渡引我们脱离灾难。”用三个比喻句组成排比句,把书的好处、价值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增强了语气。

例二:“春雨来到花园,众花笑逐颜开;春雨来到原野,小草探出了它的脑袋;春雨来到田园,麦苗欣喜得手舞足蹈。”通过三个拟人句组成排比句,把春雨、众花、小草、麦苗等物“人格化”了,具体形象地写出春雨给人间大地带来生机。

其它修辞,如对偶、对比、夸张、反复、反问、设问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四、引诗句

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行文的关键之处,恰当地引用诗句,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开头引用诗句,可以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同时开门见山给文章镶嵌了一个美丽的“凤头”。例如:笔者班上的一位学生在写《慈母》这篇文章时,开头就引用了冰心的《荷叶·母亲》这篇散文诗的主旨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文章穿插诗句。写作文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诗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例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

3.结尾引用诗句,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诗句作结尾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听雨》中的结尾:“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前行的途中也许遇到很多坎坷,可我要……还有两分钟交卷,那下一句是什么?这个填空题可不能失分!窗外明亮起来,天晴了,“已是晴天万丈光,犹有鸟儿叫!”

文章结尾点题,深化主题,巧妙地化用了毛泽东诗词,暗含文章的意境,包含“风雨过后是彩虹”的哲理,引人思索。

篇5:何为友情作文

说起中国当代的人文语境,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这起文化事件始于上海学术圈,后波及整个知识界,参与者们围绕“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否失落”、“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等议题展开热烈争辩,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多年后,发起人之一的学者王晓明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认为这次讨论的一大成果“就是促使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向对当代中国社会真实状态的研究”[1]。他指出,这次讨论虽然范围广,但并不深入,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有很多的意气用事,很多的借题发挥”[1]。当然,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扩大影响的背景下,这些宣泄不仅必要,更有一定的启蒙作用,无可厚非。事实上,这次讨论的确产生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有价值的真知灼见。然而,若能对我国人文传统脉络进行爬梳,深入挖掘我国传统人文资源,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部,实现两者的对接和互补,则结果可能会更有建设性。在这方面,赛义德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刚在国内出版时,有论者指出,赛义德所言不明,他的人文主义“时刻处在一种游离的、流动的、不断变幻的状态”[2]。但事实上,赛义德的人文主义是有坚实依托的,这个依托就是语文学。语文学类似于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训诂学,致力于古代文献手稿的解释、评注和考证,以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和重建原始文本。赛义德深谙语文学要义,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主张进入文本的历史情境,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真正把言词作为一种“表述”研读,将阅读作为一种抵抗习见和模式化的有效方式,以此将文本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或不完整的、或被遮蔽的、或被歪曲的东西泄露出来”[3]P69。赛义德所论的人文主义,就是“以语文学为切入口,在对文本语言的词源学分析基础上,使语言回到所附着的和所涉及的社会语境、民族历史中,最终对自身所处时代的种种事实进行质疑、批判和敞开”[4]。正是在语文学研究方法的指引下,赛义德创作出了《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这样的旷世奇作,深刻揭示了文化表象背后的权力机制和意识形态运作,引发了西方人文研究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赛义德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洞见,他对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吸纳和融通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的语文学理念扎根于古老的阿拉伯-伊斯兰教义,又滋养于维柯、斯皮策和奥尔巴赫等西方哲人的思想甘露,最终自成一格。纵观我国学者对人文精神的探讨,更多的是论及当下,较少关注传统,这实在是一个缺憾。中华文明绵延五千载,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便是融天、地、人为一体,集对家事、国事和天下事的关怀于一身的独特人文景观及气象,如何理清这条人文传统的谱系并以其观照当代中国现实,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理应是我们研究赛义德人文思想的立足点。

那么,传统是否就是金科玉律,就应该不加深究地完全服从?换言之,人文精神是否完美无缺,没有瑕疵?至少从“人文精神”大讨论来看,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在那场讨论中,人文精神被赋予无上地位,成为绝对的精粹。只要谈到“人文”,其对立面必然是商品、市场和物化,就应该加以摒弃,这种唯“人文”至上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德国有康德、歌德和席勒这样的人文大师,却最终走上了法西斯式的集权主义;法国虽有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等启蒙大家的润泽,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还是付之东流。在我国的传统人文思想中,也有不少对人性的压抑,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偏见和歧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正视的。赛义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并不盲从传统,而是从现实和当下出发,对传统加以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指出:“人文主义无关乎隐退和排斥。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东西……可用于批评性的审查。”[3]P26赛义德认为一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的主要任务,是以人文主义的名义对人文主义展开批判,释放被人文主义抹杀和压制的东西。他反问:“我们什么时候才不再让自己把人文主义当做一种自鸣得意的方式,而是一种不确定的历险,进入差异,进入另一种传统,进入那些需要在一种比迄今为止赋予它们的语境更加广阔的语境中得到新的解读的文本?”[3]P64为此,他对阿诺德、白壁德和布鲁姆等西方经典人文主义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考察,揭示他们人文立场的盲视和弱点,使他们的思想成为建构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观的起点和有机组成部分。尽管赛义德的言说语境是美国社会的现实,但其反本质主义的自我批评是有一定普世意义的。传统是立家、立国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但若不加检视,过于想当然,那么任何传统都将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一种障碍。

如果说继承传统是人文批评的起点,质疑传统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的话,那么它的落脚点在哪里?人文关乎理念、关乎思想,但并不止于理念和思想;假如人文精神仅仅停留在口头和书面,那么再高声的疾呼,再犀利的文字,都是空洞无物,没有实际作用的;人文精神要真正成为一种惠及大众、泽被万方的“精神”,就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这就涉及知识分子和人文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拥有深厚人文传统的德国会出现纳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分子的不作为,他们专注学术,净化心灵,锤炼思辨,却忽略了最大的学问——世道人心。赛义德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的开篇就指出,他所谈论的人文主义不是一种泛泛的人文主义,而是作为一种“批评实践”的人文主义,“这样的人文主义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动荡不安的,充满了交战状态、实际发生的战争和各种恐怖主义的世界里,作为知识分子或者人文学科的学者——教师应该做些什么”[3]P2。赛义德不仅著书立说,而且走出书斋,融入社会:他曾担任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独立委员达14年之久,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呼吁,努力践行自己的人文承诺。他的传奇一生深刻说明,人文主义不仅关涉形而上的精神诉求,还有形而下的物质关怀;要实现人文精神的真正普及,有赖于知识分子的积极入世。当然,如何入世,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那么就可能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在作为普遍的人文原则和作为个体的人文实践之间,必须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一旦逾越,人文则可能会出现偏差,而这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教训[5]。如何在积极入世和沉思默想之间权衡,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人文命题。赛义德就很好地掌控了这个尺度,他虽然支持巴解组织,但时刻保持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格独立和批判意识。

“人文精神”大讨论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这期间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假使当时的思想撞击是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知识分子和人文工作者身份认同焦虑的一种外化,那么在全新的语境中,如何追寻和反思自己的人文观?客观地讲,与二十年前相比,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说赛义德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中提出的人文构想是基于冷战结束和“9.11”后美国社会现实的变化的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当五花八门的“后”学和“新”学大行其道,浅阅读和快餐文化日益成为主流,以娱乐大众为导向的戏谑和嘲讽渐趋成为时尚,我们的人文事业何去何从?赛义德的所言所为的确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却不能提供答案。要找到这个答案,最终还要靠我们自己不断求索,靠我们对自己的深刻洞察。现在看来,与其纠结于中国是否存在人文主义,不如在中西人文观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积极探索互补的空间和资源。只要我们能够切实行动起来,守望传统,立足当下,与时俱进,坚守自己的人文理想,探讨和解决事关人类生存福祉的实际问题,那么答案就已经在我们心中了。

参考文献

[1]王晓明.为啥“人文精神”大讨论不该忘却[N].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5/4162972.html.

[2]思郁.萨义德:如何重构人文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6.9.13,14.

[3]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粱鸿.回到语文学——文学批评的人文主义态度[J].南方文坛,2011,(5):11.

篇6:如何为学生作文写评语

评价学生的作文,除了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外,还要使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觉得那是一种快乐。针对学生的心理,教师要用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写作,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真正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应当能体现出人文性和艺术性。用美的语言熏陶学生,这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尤其是自然美、艺术美。教师充满感情的优美语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恰当地运用文艺气息较浓的语言在作文评语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深化写作认识。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文评语要讲求艺术性,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生动的语言

语言贫乏、干瘪、乏味是作文评语的大忌,教师应根据学生新鲜好奇的特点,准确地遣词造句,运用新鲜多彩的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例如:关于观察的重要性,每一次都写着“要观察”、“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只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样写:“世间的美食无穷无尽的,老师期待着你能用搜索的目光去发现它们。”“一面观察一面思考,尽可能地让多种器官参加活动,多看、多听、多想、多触摸,那么你的观察所得会更全面准确。”相比于前者,这样评语收到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有位学生写《稻草人的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既表现出了特色,又富含想象,最后还分析得出了“稻草人是一个孤独而幸福的守望者”的见解。如果教师看完文章,就大笔一挥,写上什么“观察仔细,语言生动,主题思想深刻”等等,显然没多少评价意义,学生也不爱看。不妨这样评:“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它们常常隐藏在平凡的日常生活背后。你能够有自己的发现,这充分说明了你细心地观察生活,展开了自我联想,从而让一个稻草人也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这时你激发了创新思维得到的见解,老师也非常欣赏你。老师更希望你能继续发扬,从而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加油吧!”这样评写,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就更加强烈了。

二、对学生的进步充满期待

部分教师对学生作文要求过高,再加上对学生作文进行评语时语言生硬刻板,这很容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觉得作文是一件很难、很苦的事。其实,学生写作文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大多是半成品,缺点毛病多是很正常的。教师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而应该怀着一颗期待的心,相信他们会进步,进而在评语中插入征询意见式的语句暗示、鼓励学生,告诉他们老师正期待着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例如:“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发现你的眼睛非常地明亮清澈,因此老师相信你的内心也一定如此。老师期待着你的作文也能像你的眼睛一样迷人,你觉得可以吗?”这显然比简单的一句“要多努力”或“请多加练习”效果要好多了。

三、启发性的评语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文章进行不同的评语,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口,让学生有的放矢,明白从何下手,如何修改。如学生写游记内容空洞,如果评语只写“内容空洞”几个字,学生就很难准确把握,不知从哪里去修改。如果老师能写具体一点,效果则有天壤之别。如:“这个景点不错,老师很想欣赏那里的风光,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告诉我吗?最有特色的是哪里?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学生看到这样启发性的评语,定会受到启发,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来。

四、人性化的关怀

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教师应站在理解与尊重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评语中作为说教者的形象,用商量询问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心灵交流,让学生在充满人性化的氛围中感受教师对他的关爱,激发写作兴趣。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你看这样好吗,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分开行吗?”如遇到学生抄袭他人文章,在评语处写上:“老师和你一样非常欣赏这篇文章,但老师更希望能读到你的佳作!”充满人文关怀的言语,不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让学生轻松地接受批评并改正。

总之,教师给学生写作文评语,不应该是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心灵交流。教师几句赞美、真挚的话,都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欢乐,使两代人的心得到有效沟通。只有心灵得到沟通引导,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内心的快乐。

篇7:马云“北伐”意欲何为?

最近, 阿里系的几个新动作, 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和关注。

一是南京攻略。继阿里软件苏皖服务中心四月在南京开业之后, 阿里软件与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共同打造的“互联网产业园”, 七月初又落户南京。在新闻发布会上, 阿里巴巴集团代表还明确表示, 阿里软件首期投资上亿元的全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也将落户南京市雨花台区。

二是北京攻略。7月8日, 淘宝正式在北京设立分公司, 由原阿里巴巴总经理吴泳铭出任分公司总经理, 淘宝北京分公司的主要职能是技术研发。据报道, 北京是淘宝在国内第一个开设分公司的一线城市, 广州、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尚未有开设分公司。

记忆犹新。2008年的这个时候, 马云正在言之凿凿的告诉阿里人, 冬天到了, 冬天可能比想象的要漫长。可是, 一年的时间, 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 阿里巴巴似乎已经摆脱了寒冬的阴霾, 又开始了新一轮扩张, 一枚枚棋子相继投出, 继落子六朝古都南京后, 又挥师北上直抵北京, 这其中蕴含怎样的战略意图呢?

记忆犹新。2008年, 广东省主要领导到浙江, 曾专程参观阿里巴巴集团, 并力邀马云南下;上海市主要领导感慨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 也邀请马云到沪上布局。可是, 马云似乎不为所动, 虽有网商大会之类象征性举动, 但无实质行动, 这其中蕴藏怎样的商业玄机呢?

在笔者印象中, 马云曾经在北京走过背字, 所以退守杭州, 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终于, 数年磨一剑, 功成名就;在笔者印象中, 马云和南京这个城市, 似无任何渊源, 现在却骤然发力, 频频落子, 意欲何为?

这的确耐人寻味。可是, 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 审视阿里系的这些举措, 我们可以看到, 从空间版图上, 南京是马云夺取苏皖的重要平台, 东向, 可以辐射江苏长江两岸以及沿海发达地区, 并且和杭州形成犄角之势, 从两侧夹攻上海;西向, 沿长江上溯可以夺取安徽市场, 所以说, 这一举动可谓高瞻远瞩或老谋深算;北京, 则是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必须渗透和进入的城市, 一方面, 这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地位举足轻重, 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 北京在地理版图上, 是北方的重要门户, 要塞之地, 夺取了北京市场, 则可以觊觎河北、天津、内蒙乃至东北三省市场, 北京, 可谓兵家必夺之地。

如果从产业的角度看, 北京淘宝侧重于技术研发, 南京的阿里软件苏皖服务中心、互联网产业园, 以及将要落户的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也主要是软件研发应用和市场化推进, 表明了阿里巴巴集团在B2B、C2C, 电子支付等领域, 取得决定性市场份额后, 开始将目光投向IT基础技术研发, 重拳出击软件领域, 特别是SaaS领域, 这是产业链的上游延伸, 也是阿里系战略重心的一次调整和转移。

所以, 笔者认为, 南京, 北京, 两京攻略, 马云北伐, 是阿里巴巴新一轮扩张战略的重要举措, 意味深长。

篇8:何为日常,何为艺术

两个干货漂在水面上

相互瞧不起对方

这样黑,这样干瘪

就这样对峙了一夜

天亮后,两个胖子挤在水里

蘑菇说:“酱紫,酱紫……”

木耳听见了,但木耳不回答

蘑菇与木耳都想回神农架

2015年10月,403国际艺术中心,湖北经视录制现场,主持人挑出诗人张执浩的这首《蘑菇说木耳听》,好奇地问:诗可以“酱紫”写吗?他的潜台词是:诗可以写得这么日常吗?对于诗歌读者来说,这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对于偶尔接触当下诗歌的读者而言,这样的诗确实会给他们带来困惑。困惑是因为,诗长久以来被视为“高大上”的艺术,与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说,是他们日常之外的“奢侈品”,闲暇时光的“古玩品”。诗之所以给人留下如此印象,多半是因为古诗的浸润所致。尽管古诗中用口语写日常生活者并不罕见,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由于它们已成经典,历代不断累积的阐释,使其中的人间烟火味稀释殆尽。

没有永恒不变的日常生活,也没有永恒不变的诗人和诗歌写作。有人把诗人张执浩称为“中国诗坛最正常的诗人”,看起来是个出人意料又不同寻常的判断;但这判断其实不是针对他写了什么,怎么写——写日常生活者无以计数,每位诗人也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日常生活与不同的处理方式之间,很难分出个高低,何况读诗者的趣味各个不同——我觉得这种判断主要是指他的诗给人留下的平和、温情、饱满的印象,能打动人,可抚慰人。一般意义上说,诗作为对现实变化最敏感的文体,作为诗人心灵的发声器,不可能不立足于他每时每刻的日常生活,哪怕他写的是历史。诗是日常的,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都容纳了已经和可能发生的一切:是“现实”的,也是“魔幻”的;是“宏大”的,也是“琐碎”的;是“个人”的,其实也是“集体”的。当然,我无意否认,当“日常生活”开始大面积出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诗歌文本中,成为写作风尚的时候,诗人们想抵御的是与意识形态形影不离的“宏大叙事”——但这些诗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所谓“宏大叙事”也是他们想要和正在抵御的另一个时代的人的日常生活:郭小川、贺敬之,包括郭沫若的诗,是不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呢?如今,风水轮流转,日常生活几乎成了诗的另一种牛气冲天的“宏大叙事”,成为诗歌文本“政治正确”的体现:私人的、无厘头式的、梦呓式的所谓日常,没有弥合而是加剧着现时代人与人的失联状态。如果我们设身处地为这些诗人着想,甘愿承认这样的诗恰好以这样的方式揭示了这种状态,也仍然会觉得他们缺少一双眼睛,一双渴望互不相识的人们拥抱在一起的眼睛。并没有谁禁止诗歌去展示生存的残酷,然而,与其他艺术一样,其目的是为了提醒自我和他人尽可能减少这世上的残酷,而不是以残酷取乐,以残酷博名。不少书写日常生活的诗是冰冷的,缺少温情的;它们没有遏制而是顺应着如下现实:温情正一点一滴地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蒸发,并让其中的每个人变得更加冰冷。

张执浩的诗是有温度的诗,那种散发在字里行间的人性的温度,那种内心的热爱,那种对日常生活的美好、良善、温情的默默注视和体察。我相信读者完全明白诗中的蘑菇和木耳写的其实就是你和我。你和我共有一片天地,一座家园,一处山林,却往往莫名所以地“相互瞧不起对方”,哪怕我们拥有完全一样的命运:被采摘,被贩卖,被浸泡,等待变成他人嘴中的佳肴。这是诗人眼中的日常生活,但不是他想要的诗中的日常生活;换个说法,诗不可能是对他眼中日常生活的“如实”描摹,是他对其“应当”如何的一种期许。他把这种期许赋予了文字,让文字有了光泽,并让这光泽辉映了日常生活,让它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此时,蘑菇以它习惯的方式说话,木耳在倾听;在后者的默然中,蘑菇感受到了与它共通的某种情感,并以默然回应。

艺术,包括诗歌在内,是对日常生活“应当”如何的期许。凡高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他自述画笔下的麦田时说:“我现在完全被衬着群山的广大无边的麦田吸引了。平原辽阔如海洋,美妙的黄色,美妙的、温柔的绿色,一小片犁过与播下种子的土地的美妙的紫色——这片土地被开了花的土豆画上了绿色的格子;在这一切的上面,是带着美妙的蓝色、白色、粉色、紫色调子的天空。”(《亲爱的提奥》,凡高著,平野译)凡高精彩绝伦的创作当然来自他的日常生活,来自他对自己乱七八糟的日常生活的所见所感所思;但没有一位艺术家会让他的创作“停留”于日常。当凡高指着画幅对我们说:“瞧!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我全部的日常生活!”我们已被他强大的心灵漩涡、情感风暴吸摄进去,而感动于艺术家在度日如年、孤独无助的日子里的“美妙的、温柔的”平静。“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凡高如是说。而“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正被当今的所谓艺术家、诗人、作家所抛弃。不,应该说,他们本身无力拥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不属于他们是因为他们对日常生活无动于衷;他们的心失去温度;他们的孤寂只是一种吆喝,而不是为了与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孤寂的人,默然相对。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细说了面对父亲留给他的手提箱的矛盾、困惑、彷徨,也述说了文字建造的虚构世界带给他的无以言表的快乐和幸福。他说:“一切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来自这种幼稚的、满怀希望的信念:所有的人都是相似的。”基于人与人的相似,作家召唤着读者,读者找到了知音,各自不再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孤独、最不幸的人;文学对人心的抚慰是它永不衰竭的力量,是这力量鼓励着我们继续在坎坷、在艰难、在贫困中跋涉。作为小说家的帕慕克这样看待他的身份和工作:“小说家也许看上去整日都在游戏人生,但他其实怀有最深的信心,自信比任何人都更为严肃地看待人生。”“严肃地”并不是指作家板着面孔,自以为不同凡响,而是基于他对人生,对日常生活——对帕慕克来说,就是伊斯坦布尔的街道、桥梁、人民、狗、房屋、清真寺、喷泉、怪异的英雄、商店、著名的人物、黑暗的地点、白昼和黑夜所构成的真实的世界——怀有的“最深的信心”,也就是帕慕克在未能如愿以偿地成为文学家,却倾心于文学的父亲身上所感受到的“他热爱生活及其中所有美好的东西”。

诗人张执浩说,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如同杯子里的水满溢出来的。我喜欢这个比喻。我觉得更多的写作者是在往杯子里加水,还美其名曰“充实”——一位写作者若要靠文学来充实人生,那他的文字又靠什么来获得丰沛的力量呢?文字不是你手里的拐杖,靠着它你才“支撑”着走下去。可以这样来理解:你踉跄时,文字是晃动的;你扑倒时,文字被尘灰呛到;你攀岩时,文字是你手抓脚蹬的岩石,直到你把自己的影子刻进岩石。日常生活不是诗,但其中有诗,你需要一个庞大而强健的胃,去容纳、消化、吸收其中的悲欢离合。今天重读海子为人传诵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依然会像第一次读到那样感受到一种温暖,一种真诚,一种将心比心。他所写的可能不是你我的日常生活,是他想往中的日常生活,与奇迹无关,与“幸福”相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哪怕他明知这幸福如“闪电”般转瞬即逝,也迫切着要与亲人分享。他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不是为了温暖自己,而是为了在称名中让它们知道自己被关注,被挂念。“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是因为凡祝福人者,也必得到祝福——至少诗人没有让这一信念丧失——以使人不会在各自道路上感到孤单。是的,“面朝大海”者不会看到“春暖花开”,但他的胸怀里满是春暖与花开,之后就有了满溢而出的诗,有了因之而热爱诗歌的人,也就有了更多的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彼此的祝福和拥抱。

篇9:何为碳交易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 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 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 二氧化碳为最大宗, 所以这种交易通称为碳交易, 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

在发达国家, 其国内每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平均在100美元以上, 而在发展中国家成本却只有十几美元。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 推动了CDM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 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 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 简单地说, 就是“资金+技术”换取“碳排放权”。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 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篇10:何为语文,语文何为?

1.语言和文学

语文即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达自己的意愿,相互交流,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人的语言比猿鸣、狮吼、虎啸、犬吠、鸟啼、狼嚎、马嘶更有优势,具备其它动物不可比拟的沟通的功能,才让人类在10万年到6万年前变得比狮子、大象更为强大,让我们走出丛林,走出东非大裂谷,走向欧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语言包括而不仅仅限于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的文学。语言的艺术即文学,文学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建构人性中的重要一极——感性——的基石。文学艺术是兽性和人性的分水岭,是人性觉醒的标志,是敏感的精灵,是催生科学的助产士,是走出蛮荒的先头部队。文学艺术往往能够最早、最快的传达出人的七情六欲,最为敏感的感受到时代的需求,最为直观的扫描到人性的痼疾和社会的病灶,并引导人走进知性、理性、德性、灵性、神性的殿堂。文学艺术着力表现的真善美,不应该只是生活的点缀,而应该是我们生活的终极追求。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生活里没有艺术的元素,没有美的因子,一间房子里没有色彩、线条、形状这些具有美感的元素,生活里没有流动的音乐,那这个人的生活将与机器人没有什么两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意的栖居”、“在语言的家园安顿灵魂”成为我们增进幸福感的最重要的指标。

工具性经常被视为语文的特性之一。其实,语言和文学不仅仅是工具,还是终极目标的体现者。毫无疑问,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飞速发展,在逐步增进人类福祉方面确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如果没有人文科学的制衡,如果没有文学艺术中的真善美的导引,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越发达,人类就越有可能加速向悬崖狂奔。731细菌部队的高科技罪恶和瘦肉精的研制成功已经可悲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火车头,必须要由文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的方向盘来掌控。

2.语言和言语

如果把语言比作是一个堆满钢筋、水泥、黄沙、砖块、石头的大仓库,那么言语则是建筑师利用仓库里的这些材料做成的房子。简而言之,语言是前人创造出来的已有的成果,言语则是动态的个人的表达过程。语文课程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就是唤醒学生潜藏在内心的表达欲望和言说本能,在已有成果的熏染下,逐渐习得言语技能。

是生活化的常态表达,还是文学化的非常态表达,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显而易见,除非一个人在文学方面天生异秉,而去着意训练自己的文学语言表达能力,更多情况下,应该是以学以致用的态度,选择学习生活化的常态表达,选择学会理性温和、清晰简明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是选择激情洋溢、义愤填膺、文艺范儿十足的表达方式。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但不能总是用文学的方式来思考和表达。在合同、法律、文书、广告、报告、书信、说明书等诸多文体构成的社会化活动中,更多的社会人需要学习实用性文体。尽管文学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万应仙丹、灵丹妙药。我们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就像我们的生命必须由空气、水、阳光、食物等诸多要素支撑一样。

3.有用和无用

有一项调查表明,认为中学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严重脱节的老师是8%,学生是10%;认为联系较少的老师是80%,学生是77%;认为联系密切的老师是12%,学生是13%。概而言之,大约90%的学生和老师都认为中学教材与现实联系脱节。

就人教版高中语文的情况来看,必修、选修、名著导读多而庞杂,看上去面面俱到,实则视野狭隘,内容和文体、训练目标和训练项目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过于看重陈述性知识,忽视程序性知识和生成性知识,训练方式和训练目标显得零散而孤立、单一而苍白,缺乏系统性和渐进性。比如第一册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研讨与练习”设置了三道题,分别是把握情感和节奏、意象与思想情怀的关系、延伸阅读。所设置的问题空洞无物,都是些空对空导弹,被老师采用的题目微乎其微,不能较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维度,不能对学生应对现实问题起到导引作用。要么是钻牛角尖式的螺蛳壳里做道场,要么是空对空式的大而化之,文艺腔调过浓,似乎非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诗人、文学家不可,而置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人之目标于不顾。

再来看《美国语文》(马浩岚编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7月版)的课后训练。比如第一课是哥伦布的航海日志,课后的第一个导读设计是“问题指南”,“问题指南”之一是“文学和生活”,有三个题目:第一个是假设你是哥伦布航行的资助者,读到他的这段经历记录,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第二个是讨论领导者的素质,第三个是欧洲人与北美洲当地人相遇有何不同反应?你从文中找到什么证据?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同情之理解,推己及人,族裔平等,再现历史时空是其着眼点。问题指南之二是“阅读理解”,三个题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问题指南之三是“思考”,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别培养学生学会寻找证据支持、分析、概括、判断、提出假设、解释、推断、得出结论、综合、对比等理性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问题指南之四是“文学聚焦”,在开始初步了解日志的文体特征之后,再次加深对日志的认识。第一题设置的尤为有趣:根据你的理解,哥伦布为什么经常在见到事物时想到它们的金钱价值?这道题把哥伦布这位英雄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有着正常的功利意识的人,一个有着人的种种缺陷的人。课后的第二个导读设计是“作品累积”,由“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两个部分组成。“点子库”的“写作”要求有:从船员角度重写航海日志,续写哥伦布的日志,比較哥伦布不同时期的航海日志,进行社会研究连线。“点子库”的“项目”研究,之一是画一张哥伦布探险的地图,之二是哥伦布纪念收集。“微型写作课”由六个部分组成:口头航海报告,写作技巧重点,日志中的范例,构思,写稿,修改。五种感官细节的细致描述是此次写作技巧的重点。

nlc20230901213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健康连线的设计。在一篇课文的导读设计里,提到早期殖民者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很多人得了坏血病。要求学生了解殖民者吃的食物和他们种植的谷物,然后根据历史条件为一个早期殖民者的一天制定菜单。

另外还有别具一格的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媒体连线、音乐连线。如第四部分(相当于高一年级)第七课是威拉·凯瑟的小说《一场瓦格纳音乐会》,“点子库”的写作之二是媒体连线,情景设置是:乔治安娜婶婶决定要在红柳县开办一所音乐学校。要求学生制作一本宣传册,目的是说服内布拉斯加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上学。这个题目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性。之三是编辑评论。《一场瓦格纳音乐会》引起了一部分内布拉斯加人的强烈抗议,他们认为凯瑟不公正的描述了那个州。而凯瑟说这个故事是对拓荒者的力量和坚韧做出的一篇颂词。作为一份内布拉斯加报纸的编辑,写一篇评论文章陈述和论证你的观点。这道题则是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能力。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批判精神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这些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问题设置的理念是,引导学生成为全方位发展的公民,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努力用已有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生成自己的言语,找到适合自己、也能被别人接受的言说方式;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使其体现出有思想的操作、可操作的思想的特点。

从另一个层次来说,语文的有用不仅体现为在习得各种言说方式和技巧后,能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更体现为努力促进人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完善、全面和多元。情感体验,历史体验,换位思考,逻辑思考(包括解释、分析、推断、评价、综合、应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同理心,族裔和解与融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推己及人,宗教体验——这些构成语文内核的感性、知性、理性、德性、灵性、神性,正是人類精神的核心所在。这是语文的无用之大用。关于有用和无用,重要和不重要,王朔有一段入骨三分的话:"信仰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民主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自由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原则不能当饭吃,所以不重要。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能当饭吃的都不重要。我们信奉了猪的生活原则,于是乎我们也得到了猪的命运——迟早给别人当饭吃。" 慕容雪村也有类似的表达:“常有人会问,良心多少钱一斤?良知有什么用?我要说这些东西,真的没什么用,但它却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意义,也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对他人的苦难抱有同情,在很多时候都会显得不够精明。但越是狂热的年代,就越显出这些笨人的可贵。正是他们,人类社会才保住了起码的尊严和体面。”

是的,在狮子、猎豹的眼里,人的颈项上的贝壳项链不仅无用,而且有害;在野牛、大象的眼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中的野牛无用而且无力;在鬣狗、胡狼的耳朵里,人说话的声音没有它们的嚎叫来得有用和有力。然而,正是人类萌生出来的对美的追求和对交流的渴望,引导我们摆脱兽性,萌发人性,逐步走向文明和教化,成为越来越具有理性、德性、灵性、神性的万物之灵长。

物质性追求满足肉身的需要——从功利角度出发,凡事考量有用与无用,当然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精神性追求满足灵魂的需要——赋予物质性追求以意义,引领肉身摆脱本能的驱遣,更有其终极意义。灵与肉的追求把无用和有用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否定其中的任何一面,只能使人成为非人,就像从中间把纸币分开后只能得到两张伪币一样。真正的语文存在的意义,在于使受教育者习得“生存”的技能,并以人类文明的精华引领其思考“存在”的意义。

4.虚构和非虚构

大体而言,虚构类文学包括诗词、小说、戏剧、神话传说,非虚构类文学包括散文、随笔、演讲、报告、宣言、传记、论说文、回忆录、书信、日志等。两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虚构类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的篇目数据以及编辑特点如下:

人教版高中语文(这里统计必修1-5,以及《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虚构类文学89篇,非虚构类文学64篇,按照文体特点编排;突出特点是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浓厚,时代色彩较强,外来资源占一定比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因为其空对空的特点,基本上被师生忽略不计;而为应付高考计,另外要做大量的练习。

美国语文(为12岁-18岁所使用的《文学》教材,相当于从初中到高中):国内翻译过来时删去原版中的诗歌与戏剧,因此本文不统计虚构类文学和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的篇目;严格按照美国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编辑。编排体例为:全书由“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与扩张”“不满、觉醒与反抗”“繁荣与保护”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开篇讲述“时代故事”,由“历史背景”和“本时期的文学”构成;接下来是5-7篇课文,每篇课文前有“阅读指导”,介绍作者及历史事件;“背景知识”,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介绍相关历史;“文学与生活”,由“联系你的经历”“写作”“专题聚焦”组成;“文学聚焦”,介绍该部分的文体及其特征;课文文本;课文后的问题设置由“问题指南”和“作品累积”两个部分组成,前已述及,此处不赘。当然,问题设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诠释和解读完全可以看作是对文本的第二次创造,直接决定阅读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决定言语的生成水平,决定思维的活跃度和创造性。

《美国语文》比较重视非虚构类文学,重视非虚构类能力的迁移和养成。特别是文本后的“问题指南”所设置的“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每个单元后的“作品累积”所设置的“点子库”“微型写作课”,十分注重学生社会化、常态化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可以看成是对常态表达能力的重视,对学以致用原则的持守。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准备好基本的价值观、沟通能力、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不是过度重视虚构能力、过度培养虚构能力,不以培养所有学生当诗人、文学家、科学家作为教材编写的目标。天才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5.本土资源和外来资源

nlc202309012138

《美国语文》十分看重本土教育资源,所选文章也全部是美国籍作家的作品。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选取美国的根基——《独立宣言》《葛底斯堡演说》作为课文外,《美国语文》十分看重选取少数族裔和女性作家的作品。有印第安人的神话,非洲黑奴的自传,非洲裔作家的小说,墨西哥裔作家的作品,华裔小说家艾米·谭(通常翻译为谭恩美,成名小说是《喜福会》)的关于语言和言语的思考性散文。在平等理念下所产生的族裔融合,越来越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以至于成为不可碰触的政治正确的红线。民族熔炉、文明交会的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立足本土、博采众长也成为美国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自信力的奥秘所在。

人教版《语文》课本则是古今中外熔于一炉。本土作家几乎全部是汉族,编者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但愿有一天,教材里出现《格萨尔王传》《烏古斯传》《江格尔》,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在学习语言时可以触摸到的事实。对外来思想资源兼收并蓄,可以彰显我们学习的迫切,也可以显示我们放眼全球的自信。

在编排体例上,人教版《语文》完全以文体特征为依据,给人以割裂散乱的感觉。一向关注教育的王丽老师写道:

1943年,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笔记文选读序》一文中曾指出:“这种编辑方法并不是绝无可商榷之处。前一篇彭端淑的《为学》,后一篇朱自清的《背影》,前一篇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章》,后一篇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无论就情趣上文字上看,显得多么不调和。”他又说“不调和还没有什么,最讨厌的是读过一篇读下一篇,得准备另一副心思。心思时常转换,印象就难得深切。”也正是基于此,1948年,叶圣陶、朱自清和吕叔湘三人合编了一套《开明文言读本》,试图进行文白并行的尝试,只是由于种种因由,最终未能付诸实验。

而对于这种明显“不调和”的编排方式,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言特有的语感,也不利于形成对文言文体的概貌认知,更无法体会文言文背后隐含的文史哲贯通的中国传统知识结构。相反,由于中学文言教学一直过于注重语法,特别是“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用法,还有“意动”“使动”等等,严重败坏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结果白话文言都没有学好,可谓两败俱伤。(王丽:《一门“语文课”就够了吗?》)

本着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原则,在体现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思想性上,在培养学生逻辑能力和抽象思辨能力上,在编排体例上,在传播普世价值观上,在发掘本土资源上,在课后问题设置上,在语言和文学的平衡设置上,在虚构类文学和非虚构类文学的平衡设置上,希望人教版《语文》能够借鉴《美国语文》,着力体现中华文明传承的连贯性,挖掘文明内部的纠错能力,重新阐发、诠释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之所在,以教材所体现出来的真善美催生出受教育者内心潜藏的真善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何为友情作文】相关文章:

何为青春作文900字04-27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作文高考04-18

何为大学大学何为07-03

何为文学04-17

何为高校范文05-16

何为大学范文05-16

何为教育美文04-20

大学何为政治论文05-12

何为旅游美范文05-19

何为良好生活范文05-27

上一篇:倦寻芳,倦寻芳吴文英,倦寻芳的意思,倦寻芳赏析下一篇:皖东北地区回款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