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环节安排

2024-05-24

游戏环节安排(共8篇)

篇1:游戏环节安排

游戏环节安排

以每张桌子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为对象的娱乐性游戏 以64人,8组为构想

环节一

:先拔头筹

击鼓传花 游戏目的:通过击鼓传花筛选出每一个小组的第一个参加游戏环节的选手,被选出的选手代表所在的小组参与游戏,输了全个小组需要一同接受惩罚。游戏道具:准备好一些可用于传递的统一的物品,准备好音乐 游戏人员:晚会每张桌子

游戏内容:以每张桌子为单位,音乐声起后开始在小组内传递,主持人随机按停音乐,音乐结束,物品持有人出场。

(进行两轮,是每一组都能够出来两位参与者,以参加下一个游戏)

环节二

:踩气球

游戏目的:调节气氛,激起现场观众“兽性” 游戏道具:气球,绳子,透明的不湿水的塑料纸 游戏人员:每组在环节一所选两位

游戏内容:每组的两人搭配在一起,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其他组的两人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游戏奖励:两个人嘴对嘴隔着塑料纸亲嘴5秒

环节三

:开口中 游戏目的:惩罚人

游戏道具:用来写数字的公告牌

游戏人员:每组自愿推荐一个出来,不可以重复的

游戏内容:首先,在1到100内选一个数字为底数,然后,嘉宾要轮流喊1到100以内的数字,每喊一次,如果不是底数,就把范围缩小到嘉宾喊的那个数,直到有人喊中底数为止最后,喊中底数的人接受惩罚。例如,我们设底数为38,A开始喊数字55,不是底数,就把范围缩小到1至55,下一个嘉宾必须喊1到55之内的数字,接着B喊27,没中,范围继续缩小到27至55,C喊38,喊中了底数,接受惩罚。游戏惩罚:(玩两轮)

惩罚一 男的---对着嘉琪姐说:我要把你紧紧地搂在怀里,吻你一万次,像在赤道上面那样炽热的吻;女的---对邓凯一边捶他的胸,一边说:你好讨厌哦!

惩罚二:在第二轮中,准备好一个干净的杯子,没有一个人通过没有开口中就可以往里面添加喝的东西,一直下去,直到有人中招。

环节四:抢板凳 阶段一

游戏目的:还是惩罚人

游戏道具:第一轮七张凳子和音乐,第二轮六张凳子 游戏人员:每组出一个未参与游戏的人。

游戏内容:N个人放N-1张凳子,边放音乐边围着凳子走,音乐一停就抢凳子坐,抢不到凳子的药接受惩罚 游戏惩罚:第一轮受罚者,吃布满芥末的美味寿司,是布满!!!

第二轮受罚者,两个人一组,玩超级无敌搭错线,如果全中可以不接受下一轮惩罚!阶段二

玩超级无敌搭错线 游戏目的:玩人

游戏道具:两个耳塞,要很好的,两部MP3,很多很劲爆很吵杂的音乐,两个麦克风,两份问题和答案。

游戏人员:抢板凳第二轮输了的两位

游戏内容:两个人,一个负责问问题,一个负责说答案,不过两个都是在带着耳塞听着很吵的歌的情况下(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看两个人可以答对多少。

游戏问题:1.古时皇帝点对滴重犯? 洞房

2.天气冻嘅时候你会..??? 剁衫 3.古时夫妇成亲之后会做咩? 撻Q 4.电影入面贞子最恐怖系做乜? 喂距饮奶 5.冲凉之前要做咩? 倒立

6.贪钱女人嘅心愿是咩? 打尿(冷)震 7.出家做和尚之前要做咩? 系电视度爬出黎 8.你夜晚撞鬼嘅时候会点? [亨]距个头 9.彭丹最叻做咩? 吓到濑尿 10.学体操先要学咩? 食软饭

11.老细会点对D好个员工? 揸流摊

12.去银行入数你会同柜台职员讲? 你唔好扮晒蟹啦 13.李小龙系<精武门>入面嘅经典对白系? 我地分手啦 14.觉得对方讲嘅野好唔合理你会话距?挪晒钱出黎 15.饮醉嘅人通常会讲咩野?早晨 16.想开门通常会讲咩暗号?芝麻开门 17.情侣闹交通常会讲咩?我冇饮醉

18.安慰失恋嘅朋友你会讲咩? 咯咯咯咯~~(扮鸡叫)19.念咒语通常会讲咩? 嗱高件衫 20.朝头早D鸡会点叫? 妈呢妈呢空 21.话人扮晒野嘅俗语系? Super 22.奖门人主题曲最后果句会大嗌? 中国人唔系东亚病夫 23.手术失败之后医生会同家属讲咩? 你唔好喊啦 24.学生早会同老师讲早晨会讲咩? 你走咗就唔好翻黎 25.觉得人地恐吓你你会讲咩? 熄匙、车牌、身份证 26.孔子嘅名言系? Good Morning Sir 27.朝头早D鸡会点叫? 唔该你帮我入咗张cheque啦 28.朝头早同人打招呼你会讲咩? 你靠吓啊 29.子女离家出走阿爸阿妈会闹距? 你无病啊嘛 30.小朋友唔识做功课会点? 隆胸 31.阮兆祥着丝袜之前要做咩? 撩鼻屎 32.食左污糟野你会点? 跳舞

33.你好寂寞嘅时候会做咩? 剃脚毛 34.女人想升cup 会? 抄牌

35.我地通常点叫佘诗曼? 飞机场 36.陈豪最钟意饮咩? 人奶 37.飞机系边度降落? 屎塔

38.厕所塞左要用咩野通? 脚趾缝 39.我地好蠢嘅人叫做咩? 佘诗曼

http://wenku.baidu.com/view/ff988185ec3a87c24028c493.html

后备游戏部分: 心心相印,我来比你来猜(动脑动手合作型节目)

道具:纸和笔、准备一些能够用手语表达的动物,人物,成语或者物品 人数:两人一组,可多组参加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表演的一组两人先要面对面(一人为表演动策划,一人为猜测者),然后由主持人会把要猜的成语或词语写在一张纸上,让表演动作者做给猜测者看,当表演者表演完,猜测者能猜出表演者所做动作的成语或词语时,就算过关(注意:.动作者可以用语言来解释,但不能说出动作中的字)(左右为难、无孔不入、金鸡独立、狗急跳墙、东张西望、无中生有、眉开眼笑、胸有成竹、鸡飞蛋打、低声下气)。需要裁判数名,现场自愿报名。

2双人顶气球接力

分组比拼两人一组只能用脸部贴着气球从一头跑到另一头,中途气球掉下重来,先完成的一组取胜。

3心口不一

选5个参赛者,轮流跟着主持人一起喊“我不对心我最劲”,然后说一个数字1,2,3,4,5(只能是一到五中间的一个),边手比划一个数字(同样是1-5中的一个),但是和口说的那个数字不一样,如果一样就淘汰,直到只剩最后一名不能一直说5,不能重复3次

4超級無敵估歌仔

主持人播放歌曲中的某一段,各個參賽者答得最快且正確,加分,分數最多噶參賽者获胜

惩罚游戏替补 单人惩罚游戏 一:吃芥辣

二:现场调配鸡尾酒(可乐,七喜,雪碧,奶茶,橙汁)三:亲一个异性的脸

四:大声喊:我喜欢林丛萌三次 男的喊:我喜欢陈英莉

五:背着一个异性全场走一圈(大家可以干扰)

六:生吃大葱

七:和一个异性说:我没穿内裤,可以借你的给我吗?

八:亲右边起第二个异性

双人惩罚游戏

一:女生仰卧地上,男生撑在上面,两人面对面对视,男生做五个俯卧撑

二:男生将女生逼到角落,用“调情式”一手撑墙,两人含情脉脉的对视10秒

三:男生把女生面对面抱起来,女生用双腿夹住男生

四:男生坐在凳子上,女生把头放到男生大腿上,然后双方含情脉脉的对视

篇2:游戏环节安排

关于做好2012届毕业生毕业环节安排的通知

各位老师:

为做好2012届毕业生毕业各环节的工作,根据学院研究的意见,结合机电工程系实际,现做如下安排:

一、各位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可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形式通知学生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返校时间、答辩和总补考时间等相关事宜。

二、各位指导教师既是论文指导者,也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要按照分工尽快通过现场、网络、书信等形式及时进行指导,对毕业设计(论文)及时审阅,写出评语。

三、论文要按规定格式打印,费用自付,格式见附件,打印不符合格式要求的论文不予收交。

四、论文收交时间:2012年5月15日前,将论文和《学生顶岗实习考核鉴定表》交各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认真审阅填写评语。《学生顶岗实习考核鉴定表》(要填写完整,盖好章,一式两份,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能按时上交《学生顶岗实习考核鉴定表》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

五、毕业生返校时间及安排

1、返校时间:毕业生于2012年5月25日返校。

2、毕业答辩时间:5月26日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3、总补考时间:5月27日进行2012届毕业生总补考。

4、论文批阅:6月1日前各指导教师要填写好论文、《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评语,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报系教务办公室,同时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录入,6月6日开始教务处将对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

六、5月25日-27日毕业生返校期间,学生科要安排班主任及时组织学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学籍卡等材料、做好毕业生档案的初步整理。

七、2012年7月6—8日,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领取毕业证,参加总补考的学生须成绩合格后方能办理手续领取。

八、毕业生返校期间,学生科要调整好宿舍,安排学生住宿。

机电工程系

篇3:游戏环节安排

所以,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书中, 既有《赤壁》《秋词》这样易懂的绝句, 也有《行路难》《白雪歌》这样费脑筋的歌行;既有《天净沙秋思》这样催人断肠的小令, 也有《水调歌头》这样豁达乐观的长调;既有《冰心诗四首》这种温暖浅显的小章, 也有《再别康桥》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新格律诗。可以说, 这些内容从理解的层面上, 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初中的学生, 但是, 从美学的层面上来说, 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鉴赏诗歌。因此, 一首诗要学生学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学习, 就成为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要考虑的内容。

诗歌教学有一些基本环节, 是无法回避并必须清晰的。比如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典故介绍, 朗读示范等, 似乎这些内容都有其固定的程式, 我们在所有诗歌示范课的课堂上都能看到, 但却很少认真思考过这些环节的最佳位置。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然而我们是不是经常先入为主地告诉了孩子们, 而不是在学生想知道这些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呢?不同的诗歌, 在教学环节上是不是应该考虑用不同的顺序呈现这些基本信息, 也许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笔者最近上了两堂诗歌教学的公开课。这两首诗挺有代表性, 一首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歌行体古风;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现代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在教学设计中, 我重点考虑了基本环节的适时安排, 特别是最基本的“作者简介”和朗读示范, 产生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效果。

首先, 我要谈的是“作者简介”这个环节。在读诗品文活动中, 我们一定会“知人论世”, 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个人风格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其作品的鉴赏角度。因此, 作者简介作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隆重出现, 而不是一笔带过。关键是, 这个环节何时出现, 以何种方式出现, 似乎很少被严肃考虑。大部分的出现形式是:介绍完课题后, 直接介绍作者, 并用PPT形式出现, 教师读, 或者学生读。总之, 面目严肃, 位置靠前, 形式单一。然而我认为, 作者简介作为学生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 绝不是固定化、模式化的, 它应该适时出现, 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 或牵引理解, 或起承转合, 或总结感悟, 根据不同的作品和教学目标, 它的侧重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我在执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时, 我设计的课程目标是: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了解诗歌内容, 感受李白诗歌飘逸自由的风格。2.引导学生深读课文, 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苦闷矛盾的感情。3.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作者的创作思想。

这三点目标, 都建立在学生对李白的生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在布置学生预习后, 我决定把作者简介这个环节放在课堂的前段。这样, 一方面是想尽快把学生带入阅读的语境, 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预习可能面铺得比较广, 不一定切合这首诗的具体要求, 所以, 将作者简介提前介入, 有助于学生在这堂课建立正确的方向感。而且李白的生平确实比较坎坷, 要讲的很多, 所以, 基于这是诗歌教学, 我将他生平中与本诗关系密切的部分做了一个集中, 用以下这段话作为本课的开场白:

“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二十岁走出四川, 十年仗剑游历, 诗名满天下;

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蒙皇帝亲自召见, 三年伴君生涯, 终因一身傲骨, 离开宫廷;

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胸怀报国大志, 一生落寞, 却以布衣之身留下“诗仙”美名。”

这段话加上我特别注意的富有激情的语调, 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学生迅速把自己的前期准备和这段话勾连, 在叹息唏嘘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

相反, 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的教学中, 我却把作者简介几乎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后。由于这首诗是出现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 学这首诗主要是了解现代诗歌的美学追求, 培养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信息过量的话反而会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而且, 徐志摩的这首诗感情复杂深沉, 绝不是初一的孩子能短时间内充分理解的, 所以, 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 懂得轻重缓急的节奏把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并初步学会创造诗歌。审美目标:培养积极的的诗歌审美情趣, 提高诗歌审美修养。

这三个目标, 主要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和揣摩去实现。我认为, 《再别康桥》的文本本身就非常完美, 音韵和意象、用词都堪称典范,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实现基本的理解和欣赏;至于其中蕴含的感情, 除了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剩下的就只有无比的眷恋和惆怅, 这一点, 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读———事实上, 在教学中也确实如此。因此, 过早过细地介绍徐志摩, 也许反而会令学生产生误读, 反而分散了他们欣赏文本的注意力, 所以, 我把作者简介放到了后面, 而且介绍的内容很简单, 主要说了徐志摩对现代诗在格律上的追求, 以及他诗歌的特点, 重点在于强调这首诗在节律上的典范性, 以对应前面对这首诗的鉴赏, 形成呼应验证的关系。

还有就是朗读教学的环节。为了让朗读既得到充分实施, 又不显得单调枯燥, 通常我们会采取各种形式来读, 如全班齐读, 小组读, 男女生分别读, 老师范读或者录音范读等。有朗读就有指导, 老师范读就是对学生最直观最有效地指导。然而范读这个环节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现, 就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可以先入为主奠定基调, 老师不一定要读得最好, 但是轻重缓急、节奏把握、情感跌宕必须正确, 接下来就是对学生具体的指导, 向范读规定的方向进步;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发现问题, 然后适时地切入指导, 指导的过程中可以先局部范读, 铺垫做足后, 也就是学生积累渐渐到达一定程度后, 再由老师进行全诗范读, 这时的范读就会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一种模式, 而是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确认;还可以仅仅对学生的朗读技巧进行细化的指导, 但是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表现, 教师的范读可供参考, 或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无论是哪一种, 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那就是这个环节必须是必要的, 不可或缺的, 一切可有可无的环节都有可能分散学生本课的注意力, 使教学目标不是那么集中。所以, 我认为, 朗读环节不能泛滥, 不能花哨, 甚至用不用配乐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的朗读有好几个层次, 既有难以排遣的郁闷, 又有对李云的赞美, 还有自己的豪情, 最后还是以豁达潇洒为结束, 在朗读上要求很高。再加上古诗学习中学生还需扫除一定的知识障碍, 所以, 要求学生短时间内读出这首长诗的韵味, 是不现实的, 再加上本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仅仅通过朗读来实现, 于是在朗读上我就采取了先行指导的方法, 在纠正基本的字词、句读之后, 配上古典音乐, 情绪饱满地朗读了全诗。这样做, 力求给学生创设情感的氛围, 使学生尽快丢掉拘谨, 迅速投入到诗歌的情感中来。结合这个范读, 接下来我还设计了学生的六读:一读读出流畅感, 二读读出忧愁心, 三读读出送别情, 四读读出烦恼思, 五读读出大落差, 六读完整大演绎。学生的朗读步步深入, 起到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再别康桥》的情绪很容易确定, 学生的朗读虽然不容易到位, 但基调都不会错, 尤其是开头的“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这样的句子一出现, 学生想不惆怅都难。因此, 这堂课重点在于以这首完美的现代诗为例, 切实地教会学生一些朗读的知识和技巧, 并通过这些知识技巧, 使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有所了解和确定——通过这一点, 让学生有感性的认知:在诗歌学习中, 朗读的确是一件法宝,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诗歌。

所以, 我以诗歌的节律为切入点, 让学生寻找诗歌中讲究节律的地方, 并在他们的发现中不断渗透各种朗读方法, 如怎样处理韵脚, 重音应如何处理, 如何表示强调, 整齐的句式该怎么读, 细化到句子和词语, 学生的积累越来越多, 读起来也越来越有自信。接着, 我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范读, 无形中起到纠正、示范的作用, 然而我提的问题却是:“我的朗读和你们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 旨在引导学生由知识技巧的学习过渡到对情感的把握, 用范读现身说法, 更有说服力。学生对情感的明确也使他们更进一步提高了对诗歌的领悟, 这种方法和情感的相互验证, 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诗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篇4:合理安排活动环节

原方案非常重视经验的作用,将前一活动环节视为后一环节的经验铺垫,层层递进,从而达成目标,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是,如何合理安排活动环节值得仔细推敲。

原方案开始部分直接引出“有趣的积木闯关游戏”,意在激发幼儿兴趣。如果幼儿没有玩骨牌的相关经验,这样的安排容易引发两种状况:一是幼儿因接触新玩具而过度兴奋,沉浸于对新玩具的摆弄玩耍,从而难以将注意力集中于目标任务上;二是幼儿因没有经验支撑而完成不了挑战任务。建议将原方案的开始部分调整为幼儿的自由探索。教师出示骨牌,营造宽松的氛围,请幼儿说说“见过这种玩具吗?可以怎么玩”。在简单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自由探索,并相互学习。如此,既能满足玩新玩具的欲望,又能为接下来的挑战环节奠定基础。另外,假如原方案的“挑战二”选用两人合作的形式,会更利于接下来小组合作完成“挑战三”的任务。

在“挑战三”环节,设计者为了给幼儿提供经验支撑,播放了相关比赛的视频,清晰呈现了“哥哥、姐姐”排出的图形,且要求幼儿四人合作用桌上所有的骨牌排成一个图形。然而,这样的设计有效吗?细细一品就不难发现如此经验支撑的弊端:由于视频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挑战三”很容易沦为模仿活动。我认为,幼儿之前已有两次挑战的经验,因此,让幼儿主动去尝试,成就幼儿多种创新的可能,更有利于幼儿学习,因为探索的过程远比结果来得重要。建议在“挑战三”之前,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骨牌排放的注意点以及小组合作的要求,这是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而相关比赛视频可放在最后播放,呈现难度较大的骨牌排列形式,以激发幼儿后续探索的欲望。

篇5:08级毕业环节安排

会计学系学生从第七学期的第十一周开始进入毕业环节。

一、毕业环节内容

1.开题报告/文献翻译(第七学期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

2.毕业实习(第七学期第十五周至第八学期第四周,共10周)3.毕业论文(第八学期第五周至第十四周)

二、毕业论文要求

(一)基本要求

在撰写论文期间,学生应遵守校规、院规、服从系的各项安排,违规者取消论文答辩资格。每位同学应于本学期的第十一周起与指导老师联系,每周一次商讨及落实有关撰写论文事宜。如有特殊情况,应事前向指导老师请假,获得老师的批准。

(二)具体要求和安排

Ⅰ.学生在本学期的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须完成以下事项: 1.搜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文献翻译

(1)在文献综述和熟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部分。

(2)文献综述要求:学生应认真查阅中外文文献。查阅的中文文献不少于30篇(不含翻译资料)及1篇以上的外文文献;概括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各种观点及发展趋势。篇幅为3,000字左右。4.文献翻译:不少于4万英文字符,中文打印不少于12页。所选翻译资料学生可与指导教师商定。翻译资料应与论文课题有关。如果论文课题因特殊原因调整,应该适量补充与论文有关的翻译资料。另外,英文翻译资料不得选用已学过的教材;英文翻译资料须用A4纸单面复印或打印。

可供参考的网站。进入页面后点击publications,然后点击working paper,然后关键字搜索。

Ⅱ.第八学期第五周交: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实习报告;

具体要求:开题报告、文献翻译经导师认可,按规定格式打印,用长尾夹夹好交系办。实习报告必须盖章,方可确认。

Ⅲ.学生在第八学期的第八周前须完成以下事项:论文初稿;

Ⅳ.学生在第八学期的第十四周前须完成以下事项:(1)论文定稿、打印(2)装订(3)答辩

注:具体格式要求见《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三、毕业实习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每个学生要自主或根据系里安排到一家以上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2.在实习中应有意识地应用和检验理论知识,锻炼理论联系实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纪律要求

1.实习前学生应向导师和系办公室留备家庭地址、电话、邮编等联络地址; 2.学生应向系办公室登记实习单位; 3.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4.考研的学生可推迟实习的开始时间,但考研后应及时进入实习环节,完成毕业实习。

(三)实习报告要求

结束之前应在实习单位填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要包括:实习单位、实习部门(岗位)、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小结和实习评语,其中实习评语由实习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实习内容要求每周记录一次(另附纸)。实习报告应在实习结束后立即交系办公室。实习报告是学生毕业环节的管理资料之一。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

篇6:合理安排语文教学环节

切实构建实效课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有效落实。因此,切实重视和加强阅读教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前几年,我们小学研训部推出了自主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模式虽然提示教学环节,但是没有划分课时内容,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发现,一部分教师不能恰当的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推出了这个教学环节的,是在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细化。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和要求,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应该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组织教学,体现“感悟——积累——运用”的阅读教学三层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修学校小学研训部以上述理念和要求为指导,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一般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这些教学环节以读为基本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身心安排起点和重点,每一课时有明确的目标,有自己的课时重点。从常态课看,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品味词语,读懂课文,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为第二课时内容。所以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能提前,应该同样得到重视。

一、第一课时教学的一般环节: 第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第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读课文,找生字,读准字音,检查字词读音。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务必舍得花时间,把识字学词抓细抓实,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例如: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在游戏中读等。要切实做到每个学生对会认得字,会写字的全部认识。当然在进行识字学词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指导和引领,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要机械、呆板、重复;对词语意思教学,应根据年段的不同有所侧重:低年级段把握在“了解”层面,中年级段发展到“理解”程度,高年级段则要掌控在“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火候。

读课文,找生字,读准字音,检查字词读音。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等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低年级的识字学词,主要在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中高年级教师可以安排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的环节,老师要设计出具体的要求,不能泛泛地说今天晚上回家预习哪篇课文,应该让学生写写预习笔记,内容可以是生字组词,可以是对不理解的词语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查找工具书,进行简单的理解。课堂上老师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时,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现在很多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读通课文的训练,以致课文学完了仍有很多学生书读得结结巴巴,一点感情也没有。所以在第一课时,我们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读通、读准、读顺这一教学目标,可以一段一段地“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于永正老师的“书不读熟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畅。“读通、读准、读顺”应是第一课时又一个教学重点。这个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

(3)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初步认识。在有效初读后,对话交流,抒发感受,形成整体印象。这个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中高年段,课文的篇幅较长,虽然我们现在的教学不让学生给课文划分逻辑段,但也要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要理清文章的思路。例如《火烧云》是按火烧云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学生理清文本思路,为进一步感悟文本,学习写作方法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交流收获。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比如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因为课文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但识字量却相当大,在第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识字,读正确生字,并在读准词语、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至于高年级的第一课时,生字教学大部分可以放在课前的预习中完成了。老师只要在检查后,对学生存在的个别字易错字进行分析,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留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写字。教学的重点该放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篇章的教学,交流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知识、体会,同时也会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动交流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生生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分小组再提出问题,教师筛选、归纳出能覆盖课文语言文字的几个问题。在主要问题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几个辅助性问题为主要问题开拓思路,进行探究。中高年级可以围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词句表达的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深、拓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学习。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环节:切入重点,做好铺垫(中高年级)

语文教学强调从整体入手。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整体的形式入手,然后再到关系和结构,并逐步逼近事物的本质。教师在引领学生理清脉络之后。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引导学生读悟。然后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的目的;既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教学规律,又使第一课时有味道,有看点。第四环节:指导书写(低年级)

这个环节是针对低年级来说的,在指导书写之前,可以带领学生给生字组词,扩词,因为这是低年级学生理解字词意思的好办法。扩词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发现学生扩词中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更正,免予对学生的误导。扩词后指导书写,一年级可带领学生书空,明确每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再强调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合体字要认识部首,生字较多的课文,可以把指导书写分散到两课时中进行。

成功的第一课时教学是什么样的?我想,如果它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读通了课文,真的训练了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那么我就觉得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了。

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识字,了解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第二课时的任务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因素,并进行更多训练;在达成教学目标基础上安排相关的拓展阅读、拓展练笔。第二课时教学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时连接下课时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二环节:围绕重点,精读探究。

这是第二课时重要的教学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提倡精讲多读。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时,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词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词句段,揣摩表达方法。这个环节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1、品悟-欣赏-运用密切结合

品悟理解:理解文本内容是阅读的核心,也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得意义的过程。重点选择部分段落或语句,特别是那些能突出表现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词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实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师可适当地作些启发性提示,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层次的,有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意”的领会,这些都和学生的经验、知识、思维能力相关。对意义的把握是由浅入深的,要根据年级不同引导学生以“读”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切不可硬性分析,以“讲”代“悟”。

欣赏朗读: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朗读,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运用积累: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的选材、结构、表达手法进行评价模仿。如果欣赏性阅读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的话,评价性阅读则是通过对文本的分析、鉴别及价值判断获得理性的认识。这是阅读教学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一定把品悟——欣赏——积累密切地结合,通俗地说,老师引领学生理解了一个句子,就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对那些需要背诵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就能熟读成诵,不必再另外安排时间让学生来背诵。一个句子学生能声情并茂的读出来,你还能说他对这句话没理解吗?理解句子,再根据这个句子展开想象,举一反三,就为仿写拓展了思路,打好了基础。

2、抓住重点句段。什么是重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文章中心的语句;突出文中人物性格、品质的段落;描写和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如《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内容。如《火烧云》描写颜色变化的段落;如《锡林郭勒大草原》写草原广阔美丽的部分。

3、重视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是学生个体从书面材料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是学生和作者平等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阅读中的理解、感悟、思考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常常根据语文的特点,运用直觉、顿悟、感悟等来认知文本,使得培养语感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因此,重视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这一环节的必要内容。

4、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风格的课文,采用合适的方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体会、感悟。

对于情境的创设,三位执教老师都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电影片段的选择,还是火烧云的颜色,以及草原美景的图片,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气氛,再现了大自然神奇魅力。第三环节:回归整体,深化提高。

不管是以自然段或者意义段为单位进行阅读反馈,还是以关键词或重点句贯穿阅读反馈全程,从读通阶段的“整体”过渡到读懂阶段的“部分”,是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的,但还应回到整体,通过完整地诵读,将读懂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进一步“入境悟情”,增强阅读效果。

第四环节:适当拓展,学用结合。

进行背诵、写字、词句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⑴诵读——丰富记忆宝库

诵读记忆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课文的文质兼美,体悟情的自然流动,在一遍遍诵读中提升语感,丰富语言;二要重视背诵的指导,可看板书背、看图背、表演背、比赛背、情境背等等。

另外,除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以外,教师可酌情推荐,能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句段也可要求熟读成诵;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多背多记。

⑵摘抄——练就一双慧眼

就一篇课文来说,所学到的词语、接触到的句式、经典段落很多,教师自己先要有一双慧眼,把目光放在发掘课文中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没有的或者不常出现的句式上,寻找出课文语言和学生语言的差异之处,来确定本课的积累目标。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积累的基本方法。例如,拿到一篇文章,应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圈点点,勾画出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词句和段落,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简要的批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读书时自觉地吸取文章中有益的“语言营养”的习惯。指导学生摘抄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沙里淘金的过程,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能有效地积累语言,并养成随手摘抄的好习惯。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低年级孩子书写技能差、速度慢,因此对摘抄的要求不能高,量也要尽力控制。

⑶讲、演——内化课文语言

低年级有很多故事情节强的课文,对于这一类文章可采用讲故事、演故事等方式积累语言。这些令学生兴趣盎然的复述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

⑷迁移——运用书面语言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运用练习,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逐步实现内化,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如用新学的词语造句、仿写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仿写能激发联想和想象的段落、为情节跳跃处补白等。实践证明,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可分为点仿和面仿。

点仿是局部模仿课文表达方式的训练。局部模仿,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仿写、段落仿写。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课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课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

教材中常作为仿写的句式有:排比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设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等。如《锡林郭勒大草原》描写野花的排比句。

段落仿写主要训练学生用总分方式结构段的写法,其规律是:①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如《火烧云》第三自然段都是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比较适合段落的仿写。还有些课文的段落结构很特别,值得模仿。如《倔强的小红军》倒叙的写法。抓住这些训练点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面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课文篇章结构的训练方式。教材中的课文在篇章结构上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总——分——总”结构的课文,如《桂林山水》。第二类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课文,如《观潮》。第三类是按地点或空间转换顺序的课文,如《故宫》。第四类是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写的课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鲸》等。还有一类是比较常见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课文,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开国大典》等。学习这些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篇章结构,悟出写作方法,进而安排学生进行迁移性的仿写训练。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必定能得到提高。

篇7:2011年秋届专科实践环节安排

毕业实践环节安排意见

毕业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综合检验学生学业成果,培养合格人才有

着重要意义。为了保证2011年秋(届)毕业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学校领导批准,作如下安排。

一、学校成立毕业实践环节领导小组

组长:傅强(分校副校长、高级政工师)

副组长:封怀忠(分校副校长、讲师)

成员:田学军(教务科副科长、讲师)

王显非(教学部副主任、讲师)

林念琼(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孟昭贤(教学部副主任)

邹焕(辅导员)

二、毕业实践环节工作内容

毕业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和毕业论文两部份,是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一般在修完本专业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不得免修,学生完成规定内容,经审

查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

辅导员和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对学生严格要求,凡

不在学校规定时间进行和不按指导教师意见要求进行的学生,学校将

不安排毕业论文答辩。

三、毕业实践环节时间安排

社会实践从2011年7月15日开始为期一个月,调查报告交辅导员。

毕业作业写作分以下阶段进行:

a.7月25日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并开始组织材料。

b.9月1日前完成初稿。

c.11月15日前,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毕业作业进行修改、补充

(二、三稿),并最后定稿。

d.11月20日前,指导教师将签署好意见的毕业作业交到教学部。

贵州电大黔西南州分校教学部

篇8:游戏环节安排

一、学生进行练习要注意到身体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首先要考虑教材内容,如果教学跳跃项目,安排素质练习就要考虑到上肢肌和肩带肌。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等等,如果是球类和投掷,就可在课上安排立定跳远及跳跃速度练习,这样既不会使学生局部负担过重,反而会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根据练习的性质和强度,分别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准备部分或结束部分。例如,高抬腿跑练习一般都安排在课的准备活动以外,而蛙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俯卧撑则放在课的结束部分。在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中,练习不能单调,枯燥而且容易疲劳。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与之相对应的素质练习,如投掷课后,安排俯卧撑练习或小哑铃练习,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利用现有条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练习途径。体育教师有时可以安排一些辅助诱导性练习, 这一教学环节可以安排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既能发展学生的技能,又能对基本部分的学习起辅助作用。

二、学生身体素质练习过程中应渗透思想教育

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比较单调,枯燥,而且容易疲劳,体育教师首先要注意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身体素质的练习。如一次课上安排多组蛙跳练习,课后大腿发酸。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使学生明确身体素质提高是增强体质的有力措施和必然途径;身体素质是掌握基本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从而在身体素质的练习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养成刻苦锻炼的习惯。

三、安排学生身体素质练习要做到因材施教

体能素质较弱差的学生一般缺乏主动性, 没有体能训练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降低强度,采用逐步增强的方式安排学生体能训练。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对学生多加鼓励,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体能训练的信心与勇气,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能训练是要坚持下来的一种习惯。感受体能训练在人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是使学生感受到体能训练的乐趣所在。体能素质强的学生一般都积极参与体能训练,喜欢在训练中展示自己。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训练中加入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技巧, 加大其训练的密度和强度,促进学生发展,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实现更高更强的目标。体能素质中等的学生一般对训练反应平平,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加强训练和指导, 首先要加强最基础的训练,扎实基本功之后进行提高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体能训练的兴趣, 使自身的体能素质更上一个台阶。

四、科学选择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

基础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综合各项体能训练的教学, 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身体的综合素质。基础的体能训练包括四个大方面———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其中耐力训练主要是长跑训练,根据学生耐力的增长情况适当调节跑步距离;力量训练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和腿部力量训练。上肢力量训练一般是俯卧撑的方式训练, 与仰卧起坐带转体的训练方式一起增加对腰腹力量的训练。对大腿部力量训练主要采用鸭步行走的方式, 对小腿的力量训练主要用踮脚跳的方式进行;平衡训练是单脚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在训练中用平衡木或单脚跳格子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动态平衡的训练;柔韧训练多采用单杠悬垂、拉伸肢体、压腿、下腰、拉伸身体两侧肌肉的方式进行。考虑到学生是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需要一定程度的体能训练增强身体素质。这个阶段的学生身体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身体的机能处于发育敏感期,力量、速度、耐力、反应敏捷和柔韧发展需要通过训练得到提升,这影响着学生的身高和身体的灵敏度。快慢变速跑、跳绳、转呼啦圈和球类的运动都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耐力、灵敏度和身体素质。

五、安排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的注意事项

素质练习一般不宜安排在主教材之前,素质练习具有一定的枯燥性,素质练习具有一定的疲劳性。如果是安排在主教材之前,则会很大程度上耗费学生的精力和体力,让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主教材的学习和练习中。可以考虑主辅教材之间。每一课时的主教材所做的准备活动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专项性,而副教材的安排多数情况是和主教材是互补的,而主教材的学习和练习,量和强度一般不足,这一时间适当安排素质练习未尝不可。可以作为副教材的热身。量身定制的素质练习有利于及时对主教材所需素质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比如肩肘倒立。在主教材之后适当安排仰背起,收腹举腿等加强腰腹力量的练习,更能让学生立即体会到倒立过程中的收腹部紧腰的感觉。副教材之后,放松之前进一步加大运动负荷, 并在接下来的放松练习中释放疲劳。同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更适应不同的学生身体发展需要。由于先天、家庭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体能素质参差不齐。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盲目地只采用一种方法教学,要因人而异地采用分组的模式,针对学生的体能情况大致分组,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能特点制订不同的体能训练计划,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训练,有效提高身体素质。

上一篇:自己眼中的大学生活下一篇:一年级下册课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