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忙嫁“富二代”,男大学生何去何从?

2024-05-09

女大学生忙嫁“富二代”,男大学生何去何从?(共3篇)

篇1:女大学生忙嫁“富二代”,男大学生何去何从?

由广州市妇联主办的广州地区首届女大学生论坛在大学城广大商业中心隆重开幕,并首次发布《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其中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少奋斗很多年,超过总数的一半;57.6%则愿意选择 “潜力股”结婚对象。(《广州日报》4月12日)

最近两年,媒体很是喜欢炒作“富二代”的话题,而这种炒作往往又是带有选择性的,选择那些负面的新闻加以报道、传播、解读、渲染和放大,以致“富二代”一词快被妖魔化了,标签化了。一提“富二代”,似乎就等同于“纨绔子弟”和“豪放小姐”。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不公平的。从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来看,“富二代”的犯罪率非常低,这说明绝大多数“富二代”并不是媒体报道的那个样子。相反,由于“富二代”大多数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被寄予了延续家族事业的厚望,他们大多数是为人谦虚低调的,是遵纪守法的,是积极向上的。所以,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不要把“富二代”等同于一个贬义词。

其实,“富二代”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还没有严格的标准与定义,更不用说社会共识了。几十年前,我们讲“富”,是以“万元户”为标志的。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的测算,按照人均货币收入或者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来看,30年前的1万元,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近30万元。如果以此为标准确立的“富二代”,则没有任何的社会学意义,不具有研究价值。那么,究竟父母拥有多少财富的子女才算得上“富二代”?100万,还是1000万,是人民币,还是美元?没有标准,就没有归类对象。就如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不同女大学生眼中的“富二代”,有不同的标准,59.2%这个数字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虽然愿嫁“富二代”是个伪问题,但在市场经济价值标准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务实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婚恋观走出“柏拉图”精神之恋,走出“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想象之恋,不仅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好事。然而,“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少数女性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傍大款”、“当二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潮也有抬头的趋势。这种社会影响渗透到校园,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岗位竞争激烈,社会向上流动通道不畅等原因,使得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进一步社会化、世俗化,出现了所谓的“毕婚族”、“急婚族”,以及“嫁富二代”、“少奋斗几十年”的想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个时代的思想,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大学生希望“嫁得好”,太正常不过了。“宁做贫家妻,不做富人妾”,是不是嫁“富”就等于“嫁得好”,则是可以商榷、引导的。邓小平曾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虽然我们不鼓励女大学都嫁“富”,但也不支持女大学都嫁“穷”。如何让嫁“富”与嫁“穷”自然融合呢?除了学校的婚恋观教育之外,改革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畅通社会流动通道,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根本之策。

另外,我建议媒体要客观地看待“富二代”现象,不要渲染炒作,因为这种炒作容易使“富二代”背上超重的舆论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这种炒作,也容易导致社会对立与仇富心理,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篇2:女大学生忙嫁“富二代”,男大学生何去何从?

关键词:女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比较

0 引言

一向乖巧的女生也会旷课;寝室半夜K歌喧闹的挑起者也会是“她”, 在活动中常常出现女汉子保护男神的情况;走在校园里, 时常会听到女生爆粗口;女生主动追求爱情, 演绎公共场所向男生求婚的一幕, 如今女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时常冲击着长期以来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惯性思维。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个人意识和外在规范作用的结果, 这一结果的呈现, 能够比较有效地检验高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效果。为此, 科学分析当前女大学生的行为习惯, 对教育培养女大学生有重要意义, 作为校方有必要及时掌握动态, 适时了解差异所在, 这对高校有效培养女大学生有积极作用。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配额抽样方法, 于2014年11月对浙江、福建、四川、黑龙江四省2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问卷调查和非结构访谈。本调查中充分考虑年级、专业、性别、家庭住址 (城、乡) 、独生子女 (与否) 等因素对调研结果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有所平衡, 共发放问卷1800份, 实际回收1636份, 有效问卷1575份, 有效率为96.3% (详见表1) 。

1.2 研究方法

依据社会学、行为学和统计学制卷原理, 设计出《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邀请了相关专家审阅、指导,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与量表两部分内容, 基本信息5题, 量表包含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社交行为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3题, 共9题, 并事先随机抽取了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预调查, 对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单双号分半相关统计分析, 得出分半信度系数为α=0.837, 表明问卷信度较高。本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 访谈调查为辅, 运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文件, 进行数据分析。

2 实证分析

2.1 学习行为习惯女大学生在遵守上下课纪律方面有待提高, 课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 但完成作业情况较好

调查结果表明 (详见表2) , 59.6%的女生可以经常 (包含经常和一直两项, 以下同上) “按时上下课”, 89.0%的女生可以经常“完成作业”, 34.4%的女生经常“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可见, 女大学生不遵守上下课纪律, 课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 但认真完成作业情况较好。

注:P<0.05﹡P<0.01﹡﹡P<0.00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男女大学生在按时上下课 (63.520﹡﹡, P<0.01﹡﹡) 、认真完成作业 (16.934﹡﹡﹡, P<0.001﹡﹡﹡) 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详情如下:79.2%的男生和59.7%的女生认同自己能够经常按时上下课, 女生明显低于男生。可见, 在按时上下课的的行为上, 女生的表现明显弱于男生;74.8%的男生和89.0%的女生能够经常认真完成作业, 与男生相比, 女生经常认真完成作业行为更好, 表明女生比男生更重视作业完成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一项中, 54.4%的男生和52.0%的女生从不在课余时间学习, 反映出男女生学习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行为较少, 动力不足, 学习积极性不高。总体来看, 男女大学生完成作业行为较好, 女生在按时上下课方面颠覆了通常对女性乖巧、听话的认识, 需要引起注意, 加强引导。从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行为看, 男女大学生均表现较差, 有待提高。

2.2 生活行为习惯女大学生公共场所能够得体着装, 按秩序排队, 但生活作息规律性比男生更差。

调查显示 (详见表3) , 94.0%、86.2%的女生经常“公共场合着装得体”、“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 47.2%的女生经常“生活作息有规律”, 可见女大学生公共场所着装得体, 并积极准守社会秩序。展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但在生活作息方面缺乏规律。

注:P<0.05﹡P<0.01﹡﹡P<0.00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男女大学生公共场合着装得体 (117.682﹡﹡﹡, P<0.001﹡﹡﹡) 、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 (16.180﹡﹡﹡, P<0.001﹡﹡﹡) 问题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说来, 82.2%的男生和94.0%的女生经常在公共场合着装得体, 与男生相比, 女生经常在公共场合着装得体的行为显著高于男生;81.3%的男生和86.2%的女生经常在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相比之下, 女生的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略高于男生, 但从调查情况看, 仍有8.8%的男生和5.7%的女生从不准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影响大众对大学生的整体评价。总体看来, 男女大学生在公共场所着装得体、按秩序排队情况较好, 但在生活作息规律方面男女生均缺乏规律性, 且女生更有待加强。

2.3 社交行为习惯女大学生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 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 社交过程中礼貌有加, 在参加公益活动方面女生比男生更积极、主动。

从调查数据上看, 80.9%、72.3%的女生经常“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道谢”、“主动与亲友联系”, 19.6%的女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说明女大学生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道谢, 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 社交状态积极, 礼貌有加, 能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注:P<0.05﹡P<0.01﹡﹡P<0.00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参加过公益活动 (36.115﹡﹡﹡, P<0.001﹡﹡﹡) 、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 (22.876﹡﹡, P<0.01﹡﹡) 等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详细分析, 在本研究中从不参加过公益活动的男生31.6%和女生24.9%, 女生比男生践行公益活动的情况好;38.3%的男生和72.3%的女生主动与亲友联系, 女生在与亲朋好友联络情感方面显著高于男生。总体来讲, 女生与亲友交往积极主动, 且对他人给予的帮助表达谢意。男生在主动与亲友联系方面较被动, 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方面, 男女生均展现出热心公益, 乐于奉献的良好状态。

3 结论与对策

对男女大学生行为习惯对比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不遵守上下课纪律, 生活作息缺乏规律性;相比男生女生在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和主动与亲友联系方面表现积极;男女生认真完成作业、公共场所着装得体、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方面做得较好;在自主学习方面男女生均表现欠佳。

3.1 与男大学生相比, 女生行为习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

生物学认为, 男女两性在大脑发育与激素分泌上的不同引发了体态、行为、情感、智力等方面差异。据此, 传统社会学认为社会性别不平等, 是不同性别之间原本就存在生理差异, 迫使社会性别的分化成为必然。在本研究中, 女大学生公共场所着装得体、主动与亲友联系等行为, 均可能是男女大学生生理差异在行为上的体现。正是由于性别上的生理差异, 长期以来形成社会对两性特征的共识, 女大学生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身份认同, 尽力规范行为习惯, 努力实现社会对女女大学生的角色期待。

实际上, 高校对男生的规范管理要严格于女生, 如在课堂点名抽查, 宿管夜间抽查等管理方式上, 检查重点在男生, 而并非女生, 致使女生出现放松懈怠的习惯。“根据加拿大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 (Erving Gofman) 的“拟剧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空间可分成“前台”与“后台”两个不同区域, 前台中的行为是受规范制约的角色表演, 后台中的行为则是自我的真实呈现。”[1]而高校这样的管理方式, 将女生原本前台的行为转变成后台行为, 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情况下, 规范制约对于女生产生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 高校应对女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加以调整, 进一步规范制约女生的行为, 以避免因为认识偏差, 导致行为习惯教育培养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甚至导致管理纰漏, 存在安全隐患。

3.2 女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外在约束对女生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在本调查中发现, 34.4%的女生经常用课余时间学习, 59.7%的女生经常按时上下课, 89.0%的女生可以经常完成作业, 结合访谈分析, 女大学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在课堂上, 特别是在教师对女生要求不严格的课堂上, 女生不遵守上、下课的纪律的情况不少, 而对于责任到人的作业, 女生基本能够完成。由此可见, 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但在制约因素具体、到位的情况下, 对女生的学习行为会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如何帮助女生设定学习目标, 有效引导其及时预习、复习,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践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高校教学工作重点研究的内容。最近一项研究发现, “当前高校师生交往互动较低。”[2]所以, 高校应以师生互动为切入点,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师生关系、改进学习方法, 改变学习习惯, 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学习, 增加学习动力,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同时, “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同伴互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明显高于与教师和辅导员互动的作用, 且同伴互动对学生成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非常显著。”[3]高校应充分发挥主动学习、乐于助人的学生的作用, 合理宣传、积极构建以“先进带后进”的学习风气, 促进浓厚学习氛围形成, 引导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3.3 女大学生行为习惯发展趋向双性化

在本研究中与男大学生相比, 女生在按时上下课和生活作息有规律行为有违常理;在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生活作息有规律和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的行为中与男生比较无显著差异, 说明女大学生在行为习惯有有双性发展的趋势。“曾有研究证实, 从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看, 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三足鼎立”, 各约占三分之一, 单性化 (典型的男性化与女性化) 已成为少数人群, 表明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淡化。”[4]女大学生行为习惯与长期以来界定的女性化标准有差异。

女大学生行为趋向双性化在高校培养中各有利弊, 但女生行为趋向双性化的程度与当前女大学生同性恋趋向加重的关系引起笔者注意。“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珉教授对全国高校进行调查, 在心理上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 而女生占16%。”[5]时隔十余年, 这一群体的数量有增无减。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 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学校 (机构) 学生数据:专科、本科学校的在校生共计21, 446, 570人, 研究生1, 404, 942人, 博士生246, 319人。”[6]再按照潘教授的调查测算, 我国高校同性恋者, 特别是女生中同性恋者数字惊人。“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行为、内部因素和环境影响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决定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是环境, 并特别强调了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7]

当前, 社会上, 部分女影星、歌星等演艺人员和公众人物中性服饰及行为举止示众于各大媒体, 引发关注, 引领时尚, 以至于社会女性, 包括女大学生争相效仿。家庭中, 多数女大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父母称呼、教育方面性别引导较少, 甚至受传统重男轻女文化影响, 而背离性别教育的正确方式, 以至于女大学生行为趋向双性化。虽然目前无论从政策法规上, 还是从社会认同上, 对同性恋都有客观上的认识, 但是仍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所以无论从家庭教育、社会引导还是从学校培养上, 要进一步关注女大学生行为中性化程度, 性别认识的引导, 以避免进一步推进女大学生同性恋程度恶化。

参考文献

[1]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第三章“区域与区域行为”[M].黄爱华, 冯钢,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2]朱红, 文东茅, 许锐.高校师生交流的生态学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02) .

[3]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06) .

[4]刘电芝, 徐振华, 刘金光, 张姣, 黄颀, 李宇青.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 2009 (12) .

[5]潘绥铭.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67.

[6]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91.html.

篇3:女大学生过半愿嫁富二代/成威

“只要有房子,甘当小三……”一部电视剧《蜗居》引起了众多关于女性价值观的探讨。“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傍大款是靠本身赚钱”“宁嫁黄世仁,不嫁80后”……这些在过去都会被人不耻甚至唾骂的观点正悄然在女大学生中兴起。日前,《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以下简称《红皮书》)在首届广州地区女大学生论坛上发布。

据了解,《红皮书》是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0所高校大一到大四年级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历时3个月完成。问卷主要调查广州地区女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与就业、交往与情感、婚姻与人生、消费等四大方面的价值观。实际发放问卷1100份,有效回收992份。

婚姻观:过半愿嫁富二代,四成有意嫁“铁饭碗”

在婚姻与人生的价值观调查中,结果显示,有三成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仅有3.3%的女大学生表示将来不结婚。有超过半数女大学生坦承愿意嫁给富二代。对于富二代,59.2%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理由是可少奋斗很多年,40.2%的女生表示不愿意嫁。

近半女大学生有意嫁“铁饭碗”。38.4%的女大学生认同嫁“铁饭碗”并有兴趣尝试;55.1%表示理解,但不会去尝试,仅有6%表示难以接受。半数女大学生愿意选择“潜力股”为结婚对象。对结婚对象的选择,57.6%的女大学生不在乎现在有没有钱,在乎是否对自己好、人聪明有发展潜力,18.3%在乎双方在一起的感觉、其余无所谓。仅仅是对自己好、却没钱没相貌或有钱长相好却花心,选择这两种类型男人的比例分别为4.2%和3.6%。

一成女大学生表示一生只爱一人

在对于“伴侣不忠”的看法的调查上,仅一成女大学生表示一生只爱一个人,两成可以容忍对方偶尔的不忠行为。对伴侣不忠的理解,75.7%表示爱一个人时不要三心二意就是忠贞,13.4%表示可以同时爱几个人,但对每一个人都是认真的,10.8%表示一生只爱一个人。77.7%认为这是原则问题、绝对不能容忍,19%可以容忍对方偶尔的不忠,3.1%选择以牙还牙。约三成女大学生能接受“女强男弱”的婚姻组合。

其他声音:

男大学生最讨厌要嫁“富二代”的女生

专家认为,近六成受调查女大学生有嫁“富二代”的想法,是受到很现实的社会风气影响,是一种写照。但不能光看这一数据,其实女大学生愿意嫁“富二代”,并不是盲目的、完全不讲爱情找有钱人,她们的理想是找能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富二代”,这总比找一个穷光蛋好,这是很实际的想法。

“但男大学生则最讨厌要嫁‘富二代’的女生,68%的男生表示不认同。”专家说,在对男生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男生的爱情理想是很纯真的,希望能和另一半一起去打拼,创造生活,所以现在大学中最失落的群体是男生,他们面临比女生更多的压力和挑战,经济的压力尤其大。

专家表示,现代女大学生的特点是群体分化很大,价值取向多元化,内心矛盾冲突明显,群体变化速度快,大学一年级与四年级女生的想法和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由社会、生活与人际等复杂因素造成的,关键是女大学生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还不能去正确地判断社会多变的事件。

男人没钱=女人不漂亮?

男人没钱到底重不重要,人们是如何看待男人没钱的,让我们来看看男人和女人们是怎么说的……

男人说

1.两个“合法化” 石锋,27岁,公司职员

人是两脚,钱是四轮,能追上的一定是用钱滚钱,能滚起来的一定是熟于资本游戏的少数派。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去人家小区看看二手房也只能“幻想”一下,偏偏有些享乐派女孩还放出“汽车洋房,父母双亡”的口号,难怪有的小伙子也干脆发狠建议:“一是让同性恋合法化,二是让包二奶合法化”,旷夫怨女各有所归——看让钱闹的!

2.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周帅,26岁,平面设计师

人从穷困到温饱到富裕,这种追求是本能。

过去崔健在歌里唱“爱情就是自由加上你的人格”,现在女人就信仰“女白领金老公”,这也是时世使然,没什么可抱怨的。要不怎么说“普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呢?

3.不如雇个长工 陈牧远,29岁,保险推销员

男人要有基本的经济实力,这我不反对,可是在择偶问题上,看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张朝阳李彦宏有钱,你找去啊!真要老老实实过日子,就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小两口的双薪家庭制,才能勉强维持个小康局面。如果把什么都寄托在“他”身上,只能让男人最后落得上半身理亏、下半身肾亏,那还不如雇个长工。

4.男人真的命苦 侯毅昌,25岁,网页设计师

要说现在的媒体也真是没天良,所有的女性杂志,总是给女人打一针“幸福”“快乐”“浪漫”的爱情吗啡,让女人生活在金色泡沫的集体无意识里,完全不顾现实中的柴米油盐。难怪陈小春同学说了,男人真的命苦,苦得没人可以投诉。“要有钱,要有闲,要细心外加浪漫烛光。”做男人咋就那么难呢?

5.没钱的男人更纯粹 张耿,28岁,中学教师

我不富有,工资卡早在三年前就上交太太,卡的密码也忘了,单位发多少钱也不清楚。若太太外出数日,我领了奖金或稿费,会把零头存进银行。我真正体味到了男人没钱的好处。活得很纯粹,只管上班、下班、写稿子,偶尔出去走走,生活圈子不会超过五十公里。柴米油盐、人情往来一概不管,全由太太代劳。这样平淡的幸福,真的挺好。

女人说

1.跟着好男人,有肉吃 赵京津,26岁,秘书

在原始社会,女人在家纺线织布,男人负责出去打猎,要是晚上回来老是没有兔子麋肉,说得过去吗?现在种种杂志上的美女封面,都暗示这还是一个男权社会,你们有权挑肥拣瘦,当然户头里得多备些银两,这样才有资格像电影里那样说,“跟着我,有肉吃。”

2.钱不是幸福的理由 Jillian,25岁,杂志编辑

男人有没有钱是他自己的事,我从不认为女人的生活一定要由男人的腰包来决定。

大多数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物质,而是自信。同窗找到了高薪工作,朋友买了高级化妆品和时装,这样的事天天都在发生,我们没有理由把这份怨气都发泄到另一半的身上。男人应该有进取心和责任感,而不是掉进钱眼里的动物。

3.金钱能带来安全感 李敏,24岁,公务员

昔年记者在采访上海滩两位著名女作家苏青和张爱玲时,两人不约而同地谈到,用丈夫的钱是应该的,是一种快乐。当然,张爱玲还加了一句,如果你爱他的话。所以说,找男人不看他的经济实力是不现实的。金钱于男人,是铠甲,更是肌肉;是强心剂,更是大力丸。而这些确实能给女人带来安全感。

4.有房无贷,赶紧补钙 江键宁,29岁,自由职业者

我自己是靠着爬格子来付房贷的,尽管也累得东倒西歪,还经常被拖欠稿费,但可从没想过要在男人身上打主意。听一个调查报告说,现在30%的上海女人择偶条件是“有房无贷”,——连贷款都不想一起“同舟共济”,也忒狠了吧?怨不得那些“奔三”“奔四”的男人都开始早衰了,为了“有房无贷”,可得赶紧补钙啊。

5.男人有钱是锦上添花 媛媛,22岁,设计师

每次看电视选美大赛,主持人问,如果让你选择财富与智慧,你选择什么?几乎所有的美人都显得很有智慧地说,智慧。好像一说钱就显得多俗似的。其实,在电影《嫁个有钱人》的结尾,尽管郑秀文终于选择了修车工任贤齐,可编剧不还是让一笔巨额财产从天而降落在俩人头上?男人有钱,永远是锦上添花的事,何必要成心回避呢?

6.杰杰熊和迪迪鸟 闻元元,26岁,报社美编

女友露露哄丈夫以按揭的方式买下了复式160平方米、带空中花园的大房子,还搞了豪华装修,置了各种名牌家电。丈夫背上沉重的按揭和其他支出,就没有闲钱和狐朋狗友去夜夜笙歌了。用露露的话说,什么有钱没钱,对男人要讲究市场调节!

男人没钱时像一只乖巧的杰杰熊,而有钱时却像一只展翅的迪迪鸟,给他不断加债务,看他能往哪里跑?

责编/彭艺珂

E-mail: pengke420@163.co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女大学生忙嫁“富二代”,男大学生何去何从?】相关文章:

男大学生个人简历05-03

适合男大学生励志书籍阅读推荐04-17

女大学生05-05

农村女大学生05-08

女大学生宿舍05-08

女大学生入党自传05-26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04-15

女大学生求职范文05-30

农村女大学生范文05-30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07-10

上一篇:特产公司策划书下一篇:小儿退热口服液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