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所有知识点

2024-04-27

期末复习所有知识点(通用6篇)

篇1:期末复习所有知识点

英语所有重点总结

词汇

一.疑问词

什么谁的什么时候哪里怎样

二.方位介词

在旁边在后面在前面在下面在上面在中间在里面

三.月份词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

五月六月七月八月

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四.天气词

名词

太阳雨雪云风形容词

晴朗的多雨的多雪的多云的多风的热的冷的温暖的凉爽的五.学科词

英语语文美术数学

体育科学音乐

六.常用动词

喜欢居住骑走路

玩读放飞有、吃

七.特殊序数词

第一第二第三第五

第八第九第十二

句子

1.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subjectclothes?

My favourite colour is brown Chineseshorts.2.They like their yellow skirts.She likes her black cat.3.I like blue.Blue is my favourite colour.4.How do you go to shool?

I go to school on foot.5.Do you walk to school?

Yes, i do.No, i don’t.6.What do you like to do?

I like to play ping-pong.7.Can you find my house?

Yes, i can.8.What’s your address?

9.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in a house beside the park.10.How tall are you? I’m 1.4 metres tall.11.How old are you? I’m eleven years old.12.How’s the weather today?It’s warm and windy.13.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14.What day is it?It’s Tuesday.15.Do you see the cloud and the rain?

16.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May 20.17.When is New Year’s Day?

18.Whose birthday is in July? My birthday is in July.19.Whose pencil is this? It’s Danny’s pencil.20.Where is Danny?Danny is in the classroom.

篇2:期末复习所有知识点

1、 石油的组成:石油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构成的混合物。

2、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石油的研制: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

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汽油,叫直馏汽油,直馏汽油没有烯烃和炔烃。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叫裂化汽油,裂化汽油中有烯烃。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稀、丁二烯。石油分馏:汽油是5—11个碳的烃的混合物,煤油是:11——16个碳原子烃的混合物。

3、 煤的组成,复杂的无机物和复杂的有机物构成的混合物。煤的汽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4、 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5、 煤的干馏: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6、 硫化:化学变化 。黄化、硝化都是化学变化。

7、 温室气体指的是:CO2、CH4、N2O、氟氯代烷

8、破坏O3层的物质:CO2、CH4、N2O、NO、氟氯代烷

二、硅和碳

1、 硅: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虽然SiO2疏酸的酸性氧化物,但是SiO2一步不能得到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跟酸作用来制备。

SiO2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不能用SiO2一步得到硅酸。

3:SiO2可以做光导体纤维。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份是:SiO2

4、证明C的非金属性比硅强:将CO2通入硅酸钠溶液。现象是:出现沉淀: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5、硅酸盐:水泥、玻璃、陶瓷。

6、水晶:纯净的二氧化硅。疏的氧化物不疏酸盐。

7、氢氟酸可以腐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8、实验室存放强碱不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

水溶液有很强的粘稠性,把玻璃塞和瓶粘在一起了.

9、工业上制玻璃发生的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

工业上制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黏土。

10、工业上制粗硅: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

SiO2+2C===高温Si+2CO↑

11、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份是晶体硅。

12、硅酸钠的用途:木材防火、木材防腐、建筑上的黏合剂。

三、卤素

1、加碘盐加的是:KIO3

2、Cl-、(Br-、I -)的检验:取样,先加AgNO3后加HNO3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 (淡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I)

3、HF(氢氟酸):用塑料瓶不能用玻璃瓶存放(她们与SiO2反应腐蚀玻璃)

4、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5、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6、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7、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错误的,加碘盐对人体是有好处的)

8、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NaF:杀灭地下害虫;

9、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毒);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

10、AgF、AgCl、AgBr、AgI溶解度越来越小,颜色越来越深。

11、氯水的颜色是黄绿色,氯水的成份(三分子四离子):

Cl2、HClO、H2O、H+、ClO—、Cl—、OH—

氯水的性质:

(1)漂白性:HClO

(2)强氧化性:Cl2、HClO 、ClO—

(3)酸性:H+(4)不稳定性:HClO

12、HF可以腐蚀玻璃。I2遇淀粉变蓝色,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小(除F2可以和水剧烈反应),但是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大,利用这一点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卤素单质。干燥的氯气体没有漂白性,真正有漂白粉性的物质是HClO。

13、将氯气通到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先变蓝后腿色。原因是:

2KI+Cl2=2KCl+I2 6H2O +I2+5Cl2=10Cl—+2IO3—+12H+

四、氮族

1、N2非常稳定的原因:N2键能很大,非常稳定,N2经常可以做保护气。

2、NO、NO2与环境污染:(1)有毒(2)造成酸雨(3)光化学烟雾(4)破坏O3层

3、NH3的实验制法:

(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单一的桉盐(NH4HCO3)分解

(3)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氢氧化钠中、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氧化钙中、

浓氨水滴入到固体碱石灰中。

4、NH4+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液,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含有NH4+。

5、用浓氨水和固体氧化钙或固体烧碱混合可以制得氨气的原因。

答:固体烧碱与浓氨水混合,固体氢氧化钠吸水并放热,温度高NH3的溶解度减低,且氢氧化钠电离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使NH3+H2ONH3·H2ONH4++OH—逆移动,有利于NH3的产生。

6、单独的硝酸根离子没有氧化性,但是(H+、NO3—)氧化性很强。

7、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见光或受热分解)浓硝酸应该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8、NO2红棕色,Br2也是红棕色,但是不能用润湿的 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因为它们都可以使它变蓝。

可以用水或硝酸银溶液鉴别。

9、2NO2N2O4 N2O4无色,该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颜色变浅。

10、KMnO4做氧化剂一般还原产物为Mn2+。Mn2+往往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11、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可以推断出的结论:(1)气态氢化物稳定。(2)气态氢化物还原性弱。(3)单质的氧化性强。(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注意与氢化物的酸性没有关系)如(酸性)HNO3>H3PO4

五、氧族元素

1、SO2的性质:强的还原性、漂白性、弱的氧化性、酸性氧化物。

2、SO2通入氯化钡、氯化钙溶液都没有沉淀。但是通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因为SO2在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与硝酸根构成硝酸,可以氧化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3、SO42-的检验:先加HCl无现象,后加BaCl2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4、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5、除去SO2中的SO3可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或浓H2SO4

6、含有2molH2SO4的浓硫酸和1mol铜加热反应,得到的SO2不到1mol,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7、SO2使石蕊变色而不褪色,SO2不能漂白石蕊。

8、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很快反应很快停止。钝化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9、S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S可以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浓硫酸有吸水性,但是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碘化氢、溴化氢。

11、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含量

12、酸雨:pH<5.6的降雨,酸雨的产生主要胜业上燃烧煤产生大量的SO2,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酸雨,但是也有少量的硝酸酸雨。

13、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但是臭氧不是越多越好,若超过10—5%对人体有害。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是氟利昂、氮氧化物。

14、H2O2的性质:(1)强氧化性:H2O2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一般为水。如H2O2可以氧化SO2、氯化亚铁(2)弱的还原性:如H2O2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H2O2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3)弱酸性 (4)漂白性。

六、钠及碱金属

1、过氧化钠的颜色:淡黄色,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2、Na2O、Na2O2: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 碱性氧化物,它们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都是2:1.

3、钠与有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融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呲呲的声音,最后溶液变红。

4、工业上制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

(1)俗名:碳酸钠:苏打 纯碱 碳酸氢钠:小苏打。

(2)溶解度: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3)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碳酸钠碱性强。

(4)与酸反应:碳酸氢钠更加剧烈。碳酸钠慢,

(5)稳定性:碳酸钠非常稳定,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7)用途:碳酸钠:制玻璃、肥皂、纺织、洗涤剂。碳酸氢钠: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灭火器。

6、将钠投入到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在与盐的溶质反应。

7、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必须先用稀盐酸洗净,再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8、Na、K保存于煤油中。用多的钠、钾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金属钠着火可用沙子盖灭

9、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有强碱、水解生成强碱的盐;不能使用橡皮塞的试剂有:强氧化性试剂、溴水、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10、焰色反应称为“反应”,但却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钠的焰色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观察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七、镁铝

1、合金: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都低,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都高。

2、工业上制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3、工业上制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4、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Al3++3H2OAl(OH)3+3H+

生成Al(OH)3胶体有很强吸附性。

5、氧化铝:刚玉、红宝石和蓝宝石主要成分都是氧化铝。

6、将Al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AlCl3:

AlCl3+3H2OAl(OH)3+3HCl

加热HCl挥发,平衡右移动,得到Al(OH)3。Al2(SO4)3 溶液蒸干可以得到无水Al2(SO4)3,因为Al2(SO4)3水解得到硫酸但是硫酸不挥发。最后水挥发。

7、AlCl3·6H2O得到无水AlCl3: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8、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9、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氧化铝两性氧化物

10、制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

八、铁

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Ⅷ。铁胜业上用量最大的金属。

2、铁的氧化物:Fe2O3:俗名铁红、红棕色粉末。Fe3O4:磁性氧化铁,黑色晶体。FeO 黑色固体

3、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现象:白色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4、氯化铁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得到血红色溶液)

FeCl3+3KSCN=Fe(SCN)3+3KCl

5、实验室保存氯化铁溶液:加少量的盐酸,防止FeCl3水解

6、实验室保存氯化亚铁溶液:加少量的盐酸还加入少量的铁屑:加盐酸防止水解,加铁屑防止氧化。

7、将Fe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FeCl3:

FeCl3+3H2O= FeCl3+3HCl(可逆)

加热HCl挥发,平衡右移动,得到Fe(OH)3。

Fe2(SO4)3 溶液蒸干可以得到无水Fe2(SO4)3,因为Fe2(SO4)3水解得到硫酸但是硫酸不挥发。最后水挥发。

8、FeCl3·6H2O得到无水FeCl3: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9、配制FeCl2溶液时,可以将FeCl2溶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并加入适量铁屑

10、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取烧杯盛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1mL~2mL。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观察所得红褐色液体Fe(OH)3胶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11、Fe2+的检验:

(1)取样,加入KSCN溶液没有现象,通入氯气,溶液出现血红色。

(2)KMnO4法:分别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能使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的是Fe2+溶液,颜色不变浅的是Fe3+溶液。5 Fe2++MnO4−+8H+==5 Fe3++Mn2++4H2O

(3)碱液法:取溶液分别通入氨气或碱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是Fe2+溶液。

Fe2++2 NH3·H2O==Fe(OH)2↓+2 NH4+;

4 Fe(OH)2+2H2O+O2==4 Fe(OH)3

12:Fe:3+的检验:

(1)取样,加入KSCN溶液没有现象,溶液出现血红色。

(2)淀粉KI试纸法: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Fe3+溶液。

2 Fe3++2I‾==2 Fe2++I2

(3)苯酚法:取样加入苯酚溶液,显紫色的是Fe3+溶液,

Fe3++6C6H5OH[Fe(C6H5O)6]3−+6H+

(4)碱液法:取溶液通入氨气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3+溶液,

Fe3++3NH3·H2O==Fe(OH)3↓+3NH4+;

Fe3++3OH‾ == Fe(OH)3↓

13、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K、Ca、Na、Mg、Al工业制法是电解法,Zn、Fe、Sn、Pb、H、Cu工业制法热还原法。Hg、Ag工业制法是热分解法。d、Pt、Au:物理方法

14、钢和铁都是铁炭合金,区别在与含炭量不同,铁含炭量高。

钢铁在自然界容易发生腐蚀,电化学腐蚀是主要的:

酸性环境,析氢腐蚀,

负极:Fe—2e—=Fe2+

正极:2H++2e—=H2

碱性或中性环境:吸氧腐蚀:

负极:Fe—2e—=Fe2+

正极:O2+2H2O+4e—=4OH—

15、漂白粉性物质:强氧化性漂白的是:HClO、Ca(ClO)2、H2O2、Na2O2、KMnO4 化合反应而漂白的是:SO2

物理变化:吸附作用的是活性炭。

九、物质结构

1、常见的10电子微粒中,分子有:Ne、CH4、NH3、H2O、HF。

阳离子有:Na+、Mg2+、Al3+、NH4+、H3O+。

阴离子有:F-、O2-、N3-、OH- 、NH2-

2、常见的18电子微粒中,分子有:

Ar、 SiH4 、PH3 、H2S 、HCl 、F2、H2O2 、N2H4 、CH3F、

CH3OH、C2H6 。阳离子有 :K+、Ca2+

阴离子有:S2-、HS-、O22-、Cl-

3、16O、17O、18O属同位素,O2、O3、O4属同素异形体;HD是单质

4、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虽然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上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5、周期表同一周期,越往后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减弱。

Na、Mg、Al、Si、P、S、Cl(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O、S、Se、Te、Po(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6、两种微粒, 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 则其化学性质完全相同。(错误:如S2—和K+电子层结构相同,但是化学性质差别很大,S2—只有还原性,K+只有氧化性)

7、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错误:应该说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是有差别的,如质量就不同)

8、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 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错误:如亚铁离子,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任何稀有气体都不同)

9、所有原子的电子层数都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的序数。(错误:只有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的序数。)

10、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错误: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本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1、微粒半径的比较比较:

(1)同一周期的原子:越往后原子半径越小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加大。

(3)同一主族的元素的离子,从上到下离子半径加大

(4)同一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情况:P3—>S2—>Cl—>Na+>Mg2+ >Al3+

(5)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电子数多半径越大: Fe>Fe2+>Fe3+

(6)两个微粒,如果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阴前阳下,序小径大:N3—>O2—>F—>Na+>Mg2+ >Al3+

十: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主要反应

工业制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工业合成氨

N2+3H22NH3

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4NO+6H2O

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制镁、铝

MgCl2Mg+Cl2↑;2Al2O3 4Al+3O2↑

工业制玻璃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2Fe2O3+8SO2(或S+O2SO2);

2SO2+O22SO3;SO3+H2O=H2SO4

工业制粗硅

SiO2+2CSi+2CO↑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CaCO3CaO+CO2↑

十一、有机化学问题

1、 除去苯中的苯酚,可以加入溴水,再过滤。(错误: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在水中是沉淀,但是在三溴苯酚有机物苯中是能溶,相似相溶,有机物一般都和有机物相溶。正确的方法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

2、除去溴苯中Br2杂质。可以通入乙烯,再分液。(错误:乙烯虽然可以和溴反应,但是生成的1,2-二溴乙烷可以溶于溴苯,两种相互溶的物质是不能分液的,正确的方法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体)

3、除去苯中的苯酚,可以加入溴水,再过滤。

分析:错误: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在水中是沉淀,但是在三溴苯酚有机物苯中是能溶,相似相溶,有机物一般都和有机物相溶。正确的方法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

4、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先加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

5、有机化学中能与碳酸氢纳反应的物质必须含有羧基。

6、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取样、加氢氧钠溶液、加热、冷却、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含有氯原子。产生黄色沉淀含有溴原子、产生黄色沉淀含有碘元素。

7、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取样,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催化剂酸,加新制的氢氧铜,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开始水解。

8、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所有的醛、甲酸、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9、含氧的烃的衍生物:只有甲醛是气体。

10、苯酚粘在手上,用酒精洗涤。

11:乙酸乙酯的制备药品的加入顺序:先加酒精、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冰醋酸。

12、除去CH4中的乙烯,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乙烯氧化成CO2。

13、蛋白质的变性::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等都能使蛋白质变性产生凝结现象。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利用变性可以进行消毒。

14、盐析:盐(钾、钠、铵)的浓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产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利用盐析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1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能发生和新置备的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16、检验淀粉是否水解的实验方法是:取水解后的溶液,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催化剂硫酸,然后做银镜反应。

十二、电化学总结

1、 原电池:借助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 原电池的正负极:还原性强的在负极反应,氧化性强的物质在正极反应。

3、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发生氧化,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4、 原电池的内电路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阳离子流到正极。阴离子流到负极。

5、可充电池:

(1)放电: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 正极发生还原。

充电: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阴极发生还原。

(2)可充电池,放电和充电不互为可逆反应。因为条件不同。

(3)可充电池充电时,负极接外加电源的正极。

6、锂电池比容量特别大的原因:锂的摩尔质量最小的金属,单位质量能提供电子数最多。

7、燃料电池O2总在正极,燃料是还原剂,在负极,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分为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固体可带电的物质,若为碱性溶液,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若为酸性溶液,

正极为:O2+4H++4e—=2H2O;若为固体可带电的物质,正极为:O2+4e—=2O2—。燃料电池的优点:

能量转化率高,环保没有污染

8:电解: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电解池: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9、电解池放电的规律:

阳极发生氧化,还原性强的先反应;

阳极放电的顺序:

活性电极>S2—>SO3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性强的先反应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活性电极

注意:(1)阳极若是活性电极,则是活性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若为惰性电极则考虑阴离子放电

(2)阴极任何时候都是阳离子放电

十三:合金化学与生活等化学问题

1、合金的物理性质

(1)一般情况下,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更坚硬

(2)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3)一般来说,合金的性质并不是各成分的性质的总和,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的性能。

2、铁和铁合金

 

生 铁

含碳量

2%~4.3%

0.03%~2%

性能

生铁硬度大、抗压、性脆,可铸不可锻

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性能好,可铸可锻

3、抗酸药

(1)主要作用:治疗胃酸过多

(2)有效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能与盐酸作用,对身体无害的物质。

4、出现水杨酸反应,在静脉滴注NaHCO3溶液的同时,应该立即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5、防腐剂:早期的防腐剂主要是食盐、糖及醋等。现在常用的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氧化硫等。

6、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的酸碱性是不同的,食物的酸碱性指的是食物在人体内代谢最终产物来分类的,如蛋白质、鸡蛋、肉、花生、面包、面粉等都是酸性食物。水果、蔬菜等都是碱性食物。

7、金属的腐蚀:分成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区别电化学腐蚀形成了原电池,化学腐蚀没有形成原电池。

化学腐蚀又可以分成

析氢腐蚀:条件是酸性介质,电极反应为:

负极:Fe—2e—=Fe2+

正极:2H++2e—=H2↑

吸氧腐蚀:条件是碱性介质或中性介质,电极反应为:

负极:Fe—2e—=Fe2+

正极:O2+4e—+2H2O=OH—↑

8、现在探索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等。它们的特点是可以再生,无污染或很少污染。

十四、化学实验

1、常见事故的处理

事故

处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立即用湿布扑盖

钠、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

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CH3COOH)作用,后用水冲洗

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苯酚沾到皮肤上

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

白磷沾到皮肤上

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溶液湿敷

溴滴到皮肤上

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误食重金属盐

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应立即撒上硫粉

2、欲检验100mlNaOH溶液中含有的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沉淀的质量,经数据处理后即可得到。

检验所加试剂数量的操作是: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氯化钙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钙过量。

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向漏斗中加水,至水面浸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重复1-2次。

检验沉淀洗涤干浄的操作是:取最后的滤出液加入硝酸银,若没有沉淀产生,则洗涤干净。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4、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5、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容量瓶检漏操作: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7、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答: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 答:烧杯、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

8、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分析。

答:酸式滴定管可以装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酸式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润洗,读数必须保留两位小数。碱式滴定管可以装碱性溶液。使用前必须润洗,读数必须保留两位小数。

酸碱中和滴定时绝对不能润洗的仪器是:锥型瓶。

酸碱中和滴定时读数时滴定管的液面必须在“0“或“0”以下,绝对不能在“0”以上。

酸碱中和滴定时,若出现高锰酸钾溶液,则一定不用指示剂。若出现I2指示剂肯定是淀粉溶液。

9、实验室制NH3为什么不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制取。 为什么不用氯化铵加热制去。

分析:因为NH3的溶解度太大,若用溶液,大部分NH3溶在溶液中,得到的NH3太少。

因为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的NH3和HCl极易化合物又生成NH4Cl

10、除去苯中的苯酚,可以加入溴水,再过滤。

分析:错误: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在水中是沉淀,但是在三溴苯酚有机物苯中是能溶,相似相溶,有机物一般都和有机物相溶。正确的方法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

11、物质的检验:

(1)氯气的检验:(1)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现象是试纸变蓝。(2)润湿的有色布条。现象褪色

(2)氨气的检验:(1)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是试纸变蓝。(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现象出现白烟。

(3)二氧化硫的检验:(1)品红溶液,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到红色。(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现褪色。

(4)NO2和溴蒸气的检验。

A、水:NO2溶解与水,没有现象。Br2溶解于水,溶液为橙色。

B、硝酸银溶液: NO2溶解与硝酸银的水溶液,没有现象。Br2溶解于硝酸银的水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将它们分别冷却,观察颜色的变化。

12、启普发生器及改良

启普发生器有点: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适合制气体的条件:块状固体和溶液,不用加热

13、离子的检验:

(1)NH4+:取少量待测液,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润湿的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含有NH4+。

(2)SO42—:取待测液,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含有SO42—。

(3)Cl—:取待测液,加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含有氯离子。

(3)Fe2+:

A、取待测液,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滴Cl2水后变红色,则含有Fe2+。

B、取待测液,滴加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则含有Fe2+

C、取待测液,加入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含有Fe2+

(4)Fe3+:

A、取待测液,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证明含有Fe3+。

B、取待测液,加入苯酚溶液,溶液出现紫色,则证明含有Fe3+。

C、取待测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则证明有Fe3+。

(5)Na+:焰色反应为黄色;K+: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为紫色

14、有机物的检验:

(1)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取样,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冷却,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原子。

(2)检验淀粉水解后的产物:先取水解后的产物,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在加新置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如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水解有葡萄糖生成。

(3)检验苯酚:取样,滴加氯化铁溶液,溶液显示紫色。则含有苯酚。

15、三种常见的分散系:

(1)浊液:分散质直径大于100nm

(2)胶体:分散质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3)溶液:分散质直径小于1nm

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可以透过半透膜。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透过滤纸但是不能透过半透膜。

溶液的分散质可以透过滤纸也可以透过半透膜。

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渗析:胶体精制

16、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且需要沉淀的质量。主要操作是。

答案: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十五:电解质溶液

1、常温下:

PH=12的醋酸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显示酸性,原因是混合后醋酸过量。

PH=12的盐酸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显示中性,原因是恰好酸碱恰好中和。

PH=12的硫酸和PH=12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显示碱性性,原因是混合后氨水过量。

2、常温下: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和氨水混合,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因为恰好中和,生成正盐,水解显示酸性。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和醋酸混合,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因为恰好中和,生成正盐,水解显示碱性。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 温度:水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2) 加酸加碱:加酸加碱都抑制水的电离。

(3) 加盐: a:加入NaHSO4抑制水的电离。

b、加NaCl、Na2SO4、NaNO3、KCl对水电离没有影响。

c:加入可以水解的盐,可以促进水的电离。

4、0.1mol/L的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

分析:错误的,加水稀释时,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醋酸根离子浓度均减小,但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的。因为温度一定,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就大。

5、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这句话是错误的。

分析: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但是强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大,所以离子浓度就不一定大。如BaCO3虽然是强电解质,但是由于它是沉淀,溶解度极小,所以离子浓度也很小,所以几乎不导电。

6、几个问题的分析:

(1)溶液呈中性:指的是C(H+)=C(OH—)

(2)酸与碱完全中和:酸碱完全反应,生成正盐溶液,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得到的溶液呈碱性。

(3)pH=7:指的是溶液中C(H+)=10—7mol/L。pH=7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溶液pH=7溶液显碱性。

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碱性强的是碳酸钠溶液。

分析:正确,因为CO32—对应的酸为HCO3—;HCO3—对应的酸为H2CO3,因为H2CO3的酸性强于HCO3—,根据水解的规律,越弱越水解,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所以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

8、溶液溶液是否能导电,是判断是否是电解质的参考标准,不是绝对标准。

原因分析:(1)有的化合物溶液不导电,但是是电解质,而且是强电解质。如CaCO3、AgCl、BaSO4,因为溶解的那部分完全电离。

(2)有的化合物溶液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如CO2、SO2水溶液能导电,但是CO2、SO2都是非电解质。

(3)氯气水溶液能导电,但是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十六: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常以细小悬浮颗粒的形式存在,很难用自然沉降法出去。如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就会使细小的悬浮颗粒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与水分离,从而除去水中的悬浊液。

1、混凝法

常用的混凝剂有明矾、六水合三氯化铁、聚羟基氯化铝,以及高分子混凝剂等。其中明矾的作用原理是:明矾电离出的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Al3++3 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带正电荷,水中悬浮颗粒大多带负电荷,这两种颗粒相遇后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达到净水的目的。

2、中和法

对于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以采用中和法进行处理。一般用熟石灰中和钢铁厂、电镀厂等产生的酸性废水,用硫酸或二氧化碳中和造纸厂等产生的碱性废水。

3.沉淀法

沉淀法就是适宜的化学物质作沉淀剂,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析出,从水体中分离出去。如Na2S处理水中的Hg2+:Hg2++S2-=HgS↓

4.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去水中所含的有毒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如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2CN-+8OH-+5Cl2=2CO2↑+N2↑+l0Cl-+4H2O;再如酸性条件下,用FeSO4处理含铬废水:

篇3:期末复习的策略

杨明同学的这种学习干劲是积极可取的, 可谓是“紧张有序”。那么, 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元素和催化剂呢?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明确期末复习的人力资源因素, 从而确立孩子期末复习的能动性链接

可以说, 在期末复习中, 一方面需要跟着老师的“布置和要求”走, 这是由于老师的主导作用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 老师组织的期末复习是按照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面向一个班级的一般水平而言。这种复习安排既有其广泛性, 也有其局限性, 主要是个体针对性有所欠缺。为此, 有些细心的老师就会准备几套复习方案, 以分给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使用。比如, 复习题就分为基础卷、达标卷、提升卷三个部分。即使是这样, 老师所解决的的也也只只能能是是期期末末复复习习中一个层面上的问题, 而不能够对每个孩子做到面面俱到。因此, 在认真接受老师指导的同时, 家长有必要发挥自己在孩子期末复习中的帮扶作用, 为孩子能够进行持久有效的期末复习护航。加上孩子本身, 于是就可以形成一个“孩子自我推进+教师指导+家长协助”的期末复习链接。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期末复习计划

这个计划可以由孩子采用适当方式自己提出。先口头的、简单的, 再书面的、具体化的, 经过家长熟悉和了解, 最后可以交给科任老师把关审核。

计划应该体现以下信息:

⒈突出目标性。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描述。一个明确的复习目标应该有两个基本的承载功能:复习进行中的方向标以及复习效果的“对照单”。其中, 我们又可以将这些目标归类和细化, 有期末复习总体目标, 各单元或称章节的复习目标等。对于这些复习目标, 一般可以在老师有序的指导下制定完成;当然, 学生或家长还可以参看一些正版的相关学习辅助资料予以获取和充实。

⒉突出知识整理的系统性。一是能够分类整理, 分类的标准或依据一般是对某一类相关特征问题的解答。当然对于一册课本来说, 可以按照一章 (一单元) 来做整理;二是知识整理中要突出“四个特性”:基础性、重点性、疑难性、针对性。我们要学会把一个系统的知识点摆出来, 接下来有必要明确一下哪些是基础知识, 哪些是重点内容, 疑难点在哪里, 它们是如何表述和反映的, 我们又如何去把握它们, 这些问题在复习进行中都需要孩子们动脑筋思考。而“针对性”, 就是要求孩子们能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的不同, 做好“查漏补缺、有的放矢”的复习文章,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三是注意知识整理上的规范性。不管是哪一门功课的复习, 我们都要注意按照知识本身的发展序列和表述要求做好规范性整理, 从而可以培养孩子有序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优化复习效果。

⒊突出复习题的针对性。这里分两个层面来阐述:一方面, 对于老师给出的复习题, 一个聪明的孩子可以向老师提出哪些事自己可以免做, 哪些类型的题目需要加强练习;另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在选择复习题时, 一定要加强针对性, 对于还没有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来说, 这方面的题就有必要多加强训练, 而对于那些“超级难”、自己连一点风都摸不着的“偏题怪题”, 也就没必要花费什么精力去“啃骨头”了。

⒋在期末复习中, 不要忘记了阅读课本。在很多情况下, 甚至是一些老师, 往往是新课一上完, 书本就扔得老远, 取而代之的就是成本的练习册和考试卷, 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试想想, 在期末复习中, 孩子们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口头讲解或“忽悠”一下, 相比让孩子们自己去翻阅课本做再学习再认识来说, 后者就会凸显主动性和深刻性了。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强烈的信号:要想解好题目, 一定要学好课本上的基本知识, 课本就是我们解题的钥匙。

⒌复习措施既要守住主要的、有效的, 又要能够灵活多样。教无定法, 但有章可循。就一个班级而言, 其科任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稳定性;就一个学生而言, 其学习方法同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固定性。因此, 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引导孩子审视和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 使之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得到丰富和发展;二是恪守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 并以这些为主, 灵活地结合其他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既能学法兼收, 又能换一下思维方式, 相得益彰。

⒍进度表的安排要详尽严谨。复习进度表重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安排表, 二是复习内容安排问题。用一句话来说, 就是什么时候该复习到什么知识内容得有个明确的安排或规定。这是整个复习策略中的重点问题, 它就相当于一根指挥棒, 因此要细心制定, 做到科学合理。它可以在老师、家长、孩子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予以敲定。

三、复习质量要及时检测, 适时改进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复习效果如何, 其做法通常是采用解答问题或考试的方式来实现检测的。这样做可以继续做一下“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做到再巩固再提升。当然, 当学生经过大量的复习工作还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和进取心, 多帮助其分析失利或“学而不得”的原因, 要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 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 取长补短

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功率。因此, 要积极鼓励孩子多将自己的所想所学同人交流, 在老师师那那里里获获得得有有效效的的点点拨拨和和指指导导, , 在在同同学学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交换, 在家长那里获得欣赏和安抚, 等等, 学生学法上、信息上、心灵共鸣上就会弹奏出一首和谐奋进的交响曲。

五、家长及时为孩子的功课复习排忧解难

篇4:知识的非流动性和企业所有权安排

关键词:知识;所有权;非流动性

一、 引言

企业的所有权安排一直是现代企业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企业理论的两个重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所导致的企业的所有权的重要性。什么是最优的所有权安排?企业的所有权应赋予哪些人?在企业里,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每个人的行动都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因此,要想使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就要使这些企业的参与人外部性最小,也即使内部交易成本最小化。因此企业的所有权安排主要是围绕那些交易成本较大活动来进行。通过最优的所有权安排,可以解决企业中的激励问题和监督问题。

然而已有企业契约理论对企业重要的资源——知识关注不够。按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 View,RBV)的观点,决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是企业内部的资源。而知识正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企业生产的关键投入和价值的重要来源,也是李嘉图租和垄断租的关键来源。企业契约理论对知识的忽略使其把企业与竞争优势割裂开来。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的资源理论论述了知识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知识管理的动态过程,但是却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对于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的特性以及相应的所有权安排要求关注不够。由于知识的创造主要体现在员工个体行为上,把那些具有专用性投资、难以监督和控制的员工作为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对象,可以实现更有效的激励和监督。因此,本文把企业契约理论的视角和企业资源理论的视角结合起来,把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特性和企业的所有权安排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有利于企业激励员工创造知识和有效地整合知识,有利于企业利用知识这一重要资源来创造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 企业所有权和知识

1. 交易成本和资产的专用性。自Coase提出交易费用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围绕着“什么决定了交易费用”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Williamson把资产专用性及其相关的机会主义作为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如果交易中包含着专用性投资,由于小数目事件和机会主义倾向,会出现双方要挟(Hold—up),从而使交易成本上升。

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交易需要交易专用资产的支持程度。如果一项资产的价值不经减损就不可能重新用作另一替换性用途时,此资产即为交易专用资产。资产的专用性既包括物质资本的专用性,也包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与其所有者是不可分离的。这种不可分离性是理解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关键。

2. 企业的所有权安排。Coase指出,只要产权界定清楚,如果没有交易成本,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最终的资源配置与初始的产权安排无关。由于现实中存在交易成本,因此,所有权安排会影响交易效率。企业所有权主要是指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和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Milgorm 和Roberts指出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对应是最优的所有权安排。

对于复杂的现代公司而言,企业所有权安排是复杂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就是要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企业由多个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组成,如何在他们之间安排所有权是非常关键的。Alchian和Demsetz的团队生产理论指出监督者须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才能有积极性。杨小凯和黄有光建立的模型证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由管理者获得。Fitzory和Mueller的模型则强调非流动性是企业内部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由于员工进入和退出企业的交易成本或不同,由于员工积累的不可转换的人力资本不同,所以非流动性在员工之间的分布也不同。企业内的权力安排取决于非流动性在职员间的分布。按张维迎的观点,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取决于每类成员在企业中相对重要性和对其监督的相对难易程度。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所有权可以使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达到最大程度的对应。

3. 知识与企业所有权安排。资源基础论(RBV)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Barney认为,这些资源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在RBV的基础之上,Grant等人提出了知识基础论(KBV)。他认为知识是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企业是整合知识的机构。由于知识是在个人头脑中形成的,因此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人格化的知识,并揭示了这种人格化的知识和技术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知识管理的研究则更多从企业角度来考虑知识的创造和整合。智力资本是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等同于知识,是一种可开发的资产。在斯堪第亚(Skandia AFS)模型中智力资本等同于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结合,结构资本主要包括顾客资本和组织资本,如顾客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支持性基础,使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KBV突破了RBV提出的人力资本的概念,把知识定义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性资源。

综上所述,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因此知识的专用性同样会对企业内部知识的交易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会决定交易费用的大小。把知识特性和企业所有权安排结合起来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知识交易的特性。由于知识只能在个人头脑中生成,是和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因此知识与人力资本是紧密相联的。由于企业对员工的控制程度是有限的,而且人力资本具有流动性,因此企业所有权的安排会对知识的拥有者产生不同的激励,并进而影响企业知识的生产、转移和整合,影响知识的保护进而影响被竞争者占用或模仿的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持续。

三、 知识的非流动性

如前所述,Fitzory和Mueller认为资产的专用性实质是一种锁定(Lock in)效应,企业的所有权安排与非流动性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从知识的非流动性来分析知识的特性。知识的流动性是指知识这种要素的可流动性程度。对于那些非流动性大的知识拥有者,让其拥有企业所有权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有利于其对知识的投资及在企业中传播知识,有利于企业创造和保护有价值的知识。知识的非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隐性化和显性化程度。越是隐性的知识,其流动性越低。另一方面是知识的通用性和专用性。专用性知识显然十分符合专用资产的特性,其流动性低。

知识的非流动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1)知识的社会化和外部化程度。通过外部化,隐性知识会转化成显性知识,会加大其流动性。通过社会化,组织的隐性知识会转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加大其非流动性。(2)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企业和员工的知识积累出现突变,使员工已有的知识贬值,从而改变知识的非流动性。(3)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主要是体现为企业在留住现有员工还是重新雇佣新员工之间所做的权衡。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更有利于减少企业搜寻员工以及员工搜寻新的职业的交易成本,加大其流动性。

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非流动性。管理文献中的知识主要有两种类型:Know How和Know About。一般用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来界定Know How,用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来界定Know About。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键区别在于其可转移性和个体之间、时空之间转移机制。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交流来揭示,可以通过知识的编码(Codify)存在于组织的程序、操作手册中。隐性知识很难被描述,只能通过应用被揭示出来。假如隐性知识不能被编码,而仅能通过其应用来观察,通过实践而获得,那么它在人们之间的转移是非常慢的、高成本的和不确定的。因此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的非流动性强,其带来的锁定效应更大。

在Nonaka的知识管理模型中,隐性知识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转移给另一个主体,也可以通过外部化过程变为显性知识。因此,隐性知识所带来的锁定效应还会随着这种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而改变。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程度越快,锁定效应会减少。企业赋予其拥有者所有权的动力就会降低。

命题1(a):知识的隐性程度越高,其非流动性越大,锁定效应越大,越应通过企业所有权安排来激励和监督。

命题1(b):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程度越快,锁定效应会减少。企业赋予其拥有者所有权的动力就会降低。

2. 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的非流动性。

(1)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Becker把人力资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性人力资本,另一类是企业特质性人力资本。所谓通用性人力资本是指对任何工作、在任何企业内都具有相同价值的知识。而专用性人力资本则是指对特定企业才有价值的知识。这两种分类其实就是指员工所拥有的通用知识和专用知识。但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考虑知识的特性是不够的。这种特质性知识还应与组织资本结合起来。March认为组织将知识存储在他们的程序、规范、规则、各种形式中。这种知识的存储形成企业专有的惯例,包括围绕组织建构和运营的形式、规则、程序、习惯、战略、技术。这些就是组织知识,即有关组织的信息、过程、价值和信念的集合。因此,专用知识可以看作是个人专用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结合。

由于通用性的知识在其他企业也可以使用,员工较愿意投资此类知识。这类知识形成的非流动性最小。而对于专用知识来说,其专用性体现在它离开特定的企业就会贬值,其非流动性较大,锁定效应较强,因此员工投资的积极性不高,需要企业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员工的知识投资。

命题2:专用知识的非流动性大,与通用知识相比,其锁定效应更强。更应通过企业所有权安排来激励和监督。

2. 专用知识非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1)专用知识的形成具有时间积累性。一般来说,员工在企业的时间越长,其积累的专用知识就越多,其知识的专用性就越强。因此时间长短可以成为衡量知识专用程度的一个指标。日本企业长期奉行的年功序列就是基于这个思想。但是多年的积累也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损失其价值。当环境对企业变革的压力很大时,企业将采取一系列变革措施,其中有一些可能是突破性变革。如果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将会对员工个人的专用知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如果企业进行的是组织变革和文化创新,那么企业流程、惯例甚至文化等有可能会很快会改变,关于企业的组织知识将会贬值。因此,在企业变革动力很大时,员工的专用知识贬值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此时企业面临的是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那么从外部劳动市场雇用员工与从内部劳动市场培训员工的成本相差不大,此时,企业和个人的锁定关系就会解套,企业就会缺乏赋予员工所有权的动力。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进入新世纪后,日本的索尼等公司纷纷放弃了长期奉行的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

命题3:企业变革的动力越大,员工专用知识贬值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面临开放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企业缺乏赋予其所有权的动力。

(2)专用知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与其可被编码程度以及外部劳动力市场有关。对于掌握专业技能的员工来说,其拥有的专业知识是与某个特定企业相联的。但如果关于特定设备、岗位的知识能很好地编码,企业在一个开放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很容易找到员工的替代者,其培训成本因为编码的明确化而不会过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员工的被锁定效应是不一样的,员工会被套住得更深。对于企业专用的组织惯例等,其表现可能是隐性的,也可能是显性的。有的企业存在大量的“潜规则”,这种潜规则不易被编码,其隐性程度很大。而这种隐性知识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也成为员工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双方都会被套牢。如果专用知识由隐性向显性转化速度较快,即知识的被编码化速度较快,那么锁定效应就会被减轻,企业赋予员工所有权的动力就会降低。

命题4:员工所拥有的专用知识被编码的可能性越小,锁定效应越大,企业赋予其所有权的动力就越大。

(3)个人专用知识和组织知识的结合与转化。什么是对于特定企业有价值的知识呢?一方面是这个企业特性、岗位特性所要求员工拥有的个人专业技能知识(专用人力资本)。如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对于员工所要求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同一生产型企业,不同的职位要求员工所拥有的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对于员工来说,他们所吸收的企业专用惯例、流程、文化也是一种特质性知识(专用组织资本,组织知识),离开这个企业,这些熟悉的企业惯例就会贬值。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相互转变是企业中知识演化的关键过程之一。对于员工来说,他们需要吸收组织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知识。这种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的结合和相互转化体现出了知识的社会复杂性。结合程度越高,转化越难,社会复杂性就越大。此时,专用知识的非流动性更大,员工和企业之间的锁定效应更强,企业赋予员工所有权的动力就更大。

命题5:个人专用知识和组织知识结合得越紧密,锁定效应就越强,企业赋予其所有权的动力就越大。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1.

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9).

3.Julia Porter Liebeskind.Knowledge,strategy,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winter special issue):93-107.

4.Barney J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1991(32):1231-1241.

5.Grant,Robert 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09-122.

6.Penrose,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Wiley,NewYork,1959.

7.Winter,S.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as strategic asset,In D.Teece(ed.).The competitive Challenge:Strategies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Renewal.Ballinger,Cambridge,MA,1988.

8.Coase,R.H.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937(IV):368-405.

9.Williamson,Oliver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York:the Free Press,1985.

10.塞特斯·杜玛,海因斯·赖德著.原磊,王磊译.组织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52-154.

1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6).

12.Coase,R.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13.Milgorm,P.and J.Roberts.Economics,Organization,and Management.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2.

14.Alchian,Armen and Demsetz.Harold,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777-795.

15.Yang,Xiaokai.and Ng,Yewkwang.Theory of the Firm and Structure of Residual Right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5,(26):107-128.

16.Fitzroy,F and Mueller,D.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ontractual Organiz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4,(24).

17.舒尔茨(Schultz Theodore)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8.贝克尔(Becker Gary)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肖为群,北京物资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篇5:毛概期末复习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1、2、3、4、5、6、7、8、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理论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的性质;

10、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3、贫富差距悬殊的主要表现及解决措施;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16、依法治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篇6:煤矿开采技术期末复习知识点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回采巷道:形成采矿工作面,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矿井生产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主要有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系统。

井田划分方法:按自然条件形状分;人为划分:垂直、水平、按煤组。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与走向的长条不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广义的水平不仅表示一个水平面,同时也是指一个范围,即包括所服务的相应阶段。

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开采水平既为上山阶段服务,又为下山阶段服务的开拓方式。多水平上山开拓:每个水平只为一个上山阶段服务,每个阶段开采的煤均向下运输到相应的水平,由各水平经主井提升到地面。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每个开采水平均为上下山两个阶段服务。多水平混合式开拓:在整个井田中,上面的某几个开采水平开采上山阶段,而最下一个水平开采上下山两个阶段。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分段: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分带:盘区:沿煤层的延伸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成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

矿井储量: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工业储量:利用储量中的A+B+C级储量总和。远景储量:能利用储量中的d级储量。可采储量:能利用储量中可以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公式:

采区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采用水力采煤不低于70%。采煤工作面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储量损失: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把全部储量开采出来而损失一部分,损失的即为储量损失。设计损失: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采用的采煤方法以及保证开采安全的需要,在设计中规定永远遗留在地下的一部分储量。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即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煤炭的数量。开采地质条件:开采煤层层数、层间距离、煤层厚度及稳定程度、煤层倾角、地层的褶曲断裂构造、瓦斯赋存状况、围岩性质及火成岩活动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及地热等。影响矿井生产能力因素:井田储量、开采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安全生产条件。

矿井服务年限: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

1.井田开拓;有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2.井田开拓的方式的分类: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类;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和多水平开拓两类;按阶段内的布置方式可分为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类。

3.井田开拓方式:是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4.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贯彻执行我国煤炭工业技术政策,法律法规,适应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为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合理集中开拓部署,建立完整而尽可能简单的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为集中生产创造条件。

2.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为安全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3,井巷布置和开采顺序安排要尽量减少煤住损失,以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减少巷道维护量,是主要巷道经常保持良好状态。4尽可能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要尽量减少矿井初期工程量和岩石

巷工程量,以降低矿井初期投资额,缩短建井工期。5在充分考国家技术水平和装备供应的同时,要为采用新技术和发展矿井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创造条件,6,满足市场对不同煤种,不同煤质的需要,在开拓部署时,应考虑见不同的煤质,不同煤种的煤层以及其他有益矿物分别进行开采。

5.斜井开拓的概念:主,副井筒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称为斜井开拓

6.片盘斜井的概念:自地面沿煤层倾斜开拓的斜井然后依次开采各个片盘的开拓方式,称为片盘斜井开拓。

斜井按于煤层的位置关系不同如何分类:1斜井盘区式开拓,2斜井井筒位置可分为;顶板穿岩斜井,底板穿岩开拓。

7.立井开拓的概念;主副井均为立井的开拓方式称为立井开拓。

8.平硐的概念: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媒体的开拓方式称为平硐开拓。

9.平硐于煤层位置关系不同的分类:按平硐于煤层的走向的位置不同,平硐分为走向平硐,垂直平硐,和斜交平硐;按照平硐所在的标高不同,平硐分为单平硐和阶梯平硐。

10.平硐开拓的特点及适用;在开拓方式中,平硐开拓是最简单最有力的开拓方式。其优点是,在井下出煤不需要提升转载,运输环节少,系统简单,占有设备少,费用低,地面设施较简单,无需井架和绞车房,不需较交大的井底车场及其硐室,工程量少,平硐施工容易速度快,建井快,无需排水设备且有利于预防水灾等。因此,在地形条件合适,煤层赋存位置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只要上山部分储量能满足同类型的水平服务年限要求时,应考虑平硐开拓

11.斜井开拓的特点及适用:斜井与立井相比,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较简单,掘进速度快你,井筒装备及地面设施较简单,井底车场及硐室也较简单,因此初期投资少,建井期较短,再多水平开采时,斜井石门工程量少,石门运输费用少,斜井延伸方面,对生产的干扰少。大运量强力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增加了斜井的优越性,扩大了斜井的应用范围。采用带式输送机的斜井开拓时,可布置中央采区,主副井兼做上山,可加快建井速度。

12.立井开拓的特点及其适用:立井开拓的适应性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立井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做副井特别有利;对井型特大的矿井,可采用大断面井筒,装两套提升设备,由于井筒短,通风阻力较小,对深井更有利。因此当井田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利于采用平硐或斜井时,都可以考虑采用立井开拓。对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后,水文情况复杂,需特殊法施工或开采近水平煤层和多水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一般采用立井开拓。

13.综合开拓的概念及类型: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一上井硐形式开拓的方式称为综合开拓。类型;三种任意两种或三种组合即可

14.分区式开拓的概念:根据井田具备的条件,将大型井田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开采区域,共用主井的开拓方式称为分区域开拓。第三章

1.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2.井底车场的主要线路:存车线、调车线和绕道线路等。

3.井底车场的主要硐室:翻车机硐室、井底煤仓、井下主变电硐室及主排水泵房、水仓、井下机动车库与井下机车修理间、井下调度室、井下等候室、井下防火门硐室、消防材料库、井下爆炸材料库。

4.井底车场调车方式:顶推调车法、甩车调车法、专用设备调查法。

5.井底车场类型:立井环形式井底车场、斜井环形式井底车场,立井折返式车场、斜井折返式车场 6.略

7.井底车场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井底车场要开掘在易于维护的岩层内,巷道工程量小,造价低,施工方便;(2)车场内运输系统、调车工作简单,管理方便,机车在车场内停留时间短,回车线短;(3)车场内作业操作安全,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4)井上、下生产系统要协调,布置适宜;(5)必须要确保矿井生产能力,并有30%——50%或更大的备用生产能力,以适应矿井改扩建等井型扩大的需要。

8.影响井底车场形式的因素:矿井生产能力、矿井开拓方式、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布置方式、矿井瓦斯等级。第四章

1.合理确定井筒位置:井筒沿井田走向的位置应在井田中央;斜井开拓时,斜井井筒沿煤层倾向的有利位置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层位和倾角。2.合理确定阶段垂高,应考虑以下因素:(1)开采水平服务年限,(2)采掘运机械化程度,(3)煤层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4)吨煤建设投资和生产费用。3.上、下山开采的比较:(1)运输提升方面(2)排水方面(3)掘进方面(4)通风方面(5)基本建设投资方面

4.下山开采的适用条件:(1)对倾角小于16度的缓斜煤层,瓦斯及涌水量不大;(2)对于煤层倾角不大,采用多水平开拓的矿井,开拓延伸后提升能力降低的;(3)由于开采强度加大、水平服务年限缩短,造成水平接替紧张,可布置一个或几个下山采区;(4)当井田深部受自然条件限制,储量不多、深部境界不一,设置开采水平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可在最终开采水平以下设一部分下山采区。

5.辅助水平:一般情况下,一个阶段由一个开采水平来开采。但当阶段斜长较长时,用一个开采水平开采就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在主水平之外的适当位置设一个生产能力小、服务年限短、与主水平大巷相联系的水平,即辅助水平。适用条件:(1)开采水平上山部分或下山部分斜长过大,可利用辅助水平将其分作两部分开采;(2)井田形状不规则或煤层倾角变化大,开采水平范围内局部地段斜长过大,在该处设置一个用于局部开拓的辅助水平;(3)近水平煤层分层开采时,主水平设在上煤组(或下煤组),相应地在下煤组或(上煤组)设置辅助水平,利用按井(或溜井)与主水平相联接。6.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轨道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7.大巷采用矿车运煤的优点:(1)矿车运煤可同时统一解决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运输问题;(2)运输能力大,机动性强,随着运距和运量的变化可以增加列车数;(3)能满足不同煤种煤炭的分运要求;(4)对巷道直线度要求不高,能适应长距离运输;(5)吨公里运输费较低。带式输送机运煤的优点:(1)实现大巷连续化运输,运输能力大;(2)操作简单,比较容易实现自动化;(3)装卸载设备少,卸载均匀。

8.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和分组集中大巷三种。其中分层运输大巷适用于在井田走向短、煤层数目少、层间距大,煤层牌号不同、需分采分运时。集中运输大巷一般适用于煤层层数较多,储量较丰富,层间距不大的矿井。9.运输大巷的位置:(1)运输大巷可布置在煤质坚硬、围岩稳定的薄及中厚煤层时,称为煤层大巷;(2)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称为岩石大巷。

10.井田开采顺序包括:沿煤层走向与倾斜的开采顺序;煤组及煤层间的开采顺序。11.沿煤层走向、倾向合理的开采顺序:(1)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阶段内各采区间的开采顺序和采区内采煤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即采区前进式和采区后退式;(2)沿煤层倾斜的开采顺序包括阶段间的开采顺序和采区内各区段的开采顺序,即下行式和上行式。12.关于采与掘的技术政策:采掘并举,掘进先行。13.开采计划:(1)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2)采区接替计划

14.开拓煤量:井田范围内已掘进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准备煤量: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煤量;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或工作面)所圈定的可采储量。15.矿井延深的原则和要求:(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2)保证或扩大矿井生产能力(3)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井巷设施(4)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5)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

16.矿井延深方案:(1)直接延深原有井筒(2)暗井延深(3)直接延深一个井筒,新打一个暗井(4)新开一个井筒,延深一个井筒(5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17.矿井技术改造:(1)矿井改扩建:直接扩大井田范围;相邻矿井合并改造;结合矿井开拓延深进行合并改扩建;(2)合理集中生产:水平集中;采区集中;工作面集中;(3)矿机主要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地面生产系统的改造;矿机提升系统的改造;井底车场的改造及设置井底缓冲煤仓;辅助运输环节的改造;通风系统的改造;排水系统的改造。第五章

1.采场: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称为采场;2)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采煤的煤层暴露面称为煤壁,又称为采煤工作面。在实际中采煤工作面就是指采煤作业的场地,与采场是同义语;3)采煤工作:在采场内,为了开采煤炭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称为采煤工作。采煤工作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基本工序及其辅助工序;4)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各道工序按照一定顺序完成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5)采煤系统;指采区内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通常由一系列的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构成;6)采煤方法:指采煤系统及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世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2.采煤方法的分类:1)壁式体系采煤法;2)柱式体系采煤法。

3.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有:安全、经济、煤炭采出率高,努力实现高产高效安全生产。4.影响采煤方法的地质因素有:1)地质因素(a、煤层倾角b、煤层厚度c、煤层特征及顶底板稳定性d、煤层地质构造e、煤层含水性f、煤层瓦斯含量g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2)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3)矿井管理水平;4)矿井经济效益。

5采煤方法的发展方向:1)改进采煤工艺,因地制宜的发展先进的机械化采煤技术;2)扩大走向长臂才没法和倾斜长臂采煤法的应用范围;3)缓斜、倾斜厚煤层推行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和放顶煤采煤方法;4)大力推广无煤柱护巷技术;5)急倾斜煤层开采要进一步探索采煤机械化的发展途径;6)“三下一上”采煤技术有广泛的发展空间;7)适度发展水平采煤技术;8)柱式体系采煤法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9)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前景光明;10)采煤方法是一个发展着的系统工程。第六章

1.概念解释:1)原岩地壳中由于没有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如矿井开掘巷道等)的影响的岩体称为原岩体,简称原岩;2)围岩:指的是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的稳定有影响的岩(土)体。

2.矿山压力的概念:由于井下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中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我们把存在于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简称“矿压” 3.矿山压力的来源:采动前,原始岩体中已存在的应力是矿山压力产生的根源;来源的分类:1)自重应力;2)构造应力;3)遇水膨胀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4.构造应力的特点:1)一般情况下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因此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而且地壳运动总表现为挤压运动为主,所以水平压力应以压应力为主;2)在构造应力场中,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可能有很大变化,两个方向的水平应力值通常不相等;3)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4)构造应力在坚硬岩层中出现一般比较普遍。软岩强度低,易变形,其中贮存的变形能随之释放;坚硬岩石则相反,在构造变形中往往可以聚集大量的变形能,因而形成很高的构造应力。

5.矿山压力显现的概念: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围岩和支架所表现爱你出来的力学宏观现象,如围岩变形,离层,破坏和冒落,支架受力变化变化和折损,煤(岩)突出,充填物产生压缩和地面塌陷等,称为矿山压力显现,简称矿压显现

6.解释概念:1)伪顶:位于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的岩层,厚度一般在0.3--0.5m以下;2)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具有一定稳定性,随移架或回柱放顶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3)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厚而坚硬难垮落的岩层。一般由砂岩,石灰岩砂砾岩等岩石组成。7.解释直接顶的初次垮落: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一段距离后,直接顶悬落达到一定跨度,就要对采空区顶板进行初次放顶使直接顶垮落下来这一过程称为直接定的初次垮落。8.解释碎胀系数:垮落岩石原来体积与破碎后的岩石体积的比值称为碎胀系数。

9.基本顶的初次垮落: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直接顶不断垮落,基本顶悬露跨度逐渐增大并产生弯曲,当达到极限跨度时基本定将出现断裂,进而发生垮落。基本顶的第一次垮落称为基本顶初次垮落。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垮落时,其最大悬露跨度L称为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初次来压:在垮落前12h采空区上方可能有红隆隆巨响,通常煤壁片帮严重,顶板产生裂缝或掉渣,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明显增加支架载荷迅速增高,这种现象称为基本顶的初次来压。初次来压的显现:

10.周期来压:当采煤工作面继续推进,基本顶悬臂跨度达到极限跨度时,基本顶在其自重及上覆岩层载荷作用下,将沿采煤工作面煤壁甚至煤壁之内发生折断和垮落,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基本顶这种“稳定-失稳-再稳定”现象将周而复始的出现,使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周期性明显增大。这种基本顶的周期性破断失稳对工作面产生的周期性的来压显现称为基本顶的周期来压。表现形式:顶板下层速度急剧增大,顶板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载荷普遍增加,有时还可能引起煤壁片帮,支柱折损、支柱发生台阶状下沉等现象。

11.来压周期:基本顶两次周期来压的间隔时间称为来压周期。周期来压步距的确定:周期来压步距常以基本顶悬臂梁的破坏长度来确定。其力学模型可表达为:厚度为h的基本顶悬臂梁在自重及载荷q的作用下达到岩层的抗拉极限RT,悬臂梁的极限长度 L周为:

L周= 12.简述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在场避开才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采煤工作面,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上覆岩层发生位移过破坏,根据岩层的移动特种可将煤层的上覆岩层分为冒落带、裂缝带、弯曲下沉带

13.解释概念:1)支承压力分布范围:指沿指定截面(通常是指沿垂直或平行煤壁的界面)支承压力连续分布的长度;支承压力峰值:是指支承压力的最大值所在的位置范围;应力集中系数:指支承压力峰值与原岩应力的比值大小。

14.画出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图并说明特点(略)15.画出工作面两侧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图并说明特点(略)

16.根据支撑压力在底板中的传递,在底板中布置巷道是应遵循的原则:1)巷道与煤层底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一定数值h。h值可由4-6m变化至40m。显然h值越大,巷道所受上方煤柱的影响就越小。一般情况下,巷道距煤层底板的合理垂直距离与围岩性质有关;2)巷道布置在煤柱像底板传递力的影响角以外。若将巷道布置在煤柱影响角以内,即使巷道位于较稳定的岩层内也要受到应力升高的影响,因此将巷道布置在煤柱影响角以外

17.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的精确定义:以直接顶冒高超过1.0-1.5m占全采煤工作面二分之一以上时,从采煤工作面切顶线到开切眼煤壁之间的距离作为分类计算指标。

18.直接顶的分类:直接定分类采用的指标按反映顶板稳定性的岩石单向抗压强度Rc、节理裂隙间距I和分层厚度h综合而成的强度指数D来确定,并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L作为参考指标进行检验,将直接顶分为四类: 类别

I II III IV

不稳定顶板

中等稳定顶板

稳定顶板

坚硬顶版

主要指标

强度指数D 30

31-70

71-120

>120

参考指标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L 8 9-18

19-25 >25

(坚硬顶板无直接顶,岩层厚度在2-5m以上,>60-80MPa,I和h大于1m的整体岩层,即基本顶)

基本顶的分级:基本顶来压强度主要取决于直接顶厚度h与采高m的比值N及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L,根据N和L两个指标将基顶分为四级,如下表: 分级

I II III IV

基本顶来压显现

不明显

明显

强烈 非常强烈

指标

N>3-5

0.3

0.3

5、L>50,N≤0.3、L=25-50

N≦0.3,L≧50

第七章

解释上山采区、下山采区。

答、上山采区是指位于开采水平标高以上的采区,内需布置采区上山、采区车场、等准备巷道,还要布置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等回采巷道。下山采区是指位于开采水平标高以下的采区,内同样需布置采区上山、采区车场、回风平巷等巷道。此外还要在下山采区的下部布置水仓和水泵房。

选择适宜的采区准备方式,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答、(1)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保证采区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增产能力。(2)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保证有完整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设备的效能,还要为采用新技术、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工作量,减少社会占有率和生产成本费用,便于采区和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煤炭损失少,有利于提高资源产出率。解释沿空掘巷、沿空留巷。*** 答、1.沿空留巷就是在采煤工作面踩过之后,将采区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

2.沿空掘巷是在上区段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待采空区上覆岩层基本稳定之后,沿上区段运输平巷采空冒落区边缘,掘进下区段工作面的回风平巷。解释双工作面。*** 答、双工作面也称作对拉工作面,就是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按回采顺序可分为那几类型,分别解释。

答、工作面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推进方向的回采顺序,为后退式。工作面由采区上山向采区边界方向推进回采,为前进式。还有往复式和旋转式。

厚煤层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分层开采顺序有哪两类,其采空区处理方法各如何。

答、下行式和上行式。下行式一般用全部跨落法来处理采空区顶板。上行式采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

解释分层分采、分层同采的概念。答、1.在区段内采完一个分层后,经过一定时间,待顶板垮落基本稳定后,再掘进下分层平巷,然后进行回采,称之为分层分采。

2.在同一区段上下分采间保持一定的错距的条件下同时进行才买的方式为分采同采。分层平巷与区段集中平巷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哪几种?各优点及适用各如何?*** 答、一般有石门、斜井、立眼三种基本方式。

1.当煤层倾角较大,分层工作面平巷为近水平布置时,一般采用石门联系。优点:掘进施工、运料和行人比较方便。

2.倾角小于15度到20度的缓倾斜煤层,为了减少掘进工程量和煤柱宽度,常采用斜巷联系方式。优点:联络巷道工程量少,煤炭可以自溜下送,占用设备少。

3.近水平厚煤层,分层平巷采用垂直布置时,分层平巷与集中平巷之间多采用立眼联系方式。优点:煤炭可以自溜,煤柱损失少。说明使用三条上下山的条件。*** 答、1:煤层层数多,生产能力大的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

2:生产能力较大,瓦斯涌出量也很大的采区,特别是需要有专门排出瓦斯的上下山。

3:生产能力较大,经常出现上下山区段同时生产,需要简化通风系统的采区。

4:集中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均布置在地板岩层中,需要探清煤层赋存情况或为提前掘进其他采区巷道的采区,或需要专用泄水巷道的采区。解释采区车场概念及分类。** 答、采区车场是采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以及区段平巷联结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采区上部车场 1.采区上部平车场2.采区上部甩车场3.转盘车场。

采区中部车场 1.绕道式中部车场 2.平巷式中部车场3.石门式中部车场。

采区下部车场 1.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2.石门式下部车场3.绕道装车式下部车场。第八章

1、倾斜长壁采煤法的概念。*** 答、采煤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煤层倾斜向下或向下推进的采煤法称为倾斜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按工作面推进方向不同的分类。答、1.俯斜开采。2.仰斜开采。

倾斜长壁采煤法按工作面的开采顺序不同如何分类?分别说明。

答、1.前进式,采煤工作面由大巷向上下部边界推进,其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随工作面推进而向前掘进且采后沿空留巷,为前进式开采。

2.采煤工作面由上下部边界向大巷方向推进,分带运输斜巷和回风斜巷在工作面采煤前就预先掘出,采空区后方的斜巷则跨落报废,为后退式开采。4.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点和使用条件。

答、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和维护费用低,准备时间短、投产快。

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

3.由于倾斜长壁采煤法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可以沿煤层掘进,又能够保持固定方向,可保持采煤工作面的长度不变,给工作面创造了优良的开采技术条件,有利于综合机械化采煤。

4.通风路线短,风流方向转折少,减少了枫桥、风门等风构筑物,漏风少,通风效果好。

5.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

6.技术经济效果好,工作面单产、巷道掘进率、吨煤成本等指标,都比走向长壁采煤法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第九章

1.长壁采煤发的主要采煤工艺方式有那三类?并分别解释之。(炮.普和综合)我国长壁采煤工作面采用爆破采煤(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普采)和综合机械化采煤(综采)三种采煤工艺方式。爆破采煤工艺,简称“炮采”,其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板。

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其特点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而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与炮采工艺相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综采”,即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因此综采是目前先进的采煤工艺。

2、画图说明炮采工作面的炮眼布置类型。

3、爆破器材有那几种?

(1)炸药。根据矿井的瓦斯等级,低瓦斯矿选用二级煤矿炸药;高瓦斯矿选用三级炸药;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工作面选用三级煤矿含水炸药。

(2)毫秒雷管。选用1-5段合格的煤矿许用的毫秒雷管,桥线为镍铬丝,铁脚线,电阻一般为5.5-6.0Ω。

(3)其他器材。发爆器采用最大起爆能力为50-100发的MFB-50A和MFB-100A型。

4、论述毫秒爆破的有点。

(1)安全(2)有利于顶板控制(3)缩短了爆破时间,提高了产量与效率(4)爆堆集中,提高了爆破装煤率(5)有利于单体液压支架的正常使用(6)提高了工作面的煤炭采出率(7)降低了炸药雷管消耗(8)有利于瓦斯、煤尘的管理。

5、炮采工作面的特种支架有那几种?

6、解释全程垮落采煤法,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

全部跨落方法是,当工作面从开切眼推进一定距离后,主动撤除采煤工作空间以外的支架,使直接顶自然夸落。以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每隔一定距离就按预定计划回柱放顶。最大控顶距:当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两次之后,工作空间达到允许的最大宽度。最小控顶距:及时回柱放顶,使工作空间只保留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宽度。放顶步距: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即为放顶步距。

7、解释左工作面、右工作面。

当我们面向回风平巷站在工作面时,若煤壁在右手方向,则为右工作面;反之,则为左工作面。

8、说明普采工作面滚筒的位置和旋转方向。

普采工作面单筒采煤机的滚筒一般位于机体近输送机平巷一端。右工作面的单滚筒采煤机应安装左螺旋滚筒,割煤时滚筒逆时针旋转,左工作面安装右螺旋滚筒,割煤时顺时针旋转。

9、说明普采工作面采煤机的割煤方式有那几种,分别解释。双向割煤、往返一刀

采煤机沿工作面倾斜由下而上割顶煤,随机挂梁,到工作面一端后,采煤机翻转弧形挡煤板,下放滚筒由上而下割底煤,清理浮煤,机后10-15m推移输送机,支单体支柱,直至下部切口,采煤机往返一次,煤壁推进一个截深,挂一排顶梁,打一排支柱。“00”字形割煤、往返一刀。

将工作面分为两段,中部斜切进刀,采煤机在上半段割煤时,下半段移动输送机;采煤机在下半段割煤时,上半段推移输送机。单向割煤、往返一刀

采煤机自工作面下(或上)切口向上(或下)沿底割煤,随机清理顶煤,必要时可打临时支护。采煤机割至上(或下)切口后,翻转弧形挡煤板,快速下(或上)行装煤及清理机道丢失的底煤,并随机推移输送机、支设单体支柱,直至工作面下(或上)切口。双向切煤、往返两刀

双向割煤、往返两刀割煤方式又称穿梭割煤,首先采煤机自下切口沿底上行割煤,随机挂梁和推移输送机,并同时铲装浮煤、支柱,待采煤机割至上切口后,翻转弧形挡煤板,下行重复同样工艺过程。

10、说明普采工作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直接推入式(2)“00”字形割煤(3)斜切进刀可分为割三角煤和留三角煤两种方式。

11、解释正悬臂、倒悬臂。

正悬臂支架悬臂的长段在立柱的煤壁侧,有利于支护机道上方顶板,短段在立柱的采空侧,故顶梁不易被折损;倒悬臂支架则相反,由于其长段伸向采空区,立柱不易被碎矸石埋住,但易损坏顶梁。

12、说明综采双滚筒采煤机的滚筒转向和位置。*** 当我们面向煤壁站在综采工作面时,通常采煤机的右滚筒应为右螺旋,割煤时顺时针旋转;左滚筒应为左螺旋,割煤时逆时针旋转。

13、说明综采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1)直接进刀方式(2)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方式该方式分为割三角煤和留三角煤两种(3)综采面中部斜切进刀方式(4)滚筒钻入法进刀方式

14、说明综采面的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1)单架依次顺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2)分组间隔交错式(3)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15、解释及时支护,滞后支护。

及时支护方式:采煤机割煤后,支架依次或分组随机立即前移、支护顶板,输送机随移架逐段移向煤壁,推移步距等于采煤机截深。

滞后支护方式:割煤后输送机首先逐段移向煤壁,支架随输送机前移,二者移动步距相同。

16、说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的特点及对应的措施。

1)由于支架的支撑高度大,支架各部件的连接销轴与孔之间存在轴向和径向间隙,即使在水平煤层的工作条件下支架也会产生歪斜、扭转甚至倒架;相应措施:a、支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主要是由采煤机司机操作割煤质量决定的,因此应该加强采煤机司机的训练和检查指导,将底板割平。b 把煤壁采直,并防止输送机下滑,使支架垂直煤壁前移,架间保持平衡,防止邻架间前梁和尾端相互推挤,并严格控制支架高度和采高,使之不超高。c 移架时,顶梁不脱离顶板,但又要防止过分带压移架,以防止碎矸冒落和支架后倾,发现小的歪顶时,立即调整,防止进一步恶化;d、工作面出现断层等地质构造时,也要制定相应技术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工程质量2)大采高综采面容易出现煤壁大面积片帮,片帮后端面距加大,顶板失去煤壁支撑,常常造成冒顶事故;相应措施:a、改变工作面推进方向b、用木锚杆或薄壁钢管锚杆加固煤帮,煤帮上锚杆布置的密度、深度依据煤层特点和片帮严重程度而定c、用聚氨酯或其他化学树脂固结煤壁,增加煤体强度3)大采高综采面工作面端头管理困难,因此运输及回风巷最好沿底留板掘进,这样有利于端头管理。但有些厚煤层顶煤留不住,因此常常采用沿顶留底的方法掘进平巷,在工作面端部留下较厚的底煤,使端头管理造成困难;相应措施:在工作面端部输送机机头位置沿煤壁方向应有3-4米长的水平底面,以便于输送机头的锚固和排头支架的稳定,同时加强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加强支护的具体方法是:a、上下端头巷道末端采用丛柱切顶、挡矸b、排头排尾各三架支架,可用伸缩梁或互帮板作2临时支护,其移架落后于中间支架一个步距,待移机头、机尾后再移架,使工作面梁端保持一致c、工作面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板顶梁超前支护20米,平行巷道架设,一般回风巷两排,运输平巷三排,均为一梁二柱4)初采高度较小,一般为3.5米,在工作面推进到初次直接顶垮落后,逐渐沿走向将采高调整到全高

17、按材料不同人工假定有哪几类:1)竹笆(或荆笆)假顶2)金属网假顶

18、铺顶网的优点:1)有利于改善工作面顶板管理2)可提高原煤质量和支柱回收率3)可提高煤炭采出率4)可简化采煤工艺、提高效率

上一篇:罗琳哈利波特与密室的读后感感下一篇:2024年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初试经验(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