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知识重点

2024-05-02

国际贸易学知识重点(通用6篇)

篇1:国际贸易学知识重点

国际贸易重点知识

一、重点概念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共存。

2、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

3、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交易。从第三国的角度来看,即时转口贸易。

4、总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5、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6、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技术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7、单纯的购销方式: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固定市场而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

8、包销:是指卖方在指定的地区范围和期限,把指定的商品出售给指定的买方。

9、代理:是指货主在进口当地市场指定代理人,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和一定期限内,积极推销货主制定的商品。

10、寄售:是指货主为开拓市场,先把货物运往国外市场,委托指定商号代销其货物,在货物出售后才收回货款,并支付代销商代垫费用和佣金。

11、拍卖:是指由经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交易的方式,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12、招标:是指招标人在规定时间、地点发出招标公告,指出准备买进商品的品种、数量和有关买卖条件,邀请卖方投标的行为。

13、投标: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公告或招标单的条件,在所规定的招标时间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

14、商品期货交易:是指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在期货市场上买卖期货合同的交易行为。

15、对销贸易:包括易货、记账贸易、互购、产品回购、转手贸易等属于货物买卖范畴,以进出结合、出口抵补进口为共同特征的各种贸易方式的总称。

16、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基础上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以及利息。

17、加工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料、零部件、元器件有加工贸易另一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再交给对方,加工方获取加工过程中的劳务费。

18、租赁:是指出租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把租赁物租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分期付给一定租赁费的融资或融物相结合的经济活动。

19、财政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20、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21、普通关税:是指与本国没有签署贸易或经济互惠等有好协定的国家原产的货物征收的非优惠性关税。

22、优惠关税:是指对来自特定国家的进口货物在关税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其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

23、特定优惠关税:是指给予来自特定国家的进口货物的排他性的优惠关税,其他国家不得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要求享受这种优惠关税。

24、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的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

25、差别关税:是指对同一种商品由于输出国或生产国情况的不同而是拥有差别对待的关税。

26、反倾销税:是为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

27、反补贴税:是指为抵消进口商品在制造、生产或输出时直接或间接接受的任何奖金或补贴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8、保复关税;是指发现贸易对方出现歧视性待遇或违背贸易法规或拒绝接受世贸组织裁决后,可以通过征收报复关税的方法给予报复。

29、海关税则:是指一国对进出口商品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30、从量税:是按货物的计价单位作为课税标准,以每计量单位应纳的关税金额作为税率的关税。

3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课税标准的征收方法。

32、复合税:是指在海关税则中,对一个税目中的商品同时使用从价、从量两种标准计税。

33、选择税:是指在海关税则中对同一税目的商品定有按从价标准和按从量标准计征税款的两种税率。

34、滑准税:实在海关税则中对同一税目的商品按其价格的高低分开档次并以此制定不同税率,而使用其不同档次计征的一种关税。

35、差价税:是按照进口货物价格低于国内市场同类货物价格的差额来计征的一种税。

36、季节税:是对有季节性的鲜货、果品、蔬菜等商品,按其进口季节不同制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税率。

37、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38、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39、进口许可证: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40、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行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

41、技术贸易壁垒:是指那些超越公认的不合理和非科学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的某些特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商品质量及其适应性能的认证、贸易障碍。

42、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借口为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对进口商品提出带有歧视性、针对性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标准。

43、政府采购: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法定的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工程或服务的行为。

44、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世界各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力,与该国的出口信贷机构直接通过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或者通过担保、保险或是给予其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品支付贷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45、出口管制: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的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进行管制的行为。

46、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47、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或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一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

二、重要理论

一、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交换过程相近;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2)差异:对外贸易难度更大(语言、法律、风俗习惯、政策等不同,交易争端解决困难),比国内贸易更复杂(货币和度量衡差别,商业习惯,国际汇兑等),风险更大(信用、商业、汇兑、运输、价格、政治)。

二、国际贸易利益:(1)、对国家:解决社会在生产的继续;实现社会产品的价;,获得成本降低的效益;利用生产要素优势,实现生产要素互补;接受国际经济传递,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维护并改善其国际环境。(2)、对企业:降低成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达到规模经济,提

高企业生产效率;调节产品变动周期。(3)、对个人:满足需求偏好;有利于提高收入水品和生活水品;有利于增长才干、拓展视野;有助于增加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三、二战后国际分工状况:(1)背景: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国际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流通体系;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2)特点: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产业内部分工逐步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分工形势发生变化;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发展,分工的基础和层次发生变化。(3)、规律:纳入分工的国家或地区不断增多;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形式多样化,纽带加多;

四、国贸理论:(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金属留在国内。早期: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晚期:奖励出口、限制进口。(2)绝对成本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它们可以是一个国家在生产和国际贸易方面处于比其它国家更有力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有利的生产条件去分工和交换个国应专门生产和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具有劣势的产品。(3)相对优势论:两国生产两种商品,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都处绝对劣势。优势国可生产优势最大的商品,劣势国可生产劣势较少的商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然后相互交换都可获利。

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1)定义:是指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技术和服务的贸易活动。(2)利益: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垄断地位,有利于运用内部贸易价格减轻纳税负担、减少或避免风险,能很快适应高技术产品生产的需要。

六、关税分类:(1)按商品流向分:进口、出口、过境关税;(2)按征税目的分类;财政、保护关税;(3)按征税待遇分类:普通、优惠(特惠、普惠关税、最惠国待遇)、差别关税(反倾销、反补贴、报复关税)。

七、普惠制三原则:普遍性、非歧视性、非互惠性。

八、关税的作用:保护国内市场、调节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调节进出口贸易和贸易差额,影响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合理的关税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发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影响经贸集团间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市场的统一和资源的配置。

九、有效保护率的计算:(1)概念:是指全部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净增加值所给予的影响。ERP=(V’-V)/VX100%。V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某一生产过程的增值,V’表示在各种保护措施作用下个该生产过程的增值。

十、非关税壁垒的作用(影响):其护作用更强、更灵活、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进一步限制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大战。

十一、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分类: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押金、最低限价、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政府采购、原产地要求规范、进口前检验规范。

十二、鼓励出口的措施:加强政府的作用、建立和加强进口促进组织的作用、组建中介组织、、出口信贷、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十三、关税同盟理论静态效果:(见练习答案),动态效果:提高资源使用率、获取规模经济、刺激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的流动、加速经济增长、十四、WTO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贸易自由化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十五、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自由市场”价格、“封闭市场价格(挑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集团内部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价格。

十六、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公式:N=(Px-Pm)100% 收入贸易条件: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把贸易数量指数加进来。

公式:I=(Px-Pm)Qx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公式为:S=(Px-Pm)Zx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不仅考虑到进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公式:D=(Px/P)(Zx/Zm)100 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选择的年份、进出口价格的变化、该商品的供求状况、商品的需求、供给价格弹性,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替代弹性。

十七、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变动周期大致分为新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是指产品开发和投产的最初阶段新产品刚被研发出来,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供给仅局限在国内,生产该产品还未定型,也未大规模的生产。在这个阶段,生产过程中投入最多的是技术知识和熟练劳动,产品的技术密集度高。产品成熟阶段是指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产品已被发展水品相当的国家普遍接受,国外对产品的需求强劲,出口量大。同时外国产上开始模仿生产。产品标准化阶段是指产品及其生产的定型化阶段,产品已被大批量生产,生产已经到了标准化。这是资本与非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生产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十八、技术差距理论:他们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同时他们还认为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革新发展的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或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

十九、有效保护理论的政策意义:(1)有效保护与关税结构:制成品与关税是率高于其投入品的关税税率,能使有效保护率高于其名义关税保护率;如果一些国家的制成品关税税率并不低,但由于其投入品关税税率高于制成品的税率,灌水不仅没有为本国提供足够的有效保护,甚至出现了负保护。(2)与关税减让谈判:再按一揽子减税方法进行减税谈判时,大幅削减投入品的关税,小幅削减或不削减产出品的税率就可以在降低总体关税水平的同时,不降低或少降低甚至可能提高对被保护产业的有效保护率。(3)与关税制度:在各国经济中又是一类产品的投入品由于某种需要必须以高关税保护,而该产品作为其它行业的投入品又受到这些行业的限制,不能提高税率。这就要考虑投入产出系数的大小了。还有各国对出口品的进口投入品实行保税,或对加工后复出境的货物实行退还其进出境时征收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国内税,可以是投入品的税率为零,从而避免出现负保护。(4)与产业政策:运用于产业政策是,最主要的是根据既定的产业政策,通过制定合理的关税结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使资源配置合理化。

篇2:国际贸易学知识重点

定义:税收是国家为满足其行使职能的需要,依靠手中所掌握的行政权,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居民、公民或经济组织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特征:

(一)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者和个人、社会组织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无偿性:是指税收国家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须偿还的征收。

(三)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对什么征税、对谁征税及其征收比例,在实际征纳中,国家和纳税人双方都必须共同遵照执行。2.税收要点:

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税收的征税主体是国家,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手中掌握的行政权。

四、征税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

五、税收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3公共物品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非分割性。4税收与公债区别P8 税收: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公债具有自愿性、灵活性、有偿性的特征。

5夏商周三代的“供助彻”,都是对土地上的收获物进行原始的强制征税,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

6税收效应:是政府课税对经济的影响,分为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种。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纳税人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对生产、消费、劳动力供给、私人投资、个人储蓄的影响。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包括税收对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影响,税收对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等。收入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减少了实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

• 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而降低了对原来经济行为或经济选择的偏好,转而用另一种行为或选择来代替。

7.税收总量政策旨在通过调节宏观税负来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如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中性税收政策。税收总量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 8.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9.税收的调控手段

(1)内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规模随经济景气状况而自动进行增减调整----当经济高涨时,实际税负会自动上升,从而产生紧缩的效果;当经济低落时,税负会相应下降,产生扩张性效应,从而达到“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税收宏观调节机制。(2)相机抉择:即“视经济运行情况而确定所采取的政策”,包括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等。在经济高涨时采取紧缩性税收政策,在经济低落时采取扩张性政策,以此来调节社会总供求水平,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相机抉择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10、税收稳定局限性: 1.税收制度不能频繁变动。2.税收调控空间有限。3.税收调控存在操作上的制约。

4.税收调控具有时滞性。(1)认识时滞(2)行政时滞(3)决策时滞(4)执行时滞(5)效果时滞

11、社会公平分为前提公平和结果公平。

前提公平是指各市场主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付出同样的努力,便可得到同样的汇报。结果公平是指为实现社会稳定,避免出现贫富悬殊,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通过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等进行二次调节,缩小贫富差距,避免出现社会动荡。

12、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它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治税思想。

13、我国应遵循的税收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财政原则、法治原则。P46(1)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 衡量标准:一是受益原则。二是支付能力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缴纳相同的税款,即税收的“横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该缴纳不同的税款,即税收的“纵向公平”。

(2)效率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二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的成本最小。经济效率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影响状况。行政效率可用税收成本率即税收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率来反映,(3)法治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应以法律为依据。税收的构成要素、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能由法律确定。没有法律作为依据,国家不能征税,国民也不得被要求缴纳税款。(4)财政原则:是指税制的建立要使税收收入能充分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税收收入要充分:是指税收要满足一定时期的财政需要。税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是适度。

二是税收收入要有弹性:是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即在现行的税率和税法下,税收收入(T)变动的百分比对国民收入(Y)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用公式表示:e=(△T/T)/(△Y/Y)。式中, e 表示税收弹性;△T表示税收收入变化量,T表示税收收入△Y表示国民收入变化量,Y表示国民收入。

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富有弹性,税收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为单位弹性,税收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同步;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税制设计应当使税收具有较好的弹性,一般来说应使税收弹性≥1.• 拉弗曲线:税负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税负过低,就不能满足政府的正常支出需要;税负过高,则不仅不会增加收入,而且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14、超额负担:除了正常负担外,经济活动因政府征税受到了干扰和阻碍,社会效益因此而受到削弱,则产生了税收的超额负担;超额负担分为两类:一是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经济运机制方面的超额负担无论发生哪一方面的额外负担,都说明经济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

15、税式支出:P44-45

16、最优税制理论:综合权衡效率与公平对福利的影响,找出二者的最优组合,是最优税收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最优税制理论主要研究假定公平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如何使效率损失最小化。

17、拉姆齐逆弹性法则:对商品课税的最优税率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即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有效率的商品税应对生活必需品课以高 税,而对高档品课以低 税。

18、需求弹性:是指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同税负转嫁成反向运动,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前转较困难,税负越趋向由生产者负担;需求弹性越小(供给弹性越大),前转较容易,税负越趋向由消费者负担。(如生活必需品)。

19、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

税负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是最根本决定因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二)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往往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改变社会资源和财富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的分配,最终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在国家财政比较宽裕时,国家多趋于实行轻税政策,税收负担减轻。如果国家财政在某一时期发生了较大困难,出现赤字,这是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除了压缩一部分支出外,还可以增加税收负担。

(四)税收制度,一国税收制度直接影响该国的税负水平。包含1.税率2.计税依据3.加成和加倍征税4.减税、免税和退税

(五)经济结构.(六)国家职能范围.政府职能范围宽,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数量就多,宏观税负水平就应高一些,反之则低。

(七)非税收入规模.税收并不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唯一方式和渠道。在满足政府一定支出需要的情况下,如果通过非税形式取得的收入规模大,通过税收取得的收入规模必然减少。

(八)其他因素.比如政府收不抵支时一般具有强烈的增税动机。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低税负的推行;战争时期,为支付必要的战争经费支出,必然会增加税收总量从而增大社会总体税负。

20.宏观税收负担:比例越高说明对社会负担的负担越重,反之越轻。衡量标准:(1)国民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2)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3)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4)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21.微观税负衡量标准:(1)企业税收负担率(2)企业流转税负担率,(3)企业所得税负担率(4)个人所得税负担 22我国确定税负的原则

(一)取之有度,在确定税负总水平时,要兼顾国家需要和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以促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培植更加丰茂的税源,保证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

(二)量能负担,社会总体税负水平的确定要依据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纳税人个别税负也要依据各不同部门、行业纳税人的个别负担能力来确定。

23税负的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将自己的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P67 基本形式:(1)税负前转亦称顺转,是指企业将所缴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

(2)税负后转,也称税负逆转或税负向后转嫁。即纳税人所纳税款因种种原因不能向前转给购买者和消费者,而是向后转给货物的供应者。

(3)税负消转(4)税负资本化

转嫁影响因素:p69 •

(一)商品供求弹性.•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是决定流转税转嫁的最主要因素。税负转嫁最终取

决于供求之间的弹性关系。

•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即Ed/Es>1,税负更多地倾向由生产者负担;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即Ed/Es<1,税负更多地倾向由消费者负担 •

(二)课税商品生产与销售的竞争程度.(三)征税范围

(四)反映期限

(五)税种.24.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的搭配问题。

25税目规定了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

26.税制分类:根据体系内税种的多寡分为复合税制和单一税制。

1.课税对象性质 2.税负能否转嫁 3.税收管辖支配权 4.计税标准 5.税收与价格关系 6.税收收入形态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和资源税 直接税和间接税

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从价税和从量税 价内税和价外税 实物税、货币税和力役税

7.是否具有独立的计税依据 正税和附加税

8.存续时间的长短 9.是否具有特殊目的 10.税收负担的确定 27.税制结构及其影响因素P99

临时税和经常税 特别税和一般税 配赋税与定率税

(1)是指各税种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包括主体税种的选择以及主体税与辅助税的配合等问题

(2)经济发展水平;一国某一时期的需求;税收政策目标;税收征管水平;各方博弈。

28.税权配置:税制体系中包括不同的税种,这些税由不同的机关制定和管理;包含三种类型:分权型、集权型、兼顾型。

立法程序:税制出台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科学的立法程序应该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涉性等特性。

29增值税:是对商品或货物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所征的税。根据对固定资产的不同处理方式,将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增值税在多环节缴纳,消费税一般在生产或消费的某一环节征收。

(一)生产型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中只扣除外购劳动对象的消耗部分,而不扣除劳动手段的折旧部分,就整个社会来看,其形成的增值额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叫生产型增值税。

(二)消费型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既扣除劳动对象的消耗部分,又扣除本期购进的全部固定资产,这就意味着全社会的生产资料不在增值税征税之列,而只对消费品征收,故叫消费型增值税。

(三)收入型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中既要扣除劳动对象的消耗部分,又要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其所形成的增值额相当于国民收入(V+M),故叫收入型增值税 增值税优缺点:

(一)优点

1.符合中性原则,由于增值税是对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在售价相同的情况下,单位产品被征税额始终一致,克服了传统流转税因流转环节不同而税收负担不同的缺点。

2.稳定财政收入,采用间接计算法,买方对卖方形成有效的监督

3.有利于资本的形成。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设备的进项税额,有利于资本形成。4.准确退税、鼓励出口。在实行增值税后,产品不论流经多少环节,税负都是可以明确计算,一国可以实现准确退税。产品以无税面目出现在国际市场,有利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展开竞争。

(二)缺点:

增值税制度复杂,纳税人的遵从成本与政府的征管成本比较高。一国实行增值税后会引起该国物价上涨。

30所得税:是对公司或个人所得所征的税。所得:是从收入中扣除一定的成本费用之后的余额

31.个人所得税: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人)纳税人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P143 特点:1.计算征管较为复杂2.税负不易转嫁出去3.存在经济上的重复征税

4.一般采取累进税率

32.财产税:是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的总称。财产依其性质分为两大类:动产与不动产。

特点:

(一)该税来自于货币资金积。货币资金积是指货币资金积累,而货币资金积累是指财产。流转税、所得税来源于货币资金流,财产税来源于货币资金积。

(二)历史悠久

(三)多为地方税

(四)征税时需要对财产价值进行评估

(五)易使纳税人不愉快

(六)征管成本高 优 点:

(一)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财产税能够增加有产者的负担,抑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矫正社会的奢侈浪费之风,缩小贫富差距。对不劳而获的资产课税,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劳动,有利于社会进步。

(二)可以矫正目前所得税的某些缺失

P174-175

1.资本利得,如果政府在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之外再征收财产税,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将会被征税,是对个人所得税的一个有力补充。

2.推定所得,课征财产税可以对不公平的现象产生一定的矫正作用。

缺点:

(一)有可能出现所纳税额与所获收益不匹配现象,财产税为地方税,主要用于地方教育支出,每位居民负担财产税的多寡与其享受的来自于教育的收益未必成正相关关系。

(二)有可能出现纳税困难的情况

1.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不足时会出现纳税困难。

2.因某种原因房产税负突然上升导致纳税人纳税困难。

(三)有可能出现不公平现象

由于不动产较易稽查,难以逃漏,而动产则不易稽查,因而财产税的税源较多集中于不动产,无法让财产数额相同者负担相同的税负,从而会违反“横向公平”原则;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财产总额多者可能负担较轻税负的现象,违反“纵向公平”的原则。

(四)有可能造成纳税人行为的扭曲

• 1.扭曲持有财产类型的选择。人们为规避税收,会增加动产投资,尽量减少不动产投资。

• 2.扭曲纳税人财产坐落位置的选择。财产税作为地方税,各地方的评估比率与名义比率可能不同,有效税率也不同,这将影响企业与居民的位置选择。

3.扭曲个人是否持有财产的决策,财产税对财产征收,有时可能会课及财产本身,从而侵蚀税本

33、房产税: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有时被称为“死亡税”。

34、税收管理的三个层面:战略层、运营层和工具层。

SMART法则: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计量),Ambitious(积极向上),Realistic(现实),Timely(及时)

35、国际税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纳税人可能会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征税,纳税人也可能利用各国税制之间的差异来避税,税收关系扩展到一国政府同外国纳税人之间、一国政府同外国政府之间,由此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成为国际税收。

36国际重复征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课税对象的重复征税被称为国际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两次或更多的税,其在封闭经济及开放经济条件下均可发生。

37.国际避税: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的方式,利用各国税收法规及国际税收协定中的漏洞、差异或缺陷,通过变更其经营地点、经营方式以及人和财产的跨越税境的流动等方法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

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运用欺诈伪造、弄虚作假、巧立名目等种种手段,以达到少缴或不缴有关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

两者不同:

• 1.国际逃税所采用的手段具有欺诈性,是对税法的公然违犯和践踏,世界上人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法对逃税行为都规定了惩罚措施;而国际避税所采用的是合法或不违法的手段,不具有欺诈的性质。

• 2.国际逃税的直接后果变现为世界范围内税基总量的减少,• 而国际避税一般并不改变世界范围内的税基总量,仅仅造成税基在不同国家间的转移。

篇3:国际贸易学知识重点

教师“教”的最理想境界莫过于“因材施教”了。教师只有对自己施教的对象(一个、一组或一班学生)有透彻的了解,教学才可能取得成效。学情分析不仅指教师课前分析,并且应该把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分析。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与突破,更应该根据学情的变化而改进,也就是要找准学情视角。

一、教材———教情学情的错觉点

语文教材的选文编排,导致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差异非常大,许多情况下,教师想教的与实际在教的不一致、教师实际在教的与学生实际在学的不一致。在教师所教的与学生所学的不一致的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出专业判断哪些是合理的不一致,哪些是不合理的一致。教师通常以为学生能复述教材、记忆教材就表示他们已经理解教材了,这样的判断有可能是建立在错觉的基础上,需要教师更加深入地观察与分析学情。学生的答案有些是真正的差错,有些答案同教材及教师的理解有出入,是由于按照他们的心理水平与经验只能那么理解。这些不一致是需要区别对待的。

如何寻找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已经不能再凭主观的分析或解释代替学生的真实情况,因为如今的孩子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的学习状态可能远远超出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认定,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检测是了解其起点状态的好办法。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该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一是语文教学内容分析,二是学生的具体需要分析。只有充分而准确地确认了学生的已有基础,才有可能找到学生的现实起点。偏离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起点的模糊化”。偏离了学生的经验,将造成“起点”过高或过低,偏离教材内容将造成起点的“去教材化”。这是从学生的经验这个角度提出的起点分析要求。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必然会造成起点的过高或过低。

只有深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一致或差异性。只有充分把握了这些不一致或差异性,并能将这些不一致或差异性与自身的教取得关联,教师才算拥有了学情视角。只有在这个程度上,我们才可以说教师实际知道了真正的学情。

二、备课———学情视角的忽略点

《中国大百科群书·教育》关于备课的解释:

教师备课,一般包括下列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组织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准备有关的教具和设计板书等等。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为了掌握教材,教师还要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不断积累资料。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组织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材,一般要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谨严、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足、难易适度、详略得当;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具体教学任务、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来考虑决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

这种备课的要义是:教材即教科书,钻研教材主要是钻研教科书;了解学生,是为了便于“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教材”,实际上是按照教科书讲授;教学方法即教的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是在不同的教法中作出选择。这种备课观念与课的性质有关,课以教科书为本,上课即教师教的活动,教的活动旨在使学生掌握教科书中的知识,备课是围绕教科书进行的准备。这是以教科书为本位的备课模式。

语文学科面临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自己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钻研教材、开发教学内容上,无暇顾及具体的学情分析,对学生的学情只能凭印象作大致的、模糊的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材成为唯一的依托,而语文教材尤其是文学类体裁,解读的多元化,因此,学生在学习教材时,进入的是一个不确定的领域,教师难以准确地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疑惑。教师只能凭借自身作为读者而获得的阅读经验来预测或者取代学生会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干脆放弃预测,一切任由学生去讨论,使课堂走向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备课时,预测的学情与实际课堂上的学情似乎成了互不相联的两桩事。

作为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导学案,批阅学生的导学案,是把握学情的一个新视角,自主学习中,多数学生发现的疑难,出现的问题,就能为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更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学案中,列出的重点、难点,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是否有些盲目了?学生拿到导学案,进入学习之前,教师已经为学生标出了那些知识、技能难啊,最明显的效果,是感到恐惧。

三、课堂———学情视角的盲点

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把大多的时间放在解读教材上,满足的是如何完成或者说如何传授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活跃在课堂上的总是少数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跟少数学生对话,其他学生则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还有许多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的美丽”,教师不知道学习起点在哪里,学习的终点在何处,教学目标没有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突破,学生的学习有没有得到改进和提高;相当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对教师的问题或随意说两句,或根据常识泛泛而谈,下课后则云里雾里,毫无所获。

还有一类课堂看似教学的重点夯得很实,围绕着在学习的重点做文章,学习的难点突破有实效,其实,从备课到课堂教学重难点已经偏移。笔者听了《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教版高一年级)的教学,教师把文言词语的掌握与积累确定为学习的重难点之一。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朗读课文,弄清文章的大意,小组交流解释文中的重要词语。教师投影显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学生对屏幕上加点的词逐一解释,正确无误,赢得了老师的夸奖。评课的时候,笔者和执教的老师,作了交流。“让学生解释投影显示的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目的吗?”“我认为,这些词语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词语,所以让学生重点解释,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这样的重难点的确立,依据又是什么呢?无非是依据教师对教材和学生了解的经验,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掌握很好,难点不难。与其这样盲目的确立重难点,行云流水般突破了重难点,不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师生在课堂上共同交流,解决问题,对学情做动态的观察,不至于让课堂学习的假扎实、学生的假习得蒙蔽了眼睛。

学情分析没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师所谓了解的学生和教师实际应该了解的学生,其实并不是一回事。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他们指的只是认识和熟悉学生而已,而教师应该了解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起点及他们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学情分析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导致语文课堂的虚无状态。

篇4:基础在“学” 重点在“做”

一、对“学”的思考

“两学一做”中的“两学”,第一学是“学党章党规”;第二学是“学系列讲话”。这两“学”既表现出了两个侧面,又充分体现着一个整体。

第一学是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重要基础。在8700万的中共党员中,有多少人在成为中共党员之前认真通读了党章;又有多少人在进入了党组织后认真通读过党章。实际上,如果我们的党员能够认真通读党章,并按照党章的规范去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人违反“党规”了。因此,党章的学习,是一个基础性的学习,需要各个基层党支部深入而广泛地学习。基础抓牢,党内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第二学是为“做事”做先期准备、打牢固基础。“学党章党规”就是要让所有党员都知道怎么当一名合格党员;“学系列讲话”则是要让所有党员知道怎么干好自己的工作。

当前,很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怎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还存在能力不适应的地方。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就是我们“学系列讲话”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已经为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并且已经为我们装上了引擎,怎么开、什么速度,都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具体掌握,根据实际予以运用。这就需要各个层次的领导干部都要有一身过硬的打铁本领。一方面,自身是否过硬,是否具有打铁的本领;另一方面,能否带出具有过硬打铁本领的党员队伍。此外,领导干部还要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也就是要全面掌握我们党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够从战略的高度、历史的远度、辩证的深度、创新的广度进行全面的思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工作就有可能偏离方向。

二、对“做”的思考

如果说“学”是带着问题的“学”,“做”就是解决问题的“做”。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口号。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这就是在强调“做”的重要性。当前,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党员队伍中有的党员同志在现实中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观念陈旧,行动迟缓,跟不上时代变化,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不知如何应对。这是一种不合格的表现,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只有把“不适应”变为“适应”,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经济社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人在世间行走,全靠一口气。它是所有力量的源泉,是灾难打不到、绝望压不垮、诱惑锁不住的坚强信念。”目前,在我们党组织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有些党员不在组织、不守规矩、不起作用、不像党员;有些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严肃、不认真;有些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能落实、执行不到位;有些党员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等等。而有些领导干部看到了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却熟视无睹,不愿管,不敢管,甚至没有能力管。以至于小问题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了顽疾,成了老大难。究其原因,是“总开关”出了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信仰、忘记了宗旨、淡漠了群众,出现了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行为。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甚至可能动摇党的执政地位。这是我们每一名党员所不能容忍的,也是全国人民所不能答应的。蚁穴溃堤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小的环节都是重要环节。因此,基层是最关键的。基层党支部是我们的战斗堡垒,战斗堡垒如果被攻破,总司令部焉能安全。

三、“学”与“做”实现的途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项面对全体党员的、结合实践的教育活动,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就要从各个方面去努力。

重在经常。不能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看成一项阶段性的活动,而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持续性的、深入性的活动。把提高党性觉悟、坚定政治方向、强化宗旨观念的工作成为时时抓、日日抓的重要活动,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这项工作成为工作常态时,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鈣”就得到补充,就不会得“软骨病”。

贵在认真。这是态度问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绝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为学而学。党章党规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认真学习。不认真学习,就不知道怎样才是一名合格党员,有哪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做合格党员”,来不得半点虚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名党员是合格的,在群众心中都有一个标尺。

要在扎根。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说,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其目的就是把党员干部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的思想,解决群众的难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做人、做事、做官都代表了党的形象,只有多为群众着想,我们党的根扎得才会越深,执政基础才会越稳固。

总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就是要让全体党员都成为合格成员。也唯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面对困难不退缩,去完成艰苦卓绝的工作,才能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崭新答卷。

篇5:国际投资学 期末重点总结

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1.国际投资目的的多样性

2.国际投资领域的市场分割及不完全竞争性 3.国际投资中货币单位及货币制度的差异性 4.投资环境的国际差异性 直接投资:

指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即将其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活动。间接投资:

指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以提供国际中长期信贷、经济开发援助等形式进行的资本外投活动,间接投资可分为股权类证券投资和债券类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1“有效控制”方面的区别:直接投资需要有直接控制权,各个国家对有效控制权定义不太相同,国际惯例超过企业10%股权的外资即被认为是国际直接投资。

2持久利益的特点:直接投资一般指投资者在其他国家直接开办企业或者通过兼并、收购掌握控股权,从而获得长期利益。间接投资不能够获得持久利益。

3投资的具体表现: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或转移,更多的是无形资产的输出,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货币资本的流动或转移,过程比较简单。

国际资本:国际投资资金的本源形式是国际资本。国际资本有三种形态: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本、国际生产资本。

国际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长期发展下去。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优势分为:知识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垄断优势论解释了知识密集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和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投资”现象。国际生产折中论:主要回答了企业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的方式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这一理论抽象出三个最基本的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

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内部化优势: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

区位优势:东道国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投资设厂提供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是东道国特有的,对所有的跨国企业一视同仁。

比较优势论:特点:

1.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 2.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

3.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营运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融通活动,其职能是促进资金在全球的流通,满足各国资金需求者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全球化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投资基金市场。

国际股票市场:是以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为基础,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将他们互联,形成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共享、互通交易的全球化股票交易网络。

国际股票:是指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过程,不是只发生在一国内,通常是跨国进行的,即股票的发行者和交易者、发行地和交易地、发行币种和发行者所属本币等有至少一种和其他的不属于同一国度内。国际股票的种类:

1.在外国发行的直接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并在当地上市交易的股票

2.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却在国内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内外投资者以外币交易买卖的股票 3.存托凭证: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4.欧洲股票:是指在股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发行上市交易的股票 国际股票的市场

国际股票的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是指进行证券募集以筹集资金的市场。无形市场。国际股票的交易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将股票在股票交易所登记注册,并有权在交易所挂牌买卖,是买卖、转让已发行股票的市场。可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是指各国的股票交易所。

场外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是场内市场的有效补充,无形市场。

1.柜台交易:非挂牌交易。是指证券公司、经济公司、经纪人、投资者等直接在交易柜台上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其中不涉及交易所,买卖股票的种类、数量、价格等等均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

2.第三市场:是指已获得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资格的股票,由非交易所会员的证券商进行场外交易。场内市场向场外的一种特殊延伸。

3.第四市场: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证券商而直接进行股票交易。场内市场向场外的另一种特殊延伸。国际股票市场的功能:

1.筹集资金:是国际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

2.转换经营机构:对于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可以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一级市场筹资、二级市场股票的流动来实现此功能。

4.分散风险:给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投融资渠道的同时,也提供了分散风险的途径。

国际债券:借款人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外国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投资者为发行对象,并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国际债券的特征:

1.发行者和投资者属于不同的国家 2.期限结构的多样性 3.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4.风险多样化 5.融资目的多样性 国际债券的种类: 1.外国债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债券市场发行的,以发行地的货币为债券面值的债券,它的发行必须事先得到发行地所在国的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并接受改过相关证券法律法规的管辖。

2.欧洲债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外国债券市场发行的,但债券并不以发行地货币为面值,而以发行地之外的其他货币为面值的债券。特征:欧洲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地以及面值货币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属于境外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的监管,也没有任何国家的法律的约束。欧洲债券市场的好处:

1.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没有官方机构的监督,债券发行较为自由灵活 2.发行时间、条件、地点可以根据发行者的需要决定

3.发行欧洲债券筹集的资金数额大、期限长,方便筹资者筹集大额资金 4.通常由几家大的跨国银团、包销团负责,发行面广,费用低 5.利息收入通常免交所得税

6.不记名,并可以保存在国外,投资者资料保密 7.安全性较高,信誉高。

国际债券市场: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发行者和投资者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债券市场的功能:

1.融资功能。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

2.资金流动导向的功能。效益好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因为信用等级高、偿还能力强、风险小,通常受投资者欢迎,反之,效益差的风险高,不受欢迎。

3.防范金融风险。一个较为完备的债券市场可以有效地降低一国金融系统的风险。

离岸资本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境外金融市场)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使得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税收、外汇管制及有关金融法规的影响,是可以进行自由金融交易的市场。离岸资本市场类型: 1.内外混合型(先有市场后有政府,中国香港、伦敦)

2.内外分离型(先有政府后有市场,纽约、新加坡、东京)3避税型(巴哈马、开曼、巴拿马)离岸资本市场优点:

1.有利于规避资本管制。资金转移不受任何限制,对于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的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2.有利于融资公司规避贸易壁垒,尤其是关税限制。如果企业拥有海外离岸公司,向离岸公司出口产品,再由离岸公司出口到发到国家,就有可能规避关税壁垒和出口配额限制。

3.有利于企业保持商业秘密。宽松的法律环境和对公司业务的保密,使离岸公司自身安全得到保障,极大减少各种风险。

4.有利于避税且可以避免双重征税。

5.有利于公司注册。注册便利,维持成本低,离岸公司注册程序非常简单,可由专业注册代理机构完成。6.有利于公司经营管理。离岸公司无需每年召开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自由度大。国际信贷

信贷:是货币持有者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按约定的利率暂时借出,借款者在约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

国际信贷的类型:(按来源和性质分)

1政府贷款: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以优惠的方式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贷款,一般具有援助性。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向借款过提供的贷款。

3国际银行贷款:是一国借款人向国际资金市场的外国贷款银行介入的贷款资金,包括短期商业银行贷款。银团贷款和项目贷款等。

政府贷款:是由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提供财政资金的优惠性有偿借款。

政府贷款的性质:政府贷款是属于经济援助类型的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条件较优惠。政府贷款的作用:对租金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合理利用发达国家的贷款,开发本国资源,发展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提高出口能力。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提供政府贷款,开展经济合作,对促进各自民族经济独立稳定世界经济也有重要意义。政府贷款的特点:

1.一般是以两国外交关系良好、有合作诚意为前提,为一定的政治外交关系服务。2.必须经过各自国家会议批准并履行法定程序。

3.发达国家发放援助性贷款必须规定一些附加条件以便得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4.数量要收到贷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及国际收支状况的限制,金额一般不大。5.属于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为10-30年,宽限期较长,利率为1%-3%的低息或无息。

世界银行: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他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组成世界银行集团。主要是对成员国的战后复兴和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发提供较长期的资金。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投入资金、机器设备、工业产权等有形或无形资产,并在另一国设立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1.投资周期长、风险性大

2.可以带动技术出口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传播

3.对于投资接受国,直接投资形式便于管理和控制,可以逐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1.从投资者是否投资创办新企业的角度,可分为创办新企业和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

2.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看,可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型国际直接投资、纵向型国际直接投资和混合型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非股权参与:是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投资者并不持有在东道国的企业的股份,而只是通过与东道国的企业建立某些业务关系来取得某种程度的实际控股权,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非股权参与的主要形式: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国际加工装配贸易、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协议、销售协议、特许营销等。

项目评估:就是在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对拟投资建设项目的计划、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投资项目未来发展的前景。基本原则:

1.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 2.综合评价、比较择优的原则 3.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原则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6.微观效益分析与宏观效益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 1.投资必要性的评估 2.建设条件评估 3.技术评估

4.项目经济数据的评估 5.投资项目财务评价 6.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7.不确定性分析 8.总体评估

项目管理: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为实现其投资目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投资项目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投资项目的预定目标。

项目管理的内容:

1、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

2、投资项目实施阶段管理

3、后评价阶段管理

跨国公司:指大型企业或集团,依赖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国际型企业。跨国公司的特点:

1.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是跨国公司经营方式最基本的特征。

2.实行全球性战略。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战略目标在于使整个公司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和长远的利益。因此在制定经营决策时,不是孤立地考虑某一子公司所在国的市场、资源等情况和某一子公司的局部得失,而是从多国或者全球角度考虑整个公司的发展。

3.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即以母公司为中心,把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统一为一个整体,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关键。

4.利用先进技术保持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若要保持优势,或从一种优势转向另一种优势,必须在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5.综合性多种经营发展。综合性多种经营是指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甚至经营彼此毫不相干的行业,根据生产、销售过程内在的需要,将有关联的生产联系起来进而向其他行业渗透,形成生产多种产品的综合体系。跨国公司通过多种经营发展,将全球战略目标、产品多样化战略和技术转让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1.公司增长战略。分为三种类型:①密集型增长战略:当公司的生产和销售尚有发展潜力时,采取积极措施,开辟新领域,增加新品种,使企业经营多样化,从而全面扩大生产和销售。②一体化增长战略:公司在产供销三方面实现一体化,扩大生产销售的产品链,有三种具体形式:1)向前一体化战略2)向后一体化战略3)水平一体化战略③多样化增长战略 2.进入新市场战略 3.市场选择战略 4.产品战略 5.所有权战略 6.技术转让战略

7.转移定价战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特点是随意性和机密性 国际股票市场

在美国,全国性的股票市场主要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等。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宏观经济走向和相关政策是影响股票价值的重要因素。经济周期、国家的财政、金融环境和国际收支状况等都会对股票的投资价值产生影响。

2.政治因素:泛指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政治活动、政府的法令、政府措施等,例如国家领导人更迭、国际政治**、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较为重要的国家政权转移、战事、劳资纠纷或罢工风潮等。

3公司自身因素:是决定股价的最基本因素,而这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资信水平以及连带而来的股息红利派发状况、发展前景、股票预期收益水平等。

4.行业因素:相关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以及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等都会影响相关股票的价格。

5.市场因素:投资者的动向、大户的意向和操纵、公司间的合作和相互持股、投机者的套利行为等,均可能对股价形成较大影响。

6.心理因素: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对股票走势的心理预期会对股票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市场中的散户投资者往往有从众心理,对股市也会产生助涨助跌的作用。

主要股价指数: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纳斯达克股票价格指数、《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日经股票价格指数、香港恒生股票价格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系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指数。

存托凭证:又称存股凭证、预托凭证、存券收据等,是某国企业在外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时,为了避免发行股票所在国证券管理机构的管制,而把股票寄存在发行股票所在国的某保管银行手中,然后由保管银行通知外国的存托银行以发行人的股票作抵押,在外国发行代表该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

欧洲股权:是指在面值货币所属国以外的国家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股票。

跨国并购: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收购另一国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股份或资产,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拥有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权。兼并与收购的区别:

1.兼并是兼并企业获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业务和资产,并承担全部债务和责任,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已不复存在;而收购企业则是通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债务不附带连带责任,只以控股出资的股金为限承担风险,被收购企业的经济实体依然存在。

2.兼并是以现金购买、债务转移为主要交易条件的;而收购则是以所占有企业股份份额达到控股为依据,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占有的。

3.兼并范围较广,任何企业都可以自愿进入兼并交易市场;而收购一般只发生在股票市场中,被收购企业的目标一般是上市公司。

4.兼并发生后,其资产一般需要重新组合、调整;而收购则是以股票市场为中介的,收购后,企业变化形式比较平和。

外国债券:是指某一国的发行人(包括政府、企业、银行等法人)在另一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标明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是指国外借款人在欧洲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不是以发行所在国货币,而是以另一种货币计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

国际债券的评级:所谓债券评级是指测定发行人履行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可靠性,其目的在于把测定债券还本付息的清偿力可靠程度公诸于投资者。目前国际公认的资信评定机构主要有: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丹佛-费尔普斯公司,菲奇投资公司和麦库尼公司。

货币互换:是指以一种货币标价的债务或资产与以另一种货币标价的债务或资产进行交换。利率互换:是指固定利率债务或资产与浮动利率或资产的交换(或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的交换)

货币互换的类型:

1、长期远期合同:实质上是易物交易,一家公司或机构寻找可以与它安排在将来某个时候交换两种货币的合同的一方,交易是以今天双方同意的价格进行的。

2、直接货币互换:是以现行货币汇率交换两种货币,并带有协议,在将来某个规定日期以同样的汇率反换回货币

3、背对背贷款和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是不同国家中两个公司间的贷款,每个公司都以本币向对方发放贷款。平行贷款包括不同国家中的两个公司,每个公司都在对方国家有子公司,每个公司都向对方公司的子公司发放贷款。

4、债券支付的互换:即每个公司(或另一方)以适用货币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然后这两个公司互换债券发行的金额,并承担另一方支付利息和本金的义务。184页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投资基金的分类:1.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2.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3.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及其他4.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5.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1、发行的主体不同,体现的权力关系不同

2、运行机制不同。委托管理人运营。

3、风险程度不同

4、收益情况不同:基金股票不确定,债券确定

5、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6、存续的时间不同。机制特点(作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196页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只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产品。对冲基金的种类:

1.根据不同的投资风格和方式分类:宏观基金、全球基金、买空基金、卖空基金、市场中性基金、行业对冲基金、重组驱动基金、基金中基金。

2.根据交易手段分类:主要可分为低风险对冲基金、高风险对冲基金和疯狂对冲基金。

宏观基金:这类对冲基金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用股票、货币和利率等投资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对冲基金的基本特征:1.投资活动的复杂性2.投资效应的高杠杆性3.投资方式的私募性4.操作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国际投资的主要风险

通常将国际投资风险分为两大类:国家风险、商业风险。

国家风险:指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风险,以及由于政治因素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主权风险和政治风险。

主权风险:是指国家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

政治风险:可细分为四个方面:国有化风险、东道国政策与法律所产生的风险、转移风险、战争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策略、经营决策等变化导致投资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一般包括:自然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经营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意外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突变等引起的投资者经济损失的变化。利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投资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由于市场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给企业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一般包括:价格风险、产品风险。国际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指通过各种技术、经济手段将风险减小、分散和转移。风险管理是识别和评估风险的最终目的。国际投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1.风险回避:指实现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的程度,判断导致其实现的条件和因素,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尽可能地避免它或改变投资的流向。

2.风险抑制: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及经济损失的程度。

3.风险自留:指对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国际投资者根本或大局利益的前提下承担下来。4.风险集合:指在大量同类风险发生的环境下,投资者联合行动以分散风险损失,从而降低防范风险发生的成本。5.风险转移:指风险承担者通过若干技术和经济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投资者的风险自我管理措施: 1.建立风险自我管理体系 2.投资与经营政策调整 3.撤退战略

金融衍生工具:亦称“金融衍生产品”。其词义源于“衍生”一义,是指其价值取决于其所依附的资产的价值高低,被依附的资产称为原生性资产。根据交易形式分类:

1.远期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自行协议在某一特定日,买方(卖方)可以特定价格买进(卖出)某资产的契约。2.期货合约:是由契约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约定在未来特定时点以约定价格来买卖特定金融工具的契约。

3.期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即合约买方付出期权费后,可以在特定时期内向合约卖方,依合约规定的执行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

4.互换:是两个及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条件,在约定时间内,交换一系列款项支付的金融交易。互换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根据原生性资产分类:一般可分为四类:即股票(股指)、利率、汇率和商品。国际投资争议的种类:

1.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间的争议: 1)因东道国的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 2)因东道国政府立法行为引起的争议 3)因特许协议引起的争议 4)因特殊原因引起的争议

2.外国投资企业与东道国国内其他企业间的争议:

此类争议是企业间的争议,适用于东道国国内法律,一般较易解决。3.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者间的争议:

主要体现在合资或合作企业中双方的利益分配与权力之争,应依投资契约解决。国际争议的政治解决:

1.谈判或磋商:当争议双方的立场相差不大时,为了共同的利益,及时解决问题,抓住投资机会,争议双方比较倾向于采用谈判或磋商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形式和程序,能快速解决分歧。

2.斡旋和调停:若争议双方的意见分歧较大,通过谈判或磋商难以达成协议,可通过第三方进行斡旋和调停。调停人的建议和解决方法是非正式的。斡旋和调停都只有劝告的性质,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3.调解:调解解决国际投资争议是指以争议性质设立常设或临时委员会,以公平原则审查争议问题,并做出可能为相关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法,或向各方提供解决争议的支持。在进行详细审查后,调解人或调解委员会向争议各方提出其认为合理的解决条件、办法以及其认为接受条件的最后期限。

4.外交保护:是指本国公民在外国遭受损害,依东道国法律得不到解决时,本国可通过外交手段寻求解决。一旦行使了外交保护,投资者与东道国的问题升级为国与国间的争议问题。行使外交保护需满足“国籍持续原则”和“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国际争议的仲裁解决:

1.仲裁解决投资争议的法律依据与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非国内法的适用不具有可行性。2.ICSID仲裁

国际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 1.东道国法院诉讼 2.外国法院诉讼 3.国际法院诉讼 国际投资环境: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会受到许多外部条件与因素的影响,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总和称为投资环境或投资气候、商业环境。它受到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决定。分类: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指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人口及地理等条件,它由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与人口等子因素组成。特点:1)不可控制性 2)相对稳定性 3)行业差异性 2.经济环境因素:经济环境是指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国民收入水平、年增长率等)、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影响进一步投资的各种基础设施状况等。该因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一般包括:1)一般经济状况2)基础设施 3)经济政策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与政府的作用与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对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政治制度、政局稳定性及政策连续性、政府的行政效率与廉洁程度、政府及公众对外资的态度、东道国对外政治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考察。

4.法律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起着调整投资关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调节投资行为的作用。它在国际投资环境的分析中是不可或缺的。

5.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企业跨国经营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工作态度、价值观念等因素的综合。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1.冷热比较分析法 2.等级尺度法

3.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4.投资障碍分析法 5.抽样评估法

篇6:国际贸易学知识重点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词源

二、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一)宪法与法律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形态

(二)宪法与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三)宪法和法律都以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

(四)宪法和法律一样具有制裁性

但宪法是高级法,与法律相比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通常被称之为“法律的法律”,具自身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标志着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三、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2、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特殊性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四、宪法的本质

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五、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一)宪政的概念和特征

宪政也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以限制与规范国家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的特征是:

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践。也可以说,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因此,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

六、宪法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二)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分类

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一)近代意义的宪法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

2、政治条件

3、思想条件

二、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二)临时宪法和四部宪法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

2、四部宪法:1954 年宪法;1975 年宪法;1978 年宪法和 1982 年宪法。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正

指导思想

经济政策

具体制度

1988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1993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自主权;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县级人大任期由 3 年改为 5年

1999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引导、监督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反革命”改为“危害国家安全”

2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鼓励、支持和引导、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全国人大代表组成增加特别行政区代表;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戒严”改为“紧急状态”;乡级人大任期由 3年改为 5 年;国歌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四、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

宪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

一、宪法的一般功能

(一)确认功能

(二)保障功能

(三)限制功能

(四)协调功能

二、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一)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定的原则、规划内容与具体实施过程都在宪法指导下进行,体现了宪法原则的具体化。宪法在立法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2、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3、合理的法律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宪法的基本形式之一。

4、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5、宪法是立法体制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与依据。

(二)宪法在执法中的作用

(三)宪法在司法中的作用

(四)宪法在守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

一、宪法的渊源

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等。

二、宪法典的结构

(一)序言

(二)宪法正文

(三)附则

第六节

宪法规范

一、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一)根本性

(二)最高权威性

(三)原则性

(四)纲领性

(五)相对稳定性

二、宪法规范的分类

(一)确认性规范

(二)禁止性规范

(三)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四)程序性规范 第七节

宪法的效力

一、宪法效力的概念

二、宪法效力的表现

(一)宪法效力的特点(最高性与直接性)

(二)宪法对人的适用

(三)宪法对领土的效力

三、宪法与条约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二)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

(一)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发展,对集体经济实行鼓励、指导和帮助。

(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自然资源归国家和集体所有:

1、矿藏、水流、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3、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既可属于国家所有,也可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

4、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

二、非公有制经济

(一)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形式。

(二)1999 年宪法修正案: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济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2004 年宪法修正案: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 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

(二)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

(三)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选举制度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指一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广泛性程度。

1、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1)中国公民;(2)年满十八周岁;(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不能行使选举权的三种情形

(1)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即因为刑事犯罪被人民法院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如果被判处有

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仍享有政治权利,仍应准予行使政治权利。被行政拘留或者劳动教养的人,也同样享有政治权利。

(2)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人;即因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因其他严重刑事犯罪被羁押,正在

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3)精神病人;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精神病人不是不享有选举权利,而是因为其精神缺陷而不能正常行使。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1、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选举权的平等性包含以 下含义:(1)每一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个投票权,即投票机会的平等。

(2)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期限的不 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

(3)不允许非法限制或者歧视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

2、选举权的平等性不仅包括选民的机会平等,而且包括选民投票的结果平等;但我国选举

权的平等性着重于实质上的平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规定。我国选举法规定了以下形式上的不平等:

(1)在一般情况下,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2)少数民族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选出;选出的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监督、对原选举单位负责。

2、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

选出;选出的代表受选民监督,对选民负责。

(四)秘密投票原则

1、选民不署自己的姓名,亲自书写后投入密封票箱。

2、可以注明同意或者不同意,也可以另选他人或者弃权。

3、不能亲自书写的,也可以委托他人代写。

二、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

(一)选举的组织

1、人大常委会

在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如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人

大代表的选举,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2、选举委员会

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如市辖区、县、不设区的市和乡、镇的人大代表的选举,设立选举

委员会主持。乡级选举委员会受县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二)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

1、选区划分的标准:(1)按居住状况划分;(2)按生产单位划分;(3)按事业单位划分;(4)按工作单位划分。

2、选民登记

(1)一次登记,长期有效。(2)选民名单的公布与异议。

(三)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1、推荐代表候选人

(1)由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2)选民或者代表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3)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单独或者联合推荐代表候选人。

2、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差额

3、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4、间接选举中候选人的来源范围

5、介绍代表候选人

(四)投票选举

1、投票的种类

2、委托投票

3、代表当选的条件

1、选举本身必须有效

(1)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

(2)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2、所计算的选票必须有效

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 效。

3、代表候选人获得一定的选票

(1)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 当选。

(2)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4、得票相对较多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

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五)罢免

1、罢免直接选举所产生的代表

(1)原选区 50 人以上(对县级人大代表)或 30 人以上(对乡级人大代表)的选民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案。

(2)罢免要求应向县级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

(3)罢免县级或乡级的人大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2、罢免间接选举所产生的代表

(1)县级以上的各级地方人大的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大代表联名,可以向本级人

大提出对该级人大所选出的上一级人大代表的罢免案。

(2)在人大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常委会组成人

员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所选出的上一级人大代表的罢免案。(3)罢免案须经原选举单位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人大常委会组 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六)辞职

1、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2、县级人大代表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3、乡级人大代表可以向本级人大书面提出辞职。

(七)补选

1、代表出缺原因:(1)代表辞职被接受;(2)代表被罢免;(3)代表因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致使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2、出缺补救方法

(1)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出缺,由选举出缺代表的原选区选民补选。

(2)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出缺的,可以由选举出缺代表的原下一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 补选。

(3)补选出缺的代表时,可以差额选举,也可以等额选举(而人大代表的正常选举必须差

额选举,即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三、对破坏选举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行政处分)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1、单一制

2、联邦制

(二)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要素

最主要并起决定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民族因素和历史因素。

二、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1、历史原因;具有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

2、民族原因:大杂居、小杂居的民族分布以及融合的民族关系。

(二)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

2、实行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行政区划

有权机关权限

全国人大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审批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一)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二)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

民族自治地方的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三)自治机关任职人员的民族特色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 主任。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正职领导必须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一)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有权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民族乡的人大可以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二)根据当地民族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三)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四)自主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

(五)自主的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建设

(六)自主的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第五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2、制定并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专属权。

3、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特别行政区。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

1、对基本法的解释权

(1)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特别行政区法院根据基本法的规定也可以解释基本法。

(3)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有权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

2、特区立法的备案审查权

(1)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有问题,可以发回,但不能撤销。

(3)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回的法律自发回之日起立即失效,一般不具有溯及力。

3、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权。

(三)国务院

1、负责管理与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2、管理特区的防务。

3、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其他主要行政官员。

4、任命澳门检察院检察长。

二、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一)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1、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

2、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

3、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4、由特区年满 40 周岁的、在特区连续居住满 20 年的、且在国外无居留权的(澳门特首无此要求)、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二)特别行政区政府

1、特别行政区政府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2、特别行政区长官为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

3、特别行政区政府对立法会负责。

(三)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1、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财政审批权、监督权和任免 权。

2、议员由特区永久性居民担任(可以是非中国籍;可以在外国有居留权)。

(四)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

署法庭组成,并由律政司主管刑事检察工作。

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中级法院、初级法院、行政法 院和检察院组成。

三、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一)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二)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香港原有的法律,除与基本法相抵触或者被特区立法会修改以外,予以保留。

(三)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

(四)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1、即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法律。

2、列入附件三的法律仅限于有关国防、外交和不属于特区自治的法律。

3、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附件三中的全国性法律进行增减。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一、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与特点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所确认的、作为公民所应当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码 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一)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对于公民和国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宪法规定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保护公民权利免受政府权力的侵犯。

(三)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了普通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和原则。

(四)有些基本权利是不能放弃的,如人身自由,只能被法律剥夺,而不能自动放弃。

二、基本权利效力

(一)基本权利效力概念与特点

(二)基本权利效力的体现

1、基本权利效力对立法权的制约。

2、基本权利效力对行政权的制约。

3、基本权利效力对司法权的制约。

三、基本权利限制界限

(一)限制基本权利的概念与依据

限制基本权利是指确定基本权利的范围,使之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则构成权利 的滥用。基本权利的受限制性具体表现为对基本权利主体和基本权利具体活动形式的限制。具体地说限制基本权利主要包括:

1、剥夺一部分主体的基本权利。

2、停止行使某种基本权利。

3、出于社会公益,对基本权利特殊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如对公务员的政治活动、军人 的政治权利进行限制等。

(二)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

由于各国宪法的性质不同,在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各国宪法的

规定看,限制基本权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目的,即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公共利益。

1、维护社会秩序

2、保障国家安全

3、维护公共利益

(三)限制基本权利的基本形式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限制基本权利的形式主要有:

1、基本权利内在的限制

2、宪法和法律的限制

(四)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四、基本权利与人权

五、“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六、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

1、生命权

2、人身自由

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4、住宅不受侵犯

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五、社会经济权利

(一)财产权

(二)劳动权

(三)休息权

(四)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利

(一)受教育的权利

(二)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一)监督权

1、批评、建议权

2、控告、检举权

3、申诉权

(二)获得赔偿权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应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 本义务主要有下述内容: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六)其他方面的基本义务。

第五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三、责

任制原则;

四、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性质和地位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二)组成和任期

1、全国人大的组成:

(1)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以及特别行政区 的代表组成。

(2)我国实行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3)全国人大的代表名额总数不超过 3000 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各选举单位代表名

额比例的分配;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 4 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2、全国人大代表的任期:每届 5 年。

(三)职权

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基本法律”主要包括: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诉讼法、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

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

(1)由全国人大选举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包括: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由全国人大决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包括: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

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3)全国人大有权罢免的人员包括上述(1)(2)中的人员。

4、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比如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5、最高监督权,比如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6、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四)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举行会议是全国人大最主要的工作方式。会议有常规会议、临时会议、密秘会议。常规会 议每年举行一次。

1、全国人大会议的召集主体

(1)常规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召集。

(2)临时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3)以上会议需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进行。

2、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和其他议案的程序

(1)提出议案。提议主体: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一个代表团或者 30 名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审议议案。

(3)表决通过议案。采用无记名投票、举手或者其他方式;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

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案和议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4)公布法律、决议。

3、提出质询案的程序

一个代表团或 30 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质询案。

4、提出罢免案

全国人大举行会议的时候,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十分之一以上的全国

人大代表可以提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并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才能通过。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

(一)性质和地位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 机关。

2、地位:服从全国人大的领导和监督,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组成和任期

1、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组成人员实行专职制,不得担任国家行政

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2、任期:每届任期 5 年。连选得连任,但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三)职权

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根据宪法规定的范围行使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

律,还可以补充、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但是,不得与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解释法律。

4、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

(1)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 令,但是不得改变。

(2)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

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但是不得改变。

5、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 作:

(1)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国务院及其各

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质询案。(2)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常委会会议上,围绕本单位职权范围内 的事务向常委会作工作汇报。

(3)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4)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对法律实施工作进行考察的执法检查,或对司法机关的工作进 行个案监督。

6、决定、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1)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2)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 选。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 院长。

(4)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

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7、国家生活中其他重要事项的决定权

(1)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 部分调整方案的审批权。

(2)决定批准或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3)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4)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定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和 荣誉称号。

(5)决定特赦。

(6)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家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有权决定 宣布战争状态。

(7)决定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8)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四)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会议,包括全体会议和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和秘书 长组成的委员长会议。

2、提出议案的程序

(1)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 提出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2)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 的议案。

3、提出质询案的程序

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

出对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三、全国人大各委员会

(一)专门委员会

1、有名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华侨委员会。

2、无名委员会。全国人大根据需要设立,如:内务司法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

3、专门委员会是常设性的机构,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负责,在全国人大闭会

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4、专门委员会委员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选举产生。

(二)调查委员会

1、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必须是全国人大代表。为临时性的委员会,无一定任期,对特

定问题的调查任务一经完成,该委员会即予撤销。

2、人大组织的调查委员会,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产生,会议通过;常委会组织的调查

委员会由主任会议在代表中提名产生,提请全体会议通过。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一)提出议案。

(二)提出质询案。

(三)提出罢免案。

(四)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五)人身特别保护权: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在人大开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

可,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大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

(六)言论免责权: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七)履行职务的人身保障和物质保障。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一、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一)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

(二)包括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二、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一)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任职条件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年满 45 周岁。

(二)产生和任期

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的任期相同,均为 5 年,连

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可以由全国人大罢免。

三、国家主席的职权

1、公布权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2、人事权

(1)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

(2)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

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3、外交权

(1)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国家主席派出或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2)国家主席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

(3)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4、荣典权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国家主席代表国家向那些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人或单位授予 荣誉奖章和光荣称号。

四、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一)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国家副主席继任主席职位。

(二)国家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

(三)国家主席、副主席均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之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 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第四节

国务院

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一)组成: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二)任期:每届任期 5 年。但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三、国务院的领导体制

(一)总理负责制

(二)会议制度

1、国务院全体会议。

2、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四、国务院的职权

(一)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的权力。

(二)提案权。国务院有责任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有关的法律草案、计划和报告以及

计划和报告的执行情况等,这些计划、报告都必须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上以议案的形式提出。

(三)领导和监督权

1、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

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2、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 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3、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4、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四)管理权。包括对国防、民族、民政、文教、经济、华侨、外交等各项行政工作的领 导和管理权。

(五)人事权,即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法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六)行政区划决定权,即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 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七)紧急状态决定权,即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

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军委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 期相同,即 5 年。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体制

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特别之处

(一)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要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而中央

军事委员会并不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而是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二)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但要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而且

还要报告工作,而中央军委主席虽然要负责但不报告工作。

(三)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

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限制,但中央军委主席没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限制。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地方各级人大的组成和任期

1、组成:地方各级人大由人民代表组成。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镇的人

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2、任期:地方各级人大的任期为 5 年。

(二)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

1、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保护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利。

2、选举和罢免国家机关负责人。

3、决定重大的地方性事务。

4、监督权。

5、制定地方性法规。

(三)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1、会议制度。地方各级人大主要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工作。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

1/5 以上代表的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大会议。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会议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由预备会选出的主席团主持会议。本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会议,其他有关单位负责人经主席团同意也可列席。

2、工作程序。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主席团、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本

级人民政府都可以向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提交大会审议或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再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交大会表决。县以上人大代表 10 名以上,乡、镇人大代表 5 名以上联名,也可以向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该类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议程的意见,再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

议案在交付大会表决前,提案人有权撤回自己的议案。各项议案在表决时,须以全体代表 的过半数赞成才能通过。除议案外,对于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四)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

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一)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

1、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2、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由本级人大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大常委会由本组人大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名额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3、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任期为 5 年。

(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

2、领导或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3、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建议,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作部分变更;决定授予地方荣誉称号。

4、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撤

销其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命令等,受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5、依法任免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工作人员;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补选上一级人大出缺的代表和撤换个别代表。

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在不违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可以依

法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可以依法 制定地方性法规。

(三)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1、县以上人大常委会会议分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由主任召集,至少每两个

月举行一次。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省、自治区、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5 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3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或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法定人数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交受质询机关答复。

2、主任会议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县级由主任、副主任)组成,处理常委会日 常工作。

3、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并设立办事机构。

三、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权利

(一)提出议案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10 人以上,乡、民族乡、镇人大代表 5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10 人以上联名,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

(二)批评建议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有权对本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提出建议、批 评和意见。

(三)人身特别保护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闭会期间未

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立即向该级人大主席团或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言论免责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或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 与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五)物质保障权。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为 5 年。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会议分为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全体会议由本级人民政府全体成员

组成,常务会议则由人民政府的正副职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秘书长也参加常务会议。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执行上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命令。

2、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的人民政府还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

1、乡级政府一般不设工作部门。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

财务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行政公署

2、区公所

3、街道办事处

五、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一)村民委员会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

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

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第七节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与制度

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与制度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关系

第六章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一、宪法实施的概念

(一)宪法实施的含义

(二)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

(三)宪法的遵守

二、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

(一)广泛性和综合性

(二)最高性和原则性

(三)直接性和间接性

第二节 宪法的修改

一、宪法修改的含义

二、宪法修改的方式

(一)全面修改

(二)部分修改

三、宪法修改的程序

(一)提案

(二)先决投票

(三)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

(四)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五)宪法修正案的公布

第三节

宪法的解释

一、宪法解释的机关

(一)立法机关

(二)司法机关

(三)专门机关

二、宪法解释的原则

三、宪法解释的方法

(一)统一解释

(二)条理解释

(三)补充解释

(四)扩大解释

四、宪法解释的程序

(一)宪法解释的主体与事由

(二)宪法解释请求的提起

(三)宪法解释请求的受理

(四)宪法解释的审查

(五)宪法解释案的起草

(六)宪法解释的通过

第四节

宪法的实施保障

一、宪法实施的保障体制

(一)由司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美国。

(二)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英国。

(三)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 1799 年法国宪法设立的护法元老院。

二、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一)事先审查与事后审查

(二)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

(三)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

1、政治保障

2、法律保障

3、组织保障

4、依靠人民群众

自治区自治法规

事先监督

监督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监督手段:不批准

事后监督

监督机关:全国人大

监督手段:撤销 监督内容:“四不得” 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法规

事先监督

监督机关:省级人大常委会

监督手段:不批准

事后监督

监督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省级人大

监督手段:撤销 监督内容:“四不得” 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 事先监督

监督机关:省级人大常委会

监督手段:不批准

事后监督

监督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省级人大

监督手段:撤销 监督内容:合法性 授权法规

事后监督

监督机关:授权机关

上一篇:政协峨溶镇委员会2005年工作要点下一篇:何丽霞 2011~2012第二学期院学习部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