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

2024-05-05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精选6篇)

篇1: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状况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指出,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也正应为如此,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 力。而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

(一)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地位空前提高,高等教育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的成果,是高等教育理念转变与创新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1)从高等教育单一属性论向双重属性论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各方面受前苏联影响较大,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范畴,把高等教育属性定为上层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左”的思潮影响,从反右斗争到“文化大革命”,高等学校都是重灾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把高等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当作上层建筑,除了不断遭到“阶级斗争”外,还把教育当作不从事物质生产的消费部门。既然是消费部门、福利事业,因此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只注重钢铁、粮食、煤炭、交通等物质生产,把教育列入另类,因而有“一 1

工交、二财贸,剩下多少给文教”之说。教育经费长期徘徊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把高等教育定为单一的上层建筑属性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论上的误导,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损失很大。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流毒,邓小平首先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尽管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但各级政府、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教育优先的地位确立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从到1978年的598所、在校生132.19万人、毛入学率1.56%,发展到2010年的3155所、在校生3000万人、毛入学率25%。国家有力支持和实施了“985 工程”“211 工程”等一系列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差距。

(2)从高等教育体制一元化向一主多元化转变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三大特性,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三大优越性。1956年,伴随工业、农业、手工业私有经济体制的改造,全国各类学校全部变为国有化的公立学校。高等学校逐步形成了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所有高校归国家所有,纳入国家计划,政府对学校是“统、包、管”,学校对政府是“等、靠、要”,一切按政府部门的计划、指令办事。学校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办事效率不高,办学效益不高。二是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计划经济是条条专政、条块分割的经济,高等学校也分割为教育部直属学校、中央部委属学校、地方(省市级)所属学校、企业所属学校等。导致大学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学校及专业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高校的行业性、单科性过强,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学校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三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是集权经济,一切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高校没有什么办学自主权。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推进,全面展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于是,个体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等多种经济体制蓬勃发展起来。市场经济和一主多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创新和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改变一元化的国家办学体制;第二,改变“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第三,改变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第四,改变单一的投资体制。

(3)从认定高等教育是事业性单位向事业性产业性单位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树立了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产业的观点,把高等教育当作产业来办、来经营,激发了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加强了高等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类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了4-5倍,而政府投入增加甚少,仅提高一点几个百分点,至今仍未达到GDP的4%。巨大的经费缺口,主要靠发挥了高等教育产业性的巨大作用。

(4)从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上以知识为本向以育人为本转变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承认学生的差别和不同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程式化的、“工厂化”的培养方式,强调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指学前教育和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小学)等为六年制;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通常各为三年。另外有少数把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幼儿2976.67万人;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学生9940.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54890所,在校生5279.3万人;普通高级中学14058万所,在校生2427.3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

(1)幼儿教育

中国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两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另外还有季节性幼儿园。在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中国幼儿教育按照国家、集体、公民、个人一起办,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强对幼儿园的领导和管理,国家先后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国家还规定了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考核制度。目前全国的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中的幼教专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幼儿师资的培养培训体系。

(2)中小学教育

中国的中小学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有5年制和6年制两种,前者约占小学总数的35%,后者约占65%。初中多数为3年制,极少数为4年制(约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依法实施九年

义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2010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9.7%,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含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的比例已达98.7%。全国90%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8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目前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把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同发展地区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教育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有95.2%以上的小学、87.6%以上的初中、71.5%以上的高中设置在县镇和农村。1995年-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其中中央拨专款39亿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共1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三)职业技术教育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三级职业教育体系。

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学科门类齐全,进一步贴近市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职业特点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充满发展活力,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 方面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上升,本科院校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则下降。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 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得到了 进一步落实,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A]

2.张秀兰:《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3

3.王梦奎:《中国改革3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7

4.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概况

5.教育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篇2: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

1.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大民众很清楚的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越来越富裕了。然而我想说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思想上,文化上的进步与创新,而这些都大大的体现在服装的变化上。服装已由过去的遮体保暖,向新颖美观、时尚靓丽发展。时尚便捷与环保将是未来服装发展的新趋势。

2.衣着服饰的变化的表现

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困乏的。那个时代的人说,收入少,供应也很紧张,买东西不仅要有钱还得有票。衣服的颜色也就仅限于灰黑蓝这几种。但是渐渐的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生活慢慢的富裕,同时人们的时尚观念也开始进行一次变革。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字眼中感受改革开放。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啊,三裤一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牛仔裤和蝙蝠衫了。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来说,喇叭裤可以说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被称为中国时尚界最初的冒险。2008年,有网络兴起的国货回潮热更是让喇叭裤再次回到时尚的前沿。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喇叭裤火到什么程度。

其实喇叭裤流行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它有一个很张扬的名字,比张扬还张扬。喇叭一词,像是大声朗诵给这个时代的青春宣言,像是民众向往个性与自由的旗帜。同时,与喇叭裤站在同一个角度的还有健美裤。

记得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贴身,高弹力,且透风。有人曾指出,当下比较受女性欢迎的丝袜正是来自当时的健美裤。

其次蝙蝠衫,说到蝙蝠衫那就不得不提起霹雳舞,《霹雳舞》是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绷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蝙蝠衫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而且愈演愈烈,而且越来越受女性欢迎。

其实,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服装都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你比方说喇叭裤。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然而,在改革开放期间,最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的是有关中国元素开始走向了世界舞台。

你比如说,唐装,旗袍。

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有句话叫:“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服装作为时尚的风向标早已超越了民族的范畴,只有当传统和现代真正结合的时候,当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时候,时尚才能展现出最为夺目的光芒。

渐渐地,我们进入了90年代。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日益膨胀。所谓的80后,90后开始刺激人们的眼球。那什么内衣外穿,露脐装,超短裙已经见怪不怪。,时代在进步,我们从未停止脚步。

改革开放,西方新思想流入中国,大众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而这主要表现就是服装的变化。敢穿,能穿大量新潮服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上有钱了,可以买独特的高档用品,对衣服选择也越来越挑剔,这也导致了服装的变化。进口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能选择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服饰选择也越来越多。加速了社会竞争,生产商为了吸引顾客,不断推动服装的发展,服装也变的越来越符合时尚,越来越漂亮了

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词语,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它们,除了苦涩、辛酸、亲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

1.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人们衣着的变化,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真实写照。是人们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真实写照,是国家由贫困走向繁荣昌盛的真实写照。透过人们衣着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人民生活的富庶,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参考文献

[1] 《半月谈》2012年第6期

[2]《研讨探究》2009年第6期

[3] 陈祥锋,朱道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田.物流技术.2005;(3).

[4] 罗齐,朱道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中国流通经济,2002;(2)..

[5] 郑明祥.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的思路和对策.经济与管理,2006;(9).

篇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二元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迅速增长, 按可比价格计算, 2009年的GDP是1978年的18.62倍, 年均增长9.89%;人均GDP是1978年的13.38倍, 年均增长8.72%。我国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伴随着迅速的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结构呈现出了逐步升级的趋势。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经济结构是不同的, 发达的经济体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钱”。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或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 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是解决衣、食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因此,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人们可以用更好的东西去改善住和行的生活条件, 此时, 工业生产成为最重要的部门;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阶段, 当物质生产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后, 人们就有可能实现更多精神领域的需要, 例如看电影、欣赏文艺表演、旅游等等, 在这个阶段, 服务, 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从供给或生产的角度来看, 经济发展意味着人们能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在加拿大, 一个农民用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可以耕种上千亩土地。在我国一些落后的乡村, 主要以手工作业, 一个农业劳动力只能耕种不到5亩地。所以,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离开农业, 先是进入工业、再从物质产品的生产转向精神的生产, 由此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表现上就会显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起初是农业、接着是工业、最后是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表1所示。在发达国家, 自产业革命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下降, 服务业的地位稳步上升, 工业则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农业的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20th Century, O ECD, 1989, Page 20

对比现在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 如表2可以看到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越发达的国家, 农业在GDP中的份额越低, 服务业的份额越高, 工业的份额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最高。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方法, 2008年高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37299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1.46%, 上中等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1310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6.09%, 下中等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445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13.29%, 低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1310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25.69%。

二、1978年以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 1979年以后, 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增长最慢

1979年以后, 第一、二、三产业除了1980年农业有1.48%的负增长以外, 其余各年份所有产业都维持了正增长。如图1所示, 在1978-1989年间,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交替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第二产业的波动幅度最大。在31年中, 第一产业只在1990年 (1989年北京发生六四事件以后第二年) 增长最快, 这一年是1978年以来GDP增长最慢的一年, 增长率只有3.84%;第二产业在17年里增长最快, 第三产业在13年增长最快。值得注意的是, 在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的年份里, 经济增长率较高, 17年GDP算数平均增长率为10.51;在第三产业增长率最高的13年里, 算数平均增长率只有9.567%, 这反映了我国在1978年以后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由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两个阶段1992-1997年、2003-2007年, 都是第二产业增长率最高。自1991年以后,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增长最慢的部门。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各产业在过去31年里增长的速度不同, 累积起来的效应非常可观。1978-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028亿元, 增加到352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745亿元增加到1576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873亿元增加到147632亿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 1979年-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了2.961倍, 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了27倍, 年均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了20.6倍, 年均增长10.7%。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 第一产业比重自1984年以后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第三产业份额稳定提高。

从1978年到2008年, 由于各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同。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如图3所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8年的10.3%, 下降了1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下降到46.3%, 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3.4%, 上升了19.5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结构升级的特征非常明显。但是, 将这一结果与目前发达国家 (高收入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对比发现, 我国产业结构的落后依然一目了然。在美国和西欧, 第一产业在1%左右, 第二产业在25%左右, 第三产业占GDP的70%以上。这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发达经济差距甚远, 未来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最大。

各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有很大不同, 如表4所示, 在1991年以后的17年里, 除2001年以外, 第二产业一直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 贡献率都在50%以上。我国经济在过去20年里, 工业化驱动经济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工业具有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的主导产业特征。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就业状况的变化

(一) 我国的人口红利 (Population bonus)

1978年-2009年, 30年间我国的总人口由96259万人增长到133474万人, 增长了38.66%, 年均增长1.06%;经济活动人口由40682万人增长到79812万人, 增长了94.8%, 年均增长2.25%;就业人口由40152万人增长到77480万人, 增长了96.19%, 年均增长2.20%。对比总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可以看到, 在此期间, 总人口中的经济活动人口由42.26增加到59.79%, 劳动参与率提高了41.5%, 年均提高1.13%。总人口中, 经济活动人口比例的提高, 称为人口红利。人口红利表明即使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 人均GDP将提高41.5%, 或者年均提高1.13%。在社会统计中, 一国的总人口中, 老人 (65周岁以上) 、孩子 (15周岁以下) 以及求学的学生 (大学生、研究生) 是不能够计入劳动力的, 除了这部分人口以外, 健康的人口构成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人口。由于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15岁以下人口的比重下降很快, 社会抚养率在1978年-2009年期间下降很快。这是我国能够收获人口红利的原因。但是, 一国的劳动参与率是不可能无限提高的, 总有一部分人口是无法参与生产劳动的, 从世界发达国家 (OECD国家) 的情况来看, 经济活动人口大体上占总人口的50%左右。由此, 我们估计, 如果我国能够顺利过渡到发达国家目前的状况, 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由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负债, 这一转变, 未来将会使我国的人均GDP下降大约20%左右 ( (60-50) /50=20%) 。

(二) 各产业劳动力的增长状况

1978年我国总就业人口40152万人, 2009年增加到77995万人, 增加了3784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8138万人增加到29708万人, 增加了1570万人, 增长了5.57%。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在1978年到1991年, 第一产业人口由28138万人增加到39098万人, 平均每年增加大约1000万人, 在这段时间里, 农业吸纳了全国新增就业的40%, 是吸纳劳动力最强的部门。从1992年开始, 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处于一个逐渐减少的趋势, 从1991年到2009年, 第一产业向外转移了9390万人, 平均每年有500万人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或第三产业。31年间,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由6945万人增加到21684万人, 增长了2.060倍, 年均增长2.4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4890万人增加到26603万人, 增长了4.559倍, 年均增长4.95%, 是所有部门中增长最快的。在31年间全部新增的37843万个就业机会中, 第一产业吸纳了1570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3.74%;第二产业吸纳了14164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38.94%;第三产业吸纳了20827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57.8%, 是最有吸纳能力的部门。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1991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了, 进入了工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虽然依旧是就业最多的部门, 但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 下降了30.9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7.3%上升至27.2%, 上升了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2.2%上升至33.2%, 上升了21.0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上升0.67个百分点, 从1992年起,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第二产业, 并且差距逐步拉大, 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最重要的部门。

在2005年到2008年期间, 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就会551万个, 而第一产业平均每年转移劳动力1100个, 第二产业每年新接纳1000万个新的劳动力, 第三产业每年创造65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按照目前的趋势, 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前 (2015年) 以前, 服务业将超过农业, 成为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

为了更好的解读这种变化, 参考日本战后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如表2.2.4所示) 。我国2008年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 类似于日本在1955-1960年所发生的情况。从日本的经历来看,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Statistics Handbook of Japan, 2009, Chapter 3

四、二元化的经济结构特征依旧

二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 在传统部门存在大量边际产出很低的劳动力。经济发展, 意味着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差距缩小, 传统部门中边际产出很低的劳动能够转移到现代部门中去。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得到各年份不同产业的名义增加值与劳动力, 用各产业的增加值除以就业人数得到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名义) 。

如图6所示,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最高, 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始终最低。从总体趋势上看, 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没有显著缩小。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4-8倍,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3-5倍。1978年,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6.92倍, 2008年变为6.24倍;1978年,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4.92倍, 2008年变为4.22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变化总体上也非常小。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各产业就业人口、各产业产出计算整理得到

但是, 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其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可以将产业间劳均产出的差距变化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4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取得了快速增长, 缩小了与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工业、服务业比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由1978年的6.92倍和4.91倍下降为4.32倍和3.08倍。1985-1990年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这个阶段是改革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最高的时期”。1991-2003年, 各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步拉大,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2003年达到农业的8倍。从2004年开始, 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开始逐步缩小。由于第一产业主要决定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决定了城镇人均收入水平, 所以1978年以后, 城乡收入水平未能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部门的人均GDP远远低于工业与服务业。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图7, 可以看到, 各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总体上基本相同。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63、2513、1784元/人年, 2008年分别变为11092、69252、46851元/人年。第一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9.6倍, 年均增长12.1%;第二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6.6倍, 年均增长11.7%;第三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5.3倍, 年均增长11.5%。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虽然最快, 但与工业、服务业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基本一致。

1978年以后, 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依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工资主要由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决定, 因此从目前的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来看, 中国经济中的二元化问题依然严重。其中工业与服务业可以看做是现代部门, 现代部门虽然与发达国家也有差距, 但是差距相对较小;农业可以看作是传统部门。根据Lewis对于二元经济理论的分析,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 农业人均耕地少。但是, 城市中的工业与服务业由于资本积累有限, 目前尚不能完全提供农业劳动力转移所要求的全部就业机会, 因此经济发展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首要任务依然是第二、第三产业中必须要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吸纳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或者说收入差异, 说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依然存在巨大的障碍, 使得劳动力在边际产出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更高的工业、服务业转移很困难。因此, 限制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障碍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参考文献

[1]蔡昉, 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

[4]H.Chenery, S.Robinson (1986) , M.Syrquin, Industrialization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G.Rains (1973) , Industrial Sector Labor Absorp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6]Arthur Lewis (1954) ,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of Labor

篇4: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英语教材的变化

根据程晓堂的观点,1978年版的试用高中英语教材有以下特点:

1、比较好地处理了思想教育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明确认识了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好英语。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遵循了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主要选取内容健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培养良好品质的材料。

2、在语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方面,这套教材相对重视能力的培养。如各册教材自始至终特别注意拼读规则的教学,并辅之以国际音标和构词法知识,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能力。

3、在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方面,这套教材采用综合训练、阶段侧重的方法。中学低年级以句型教学为主,侧重培养初步的听说能力;高年级以课文为主,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从适用性程度来看,这套试用教材在程度上偏深,内容上偏难,分量上偏重。当然,这是针对当时规定的总课时而言。根据1978年的教学计划,五年中学只有656个英语课时。

总的来看,七十年代中学英语教材的格局比较单一。除了以上介绍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种教材以外,基本上没有出版其他英语教材。

二、8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

1982年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从编写指导思想来看,基本上是吸收了结构法、听说法和情境法三种教学法的特点。教材以语法结构体系来设计总体框架和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句型操练(Drills)为主的新知识呈现方法和练习方法;以情境对话和短文为主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对这套教材的主要批评意见是:

1、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以巩固语法知识为目的的操练活动和书面练习活动在教学中占很大的分量。

2、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总的来说,80年代是中学英语教材恢复和调整的重要时期。不管是初中英语教材还是高中英语教材都经过了反复修订或重新编写的工作。这为90年代英语教材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9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

9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实际上已是3种教材(即统编、自编、引进)同时并存。除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公司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外,同时其他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也相继出现。真正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1995年,上海市教育局着手编写适合上海地区高中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后来又引进香港的Oxford English,出版了上海版的《牛津英语》。另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朗文出版公司合作,引进香港的New Integrat,ed English,出版了适合高中使用的《新综合英语》(改编版)。这套教材适合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学校、外语特色学校的高中生。这套教材的确反映了英语教学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符合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趋势。(程晓堂,2002)。

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公司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不再仅根据语法结构来安排。这套教材不仅突出了交际的需要,还考虑到功能、意念、话题范围及语音、词汇和语法项目,并尽量将其合并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真实的情景中提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这使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更容易。例如:分角色表演、游戏、调查及解决问题等。这些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为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样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

四、21世纪的高中英语教材

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的特点:

1、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注意了重点语言现象的复现率,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和举一反三,并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本套教材采用了按单元划分的办法,设置了若干个板块。以某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了听、说、读、写活动。该教材中的学生用书中共包括十一个板块,练习册中共包括六个板块,其每个单元的具体安排如下:

这些板块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提示,这样的安排旨在给教师较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根据教学实际安排教学计划。这有利于教师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本套教材在内容上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24个话题,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环境保护、道德与法制、行为规范、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文体活动、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语言学习、职业名人、旅游、幽默、新闻出版、广告和发明创造等。教材的话题,特别是教学活动、任务及各种练习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高中生的兴趣、年龄特征以及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3、本套教材所选的语言素材具有时代性,所涉及的语言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综合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篇5: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1交通方面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以前都是泥泞的小路,现在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记忆中大梁自行车也逐渐有电动车,家用车替代。城乡也开通了公交,着实方便了人民的生活。

2吃住方面 我记事以来,记忆中的泥瓦房已经被漂亮的楼房取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一代不常吃的鸡鸭鱼肉都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而那时候经常吃的玉米饼地瓜干现在成为比较贵的食物。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电视机、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三十多年年前,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液晶电视以不足为奇。

3穿衣方面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篇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穿的方面,人们穿着向“成衣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生活中人们印象最深刻、最直观、最生动的变化莫过于衣着服饰的变化。十几年前,人们服装主要以“灰白”、“军绿”为格调,样式陈旧。可如今,人们穿着成衣化大大提高,衣着讲究美观、舒适,款式繁多且变化快。以往注重服饰厚实耐穿的观念,遂嬗变为追求衣著新颖雅观,部分高收入阶层的妇女日就华丽。黄金项链、脚手镯,以至袒肩露胸的上衣和超短裙,已在部分青年女子身上出现。

住的方面,住房成套率明显提高,居室环境大为改善。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住房建设速度的加快,一批“安居房”、“解困房”和居民小区相继建成,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甚至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小洋楼或者是别墅形式的楼房。

居民日常耐用消费品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发展。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个在六、七十年代曾代表富有标志的“老三件”,曾经是多少人的向往和梦寐以求,并且成为人们追求的奢侈品,时过境迁,居民家庭的耐用品演绎了两次更新换代。

最后,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国民的寿命的提高和改革开放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也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人民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上一篇:教师法律法制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医院安全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