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2024-05-09

学情分析——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精选8篇)

篇1:学情分析——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学情分析——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李艳(MZ12008)

有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曾讲到,有人问他上课时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那么默契?他说:“因为我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这是“基于学情”的有效教学的最典型案例。

所谓“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学中通常称之为“教学对象分析”或“学生分析”。所谓“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因素。学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前学情”,即教学开始前,教师对学生已有情况的把握,包括整体特征与个体差异、知识储备状况与能力基础、情感态度状态等,这个观察直接决定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二是“学时学情”,即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状况的动态观察,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一、学情分析的现状

就理论而言,教师的备课与教学设计应关注“学情”,以“学情分析”为起点,以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制定为终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养成这个习惯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教师对学情的关注意识淡薄。据一项调查资料表明:教师在做备课笔记时,主要是知识的呈现,有教学手段与方法设计的已算可贵,真正做了学情分析的,不到十分之一。

当下历史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常常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教师直接忽略了学情分析这一环节,在备课中进行学情分析的很少;了解学情的手段比较简陋,基本上是一种经验判断;学情分析的过程比较粗糙,基本上是三言两语,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只见结论,不见过程;学情分析的深度不够,很多只是一种浅度描述,一种印象判断。

没有准确而细致的“学前学情”分析,就使建立学生的“学”的基础上的有效教学无法落实。面对不同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清楚,缺乏针对性,这样的教学是无从谈“有效性”的。常常有教师抱怨说,这个班级的学生太差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这个说法就是学情判断的失误。学生差在哪里?教学设计有没有估计到这种差并相应地在教学中提出对策?教学目标的本质是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的结合,也就是学习的目标,学情判断直接影响目标的高度、广度和正确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考虑学生的基础、个性、理解能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达标,责任完全在教师身上。

“学时学情”也常常被忽略。我们所说的教学“有效性”,本质上是指学生 “学”的有效性。课堂的结构表面上是“教”的结构,而实质上是“学”的结构,这个结构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设计者,他的职能是“组织”学生学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教的活动”完整有序,而学生“学的活动”零散而无效,“教的活动”丰富、多样,“学的活动”机械、单调。所谓的教学流程,应该从学生角度进行,是“学的活动”的展开。更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注意到它是个问题,包括教学者和评价者都可能被表面光鲜的“教”而吸引,而对被淹没于“教”中的“学”失去了注意力。

二、学情分析的内容

(一)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这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教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教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力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另外,不同年龄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查、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四)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三、学情分析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是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因而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关键在于“用心”,做有心人。至于学情分析的具体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这里所说的观察,与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是有区别的。这里的观察者不是旁观者、局外人,而是教师自己。教师臵身于学校内、课堂中,可以成为具有明确观察意图、掌握观察方法又不改变课堂教学自然状态的最佳人选。对于了解学生来说,观察法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观察要做到准确、全面,最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持久进行。但在日常教学工作状态下,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察意识和洞察能力,即善于处处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透过他们的外部表现洞察其内心的思维活动。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通过交谈,不仅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使教师及时、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要想使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前应该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中心内容,并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为交谈对象;谈话时教师的态度要亲切、诚恳、和蔼,针对不同气质性格特点,注意说话的方式;谈话后做好必要的记录。

(三)问卷法

除了采用编制有关知识、技能的小测试等形式进行摸底分析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专题问卷或量表进行调查。问卷大致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前者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它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回答不受任何限制,但不便于统计,只适合在少数人中进行。后者不仅提出问题,还列出供选择的答案。

(四)实验法

对某些问题、练习题或实验、演示设计的适用性没有把握时,可以找几个不同水平的学生试做或演练一下,了解学生的反应,为修改、完善提供依据。

(五)材料分析法

主要是分析学生的作业、试卷,从中发现学生的个性化解题过程,包括独特的解法或错误。初任一个班的历史课时,还可以通过查阅成绩册和前面的测试卷来了解该班学生群体和个人的学习状况。

(六)访问调查法

必要时,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交谈,了解到学生的一些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刚接手的班,还可以通过请教原任课教师来了解该班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实践表明,基于学生分析的教学设计,既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又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在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中去体验、感悟,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情分析”是研究学生的基本途径,是当代学生观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体现。然而,学生的种种情况常常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盲点,“学情分析”也就成了被忽视或未深入探究的实践领域。本文从教师开展“学情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教师开展“学情分析”方法。然而,由于自己的实践经验的缺乏,一些研究尚不够深入细致。今后,作为一名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一线教师,我将在理论的引领下结合实践经验,更加深入的对“学情分析”进行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篇2:学情分析——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中层干部远程跨区研修笔记体会]

义马市第二初级中学------毛长明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所以要对教学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因学定教,学情分析就是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前概念、认知方式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质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学生通往教材的桥梁,使教师的教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的动机和愿望,因学定教,因学施教,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义马市第二初级中学------毛长明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他对学习内容的前期了解,要有效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新课程要求“从讲课到教学”,从教师的单项传授到师生的双向互动。分解难点。师生互动,课堂一半是老师的一半是学生的。动的基础,所讲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因学定教、因学施教”,让老师的教更加贴近学生的学,所以要对教学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前概念、认知方式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质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学生通往教材的桥梁,使教师的教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的动机和愿望,因学定教,因学施教,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实每个老师都进行过学情分析,如谈话、提问、测试、问卷调查、查阅学生档案、向前任教师了解情况以及家访等,只不过以前可能没有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而始终看着学生,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交流问答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领学生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深的或新的认识,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课堂交流问答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回答是否有依据,语言是否规范等。

我们常说,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职责之重,让我们丝毫不敢怠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学校、家长以及教师自己关注的话题,教学中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查与评定等各个基本环节,都离不开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前提就是要仔细客观地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我们要引导学生到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就必须先知道,他现在到底在哪里。”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反映,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总结提炼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在师生沟通中

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等。当然,在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个别学生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过于自以为是,粗心大意:表现在语文英语默写不当回事,但基础又容易丢分,数学计算总是不能踏实完成导致失分。还有些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三天两头不交作业,究其原因,有些是因为独立完成有困难,有些是因为丢三落四等。还有的学生虽然十分用功,但是成绩依然平平,可能是因为其阅读能力较弱,表现在语文和英语阅读十分严重,数学应用题和几何题等不能理解题意等。了解学生,摸清现状是教学的源头和关键所在,只有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在观察了解学生的现状之后,就要结合教学实际,寻找方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未知的知识、想知的知识,可以采用课前质疑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前,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存疑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存疑,优化备课质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一堂课结束以后,让学生自己回答课前存疑的部分,有些学生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对于那些依然存在困惑的同学就应该进行课后的个别辅导。一堂成功的课,除了精彩的课堂之外,还应该包括每一个学生的课后反馈,要让他们真正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学情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策略选择和教与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

应该说,无论是传统课程所强调的因材施教,还是目前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都对学情分析给予了高度关注。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不少教师对如何进行学情分析感到比较迷茫,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学情

分析简单化,将学情分析看成学生的考试成绩,以班级均分在年级排名定等级,以学生个体分数在班级的排名将学生分层次;二是分析经验化,进行学情分析仅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界定教学重难点。所以要做到:

1.注重学情分析的全面性

要注重全面性的发展,就要注意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起点能力是指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水平,它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学生起点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水平、学习能力及思维规律等。例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以推导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操作也有利于学情分析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试想,一个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怎么可能主动参与学习?一个不能主动参与的学生,又如何去体验和感受?新课程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认为,教师应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学情分析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关注学情分析的过程性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要注重三个分析:预测分析、实时分析和反思分析。首先,对学生进行“可能”的预测分析。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动提高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可能”进行准确全面的预测,同时精心做好应对相关“可能”的预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做出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引导。在预测分析结束后,下一个步骤便是对学生行为进行实时分析。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

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因此,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经历了上述两个阶段后,最后要做的是对学生状况的反思分析。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会更加准确,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格的认识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将这些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另外,对学生课后的联系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可以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强调学情分析的多样性

对学情分析除了注重其全面性和过程性,不可或缺地还需要研究其多样性。在强调其多样性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立足调查研究开展学情分析。研究表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个人的性格、气质和生理特征等与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关系。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现实中的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背景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然后应主动深入家庭和社区,实地考察和收集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信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研究。

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学情分析。学生在面对不同教学内容时,所具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也不相同。依据教学内容的学情分析,一方面应注重联系,不仅要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新知学习的意义,而且要考察新知学习对后续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应突出对比,仔细地比较新知学习与先前知识的学习在内容上、方法上各自所具有的特点,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方面所欠缺的是什么。

三是基于学生问题开展学情分析。这是进行学情分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既可以更清晰地探明学生的学习起点,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使教学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基于学生问题开展学情分析,关键在于如何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利用预习提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编制预习提纲并在新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围绕提纲进行预习,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提炼,这些源自学生的问题正是教师备课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确定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依据。

篇3:学情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设计起点

一、关注学生原有基础、认知水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学生特别爱读的一篇安徒生经典童话。大部分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所涉猎,如果还是让学生零起点、机械地再读,学生兴趣何来?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他在学生原有阅读经历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走近文本。教学伊始,教师就让学生以畅谈方式说说记忆中的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下子就拽住了学生的心,学生们跃跃欲试,情趣盎然,争着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继而引导学生再读再悟“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很明显,教师充分关注了学生的阅读起点,强调在学生原有阅读起点上学课文,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都是不符合学情的。

二、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困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文质兼美、情深意切,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更寄托着浓浓的思乡情。我们不妨从学生角度分析,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因素,学生从语言文字上更多的直观感受应该是来自对桂花雨的兴趣,这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然而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桂花雨》散发着浓浓的思恋家乡情结,其情感目标定位应该在“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关注教学任务的达成,还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呢?这就涉及到目标定位的问题。

学生学习需求不能不关注,文本解读也不能只停留在“体验桂花雨有趣”层面上。细加分析,其实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并不完全冲突,基于这样的学情把握,笔者确立了这样的情感目标:自读自悟,感受桂花雨的乐趣,并引导“家乡桂花”与“杭州桂花”作比较,在质疑中逐渐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将“感受桂花雨的乐趣”放在第一层面,继而在质疑中感受桂花的唯我,感受桂花已凝练成一种家乡情结。从对桂花雨的兴趣提升到感受作者对桂花、对童年、对家乡的魂牵梦绕的怀念,可谓水到渠成。

三、关注班级学生普遍性不足

个体生命存在差异性,不同学生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基础、情感准备和能力倾向,这也就决定着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

面对具体学情,如何帮助学生达成刚性的目标呢?学习潜力也是学情。垫足起点,是班级整体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学会搭积木,步步垫高,引导学生靠近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起点高度。从哪开始学,怎么学,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如:教学《燕子专列》,学生没有相关生活体验,可以通过边读边想画面,抓环境描写词句描述情境,从而达到入情入境效果。又如:革命战争题材课文,远离学生生活,须适时补充背景资料,适度拓展,寻求传统与现代的交集点等等。

篇4:学情分析——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情况,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等。掌握了上述情况后,教师要认真考虑每节课教学中的哪些内容和方法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已经理解的,哪些知识、技能是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理解、掌握的,哪些知识、技能需要教师事先预设、铺垫、引导学生才能理解、掌握的,这些问题在备课时都要尽可能考虑得周全些。

那么,学情调查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如何操作才适度呢?在教学中很值得我们一起思考和探究。

一、重视预习调查,确立教学起点

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可见,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要科学安排,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预习,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训练他们逐步掌握基本、有效的预习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

首先,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认读课文的生字、新词,同时观察生字、新词的结构,自己找出音近字、形近字进行对比区别,自己利用字词典等工具弄懂生字、新词的意思,自己用生字、新词造句写话等。这样就为下面学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其次,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写作目的,根据自己搜索等解决。记下自己仍未读懂的句段,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最后,自主思考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写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等上课讨论时验证。

预习生成了更为丰富的个体需求,传统教学中以教学内容的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的线性结构,已不能满足预习课堂多层次的成长需求。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整体框架必须从“线性”走向“板块”。将基本的教学环节,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可以灵动调整的板块,根据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删减或调整。如《“黑板”跑了》可设计这样五个板块:1.学情调查,交流预习困惑;2.梳理困惑,确定主题;3.读书感悟,合作探究;4.交流展示,分享成果;5.矫正反馈,查漏补缺。

这种板块式框架,突出重点,避免肢解,给预习后分化出的不同层次学生都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便于交流与互动,逐步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二、暴露思维过程,明辨真实起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预习时容易产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部分能力强的学生“知其所以然”,但这不能代表学生整体。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会掩盖学生的差异性,使教学变得单调而毫无生趣。因此,学情调查中我们要寻找学生的思维规律,努力让学生暴露自主学习时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经历探究知识的历程。如“你的感受是从哪里获得的”“你是怎样发现的”,并通过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以点带面地铺展开来,使课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精彩生成。

三、切中学情,顺学而导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呢?在具体操作中,我努力做到:“切中学情,顺学而导。”这里的“切”是借用中医的把脉。“切中学情”,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准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特定的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它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进展、学习效率等因素,以语文新课标为标准,明白他们“现在在哪里”“现在想到哪里去”。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说过评价一堂好课的一个标准:“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而这“四小”现在被更多的教师用来描述热情高涨的学情。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这些都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注意观察学生的学情,以达到启发教学的最理想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不仅要从学生表情中识别信息密码,而且要凭着教师课堂的敏感性和驾驭能力来调整。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流动的行程,新的学情也会在这过程中不断出现,教师若不及时捕捉,就会转瞬即逝。所以,在流动的课堂上捕捉动态学情尤为重要。通常的方法有察言观色、耐心倾听、巧妙引导、有效追问等。

有时,学生依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在预习课文时对内容进行了个体的理解、领会,这就是该生的实际学情。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不足,通过文本抓住课文实质的能力不够。在教学时,教师不能违背实际,迎合学情。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品”读、确当的点拨,提升学生的知识、情意。

四、反思学情,突围局限

由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对学情把握不准或视而不见,所以,课后需要我们积极反思,如学生学得气氛怎样?参与程度如何?他们的回答是否让人意想不到?他们会有什么新疑问?……反思学情只有与交流心得、调查反问、阅读日记和作业设计批改结合起来,这样获得的学情信息才会更加全面、准确。积极反思新学情,能有效突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话、互动,进行积极高效的引导、点拨,从而确保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始终保持目标明确。教学活动只有深入了解学情,课堂才会“聆听到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同样,只有“顺学而导”,课堂才会真正领略到教师灵动的智慧。

(责编 陈剑平)

篇5:教师分析学情的有效方法研究

阳新县龙港镇列宁小学 肖本洪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要提高,学校要发展,老师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专业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内涵不断提升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列宁小学课题组通过调研深深地感到,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老师为了能更好地演绎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前要花尽心思钻研教材、设计完美教案,却忽略课堂的主人——学生,主要表现有:

1.回归传统老办法。教师一“灌”到底,不掌握“学情”,学生只知听与写,不懂“怎样学”,其结果是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

2.刻意追求新花样。课堂教学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在“方法时尚化、手段媒体化、结构模式化、活动表演化”上大做文章,课堂教学形成表面上热闹,实际上空洞的局面。

3.生成性问题处理不当。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必然增多,教师实施智慧欠缺,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可见,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心中有数的设计教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帮扶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前提,是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进行了从学情分析入手提高小学课堂实效性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组织教师学习明确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新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强调的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实践价值。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引导教师去潜心钻研现代教育理论,专心钻研教材,用心研究学生,大胆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学习;教学必须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为目的。

3.课题研究的过程

通过加强学情分析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学管理层次的提升,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课堂的效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的有机结合是主要研究途径。(2)以教研组为单位寻找适合本年级、本学科特点的学情分析方法,进行学生分类,为分层教学指导做准备。(3)学校积极收集和积累典型的课堂教学活动材料、案例等,做好推广普及工作。(4)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依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使不同的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5)学校定期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交流推动,请专家把关调控。

4.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与整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研究现状。

(2)观察法:老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考查学生或教育对象的一种方法,是分析学情的重要方法。(3)行动研究法:注重教研组的教材分析和教法探讨,思考如何进行“学情分析”。聚焦课堂教学,组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4)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广泛听取各学科反馈的意见,获取教学效果的评价信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研究内容与师情分析

1.组建学校研究小组,构建以校长总负责,下设教导主任、年级组长、学科教师为主力的研究小组,建立学校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以打造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引领教师队伍向专业化、研究型、学者型发展。

2.通过学情分析,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调研,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效率,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学情分析的认识,并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家长特点等诸多要素综合分析学情,提高教师分析学情的能力。(2)掌握不同的学情分析方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并与教学紧密结合,做好课堂的有效实施。(3)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体现分层次教学思想,确保课堂实效的提高。

3.全面分析教师,做到师情清晰

学校对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课堂40分钟实效性不强,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归因:(1)教师队伍整体趋于老化,新教师需尽快成长。(2)苦干型教师居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需不断更新。只有提升教师素质,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性,真正实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

学校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校长和主任能够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研究学情;能够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条主线,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对年轻教师进行深入地跟踪指导;能够抓准教学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策略,求得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

四、研究结果与思考建议

1.引导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

(1)尝试从学情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教师有针对性教学,学生进步显著。

学情分析,我们要求老师从与学生学习有直接相关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学生的知识系统,分析其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性学习能力,还包括交往、同伴互助等学习的能力,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对学习效果具有或增强或削弱的作用,间接地影响着认知过程。

老师们通过问卷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测验法,从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方面,完成了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学科学情调研分析、测试情况分析。通过实践,教师体会到首先应钻透教材,掌控教学的重难点,把握考点。其次研究学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他们树立自信,让学习成为比较快乐的事情。

(2)形成一套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预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法,提高效率。学校要求教师备课要针对学情的把握要有前后测的体现(课上当堂检测,保证课课清)。测试目的是让一节课40分钟教的实实在在,学的实实在在。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争取做到课课清。在研究的过程中,语文、英语学科能够结合不同年级的学情分析,形成了一套培养学生预习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更好的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重点的听课的一种思维习惯。如:低年级的老师,设计了表格,教学生方法。中年级的老师重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高年级老师则根据测试题中的题型设计预习体系,全面有效地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再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课上进行学习。这样一套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预习方案,大大提高了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为提高课堂的效果做了前期准备。

(3)随时抓住课堂的生成,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自从开展课题实践以来,老师们重新认识学生角色及地位,重新认识教师角色及地位,真正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体验与感悟、探究与创造、交流与交融。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更是多元的,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教学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再加上学生各不相同的个性,所以常常会在课堂教学中随机造就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而在这些生成性问题中,有的对教学会起到积极作用——赋予教学意外的“惊喜”,教师应及时开发、利用,使之上升为教学“资源”;而有些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起着消极作用——造成教学意外“事故”,教师应及时抛弃、转化,使之不演变成教学“垃圾”。通过几节研究课我们惊喜地发现老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给学生留足空间,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在校本培训中,突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质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培训,利用学科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研讨、交流;我们坚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时向课题组成员推荐学习内容。通过讲座、观摩教学案例、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使教师明确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要求,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和新课程实验的自觉性。如每学期每位教师上好了一节评优课,上交一份教学反思、一份教学教案等,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

3.针对学生能力水平,分层管理学生,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能够有所关注,由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学困生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为三层:优秀层、一般层和学困层。

对于优秀和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逐层制定出计划,提出预期目标。而对于学困生,要形成案例逐个对其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方面和接受能力方面进行分析。要详细描述出学困生的现状,制定帮教计划,以及预期目标,然后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学校。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实行“一帮一”的帮困方法。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落实情况,学校会针对“帮教”计划和学困生单元测试情况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校建立正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制度,要求教师将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争取学困生转化工作有一定起色。

篇6:开展学情调查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刘艳,王凌 录入时间:2010-10-26

摘 要: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教学有效的立足点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找准“最近发展区”的直接途径是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学情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合理选择学习方式以及有效设计练习。

关键词:有效 学情 教学 学习方式 练习设计

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其核心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而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找准“最近发展区”的直接途径是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在学习时的个性差异,包括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如何进行学情调查?我们是在课前随机选择学生6~8人(以中等生为主),请他们尝试解答即将学习的新的数学问题,整个过程教师不给予任何指导,最后通过访谈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通过调查可了解学生对与新知紧密联系的旧知掌握情况如何,有没有遗忘,学生对某一新问题的反应如何,会用怎样的思维方式解决,存在哪些困难,等等。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那么教学很有可能事倍功半。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备课时才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针对性强、教学方法选择适当,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通过学情调查,合理制定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教学的归宿,还是衡量、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是否达成目标。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过高,难以通过教学达到;目标过低,教学失去意义。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若遇到新问题,他们有时也能想办法解决,甚至有的内容在教师还没教时,学生已经会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否仍然按部就班,把学生已会的知识再讲一遍?是否让学生懂了装不懂,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兴致索然地上完一节课?倘若无视这些学情,教学就不可能有效。我们可以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以此为据,指导我们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切实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课前进行学情调查,内容如下:

第1题学生都会计算,并且方法不尽相同;第2题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十位上漏加个位进上来的“1”;第3题学生都是先算出书包与彩笔的总钱数,再和70比较,最后得出答案。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但由于缺乏用估算检验口算结果的意识,因此容易出现进位上的错误,并且学生解决问题多是用精算的方法,很少自觉使用估算。针对此情况,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2.能根据实际情境,联系生活经验,合理地选择精算或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围绕着正确口算和培养估算意识这两个目标而展开。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而学情分析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更像一件华丽的摆设,没有起点的教学也将失去终点。从我们学情调查及实际教学的情况看来,学生的认知起点是高于教材的。试想,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情,无视学生已有的能力,那么学生在课上进行的多是无效劳动,进步与发展从何而来?教学又谈何有效?可见,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学生学习新知时存在的问题,才能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通过学情调查,把握好重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当学生的作业错误率较高时,教师经常会反思,认为原因是自己这部分教学内容没讲透。其实,“没讲透”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并有效地进行突破,从而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学重难点如何确定?它不仅要依据教学目标,还要依据学生实际.教学重难点尤其是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新知时容易出现的困难,把握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除后有余数)》一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估算帮助学生理解先用百位上的数去除,得到的商表示几个百,写在百位上;接下来让学生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至此,完成后面的计算。

课前我们做了学情调查,在班级中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几名,尝试计算753÷3,典型情况如下:

不难发现,学生都知道从最高位算起,百位上商2,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但接下来的计算,学生的旧知对新知的负迁移表现了出来,即首位得出商后,将后面数位上的数移下来。我们原先认为顺其自然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反而成为难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是通过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如果按教材上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自己完成,那结果可想而知。正确认识到学生的难点后,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

课上教学例题986÷2,百位商4后,教师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竖式,而是让学生结合方块图进行小组讨论:先分整百,分完后还剩1个百,接下来怎么办?学生借助学具明白下面该分18条,分完后再分6个,即百位除完除十位,十位除完除个位,一位一位地去除。接着请一人上黑板板演,明确百位除完后有剩余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移下来就可以了,再让学生完成剩下的计算。

课堂教学要达成目标,就需要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难点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急于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节课中教师通过提问、借助学具、小组讨论等方式,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可见,以学生为本,把握好重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若课前不进行学情调查,不了解学生的难处,课上又怎能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真正急学生之所急才能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通过学情调查,合理选择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费时较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吸取更多的知识,但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内容与原认知结构具有联系,二是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心向。如果两个条件具备,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是有效的。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采取何种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主体的认知水平来选择。如果学生具备自主探索的能力,那么教师就可以选择发现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反之,教师则应选择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课前的学情调查反映出来。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课前我们对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尝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写出思考过程。结果发现,所有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大多采用通分或化成小数的方法,个别认知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写出了多种比较方法。因此,课堂上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适时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数学教学活动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学生的初始学习状态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方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四、通过学情调查,精心设计练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的练习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进行设计。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我们在课前进行的学情调查内容如下:

第1题学生都能计算出平均成绩是92分,但没有出现移多补少的方法。第2题多数人说有危险,少数人认为没有危险但说不清理由。通过学情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只会求平均数,但对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对极端数据缺乏认识。练习设计中可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同时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我们的练习教学过程如下──

师:公园里有5个平均年龄是10岁的人,猜猜看他们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生:都是10岁。

师:会出现这5个人都超过10岁或都小于10岁的情况吗?为什么? 生:不会。10应该比最小的年龄大,比最大的年龄小。师:你能写出这5个人可能的年龄吗?

生:11岁、11岁、10岁、9岁、9岁。(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师:这5个人一定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吗? 生:可能有一个大人,其他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师:为什么其中一个是大人,其他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呢?

生:大人的年龄比10大得多,一定要把多的补给特别小的孩子才行。

教师出示一个阿姨带4个小朋友的年龄,分别是30岁、5岁、5岁、5岁、5岁。提问:可能是这样的5个人吗?

学生算一算确认。

师:如果5人中有3人是10岁,其他两人可能是多少岁?

生:可能一个9岁,一个11岁;也可能一个8岁,一个12岁;也可能一个7岁,一个13岁„„

师:另外两个人不一定也是10岁,但是──

生:如果有一个超过10岁的话,就必定有一个人是小于10岁,他们的年龄加起来一定要是20岁。

这道题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仔细分析这道题,开始的问题突出强调平均数的意义,明确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接着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突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最后拓展到用平均数反过来求总数的计算。可以说,这一道题的练习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学情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更加深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学情设计教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取得进步和发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篇7:拼音教学的学情分析

一 拼音教学中的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的客观规律分析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因此,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就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2.学生的方言差异分析

能准确地认读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这是小学阶段拼音学习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可是对于非北方方言区的孩子来说,要完全达到这样的目标并非易事。本方言区的语音和普通话语音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学生受方言的影响,在拼音学习中会产生很多特有的语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低段的语文老师,特别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能结合拼音和方言的发音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发音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因受已有发音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发音不规范问题,学会正确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方法,形成准确的普通话语音。3.拼音教学的问题分析

留意当前的低年级拼音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较多关注的是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情趣,拼音学习以学生在游戏中的反复模仿、反复跟读为主,而忽略了发音方法和要领地有效指导,有的老师还害怕因发音方法的指导削弱了教学的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这样导致我们的拼音教学中的许多操作与学习内容不符,学生在反复模仿中强化了对字型的认识而忽视了发音的准确性,使学生的发音存在不少不规范的问题,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我在拼音教学实践中,反思了拼音教学中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存在的发音指导不到位、学生的不规范发音获得反复强化等现象,关注了在拼音学习中普遍存在又极易被老师们忽视的声、韵、调的语音不规范问题,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二 根据学情分析开展拼音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兴趣。当一个新的事物提在孩子们面前时,求学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兴趣。但他们对已熟悉的字母就不会很有兴趣去研究探索。我们如何在孩子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激发他们新的学习热情呢?可以让孩子去体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认识,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们一个问题(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的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例如,我们在教学a o e i u ü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图编儿歌体验发音的方法。当然,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做个示范,讲清一些编写要领,让学生在本来感觉到没什么可学时,接受新的挑战。2.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拼音的部件的字形时,我们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部件相似之处外,还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实际生活中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

3.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内心感受。

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万物。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情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把它有机的与学习汉语拼音联系起来。学生在看图学拼音说话中,由一个词发展到一个短语,由一个短语发展到一个长句,由一个长句发展到一个句群。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法,并乐于和人交流的培养。虽然这个要求在阅读目标中出现,但我们在看图学拼音时,就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学生们在看第1幅图时,还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他们只知道看图后觉得图画得美,心里高兴。随着每篇看图说感受的强化训练,他们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看第2课中的情境图时,他们会说,农家的小院真干净呀!看第3课的情境图时,他们有的说,我觉得这一家好幸福呀!有的说我真羡慕这一家。真快乐。要是我的爸爸、妈妈不离婚,该多好啊!看第5课的情境图时,他们说,我觉得人与自然、动物在一起简直太完美了!孩子们由不会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到会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由不会怎样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到用规范、流利的语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速度是非常之快,训练也是初见成效的。由此,我感受到情境图在这个训练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把形象生动的信息画面传到学生大脑中,形成初象,使他们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心充满感受,从而激发出孩子们对自然世界,人类诸方面的关心!4.找出合作点,初建合作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拼音教学中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只不过要找准合作点,教会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同时注意合作人数以2—4人为易。

另外,在教学汉语拼音复习一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游戏中实践,在实践中复习音节。

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既凭图明白了字义和短文的意思,又在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读文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掌握了独体字、认识了见面字。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一种教、学关系,生活关系。此有益于师生思想交流、阅读优化、砥砺创新及身心持续发展。人人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人人求同存异、和勉共进。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一切目标皆有可能。

在教学中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 “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

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不同形状的卡片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 dié fēi jī 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

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

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我会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老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

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如第10课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的:

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

2、“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

3、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

4、扩展活动中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爱吃些什么。

5、独体字“小”“鱼”“牛”的字形识记。

篇8:学情分析:找出教学的有效切入口

笔者认为, 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应该分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二是学生的潜在状态分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的生成。结合两方面的学情分析, 可以让我们更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 合理预测学生可能的发展, 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因此, 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开始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 以期能更好地认识学生, 更好地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精心备课, 把握学生起点

我们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 现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课堂上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也许会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问题解决。我们常常能遇到某些课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似乎都懂了, 如果教师不能在备课时深入分析学情, 一节课的时间就会在生拉硬扯中结束了。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之前, 我在备课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对于圆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掌握这些方面, 因此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是这样的———

一、源自生活, 引入知识

师:今天老师先带大家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课件出示一组有关圆的图片)

师:看了这组图片, 大家有什么感受?

二、提出观点, 引发思考

1. 直观上进行认识。

2. 结构上进行学习。

三、巩固练习, 深化内知

1. 按规定画圆。

2. 判断。

3. 填表 (有关圆的半径和直径关系计算) 。

经过第一次尝试教学, 我发现在课堂上, 学生基本还是在跟着老师的步骤学习, 对学习的圆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 在练习巩固中个别学生觉得比较简单, 开始分散注意力。根据这样的教学情况, 课后我在另一个班级开展了有关问题的课前调查, 结果发现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老师认为的知识点是有很大不同的。从学生收起来的调查表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怎样形成的圆, 以及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结合学生的这些需要, 我又重新设计教案———

一、教学圆各部分名称

1.游戏引入, 认识圆心、圆上。

师: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是300米, 你能找到他家的位置吗?

师:看来, 根据同学的发言, 我们发现:以学校为中心, 向任何方向延伸3厘米处都可能是小明的家。

投影演示:“直尺”的0刻度对准学校, 不断转动直尺, 可以看出小明的家就会形成一个 (圆) !

2.尝试画圆, 认识半径、直径。

师:看来大家都认识圆, 那你会画圆吗?用圆规怎么画圆?你能自己画一个吗?你能在图中找出表示圆规两脚间距离的线段吗?

师:对于半径, 你认为它有什么特点?与你的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下, 记录在“我们的发现 (1) ”中。对于直径, 你又有哪些认识?……

二、联系实际生活, 解释生活现象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 其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圆或者是圆形的物品, 你能举例说说吗?

2.师:你能解释下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形的吗?椭圆的、方形的为什么不行?

3.师:你知道窨井盖为什么大部分都做成圆形的吗?

4. 师:足球场上的中圈是一个圆, 你知道这个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在新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圆, 在交流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圆的认识。导入环节中学生对形成的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对圆产生出极大的兴趣;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时, 学生争先上前向大家介绍自己课前预习的成果, 在心理上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联系实际解释生活现象中, 学生一开始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但是当思考了几个问题后, 马上点燃了他们的思维火花, 人人都尝试用自己的想法去解释生活现象。

三、灵活授课, 发掘学生优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除了课前备课需要进行学情分析, 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更应该要有能力去进行学情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分析需要教师有极好的掌控能力, 能及时发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况, 及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 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取得更多的收获和进步。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时, 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周长都是37.68cm的正方形和圆, 谁的面积大一些?在进行这题练习时, 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 简要说说猜测的理由。学生往往能够猜测, 但是理由却说不上来。通过猜测大小, 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 因为说不上来理由, 就更会有一种想通过计算来找出结论的需要。这时当我宣布开始计算时, 学生都尽情投入到计算中去, 就连班上最调皮的学生都在认真计算。通过计算, 学生能够找出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 圆的面积比正方形大。

这时, 我鼓励学生能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学生小雨说:“是不是无论周长是多少, 只要周长相等, 圆的面积就一定比正方形的面积大?”其余学生都纷纷表示也有这个想法。我顺势引导:“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有学生就说可以举更多的例子来计算证明。我说:“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方法, 那你准备举怎样的例子来证明?举出的例子的数据应该怎样选择?”通过这样的引导, 让学生感受到如果要计算圆的面积方便, 周长的长度应该是3.14的倍数。所以在学生举出的例子中我又选择了周长是12.56cm和50.24cm这两个例子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通过计算, 学生发现的确符合刚才的猜想, 也就能发现刚才小雨所说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时小洁举手说:“是不是可以这样看, 脸圆的人看上去就比脸方的人脸大。”顿时, 班级中的气氛活跃很多, 很多学生都在比较谁的脸大。我先肯定可以这样想, 但是不科学, 如果要知道怎样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课后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课外阅读和思考。

在进行练习课的教学时, 课堂的氛围往往是比较平淡的, 学得好的学生与学得差的学生往往是不同的感受在进行练习。因此需要教师在达到练习目的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活跃课堂的练习氛围, 同时又能及时引导好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让个体差异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收获。

四、课后延伸, 开拓学生视野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课后的学习是无限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通过课后的延伸, 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 学生在课后应该如何延伸, 如何拓展, 又是摆在现实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我又进行了如下的几点思考和实践。

1. 注重兴趣培养, 提高自学能力。

教师要分析哪些知识是学生感兴趣的, 而又能在课后的时间中可以自学获取的。如学习了“圆的认识”、“倒数的认识”、“因数和倍数”等这样的概念性知识后, 结合书本的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有关资料, 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展学习, 再以数学日记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那么学生会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积累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慢慢地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2. 重视学生差异, 有效分层延伸。

对于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 在课后也应该开展类似的延伸, 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在简便计算的学习中, 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他们简便计算的能力, 因此在课后, 我经常鼓励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出题,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计题目。在这样的互帮互助的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团结互助的学习风气。

上一篇:学习物理学概论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