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2024-04-11

鼓励高校教师创业(精选8篇)

篇1: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在成都各处的高等学校、学院、研究所等是人才济济,怎么样去调动他们地积极性,让他们在教书育人、做研究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些创新的服务、技术方面的指导或更加好就是能自主地创业。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社会生产资源,来为社会解决一些问题,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从成都市科技局方面获悉,成都将要新增对科学技术人才创新创业的资助,鼓励更多更好的高校教师从学校走出来,迈向社会,到这个更大的舞台去创业当老板。他们说,凡是在成都高校的教师在成都创立企业的,只要是符合一些条件的,政府就将给予最高高达一百万元的经费给予支持。这是我们成都市首次针对高层次人才、高校人才创新创业的一项专门资助方案,目前项目申报已经在开始进行之中。

对高校人才资助的对象有两大类,第一是创业资助,将一次性给予20万元经费的资助;第二是创新服务资助,将一次性给予10万元经费资助。如果是进入国家“千人计划”、四川省“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将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研发经费资助。

篇2: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2005年上海高校共有毕业生11.7万人,比2004年增加1.7万名。不少高校运用校园网络和报告会,及时介绍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人才需求信息,让应届毕业生了解西部。

为了给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各高校纷纷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上海交通大学实施“交大学子西进工程”,专门设立奖学金,对于到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毕业生,给予2000元至10000元的奖励,特殊情况的学校将追加奖励至30000元。同时,学校还设立西部学子联系卡,选择优秀教师定期与这些学生联系,关心他们在西部地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许多高校精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毕业生各自的专业特长,开展支教、支医、支农活动。复旦大学明确规定,对于报名去西部参加锻炼的优秀学生,将优先推荐他们参加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对于已获取该校就读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如果在服务期间表现特别优秀者,返校后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在一级学科内调换相关专业,或在符合条件情况下优先考虑硕博联读;本科生服务期满后,参加报考研究生,服务一年的成绩加15分录取,服务二年的成绩加30分录取;对借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给予奖励贴息。(刘军)

篇3: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作为中央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施政纲领———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蕴含的一个关键数字引人注目———“1 000 万人以上”,它是指城镇新增就业1 000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今年高校毕业生为749 万人,为历史最高。可以看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单靠政府、社会力量解决就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高校毕业生自身出发,转变落后就业观念,树立创业观,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为此政府倡导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创业中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2]。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1.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确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在长期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根深蒂固、落后的就业观已经发生变化。所谓先就业后择业是指为了生存,先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之后,到那时再去寻找自己的理想职位,最终可以顺利“就业”。(2)薪酬选择逐步合理,高薪观淡化。在实行大学扩招前,每一位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在精英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对薪酬有了一个高的预期。然而,随着大众化教育推行,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屡创历史新高,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其逐步放弃传统高薪观,薪酬预期逐步趋于合理。(3)更加注重个人发展。过去,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主要考虑综合素质提高和就业能力提升,缺乏长远眼光。随着就业环境不断变化,大学生逐步调整就业期望,将公司前景和个人发展机会放在首位,不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

2.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虽然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总体上已经倾向于理性化和务实化,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观正处于转型期,加之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就业观还存在各种不合理性,暴露出了以下一些问题[3]。(1)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就业理想功利化。相对于东中部和国企等对人才需求的饱和,西部和基层更需要人才,国家出台各种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前往西部和基层就业和服务,但是多数大学生仍然受到经济利益驱使,宁愿北漂,也不愿支援西部,服务基层,这说明就业理想功利化,社会服务意识不强。(2)缺乏具体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目标不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机会少,缺乏经验,不能认清自己的能力兴趣,所以大学期间无法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应的,当他们面临就业时,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很迷茫,缺乏准确目标定位。(3)缺乏必要职业素养,不忠于企业。近几年,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有些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违背诚信就业、法律观念,无视“双向选择”的对等性和就业协议的制约性,随意违约,缺乏必要职业素养,不忠于企业,导致就业违约率越来越高。

二、鼓励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教育部通知要求,各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高校应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原则上都要向学生开放。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同时要求,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及时更新、按时报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率造假。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9 月份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12 月底面向社会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4]。

2.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政府投资基地回报社会的方式可通过校政联合建设创业基地,一方面高校在创业项目方面起引导作用,帮助其适应当地环境,促进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在学生创业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包括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助其顺利创业。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企业家可到高校为学生创业进行讲解,引入真实的企业创业项目,让创业型导师带领学生承担经营项目,通过这种实践方式,创业学生可以熟悉企业运营相关流程,提高创业素质。

3.建设高水平、专业型创业指导师资团队。从校内选拔具有企业经营经验、企业管理方面知识、热情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教师作为创业指导教师,为调动这些教师指导创业的积极性,学校须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支持。为提高教师创业指导能力,学校须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切身参与企业经营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师创业实践能力。高校要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等担任兼职导师,组成大学生创业导师团,对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

4.鼓励教师依托专业带领学生创业。允许教师利用专业优势到大学生创业基地创办企业,采用股份制方式联合创业学生建立实体公司;或者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在创业基地建立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共同经营,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实践成果。为便利教师与学生联合创业,学校可对其提供资金扶持,给予场地和租金、设备租赁优惠,减免教师课时和科研任务。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重要的途径在于大学毕业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积极创业观,在创业中就业,通过政府、高校、企业来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这是落实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就业观念,创业,就业,高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杨东平,黄胜利,邓峰试读.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盘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关键数字[EB/OL].人民网,2015-03-17.

[3]武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危机原因与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0,(1).

篇4: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创业指导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47-02

1.高校大学生创业及指导教师概述

1.1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

在2012年以来,国家相应出台了诸多利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促进大学生的整体发展。

1.2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

在创业教育活动和相应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有着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创业活动有着一定的了解,能够在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的整体内容和流程,能够减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失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整体质量。

2.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创业指导教师中缺少专职教师

我国目前高校的人才进行创业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专职指导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从其他学院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调任而来的。学校的普通教师政工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都转行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中来,虽然这样增加了创业指导教师的数量,但是由于他们的创业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不能够在进行创业指导过程中达到很好的效果。

2.2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我国目前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因此高校相应的创业指导教师较少,高校并没有为创业指导教师设立专门的岗位。教师数量的缺少导致很多高校在开展相应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指导的过程中,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学校创业活动缺少,不能够提升学校创业的整体质量。

2.3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缺乏经验

我国高校很多创业教育和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经验,在开展指导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创业活动和创新活动进行指导,这导致在指导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能学到理论知识对于创业实践活动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仍然无法提升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2.4创业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我国高校并未针对创业指导教师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很多高校在设立创业指导教师岗位的过程中对于创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因此,创业指导教师并没有自身的考核机制,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并没有按照自身的教学成果和效果得到相应的收益。

3.加强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1重视高校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要想提升高校创业整体水平就要重视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央和地方的各个部门应当加大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经费投入,要让这些资金投入能够真正用在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建设工作中。要对政治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创业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整体质量。

3.2加强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考核机制建设

要想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就要加强高校指导教师考核机制的建设,由于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形式和高校的其他教师不同,因此应当针对创业教师的特点设立相应的考核方案,应当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全程创业指导教师的考核周期,同时要能够对创业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指导质量进行相应的考核工作,在创业指导教师中形成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3.3拓展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师资来源

要想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提升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整体质量就要拓展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师资来源。学校要能够为创业指导教师设立专门的岗位,同时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

3.4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大学生创业和企业是分不开的,大学生在开展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能够找到医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整体的装卸流程,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因此应当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让企业中的相应管理人员到大学担任创业指导教师,建立长效的创业教师培训体制。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创业指导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少专职教师、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指导教师缺乏经验。因此,要想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就要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拓展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师资的来源,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创业指导教师考核和激励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质量,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篇5: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1、税收优惠: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2、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对毕业2年内,自愿到广西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个人可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申请最高单笔不超过1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贷款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申请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中央财政据实全额贴息。

3、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4、享受培训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参加创业和技能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以及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5、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6、免费创业服务: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优惠政策

(一)就业见习

1、什么是就业见习?

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参加的就业实践训练。

2、参加就业见习的条件?

(1)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区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广西籍应届毕业生;

(3)择业期内未就业的广西籍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指毕业之日起两年内暂未落实就业岗位毕业生。时间从毕业证上注明的发证时间算起。

3、如何参加就业见习?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向社会公开发布就业见习信息,公布见习单位名单、岗位数量、期限、人员要求等有关内容,或者组织开展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活动,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见习单位对接。

4、就业见习期间可享受哪些政策和服务?

(1)获得就业见习生活补助;每人每月650元;

(2)免费办理人事代理;

(3)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就业见习基地必须在就业见习人员报到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为就业见习人员购买不少于15天的意外伤害保险经费的意外伤害保险;

(4)见习期满未被录用可继续享受就业指导与服务。

5、就业见习期限有多长?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限一般为3-6个月。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结束后,见习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鉴定,出具见习证明,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选用见习高校毕业生的依据之一。在见习期间,由习单位正式录(聘)用的,在该单位的见习期可以作为工龄计算。

(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1、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高级技能人才及实用型人才却远未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通过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在毕业前在职业技能上拥有一技之长,有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2、如何申请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可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了解职业培训开展情况,选择适宜的培训项目参加,培训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职业培训工作主要由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技工院校承担或企业所属培训机构承担。

3、职业技能培训的条件和补贴标准是什么?

申领条件: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毕业时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补贴标准:A类职业(工种)为每人次1500元。

B类职业(工种)为每人次1200元。

C类职业(工种)为每人次900元。

注:培训对象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6个月内实现就业或创业的,按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6个月内没有实现就业或创业的,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补贴标准的80%给予补贴。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补贴标准的60%给予补贴。

4、如何申领补贴:

个人申领:由个人先行付费,在培训合格后6个月内直接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培训补贴。申请补贴时提交以下材料:

(1)职业培训补贴个人申请表;(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3)《毕业证》或学校的有关证明;(4)职业资格证书或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5)劳动合同、就业协议、营业执照或其他就业创业证明材料;(6)定点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

培训机构代为申领: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培训补贴标准内费用的,本人可向定点培训机构提出代垫培训费用申请,并与定点培训机构签订垫支培训费用和代为申请培训补贴协议书。培训结束后,由定点培训机构向当地人社部门申领相应的培训补贴。

5、技能鉴定补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贴标准为:200—400元/人(视不同职业工种而定)。

(三)创业培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同意制定的,结合本地实际的创业培训模式,如“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高校毕业生可选择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并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以提高创业能力,并且由定点创业培训机构组织实施。

创业培训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次1300元。1年内实现创业的,按照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1年内没有实现创业的,按补贴标准的60%给予补贴。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1、高校毕业生可参加哪些服务基层项目?

广西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活动、教师特设岗位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一系列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工作。俗称“四项目”。

“三支一扶”:是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为2年。招募对象主要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

教师特设岗位:是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特岗教师聘期3年。招募对象主要为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择业期内未就业的毕业生。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即“大学生村官”:是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工作期限为2-3年。选聘对象主要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西部志愿者:指招募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2、服务期满后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公务员招录优惠:每年拿出公务员考录计划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且考核称职(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即“四项目”)人员。(2)事业单位招聘优惠:鼓励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各基层就业项目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的空岗,可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起,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同时,在桂林服务期满或服务时间满一年以上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参加桂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成绩加5分。(3)考学升学优惠: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4)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政策:参加各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5)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6)其他: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年限可计算工龄。服务期满到企业就业的,按照规定转接社会保险关系。

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1、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

(1)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向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就业失业登记、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岗位对接等公共就业服务;(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3)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2、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制度

(1)什么是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是指家庭困难并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

(2)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哪些就业援助政策?

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政府就业援助体系,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见习、职业培训等就业援助政策,并按规定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1、公益性岗位安置: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扶持或开发、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可参加公益性岗位应聘,实现就业后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2、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经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后灵活就业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的66%。

五、全面推进《就业失业登记证》制度

1、为什么需要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为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办理就业登记,并按规定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并纳入户籍所在地失业人员统一管理,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高校毕业生凭所持有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按相关规定享受就业专项补贴、税费减免和小额免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2、《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流程?

(1)桂林市户籍高校毕业生,可到户籍所辖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申请办理,由所辖城区就业服务中心核发;(2)非桂林市户籍高校毕业生,根据就业、失业情况到市、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3)非桂林市户籍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在我市自主创业的,可凭《高校毕业自主创业证》,到创业地所辖城区就业服务中心申请办理。

六、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如何办理档案及人事代理业务?

1、高校毕业生离校后档案如何管理?

(1)高校毕业生到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3)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4)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5)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7)高校毕业生离校时没有就业的,档案可由学校统一发回原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档案不允许个人保存。(8)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2、高校毕业生如何办理人事代理

高校毕业生可委托档案所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下列人事代理:(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2)因私出国政审;(3)在规定的范围内申报或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5)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手续;(6其他人事代理事项。

篇6: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发布时间:2014-06-12来源:作者: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各地区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

3.继续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4.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

5.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二、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

3.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4.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的,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三、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1.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

2.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

3.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4.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5.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商登记、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出资方式,简化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6.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

7.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按规定落实好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8.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9.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

10.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高校毕业生创业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本着风险可控和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降低贷款门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贷款审批效率。通过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多途径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反担保难问题,切实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

11.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12.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积极作用,推动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设立重点面向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创业投资企业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要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2.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密切协作,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切实保证服务不断线。教育部门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信息及时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

3.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要及时主动与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摸清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

4.各地区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意愿及需求,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升就业见习质量,确保凡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见习机会。要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5.各地区要继续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要提升改造一批适应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要选择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2.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招聘信息全国联网,更多开展网络招聘,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3.积极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特别是要让高校毕业生知晓获取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的渠道。

4.精心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和每季度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等专项服务活动,搭建供需信息平台,积极促进对接。

5.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积极聘请专家学者、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担任就业导师。

6.各地区、各高校要将零就业家庭、优抚对象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等

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帮扶。

7.要在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内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全部发放到位,求职补贴标准较低的要适当调高标准。

8.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招录残疾高校毕业生。

9.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最长不超过2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六、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公平。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

2.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报名时间不少于7天;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明确监督渠道,公示期不少于7天。

3.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和虚假招聘,依法纠正性别、民族等就业歧视现象。加大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4.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省会及以下城市要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简化有关手续,应届毕业生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聘用)合同办理落户手续;非应届毕业生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篇7: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记者8月5日从江苏省昆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昆山市高校毕业生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昆山市境外高校实习生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近日出台,大力度鼓励台湾高校毕业生到昆山就业创业。

《昆山市高校毕业生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在昆山市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台湾应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台湾大学排名前10名的本科生可享受每人一次性1.5万元、1万元、0.5万元补贴。

《昆山市境外高校实习生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台湾大学排名前20名的在校学生在昆山市企业实习,可享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3000元/人/月标准的补贴。

来自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高麒钧和淡江大学的陈宥瑾,今年暑假第一次来到昆山。他们表示,未来如果有机会,会优先考虑来昆山发展,“希望昆山可以与我们的`青春共同起航。”

昆山市台协青年会会长陈语欢说,新政对台湾青年人才具有很切实的吸引力,相信台湾青年将在昆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 福建出台政策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 中国中高级人才需求旺盛 优惠措施纷纷出台

★ 北京市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鼓励政策

★ 温州出台意见 高校毕业生可“零首付”创业

★ 云南异地高考方案将上报教育部 拟下月出台

篇8: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1.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 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 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各地区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

3.继续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 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 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4.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申报相应职称时, 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

5.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 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 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二、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2〕14号) , 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 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

3.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 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并享受财政贴息。

4.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的, 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物价水平, 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三、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1.2014年至2017年,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提升创业能力, 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

2.各地要采取措施, 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

3.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 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 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4.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5.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商登记、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出资方式, 简化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6.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

7.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 按规定落实好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8.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 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9.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符合条件的, 可享受现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

10.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高校毕业生创业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本着风险可控和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 降低贷款门槛, 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提升贷款审批效率。通过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 多途径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反担保难问题, 切实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

11.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 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12.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积极作用, 推动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重点面向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 符合条件的, 可享受创业投资企业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1.各地区要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 采取有效措施, 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2.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密切协作, 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 切实保证服务不断线。教育部门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信息及时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 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

3.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要及时主动与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 摸清就业需求, 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 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

4.各地区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意愿及需求, 扩大就业见习规模, 提升就业见习质量, 确保凡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见习机会。要根据当地物价水平, 适当提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 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5.各地区要继续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 创新职业培训课程, 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 要提升改造一批适应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 要选择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 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 创新服务方式, 改进服务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2.加强网络信息服务, 建立健全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加快招聘信息全国联网, 更多开展网络招聘, 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高校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3.积极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 为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 特别是要让高校毕业生知晓获取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的渠道。

4.精心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和每季度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等专项服务活动, 搭建供需信息平台, 积极促进对接。

5.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 积极聘请专家学者、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担任就业导师。

6.各地区、各高校要将零就业家庭、优抚对象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帮扶。

7.要在高校毕业生离校前, 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全部发放到位, 求职补贴标准较低的要适当调高标准。

8.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将残疾高校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招录残疾高校毕业生。

9.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 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 最长不超过2年, 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六、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政策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 促进就业公平。用人单位招聘不得设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条件, 不得将院校作为限制性条件。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

2.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 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 要实行公开招聘, 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 报名时间不少于7天;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 明确监督渠道, 公示期不少于7天。

3.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中介和虚假招聘, 依法纠正性别、民族等就业歧视现象。加大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 及时予以查处, 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4.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消除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省会及以下城市要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 简化有关手续, 应届毕业生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 (聘用) 合同办理落户手续;非应届毕业生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 (聘用) 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上一篇:石人乡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下一篇:李井山书法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