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 艺术地批评

2024-05-05

批评的艺术 艺术地批评(精选6篇)

篇1:批评的艺术 艺术地批评

批评的艺术 艺术的批评

周家村小学张越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是教师指出学生错误、促其积极纠正的有效教育方式,也是教师搞好班级工作、抓好学校常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提起批评,也许更多人的理解是“挑刺”。毛泽东深明批评三昧,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包含一定的“治病救人”的性质――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同步成长。在班级管理中,批评和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常用的一种手段,而且,批评和表扬经常是结伴而行。虽说近几年,因教师批评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出走、弃学甚至自杀等过激事件时有发生,致使部分教师不再敢使用批评这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些过激事件的发生,应该说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学生自身心理不健康、忍受挫折能力低下、家庭的过渡保护和社会不良影响等,但也与教师的批评方法不当、滥用批评、不讲求批评艺术有关。因此,作为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在日常教学中讲究批评艺术和批评技巧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怎样批评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呢?才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呢?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这里的批评是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是教育者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对自身、对班级、对学校乃至对社会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有意识地加以改正。很明显,这种方法、手段必须要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明

确的教育目的,批评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试想,如果教师是把学生当作出气筒,不分青红皂白,严厉训斥,以发泄自己在工作中、生活中的怨气、不满,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甚至大打出手,这些做法,不但对学生改正缺点、错误无益,反而容易导致学生的怨恨心理、逆反心理,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教育者应该时刻铭记:批评只是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的;批评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认清自己的缺点、错误,并有意识地加以改正,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二、讲求批评的方法。

1、关怀批评

当学生有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单刀直入地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首先对学生进行关怀,使之在感受爱心的同时受到教育。例如一位学生在课间打闹时摔伤了,教师就不要急于批评学生不遵守学校日常规范,而是应该关心学生的伤势,严重的立即去医院,以免延误病情。教师不用多说话,学生就会在爱心的感激下,自觉认识到错误。再经过教师的耐心说服,相信那位学生一定会慢慢改正自己的错误。

2、微笑批评

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该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地进行教育,这样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不安,使批评教育更好、更有效地进行。例如一位学生不讲卫生、随地吐痰,教师不要急于马上批评,而是可以面带微笑地询问他:“痰里面有哪些成分?”“随地吐痰有什么坏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那我们的地球会成什么样子?”等等,教师只要点到为止,心照不宣,使学生明白教师与之谈话的目的,从而达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效果。

3、暗示批评

当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时,教师可以不直接指出错误,而是利用眼神、手势等进行提醒和暗示,让学生心领神会地接受批评。例如一位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开小差,教师不要放下课本、立即训斥,而是可以通过眼神或手势,提醒和暗示那位学生。当那位学生感到老师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自己,自己也会觉得羞涩和惭愧,并且马上改正错误。这样教师不费吹灰之力对那位学生进行了批评,而且也能保证课堂秩序正常地进行。

4、渐进批评

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犯了错误,教师都不要急于一股脑儿把批评的信息全部传给学生,使他们感到巨大的恐惧和压力,特别是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要注意批评的层次和角度,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例如一位学生在课外犯了错误,教师不要马上在课堂上大声宣布、点名批评,而是应该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含蓄婉转地可以通过举例、听说某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那位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倾听其他学生对这件事的评说,达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而且也借此影响、教育了全体学生。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说表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可以不选择场合,不注重方式,那么批评则完全不同,除了讲求方法之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要就事论事。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还是有所认识的,犯错误不过是由于缺乏自控力、意志力等,对这类错误,教师要就事论事,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不能纠缠老账,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已对他丧失信心,否则,批评会失去应有的效果。

2、要注意场合,要给学生留“面子”。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丝毫不留情面,便在班里公开、严厉、点名批评。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合理,实则效果往往不佳,可能会造成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甚至干脆破罐子破摔等不良结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性格、受挫能力等,选择适当的场合进行批评,其原则是能私下进行的就不公开,能不点名的就不点名,能轻度的就不严厉,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出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这会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要注意语气、态度。有的教师一见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叫过来大声斥责,虽然从主观上讲是为学生好,但这样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内心深处往往不服气。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说话的语气,态度要和缓,语气一般不能过于严厉,要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愿意同你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4、要注意频率。一个教师如果不论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严重程度如何,每次都大发脾气,严厉批评,学生就会习以为常,批评的效果就会趋近于零。因此,教师在运用批评手段时,尤其是严厉的批

评,必须注意频率,决不能乱发脾气。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偶一为之,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其更好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5、要抓住问题的重点。教师批评要批到“点”上,抓住问题的根本,直奔主题,不能泛泛而谈,使学生不得要领;同时,是非观点一定要明确、中肯,既讲正面的合理,也讲反面的不合理,使学生心服口服。总之,教师在运用批评教育手段时,要合理地选择各种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地因时而异,要慎重运用批评,要从保护学生的自尊、人格,要从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要讲求批评的艺术,只有这样,批评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教师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只要灵活处理、综合运用,相信一定会熟练自如、得心应手。

批评的艺术 艺术的批评

周家村小学

张越

篇2:批评的艺术 艺术地批评

摘 要: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扶正幼苗修枝剪杈是园艺师的技术,批评孩子帮助其改正缺点则是教师的艺术,让我们的忠言由“逆耳”变为“顺耳”吧。

关键词:艺术 批评 合理 辩解 就事论事 以理服人

如果把赞扬比作阳光,那么批评就是??飨赣辏?滋润着孩子的心田。雨点不大,但恰到好处;倾盆大雨,虽然来得迅猛,却把好的坏的一古脑儿冲走,什么也没留下。要让我们的批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当孩子犯错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地成长。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艺术”地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就事论事,避免以偏概全

1.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使孩子感受到,老师讨厌我的缺点,但却非常喜欢我这个人。这样,孩子才能乐意听取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只要我们细心,总会在孩子一团糟的行为中,找出一个微小的闪光点。比如“今天你学会叠被子了”(但可能弄乱了床单、枕头);“你帮助小朋友捡回了球”(可能原本就是他踢出去的);“你把玩具分给了小朋友”(可能是他已经玩厌的)……所以,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短处不放,只要你把他真正当成一个小孩子,就能原谅他成长中的所有过失,就会为他的点滴进步感到高兴。

2.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这个孩子的弱点和别的孩子的优点作比较;杜绝情绪化的批评。不要翻旧账,不要做人身攻击,避免以偏概全。孩子的信任是一份非常神圣的礼物,如果你使他丧失了对你的信任,就很难获得他的重新认可。

二、以理服人,奖罚并重,避免蛮骂专横

我认为,批评不是乱发脾气,是在沟通对话。打开心灵的窗户,春风化雨,就事论事。不要事无大小不停地指责孩子,否则,他的心灵之窗就会关闭。

1.我认为在批评的同时,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我国有句古语:“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美国人也认为,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错误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错误的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他这个人。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重责其事、轻责其人,使孩子真正了解自己错在哪里,从而进一步检讨自己的错误。“循循善诱,充分说理,是老师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从一个错误再多的孩子身上,也总能找到让我们为他感到自豪的东西。

2.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老师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也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老师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3、重视孩子的辩解。批评孩子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认真听,不插话,不辩解,老师一个劲儿地说、骂,认为这样就是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的好态度。我们不妨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让孩子说一说他的想法,吐一吐他的怨气,了解他对错误的认识程度。“你为什么抢小明的玩具?”“小刚先抢的,我后抢的。”“今天老师说你把金鱼缸的水弄洒了。”“不是的,我想给金鱼换水,丽丽碰了我一下,就洒了。”原来,在孩子的眼里,事情并不象大人想得这么简单,他们更注重过程,更看重自己的感受,更看重别人在这里面的作用。如果不听听孩子的抱怨,我们也许会忽略许多真实的东西。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老师所讲的道理,批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瞅准时机,正面引导,避免当众批评

1.批评要把握好时机,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此,老师在跟孩子讲理时,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他情绪较好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你们又捣乱了”“真烦人,怎么这么多话”“不许搞破坏啦”等责骂声,那肯定是老师在训斥犯错误的孩子。而结果呢,老师满脸怒容,孩子则是满脸恐惧,自信也逐渐消失。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应该是,在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不用冷言恶语刺激孩子,而是加以引导,指明出路,是十分明智的。

3.不要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有的老师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这是极不可取的。老师应当尽量避免在公众场所、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批评孩子。可以当时悄悄地给孩子指出,也可以留待事后耐心对孩子讲清楚。

篇3: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要因人因事而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个性特征都具有差异性,因而,在批评教育时要因人而异。若批评后进生,由于他们自卑心重,自尊心又特强,他们十分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因此,要特别注意教育的时机、场所、氛围及语言的使用等,否则就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把事情闹僵;若批评班干部,要注意维护其在班级中的地位,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使其明白自己的错误;对于那些学习认真,遵守纪律,偶尔出现问题的学生,要予以谅解,这种宽容是最好的批评;对于在活动中犯错误的学生,应先肯定他的长处,肯定他在活动中的作用,然后对他的错误给予批评;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就必须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教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不能姑息迁就。但是必须注意,批评的内容要准确集中;语言要清楚明了;感情要坦诚真挚。总之不能使学生误以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能伤害其自尊和人格,要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二、批评要找准最佳作用点

教师批评学生时,即使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遭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有的老师对此难以理解,甚至恼火。其实,如果老师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懂得批评时要找准最佳作用点,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一般来说,学生犯了错误后,他或多或少都能为自己找点“正当”理由,加上犯了错误后,他的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教师如果找不好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你的批评教育,学生就听不进去,而作用点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作用点选在哪里呢?我认为:应选在学生最易明白自己错的那一点上,这一点不在学生过错的大小上,而在学生能不能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错处,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此时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批评要把握好语气、语速

常常发现一些教师将犯错误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提高嗓门,机关枪似的一句接一句地指责学生,想通过这种盛气凌人的气势来压服学生。其实,这种方法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效果,相反,会让学生瞧不起你、轻看你,因此,批评学生时,语气、语速要把握好,我认为:低沉的语气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使师生都能冷静下来处理问题,放慢语速,能使双方都有思考的余地,教师的用词会更准确、贴切,更能入耳、入心,这样学生才较容易接受。

四、批评要善始善终

由于批评本身的特征,无论哪种形式的批评,在达到一定效果的同时,必然会引起一些负效应,被批评者或多或少会产生些消极情绪。因此,教师要增强批评后续意识,使教育环节完善。批评之后,老师要自我思考一下自己处理得是否得当,还有哪些要完善,然后征询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和学生交谈要真心实意,要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这种交谈,就像画龙点睛一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真爱”,使学生知道自己错误的根源,寻找改正的方法。

严厉批评后要安排其他同学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防止过激行为;批评后要关注其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

批评后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对确实属于自己批评有误或批评过火,要坦诚地表示歉意。但是,批评后一般不要立即找学生解释,也不要一边解释一边否定先前的批评,否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还会有损教师威信的建立,危及以后的教育效果。

篇4:批评的艺术与艺术的批评

不能说“杀狗事件”造就出了世界著名的解剖学家,但至少校长独特的教育方式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批评要讲究艺术。

体验内疚,促其幡然悔悟

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谴责。为了达到批评的力度,批评者往往要促使受批评者因过失产生自责,以找到补过办法。在杀狗事件中,校长并未进行狂风暴雨般的责骂,而是罚麦克劳德画动物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在此过程中让其内心感到内疚,认识到错误。我们的教师在运用批评时,也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产生内疚感,形成自我谴责的意识,并去积极地体验这种感觉,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

宽慰体谅,熨平心灵皱折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见学生犯错误就批得对方狗血淋头,熟不知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责骂更有力量。校长对麦克劳德的捣蛋行为感到十分气愤,但是他认识到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他宽容地对小麦克劳德进行学习性惩罚,给他留下了自省的余地。我们的教师也应在真诚的批评中留给学生“爬起来”的自信和勇气,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而应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去批评。而要把握这一点,需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多摆事实,少加评论,不轻易使用结论性语言。教师在批评前应分清是非,了解学生产生过失的原因,找出促使其醒悟的关键。在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让他放下思想包袱,自觉改正错误,井水保向上的愿望。

第二,要指明方向,让其将功补过。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校长批评麦克劳德,并不只停留在指出杀狗是一个错误的行为,而是根据他对动物内脏好奇的特点,让他对狗的骨骼、内脏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引发了他对科学的极大兴趣。第斯多惠说过:“教师的职责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批评如只停留在使学生认识到错误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辅之以积极的诱导,开发学生某一方面酌潜能,唤起他对美好东西的向往与追求。

第三,因人施教,唤起群体共鸣

在整个杀狗事件中,校长并没有过多责备,而是针对麦克劳德对科学的兴趣进行了引导教育,产生了令人欣慰的效果。批评作为一门艺术,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批评者说些什么(批评的内容),而是取决于批评者怎么说(批评的形式),和在什么场合说(批评的时机)。因此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对症下药,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批评。

篇5:淡淡批评的艺术

广西马山县马山中学 黄大达

批评是老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跟学生交流沟通问题的教育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实质,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建议与批评,从而改正不足之处。为了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我们就得特别注意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方法,就得多讲一些批评的艺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对于“可口”、“甜口”、“爽口”之良药,人们肯定会更加喜欢,所以,我们不妨尽可能的把批评这一味苦口良药变得更加“可口”、“甜口”、“爽口”一些,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教育水平。那么,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应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是要明确批评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错误而进行的,而不同性质的错误与不同的学生,其批评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批评前就要先弄清楚:这个问题是严重的还是不太严重的?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才能根据学生的各种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批评目标,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方法,使得批评工作更加科学化、具体化、实效化。批评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有如下几种:个别提醒或集体提醒,个别告戒或集体告戒,个人惩罚或集体惩罚,一般惩罚或严重惩罚等等,而其目标有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分等等,错误的性质、对象不同,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二是在批评时教师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每一个人的情绪都是不太稳定的,或是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的,而有一些个人的情绪是不有利于开展批评这个活动的,特别是一个人处在烦闷、烦躁、忧伤等情况时。所以,我们在批评学生之前,就得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稳定好自己的心情,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心平气和的心境。如果实在还调整不过来,那就先把事情放下一段时间,待到心平气和了再进行。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产生了冲动,失去了理智,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比如是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或是动手打了学生等等。只有心平气和地批评、教育学生,才可能收到更良好的效果。

三是在批评前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温馨的环境。我们批评学生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打击学生,不是为了制造敌人,所以,我们就要特别注意一些技巧与方法。我们之所以要营造这么一个和谐的、温馨的环境,是想让学生慢慢地消除紧张、恐惧,甚至敌对的情绪。在批评前,我们不妨先听听一段音乐,或是先跟学生谈谈一些生活琐事,或是与他们散步散步一下,待到学生消除了紧张、恐惧,甚至敌对的情绪后,我们再慢慢地进入正题。这种和谐的、民主的、轻松的、温馨的批评方式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的,也只有这种累松而和谐的氛围里,学生才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与批评。

四是在批评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为了有针对地对每个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态度与方式方法,我们有必要在事前先了解好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心理情况、个性特点、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等等。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我们对不同性质的错误,对不对的学生采取不同场合的、不同态度的、不同方式方法的批评手段,尽量避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以便达到更好的批评效果。比如有一个学生因家庭问题而心情不好与别人打架了,我们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狠批他一顿,那他能心服口服吗?他能很好的听取我们的建议吗?他能因此而感激我们吗?好象都不可能,所以,高效率的批评方法,不是盲目得来的,而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知前知后,灵活多变的准备工作之上的。

五是在批评时要就事论事,不能涉及其他。批评一个学生,只能是就事论事,不能涉及其他无关的事情,比如是一些旧帐,或是家庭问题,或是父母情况,或是长相问题,或是个性特点等等。如果我们在每一次批评学生时,都把这一些珠麻绿豆搬出来一起炒,那么学生肯定十分反感,他或许认为我们有意敌视他,有意排斥他,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好开展工作了。我们不要天真地认为:我有那么多你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我就有足够的理由大批特批你了。其实,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错误的想法与做法。

六是在批评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个人都有做人尊严的底线,如果我们不小心碰了这个底线,那我们的批评就不能开展下去了,可能还会导致更加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应受人尊重的独特个体,要用一种善意的、充满爱心的眼光去对待学生,或是换位思考一下。这样一来,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就能多一些善意,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技巧。如果不小心伤了学生的人格,我们要马上及时地、诚恳地跟学生道歉。任何一种不尊重他人的批评行为一种都是大打折扣的、都是一种失败的批评手段,都失去了批评原有的意义与价值。

七是批评后要做好善后工作,任何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在心底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安的情绪,而这些情绪也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我们老师在批评完学生之后,要主动多走近学生,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他感觉到我们是真心为他好,而不是在排斥他。那么,他会更好更快地纠正不足之处,取得令人惊讶的进步。如果我们批评了一个学生之后,使得他渐渐远离了我们,那么,这种批评也是没有效果的,也是一种失败的批评。„„

总之,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使用得好,那么它会促进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反之它不但会伤害了学生,还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所以,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应多讲究一些策略,应多有一些耐心,应多有爱一些心,使得我们的批评更有效果。有道是春风化雨花更艳,良药可口人更喜。鉴于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6:作文批评的艺术

———作文批语的艺术

新城学校

魏朝明

时正假期,翻看故事集,有这么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清朝光绪年间,阿城街里有一个秀才叫傅雅韶。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善书法,只是怀才不遇,屡试不中。有一次适逢大比之年,傅雅韶在参加乡试中,因考卷上的署名潦草一些,把傅字的一个点和一横连在一起了,冷眼看好像缺少一笔,结果主考官就没录取他。不过,在考卷上写了一个批语,“字写得好,文章做得好,傅字缺一点,中不了。”真叫人啼笑皆非。笑过之余,我在思索,反省自己作为语文老师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呢,虽说不是决定学生命运的一次批语,但每次作文后的批语有没有起到好的效果,真正让学生有受益匪浅。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作文教学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文章千篇一律,而我们教师也就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作文批语虽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因为它直接面向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给予切实的指导,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我们教师必须用好的评价手段,给予学生自信与快乐,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是发展性课程的永恒追求。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在作文批改中,有可批才批,无可批即不批,不一定眉批段批总批一应俱全。批改不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叶老先生道出了习作批改的基本原则。因此,在习作批改中应该多批少改,改进批改语言,讲究批语艺术。教师的批语要建立在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上,是教师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的欣赏,是在与孩子共同感受生活,是心灵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恰到好处的批语才会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肯定,使他们产生喜悦、自豪之情,更加努力写作,从而促进师生交往,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首先,习作批语应注意什么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文批改要因年龄而异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生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其知识经验等方面不足,思维方式相对简单,看问题比较片面,就这个阶段的学生,写作功底还较薄弱,无论是记事写人,说明抒情,思路都比较狭窄,观察事物不够细致入微,联想和想象也不够丰富形象,这这件事说理时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够丰富确凿。所以我们老师批改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其次要求更多的技法如,布局谋篇等。所以作文批改得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才对找准批语的定位。

第二、作文批语因性别而异

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差异也非常明显,表现在作文中也是如此,例如:在文体上,男生比较喜欢写说理性的文体,逻辑性比较强,而女生偏好记叙文和抒情散文,重形象性强;在取材上男生胆大,取材广泛,而女生心细则多取材身边的日常生活。此外,女生文章以长见称,且辞藻华美,内容丰富多彩;男生的文章则偏短却有力,言辞质朴,见解深刻。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两性的差异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指导中要正确区分,分别对待,且不能强求。且由于女生对老师的评语更敏感,所以老师在指正时就应该以肯定鼓励为主,男生就可以直接建议主,保有鼓励,强调指导性。第三、作文批语因材而为

作文批语是专门写给学生看的,不是写给领导检查的,也不是教师自我欣赏的,它应该以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确有所得为目的。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给学生以实实在大的帮助。而学困生最大的问题是作文上的心理障碍,所以对待这样的学生,无论作文写得如何,教师最好是从激发写作的角度多加勉励,尽量挖掘出学生作文上的一点闪光点或是进步,并且及时给予热烈的赞扬。这样他们的自信就增强了,以后的作文就会越写越好的。

当然作文的好坏应一般总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那么作文的批语是不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写就行了呢?不,其实批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是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所教班级我曾经有过一次关于作文评语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最反感的评语是“优(A)、良(B)、中(C)、差(D)”或一个简单的“阅”字;多数学生不希望在评语中看到过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之类的套话,希望在评语中得到教师适当的鼓励和中肯的批评。从学生的作文心理看,学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作文情况的反馈,以从作文评改的批语中找到自我和学业的成就感,所以,教师作文评改的批语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心理,关切着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写好作文批语,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毅力信心,端正学生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艺术,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

如何写好作文批语:

第一、要亲近自然而不失温馨:

“新课标”指出:应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近年来,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有意识地采用第二人称方式和亲切温和的语言写批语,学生读了这样的批语,就像春风拂面,心里产生共鸣。我称这样的批语为“温馨批语”,如《童年趣事》批语 丽娜同学:读了你的文章,感觉你的童年过得是丰富多彩的,你真幸福,你写的事情很详细,说明你是一个心细的人,但是,此文你只要选择一件事,并且突出一个字“趣”就行了,记住了,作文里写的事情不于多,在于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把中心突出即可了。老师相信一个细心的人作文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从此这们同学记住了我写的评语,后面的作文她就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了。

第二、批语不要概念化,不可笼而统之: 象常见的批语“语言不通顺”“结构不严密”等。应该把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好在哪里、为什么不好,一一写清楚。如一篇作文出现了病句:“在参加科技竞赛颁奖大会后,对我们启发很大”,批语不是笼统的说“此句不通”而是这样写的:“这个句子缺主语。‘在······后’是介词结构,不能做主语。改法有两种,一是把原句改为‘······我们受到很大启发’,二是删去‘在参加’和‘后’让‘大会’作全句的主语。希望你再看看自己的作文,是否有类似的毛病。”这样的批语,使学生学到了新知识,巩固了旧知识。

第三、用赏识的眼光批改,鼓励为主。

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一篇几百字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是努力写出的,已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人们常说,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鼓励的艺术,有时候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

第四、批语要考虑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要求; 批语要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还要有针对性,使学生感到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如,七年以叙事为主,八九年级,要求继续培养记叙能力,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有位老师给学生的作文《难忘的一件事》写了这样的批语:“文中三次写到自己的心情,分别表达了惊讶、激动、感激的感情,一次比一次细致。但文中小女孩的神态写的没有变化,三次都写了瞪大的双眼。试着多想一想,把后两次的眼神写出来。”学生读后,明白了主要优缺点,也懂得了怎样提高,这样的批语针对性就比较强。

上一篇:2010年包村活动总结下一篇:审计实习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