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的散文

2024-05-02

哑巴的散文(共14篇)

篇1:哑巴的散文

哑巴的散文

我们队有个哑巴,只知他姓解,似乎没有名字。虽然属于外姓,但在一个村里住久的人,总有长幼之分,却不知他的辈分如何,无论大人小孩都喊他哑巴,我也不例外。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在老家时,他大概四五十岁,鬓角已现出丝丝银色。虽然长得并不壮实,但身板硬朗笔直,脸庞削瘦倒显得精干,稍稍激动时,凸起的面颊就会泛起红晕。

虽然与之交往不多,但总觉得他是个诚实憨厚的人。他在生产队里都是做些力气活,如挑粪、挑稻、挑麦、挑秧……,耕田耙地的技术活倒没见他做过,但一些人们时常不乐意做的活会喊他。每当稻、麦上场时,仓库里、稻麦场上的杂活特别多,在大田里做事的人们,放工后就各自回家。忙不过来的仓库保管员凤姐,就会对刚从大田里回来的哑巴招手喊道:“哑巴,来帮个忙。”有时他也会拒绝,摇头摆手。但当凤姐再次笑呵呵地对他打着手势说:“一会,就一会,帮帮忙。”他就会笑嘻嘻地走过来。为此,凤姐时常央求队长,让哑巴留在场上帮她打下手。大忙时,当地里的人们回家时,时常见到满身灰尘的哑巴还跟在凤姐后面,里里外外的忙碌着。

至今还记得生产队里有一项活几乎成了他的专利:舀粪。那时村里人家的粪肥都由生产队统一施到大田里。各家各户的粪肥质量不同,队里经过一番评判后,给予不同的售价。每次挑粪前,队长会选两三个有威信、有经验的人组成“评粪”小组,哑巴总会被队长喊去“舀粪”。即先将每家人家粪缸里的粪水用粪勺搅匀,再舀满一勺,从高处扬下,看其品质高低,合议成一个相对公允的价格。与其是舀粪,不如是“扬粪”。我曾当过一阵记工员,为记下各家各户的`粪价,无奈中只能跟在后边,就想躲远点,或是占据上风。哑巴总是乐呵呵地,不厌其烦地“搅着”、“扬着”,似乎他扬起的不是粪水,而是一勺勺金灿灿的稻谷。队长在轮换,“舀粪”的人总是哑巴。

至今我都不懂,哑巴为何没有成家,而独自生活?难道就是不会说话?哑巴,虽然没有语言表达,但是个特别通达的人。我时常喜欢与他逗乐:举起右拳。他呵呵一乐,知道是“打倒他”。有时会用手里的“粪勺”向我晃来,有时会“啊、啊”的表达着他的“佯怒”和无奈。有时在水码头上相遇时,会撩起河水向他泼去,他总是不停地退后躲闪着,也许觉得用不着与我一般见识。在“挑河”工地上,碰他挖锹时,从来不会用“大块”捉弄我,总是呵呵一笑地将不大的泥块轻轻地放入我的挑子里;有时见我的挑子沾了一层厚厚的河泥时,会“啊、啊”的提醒我,时常还亲手帮我将挑子上的河泥“磕”掉。

哑巴的父亲——祥子,也在我们队里,也是独自生活,那是个让我觉得有点怪异的老头。总是一身黑衣,裹着消瘦的身躯,黑黄的脸色,不时也会露出一丝干瘪的笑容,嗓底里发出“嘿嘿”的声音。虽然,他住的小屋就是谷场边上,每次到田里去,总要从他门前经过。有时无意中也会倚在他家门框上等候同伴,当见到乱糟糟的黑屋里,半坐半躺的黑衣老头时,总会想人们对他的一些负面议论,就不敢再多停留。他不是哑巴,但从没有跟他交流,至今都不知如何称呼他,只是从队里的帐本上知道,他叫解祥子。

哑巴,住在哪里,如今没有印象。虽然他也独身,但那身洗得退色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面庞也总清清爽爽。虽然他与祥子是父子,却看不出之间的亲情,也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来往,如不是村里人说,真不知他们是父子。如今回想,他们的外貌有几分相似,但性格上却有着太大的差别。

人有喜怒哀乐,在那生活困苦的年代,不知哑巴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何排解?如今只要想起他,总是那样的乐呵平和,不时会现出一副深深的酒窝!

篇2:哑巴的散文

作为地地道道的陕西人,面条一直是我的最爱。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吃碗面,心里就是极度满足的。这些年来,我去过很多家面馆,装修风格有高雅的,也简约的,还有国际连锁的;但对于面馆,我最钟情的还是我们学校附近的“哑巴面馆”。虽然我已毕业长达十多年之久,但发生在哑巴面馆里的一切,我依然记得很清楚。这一切不为别的,只因它充实了我的大学时光。

迄今为止,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去哑巴面馆吃面时的情景。那是刚入学那年深秋的某个周末,一大早,我照例去自习室看书,结果看书入了迷,而忘了时间。等我回过神来觉得腹中饥饿时,看了看表,惊奇地发现,不知不觉中,早已过了学校餐厅的用餐时间。肚子“咕咕咕”地叫着,我收拾了书本,背起书包,去餐厅吃饭。那时,我还没有去校外吃过饭,一直在学校餐厅里吃。走在通往餐厅的途中,我一直抱有幻想,餐厅肯定还有饭。每逢周末,餐厅一定会推迟关门时间,这是时常有的事。但那个周末,却是例外,等我过去时,餐厅大门早已被锁了。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我无助地向餐厅里望了望,无奈地摇摇头,背着书包,转身出了校园。

大学校园里的小商场,各类生活、学习用品应有尽有,只要不买衣服、鞋子,在校园里都可以解决。作为新生,除了特殊情况,其他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入学以来,除了坐校车去参加几项活动之外,我还没有独自去过校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耳边不时传来汽车鸣笛的声音。马路两旁的枫树早已变得光秃秃的,树下是一大堆金黄的枫叶。一阵风拂来,不时有几片叶子随着微风飘浮在半空中,等风停了,又打着旋儿缓缓落下来。古城的深秋看起来很单调,但细细品味,倒也有几分别致在其中。光秃秃的树枝,看似萧条,再用心赏阅,不难发现,这是属于古城长安的特色美,与这座城市的古典美相得益彰,虽然单调,但也不失高雅。那些树枝、那些落叶,无形中给人一种这就是古城之美的感觉,或者又告诉人们,只有这样才完全符合古城的古典美。

腹中饥饿,我并没有多余的心思赏景,匆匆越过马路,步入学校对面的小吃街。已经过了饭点多时,大多数饭馆都是关门歇业中。看着一扇扇紧闭的门窗,我的肚子再次不争气地叫了起来,惹得我非常的无助,满脑子都是各种美味,然而眼前的饭馆都是歇业的状态,我只能沿着小吃街不断向前走,耳边不时传来肚子的抗议声。那条小吃街并不是很长,但我却觉得一下子走了好久。失望在延续,但我并没有放弃,幸亏一直坚持着,否则,我以后的漫长生命里是不会时常闪现哑巴面馆的。一直走到小吃街的最尽头,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兴奋极了。只见眼前的店面敞开着,店老板正蹲在门口择菜。

我快步上前,向门口正在忙活的店老板打了声招呼,直接进了店里,环顾四周,发现墙上贴着各类面食的品名。原来这是一家面馆,主营面条,另外再搭配卖点凉菜、啤酒之类的饮品。“来碗西红柿鸡蛋面,要大碗的。”我大声喊着,然而却没听见老板的回答。我再次大喊,他依然蹲在原地摘菜,我的心里郁闷极了,然而又很无奈,只能耷拉着脖子来到店门口,在他面前再次大声喊。这次,他抬起了头。

我微笑着对他说:“来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这次,我没有大声喊,那是因为前几次的大喊已经用完了剩余的所有力气。令我诧异的事再次发生,我并没有等来期待中的回应,眼前的店老板不断用双手比划着各种动作。我歪着脑袋,拼劲全力想: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时,我很郁闷,吃碗面真难。我再次对他说我要“西红柿鸡蛋面”。但面对我的`除了看不懂的动作之外,只有一双诧异的眼神。看得出来,他也很着急,我比他更着急。他的着急在于如何懂得我的需求,而我的着急却是忍受不了腹中的饥饿了,我已经频临神游的状态,但为了吃饭,我依然拼劲全力和饥饿做斗争。他比划完一系列的动作,见我依然是双目呆滞的神态,便拉着我向店外走去,我满脑子都是吃的,身体轻飘飘的,被他轻轻一拉,便跟着走了出去。他为我指了指面馆的招牌,再指了指他自己。我顺着他的指向,抬头望了望,只见“哑巴面馆”四个大字映入我的眼睑。原来这家店的老板是哑巴,难怪不说话,总是比划着,这下总算明白了。他不断弯腰向我致歉,惹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我抬起胳膊指了指店面招牌下的“西红柿鸡蛋面”,他总算明白了,点了点头,将我让进店里坐好,并为我倒了一碗热面汤,示意我先喝着,他去做面。

我细心观察了面馆的陈设,很朴素、很简单,除了桌凳以外,只有一个半旧的橱柜。外间是餐厅,里间是厨房和储物室,墙面也是简单粉刷的,隐隐还能看到内里的红砖。看得出来,哑巴家的经济状况应该不是很宽裕。面馆看起来很普通,但无论哪一个物件都被擦得很亮,没有任何的灰尘。坐在店里,感觉很舒服。在我观察店面时,一个女人走了进来,两只手提着蔬菜、面粉及其他物品,她应该是哑巴的媳妇。我想的没错,待她将买来的物品摆在储物间里,迅速提来面汤壶为我添了点面汤。厨房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做面声,紧接着又是一阵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鼓风机也立刻“嗡嗡嗡”地响起来,稍时,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由哑巴媳妇端至我的眼前。

看着眼前不断冒着热气的面条,我不断吞咽着口水,拿来筷子,胡乱搅了搅,夹起几根面,开始狼吞虎咽。也许是饥饿的缘故,自从我的眼前有了面条之际,我再也没抬头看一眼店里的一切,只顾得盯着香喷喷的面条,不断大口大嚼。一口面汤没喝,我硬是一口气将一老碗面条吃了一大半。我的嘴里不断呼哧呼哧地吞面条,胡乱嚼几下,瞬间吞入肚中。眼瞅着一大碗面即将见底时,我才感觉到口渴,而抬起头来喝了口面汤。此时,我看到了哑巴两口子都是笑眯眯的模样,他们看着我大口吃面,嘴里乐呵呵地笑个不停。他们的笑惹得我非常不好意思,脸颊迅速变得红红的。我也恨自己,不就是一碗普通的西红柿鸡蛋面吗,值得那样馋吗?我在心里极其笃定地说:“完全值得。味美,量足,值得信赖,更值得我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我吃完面,对哑巴两口子笑了笑,付过钱,转身离开了面馆。在我出门的瞬间,他对我笑了笑,比划了几下,我知道那是感谢我的光临并欢迎再来。

哑巴家的面条,如同哑巴两口子的为人,朴实、厚道而味美,深得我们学校的学生以及周围的居民喜爱。虽然面馆开业的时间不长,但在他们的辛勤经营下,吸引了一大批的食客前往。到了饭点,店里被前来吃面的食客挤满,即使没了座位,那些食客也不愿意放弃即将到嘴边的美味。更有甚者,有些食客为了不愿意放弃美食,而站在门口的空地上吃完。哑巴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但哑巴并没有任何的懒惰心理,也没有瞎折腾,依然以“诚实守信、勤劳致富”来经营面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哑巴面馆也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发生了巨变。我记得很清楚,没过两年之久,短短的五一假期归来,我们纷纷发现面馆被装修得焕然一新。店面的招牌换了,嫣红的大字,看在心里,一阵阵的欣喜;店里的墙壁被粉刷得亮闪闪的,屋顶装了两盏花灯,墙上挂了两块“生意兴隆”的横匾;厨房里新添了高压锅、电冰箱、崭新的玻璃窗橱柜;就连那把面汤壶也换成了新壶。看着眼前重新装修后的哑巴面馆,我们都挺高兴的,吃面时的心情也更加的舒爽。

哑巴面馆有了新气象,哑巴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好了,细心的食客还发现哑巴媳妇的肚子已经稍稍鼓了起来,哑巴更勤快了。他知道面馆需要他的勤劳,那个家庭更需要他的勤奋。没过多久,哑巴媳妇回家待产,唯有哑巴一人继续留在店里经营。虽然饭点时忙得一塌糊涂,但哑巴却不喊苦、不喊累,依然辛勤经营着自家的面馆。饭点时,食客很多,哑巴一人忙活不过来,但他并没有雇人,依然独自奋力支撑着。食客们看哑巴一人实在忙不过来,于是等饭途中帮哑巴干点杂活,附近几个小区退休的老头老太太纷纷自发前来帮忙。面对大家的友好相助,哑巴非常的感动。他更加的勤奋了,每天最早开业,最晚歇业,不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漫长的大学生活里,每每遇到外出吃饭的同学,大家都是朝一个方向去的,哑巴面馆已经成为陪伴我们大学生活的一道风景。去哑巴面馆的次数多了,只要我们一进店,哑巴迅速去做面,他早已对我们的口味了若指掌。就这样,几年的大学时光一闪而过,毕业之际,我再次来到哑巴面馆吃了一顿面。熟悉的面孔渐渐消失了,哑巴也明白这一点,每每有一大帮同学毕业分离前过来聚餐时,他的心里也隐隐有几分痛苦。但毕业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对于哑巴来讲,只能为我们再做一碗面,用手语送句最美好的祝福,仅此而已。

毕业之后的这些年里,学校对面的小吃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熟悉的店面渐渐消失了,唯有哑巴面馆是我们熟知的。哑巴之所以留下来,归根结底在于他懂得感恩,他要永远记住从他店里走过的每一位食客。虽然离开校门已足够久远,但好在同处一个城市里,每每想念大学时光时,我都会去趟哑巴面馆吃顿西红柿鸡蛋面。有时约上几个好友一同前往,我们通常会问哑巴还记得前来吃面的这些同学吗?哑巴总是嘿嘿一笑,快速做出我们最喜欢吃的面条。

这些年来,哑巴一直没变,虽然他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好了,但他依然还是过去的打扮,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勤劳能干。时常身穿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不是做面,就是摘菜;没食客时,忙于擦洗桌椅。他的生活节奏永远是那个样子,任何时候都在忙碌,永远没有停歇。每每吃饭时,我都会禁不住想起勤劳朴实的哑巴以及那些年吃过的香喷喷的面条。

篇3:高贵的哑巴

一天, 隔壁的王婆当街大骂, 原来, 她家西瓜地里少了一只最大的西瓜。

她在骂, 那个偷了她西瓜的人。

那个哑巴听到了, 他从家里抱来一只西瓜, 放在王婆的脚下, 一句话也没说, 转身走了。

王婆, 沉默了。她不再骂了。

但是, 我们都不知道, 哑巴为什么要拿来一只西瓜, 这只西瓜到底是他从王婆那里偷了, 良心发现送还王婆的, 还是他自己种的, 送给王婆, 仅仅不愿意王婆因为丢了一只西瓜就怀疑全村的人……

他是一个哑巴, 他什么都不能说。

但是, 我知道, 他是高贵的, 他的高贵在于, 他什么都没有解释:他的愧疚也好, 他的乐善好施也好, 他是一个坏人也好, 他是一个好人也好……

日常的生活中, 我们解释得太多了。你常常会说:你别说了, 听我说一句行不行?

你没有想过, 一个人的语言, 在面对怀疑的时候, 面对揣测的时候, 有多乏力?

其实, 这个世界上, 没有一种语言, 可以为你作证。

做一个高贵的哑巴。

你的好和坏都在你的沉默里, 你的悲和喜都在你的沉默里, 你的真和假都在你的沉默里。

也许这个世界上, 本没有什么真假、善恶、悲喜, 仅仅因为你解释, 因为你渴望更真, 渴望更善, 渴望更爱, 渴望更……你反而变得假了, 恶了, 坏了。

做一个高贵的哑巴, 你的沉默里有黄金, 你不认为你是爱着的, 就没有人认为你恨着, 你不认为你是善的, 就没有人认为你是恶的, 你不去争, 就不会有人和你来抢, 你不表白自己, 就没有人会侮蔑你。

你不说, 就不会有人问。你不去论断别人, 就不会有人论断你。

篇4:装哑巴的老汉

过了一会儿,一个肥胖的商人路过这里,他也是又累又渴,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商人跳下马来,看看周围,发现就数老汉乘凉的那棵大树的树阴最为茂密,就看也不看老汉一眼,直接走过去,喘着粗气把自己的马和老汉的马一起拴在那棵大树上。

穷老汉赶快站起来说:“这位老爷,我的马性子烈,刚买了一阵,还没驯服好,别让它使起性子来把你的马踢死了,你还是另外找棵树拴马吧。”富商斜着眼睛打量了一下穷老汉,冷冷地哼了一声,不但不把他的马牵开,反而躺倒在树下休息了。

老汉看富商一点都没有把马牵开的意思,更加着急了,就跑到富商跟前,再次劝说:“这位老爷,你把马牵开些吧。咱们都省了事端,要不然我的马……”“行了!”富商忽然大喊了一声,把老汉吓得坐倒在地上,“穷嘀咕什么?你的马你的马,你那破马怎么了?踢让它踢去,还不定谁踢死谁呢。老爷我不怕,要怕你自己把马牵远些。”说完富商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一样要老汉赶快离他远点。老汉听了这话也很生气,决定不再管了,赌气坐在一旁乘凉。

过了一会儿,两匹马真的厮打起来了。富商爬起来,又叫又跳,吼着让老汉去把马分开,可是两匹马正在狂撕乱咬,人根本没办法接近。最后,富商的马果然被踢死了。富商勃然大怒,冲老汉狂叫:“你要赔我的马,一匹上等的好马!”老汉坐在一旁不紧不慢地抽着烟袋,叹口气说:“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富商拉老汉去官府告状,官老爷刚升堂,富商就抢着喊:“官老爷,这穷老汉的劣马踢死了我上等的好马,一定要赔我!”官老爷问老汉:“这位商人说的可是事实?”老汉迷茫地眨巴着眼睛,一言不发。

“哦,这老汉是个哑巴啊!”官老爷很意外地说。“不是,不是,老爷,你千万不要被他骗了,我拴马的时候他还跟我说话来着,而且在我耳朵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哦,他说什么?”官老爷感兴趣地问。

“哦,他说‘这位老爷,我的马性子烈,刚买了一阵,还没驯服好,别让它使起性子来把你的马踢死了,你还是另外找棵树拴马吧。’”

官老爷一听,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发怒道:“好你个狡猾的商人,人家明明提醒你很多次,你自己不去防范,现在还要来索赔,简直是无理取闹。来人,拉下去打三十大板。”

富商被打了板子,一瘸一拐出了公堂,看到老汉刚从衙门领回马要走,富商恼怒地喊叫:“你为什么要装哑巴?”老汉眨眨眼睛说:“老爷,老汉很有自知之明啊。咱俩说同样的话,县官老爷当然会相信你多一点。那从你口里说出来肯定就是铁的事实,强过我分辩一百倍。你说我会不会说话啊?”

篇5:哑巴其人散文

略长凌乱而常常懒得洗的头发,一副憔悴而又挺阔饱满的面容,强壮而有劲的身体,搭上一身旧而耐脏的衣裤,腰后的镰刀,别在系得奇怪的皮带内,一只手牵着肥壮的牛,另一只手提着一捆勒紧的草,或者是身上压着一大捆刚从地里收割回来的豆杆、玉米杆。这,就是哑巴其人。

哑巴天生就不会说话,幸好他的父母还有点良心,并没有抛弃他,倘若是那样,估计他活不长久。唯一不足的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让他接受教育,但在那个年代,正常的孩子都不一定有上学的机会,更何况是一个哑巴呢?视觉、听觉和语言上存在障碍的孩子,要想像正常人一样读书上课,除非是有国家的补助,有善人的捐款,否则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是不被允许的。我们的身边,偶尔还能看见或者听见“某地路边发现一个弃婴”之类的新闻,我绝对相信,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也有因种种缘由而抛弃子女的父母,这我也是相信的。哑巴能够安然地活着,这与他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周围的人们偶尔会三五个聚在一起拉闲话,张家长李家短,村里的人都会被挨个点名,连阿猫阿狗们都不漏掉。聊到哑巴的时候,一个人会说:“哑巴都三十几的人了,那个老者和老奶还不给他寻个婆娘,再过几年想找都找不到了。”另一个人说:“那老奶奸得很(聪明的意思),哑巴又勤快又肯下力,赚一分钱都交给他们保管,老者老奶哪里肯放手呢?怕他这辈子都找不到婆娘咯!”找个儿媳妇这种想法,哑巴的父母绝对是有过的,但是这种家庭要想找一个媳妇并不容易,更何况他们的儿子还是一个哑巴。

城里有两个哑巴是夫妻,他们的结合可能是因为语言上都存在障碍,也有可能是双方家里都不穷,两人还有一个儿子,儿子在他们生活中充当了翻译官的角色。哑巴的生活,跟没法跟他们相比了,城里的哑巴生活还算充实,他们的哑是后天性的,能说一些很简单的话,但是吐字不清。他们接受过初等教育,识得一些字,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打麻将,玩扑克。

哑巴的父母没钱帮他成家立业,一切只能靠他自己。村里的人们去工地时,常叫上哑巴,替他寻摸一些他能做的事。他们去外地打工,也会带上哑巴。在外地漂泊,“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是一起出发的。如果不是一个村的,如果这群人没什么良心。哑巴恐怕早就被卖了。

他活到了现在,还没有谈过恋爱,至于女人,更是无从得知他是否碰过,到了他这个岁数的人,即便是不曾有过男女之间的事,但大概也能明白一些。我听别人说,他的床边,藏得有黄色的光盘。

我可以想象,这么多年以来,他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过多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尴尬境况,心里的委屈无法开口向父母和朋友倾诉,只能烂在心里。他或许会向人比划,但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手语训练,只有在他身边呆的最久的至亲们才能看懂一二,他或许想极力冲破语言上的障碍,从喉管里声带里发出宣泄的音。可是,他能表达出的声音不多,“额……哎(第一声变到第二声,然后拖得很长)……木(第一声,从微闭两唇发出来,上下唇抖动着)”,他说的这些,一般都在表达他特别愤怒、高兴,或者是在赞赏某个跟他交流的人。

他的表达,常常是伴有动作比划的。否决的表达,一只手在胸前来回有力地挥舞,脸上同时呈现出瞧不上的表情,或者是竖起右手的小指头;肯定的表达,毫不吝啬地竖起他的大拇指。至于别的意思,就必须用上整个身体了。反正,与他交流,他尽可能地让我们明白,我们也尽可能让他明白。但要想完全懂他的意思是不可能的,要想让他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跟他交流,也存在一些忌讳。长大之后,很少见过他了,我记不清都有哪些了,大概是在他面前摸鼻子和摸眉毛,表示你在骂他或是骂他的父母。小时候听但大人们说还觉得挺好玩,常常看见到快要到了路口时,朝他做这些动作,然后就一溜烟跑了,因为大人还说,如果被他逮住,他会狠狠地打你,听说:哑巴打人不知轻重,也不知道你疼不疼。虽然我不敢在他面前做这些动作,但是在他的背后做过。现在想起来,觉得甚为后悔,年少的时候,实在是不应该参与到“嘲笑”哑巴的阵营中去。

我在路上碰见他的时候,他会用他的方式跟我打招呼,“问”我一些关于我的事情,我大概能猜到他的意思;“你上大学,厉害!什么时候回来的?”我的回答也尽可能地让他“听”得明白。他的听力,我不确认是否有障碍,大声地叫他,他也没有太明显的反应。

在我们村里,有什么红白事情时,主人家都会请哑巴帮忙,但是我发现,哑巴每次帮人,干的都是一些脏活与累活。在路上走着,常常看见他的肩上扛着叠好的桌椅,或者跟人们一起抬棺木,抬大火炉。不知道是是主人家故意分配的,还是哑巴主动去选择的,大概是人们都觉得,哑巴身上的力气,要超出正常人许多。

篇6:哑巴的吹奏作文

放牛儿郎的歌声奔腾在草原上,流淌在小溪间,回荡在山谷中,漂浮在云端间……

――生生不息,永不停止。

他是天生的孤寂的影,弯曲的背,蜷缩的手掌,一瘸一拐的腿,褶皱的脸,以及含糊不清的口齿,约莫是在上世纪六七年代降临到人间的吧,没有人在意他的年龄。

哑巴天生有对音乐的直觉,他常常用树枝做风琴,吹一曲对家乡的热爱,应和着是大自然的风声和生灵鸣叫。

清晨,他牵着东家的牛踏上远行的山路,他喜欢抚摸这树叶走过,但也喜欢用他那把生锈的镰刀“咔嚓、咔嚓”为别人开道;中午,他喜欢寻一块阴凉之地,与牛儿们躺在一起,为它们挠痒,擦拭伤痕;傍晚,他顺着炊烟,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逢人,他永远带着憨厚的笑容――“呜呜……”酷似卡西莫多的外貌,使他多的一个称谓“童见愁”。往往是大人们的一声呵斥,“快走开!”依旧带着笑容离开。

头已生出了白发,步子也日渐沉重,可饭还是得吃,如今无法施展更多力气的他,时常遭受父亲的白眼,“肚大如牛!”他总是默默地,拿着一个巨大的空碗,望着远处,仿佛一场无声的辩解。

心地善良的他,一针一线地,来自己做衣裳,虽然针脚粗大,远处都可以看见那些破洞和没有粘好的布头,但是他做完了,露出欣慰的微笑,对着别人,哪怕别人并没有去看他,或者对他的本事熟视无睹。

因为他是尘埃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仍旧用自己方法修饰着世界。每逢过年春节,他也到各家各户去拜年,嘴巴蠕动着,说不出什么话,但是他那一脸的高兴、喜欢,还是挨家挨户送到了,他那无言微笑的祝福送到了,虽然人们不耻。

一个清晨,人们在议论,“母亲去世不足百天,儿子也……”“肯定是他母亲将他的魂招去,怕他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孤独、无助、受人欺负。”

也许是黑暗门闸射出的一道曙光,也许是太阳不经意打了个寒颤,他便就这么来到人间如同那生锈的铁一般,未曾在人们眼里留过影子,也匆匆而去,没有留只言片语,也没有一儿半女。在命运之门一闭一合之间,在人们择选锦绣前程之时,他头也不抬,自顾自吹着口哨之歌,乐声怎能把人的梦惊碎,怎能把现实吹弹为泡影,或许眼泪能够浇灌心田,使那枯死的复苏,或者是疯长,重新开出生命之花。

哨声激荡起一个个水波纹,一圈一圈,圈住了这个世界,圈住了他的灵魂,于是他永远地留在这个土世界――岸上,整齐摆放着牧牛杖与一双黑褐色的旧布鞋。

篇7:她的哑巴妈妈作文

小月有一个哑巴妈妈,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却会一套精准的手语,这也是她和女儿沟通唯一的方式。

小月很爱妈妈,可是,她最害怕别人谈论起她的妈妈是个哑巴。因为他一看到别人对他指指点点的样子,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

可是这样一件事改变了小月对这件事的`看法。

事情是这样的:

一节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这下个星期五。我们要开家长会,请你们回去通知自己的父母。”话音刚落,小月立刻举起手来:“老师,我爸爸去出差了,我的父母能不能过来参加家长会呀?”“爸爸出差不是理由,你可以让你妈妈来呀。”老师说。“可是……”“没什么可是的,就这么定啦,你让你妈妈来参加吧。”一想到同学知道她妈妈是哑巴的样子,她就感到十分害怕。回到家,小月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要……”“女儿,这个月的零花钱放在桌子上了,对啦,你刚刚说你要什么?”妈妈用手语回复道。“没什么,我饿啦,什么时候吃饭?”小月把已经到嗓子眼的话,又咽了下去。

小月为这件事十分苦恼:她既不能不让妈妈去参加家长会,也不能让同学知道她的妈妈是哑巴。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周五已经到了。

篇8:如何改变“哑巴英语”的窘境

一、原文阅读, 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

在原文阅读课上, 采用的是民主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每堂课开始, 先由学生提出阅读中的问题, 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进行解答, 像英译汉, 猜测词义, 句子分析, 段落大意等项目全由学生自行处理。如遇疑难问题,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 使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随着阅读讨论的深入, 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和为什么错了。采用民主式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趣味性强。这不仅进一步激发了优生的自学兴趣, 而且也调动了差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上阅读课, 可以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也逐步培养起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原文阅读训练中,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英美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细微差别。一般说来, 英美人谈吐坦率, 个性突出, 幽默感强, 而中国人则讲话含蓄, 克己善忍, 文笔拘谨。这些特点在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中都有所表现。学生们对英美人的个性、情感和思维方式体会得越深, 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就越深, 他们吃透原文的能力就越强。

二、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 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 以应用为目的, 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用而学, 用中学, 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通过交互活动相互沟通, 有利于牢记语言知识, 形成熟练技巧。任务型教学把语言及其相关因素融为整体进行学习, 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过程中的正确度和速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编排要做认真的研究, 依据不同单元的特征, 给学生编排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就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多问为什么, 同时通过多种途径, 让学生对教师课堂中讲述的内容, 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多问为什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又能使学生养成一种问为什么的思维习惯,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锻炼。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回答和争论的问题, 并且多问一些为什么, 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能力, 也会促进他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长此以往, 学生会养成一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 不断思考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自己的思维习惯得到培养, 思维的品质也会有所提高。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努力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教师应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及帮助者, 改变“满堂灌”的做法, 精讲多练, 多启善导。巴尔扎克说过, 问题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教科书设计了一些自主探究的活动, 如读了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后, 学生要弄清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life;听了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 Stephen Hawking关于万有引力的观点后, 学生要弄清三位科学家观点的变化和发展, 从中领悟到皮亚杰的一句话:“科学观点不是瞬时性的, 亦非静止的, 它是一个过程。更特别的是, 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又如, 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 可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 每组均有优、中、差生, 然后让他们一起讨论课文的主题或结局, 并由优生改写课文, 然后进行评比。如此一来, 就可在同一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力、口语及写作能力。另外, 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 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 以确保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 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 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 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 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 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 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9:哑巴的心事

也不知是谁得罪了老天爷,只有十几户人家的院子里竟然出了一大一小两个哑巴。

二十年前,大哑巴才三十岁。这个年纪对城里人而言还风华正茂,但在二十多岁就娶妻生子的山村里,三十岁对于找媳妇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危险的年龄,更何况又聋又哑的哑巴呢。

虽然聋哑,但大哑巴并不傻。因为聋哑,他把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视力极好,也很有眼力劲儿,看你说话的表情姿态,就大约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知道你是说他的好话或是坏话。因为聋哑,自尊心反而更强,他比一般人更加敏感,你若是有一点不待见他的神态,他都能看出来,然后默默转身离开。这样一来,大哑巴竟然是院子里最懂人情世故的人呢。

除了眼力劲儿好,大哑巴还有不少优点。比如干活利索、办事靠谱、与人为善等。正是冲着大哑巴的这些优点,刚二十出头的那会儿,还有不少媒婆给他做媒。在媒婆们看来,“就他这样的残废人,娶媳妇也只能有两个条件:一是女人,二是活着的女人,哪有他挑的份儿,给他介绍个什么样的女人他都得感恩戴德。”

可萬万没想到的是,大哑巴竟然还挑三拣四:名声不好的不要,太丑的不要,刁蛮的不要。几次没谈成后,满腔热情的媒婆们再也不进他的家门,并且将大哑巴的“挑剔”夸大几倍后广而告之。

没了媒婆的帮助,大哑巴只能自力更生找媳妇了。由于媒婆们的负面宣传,大哑巴被打上了“挑剔”的标签,大大增加了他找媳妇的难度。

就这样寻寻觅觅,大哑巴很快从二十出头寻到了三十岁,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到了这个危险的年龄,大哑巴知难而退,降低了自己的择偶标准,但仍然没有姑娘愿意和他牵手。慢慢地,大哑巴找媳妇的心也就慢慢死了。

一段心事的结束意味着一段心事的开始。

在大哑巴苦苦寻觅媳妇而不得的时候,小哑巴也有了自己发愁的事。那时候,小哑巴才六岁。因为聋哑,他无法上学。父母怕他在家太寂寞,给他找了点事干:放鸭子。为什么是放鸭子呢?因为大哑巴小的时候没书读没事干也是放鸭子来着。看着同龄的小伙伴背着书包上学去,放鸭子的小哑巴站在田坎上,拿着一根比他自己长很多倍的放鸭子的竹竿,无限惆怅地望着小伙伴们远去的背影。

与大哑巴不同,小哑巴并不是天生聋哑。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小哑巴的爸爸用背篓背着他出去玩耍,背篓带子断裂,小哑巴从背篓里倒栽在地上。当时没发现有什么大问题,一个月之后才发现小哑巴的耳门摔坏了,听力受损极大,到了该说话的时候也不能说话了。二十年后,小哑巴已经长成了二十六岁的帅小伙,他也开始为找媳妇的事发愁了。由于没有及时的治疗和恢复训练,此时的他已经和大哑巴一样,完全失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他吸取大哑巴的教训,一开始就降低期望值降低择偶标准,但依然没有姑娘愿意和他牵手。

此时的大哑巴已经五十岁。孑然一身的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后半生发愁了,谁来为他养老送终?大哑巴有兄弟五人,其他四位兄弟都有子嗣。按常理,应该由他的一位侄子来为他养老送终。可为一个残废人养老,毕竟不是谁都乐意的事儿。五十岁,在山村本该是抱孙子的年纪了。但现在,大哑巴还在卖力干活,他要向侄儿们证明自己还能动换,还能干活。他期待着,有朝一日,一位侄儿把他接到家中,让他干活,直到干不动为止。

在大哑巴为自己的后半生发愁时,小哑巴已经对自己的婚恋大业彻底死了心。也许,再过二十年,他又该有和大哑巴一样的心事了吧?只是不知道,那时的大哑巴会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心事呢?

篇10:哑巴的作文300字

过了一会儿,我又发问了:“你要不要吃雪糕?”她又点点头。这时,我觉得不对劲了,心想:平时很爱说话,而且说个不停的妹妹,今天从进门到现在怎么一声不吭?

于是,我再问:“你怎么不说话呀?难道你已经变成哑巴啦?”她连忙摇摇头,咧开嘴巴,指着自己的牙齿。我怎么也没看懂,“你牙齿坏了吗?”她还是摇头。我奇怪不已,如果真是哑巴,交流起来还真困难。

篇11:哑巴的作文300字

由于菲律宾是外国,所以出门在外一定要会讲英语。去菲律宾前我们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直到去了菲律宾,我们才意识到英语在国外的重要性。

没办法来都来了,总不能再飞回去呀。老爸和老妈只好用“三脚猫”的英语来和别人交流。尤其是出去吃饭的时候,老爸拿着菜单,一边指着菜名一边说:“this one,this one(这个,这个来一份)……”只见黑人服务员满脑子问号的看着菜单,我和老妈坐在旁边也只能干着急,因为我们都不会讲英语。哎!第一次感觉到吃个饭好费劲啊!

在地摊上买东西时也一样,老爸指着地摊上的物品对卖家说了一大堆听不懂的英语。大概意思是问这个东西多少钱,卖家和之前的服务员一样一头雾水,后来卖家好像是听懂了,他可能是怕我们不明白,就在沙子地上写了数字……过了好久,我们终于买到了想要的物品,回到了宾馆。

篇12:写蝈蝈的作文 “哑巴”蝈蝈

写蝈蝈的作文 “哑巴”蝈蝈

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五(3)班 吴佳谕

爸爸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蝈蝈,我开心极了。

这只蝈蝈全身翠绿,长着六条矫健的小腿,三角形的头上嵌着一双黑溜溜的小眼睛,又尖又小的嘴巴吃起东西来一张一合,既有趣又可爱。

既然是蝈蝈,就该会唱歌呀!我迫不及待地想听它高歌一曲,可它老不开口,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它还是保持“沉默是金”。我轻轻用手触摸一下它的脚,可它还是不肯张开金口唱上一曲儿。唉,看来它可能是个哑巴喽!

哑巴蝈蝈特别贪吃。我当然也不会让它饿着。只要它把嘴张开,头不停地朝笼外张望,我就会往笼里塞毛豆、白菜叶等美食。其实我的.内心深处仍有一个愿望,希望它吃好喝好后,开口唱上一曲,哪怕叫一声也行。

可是,哑巴蝈蝈不爱唱歌就爱吃毛豆。它先在毛豆表面“蛀”一个小洞,然后把三角形的嘴伸进去,吮着里面仅有的一点汁液,然后再一点一点把豆子里面“蛀空“,最后只剩下一个空空的毛豆壳儿。呵呵,真有意思。

为了“治疗”我的哑巴蝈蝈,家里成立了“智囊团”。团长是我哥哥――想象力大王吴博文。那天一回到家,他就对我嚷嚷,说有办法让我的蝈蝈叫了。我惊喜万分,忙向他虚心请教。吴博文清清嗓子,说道:“你掰开蝈蝈的嘴巴,往里滴点儿辣椒油,它保准叫起来!”

“不行!”我坚定地否决了他的馊主意。这时,妈妈站了出来,说道:“饿它个几天几夜,等它饿疯了,自然会唱歌讨我们的喜欢!”

我开始觉得挺有道理,可后来又担心蝈蝈哼也不哼一声,就被饿死了。不行,绝对不行!我郑重宣布:爱护昆虫,人人有责!凡是进入我们家的小动物,不论残疾还是完美,一律严禁侮辱与虐待!

蝈蝈,你别怕,即使你是哑巴,我一样会爱你!

篇13:大学生“哑巴英语”的成因与对策

一、大学生“哑巴英语”的危害

(一) 影响学生的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教育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省市地区, 入校前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很不平衡, 如果在大学阶段再一次被忽视, 将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与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渐行渐远, 直接影响其就业、岗位选择、甚至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及职位升迁。就业率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 而且体现了毕业生受欢迎的程度。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了, 就业机会相对来说就跟着变多了。因此, 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对其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重要意义。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 致使我国部分出口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和就业岗位流失的现象, 部分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 这股失业潮对我国的就业市场、特别是对本已就业难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 有损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化程度。

大学外语教学能力和效果如何, 直接决定学校的声誉、生存与发展空间和国际化程度。解决广大师生的这一问题, 是良好的学校声誉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校就读, 学生毕业后能在未来工作市场上占一定优势。作为校方如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 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不仅将直接影响学校声誉的地位, 而且直接威胁到学校的招生。学校培养人才必须像企业生产一样, 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 社会认可, 这说明他们学位的含金量很高, 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没有工作。作为校方, 应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视为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并将此提高到直接影响学校声誉的地位来看待。提高我国大学国际化水平和位次, 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而外语教学是与国际接轨的首当之冲, 不认真解决英语口语关, 这一目标就难以逾越。

(三) 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一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平均高达1.2万元至1.5万。一个本科生四年下来至少要花4万多元, 这对于城市中等收入家庭来说已是不小的开销, 对于城市里的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对于一个贫困县的农民来说已经相当于他几年的纯收入。据调查, 全国有25%的家庭因负担不了上大学的费用而放弃孩子升入大学的机会。如果大学生毕业后由于英语口语过不了关、就不了业, 这对城市里的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个灾难, 甚至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为了出国和就业, 许多同学不得不重新进行二次教育, 参加各类英语口语班, 这笔费用本来不该由学生家长来承担, 这种教育成本的重置应该由学校承担责任。

(四) 危及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

中国要崛起, 人才是关键, 而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主要途径是大学教育。目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不能满足全球化竞争的要求, 必须纳入国家战略与国际视野去加以运筹和审视,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否则就不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 就不能达到办学的目的, 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大学的使命。

二、大学生“哑巴英语”的成因

(一) 大学英语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口语交际机会。

一是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 师资力量的短缺和教学设备不足, 合班授课导致班级人数较多, 少则三四十人, 多则五六十人, 甚至七八十人或一百多人, 如此规模的英语课堂要组织有效的口语交际活动给教师增加了难度, 更无法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口语交际机会。二是口语训练活动匆匆而过, 强度不够, 再加上英语课时有限,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也只能成为教学中的点缀和摆设, 从而导致英语课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生生之间互动的低效率。笔者对200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 97%的人认为英语课上口语练习机会太少。

(二) 应试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教师受传统教学观点的影响, 往往忽略了语言运用环节。近几年很多高校把学生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 规定达到四、六级考试某分数段才能拿到学位, 为此大学英语教学以四、六级考试为中心, 师生集体备考, 教师为保证通过率, 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 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分析语法结构, 词汇用法和课文翻译上, 而忽略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而学生为达到学校规定的四、六级考试分数段, 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拼命地记笔记或反复做模拟题。英语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变成了备战四、六级考试的“战场”, 口语交际活动几乎等于零。课下学生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查字典、背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整个语言环境缺少应有的氛围, 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多是做题高手, 多半学的还是无法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哑巴英语”。很多大学毕业生怀揣毕业证书, 却无法开口说英语, 其英语口语能力难以有效地满足工作对外语能力的需要, 颇令用人单位失望。

(三) 评价考试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多数大学英语的期中或期末考试以及英语水平测试的考试都不包括口语测试, 导致学生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没有足够重视。有的虽有平时成绩但也没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重要依据之一, 其结果使学生口语练习的动机低下, 尽而产生淡漠心理, 学生口头表达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四) “哑巴英语”产生的心理原因。

课堂上学生怕出错产生的紧张心理、怕遭同学嘲笑产生的虚荣心、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所引起的不自信、不知从何说起产生的困惑以及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产生的迷茫心理等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在英语课上大胆开口说英语, 结果形成越不敢说越不说, 越不说越不会, 越不会越没有自信, 越没有自信就更不敢开口的一种恶性循环, 渐渐地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学生的这种胆怯、自卑心理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过分紧张和焦虑。笔者对200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显示:78%的人由于语言知识储备不足, 产生不自信而不敢开口说英语, 71%的人心中想说, 但不知道如何表达, 47%的人认为自己会说但由于紧张而不敢开口, 47%的人认为自己发音不准确, 语调不标准从而不愿或不敢开口说英语, 43%的人爱面子, 怕出错误遭同学笑话或受到老师批评而不敢开口。

三、克服大学生“哑巴英语”的对策

(一) 把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摆在重要位置。

面对目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式, 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树立大学生自己的良好形象, 无疑能为其就业助一臂之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就业、岗位选择、甚至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及职位升迁。要进外企, 英语口语是第一块敲门砖。因此, 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都应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加大力度改变大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 提高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为其就业、职业发展保驾护航。首先, 高校要使大学生一入学就明确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 英语口语能力已是国际化青年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 如果不能熟练掌握, 将来无论求职还是工作, 都会遇到很大障碍。其次, 高校应适当增加英语听说课时, 把英语口语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打破年级、班级界限,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按其英语口语水平分成每个班最多不超过35人的快、中、慢小班, 实行小班化教学, 以增加学生听说训练的机会, 消除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使英语口语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根本上消除哑巴英语, 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当然, 学生每学期可根据自己的口语水平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 但每一位毕业生在毕业时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英语口语水平, 否则, 不能按时毕业。

(二)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学习观念。

一个教学效果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积极配合的结果。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整个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浓厚兴趣, 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师生必须把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口语能力上。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外语环境, 例如创建英语口语教研网站、师生聊天室和班级邮箱, 建立聊天群, 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这样会提高学习效率, 增加学生接触和使用外语的机会,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学生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变以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词汇的死记硬背和反复做模拟题的那种机械学习方法为听说领先。

(三)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据教育部高教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课题组调查显示, 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只有不到15%的学生在口语课上积极地参与课堂练习, 另外还有将近30%学生想积极地参与口语练习而因为能力有限而没有参加。而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情况则更差, 只有10%的学生积极的参与了练习, 有30%多的学生愿意但能力有限, 还有20%的学生不愿意参与练习。可见, 教师在课堂上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 正确引导他们参与练习,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口语交际氛围能够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学生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要想尽办法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吸引更多的学生对口语产生兴趣。为此,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新颖的话题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要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调动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首先要使谈论话题吸引学生。因此教师选话题时, 要针对可能引起大学生兴奋的东西, 精心设计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尽量使话题贴近时代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学习实际, 或与学生的需求有某种联系。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情不自禁地有感而发, 学生在兴趣昂然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口语课的成功与否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的主动程度又与教师选题的难易度有一定关系, 而难易度显然又与学生对该问题的文化知识的了解和现有英语水平有关。如果选题太难, 学生苦思冥想仍不知从何说起, 口语课会出现“冷场”, 学生会失去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口语练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选题太容易对学生没有挑战性, 又会使其产生腻烦心理。因此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尤为重要, 要充分考虑选题的难易度对于学生的适应性。要把握好这个“度”, 必须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思维特点, 考虑课堂要说的主题、类型、性质等因素, 包括题目是否与所学内容相关联, 学生语言输出可能出现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等问题, 以及每个口语练习和活动环节所需的时间, 更要熟悉口语表达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一些英语单词、短语、句子结构和文化背景知识等, 力争营造一个更接近真实、适合学生的口语交际语境。选题确定后教师可通过班级邮箱发给学生, 让学生有足够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课下有针对性地大量搜寻和阅读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还可以通过班级邮箱给学生介绍一些与选题相关的知识, 参与口语练习必备的语言技巧、应变策略和必需的参与规则, 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趣闻等。师生之间可通过建立起来的班级聊天群进行交流, 以便使学生为口语课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 以提高口语课的质量。

3.教师高水平的指导。首先, 要采取有效手段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障碍, 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使他们首先建立起说英语的自信心, 具备了自信心, 他们才会尝试。其次,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既不可使差生感到心灰意冷, 又不可使优等生傲气横生, 避免口语课沦落为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与少数精英学生的“对话”。再次, 在口语交际活动结束后, 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状况给予全面、客观、准确的点评, 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总之, 在口语课上要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 让自信者更自信。

(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不少学生深感交流的困难, 不是如何正确地发音或拼写, 而是如何恰当地运用。由于他们对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 在说英语时出现语言运用不恰当, 不得体, 使交流受阻的尴尬局面, 有时甚至会引起严重的错误。因此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形式与文化内容密切结合起来, 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网络等现代化手段,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材料, 吸取文化知识,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西方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增加学生对于口语课的兴趣,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式。

(五) 创造第二课堂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

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 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创造课外英语语言环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英语朗读、短剧表演、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等。另外可邀请外教和英语老师到每周学校举办的“英语角”现场给学生作辅导或开辟外籍教师和学生自主交流的英语角, 或定期、定点组织外籍教师开设英语讲座, 这些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能提高学生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将英语语言实践融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寻找各种机会练习英语口语, 从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说起, 可以说说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 校园的大事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旅游、电影、学校生活等。总之逮着机会就练口语, 机会就会带来快乐和收获。

(六) 进一步完善考试与评估制度。

考试是检查教学工作利弊得失的参照手段, 反馈手段, 通过考试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此除期中期末英语考试应增加口试外, 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考试应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法, 建议学校成立口语能力考试委员会,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制定口语能力等级测试标准, 定期为学生组织考试,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英语口语水平选择等级测试标准, 预约考试时间, 但在毕业前必须完成规定的口语考试项目和等级标准, 否则不予毕业或延期毕业。另外应进一步加强口语学习过程的管理, 对于口语课, 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制定量化标准, 才能发挥其功效。例如, 学生在口语课上的发言质量、次数等都应该有具体规定, 把学生在口语课上的表现和态度作为最后英语总成绩评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把学生平时参加的一些全国性的各种口语考试所取得的成绩都纳入口语期末总成绩。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分数这个明显的指标引入竞争机制来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口语练习过程, 调动学生更为强烈的说英语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

四、结语

总之, 根除大学生“哑巴英语”的通病并非一日之功, 任重而道远。因此英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实践中给予重视和加强, 充分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为学生说英语创造条件, 创设氛围, 提供环境。学生只有在语言环境中勤奋练习, 才能真正克服“哑巴英语”, 适应社会的需要。

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哑巴英语”的成因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偏失, 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哑巴英语,危害,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玲.对我院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外教育研究, 2009, 6

[2].史光达.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 2007, 20

篇14:撬开“哑巴”老公的嘴

怎样才能让家里的“闷罐子”男人开口说话呢?聪明的妻子真是各有高招。

无聊型“哑巴”

事例主讲:肖静 28岁 文员

我和老公结婚4年,按说还没有到老夫老妻的境界。可他每天回到家便瘫倒在沙发上,我做好饭叫他,他起来吃,吃完就缩进沙发看电视,要么就钻进书房玩电脑游戏。我跟他说话,他就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应,有时干脆不回答。为此,我经常大发雷霆。此后,老公会稍有改变,但时间一长,他又恢复成“闷罐子”了。

开口方: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我仔细分析老公变“哑”的原因。结婚后,我一直不愿意要孩子。这让老公深有不快。我俩恋爱了3年,婚龄也有4年了,两个人在一起,有时我也真找不出新鲜的话题了。想到这儿,我悄悄取消了避孕措施,不久我怀孕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公时,他乐得一把将我抱了起来。从那以后,他又打开了话匣子,每天跟我探讨育儿的知识,而且开始关心我的饮食起居。

儿子出世后,老公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冲奶、洗澡、换尿布的活他全包了,还乐颠颠地向我报告每个细节。家里从此充满了欢声笑语。

解析:这种“哑巴”是因生活无聊形成的。一成不变的二人世界早已被彼此熟悉,慢慢就会令人失去兴趣和激情,如果两人连架都懒得吵了,那么这平静的背后就可能潜藏着更大的危机。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不但能回升渐渐远去的感情热度,还能创造出新的幸福。

疲惫型“哑巴”

事例主讲:宁媛波 36岁 私企老板

我和老公是在生意场上相识的。我们各自开着一个药店。结婚后,我们将两个药店合二为一。婚前,他总往我这边跑,好像跟我有说不完的话。除了研究经营对策,我们还大开着彼此的玩笑,我感觉充实而快乐。药店合了以后,事情也多了,他主外,我主内,我俩配合得也很默契。唯一让我不快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后,他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了。他越不说话,我越动气,我越急赤白脸,他越坐在那不吭声。我感觉婚姻到了坟墓的门口。

开口方:转换角色,换位体验

我开始思索老公变化的原因,原来他自己当老板的时候,手下有跑业务的助理,他只抓大事,具体事宜都交由助理去做。我们结合后,助理辞了,所有的业务往来都要他亲力亲为了。会不会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于是,我主动提出跟他对换,他负责药店的内部事务,我负责对外的洽谈联络。进入角色后,我忽然理解了老公的沉默。

经过换位体验,我们都了解了对方的不易,也更加理解和体贴对方了。现在生活的沉闷已被我们相互的体谅打破了。

解析:男人是行动型的动物,而女人则多为口头主义者。男人回家不爱说话,可能是在单位的谈话让他筋疲力尽,也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太大,需要调整和休息。妻子应先了解清楚,再给他一些时间,只有充分掌握男人沉默背后的原因,才能准确解开心中的疙瘩。不问清红皂白一味指责,只会让男人觉得你很烦。

隐瞒型“哑巴”

事例主讲:阿妮 33岁 公务员

我和老公是经人介绍走到一起的。虽然没有太多的浪漫,但我们彼此关怀,生活过得很平静。可是最近我发现他怪怪的。有时,他回家跟我眉飞色舞地大谈单位里的热闹事,有时却一言不发,闷在屋子里不出来。问他,他含糊其词地说:“没事啊。”一天,我上街遇到他同科室的人,那人看到我就说:“嫂子,我们发的那笔奖金,大哥准备给你买什么啊?”我一听就愣了。奖金?没听说啊。难怪啊,我说老公这几天怎么一声不响只干活儿呢?原来他攒起私房钱了!

开口方:掌握情报,敲山震虎

知道了老公的秘密,我没有声张,心里却有了数。我细心观察他的行为举动,发现只要老公一变“哑巴”,他就准有事瞒着我。不是他跟朋友喝酒了,就是背着我跟人赌球了,再者就是跟哪个女同学通电话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我掌握了老公的所有情报。于是,我开始有意无意地旁敲侧击。一天,我开玩笑似的说:“我们办公室大徐子,从不把发奖金的事告诉他老婆,说把钱都上交了,出去潇洒怎么办啊?老公,你不这样吧?”闻听此言,老公脸都白了。一天,我向老公提议说:“你们搞个同学会呗,大家坐一起聚聚,聊聊,沟通一下,多好啊!”老公低着头,嘴里嗫嚅着:“也是,也是。”几个回合下来,老公的心理防线有点撑不住了。他开始向我坦白他的小秘密。

解析:有时,男人想通过沉默隐瞒什么,他认为只要不说,老婆就不会敏感地追问,一切会变得很简单。为了防止女人打破沙锅问到底,他试图当“哑巴”,以隐瞒更多内容。女人在这个时候兴师问罪,男人会更加以沉默对抗。想要让一个男人在沉默时敞开心扉,首先是要给他一种安全感,让他知道即使说出真相,你也不会给他更大的责罚。你如果用参与的热情来抚慰他,并安静地听他叙述,他就不会、不能、也不该变成“哑巴”了。

上一篇:爱阅读的我作文300字下一篇:《绮罗香·春雨》原文及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