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输血前准备

2024-04-30

医生输血前准备(共4篇)

篇1:医生输血前准备

一、规章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4、《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加入:医院规定的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6、应急用血院与预案。

7、用血申请流程。

8、用血流程。

9、输血管理流程。

10、采集血标本流程。

11、血液库存量的管理要求。

12、有急救用血的应急协调机制。

13、医院对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

14、医务人员掌握输血适应症相关规定。

15、用血申报登记制度。

16、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

17、血液核对制度。

18、血液储存制度。

19、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

20、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

21、紧急用血预案(具体保障措施)(A:有紧急用血的应对预案文件;B:有关键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

22、血液储存质量检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23、血液储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24、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的血液管理制度。

25、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 和细胞过滤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26、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27、报废血液处理的制度与流程。

28、开展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

29、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染性疾病时,要有通知血站并随访的制度与流程。

30、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

31、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2、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33、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34、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

35、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36、医院对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血有相关规定与批准流程。

二、科内需要准备记录本:

1、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本

2、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记录本。

3、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本。

4、储血冰箱定期细菌监测记录本。

5、血袋保存、销毁记录本。

6、一次性输血耗材无害化处理记录本。

7、(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临床输血记录?

8、用血的申请单、发血单、输血记录格式

三、1、设立临床输血管理组织(人员组成、职责、活动记录)

2、设立临床输血职能管理部门(有监管记录)

3、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培训资料、照片、试卷、成绩)

4、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应急用血院与预案、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输血管理流程、采集血标本流程。进行培训与教育,有记录。(培训资料、照片、试卷、成绩)

5、科室开展输血质量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6、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评价临床医师对供血管理工作满意度。(有资料)

7、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培训资料、照片、试卷、成绩)

8、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有资料)

9、为患者输血的护士须经输血过程的全方位培训。(培训资料、照片、试卷、成绩)

10、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培训资料、照片、试卷、成绩)

6、设置输血科(血库)(独立设置 A级)

(1)工作人员: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并接受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且无影响输血专业职责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C级); 输血科负责人具有副主任职称以上资格,从事临床输血治疗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输血相关临床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B级)。

(2)房屋: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

(3)布局: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至少设置入库前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区、储血室、发血室、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有必要的消毒设施。

建筑与设施符合《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用房面积达到相关要求。(B级)

(4)必备基本设备:2℃~6℃,储血专用箱,-20℃以下储血浆专用低温冰箱,2℃-8℃试剂储存专用冰箱,2℃-8℃标本储存专用冰箱,血小板保存箱,专用血浆解冻箱(溶浆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专用取血箱,恒温水溶箱,标本离心机,显微镜,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系统。

(5)血液保存环境符合规定。

6、与制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检验科刘占平处)

7、血液库存量的管理要求,能24小时为临床提供供血服务。

8、有应急保障(通信、人员、交通)

9、无非法定渠道用血和自采、自供血的行为。

10、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11、医院对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的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

12、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

(1):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100%。(2):供、受血者血型复查率100%。(3):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100%。(4):用血的申请单、发血单、输血记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5):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13、使用监测技术为核准可适用的检测技术。

14、科室对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和流程、紧急用血预案、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5、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且保存。

(1):凡遇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并建议筛选不规则抗体。

(2):按要求规范开展输血前检查项目:血型(包括RhD)交叉配血,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等指标。

(3):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介质或实验方法。(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献血血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5):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再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各项内容,执行双人、双核对、签字制度。

16、(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C级)。

17、输血紧急预案的知晓率100%。(C级)

18、有血液储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1)有计算机管理设施用于血液管理

(2)有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制度(资料完整,有电子版文档有安全备份)

19、使用血液存放的环境符合规定,有监测记录:

(1)不同血型的全血、成分血型分层存放或在不同冰箱存放,标识明显。

(2)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与记录。

(3)血液保存温度和保存期符合要求。

(4)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保存完整。

(5)储血冰箱定期进行细菌监测记录保存完整。20、输血器械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

21、血袋按规定保存销毁,有记录。

22、一次性输血耗材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记录。

23、医院有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的血液管理制度:

(1)医院要有明文规定流程确保患者在确认过程中、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监测中的安全。

(2)输血前需准确核实受血者和所用血液,而且必须于输血前在在患者的床旁进行,必须有记录。有两名工作人员来核对。

(3)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间(红细胞取出后30分钟开始输注,4小时输完;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溶化后30分钟内输注,以能耐受的速度输注)。

(4)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 和细胞过滤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5)若使用血液复温系统在温度超出允许范围内,要用报警来提醒使用者。

(6)明确规定只有法规明确可以加到血液中的药物或已有证据表明加到血液中是安全的,不会对血液成分造成不良影响的某种药物才可以加到血中,否则,一般只有0.9%的氯化钠可以加到血液或血液成分中。

(7)为患者输血的护士须经输血过程的全方位培训。

(8)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要全程监测患者,以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征兆,记录在病例中。

(9)输血操作者的姓名、输血时间、输用的血液成分类型和数量、监测患者的证据、以及任何输血不良反应都要记录在病历中。

24、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1)有落实控制输血感染方案的执行记录

(2)报废血液处理的制度与流程,并记录。

(3)开展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和执行记录。

(4)有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等相关制度,登记记录规范、完整。

(5)受血者输血前按照相关规定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检查达100%。

(6)对输血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与处理,记录符合规定。

(7)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染性疾病时,要有通知血站并随访的制度与流程。还应说明是如何通知和随访输入了可能有传染性疾病血液的受血者。

25、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1)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立即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A: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B: 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C: 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他实验的要求,以及做相关实验的标准。

(7)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100%。

26、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有记录。

27、由输血科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28、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从血库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误。

(1)按规定检查从血库领取的血液必须核对已和受血者作过交叉配血实验的血袋,并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2)血液发出前,必须书面确认用于输血的血液,以及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无误。

(3)血浆发出前,还要检查全血和成分血是否发生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以及其他肉眼可见的任何异常现象。

(4)由输血科发出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流程执行核对。

29、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1)质控品的技术规则定义

(2)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

(3)实施质控的频次。

(4)质控品检测数据的适当分析方法。

(5)质控规定的选定。

(6)试验有效性判断的标准。

(7)失控的判定标准、调查分析、处理和记录。

30、参加本地区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输血前相关血液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B级)

31、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应当按常规检测方法与常规检测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检测系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B级)

32、输血科对于室内失控项目和室间质量不合格项目,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B级)

33、参加省级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输血前相关血液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B级)。

3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有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的相关规定。

35、医务人员熟悉并执行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性疾病筛查规定。(B级)

36、医务人员熟悉并执行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性疾病筛查规定,该规定的执行率100%。(A级)

37、医师向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办法。

(1)取得患者于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同意书中可明确同意输血次数。

(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4)无近亲属、授权委托人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以患者最大利益原则决定输血治疗,并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8、医务人员熟悉:患者或家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对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血有相关规定与批准流程。(B级)

39、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A级)

四、1、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2、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如输血申请、用血适应症合格率、成分输血比例、自体输血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

3、相关人员本岗位履职要求知晓率100%。

4、相关人员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与程序、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知晓率100%。

五、1、职能部门检查督导,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录。

2、有全院输血管理工作的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和持改进输血工作的机制。

3、职能部门同输血科对临床科室(各手术科室、急诊科、血液科等主要用血部门)合理用血,落实输血适应症的规范要求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督导整改。

4、医院规定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5、各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临床科室将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学习内容)。

6、职能部门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7、职能部门对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和流程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改进成效。

8、通过访谈(急诊科、手术室、产房等部门),证实紧急用血的执行情况(重点夜间、节假日),与医院的规定保持一致。

9、职等部门对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本、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与记录本、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本、储血冰箱定期细菌监测记录本、血袋保存、销毁记录本、一次性输血耗材无害化处理记录本落实监督检查,对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100%。

11、职能部门对血库领取的血液检查核对制度进行监督。

六、1、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一月、四月、七月、十月)

2、职能部门对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和流程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改进成效。

(1)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记录本(2)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记录本(3)血液核对制度记录本(4)血液储存制度记录本

(5)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记录本

(6)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和流程记录本(7)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本(8)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记录本(9)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本

(10)储血冰箱定期细菌监测记录本(11)血袋保存、销毁记录本

(12)一次性输血耗材无害化处理记录本

(13)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记录本

(反馈率100%)。

篇2: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

1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

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

2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

2.1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2.2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

(1)患者的临床诊断(2)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3)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4)病因治疗与输血治疗哪个更有效(5)相对于病因治疗输血治疗是否必须

(6)根据实验室检测指标,患者是否具有输血指征

(7)如确需输血治疗,输用何种血液品种,数量多少

(8)急性失血引起的血容量减低的扩容治疗是否遵循了先晶后胶原则,扩容的疗效如何,是否确需输血。(9)是否已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如老年人和小孩,及心功能情况,输血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10)是否已做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治疗及抢救措施

2.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1)内科输血:(多为慢性贫血,患者对贫血已有较好的耐受。)Hb<60 g/L或HCT<20%时可考虑输血。(急性失血别论)输血指征应根据贫血程度、心肺代偿能力、有无代谢率增高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2)急性失血病人的输血指征:失血量<血容量的20%时,用晶体液扩容后HCT>30%,不必输血。失血量>血容量的20%~30%时,先通过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然后输血。因为在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情况下,输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携氧能力,改善组织低氧或缺氧。因此,最适输注品种为悬浮红细胞。急性失血时由于红细胞和血浆是等比例丢失,故测定Hb和HCT仍在正常范围,不能反映失血的程度。

(3)血小板输注指征:

内科系统疾病:若>50×109/L,不需输注;20~50×/109L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20×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10×109/L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手术科室病人:若<50×109/L,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109/L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109/L;70~100×109/L可进行上腹部手术。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ITP:严格掌握。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

2.4成份血的适应症

(1)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2)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3)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4)普通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5)冷沉淀:主要用于Ⅷ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甲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应当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即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或输入患者不需要的血液成分而影响患者的健康。

3输血后评价

3.1输血后疗效评价:

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第二天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3.2临床输血质量评价: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是:

(1)患者是否明确诊断

(2)病例是否符合临床用血条件

(3)主管医师是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4)输血品种和数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输血治疗是否恰当(5)急性失血是否进行了先晶后胶的扩容、大量输注抗凝血后是否根据病情变化补充了凝血因子、冷沉淀、和血小板

(6)非急症用血是否执行了备血制度和用血审批制度

(7)输血后是否及时进行了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如何

(8)输血治疗前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及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9)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输血病程记录等各种输血文书记录是否及时、规范、完整

(10)输血不良反应治疗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规范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上报。

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质量考核”。

2.医务科应定期开展对各临床科室及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的评价,评价结果与科室质量管理和医师个人业绩考核及用血权限认定挂钩。

篇3:医生输血前准备

【关键词】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

【中图分类号】R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92-02

近几年来,由于输血感染造成很多医疗纠纷,给医院与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为了避免由于输血传播疾病而造成的各种伤害,各医院均制定了成分输血以及无偿献血等措施来解决这一大难题。但是,由于病毒存在“窗口期”等诸多问题,造成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不可能完全避免或杜绝。因此,患者在输血之前,必须进行HBsAg、抗HCV、抗HIV以及梅毒抗体四项的检测,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感染源,为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健康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有效地降低了院内出现感染,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1 标本来源

对2009年3月—2011年3月1000名临床以及门诊输血前患者给予分离血清,之后将其放置在4℃进行保存, 3d内进行检测。

2 检测方法

采用ELISA方法给予检测,对HBsAg、梅毒抗体、抗HCV、抗HIV进行严格检测,每一项操作必须根据说明说进行严格地操作,对ELISA初次检测呈现出阳性的受检者再给予双孔检测,抗HIV复测依然呈现为阳性的受检者需要将其送至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AIDS)监测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1]。

2.1 仪器

酶标仪采用的是MK3,洗板机采用的是MK2、北京科华。加样器采用的是单道微量可调移液器。

4 结果

1000份血清标本当中,通过ELISA法检测出HBsAg呈阳性的有165例,占16.5%;抗HCV呈阳性的有12例,占1.2%;梅毒抗体呈阳性的有10例,占1%;而抗HIV呈阳性的有3例,占0.3%。

5 讨论

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十分严重,每年感染HBV的患者很多,而且目前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输血则是一些患者受到感染的一个主要的途径。输血之后肝炎的发病率为在2.4% —27.3%的范围[3]。据相关报道,乙肝患者中仅仅十亿分之一毫升的血液一旦进入到人体之后就会造成感染。此类感染均可以令人毫无察觉的侵入到人体产生感染。目前,艾滋病毒对人类健康已经造成巨大的威胁,引起了全世界对于安全输血的高度重视。当前,传播HIV的主要途径是性接触与共同使用同一注射器吸毒[4]。如今血液传播已成为传播HIV一个途径,如果输血者输入带有HIV的血液,那么他本身受到感染的概率就高达90%及以上。就我院1000例患者在输血之前的感染性指标结果进行分析,有一部分患者在输血之前就已经有了感染,而HBV感染率则高达16.5%,另外抗HCV为1.2%,梅毒抗体为1%,抗HIV阳性为0.3%。如果在输血前不进行检测,而输血之后经过检查发现感染,就很可能被患者误以为是血源性感染。HBV、HCV、梅毒以及HIV均可通过输血而出现感染,另外母婴、医源性、针刺、纹身、共用牙刷、剃须刀以及静脉吸毒等均可能出现感染,患者在手术之后、生产后、血液透析以及创伤检查后等发现感染,可可能会误认为是医源性感染。

近几年来,我国的法制化建设与进程的进一步的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医患纠纷也日益增多。患者进行输血、手术治疗等方面之前必须严格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传染病指标的检测。通过上述检查可全面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或杜绝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输血之前进行传染指标检测十分必要,既可以早期检查出患者本身的一些疾病,及时给予治疗,也可以增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力度,有效避免与预防出现交叉感染[5]。

总而言之,患者在输血之前进行检查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有利于医护人员在诊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加强自身的隔离防护措施,以免自身受到感染,另外加强对医疗器械的重复消毒,进而起到很好的控制医源传染效用。目前,有些医院对于输血前德传染性指标检查已经高度重视,但是在手术治疗、生产、血液透析以及有创检查等之前的传染性指标的检测仍然不够受到重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够强,还沒有充分认识到患者治疗之前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二是这些检查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医院要加强宣传与管理,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以强制性的方式严格要求医生对患者治疗之前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大大减少了患者及其家人、社会与医护人员存在的感染威胁,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于凤华.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现代医药卫生.2009(05).1295.

[2] 胡斌,赖俊浩, 杨喜民.1876名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分析.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08).479.

[3] 刘云峰,凌攀,杜利容,吕晓勤,史秀.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意义.西南军医.2009(07).599.

[4] 刘竞,桂嵘,马金旗,刘凤霞,赵国胜,李国才.271609例次输血前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09).3567.

篇4:输血前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输血前检验;问题;血清;正反定型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49-01

1.重视血液标本问题

安全输血必须要从源头抓起,这样才可以获得正确的血液标本,不至于发生给病人输错血的医疗事故。因此每一个住院人员的手腕上都要系有腕环(标明病人姓名和住院的号码),这个腕环直到出院时才可以取下来。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仔细鉴别受血人的身份并与输血清单以及病人的腕环资料相互核对。一旦资料不符、不全的情况被发现,不得进行输血的工作。

采集血液样本原则上必须是在病人的床边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采血后由病人和采集者在签单上进行同步的签名确认,缺一不可,而且血液的标本要由专门的医务人员送往血库,不得经手闲杂人员。血库的技术人员需要仔细核对血液样本资料,不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询问核对,要一一核对落实采血者和病人签单的标签方可让血液样本入库。

一般来说,血浆和血清都可以用于输血前的检测,但是根据实际的检测经验来看血清的效果更好。与此同时配血用的血液标本最好是3小时以内的,因为更为新鲜的血标本更能反映输血者的当前的免疫学状态。

2.坚持正反定型

常规ABO血型鉴定应包括正反定型,熟悉医学的人都知道人体中抗A和(或)抗B以一定的规章存在于人体的血清之中。而反定型毫无疑问正好可以起到一个相验证和质控的作用。而且也只有反定型结果相符才能十分准确的判断和鉴别处ABO血型,如果正反定型的结果不符,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明原因(1)实验的试剂可能不标准,已经失效或者受到了污染(2)在实际的操作中加错了试剂或者样本,导致鉴定结果南辕北辙。(3)某种疾病导致抗原减弱,红细胞发生多凝集现象及产生类B物质。(4)一些抗体的效价低,(老人、婴儿、),存在着不规则的抗体,为此正反定型不能尽善尽美的鉴定所有的ABO血型

反定型对于ABO亚型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这是因为亚型病人红细胞A或者B 的抗原都很低,而通过正反定型正好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从而引起检测者警惕。我国己规定常规血型鉴定还应包括Rh ( D )定型。定型时应按抗D血清试剂的使用说明操作,并设立对照试验系统。

3.做好抗体筛选

在对病人进行输血时必须要进做好一些抗体的筛选改工作,以避免盲目配血。一般来说抗体筛选主要内容是将即将受血者的血清和试剂红细胞进反应实验,以发现在37℃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从实际的临床经验上来看,选用的试剂红细胞上至少应有以下常见的抗原:D, C, E, c, e, M, N,S, s,等等。

对于抗体筛选上,发达国家的血库的管理上已经比较成熟,已经被列入常态化的管理,抗体筛选在交叉验血前完成或者是同步进行。当抗体检验结果呈现阴性的时候,而且在以前的临床检测中没有发现有意义的抗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盐水法进行配血。而当抗体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时候,要进行抗体的特异鉴定,根据实际鉴定的情况进行相应的配血。

值得注意的是试剂红细胞要进行格外的进行挑选,要由2-3份单个的O型红细胞组成一套试剂,而且抗原要尽可能的丰富与多样。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抗体筛选并非可以检验出所用的抗体,原因有二(1)一些低频的抗原可能存在被漏检的情况(2)以前临床检测过的抗体已经降低,导致难以进行抗体筛选检测。

4.严格交叉配血

输血前必须进行一个的交叉配血,这也是安全配血的最后一个关口,也是安全输血得以实施的重中之重。所谓“严格交叉配血”是指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检出ABO不相容及AIBO系统之外的,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交叉配血主要包括盐水法、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 polybnene)法等。在这些配血方法中,盐水法由于检测成本低,且快速便捷被广泛地运用。但是盐水法也有检测中的不足。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人类已经发行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以盐水法最为简便、快速、成本低,但有局限性。迄今人类红细胞只能检出AB0, P,Lewis, I和MN等系统的抗体,而不能检出Rh,Kell,Kidd和Duffy等系统的抗体。而前者多为天然抗体,而后者多是由免疫产生,这是盐水法根本无法检测的。

传统的输血前的检测设备虽然简单,但是影响输血前检测的因素也比较多,因为缺乏有效的质控体系为此出现的差错也时有发生。

发达国家己普遍采用微柱凝胶试验,又称卡式配血和(或)血型鉴定。我国有些单位也开始应用这项免疫学检测的新技术。我们的体会是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直观,能自动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误差,但价格昂贵,目前前难以普遍推广。

结论:输血前的检验是输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严格执行和贯彻输血前检验应的过工作准则和工作流程,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患者输血前检验的重要性及几种疾病应如何输血》[J]. 齐鲁医学检验. 2003(04)

[2] 吴烈明,周彩萍.《输血前四项检查的意义》[J]. 現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12)

[3] 齐健,仲伟元.《浅谈患者输血前血液检查的意义》[J]. 齐鲁医学检验. 2004(05)

[4] 徐亚琼,帅杰.,《患者输血前九项指标检查结果分析》[J].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5] 万柏珍,徐雅平,王石云,栾建凤. 输血前患者检测传染病指标的重要意义[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15)

[6] 王宁,毛从答,李修敏.《输血前和手术前“感染五项”检测的意义》[J]. 齐鲁医学检验. 2005(05)

[7] 辛志方.《输血前系列检测的临床意义》[J]. 医药产业资讯. 2005(20)

[8] 郑娟.《术前、输血前四项血液指标检测及意义》[J]. 江西医学检验. 2005(06)

[9] 郭绘芳.《手术前及输血前输血系列检测分析》[J]. 航空航天医药. 2005(04)

[10] 谭春泽.《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07)

[11] 伍伟健,田兆嵩. 临床输血应遵循的基本程序[J].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3)

上一篇:文学社欢迎词下一篇:教菜鸟如何攻击139端口 武林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