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教案设计

2024-04-12

神笔马良教案设计(共13篇)

篇1:神笔马良教案设计

神笔马良获奖优秀教案设计

一、课前谈话。

你喜欢故事吗?你读过或听过哪些故事?

二、谈话导入

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故事《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洪汛涛。(读到一个好故事,最该感谢的就是作者了,以后读书可要关注一下)板书课题。神笔马良——齐读

三、初读、整体感知(要不要默读)

这篇课文很长,课前,大家都已认真地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一遍,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读。

1.检查认读难读的词语:

耕地 往颈上一套 干旱 监牢 桅杆 咆哮

拉着犁 吆喝 疙瘩 衙门(小老师领读)

衙门指哪里?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用心画画 得到神笔 帮助穷人 惩治大官

学生回答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适时提醒:你刚才说的这么长长的一段话老师可以用这么四个字来概括,出示“用心画画”,谁能学着老师的样也用四个字概括着往下说。

词卡全部贴好后,告知学生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把故事写清楚的。副板书:有序

能用上这几个词再来简单地说说吗?

你们真能干,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你们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主要内容。(边说边大括号标注)

四、神笔之神

师:我们来看课题,顾名思义,神笔就是……?神奇的,有灵性的笔。

师:马良的神笔神在哪儿呢?文中有一句关键的句子,就告诉了我们神笔的神奇,你找到了吗?

1.找出总起句:“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你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指导朗读。

2.感受神笔“画什么有什么”之神:

师:马良都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圆圈圈画出来。(生圈画,师巡视,提醒:细心的同学把数量词也一起圈起来了)

能用“画 就有 ”的句式来回答吗?(师示范时神奇的语气强烈些)

(学着老师的样读出神奇的感觉来)

马良用神笔画了很多很多,出示“……”,难怪课文里说是——引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这些神奇的画,给了穷人哪些帮助呢?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来。

画公鸡就有公鸡,公鸡喔喔地叫起来,给人们报晓。 课文没讲的的内容你做了补充。说出了公鸡的作用。

画耕牛就有耕牛,耕牛下地拉犁了。

你从哪个小节看出来的,请生读该小节。

(师:你看,穷人需要什么,马良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作者按这样的顺序把马良用神笔帮助穷人的事写得清清楚楚,这不,画了大耕牛,就能帮老人和小孩——下地拉犁了。)

画牢门就有牢门,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马良逃出去了。(大家不用再受牢狱之灾了!)

画快马就有快马,马良骑上马跑远了,官兵们哪里还追得着。(神笔帮马良成功逃脱了)

画水车就有水车, 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农民就不用用木桶背水了。

(水车可帮了农民们一个大忙啊。)

师:这真是——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板书:画什么有什么。)这马良的神笔真是出神入化啊!

3.感受神笔“画什么没有什么”之神。

师:神笔在马良手上是如此的`神奇,那在大官手上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 (引读)看,大官的画——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板书:画什么没什么)

师:(指板书)为什么马良“画什么就有什么”,而大官却“画什么没什么”呢?

师:哦,原来大官是用神笔为己谋利,而马良是用神笔为民造福啊!(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为民造福 为己谋利)这笔还能辨别好坏,这又是神笔的另一大神奇之处呀!

那马良是怎样用神笔惩治大官,为民造福的呢?这可是故事最精彩的地方,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20—28小节,想想马良是怎样一步一步用神笔惩治大官的。(巡视时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做记号,这个读书习惯可真好。)

五、惩治大官”

师:马良是怎样一步一步用神笔惩治大官的呢?

根据回答,幻灯相机出示:

1、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个无边无际的大海。

2、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

3、马良就画了一只大船。

4、马良画了几笔风。

5、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

6、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

7、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把马良一步一步惩治大官的过程写清楚的。

马良画什么就有什么,画风就有风,出示幻灯:

1、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

2、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大船有点儿倾斜了。

3、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驶去。

引读:有了风……(直:直向海中央驶去,分明是说船——行驶得很快。可大官还嫌船慢)于是,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这下大官害怕了,可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咆哮(关注两个口)的意思就是——课文里是指——(海水发出了猛兽怒吼般的声音)是啊,我们听到了海水的咆哮,我们还看到了——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驶去。

神奇的三笔风带来了神奇的变化,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第一组、二三组、四组)……

听你们的朗读,老师知道这风已经画到你们心里去了。

引导背诵。出示前半句,生背后半句。

读着读着,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马良啊?(聪明、善良、勇敢、为民造福、智谋超群……)

是的,用大官自己要的东西来惩治大官,这是多么巧妙地惩治,这又是多么聪明的马良啊,想不想当一回这样的马良。

师(大官)生(马良)20—27小节分角色朗读。

六、看连环画讲故事 总结全文

师: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了。

马良又会为穷人们画哪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带来哪些帮助呢?请动笔写一写。写在书本空白处。

是啊,马良就一直用手中的神笔为穷人们画画,为他们造福,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读课题。

布置作业:按照“用心画画、得到神笔、帮助穷人、惩治大官”的顺序给父母讲一讲这个神奇的故事。

神笔马良

{用心画画

马良 画什么有什么 为民造福 得到神笔

大官 画什么没什么 为己谋利 帮助穷人

篇2:神笔马良教案设计

1.初步学会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能根据问题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培养爱憎分明的感情.懂得学了本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课后第3题,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

3.初步理解带生字的词语的童思。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马良,他有一支神笔。用神笔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活的。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你们想知道马良这支神笔是怎么得到的,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吗?请看课文。出示课题:23 神笔马良。

这篇课文生字较多,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查字典。

(二)、教学生字,理解新词。

1、先让学生找出生字所在的句于,读一读,再说说带生字词语的意思,教师纠正。

犁(lí),犁地,犁字也可以作动词。

硬(yìng),不读g,反义词为“松”、“软”。

恨(hèn),心里恨,所以是竖心旁,右边是“艮”不是“良”。

监(jiān),“蓝”字去掉草字头。

扇(shàn),翘舌音。“一扇门”,“扇子”。

旱(hàn),太阳高挂天空,地上干巴巴。

浇( jiāo),浇水要用水,左旁三点水。

杭(háng),“杭州”,“杭育杭育”是吃力的叫喊声,一种劳动号子。

链(liàn),第四声,铁链是铁做的,左边金宇旁。

套(tào),“套住”。注意大字头下面有三小横,最后一笔为点,不是捺。

绑(bǎng),绑人用绳子,左边绞丝旁。

粗(cū),反义词“细”。

涌(yǒng),大诲涌起波涛。水一下子涌了出来。人们争先恐后涌出大门。

斜(xié),倾斜,不正的意思。这里指船向一边歪斜。

咆哮(páoxiāo),形容海水奔腾轰鸣。

压(yā),压下去要用大石头.一点不能忘记写。

衙门,旧时官员办公事的地方。

吆喝.大声地叫喊。

2、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补充修正。

(三)、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l、2、3题。

答案当堂反馈。

第3题答案:依然一仍然盼望一希望着急一焦急、紧张。

(四)、课外作业。

抄写生字3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知道马良这支神笔是怎样得到的。

2 、用“因为……,所以……”说说白胡子老爷爷送给马良神笔的原因。

3、读懂这部分出现的几个感叹句。

二、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第l--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白胡子爷爷要送神笔给马良.

2、讨论,交流。说说为什么白胡子爷爷要送神笔给马良,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因为马良有志气要学画画,而且又能刻苦学画,所以白胡子爷爷才肯把神笔给他。)

3、分别找出描写马良“有志气要学画画”和“刻苦学画”的词句。

有志学画:“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气呼呼地说:……”。

刻苦学画:“用树枝画”,“用草根画”,“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4、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马良这支神笔是怎样得到的。

各自说,指名说,自愿站起来说。

5、找出第1---4自然段中带“!”的句子,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①我偏不信,穷娃子连画画也不能学!(气愤、坚决的语气)

②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坚定、轻视的语气)

③我多么盼望能有一支神笔啊!(急切、渴望的浯气)

④马良真高兴啊!(高兴的语气)

①奇怪,公鸡活了!(惊奇的语气)

完成课后第3题第(1)小题,答案做在(作业本)第4题第(1)小题上。

(二)、作业。

1、抄写生字3遍,2、《作业本》第1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

2.带着课后第1题的3个小问题学习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讨论马良学画画的目的。

上节课我们知道,白胡子爷爷之所以把神笔给马良,是因为马良下定决心要学画画,并且刻苦地学画。老师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谁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马良专给穷人画。)

(二)、讲读第5--14自然段。

1、默读第5--14自然段。想一想马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马良画(什么),帮助(谁)(做什么)“句式简单地把一件事说清楚。

3、教师总结交流结果。参考答案如下:

①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头耕牛,帮助老农和小孩拉犁。

②马良在监牢里画了一扇门,帮助乡亲们选出监牢。

③马良画水车,帮助农民浇地。

④马良画海、画风,掀翻了大官们的船,为民除了害。

4、上述四件事,哪几件是写马良用神笔帮助穷人的?哪几件是写马良巧妙地用神笔惩罚大官的?

5、谁能把马良用神笔惩罚大官的经过说一说?(用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句式说一段话)

三)、课堂作业。

课后第3题第{2)、(3)小题,答案做在(作业本)第4题第(2)、第(3)小题上。

作业反馈:

第(2)题:”想夺回神笔“几个字表现了马良的机智,”给你画一回“是假,夺回神笔是真。

第(3)题:”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表示金子非常多,非常诱惑人,实际上是为了表理大官的贪心,为下文巧妙惩罚大官作了准备。

指名把这几个句子读一读。

(四)、听写句子。

(1)找出描写大海的句子。

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

风更猛了,海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

(2)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练一练。

(3)听写句子。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把故事完整地说出来。

2.摘录描写马良和大官神态的句子。

3.体会文章的中心:学了本领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二、教学过程:

(一)、分段说故事。

(1)自由读课文,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下列几件事中,你能清楚地说给别人听吗?

①马良向大官和画师要笔学画,却被赶了出来。

②马良用树枝和草根当画笔用心学画。

③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

④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头牛,帮助农民耕地。

⑤马良不肯用神笔为大官画金元宝,而用神笔帮助乡亲们逃出监牢。

⑥马良用神笔帮助农民浇水,又被官兵抓去了。

⑦马良用神笔惩治了大官。

(二)、故事能手大赛。

(三)、小组讨论。

主题:马良画画为了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四)、作业:完成《作业本》中的问题。

板书建议:

23、神笔马良

盼笔 -- 得笔 -- 用笔

( ) ( ) ( )

(对于长课文板书的设计主要与学生共同理清思路,剩下大量的空白让学生去自由发挥)

篇3:《神笔马良》电影改编被批离谱

《神笔马良》这部经典童话, 早已家喻户晓, 它的作者洪汛涛已去世很多年, 没想到如今他的家人却为根据这部童话改编的同名电影伤透了心。据洪汛涛的儿子和夫人透露, 香港导演马楚成并没有经过著作权拥有者的他们同意, 就擅自改编、拍摄、宣传了该影片。另外, 从爆出的消息来看, 导演马楚成只是取了一个“马良”的空架子, 电影里面的故事和原童话大相径庭。比如原著中的马良只有十多岁, 在影片中却变成了20多岁的青年, 还会谈恋爱。据说, 影片中还有搞笑、战争和特效等内容。“他们说不要故事, 只要《神笔马良》的题目, 我不同意。如果他们肯按照原著改编电影, 就算稍微变化一些情节, 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们现在把故事改得面目全非, 还要冠上‘马良’的名字, 我绝对不允许。”洪画千说, “《神笔马良》的故事一直是小学课本里的保留篇目, 如果小孩子看到了这部电影, 将搞不清楚哪个才是真正的‘马良’。”

篇4:都是神笔马良

20岁,不,25以前,打开我的衣橱是两眼一抹黑。不是因为缺氧,是因为我的衣服几乎没有别的颜色。从外套到衬衫,从长裙到短裤,从冬到春,几乎是一水儿的黑。

偶尔买件颜色鲜亮的,我妈都要激动一阵。

但我妈并不反对我把自己扮成一只鸦,她觉得年轻的女孩子穿黑好看。她自己是越往后衣越俏,她钟爱各种碎花、折枝、满朵,所以她的衣橱是漫山遍野一片花田。我妈说,人老了,衣服就要提一点亮。她说着,眼睛也亮亮的,一点鲜鲜的颜色点在瞳孔里。

于是,在几乎所有的合照里,我都是一身黑裙,长发披肩,独站在人群一隅。这种独立的,冷然的姿态没有人教我,有一点距离,一点神秘,符合一个夜话DJ的做派,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当年听众写来信说:“在所有的合影里,你都像是独照……”但这副表情拿到现在,大家已似笑似嘲地称为“高冷”了。

被大家用这样似笑似嘲的表情称谓的形容词还有一些,譬如:流浪、小资、文艺。综合起来,就是“酷”。

酷是每个成长的人绕不过的词,我小时候周围的叔叔们都留长鬓角,阿姨们尖领衬衫和花裙下都有一双白高跟,不论男女都穿喇叭裤,我的青春期里,学校里最拉风的男生们都留着蘑菇头或中分,这叫“郭富城头”。一阵精致的风从台湾吹来,长长的刘海覆盖了花美男们的额头,但正当好年华的谢霆锋又像一把剑劈开了时尚之风,大家说:哇,他好酷。

但认知在改变,偶像会改朝换代。于是花样男子成了洗剪吹,麻质长裙成了银镯女子。那些曾经使我们疯狂,把我们淹没的符号们一个接一个被拍死在沙滩上。新领主随之崛起,中年人想再跟上就得费点力气了。这已不是他们的时代。但也不必拘于此,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中年人有了更高的方向。“但凡条件好一点,就要把日子过给别人看。”

玛丽姑娘是我闺蜜,她的自我设定形象也一直在改变。我第一次见她,她是个立体的安妮式少女,中分、黑发、长裙、匡威,看她的微博我就脸酸,是真脸酸,看书叫“阅读”,面包叫“吐司”,随便出个门去周边都叫“行走”。 这一番折腾最终以我屏蔽掉她为结束。后来不知怎么忽然发现了杜拉斯更猛,但杜拉斯很难仿制,因为你不能,也不愿让自己急剧衰老。新兴起的古着风(指淘来的经典旧款式衣物,经过搭配现在仍然穿得出街。)救了她,她穿起妈妈款的禅衣、花布裙和粗跟鞋。她以轻声细语和适当的微笑,挽着新男友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次我倒不反感,女人要千娇百媚可人疼,就要不自觉的动作眼神都娇柔一点。芳官要扮假小子讨宝玉欢心,清高如林妹妹,听了几句艳词记在心上,也是想要跟宝哥哥来玩味一番的。

玛丽姑娘的男友是另一种人,热衷于跟着一帮驴友玩穷游,个个背上30斤重的大旅行袋,穿着冲锋衣,脖子上挂着相机,不管拍得好不好,先狠狠刷屏。这样的青年人不少,祖国大好河山,多在脚下踩一踩当然也是好事,只是每每看到不用导航不走正路偏要在山中迷路还要劳烦警察叔叔去营救的新闻总是心塞。这两人在一起,朋友们笑称互相看对眼,宛如《围城》里的苏小姐和曹诗人,互相不愁没有读者。前不久玛丽姑娘生了娃,她的宝宝起名一日三变颇费周折,除了大名还有小名,以及英文名。作精的人生是不会停止的,她的审美和理想即将在宝宝的身上一步步接着呈现。

何况,谁不想做想象中的自己呢?这方面大家都是神笔马良,一支画笔随身带,随时为自己添墨加彩。有刻意为之各取所需,还是刚刚说到的《围城》,里面一众人等没有不装饰矫情的。读书人装清贵,猥琐者装君子,苏小姐满腹算计装雅量,孙小姐世俗精明装纯情,方鸿渐貌似厌憎虚伪,给唐小姐求爱也只好躲在英文里表白,就连清澈如水的唐小姐,也未免刻意过度伤人伤己。没有人对自己是完全满意的,于是要勾勒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并执意认为这样的自己更讨大众欢心,让自己走出的每一步,人生链条上的每一环都熠熠生辉。

篇5:阅读教案-神笔马良

阅读目标 :

1、通过阅读,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

2、学习马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建立真善美的情感世界,感受审美情趣。阅读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阅读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

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笔马良》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阅读故事

2、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 ①画了一头大耕牛。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③为农民画水车。

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3、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三)总结

篇6:神笔马良的获奖教案

一、故事导入,课前演讲:

亲爱的孩子们,今天老师领大家来看一个美丽的故事――《神笔马良》。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来讲一讲马良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的?

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为什么?

有一个小朋友也想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假如》,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配乐朗诵)

大家喜欢这首小诗吗?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请聪明的孩子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请拿起你的铅笔,画出本课的生词。

2、找找小作者的心愿,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地读出来。

(二)交流

1、读生字

2、写生字

3、读书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一)学习第一节:

⑴ 一起读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⑵ 你们就是那风中的`小树,师:“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学生亲身体验:全体起立, 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在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

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⑶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 边引读边在课件原句的基础上出示第一节诗。

⑷ 谁愿意把小女孩美好的祝愿送给小树?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⑴ 读“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引导: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呀飞,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

⑵ 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⑶ 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

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诗:

⑴ 读“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⑵ 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西西不能和我们一样干什么?(在想象说话中感悟“不幸”一词)

⑶ 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创设对话情境:教师扮演西西,学生与西西对话

参考:

西西:原来我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我永远不能站起来了。

西西:我真想念以前的日子,真羡慕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西西:如果我能重新站起来,我一定要去爬山,去游泳。

⑷ 你们对西西的关心发自内心。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

指名朗读――齐读

⑸ 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球场上,在 (指名说)。 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齐读

四、情感拓展,练习写话:

1.教师激情总结:小作者极其渴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没有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了小树,小鸟,还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人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所写的也都会实现,那么,你最想画什么呢?(大屏幕辅助教学)

2.播放《爱的奉献》,升华情感。

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篇7:神笔马良,教学设计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手上拿着什么宝物吗? 生:金箍棒。

师:金箍棒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生:能长能短。能大能小。?? 师:没错。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马良,他也有一样宝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神笔。

师:嗯,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板书“神笔马良”。2’

二、带着问题,聆听朗读。

师:同学们,先看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这里有三个问题。1.马良是怎么得到这枝神笔的? 2.马良的神笔“神”在哪里? 3.马良用神笔画了些什么?

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思考自学提示上的三个问题。注意:拿出一支笔,听到问题的答案就划一划。毛主席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让我们勤于动笔。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那我们开始。(播放录音,观察学生)8’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好,大家看大屏幕。不知道大家刚才注意听这些词语的读音了没有? 生:有。

师:好,为了让大家能准确地汇报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先来把这些词语读准。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有三行词语。每个组选择一行进行练习。小组里先进行选拔,每人读一次,谁是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待会请他来做范读。开始。

(1’选拔)

师:每个组选一位读得最好的带大家读。生读3’

师:这几位同学范读得真好,帮了徐老师一个大忙。一本练习本作为奖励。接下来其他同学也要好好表现哦。

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师:好了,还是回到一开始的自学问题。请各个学习小组选择你愿意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为了节约时间,徐老师分一下工。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请二个小组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也请二个小组来解决。剩下的小组,都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一张学习卡,你们讨论哪一题就完成哪一题,明白了吗?

生:做题,讨论。(6’)

师:好。差不多了。我们先来看第一题,马良是怎么得到神笔的?你们组讨论的结果,请你汇报。

生:白胡子老爷爷给马良的。

师:为什么要给马良,为什么不给那个画师,或者是那个大官?你们组有补充吗?另外一个组。

生:因为他画画很厉害,很勤奋,很想得到一支笔。师:拿到笔给谁画呢? 生:给穷人。

师: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因为马良非常用心地学画,很勤奋,他学会了画画,专给穷人画,很善良,感动了神仙,所以得到了白胡子老爷爷的神笔。

师板书“勤奋、善良”

师:那勤奋、善良的马良,得到的笔究竟神奇在哪里?请你们组来汇报。生:要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师:噢,竟有这么神奇。那他画了什么了呢? 生:画公鸡,公鸡就活了。课件“图片公鸡” 师:读读相关句子。

师:后来马良又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呢?请你们组汇报。

生:画耕牛、画门、画马、画水车。板书“画耕牛、画门、画马、画水车” 师:好,我们来看看画耕牛,是为了谁呢?课件“耕牛图片” 生:老农。师:为了让农民伯伯不那么辛苦。真是善良的孩子啊。那画门,又是为了谁呢?

生:让被关在监牢里的乡亲们和自己逃出去。

师:他们都是一些穷人,都是一些被大官欺负的穷人。画马是为了? 生:躲避官兵追捕。

师:刚才是帮助别人,现在是帮自己。那画水车呢? 生:帮农民灌溉庄稼省力一点。

师:所以,马良都在帮穷人画画。这和他以前说的:“我专给咱穷人画”。是不是一致的?这也是他能得到这枝神笔的原因。因为他是一个善良,帮助穷人的好人。板书“帮助穷人”。

师:这么神奇的一支笔,大官一定不肯善罢甘休。马良怎样了? 生:被抓去了。

师:大家都能猜到,大官要这支笔是想画什么? 生:金银财宝。?? 师:马良会答应吗? 生:不会。

师:所以大官急冲冲地绑住马良,夺下神笔,请来画师替他画? 生:摇钱树。

师:大官的美梦得逞了吗? 生:没有。

师:哪些句子?请生读。

师:哈哈,真是好笑,真是活该,这就叫自作自受。师:那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了呢?

生:因为马良想夺回神笔,所以答应大官替他画金山。师:画了吗? 生:画了。师:怎么画的?

师:是啊,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爱钱如命。但是要钱不要命。大官怎么样了?

生读倒数第三自然段。

师:是啊。人不能过于贪婪,别要钱不要命。那马良呢? 生: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

师:是啊,马良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对坏人非常痛恨的人。板书“痛恨恶人”12’

四、回顾图片,复述课文。

师:好了,马良的故事读完了。有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了呢?看着图片。

师:很好。

五、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故事到这里真的结束了吗? 生:没有。

师:是的。假如,你是马良你会继续给穷人画什么呢? 生:?? 师:评价。假如,你也有一只神笔。你会为什么人画画呢? 出示课件“一些穷人、灾区、恶劣天气的图片”配音乐 师:同学们,动动笔,把你此刻的感受写下来。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为 画。让能。3’

生:反馈。师:评价。

师:下课后,把全班同学的感受,整理成一首小诗。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下课。学习卡

问题1:马良是怎么得到这枝神笔的?

答:因为马良感动了

学习卡

问题2:马良的神笔“神”在哪里?

答:只要,就。

学习卡

问题3:马良用神笔画了些什么?

课堂小练笔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作者: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课堂小练笔 我会为 画。让 能。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作者: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为 画。让 能。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篇二:《神笔马良》教学设计

神笔马良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整体把握故事大意。借助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关键词语的提示,使学生能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读、找、划,感受神笔之神,帮助学生明辨马良和大官在神笔使用上的不同态度。3.引导学生发现“马良惩治大官”部分的叙述特点,了解故事的表达方式。利用关键语句的理解,媒体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感悟马良的机智、善良以及大官的贪婪、自私,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愿望。

4.通过读文,体会、交流、朗读等手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神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以及有关《神笔马良》的动画片段。

2.词卡:得到神笔 帮助穷人 惩治大官咆哮为民造福为己谋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1.直接揭题。

2.自由读文,检查认读难读的词语:

耕地 往颈上一套干旱监牢桅杆咆哮

拉着犁 吆喝 疙瘩 衙门(小老师领读)3.说说从故事中了解到有关马良的信息。

4.根据了解的信息,用几句话简单地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神笔之神”

马良的神笔神在哪儿呢? 1.找出总起句:“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2.感受神笔“画什么有什么”之神:

马良都用神笔画了些什么?用“画就有”的句式回答。朗读进一步感受神笔“画什么有什么”之神。

3.感受神笔“画什么没有什么”之神: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

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

朗读,体会为什么马良“画什么就有什么”,而大官却“画什么没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为民造福 为己谋利)

三、细读“惩治大官”

1.默读课文的20——28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大官的句子,用“——”划出描写马良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师生交流反馈)2.划了句子,你发现故事在讲述上有什么特点?(马良和大官两个人物穿插着进行描写的。)

(一)品读“大官”

1.自由读句段,说说这是怎样的大官。

2.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描写大官的句子。教师通过随机点评,指导学生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马良”

生生合作读句子。在合作读中,师生穿插对话,揭示马良以自己的智慧惩治官绅。

(三)品读高潮

1.自由读课文的27自然段。找出马良画风的句子,发现风的变化。随机落实“咆哮”。2.借助视频进一步感

受马良笔下风的变化,促进朗读。

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吗? 2.重现已学儿童诗《假如》,朗读互动,感受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五、板书设计

神笔马良

画什么有什么智取

画什么没什么

【设计说明】

《神笔马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上年级的一篇选学课文,是由编者根据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改编而成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清新活泼,马良形象呼之欲出。作为一篇神话故事,奇妙的神话色彩,生动的故事情节是学生最大的阅读期待,在教学中因充分利用。此外,本课选用时,定位为略读课文,配合第五单元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展开教学,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读自悟,体现略读的特点。由于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如何在自主体会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字,提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应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本故事趣味十足,内涵深刻,教学时因以趣为出发点,以情为终结点,让情趣交融。基于以上考量,本课运用如下策略展开教学设计:

一、以学定教,享受情节

享受情节,是学生读故事的直接表现。为顺应学情,安排学生充分读文,通过对“马良”信息的反馈,对“神笔”信息的提炼,让学生把握情节,享受读神话故事的乐趣。

二、长文短教,突出重点

面对1400多字的故事,我们立足学情,删繁就简,将教学重点定为“马良惩治大官”的情节。在揣摩马良画画意图和大官神情语言中,感受马良聪明机智,大官贪婪自私的形象。

三、感受形象,不忘语言

形象的树立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如发现故事的讲述特点、马良笔下风的变化等,都力求彰显语言的魅力。

四、联系旧知,激发情感

披文入情,情动辞发。适时安排学生感情朗读二上年级的《假如》,在联系旧知中调动表达欲望,使学生的情感在朗读和表达中升华。篇三:《神笔马良》教学设计4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2、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神笔“神”在哪里,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

3、能正确快速的朗读课文,并能一边读,一边想,学会思考问题。4、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人们做好事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人文目标:培养孩子名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懂得分辨善恶为人们做好事就会受到尊重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揭题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神笔马良》(教师板书)。神笔“神”在哪里呢?好我们来看一下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指导朗读。教师适当范读,让学生注意语气。

三、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找出哪些段落是描写马良为穷人画画的,哪些段落是描写马良与大官做斗争的。

引导学生讨论,说说马良是个怎样的人?

(不畏强暴,淳朴善良)

四、总结课文

提出问题:马良的笔“神”在哪里?

(马良的神笔能出神入化地画出他想得到的东西。其“神”。就在于马良对待画画有一种执著的精神,他经过刻苦的锻炼才会有那样的结果。

(要学习马良的这种精神,而不是只羡慕那只笔。)

五、说说如果你有马良那样的一支笔,你会怎样用?

篇8:我们是“神笔马良”

立体绘画,用的就是这支“神笔”——3D绘图笔!

神笔就是它——它的工作原理是先融化从笔尾放进去的材料,当我们画图的时候,融化的材料像墨汁一样从笔尖流出。别担心墨汁会流走,因为这些特别的“墨汁”遇到空气之后,会快速凝固,变成实体的线。就这样,我们用线条画出来的图案也就跟着变成实体的了。

听完介绍,我们都忍不住想马上动手创作,让心中构思的那个物体立刻活起来。别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美术老师还得先给我们讲讲基本的绘图方式。入门级的同学可以先在纸上用铅笔画出想要的图形,再用3D绘图笔把形状临摹出来。画好之后,当线条冷却后,就可以把图案从纸上拿下来,一幅平面的3D图画就完成了。熟练级的同学可以试试多面拼接,就是先在平面画出几幅图案,再拼接成一个立体图形。能手级的同学就可以直接挑战模具成形,用一个模型作为支撑,用3D打印笔在模具上画画,再把模具取出来,3D作品就完成了。

篇9:神笔马良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莉娜

教材分析

《神笔马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的一篇选学课文,是由编者根据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改编而成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清新活泼。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书。”再加上儿童学习童话,具有天生的亲近感,因此,我设计了开放性的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目标:

1.能正确、快速的阅读故事,抓住关键的词语读懂故事的内容。2.引导学生发现“马良惩治大官”部分的叙述特点,了解故事的表达方式。

3.通过读文、体会、交流、朗读等手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童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文、体会、交流、朗读、比较等手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童话的兴趣。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 教学环节:

一、读——梳理故事

1.默读课文,读到故事中有趣的地方,用笔做标记。2.圈出马良用神笔所画的事物。3.给圈画的事物分类,明白故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儿童天生对童话比较亲近,因此,通过标记童话中有趣的地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效的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内容。】

二、比——感受神奇

1.出示文中马良用神笔画画的句子,引导学生读中体会童话的神奇。

2.在比较中明辨马良和大官在神笔使用上的不同态度,感悟人物形象。

3.快速默读21——27自然段,发现童话中“主要人物穿插着来写”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面对1400多字的长文,立足学情,删繁就简,在揣摩马良画画意图和大官神情语言中,感受马良聪明机智,大官贪婪自私的形象。形象的树立则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引导发现故事的讲述特点等】

三、思——体会意蕴

1.默读童话故事《七色花》,比一比《七色花》和《神笔马良》和《七色花》这两个童话,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出示以前学过的童话故事,对照本篇童话的特点,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了解作者“洪汛涛”爷爷创作“神笔”的原因。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童话中都隐藏着作者的影子。

篇10:《神笔马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2.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穷人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给你一支神奇的笔,用这支笔你画什么就有什么,你会画些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31课《神笔马良》,看看马良用这支笔都画了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2.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3.在文中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2.交流自学思考题②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③为农民画水车。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四、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五、小结

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六、作业

l.熟读课文。

篇11:神笔马良优秀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育、应;理解6个新词语的意思。

2、--初步学会边读边思考,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比较,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正确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4、--懂得学了本领要为百姓做事,初步培养爱憎分明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正确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1、2题;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马良用心学画的目的。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洪汛涛))

二、复习单元提示:

1、怎样默读才会有好的效果?

2、提示告诉我们什么默读方法?

3、这样读课文有什么好处?

三、初读课文,初知内容

1、听录音,思考。

2、讨论:

(1)马良这支神笔是怎样得到的`?

(2)马良用这些神笔干了哪些事?

3、小结。

四、自学字词,检查效果

1、读词。

2、多音字组词:育应

3、字形分析:

犁、浇、套、扇

4、辨字组词:

犁( )旱( )浇( )咆( )

梨( )早( )烧( )饱( )

5、解释词语:

出神、不知不觉、无边无际、咆哮

6、完成《作业本》第1、2题。

五、学习第1-4自然段。

1、--出示问题:马良用心学画的目的是什么?

2、--带着问题默读1-4自然段。

3、--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明白:马良学画不仅仅是为了穷人,而且是有志气的表现。也正因为马良有志气,白胡子老爷爷才送给他一只神笔。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5-14自然段。初步学会边读边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复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着急(zhao zhuo)沉着(zhao zhuo)

坚硬(yin ying)浇水(jiao shao)

2、比较形近字组词。

烧赚()

浇()嫌()

3、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马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划出相关词句,进行概括,写下来。要求简洁、明了。

马良用神笔。

马良用神笔。

马良用神笔。

参考答案:

(1)用神笔画大耕牛,让它帮助老农和小孩拉犁耕地。

(2)用神笔在监牢里画门、画马,帮助乡亲们逃出监牢。

(3)用神笔画水车,让它帮助农民浇地。

2、反馈评价。

三、学习课文第10-1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马良又怎样巧妙地用神笔惩罚大官的?划出有关词句。

2、列出回答提纲:借机夺笔--画大海--画金山--画船和狂风。

3、小组交流。

说的时候要把大官的所为和马良施计结合起来:大官要马良画画,马良借机夺回了神笔;大官要马良画金山,马良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大官训斥了马良,马良就在海中央画了一座金山;大官要上金山,马良先后画了船和狂风,把大官们送入了--

四、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它画些什么?让学生说说写写。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比较,正确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练习复述课文;完成作业本第3、6题。

一、复习:

1、指名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

2、读描写大海景像的句子。

3、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并校对。

二、比较句子。

1、读课文后面的三组句子。

2、比较并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3、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正确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

三、总结全文。

1、回顾全文内容。

2、小结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考。

四、指导复述。

1、出示复述提纲(各段小标题)

2、听朗读录音,理清叙述顺序,熟悉课文内容。

3、自由准备。

4、指名复述,集体评议。

五、作业:

篇12:《神笔马良》课时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2、从马良用神笔帮助老百姓惩罚贪官中,受到启发。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听。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你喜欢童话故事吗?你知道童话故事的特点吗?童话故事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检查预习情况。(小组里准备)

1、小声读或默读,进一步扫清预习时未解决的生字。

2、段序是否标出。

3、《神笔马良》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已的话概括一下)

4、阅读提示中: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哪件事最让你感兴趣?

(二)全班交流(请准备好的小组起来回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出示课件,理解重点词句。)

三、师范读,生思考: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会做些什么呢?(生各自发表自已的意见。)

四、读故事,想故事,准备讲故事。

第二课时

讲故事比赛,并评出故事大王。(《神笔马良》)附:练习设计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娃()记()逃()爪()史()孟()哇()纪()桃()抓()驶()猛()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神笔 一()田地 一()大门 一()公鸡 一()快马 一()水车 一()金山 一()图画

三、按要求写词语。ABAB: ABAC: ABCC: AABC:

四、读句子,在空白处点上标点符号。

1、马良恨透了大官站着一动不动大声说我不会画

2、大官恼怒了说谁叫你画海快画金山

3、公鸡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喔地叫起来

4、一位老艺人在捏面人瞧那形态各异的面人孙悟空猪八戒多招人喜欢啊

五、给下边的句子加上适当的词语,再读一读。

1、马良画()耕牛。

2、我()吃着水煎包。

3、我和爸爸()去逛书市。

篇13:《神笔马良》续写

新皇帝的年纪和马良的差不多,却十分有心计。他知道用什么方法也管束不了马良,就和马良做了朋友。而且把马良接进皇宫,好吃、好玩、好用的都拿给他。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转眼间,马良在皇宫里生活了好几年。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根本接触不到贫苦百姓。他把以前受的苦快忘光了。

因为什么都不缺,他的神笔也用不上。只是这样一来,他画的画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偶而出游碰到贫苦农民,他也不会再给他们画所缺的东西了。

在皇宫这几年,新皇帝时常对他灌输:人,生来就分三、六、九等,享福受罪那是上天注定的,你能救得过来吗?假如全国的农民都要你画头牛,直至累死,你也画不完。

马良细一寻思,是这么个理。以后再见到农民受苦受罪,他也觉得心安理得,因为在他看来,那是他们的命!

一次,皇帝带他出游到一座小岛。岛上只有一户渔民。老夫妻俩带着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名叫翡翠。新皇帝和马良都看呆了,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俊俏的女子。

新皇帝和马良都有心娶翡翠姑娘为妻。为此,二人互不相让。最后新皇帝说:“你娶翡翠姑娘也可以,但从此你必须把神笔封存,再不许画画。而且要一年以后再成亲。”

马良为了娶翡翠姑娘,他未及细想就答应了这个条件。

一天夜里,马良梦见翡翠姑娘头戴凤冠,身着新娘装朝他走来。他傻傻地笑着迎接翡翠。突然,姑娘不见了,变成了白胡子老头。

老头用拐杖指点着他说:“马良啊马良,你忘了本。我今天要收回神笔。从此你画什么都不会象了。”说完就不见了。

马良急忙喊到:“等等。”这一喊倒把自己给喊醒了,他忙摸摸随身携带的神笔,神笔真的不见了。他忙找了支普通的笔画了张画。可画的凤凰象只鸡,画的黄牛象肥猪,画头毛驴象条狗。

这时,新皇帝恰巧进来,他看了马良画的画,对马良说:“你怎么净画些个四不象啊。用你的神笔给我画张画吧。”马良把自己做梦,白胡子老人收回神笔的事都原原本本和新皇帝说了。

新皇帝听后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对马良说:“那你就用普通的笔给我画张画像吧。画得像赏你千亩良田,画得不像就赶你出宫。”马良只好硬着头皮给新皇帝画像。马良急得满脑门子的汗,最后把新皇帝画成了只大猴子。皇帝十分震怒,命人把马良赶出皇宫。

上一篇:鼎鑫威辉公司揭牌仪式活动方案下一篇:淘宝网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