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缓刑)

2024-05-19

罪犯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缓刑)(共6篇)

篇1:罪犯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缓刑)

罪犯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罪犯:

你因罪,本院于年月日作出刑事判决书:。该判决已于年月日生效。现告知你必须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或看守所释放之日起七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刑监督;

(二)按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缓刑的建议,人民法院将作出裁定撤销缓刑:

(一)人民法院已书面告知罪犯应当按时到执行地司法所报到,罪犯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脱离监管一个月以上的;

(二)未经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脱离监管三上月以上的;

(三)未按照社区矫正机构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或者不遵守关于会客等规定,经过三次教育仍然不改正的;

(四)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行为,情节严重的。

罪犯签字:

联系电话:

鞍山市人民法院 年月日

篇2:罪犯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缓刑)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2、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有关会客规定。

4、离开所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5、遵守其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的规定。

保证人:XXX

篇3:社区矫正罪犯再犯罪调研报告

一、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特征

通过浙江海盐县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的案例分析得出, 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的几个特征:一是从犯罪时间看, 重新犯罪的时间间隔短, 基本上在一年左右, 有的甚至不到半年。这个时间段对于刚接受社区矫正管理的缓刑犯而言, 时间比较短, 矫正的效果还不牢固, 是容易引发重新犯罪的高危期, 而对于曾在监狱长期服刑的罪犯而言, 虽然已经改造完成, 但监禁的监管与社区矫正是有区别的, 其在回归社会之后, 一旦无法适应社会, 无法被社会接受, 就容易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是从犯罪形式上看, 主要是以共同犯罪为主。在看守所、监狱等地的关押经历客观上增加了服刑人员之间相互结交与交叉感染的机会, 使其在重新犯罪时更乐于选择共同犯罪形式以提高犯罪成功和逃避制裁的系数。同时, 曾经有过共同犯罪经历的人员, 更愿意与原同案犯进行再次犯罪。

三是从犯罪类型上看, 重新犯罪的罪名跟之前的罪名一样, 且主要集中于盗窃、抢劫及敲诈勒索等财产型犯罪和赌博、吸毒等罪。财产型犯罪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没有生活来源, 有一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高消费, 还有一些是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少数暴力犯罪往往是冲动为之或是酒后为之。而赌博、吸毒等罪是因为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恶习, 一回到社会没有了监管的制约, 加上原朋友圈的教唆, 就又会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像徐某某之前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 从监狱出来没多久, 重新犯罪又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二、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 恶习成瘾, 诱发重新犯罪

重新犯罪的这些社区服刑人员都有一定程度的恶习, 主要表现为好吃懒做, 贪图享乐, 喜欢赌博, 经常出入娱乐场所, 甚至有一些人染上了毒瘾。这些恶习虽在监狱里已被迫改掉, 但是一回归社会, 碰到一些诱因, 又会重新被激起, 从而走上了重新犯罪的道路。如赌博、吸毒、盗窃等罪的社区服刑人员是极易重新犯罪的。对于这些人员本身学历低, 又没有劳动的技能, 缺乏谋生的手段, 回归社会后又不愿意去做一些辛苦的工作, 整天游手好闲, 没有固定工作, 没有稳定收入。在个人的期望不能得到实现, 没有收入来支撑其生活, 没有金钱来满足其赌博、吸毒等瘾症时, 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从而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再犯罪人员顾某某, 在假释期间, 抵挡不了毒品的诱惑, 重新染上了毒瘾, 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 不良社会交往, 产生“犯罪共鸣”[1]

一些假释人员出来之后因为受到社会歧视, 被贴上了“罪犯”的标签, 不管是求学还是就业都会受到排斥, 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这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回到原来的“朋友圈”, 或是新认识了一些同样受过刑罚的人, 因为相同的经历, 会让大家之间产生认同感。这些人在一起后, 很容易产生共同犯罪的意识, 从而导致他们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 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很容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而走上再犯罪的道路。如再犯罪人员黄某, 从少教所假释出来以后, 没有去找工作, 也没有继续上学, 在酒吧认识了同样受过刑罚的吴某某后, 经常一起玩, 就因为一个女孩的关系, 叫了一帮人去打架, 最后酿成了被害人死亡的惨剧。

(三) 缺少家庭关爱, 家庭矛盾引发重新犯罪

一些社区服刑人员回归家庭之后, 家人对其接纳程度不高, 对其之前的犯罪经历耿耿于怀, 常常引发争吵, 从而造成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伤害。社区服刑人员本来在社会上就受到一定的歧视, 回到家还不能得到家庭的关爱, 很容易对他们的心里造成伤害, 因为一个人遭受了社会的岐视, 回到家又缺乏了家庭的关爱, 很容易刺激人情感的脆弱面, 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重新犯罪。而对于青少年来说, 因其本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而又生长在一些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的家庭, 家庭结构缺陷的很容意直接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如再犯罪人员顾某某, 假释回来后, 妻子要与其离婚, 天天争吵, 后来顾某某就跑到外面去了, 也没向当地司法所报告, 处于脱管状态。后来又因重新犯罪被司法机关关押。

(四) 社区矫正工作未完全开展, 没有达到矫正教育的目的, 继而引发重新犯罪

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矫正使得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预防重新犯罪。矫正改造质量的高低对重新犯罪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现实情况中, 由于受场地、经费、人力资源的影响, 集中学习培训、心理咨询、参加公益劳动等活动没有完全的开展, 而且由于基层司法所人员少, 职能多的现状, 实际的矫正工作主要表现为报到、谈话及走访, 更多的是形式的一种矫正, 而没有实质上的矫正。且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是合同工或临时工, 没有专门的法律知识和心理知识, 专业化程度不高, 因此难以实现较高水平的矫正, 而低质量的矫正效果也是引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对策

(一) 发挥亲属的亲情作用

社区矫正不仅要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 同时也要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家属的工作。家属一方面能利用亲情起到感化作用, 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尤其是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 如果家长能够配合社区矫正的工作, 那么将对社区矫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社区矫正时首先也要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 一方面要让其对社区矫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明确社区矫正是为了他们的亲属能够早日回归社会, 希望他们去积极配合, 而不是抗拒社区矫正;另一方面也要家属接受社区矫正服刑人员, 不要对他们有偏见, 要通过亲情来感化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可与家属建立联系卡, 或是经常上门走访, 及时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作为社区矫正机关不可能时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 有了家属的配合就可以使社区矫正工作事半功倍。

(二) 各部门加强协调, 加大执法力度

社区矫正工作要公、检、法、司等各部门加强联合, 才能使社区矫正工作发挥最大的效果。现在社区矫正工作是设在基层的司法所, 但作为司法行政部门, 并没有刑事的处罚权, 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因此尽快解决司法行政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定位问题, 赋予刑事处罚的执行权力, 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 细化、强化、实用化一些具体的执行措施, 让社区矫正工作的基层人员得到法律的保障, 让社区服刑人员认识到刑事处罚的法律严肃性。[2]社区矫正工作同时也需要公、检、法等其他部门的配合, 共同加大执法的力度, 每季度组织一次公、检、法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 同时在平时的社区矫正工作中要加强沟通和联系, 对于有潜在犯罪倾向的社区服刑人员要重点管教, 一旦有脱管或是违规的现象, 就一律收监执行刑罚, 真正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

(三) 实施分类管理, 明确重点监管对象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5种罪犯:被判处管制的人员、被判处缓刑的人员、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被裁定假释的人员及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人员。这五类对象在主观恶性, 客观危害性等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一般是犯罪行为较轻, 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人员;被裁定假释的罪犯是在监狱服过刑的人员, 其本身的犯罪社会危害性比较重, 但是通过监狱的改造, 已经改过自新, 但其潜在的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主要是因有严重疾病, 怀孕或是哺乳期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 在进行社区矫正时要充分考虑到其身体情况的特殊性;被剥夺政治权利而在社区内服刑的罪犯, 这是一种资格权利的剥夺, 相对于其他四种类型, 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每个社区服刑人员都有其特殊性, 如果社区矫正工作笼统地进行矫正的话, 很容易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社区矫正工作要根据每个社区服刑人员不同的犯罪性质、不同的性格特点, 来制定适合各个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方案。要对每一个新进来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估, 包括其心理状态、生活环境以及重新犯罪的可能性。根据评估的危险性指数, 再进行分级管理, 区分出重点的监管对象, 加强监管和教育, 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矫正教育, 从而达到社区矫正的真正目的, 实现矫正效果的最优化。

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控制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比例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认为预防和控制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 一方面要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 帮助其疏导心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也要从社会层面来提高整个社会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接纳和帮助, 形成一个科学和谐的社会矫正系统, 为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营造良好的氛围。

摘要: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预防重新犯罪, 实现社会稳定, 但是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在我国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通过浙江海盐县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案例进行分析, 发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既有其自身的原因, 也有家庭、社会的原因, 因此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也要从社会各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社区矫正,重新犯罪,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玲玲.略论重新犯罪原因[J].前沿, 2005 (6) .

篇4:罪犯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缓刑)

罪犯黄某,因犯贪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同年因身患疾病被该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在社区矫正期间,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对黄某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心生疑问:一是法院对黄犯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中仅表述其“确有严重疾病”,而没有写明黄犯所患疾病及程度,也未附相关疾病诊断证明;二是黄犯年仅42岁,案发前担任公司总经理要职,即使患病,疾病会严重到须保外就医吗?检察官遂建议区社区矫正部门在黄犯暂予监外执行一年期限届满前,要求黄到相关医院做延长保外就医病残鉴定,并连同黄犯病史计录及时通报原审法院,同时,将上述材料送达区检察院。区检察院收到区社区矫正部门送达的上述相关材料后,及时将该些材料通过本院技术科委托市检察院技术处作法医学审查。同年4月9日,黄犯却被原审法院再次决定暂予监外执行。而同月下旬,市检察院技术处出具的黄犯的《保外就医医学审查意见书》证明,黄犯的病情已不符合《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范围》的相关要求。据此,区检察院依法向原审法院制发《检察意见书》,提出黄犯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已经消失,应当予以收监执行。同年7月8日,原审法院采纳我院意见,对黄犯作出收监执行决定。

关于对社区矫正罪犯收监的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第二百五十六条)

第二百五十七条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其他机关。

第二百五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四百三十四条)

第四百三十三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执行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后十五日内,作出收监执行的决定:……(一)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第四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将收监执行决定书送交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由其根据有关规定将罪犯交付执行。收监执行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3.《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六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收监执行过程

在对黄犯收监执行过程中,历经波折。首先,黄犯居住地派出所拒绝协助执行收监。区司法局干部携带黄犯的判决书、收监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至黄犯居住地派出所,要求派出所协助执行收监时,派出所民警拒绝帮助抓捕和送押黄犯。经区检察院协调解释,派出所民警才同意协助抓捕和送押黄犯。其次,看守所拒收。黄犯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民警和司法局矫正专职干部将黄犯押送黄犯居住地公安看守所,看守所先是要求带黄到市第五人民医院体检,黄犯体检后,看守所医生因黄犯有心脏病要求送其到市监狱医院,市监狱医院因无床位未接收黄犯。看守所遂以黄犯患有肥厚性心肌病、蛋白尿等心脏病为由,未予收押黄犯。经区检察院分管领导与公安分局分管领导充分协调,公安看守所才同意收押黄犯。再次,闹出黄犯突发心脏病被送医院抢救,使收监工作暂时中止。在公检协商一致决定收押黄犯后,7月25日晚,黄犯居住地派出所民警电话通知黄犯到派出所报到。黄犯称,其正在公司办事,等事情办完自己赶至派出所。而2小时后,黄未去派出所,且连电话也无人接听。派出所民警即联系黄的妻子。黄的妻子称,黄正在黄浦区中心医院抢救。派出所民警随即赶至医院向黄的主治医生了解情况,医生称,黄犯患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被送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了抢救,其病情需转市第九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故黄执行收监的工作只得暂时中止。可区检察院检察官对该案收监执行监督工作并未放弃。后当检察官经调查和跟踪了解到,黄犯经治疗于8月下旬出院回家的消息时,及时与黄犯居住地派出所民警和区司法局矫正专职干部取得联系,建议将黄犯送市监狱总医院作病情鉴定,以确保收监成功。9月初,经市监狱总医院对黄犯进行诊断和鉴定:黄某患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Ⅰ-Ⅱ级。即黄某的病情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条件。当日,检察官现场监督看守所将黄犯收押,依法执行黄某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对收监执行过程的法律评析

被决定收监执行的罪犯黄某,虽历经波折,但经区检察院检察官和司法局干部不懈努力,最终将黄犯执行收监成功。评析意见如下:

1.公安看守所对法院决定收监执行罪犯要求体检做法不符合相关要求。《公安部关于规范和加强看守所管理确保在押人员身体健康的通知》规定,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由医生进行健康检查,即:对于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在收押时应予体检。而黄犯不属新收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是法院裁定收监执行罪犯,已经过法定程序核查,收押时不必体检。如本案中,原审法院出具的“收监执行决定书”具有法律效力,看守所对于原审法院决定收监执行的黄犯,应予无条件收押,执行刑罚。如若黄犯收监后又发生严重疾病确需保外就医,则再按法定程序,予以变更刑罚执行。

nlc202309040421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7条设置的收监制度残在缺陷。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该法条授权规定司法行政机关“送交”收监罪犯,即:在对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交付执行的主体是县级司法局,公安机关仅是协助。而法条规定由司法行政机关“送交”收监罪犯不符合司法实践情况,不具有可操作性。因罪犯的收监执行涉及查找、抓捕、送押等环节和措施,而司法行政机关不具备移交收监罪犯的能力。对于查找罪犯下落,司法行政机关缺乏一些技术性手段,查找难度大;对于抓捕、送押,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没有对罪犯实施抓捕、送押的职权和措施,虽然《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公安机关予以协助,但公安机关协助的内容、程序及不协助的后果和责任等均没有明确规定,使执行者难以操作。本案中,区司法局在对黄犯执行收监时,黄犯的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民警就向司法局矫正专职干部推脱其不负责捉拿和送押罪犯等工作,经区检察院检察官凭私人交情向派出所民警解释和劝说,派出所民警才同意履行抓捕和送押的职责。

3.异地裁判、决定的社区矫正人员,被撤销非监禁刑后收监执行操作难。《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异地,包括本省市不同区县判决、裁定、决定非监禁刑,回居住地进行社区矫正的人员,异地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如何执行并没有具体规定,只是笼统规定居住地县级司法局为执行的主体。但是目前法律并未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独立的押送权,需要由公安机关协助,对异地人民法院决定收监执行的罪犯,《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由公安机关协助,但是并没有明确由居住地公安机关还是裁决法院地公安机关协助,容易造成在协助方面公安机关推诿。本案中,黄犯居住地派出所在黄犯居住地司法局要求协助执行收监黄犯时,黄犯居住地派出所即予以拒绝,其拒绝的其中理由就有推脱要求黄犯的原审地公安派出所协助执行收监。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不明确,故其推脱理由并非完全不成立。

4. 社区矫正罪犯收监管辖设置部分空白,有关的规定不明确。如本案中,对罪犯黄某收监究竟是由原审地公安机关看守所负责收押,还是由社区矫正服刑地公安机关看守所负责收押,目前法律上尚无明文规定,现罪犯黄某的社区矫正服刑地司法局只是将罪犯送押至与其同级的公安看守所收押。

(唐玉丽,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13级法学硕士研究生。)

篇5: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三、保证与矫正监督人、矫正志愿者签订监督、帮教协议书;

四、保证做到每周向司法所报告一次,汇报上周活动情况;每月到司法所与矫正工作人员见面汇报一次,递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五、保证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区(县)范围内活动。因就医、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活动范围,按规定请假,需要迁居的,主动向司法所报告,经公安机关批准后办理手结。

六、保证遵守会客规定,不会见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案犯和其他非法组织的人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会见境外人士,事先向司法所报告,未经批准不接受采访、不会见境外人士。

七、保证参加司法所组织的集体教育、公益劳动。每月参加公益劳动时间不少于12小时,服从司法所安排的公益劳动项目。

八、保证遵守社区矫正组织的其他监督管理规定。

以上保证如有违反,本人愿按有关法律法规接受处罚。

篇6:缓刑社区矫正思想汇报

我因聚众斗殴罪被xxx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自入矫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对于还处于叛逆期的 90 后的我非常重视,除了组织集中教育外,还对我开展心理沟通和个别教育,帮助我理清思路,查找原因,经常到我家和社区走访,用亲情和社会的力量关心我,帮助我,希望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真正的有所收获,达到社区矫正的如期目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社区矫正,使我从一开始的不耐烦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到现在渐渐的明白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相信在司法工作人员、矫正志愿者和家人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我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

缓刑社区矫正思想汇报 2

缓刑期间,本人思过悔过,充分认识到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因自身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这件事,已对造成了社会不好的影响、对自己的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和精神负担。现在,我从思想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了我的法制观念、组织纪律性确实很淡薄,从而导致自己犯了罪。我要在思想上继续深刻的反思,再次加强我的法制观念及组织纪律性,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我叫xx,20**年*月*日因为抢劫罪被x地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 3 年缓刑 5年。本想没有想那么多,可是现在不但触犯了法律,同时也给家里、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负债累累!我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我所犯的罪刑,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但是我有勇气和信心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件事对于我来讲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选择和转变。我也相信自己可以以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我的另一段人生经历。

通过民警在这些月的对我不断的帮助教育,使我真正对自己所犯罪行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给我自己也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痛苦和损失,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派出所民警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抽出大里的时间针对我所犯的罪行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耐心细致的教育下。

让我我会永远不让这种坏思想的东西侵蚀自己的灵魂。真正认识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

现在使我从思想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了我的法制观念确实很淡薄,从而导致自己犯了罪。我悔而在悔。我要从新做人,洗心命面。

这几个月我一直在家学习法律知识,力求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也没有做违法犯罪事情。今后我要做到遵守国家法律。同时积极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并且积极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今后,我会永远不让龌龊的东西侵蚀自己的灵魂,真正认识到学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在我的心头悬有一把法律之剑,做事三思而行,切莫因一时冲动犯下大错而悔恨终身,所以,今后不该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要做!

我有勇气和信心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巧用“比较法”实施美术欣赏课教学下一篇:党校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