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要点

2024-05-03

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要点(通用6篇)

篇1: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要点

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2005年,全市档案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各级党委政府管理档案工作力度不断加强

近几年来,随着依法治档工作不断深入,各级档案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的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档案工作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

一是档案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二是档案局馆领导队伍不断加强。各级档案部门班子建设不断加强,这为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取得新的成效

2005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突出服务主题,发挥服务功能,加大服务力度,延伸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档案事业也在服务中得到快速发展。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有了新进展。根据《无锡市档案工作年度评估试行办法》的要求,对全市近300家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评估。新的检查评估制度,促进了档案的齐全完整与规范管理。

——档案达标认定工作进展顺利。近130个单位通过档案达标认定。——村社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紧跟行政村合并和农村股份制改革新形势,结合村社档案工作实际,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有效地增强村社的档案意识,规范村社的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各级档案部门把推进企业合格建档工作作为“三走进三服务”的重要内容,采取自主管理、分类指导的方针,推动企业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积极为市大文化建设服务。在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联合社会力量编辑出版《无锡名人档案》、《征程—无锡市大事记》、《锡山概览》等数十种地方文史资料。全市各级档案局馆建立现行文件资料服务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彰显文化古蕴、建设文化大市”“两院院士风采录”“档案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贴近百姓”等主题陈列和展览。在《江南晚报》上开设“珍藏无锡”专版,推出“历史文档”、“家庭个人档案”等系列专题,与电视台联合拍摄“档案无锡”、“家庭档案”等专题片,发挥档案文化和教育功能。

——档案的查阅接待工作有新的起色。增设现行文件对外开放阅览的服务项目,并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公布馆藏开放档案文件级目录。

三、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档案馆库建设捷报频传。江阴市档案馆新馆落成;无锡市档案馆新馆和无锡市城建档案馆新馆,列入无锡市“五馆两楼两中心”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北塘区档案馆新馆立项建设;滨湖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已列入区“十一五”发展计划。

——档案资源日益丰富。各级档案馆抓加大档案资料接收和征集工作。无锡市档案局重新调整无锡市档案进馆单位名册。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不断加强。配合电子政务的推进,开发完成无锡市电子文件中心系统,经修改、测试后进入试运行阶段。

——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制定《无锡市2005-2010年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实施档案计算机管理,建立档案电子目录中心,全市列入档案进馆的单位都使用统一档案管理软件。

五、档案法制宣教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档案立法工作稳步推进。无锡市第一部档案管理的规章《无锡市档案资料征集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通过出台。通过二办转发《无锡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试行办法》、《无锡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业务规范。

——档案普法宣传教育再掀高潮。组织档案法规知识竞赛,印发宣传小册子,制作宣传展板,接受市民咨询。对国有企业破产、转制过程中档案管理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六、档案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 ——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成才立业的发展环境。

篇2: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要点

各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政法机关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打击预防犯罪、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严格公正执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服务经济建、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七无六降五升”工作目标,即:无大规模集体赴市到省进京上访和极端访,无在省、市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无“法轮功”人员赴省进京滋事和聚集滋事,无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治安事故,无在敏感时期、重大活动、要害部位和对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事故,无因执法错误被上级部门点名批评和被新闻媒体曝光,无政法队伍内部犯罪和严重违纪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杀人、伤害、爆炸等严重暴力性犯罪发案率下降,抢劫、伤害、盗窃等侵财型案件的发案率下降,刑释解教人重新犯罪下降,未成年人犯罪下降,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数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各类案件办案质量上升,生效裁判文书执行率上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上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满意率上升,为实施兴工富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一、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一是要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尤其是公安政法机关要把情报信息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预警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发现能力,控制能力,处置能力。二是要深化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继续搞好防范邪教的警示教育,提高广大群众防范邪教的能力。进一步加大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的教育转化、深挖打击力度,遏制“反弹”势头。三是要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容易引发事端、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和重大矛盾纠纷,要整合基层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方面力量,经常排查,及时掌握,及时报告,及时调处化解,全力把矛盾纠纷和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群众上访问题,防止集体进京赴省上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凡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不折不扣地加以解决;凡要求合理,但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解决;凡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坦诚面对群众,做好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凡要求不合理,或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不能乱开口子。要认真解决涉法上访问题,特别是涉法上访老户和“老大难”问题,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督办,努力实现“一高三降”,即结案率高,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下降的工作目标。四是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办发〔2004〕33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若干意见》(鄂办发〔2004〕1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维稳领导包保责任制和领导责任查究制度,对发生重大群体性和越级上访造成不良社会政治影响的,要严肃处理,直至实行“一票否决”。

二、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篇3:2009年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一、围绕中心推进三项重点服务

(一) 以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2009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全力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工作。要把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作为档案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 围绕省委提出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布局, 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对项目档案管理提出要求, 开展业务指导和检查,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为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和投资监管提供相关服务。

围绕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的各项任务, 加大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力度。要通过协会、协作组等方式把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全部纳入指导范围, 积极主动指导民营企业建档, 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 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

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 加强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尤其要密切关注新一轮企业重组与改制的动向, 按照国家档案局、国资委《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的要求, 切实指导企业做好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工作, 避免国有档案资产流失。

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在抓好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同时, 指导企业切实建好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档案,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档案的管理。省档案局将会同省劳动和保障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出台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补救办法。

(二) 以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 努力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要在抓好村级档案的同时把重点转向乡 (镇) 一级。省市县三级档案局的领导同志要每人确定一个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 加大对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研究力度、经验推广力度、业务指导力度以及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 切实解决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争取把档案工作纳入对乡 (镇) 村工作的考核内容, 纳入示范村、小康村、文明村的建设内容, 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安排, 从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切实加强林地承包、流转、经营、处置、勘界等各个工作环节及时建档和规范化管理, 使国家森林资源流向清晰, 农民的各项权利不受侵害。

认真细致地做好农村各立档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改与完善工作, 要特别注重把农村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 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户、龙头企业等农村各种新型社会组织和新的工作领域的档案, 以及农产品种植、检测、加工等方面的档案纳入到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中来, 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要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已经实行村档乡管的地方, 要努力解决各村档案的日常利用和方便村民利用问题。要加强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增强档案意识和法治意识, 增加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要求, 提高工作水平。

(三) 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要把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物权、诚信、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八个方面的涉及民生的档案纳入业务指导范围, 加强监管。对已有民生档案资源要摸清情况, 编制详细的民生档案目录, 进行科学的整合开发, 有条件的地方要优先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以方便人民群众查询利用;对于新形成的民生档案, 要实行定期向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备份制度;对于过去因管理不当造成民生档案丢失损毁的, 要推出必要的补救措施,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以综合评估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

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是新形势下推动档案事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为动力, 抓住机遇,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服务窗口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馆库建设, 完善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整体提升全省档案工作水平。要齐心协力做好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申报文明城市的地方要把档案馆测评同评估工作结合起来, 从实际出发, 找准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 争取得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解决一些影响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完成好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任务, 同时做好各级各类档案馆进馆范围的修订工作, 确保把涉及普通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反应该立档单位基本职能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 纳入进馆范围, 夯实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要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认真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要认真总结查文查档服务窗口建设的经验, 注意收集利用效果事例, 研究改进服务、方便公众的具体措施。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 开展各种档案宣传和服务。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重点宣传活动, 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档案资源优势, 利用报刊、出版物、电视文献片、展览、网络、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省档案馆要全力做好搬迁工作。各市地县要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部、发改委新发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 达不到规范要求特别是贫困县的档案馆, 要抓紧做好档案馆建设的可研报告, 争取当地政府批准立项, 以获得国家给予的资金扶持。

三、坚持不懈抓好各项管理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依法管理是保障。要抓住全国人大修订《档案法》的有利时机, 深入开展档案法治宣传和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和新领域的档案工作, 以民生档案、重大活动档案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促进档案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深入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注重研究和解决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形成依法治档、依法管档、依法用档的良好环境, 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强化安全管理是基础。要深刻认识当前档案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把确保档案万无一失作为档案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 强化措施, 从严管理,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要集中开展一次档案家底大普查, 各级档案局要自上而下开展一次档案保密和安全保管的专项检查, 看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得到有效落实;看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看档案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齐全、能否真正保证档案的安全等等。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都要制定应急预案, 对各种突发灾害、突发事件到来时怎样抢救和保护档案制定出方案, 以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档案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对重要的档案要实行多套、异地、异质备份制度, 对已有缩微、复印、数字化等副本的档案原件一律封存, 以复制件提供利用。继续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对每个抢救项目要进行跟踪问效,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上报结项报告, 保证把国家补助的专项经费管好用好。

篇4: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要点

一、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情况

2005年,全国产金224.05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增产11.7吨,同比增长5.5%。黄金行业实现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润40.36亿元,同比增长32.7%。2005年黄金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黄金地质勘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统计新增金矿资源/储量620吨,较去年净增120吨,同比增长24%。

二是技术创新带动难选冶金矿资源开发。我国保有难选冶金矿储量1000余吨,过去受技术限制,资源利用程度较低。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加大了支持力度,安排了一批国债专项,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或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将实验室直接建设在矿区,通过攻关,目前已掌握了世界上处理难选冶金矿的全部技术工艺,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提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原矿焙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利用尾矿、残矿及废弃的低品位矿石取得进展。吉林夹皮沟、辽宁五龙、山东招远金矿等一批老矿山,通过国债项目支持,扩大处理矿石能力,二次开发了尾矿、井下边角矿和废弃资源,延长了矿山开采年限,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黄金行业开采矿石的最低品位降低到0.3克/吨,从过去的“废石”中提取的黄金达10吨以上。

四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河南省灵宝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整合境内黄金资源,将原来20多座金矿首先整合为3个矿业公司,解决了资源纠纷,提高了生产设施和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灵宝黄金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成功,还将继续进行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减少小型金矿数量,提高企业规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企业效益显著提高。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黄金企业基本消化了原材料、电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2004年持平,其中,难选冶金矿的处理成本降低8%左右。去年黄金行业产金同比增长5.5%,利润同比增长32.7%,一些大型企业的利润增长超过40%。

二、2006年工作要点

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2006年初,国际金价上涨10%以上,并有继续上涨的趋势。金价持续提高对黄金工业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2006年黄金行业的工作重点:一是尽快出台黄金工业产业政策和“十一五”行业规划,适时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黄金工业运行调控,计划新增产量和地质储量5%左右。三是强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一方面防止滥采乱挖抬头;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进一步利用低品位和废弃尾矿等资源。四是加大重点地区的结构调整力度,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实现资源规模开发并以此帶动矿业秩序的好转。五是鼓励和积极引导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和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竞争能力,更多地利用境外资源。六是加强黄金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发挥武警黄金部队的作用,探明更多的金矿资源,保证黄金工业持续发展。

篇5: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要点

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一、工作要肯定,保七争八有进展

(一)领导空前重视。招商引资是多年来XX发展始终高举的一面大旗帜,开放带动战略一直是XX的首选战略、优先战略和根本性战略。但像今年这样的领导强度、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推进深度,确确实实是少有的。从市委、市政府层面讲:一是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市委常委会和财经领导小组多次进行集体研究,年初专门召开了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二是从确定“保七争八”目标的第一天开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牵头抓,建立了领导联系项目、外资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制度,全力推动招商引资。三是在政策和体制保障上,专门出台了利用外资新的考核办法和吸引外资22条政策措施,同时还致力于平台建设,对XX开发区和各驻外招商处的运行体制、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完善,加大了扶持力度。四是在宁波浙洽会期间,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由党政一把手带班,所组成的团队规模、采取的推介力度、营造的宣传攻势、取得的工作实效,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前列。从县区、部门、乡镇层面看:各级各单位都普遍加大了工作力度,在加强领导、配强力量,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强化协调、推进项目等方面,攻坚克难、重点保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自上而下切实营造了大招商、大引资、大开放、大推进的思想氛围和工作合力。

(二)工作富有特色。面对严峻的土地等要素制约,面对激烈的竞相发展态势,各级各部门把“创新破难、加快发展”贯穿到招商引资各环节,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显身手的工作局面。XX区建立了招商引资工作例会制度,区级领导分工负责一批重点项目,随时掌握进展情况,定期交流推进办法,不断加大实施力度,成效显著,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南浔区积极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以民引外、嫁接引资,特别是在与世界500强合作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如巨人、越球、久立等企业,与国际性的大企业、大集团合作,走集约发展、产业提升、做大做强的路子,这种“南浔现象”非常值得总结、借鉴和推广。德清县主动采取“腾笼换鸟”办法,通过矿山整治、土地复垦等途径,置换出6000多亩建设用地,投入到“大、高、优”项目中。长兴县突出重点,明确方向,形成了以日、韩、印尼为主体的三个专业工业园,并在全市率先为外资企业推出“一卡通”便捷服务。安吉县在开发区探索“园中园”的特色发展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强化配套招商,在做大优势项目、拉长产业链上取得了新进展。XX开发区着力优化整合招商队伍,并对一批重点项目加紧跟踪协调。全市范围内,在广泛开展“项目推进年”和“强化企业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活动的基础上,从6月份开始,由市领导分别挂帅,组建10个招商片组,组织开展了“夏秋招商引资集中推进”活动,目前各片组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三)质量明显提升。上半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7.7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均基本保持去年同期水平。从全省范围看,我市今年上半年合同外资总量列第4位,占比达到12.3%;实到外资总量列第5位,占比达到8%,增速高出全省平均3.9个百分点。应该说,在全省利用外资工作普遍处于调整阶段的情况下,我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我市外资项目的质量、档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上半年的签约项目中,平均合同外资规模达到55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6万美元;新增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9个,合计4.93亿美元的合同外资数占当年新批数的76.1%。引进世界500强和战略投资者取得新进展,一批“大、高、优”项目成功签约或达成投资意向,像总投资达3亿美元的新加坡森联项目已经正式启动,500强排名第一的沃尔玛来湖投资项目也已正式确认,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今年我市利用外资“保七争八”是取得积极进展的,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是取得明显成效的,对此,我们要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

二、认识要清醒,保七争八很严峻

从客观因素看,完成目标的压力很大。上半年全市实到外资平均每月不到4000万美元,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3.7%,并且存在着合同外资与实到外资不平衡、县区之间不平衡等问题,下半年要实现最基本的“保七”目标,平均每月必须完成8000万美元,压力确实非常大。而且,招商引资工作目前也确实面临着不少客观上的制约因素。土地方面,据外经贸局统计,目前至少有35个新批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落地工作受到影响,有46个在谈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可能受到影响。平台方面,上半年全市5个省级开发区实到外资数同比下降14.5%,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发展规划落后、承载能力减弱等因素制约。竞争方面,目前周边城市有的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有的更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强,我市处在两头受挤压的境地。上半年,宁波市实到外资增幅达到11%,与我市同处杭宁城市带的江苏宜兴、溧阳两个县级市实到外资虽然总量不大,但增势十分强劲,上半年增幅分别达到10%和64.9%。

从主观状态看,推进工作的情绪不稳。比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客观挑战更令人担心的是,压力之下,困难面前,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少数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一些波动。比较典型的有这么三种:一是信心下滑,认为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这么严峻的形势下,“保七争八”既“保”不了,更“争”不动,怪这怪那,畏难惧难,无所作为,无能为力;二是决心不大,片面地认为现在是提倡科学发展观,好的内资也很重要,不一定要引进外资,或者还认为招商引资让企业去搞就行了,政府没有必要化这么多的精力。我市的经济增长结构必须调整,要抓紧调,下决心调,但我市的民资有限,融资的盘子也不大,必须引进“大、高、优”的外资项目,做大增量,实现大集聚,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坚定清醒,毫不动摇;三是服务意识欠佳,外商投资软环境有待于从根本上加以改善,工作合力有待于全面增强,存在着考虑局部利益的多、考虑全市大局的少,浮在面上的多、深入基层的少,照本宣科的多、灵活变通的少等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深层次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市招商引资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同时,各级各部门的招商力量还要加强,招商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要提高,我们的时间有限,力量有限,精力有限,要找准方向,有重点的招商。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有两点必须再次强调:第一,宏观形势要正确判断。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我们确立了三个基本判断,即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机遇是潜在的;战略转型期不会改变,转型是艰巨的;战略竞争期不会改变,竞争是残酷的。特别要关注的是,目前部分省市经济效益和投资包括引进外资回落过快的趋势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来湖调研时就曾讲到,明年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既不会是整顿之年,也不是爬坡之年,意即明年的经济走势至少会处在一个比较景气的区间,不会出现低开低走的局面,可以设想宏观经济环境回暖的趋势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就有所显露。此外,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7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中国不存在吸收外资过度的问题,必须继续吸收外商来华投资,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应当说,这样的大环境,总体上十分有利于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第二,招商引资应大有作为。目前从大范围来讲,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时期,招商引资工作确实也有一个调整阶段,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客观因素,强调要素制约,更要从主观思想上找原因,从工作力度上查不足。必须清醒地看到,调整时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时候,关键看怎样把握,拉开差距关键在外资,率先崛起关键看外资,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关键也是看外资。为什么在同样的形势下,宁波、宜兴、溧阳等地的招商引资工作比我们做得好?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态度和方法的问题。态度端正了,认识统一了,方法对头了,路子找对了,困难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相对而言,我市在土地保障等方面比省内其他一些地区有空间、有优势,而且,各级各部门也已经成功地闯出了一些新路子、探索了一些新办法,只要一以贯之做下去,一股作气干下去,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完全可以做得更为出色一些,“保七争八”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三、力度要加大,保七争八不动摇

下半年招商任务很重,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做好下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关键要做到“三个决不能降低”,即招商引资工作的目标决不能降低,项目标准决不能降低,服务力度决不能降低。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思想再统一,精神再振奋,力度再加大,措施再扎实。

(一)锁定一个目标。今年招商引资“保七争八”的目标,是向人大代表作出承诺的,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这不仅是职责问题,也是现实的要求。主要领导出面不出面,效果大不一样。主要领导必须全面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参与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参与重要投资客商的接待,参与重点项目的洽谈,关键时刻,关键看领导,看领导的执政能力,看领导的工作作风,看领导的工作水平。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大家要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进度意识,各负其职、相互配合,坚定信心、直面竞争,锁定引资目标不动摇,坚持工作干劲不松懈,真正把招商引资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下最大的决心,化最大的功夫,确保完成“保七争八”的目标任务,实现开放型经济新的突破,各县区要确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并力争为完成全市目标多作贡献。

(二)搞好两大活动。一是夏秋招商集中推进活动。从6月份开始,由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组成10个招商片组,利用5个月时间,进行集中攻坚,推进夏秋招商引资活动。这项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确保力量,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发扬“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在构建招商网络、研究分析情况、引进外来项目、推进项目落实上,出实招、出高招、出狠招,以旺盛的斗志、抢拼的劲头、实干的作风,把这场招商引资的攻坚战打稳、打准、打好、打赢。二是第三届湖笔文化节。湖笔文化节是“经济文化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开放交流的桥梁”。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这次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加强协调性,推进整体性,务求实效性,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组织筹备工作,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做到人员力量到位、工作推进到位、方案细化到位、联系衔接到位、舆论宣传到位、氛围营造到位,充分体现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努力形成大品牌、大推进、大成效格局,把本届湖笔文化节办成最精彩、高质量、有成效、群众满意的盛会。举办湖笔文化节要防止活动流于形式,要突出重点,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以节为媒,广交朋友,邀请有签约项目、在谈项目和有意向来XX投资经营的客商和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跨国公司来参加活动,做细工作、做好工作,使推介项目早达成意向,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实施。

(三)抓住三类项目。一是在谈项目抓签约。目前,1000万美元以上的在谈项目有46个,对这些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要多做工作,做细工作,力争把投资意向变为投资现实。特别是对沃尔玛、朝日啤酒等项目要盯紧盯牢促签约。二是签约项目抓开工。现在已签约的外资项目累计总投资12亿美元,合同外资7亿美元。下步要对已签约的长兴印尼工业园、XX开发区西南分区合作开发、安吉世纪观光牧场、老虎潭水库、西山景区、森联太湖旅游景区等项目要抓紧履约促开工。三是开工项目抓达产。目前正开工建设的外资有70余个,重点要对泰玛士矿业、新嘉力服装面料染整、永义纺织、港华燃气等项目要重点帮扶,促其尽快投产,形成效益。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开放就要引大项目和战略投资者,有大项目才能促进大发展。在引进项目过程中必须把握“准、灵、专”。在项目定位上要“准”。主要是抓住“大、高、优”项目,坚持“三求三不舍”,即:求大不舍小,既着眼世界500强和战略投资者,又盯紧高科技、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求外不舍内,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求远不舍近,远近结合广招商,把开放扩展到各个领域。要认真做好接轨上海文章,在提供服务中求发展,在接受辐射中求发展,在加强联合中求发展,在产业对接中求发展。在项目信息捕捉上要“灵”。信息是开放的眼睛,没有目的的盲目乱跑是不会有成效的。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业务渠道、网络渠道、企业渠道、新闻渠道捕捉、筛选项目信息。要认真研究跨国公司大集团、欧美发达地区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投资倾向,寻求产品、产业、资源等方面的对接点,赢得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主动权。在项目跑办上要“专”。招商引资的着眼点要放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抓好项目跑办这个环节,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专处做。对“大、高、优”项目,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亲自谋划、亲自跑办、亲自调度,全程介入,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四)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平台建设要跟进。开发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既是产业发展新区,更是城市建设新区。要紧紧抓住大项目,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大、高、优项目,把开发区真正建设成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核心区。要紧紧抓住大规划,进一步深化完善开发区发展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充分体现高品位、高水准、创一流,全面开展规划的完善和细化工作。要加快推进大建设,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和重点骨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加快实施大统筹,按照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协调好区域内公建、商贸、工业、居住区建设,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充分体现大服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努力为开发区的发展创造一流的服务环境。特别是要加快XX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商住区、杨家埠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这关系到未来几年XX开发区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也是事关开发区发展空间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要按照“统盘规划、滚动开发、有序推进”的要求,加快推进西南分区建设,加快启动杨家埠区块建设,加快康山分区前期工作,全力打造开发区新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二是政策扶持要跟进。在供地政策上,省里即将下达第二批折抵指标,市里对这批指标的分配,要与各县区实到外资挂钩,市县区下半年的各类土地分配指标要向外资项目作重点倾斜,真正把土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对完成今年全年目标任务的县区,明年继续给予土地指标倾斜。三是考核激励要跟进。今年的考核办法作了调整,在工作考核上,针对外资考核奖金取消的实际,市里在对县区进行年终综合考核时,对完成和超额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给予加分奖励。要加大督查力度,在浙洽会和港澳浙江周上签约的项目,决不能挂在口上、停在纸上,必须一项项抓跟踪,一桩桩抓落实。四是优化服务要跟进。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光靠少数人、光靠少数几个部门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要深入开展优化服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采取切实措施,抓出实效,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当前,更需要各种政策的扶持,更加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各部门要服从服务于加快发展这个大局,以完成“保七争八”这个目标任务为己任,全力营造有利于项目引进、有利于企业扎根、有利于产业升级的良好环境。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篇6:2005年全市气象工作会议报告

一、~ 年工作的回顾~年是天津气象事业各项工作全面迈进、取得新突破的一年。在中国气象局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气象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和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天津“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积极开展工作,扎实苦干,在气象服务、拓展领域、人才队伍和科研体系建设、依法行政、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自我发展能力等各个方面取得新的成绩,为快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一)业务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取得突破~年我市天气气候起伏变化明显: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盛夏 气温明显偏低,阴雨日和 强对流天气多、雷电灾害偏重;秋季气温偏高,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年干旱、暴雨、大风、大雾、冰雹、风暴潮等多种灾害均有发生,其中有的灾害接近或突破了历史极值。一年来,全市各级气象部门以做好气象服务为根本,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认真贯彻市领导 提出的“上防洪水、中防沥涝、下防海潮”的要求,严密监视天气和气候变化,努力提高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准确率,对全年出现的重大灾害天气过程均做出了基本准确的预报,开展了及时有效的服务。汛期降水趋势预测基本正确,全年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达到了最近几年较高水平;重大灾害性天气和区域性暴雨无漏报,整个汛期中雨以上降水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了70 %,特别是 单站暴雨预报取得突破,达到满分。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各项质量均达到或超过了中国气象局的考核指标,预测 预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重点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努力做到主动、及时和准确。7月份北京、上海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后,我们迅速落实中国气象局和市领导的指示,特别加强了对城区暴雨的监测与服务,在7月23日强雷雨大风天气、8月12日全市暴雨等十余次灾害天气过程中,发挥了预报和监测的重要作用;在关系到全市的引黄济津工程中,我们及时提供了《本市及潘家口库区七下八上出现持续性大范围强降水可能性不大》的阶段性预报意见,为盛汛期做出“引黄济津”的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在为大白菜播种期服务中,由于预报准确,有关部门及时做出推迟播种的决策,为保障冬季蔬菜供应做出了贡献 ; 9月14日,“海马”台风登陆后引发了年内最强的一次降水,气象部门提前发出《重要天气报告》和风暴潮警报,并首次发布了“北部蓟县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准确预报和及时服务使这次重大灾害基本没有造成损失。塘沽、津南、宝坻、东丽、蓟县等区气象局也分别针对当地灾害防御、水库蓄水、病虫害防治等开展服务,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准确的预报和出色服务得到了社会充分肯定,孙海麟副市长在市气象局检查工作时指出:市气象部门为全市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和城市生态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市政府满意、各级领导满意、大多数老百姓满意。对气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为领导决策、社会公众和专业气象服务得到全方位加强。全年共发布各种气候预测、气候监测和评价、《重要天气报告》和各类预报信息360期次,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往年。完善灾害性天气预报,首次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了让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获知灾害信息,在全国省级气象部门首家开通气象信息直播节目;与广播电台合作,实现了 随时插播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蓟县气象局与县电视台联合制作 30 期“农家田园”专题节目,北辰、宁河气象局增加了“气象网站”等服务内容,为“三农”服务增添了新的手段。气象情报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得到极大加强。全年上报《气象情报、灾情报告和图片、雨情公报及增刊超过290期。决策服务中心、静海、武清、大港等局及时报送的十余条信息被中国气象局、市委、市政府转发刊登。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局灾情报告及时率为全国最高之一。基础业务质量再创新佳绩,较去年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农气报表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完成了天津气象站、塘沽气象站50年降水资料数字化处理;信息化资料连续第20年及时上报无差错,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审核通过地面测报百班无错情10 个,150班1 个;农气测报百班无错情5个,两名同志达到了国家 250 班优秀测报员标准。认真落实全国第二次人影工作会议精神,人影工作受到市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对人影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孙海麟副市长多次到气象局调研或听取汇报,亲自研究部署。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组建了由市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协调小组。市农委、市财政局和我局三家共同努力,研究制定了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方案并落实 800 多万元经费,为我市人影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全年开展防雹 16 个作业日、300余站次,实现了防区内无雹灾;开展火箭、高炮 人工增雨 28 个作业日 ;开展飞机增雨作业 5 架次,累计增加降水近3亿立方米,为缓解城市缺水和农业旱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指导,实施“三大战略”取得了明显进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和领会《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作为重要工作。除派人直接参与这项工作外,还多次邀请中国局领导、职能司领导和参与研究的专家作报告;积极向市领导和有关部

门、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宣讲这一重要成果,组织了各个层次的深入学习。加快应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工作,市局成立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小组、开展专题调研、封闭研究撰写、初步形成了天津气象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三项任务、六项工程、四个中心 ” 的发展思路。相关成果已经被纳入《天津市城市建设规划》、《天津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天津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实施拓展领域战略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跨部门合作,在全国率先 与水利部门合作,承担了海河水利委员会 海河流域防汛气象预报和服务工作; 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合作,启动和发布了蓟县山区地质气象灾害预警; 与市海洋局合作建立会商机制,联合发布风暴潮预报; 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水利局合作,对我市旱涝开展实时监测; 与天津市测绘院等五家单位联合 共建 GpS探测网,为优化数值预报模式、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和开展多学科交叉科研工作提供基础;配合市发改委风能资源开发规划,开展了天津市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加强遥感技术在资源动态监测及灾害评估中的应用,开发了多种 遥感监测图象产品;围绕海河 综合治理开发,开展了海河两岸规划的气候评价相关服务。塘沽、汉沽气象局分别针对风暴潮和风力发电项目开展了有效的服务。加快“科技兴气象”战略步伐,在科研体制、创新机制和管理方面施行新的举措。调整了农气中心业务,促进了科研与业务的结合。重新修订了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与业务结合、与社会需求结合作为明确目标提出;加大科研投入,重点扶持全局性前沿性研究项目、应用前景广阔的研究项目和业务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项目,提高了科研工作的实效;重新制定了《天津市气象局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科技贡献、科技开发、青年科技、科技论文等奖项,有力促进了科研业务人员参与科技开发的积极性。高水平科技文章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入选EI检索文章和核心学术刊物的文章分别达到4篇和12篇。继续加强局校和部门合作,优势互补,提升气象科技含量。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共建的“城市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开放实验室”,启动了《空气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评估体系研究》和《城市大气能见度中雾的研究》两个项目; 与南开大学科学计算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创新基地合作,利用“南开之星”高性能计算机,开展中尺度数值预报研究和天津地区精细化天气预报研究,得到了市科委和市信息办的支持并在市科委立项;与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深入开展《城市暴雨内涝仿真系统研究》,增加了针对山地、河网发达城市特点的研究内容;与北京大学合作,利用铁塔资料开展不同高度大气颗粒物分布研究。此外,与气科院开展的城市大气环境及灾害性天气研究、与天津农科院、农业局进行的农业信息化研究、与环保局合作开展的空气质量中期预报等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开展“科学技术论坛”系列活动,先后邀请十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局讲学。同时选派骨干科研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与先进省市、周边省市气象部门的科技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内对外科技交流,极大开阔了科研人员的眼界和视野。年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研重点科研项目共10项 ,其中科技部2项、中国气象局4项、天津市科委4项。新立科研项目21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项。全年课题经费达到了205万元。继续开展了国际间和地区间的气象交流活动,与韩国大田地方气象厅的气象科技交流进一步深入。推进人才强局战略取得可喜进展。有2名同志被评为正研级高工;新增加博士2名、硕士4名;选送攻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人,目前我局在读的博士、硕士总数达到17人;选派中青年科技骨干出国学习3人;派往中国气象局访问学者3人。创新人才机制,聘任了四位分别在各自学术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国内外学者,担任客座研究员,共同开展合作研究,带动我局科技人员研究水平的提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各类人员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和外语能力等培训; 年内共有333人次参加了中国气象局和天津市举办的各类培训。12 个区县气象局也纷纷开展业务岗位培训或者在职学历教育,大港局出资支持2人攻读本科学历,武清局职工大专以上学历已经超过了70%。全局上下,一股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的学习风气和科研学术氛围正在形成。加强对干部的严格要求和管理,坚持干部考察和任用的各项制度。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开展干部交流工作。调整交流干部 19 人,处级单位主要领导交流面达到70%。处级领导干部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继续加快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在指导思想、规划设计和技术构成上,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观念,坚持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了大屏幕显示系统和 5 个区县可视会商等现代化建设项目。在建设中注重对业务开发应用,促进业务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全年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立项22个,总投资312余万元。相继完成了铁塔站改造、沙尘暴观测场地工程建设、气象台路自动站搬迁等3个基本探测业务项目;实施了NOTES 网系统延伸、全国气象站网管理系统天津站建设、市局微机服务器建设、铁塔梯度观测历史资料整理和资料管理系统开发等8项信息网络系统项目建设;开展了天气预报综合业务系统研究、海河流域夏季气候监测与预测系统、蓟县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专业气象服务国际互联网实时发布系统、天津市蔬菜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开发等11个项目的立项研制工作。完成了新型风洞检定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了使用;建成了数字视频广播系统(DVB-S),实现了 EOS/MODIS 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的实时接收;加强网络维护与管理。为我市进一步拓展业务服务领域奠定了基础。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效益得到了较好地发挥。通过加强培训和交流,雷达产品开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应

用上打破“围墙”,向社会延伸,初步实现了从简单应用向数字化产品综合应用、从只由预报人员中使用向区县气象局服务人员使用、从只在气象部门内部应用向气象行业和社会防灾部门应用的三个转变。8月份,天津新一代雷达顺利通过了中国气象局业务验收,在全国气象部门雷达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好评。

(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大力推动《天津市气象条例》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完善执法组织机构建设。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天津市气象条例》,与市人大、市政府联合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制定下发《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天津市气象条例〉的意见》。12 个区县气象局都在当地人大、政府支持下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加大对气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气象工作的对社会管理职能得到新的加强。以《行政许可法》颁布和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天津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升格为政府规章并已获得立项;有 11 项被市政府列为行政审批项目,其中七项获准进驻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截至年底,气象审批服务窗口累计受理审批58件,办结51件,现场审批率达到100 %。气象窗口热情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社会用户的充分肯定和好评,3 个月内接到了 4 面表扬锦旗。此外,塘沽、北辰、武清、东丽、大港气象行政审批工作也分别进驻当地行政许可服务大厅。防雷管理工作日益深化。及时组织召开了“天津市防雷减灾工作研讨会”,会同市安监局、消防局开展了对全市各有关单位防雷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资质年检、防雷产品备案工作得到加强。武清局防雷验收工作被纳入区建筑质量管理备案中,蓟县局联合安监和消防部门,以县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开展防雷装置专项检查工作意见》,有力促进了当地的防雷减灾工作。天津市防雷技术中心甲级资质再次获得中国气象局批准。利用安全生产月组织防雷和施放气球安全宣传,受到市安委会通报表扬;下半年再次组织了市内六区为期两个月的防雷巡回宣传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建立和完善社会投诉制度,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较好解决了各类社会投诉与诉讼案件;完善电子政务建设、防雷政务网,审批施放气球网等一批办公项目,得到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经费支持。

(五)以改革为动力,科技服务领域得到新的拓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将原局属实体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成立“三大”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拓展气象信息服务、防雷科技服务领域,挖掘房地产资源潜力;完成 121 改号工作,建立了网通小灵通、联通、移动手机短信平台,为气象信息服务拓展打下基础;防雷装置阶段检测得到进一步落实,防雷装置检测覆盖率在去年基础上提高20%,社会效益日益显著。环境评价工作采用联合方式和新的运行机制,在项目和效益上得到较快发展。通过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促进了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发展。全市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269 %。防雷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完成了上交任务,为补充事业经费不足和提高职工收入做出了贡献。区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33.14 %。塘沽、武清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西青、津南、大港、宝坻等局也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以综合预算为重点的财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明确了财务综合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统筹收支;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性资金支出行为;顺利实施了三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完成了房地产等国有资产全面清理、汇总和上报。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制定下发了《天津市气象局机关、事业单位分配方案》,职工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市有关部门支持下,严格按照政策,妥善解决了劳动服务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后勤服务改革日趋深化。组建物业管理中心,健全后勤保障和物业管理办法,改革管理机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完成久拖未决的环湖大厦产权办证工作;实施了局院改造、绿化和灯光建设;办理了集中供热网项目和部分职工宿舍楼供热改造;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医保并组织体检工作;顺利完成了业务大楼消防验收和质量验收;建立了设施比较完备的青年职工公寓。

(六)精神文明创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着力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局员干部职工头脑。多次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天津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习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等主题展开深入学习研讨和专题辅导。积极推进气象文化建设,提出《气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以建国55周年和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举办歌咏大会、书画摄影展、各类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气象文化氛围建设。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局党组印发了《天津市气象局关于实施“强基创先”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党建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争创“学习型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的双联创活动,在庆祝建党83周年之际,7 个党支部受到表彰(含区县局2个),15 名优秀党员(含区县气象局 3 名),6 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了以“弘扬气象人精神,争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为主题的演讲。激发了党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机关党委连续第八年被评为市级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全市气象部门广泛开展了“五满意”活动和规范化服务,积极推进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弘扬气象人精神,今年我局有 6

人次获省级以上先进荣誉,66人次获地市级荣誉,12 人次获县处级荣誉。市局文明行业通过了市级工委的考核验收,市气象台和 10 个区县气象局被推荐为市级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继续深入。以学习贯彻两个《条例》为重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适应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初步建立起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完善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体系,从源头抓起。市 局党组向全体职工作出了五项廉政公开承诺。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巩固深化,得到了市纪委和市农工委等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市农口在我局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了我局经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到加强,内审监督作用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狠抓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全年未出现安全和责任性事故。信息宣传和 科普 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在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新闻媒体播发刊发专题节目和稿件 300 余篇次;市局先后荣获“天津市科普先进集体”和“中国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最佳组织奖”。重视老干部工作,离休干部两费和各种费用按时足额发放。基层台站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了局大院、城市环境监测站、武清、宁河 4 个站的迁站或花园式台站建设,台站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气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国气象局、天津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们联系天津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机关重大工作部署的结果,是全体气象职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市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展望 ~ 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天津气象事业快速协调发展,任重而艰难。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业务科研总体水平与天津直辖市地位不相称,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满足不了发展需求;二是学科带头人、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和双肩挑管理人才缺乏,制约我市气象事业快速发展;三是认真学习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牢固树立“三个气象”理念深度不够,预报和服务水平、应对突发气象灾害能力满足不了天津快速发展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需求;四是部分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存在着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工作方法单一,难以适应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一)要正确把握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深刻认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天津气象工作的时代感和责任感。要牢牢把握一个战略、三个理念、四个平台、五项任务、八个工程和六项措施这个重点,把天津气象部门全体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应用战略研究成果上来,并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做到不断学习,深刻理解,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改进工作。

(二)大力加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宣传工作。落实战略研究成果,学习和宣传是首要环节。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学习方案,做出总体部署,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学习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加大对战略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面向社会,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战略研究成果。各级领导,特别是各区县局的领导,还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宣讲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以及xx领导的讲话和批示精神,使研究成果的应用成为全社会的行动,促使各级领导继续重视、了解、支持气象工作,以此形成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合力。

(三)科学把握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用“三个气象”的理念总揽天津气象工作,全面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落实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要着重抓好四个结合,一是与实施“三大战略”相结合,二是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三是“十一五”规划编制、建设项目内容选项相结合,四是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市局要加紧制定落实战略研究成果的实施计划和行动方案,各单位特别是各区县气象局要在战略研究成果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经济实际,结合当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工业农业结构布局,因地制宜地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战略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以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指导,明确发展思路,做好我局“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和中国气象局“十一五”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五大战略举措”以及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审视完善新时期新阶段天津气象事业的发展现状、布局和未来目标,针对天津特殊的地理、经济、社会、生态需求,编制符合天津实际、部门实际切实可行的规划和行动计划。规划既要满足天津经济社会各方面对气象的需求,满足国家气象事业对天津的需求,又要突出重点。要积极联合行业相关部门力争将规划建设项目纳入各级地方规划计划当中去。目前,市局“十一五”规划编制小组已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初步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三项重点任务、六项重点工程、四个中心”的发展思路,此项工作要在战略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充实完善,力争成为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共识。

三、~年全市气象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年是我市实施“ 三步走 ”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天津气象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年,全市气象工作总的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深入学习研究落实 中国气象事业

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为指导,继续 大力 实施“三大战略”,以提高天津气象工作的能力、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市气象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围绕200 5 年气象工作的总的要求,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和能力,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1、提高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的准确率,增强预警预报能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增强预警预报能力。要立足防大灾抗大灾,克服一切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到“灾害性天气不漏报,重大天气不错报,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密切监测各种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汛期强对流、强降水天气预报,加强灾害性天气的联防。全力做好短期气候预测预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要密切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预测预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做好春季和汛期的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及订正。开展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预估技术难点攻关。要周密部署、整合力量、精心组织,统筹业务、科研与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各种探测资料,加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应用力度。要加强预报业务研发一线力量,提高 MICApS2.0 版的业务应用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市台下发指导产品的内容,要注重建立适合我市天气特点的当家天气预报工具,全面推进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为核心的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建设,力争在天气预报特别是“三性”天气预报预警上取得较大的进展。2、进一步增强决策服务能力。坚持把决策服务放在气象服务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决策服务贯彻于为防灾减灾决策指挥、区域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气候变化对天津生态自然环境影响、气候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利用以及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保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服务系统和服务流程建设,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改进和完善决策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及时主动地为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党政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气象信息。要做好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工作,进一步完善重大天气气候突发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发生与天气气候相关的重大事件,要深入现场,及时做好气象灾害情报的收集、评估及上报工作,主动开展与抗灾救灾相关的气象服务。加快开展交通气象服务,做好为高速公路、港口的监测预警服务。深化城市气象服务,围绕~奥运气象服务积极开展精细化街区预报研究,继续推进城市渍涝预警预报。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短信、121 声讯、互联网络、街区电子显示屏、警报器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确保公众气象信息由气象部门在第一时间、第一发布。3、认真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xx关于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方针政策,继续坚持把为农业气象服务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局农气中心和各区县气象部门要密切监测重大农事天气,加强农业气象科技与情报的分析处理,推广农业气象科技适用技术,深入开展农业气象科技扶贫,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发挥气象部门网站信息交换和技术支持平台的作用。4、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人影工作现代化建设步伐。目前我市人影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大好发展机遇 , 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 , 认真贯彻立昌书记和海麟副市长关于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以及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好与市农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抓好炮站建设,积极争取启动京津冀城市应急供水人工增雨工程,推动天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二)以实施“三大战略”为核心,促进天津气象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继续积极实施拓展领域战略、科技兴气象战略,在天津经济社会生态服务领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抓住天津特色创特色,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联合与合作,在结合上做文章,在服务上搞突破。要紧密围绕天津水资源短缺做文章;紧密围绕天津市城市发展做文章;要充实科技人员,加强多学科、多领域合作,在大气边界层梯度观测铁塔的综合应用上做文章,提高气象工作的科技含量,发展研究型业务。~ 年完成以下系统建设的方案设计和调研论证工作。——由多部门共同建设、为多学科服务、针对多要素观测的全时空、高密度、现代化的综合探测系统。实现以天津市气象局为龙头的区域内部门合作、学科融合和资源共享。——建立现代化的多学科融合的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综合预报预警系统,针对天津城市发展和安全、人类健康和安全、粮食、能源、食物、交通安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提供有效的气象保障。——建立气象灾害评估评价系统,科学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影响。——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调动市局和区县气象局两个积极性,开展对团泊洼、七里海、北大港三块湿地和北部山区的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研究。认真贯彻中国气象局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局战略。进一步强化三个观念,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强化三个观念: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是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材的观念;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六个方面的工作:1、以中国气象局“ 323 ” 工程建设为核心,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吸引和用好的工作力度。要注重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使用,对他们给予重点培养、扶持,支持他们积极参与重大科技活动和国际国内高水平业务交流,并提供科研经费支持。2、以培养和用好现

上一篇:关于家庭温暖的作文下一篇:上学期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