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2024-05-03

上学期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共9篇)

篇1:上学期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英语上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作为一名新教师,刚刚从事教学三个多月,颇有感触。

在教学上我认真负责,踏实努力,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尽力了解学生,积极听课,认真反思,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平日的空余时间里,我会看有关教育的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木铎金声》。由于刚上任,教学缺乏经验,在教学上有很大的不足:

(1)对于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灵活性不足,随机应变能力不强。

(2)上课形式过于单调,枯燥,练得太少,老师说的太多,有点罗嗦。对学生不放心,重复话语太多。

(3)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应该作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中心偏移了。

(4)在教学中,缺乏思考,不善于思考,没有能更好地静静地想一想。

教学中还有一点值得欣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毫不懈怠,积极向上,勤学好问,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设计教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全力以赴,多思,勤问,尽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就必需多读书,认真反思,积极参与教研,认真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力争天天有进步。

篇2:上学期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七年级102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都是从村级小学毕业的,他们的基础非常差,有一半的学生连26个字母都写不齐,并且拼写不规范,学习不主动,对英语的兴趣不浓。

八年级98班共有学生49人,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他们对英语比较感兴趣;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还较差,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很被动。

两班共约有1/3的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对英语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基础较弱,听写能力有待加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很被动。

二、采取的措施:

1、认真学习体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理念及学校工作计划,认真研究教材,和王化老师共同制定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加强落实、反馈、总结计划的执行情况。

2、教学过程中,注意抓常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3、抓词汇和句型学习,经常进行听写训练,提高学生对记忆单词和句型的能力;另外从开学初就开始初狠抓英语课文背诵,并从李阳老师报告会后,利用李阳老师的教学理念“用零碎时间攻克英语”制定了利用课前读英语、背英语的计划并狠抓落实。

4、课堂内外多听多说英语。老师上课时尽量用英语讲课,这样能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每堂课要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进行不同的形式进行对话。也可以结合实物、图片等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描术,培养学生的语感。

5、抓测验,并注重阶段性复习。

三、教学方面的经验、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做法:

1、教的方面:

积极使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和灵石四中的学案模式进行教学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学,由于对每单元的单词和词组进行了多次强化训练,所以词汇的得分率比以前高;因加强了书面表达的英语背诵,所以英语作文得分率有了长足的提高。另外因狠抓落实“学习法”,使学生学习习惯得到进一步改善,两班英语成绩有了进步。虽然我们也进行了英语阅读训练,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大。单选、完成句子的得分率还过得去,但综合知识未来得及操练其他项目得分率就较低。今后,应该加强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综合填空的训练。

2、学的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二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从小事从感恩开始,坚持常年不断地、自觉得、随时随地接触英语、运用英语知识,英语成绩就会不断提高。经过一学期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英语有进步,以前不要说是背,读都读不顺,而现在有些学生还能背些英语文章了。

3、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地补习,即使可以应付一时,但掌握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新旧知识就会顾此失彼,因此:

第一,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于是我改变“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第二,使学生明白学习目的。

要学好英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这一语言的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新的世界将是个充满竞争和多变的世纪,中国要在跨世纪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中华民族要腾飞,要最终取决于优秀科技人才的涌现。如果我们不懂英语,怎么去了解世界?只有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才会对英语学习真正感兴趣,这种兴趣也有可能转为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我结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读和节选教材,围绕着最简单、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第三,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对来说,初中生比小学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欢迎和爱戴的人。上课时我是学生的老师,循循善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胆求异创新;课后我却成为他们的大姐和好朋友,无话不谈,亮起心灵之光;生活上,我是他们的父母,关怀备至。

第四,严谨治学,保持良好的教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驾驶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我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蔼觉悟程度水平,做到爱岗敬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还要保持良好的教态。老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老师的教态好,学生就喜欢,他们听课的兴趣就高,接受知识也快。反之,学生就不喜欢,甚至讨厌。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看问题开始有可独立的见解,对他们更要注意教态和教学语言的使用。如我介绍新句型时,我利用语言的轻重,语调的高低,和一定的动作表情,尽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的表情变得自然亲切,使促使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这样学生就增添了勇气,就能大胆地回答问题。

四、一些成绩

在学举行的“英语知识”竞赛中,98班的黄彩菊同学荣获一等奖;陈诚泽同学荣获二等奖;黄桔、黄智谋同学荣获三等奖;严述壮、韦世丰、张彩云、黄承亮同学荣获优胜奖。

在期末考试中,98班的英语成绩:平均分79.6分,及格率66.0%,优秀率23.4%,最高分111分,最低分40分;102班的`英语成绩:平均分70.1分,及格率53.8%,优秀率17.3%,最高分110分,最低分22分。

五、其他方面

平时一方面抓紧时间备好课,另一方面尽可能在网上学习先进的教法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各种各样的方法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报也不少:领导的信任,使我精力充沛;同事的帮助,使我干劲十足;学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更好的为英语教学服务,力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篇3:上学期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一、案例描述

《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用了多种修辞把秋雨拟人化。教学伊始我就播放秋天美丽的景色, 让学生直接感受秋天的美好, 随风起舞的落叶、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 还有那淅淅沥沥的秋雨,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给全文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情感铺垫。欣赏完之后, 我问:“你欣赏到了什么?你欣赏了景色之后, 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呢?”学生非常感兴趣, 用了很多学过的词语:景色宜人、层林尽染、春华秋实、瓜果飘香、金秋时节、叠翠流金。学生说出了许多描绘秋天的精彩词汇, 让人感觉仿佛秋天真的到了。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感受秋天。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他们借助字典以及以前学过的一些记字方法, 互相指正读错的字音, 不一会儿便把整篇文章读通顺了。

接着, 我来个问句式陈词:“孩子们, 秋天的雨美吗?”所有的学生都说太美了。我接着追问:“美在哪里?”学生们的概括能力都很强, 有的说是颜色美, 有的说是气味香, 有的说是秋的信息美。于是, 我顺着学生的思路, 说:“秋天的雨好美, 带着它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把颜色都送给了谁呢?”有个学生脱口而出:“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我拿出一片画好的银杏叶, 说:“作者真会观察, 大家看, 这片叶子像什么呀?”学生抢着说:“扇子!”十月深圳的天依然有些热, 我下意识地用银杏叶扇了几下。有个孩子注意到了, 高喊:“老师在扇扇子!”在场听课的老师都乐坏了, 我觉得有点窘。不过, 恰巧为我解释“扇”多音字和“炎热”作了很好的铺垫。于是, 我更用力表演。“是呀, 我用这把扇子用力地扇哪扇哪, 才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马上说:“老师, 扇是多音字, 扇子是第四声, 扇了扇是动作, 所以是第一声。”我还没有来得及表扬这名学生,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夏天实在太热了, 所以‘炎热’的‘炎’有两个火呢!银杏叶不用力扇, 又怎么能把炎热扇走呢!”于是我改变由我出示生字的做法, 随机调出了“炎热”和“扇子”这两个词语, 让学生由声音回归到生字。很多老师在课后对我这点评价很高。

二、教学随感

1. 联系上下文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 从秋天的到来写起, 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丰收景象, 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语言优美, 画面、音乐的渲染很容易把学生带进美丽的秋天。但是课文里有许多新词, 如果都放在第一课时学完, 可能要占去大量的时间, 老师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 刚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情境中, 就会被这些对学生来说因为陌生而觉得枯燥的文字拉回到现实中来。学生学习的情绪一旦低落, 学习的效率自然会降低。所以, 在词语教学时, 我采用了分课教学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把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几乎流于无形。如一开始学道:“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钥匙”这个词本意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在这里却是一种把秋雨拟人化的写法。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懂得了它深层的意思。如果单独把这个词拿出来, 可能学生只能体会到它的表面意思。

2. 学以致用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通过欣赏录像, 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对秋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时学习课文中的写法, 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 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运用刚才学会的词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在学到的知识与真正的需要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学以致用, 把知识运用到平时的说话、写作和日常生活中去, 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案例点评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情境入手, 采用动作、实物等手段, 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丽的秋天里, 把一个个生字、一个个词语变成秋天的种种色彩、种种信息, 满足了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整堂课上, 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效率高。

2. 意境识字, 生动有趣

篇4:给英语教学插上翅膀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初中英语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计算机普及程度日益提高,多媒体教学已经悄然走进初中教学领域。我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借助计算机,整合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按教学要求把多媒体的多种要素,进行新的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给英语教学课堂插上了一双翅膀。

一、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英语教学

1.巧妙运用多媒体,高效导入,让孩子轻松进入英语学习氛围。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上,上课时师生互相问候,接着进入课本的程式化学习,缺乏英语交流环境,孩子很难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而今,多媒体的介入,让孩子能更轻松地走进英语教学。为了更好地走进一堂新课,一节课的导入部分首当其冲,成了每个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的内容。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图片、照片、声音、简笔画、幻灯片、VCD等进行直观导入,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学生的注意力能快速集中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亲自制作一些图画,还可网上查找一些有关本节课内容的图片,用于课堂导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英语学习情境。现代的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成绩,把孩子送进了英语辅导班,但是没有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孩子们学习英语就只是单纯的记忆,没有实践,没有运用,英语能力提高的不明显。所以这时我们就要借助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多媒体集中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现实生活相接近的情景,使学生很容易进入实际角色。如在学习“I like…”句型时,我设计了一个露天餐厅的活动场景,配以音乐,让学生选择角色,并用学生的英文名字命名。这样学生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当作活动情境中的人物,在活动中学习,从而很快理解了“I like…”的意义和用法,达到了教学目的。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英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不好理解的部分,这时多媒体的运用就会大大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中西方的食物以及餐饮礼仪时,课本上只有几张图片,学生们没有实际的西方生活体验,无法真正了解西餐用具的使用方法与西方人的用餐习惯。于是,我在网上搜集图片,主要是西方食物,配上西方餐饮礼仪的讲解文字以及电影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明确了西方餐饮文化,了解了中西方迥异的饮食文化。

3.巧妙运用多媒体,寓教于乐,开展游戏教学。寓教于乐,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在单元教学之后,把本单元的单词利用PPT制作成竞赛课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技比赛,学生积极参与,单词的记忆与复习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也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二、多媒体应用的几点困惑

1.作为一名50多岁的老师,我们没有专业学习计算机的经历,对新知识的接受有一定难度,在多媒体的软件操作与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熟练地操作,软件的应用掌握不牢,常常找不到要用的功能。搜集资源,整合的过程非常耗时,让我非常头疼。例如,在制作幻灯片时,我不会下载新的幻灯片模板,通常都用现成的模板,或者将下载的课件进行微小的修改。上午授课的时候,阳光强烈,有时会造成字体和背景的对比度不大导致学生很难看清楚。

2.课件运用和传统板书运用如何取舍。课堂教学中,常见到有些英语教师把计算机显示屏当作黑板,课前将整个教案都输入计算机,上课时一一显示,整节课黑板没有几个字,甚至一字没有。多媒体课件常常涵盖了上课的内容,是否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内容,哪些内容需要板书,哪些内容不需要,黑板板书和大屏幕的显示内容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直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3.华而不实,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PPT可以促进教学,但是,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PPT是很耗费时间和经历的。所以,我制作的课件,有的时候就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为了让课件看起来生动,我插入了一个正在跳舞的小女孩。上课的时候,学生立刻被动态图片吸引了,班级里一阵热闹。就这样,整节课上学生们不断发出惊奇的叫声。本来希望课件生动,但是却过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多媒体课件表面花哨热闹,实则喧宾夺主,极大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到底如何设计课件版面,选择那些内容,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增加了英语课堂教学的魅力,给英语学习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夏虹毅.多媒体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4.

[2]陈戈.理解新课程,感悟新课程[J].黑龙江教育,2003,(29).

[3]王登建.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篇5:初三英语上学期教学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英语教学工作,一直以来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两个月来,在教学中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以教书育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学习教育,特别是后进生,关心他们的纪律和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的学习。

2、贯彻学校班风、学风评比的要求,全面促进学生的学态发展。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风气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本学期学校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按照这种教学常规开展教学工作

1、认真搞好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我在备课时就比较注意这种情况,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另外,为使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自己准备了大量的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既直观又形象,扩大了教学上的常识和课外知识,同时教学效率提高许多。

2、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多预习,课堂40分钟让学生紧张有效的学习,把教材内容真正理解。不能似懂非懂。课堂教学最后十分钟认真完成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稍好的学生请教。

其次,学生学习要主次分明,主要学科课后时间分配相应的因当多一些,特别是对英语学科,因为他毕竟不是母语。基础不打好,以后想提高也难。当然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要靠平时慢慢积累起来的。

三、建设高效的课堂,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上课一定要设法吸引学生,不让其分心,上课内容力求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另外,我每天都坚持保持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上进的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为了让学生真正参入到课堂中来,凡是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都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决不越俎代庖,课堂上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都留给学生。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认真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制预习,复习等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6: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

回首高三这一年的教学工作,对自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磨砺,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今年高考英语题型的突然变化,曾给我带来许多迷茫,但也促使我更多的去学习,研究新题型和高考,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强的的考试技巧指导及训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以下就我对复习备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简要作以总结。

一、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在高考前我认真学习并分析了高考题的类型,目的是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从历年高考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找趋势;开拓性地抓复习备考。今年高考新增加的题型,一个是语音和对话,另一个为单词拼写,对这两项,我制定了针对性的复习。

二、制定计划,加强复习的目标性

我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把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1。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近年来高考英语超多的阅读考查,促使学生要有必须的词汇量,而且今年高考新增加了单词拼写,因此,在高三我狠抓了五册课本的单词短语的巩固和扩充,以及重点句子和课文背诵这一环节,帮忙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要求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

2。突破重点,注重实效。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进行语法专项和题型专项的强化,为提高复习实效,我紧扣“一个中心”,做好“三个突破”。

“一个中心”就是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三个突破”就是突破完形填空,突破阅读理解,突破书面表达。这三个大题在高考试卷中分值比重大,也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我把它们列为高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注重技巧,突破完形填空。

针对完形填空题的特点,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1。快读全文,整体理解全文大意。

在不看选项的状况下,快速阅读整篇文章,了解全文大意。要求学生认真,重点理解句子意思,了解文章背景,理清文章资料的线索。在快速阅读过程中,不要急于动笔选取答案,要一口气读到底,遇到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往下读,以求纵观上下文,获得对文章资料的整体理解,从而确定决定选取的基本思路,切忌看一句选一题。

2。细读短文,选取答案,上下文联系,通篇思考。

3。在做题时,如遇到一题确实答不出,可先跳过去往下做,在下文中寻找上题的暗示或者信息。

4。对于有些题,不要去钻牛角尖,用常规思维去思考,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当然,为突破这个难关,我选取了一本完型填空训练对学生坚持强化训练,日积月累。

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1、教师的提问语的基本导向仍停留在学生重复或重现事实要求(主要是重复教师的话语和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比例还极小。动脑程度低的和非个性化的“全班说”的课堂活动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用心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潜力、收获的关注。有些课显然没有贴合学生的潜力实际,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与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发展“学生想象潜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展现个性,发展心智”等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和高考对高三英语课堂的要求也是不贴合的。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高考热点和高考难点的“三点”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容量偏小,资料单一;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节奏过慢,课堂气氛沉闷,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光十分有限甚至没有。

3、对高考的研究不够,对高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靠于复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在自主建立系统的英语知识体系与网络的方法指导和潜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我虽然已经逐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指导的紧迫性,但是离相对满意的高三英语课堂的实施与总体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还需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潜力,能为学生的英语发展潜力和简单应对高考作好准备。

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今年高三我校共有八位教师担任高三英语教学。虽说我们不是很老练,但是我们始终以认真、严谨、勤奋、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从事教学工作。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历年来都是差不多了,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觉性差,而且两极分化严重。所以作为我们英语老师肩上的责任也是比较重大的,因为英语学科在高考比分是很大。

一、注重集体备课的规范性、科学性、时效性

集备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措施。我校规定每周备课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集备时间长达二节课。,英语组就定在每星期五就组织全校英语老师一起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备课,集备时,中心发言人要讲出本周的教学安排,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的取舍以及配套练习中存在的疑点。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各述己见,对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讨论大家对本周的课程内容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都做到心中有数。

这里我具体谈谈高三复习时两种课类型的集备。首先是第一轮复习。我们第一轮复习使用的资料补习班是崇文书局出版的《高考英语核按纽》一书,应届生使用的资料是《世纪金榜》,这两本书以击破考点为突破口,实现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目标,是特别适合考生的好书。中心发言人把本周复习的几个单元的教材内容,《高考英语核按纽》,《世纪金榜》和相关练习进行认真梳理,然后准备好要归类补充的内容并进行打印,以便集体备课时,将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备课组的每个老师,并进行讲解。

最后,大家对归类补充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再补充。这样每位老师把每单元要讲的内容都统一了。另外,我们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也进行了规定,主要是讲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上所规定要考的内容;对考纲外比较常见的词汇和词组也进行适当的挖掘。第二种类型是专题复习。根据我校历年以来的高三第二轮复习经验,我们把专题分到个人去准备,每次集备由一至二人作为专题中心发言人。我们要求中心发言人大量收集专题的做题方法,解题技巧,注意事项和选定的训练材料,供集备时大家讨论补充,最后形成专题复习的教案。

当然,集备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听课评课也是我们的集备方式之一。比如,我们安排青年教师上公开课,课后大家在一起对本节课进行评议。评议时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自己平时忽略的问题。因此,这种讨论的过程对我们每个教师而言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另外,我们也专门组织老教师和有经验的中年教师上示范课,请有经验的教师搞专题讲座。总之,每次集体备课大家都会觉得收获非常大。

二、提高课堂效率,上好五种课,特别重视以下三种课型

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最重要的阵地。我们认为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复习课,专题复习课和讲评课这三种课型是落实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只有落实好这三种课型,并使之优化,我们才能真正地落实好高三的复习教学。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三种课型的课。

1.基础知识复习课

第一轮的基础知识复习侧重帮助学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高中所学英语基础知识,重点是词汇、语法。一轮复习尽管还是按照高一、高二各单元课编排的顺序进行,但是它不同于同步学习。它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的过程,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尽量要做到将新课程标准与考纲的要求同课本结合起来,以“纲”为握,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避免单一性,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注意不受课本内容限制,挖掘词汇的内涵意义,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比如,通过构词法进行单词复习,还有通过同义词、反义词的内辐射来复习,对词汇围绕某一核心词进行归类复习,通过图表比较复习等等。第一轮复习也是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的最好方式。每复习一单元,我们都要求学生对自己没掌握的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进行一一摘记,让学生把厚书变为薄本。这样复习起来方便、快捷、高效。

2.专题复习课

专题复习一般是紧接在第一轮复习之后的有针对性的强化复习,它既不同于以全面复习知识、方法、夯实基础为目的的第一轮复习,也不同于以综合训练为主提高应试能力的第三轮复习,而是就某块知识或某些方法、热点问题为专项的复习。专题复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是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又为第三轮的综合训练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充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发展性,要注意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总结规律,融会贯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题内容的设计既要具有科学的模块性,又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有效的适应性。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并指导学生,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予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既要杜绝教师“包办代替”的教学行为,又要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注意反馈优化。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达到教师调控教学,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提高的目的。

3.讲评课,重点放在错题、热点重点、典型题、解题方法上

高三复习时,测试和练习特别多,与之相关的讲评课也很多。如何上好讲评课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讲评课的教学中,我们做到“三个认真”和抓住“三条思路”,“三个认真”为:认真科学地分析试卷内容的结构;认真统计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在前面的两个基础上认真备好讲评课。比如,对那些大部分学生回答正确,只有少数或者个别学生回答错误的试题,教师不必多讲,将错误面广的问题,按知识点或性质分类,对每个类型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三条思路”为一,要善于揣摩命题思路,考试时,学生能正确地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就不会钻牛角尖,正确把握答题方向;二,要努力掌握答题思路。讲评时,让学生明白答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逐步掌握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杜绝学生在答题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思路,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三,要善于拓宽知识的思路。为了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每道题的相关内容,讲评时,教师可以以这些题为题根,从试题的深度和广度加以引申,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归纳总结,加大知识的摄入量。当然,每次检测后及时讲评是很重要的,时间长了,学生关心疑惑问题的程度就会减弱。

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四

我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按照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主旋律进行教学和复习,提高实战能力。我主要朝以下几方面努力:合理制定、完善教学、复习计划;合理处理教材、安排教学进度;注重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加强限时阅读的训练,帮助和督促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加强听力与写作的力度与难度。下面是我的教学计划和一些具体做法: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两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肯定,同时也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本在校内听课六十多节。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进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学生,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舞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五

本学期高三年级英语老师秉承一贯的优秀作风,面临压力,接受挑战,继往开来,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进步显著。现对本学段工作稍作回顾和总结。

一、建设形成了积极进取,精诚团结,战斗力强的教师团体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繁重。除了按课程设置要求完成选修模块(9)、(10)和选修系列Ⅱ的模块外,我们于10月份就已经进入了高三的第一轮总复习-复习课文、单词以及语法。我们学生生源较差,面对挑战,高三备课组老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内外练习,落实基础检测,促进能力发展”的工作方针。首先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获取信息并吸收兄弟校经验。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三位老师都会精心讨论。从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到每节课的练习和家庭作业,无不考虑周全,细而又细。

因为只有这样,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讲结合精练,才能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确保教学质量。11月在全市组织英语统测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原来的海珠区第10名上升到第8名,得到领导的肯定,同时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统测试卷表明我们的工作方向和教学重点是把握得完全正确和高效的。英语组的三位老师事业心强,积极响应学校教科研号召,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均参加了学校的研究课和评优课评比活动,展示了教师个人专业的风采。

二、结合课改,针对高考,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课堂要质量,精讲精练,瞄准高考”这是高三英语的基本工作思路。鉴于高三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的具体学情,除了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之外,我们还想方设法挤时间,巧安排,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利用口语操练时间,全年级一直坚持进行听力拓展训练,确保了我们的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优势。我们争取学校人手订阅了《英语周报》,利用率达100﹪。《英语周报》、《英语高考新题型专题训练》、《百思英语》等配套练习极大地巩固夯实了基础。结合市教研室课改精神和研究广东省英语高考特点,备课组老师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对英语科的学习方法进行了适时的指导。先后做了: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阅读理解中长句、难句应对策略和方法;英语快速阅读的四种方法;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高考英语作文题型及对策;历年高考英语作文与作文训练;关于高中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问题等专题指导。在后段备考阶段,备课组统一认识,突击强化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专题能力训练,收效显著。统测试卷质量分析表明在能力题这个薄弱环节上,学生们得分率大大提高,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方针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

三、我们英语备课组两位老师坚持集体备课,共同准备复习资料,资料共享

有问题互相探讨、研究。甚至经常在早晨上班的路上也在探讨问题,研究教改,针对问题制定具体措施来共同实施。有时我们还邀请高一、高二的老师一起来探讨,大大提升了我们团队的作战能力,也显示了我们团队团结协作的精神。高三备课组针对高考题型变化大,练习量多的特点,确定了《如何优化课堂训练》为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的提出都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和开放性。通过研究探讨,都将有力地指导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

四、每班确定成绩突出的学生作为重点上线第一梯队目标

冲击重点本科的突破对象。对该部分学生的情况作认真研究,对能够冲击重点学生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全方位的进行分析,既要保证优势学科的延续,还要使弱势学科在学期内有稳步的提高。对目标学生是否还有潜力,潜力大小如何,都要认真地研究。在开学后尽快集中研讨,得出辅导实施方案。

每班确定10人左右的第二梯队目标,作为本科上数量的保证。对这部分同学要给予充分重视,这是取得高考上数量的保证,这些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只要给于耐心的辅导和引领,成绩是完全可以取得大幅度提高的,对这部分学生任课教师要心中有数,在课上或课下经常谈心、关心、辅导,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篇7: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本人认真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研究课标,梳理知识结构,有计划地落实复习计划,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所有学生都感到英语特别难学,主要原因是他们几乎记不了最简单的单词,语法也没基础,所以对英语学习特别头疼。老师讲课听不懂,所以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态度上也不正,上课睡觉、玩手机游戏等现象不时出现,英语成绩难以提高。所以开学之初本人既对本班学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在本学期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的措施。本学期各方面情况得以改观。

二、把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本教学工作重心即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上。首轮复习内容是高一年级课本22个单元,高二年级课本20个单元。对这些内容的复习主要是:高考常用单词、短语,主要句型,基础语法等。平时复习中把高中英语复习语法项目中的13个专题适当融合进去。通过练习和讲解,增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对英语用法的复习巩固。

三、大量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课本复习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开学之初即对课本知识点认真归纳和总结,通过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反馈。我立足于长江考点,认真把握好教学工作中的练习环节。

四、扩大阅读,培养英语能力。

课外阅读必不可少,长江考点里面的训练阅读理解题兼顾新闻、娱乐、科技、校园、地道美文等多方面内容。个别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把这些精彩的文章当作范文来朗读背诵。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五、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虚心学习,与教研组的老师讨论教育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浏览相关网站,搜集相关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篇8:上学期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克制,渗透

9月3日星期一下午第7节课上课铃响, 这是我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我跨进教室, 学生3人未到。我平静地等待她们, 约3、4分钟她们叽叽喳喳进来说:“桶装水在底楼。”负责班务工作学生立刻便叫大家去抬水, 学生一窝蜂地涌出去, 让人来不及制止, 我只好静等她们把四桶水从二楼搬到七楼。我克制着怒火问“为什么不等下课?”“口渴。”学生回答道。我知道学生犯错总有借口, 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们是河马的祖先。”紧接着便上课。

下面是教学过程。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 stands for teacher.Ss stands for students)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Pointing out of the window)

Ss:It’s sunny.

T: (On the blackboard) Today→tomorrow→grammar:will

(老师通过上面的组图汉语描绘) :乌云慢慢散去, 空中洁净便是Clear up请学生猜测汉语, 学生一猜就中“晴朗”。我夸奖他们“聪明”, 学生眼神露出对知识的渴求, 聚精会神地听课。接着请学生回忆冬天气候:早晨雾蒙蒙, 下午雾散云消。请学生汉语翻译成英语:明天上午多云, 下午晴朗。

Ss:It will be cloudy in the morning and clear up in the afternoon tomorrow. (要求背诵此句)

S1:…S2:…S3:…

T (On the blackboard) :

Forecast 30℃thirty degrees

℃中° (圈) 英语读作degree→zero degree, one degree, two degrees

为了增加幽默, 用手在身体部位前划一圈教读。

Ss (Reciting)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morrow?

B:The forecast says it will be cloudy in the morning and clear up in the afternoon.

A:I like this kind of weather.What’s the temperature?

B:It will climb up to 30 degrees centigrade.

T (on the blackboard) :What about…

Ss (Reading) :A:What about summer in Chongqing?

B:That’s terrible.It’s terribly hot in July and August.There’s a heavy thunderstorm sometimes.

T (Asking) :When is the summer holiday?

Ss:It’s July and August.

T:Why do we have the summer holidays?

B:Because it’s terribly hot.

Ss Reading) :A:Which season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B:Spring.It’s warm and sunny in March, April and May, but it rains sometimes.

T (Asking) :Do you like sunny weather now?

Ss:NO.

T:Why?

Ss:It’s terribly hot.Today’s temperature is 37℃.

T:But after you have spent long cold winter, how do you feel it?

Ss:I like it.

T (汉语) :对待相同事物有不同态度, 此时趁机提到课前提水, 从学生角度有水喝, 欢天喜地迫不及待提水;而老师执行校规是禁止的。反问他们错没错?

Ss (异口同声) :We are wrong.Please forgive us.

这时下课铃响, 我们相互道了别。

反思:对提水事件处理包含以下几方面。

1) 注重教师教学态度对学生心理影响, 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 圆满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是最重要的。

教师的教学情绪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心理气氛, 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课前对学生表现怒发冲冠, 训斥学生, 这堂只好停上, 但我们课时每周2节, 时间紧迫教学任务重上课时间不能耽搁。并且全班60%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提水上, 即刻批评必然导致集体矛盾指向老师邪压正, 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今后教学。这时没有批评, 学生心理没有负担, 以轻松的心情学习, 获取知识, 得到成功感, 进而对英语产生兴趣,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培养自己良好的心境, 善于克制, 带着乐观的态度走上讲台。

2)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接授老师所讲的知识是最重要的。

在整过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简单易接受的简笔画, 情景描绘贴近生活声音抑扬顿挫适当运用汉语 (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差) , 学生性格开朗增加一些幽默。学生积极配合, 回答问题踊跃, 课前那种师生对立的情绪荡然无存。

3) 批评的“渗透”要自然和有针对性, 做到师生关系和谐。

行万事, 德为先。快要下课了, 学生违纪现象不能就此罢休, 乘他们情绪高兴时把问题摆出来。我恰好用这堂课学的单词warm (暖和的) 这个单词来批评学生。今天37℃烈日炎炎, 问:“你们喜欢warm吗?”“不。”又问:“经过漫长寒冷的冬天5℃, 你们渴求warm吗?”“当然”。“那么对你们课前提水怎样认识?”以相同的道理教育他们:“从你们的角度烈日下突然有水来理所当然先抢水, 你们是对的;然而对学校、老师来说严重违反课堂纪律。你们错没错?”“错, 请老师原谅。”这样巧妙自然地批评学生, 不能放任自流, 防微杜渐, 自然而然让他们接受行为规范的教育, 不觉生拉硬扯, 伤面子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好比种子—土壤—阳光雨露空气的关系, 种子只有在适合的土壤阳光雨露空中发芽开花结果, 达到寓德育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家骥.英语:第3册[M].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

篇9:如何在英语课上开展活动教学

一、 课堂活动的目标化原则

要成功且又有成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在创设活动情景时,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在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每个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及需要。此外,活动必须使课堂教学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去尝试和运用新语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后,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When was it invented?” “What is it made of?” “What is it used for?”及“Who was it invented by?”等句型,为了巩固教学目标及重点内容,我设计这样一个活动:第一步,先呈现几个句型: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It is made of plastic. It is used for making phones. It was invented by Bill. 然后,我把全班分成四人一组,让学生模仿这几个句型仿写句子。第二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朗读所写句子,让其他同学猜出谜底。第三步,指出短文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看谁是本组的“火眼金睛”。我还在学完身体各部位名称的单词后,让学生描述自己;学习完数字后,让学生做接龙游戏;在积累一定词汇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训练等。总之,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活动模式,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让活动为教学服务,决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二、 自主参与原则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浸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外语教学忌以教代学,也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方面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活动都应是把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学生愿意而且喜欢参与的活动,而不是被迫的、观望的、消极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例如在初一学生刚学完音标时,我组织了传话比赛的游戏,全班学生坐成四排,我用低声对这四排的第一个学生说一个音标,然后要他们分别在自己的组里传下去,传话的时候,声音要轻,不能让第三个同学听见,传到最后一个同学时他要迅速地跑到讲台前,用手举起那个音标卡,同时大声读出来。传得快、准而且守纪律的组为优胜组。这个游戏既可以复习旧音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 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的活动可以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种。内部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活动,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这两种活动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不可缺一。因此,在活动教学中,既要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外部活动内化,又要发挥实践活动的优势,使认识活动外化。在指导和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例如:在学习祈使句时,我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用英语发出指令,另一人执行指令,执行指令的同时配以动作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的眼、口和四肢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还学会了交往,培养了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

四、 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各种内容的活动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和操作、体验。离开了学生的活动,活动教学就无从谈起,但这并不是说,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学生可以任其自然。实际上,活动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活动内容的设置者和组织者,是活动实践的主持者,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在活动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善于将各种间接经验转换为学生活动情境中的直接经验,并善于将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各种间接经验。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这些活动,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间、师生间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这样做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态时,我设计了“I do, you say.”这个游戏,做出打球、跑步、唱歌、跳舞、喝水等动作并问学生: “What am I doing?”学生回答: “You are playing basketball.”“ You are dancing.” 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也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和玩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把适当的课题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课堂

如何在英语课上开展活动教学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古城中学 焦静苹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教学也是如此,乐于学习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而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活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并开展多种交际性活动,使课堂生动活泼。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设计每一节课,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活动教学呢?在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变,以达到活动教学的目的。为此,我以下列原则指导自己的教学。

一、 课堂活动的目标化原则

要成功且又有成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在创设活动情景时,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在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每个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及需要。此外,活动必须使课堂教学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去尝试和运用新语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后,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When was it invented?” “What is it made of?” “What is it used for?”及“Who was it invented by?”等句型,为了巩固教学目标及重点内容,我设计这样一个活动:第一步,先呈现几个句型: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It is made of plastic. It is used for making phones. It was invented by Bill. 然后,我把全班分成四人一组,让学生模仿这几个句型仿写句子。第二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朗读所写句子,让其他同学猜出谜底。第三步,指出短文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看谁是本组的“火眼金睛”。我还在学完身体各部位名称的单词后,让学生描述自己;学习完数字后,让学生做接龙游戏;在积累一定词汇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训练等。总之,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活动模式,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让活动为教学服务,决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二、 自主参与原则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浸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外语教学忌以教代学,也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方面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活动都应是把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学生愿意而且喜欢参与的活动,而不是被迫的、观望的、消极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例如在初一学生刚学完音标时,我组织了传话比赛的游戏,全班学生坐成四排,我用低声对这四排的第一个学生说一个音标,然后要他们分别在自己的组里传下去,传话的时候,声音要轻,不能让第三个同学听见,传到最后一个同学时他要迅速地跑到讲台前,用手举起那个音标卡,同时大声读出来。传得快、准而且守纪律的组为优胜组。这个游戏既可以复习旧音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 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的活动可以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种。内部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活动,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这两种活动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不可缺一。因此,在活动教学中,既要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外部活动内化,又要发挥实践活动的优势,使认识活动外化。在指导和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例如:在学习祈使句时,我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用英语发出指令,另一人执行指令,执行指令的同时配以动作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的眼、口和四肢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还学会了交往,培养了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

四、 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各种内容的活动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和操作、体验。离开了学生的活动,活动教学就无从谈起,但这并不是说,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学生可以任其自然。实际上,活动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活动内容的设置者和组织者,是活动实践的主持者,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在活动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善于将各种间接经验转换为学生活动情境中的直接经验,并善于将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各种间接经验。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这些活动,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间、师生间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这样做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态时,我设计了“I do, you say.”这个游戏,做出打球、跑步、唱歌、跳舞、喝水等动作并问学生: “What am I doing?”学生回答: “You are playing basketball.”“ You are dancing.” 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也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和玩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把适当的课题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课堂活动中,我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如:英语歌唱比赛、抢答竞赛,组织学生表演简单的小话剧、续写故事、简笔画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了英语的语言美和学英语的乐趣,能积极主动、饶有兴趣地参加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上一篇:2005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要点下一篇:太原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