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2024-05-01

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共9篇)

篇1: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镇**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村位于**镇西10公里处,国道111线路北,原**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420户1600人,有正式党员25名。全村总土地面积90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0亩、经济林面积700亩。全村主要以玉米种植业为主导产业,2013年粮食总产量520万公斤。辖区内有集贸市场1处,占地6000平方米;个体工商户160户;有**中学1所、**民办小学1所。

为创建美丽宜居村庄,实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目标,根据**村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和村民的愿望需求,经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代表讨论,特制定本规划。

一、以商贸提档升级引领经济发展。**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距**市主城区20公里,南有国道G111线国道贯穿东西,与G25通赤高速相连;北有京通铁路穿境而过,**火车站距村部仅50米;距**机场15公里,直 1 飞北京、呼和浩特、广州等大中城市。商贸物流蓬勃发展,全村共有160余户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占总户数的1/3以上。**集贸市场坐落于村西南,占地6000平方米,每逢集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交易额近百万元。商业街两侧商铺林立,商贸、物流、住宿、餐饮等行业一应俱全,辐射附近16个村屯,为近万人提供服务。将充分利用这一基础优势,确立以“商贸立村”的发展思路,着力改善**市场的软硬件设施,大力推进市场提档升级。加强商业街两侧的环境治理,经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增强商铺吸引力,实现业态的多样化,服务标准化,为群众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二、以壮大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村现有大棚油桃种植小区一个,占地50亩,种植中大棚24座,年产油桃10万斤,供给**、沈阳市场。今后,将充分发挥大棚油桃种植的典型示范作用,积极争取资金,组建大棚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训村内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尽快掌握这门种植技术,开发油桃采摘项目,加快推进油桃产业的 发展壮大。以恒辉菌业公司黑木耳种植产业为典型引路,扎实推进黑木耳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成立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用三年的时间,将黑木耳产业逐步打造成为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带动本村农民致富,远期还可带动临近16个村农户共同致富。

三、以发展林果种植保护生态环境。全村现有经济林面积700亩,现已全部发包到各户。将以经济林改造为契机,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选育适应当地龙头企业酿酒需要的葡萄品种,大力培育发展沙地葡萄、苹果、梨等品种。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发展思路,狠抓经济林改造项目,调整产业结构。把林果产业发展作为本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既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又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实现生态保护和群众致富的双赢,建设花红柳绿、瓜果飘香的生态村庄。

四、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宜业家园。在村内三横三纵6条砖路硬化的基础上,加快完成其他7条共4500延长米村内道路改造和农田机耕路建设,实现路面无积水、无坑洼,进一步改善村出行和生产条件。同时积极争取土地整理、节水灌溉等项目,打配机电井,实现节水增粮、农民增收。协调电力部门对负荷较大的两台变压器进行增容,提高浇地效率。同时加大排水排污、垃圾清理、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五、以配套公共服务提升幸福指数。在教育方面,提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马头琴特色教育,扩大知名度。加快**幼儿园的建设进度,使本村儿童早日享受到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在卫生方面,着力改善**医院软硬件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文化方面,加大村民休闲广场、蓝球场和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的建设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的场所。

六、以科学民主管理塑造文明乡风。认真制定具有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做到“三无”,一是保证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二是保证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保证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村民治安满意率达 90%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加大“优秀农民”培训力度,组建秧歌队等健身 团体,树立科学文明新风。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决策监督作用,认真执行“532”民主决策机制,有序推进“一事一议”事项,坚持走群众路线,民主议事、办事,以科学民主的党风政风带动全村文明风气的养成。

篇2: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环潭镇柏树湾村创建“宜居村庄”情况汇报

我村位于环潭镇东北部,是一个三村合一、四镇交汇的黄土岗村,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295户,1270人。耕地面积2616亩,其中水田2324亩,版图面积16.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万亩。农业生产以旱地286亩,80%以上为丘陵山场。2009年我村农民人平纯收入5800元。2010年人均收入8800元,2011年人均收入有望突破10000元。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并发展意杨、金银花、油菜、牡丹、芍药等其他经济产业。目前,柏树湾村已种植意杨50万株,户平1500株,种植药用金银花2000亩,油菜4000亩,户平种植袋料香菇2000袋,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8800元,有190户农户存款在5万元以上,有80户农户存款在20万元以上。柏树湾村2009年被授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随州市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先进村”,2010年被授予全省“十佳”平安村,连年被评为环潭镇“红旗单位”。

自被市定为省宜居村庄创建示范点以来,我村根据发展实际,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管理科学、群众满意为目标,抓住契机,广泛宣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强村容村貌建设,不断发送村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经过前阶段的努力,我村“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积极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村庄创建步伐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柏树湾村于2008年由原曾都区规划勘测院编制完成柏树湾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分区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节能抗震,突出特色,便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坚持“高起点、记标准、高要求”,科学规划发展蓝图。

柏树湾村坚持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定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报“宜居村庄”建设的进展及未来规划,并在本村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以固定宣传牌展示该规划,保证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

2、村庄选址合理,各个居住点均选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漫山坡,本着不破坏环境,不挖山建设,房屋依山就势,阶梯式建设,村庄周边原生态环境不变,左右两侧山坡分别是金银花和牡丹基地,环境十分协调。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村庄宛如置在花的海洋之中。

3、住房由规划勘测院设计,村委会统一安排布置,农民购置材料,村委会安排施工队伍,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4、住房设施合理,每户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分两个部分建设,前半部分为三间二层住宅楼,占地面积104平方米,建筑面积208平方米,后半部分为伙房、卫生间、畜栏房和杂物间,做到了生活起居既方便又隔离。

5、村委会建有一幢十间三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办公楼,办公楼分区合理,一楼为“一站式”办公服务点;二楼为村支两委会办公点;三楼为会议室,属村民议事场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宜居水平

1、公共设施建设。

柏树湾村以创建“宜居村庄”为重点,落实村庄规划,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目前新村已实现路通、水通、电通、网络通“四通”。

2、道路建设。

柏树湾村通过完善路网建设,缓解了村庄目前的交通压力,也满足了村民对宜居的要求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物质的集散需要,截至2011年底投入道路建设资金750万元,对村主干道及支干道进行了全面混凝土路面硬化,硬化里程达36公里。其中主干道28.5公里,支干道7.5地。同时,通村公路比以往增宽0.5米,增厚4公分,为村民的出行及农副产品集散提供安全保障。

主道路配套设施齐全,道路两侧安装新型路灯32盏,栽置常青行道树800余棵,排水管网提前安装。

通过集中供水,实现全部村民用水清洁卫生,今年年初,村两委会经多方筹资,投资120余万元,兴建了一座日供水能力500吨的自来水水塔,新铺设供水管网4000余米。

污水做到有序排放,雨水由房前屋后明沟排入两侧下水道,生活用水经化粪池沉淀,净化后排入下水道。

村庄中心地段建有一座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广场内安装高杆灯两盏,景观灯12盏,建有一个标准化蓝球场,铺设安装一套12件的健身路径,广场内植有桂花树、广玉兰、樟树80余株,绿篱带平方米,树下有供休闲人们休息的石桌、石椅,广场周边建有两个水冲式公厕。

为推广再生节能,90%的住户做到了人畜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用于建沼气池,95%的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村庄建设有5个垃圾池及一个填埋式垃圾处理场,村委会长年聘请一名环卫工人管理村庄内环境卫生及通村公路卫生,村庄内做到日清日运,通村公路做到一周一清扫。

本村建有一个村级卫生室,占地面积14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安排一名医师及一名护士常年坐诊,卫生室有病床五张,配有常备医疗器材及常规药品,做到小病不出村。

三、强化村庄管理,创建优美人居环境

一是支持文明新村建设。通过设立卫生文明示范家庭,充分发挥村民共同参与的热情,搞好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卫生,使村庄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二是整治环境卫生。我村根据本村实际,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规范村民倾倒垃圾时间,严禁乱倒垃圾。

篇3: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1.1 背景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 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 勾勒了“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蓝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 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 人们对环境生态性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满足城市居民新的消费需求。

1.2 现状与主要问题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 对村居生态破坏重视程度不够和认识不足将加剧生态系统恶化

从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进展的情况来看, 在工作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清, 导致思想下达到村民信息不足。当前很多地区和部门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 放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上, 放在加大民生改善上, 将主要的资源和人财物都放在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 而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则认识不足, 缺少必要的重视。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 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也十分有限, 对美丽乡村建设缺少科学的规划, 领导干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 没有从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改善、服务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去, 没有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 更没有从美丽乡村的角度出发去认识这项工作, 造成了工作进展不顺利, 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

(2) 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明确的分工配合, 无法形成工作合力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单靠一个部门和地区的力量是无法有效完成的, 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互相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促进工作开展。但是在工作过程中, 往往存在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楚的现象, 这就造成了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甚至拖延工作的进度。一些地区和部门对有关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 但是由于缺少牵头部门牵头抓总, 造成各部门的工作都是推着干, 上面开会, 讲话强调一下就动一动, 否则就观望等待, 造成了工作上的延误。所以就存在很强的懈怠思想和消极思想, 对工作执行不积极, 更不愿意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 自然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在规划设计上投入的精力多, 在贯彻落实上不彻底

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重视规划设计、轻贯彻落实的问题。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制定建设规划的过程中, 没有做到高起点, 高标准, 反而是随意性很强, 没有邀请一些规范的设计部门进行前提的论证, 使规划设计存在很多漏洞, 为执行起来设置障碍。还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美丽乡村的规划一味要求高标准、高档次, 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 没有充分地跟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 没有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来进行调整, 造成制定的规划假大空, 缺乏可操作性。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标准来完成, 上报的数据中水分较大, 虚报浮夸, 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4) 乡土文化气息不突出

目前东莞乡村的景观设施基本大同小异, 缺乏乡村特色的景观小品和旅游引导, 关键在于缺乏乡土文化, 盲目地追求城市文化, 而忽视了乡村自身的文化精髓, 更没有将传统的村落文化特色与景观设施合理地结合起来, 构成美丽乡村景观的组成部分。

2 美丽村居试点建设项目实施的方案

2.1 基本情况

2.1.1 美丽村居建设工作背景

根据《关于印发<2015年东莞市美丽村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宜居各镇各村办[2015]8号) 的文件精神, 水濂社区作为南城区生态文化历史社区, 特向市宜居名镇名村办申请纳入美丽村居建设社区, 希望获得相关政策帮扶, 以加快“美丽村居”的建设进度。

2.1.2 水濂社区在建设“美丽村居”基础

水濂社区拥有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 社区现正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其中包括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都市农业示范区等。同时也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居住社区, 作为东江纵队宿营地之一的宋氏宗祠以及英雄革命纪念碑都有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 东江纵队先烈的后代每年组织到此缅怀先人, 这些一切优势资源都为为水濂社区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见图1) 。

2.1.3 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 经济模式较落后, 经济效益不理想

现时社区收入来源为厂房租金、土地租金、商铺租金、农业、旅游等的收入, 其中厂房、土地、商铺的租金收入为主要收入, 经济的效益比较低, 经济模式较为单一。

(2) 社区缺少运作资金, 经济压力较大

较之其他先进的社区相比, 水濂社区在配套设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保绿等方面缺乏上级资金支持, 使得原本经济效益低下的社区经济压力更显巨大。

(3) 社区民众消费情况

民众主要支出:医疗、建房、出行;社区主要商业:餐饮、零售。

2.2 具体实施方案

2.2.1 以上对水濂社区的现状分析, 总结出水濂社区需求

(1) 需要一个给村民文化活动的广场空间。

(2) 需要完善现有体育设施和建设健身径。

(3) 需要修缮、升级改造水濂社区大雁塘区域历史文化建筑、革命纪念碑。

(4) 需要用旅游产业提高社区收入。

(5) 需要加强社区居住基础设施, 如排水设施、整治河涌等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2.2.2 指导思想及原则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国家、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深入落实《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 进一步提高我市村居发展水平, 提高城市城市品质, 积极稳妥推进2015年我市美丽村居建设工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 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 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历史旅游体系建设, 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挖掘文化历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 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 以人为本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 着力为广大村居民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 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文明植根, 增强村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

(2) 绿色低碳

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村居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节约集约资源,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提升村居民环保意识,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3) 科学规划

强化规划对美丽村居建设的统筹引领作用, 突出问题导向, 科学编制村居近中期发展的详细、可持续、可行的规划, 推动美丽村居项目落地实施。

(4) 因地制宜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农村经济基础、地形地貌、文化传统等实际, 突出建设重点, 挖掘文化内涵, 展现地方特色。

2.2.3 定位目标与设计理念

(1) 项目定位

以生态社区, 文化水濂为宗旨, 围绕南城区“美丽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这一发展思路规划水濂社区, 使之适应东莞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 开展美丽村居建设工作, 打造以“乡村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新型生态美丽旅游村居, 形成“游自然景→走生态路→吃绿色菜→品社区文化”的系列游览路线, 深入挖掘当地自然生态农业优势资源和客家文化、革命文化历史, 开发相关的旅游线路和产品, 形成水濂社区自然生态之路。从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 统筹、整合周边资源, 提升社区的“造血功能”, 为推进产业联动提供支持, 建设美丽村居。

(2) 总体目标

根据南城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 综合考虑水濂社区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按照区“美丽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的发展思路, 确定水濂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社区有机田园基地和绿色生态游览路线, 将水濂社区打造成集现代都市农业、历史生态文化旅游业、低碳有机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特色“美丽村居”宜居社区。

(3) 分期实施目标

近期:绿色生态文化社区示范区;南城区美丽村居建设示范社区。

中期:东莞市综合效益典范社区;东莞市生态乡村主题示范社区。

远期:广东省最具引力的新型主题式生态社区;广东省乡村发展示范区。

(4)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水濂社区美丽村居的打造。

以绿色自然生态作为支撑和亮点, 以旅游业为核心, 以客家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作为内涵。

绿色自然生态:水濂未来发展的支撑和亮点。

绿色自然生态是水濂建设美丽村居, 实现“自然生态文化示范社区”目标的支撑, 是水濂区别其他乡村的亮点, 也是水濂未来发展的特色品牌。

旅游业:水濂未来发展的核心。

乡村旅游业是水濂发展的核心。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业通过旅游产品、节庆活动以及旅游线路组织等多种形式, 能够对水濂花卉、盆景、果蔬产业、村自然景观、文化资源以及农家乐等资源进行最大的整合, 从而发挥整体的效益, 另一方面, 旅游业的发展又将直接促进水濂美丽乡村的建设。

文化 (客家文化、红色革命文化) :水濂未来发展的内涵。

水濂现有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与红色革命历史资源, 红色历史文化与客家文化元素的提炼与体现将使水濂未来的发展独具特色。因此, 本次规划将对水濂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并将其融入设计之中, 如建筑立面的设计、村民居住环境的营造、旅游产品的设计等都将融入、体现文化元素。通过对客家文化的提炼与体现, 使水濂的发展以文化为根和内涵, 走出一条全面的发展之路。

2.2.4 总体规划设计

(1) 规划分区图

市民活动中心:水濂文化休闲广场 (文体广场) 、红色野战俱乐部、奥运村、拓展基地等。

天然生态氧吧:水濂山森林公园、户外生态探险路径。

客家民俗文化区:客家历史建筑文化展示、宋氏宗祠文化展示、客家饮食文化一条街。

生态体验教育基地:生态草莓基地、都市农业示范区、生态园、英雄纪念碑。

(2) 产品策划

未来围绕水濂美丽村居建设这一目标, 水濂社区在项目产品设计上应围绕“绿色生态文化乡村”这一核心予以展开, 重点打造“九大产品”:

生态农业产品:各苗场、花卉、果场、现代农业产品。

乡村休闲产品:生态休闲绿道、观光农业、红色客家特色产品。

乡村度假产品:农家乐度假酒店、主题旅社。

乡村商务产品:企业活动宣传、国内会议场所。

乡村文化体验产品:农耕文化、有机生活体验坊、客家美食街。

乡村养生康体产品:乡野SPA, 芳香疗养坊、道家养生堂。

历史文化产品:文艺表演、客家建筑、文化民俗馆、宋氏宗祠红色文化展示、英雄纪念碑广场。

红色拓展训练基地:红色野战俱乐部、青少年夏令营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员工意志锻炼和团队合作培训营、自我挑战集中营。

专业体育场地:专业体育运动场地、专业汽车试驾越野场。

(3) 主要建设项目

水濂社区建设美丽村居项目库分近期项目和中期项目两个部分。近期项目主要有以下两大项:

(1) 特色项目:纪念碑广场升级改造工程。

(2) 基本项目:水濂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工程。

2.3 主要建设项目方案

2.3.1 特色项目:纪念碑广场升级改造工程

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地块为现水濂纪念碑处, 位于社区北侧。项目规模约为1500m2, 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纪念景墙、英雄石像、广场铺装铺设等。

以纪念碑广场升级改造为线索, 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 结合美丽村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 避免千村一律, 同时, 形成东莞村落文史底图, 为东莞市旅游等其他产业升级、城市形象提升作基础, 可以围绕水濂社区的历史革命老区这一特质, 宣传红色革命文化,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建设项目:纪念碑广场升级改造工程。

2.3.2 水濂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工程

项目基本概况:

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继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优化完善社区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配套设施等。社区现在缺少集表演、休憩、体育于一体的文体广场。拟建广场位于现水濂社区居委会外侧空地, 建设广场同时有助于提高水濂社区的文化面貌, 提高社区标识性。建设面积在约16000m2的文体广场其中包括200m2以上的灯光音响舞台。其他包括景观灯柱、运动球场、星光舞台、文化长廊等。

主要建设项目:水濂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工程。

3 结语

美丽村居建设若能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在整合、保护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基础上, 实施合理有效的设计规划, 多方面体现乡村地域的民族性、文化性特色。注重乡村自然景观的保护, 避免乡村旅游地的城镇化, 如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而形成的乡村红色旅游等。同时从景观设计角度, 一旦景观空间的建成, 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美丽村居的设计回归到乡村真实的生产与生活中, 给乡村带来健康, 持续的发展。

摘要:“十一五”规划以来, 东莞市“美丽乡村”的大力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但受多方面条件限制,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现象, 乡土景观的同质化现象使乡村旅游资源丧失“乡土性”, 极大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关注到绿色生态的内容, 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 美丽乡村将给我们带来新的设计机会, 但是中国的乡村何其的多。如何让美丽乡村建设更有商业性质, 改变乡村面貌, 改变农村生活环境同时, 吸引外来游客, 增加乡村活力, 用艺术让村庄重焕新生。本文以东莞水濂社区美丽村居建设为案例, 简述本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 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 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旅游要素聚集, 包括注重资源开发下的整体规划、乡土景观的合理营造、精品线路的合理构建、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关键词:美丽村居,生态文化,乡土景观,旅游

参考文献

[1]《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2000-2015) .

[2]骆敏, 李伟娟, 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2 (3) :11~13.

[3]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4]范子文.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J].世界农业, 1998 (1) :50~51.

[5]宋晓红.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及其创新意义[J].贵州农业科学, 2002, 30 (1) :59~61.

篇4:建设生态宜居繁荣现代美丽竹林

以前,竹林是一个山高石厚土薄,严重缺水,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贫困山村。改革开放以来,竹林镇以建设“生态宜居繁荣现代美丽竹林”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两高一带”城镇发展战略(企业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旅游兴镇、文化塑镇”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竹林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8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中原旧貌换新颜》一文中,对竹林的发展给予高度肯定:“竹林的发展,是河南农村的一个奇迹,是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典范。”

创新改革体制

1994年竹林建镇后,本着“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原则,所有机关干部一律实行聘任制,实现了资源统筹、职能整合、运转顺畅。加快土地制度改革,适时把土地收归集体,按人口免费发放粮食,劳动力录用到企业上班。改革人口管理体制,全面实施“村改居”,先后两次将全镇农民转为居民,成为河南省首个“全居民镇”,实现了全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进入了全国重点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行列。

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全面完善公共设施。先后投资6亿元。新修和拓宽改造道路38条,完善了小城镇道路网络,基本实现户户通。建成了新型工业、生活居住、高效农业、休闲娱乐4个园区,建成了竹林宾馆、竹林会堂、百家期刊阅览室等基础设施。投资上亿元完成了引黄河水入竹林工程,彻底解决了竹林干百年来的缺水问题,小城镇综合功能逐步得到完善。全力打造镇东新区,50多栋住宅楼拔地而起。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化率达到84%,被评为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生态文明示范镇、河南省首批园林镇。

强化经济支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推动一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医药、耐材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太龙药业在河南省医药行业中第一个实现股票上市。天祥集团、庆州集团、龙威公司分别与世界500强中石化、河北钢铁集团和中国500强四川川威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强力合作,开拓了市场。盛隆公司成为铁道部定点生产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多方筹资上亿元,高标准、大手笔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了80多个景点,竹林景区被命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森林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人次。目前,竹林拥有82家工商企业,产品横跨10多个行业、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完成社会产值48.5亿元。财政收入59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03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9200元。2001年以来在河南省乡镇综合实力评比中连续名列前茅。

转变发展方式

长寿山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独特。北山公园集中展示了竹林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修建旅游大道25公里,登山步道60公里,开发了万蟾沟、福龙寿龟、五连池水系等80多个景点,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连续举办五届长寿山红叶节,在长寿山举行孝老敬亲活动。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出席并题词:“见龙在田灵龟示象中原鸿福应无际,山川增色众志成城竹林兴旺正有时。”以长寿山和北山为核心的竹林景区被命名为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和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提高居民素质

以“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为核心的“竹林精神”,铸造了竹林人的灵魂,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竹林文化的核心。坚持逢“九”学习不动摇,提高了广大职工居民的思想水平。30年来,坚持每年开展两次以“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先后有8名中层干部因不公不廉和能力不强被免职。每年都要评出

“十好”标兵(好党员、好团员、好干部、好职工、好居民、好民兵、好少年、好夫妻、好媳妇、好家庭)隆重表彰,对评出的“好媳妇”敲锣打鼓到媳妇娘家报喜,达到了表彰一个教育一方的良好效果。依托影剧院、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定期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竹林连续三十年无上访告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黄毒赌,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树立了社会文明新风尚。

提升幸福指数

三十年来,依靠相对富足的集体经济,自1983年开始,免除了群众的全部统筹提留,每年年底都为群众置办年货,而且年货品种越来越丰富。建立和完善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承担孤寡老人的一切赡养费用,每年免费为全体居民进行健康检查。水、电入户率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电话入户率98%,宽带入户率达到62%。先后建庭院1300套,家属楼50多栋。现在竹林的环境被外界形象地描述为“两端青山绿茫茫,中间白墙红瓦房,庭院个个赛花园,幸福就在密林藏”。被评为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称号。

开心一刻

打的时和司机说:“跟上前面那辆车。”

司机师傅很兴奋:“好勒,你们是执行任务吗?我们不能贴得太近,太近会被发现;太远红灯时我们就会被甩掉。”

我:“师傅,冷静一点,前面那辆坐不下?我们只是一起去按脚。”

篇5: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嘉尔嘎勒赛汉镇塔日阿图嘎查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塔日阿图嘎查(以下简称嘎查)是于1994年由生态日益恶化的腾格里大漠腹地整体搬迁到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现有农民316户885人,耕地7.1平方千米,人均纯收入由搬迁时不足300元达到目前11850元,集体积累已从零发展到1500万元。这些年来,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嘎查党支部的团结带领下,嘎查全体村民住地窖、斗风沙,克服重重困难,开拓进取,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踏上了致富路,实现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开创了全盟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新天地,为全盟生态保护和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全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

二、嘎查创收出路

为让农民增收,塔日阿图嘎查不断寻找新的发展出路。

(一)农业。结合实际,确定了‚发展精品农业,做大服务产业‛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设施化‛的精品农业之路。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嘎查耕地平整、田间道路畅通、防渗农渠节水省工、防护林体系健全。嘎查成立了农民经济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养殖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西瓜协会等合作组织,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实行集约化经营,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二)养殖业。发挥嘎查以前从事过牧业生产,有丰富养殖经验的良好基础,并利用农区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发展农区养殖业。以养殖合作社带动农民120户。养牛1000头,养羊6000多只。使饲草料氨化、微化、酶化技术得以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饲草料的利用率。嘎查群众每年仅饲养一项增收近几十万元,人均近千元。

(三)农机服务队。嘎查组建了嘎查农机服务队,以低于市场价对灌区移民提供服务,使每户每年降低种植成本800-1000元,还增加了集体收入。

(四)外出务工。2009年,嘉镇实行了‚计划单列,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嘎查组织富余劳动力或不善于种植的搬迁移民,组建了嘎查施工队,带领嘎查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嘎查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创收达70万元,为地方上缴税收45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渠道,同时推进了合作社集约化经营的步伐。为增强施工队队员技能,嘎查还通过‚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对施工队队员进行瓦工、钢筋工、焊工、铲车驾驶、吊车驾驶等工种的培训,有效地拓宽了嘎查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三、嘎查生活环境

嘎查自主修整田间路25公里,修建防渗渠145余公里,新建卫生厕所18座、垃圾池6个,绿化、美化、净化村庄,为嘎查群众营造了一个舒心整洁的生活环境。

四、嘎查文明活动 实现小康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以富裕取代贫穷,而且要以文明取代愚昧。嘎查首先是解决群众活动场所的问题,2007年至今,嘎查逐年扩大活动场所面积,逐年增添设备,目前为止,嘎查活动场所建筑总面积达640平方米,设有会议室、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电教室等,并建成篮球场、排球场和人口文化大院,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五、嘎查新村项目

2012年,嘎查积极通过多方渠道筹措资金,建成塔日阿图嘎查新村,总投资56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三层楼房,局部四层,规划面积88750平方米,休闲广场面积29791平方米,共计住宅面积21339平方米,供水、供电、道路、绿化、亮化等生产生活各项附属工程面积37620平方米。受益户数945户,受益人口2835人,主要包括公寓、商业街及休闲广场。通过新村建设,将逐步形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独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牧区新农村,实现水、电、路、暖、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公共出行、购物、园林绿化等公共服务配套。

该项目的建设对塔日阿图嘎查百姓增收致富、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对加快嘉镇城镇化进程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六、嘎查安全管理

2009嘎查与联通公司签定协议,开通‚平安互助‛业务,当嘎查群众遇到被盗、疾病、失火等紧急情况时,通过拨打免费内部报警号码向全村求助,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

七、嘎查为民办实事

嘎查集体资金在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对村民自建的砖瓦房、小洋楼给予资金补贴,累计补贴资金85万元左右,解决了32户的住房问题,嘎查村民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42㎡;为100户村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每户补贴800元;为50户村民新建了大门,每户补贴3500元;为12户村民进行了危房改造,每户补贴3万元;为每位村民每年补贴合作医疗基金25元;还组织嘎查农民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华东五市、港澳等地。

2011年,塔日阿图嘎查认真贯彻落实示范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示范区‚十二五‛规划,计划投资600余万元,为民办十件实事,目前已经完成8项:一是完成供水面积10200亩;二是投资400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15户,其中残疾人危房改造8户;三是投资53.7万元,完成3条街巷的硬化工程,总计3240平方米;四是为每人补贴合作医疗保险金20元,计划补贴1.6万元;五是完成部分巷道的绿化;六是完成投资50万元完成10000平方米的晒场建设;七是计划投资200万元,实现部分农户集中供暖;八是完成新建240户的卫生厕所。还有两项在今年计划完成:一是投资200万元新建的1000平方米商服楼即将竣工;二是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

八、嘎查所获荣誉

经过不懈地努力,嘎查实现了多项第一。第一个组建‚两委‛班子,第一个成立科技服务队,第一个成立嘎查气象服务站,第一个家家通照明电,第一个家家通自来水,第一个户户通有线电视,第一个户户通电话,被盟委、行署命名为‚阿拉善电话第一村‛,第一个户户用上了沼气,第一个户户用上了卫生厕所,第一个家家有了电脑。

塔日阿图嘎查也获得了多项荣誉: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全国先进(计划生育)协会‛、‚第三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区文明村镇‛‚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十星级文明城乡工作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创建文明嘎查示范区点‛、‚内蒙古自治区五个好嘎查村基层党组织‛、‚阿拉善盟先进基层党组织‛、‚阿拉善盟‘创标准、固阵地、树典型’优秀党支部‛、‚阿左旗农村建设创新奖‛、‚示范区群众活动组织先进嘎查‛等荣誉。

篇6: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根据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新一轮“百镇千村”建设工作要求,为加强“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镇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整合资源,集约发展”的原则,以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创建“宜居村庄”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引导农房建设向中心村、农村新社区相对集中,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和环境面貌,提高农房抗震防灾能力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以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管理科学、群众满意为目标,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功能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建成1000个以上“宜居村庄”示范项目,每年200个左右。

三、主要任务

1、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合理布局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立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

2、精心组织中心村、农村新社区施工设计,建造特色农房,实现居住宽敞、舒适、安全目标。

3、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硬化村内道路,安装路灯,实现集中供水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雨水排放明渠化,污水排放暗沟化,生活垃圾定期清运,建设文体活动设施和绿化小游园。

4、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山体保护良好、河道水塘清洁、村民居室内外整洁、家禽家畜圈养。

5、提升品位、构建和谐村庄,塑造村庄特色风貌,发展村庄特色产业,建成富裕、平安、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项目管理

1、“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评价执行《湖北省“宜居村庄”建设评价标准》(附件1),共设管理科学、设施齐全、村容整洁、综合评价等四项评价标准,总分值100分,考核评价达到85分为合格。

2、“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实行申报制(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的村庄不作为宜居村庄示范申报项目),所申报的村庄其经济发展水平应处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以上。每年11月底前各市、州按每县(市、区)不低于3个示范项目的要求,向省住建厅申报,申报时需提交申报表(附件2)及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省住建厅年底前确定并公布下一200个“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名单。“宜居村庄”示范项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村庄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并与新农村建设试点、城乡一体化试点、整县整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脱贫奔小康、移民搬迁、土地整理、村庄连片整治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各市、州要根据《湖北省“宜居村庄”建设评价标准》,坚持整治与新建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五年工作计划,确定示范项目备选名单及建设时序。

3、“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成后,由县(市、区)提出验收申请,由省、市联合组织验收,验收采取市州考核、省厅抽查的方式进行,具体办法另行制定。验收合格的,由省住建厅授予“湖北省宜居村庄示范项目”证书和标牌。

4、“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中,省里根据有关规定统一设置补助标准,统筹安排资金给予一定支持,按项目建设进度、验收评价情况予以补助。

5、2010年是“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的启动年,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筛选示范项目,认真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做好农房建设特色设计和道路、给水、排水、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规划设计;11月底前,市、州将五年工作计划报送省住建厅,并同时提出2011年的申报项目。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各地五年工作计划可进行适时调整。有条件的村庄,报经省住建厅同意后,2010年下半年可以先行启动“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

五、工作要求

1、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宜居村庄”规划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村庄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科学编制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设计要做到分区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节能抗震,突出农村特色,便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宜居村庄”示范项目人口聚集规模一般不得低于100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为农民建房免费提供通用图集和技术咨询,引导农民建设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齐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住宅。

2、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以“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和“宜居村庄”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新一轮“百镇千村”建设;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类农村环境整治重点项目,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自主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落实村庄规划,引导分散自然村向小城镇、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相对集中。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采取多种模式,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注重抓好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和经济强村的整体改造,同步实施村镇道路、供排水、照明、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篇7: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1)涵义: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行政村。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的核心是宜居宜业,特征是美丽、特色和绿色。

(2)美丽宜居乡村的指标体系 田园美 村庄美 生活美

(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现实意义

篇8: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是当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它强调以村庄整治为主,尊重原有村庄格局,避免大拆大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体现乡村特色风貌,旨在改变当前农村千村一面的面貌,化解乡土特色消失的危机。在乡村规划编制层面,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找准村庄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设立有针对性的规划目标,增强规划的实用性。在规划实施层面,注重村民广泛深入的参与,协调各管理部门和机构,创新资金筹集模式,循序渐进地推进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

在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信阳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郝堂村作为信阳市区南部的山区村,从2011年开始开展系统地乡村整治建设。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留山、水、林、田、村的整体格局和乡村环境意象;展开水系的调整治理和垃圾分类收集活动;挖掘传统元素对房屋进行改扩建,塑造豫南地域特色民居;修复庙宇、家祠,重建乡村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形成“乡土与熟人社会”氛围;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新金融组织模式和社会组织运行管理模式,使农民成为村庄治理和发展建设的主体。经过几年持续的整治规划和建设,2013年郝堂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成为美丽乡村的典型。本文通过分析郝堂村的整治规划和建设活动,总结郝堂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2 郝堂村的村庄规划整治

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镇东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四面环山,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郝堂区位交通条件良好,距离信阳市区10km,京珠高速、石武高铁、宁西线西合段铁路从村庄外围经过。郝堂村村域总面积16 km2,全村18个村民组,总人口约2300人,水田127 hm2,茶园和板栗等林果园约1333hm2,人均山林1 hm2,林地资源丰富。全村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业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等;畜牧业以家庭养殖业为主。郝堂村海拔多在95~120m之间,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布局较分散。在整治前村庄没有统一规划,整体环境较差;无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净化系统,污水直接排入村外的坑塘和荒地;建筑布局和道路系统无序。

2.1 规划设计

综合考虑村庄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布局安排、现状人口分布、未来人口迁移趋势等要素,规划将全村居民点集中到五处,分别在学校组、堂湾组、村部、王冲下组、马湾组附近,其中的村部点是最先启动规划和整治的部分。

在生态优先、保护特色的原则下,将村庄定位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新村,致力于营造田园、人家融为一体的乡土特色景观,保护乡村聚落格局和空间肌理,延续乡村文化氛围,打造“更像农村的农村”。将村庄建设分为旧村保护性建设区和新村茶文化体验区两个部分。旧村部分,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住宅改造的方式,就地取材,提取豫南民居的传统符号和要素,融入徽派建筑元素,重塑乡村地域特色住宅。对于茶文化体验区,建筑风格与旧村保持一致,开设陆翁茶馆、唐茶驿站、毛尖原种园、禅茶院等商业文化项目,形成新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现茶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参观驻足。道路方面,将郝堂村主要道路由原来3米扩展为10米,满足村庄与外界联系的需求,村内部在保持原有道路脉络的基础上形成方格状加自由式的路网格局,打通宅前小路,宅前道路宽3米。

2.2 整治措施

2.2.1 环境卫生治理

郝堂村的村庄整治是从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工作开始的。硬件方面,购置村级公共垃圾回收桶,配置适量村级环卫工人,建立村集体资源回收中心,修改公共厕所;软件方面,通过村集体动员,村委会和志愿者的宣讲、引导,并通过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的垃圾分类卫生评比,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提升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从而改变村庄整体环境面貌。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科技机构,帮助农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建家庭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卫生厕所和家庭户用沼气池,建立家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采用雨污分流、民居化粪池、小型生物处理池、堰塘二次处理以及全村三级污水处理系统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方法,用最经济简便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水污染问题,促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见图1)。

村庄还进行了水系的调整和疏通,如通过截流筑水坝,提高水位,改造200亩荷花池塘和人工湿地;疏通了原有沟渠水系;建设了七孔桥、二龙戏珠桥、放生桥等水系工程,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增添了乡野情趣。河流沟渠的坡岸和植被等尽量保持自然形态,保持原有河道的植物群落,补充式的增加一些本地树种。

2.2.2 乡村生态和景观修复

郝堂村具有传统的农耕聚落特征,村庄与周边的稻田、茶园、溪流和坡地野生林地相融合,体现了村落与自然生态相和谐,农民生产生活与山水环境互交融,构成了乡村特有的空间形态和乡土景观意象(见图2)。村庄整治保留了其独特的乡村肌理:层层叠叠的梯田,开满了紫云英的稻田,低矮山坡上的茶园,环绕村庄的溪水,坡地上大片野生的毛竹、山核桃、板栗和刺槐等混杂而生的密林,这些顺应自然发展而形成的肌理在郝堂村的景观修复过程中被保留下来并进行优化,成为村庄景观环境基底。在此基础上,郝堂村开展了土壤、景观等方面的生态修复。开发大面积的紫云英当作稻田的有机配料,为紫云英的生长繁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保护和优化自然植物群落,建立人工湿地,开发百亩荷塘,使乡村景观还原成具有自然野性的本质特征,并将景观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结合,通过土地解毒、修复土壤,为开展有机农业提供准备。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倡导以农民为主体的景观营造,如以奖代补,鼓励各家房前屋后种植梅兰竹菊,增加农家型自然景观;对乡土景观要素进行整理,如坍塌的土坯墙,路边的木柴堆和老磨盘,墙角生长茂盛的茅草、灯芯草等,经过适当的装点可以形成乡村独特意境的景观环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2.2.3 建筑整饰与改造

郝堂村的房屋建设中,有新建住宅,也有大量的旧房改造。房屋建设与改造中,尽量保留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改善内部功能和舒适度;发掘传统文化元素,吸收当地匠人师傅的经验和技艺,结合本地建筑材料,塑造出具有豫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居。

对于村庄现状建筑质量较好的住房,予以保留,主要进行外饰面的整修。如对上世纪末新建的两层贴瓷砖楼房,通过加装门脸,盖上飞檐,拆除围墙,点缀石头和苗木,清水墙、小布瓦、狗头门楼等形成了浓郁的地域建筑特色。对于改建和整饰建筑,设计单位根据郝堂村依山傍水、山水相映的特色,针对每户村民居住特点,分别设计个性鲜明、新颖别致的住房改造方案,并且对院内的水循环和污水处理都有精心的改造。对新建住宅的农户也提供风格一致的多种户型供选择(见图3—5)。新建的公共建筑,如乡村客栈、幼儿园、小学、养老院、卫生所、公厕、图书室等都融入了地方文化和风格。如位于村委会东侧的乡建培训中心,建筑面积500m2,设计利用旧材料,包括旧砖、旧瓦、旧石料、旧木料等完成新建筑的建设,体现豫南民居传统建筑精神,同时植入现代建筑空间,在村庄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见图6)。

2.3 运行管理

郝堂村的整治规划是在孙君带领的“绿十字”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下进行的,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大拆大建的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村庄进行更新改造,在此基础上制定乡规民约、修复乡村文化、重建文化认同,从而开启民智,重构乡村秩序。并充分利用村委会和政府的力量,尝试建立农民互助合作组织,解决资金短缺的压力,推动乡村自治,探索政府、农民、NGO组织相互结合的乡村建设道路。

郝堂村尝试了“内置金融”的试验,通过发展村民共同体内部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使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经内部融通得到体现,以资金互助社的运营为突破口,带动村容整治,进而逐渐改变村庄治理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三位一体”。依托金融合作,郝堂村逐步实现共同的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的“四权统一”,最终重建农村共同体。具体来说,通过资金互助社的建立,将松散的农民个体重新联合起来,解决了农民短期、小额的生产和消费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开展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修复、住房的改造提供了基础,也激发了村庄发展的活力,同时也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村集体成立了绿源生态旅游开发公司,通过在村中流转土地进行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茶文化体验区商业项目开发、百亩荷塘的开发经营等。在各类合作社、互助社、经济合作组织等的影响下,村集体的力量更加壮大,集体经济自我再生系统也在修复和重建,乡村文化和乡村秩序逐渐回归和发展,农村的社会共同体构建初步成型。村社共同体的建立,为村庄物质空间的规划整治、文化的修复与重建、村庄公共事务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平台,为村庄整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 郝堂村村庄整治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3.1“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

郝堂村的村庄整治首先是从改善生活环境开始的,始终强调“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通过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修复乡村生态,不但能凸显乡村聚落的特色,提升其乡土价值,还能激发村民内在动力,影响他们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从而“开启民智”。事实证明,郝堂村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乡土特色的村庄风貌,激发了村民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不但影响到本村很多外出务工村民的回流,更吸引了大量外来旅游者的目光,“美丽乡村”所带来的后续效应仍在发酵。因此,乡村聚落诗意的栖居环境、富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会成为强大的资源优势,带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旅游服务业的壮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先生活后生产”。以往的农村整治和规划建设多强调经济和产业发展,往往因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乡村环境景观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乡村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乡村生态的恶化。乡村聚落与城市相比,在生产方面具有天然弱质性,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而在生活方式、环境景观方面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质,尤其是其自然环境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乡村地区首要的问题,应该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继承和修复乡村地域特色,改善农村的综合人居环境。

3.2 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塑造

乡村的道路、溪流、池塘、梯田和山林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聚落形态,不仅有利于维护区域的生态环境,还体现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景观特色。在郝堂村整治规划中强调对村庄景观整体意象的保护,保留和延续聚落中的道路、溪流以及古井、古树、祠堂等重要的生活节点,新建的廊桥、小品建筑等有机的融入自然环境,对房屋建筑按照豫南民居风格改造和建设,传承乡村地域特色。当前的村庄规划中,仍有很多套用城市规划的模式,建筑采用单调呆板的行列式布置、无视地形地貌等基底特征、使用城市景观的营造方式,这些都造成了村庄地域特色的丧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挖掘和梳理,因地制宜,建设与山水环境相融合、与人文记忆相和谐的乡村聚落。

3.3 强调以农民为主体,尊重村民意愿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真正尊重农民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够顺利推进。郝堂村从规划设计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各个环节,都充分重视农民的参与。住宅的设计改造方面,每座房子的设计图纸都要征求户主的意见,户主签字同意后才可施工。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通过开展卫生评比,调动村民保持卫生的积极性。同时,郝堂村还组织各种形式的村民培训学习,宣传村庄建设的思路和方向,让农民从“让我做”到“我要做”,真正把村庄整治当作自己的责任,焕发出农民自己建设家园的热情、智慧和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种项目安排。

郝堂村的乡村整治遵从自下而上的途径,以农民为主体来推进各项建设活动,这与以往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推进相比,农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主动融入村庄整治的各个项目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对农民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规划展示、公众听证会(座谈会)、专题系列讲座等多种参与形式增加参与的有效性。同时要深入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和各种村规民约,分析乡村的社会宗族关系和社会结构,引导村民自治组织的完善,协调好基层政府、村委会、村民和外部介入力量(包括规划师和NGO组织)的关系,培育乡村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和村庄本身的特殊活动事件,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创造村民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形成村庄的凝集力、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调动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

4 结语

郝堂的村庄整治包含了物质层次的环境卫生治理、住宅整饰、生态系统修复,以及组织实施管理层面的村社共同体的建设、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是一个从规划到实施、维护管理的系统工程。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为理念,把村庄人居环境的优化作为重点,配合村庄社会组织和金融创新,实现了村庄环境品质的提升和乡村特色的重塑,在此基础上,推动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村庄的整体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树立整体系统的观念,以郝堂村为借鉴,在修复乡村生态和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社会组织和金融体系,强化以村民为主体释放乡村活力,探索适宜于当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当前村庄规划从理念、路径到方法都面临转型,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综合的空间整治和地域特色的传承逐渐成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是近几年村庄规划整治中凸显出的一个典型。文章通过分析郝堂村的规划设计、整治措施、运行管理,总结小规模渐进式村庄整治的特点,并提出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先生活后生产”的理念、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塑造、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磊,孙君,等.逆城市化背景下的系统乡建——河南信阳郝堂村建设实践[J].建筑学报,2013(12):16-21.

[2]卢伟娜,陈新林,等.乡村景观建造思路探索——基于信阳市郝堂村的实践[J].林业科技开发,2013(6):131-135.

[3]周立,肖刚.前三十年看小岗,后三十年看郝堂——评郝堂村养老资金互助社[J].银行家,2013(8):113-114.

[4]戴志中,郑贤贵.巴蜀地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对当代新农村规划的启示[J].室内设计,2010(6):52-55.

[5]孙君.农道——没有捷径可走的新农村建设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6]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9:秀美村庄 宜居家园

2014年初,邓三龙厅长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将“秀美村庄”列为全省林业发展的新思路之一,提出要将乡村打造成“远看像公园,近看像花园,住在其中是乐园”的宏伟蓝图,从而揭开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随即,全省作出了“秀美村庄”三年行动计划,将山川绿化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将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向美化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延伸,着力建设人们期盼的宜居家园。

生态的春风已吹向乡野的千村万寨。我们相信,一个个绿树成荫、鲜花竞开的村庄定会为绿色湖南建设添上最为美丽的色彩,为三湘人民带来更为真切的幸福。

乡愁寄予绿色情愫

历来,绿色家园就是国人心中的一份情愫,与乡愁相伴,情真意切。

绿色、生态,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也理应成为乡村发展的方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显然,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人们的印象中,农村向来生态良好、景色优美。事实上,由于森林资源集中,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抚育等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山地造林绿化的持续发力,远眺下的农村的确是一幅青山廊外斜的秀美画卷。然而走进画中,那绿水青山掩映下的村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由于缺乏绿化美化意识,甚至认为“花钱植树种草不如投资上项目”,虽然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了,却了无绿意,成为被人讥讽的“富裕秃头村”;有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村庄绿化建设一味模仿跟风,与城市绿化建设如出一辙,缺少特色,还存在成本高、成活率低的问题;有的由于缺乏投资渠道和扶持力度,村庄绿化规划难以实施,或是后续管护无法到位。缺树少绿,显然无法被称为新农村。村庄绿化美化具备综合的效益,可以改善村容村貌,增添农村新气象;可以创造优美健康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吸引投资;可以加快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村庄的造林绿化现状着实不容乐观,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报告》显示:近3年来,城乡之间绿化不平衡。在2012年和2013年的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村屯造林绿化亟待加强”。加快村庄生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刻不容缓。

历来,绿色家园就是国人心中的一份情愫,与乡愁相伴,情真意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这样一句诗情画意的描述,轻易地勾起了许多人对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向往,引发了无数人对故园的深深眷恋。绵延的乡愁中,总有着或深或浅的绿色底蕴,村头四季常青的大樟树、夏日池塘旁榕树上的知了声声、秋日屋角的桂花飘香、冬天里雪满枝头的万籁俱寂,它们的鲜活生动,让乡愁色彩明亮,也让乡愁难以割舍。然而,绿色的消退走远,就像时间的流水带走昨日的记忆一般,成为乡愁暖暖念想中的一道伤痕。用绿色消除乡愁,用绿色再续美好,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

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美丽中国”成为了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美丽中国,农村不能掉队,同样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呼吁让人振聋发聩。村庄,是农村这个有机结构中鲜活的细胞,它们的健康活力决定着农村的精神风貌,因此农村美关键在于村庄美。建设生态村庄,让农村居民生活在“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环境之中,不只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美丽蓝图,更是美丽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三湘大地,绿色湖南建设也在书写着美丽乡村的篇章。2012年4月颁布的《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指出: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旨,在全省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活动,引导基层单位和城乡居民创建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医院和绿色家庭。农村村庄和城市社区是绿化工作的基层节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以“绿色创建”为抓手,提升村庄、社区人居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绿色湖南建设给予了三湘百姓幸福生活新的指引。

承载悠悠乡愁的,不应该只是儿时在村庄里转悠的记忆,更应该是天更蓝、水更碧、村更美的现代新农村。给力美丽中国建设的,不应该只是城市的舒适便捷,更应该是乡村的绿色发展。助力绿色湖南建设的,不应该只是绿色经济的硬指标提升,更应该是人居环境的软着落。而林业,将这些梦想照进了现实。早在2006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的通知》,同年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2006年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办好16件实事的通知》,要求依托林业重点工程,以农村学校、医院、文化站、村庄街道等公共设施和庭院四周为重点,结合村庄整治规划,采取以村为单位、整村推进的方式,鼓励和扶持各地开展“小康林业示范村”、“生态文明村”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村屯绿化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林区创建活动。2013年,国家林业局按照突出“林业”特色、“生态”主题、“文明”要义、“农民”主体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林业生态文明示范乡村创建活动。造林绿化从山上延伸到山下,从改善生态向美好家园迈进,村庄正逐步成为林业建设的新战场。

乡音吹响绿色号角

让湖湘大地上每一处山寨、每一个村庄,都在绿色的润泽下成为宜居之地。

nlc202309021618

春风吹来待新绿。2014年3月18日,是一个“花沾雨露展娇妍,柳吐新绿沐春风”的日子。湖南省“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湘中明珠娄底市正式启动。

娄底,位于湖南省中部,历来矿产资源丰富,有着“世界锑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等美誉,却也因矿产资源开采使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湖南“秀美村庄”行动在此启动,别有意味。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在启动仪式上直言:我们在娄底这个因矿产资源采伐而历来生态环境较差的地方开启“秀美村庄”建设,说明我们有着迎难而上的决心,也相信在此将“秀美村庄”建设好,那全省的“秀美村庄”也一定可以建设好。

根据湖南省林业厅制定的《“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2014年起,在广大乡村广泛开展身边增绿、“五边”(城边、路边、水边、村边、房边) 造林、“千万株珍稀树木进农家”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改变乡村空地绿化低、庭院景观差、优良树种少的局面,打造宜居人家,充分展示湖南良好的生态形象。要求2014年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秀美村庄”建设规划,“秀美村庄”创建覆盖面达70%;2015年全面开展“秀美村庄”创建行动,100%的乡村参加创建活动,50%的乡村达到“秀美村庄”建设标准;2016年90%的村达到“秀美村庄”建设标准。

启动仪式后,湖南各地按照“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河渠公路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的要求,狠抓村庄绿化规划,大力开展身边增绿、房前屋后植绿活动,加大庭院绿色经济发展力度,努力打造“山环水绕、村在林中、树在村中”的自然美景。到5月底止,全省22331 个行政村开展“秀美村庄”建设,占全省43792行政村的51%。省林业厅和各市州林业局创办的100个示范村全部落实到村,带头开展了“秀美村庄”建设,各县市区也开展了示范村建设。社会各界和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秀美村庄”建设中。全省投入“秀美村庄”建设资金7.1亿元 ,其中社会资金4.1亿元,“五边”造林绿化8.6万公顷,269万农户在房前屋后栽植珍贵树木1850万株。

多年以来,湖南林业一直关注和支持着农村绿化工作,开展了绿色通道、三边造林等工程建设,始终将农村的人居环境纳入其中。尤其是近年来,全省多个市州积极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都将村镇绿化作为重点区域。其中,株洲市芦淞区投入450余万元,对30个村庄进行绿化建设;株洲县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全县280个村全部列入绿色村庄建设范围……全市887个村庄全面完成绿化建设任务。郴州市自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全市每年创建绿化示范乡镇50个,绿化示范村200个以上。

2012年1月,本着让一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村庄、社区成为“绿色湖南”在基层一线的建设示范样板的目的,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启动“绿色村庄”、“绿色社区”评选活动。此次评选,对“绿色村庄”提出了“集中公共绿地的绿化率要达到80%以上、80%的农家庭院实现绿化”等硬指标,也对村民绿化意识、生态产业支撑、绿化特色等有所考量。历时一年,在全省评选出“绿色村庄”、“绿色社区”各20个,营造出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3年2月,湖南省千万株珍贵树木进农家活动在益阳市赫山区铜子岭村启动,在赠送珍贵树种树苗的同时,给群众发放了《珍贵树种栽培手册》,其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力争1亿株以上珍贵树木进农家。

湖南幅员辽阔,山区、丘陵面积宽广,据《2012年湖南农村统计年鉴》统计,全省共有行政村(涉农社区)4万多个。要让每一个村庄都拥有宜居的环境,那么全省的村庄绿化建设必须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专项推进。因而,“秀美村庄”三年行动计划在此前各项村庄绿化举措的厚积薄发中跃然而出。湖南省林业厅造林处一位负责同志说:“我们建设的秀美村庄,是覆盖全省的,可全面推广的。不是集中资金建设几个超级豪华村庄来作秀,不是只选择几处村庄进行蜻蜓点水般的绿化,而是让湖湘大地上每一处山寨、每一个村庄,都在绿色的润泽下成为宜居之地。”

那么,湖南秀美村庄建设到底遵循什么原则和建设成什么样子呢?湖南省林业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建设原则是: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在“秀美村庄”规划中,一方面要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本着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增加农民对“秀美村庄”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规划要力求体现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整体协调,分类指导。“秀美村庄”规划要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发展观念。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村庄类型,实行分类指导。

——生态优先,兼顾效益。坚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同时要把绿化美化与发展林业经济有机结合,既要提高绿化美化效果,又要提高绿化的经济效益。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要充分考虑山区、丘陵、平原等自然地理条件因素的影响,采取灵活多样绿化形式。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相协调,注意保护、发掘、继承和发展各自特色,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避免千篇一律,充分展示乡村风光。

——保护为先,造改结合。要严格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环村林带等原有绿化成果,坚持改造与新建结合,尤其是要注意保护乡村古树名木和乡土绿化树种,不搞毁绿造绿。要充分利用村庄土地资源和绿化空间,见缝插绿,提高村庄绿化率。

建设标准是:

——村庄绿化。村庄绿化率90%以上。村庄绿化率是指村内自然村落范围内绿化合格面积/宜绿化面积的百分比。自然村落范围包括自然村落内的道路、水渠、房屋、晒场、房前屋后的小水塘、禾堆地、排水沟及人们生活起居直接联系的空坪隙地。

nlc202309021618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率90%以上。道路绿化率是指自然村落范围内及连接自然村落的道路造林绿化合格长度/宜造林绿化长度的百分比。

——公共绿地。每个行政村至少建有1处2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庭院绿化。全村80%的农户和100%的单位庭院实现绿化、群众参与绿化意识强。农户庭院户均栽植珍贵树木5株以上。

——村容村貌。村容整洁,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化活动健康丰富,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无重大生态安全事故。

乡韵实现绿色梦想

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排除心中乡愁,实现绿色梦想。

湖南历史文化丰富,民俗风情独特。在推进秀美村庄建设中,湖南省按照政府主导、尊重民意,生态优先、兼顾效益,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探索出联村建绿模式,通过领导办点建、单位联合建、村民自主建的方式,动员单位筹资、社会捐资、村民集资,共建秀美村庄,真正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排除心中乡愁,实现绿色梦想。

领导带头建绿

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万乐村是湖南建设秀美村庄的一个样板,今春,湖南“秀美村庄”三年行动的启动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2013年,万乐村被确定为娄星区首批联村建绿重点村,全村现已绿化山头地块40多公顷,三边一区(水边、村边、路边、景区)栽植桂花、玉兰、香樟、罗汉松等苗木4000多株,筹资150万元建成一个村级活动广场,过去抛荒的土地全部建成珍贵苗木基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今年58岁的万乐村村民罗小东说,村里实施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改变了。

娄底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蒋宏程说,2012年,娄底市启动“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中心工作就是联村建绿。

联村建绿活动主要是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带头作用,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干部职工人数,按照适龄公民每人每年植树3-5棵的要求,在对口的乡镇、村庄投工投劳投资,进行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实行包栽包活包成林。

在资金的落实上,联村建绿整合部门资金,吸纳社会资金,发动个人捐款,构建了造林绿化多元化投入机制。

娄底市各县(市、区)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推进"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每个乡镇则不少于30万元用于建设秀美村庄,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整合林业、扶贫、水利、公路、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用于联村建绿。2013年,全市有30个村达到绿色村庄标准。

今年,娄底市有829个单位已联村建绿228个村,栽植各类苗木146.87万株,到位资金4125万元;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31处,栽植苗木977.1万株。

公众参与建绿

在联村建绿活动中,娄底市通过宣传发动,组织社会名人和个体私营业主捐资造林。林业部门利用林业项目扶持大户,技术上实行一对一服务。

近几年,娄底市从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的煤矿老板逐渐增多,他们通过租赁林地,发展油茶、珍贵树种、绿化苗木、木本药材。

娄底市恩口煤矿的沉陷区现已建成面积200多公顷的林苗一体化基地,基地是由湖南宜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卫国投资8000万元建成的。他说:“启动绿色湖南建

设以来,全省苗木需求较旺,因此转型投资林业建设。不仅自身受益,也绿化美化了村庄,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

据了解,像这样的大户,娄底市有近20个。

娄底市林业局局长龚洵胜说,联村建绿的初衷,是通过示范带动,让群众参与进来,使植树造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两年的实施情况看,群众非常认可这种方式。

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在周边绿化示范村的带动下,从村级道路和公共活动区域着手,引导和发动群众建设精品院落,自主打造秀美村庄。

在联村建绿的带动下,娄底市所有村庄的群众都参与到“人均房前屋后5棵树”活动中来,各级政府尊重群众的意愿,群众喜欢种什么树,就种什么树,林业部门免费给每家每户提供树苗。村庄越变越美,让群众看到了造林绿化带来的好处。今年,仅娄星区农户自费购买苗木就超过400万株,其中一半是珍贵苗木。

各地争相建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湘西竟有这样美丽的乡村。

走进花垣县花垣镇蚩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具有湘西独特风格的吊角楼,灰色的墙体,红色的屋檐,整齐地排列着。村里道路大部分都已硬化,街道干净整洁,各家各户门前都种着2棵桂花树,村子周边种着红叶石楠、樱花、银杏、紫薇、黄花槐、杜英等树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局局长丁子健说,目前全州已有102个村达到绿色村庄标准,力争3年内使全州2000多个村全部达标。

花垣县县长隆立新说,去年5月,花垣县就提出通过“同建同治(即城乡同规划、设施同建设、环境同整治、产业同推进、事务同管理)”,大力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建设秀美村庄。由此,全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开展了创建秀美村庄行动。他们成立了同建同治办公室,由县委书记负总责,全县分阶段开展了治脏和治乱,集中整治死角死面,清理全部垃圾,拆除私搭乱建。针对不同的村庄类型,还提出在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保护、发掘、继承和发展各自特色,避免千村同面、千篇一律。

如今,像蚩尤村一样,湖南各地都在努力地描绘着秀美村庄的画卷。

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坦村是全县秀美村庄建设的示范村,也是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坪坦村布局堪称侗寨经典,整个村寨坐落于山水之间,寨子周边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散发着古朴自然的魅力。沿青石板路走入寨门,首先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吊角楼,芦笙广场、孔庙、萨坛在吊角楼间相拥而立、错落有致。村寨绿树成荫,花香阵阵,今年林业部门还在村里建了一块公共绿地,供孩子们玩耍。73岁的杨雄义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侗家人。他说:“这些年,村、支两委筹资保护村寨古老建筑和原生态文化,林业部门帮忙搞绿化,真是变化太大了。”

邵阳县蔡桥乡福林村掩映在绿树林中,全村90%以上的农户庭院实现了绿化,村组道路两侧全部种上了树。福林村是一个以发展油茶、绿化苗木、柑橘为主的村。去年,村、支两委筹资2800多万元,创建了五龙休闲生态农庄,建成一个面积达153公顷的绿化苗木基地,预计年产值1200余万元,可解决全村300余人的就业。今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筹建名贵苗木基地,在村内路边、水边、房前屋后及宜林荒地栽植桂花、红叶石楠等绿化大苗8000株,栽植丹桂、红豆杉4.8万余株,力争用3年-5年时间,使全村森林覆盖率超过80%。

上一篇:实习护士面试技巧完整攻略下一篇:我的父亲母亲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