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2024-04-19

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

工 作 总 结

一年来,为了搞好我校的远教工作,本人认真的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本着要用好设备首先要管好设备的原则去工作,真正把学校的每一个设备每一件器材详细情况作到了心中有数,对待学校的财产像自己的财产一样维护,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一个主人。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校教职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半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远教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大,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班子。选定工作责任心强,热爱远程教育工作,并且掌握电脑基础技能的教师负责远教工作。做到组织有保障、工作有安排。

二、严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使远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校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制定了下列远教工作制度和记录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系统维护和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管理服务制度;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制度;远程教育接收室制度;远程教室播放教室制度。卫星接收室IP数据资源录制记录;光盘播放教室使用记录。

三、加强远程教育教师技术培训工作

我校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及技术管理人员,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建立一支现任心强、热爱远程教育工作、计算机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熟练的教师及管理人员队伍,是远程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使我校现代远程教育正常开展,我们在利用每周四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了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教师们都认真听课和上机操作,并作好笔记。通过培训,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IP数据卡的设置和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平台的操作,为了使我校教师了解教育资源的内容并能下载储存,学会接收资源、处理资源、运用资源,从3月份起,我校组织教师集中培训,要求每次培训做到解决一个问题。每次都适当增加难度内容,教师在集中培训中仍不会掌握的,培训教师将采取个别培训,直至学会为止。

四、努力做好硬件设施建设

为了尽量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保证远教工作的开展,我校在经费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多渠道筹措经费,用于硬件设施建设上面。如:我校在2008年4月采购了打印机一台等。

五、以应用为中心,发挥其效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我校始终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摆在突出的位置。远程教育的应用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远程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结合。充分利用光盘播放系统,对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知识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观看发达地区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观看新课程讲座、示范课,扩展教育教学思路,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学校制订计划,规定学习内容,组织培训资源(光盘)。采取集中播放或个别观看等方式开展培训,观看后组织讨论,撰写心得体会,作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将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依据。

(2)、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互、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和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让学生平等感受、体验、享用远程教育资源。根据教育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每周针对教学需要,认真查阅和分析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选择资源用于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3)、远程教育努力做到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相结合,重视抓好资源的扩散和教师培训工作。

资源是应用的保障,没有资源就谈不上应用。我校高度重视抓好资源接收工作,根据本校现有条件,适当收集适应本学校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为一线教师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工作效率。

(4)、远教工作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综合功能。

一年来,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还有很多的工作亟待解决和完善,我们决心在新的学年里,扎实工作,大胆创新,使远教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团溪镇青垭小学 2008年12月30日

篇2: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青垭小学是一个农村教学点,现有四个教学班,(一年级到四年级)共33人,教职工5人。一年以来我校按照上级规定开展着普实工作,为了来年更好地开展好此项工作,现在将我校2008年的“普实”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学校领导机构。

学校校长任组长,确定了兼职实验管理人员和普实专干。要求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实验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的实验管理知识,达到了会管理,会准备试验,会辅导实验,会维修、保养仪器设备,会自制教具。

二、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张扬学生个性的发展,大力提倡自主学习。以校本研究为主,突出实验教学特点,提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实验教学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本校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实验教学做到了“三个严格”:制定严谨的实验方案、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严防不安全事故。落实了“三个注重”:注重观察引导、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注重学生研究总结。学校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资金投入,购置适量的械具和药品,并将实验教学的开展效果纳入教师常规量化考核,实行质量奖惩。

三、注重实践运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1、转变了思想观念

学校通过会议宣传、教研活动等形式,使教师和学生明确实验教学的优点,保证了实验教学实实在在的开展。实验管理员开始怕麻烦,不愿意准备药品、器械,学校通过检查指导,实验管理员的工作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他们以极高的热情积极准备,乐于奉献,实验室卫生也干净清洁。实验教师从不重视做实验、不愿意做实验

变得喜欢做实验,凡是课本上的实验都一个不漏的完成;学生也从过去的照书背实验,到喜欢做、练、看,领悟实验知识。

2、增强了实验兴趣

学生都活泼好动,做实验是他们上课最高兴的事,在这一年里,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

3、提高了创新技能

(1)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知识的首要步骤。科学研究中,问题的提出和假设是通过仔细观察产生的,结论也是从实验过程中的精细、系统的观察中获得的。即使是学习课本上大量的,早已验证的事实时,也同样要重视观察。

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的几个演示实验时,每个步骤都要仔细观察,否则,难以理解光合作用的本质。

(2)操作能力

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综合实验能力不仅局限于实验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实验能力。它包括: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实验寻求解答疑难问题的能力等等。通过实验课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了这种手段。

(3)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猜测,最后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创新思维积极活跃。

4、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除了课堂实验教学外,还积极开展校外、课外观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野外、田间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以扩大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书本知识。

我校要求教师自制教具进行上课。形式多样。化学有分子模型、水电解器等;物理有小开关、小扎刀、并、串联电路图等;生物有种子标本、树叶标本、昆虫标本等;地理有地球仪、自制地图等;这些教具既补充了教学,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实验教学成绩。

今年我校实验仪器完好率为96%,2008年全校应做演示实验33个,实际完成33个,演示实验完成率为100%,2008年全校应做分组实验54个,实际完成54个,分组实验完成率为100%,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没有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操作,仅限于教师演示,还有以讲授代替实验的现象。

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实验的意义与作用。表现在:部分学生把实验课当成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不明白实验是对理论的证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应。

3、部分学生不能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验。表现在: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明显问题,即知识与实践脱节,学生在实验时急于求成思想严重。

4、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熟练程度还要下大力去提高。

团溪镇青垭小学

篇3: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每一门学科得以成立, 一个主要前提是:不仅需要确立专门的研究对象, 而且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西方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1]。教育政策学具有自己独有的研究对象, 它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其发展与各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教育政策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 教育政策研究方法也从教育研究方法中逐渐分化出来, 展现出教育政策领域独有的特点, 对规范和指导教育政策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近7年来美国教育政策权威刊物《教育政策》 (Educational Policy) 的192篇文章中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视角的运用状况进行分析, 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7年来西方教育政策研究领域中研究方法的运用发展状况;同时, 对21世纪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特点进行探讨, 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解。

二、研究方法

以美国教育政策权威刊物《教育政策》 (Educationa Policy) 2002-2008年文章为样本, 结合文章题目、内容摘要、文章内研究方法及部分文章原文等, 采用内容分析法将192篇文章按照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进行归类。由于美国的学术研究在西方世界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以此刊物来窥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方法之全貌, 有其代表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基于对192篇文章的反复分析,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与分析。

(一) 研究结果的数据统计

1. 研究方法的运用。

基于对192篇文章中的研究方法的分析, 按质的研究方法、思辨法、文献法和量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发现质的研究方法被运用122次, 占研究方法运用总数 (206次) (1) 的59.22%;其次是量的研究方法31次, 占研究方法运用总数的15.95%;文献法和思辨法的运用分别占14.08%和11.65%。质的研究方法的广泛运用体现了西方当代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

2. 研究的理论基础、视角、方法的多样性。

基于对192篇文章中的研究方法的分析, 按“后现代研究理论、后现代研究视角、灵活性和多样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发现运用后现代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的文章有18篇, 占全部文章192篇的9.38%;运用后现代研究视角研究教育政策的文章有23篇, 占全部文章192篇的11.98%;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教育政策的文章有110篇, 占全部文章192篇的57.29% (1) 。

(二) 研究结论与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 我们得出初步结论:21世纪西方教育政策研究呈现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育政策研究理论运用的后现代性;教育政策研究视角的后现代性;教育政策研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育政策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倾向性。

1. 教育政策研究理论运用的后现代性。

“后现代性宽泛地包括或关涉一系列兴起于欧美许多国家, 有时是互不相容的运动, 其中包括艺术、建筑、文学、音乐、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后现代研究缘起于对现代性追求权威、进步、普遍性、理性化、体系化以及评判知识价值的连贯一致性标准的反驳。”后现代性的崛起“催生了诸如文化研究、女权主义研究、女性研究、性别研究、怪异理论、科学研究和后殖民理论等所有新的研究方法”[2]。

社会理论的发展, 尤其是后结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兴起, 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批判和解构”为特征的社会理论在西方世界迅速兴起, 如吉登斯的“现代性与结构理论”、埃利亚斯的“文明进程”理论、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福柯的对话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批判社会理论, 这些理论批判技术理性主义, 重新解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社会理论逐渐被教育政策研究者所重视。过去, 教育政策的研究方法多为思辨范式和实证范式。英国学者鲍尔和席尔令 (Shilling Chris) 曾经指出, 教育政策研究者想当然地承认教育政策的存在, 惯于简单地评价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 而不去追问教育政策为什么成为政府改革的重点, 教育政策研究已经大大脱离了主流的社会理论[3]。应用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教育政策, 以拓宽教育政策研究的视野, 提高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力度已经成为一时的共识。

后现代主义许多哲学和社会理论都是在跨学科的空间里发展起来的, 如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不同学科都有其典型的思维方法和独特视角, 教育政策研究面向的是人的世界, 其丰富性和繁杂性要求教育政策研究思维的多元性视角的多样性。跨学科理论的运用是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特点, 政策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众多的学科, 都为理解、解释和探究教育政策现象提供了基础性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比较强, 西方教育政策的研究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的借鉴较为活跃。如管理学中的“组织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运动理论”、“批判种族理论”;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心理学中的“成功智力理论”;人类学的“人种志”等。这些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体系, 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教育政策奠定了基础。纵观这些理论, 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新理论。如社会资本理论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 90年代末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们才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新的解释范式来分析各种社会问题。Catherine Marshall在《教师工会与教育的性别平等政策》 (2002) [4]一文中就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教师工会是如何建立和利用社会资本来对政策制定施加压力, 从而引导教育政策制定者制定性别平等政策的。又如, 美国心理学家R·J·斯腾伯格 (R.J.sternberg) 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智力理论。该理论力图从智慧行为的机能本质上更深入地把握智力的精髓, 将智力理论研究推上了新的高度。斯腾伯格在《增强学术优异、增强多样性是可以共存的目标》 (2008) [5]中描述了采用该理论是如何有助于达到这两个目标的。

2. 教育政策研究视角的后现代性。

教育政策的研究是为教育服务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论的更新, 教育政策分析方法体系也应与时俱进。西方教育政策分析视角体现较强的时代性, 即后现代性。以上分析显示, 近几年的教育政策研究不局限于已有的分析方法, 大胆采用最新的、后现代的研究视角, 使研究更加完善、更加有说服力。如批判政策分析、叙述政策分析、地区间分析、网络分析、混合研究方法、社会转换结构注意分析框架、嵌入文本视角、证据的运用、感知气候研究和社会运动分析都是后现代的分析框架, 反映了时代的特征。米切尔·彼得斯和詹姆斯·马歇尔 (Michael Peters and James Marshall) 等认为, “政策分析作为一个研究领域, 与方法论的转型密切相关, 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的转型, 政策分析也从实证模式转向批判解释模式”[3]。鲍尔在1994年出版的文集《教育改革》中阐明, “研究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是批判性的政策分析、后结构主义和批判性的人种学”[3]。如, 社会运动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发展最为迅速, 在此期间, “关于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呈爆炸式增长”。Jane Gaskell在《教育变化与妇女运动:20世纪70年代英国哥伦比亚学校的教训》 (2004) [6]中采用该分析框架探讨了妇女运动是如何改变20世纪70年代英国哥伦比亚的教育的。

3. 教育政策研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门学科的发展除了要有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外, 还需要多样的分析方法来解读和理解该门学科。政策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 涉及对自然科学 (特别是统计学)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借鉴与运用。西方教育政策研究在发展中, 吸收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表现出研究方法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运用系统分析法来研究教育政策的制定、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政策产出分析、运用人种学方法加深对教育政策执行的了解、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数学模型进行政策预测等。在具体的研究中, 各种方法及其范式通常是依据研究的具体问题及有关的主客观条件等而被灵活组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的[1]。

教育政策研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混合方法的运用上。混合方法的运用能够克服一些由于使用单一方法而带来的问题, 能够同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同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讨, 不同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共同揭示研究现象的不同侧面, 在同一研究中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研究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还可以对有关结果进行相关检验, 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7]。

从分析美国《教育政策》 (Educational Policy) 7年的文章看来, 两种以上研究方法运用的文章有110篇, 占全部文章192篇的57.29%。如文本研究与访谈、个案研究与访谈、调查研究与访谈常常会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即使一些最新研究方法的使用, 也穿插着一些基本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 如人种志研究与访谈、社会运动分析方法与个案研究、访谈的结合。这说明, 教育政策研究离不开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时多个研究方法的运用更体现了教育政策研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自下而上的改革中“上层”在哪里?》 (Meredith I.Honig Where’s the“Up”in Bottom-Up Reform?) [8]综合使用直接观察法、记录法、问卷法、深入访谈法, 借助组织学习理论, 对奥克兰和加利弗尼亚州中学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中“上层”即政策制定者的作用、面临的挑战以及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案例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政策制定者是自下而上改革实施的重要参与者, 任何忽视他们的作用的研究都是不全面的, 对他们给予新的机制支持能确保改革的实施。

4. 教育政策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倾向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质的研究方法在国外的教育研究领域中, 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其研究的规范。近年来, 这种研究的范式已广泛地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质的方法以其过程性、情境性、重视研究关系等特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运用, 在教育政策领域也是如此, 质的研究取向与教育政策制定的独特性、整体性、动态性特点相适应;其次, 质的研究方法的思路与教育政策学科相契合, 质的研究方法对价值的认可符合教育政策的特点, 质的研究方法的整体性符合教育政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质的研究方法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使其特别适合教育政策研究。

质的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研究现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研究框架、抽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建立理论、检验效度、讨论推广度和道德问题、撰写研究报告等[9]。由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表 (表1) 可见, 在192篇文章中, 122篇 (59.22%) 运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如《政治、学校哲学和语言政策:水晶城学校个案研究》[10]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人种志田野工作、教师叙述研究等, 历时16个月, 数据收集包括对社区、学校背景的参与观察、田野记录;与管理者、教师和社区领导者的无结构和半结构访谈;对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学区文献综述以及记录水晶城区学校变化和该学区在美国教育制度中为教育公平而奋斗的历程的文件录像。通过对这些原始资料和教师叙述节选的分析, 探讨了语言规划在学校是如何展开的, 以及其对教师和教育的影响, 指出作为一个机构的学区在其学生中推进文化与语言的维持是有其局限性的。

四、结语

21世纪西方教育政策领域的研究呈现的理论运用的后现代性、研究视角的后现代性、研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倾向性等特点, 为我国的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我国的教育政策研究“目前以文献、思辨和规范研究为主, 理论基础较为薄弱, 对相关学科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借鉴较为欠缺, 对所借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跨学科运用中显得比较生硬, 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能力亟待提升”[11]。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研究方法, 有助于我们提高研究水平, 更好地分析政策、研究政策, 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

摘要:本研究以美国教育政策权威刊物《教育政策》 (Educational Policy) 2002-2008年的192篇文章为样本,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7年来西方教育政策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研究视角的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西方教育政策领域的研究呈现四个主要的后现代特征:教育政策研究理论运用的后现代性、教育政策研究视角的后现代性、教育政策研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育政策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倾向性。

关键词:教育政策研究,后现代性,质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涂端午, 陈学飞.西方教育政策研究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05) .

[2][美]维克多·泰勒, 查尔斯·温奎斯特变.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M].章燕, 李自修, 等,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376.

[3]闫引堂.教育政策社会学:一种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 2006 (01) .

[4]Catherine Marshall.Teacher Unions and gender Equity Policy for Education[J].Educational Policy, Vol.16No.5, November2002.

[5]R J sternberg.Increasing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Enhancing Diversity Are compatible Goals[J].Educational Policy, Vol.22No.4, July2008.

[6]Jane Gaskell.Educational Change and the Women’s Movement:Lessons From British Columbia Schools in the1970s[J].Educational Policy, Vol.18No.2, May2004.

[7]田虎伟.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J].比较教育研究, 2007 (01) .

[8]Meredith I Honig.Where’s the“Up”in Bottom-Up Reform?[J].Educational Policy, Vol, 18, No.4, Sept.2004.

[9]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6) .

[10]Armando Trujillo.Politics, School Philosophy, and Language Policy:The Case of Crystal City Schools.Educational Policy, Vol, 19, No.4, Sept.2005.

篇4: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6月30日上午10时,教育部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栏目、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相关网络媒体,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放预防地震、溺水、交通事故和奥运安全专题节目,全国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安全课。各地还结合实际组织师生开展了一次针对地震、洪涝灾害的安全演练活动。

周济部长在安全教育课开始的时候,给全国中小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世上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我们要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第二,安全教育,至关重要。这次地震灾害中许许多多的事例表明,安全教育有用有效,平时多一次安全学习,危难时刻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掌握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第三,人人关心,保护生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都要关心学校的安全,保护学生的平安,共同为中小学生撑起安全的天空。

(国家教育部网站2008年6月30日)

中国电影基金会:“万映计划”走进农村中小学校园

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发起的“万校联动优秀影片放映计划”,动员全社会搭建爱心平台,得到了广大电影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及社会各界的慷慨捐助。该计划希望通过优秀国产影片的免费放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计划的主体活动包括:在中小学校放映对少年儿童成长有积极意义的影片;在学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为学生提供现代知识信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为万名乡村教师提供有关教学及健康的指导与服务;举办校长论坛,总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的经验等。

据了解,计划准备用3~5年的时间,吸纳5万所中小学校参与。5年后,每年为这些学校放映20万场电影,预计观影总人数将达到8000万人次。

(新华网2008年6月25日)

广州:“第二届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工程”启动

“广州市第二届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工程”5日启动。活动前,广州市少年宫等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广州市小学生暑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上网已成为小学生在暑假的普遍选择。91%的小学生在暑假都会上网,而逾一半的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为2至3小时,更有15%的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最令人担心的是,18%的小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不能主动下线,24%的小学生会在网吧上网,还有32%的小学生上网首选网络游戏。 启动“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工程”,就是希望能从多视角破解青少年上网成瘾难题。一方面将举办青少年感兴趣的主题网络活动,鼓励他们合理参与网络论坛、博客等,让其看到网络的其他精彩之处;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家长科学认识网络,掌握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式方法,让家庭生活因网络而精彩。

篇5: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某某镇位于xxx南麓,xxx西岸冲击平原上部,全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2.7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东北与本县依其力克乡相接,西与xxx相邻,南与xxx乡有一路之隔,国道314线穿镇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某某镇为某某县委、政府驻地,是某某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3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镇党委辖13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其中村党支部3个,社区党支部6个,学校党支部2个,机关党支部1个,人武部党支部1个,有党员334名。全镇共有7425户30000人左右,其中:非农业户口6902户26000人左右,某某镇现有耕地面积5000余亩,目前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1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18元。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地方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一、加强领导,将远教工程列入镇党委重要工作日程 2008年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将远教工程列入镇党委重要工作日程,确保现代远程教育前期准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远程教育工作。二是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联系村领导配合抓,驻村干部直接抓,村级干部直接负责的网状管理机制。三是认真制定工作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制定出《设备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等制度,明确各站点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职责。四是配齐配全管理技术人员,注重专业技术培训。2006年9月指定一名熟悉计算机技术工作人员在县信息中心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后,担任操作员;今年先后3次派组织干事、电教员以及镇、村级操作员参加县远程办组织的培训班,今年9月按照地区要求派镇操作员赴地区远程办参加为期一周的远程教育专业技术培训。

二、多方筹措资金,认真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我镇多方筹措资金,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尤鲁都斯村、琼阔恰村基本型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扩大了远程教育覆盖面,为发挥远程教育的最大效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远教设备管理与远程教育宣传

1、设备管理。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分管副书记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站点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二责任人,管理技术人员为直接责任人。二是明确了远程教育设备的产权为国家所有,站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设备损毁按照程序申报,人为因素损坏,根据情况追究责任。三是明确远教设备只能用于党员干 部和农民、学生培训,决不允许将设备挪着他用或移出远教培训基地。四是明确远教设备只能用于对先进文化的培训,决不允许播放不健康的低级庸俗的内容,否则给予纪律处分。五是远教设备安装后,要进行统一登记造册管理,并经常进行检查。

2、加强远教工程宣传,使这项惠民工程家喻户晓。一是利用广播、宣传栏以及群众会议进行宣传,使远程教育工作深入人心。二是张贴宣传标语。三是利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

四、加强经费投入,保障试点工作

镇党委、政府为保证此项工作能正常开展,今年年末将远程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明确按照“谁受益、谁开支”的原则,各社区、村培训产生的办公费、人员费、电费等由受益单位开支。机关党员培训适当补助。设备维修、课件开发等,镇党委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五、存在的问题

1、远程教育是农村的一件新生事物,群众了解还不够深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是思想观念未得到转化,还习惯于原有的耕作习惯,不愿接受新的知识。二是适用技术还停留在“看”上,看后即忘了,未能到田边地角“做”。三是农民没有从中尝到甜头,直接影响其积极性。

2、管理技术人员中很多是第一次使用微机接收卫星节 目,多数都不会正确操作微机,更不会充分利用IP卡接收现代信息,微机仅用于打字,培训多停留在光碟播放上。此外,管理人员深入群众少,不知晓群众需要什么知识。

六、今后的打算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大规模地开展各种培训。按照县委对远程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工作、培训计划,设备到位安装调试后,组织开展大规模地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

1、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注重督查指导。

一是进一步完善镇远程教育办公室工作机构自身建设,按照县远教办的工作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形成学习制度;二是深入各村调研,了解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对村级远程教育工作的督查和指导,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2、加强站点管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一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规范站点管理首先从人入手,第一,把站点技术管理人员、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辅导人员的管理纳入日常工作管理,加大管理力度,落实管理政策,明确目标责任,评定工作业绩。第二,加大“三支队伍”的再培训力度,集中举办两次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第三,抓好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辅导人员的工作开展 4 情况,以随机和定期抽查的方式对他们的教学计划和教案进行督促检查,同时要求各站点把教学计划和教案立卷归档。

二是建立维修服务体系。为确保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镇远教办将按照规定的程序,在抓好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人员设备维护技术培训的同时,切实搞好设备维修工作,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对所辖接收站管理人员的维护技术培训工作,确保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行。

3、结合实际需求,切实抓好课件开发

进一步探索“开发新资源与利用现有资源相结合、自主开发与整合资源相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路子,计划组织人员对群众进行课件需求调查,切实了解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真实需要,然后积极探求群众所需课件节目,创造性地制作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农技光碟课件,力求通俗易懂,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看得懂、学得进、用得上。同时按需求购买空白光碟,专门用于刻录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培训的课件节目,以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培训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较稳定的教学资源开发渠道。

4、认真搞好培训工作

设立开展各级各类培训的专项经费,坚持在培训中采取“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积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头脑,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加强科技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创新能力和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为加快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是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培训。第一,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通知》,要求各村、各单位积极配合,村级培训每周开展2次,机关每周1次,每次培训不少于2小时。第二,利用业余时间,各联系村领导下村开展农村党员集中培训。第三,镇党委利用“业余党校”,组织机关负责人、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各村支书、主任、会计等集中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第四,加强机关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工作技能培训。利用卫星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育,对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进行政策理论和机算机操作技能培训。

二是做好农民群众的适用技术、素质培训。第一,组织各村成立农村适用技术科技兴趣小组,脱贫致富互助小组,聘请镇农牧、林业、水利、计生、卫生等技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等科技小组进行分门别类的辅导讲解,推广农村适用新技术,发展农村经济。第二,利用卫 星教学资源对群众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第三,结合“两基”工作,利用远教设备对文盲进行扫盲培训,举办科技培训班。

5、抓好村校共建互动工作,为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以学校、村委、远教基地为三个基本点,结合县远程教育中心的工作要求抓好远程教育村校共建工作,使学生、家长掌握远程教育培训的相关知识和农村适用技术,实现教育质量提高,达到农村富裕。

6、加强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对部分已褪败的宣传标语进行重新喷刷,同时在全镇各公路沿线和远程教育站点附近的醒目处重新制作一些新的远程教育宣传标语,另外,要求站点领导小组成员入户对群众进行宣传,从多方面进一步宣传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在工作中积极发现一些好的典型事例,并通过简报、制作专题片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加大宣传力度,使远程教育工作深入人心,使好的典型经验得到推广。要求每月报送简报2期以上。

(七)抓好日常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要抓好日常工作,对各项工作实行登记制度,搞好各种记录。对上级各部门的各种文件精神要及时传达处理,按时 认真完成地区、县远教办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年终要对各种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归档,做好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防止文件资料遗失。

篇6: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体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升华。因此,我们对校内外的各种动力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各种动力因素的特征,构建起密切的联系,将家庭的教育共同构成一种动力系统,从而积极发展其作用的。实践证明,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大提高了全体家长科学教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齐心合力配合学校教育,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从而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领导,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克服困难,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研究家教工作,召开班级的家教会议。学校领导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家长学校有常设的组织机构,建立工作制度作为保证,使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基本保证。

二、措施到位,效果显著。由于各个家庭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表现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要有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家长学校采用“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因此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如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入、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2、个别指导,咨询相结合。我们实行以“上课”为主,还分别举办“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生”“行为偏差生”等学生家长学习班,尽可能及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经过学习家长们改进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学校和家庭配合下,使这些学生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3、开展各种互动活动,架起家庭与学校互通的桥梁。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理解与支持教育,营造有利于推进教育的良好氛围,我校邀请家长来校深入课堂,透彻了解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创新的改革思路,家长代表座谈会,针对反馈意见分别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及有关老师进行沟通,校领导进行点评总结,促进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还充分利用家委 会作用,要求家长对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分析、改进,在讨论会上家长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特别是在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面,作具体研讨。面临的家教问题和学生,以及分析了家长及家教的状况以后,我们开展了“手拉手,共成长”家庭亲子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如让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参加升旗仪式、主题活动,气氛活跃热烈、情理交融、内容实在,体现了以学生和家长为主体,以趣味活动为载体,提高家长和孩子相互关爱的程度和互相合作的能力,成为了快乐的玩伴,在使学生学会感恩,富有爱心的同时,丰富了家长学校的办学形式。参与活动的家庭能体验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一生成长的重要性,也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方法上“重养育轻教育”,物质充足、沟通薄弱,更多满足于孩子吃饱穿暖,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是错误的家教方法,应更注重孩子的身理、心理、智力、语言、沟通等方面的关注。推行了有关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更新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为国育儿中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创设最佳条件,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篇7: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2008年,根据区教育局的德育工作要点,提出我中心片区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破解“就学难”促进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工作体系,强化基础建设,促进我中心片区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完成区教育局的各项工作安排,并创出我中心及各完小的德育特色。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德育新发展

全面了解和掌握十七大对德育工作新论述、新要求,积极主动地以十七大精神指导德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破解“就学难”促进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五部门的《实施意见》。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校教育体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小学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按照《厦门市教育局关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方法。强化德育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立足课堂教学,强化教职员工全员德育意识,坚持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配合科研室开展思品课教学观摩研讨,进一步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时事政策、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三、构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评估体系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使日常督查考核有据可依,促进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开展迎检工作,认真做好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进一步规范德育工作运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执行市教育局印发的《厦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厦教局综〔2006〕58号)的要求。继续探讨如何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建设和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德育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的基本条件。积极探索如何落实全员德育职责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班主任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研究探索班主任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规范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认真做好参评百名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德育工作者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带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对各位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今年11月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六、加强网络德育

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各校对中心拟建的杏林中心小学网站要积极投稿,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报导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动态(要附照片)。努力在校园网中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德育网页,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一批德育软件资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通过网上教育活动,创新德育方式,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学生上网的文明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不盲目交友,引导学生提高自律能力和选择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健康文明上网。

七、积极开展主题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等,开展各种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迎奥运、促和谐”、“爱祖国、爱福建、爱厦门”“看百部爱国影片 我与祖国共成长”“缅怀嘉庚先生,发扬诚毅精神”等德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学习热情。

八、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加大力度,不断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切实做到《守则》、《规范》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继续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学校”活动,促进广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抓好校风建设,强化常规管理。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

九、加强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继续配合公安部门完善综治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交通安全员、消防监督员“三员”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健全安全工作制度,长抓不懈,建设“平安校园”。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争取主动,减少被动,做好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形成强大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合力,进一步营造平安、祥和的环境,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十、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和谐环境

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这一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少先队工作,开展 “名师讲坛进社区”系列讲座活动,继续开展“红读”活动,组织夏令营活动。深入开展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加强教育协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在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进程中,要主动寻求各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党政工团妇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积极依托社区,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与学校教育形成交融互补的教育协作关系,转变校内外教育不够协调的状况,主动创建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和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的主课堂和主阵地。家长学校的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纳入德育工作总体规划中。通过家长学校、以及学校开放日、家访、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择业观,掌握教育

子女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家庭道德教育的资源,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积极认真执行好我市将出台的《厦门市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学校家长学校工作的扎实开展,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主阵地上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创建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附:月份工作安排

杏林中心小学德育处

2008年2月

2008年下半年德育工作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初纪律整顿,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继续开展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

3、出一期以教师节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黑板报。

4、开展第四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以年段为单位各推选一节主题班会课参赛。(9月13日前报德育处)

5、评选表彰百名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德育工作者。

6、签订安全责任状(校长、班主任)。

7、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

8、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9、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

10、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11、班主任月例会。

12、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13、期初家长会。

14、迎接省对县督导,做好德育各项工作的建档。

15、开展德育论文评选活动。

16、继续开展看百部影片活动。

材料缴交:

1、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人员及分工,职责明确。(德育处)

2、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处);少先队工作计划(少总);年段长工作计划(年段长);班主任工作记录(班主任)。

3、建立杏林中心小学新学年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处)

4、建立德育教研制度。(德育处)

5、年段、班级安全责任状(安全员)。

6、《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德育处),措施落实总结(年段长、班主任)

7、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年段长、专职心理老师)

8、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兴趣小组负责教师)

9、家长会、家访工作材料。(年段长、班主任)

10、出一期以教师节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黑板报。(9月13日前完成)

11、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心得,每人一篇。(9月10日前交)

12、本学期看百部影片活动计划。(体现于班级级工作计划中)

13、德育论文(各年段推荐一篇,9月13日前)。

14、“弘扬民族精神月”主题班会课教案。

15、观看百部影片心得体会。

16、心理咨询室与心理教育工作意见。(专职心理教师)

17、教案中体现德育教育目标与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内容的检查。十月份:

1、举办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

2、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主题教育。

3、深入开展“传唱军歌”大队主题活动。

4、参加中小学主题班会评比活动。

5、参加中小学优秀德育网站、网页评选表彰工作。

6、出一期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的黑板报。

7、学习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8、法制教育。

材料缴交:

1、法制教育材料。

2、“改革开放三十年”主题教育班会课教案。

3、“改革开放三十年”主题板报评比。

4、观看百部影片心得体会。

5、师德教育学习心得(各师每人一篇)

6、教案中体现德育教育目标与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内容的检查。

十一月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2、参加“看百部爱国影片 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评比活动,评选教育活动案例。(以各校选送的活动为评选依据,各校从年初开始就要及时选送学校德育工作的活动介绍并附照片,要指定专人负责撰稿)

3、组织科技节活动。出一期科技节专题黑板报。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计划、总结,过程材料。

5、后进生转化工作,家长会、家访工作(期中考后第一周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第二周二年级和四年级、五年级)。

6、安全隐患大检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7、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8、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小学德育纲要》为主题

9、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开展进社区活动。

10、班主任工作月例会。

11、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12、开展“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育活动。

13、传唱新童谣。

材料缴交:

1、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与检查。要附名单。(班科任)

2、“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材料整理归档(安全员)

3、家长会、家访工作材料。(年段长、班科任)

4、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计划与总结。(年段长、班主任)

5、“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计划、总结,过程材料(主题班会课教案及活动过程有特色材料)。

6、“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教育专栏。(板报评比)

7、参加“看百部爱国影片 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评比活动,各班选送一份教育活动案例(图文并茂)参评。

8、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计划与总结、过程性材料(专职心理教师)。

9、教案中体现德育教育目标与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内容的检查。

十二月份至元月份:

1、开展“做五好小公民”活动

2、学生纪律、教育、仪容仪表检查

3、班主任工作月例会

4、做好年终工作回顾与总结,制定新一年工作计划。

材料缴交:

1、“做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计划与小结。(年段长、班主任)

2、德育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会(德育处)。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与活动材料归档。(年段长、专职心理教师)。

4、思品课教案检查归档,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心得,教案中体现德育教育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内容检查。

5、课外活动小组总结与活动记录。

6、安全工作总结(安全员)。

篇8: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贵州省M县和S县的布局调整规划为例……………………………………………………粟远荣 (1.1)

基于中小学生视角的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建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刘静解光穆 (1.5)

推进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反思………李乾 (1.11)

重庆市城乡初中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何万国杨正强 (1.15)

合教育性: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的根本原则…………………………………………靳涌韬衣庆泳 (2.1)

论学校文化的资本化逻辑…………………喻玮罗生全 (2.5)

台湾高中优质化方案探析………………徐世鼎黎聚才 (2.10)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李国伟王飞 (2.14)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与量化探索……王红娟 (2.18)

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问题与对策…………………王美玲 (3.1)

论儿童身心健康权的法律保护———“虐童罪”入刑质疑………………叶芸胡劲松 (3.5)

中国式个性教育的隐忧…………………苑晓西朱成科 (3.10)

论幸福教育及其隐忧………………………………张崇 (3.14)

农村寄宿小学生社会化发展实证研究……………霍翠芳 (3.18)

城市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动因与均衡措施……………………………………………………李艳丽 (4.1)

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困境的社会学思考……………董建稳 (4.6)

将打工子弟学校纳入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思…………………………………………邱萍萍陈恩伦 (4.9)

辩证看待“减负”观…………………………………常攀攀 (4.13)

幸福教育的意义及其误区…………………………朱利娜 (4.16)

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徐礼平 (5.1)

灾害应对之生命教育———基于汶川震后中小学灾害教育开展情况的考察……………………………………………………李戬 (5.4)

论中小学生命教育途径的三个维度………董平王立仁 (5.8)

教育家型校长的基础性素质品质证考………………林森 (6.1)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视域下的校长教育领导专业立场思考…………………………………………陈禹白钢 (6.5)

差点教育理念的生成与发展………………………黄宝国 (6.10)

文化资本视域下民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李爽王朔 (7.1)

追求卓越: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以从化中学课程文化建设为例…………………………………………洪世昌邱榕基 (7.5)

关于中小学校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高维 (7.12)

基于学校文化培育教师文化的策略………………罗届中 (7.15)

浅议“活的教育”思想在“和融”校园文化构建中的运用…………………………………………………羌松延 (7.18)

学校特色化长久发展策略解读……………………李永婷 (7.22)

浸润国学精髓构建学校文化……………………董兰 (7.26)

论城乡中小学标准化进程中的利益博弈……………李杰 (8.1)

单一财政视角下的择校热:政府教育职能的失落…………………………………………张欣王天平 (8.5)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教育学视角缺位问题分析…………………………………………田尊道和学新 (8.9)

从“陪读”现象看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甘肃省为例…谢芳王金兰王建民刘茂昌丁斌香成福 (8.13)

后标准化时代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田贤鹏陈恩伦 (8.19)

浅谈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的学校自评———基于一个组织评估框架的启示…………陈志利 (8.23)

区域间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评价………………………………………庞祯敬李慧 (8.27)

适性教育个例研究…………………………………王慧霞 (8.31)

关于对学校生命力发展的探索……………胡文忠谭春丽 (9.1)

学校管理文化的有效分解与价值表达………………关尚敏 (9.4)

基于质量提升的校长能力错位与归位………………周群 (9.6)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特色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探析———以张家港市A中学为例………李翠翠张惠英 (9.10)

吉林省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陈旭远贺成立刘丽书 (11.1)

老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涂平荣聂火云 (11.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推行寄宿制学校的实施探究…………………………………………………乔虹 (11.10)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因应探析…………………………………………………田夏彪 (11.14)

教育产权制度下我国“择校热”背后的利益关系分析………………………………………高月勤金玉梅 (12.1)

学校变革中欣赏型探究范式研究……………………………韩晓霞代建军陈海燕 (12.5)

基于有机体意蕴的学校发展探析…………………李方红 (12.9)

快乐做主人:小学教育的基本命题……戚韵东冯毅 (12.13)

德 育 探 索

创建初中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张仕进 (7.29)

德育学分制下年级组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杨德红 (7.33)

孝文化融入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朱丹 (7.36)

儿童幸福生活的德性内涵与教育错位……………王雅丽 (7.41)

论青少年人际困扰与心理健康…………吴锡改刘亚慧 (8.35)

回应关怀:关怀教育的“软肋”……………张崇付梅 (8.39)

虚拟道德情境与儿童道德规范的建构…王楷清杨英 (10.1)

印记思品:意蕴、特征与建构………………………蒋国生 (10.5)

小学生责任感的比较分析及培养策略———以武汉市首义路小学为例……………………………赵亚辉张玲许锋华 (12.18)

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霍雨佳 (12.22)

关于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考……王姣姣 (12.25)

课 程 研 究

基于价值取向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与教学反思………………………………………李春红张学国 (1.40)

协商课程理念下探究式问题驱动设计研究………叶妮 (1.46)

成都市农村小学三级课程实施现状探析…………刘丽娜 (1.49)

三元整合的螺旋式课程管理及其运行机制………………………………………高瑜蒲春燕 (1.53)

素材性资源中的语文课程信息表征及利用策略…茹红忠 (1.57)

学校课程开发中学生赋权的辩证思考———基于“节庆教育”学校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祝浩军 (3.23)

新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文化因素探析………王中华 (3.27)

对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现状的思考…………………程振禄 (3.30)

构建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蒲素 (5.11)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郑卫中 (5.14)

教 材 研 究

有效整合英语教材的认识前提与基本原则………………………………………潘正凯武艳云 (1.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结构内容的演变研究………………………………………张世勇何燕 (1.24)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改版前后的比较研究……………………………王伟郭明慧王后雄 (1.29)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分析———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视角……杨鑫 (1.35)

追求典范融入生活循序渐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处理策略…………吴凤森 (10.32)

知识增殖环境下对教材知识的重新定位与思考…………………………………………………李世伟 (10.36)

从PEP两版教材比较看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杨勇 (10.40)

教 学 新 论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课堂四步骤———以“消费及其类型”教学为例……………成洁 (2.21)

实践理性: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向———以“GX实验”为例…………………………徐建星 (2.26)

“解放”旨趣下学校教学文化探索…………………郭香莉 (4.19)

变革与回归:摭论研修文化背景下有效教学的践行向度……………………………徐向阳刘晴晴任涵涵 (4.23)

课堂生成的价值体现及有效利用…………………洪建林 (4.28)

讨论式课堂:步骤、规律和话语权支配策略………李莹 (4.32)

关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陆军 (4.36)

翻转课堂:理据、优势和挑战……………秦建华何高大 (5.17)

构建三童课堂回归儿童世界……………………韩菲 (5.21)

生成性思维:“低效”课堂的“高效”治理………………………………………郭少英朱成科 (5.25)

中国式“翻转课堂”的实践困境与突围…付小倩袁顶国 (7.45)

翻转课堂:如何革新传统教学———兼谈翻转教学的整体设计………………李利 (7.49)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构建———基于三维目标的视角……………………张开洲 (7.53)

再论教学常规………………………………………张威 (7.57)

主体性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审视……袁秋红吕立杰 (7.61)

对当代教学方法特征的新认识…………辉进宇禇远辉 (8.43)

儿童权力缺位及其应对策略……………石敏胡福贞 (8.47)

课堂教学文化重建研究之反思……………………王平 (8.51)

跨科组、跨校社与跨院校协作:卓越型教学文化提升的有效策略……………………………陈晓郑玉梅黄甫全 (10.10)

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失语与建构……………………王录梅 (10.14)

基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陈晓燕 (10.18)

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周秀娟许锋华 (11.18)

初中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李勇康玥媛 (11.23)

同桌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连明霞林汇波 (11.27)

语 文 视 角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杨志刚 (2.31)

生活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盖鸾英 (2.38)

复述课文有效教学策略?绎………………………冷漓锦 (2.42)

运用识记策略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杨颖包艳春 (2.46)

中学作文教学须加强语言表达的策略意识………于军民 (2.49)

家校视野中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流弊及其匡正………………………………………张年芳张松祥 (2.53)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建构合理认知……………王桂玲 (3.33)

语文课堂拓展要适切………………………………杨军 (3.37)

“对话”关键要素研究………………………………卢衍黄 (4.43)

主线教学的常用方法………………………………郑春 (4.48)

价值引领: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林珊 (6.14)

在还原中与文本共振———《船长》教学谈……………………………陈刚 (6.17)

儿童文学文体阅读教学研究………………………黄云姬 (6.21)

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研究…………许志君朱明海 (6.25)

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金心红 (6.30)

生活日记, 为学生成长撑起一片晴空………………郭仕红 (6.34)

小学作文“五求”法…………………………………郑玉静 (6.38)

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的几种动向……………………李建军 (7.68)

试论语文课改模式的活化之路……………………冒继承 (7.72)

小学语文“活动导学”的思考与实践………………张建国 (7.77)

文学陶冶性教学中教师话语问题探究……………白花丽 (7.82)

语文教学中的游戏创新与植入……………………陈维道 (7.85)

构建晨诵课程———让学生享受诗意语文…………郝玉梅 (7.89)

课程意识在寓言教学中的回归———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于强 (7.93)

论“文包诗”的意蕴、病理与纠偏———基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个案研究………………………………………王建平金玉梅 (9.17)

真情真性真理真美———“悟”出文本的本色精彩…………………宋文胜 (9.21)

激活课堂:给语文传统预习以生长的力量…………张兴文 (9.24)

小学语文“生动”课堂文化的实践策略……………杨德铸 (9.29)

议论文写作的句式修辞及其目标…………………于军民 (10.47)

自主展示:问题与对策……………………………陈志华 (10.52)

略论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张创先 (10.57)

试论“假语文”的特征、诊断及其矫正……………李继东 (10.61)

小学高年级阅读测评的现状与思考………………冯彦 (10.64)

语文阅读教学中确立多重对话话题的探索………钱文波 (10.68)

解构“经典”重构《背影》———以《背影》为例谈语文教学的“遮蔽”与“去蔽”…………………………………………………孙琪 (12.28)

明晰与超越———基于文体教学的思考……………伏荣超 (12.34)

回归童真:小学语文理想课堂之本………………林莘 (12.38)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策略……………………………沈苏英 (12.44)

在课外阅读中正确积累知识………………………王素娟 (12.46)

数 学 教 学

基于儿童认识优化数量关系的幼小衔接教学……蔡庆有 (1.61)

基于民俗游戏的学生早期数字思维发展探微………………………………………谢益民沈显岩 (1.64)

小学数学“无疑”课堂的现状透视及引导策略……陶士梅 (1.68)

小学数学课堂交流的问题诊断与改进策略………蒋敏杰 (1.72)

基于问题驱动的“几何概型”教学设计对比研究…赵桂梅 (1.76)

初中数学以惑为诱教学方法探究………周大众廖冬梅 (1.78)

对负效经验正效使用的探究………………………张春新 (4.52)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汪伟 (4.55)

抓住本质发展思维凸显思想———谈“用字母表示数”的3次磨课经历……陶红强 (4.59)

教学思维模式对不同学业水平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李运华 (4.63)

让生本的数学课堂大放异彩……………王晓陈秀丽 (4.67)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寻……杨传冈 (5.32)

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仲崇恒 (5.35)

有效先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应然追求………………刘爱东 (5.39)

论双语环境下少数民族中学生数学学习目标意识的培养方法……………………………汪辉马晓静张红曼 (7.64)

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彭国庆 (8.55)

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质性研究———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李林波 (8.59)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秦旭东李瑞 (8.63)

儿童数学化过程学习心理探析……………………戴建全 (11.35)

论“以学定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性…………王大前 (11.39)

创建数学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秦秀红 (11.42)

英 语 教 研

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视域:正式场域里的“非正式”学习…………………………………………………张蕾 (4.69)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思维之路……………郭有吉 (4.73)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以“接水果学单词”游戏为例…李海峰苏仰娜 (4.78)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研究与实践………………………………………温小勇黄伟玲 (4.82)

小学英语自主阅读模式探究———基于海淀骨干教师培训观摩课………………………………………邹秋萍周琳 (5.44)

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策略………李宝庆李静 (5.49)

英语书面表达中句法复杂度与多样性的教学干预…………………………………………………袁辉 (5.53)

英语测试维度及其高效利用………………………常双 (5.58)

农村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及其与英语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龚德英黄曦张大均 (8.67)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郭艳玲 (8.72)

运用TOP-DOWN式教学设计克服教材缺陷———谈牛津高中英语Task板块的教学设计………………………………………王爱平章策文 (10.70)

英语课堂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其教学干预策略……叶宜生 (10.74)

心理弹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王彦清 (10.79)

基于语料库的中学生高频动词的使用研究———以MAKE为例………………邓飞李来春 (11.46)

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徐苏燕 (11.52)

高中英语课堂DailyReport的现状调查与实施策略…………………………………………………章策文 (11.58)

学 科 新 论

科学本质观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周建秋 (1.82)

科学探究式教学要把握“五度”……………………周振宇 (1.85)

生物课程中价值教育实施的原则………刘璐廖其发 (2.57)

生物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生命化………姜海宁 (2.60)

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及对策研究………张青黄桂秋 (2.63)

化学学习机制模型的建构及其检验………………吴晗清 (3.40)

实验细节源于真实的操作…………………………沈旭东 (3.45)

防止化学用语学习分化四策………………………丁吉念 (3.48)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原电池”教学的思考……王钦忠 (3.51)

美术学科微课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王松江 (3.54)

浅析动漫教学进入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必要性及途径………………………………………赵庆华李姝 (3.57)

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中国画内容剖析———以人美版教科书为例……………………郑文 (3.61)

小学美术边际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架和实践探索…娄小明 (3.65)

音乐课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与对策………………马俊燕 (3.69)

中学运动队建设的现状、归因与对策………………袁鸿祥 (3.74)

学校体育极端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贾大光陈学东 (3.79)

思想品德课堂德育的应然追求……………………王俊龙 (4.40)

中学生态“三生”课堂特征探析……………………季爱云 (5.29)

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育的优化与调整……………庄加荣 (6.49)

农村初中开展物理“微型课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陆亚东 (6.52)

平缓铺造高中物理的初始台阶———“运动的描述”的教学建议………………潘仕恒 (6.55)

在与史料的对话中实现对历史的多元理解———以对“辛亥革命”的多重认识为例………蔡权 (6.41)

“五疑导学”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樊志姜 (6.45)

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模块内容选材的思考———基于学科素养完善的视角……王伟王后雄 (8.77)

初中化学“三环五步教学法”实践………黄庭键刘吉国 (8.81)

使用者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评价研究………………………………………杨文源刘恩山 (8.84)

实指定义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王璞叶宝生 (8.89)

三维目标视野下科学探究教学“两难境地”探析………………………………………牛丹唐小为 (8.92)

促进学生观念建构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周建秋 (8.96)

建构支持探究式生生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谭静 (8.99)

从“合作疲劳”到“期待小组学习”———探寻科学学习小组建设的有效途径……童玉芳 (8.103)

基于问题化教学的“金属与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吕慧周仕东 (9.32)

用系统思维指导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实践………谷莹莹 (9.36)

文化视角下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童文昭王后雄 (9.39)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和学情的教学设计———以苏教版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徐宇峰 (9.44)

用原始材料提升高中生化学学习质量的探讨……陈进前 (9.48)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苗飞 (9.51)

体育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受益………………………姜玉华 (9.53)

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三要素间的关系———以“体操棒在原地正面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课中的巧用”为例………………………………………张文华孔维勇 (9.56)

政治课走向智慧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来自怀特海教育节律理论的启示………许大成 (10.23)

信息技术学科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模式设计研究……………………………褚丹王冬梅谢建 (10.27)

以“黑板学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容量与效率的尝试…………………………………………………单珂 (10.83)

发挥历史教学德育功能的策略…………彭廷学蒋静 (10.87)

打造有趣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毕素红 (10.91)

回到现场促进学生理解历史………………………宋旭飞 (10.94)

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探索…………杜开君 (11.31)

例谈提高中学地理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张连彬 (12.48)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董红波齐琪 (12.51)

高中美术“西方现代绘画”鉴赏教学方法…………苏力博 (12.54)

浅议小学音乐教学过程综合手段的运用…………李双 (12.58)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小团体即兴探现”教学模式探究…………………翟俊辉王大勇翟乃涛张文博 (12.61)

徒手操活动应在小学校园常态化开展………………………………………李晓通张予南 (12.64)

中小学开设体育专项课的可行性探讨……………张晓峰 (12.68)

教 育 心 理

“心理资本教学”理论建构……赵义泉刘宝忠钟萌萌 (1.88)

中小学心理资本教学模式研究……………………………韩佳文刘晓鸣寇吉信 (1.92)

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对构建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启示…………………………………………………陈兰平 (3.81)

城乡结合部环境下利用网络实施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翁宗琮 (3.85)

中学生学习焦虑与学业成绩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刘亨荣郑红孙苗苗 (3.88)

学习困难高中生归因训练的个案研究……………刘东芝 (3.92)

低学业成就学生群体形成的社会学原因………………………………………李永江周贝贝 (3.96)

中学生父母、同伴依恋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张姝玥 (6.58)

自我意识在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段宝军 (6.62)

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贾可路海东 (6.66)

高中生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和实现幸福感的关系…………………………………………………张华 (9.59)

不同地区中学生涵化心理与族际文化的差异………………………………………贺腾飞常永才 (9.65)

教 师 教 育

教师教学风格的转变及其与学生学习关系的实验研究……………………………贺雯黎雯君曹钰舒 (2.65)

幼儿教师职业责任感培养研究……………………柳阳辉 (2.70)

课程能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包兵兵 (2.74)

农村教师校本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陈新景茹荣芳何俊华 (2.77)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韦芳 (2.81)

毕节市城乡小学写字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效果关系研究…………………孙大星王彩卓李光芬王丹 (4.102)

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赵斌张大均 (4.108)

文化生态学取向的中学外语教师国培计划实效研究………………………………………江世勇代礼胜 (5.62)

“国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观念分析……………………………杨承印胡婷婷杨帆 (5.66)

教师实践性知识视角下顶岗实习支教的困境与出路…………………………………………………谭静 (5.70)

上海郊区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徐斌 (5.74)

教师轮岗政策实施中的政府责任………李松涛张灵 (5.80)

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七种能力………张明伟 (5.84)

认知评价理论视域下中小学教师的奖励策略探析…………………………………………………黄亮 (8.106)

论教师与低学业成就学生关系的优化策略………………………………………周贝贝李永江 (8.109)

关于学校场域下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思考…………………………………………………董静 (8.112)

贫困山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促进策略…………………陈孝德周小荣姜银芳熊仁锋 (8.116)

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困境与出路………………………………………魏登尖刘秀峰 (8.119)

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梁进龙崔新玲 (8.123)

教师有序流动是发挥教育人力资源效能的有效途径…………………………………………………施飞 (9.71)

农村中小学教师单向流动问题探究………………黄严严 (9.74)

由公共政策视角评析“特岗教师计划”……………张旭 (9.78)

中小学教师网络同侪互助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研究……………………………刘学敏孙崴王陆 (9.82)

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体化路径………………………………………李宝庆胡亚慧 (9.87)

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状况及改进策略———基于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现状的调查研究…………………王纬虹吴乐乐吴婷柏杨 (9.92)

区域性教师教育联盟在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中的机制探析………………………………………杨洋任立刚 (9.97)

生活史视域下教师研究的三个转向………………薛国军 (11.7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袁晓琳肖少北 (11.79)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压力管理探析……………………………王倩班永飞王法敏 (11.84)

知识、实践、存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向度……褚丽娟 (11.88)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析………………………………………潘琰郭飞君 (11.91)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专业行动能力初论———基于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的双重视角…………………………………………………康红兵 (11.96)

广东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适应性调研……………………………………李运华张哲颖 (11.101)

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汪莉王志辉 (11.106)

教 育 科 研

以组织变革改进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尝试…………李海龙 (7.111)

基于校本教研的U-S合作模式研究………………徐祖胜 (7.115)

县域多维网络联动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实验研究…………………………………………………陈中岭 (11.62)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实践研究———以吉林省为例………单丽杨金勇蔡建学 (11.68)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形式、矛盾与策略探析………………………………………刘径言朱文娟 (11.72)

《现代中小学教育》载文统计与分析———以2009—2013为例…………黄慧吴颖 (12.130)

教 育 管 理

走出课堂教学评价困境的核心问题探讨…………龚晓林 (2.87)

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估的可行路径探析…刘万海王? (2.92)

基于前景理论的教师激励策略…………李宝庆李春霞 (2.95)

基于前景理论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激励研究……………………………余应鸿张翔胡霞 (2.99)

借力现代督导助推特色学校建设………………汤文江 (2.103)

德育视角下高中导师制社交网络平台实施策略………………………………………彭阳王英红 (2.106)

班级纪律管理权威的形式与治理模式评析………张晨 (2.108)

“超级中学”围困下非中心城市普通中学发展的出路…………………………………………………熊明川 (3.99)

学校管理生命化的实践与研究……………………瞿梅福 (3.103)

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尤妤冠 (3.106)

试论中小学校内纠纷解决机制的依法构建………李祥 (5.88)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效果调查———以九台市部分农村学校为例…李卓李媛 (5.92)

家校协作的新趋势:共建共生……………李方红吕以新 (5.95)

社会转型期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黎平辉邓秀平 (5.99)

构建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姜国庆 (6.97)

中小学开展分级教学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考………………………………………刘月兰候晓函 (6.100)

学校布局调整中教育资产流失问题初探———以黑龙江省M校实证调查为例………姜元涛 (6.105)

论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的应然路径………………李香娥 (6.109)

规范中小学校内班际竞争秩序的政策研究………包兵兵 (7.97)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常攀攀罗丹丹 (7.100)

“一对一”网络班级管理的问题和挑战……………………………何伏刚杨文婷杨南应 (7.103)

班级管理:从保姆式到学生自主式———基于个性化教育的考量………邬小学王中华 (7.108)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利益主体的博弈冲突及协调对策………………………………………………郎园园 (11.111)

关于学生评价及其认知功能的思考……………倪烈宗 (11.115)

基于学生“学”视角的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于晓波 (11.11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研究的三种审视…………………………刘春曾晓娟宁先达 (11.123)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方案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A小学的个案研究………………………………………姜金秋杜育红 (12.90)

县管校用:统筹县域教师管理的制度创新………高瑜 (12.96)

提高班级管理实效的“五个转变”…………………凌炳忠 (12.99)

教 育 调 查

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倾向的调查研究……………………………刘燕田凤娟陈旭 (1.96)

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胡韬刘敏廖全明 (1.100)

英特尔创新思维工具提升初中生学习力的研究………………………………………戴佐倩杨伟 (6.70)

新课改视角下重庆市初中生课堂不良学习行为现状调查………………………………………肖玲蒙石荣 (6.75)

高中生日本动漫迷人格特质的调查研究……………………………魏兰蕴袁方舟傅丽萍 (6.80)

中小学生体质与学习负担现状调查———以湖北省A市调研为例………罗士琰夏媛媛 (6.85) 学前教育

学 前 教 育

幼儿园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探讨……………………………田兴江吕晓崔淑婧 (4.87)

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策略…………………余中根 (4.91)

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策略与其气质的关系研究………………………………………秦洪蕾胥兴春 (4.94)

哈耶克缄默知识观视角下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探析………………………………………张艳丽吴玲 (4.98)

非理性选择:关于儿童教育超前化的思考…………郭文良 (6.90)

简约:幼儿园教学的新视角…………………………周红梅 (6.94)

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公共管理分析———以湖北省蕲春县为例……………………………李榄汤灿何应龙 (9.101)

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对儿童语言入学准备观念的研究…………………………………………………刘昆 (9.104)

回归幼儿教育“诗意化”特质……………………………杨其勇张杰沈雪松 (9.110)

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童话教学策略………………………………………唐德俊魏兆锋 (12.71)

促进幼儿学习体验及其教育建议…………………王睿慜 (12.77)

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及其对学前课程设计的意义…………………………………………………周艳玲 (12.81)

城市学前一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马凯 (12.85)

外 国 教 育

美国中小学生表现性评定探析…………王彦丽蔡敏 (1.105)

泰国曼谷培知公学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实践与经验…………………………………………………王振华 (1.110)

教学知识:课堂实践的智慧———对美国一节数学课的观察和思考………………………………………王海莹张军凤 (1.116)

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实践探究………………罗贵明 (1.121)

芝加哥驻校模式———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邵华云孙焦 (2.111)

密苏里州教师职业阶梯计划及其对教师流动的积极影响…………………………………………………姚满团 (2.115)

美国城市化崛起时期督学的管理政策及启示………………………………………李朝阳周菲菲 (2.119)

美国“课后教育项目”评述………………雷玲杜琳 (2.122)

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与理念探析———基于对《改革蓝图》和《教学的重要性》的分析…………………………………………………陈玥 (3.108)

美国联邦政府加强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启示…………………………………………………张宇 (3.112)

国外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的防治策略………………………………………谭新斌罗建河 (3.115)

日本学习指导要领中法律教育内容的修改及其价值取向………………………………………王印华张晓明 (3.119)

从医院到学校的转衔:美国患病儿童学校融入计划及启示…………………………………………………方慧 (5.103)

国外数学课程标准中估算部分的要求探析……………………………蒋秋陈朝东孙卫红 (5.109)

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我国深化课程改革的启示…………………………………………………李功连 (5.113)

美国数学和科学课堂观察方案的核心关注与启示………………………………………姜涛郑薇薇 (5.119)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服务学习及其启示…………………………………………………李香玲 (6.112)

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实践———以新泽西州为例……白金祥刘淑杰武文华 (6.116)

加拿大TESL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及其启示———以麦吉尔大学教育学院TESL项目为例………………………………………王冲程耀忠 (6.121)

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改革蓝图……………………徐海娇 (7.118)

美国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进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PIRLS2011为例………………………罗丹 (7.123)

试析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标准化运动”……………刘潇璘 (9.115)

美国教育进展评价 (NAEP) 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启示…………………………………………………王方全 (9.118)

南非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措施和启示———基于种族差异的思考…………胡静王天平 (9.122)

芬兰“Laskutaito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特色及启示…………………………………………………范文贵 (10.97)

国外科学学习领域角色扮演的实践、功能及其特征……………………………………姜涛李富强 (10.102)

美国均衡阅读教学理念及其启示………………徐虹 (10.106)

澳大利亚中小学课改聚焦———学生“关键能力”的解读及启示………周仕德 (10.109)

美国中学汉语教育成功因素分析…………………………张璐璐杨明吴晓威 (10.113)

意大利“国家数字学校计划”述评…………………………顾钧顾俊唐敏 (10.117)

古德拉德教师教育中伙伴关系的构建策略……………………………………李朝阳周菲菲 (10.123)

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吴文 (11.127)

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小学外语分级标准内容及其启示…………………………裴荣荣邓亚庆姚宝梁 (11.131)

英国中学学生惩罚制度的个案探究……………潘正凯 (11.136)

俄罗斯师范教育体系之管窥…………刘月兰周玉梅 (12.102)

俄罗斯高中与大学衔接的教育模式探析………付玉红 (12.106)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国际比较…………………章赛清 (12.110)

中美小学校园生活及校舍差异的探讨…………史晓琴 (12.115)

“少即多”: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曾贞 (12.119)

美国PMHP项目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沈永江 (12.122)

澳大利亚小学水教育评价———以昆士兰州《学习生命之水》教育项目为例………………………………………………楚行军 (12.126)

比 较 教 育

中韩高中地理 (社会) 教科书课文系统的比较………………………………………池美善董玉芝 (4.112)

中美初中地理课程目标的比较……………………周慧 (4.115)

管窥中美中学教育惩罚之不同———以美国西佛杰尼亚州PHILIP高中为例…………………………………………………贾秀峰 (4.119)

论 点 精 编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审视…………江凤艳 (1.125)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明伟 (1.126)

体育教师应有的合理知识结构…………………吕强 (1.封三)

在化学教材中挖掘和弘扬人文精神………………李立平 (2.126)

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田利斌 (2.封三)

探析“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王孙君 (3.124)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探析……………张志杰 (3.125)

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张宝志 (3.126)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吴云 (3.封三)

“合作学习”切入点的恰当选择…………许多孙荣丽 (4.123)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策略……何铁勇 (4.124)

构建小组合作加强班级管理……………………刘杰 (4.125)

中小学体育衔接教学策略…………………………于延飞 (4.126)

发展性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邹秀平 (5.12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的评价……………………康敏 (5.124)

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课前准备………………周玉萍 (5.125)

优化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颜倩倩 (5.126)

专业化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马凯 (6.126)

新手教师的角色定位……………………………梁洋 (6.封三)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三品”教师培育策略…………于凤梅 (9.126)

计算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究………………王鹏 (9.封三)

提高高中化学总复习有效性探析………………李苗苗 (10.126)

高中教师论文撰写能力提高的方法……………王前 (10.封三)

论青少年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于秀斌 (11.140)

品德形成于生活…………………………………林品昌 (11.141)

浅谈小学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教学…………梁以利 (11.142)

学生体育课运动猝死的防范对策………………阮光清 (11.封三)

个性化教育实践探析……………………………高实 (12.134)

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吕增艳崔晓美 (12.135)

政治教师课堂评价中应关注几组关系…………陈红云 (12.136)

提升小学英语师生互动的策略…………………周玉萍 (12.137)

上一篇:内需下一篇:综合性学习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