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

2024-04-19

内需(精选11篇)

篇1:内需

内需型经济论文:我国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中文摘要】我国要实现独立自主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最根本的要使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扩大内需政策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乎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完成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我国在用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时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着力于找出这些问题,并从多面探讨并揭示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最终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首先,阐述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有效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我国长期发展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方针政策。但是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果却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其次,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投资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消费需求不旺,无法形成大众消费规模。其中,阻碍内需有效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法制体系不完善。再次,借鉴了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用扩大内需解决经济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以期为我国提供参考。最后,根据向...【英文摘要】To achieve complet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basic domestic needs become a driving force to make a lasting economic growth

momentum.Policy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s essential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relates to our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chieve a smooth, favorable and complete restructuring of China’s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objectives.It helps to improve the nation’s overall strength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However, with t...【关键词】内需型经济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民生问题 【英文关键词】Domestic demand-Oriented Economy Consumption demand Investment demand People’s well-being issues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我国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研究6-7912ABSTRACT7

导论9-1

4摘要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需型经济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9-1

2四、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12-14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14-19式的概念与分类14-1515-17

第一节 内需型经济发展方

第二节 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第第三节 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17-19

19-24二章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分析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19-20进经济发展的效果发展的贡献21-24

20-21

第一节 扩大

第二节 扩大消费需求促

第三节 投资与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

第三章 向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24-3424-26

第一节 投资需求的结构矛盾阻碍经济均衡发展第二节 消费需求不足限制经济持续发展26-31

第四章 内第三节 总需求不合理制约经济的高效发展31-34需不足限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限制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34-38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38-40经济发展的经验40-4540-41

34-40

第一节 内需不足

第二节 内需不足限制国

第五章 国外运用扩大内需促进

第一节 美国促进经济复苏的经验

第第二节 德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的经验41-43三节日本治理经济泡沫的经验43-45发展方式的建议45-5245-48

第六章 健全内需型经济

第一节 优化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第二节 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48-51

51-52

附录三节 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建议52-54参考文献54-59

致谢59

篇2:内需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与会的决策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并明确将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列入了明年重点工作当中。

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发改委主任马凯初步预测,在“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5%。

提高全民收入水平应当在何处加力?有专家建言,以提高公务员工资起步,逐步开启全民收入提高的大幕。

提高公务员工资或成突破口

既然决策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性,目前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具体执行好这项决策。虽然提高城市低收入者以及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关键中的关键,但不可忽视的是,启动迟迟未见动静的公务员工资改革,或许是提高全体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环节。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家的经济水平、财政收入水平相适应,这一观点为大家所认同。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快,财政收入水平屡创新高,整体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公务员的工资的确也应该有相应的提高。

不过毛寿龙也指出,就目前来讲,改革我国公务员的加薪机制,应该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只有形成良性的加薪机制,才能让公务员工资的水平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与社会收入水平保持同步。

提升中低收入者收入提上日程

在提高公务员工资时机已趋成熟的同时,促进整体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必须要额外关注中低收入水平者。在提及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时,专家学者在不同的场合都表示,这不仅仅有利于调整居民收入结构,提高购买力,而且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欲望,增强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刺激现时消费。同时,消费的升温,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形成良性循环。

加强农村建设有助提高农民收入

在已经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中,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等将有利于城市低收入者收入的稳步提高。但是在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方面,也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篇3:内需

一、4万亿投资推动内需的必要性

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9 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出口10 740亿美元,增长2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比去年同期增速减少8.1个百分点。出口值虽创新高,但增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就成为了促进增长的一个关键。

出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在全球经济饱受次级债危机所累之际力不从心,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也带来了巨额国际贸易顺差等一系列问题,转变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以出口为导向到以拉动内需为主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制约中国内需扩大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投资需求的限制因素

1. 政府投资的制约因素。

政府投资受其预算和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的支持边界的约束及国家财力和部门性质的限制。有些部门如某些原材料审查部门,基础设施部门在转轨时由于价格体制的不合理,成为其他经济主体不愿意涉足的价低利薄的部门,此时迫使政府对其进行投资。

2. 国有企业投资的限制因素。

强大的市场竞争和不断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迫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投资技术改造。国有企业投资受本身资金额限制而需要金融系统的支持。

3. 民间投资的影响因素。

民间投资受资金来源影响,金融主体因担心非国有企业亏损而不敢大胆对其进行贷款,迫使民间投资主体转而依靠其自身收入和利润积累率进行投资,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规模和速度也因此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影响消费需求的限制因素

1.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偏低。

最终消费率分为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中国的政府消费率无论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是同东亚、南亚国家相比都是不低的,基本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因此,在扩大内需过程中,中国启动消费需求的重点应当是居民消费。

2. 消费结构转换带动新一轮消费升级,但城乡消费差距依然存在。

消费结构的转换升级仅仅是由少数所谓“中产阶级”推动的。尽管该阶层的崛起对社会整体的消费有极大的刺激,处于城镇中低收入的广大人群消费增长缓慢,几乎与上述升级的消费不能贴近,广大农村居民更是与之无缘。

三、4万亿投资消除限制因素提振内需的政策解析

(一)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

要加强对重大投资的管理,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走势。要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稳定发展;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

四、就扩大消费需求而言

(一)着力扩大有效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1. 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比重。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研究实施扩大消费的财税政策,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分配格局,是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的重要手段。首先,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以增加消费者的有效消费需求。要从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入手,包括进一步加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当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等。其次,对中等收入的消费群体,要重在保护他们的有效需求,释放他们的购买力。要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来挖掘他们的潜在消费需求。再次,对边际消费倾向历来最低的高收入群体,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收入,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2. 制订并完善增加各项农业补贴方案,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农民收入;尽快出台相关财税扶持政策,提高城乡低保、抚恤对象等人员的补助水平,促进社会就业。

一是通过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扩大户均耕地经营面积。二是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努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新渠道。三是加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保证物畅其流。四是确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

(二)稳定收支预期,建立居民消费信心,是促进消费需求和提高消费率的重要条件

1. 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好改革试点。将通过加大中央政府投资拉动社会投资,增加的中央投资将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2.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创新消费信贷品种。

中央银行要在总结前一阶段住房抵押贷款经验的基础上,支持商业银行开办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抵押贷款。除抵押贷款外,要不断创新支持消费升级的其他消费信贷品种,如非抵押分期付款、非分期付款信贷、循环信贷、信用卡信贷等。

参考文献

[1]阎革.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3]欧阳明,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闻潜.着力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J].经济学动态,2002,(7).

[5]王京.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篇4:内需

在此背景下,与内需密切相关的行业受到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重视。以公募基金为例,已经运作的以内需为主题的基金已有五只。《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长信基金即将推出第六只同类主题产品——长信内需成长股票基金。

经济结构调整是未来国家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十年中国以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经济格局,将经济发展方向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与此相对应的内需主题投资正孕育着前所未有的潜力和机会。

据了解,即将发行的长信内需成长股票基金,包括三方面优势,除了紧随“十二五”规划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契机,将受益于以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城镇化和民生投资等内需拉动为主旨的政策优势外,选择在股市相对底部区域发行以及配备专业的投资经理也是该基金的两大亮点。

首先,市场预计8月份CPI或将迎来高点,这意味着通胀可能将逐步缓和,而在底部徘徊半年的A股,正孕育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其次,《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长信内需成长股票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由长信基金公司研究发展部副总监安昀担任。安昀擅长于宏观策略研究,对政策方向理解深刻,并于2007年、2008年分别获得“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评选第一名、第二名。在担任长信金利趋势基金经理助理期间,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安昀曾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2008年11月加入长信基金公司,先后担任策略研究员、首次策略分析师,长信金利趋势基金经理助理。

分析人士指出,成长型股票基金致力于挖掘具良好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高额的预期回报。“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这一前提得以实现,成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将可能仍是中国股市的投资主调。”

对未来的投资机会,长信基金认为,受通胀高位影响,当前市场处在流动性紧张的较高位置,但伴随经济的回落,以及通胀效果的日益显现,可以说政策最紧的时段正在过去。未来通胀的趋势将可能会发生大的变化,市场也在筑底过程,股票市场可能会在通胀相对较低的背景下,迎来新的行情,且可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事实上,今年以来,长信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业绩突出,据Wind数据,截至2011年6月30日,长信基金今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在全部60多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四位。而截至8月24日,长信金利、长信量化今年以来表现分别跻身同类238只普通股票类基金第21名、第27名,长信旗下五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全部进入同类基金的前2/5分位。长信双利基金自下半年起表现更是突出,在149只偏股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一。

篇5:浅谈扩大内需

100330012 陈丽 统计

1001班

有时为祖国在日益强大感到骄傲,有时又为祖国社会这样那样的黑暗和不足感到悲哀。这么多年“扩大内需”的号召,到现在虽然国家经济发展了那么多,却还是什么东西都要从国外买。

国内现在的内需状况真是不容乐观。富人富得不得了喜欢到国外消费高等品,穷人穷的不得了只能维持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除了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商品,其他大部分商品都是买着国外的。手机就是NOKIA、IPHONE,电脑是惠普、戴尔,开的是宝马、丰田,大众,穿的是ONLY、耐克、阿迪,吃东西现在也要肯德基、麦当劳的,化妆品也基本上是日韩欧美的,一些洗护系列的商品也被宝洁,联合利华等外国商品占领,就连电影市场,大部分国产片一碰到那些如《阿凡达》、《2012》的好莱坞大制作科幻大片,也都是纷纷招架不住。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地大物博的中国大部分东西都要从外国得到呢?我认为影响内需扩大的主要障碍有这么几个:

1、贫富差距大,两级分化严重。忽视消费是阻碍内需扩大的重要因素。国内贫富差距巨大,高收入者消费高档的进口品,国内消费市场仍然处于萎缩状态,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0%,但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是维持温饱的,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实现更多的消费和投资。有数据显示,农村零售额仅占全部零售额的25。2%,即占全部人口近2/3的农村人口所购买的商品仅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1/4。差不多百分之二十的人握着百分之八十的钱,但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却消费不了全部百分之八十,而只有全民消费,才能真正拉动消费。

2、储蓄光荣概念。由于国家前几十年的落后,使得有许多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即使有多余的钱也没有投资的意识,而是宁愿把钱存到银行获取些微薄利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消费和投资。

3、投资对国债的依赖性增强。民间投资增长比较缓慢。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投资呈现加快增长趋势,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但投资的加快增长主要是增加国债及相关配套投资作用的结果。有关数据显示,1998年—2001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5%,比上世纪80年代高6.2个百分点。2001年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同比增长10.4%,增幅低于同期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2.4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同比增长17.8%,呈现回升的势头,但仍比国有单位及其他投资增速低6.6个百分点。

4、社会体系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除了储蓄以外的投资渠道很少,另外一个就是我国百姓缺乏安全感,不敢消费;还由于一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机制不畅,获得信息不对称,扩大了困难群体;投资领域的限制,融资渠道的不畅,限制了民间投资的增长。

事已至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扩大内需,顾名思义即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通俗点讲,扩大内需就是一单元隔壁几家人,你拿钱买我的东西,我拿钱买你的东西,然后你我都消费了,也都有资金投资更多的产业,然后政府因为你我的买卖有了税收补贴给穷人,以此循环产生GDP。从中我们就能看出只有先消费才是一切需求的源泉。所以我认为一切扩大内需的措施都应以拉动消费为根本目的。首先,要减小贫富差距。解决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问题,根本上需要依靠消除贫富差距,使广大的城乡居民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由于大部分的钱却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其他大部分的人没有多余的钱进行消费和投资,而这大部分人才是扩大内需的主体,所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是重中之重。这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体制,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提高高收入者的税收起点,同时又要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防止某些腐败作弊行为。

其次,须增加就业。目前困难群体的增加,困难群体已由传统的“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扩大到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一个比较大的群体。所以增加就业率也是拉动消费的关键。一是实施就业工程,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规范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规费减免、创业扶持等政策,调整政策支持对象和内容,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盲点,使各项政策规范化和长效化。二是实施就业援助行动,全力开展针对失业人员的免费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信息查询、用人登记等就业服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交流活动。

再次,促进民间投资。扩大投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而投资需求又可分为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占小头,民间投资占大头。政府投资只有通过带动民间投资才能起到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但主要应带动民间投资,让出大部分投资效益较好的项目和行业,刺激民间投资。同时,国家应尽量消除对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准入方面的公共财政支持。还要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篇6:八大举措扩大内需

八大举措扩大内需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铁路重点推进郑西客运专线、西安-成都客运专线、西平铁路等;公路重点推进宝平高速、西宝高速改扩建等;机场方面要加快西安咸阳机场改造项目;水利设施方面,实质性启动渭河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同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农村、城市电网以及环保等项目建设.

作 者:王非 作者单位:刊 名:西部大开发英文刊名:WEST DEVELOPMENT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篇7:扩大内需措施和方法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篇8:内需

关键词:资金监管,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1 扩大内需资金监管的现状分析

文章研究数据来源于A省财政厅统计的扩大内需财政资金情况周报表, 该表统计了从2008年12月20日至2009年4月16日A省11个地、市、州第一批扩大内需资金的的监管情况。对于扩大内需资金的检查主要从资金筹集情况、资金拨付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三个大部分, 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已拨付中央资金及其比重、已拨付地方配套资金及其比重、项目投资完成额、项目已使用资金等8个方面展开, 数据参见表1所示。

资料来源:A省财政厅, 由于涉及到数据保密, 因此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同比例缩小。

1.1 资金筹集阶段

扩大内需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中央投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以及企业

自筹。从表一中可以看出, 中央投资资金在各个地市州的分布极为不均, 如i市的标准值高达509, 而m市的标准值却只有11。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的数量与重大程度。据统计, i市的项目高达445个, 而诸如高科技产业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几乎分布在a、d、e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二是地理位置与经济环境的影响。地理位置处于优势, 经济环境较好的城市, 其项目建设与资金的筹措能力自然较高。而对于地方配套资金这一块, 其差异性就更为明显。在经济较为落后的A省西北地区, 地方配套资金少之又少, 其到位率更难以保障。以A省为例, 据统计, 第一批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地方配套资金578亿元, 实际到位254.9亿元, 到位率仅44.1%。其中, 各级政府配套资金到位率58.2%, 银行贷款到位率47.5%, 企业自筹到位率65.5%, 其它资金到位率18.1%。配套资金筹措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项目需要地方配套投资比率较高, 如武汉市50个项目, 总投资6.23亿元, 其中中央投资0.93亿元, 仅占总投资额的15%, 需要地方配套85%;二是有的市、县财政比较困难, 许多属于“吃饭财政”, 拿不出财政配套资金;三是民间资本不够活跃, 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存在“惜贷”的情况。因此, 在地方政府与企业配套资金如此困难的情况下, 财政资金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中央下拨资金的监管。

1.2 资金拨付阶段

在资金拨付阶段, 从表一可以看出, 资金拨付情况相当不理想。中央投资资金的拨付率在70%左右, 地方配套资金的拨付率更低, 有六个地市州在10%左右, h市甚至只有2%。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一, 地方财政系统效率低下, 有的甚至存在扣留资金的情况。省市之间资金拨付的较为迅速, 而到市县、县乡一级, 由于监管的不到位, 少数县市区财政存在“惜付”资金的现象。第二, 各部门间权责划分不明确, 协调性差。在廉租房建设中, 由于主管部门的不确定性以及地区的划分, 极为可能导致资金滞留的情况。第三, 跨地区建设项目的管理归属问题加大了资金拨付的难度。除此以外, 在资金的拨付阶段还应注意资金拨付的合法合规问题, 对于合同的签订、资金的流向应加大监管的力度。

1.3 资金使用阶段

从表一可以看出, 资金的使用情况较为良好, 项目投资完成额与项目已使用资金基本一致, 但是, 个别地市仍存在着超支的现象。然而, 由于第一批扩大内需资金基本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 其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对这一环节资金的监管不能掉以轻心。例如, 在实施项目过程中, 存在着没有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现象, 尤其是一些投资数额在100万元左右的项目没有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 也没有聘请监理单位。同时, 有的项目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项目没有做到专账管理。建设项目应单独核算, 监督杜绝把扩大内需项目资金与其他建设资金混在一起管理和使用。还应建立完备的项目档案, 保证原始材料齐全, 会计信息真实。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与申报内容不一致, 擅自变更资金分配等情况。

2 加强和完善扩大内需资金监管的几点建议

2.1 建立和健全扩内需资金的监督管理体系

对扩大内需资金的全程监管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三方面。事前监管, 既要监管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避免出现人情项目、领导项目和形象项目, 又要监管项目资金的筹措, 保证各项资金都到位, 才能使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事中监管主要是对扩大内需资金投入后的项目工程进行具体实施阶段的监督。如资金 (包括项目单位的配套资金) 有无早分配、早拨付、早到位的现象, 项目安排是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全面推行工程招标制, 是否有法人负责制、工程管理制、工程预决算投资评审制、资金专户报账制等管理制度等等。事后监管就是对已竣工的扩大内需资金项目进行检查监督。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目是否按设计要求如期竣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工程项目支出中有无高估冒算、损失浪费、贪污受贿等现象发生。

2.2 健全扩大内需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首先, 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资金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开展扩大内需资金监管的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先设计的监管评价指标, 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客观、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 监管才能全面, 评价才能公正。其次, 合理利用科学的财政资金监督评价方法。在充分了解最低成本法、成本——收益法、财务分析法等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与特点, 合理取舍、合理搭配。再次, 要严密设定资金监管的绩效评价程序、标准, 确保考核报告准确、全面。尤其应注意重点建设项目, 确保监管的准确、全面。最后, 要严格控制资金监管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确保绩效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寇铁军.财政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晔, 吴志美.强化我国公共财政监督的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007, (20) .

[3]邓继承, 董国平.对地方财政内部监督的思考[J].财政监督, 2008, (1) .

篇9:成长源于“内需”

教师成长源于“内需”,“内需”是我作为班主任从挣扎痛苦到平和幸福一路走来的原动力。

记得在1995年刚刚担任班主任时,区教育局举办了一场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报告会,在会上,一位两鬓斑白、做了一辈子班主任的老教师将他的工作经验总结为“严、靠、细、爱”四个字,随后几年,这四个字成为我班主任工作的致胜法宝。

我的班主任生涯走得很顺,直到2003年担任初中三年级的班主任。刚开学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来,有的学生拉帮结伙、打架斗殴、上网、旷课、逃学,有一个学生甚至拿着父母东拼西凑借的1000元学费,坐着轮船到大连潇洒地逛了一圈,千金散尽才归来。因为他们的种种劣行,我对他们更加“严靠细爱”。我将家务全部交给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一切围着学生转,记不清多少次骑着自行车,冒严寒顶酷暑进行家访,寻求家长协助;记不清多少次带头给有困难的学生捐款捐物,但学生的问题是按下葫芦又起来瓢,我的努力常常一无所获。

记得有一次学校要求各班创办以“勤学守纪”为主题的班报,学生却私下将主题内容更换为魏巍《我的老师》中的一段原文:“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当时我很生气,大声质问:“难道蔡老师的学生都像你们一样,对自己、对家庭、对班级没有责任感吗!”

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屡教不改,这一年中,我尝尽了人生二十四味。2004年我被调离班主任工作岗位,我有一种被剥夺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被困牢笼的雄鹰,没有用武之地。我孤独、烦闷,常常扪心自问: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对学生“严靠细爱”不对吗?

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挣扎困顿之后,我终于醒悟:原来我不懂学生的“心”。从2005年开始,我辗转烟台、济南、北京自费学习心理学。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仍在阅读心理学书籍,如蚕食桑叶,如饥似渴。通过学习和反思,我幡然醒悟。

1.对压力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健康和心态。其实从2002年开始,我就承受着来自工作、家庭和自我要求的多重压力,这种压力已经超过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2003年班级管理的乱局成为了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一年,我身心疲惫,深受压力的威胁。

在身体健康方面,我身患胃炎,胃区难受、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同时患胸肌炎,胸骨区疼痛,严重时连呼吸也疼痛难忍,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转。现在我知道了,胃炎和胸肌炎都是身心疾病,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成因。胸肌炎是我满腔愤怒无处发泄、情绪压抑的结果;胃炎是因为心理上有“消化不了”的压力,在胃部的身体表现。这是潜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我“应该减压了。”心态上消极、晦暗和躁动,每天早上醒来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今天又会发生什么坏事?”说来真的很准,只要这样想了,就真会发生点坏事,就连晚上睡觉,也是噩梦连连。

现在我的胃炎和胸肌炎已经不治而愈了,心态阳光明媚,凡事往好处想。每天早上醒来就会想,“今天又会发生什么好事?”每天晚上入睡前会想,“今天又发生了多少好事?”在梦中也是好事连连。心态决定人生的高度,好的心态决定人的健康和幸福。面对压力和挫折,一味逃避、怨恨和抱怨只能让自己更痛苦,若想健康和幸福,应做好压力、情绪和心态管理。

2.和谐是教育的必需氛围。现代中学生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理解和尊重,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心中有无尽的躁动和烦恼:作为学生,有学习上的烦恼,有师生关系上的烦恼;作为男生和女生,有情感上的烦恼;作为孩子,有来自家庭的烦恼;作为社会人,有社交上的烦恼。而一切烦恼的根源正源于他们内心世界的不和谐。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再说教和控制,不但管理好自己的压力、情绪和心态,也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与自己、与父母、与老师、与人生进行心灵对话。这些做法曲径通幽,如森林氧吧和甘泉,能改善学生的内心感受,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用。学生的内心和谐了,行为规范了,我的整个班级管理工作也总是名列学校前茅。很多同事好奇地问:“孙老师,你有什么诀窍吧,为什么你从不对学生发火,但学生却那么听话呢?”

3.“严靠细爱”的核心是人性化教育。“严”并不是用绳子捆住学生,而是对学生适度地限制和保护;“靠”不是围着学生转,而是和学生共同分享快乐,分担忧愁;“细”不是防微杜渐,像防贼一样防着学生,而是拿着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抓住学生那稍纵即逝的进步契机;“爱”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顾,更是心灵上的呵护。“严靠细爱”的核心内涵是人性化。

4.良好的师生关系先于教育。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本能地对学生加强控制,造成师生关系对立。此时的“严”会被学生解读为控制,“靠”会被解读为监视,“细”会被解读为吹毛求疵,“爱”会被解读为小恩小惠。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重感觉轻道理,他们并不在乎教师说什么,而是在乎教师怎么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因此只有像蔡芸芝老师一样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只有师生关系良好,班主任的治班理念、制订的规范和准则才能被学生认同,内化于心,外现于行。

纵观我个人及作为班主任的成长历程,简单地说,就是因应对自身压力危机而产生成长的“内需”,从而自我质问、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澄清和重构,自觉做好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和心态管理,自我磨炼、自我提升的过程。过程虽然痛苦,但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现在我收获的不仅是省、市、区各级各种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心态平和,内心平和、幸福。健康和幸福是教师成长的最大需求,是教师成长的原动力,尊重需求,提升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健康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莱山初级中学,烟台,264680)

编辑/于 洪 黄才玲 终校/杨 怡

篇10:内需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沿海地区受到较大影响,湖北经济没有“伤筋动骨”,去年GDp12831.52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2010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9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9%,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同志因而产生错觉,认为国家现在强调扩大内需、改变过度依赖出口拉动增长的局面,而湖北长期外向型经济远落后于沿海,本来就不太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歪打正着”率先达到了中央的要求,外需不行是好事。有的对沿海受冲击比我们大而幸灾乐祸,以为“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其实,这是错把落后当先进,错把劣势当优势,严重误解了中央精神。中央要求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同发力,我省出口“跛足”恰恰说明了我们的落后,丝毫不值得夸耀,我们千万不能掉入所谓的“内需优势陷阱”。目前,沿海地区在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我们如不做有心人,将会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掉队很远。我们必须既要着力扩大内需,又要加快扩大外需,大力补齐自己的短腿,实现两条腿走路。

着力扩大内需。湖北应积极实施内需拉动战略,树立“两型”社会的新型战略思维,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面向全国主动作为,探索一条立足于扩大内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的新型发展道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消费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个永远的、战略性的举措。我省基本形成投资和消费“两架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发展的局面。但与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要求相比,我省消费需求发挥不够充分,拥有6000多万人口,相当于一个法国,而居民消费总额仅相当于法国的1/20,需求潜力巨大,我省将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我省“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长远,扎实推进,从体制上和政策上去调整消费结构,启动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篇11:扩大内需与调整消费政策

我国目前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约束。因此,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经过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果磨损,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应该是我国政府当前消费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

一、消费需求对经济长期发展影响的国际比较

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的判断,可以从历史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两方面来认识。

纵向比较,从我国1981年至1997年16年三大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看,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支出法GDP比重)

基本上以平均每年0.6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下降,由1981年的67.5%降至1997年的58.8%,居民消费率由53.1%降至

横向比较,最终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也在65%以上。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60%左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略有下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H·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1997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1000美元,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却仅为47.5%,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率如此之低极不正常,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从国际经验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出三个推论:

1、不能绝对地看待储蓄率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不存在储蓄率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绝对关系。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刃剑”,高储蓄率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埋下消费不足的消极隐患。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国际环境中,高储蓄对经济发展的正负面作用影响大小不同。

2、高储蓄转化为高投资是有条件的。投资需求从社会再生产看并非是最终需求,它不是为出口服务就是为消费服务。在出口主导增长型国家,只有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形成良性循环,高储蓄才能转化为高投资。在内需主导增长型国家中,只有投资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形成良性循环,高储蓄率才能转化为高投资率,高投资率才会有高效率。如果居民消费不足或出口需求不足,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将发生困难,高储蓄将造成资金的闲置。

3、从长期看,经济大国发展只有走内需主导型增长道路,才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出口主导增长型发

展起来的经济大国必须及时转换到内需主导增长型模式,转换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振兴消费需求。

二、谨防中国落入消费内需不足的“日本式陷井

将中国目前的居民消费率、投资率、出口依存度等指标与日本由高速增长期(1965-1970年GNP实际增长10.3%)向平稳增长期(1970-1975年GNP实际增长5.6%)转换点1970年时有关数据作一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存在落入消费内需不足的“日本式陷井”的危险。

1、出口依存度和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日本1970年的出口依存度为9.48%,我国1997年的出口依存度达到20.3%.有人认为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因加工贸易比重大而高估,若将1997年GDP和出口总额同时扣除加工贸易额,出口依存度仍然高达9.8%,同样高于日本1970年的出口依存度(注意日本数据中未扣除加工贸易成份)。为了避免加工贸

易的不可比性,我们再比较两国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日本1970年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为0.22%,而我国1997年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为4.5%,这已经达到日本历史上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登峰造极时期的水平。事实上,我国自1994年以来,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在不断提高,已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日本式道路。

2、储蓄率和投资率。日本1970年的国内储蓄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为40.3%和35.5%,而我国1997年的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为41.2%和38.2%.90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超过35%,国内储蓄率高居世界首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内需不足并非在于投资内需不足。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也并非在于国内储蓄不足。1994年开始我国改变了投资率高于国内储蓄率的局面,国内资金出现剩余,银行存差不断扩大。

3、居民消费率。日本1970年的居

民消费率为52.3%,从历史数据比较看,这是70年代以来日本居民消费率的最低纪录。我国1997年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消费内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已经比日本近30年来历史最低点还要低近5个百分点,我国消费内需不足问题的严重性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过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GDP仍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来说,目前58.8%的最终消费率水平和47.5%的居民消费率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内需条件。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不可能再有日、韩、东南亚国家当初的国际贸易条件,也不可能有支撑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庞大海外市场。中国决不可能走“低消费率、高外向度”的外需主导型发展之路,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只能是以内需为主。因此,消费率偏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只有实行鼓励消费政策才能达

到适度消费目标

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适度消费政策,即在宏观调控中努力保持消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快速增长,消费增长率不超过经济增长率,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不超过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从长期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仍然必须坚持适度消费政策。但是,“九五”后两年和“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一时期促使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通过数量模型测算,如果影响消费的各项政策不作重大调整,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自发走势仍将继续下行。根据近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目前已经达到严重低水平的客观现实,如果我们继续实行目前的适度消费政策,政策作用经过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磨损,其实际效果将可能是消费不足。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继续下降,这将影响整个扩

大内需政策的效果,影响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后劲。

因此,我们认为,要扩大内需,将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就必须实行鼓励消费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使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使政策作用虽经过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磨损,但最终将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我们这里所说的“适度消费”目标是建立在对“适度消费”动态、辩证认识基础上的,“适度消费”的本质应当是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使消费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到“九五”后两年和“十五”时期,适度消费的目标是促使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回升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水平。第一步目标是使最终消费率由目前的59%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62%的较低水平,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的50%的

较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应当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

四、当前可供选择的鼓励消费政策措施

1、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2、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现金购买能力。

4、取消抑制消费的过时政策,拓展新的消费领域。

5、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

上一篇:油漆购货合同下一篇:青垭小学2008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