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谈生命》教案设计与反思

2024-05-20

冰心《谈生命》教案设计与反思(共7篇)

篇1:冰心《谈生命》教案设计与反思

冰心谈生命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2. 反复朗读,提高诵读水平,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 欣赏散文,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学习重点:

1.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散文的特点。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自学

一、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解释词义:一泻千里 啼血 清冷 清吟

二、分A、B组完成

A组以《生命像一江春水流动着》为题,B组以《生命像一棵小树生长着》为题,将课文改编成朗诵材料,进行诵读练习。

三、诵读表演

四、诵读评议

1. 评议朗诵效果。(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情感、节奏等)

2. 评议改编的材料(有无肢解层次内容,有无突出重点等)

五、梳理结构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本文只有一段。现在我们就文章的内容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层次大意。(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后拓展学习

1. 网络学习:阅读生命之光一类纪念冰心老人的文章。

2.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第二课时

课内学习

一、格言导入 课文

1. 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格言、警句。

2. 老师出示一条格言,组织讨论。

以特写的角度看生命,它是一个悲剧,以长镜头的角度看生命,则是一场喜剧。

──查尔斯·加普林〈Charles Chaplin〉)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生命的含义,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一点。但是,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要想真正明白它的真谛,不妨借助前辈们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

二、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1.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2. 组织讨论,理解生命的含义。

A.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而现实中确实有缺少进取精神的人,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历经奋斗者的心境,用你的语言表达你的理解。

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作者为什么说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

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D.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

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生命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诵读课文,体会议论散文的特点,了解作者的人生观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请大家细细品读,说说本文是如何让生命这个理性的.事物形象起来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通过两个比喻,让生命充满盎然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历程里的欢乐(一江春水经过细细平沙,看见夹岸桃花;一小树种籽破壳出来;小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歌唱,小树荫庇花草;小树结出累累果实等。)和痛苦(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冬天的朔风,使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等。)最后,用富有哲理的语句(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这些话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表达了积极的人生观。这完全是作者自身生活态度的写照。

有人说,冰心的生命,像诗一样优美、清新,像玫瑰一样芬芳、艳丽。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始到终点,以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对此,不知同学们有什么感触?(结合课外阅读谈谈感想)

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敢于揭露黑暗和腐朽,无私无畏。

冰心平易慈爱,在她眼里,没有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之分。

巴金说:冰心大姊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梁启超1924年赠送冰心一副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正映照着冰心的人格、境界。这就是冰清玉洁的一颗心。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人生色彩

五、课后拓展学习

1. 仿句练习

A.用不是也不是而是句式写话。

B.写一组排比句。

2. 以生命,苦耶?乐耶?为题,写一段话。

篇2:冰心《谈生命》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

1把握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本文中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1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的哲理意蕴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 学生预习课文,扫除阅读障碍。课外搜集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知识、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许多大师都曾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为捕捉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板书课题:谈生命——冰心。

二、检查预习

1、简介作家作品

2、朗读课文 积累字词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惊骇()枭鸟()羞怯()绯红()怡()悦 荫庇()芳馨()休憩()②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án岩()云yì()休qì()骄shē()穿枝fú叶()

三、整体感知 1.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第二层:(“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你认为下面这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小组交流。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教师适时适当参与学生的交流,并给予指导。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和甄别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四、研读探究,感受形象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提示:“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决定了全文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发展开,请联系思路,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提示:“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3)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4)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

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5)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

(6)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中包含着什么哲理? 对“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拓展延伸

1、作者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2、“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请你试着用生动的语言,仿写这个句子。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课外阅读冰心散文,赵丽宏的《生 命》 史铁生《我与地坛》

七、板书呈现

谈 生命像一江春水——充满激情 快乐平静 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命 冰

篇3:《认识物体》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 初步感知其特征, 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 使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立体图形卡片、有关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你们瞧, 谁来了, (出示课件:喜洋洋) 初次见面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赶快打开看看吧!你们能把相同的物体放到一起吗? (出示要求:把这些物体分成两类, 再分成四类)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 可以按颜色分, 可以按形状分………今天, 我们再来分一分, 好吗?你可以自己分, 也可以同桌, 还可以小组分。

1) 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

2) 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 你们的分法和他一样吗?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 揭示课题: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四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物体。

二、操作交流, 探究新知

1. 感知长方体。

(1) 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请孩子们在学具盒中拿出和老师手中一样的长方体, 请孩子们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赶快行动吧!

(2)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长方体上面发现了什么?再摸一摸自己的物体, 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 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2. 触摸———对几何体的感知。1) 感知长方体。

(1) 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 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 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 汇报: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 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

A.引导学生数长方体的面。B.长方体的面的特征。

2) 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1)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 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样的物体, 就拿出来看一看, 摸一摸, 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2) 汇报:指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特征, 其余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进行观察后进行补充:

正方体:方方的,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圆柱体:上下一样粗, 圆的。球体:光光的。

3. 比较。

(1)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2) 学生分别拿出几何体在桌面上轻轻的滚动。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圆柱体和球体能滚动, 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5. 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

指生答:它们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6. 到底掌握怎么样?

老师要考考你们, 小黑板出示第60页的课堂活动的第一题指一名学生上黑板完成, 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3) 通过讲故事搭围墙, 来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稳定性。以及圆柱和球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

1. 奇妙的口袋。

今天, 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 里面有许多神奇的东西, 你们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如果你能用手摸出它们是什么?那么这个物品就奖励给谁。

2. 搭积木讲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用所学物体搭成自己喜欢的玩具。比一比, 谁最有创意。学生展示。

四、全课小结

今天, 我们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搭成了各种玩具。大家真了不起, 这节课, 大家掌握很好。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喜洋洋吗? (出示课件喜洋洋图片) 喜洋洋对大家说: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做个有心人, 用你们的勤劳、智慧, 铸就知识的殿堂。用你们勤劳的双手搭建成房屋、大厦, 创造出我们美好的明天。

五、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导入一开始我想采用直观导入, 直接出示物体图形, 后来我一想, 设计一个好的开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头开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一节课的成败。我选用喜洋洋来做为班级小客人来贯穿此课堂, 对学生来说那更具有吸引力。

在讲解长方体的特征时, 我采用了模仿法, 我先出示一个长方体, 先摸, 再感觉, 然后再说。在讲第二物体时正方体时, 让学生采用像老师一样试着摸一摸, 再感觉, 再说物体特征。在教具上我采用众多的教具和学具, 能使每组小朋友们直接感受到实物。更直观地去发现问题, 去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我设计一个游戏奇妙的口袋, 让学生看不到东西而摸到后, 说出他的感觉。愉快的游戏, 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 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将其由无意到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若能把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环节当中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三只小猪盖房子》, 故事内容:“三只小猪在山上建了一座漂亮的新房子, 他们要请他们的好朋友们小熊来做客, 大清早, 小熊就出发了, 哇!好漂亮的房子呀!可是空旷的山坡上一座孤零零的房子, 要是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呢?小熊想要是在房子的四周修建一面高高的围墙, 这样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师引导小朋友们愿意伸出友谊之手, 帮助小猪搭围墙吗?一句话, 透露出小朋友们的热情与友爱。体现了新课标中在课堂中, 素质提高, 更具有养成性教育。

篇4:冰心 谈生命

《谈生命》为冰心的作品,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

原文欣赏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最高处发源 ,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chán)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的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经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吹草动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写作背景

篇5:冰心《谈生命》说课稿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冰心的《谈生命》。下面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评价、说教学程序五个部分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在1947年写的散文《谈生命》安排在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位居单元之首,是教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课文以“春水”“小树”为喻,生动地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结合单元教学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二、说教法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读,感悟本文语言优美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的。

我将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队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将全班分成六个小队,进行小队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评价

1、师生共同点评:每一个竞赛环节之后,都要先同学点评,后教师小结。

2、小队竞赛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队合作学习,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队竞赛积分榜”进行评价。学生在每个竞赛环节,都可以在回答问题后为该小队加上分数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队积分情况,总分第一名小队队长发表获奖感言,总分最后一名的小队全体队员写简短的书面说明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学文环节和习文环节。学文环节也就是课前预习,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预习的效率,我采用分队分级的方法布置学生自学,上课时同级别的队员进行竞赛。

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写得怎么样、怎样学写”等六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3分钟)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世纪老人冰心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设计意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

(二)文章写了什么——概括内容(10分钟)

1、分队朗读(一读课文)

2、首先,我以读课文第一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切入,请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并在朗读中寻找:文中说生命像什么?通过这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迅速理清作者的思路。

竞赛:每队A级同学到黑板上写层次关键词。每队B级同学点评,教师总结,并针对书写、内容及点评者的表达分别给A、B两级队员打分,计入小队竞赛积分表。

参考关键词:像、水、树、总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怎样写的——分析结构(5分钟)

1、教师范读(二读课文)

2、教师结合学生演板分析。

第一层(头两句话):提示话题。

第二层(“生命像向东流……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层(“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最后部分):总结全文、阐发这里。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

(四)为什么这么写——归纳中心(5分钟)

1、竞赛朗读课文(三读课文)

2、竞赛:每队C级队员在黑板上归纳中心思想,D级队员点评。教师讲解并给C级和D级队员打分。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思想上把握文章,领会文章主旨。

(五)文章写得怎么样——总结特色(10分钟)

1、学生齐声朗读(四读课文)

2、竞赛:每队E级队员演板,找关键句、表达方式或修辞用法,说说其作用,F级点评,教师讲解并评分。

例句: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怎样学写——学列提纲(7分钟)

1、你觉得应该怎样感谢生命,对待生命?

2、G级演板,H级点评,教师讲解并评分。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常常要遇到的一些挫折和磨难,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自己变得坚强的,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能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学会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七、总结(5分钟)

1、总分第一名队长发表获奖感言。

2、总分最后一名全体队员写书面说明,分析情况、总结得失。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程序的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考虑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考虑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问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注重文本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说课完毕,谢谢!

冰心《谈生命》说课稿(2)

一、引言: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散文《谈生命》,本文位居单元之首,是教读课文中的重要篇目,也是一则极好的朗读材料。《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的一篇运用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她将生命比作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我把本文设计为两个课时,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讲解第一课时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描写了春水的生命历程,揭示了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但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还不太深刻,通过学习本部分,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散文的有关知识,还可以通过联想、想象,感受鲜活的生命形象,进行哲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根据新课程的三个维度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揣摩文意,领悟文中精美深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分析概括文字的能力。

3、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感受并吸取积极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把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作为本堂课的重点。由于文中“一江春水”的比喻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哲理深邃的语句也很丰富。所以,我把品味精美的语言作为教学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遵循“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原则及九年级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

1、品读感悟法:于永正先生曾说过“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作为一片文质兼美的散文,同学们一定喜欢,但其中不少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用心朗读才能体会。我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及欣赏文中明朗鲜活的文字。

2、阅读评点发:对文中精彩的语句,组织学生鉴赏评述,并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示范教学法:教学中诵读课文,评价语言,表达感悟等环节,适当给以示范。

学法: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我采用自主赏析,自主感悟和合作讨论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有人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精美;有人说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还有人说,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的撒在人生的旅途上……那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来描述生命,你们觉得生命像什么呢?各抒己见,老师做适当点评后引出: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冰心老人呢是怎样看待生命的。(既导入新课,营造气氛又了解学生对生命的感知水平)

2、整体感知:

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并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这部分作者主要写了什么?(配命运交响曲的背景音乐),后稍微点出(“巉岩”:高而险的山岩)的写法和意思。然后提问: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作者把生命比作成什么?(回到文本,训练学生分析概括文字的能力)。

3、精读课文:

提出:一江春水在流动的过程中遭遇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应对这些遭遇的?同学们自由朗读后自己从文中找出(提示关键词“有的”并总结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这时配以图片和相应的声音,做朗读指导,示范其中的应注意的轻重、缓急、高低并让同学们尝试着读。之后引导同学总结水的特点。自然地引出《飞得更高》的歌曲。由于《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因此,我让学生那个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欢的理由。(这一部分我主要找托,总结动词的很具表现力的作用顺势引导同学复习《背影》中精当的动词,总结这部分的语言美、意境美的特点)。然后提出:文中有一个重要的词表现了春水在流动过程中的心态,同学们迅速的找出来(享受),顺势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遇到一些挫折和磨难,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自己变得坚强的?(拓展内涵,引发同学对生命的思考)

4、制造悬念,巧妙结束:

这一江遭遇了复杂,曲折和多变却依旧享受生命的春水,在投入大海的怀抱时,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那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欣赏吧!

冰心《谈生命》说课稿(3)

《谈生命》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美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生命永远是自然的奇迹,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生生不息探索的目标。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深深地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和深刻的思考。学习这些散文,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生命内涵的深层次感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赏析能力的美文。

《谈生命》是冰心老人年轻时的作品。五十多年后才被重新发现。冰心老人已经仙逝,但是她用年轻而敏感多悟的心灵为我们写下的这篇表达她对生命深刻感悟的美文,以其内涵的深刻,文笔的细腻优美而受到我们的深深喜爱。学习这篇文章,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两个:

1、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增加对生命内涵的理解。

2、欣赏本文优美生动、含义深刻的语言,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是其中渗透着冰心年轻时代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内涵十分丰富。虽然借用了比喻这一巧妙的文学形式,但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在整体感知文本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抓住最有特征性的关键语句进行细致的欣赏,才能更深切的体会作者融注在语言中的思想感情。所以目标2是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在认真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知文字的优美生动内涵深刻的特点。生本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无法用个人的思考替代学生的思考,尤其对于生命这样抽象的概念,更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调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深入文字的内部,细细的加以品读、体会。我准备采用美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并积极采用有效地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做到互通有无,相互启发。

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布置预习

1、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多读几遍,将课文读熟。

2、整体感知课文,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两个比喻来叙说生命的含义,表达人生感悟。你能从这两个比喻中看出生命要经历哪些必须的阶段吗?通过作者的描写,你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划出你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细细品味一下,说说好在哪里。

二、交流展示

我打算采用两个学习的板块来进行学生对预习效果的展示交流。

板块一:我会品。

小组对预习任务展开交流,小组内能够完成的不再交流。如字词。重点找到文中写的好的字词句来说一说,好在哪里。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阐述一种意见。

学习板块二:我会读

用美读的方法读课文,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点拨:总体要读出深情庄严、自豪的感情,生动的描写句要读的深情,议论句要读的深刻。

三、点拨升华。

询问学生对于哪些句子还不是很理解。

预设:

1、不是……不流动的便……

2、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

以上两句是本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四、总结。请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生命。

五、作业:设计一份手抄报。

篇6:冰心《谈生命》说课稿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冰心的《谈生命》。下面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评价、说教学程序五个部分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在1947年写的散文《谈生命》安排在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位居单元之首,是教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课文以“春水”“小树”为喻,生动地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结合单元教学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二、说教法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读,感悟本文语言优美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的。

我将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队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将全班分成六个小队,进行小队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评价

1、师生共同点评:每一个竞赛环节之后,都要先同学点评,后教师小结。

2、小队竞赛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队合作学习,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队竞赛积分榜”进行评价。学生在每个竞赛环节,都可以在回答问题后为该小队加上分数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队积分情况,总分第一名小队队长发表获奖感言,总分最后一名的小队全体队员写简短的书面说明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学文环节和习文环节。学文环节也就是课前预习,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预习的效率,我采用分队分级的方法布置学生自学,上课时同级别的队员进行竞赛。

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写得怎么样、怎样学写”等六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3分钟)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世纪老人冰心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设计意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

(二)文章写了什么——概括内容(10分钟)

1、分队朗读(一读课文)

2、首先,我以读课文第一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切入,请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并在朗读中寻找:文中说生命像什么?通过这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迅速理清作者的思路。

竞赛:每队A级同学到黑板上写层次关键词。每队B级同学点评,教师总结,并针对书写、内容及点评者的表达分别给A、B两级队员打分,计入小队竞赛积分表。

参考关键词:像、水、树、总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怎样写的——分析结构(5分钟)

1、教师范读(二读课文)

2、教师结合学生演板分析。

第一层(头两句话):提示话题。

第二层(“生命像向东流……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层(“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最后部分):总结全文、阐发这里。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

(四)为什么这么写——归纳中心(5分钟)

1、竞赛朗读课文(三读课文)

2、竞赛:每队C级队员在黑板上归纳中心思想,D级队员点评。教师讲解并给C级和D级队员打分。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思想上把握文章,领会文章主旨。

(五)文章写得怎么样——总结特色(10分钟)

1、学生齐声朗读(四读课文)

2、竞赛:每队E级队员演板,找关键句、表达方式或修辞用法,说说其作用,F级点评,教师讲解并评分。

例句: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怎样学写——学列提纲(7分钟)

1、你觉得应该怎样感谢生命,对待生命?

2、G级演板,H级点评,教师讲解并评分。

以上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常常要遇到的一些挫折和磨难,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自己变得坚强的,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能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学会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七、总结(5分钟)

1、总分第一名队长发表获奖感言。

2、总分最后一名全体队员写书面说明,分析情况、总结得失。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程序的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考虑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考虑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问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注重文本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篇7:谈教师反思日志的设计与应用

一、反思日志的设计

教师的反思日志“记录自己的教学行为, 对教学得失与现状回顾, 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是完善教学艺术、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2]。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约翰逊基金会联合展开的研究项目中, 研究人员系统地整理、分析和总结了过去半个世纪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几乎覆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 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的作业与教师的反馈;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被动接受;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娱乐消遣”[3]。根据这样的思路和我校多年的实践经验, 围绕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在教师“反思日志”中设计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

1. 鼓励师生间的接触

师生在课内外的接触、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学习的投入, 通过接触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并不断进步。在反思日志中设计了“个别辅导与交流栏目”, 记录教师当日与个别学生交流的时间与场所。

2. 给学生及时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发言等的及时反馈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 学生需要教师及时的反馈以确认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 并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反馈不应该仅限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什么, 还应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为此在设计中我们主要让教师记录批阅作业的情况, 包括作业批阅反馈的及时性与评价情况等。

3. 强调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投入

大量的事实证明, 教师在教学中的时间投入如同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一样,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如何做好必要的教学准备, 如何保证在校备课、批阅作业、查找资料、与学生交流等时间, 是教师时间投入的重要依据。为此, 在设计中记录了学生作业时间量, 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和备课的准备量等内容。

4. 寄予学生高度期望

对学生的期望通常与学生的表现成正相关, 给学生设定较高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学生的收获也因此会更大, 较高的期望对基础好的或差的、用功的或不太用功的学生都很重要, 通过对学生较高的期望还可以使教师工作更努力, 因而促进教学效果。为此, 我们要求教师记录“今天给了我的学生———鼓励和期望、批评和指责、两者兼之、没有什么”的情况。

5. 鼓励对课堂教学作出反思评判

教学实施行为是在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的, 在新课程理念下, 根据有效教育原则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 “课堂上真正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吗”, “是否通过你的引导让学生获得知识”[4], “给予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 “寄予学生的高度期望”等原则的运用, 课堂中无时不在地需要教师的智慧给予贯彻。为此, 我们要求教师按照“有效教育原则”的基本思路, 在反思日志表中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作出自主评估并给予记录。

6. 关注教师的工作感受

有效的教育与教师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极愉快的心情能激活神经细胞的兴奋, 使教师处于认知活动的最佳状态, 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教学活动,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5]。让教师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 并能根据自我状态的即时反馈, 调整自己的心态, 使自己能“长期处于一种快乐的状态, 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而且能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此, 记录表中提供了“今天我教学的整体感受”栏目。

二、真实填写“反思日志”信息的重要前提

我们知道, 当前中学教师的工作不仅繁忙, 而且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许多学校管理与评估行为往往是排斥或封闭自己。所以, 要使这项统计有效, 需要在观念层面和技术层面做好保障, 也就是要做好如下三项工作。

1. 让教师理解有效教育原则的贯彻有利于自己教学绩效的提高

首先要了解教师对有效教育原则的无意识贯彻的现状, 通过设计有效教育原则贯彻的自主评估表或调查分析表, 通过统计将教师在贯彻有效教育原则的情况做出分类评判, 并与教师的教学成效作出相关性分析, 从本校的现实中帮助教师做好实证分析;其次通过有关原理的学习, 让教师知道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如何去贯彻有效教育原则。例如“鼓励师生的接触”, 教师参与班级活动, 开设小班型的讨论课, 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 鼓励教师担任学生组织的顾问及参加学生俱乐部的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保持联系, 如指定办公时间以接待采访学生, 欢迎学生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进行联系, 争取在每个学期开学后的一周内记住其任课班级的学生名字, 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经历, 谈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咨询等。

2. 让反思日志的操作更加人性化

首先在设计中要利用计算机的客户端功能, 给予及时的友情提示, 使教师的填写逐步形成习惯;其次要让教师填写过程的操作更加简便, 也就是进入填写页面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填写的形式全部采用选择的方式, 通常填写与选择的时间在2分钟以内;第三, 提示与填写的界面要友好, 可以采用卡通动画等方式实现, 特别是反馈界面的自动化程度与友情提醒的趣味性设计, 使教师感受到似乎在游戏中完成相应的反思日志填写。

3. 承诺教师“反思日志”信息不作教师工作评价, 只是提供一种自我反思积累的工具或改进教学的途径之一

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教师在平常工作的行为表现, 一定要消除教师的这种心理恐惧。记录与查看采用本机登录或它机密码登录方式, 其登录码可以自行设置, 以保证信息的私密性。在学校层面的管理统计中, 运用群体性统计方式, 使管理者只能知道全体教师的统计情况, 也要统计分析出学生的状态情况, 以便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如, 对于上课的总体感受, 可以统计某班级一段时间内所有教师的感受, 可以判断出这个班的总体上课与作业情况, 供任课教师参考, 这样也有利于教师信息的真实性。

三、反思日志表信息的统计

设计基本有效教育原则的教师反思日志表, 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统计, 给予教师在贯彻有效教育原则中的一个即时信息, 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 从而使教师围绕有效教育原则形成教学的行为习惯, 因此, 有意义的统计显得尤其重要。

1. 个人角度来看

本反思日志表中主要有:到离校时间的累计百分比柱状图;个人上课情况统计累计柱状图;每次作业量时间的折线图 (图1) ;作业批阅情况的累计情况表 (图2) ;个别辅导情况统计图;给予学生的鼓励与期望图;每天工作感受百分图 (图3) 。通过这些每天累计所得到的图表可以使教师较好地了解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情况, 以便不断地向着有效教育原则所反映的教学行为逼近, 从而在提高教学有效的情况下, 形成自己的有效教育习惯。

2.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

反思日志表可以反映:所有教师任意天内“到离校时间段”的百分比, 可以反映全校教师在校时间的大概情况;某个班级 (或年级或某学科) 在任意时间内所有教师上课的感受, 可以基本反映某个班级 (或年级或某学科) 学生学习的状态;全校教师 (或某学科教师) 在任意时间内的个别辅导平均量;全校教师总体的工作感受情况。通过这些定量的即时分析图表, 可以在管理上及时应对与调整。如:若某个班级在某段大部分任课教师感到上课不满意, 就要及时提醒同学和教师, 注意班级的状态或通过不同的班级活动调整学习状态;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期望值下滑, 就要注意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及时告知与调整;若全校教师的总体感受“不快乐”和“没有感觉”的比例上升, 就要从教学工作量、学校环境、干部状态等方面分析, 以及时调整, 让教师处于较快乐的情景下工作等。

反思日志表中的内容看起来都是习以为常的东西,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但正是这些常见的有效教育原则被习以为常的习惯所忽视, 这些原则可以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教育理论所解释, 实施建议也来自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可以说, 教育没有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 要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教育工作者要科学地、辛勤地耕耘, 受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 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去;教育者的积极投入和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原则的核心所在, 学校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投入程度。

参考文献

[1][3]刘玉祥, 于长学.美国大学教育的七项原则教学评估[J].世界教育信息, 2006, (11) .

[2]王雁苓.教学反思日志的撰写[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 (11) .

[4]李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三峡教育网.2008年6月.

上一篇:写给同学的一年级新学期寄语下一篇:党支部学期工作总结(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