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教案设计

2024-05-14

《冰心诗》教案设计(通用12篇)

篇1:《冰心诗》教案设计

《冰心诗三首》教案设计

1、通过反复诵读,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小诗的形象和哲理。

3、诗句的相对对称和排比。

4、作迁移训练。

1、准备好录音机、投影仪。

2、把下列材料制成投影片:(1)作者简介(2)有关《繁星》《春水》资料。

3、预习设计。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文并了解诗的大意,力争会背。

(2)你对哪首诗的印象最深刻,准备谈谈体会。

(3)阅读一、二两首诗,设想自己正凝视那些芽儿、花儿、果儿,那么它们会对你讲些什么,试依照本文诗的格式自己写诗。

由上一课《繁星》导入 本文一、二首诗的出处(也是《繁星》),并从文体上比较两者的不同(巴金的.《繁星》是散文,而冰心的《春水》是诗集),并简介作者冰心及诗集《繁星》和《春水》。

学生自由朗诵这三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三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最佳朗诵者。

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

1、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并准备谈理由)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2、依据1、2、3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有没有回答到以下重点内容,回答不到的应补充或用体温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到的感悟点,较为新颖,只要言之成理,即予肯定)

第一首 成功的花

(1)、哲理:成功来之不易。

(2)、体会明艳一词的运用。

(3)、第二句!的作用;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

(4)、成功与血泪的关系。

第二首 嫩绿的芽儿

(1)、歌咏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2)、芽儿花儿果儿这三个事物比喻什么,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

(3)、为何用嫩绿淡白深红来修饰芽儿花儿果儿。

第三首 青年人

(1)、是谁描写,描写什么,为什么要珍重地描写?

(2)、体会诗中!的作用.

(3)、课后练习二

3、诗句的对称和排比

引导学生了解三首小大体整齐的形式特点,以《嫩绿的芽儿》为例,三节诗构成排比,字数相等,诗行对称。

四、课堂练习(能力迁移)

这三首诗是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把哲理寓于形象之中而写成的,那么,如果当你正凝视着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它们会对你讲些什么呢?仿照第二首诗试着自己写诗。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四:朗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课后练习三

篇2:《冰心诗》教案设计

课题作者:冰心诗四首

学习目标:1、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深刻的感情。

2、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炼的语言。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方法:朗诵、交流讨论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阅读序幕

冰心是深受我们青少年喜爱的作家,除了小说、散文创作方面的贡献外,早期诗歌创作,同样成绩斐然,影响深远。特别是“冰心体”格言哲理小诗,至今还在诗坛流传不衰。诵读她的诗歌,我们会感悟许多人生的哲理。

二、阅读主场

(一)分组诵读诗歌,并相互进行评议

(评议时要求紧扣:读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恰当,感情是否再现)

(二)合作学习

1、各小组自选其中一首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抓住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表现手法或语言风格,简要写一段表达阅读感受的文字,在班上交流。

学习中适时提示:

《母亲》:表现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和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热忱肯定。/类比,鸟儿遇风雨归巢与女儿与困难挫折得到母亲的帮助极为相似。两个“躲”强调了女性生命的价值,两个“风雨”强调了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纸船--寄母亲》:表现了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母亲和处在灾难深重的祖国的思念。/双关,“母亲”,既指生身之母,又喻指祖国;海上风浪,既指航行的大洋的风浪,又喻指母亲生活和祖国所面临的艰难。“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写作时间的显示也有深意。“不灰心”“含着泪”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它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都是如此。/用花的“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成功的`花是泪和血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的结晶。

《嫩绿的芽儿》:歌咏的是美好的青春和积极的人生。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诗前后三节构成递进:抽芽--开花--结果。芽儿需要生长,正如青年学要学习、提高,使自己成才;花儿不能孤芳自赏,要装点大地,如青年人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了果,又如青年人要敢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2、将学习小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老师提供的音乐,试着作配乐朗诵,另一部分通过绘画方式表达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任务完成后在班上交流。

(三)齐声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一、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

鸟巢妄弃 惊讶无端至爱惊羡

明艳泪泉 嫩绿浸透

(四)课堂背诵三首诗。

(五)家庭合作练习。

向家长朗诵这四首诗,由家长指定其中两首默写。以“做一朵成功的花”为题,写一段文字。

篇3:《冰心诗》教案设计

(一)虔诚的爱

冰心的《纸船》写于1923年赴美国的旅途中,抒写的是思念母亲的深情。“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种爱是如此的虔诚,又是如此的强烈与执着。“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肯妄弃了一张纸”只是为了叠能漂流到母亲那里的小船,“留着”“留着”,“一只”“一只”,看似简单的重复,看似平淡的叙述,表述的却是心的虔诚。

从船上抛出的纸船,“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 沾在船头上”,但是“我”并不懊恼,“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由此可见诗人爱的强烈与执着。

爱、虔诚、强烈、执着,这些词语连接起来就显示出一条特殊的信息: 这种感情具有宗教徒般的色彩。尽管冰心读的是教会学校,基督教对她有极大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能削弱泰戈尔诗中的宗教情感对她的影响。泰戈尔诗中的宗教情感主要是对泛爱哲学的肯定和对神的依赖与崇敬。泰戈尔一生都在宣传爱的福音,爱神、爱人、爱自然, 爱的思想成为他诗歌中泛神论的宗教情结的精神支柱。对“神”的虔敬,是泰戈尔诗歌的另一主旋律, 他的许多诗作都同时具有儿童的纯真和圣徒的高洁, 这些都深深影响着冰心的诗歌创作。

(二)神秘的纸船

泰戈尔在《纸船》中写道:“一天天地,我把纸船一个个的放在奔流的溪水里。 /我用又大又黑的字母, 在纸船上写下我的姓名和我居住的乡村。 /我希望陌生的土地上有人会发现这些纸船,知道我是谁。”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既不符合情理也不可能实现,完全是脱离现实的奇思怪想,带着鲜明的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然而它却契合了冰心的思维,被冰心全盘接受。于是,那只神秘的纸船,便悄然驶入了冰心的诗里。冰心除了借鉴泰戈尔诗的抛纸船寄心愿之外, 还特别设计了祈纸船入母梦的构思。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漂流到母亲的身边。

(三)神性的思维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冰心的诗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意象———“白船”,它既不符合儿童的心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吻合。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说, 儿童喜欢用彩色纸张来叠纸船, 即便使用了白纸, 也会用彩色笔进行涂抹或信手涂鸦,画些花花草草之类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白船是与花船或彩船相对的。花船或彩船用于喜庆的事情,白船仅限用于丧事或在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时放河灯用。母亲在梦中看见白船,当然要惊讶,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不祥之兆;对此,诗人早有预料,故而才写到“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既然“白船”这一意象如此怪异,那冰心为什么还要选取它入诗呢? 这主要是受泰戈尔同名诗作的影响。

泰戈尔在《纸船》中写道:“我从我的花园里采集了合欢花, 装在我的小船里,希望这些曙光之花会在夜里安全运达陆地。/ 我送我的纸船下水 , 仰望天空 , 我看到小小云朵正张着鼓鼓的白帆。 /我不知是天空里我的什么游伴把它们放下来同我的纸船竞赛! /夜来了, 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我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星光下向前漂浮,漂浮。 /睡眠的精灵乘着纸船航行,船里载的是装满了梦的篮子。”读诗时应注意“天空里我的什么游伴把它们放下来同我的纸船竞赛”和“睡眠的精灵乘着纸船航行”这两处,因为其中蕴涵着宗教的内容。在古印度神话中,天神帝奥斯有一对儿子叫双马童,又音译作“阿须云”,他们身着云锦,朝朝暮暮与彩霞为伍,每日乘金车或百桨之舟随太阳神苏利耶巡行天宇。“仰望天空,我看到小小云朵”与双马童“身着云锦”相对;“天空里我的什么游伴”与阿须云兄弟相对;“睡眠的精灵乘着纸船”与双马童乘坐“百桨之舟”“巡行天宇”相对。冰心从泰戈尔的诗作中借鉴了神性的思维,也尝试以与宗教事务相关的意象入诗。此外,“白船”这一意象明显受到泰戈尔同名诗作中“纸船”与“白帆”混合意象的影响。

(四)诗艺的借鉴

借鉴叙述人称。冰心借鉴了泰戈尔同名诗作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手法。在泰戈尔的诗作《纸船》中,每一行都会出现叙述者“我”。冰心的《纸船》开篇便以“我”的视角确立了全诗的叙述基调。

借鉴核心意象。两首诗都以纸船为核心意象,都从虔诚的纸船写起,泰戈尔诗中描写“一天天地,我把纸船一个个的放在奔流的溪水里”,是放纸船;冰心诗中描写“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是叠纸船。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稍有不同, 冰心的纸船承载的是诗人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 泰戈尔的纸船承载的是一个孤寂儿童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思和梦幻般的希望。

借鉴关于梦的构思。两首诗都写了梦,泰戈尔是直接写“我”的梦,“我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星光下向前漂浮,漂浮。 /睡眠的精灵乘着纸船航行, 船里载的是装满了梦的篮子”;冰心描写的则是母亲的梦,“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总之,两首《纸船》,一首侧重于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怀, 一首侧重于表达童年时的天真之趣,虽然表达的情感稍有区别,但相似点还是显而易见的, 从中可以看出泰戈尔对冰心的巨大影响。

篇4:冰心的宝塔诗

却性格内向,朴实憨厚,不善应酬、书呆子气十足的吴先生常常受到妻子的“捉弄和取笑”。

冰心女士曾回忆过他们夫妻年青时的一段趣闻:当时,吴文藻的书桌上经常放着一张冰心在美国照的相片。有一次,冰心明知故问,指着相片说:“你为什么总要把它放在桌子上?”吴文藻说:“每天都想看看呗。”冰心知道丈夫的脾气,趁他不在家时,将桌子上的相片换成了当时大明星阮玲玉的玉照,故意出他的洋相。果然,一心沉浸在学问之中的清华大学高才生吴文藻几天都没有发现。冰心只好提醒他说:“你看看你桌上的照片是谁的?”吴先生一看,嗔怪地说:“你怎么能同我开这样的玩笑?”说罢,赶紧把相片换了过来。

抗战初期一个周末的晚上,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和几个清华大学的同学一起来到位于云南吴贡的冰心家。闲谈之中,冰心当场创作了一首宝塔诗,这是女诗人一生创作的惟一一首谐趣诗。诗曰: 马香丁羽毛纱样样都差傻姑爷到家说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

梅校长看罢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冰心一一作了解释。原来,这首宝塔诗是吴文藻先生的笑话集锦,它的每一句诗都反映了吴文藻的一个笑话。“马”是说当时小孩子们把点心萨其马简称叫作“马”。一次,冰心让吴文藻上街去买萨其马,吴文藻到点心铺里说他要买“马”,结果闹了个大笑话。“香丁”是指冰心婚后不久,有一天和丈夫一起回娘家。下午,冰心和母亲一起在楼前的丁香树下观赏丁香花。而吴文藻却依然在家里用功,母亲让冰心把吴文藻喊出来休息一会儿。吴文藻人来到了丁香树下,心却还在学问里。他应酬似地指着树上的花问妻子:“这是什么花?”冰心回答:“是丁香花。”吴文藻听罢点头说:“噢,是香丁花。”惹得众人哈哈大笑。“羽毛纱”是说有一次,冰心让吴文藻为岳父买一件双丝葛的夹袍面子。吴文藻到了布店说要买一丈多羽毛纱。布店小二觉得奇怪,打电话给冰心家,才知道吴文藻又闹了个大笑话。“傻姑爷”因此得名。最后一句是冰心同梅校长开玩笑,意思是说,吴文藻这个书呆子是清华大学培养出来的。梅校长和几个清华同学听完这些故事后笑得前仰后合。最后梅校长以进为退,说冰心是出了名的交际花,并当场给冰心的宝塔诗后续了二句,使原诗变成了:

篇5:‘教案’冰心诗教案

教案:《冰心诗四首》教案-教案作者:一枚铁币《冰心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从《母亲》和《纸船》中体验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的不同。

二、从《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中探讨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三、学习冰心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等特点。

四、朗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成功的花》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一朵明艳的花儿摆在你面前时,你很羡慕它的明艳吗?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

老师对你们的回答先不作评价,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二、诗歌简要评析:

(一)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成功的花》;读准字音(惊羡xiàn)。

(二)简析。

1、这首诗主要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①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②第二句结尾,作者用了一个叹号,抒写了她对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的慨叹,表露对这种现象不敢苟同的鲜明态度。

③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

3、后三句,作者先用“然而”一传,追溯成功的历程。集体朗读后三句。

原来,“成功的花”是泪和血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奋斗是艰苦的,浸透着辛酸乃至痛苦的无数泪水;牺牲更是壮烈的,洒遍了生命的汩汩鲜血。

强调: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

4、讨论:

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小结:①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的吗?

②这个人生的哲理是用艺术形式来表现的。诗人用“花”的“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诗中没有空洞乏味的说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三)学生反复朗读《嫩绿的芽儿》。

1、提问: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

学生齐读:“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

这是诗人运用拟人的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借“芽儿”“花儿”“果儿”的口对青年说的。

2、作者抓住芽、花、果的色彩特征,用“嫩绿”“淡白”“深红”三个词形象地进行描绘。

“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含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3、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递进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思考:“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讨论)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4、学生自主探究: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小结: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四)齐读一、二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一、鼓励青年人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二、“描写”“着笔”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一、导言:

《青年人》这首选自《春水》。诗集取名“春水”意味着它的青春性特色,是写给青年人读的诗。

全诗鼓励青年人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二、诗歌简要评析:

(一)学生反复朗读诗歌。

(二)提问:“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是谁来“描写”?“描写”什么?为什么要“珍重的”描写?

原来,作为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人,诗人把自己以及所有青年人的生命史当做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当做不断被书写的历史

于是“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既然青年人的生命史是一部未完成的书稿,是一部连续描写的书稿,那么,时间便成了这本书稿的翻动人,它将你的书页一页页地翻过去,你的生命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度过,你要是不着笔抓紧书写,便会留下许多空白的页码,这等于虚度了年华,浪费了生命。叹号,充分表达了劝勉、告诫青年人应珍惜青春、惜时如金地创业而切莫虚度年华的郑重之情。

(三)分析“描写”“着笔”的比喻义。

描写: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中比喻在人生的青春岁月,好好地学习、锻炼、贡献。

着笔:用笔、下笔。比喻投身事业,参加战斗。

强调:前面的句子如果使用了某一个比喻,后面一句就要就着这个比喻往下说,这样语言才优美顺畅。

练习:试说一段话,前面打一个比方,后面再就这个比方往下说。

(四)齐声朗读《青年人》。

请学生们谈一谈:你将如何“珍重的”来“描写”你的生命史?

三、学生齐声诵读三首诗,来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诗人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在随意的挥写里蕴藏着朴素的哲理。

让学生课余时间去阅读泰戈尔的《园丁集》及冰心的《春水》与《繁星》诗集。

四、练习:

选择一首诗,根据它的意思创作一幅画,并把这首诗写在这幅画上,然后互相交流。

篇6:《冰心诗》教案

1.请你向同学介绍一下冰心。

2.大声地朗读诗。

二.新课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完成第一幅画面的描绘,交流后,师加以指导和评说,然后再引导学生做好第二幅画面的描绘。

先要引导学生理解“心中风雨”含义。

1.请发挥你的想象,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用文字描绘出下面两幅

画面。

(1)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要求:

注意环境的渲染,特别是“风雨”对小鸟的侵袭,造成小鸟“躲”

的情态要形象的给以描画出来,字数:100字左右。

(2)母亲呵/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要求:

注意结合自己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情景,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所见

所闻,发挥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抓住人物的神态、心理、语言

等展开描写。

2.交流学生所描绘的内容。

三.结合上面的两幅画面描写,朗诵短诗。

1.先自由地轻声朗诵。

2.集体朗诵。

四.小组讨论:

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有个这样体验

吗?

五.诵读训练

1.背诵《母亲》。

2.大声朗诵《纸船》。

六.作业

1.背默《母亲》

篇7:3、冰心诗教案

3、冰心诗四首

(一)基本情况介绍

1、关于作者

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以及翻译家。

2、关于课文

《冰心诗三首》前两首选自《繁星》,后一首选自《春水》。三首诗意蕴隽永,饱含着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等思想,风格独特。《成功的花》中,诗人用“明艳”来比喻事业的成功;将“现时”与“当初”对比,用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一个抽象的道理:奋斗者和牺牲者伟大的。在《嫩绿的芽儿》中,作者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要奋发努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与牺牲。在《青年人》中,作者把青年人的生命史比喻成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劝勉、告诫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写好生命中的每一页书稿。三首诗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用极其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构思精巧。语言清新淡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读这三首诗,有如:“在炎夏永长的中午,在绿荫如盖、芳草油油的.地上,卧听那山谷中琮和碎玉的清溪,安闲的和平的节奏”。

(二)思维过程分析。

1、《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

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篇8:冰心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品位这三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三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

投影放出作者简介 三.配乐诗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这三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三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最佳朗诵者。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四.品读三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成功的花

(1)、读完本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2)、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

(4)、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嫩绿的芽儿

(1)、“嫩绿”“淡白”“深红”三个词除形象地描绘出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芽、花、果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2)、“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能互换吗?

(3)、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有意义? 青年人

(1)、是谁“描写”,“描写”什么,为什么要“珍重”地描写?(2)、感叹句蕴喊着作者对青年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中“描写”和“着笔”的比喻义。(4)、你将如何“珍重的”来“描写”你的生命史?

五.学生齐读三首诗,用投影放出冰心诗歌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六.布置作业

1.

完成文后的探究练习。

2.

篇9:《冰心诗三首》教案

主备人:李平审核人: 2016.8.30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2.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3.背诵并会默写前两首诗歌。【教学重点】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抛下(pāo)倘若(tǎng)叠成(dié)惊xiàn(羡)cháo里(巢)să遍(洒)...2.填空。

冰心,原名 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 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诗集有《繁星》、《春水》。她的诗以书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3.熟读课文。

4.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一只蜗牛艰难地在墙壁上爬行,一会儿就从高墙上摔下来了,它翻过身又继续向上爬„„

(1)悲观者说:无论它怎样奋斗,终究还是将会落下.人生也是如此啊,拼命奋斗,到最后还是一场空.(2)乐观者说:多么坚强的生命啊,我们也要这样,活着,就要不怕困难,坚强勇敢。

二、学习研讨:

(一)设计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有关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有何独特的感受。

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鲁冰花》、《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学习研讨

1.交流自学情况(1)字词(2)作者简介(3)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2.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思考: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明确: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3.品读课文:

(1)学习《母亲》 Ⅰ、集体朗诵《母亲》,思考: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Ⅱ、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Ⅲ、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 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2)学习《纸船》

Ⅰ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Ⅱ朗读《纸船》,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明确: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Ⅲ小组合作探究,质疑问难。①“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

明确: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②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③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

明确: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④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明确: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3)比较:《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三、课堂练习:

1、下边诗句中的“着”该怎么读,请从下列注音中选出正确的。

时间正翻着①书页,请你着②笔!

A.zhāo B.zháo C.zhe D.zhuó 着①:__C__ 着②:_D___

2、找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A)

A、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B、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C、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D、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天上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课文默写:

默写《纸船》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 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

四、巩固延伸:

1、《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例,我从不肯乱花一分钱,总是留着留着,在母亲节来临之时,为母亲捎上一支康乃馨,„„(流星、月亮、千纸鹤等)

2、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

回忆《纸船——寄母亲》,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好几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的手法,把它们找出来,说说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用了两处反复修辞手法,“我从不肯放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表现了作者愿望的强烈与诚挚,为全文做出感情基调。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求它载着她的爱河悲哀归去”一句的感情,说说“求”字用得好不好。

明确:“求”字用的好,作者的感情在这句中全面迸发,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之情。3.怎么理解诗中所说的“泪”和“悲哀”?

明确: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2)课外阅读:

阅读泰戈尔的《母亲》,完成1~7题

母亲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1、诗中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有什么作用? 明确:正话反说,强调母亲的难忘

2、诗中写母亲的记忆,写了哪三个片断?

明确:⑴在晃动我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⑵母亲在庙里为我晨祷。⑶我远望时母亲对我的凝注。

3、你怎样理解“我觉得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明确:母爱是广博的,它充满着我的生活的各个角落。

4、《纸船》和泰戈尔《母亲》这两首诗,你最喜爱哪一首?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2.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3.背诵并会默写后两首诗歌。【学习研讨】

一、整体感知《成功的花》:

1.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2.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确: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3.问题解惑 :

(1)“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一句中“惊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明确: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3)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4)小结

明确: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4、齐背这首诗。

二、赏析《嫩绿的芽儿》 1.诵读这首诗。2.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明确:不能。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3.诗中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拟人和反复,比喻。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4.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 例:⒈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⒉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⒊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5.齐背这首诗。

三、课堂练习: 1.默写课文:

2.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四、巩固延伸。(1)课内阅读。

A、有感情地朗读《成功的花》一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惊羡”一词能否换成“羡慕”?为什么? 明确:“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②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比喻。“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B、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一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

②、一个青年,专注地看着芽儿、花儿、果儿,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有了许多感受。慢慢地,慢慢地,似乎不是自己想到了什么,而是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在对你诉说。阅读这两首诗,设想自己正在凝视那些芽儿、花儿、果儿,他们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2)课外阅读

还是您吗老师

韩笑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

您默默地不说话 噢正是您啊老师 您默默地不说话

此刻我看见 满树的桃李 都挂满了晶莹泪花

此刻

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热爱、崇敬、赞美以及对老师逝世的哀悼的感情。2.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 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3.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含蓄地表现了老师已经去世。4.“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在这里,它指的是老师的学生。5.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 明确:学生们想到老师把一生都献给了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她的逝世怎能不让学生悲痛万分呢?(流泪表达了学生们因老师的辞世而产生的深深的悲痛之情。

篇10:冰心诗三首的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冰心诗三首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老师揭示谜底前设埋伏:当我揭示谜底之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学生推测后,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3、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林肯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2、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

3、教师指导学生,教学生朗读技巧,重音、语气、语调。

以第一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为例,问: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重音落在哪个字上?

[参考答案]应以感慨的语气来读,重音落在“只”和“现时”上。

4、投影句子比较: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

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5、集体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你感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等。

三、课文内容讨论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小结]: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四、当堂背诵

五、作业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投影片、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全班齐背《成功的花》。

二、分析课文

检查朗读《嫩绿的芽儿》,教师简单评价,全班齐读。

大家能说出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教师边讲边将图片贴在黑板上)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对我们讲话,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话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腔调,小孩有自己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形象特征,我们看看这三个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参考答案]

1)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2)淡白显出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3)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奉献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使人生更加辉煌。

三、深入探究

补充阅读《中国男孩在美国》,你读了之后,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读了《中国男孩在美国》,作为同龄人的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同桌交流]

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4、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从欧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的希望,希望不仅在他的身上,也在你们的身上,希望大家经过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

四、作业自学并背诵《青年人》,完成课后练习二。

篇11:《冰心诗》教学设计

这四首诗,体现了冰心早期小诗的一些艺术特色。她仿用印度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或托物寄情,或借物言理。《母亲》借助自然的联想和巧妙的类比,表现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纸船》卒章显志,虚实结合,借助纸船和梦境来展现诗人离开祖国后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成功的花》借助花的“明艳”来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用“泪泉”与“血雨”告诉人们成功的来之不易。《嫩绿的芽儿》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应该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清丽,淡远,自然,深沉。象格言,似警语,富有诗的意境,诗的情趣;格调自然柔和,如心中絮语,象穿涧山泉,令读者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读出诗味,并做到熟练背诵;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或哲理;能说出这四首诗在主题和风格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读出诗味,并做到熟练背诵;

②能说出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或哲理;

③能说出冰心诗歌的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篇12:《冰心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母亲》和《纸船》中体验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的不同。2.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阎维文《母亲》满文军《懂你》《烛光里的妈妈》歌曲写妈妈的诗歌《游子吟》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母亲》和《纸船》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二、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闽侯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爱”的哲学——自然、童真、母爱。

三、赏析《母亲》和《纸船》,体悟真情

(一)《母亲》

1、学生听朗读录音。要求: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

2、有感情的诵读《母亲》,小组合作探究:

(1)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或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3、激情体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4、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二)《纸船》

1、导入过渡: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2.补充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3、大声朗读《纸船》。

(1)注意: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2)说说诗歌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4、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1)“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3)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4)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想象奇特,想象母亲梦见纸船。强烈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是全诗的高潮所在。)(5)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

6、再次朗读并背诵

四、比较两首诗

都是抒情诗,都借物抒情(鸟和纸船)“《母亲》这首诗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那么《纸船》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母亲》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那么《纸船》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五、拓展延伸

请你也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并写一段话话在上面,表达对母亲的感情。例::《写给母亲》 《想起母亲》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想起母亲

却永远也驶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一缕灰白的炊烟

上一篇: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下一篇: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