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管理制度

2024-05-09

退休管理制度(精选12篇)

篇1:退休管理制度

东莞市XXXX有限公司受控文件

文件编号: ZD/RZ-012

文件名称:员工退休及退休返聘管理制度 版次:第A版 修改状态:0 生效日期:2014-04-01 页码: 1 / 2

员工退休及退休返聘制度

1.0 目的为规范公司员工退休管理及程序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0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0 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退休及续聘相关手续。

3.2 各部门:负责退休员工工作交接及续聘意向相关工作。

3.3 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审批退休续聘工作。

4.0 退休条件

4.1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员工,都应办理退休:

4.1.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

4.1.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它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

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

同的基层管理。

4.1.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

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1.4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4.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

终止。

5.0退休办理程序

5.1 人力资源部提前一个月通知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及其所在部门。5.2 人力资源部

发出《退休员工通知书》及《公司致退休员工感谢信》给退休员工本人。

5.3 人力资源部给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在当月办理工作移交手续及退休离职手续。

5.4 人力资源部给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当月结清所有工资。

5.5 退休员工依法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力资源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5.6 由部门相关负责人代表公司宴请退休员工(标准为300-500元),所需餐费由公司报销。

东莞市XXXX有限公司受控文件

文件编号: ZD/RZ-012

文件名称:员工退休及退休返聘管理制度 版次:第A版 修改状态:0 生效日期:2014-04-01 页码: 2 / 2

6.0退休返聘程序

6.1 部门如需继续聘用该退休员工,需在该员工退休前一个月通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提

请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批。

6.2 经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批核准后,由人力资源部办理退休返聘相关手续。

6.3 人力资源部与该员工签订《退休返聘协议》,协议期限为一年。

6.4 与员工签定的《退休返聘协议》到期前一个月,由人力资源部通知部门,部门若需继续聘用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7.0相关文件及记录

7.1《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7.4《退休员工通知书》

7.5《公司致退休员工感谢信》

8.0附则

8.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定、修改及解释。

8.2 本制度办法自施行之日起生效执行。

篇2:退休管理制度

与其“一刀切”,不如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让身体差的人选择早几年退休,可以多领几年退休金;让身体好的人选择迟几年退休,届时可以领到更高的退休金,过上更优裕的生活,可谓“皆大欢喜”,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近日表示,将会以“小步慢跑”的方式让延迟退休政策落地。每年延迟几个月,最后到位。目前正在抓紧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是指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同时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但实际上,“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也是全国统一的延迟退休年龄,并不允许在职人员对退休年龄的自主选择。这种“一刀切”的延迟退休并不合理,原因是,不同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千差万别,有的人60岁就身心疲惫、百病缠身,有的人65岁仍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实行弹性退休制,让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状况,在一定的退休年龄段区间内(例如55~65岁或58~68岁)自主选择退休年龄。

实际上,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实行弹性退休制,法国和美国就是两个典型例子:

法国人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也就是说,法国人60岁即可领取养老金,但不能领取全额;退休者要想获得100%的退休金,还需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其一,缴费满40年;其二,年满65岁退休,

美国的退休制度分三个层次:一是提前退休:年满62岁就可以开始领退休金,但只能领到全额养老金的70%,每推迟一个月领取,就可能领到多一些的退休金。二是正常退休,在正常退休年龄内退休的人,可以领取全额退休金。三是延迟退休:选择延迟退休的人在原有的退休金基础上还能获得奖励性的收益。如果你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6岁,你选择在67岁退休,那么你每个月能拿到108%的退休金。

“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并不合理。如果劳动者的退休年龄都是统一的,就会导致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工作年限就越短,与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相比,多数博士毕业生工龄则少了。而低学历劳动者一般从事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身体上更容易遭受到伤害,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不是很好,但工作年限却更长。

“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为不同人的寿命可能相差很大,实际领到的退休金总额也会相差很大。例如,假设退休年龄统一为65岁,有些人66岁就去世了,只领到1年退休金;有些人90岁才去世,领了25年退休金。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让身体差的人选择早几年退休,可以多领几年退休金;让身体好的人选择迟几年退休,届时可以领到更高的退休金,过上更优裕的生活,可谓“皆大欢喜”。

篇3:退休管理制度

近几年, 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论在学者、政府、普通民众中, 基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均有着不同的看法。“到底该不该延迟退休”、“何时开始延迟退休”、“怎样延迟退休”, 围绕着这些问题争论不休。延迟退休即是指推迟退休年龄或者说在原来的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提高退休年龄, 它是基于人口老龄化下人口结构变化下未来劳动力不足所做出的政策调整。2000年发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时, 我国的60岁及以上人口就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46%, 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96%。也就是说从人口结构来看, 在2000年, 我国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势必会带来劳动力的不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 老龄化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 也同时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

二、日美两国的延迟退休制度比较

(一) 延迟退休年龄的比较

政策的过渡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日美两国在延迟退休年龄上, 采取的都是渐进式的方式, 逐步或是分阶段地提高退休年龄。这种温和的制度的变迁不至于引起大的社会动乱。虽然日美两国都采取了渐进式的方式, 但两国在退休年龄的设计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表一是日本国民年金延迟退休年龄的日程表。为了缓解人口老年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推迟养老金的支付时间, 具体方法为:将养老金的领取时间逐渐推迟到65岁, 每3年提高1岁, 男性从2013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 女性从2018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 (1)

数据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部门网站, http://www.mhlw.go.jp

而美国与日本相比较, 是通过区分不同出生日期的人, 分出生年龄段地把退休年龄从原来的65岁提高到67岁。如表二, 1937年以前出生的人, 都是65岁退休, 1938年到1954年出生的人按66岁的退休年龄, 1955年及以后年份出生的人按照67岁的年龄退休。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 日本是按照同年度退休人员而设计的延迟退休年龄, 而美国是根据不同的出生时间设计的退休年龄。两者都是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设计的退休年龄, 也为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时间上的过渡期。日本那种同年度退休人员的设计方式, 统一地在其根据其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延迟退休, 不用考虑到怎样科学地划分世代;美国根据出生日期的退休方式, 能够保证大家都能在工作差不多的时间后, 享受养老生活, 充分考虑了人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生理机能。

(二) 延迟退休激励机制比较

美国对延迟退休的激励办法是针对美国延迟退休的制度所设计的, 根据出生时间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延迟退休年龄。并针对年龄的不同, 设定不同的延迟退休的补助。此外, 雇员最多可以提前到62岁退休, 但每提前一个月退休, 养老金减发0.56%, 年满65岁后养老金增发0.25%, 但是年满70岁以后退休者, 养老金不再增加。具体规定是:出生年份为1937年及以前的, 延迟退休补助年增长率为5.50%;出生年份为1935-1936年的, 延迟退休补助年增长率为6.00%;以此类推1943年以后, 延迟退休补助年增长率为8.00%。

日本也对推迟领取后生养老金给予奖励, 根据日本政府的规定:年满65岁, 在缴纳25年的保险费的情况下方可领取养老金;年龄在60到64岁之间也可申请领取养老金, 但所领取养老金按规定减额发放;66岁及以的养老金延迟领取者, 可以按规定领取包括增加年金在内的养老金。而日本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具体奖励是:申请65岁后再领退休金的, 推迟的奖励是按照“推迟领取月数×0.7%”的比例来进行奖励的, 最大为42%。除此以外, 2000年4月, 日本政府实施了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 把40岁以上的公民作为保险对象, 对投保人进行医疗保健、心理护理、日常护理与帮助、健康推进、疾病预防、医疗看护、环境保健等服务。

美国和日本都对延迟退休给予了正刺激, 采取的是弹性、灵活的方式, 在规定上下限的前提下, 让民众根据的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既达到了延迟退休的目的, 也尊重了民众的选择。但两国之间有些许的不同, 日本发展了养老制度, 不仅对老年人给予养老金方面的保障, 通过提供养老服务补充了其退休政策。我国在进行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的时候, 完全可以考虑这种灵活的方式制定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 使得领取年龄的规定既符合当前国情又尊重劳动者的选择。

三、日美延迟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 “早作打算”、“小步慢跑”、有区别地提高退休年龄

据联合国预测, 1990到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 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 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 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 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 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我国老年人口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从这方面考虑, 早点进行延迟退休是可以赢得更多充裕的政策过渡时间。同时, 在延迟退休年龄的设计上应有区别地进行。首先, 男女分阶段进行。日本从2006年开始, 到2030年花费27年的时间将男女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我国现行的男女退休年龄存在差距的, 不能一下把女性的退休年龄提高到与男性一样;其次, 分世代进行, 美国1935年及以前的都是按照原定的65岁退休, 1955年及以后出生的世代是延迟退休年龄到67岁;最后, 分工种退休, 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 我国男职工、女干部与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60岁、55岁、50岁, 因此在进行提高退休年龄的时候, 也应该继续考虑工种的不同。

(二) 明确规定退休年龄的上下限

1971年, 日本颁布了《高年龄者等雇佣安定法》, 这部法律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在提高退休年龄、导入继续雇佣制度、废除退休限定等三种措施中进行三选一。日本用法律形式强制性规定企业这样做并不是无中生有。据不完全统计, 1998年全国23个省新增企业退休人员13319万人, 而违反国家规定提前退休的为2715万人, 占总人数的18.19%。其中, 以病退为由提前退休的有1619万人, 占违规提前退休的66.17%;以特殊工种为由的211万人, 占违规总数的11.59%。 (2) 从个人来说,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个人有动机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提前退休”;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继续让老年人工作不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益处, 因此企业也会用各种理由阻碍延迟退休;另外在国家机关单位, 为了避免有的职位上的人不愿意离开职位, 也理应规定退休年龄的上限。

(三) 设计延迟退休的激励机制

汪泽英, 曾湘泉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一文中, 计算了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 延迟退休带来的财富增量, 其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激励职工按法定年龄退休, 而不是推迟退休年龄, 在条件允许时职工更倾向于提前退休。 (3) 激励因素对老年劳动力的退休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 日本采取增加养老金领取额的办法, 而美国则是对延迟退休进行补助, 两国都对延迟退休以及延迟领取养老金给予正激励。如若我国能在延迟退休制度中, 设计一个可行的激励机制, 就会有助提高延迟退休改革的实施成效。

四、结语

考虑到美国比日本接收了更多的移民劳动力, 即便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 移民劳动力这一新鲜血液也缓解了美国因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而日本由于国家政策、出生率低下等因素影响下, 延迟退休就显得刻不容缓。因此, 在设计延迟退休年龄的时候, 应多方面考虑, 而不应片面地追求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结果而忽略了本国的实际情况。就我国而言, 我国的劳动力是比较充足的, 尽管在未来劳动力也会下降,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会超过对其的数量上的要求, 究竟我国是否真的需要相同的延迟退休, 是否要把退休年龄提高到与日美一样的高度, 单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来说, 需要再进行考量, 而即便是要延迟退休, 也要采取合理的设计, 不能一味跟从其他国家, 而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时间, 设计合理的退休政策, 通过弹性的制度设计, 充分保障老年人退休生活权益。

参考文献

[1]殷俊, 陈天红.美国延迟退休激励机制分析—兼论对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改革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 2014, 7 (4) .

[2]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2) .

[3]汪泽英, 曾湘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 (6) .

[4]日本养老制度保险制度考察报告[EB/OL].中国劳动保障科研网http://www.calss.net.cn.

[5]武锐, 王薇.人口老龄化视阈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 2010.12.

[6]马凯旋, 候风云.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演进及其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3) .

[7]陈永怀, 张友鹏.关于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思考[Z].2014.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ICASS2014) .

篇4:退休管理制度

现行制度已丧失全社会实施基础

当下的讨论似乎只局限于是否应该推迟退休这一焦点,没有综合考察目前中国整个退休制度的合理性。中国实行的是法定退休年龄强制退休制度,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辅以因病和特殊工种的提前退休以及部分高级人才的延长工作年龄的制度。5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退休年龄和退休制度没有变化,早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不发达,其从业人员数量很小,而国有单位占多数,使得法定退休年龄和强制退休制度能够实施。目前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其从业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强制退休的规定基本上不能在这类经济组织中实施。

当前强制退休的规定似乎只适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2011年末全国城镇从业人员3.59亿人。其中,国有单位和除私营企业之外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共1.41亿,也许只有在这部分群体中能够实现法定退休年龄强制退休的规定,但其只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39.24%。此外,我国还有4.05亿乡村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根本不存在退休一说。可见即使能够在对于1.41亿人实施强制退休制度,也只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8.44%。何况如果要在众多民营企业和外企中将女员工划分为“女干部”和“女工人”身份,在现实中也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劳动者自身的退休意愿难以维护

当下反对延迟退休的人,主观武断地认为普通劳动者或低收入群体更愿意早退休,这只看到了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普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不愿意退休,每年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劳动争议,其中尤其以女性劳动者居多。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关于退休意愿的,目前还没有关于退休意愿问题全面、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即便有,也可能由于抽样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结论并不准确,更何况随着时间、劳动者年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养老金政策等各方面的变化,劳动者的退休意愿也可能发生根本变化。

从理论上分析,退休意愿不仅取决于工资收入,还与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养老金替代率等其他因素有关。即便只从工资收入和养老金水平角度考虑,劳动者也不可能希望提前退休。2011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37.67元,同比增长14.3%;而参加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仅为1620.21元,不仅绝对数额低,而且养老保险平均替代率仅为45.79%,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到就业人员工资的一半,如果考虑在职人员大量的无法统计的隐性收入的存在,养老金替代率会更低。

不仅如此,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现在的调整完全是随机的绝对数额增加,没有任何制度化的约束能够保障养老金水平会随着物价和工资的变化而调整。但是如果一个典型的平均人晚退休1年、多缴费1年的话,以目前工资增长速度计算,基础养老金将增加18%,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晚退休1年养老金水平将至少增加20%。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劳动者是否还会愿意早退休?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当然一些临近退休的下岗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和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员的退休意愿可能是越早越好,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低收入群体就是希望早退休。

强制退休加大收入差距

正如前文所述,从社会整体来看,强制退休制度只能在一部分群体实施,而在其他群体无法实施,这就是不公平。为什么有的劳动者达到年龄必须离开工作岗位退休在家,而有的劳动者却能够继续工作,仅仅是由于所处经济组织类型不同?

目前法定退休年龄不仅有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还有“干部”与“工人”之间的身份差异,这本身就有悖于公平的价值理念,而且由于养老保险平均替代率较低和目前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对于同龄人而言,早退休者获得的养老金不仅要远远低于晚退休者的在职收入,而且也要低于晚退休者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仍继续从事有报酬的工作,但相对于普通劳动者,只有那些在职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人退休后才更容易找到相对高报酬的工作,这部分人退休后在拿退休金的同时还在就业的现象不仅有违养老金制度设计的初衷,使退休金演变成一种工作以外的额外福利,而且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改革的重点在于尊重退休意愿

综上所述,即便不考虑平均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即便不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劳动力资源变化的影响,即便不考虑养老金的收支平衡问题,目前以法定退休年龄为核心的强制退休制度也必须进行改革。

考虑到社会整体对延迟退休的不理解和反对意见,改革的重点不应只局限在退休年龄上,而应当将改革的核心转到如何尊重普通劳动者的退休意愿,如何赋予劳动者自主选择退休时点和领取养老金时点的权利。

在具体改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在当前法定退休年龄强制退休基础上引入弹性机制,在一定时间和年龄范围内允许劳动者个人自主选择退休时机,并缓慢扩大弹性范围(财政供养人口如公务员等仍应执行现行强制退休制度,以避免产生新的社会不公)。

第二,必须保证将来劳动者可以按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自主选择退休并且保证养老金待遇水平不降低,从根本上消除当前反对者的担心从而减小改革阻力。

第三,在保持养老金计发办法长期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对延迟申领养老金的奖励机制。养老金待遇计发方面应该做到公开透明,让劳动者能够随时查询不同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为劳动者自主退休决策提供准确参考。

篇5:退休人员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老干部工作分管领导兼任,组员由工会主席、办公室、财务科、退管组长等组成。

二、局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机关全体退休人员不定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了解社会、经济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组织老同志参加局系统组织的各种培训班或学习会。

三、按规定为老干部订阅必要报刊杂志,政治时事资料做到与在职干部一样发放。

四、每年两次召开退休人员座谈会,汇报局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对局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退休人员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做好情况通报和解释工作。

五、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和退休人员身体健康状况,适时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就近就地安排考察、学习活动,考察活动如分散进行,活动经费按规定发给退休老同志。

六、及时看望、慰问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一般慰问品为200元,对身患重病、有特殊困难老干部,报经党委研究,按实际情况给予补助。对已故退休干部配偶建立走访慰问制度,退休干部离世后,对其配偶连续三年春节进行慰问,慰问费为500元。

七、每年高温季节上门走访慰问老同志,慰问费为200元,每年春节和重阳节对每位退休干部进行一次慰问,慰问费不少于200元。

篇6: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

2、社区协理员要将退休人员档案,按电脑编号归档,以便借阅查找。

3、妥善保管档案,做到不丢失,无破损,无霉变。

4、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归还制度。不许无关人员无故查阅、翻看退休人员档案。

篇7: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

(一)调整离退休费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做好传达、测算、调整、发放、归档等环节的工作,做到不遗漏,不出差错,细致稳妥、准确及时做好离退休费调整工作。

(二)接收离退休人员,以上级主管人事部门的退休通知单和离退休费核定(调整)情况登记卡(存档)为依据,方可办理人员接收手续。负责核定(离)退休费(调整)情况登记卡,确认无误后,通知财务处计发离退休费。接收离退休人员档案,并负责登记造册。

(三)本着就近的原则安排离退休干部退休后学习活动的地点,并通知有关活动站和党支部(是党员的,将组织关系一并转去)做好接收工作。离退休人员因住地变化及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站属关系时,负责事先同所在工作处和接收工作处协商,经同意后做出调整。

二、离退休干部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

(一)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外单位来人调阅档案,必须持有调档单位党委或人事部门出具的介绍信。调出、调阅档案必须登记,经办人签字后方可借阅。对已故以上离退休人员的档案,可移交档案库保存。

(二)妥善保管好档案。注意做好离退休干部人事档案的防火、防潮、防蛀、防丢失几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

(三)离退休干部统计工作。离退休人员的个人基础资料,实行计算机管理,加快统计速度,提高统计质量。统计工作采取月报、季报和年报相结合的形式,月报离退休人员增减情况,季报离退休人员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好离退休干部年终统计报表工作。

三、办理离退休干部出国出境审批工作

离退休干部短期自费出国审批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办理审批手续要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经确认审批表内容无误,报办领导签批后,方可加盖党委公章。

按规定负责离退休局级干部护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护照使用退回登记保管制度。

四、协助有关单位撰写去世离退休干部生平

离退休干部去世后需要撰写生平时,商有关单位和家属撰写生平,及时提供老干部档案材料,并负责审核成稿后的生平材料。通知财务处注销去世离退休干部工资关系。

篇8: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到了唐代, 开始出现“退休”一词, 不过, “致仕”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下去了。

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 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据《礼记》记载, 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 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 精力衰耗, 例行致仕。”而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 70岁退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到了明清两代, 才逐步改为60岁退休。特别是到了清朝, 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五十四, 游击五十一, 都司、守备四十八, 千总、把总四十五。”官越小退得越早。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七十退休, 武官则可延长十年到八十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 但也有很多例外, 因为皇上就是苍天, 圣旨就是制度。比如元朝的大天文学家郭守敬, 年逾七十后屡次申请退休, 但皇上就是不准, 结果86岁时, 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真的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了!

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 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 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 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 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证书, 虽然形式不同, 但意思是一样的。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 仍恩准在朝廷行走, 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 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 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 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 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 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 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 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 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 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宰相宋致仕时, 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 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在中国古代, 官员主动请辞, 提前告老还乡也是退休制度所允许的。明弘治四年 (1491年) , 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 不分年岁, 俱令致仕。”也就是说百分之百地批准, 你尽管提前退休好了, 反正想当官的人有的是。

非正常退休, 最好的理由莫过于“告病”。告病退休称作“乞骸骨”、“乞身”等, 意思是求求您行行好, 放过我这把老骨头吧。如唐太宗时的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 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而开国元勋李靖, 虽是在“功德坊”凌烟阁上挂有画像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因自感伤病碍身, 所以在六十四岁时“上表乞骸骨”, 恳请准许退休了。

篇9:弹性退休制度

【关键词】弹性退休制度;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逆转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法定退休年龄的依据是20世纪50年代的标准,是根据当时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人口预期寿命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当前的退休年龄逐步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较高的退休年龄制度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说明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的确存在问题。同时,人口老龄化及人口红利的逆转,也将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硬性的退休制度,除特殊原因外,职工只要工龄或者年龄达到规定,不管其身体能力如何都必须离职。所以这种硬性的退休制度需要改革,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就成为必要。

1、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国情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下,凡达到工作年限的劳动者应当退出劳动关系或者工作关系,并依法律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界线。这是一种硬性的退休年龄规定,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社保基金的增收节支,不利于实现劳动者晚年财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口素质和预期寿命也逐步提高,硬性规定的退休年龄,已经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2、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偏低

1950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仅为40岁,女性仅为42.3岁,而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在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情况下,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劳动者退休年龄明显偏低,所以,可以适当的推迟退休年龄。

3、退休人群中个体差异性明显

退休的劳动者在身体素质和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进行“一刀切”式的退休模式,即达到工作年限或者退休年纪硬性退休,不仅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加重了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自从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高学历高素质的劳动者不断增多,从表1显示的第二次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各个文化程度的人口都在显著增长。

表1  全国第二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各文化程度人口数

文化程度 全国人口普查(人数)

第二次(1964年) 第三次(1982年) 第四次(1990年) 第五次(2000年) 第六次(2010年)

大学及以上 2875401 43016969 16124678 45710000 119636790

高中 9116832 66478028 91131539 141090000 187985979

初中 32346788 178277140 264648676 429890000 519656445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而来。

不同的劳动者的学历和素质都不相同,拥有高学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劳动者提早退休无疑是对人才的严重浪费,所以必须尊重老年劳动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当事人意愿确定退休年龄的高低,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4、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基金支付压力加大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国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变化。国际上通常把 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从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较低的生育率和死亡率是一个突出的标志,并且到21与此同时世纪30年代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从1982年到2010年的青壮年人口在总人口比重由49.17%上升到70.14%,劳动力显著增长,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8.87%,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处于上升趋势。

表2  第二次和第六次全国青壮年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

全国人口普查(人) 全国人口主要年龄层分布(岁)

15—59 占总人口比重 60及以上 占总人口比重 65及以上 占总人口比重

第二次(1982年) 341491424 49.17% 38171010 5.5% — —

第六次(2010年) 939616410 70.14% 177648705 13.26% 118831709 8.87%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而来。

从表2看,虽然我国目前的勞动力资源充足,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大大超过劳动力的增长,从而提高在职职工的制度赡养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社保基金的支出压力。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改革》显示,截至2012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为3.04亿,2011年增加了7.17%,但增速慢于2010年的10.44%。其制度赡养率由2011年的31.65%上升到32.4%。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威胁及制度赡养率增长的情况下,适当的提高退休年龄,即增加在职职工人数的同时减少社保基金支出,缓解基金压力,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势在必行。

5、人口红利逆转,劳动力优势不在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国的青壮年劳动力资源丰富,占总人口比重很高,同时需要抚养和赡养人口较少,占总人口比重低,这种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对该国的经济的增长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从 2009 年到 2050 年,世界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由 7.43 亿激增为 20 亿,首次超过儿童人数,中国的年龄结构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大变化,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中国长久以来,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在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形式下,劳动力将不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助力,同时,劳动力的供给的减少会造成社保基金收入减少,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原因,社保基金支付逐步加大,这种恶性的减收增支循环,会造成严重的社保基金危机。所以在人口红利即将逆转,社保基金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弹性退休制度就成为一个良好的缓解社保基金支付压力的方式。

三、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退休政策,退休延长5岁要用10年,同时对于延迟退休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二是,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延迟退休新政策为弹性退休的可行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1、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素质上升,为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在2001—2010年间,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14200亿元,年均增长20.2%,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15.8%。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发掘和利用即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口的经验和才智,不仅能增加劳动力的供给,而且能满足精力旺盛老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我国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整个国民的素质和受教育平均水平都得到提高,所以,我国人口身体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显著提高成为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必要条件和可行性条件,同时又为弹性退休制度的顺利执行打下了基础。

2、弹性退休制度为退休老人再就业和返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

退休老人再就业不仅是老人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需要。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老人的经验和能力。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和知识的老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作用;第二,用工费用低且不受编制限制。退休老人再就业时,用人单位不需要为他们再缴社保费用,人工成本低,同时用人单位和退休人员之間完全是一种经济合同关系,不占用用人单位的编制。弹性退休制度一方面能为退休老人提供更长的工作年限,实现老人自身的职业追求或精神追求,发挥老年人的最大价值;另一方面,适当的推迟退休年龄能促进社保基金增收节支,提高居民储蓄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说弹性退休制度为退休人员再就业和返聘提供了保障。

3、弹性退休制度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下基金危机的一大推力

近些年,我国人民身体素质明显上升,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生育率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下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由此老年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则相对减少,致使社保基金收入减少的同时支出加大。社保基金为了保证基金给付,一方面会增加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会增加在职职工的缴费,增加劳动者的缴费负担,但是在人口老龄化逐步严峻的情况下,社保基金危机并不容易解决,所以,适当的推迟退休年龄成为缓解社保基金危机的一个良方。退休年龄的推迟,一方面可以增加在职职工人数,增加社保基金的收入,另一方面退休人员数量相应减少,减少社保基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社保基金的增收节支。所以,弹性退休制度在缓和社保基金危机方面是具有可行性的。

4、弹性退休制度能够较好的应对我国人口红利逆转带来的压力

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抚养比较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这种人口年龄结构更有助于经济增长,而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享受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据蔡昉对民工荒的研究,发现民工荒并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征兆,“刘易斯转折点”是指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发生逆转。蔡昉进一步认为目前我国劳动力增长速度大大趋缓,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再能够无限供给,因此在2009年到了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大约在2015年左右达到第二个“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人口将逐步下降。所以,需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应对人口红利逆转,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不仅是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必要条件,而且是 有可行性的。

5、发达国家提高退休年龄对我国的启发作用

在世界人口,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情况下,多数国家采取的是弹性退休制度,规定在达到标准退休年龄后,允许劳动者延迟退休。如德国、奥地利、荷兰、英国等国对延迟退休年数未加限制;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将退休年龄上限设为70岁;法国将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到65岁;爱尔兰将推迟的退休年龄限制到67岁;而丹麦原则上可以延迟到75岁。这些都为我国推行延长退休年龄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劳动力富足到缺乏的过程,通过采取弹性退休制度,适当的推迟退休年龄来缓解劳动力的不足的状况,这对我国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春荣,刘慧倩.我国弹性退休年龄制度设计[J].人口学刊.2011(03).

[2]张士斌.退休政策调整的国际经验和历史借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3]张士斌,王祯敏,陆竹.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国际实践与中国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2014(07).

[4]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04).

[5]柳清瑞,金刚.人口红利转变、老龄化与提高退休年龄[J].人口与发展.2011(04).

[6]徐辉,韦吉飞.人口红利、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人口老龄化[J].生态经济.2014(03).

[7]邬沧萍,谢楠.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1(01).

[8]党俊武.关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基础的探讨[J].人口研究.2012(05).

[9]林熙.发达国家弹性退休的机制分析与经验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3).

篇10: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

二、办公室具体负责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凡本局干部职工正式离休、退休都要召开欢送会,颁发离退休荣誉证书及赠送纪念品。

四、每月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1次,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

五、离退休干部生病住院,由局领导或委托办公室前往医院看望慰问。

六、局党政工领导每年节假日至少要集体看望慰问离退休干部1次。

七、离退休干部的各项费用,要给予优先安排。

八、每年要按有关规定给离退休干部订阅必要的报刊杂志。离退休干部有事用车,城区由办公室尽量安排;城区以外用车需经分管领导同意。

篇11: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

为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坚持老干部政治待遇基本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不断满足老干部物质、文化、精神需求,提高为老干部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好“离退休干部活动日”

每半年组织一次离退休干部集体活动日,离退休人员管理处与老干部党支部具体安排落实。活动内容:政治学习,阅读文件。请一名局领导参加活动,负责向离退休干部通报半年来有关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解答提出的问题。

二、召开老干部座谈会

(一)每年春节前后,召开一次离退休干部迎春座谈会。

(二)为新办理退休手续的干部召开一次座谈会。

(三)九月初九“老年节”开展敬老活动。

三、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

(一)每年春节前由局领导带队慰问离退休干部。

(二)离退休人员管理处要经常家访,及时解决问题。

(三)经常看望住院的离退休人员,病危、病重者,局领导要亲自看望。

四、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节日庆祝、纪念活动

(一)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市里的一些重要会议,重大节日庆祝、纪念活动。

(二)本委组织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请离退休干部或代表参加。

五、不断添置文体活动用品,搞好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第二节 生活服务

一、按时发放离退休人员规定享受的各项费用。

二、离退休人员的福利与局在职职工同等对待,对年老多病的同志,要将福利送到家中。

三、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健工作。组织好离休老干部参加县局安排的每年一次健康体检;离退休人员因病住院或者转院治疗,离退休管理人员要协助办理有关事宜。负责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的报销。第三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人员职责

一、学习贯彻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文件和规定,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引导离退休人员,加强学习,弘扬正气,抵制邪教、迷信。

二、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提高为老干部服务水平。努力使本局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做好老干部信访接待工作,化解矛盾,促进信访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篇12: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1

1 适用范围

1.1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聘用已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管理。

2 职责

2.1 人力资源部职责

2.1.1 审核部门提出的返聘需求。

2.1.2 负责《返聘协议》的签订、续订、解除或终止的管理。

2.2 各部门职责

2.2.1 依据工作、生产需要,提出返聘需求。

2.2.2

2.2.3 代表公司与返聘人员签订《返聘协议》。 负责返聘人员工作的日常考核。

3 管理内容

3.1 返聘情形

3.1.1 因在某个项目或其他工作中承担的任务未完成且公司内没有能够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时,可以返聘。

3.1.2 因公司内某项技术或工作,目前的人员不具备或未达到承担该项工作的能力时,可以返聘。

3.1.3 因公司开发某个新项目或技术,承担该项目的人员因经验、技术缺乏需要指导时,可以返聘。

3.1.4 其他经公司领导审批的返聘情形。

3.2 返聘工作要求

3.2.1 部门提出返聘需求时,应以发展本部门生产和经营、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加强年轻人才培养、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3.2.2 返聘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归口管理,各部门的返聘工作应经人力资源部备案。

3.2.3 返聘年限

3.2.3.1 返聘协议期限应控制在1年以内,期满后有需要可续签。

3.2.3.2 返聘总年限不得超过5年。

3.3 返聘人员条件

3.3.1 返聘的人员必须在是在技术、管理方面有专长,在原岗位上应是骨干人才。

3.3.2 返聘人员年龄,男性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不超过60周岁,如有特殊原因,经总经理批准,年龄可放宽到70周岁。

3.3.3 返聘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残疾,无心脏病、高血压等急性病,能够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

3.3.4 返聘的重点是在一线从事生产工作的高级技工和掌握重要技术或管理技能的高级职称人员,对其他人员的返聘严格控制。

3.4 返聘人员待遇

3.4.1 返聘人员待遇按其承担的工作职责及技术水平确定。

3.4.1.1 工程技术岗位:原岗位工资+技能工资+返聘津贴(研高500元/月,副高300元/月,中级200元/月)

3.4.1.2 工人技术岗位:基本工资(高级技师800元/月,技师700元/月,高级工500元/月)+工时奖金

3.4.1.3 管理岗位:控制在800—1500元/月。

3.4.1.4 掌握公司急需技术的人员及外聘高级技术专家待遇可协商办理。

3.4.2 返聘人员不参加部门奖金及绩效的分配。作出特殊贡献者,可由部门申报总经理办公会批准根据制度给予专项奖励。(特殊贡献指:有重大的技术发明或对项目做出重大贡献并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提出重大的工艺改进并取得成效的`;对管理改进做出重大贡献的。)

3.4.3 公司提供返聘人员必要的劳防用品,按其协议期限购买人身保险。

3.5 管理程序

3.5.1 各部门需要返聘退休人员,应提前1个月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并填写《返聘人员申请表》,交由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3.5.2

3.5.3 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通知部门与返聘人员签订《返聘协议》。 聘期内因聘用人员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提前解除聘约的,各部门应及时书面通知人力资源部,办理解聘手续。

3.5.4 《返聘协议》到期前1个月,人力资源部应通知部门,部门作出续签或终止的决定。

3.5.5 如需续签,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报批,聘用总年限在3年及以下的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聘用总年限在3年以上5年以下的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续签应重新签订返聘协议。

3.5.6 如不续签,部门应提前15天通知返聘人员办理工作交接并通知人力资源部办理离职手续。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2

为了充分发挥医院退休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调动退休人员参与医院发展建设的积极性,规范医院对退休人员的返聘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经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

一、返聘条件

1、具有副高以上职称,退休职工(执业医师);

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专家;

3、身体健康,且能保证工作时间。

4、因科室业务发展需要的其他返聘人员由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二、返聘人员待遇

1、本院退休职工返聘工资待遇:参加全日制工作的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参照同级同类在职人员工资待遇执行;未参加全日制工作的按照实际出勤天数执行。

2、外院退休职工返聘工资待遇:

参加全日制工作的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参照同级同类在职人员工资待遇执行;每周上4-6个半天门诊的正高职称人员基础工资每月4000元(副高职称人员基础工资每月3000元),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实际接诊人数考核后计算;每周上2-3个半天门诊的正高职称人员基础工资每月20xx元(副高职称人员基础工资每月1000元),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实际接诊人数考核后计算。

3、所有返聘人员有关福利待遇按照医院返聘职工标准执行。

三、职责与要求

1、退休人员返聘期间,医院原则上不安排其任何行政职务,亦不负责其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

2、返聘人员与在编职工同样履行岗位职责,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医院及科室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防差错,杜绝事故;

3、返聘人员到外出会诊,要按照医教科有关规定办理手续,不得自行联系外出;

4、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相关规定;

四、返聘、续聘

1、符合返聘条件人员写出书面申请,拟聘科室负责人结合科室工作岗位需要,签署返聘意见,报分管院长审批,经院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同意,方可办理返聘手续。

2、经批准返聘人员,由医院与其签定聘用协议,明确聘期中的任务和要求。

3、返聘实行聘期制,按期聘用,到期自动终止。

4、返聘协议一年一签。根据科室需求以及返聘者的工作、身体等状况,每年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以决定是否返聘和续聘。

五、解聘条件

1、返聘期满,即行终止聘用。

2、经双方协商一致,即可解除聘用。

3、双方任何一方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即可解除聘用协议。

4、返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可以立即解聘:

(1)不符合医院的返聘条件和要求的;

(2)不能胜任医院安排的工作的,或经考核不合格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医院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向医院隐瞒重大疾病史及其他重要信息的;

(6)因身体原因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履行岗位职责,或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六、相关规定

1、双方若单方面解除本聘用,需提前一月通知对方。如不履行提前一个月通知的义务,则需向对方赔偿违约金计一个月薪酬。

2、正常终止或解除本协议的,双方互不支付违约金及任何补偿金。

3、聘用期间,返聘人员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费用由返聘人员自理。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返聘人员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3

一、为合理配置公司人力资源,继续发挥已达退休年龄人员的专长与经验,依据国家有关劳动用工方面的政策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二、公司在职员工已达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但有意愿在公司继续工作的,可提交申请交董事长审批。

三、退休返聘一般分为两种:行管人员返聘和技术人员返聘。

四、因退休返聘人员已失去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在返聘期内与公司建立的不是正式的劳动关系,故不享受《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相关待遇。

五、退休返聘的工资待遇原则上实行协商制。行管人员的返聘工资由基本工资和补贴两部分组成(无职务工资、职称工资),福利待遇、奖金按在职员工的50%发放。技术人员返聘工资参照当时市场行情,协商制定。退休返聘员工不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六、退休返聘期限 :确定退休返聘的员工,需签订《退休员工返聘协议》,聘用期限为1年。协议期满后视其工作业绩与身体健康状况决定是否续签,续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七、具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解除返聘:

(一)返聘人员在返聘期间违法乱纪而受到行政执法部门处理的`;

(二)返聘人员在返聘期间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因个人责任给公司造成1000元以上经济损失的;

(三)返聘人员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工作或因生病医疗期在一个月以上的;

(四)向公司提交虚假资料,隐瞒重大疾病及其他重要信息的。

七、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八、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劳动用工管理,规范返聘人员管理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返聘人员,是指离开原工作岗位,已按国家规定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但因生产工作急需,在一定期限内暂时由公司聘用的人员。

第四条 各单位返聘人员工作应坚持“一事一聘”的原则。用人单位属以下情况之一方可提出返聘申请:

一、临时性、阶段性工作难题、技术攻关等所需人员无法在集团范围内调剂解决的;

二、各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的;

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人员原则上不予返聘。

第二章 返聘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 返聘人员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一、身体健康,经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院检查,符合工作要求;

二、被聘人员年龄:原则上男不得超过65周岁,女不得超过60周岁;

三、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的,需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

第六条 聘用审批程序

一、各子公司因生产、工作急需,计划使用返聘人员时,原则上应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出具书面申请,并填报《返聘审批表》。人力资源部负责统一组织符合返聘条件的人员进行应聘,在十五个工作日内确定出聘用人选、聘用期限、聘用待遇等事项,并将最终结果反馈到各子公司。各子公司根据审批结果与应聘人员签订《返聘协议》。

二、股份公司本部各职能部门需使用返聘人员时,由用人部门出具书面申请,并填写《返聘审批表》报人力资源部进行审批,《返聘协议》由人力资源部与聘用人员签订。

第三章 聘用期限及薪酬、协议管理

第七条 返聘人员的聘用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及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两种形式,有固定期限的聘期最长不超过一年,具体时间长短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工作量核定。

返聘人员聘用期满或工作任务完结后,各用人单位应及时办理终止手续,未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均不得继续聘用。确因工作需要,应继续使用时,各用人单位须重新填写《返聘审批表》,由人力资源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八条 返聘人员在聘期内劳动报酬支付标准,由人力资源部根据聘用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量进行核定,原则上不高于集团(股份)公司范围内同类人员工资收入水平。返聘人员劳动报酬的支付由用人单位负责,在劳务费用中列支。用人单位根据返聘人员出勤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后按月发放,不承担返聘人员的各项保险、住房公积金。返聘人员不享受公司各项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在每月20日前向人力资源部书面报告返聘人员薪酬情况。

第九条 各用人单位为返聘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若发生工伤事故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

第十条 返聘人员在聘期内应自觉遵守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第十一条 在《返聘协议》规定的聘用期内,一方因故需提前解除《返聘协议》而双方未能协商一致时,由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用人单位须在协议解除后向聘用人员多支付一个月的劳动报酬作为提前解除协议的补偿;由聘用人员单方解除的,聘用人员应向使用单位支付一个月本人劳动报酬的补偿费用。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规定解释权归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5

1.0目的

规范公司退休和返聘管理,使公司退休和返聘管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维护用工双方权益,杜绝或减少因退休和返聘管理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权益损失,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0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深圳市常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退休返聘管理。

3.0职责

3.1人力资源中心:负责按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员工退休管理;负责退休返聘人员的资格审核、风险评估、协议签订、备案公正、纠纷处理等。

3.2用人部门:负责本部门退休返聘人员的申请、面试、试用、考核、风险评估等工作。

3.3总经理:负责退休返聘人员再用的最终审批。

4.0定义

4.1退休: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男60周岁,女55周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4.2提前退休:指从事国家规定的工种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而提前退出工作岗位。

4.3返聘:指离退休人员的再次聘用,重新返回工作岗位。

5.0管理规定

5.1退休

5.1.1凡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男60周岁,女55周岁),由人力资源中心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员工办理退休手续,终止劳动合同,注销员工档案。

5.1.2因其它原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的员工,由人力资源中心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员工办理离休手续,终止劳动合同,注销员工档案。

5.1.3符合国家规定提前退休的员工,由人力资源中心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员工办理离休手续,终止劳动合同,并注销员工档案。

5.1.4员工办理离退休手续如需向国家劳动管理部门申报和备案的,由人力资源中心携带员工离退休资料到国家相关劳动管理部门办理离退休人员的申报和备案手续,退休员工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5.2返聘

5.2.1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人力资源中心应与其签订书面返聘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保险、劳动保护待遇、工作期限、解约条件(可提前解约)等权利和义务。

5.2.2离退休人员被公司返聘后,其与公司形成的关系,不属于国家法定劳动关系,不受国家相关劳动合同法调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双方协商一致约定。

5.2.3离退休人员受聘工作期间,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的,由人力资源中心同离退休人员协商处理,发生争议的,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处理。

5.2.4离退休人员与公司发生其它争议的,如果属于国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的,由国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5.2.5人力资源中心监督审查离退休人员是否按照聘用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

6.0返聘程序

6.1返聘申请

6.1.1凡符合人力资源中心招聘要求和条件的离退休人员,可根据《员工招聘作业流程》相关规定向人力资源中心提出应聘申请。

6.1.2人力资源中心根据公司人力资源需求、人才补充难易度、公司整体运营的平稳性和连续性、特殊人才和特殊岗位的用工需求等实际情况,可向总经理就离退休人员提出返聘申请并征求用人部门意见。

6.1.3用人部门根据本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的实际需求,可向人力资源中心就离退休人员提出返聘申请。

6.2返聘审核

6.2.1返聘审核的内容除包含常规应聘审核的项目外,重点审核离退休人员退休的合法性、健康状况、病史、岗位工作对其健康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和风险、其对岗位工作压力的承受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以充分评估退休返聘人员可能和潜在的用工风险(职业健康及法律风险等)。

6.2.2退休返聘人员应向人力资源中心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资料,若因个人信息资料虚假或隐瞒,经查证属实,因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退休返聘人员承担(可在返聘协议里约定)。

6.2.3人力资源中心和用人部门根据《员工应聘作业流程》相关规定对退休返聘人员进行招聘、甄选、录用、试用、转正、考核等工作,并共同承担因审核不力出现的用工纠纷责任。

6.2.4退休返聘人员经人力资源中心和用人部门审核通过,报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6.2.5若退休返聘人员需报国家劳动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的,由人力资源中心在退休返聘人员正式聘用上岗之前报国家劳动管理部门审核备案;需要办理公正手续的,由人力资源中心在退休返聘人员正式聘用上岗之前到相关公正机构办理公正手续。

6.2.6人力资源中心和用人部门每三个月对退休返聘人员进行一次用工风险评估,经评估合格后方可继续聘用。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6

为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后能继续发挥其特长,同时有利于年轻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学科建设,确保我院延、返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粤组通[]47号、校人发[]64号文、中大人事[20xx]22号文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延、返聘作如下规定:

一、延、返聘对象

1.本人自愿;

2.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服从工作安排的医教研系列专业技术人员;

3.受院长委托,负责某项特殊工作的人员。

二、延、返聘条件:

(一)延聘条件:博士生导师

(二)返聘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学研究生的导师;

2.由上级有关单位和学校指定的重要学术着作、教材主持人;

3.经省部级以上批准的高级医疗保健专家;

4.科室需要或受医院委托负责某项特殊教、医、研及管理工作者。

三、延、返聘期限

1. 博士导师可延聘到65周岁。

2. 博士导师,可返聘至70周岁;

3. 非博士导师正高,可返聘至65周岁;副高返聘至63周岁;

4. 每期返聘时间1-2年,原则上连续返聘时间副高不超过3年,正高不超过5年。

5. 愿意前往黄埔院区工作者,不受上述限制具体聘期由医院决定。

6. 接受院长委托承担特殊任务暂不受限制。

四、工作要求:

延、返聘人员按在职人员的要求上全班,参加医院医教研工作。原则上,非手术科室65周岁以下返聘者,返聘期间每周教授门诊时间不少于3单元;手术科室返聘期内累计门诊时间不少于四分之一,具体由科室安排,没有开设门诊的科室,依此安排相关工作。

五、延、返聘程序

1.首次参加延、返聘者,由科室根据工作需要向医院提出申请,经人事科核实情况,报请院长书记会审批,获准后通知相关科室,并填写相关表格。

2.延、返聘到期者,由人事科提前1个月通知相关科室,作好工作交接班准备。凡需继续延、返聘者,人事科按第1条程序报批。

3.因故提前终止延、返聘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科室同意后上报人事科备案。

六、延、返聘待遇按医院现行规定执行。

七、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凡医院其它文件中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八、本规定由人事科负责解释。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7

为适应医院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退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临床经验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医师的培养,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返聘原则

1、医院及科室工作需要。

2、本人申请,科室与个人双向选择。

3、具有良好的医德,为人师表。

4、返聘以医疗临床一线为主,药、护、技及管理人员除工作特殊需要外原则上不予返聘。

二、返聘条件

1、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学术水平较高,在本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确因工作需要,专业技术职称可以适当放宽。

2、身体健康,特别是能够坚持全日制正常工作。

3、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下,确因工作需要可适当放宽。

4、在院外无其他个人收入的兼职工作。

三、返聘人员职责

1、返聘人员与在编职工履行同样本职工作职责,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人员工作职责》中的各项规定。

2、返聘期间不得再受聘于外单位或个人,如需外出会诊、手术或查房应按院内有关规定办理。

3、服从科室工作安排,对青年医师言传身教起表率作用。

四、返聘待遇

1、返聘期内执行同级在编职工工资标准(补足原工资)。

2、享受同级人员奖金及院内其他福利。

3、仍由所在工作科室管理和考勤。

五、返聘办法

1、本人申请并填写《返聘人员申请表》,陈述返聘的理由、所承担的工作报院办公室。

2、根据所在科室及相关职能科室意见,由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3、聘期为一年,根据返聘情况可以进行续聘。

六、解聘

返聘人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解聘:

1、聘用期间未能按约定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2、出现重大差错和过失而损害医院利益。

3、违反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人员工作职责》中的规定,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4、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日常工作,次年不再返聘。

5、违反医院规定在外单位兼职。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8

为规范本校退休返聘人员聘任、管理等流程,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管理方法。

一、退休返聘的基本条件

返聘人员可以是本校或外校退休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日常工作。年龄要求为:女性,不超过62周岁,男性,不超过65周岁。督导岗位,年龄可放宽至女性65周岁,男性70周岁。

2、热爱所聘岗位工作,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3、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能为人师表。

二、退休返聘人员管理办法

返聘人员的聘任、考核及课时津贴发放由组织人事处、教务科研处及聘任部门共同监督、管理。

聘期为一年一聘,每年根据人员缺编情况,由工作小组审核提出拟返聘人员名单,名单报校长办公会审议认定。返聘人员审核工作小组一般由以下人员组成:分管人事副校长、教务处负责人、组织人事处负责人、科研规划处负责人及四系(印刷、设备、出版、艺术)系主任。

1、返聘办法及手续

需要返聘人员的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需要,提出申请,并填写《聘用外来(退休)人员申请表》,提供可证明拟返聘者身份证明的材料,报组织人事处审核,经工作小组审核报校长办公会审议同意后进行聘任。

2、考核方法

返聘人员由聘任部门负责管理考核,对于不能胜任本岗工作的,应及时中止聘任。

3、返聘待遇

返聘人员的待遇以上海市规定工资标准。每周30个工作小时,享受寒暑假。

三、本办法自文件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组织人事处负责解释。

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制度9

为进一步发挥本院退休专家及退休技术骨干的作用,加强和规范医院聘用人员的工作,以技术提升为重点工作目标,落实医院品牌服务的战略,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医院卫生人才资源的目的,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一、聘用原则

所有返聘人员应按照人事分配制度岗位管理设置进行返聘。根据不同的反聘条件,申请相应的反聘岗位,并经办公会讨论同意后聘用。

二、聘用办法

1.专家(管理)人员返聘实行院科两级返聘

1.1.返聘条件:

院级专家(管理)返聘:

在本院工作年限≥15年,长期从事卫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年龄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均属医院院级退休返聘选择对象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者之一,医院有需求时可予以院级返聘:

1.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2.具有医院5年以上院级领导任职经历。

科级专家(管理)返聘:

在本院工作年限≥15年,长期从事卫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年龄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均属医院科级退休返聘选择对象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予以科级返聘:

1.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2.具有医院8年以上中层干部任职经历。

3.硕士生导师组成人员,有带教任务者。

4.未结题的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

5.南京市级重点学科及特殊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1.2.返聘年龄:

返聘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正高≤70周岁,副高≤68周岁。

返聘管理人员年龄:男性≤65周岁,女性≤60周岁。

1.3.返聘程序:

院级返聘:实行一年一聘,由院部聘用。由院部及相关部门与返聘人员签定目标责任书,应严格遵守本人岗位职责,程序如下:

根据医院岗位设置,由个人提出申请,必须在距法定退休年龄前1个月将书面返聘申请,经相关科主任同意,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审议合格后,报送医院办公会讨论通过,被聘任者签定双向选聘协议书。

科级返聘:实行一年一聘,由科室聘用。科级返聘人员须经院部、科室主任及本人共同签定协议书后方可返聘录用,严格遵守本人岗位职责,满编或超编科室不得返聘,程序如下:根据医院岗位设置,由个人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将退休通知提前1个月通知用人科室,个人提出返聘申请,经相关科主任同意,人力资源部审核合格后,报送办公会讨决定,人力资源部将讨结果通知科室及本人,人力资源部、科室主任及本人共同签定双向选聘协议书。

1.4.返聘后考核与分配:

院级返聘:

1.返聘人员自返聘之日起,按在岗期间工资待遇发放。工作量等指标由院部考核,奖金等由院部分配。

2.返聘人员不再担任行政职务,并应服从院部安排,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返聘期间法定假必须在返聘当年休完,逾期作废。

科级返聘:

1.返聘人员自返聘之日起,其退休待遇不变,并按规定补足工资。返聘人员占所在科室的编制,享受在职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并纳入科室成本核算。

2.返聘人员不再担任科室负责人,并应服从科室安排,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返聘期间法定假必须在返聘当年休完,逾期作废。

1.5.返聘后管理:

1.返聘人员应服从医院和聘用科室的领导,聘用科室应加强返聘人员的管理。

2.返聘人员应严格遵守执业医师和护士等专业的相关规定。

3.返聘人员应参加医院绩效考核。返聘人员为医院作出显著成绩,可按在职职工一样,参加院级评选先进个人,医院给予表彰奖励。

4.返聘人员按在职职工同样进行考勤、考核、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社会活动,考核的结果作为续聘的参考依据。

1.6.续聘与解聘:

1.返聘人员聘期满后,如需要继续返聘的且符合返聘条件与年龄者,按本规定办理,并提前一个月通知本人。如期满前一个月未接到再聘通知,即是期满终止。

2.医院和聘用科室有权对返聘违规人员和因病因事不能胜任工作者实行解聘。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医院有权解聘:

(1)不履行协议者。

(2)不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者(如收受“红包”、“回扣”、“三单提成”、违规外转病人等)。

(3)返聘期间在民营、私立医院挂牌、工作。

(4)未经医院同意到院外从事医疗活动者。

(5)聘任期一年内病事假累计超过3个月者。

2.其他人员聘用: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退休人员,确因科室需要,个人向科室提出申请,科室可根据岗位设置许可,由科室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作为临时性用工聘用,经医院岗位聘用管理委员会票决是否聘用。待遇按相应岗位的临时用工规定发放,一切费用纳入科室成本核算,年龄男性≤65周岁,女性≤60周岁。

3.除上述人员以外的退休人员一律不返聘。

三、备注:

1.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院所有退休人员。

2.本办法解释权属县人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

上一篇: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章程下一篇:就业动员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