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试析教师品德对学生的影响

2024-04-25

言传身教:试析教师品德对学生的影响(精选5篇)

篇1:言传身教:试析教师品德对学生的影响

江苏 昆山 ‘●袁学莲

“ 好笋 出好竹 , 好师 出好徒” 这句话对于老师这个职业都不 常腼腆 。在后来的教学活动 中老师关注到了他 , 发现这个 孩子 会陌生。 俗话说 : 怎样 的老师 , 造就怎样 的学生。仅仅从技能或 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强 , 画画也 比较 出色 。于是老师通过不 同的 者从某种专业 的角度来讨论一个老师是 否优秀 , 我觉得 只是片 方式来引导这个孩子 , 在集体面前及时表扬他 的点滴进步 , 用 面之谈。在平时的新 闻报道 中, 我们会发现“ 老师 ” 这个词语被 鼓励赏识的语气让他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令人欣喜的是, 他慢

逐渐适应 了幼儿园的生活, 现在他不再腼腆 了 , 能 媒体推 向了人们 的视 野 , 我们也 经常会听到某地某校的老师成 慢 地在改变 , 了害群之马 , 玷污 了“ 老师 ” 这么一个神圣称号。从事幼儿教育 主动和小朋友、老师交流了。由此可见, 很多时候, 应该给孩子

行业 的这几年来 , 我充分认识 到 : 作为一名合格 的幼儿教师 , 在

个表演的舞台和倾诉的机会 , 将会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

具备扎实 的专业知识 和牢 固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 老师的思想道 些被 自己搁置在遗忘 角落里的孩子其实也有闪光点 , 只是孩子

德建设也尤其重要。一个教师道德 的好与坏 , 直接关系到学生 将 自己列入 “ 黑名单” 后老师有 没有仔细去挖掘他们而 已。 老师

的成长环境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 。 教师的人格同样也是教育的 应该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 , 用爱去融洽师与生的感情, 用勉 基石 , 拥有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 是开启 心灵 的钥匙 。 励去点燃孩子的自 信。作为老师应该多观察孩子们在想什么?

古语有云 : 德高为师。 身 正为范

需要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孩子 ?放大他们更多的优 点 ,

有人把幼儿老师 比喻成孩子在成长道路 中的“ 引向标” 。 对 培养孩子健康 阳光 的性 格 , 树立 孩子的 自信心 , 来培养他们 的

于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 , 老师就是他们 的一个太 阳, 而孩 学习兴趣。 子绝 对是 时刻追随 的影子。我们都知道幼儿的模 仿能力较强 ,

老师的某种言行或者老师对事情 的处理方式孩子都去模仿 。 一 三、人之性 。 教也 , 人之情 。 育也

个老师 能够得 到家长 、孩 子的尊敬和喜爱 , 这将充分体

个幼儿老师在很大程度 上会 制约着幼儿的性格形 成与对

待事 现着他价值所在 。有人把幼儿 比 喻 为春天的幼苗 , 把 老师 喻作

物的判读 。例 如 :某老师每次组织完活动后将教具随意乱放 、 园丁 。每天都迎着朝霞耕耘 , 踩着夕 阳收获。园丁用辛 勤和汗 言行举止不规 范。久而久之 , 孩子们就会产生“ 老师都这样 , 我 水、高尚的情操去感染着 , 培育着一棵又一棵幼苗, 让他们沐浴 也可以” 类似 的想法。这种错误 的认知 , 一旦在幼儿心中扎根 , 着 阳光的温暖 也有人把老师 比喻成蜡烛 , 照亮 了别人燃烧 了 就会使孩子养 成不 良行为习惯的一种理论依据 。 而陋习一旦形

自己, 但恰恰这个时候 , 蜡烛才真正拥有 了一切 。有个小例子 :

成和积累 , 将会长期影 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这也许 只是教学 冬天来 了 ,  ̄J I , N中班 的老师在弹钢琴 的时候感 叹“ 冬 天好 冻

活动 中一个很普通 的例子 而往往更多老师 的品行 、行为举止 手啊! ' , 就在第二天早晨, 班里一个 5 岁的男孩跑到老师的面前

都在潜移默化中影 响着孩子 。从哲学的角度看 , 道德常常弥补 说 : “ 老师 ,我把我 的兔兔 暖手袋 带来 了 ,这样你就不会 冻手 智慧 的缺陷 ,然而智慧却永远替补不了道德 的空 白。俗语说 : 了。 ” 就在这一瞬间 , 老师湿润了眼眶 , 心中无 比的温暖 。 这得益

“ 亲其师 , 信 其道。恶其 师 , 疏其道。” 老师需要缔结一个世界 , 于老师在平时教学 和生 活中和蔼可亲的态度 ,和对孩 子们的

以“ 人性向善 ” 为价值理念 引导学生去营造孩子的内心生活 , 为 爱。有位美 国的教育学家提倡要从儿童的天性 出发 , 来促 进幼 孩子勾勒 出坚实 、丰富 、阳光 的精神世界。 老师不光是知识 的传 儿的个性发展 。 培育一个孩子 , 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 , 培养他对

播者 , 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 二、关注特殊儿童 , 坚持启发式 。 避免注入式 孩子是可 以敬服的 , 时而想上天空、时而想潜蚁穴 , 往往他 生

活的认知。 四、师德与教 学的“ 唇齿之寒”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 师德” 尤为重

要, 作为老师 的我们应 该高度负责 , 严 于律 己, 以身作则 , 给孩

们 的思维跳跃 比我们要快得多 。 很多家长不 了解幼儿园的一 日

活动 , 认为孩子来幼儿 园就是吃饭睡觉 做游戏 , 认为老师就是 子们树立做人 的典范。让孩子把你 当成 良师益友 。 与你交流沟

个看孩子 的保姆 。让孩子参加过多培训班 , 进行“ 填鸭式” 教 通 , 这

样 我们 教学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 也可 以避 免他 们在成长

育。这或许就是对孩子教育 的一个“ 短板 ” 。在幼儿教学 中, 应 的 道 路上走弯路 。 老师的品德好坏和他将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来 该针对 不同的孩子使用不 同的教 学方式 , 丽不是 “ 一招通吃 ” 。 对待学生 二者看 似不关联 , 实则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爱因斯

老师 的`工作是用最佳的方式激发孩子对事物无限的好奇心 , 从 坦说过 : “ 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 物榜样 , 才 能引导我们具有高 尚 而达 到教学 的 目的 。也许有 的老师会讨厌个别的孩子 , 任由孩 的思想和行 为。” 教育实践证 明, 教育的成败与否 , 在很大程度

子“ 自 生自灭” 。 或以貌取人, 厚此薄彼 , 助长孩子的自 负和伤害 上将取决 于教育者 的道德和修养。 “ 老师” 这个崇高而神圣的职

孩子的 自尊。 举个实例 : 幼儿园有个小朋友 ’ 冈 0 来幼儿 园时十分 业 , “ 博学 、耐心 、宽容” 是老师的代名词。 作为一名老师 , 我们要

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 的思想 。用心培 胆怯 , 不敢和老师及伙伴们交流, 甚至吃饭时被边上的小男生 从思想上严格要求 自己, 抢了菜都不敢告诉老师 , 不愿多说话 , 非常胆怯。 游戏时他不跟 育 , 用心 呵护 , 用高 尚的人格魅力影 响他们 , 崇 高的师德 塑造他 别人一起玩 , 经 常一个人呆坐在那 ……起初 由于他 的这些举 们。 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用千百倍的耕耘 , 换来桃李

动, 老师经常会 将他 同能力差 的幼儿 归入一类 , 没 有去关注这 满 园香 。 个 孩子。有一天在一次数学活动中 , 让孩子们 找出不一样的图 因此 , 老师有“ 德” 施“ 教” , 才会让孩子 的未来更加美好。

像, 并把它圈出来。其他孩子都没有能完成, 他却很快就完成

了。 老师才发现他的小脑袋瓜还是挺聪明的 , 只是不爱说话 , 非 ( 江苏省昆山市宏盛幼儿园)

2 8 【 2 0 1 3 . 2】

篇2:言传身教:试析教师品德对学生的影响

━━━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

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是当代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甚至人类走向幸福、和谐的关键。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怎样运用以及能否有效地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健康优秀的品德支配和约束,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很难把学习到的知识、品性和行为服务于有价值的人类目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把品德教育广泛地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领域与最佳位置,找到自我发展的生长点,由一方面的成功启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树立正确的信仰,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使其获得自身的完善和最大可能的发展。

促进学生品德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如何处理好教师、家长的关系问题,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尊重家长人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教师尊重家长人格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意义

教师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方向、一致要求和相互配合,主要通过教师来实现。从教师角度来说,正确认识与家长的关系、有礼有节对待家长,既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又反映着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养成。在现实中,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时常产生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正确对待家长,首先需要合理地认识与家长的关系,尊重家长的人格。

(一)尊重家长人格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尊重家长、尊重他人,为学生品德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尊重自己和他人,能够尊重他人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强调的一个重要的道德品质。尊重他人就是在平等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重视他人的人格、价值和主动发展的潜能。在现代社会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他人的尊重。大到国际问题,许多人都呼吁对个人尊重,寻求和建立民主平等的社会秩序。联合国第四十八届会议主席赛缪因萨那里先生曾经说,“现在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必须是尊重和关心个人,在这一点上,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小到日常生活,我们越来越强调对个人的重视和尊重。近年来,美国全国都卷起3R道德教育的热潮,其内涵首先就包括尊重。我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其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尊重他人的行为。

泰戈尔曾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长各有自己的职业和不同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家长的优秀品质,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父母的闪光点和有益的东西,从尊重自己的父母做起,学会尊重和与他人沟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尊重家长人格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为学生品德形成创设良好环境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活动、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虽然学校是专门承担对学生教育的社会专业部门,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要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就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一是要使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能够一致;二是要发挥家庭教育来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各具独立形态和独立特点的教育,各自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二者结合,协调一致,才能在总体上更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在根本上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尊重家长,才能建立良好的教育联系,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三)尊重家长人格有利于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为学生品德形成提供发展动力

在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中,教师从总体上看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一种主辅关系。教师承担着主要的教书育人重任。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尊重家长,不能广泛争取家长的有力配合,也就谈不到主导作用,教育工作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国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生活在语言交际的汪洋大海中,随时都会接受各种语言刺激,每个人的修养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面对恶性语言刺激反应也不同。有的人应激水平低,不善于应变,在一些恶性语言刺激面前处理不慎,就可能引发冲突,甚至酿成悲剧。家长的智能、情感、思维、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各项生理和心理水平,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与家长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有高度的教育机智,善于察言观色、掌握分寸,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多作正面的肯定;不能在家长会上或班集体中指名道姓地责备他们的子女或学生家长,使学生或家长感到羞辱或难堪;有些学生的错误尽管与家长有关,也不能随意批评,要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与家长进行交流,才能收到好的教育实效。

家长是教育者和“合作者”,而不是“对立者”,教师与家长交往的目标是为社会为人民培育人才,交往的核心是学生,交往的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品德等等。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家长人格,寻求家长的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才能形成合力,为学生品德形成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教师如何尊重家长人格,促进学生品德形成

(一)教师与家长矛盾——影响尊重家长人格、学生品德形成的原因

教师、家长不能互相尊重人格,彼此产生矛盾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第一,由于对学生了解上和要求上的差异性,使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

第二,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情感不一样。

第三,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距会使教师与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不一致。

第四,教育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学生成长是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辩证过程。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学生家长常常对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或教师工作中确实有缺点,而家长则缺乏应有的谅解态度等等,都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不能很好的相互尊重、支持。但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是在根本目的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双方都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因此,这种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二)实现尊重家长人格、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 教师实现尊重家长人格,有两方面的策略:一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家长提高教育修养,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二是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教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最终目的是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增强教育实效,为学生品德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动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

2、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3、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和思想。

4、关于家庭教育,重点是帮助家长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法。

第一,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子女的关系。

第二、指导家长建立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

第三,指导家长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第四,指导家长理智科学地教育独生子女。

(三)提升教师素质和修养,为学生品德形成树立榜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发现真理的人。”因此,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和道德准则的传递者,同时也是具有和代表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

那么,在对待学生家长时,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和修养呢? 第一,要谦和,不要盛气凌人。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需要谦虚谨慎,讲究礼貌,营造和谐气氛。这样才能缩短双方的距离,家长才会敞开心扉。

第二,要尊重家长,不要损人自尊。教师在接触学生家长时,不论家长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都应本着尊重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家长谈话要因人而异。对于素质较高的家长,可就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要给予具体指导。第三,语气委婉、含蓄。教师在与家长接触谈话时,不是采用命令、警告、责备、提意见和教训人的语气。教师应以热情、关心、委婉、含蓄的语气与家长谈话,这样才能奠定合作的良好基础。

结语: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人,是个人兴趣爱好、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得到良好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现代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道德素养。其中,处理好家长、教师的关系,尊重家长的人格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只有做到充分、切实尊重家长人格,才能做到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感染和熏陶,也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作用,最终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教师尊重家长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品德形

成影响的研究

━━━

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

乌市第77中小学数学组

篇3:浅谈教师的身教对学生的影响

正确看待教师身教对学生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他说:“要学生做的事, 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 教职员要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 是真正的教育。”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悟到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养、治学态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甚至有的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由此可见, 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

1.教师要注意身教的示范性

学生会认真地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 多数情况下学生总是以教师的是非观为依据, 此时如果是教师赞成的行为举止, 学生也会赞成, 如果是教师反对的行为举止, 那么学生也会视为敝履。在《先进第一》中曾有记载, 一次孔子半开玩笑地说:“子路弹的那手琴, 哪一点配在我的手下弹。”他的学生们便不再尊重子路了, 孔子知道后, 深悔自己的出言不慎, 便赶紧开口:“仲由 (子路) 嘛, 他弹的也可以说登堂了, 只是尚未入室罢了。”孔子只是半开玩笑的不经意的一句话, 却在他的学生们的心中造成了莫大的影响, 进而使他们对待子路的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可见教师身教示范性的影响, 从中可以体悟到, 为什么学校提倡“教师无小节, 时时是模范”的深刻意义, 同时也感到教师应该更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 做到正人先正己, 育人先自育, 以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引导学生, 减少和避免不利于学生发展与判断的消极因素, 时刻警醒教师身教示范性对学生的影响。

2.教师要注意身教的潜移默化性

在学生与教师的朝夕相处中, 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学识风度、举止行为等都影响和熏陶着学生, 自然地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教师的作为常常就是一位“无声的教员”, 当教师要求学生文明礼貌、尊敬师长、遵纪守法时, 教师应先要以身作则, 当教师要求学生品德高尚、举止文雅、言行一致时, 教师应先要以身为范等等,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要首先做到, 禁止学生做的, 教师首先不做, 要注意教师形象的塑造,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主持人杨澜在回忆她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的经历时特别提到了一位现代外交课教授, 这位教授做了一辈子外交官, 曾任美国驻苏联大使,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课的教师大多数人都是穿便装上课的, 而这位现代外交课教授却从来西装革履, 在着装上一丝不苟, 说起话来也是字斟句酌, 一副职业外交官的派头。有一次, 教室里的空调失灵了, 又正值天热, 身体早已发福的教授只得不停地掏出手帕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尽管如此, 教授也只是脱下西装上衣而已, 决不解开衬衫的领子或袖口, 领带也未尝松动, 依旧紧紧地箍住脖子, 学生不禁大为感动, 那天他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外交官的纪律性”;这位教授的身教是十分成功的, 他在潜移默化中为“外交官的纪律性”做了生动的诠释, 要求学生做到的, 他首先做到了, 他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了表率, 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 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正确把握教师身教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以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言传上学校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学生,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教育, 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历史教育, 使学生辨明国情和形势政策, 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发展前途, 从而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 除了之前所提到的言传之外, 教师身教的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自身的身教为学生作出示范。首先, 教师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各种问题, 采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实事求是的观点看待问题, 避免用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和主观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 严谨自身的一言一行, 不要使学生因为教师对待某一问题的偏颇思想而形成错误的观点;其次, 教师应以科学的人生观感染学生, 人生观是人们对待人生的观点和看法, 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应用, 包括幸福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内容, 人生观又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教学中以科学的人生观对待问题, 通过身教传达给学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的精神境界都局限在对利益的追逐, 甚至可以泯灭道德的底线去换取安逸舒适的生活, 教师是一个压力大而又清苦的职业, 自身应先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与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 发生冲突时, 教师应以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取舍。

2.以身教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学识学风

教师的身教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催化剂和动力源, 教师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 教师自身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探索的行为对学生也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有的好品质会在一代又一代的师生间传递、发扬。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一生勤奋, 作画不息;而生活上又十分简朴。一般人常有的某些娱乐和嗜好, 他都很少, 白石老人九十岁以后, 每天仍保持作画, 一天至少五张, 多时达八、九张画。除了生病, 从未间断。过了九十五岁, 齐老精力陡然衰退, 经常神志不清, 有时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仍然手不离笔, 作画不息。九十六岁和九十七岁的两年, 也就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两年, 还为我们留下极其精彩的艺术珍品。白石老人的画笔可以说一直到死才放下来的。他临终前给学生李可染的最后一幅手迹是‘精于勤’三个字。李可染先生作为齐老的学生, 受其身教的影响也是苦练功夫, 坚持写生, 作画不息, 至逝世前仍然伏案作画, 他也以自己的身教影响着他的学生, 将这种好的品质转化给了学生, 从而加强了学生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应不断地加强专业技能和工作作风的完善, 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教师应吸纳有益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知识, 不能固守着先贤留下的遗产, 要知不足补不足, 不能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 贻笑大方, 而是要以不断钻研探索的身教去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研究, 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知道“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道理, 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同时要以谦虚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去工作, 既不能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妄自尊大、目中无人, 又不能粗枝大叶, 以偏概全, 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待学识学风的正确态度。

3.以身教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修养

修养是养成的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 是思想、艺术、知识等方面的水平, 包括语言修养、举止修养、仪表修养和风度修养等多个方面。“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使用最多最频繁的就是语言, 教师应注意语言的纯洁、文雅、规范和准确, 学生是直观的听众, 他们善于模仿, 应以良好的语言身教引导学生语言修养的形成;举止修养包括坐、立、行的姿势, 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教师通过谦恭有礼、温文尔雅的举止,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从而可以带动学生文雅有礼的举止修养的形成;仪表修养是人内在素质的外在显露, 它包括了衣着打扮等方面, 教师的着装对学生的心理、审美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要整洁大方得体, 既要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 又要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审美倾向;风度修养也是具有多方面内容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应是文明的礼仪,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的行为的总和, 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 作为教师应带头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行为的习惯, 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 尊重与之交往的人, 讲究得体的礼节, 通过教师的身教使学生了解如何去待人接物, 养成良好的风度修养。

篇4:言传身教:试析教师品德对学生的影响

一线老师,是学生的直接施教者,不能光凭经验和课本来教学,而是应该针对现在学生的现状因人施教,不能吃老本。老师的一节课或者一个行为会影响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的成长。著名作家三毛和诗人席慕容的人生归宿不同,都同他们的老师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数学都不太好,但是遇到的老师不同,教育的方法不同,使他们的人生归宿就截然不同。想要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就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用自己的大气、灵气、才气,细雨润物地感染学生;用老师独特的魅力来感化学生;用其生活经验、教育感悟、教学智慧,等各方面的知识来吸引学生;用老师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

学生中存在的现象:

现象一

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优越,社会环境和各种影响他们外部条件的不断改变,使他们对学习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尤其是学习落后的学生脸皮厚、不怕挫折、不怕批评、存在叛逆心理。老师怎么为他着想,对他好,这些学生都不会领情反而有抵触情绪,所以更应该运用既切合实际而又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去教育和管理他们。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由于老师运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日常行为习惯,就会使学生由叛逆到敬佩老师,直至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老师应该从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思考问题、写作业、交作业以及自己如何改作业、如何发挥、如何拓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来要求学生,并逐步落实,坚持检查,慢慢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一些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一定要照顾其个性的发展。对性格鲜明的学生更应该对诊下药,这样相互影响、正态引导、强化共性,以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既要有热爱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爱护学生及为人师表的品质,又要有勤奋学习、钻研教学的精神,以及严谨细致、言行一致的作风,以此来感染学生。师生有感情后,用我们的人格影响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

现象二

现在的学生胆子大,喜欢出风头,注重表现。抓住这一理念,我们多让其参与、体验实际教学。让他们在参与中来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后自己找到老师,帮助其解决。这样使学生既有求知的欲望,又有感恩的心态,更有老师相互尊重的滋润。师生在交流中增加了情趣,更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也找到当学生的幸福感。师生间,各负其责,学生愉快的学习,老师用心去进行教学。感化学生、表扬学生、激励学生,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更使其悟性也得到发展。古人讲“亲其师则信其道。” 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他们的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了他们所教的课程。精神领袖型的老师能勾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学生就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学生在课上极力表现,努力学习,师生配合默契,相互激发灵感,这样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现象三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存在着,怕苦怕累,见难就退的懒惰行为。只要有落后的同学为伴就满足,张嘴就是他人的错,自己永远正确。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应进行理想教育,前程教育,然后再落实到目标教育,引导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防止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就得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下功夫。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情、知、意、行有密切的联系,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尤其是对听课落后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及坐在后边的学生,要更加关注。教师应在备好课本的基础上,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每位学生并使其进步。对于改正了缺点的同学要及时进行鼓励,激励上进,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不仅仅是“ 传道、授业、解惑、授人以渔”,更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应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及时处理,妥善解决,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师生进一步了解,感情就更加牢靠,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老师的循循善诱的指导下,学习兴趣的培养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锻炼。

夸美纽斯讲过:“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因而广大教师一定要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特别是当前我们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时,教学理念也要不断的创新。我们的目标、理想及计划也要不断更新,从而使教学有效地发挥作用,即我们需要教学在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善自身,尤其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在教学中老师既是引导者也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通过反思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使得工作中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补救,及时完善,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愉快中收获。“教学相长”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应发现和发掘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真正做到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用老师的热情影响学生。

现象四

现在的学生喜欢攀比家庭,更喜欢打扮、购首饰、买零食,也讲义气,而老师只会教书,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书匠的时代过去啦,研究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掌握心理教育势在必行,理论的渊博、困乏直接影响老师的鉴别能力。教育学生形成先做人、后成才的人才观以及健全和谐的人格是我们育人的目标,师生一起定规划、谋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让他们发现美与丑,应该和不应该,以及对成长不利的东西,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帮助其选择合理的方法改正。教育是构建人的精神大厦的伟大工程,将对人的一生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对学生要有长远的谋划,用老师的诚心感动学生、影响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前提。释放教师人格的力量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怀和爱护。英国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和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所以教师要用爱去感化学生。

篇5:言传身教:试析教师品德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道德,卫校,教师素质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我们在工作中应时时注意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众所周知, 卫生学校是培养白衣天使的摇篮,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更是关乎患者的生死性命, 因此培养卫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更为重要。在职业学校中, 教师是学生职业的启蒙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 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未来职业道德的塑造, 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始。

一、爱岗奉献的职业修养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卫生学校培养的是中等医护人员, 他们的未来工作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卫校教师的使命, 因此更加的艰巨与崇高。忠于和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卫校教师应该以深厚的感情、充满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以从事教育事业为最高追求, 并引以为自豪、自觉地履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卫校教师虽没有站在医疗卫生事业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但是站在了医疗卫生事业教育的第一线, 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基础后方人才。身为幕后工作者可能并不为人所知受人重视, 但是卫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我们必须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的爱岗敬业态度、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学生往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中专生所处青少年阶段正是价值观的确立阶段, 他们和老师同学的相处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影响深远凝重。卫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 无不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护士生渗透着影响, 因此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学生, 使他们形成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精神, 而这正是白衣天使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职业道德。

二、专于学术的严谨治学态度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俗话说,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除了必须有高度的思想觉悟, 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外, 教师还应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工作上, 教师要严谨治学, 恪守诚信, 增强学术道德, 增强自律意识, 忠于职守,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讲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精于学术、严于创新, 扎实理论基础, 娴熟专业知识技能并且开阔思路勇于进取。

有一般教师具备的职业道德外, 卫校教师还应兼具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 卫校教师更加面临一个需要不断充实新知识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提供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的机会、教研探讨的平台。另一方面, 教师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 不断地学习进取, 获取新知识, 加强专业技能, 充实和丰富自我。只有广博的知识积累, 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得心应手。

教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深厚的知识文化底蕴, 在教育教学中, 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这会使他们一生受益, 尤其是在青年期意识不成熟而且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时期。护士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也会激励自己不断地学习, 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且在未来工作中也能秉承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加强基础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护理工作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容不得半点马虎, 严谨是护士生必须形成的职业道德, 只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才能给病患带来一个安全可信的就医环境。

三、热情耐心的语言举止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语言举止反应的是内心情绪, 心中有爱才能有热情耐心的态度。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美德, 热爱学生的基础是理解学生, 想学生之所想, 只有了解他们, 尊重他们, 信任他们, 并理解和接纳他们, 才能用爱心来唤醒他们潜在的向上、向善的意识。热爱学生的前提是严格要求学生, 对学生爱得越深, 对其要求也就越高, 严出于爱, 爱寓于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恪守公平、公正、平等原则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 也会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沟通师生的情感, 使学生能乐于接近教师, 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使教学工作开展的更为容易, 课堂气氛静中有动、轻松活泼。

教师春风化雨的语言和博爱宽容的态度, 对学生的影响也颇为重要, 善良是人的天性, 学生更易于模仿教师好的一面, 教师的语言行为方式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上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护士生在校期间即以养成温和礼貌的语言、端庄大方的行为举止、理解宽容他人的态度, 为其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作为医务人员, 热情、耐心、宽容、忍让的态度非常重要, 因为处于病痛中的患者情绪是烦躁不安的, 医务人员的态度若能诚挚热情、耐心宽慰, 患者就能在心理上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如同教师热爱理解学生般, 护士应同情理解患者, 以人为本, 具有耐心, 爱心, 态度和蔼, 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用一颗人道主义博爱的心, 温暖每一位患者, 这样才不失为“白衣天使”之称。

四、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学校环境仿佛一个小的社会, 良好的教学工作氛围的建立, 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如急功近利, 只想着突出自我, 一鸣惊人, 演独角戏, 不与他人合作, 脱离了群体势必要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在工作中应注意同事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尊敬与信任, 共同交流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 只有做好各个环节的配合协作, 以为学生着想的共同目标努力, 才能使校园环境向着健康、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尊重和信任他人, 是打好团队精神的重要地基。护士生在这种学校大环境中受到熏陶, 也会加强他们的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没有合作精神的团队将是一盘散沙, 在医疗团队中, 所处的角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管在哪个位置上, 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做好本职工作, 默契配合才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医疗工作离不开多方的配合。培养护士团队精神, 促进护士与相关各方的合作, 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团结协作将护理水平提升到了较高的层次, 并极为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推进了护理事业乃至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兰.浅谈卫生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及其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6) .

[2]邹群, 王琦.教育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贡井区农林农机水利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的情况汇报下一篇:小学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感想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