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言传身教的意义

2022-11-27

第一篇:管理者言传身教的意义

周总理对秘书言传身教的故事

五十年代,我有幸在周恩来总理身边从事秘书工作多年,他的言传身教使我终生难忘。对秘书思想上的培养教育周总理对秘书特别注意从思想上培养教育,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如春风化雨般哺育着身边工作人员。一是养成为他人着想的高尚精神。周总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全面的,不仅为中央领导同志服务,也十分注意为一般干部工作提供方便。有一次,一件来文中有些字迹潦草,不易辨认,总理阅批时不厌其烦地把那些难认的字一笔一画地用毛笔描清楚,生怕打字员同志认不出来,打错了字。1976年总理逝世后,那位起草文件的同志回忆起此事,泣不成声。他说自己图省事,没想到给总理添了麻烦,感到万分歉疚。周总理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高尚精神,使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对群众负责与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他的言传身教,培养了我们对秘书工作的正确认识,理解到既为首长服务又为群众服务的政治意义。二是学会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周总理总是站在全党、全国,有时甚至是全世界的高度,从整体利益、战略全局来考虑问题。他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十分重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他要求秘书们在经办文件时学会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多从全局出发考虑具体问题,注意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日常工作的政治意义,善于区别轻重缓急。三是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周总理对任何工作总是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做报告一般都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草拟简要的提纲,从来不念完全由别人起草的稿子。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议前,他对别人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子不太满意,就自己写稿,连续两天没有休息。当发现下面的来文或我们起草的文稿中有差错时,他当即批评,并指出:“发现做错了事,应当先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可能的损失,然后总结经验,经一事长一智嘛!”在文稿中有文字不通顺或错别字时,他总是认真地逐字逐句修改,边改边对我们说:“你们不能总让我当你们的语文教员啊!”如果由于我们没有认真加工就把文件送给他,一经他发现,常常是把文件退回来重办,有时甚至把主办部门找来,当面告诫:“绝不能不负责任,草率从事”。对秘书工作的具体要求第一是准确。总理常说,现在是搞现代化,我们要统计,不要估计。不许秘书们反映情况时说什么“我想大概是”,要说确切。总理问到什么情况,如果我们答不上来,就要老老实实说不知道,并且马上去查。这样,总理虽不满意,但不责备;如果回答“也许”“大概”之类模棱两可的话,就要挨批评。有一次总理问:“澳门有多大?”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冒出一句:“大概十几万平方公里吧。”总理生气地问:“浙江有多大?”这位同志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赶忙去查找。第二是及时。总理要求有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向他报告,不论他在做什么,即使他在睡觉或接见外宾,也可以写条子给他,他总是马上就看,必要时当场批示。每当发生延误情况时,总理还要查看收电报的各个环节,看延误在哪里,如电报特别紧急,而在接收和抄报之间时间太长,就要批评机要部门;如秘书收到未马上送给他,就要批评秘书。他不能容许他的办公室有丝毫的拖拉和官僚主义作风。第三是扼要。总理要求秘书人员汇报情况,要先下功夫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主要情节,尽可能找出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分清哪些该让他知道,哪些属于枝蔓不必知道。汇报要有事实,有看法,有骨有肉,突出重点,简明扼要。第四是回报。总理交办一件事,要求我们办完了,须马上向他回报。不然总理老挂念着,放心不下。只有及时告诉他此事已办妥无误,他才放心。第五是建议。总理要求秘书们多动脑筋,多想问题,鼓励我们提出看法和建议。他在审批文件时,遇到什么问题,有时就和秘书们讨论起来。他常说:“你们可以大胆提政策性、原则性的意见,努力帮我出主意。”他甚至说:“你们应努力多思考,发现问题,帮我把关。”我们提的建议,只要有一点点可取,他就采纳,事后他还有意提起这是某某提的建议,以示表扬,并说:“不能掠人之美嘛!”第六是保密。总理要求我们每个在总理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都要养成守口如瓶的保密习惯,不能对外说的,绝对不能说,包括对自己的爱人。秘书外出开会时,总理交代:“不能随便讲话,去参加会议只能带耳朵、眼睛,不能带嘴巴,因为你是总理办公室的人。”有一次总理看到一位刚调来的秘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他交代说:“以后在这里(即总理办公室工作),就不能用这里的材料来写文章。”对秘书的深切关怀周总理对秘书,工作上严格要求,但对人总是平等相待,关心体贴,亲如一家。首先是信任。总理对组织上分配到总理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是信任的。他对秘书有了基本了解后就让他放手工作,使秘书有主人翁的感觉,不是作客人。平时他在办公室办公,秘书可以推门就进,总理知道,秘书进来必有要事找他。二是尊重。开会的时候,不管是谁发言、时间长短,总理总是耐心地把话听完。他无论是会见基层的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总是与来人热情地握手,真诚地问候,亲切了解情况。许多人员同总理见过一面,多年后总理仍能记住他的基本情况。三是平等相待。新来的秘书见总理前总是很紧张,可是一见到总理,他那温暖的微笑、热情的握手、和蔼又亲切的问话使人感到总理是那么平易近人,顿时就放松下来了。一位秘书回忆总理两次等他吃饭的事,使他终生难忘。一次他随总理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已经下午六点多钟了,他以为那里会给总理安排饭,便到食堂去吃饭了。没想到他走后一会儿,会就散了。总理知道他去吃饭了,说:“不要叫他,我们等一会儿,叫他把饭吃好,我们一同坐车回去。”一次外出,他和总理一起用饭,总理快吃完了,怕他着急,便说:“你慢慢吃,我在这里坐一下。”四是培养。总理既让秘书放手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严格要求,又注意启发大家开动脑筋,多思考。他非常重视争辩,他说过:“只有通过争辩,才能发现更多的真理”,“我们听各方面的意见,辨别是非,从青年的时候起,就应培养这样的思考力”。总理向秘书交代任务时,总是告诉他们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主持会议时,尽量让分管的秘书列席做记录,使秘书能了解更多的工作情况。他还经常强调秘书要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总理对自己要求极严格,他常讲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做深刻的自我批评。他对秘书的缺点总是当面严肃批评,从不背后议论。他的批评总是从革命工作的利益出发,讲清错误将给革命工作带来的损失,让受批评的同志思想上有很大提高,心悦诚服,深受教育。五是爱护。总理对身边工作人员是爱护入微的。总理办公室是一个战斗的集体,又是温暖的大家庭。总理对秘书的关怀爱护主要是政治上的。一些同志多次听周总理讲过,他是政府总理,是共产党员,也是普通劳动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想着群众。总理不允许他身边工作人员对外宣扬自己在总理办公室工作。工作人员回乡探亲也要注意政治影响,不许对外随便讲话,发表政治性的意见。我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多年,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受益颇多,这至今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原题目:《春风化雨润心田——记周总理对秘书的言传身教》;作者:陈浩)

第二篇:父母规感想: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学父母规,育成功子。

早晨,看到一则新闻(石家庄新闻网):

9月21日下午6时许他经过红旗大街北口时,发现一辆61路公交车停在路中,有一男一女站在车头前面阻挡着不让走。其中那个女的喊道:“没一个让座的,公交车司机也不管,今天谁也别走了,就这么耗着!”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而红旗大街原本就路窄车多,一时间交通被严重堵塞。而公交车上的其他乘客则称,拦着车不让走的这两个人,看上去有60岁左右,是在裕华路的北国商城站上的车。上车之后前面有乘客给他们让座,两人可能嫌那个位置不好没有坐。其他乘客见状以为二人不想坐,就没有人再站起来让座。当公交车行至红旗大街北口站时,两人下车后直接走到车头前面,强拦着不让公交车开走。

其间,有乘客下车反复劝说,但二人不肯让步,有乘客无奈之下打电话报警。民警到场了解情况后,对拦车的二人进行了劝解。最终在公交车司机承认“错误”后,两人才不再阻拦公交车。而此时,这辆61路公交车已经被拦停1个多小时。

两位60岁高龄的老人的举止,让人感觉汗颜,不管什么原因,做出如此行为,都应该从内心感到惭愧,至少我读到这则新闻的内心感受。

“父母者,大人也,为父母,责任大”,这样的儿女,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在家是怎么说教长大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这样的父母,不知道他们养育教育的儿女,长大后现在是什么的情形。我想应该大差不差,一代比一代强,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非常幸运和感恩,接触和了解到《父母规》,让我明白怎么做人父亲,怎么教子,不单单是育子,给孩子食物、衣物,解决孩子的温饱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教子,给孩子创造一个真、善、美和有道德的家庭成长环境。

“人之初,性本空,零习染,无善恶”,孩子来到人间,就是一张白纸或者说是一片空地,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没有也意识不到应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总是认为,孩子3岁了该上学了,交给学校老师管,我还忙着工作呢。殊不知孩子从0—3岁三年的时间里,“生之基,命之础,父母造,一生带”,已经给孩子的一生奠定了家庭基础,有很多习惯和习性已经养成:爷爷抱着奶奶替穿衣、爷爷哄着奶奶喂饭吃、全家外出孩子1人当家。随着孩子成长,10岁之后,当孩子“结恶缘”的时候,整个“全家苦”。

我读到《父母规》中的父母责时,方才明白养子要“生其身、养其气、育其神、正其意、长其智、启其德、教其格、爱其心、造其境、解其惑”,我只知道给孩子食物和衣物,从没放低身子和孩子一起交流过内心的想法,甚至有一次,孩子哭着说“爸爸,您怎么这么霸道,不让我把话说完呢?您只知道表达自己的意思,您知道我的想法吗?”现在孩子已经13岁了,也学的霸道,从不知道谦让着妹妹或者比自己小的孩子,并且说话还频频有理,其实正是我给孩子创造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长大后,就成了我模样,孩子是我的影子,正是影子的表现,才反馈出原本我的样子,记得有一首歌唱到“长大后,我就成了您”,一点也不虚是真实的见证。

天下为人父母者,鲜少有不爱孩子的。但真正的爱是什么?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明白?父母规用通俗易懂的经文,只是一千多字,揭示了真正的爱子要义,涵盖了教子成功之路,为天下父母指明了方向。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这,要求孩子那,而从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都是普通人,而并不完美的我们却要求一个神一样完美的孩子,这不是痴心妄想吗?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要想复印件好,只能从原件上下功夫。

其实,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 你习惯打骂孩子,就别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清洗了父母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成长好自己。

我平时经常的指责和批评孩子:今天您起床晚了,你不好好吃饭,上学要别迟到了,衣服领子没有弄好„ „ 孩子身上总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我从来没有,照照镜子,仔细打量自己:“铜为镜,正衣冠,子为镜,照己过”,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映射。孩子是一面非常纯碎明亮的镜子,能将父母身上的问题直照出来。而我们大人和孩子不一样,大人带有太多的自我观念,镜子是不干净、蒙尘埃的,带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妄想„ „

现在通过学习《父母规》,了解到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其实是他自己与生俱来的神性的自我保护机能,就像他的肉体某个器官受到伤害都会自我修复一样,比如指甲掉了可以长出新的,皮肤、肠胃等受伤可以自己恢复,这就是每个机体内在自我保护、自我疗愈自然机能,这是生命神性的智慧体现。同样孩子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保护机能、神性智慧的体现,发泄过程就是排泄过程。我经常允许自己发泄情绪,而一旦孩子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发泄自己的情绪,我经常阻止,甚至直接堵塞孩子发泄的渠道:“不准哭”,孩子憋屈的只知道抽泣,有时候逼急了,孩子夺门而出„ „ 通过学习知道人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发泄,越积越多,最终只有两个结果:第一,暴力;第二,是疾病,攻到身体上。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让他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发泄释放。《父母规》中说“有情绪,先令释,及安静,理性谈”,在冷静的时候沟通,查找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导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模仿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最初本能,人最初就是靠模仿获得生存的,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天才,而父母是孩子最早、最亲密、最直接的效仿对象。《父母规》讲“父母修,子女正,家道其,天下平”,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父母修好了,子女自然就正了,家道自然就齐了,天下就太平了。

孩子不是我们的梦想寄载体,更不是我们手握的工具,可是有许多父母,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的孩子身上,甚至孩子成为父母工作中或者生意中的筹码和赌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精神意识世界的污染日趋严重,远离生命的本来面目,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等等我们的心灵成长。

《父母规》中的十规,第一规“和合道”,自己就没有做到,夫妻吵架经常就暴露的孩子面前,还经常对孩子大呼大叫,原本夫妻吵架,结果把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到莫名的委屈、胆怯,其实,在家庭生活(教育)中,这是对孩子生命成长中最大的伤害,会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中泛滥蔓延。《父母规》中“小冲突,私下了,大矛盾,理性告。虽不合,亦可和,父母和,子女幸”,父母做到了,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幸福。

我非常的喜欢读《父母规》中的亲子发愿文: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从此刻起: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从此刻起: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从此刻起: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我想让更多的父母听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弟子规》,还有《父母规》,让更多的家庭、父母、孩子受益!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五期讲师班学员

山东高唐县童蒙馆幼儿园园长崔春刚

第三篇:父母规读后感:父母的言传身教最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生养孩子是一个责任,教育子女,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生了就要养,养了就要教,否则只能是害了孩子,苦了自己。这段话真的对我印象颇深!

真的为了孩子必马上须做出改变。从朋友的家长课堂里听说一篇文章《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文中写道,据《中国妇女报》报道青少年网瘾分析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问题,这些孩子在家中“受批评多,表扬少”,有的孩子甚至表示“干得再好,在家里也没受过表扬”。而在网络世界里,这些孩子感受到了“自我的第一”。所以。一味的针对孩子,只是依靠外力矫治孩子是很难见效的。有的上网成瘾的孩子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和矫治戒除了网瘾,可是回到家中不久又“旧病复发”,原因是父母没有做任何改变,没有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哪怕仅仅一丝的变化而加以巩固和赞赏。由此可见,孩子能否培养的出色关键在于家长的改变和提高。知道这些事实后,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庆幸我遇到了《父母规》课程,否则我的孩子也会因为网瘾毁掉一生。为了孩子,更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我愿意虚心虔诚的学习,大力去推广宣传我们的课程,让更多的家长去认识﹑改变!

其次,有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国家的事,因此,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我知道这是不对的观点,但我本人不会用先进的理念去改变家长的观点,接触父母规后,改变家长观点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教育的源泉是“爱”,“爱”是教育的强大力量。谁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谁能进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让我们父母朋友们一起携手做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五期讲师班学员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东北庄阳光幼儿园园长王月芬

第四篇:教师的言教与身教

教师的言教与身教应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师的劳动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 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往往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且把它们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的言行和举止,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言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树立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和严格的学习纪律,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校风校纪规范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学习、观察与思考。身教正是通过感官传导进入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这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形式,在教育生活中起着“言传”所代替不了的重要作用。身教可以配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教师无声的教育影响下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实现自己的自由发展。身教影响力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案例展示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七年某班自成立以来,班主任兼教语文课的刘老师发现学生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倾向,他们对班级的事、别人的事总是表现得很漠然。虽经多次说服教育,效果不好,她很苦恼。

一天下午的语文课上,刘老师正讲着课,突然“哇”的一声,该班的学生林瑞吐了一地。时值盛夏,臭味立刻充满整个教室。此时林瑞脸色苍白,汗珠从脸上渗出来,痛苦地趴在桌子上。见他这样,刘老师很着急。而同学们有的捏鼻子,有的扇着书驱赶臭味,有的竟起哄:“熏死了!”

面对这一场面,刘老师放下书,疾步来到林瑞面前,掏出自己的手帕,边为他擦汗,边询问病情,确认是感冒所致,刘老师才稍微放下心。接着,她拿起笤帚和簸箕,从外面取来沙子,清扫呕吐物。教室里很快静了下来,有的惊讶,有的满脸羞色„„班长和另外两个班干部连忙接过刘老师手中的工具接着打扫。刘老师转向全体同学说:“大家先上会儿自习,自己看一下课后题。”说完,立即带着林瑞同学去了医院。

刘老师走后,又有几名学生自觉地拿起了扫除工具,大概过了几分钟,教室被清扫干净了。教室里开始有人小声议论。一个同学说:“刚才,林瑞吐了一地,我恶心得也要吐出来。”另一同学接着说:“可不是?真脏啊„”“看咱们老师,一点也不嫌脏,又打扫,又送林瑞去医院的,我算是服了。”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此时班长贺名同学站了起来说:“大家对今天发生的事情好像有很多话要说,记得刘老师说过‘想说大家一起说’,我们借这件事开一个十分钟的班会,怎么样?”大家都纷纷赞同。其中一个学生对贺名说:“以往班会都是你主持的,今天还由你主持。”贺名也毫不推辞地走上讲台,用粉笔在黑板的空白处写下了‘这一幕,我„„’,然后说:“这是我们今天班会的题目,就今天发生的事情,大家想说点什么?”说到这,同学们又小声议论开了,班长贺名打断大家的议论说:“我想借这次机会说说我自己,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班长,在评选班干部时,老师说过‘一班之长,要以身作则,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当时我信誓旦旦地向老师向同学保证:一定要做好大家的勤务兵。今天,林瑞有病了,开始我无动于衷,是老师的举动提醒了我,我愧疚的接过老师手中的笤帚,当时想:如果时间倒流我一定会主动地上前帮忙。”班长的话再一次打开大家的话匣子。林瑞的同桌站起来说 :“我距林瑞最近,这节课我发现他总是趴在桌子上,我为了听课也没理他,他吐了之后,我没考虑到他那时有多难受,只是嫌气味难闻,又离他远远地。看刘老师平时对同学挺严厉地,其实对我们挺好的。”坐在最后面的一名学生也站了起来说:“看见林瑞痛苦的样子,我很想上前帮助他,可我怕学生讽刺我,说我‘装好人’„„。我应该勇敢点,像刘老师那样做。”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恰巧被刘老师听到了。原来她将林瑞同学安排妥当后,急匆匆赶回校上课,刚走近教室,便听见了同学们的议论,刚想推门走进教室,便听见了热烈的掌声。她激动地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勇于自我检讨、纷纷上台发言,她的眼睛湿润了。再看看干干净净的地面,她明白了:同学们思想正在成熟,对自己的要求也在提高。

身教重于言教,这件事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现在,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已蔚然成风。大家都懂得,帮助他人是件快乐的事,更是有修养的人的美德。

二、案例分析

刘老师对这件小事的正确处理,提供了教师 “身教重于言教”作用的成功案例。显示了教师良好的示范、影响和教育功能。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

归结刘老师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注重与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刘老师做到了以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民主平等的交往。面对同学最初的表现,教师往往容易感情冲动,大声训斥、指责。如此,被训斥者丢了情面,伤了自尊,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师的话语会变得难以接受。而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和被教育者能否接受这种教育。相反,刘老师保持“沉默”,一改教师以往的高高在上的施令者地位, 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的平等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互相关心”成为全体同学一种自觉的行为。

其次,注重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刘老师在面对全班学生的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时,保持“沉默”,通过自己无声的举动,诱导学生自我认识错误、自我教育,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简单的行动胜过了千言万语。

最后,教师的身教是时时处处存在的。教育学生要从大处着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更要从小处着手——充分利用学生中发生的小事,因势利导,把握时机,教育学生。刘老师就很好地把握住了教育契机,让学生在事实面前, 让学生在经历之中, 去探索、去体验、去思维、去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激发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

三、理论对接

恰当使用言教与身教,首先要了解言教与身教的内容及二者的关系。

所谓言教,是指教育者用讲说的方式教育、开导被教育者。它属学知识、习方法的范畴,注重双方的语言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交谈,及时交流思想,并且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批评、指点或者帮助。“身教”,是教育者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教育被教育者。它注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身教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言教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言教的基础是身教,言教事实上是身教的抽象与概括,身教是言教的体现。言教不能脱离身教,如果身教不好,那么言教的效果不可能好,甚至起到反宣传的作用;同样,如果仅用“身教”,在时空上受到很大局限,也不利于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所以言教和身教缺一不可,它们必须同时进行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言传身教都很重要,但身教相对言教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身教不同于单纯的言教。印度的谚语有:“告诉我的,我忘了;表演给我看的,我记住了;我亲自动手做过的,我明白了。”从心理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身教具有形象直观性、动情性。由于形象直观,身教就为学生思维发展拓展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道路,身教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实践表明,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是学生最易接受的,他们对这种无形教育既不能防御,也不能抵制,模仿也就在无形之中产生,这种模仿最初是外部行为,直观的、有目的的,而后逐渐由外向内、由表及里地转化和深入,经过较长的时间后,教师最初的行为规范就成为学生稳定的心理品质。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对“身教”都作出过精辟的阐述: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正身,如正人何。”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解释师范时说:“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榜样,自己的行为要做别人的模范。”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教育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 因而“身教”重于“言教”。

最后,教师用身教达到预期的教育功效,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学业精深。要想搞好教学工作,真正要做到“学高为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作为一名教师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望。

2.教师本身要做到言行公正,品德高尚。为了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首先致力于培养为人师表的品德。教师要用正直的品行感知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感化学生,用自己良好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不做。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榜样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与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教师板着面孔,学生敬而远之,施教者不会收到良好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大喊大叫,并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有时反而引起学生的消极反抗。所以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民主平等的交往。而这种交往的感情基础就是爱。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过:“如果学生的内心深处永远拒绝了老师,则一切教育措施无异于在荒凉的沙漠中种植庄稼。”教师的这种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4.教师的身教是时时处处存在的。身教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而是要在更广泛的时空里,时时处处以身示范,为教书育人做出奉献。

5.身教与言教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身教重于言教。身教与言教相比具有更强烈、更深远的影响力。但在强调身教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言教。因为要想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必须有言教相配合。 事实上,言教和身教是不能分开的,二者是密切结合的。只有将身教与言教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第五篇:以德修身,言传身教

“太和县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以德修身,言传身教

太和县宫集镇中心学校

宫保中

2015年5月8日

以德修身,言传身教

太和县宫集镇中心学校

宫保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共同的期盼!如何培养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广大家长最为揪心的事。教无定法,教育有法。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成长的环境各不相同,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谈。本人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言传身教,重视孩子品德的培养

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我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孩子崇拜的偶像,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在学校,我会尽心尽力地把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交给我的任务;在家庭,我会主动承担家庭事务,孝敬父母,与妻子和睦相处。这样,孩子就会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自己的事是自己份内的事,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另外,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我会结合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品德培养。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我主要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看名人成长的视频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孩子的品德已初具雏形,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在同学、老师、邻里的心目中印象很好,口碑不错。这样,父母就不会为子女的品德而担忧,不会担心孩子在外惹是生非,这也是我教育孩子方面最为欣慰的。

二、理解沟通是关键

《孙子兵法》指出:“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培养孩子也是如此。要想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有所成就,了解孩子至为关键。这就需要家长利用闲暇之际,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以便作为家长的及时纠正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其实,家长就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方向非常关键。每天在吃饭时我都会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让他说说自己学校的学习生活,这一天我在学校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我会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出解决方案,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做到是非分明。即使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我也不会大发雷霆,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孩子,做家长的要理解

孩子,要有耐心。

三、学会做人,与人为善

一个“人”字好写难做,如何培养孩子做人做事是多数家长最为头疼的事。我在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方面,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我认为做人的本质是善。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他就会友好地对待周围的人。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的同学和他乱着玩,对方把他刚买的体恤衫划破了。回到家里,我看到儿子的脸色不对,就问:“儿子,怎么啦?”儿子气愤地回答:“你看,我今天才穿的体恤衫,被我的同学划破了,下午上学,我一定让他给我重新买一个!”我说:“都是同学关系,你好意思吗?回来我让你妈给你补一下不就行了吗?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斤斤计较!你不是知道将相和的故事吗?你何不做一次蔺相如呢?以后你的同学会更加敬重你。假如你的同学给你买个新的体恤衫,你穿着也不会高兴的。”在我的耐心劝说下,儿子终于消气了。我笑着说:“过去的事就让它永远过去吧!要开心的度过每一天!来,让我们一起共进午餐!”就这样,一切风平浪静了。此时我为儿子的行为竖起了大拇指!

四、家校联手,齐抓共管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至于孩子在校表现如何,家长不一定了如指掌。因此作为家长一定多与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平时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参加家长学校培训,主动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的一些知识经验,主动到学校进行校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只要家校联手,齐抓共管,相信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会尽心尽力做好一个家长该做的事,指引孩子扬帆远航,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同时也衷心祝愿各位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愿他们早日成人成才!

上一篇:革命烈士纪念碑观后感下一篇:公民道德建设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