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2024-04-08

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精选8篇)

篇1: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回顾走过的2011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本学期我院开展了多次研究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活动,旨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帮助研究生,尤其是研究生干部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同学们提供服务。

(一)刘新庚书记对我院全体研究生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讲座

12月7日下午3点,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刘新庚教授在升华北楼901报告厅对我院研究生学生干部进行了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领袖素养”的培训讲座。此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院党政办公室韩冬梅老师、院研工办徐立坤老师、院学工办陈振华老师参加了讲座。同时,院各党支部成员、院研究生会学生干部、院本科团委学生会干部以及各班班委聆听了讲座。

此次讲座,刘书记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并基于价值共识、价值整合以及精神凝聚这三点出发来诠释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意义。在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内容上,刘书记做出了详细的阐释,并将其主体内容提升到不同的层面上以使大家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充分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刘书记结合我国领导人的具体例子来明确学生领袖真正地历史使命以及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优化自身的内在素养。讲座中,刘书记紧密联系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力的推动了研究生们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素养的提高。

为了让大家与刘书记更进一步地交流,还安排了互动环节。现场同学踊跃发言提问,刘书记用富有逻辑性地语言、优雅地谈吐一一为大家答疑解惑,他精彩的回答让大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刘书记深厚的学术积淀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自身内在素养的关联有了深刻地认识。

(二)研究生会召开内部培训与交流会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同学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论知识素养,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同时为明确公管院研会宣传部的职能责任,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增强团队意识与集体凝聚力,11月1日下午公管院研会召开了一次内部培训与交流会议,全体

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户外环境能使人放松身心,更有利于激发灵感,本次会议将地点设在了升华楼后荷花池旁,这里风景优美,使人神清气爽,才思敏捷,能够畅谈所想。

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有助于宣传部成员的快速成长,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顺利开展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管院研会各部门及公管院全体师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管院研会的明天定会更加绚丽!

二、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灰常,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作用,也是加强思想教育的有效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我院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新途径。我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潜在的渗透性,大学应该是学术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场所。因此我们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陶冶情操,是研究生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华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各项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院策划并组织参与了以下各项文体和实践活动。

(一)主办研究生会新老干部交流会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

活动地点:农家乐

这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一批新的院研会成员。通过新老生交流活动,不仅可以让大家亲密接触大自然,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增进新老成员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培养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本次交流会举办得很成功,前后两届研会的成员在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对本届研会的发展方向、未来规划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主办“我与导师在一起”冬季趣味运动会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 活动地点:校本部体育馆

本活动旨在增强全院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家追求卓越,完善自我的精神,促进合作意识的提高,锻炼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另外,本次活动的举办对于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会设有跳绳接力、夹球赛跑、盲人摸道、贪吃蛇、呼啦圈等六个项目,首次采取师生共同参赛的形式,各项比赛均由师生默契配合完成,趣味性强,能够体现同学们的青春活力及师生之间的协作配合。本次活动吸引了学院众多老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注意,共有包括大脚丫、给力、心忧天下等13支队伍参

与到各个运动项目中来。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趣味横生,跳绳接力和夹球赛跑既考验队伍的速度,又考验队伍的耐力,紧张而活跃的比赛博得了了现场经久不息的呐喊声和欢呼声。贪吃蛇项目也赢得了阵阵掌声,用红绳子连接着的赛跑队伍,犹如一条条“贪吃蛇”弯曲地来回奔跑着。盲人摸道项目妙趣横生的比赛情景,给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队员用言语方式引导另一名成员通过各种障碍物,最后顺利到达终点。比赛中,老师和学生以极为默契的配合顺利地完成了每一个项目,加强了交流。

趣味运动会上,比赛评委根据比赛成绩评选出了每个项目的前三名,并由徐立坤老师为获奖队伍颁发了奖状及奖品。

(三)参与中南大学“知音快车”活动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 活动地点:升华餐饮楼

“知音快车”活动以促进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为出发点,采用大型现场互动交流方式,为我校广大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我院多名研究生参与了此项活动。

(四)参与中南大学校运会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21-23日 活动地点:新校区体育场

通过运动员出色的发挥,以及全体同学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我院在中南大学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中取得了总分第三,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公共管理学院代表队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以及公管人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本次运动会充分展示了我院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争第一的昂扬斗志。这次活动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素质、体能素质,又培养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增强了我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而积极参与校运会也使得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多次多彩。

(五)参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演讲比赛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

为了调动中南大学广大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举办了此次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希望通过本活动,能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本次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由中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承办,面向全校研究生进行,我院共4位同学进入复赛、一位闯进决赛。最终,我院哲学系11级研究生蒋叶莎同学获得优秀奖。

(六)参与外国语学院“shining star”研究生才艺比赛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

为更好地繁荣校园文化,展示学子风采,传播中外文化,同时更好的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融合师生关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由中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南大学“Shining Star”研究生才艺大赛于11月下旬举行,我院行管班的同学杜昭贵同学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二等奖。

(七)参与地信院师生羽毛球大赛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6日 活动地点:南校区乒羽馆

中南大学第二届 “师生共羽,情舞中南”研究生羽毛球大赛由中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承办、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协办。活动旨在突出师生的参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展示中南大学广大师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推进全校大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健康、文明、快乐”成为引领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风尚。我院学子积极参与,得到了很大锻炼。

(八)参与信息院冬季趣味运动会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

本次趣味运动会活动集趣味性和竞技性,让同学们在运动中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增加团体意识,增强协作能力,提高同学们之间的默契度和认同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我院学子积极参与其中,为活动添色不少。

(九)参与信息院心理话剧比赛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

活动地点:新校区艺术楼表演厅

经过激烈角逐,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心理互助队话剧《花开无声》获得心理话剧决赛第二名,并获得最佳海报奖荣誉。《花开无声》话剧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阳光男孩吴天宇(王文才 饰)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某天,他在公交站台等车时,邂逅了去聋哑学校做义工的清纯美丽的女孩——美美(陈倚天 饰)。他们彼此误认为对方是聋哑人,通过手语交流,爱情在彼此心中慢慢的发芽了。然而这份纯真的恋情,却遭到了美美室友及家人的强烈反对,所有人都要阻断他们的交往,与此同时,美美的父母还特意为她安排了相亲„„最后,误会解开,不仅他们能亲耳听到彼此说我爱你了,而且他们之间流露出的真挚的感情,感动了所有人!爱情和梦想都是很妙的东西,不用听,不用说,也不用翻译,就能感受到它。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校园爱情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他的独立、平等、上进、勇敢,让我们拒绝快餐式的爱情,用真心守护真爱!

(十)参与法学院体育文化节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

活动地点:南校区体育场

本届体育文化节集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于一体,同学们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中感受到了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了新一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体育文化节旨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对体育文化的热情,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竞技与娱乐中加强同学们的团结协作,提高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院学子积极参与本次体育文化节,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彰显了公管学子的风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尚未完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合力;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效果不显著,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我校党委行政提出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学生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着力加强学生服务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共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

2011年12月

篇2: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自查报告

2012政管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消防安全的各项任务和责任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书,把消防安全工作逐项落实、责任到人,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如我们把消防任务分解到教研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规定专人负责维修、闭门关窗、切断电源等。

二、根据消防安全工作报告制度,我们每月都及时准确报告我单位的检查处理情况,有什么问题,报告什么问题,没有问题实行零报告,保持信息畅通。

三、实行学生寝室、教师办公地点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这些地方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生寝室主要检查学生是否私拉乱扯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等。教师办公室主要检查人走是否落锁,人走是否切断电源等。

四、积级参与学校的消防安全各项活动,如119学校组织的消防演练,我单位派王连生院长、马峭老师参加,在师生中间组织观看“三会一标”消防安全知识录相片,组织师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手册有关内容等。

五、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在单位的总体工作中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班子会议有专门议题,在师生会议上经常安排布置学习,如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是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教师会议上经常提醒大家,根据不同季节和时令,注意防火、防盗,警钟长鸣。

六、加固实验室门窗的防护措施。今年10月份为了确保实验室材产安全,我们制定了实验室消防安全公约,采取了加固门窗等防护措施,安装了护栏,维修了门锁等,确保实验室万无一失,并上交了学校防火委配备灭火器材的申请报告。

篇3: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一、研究生公共政治课开设的必要性

从高考到大学的政治理论考试, 再到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理论部分无一不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基本框架构建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内容。可见, 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理论对于我们国家的基本建设, 对于我们党的思想, 组织建设和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具有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是未来党和国家路线, 方针, 政策的执行者。学习这一基本理论不但能明确自己的思想目标。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而且对进一步提高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的学习现状

“2005年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林伟连等人通过问卷调查, 网上调查与小型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该校研究生公共政治课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 硕士研究生对公共政治课的满意率只有16%, 博士研究生对此课程的满意率也仅有26.8%。”[1]“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赵修渝教授在重庆市几所大学的研究生中所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 研究生对公共政治课的满意率只占到39.4%。以此同时, 在一些高校公共政治课的逃课率高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

三、加强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有效学习的方法

针对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教学改革, 有的专家, 学者是从改革公共政治本身内容, 体系这一角度分析的, 有的是从学校教学机制和教师层面出发。在这里我是从在不改变公共政治本身课程内容和学校授课制度的前提下, 教师和学生如何做才能使这门课上得更有意义, 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一) 从教师自身出发

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不仅仅是中小学提倡和鼓励放入教学手段, 对于研究生来说同样是受欢迎的。由于公共政治课理论性强且抽象, 单靠教师讲是收不到视觉上的效果的。若教师把所讲内容做成课件, 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插入人物图片和当时环境的照片就更能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在结合实际讲授时, 插入所结合的实际的图片或视频或国外针对某一问题理论的研究发展情况, 就更能使学生们很好地理解理论内容。教师在下课前抽出一些时间就所讲相关内容给学生放一些专家们论点或当前研究状况的资料或视频, 就增加了这门课的活力。

2.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提高公共政治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内在形式为: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只有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 深入研究现实问题, 增强教学深度和针对性,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使枯燥的政治理论课变得有生命力, 有活力;提高公共政治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外在形式为:教师可以定期做一些调查问卷发给学生, 问卷涉及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学生兴趣点及学生思想活动等一些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 以迎合学生们的兴趣。

3.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察方式

在对学生的考查方式上要不断进行摸索和有益的尝试。现在公共政治课考试的方式大部分都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是指学生的出勤率, 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 这样考试方式难免有些单调, 所以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 把出勤, 课上讨论, 课下作业完成情况, 课下与老师交流情况, 实践情况等等纳入到平时成绩中来, 这样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和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查制度。

(二) 从学生自身出发

1.了解现实, 认识自己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 信息, 人才, 科技聚集的世界, 只有知识丰富, 实践力强的人才能立足。当今社会处在一个转型完善的阶段, 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抓住机遇。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谋求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所以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 技能资本, 使自己在这两三年内尽可能了解社会, 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塑造出一个新时期的新自我。

2. 学习理论知识, 完善自己

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来说, 研究生更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地位和作用, 他对指导我们实践的重要意义。所以, 认真上好公共政治课对于我们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有很大帮助。无论你是什么专业, 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你都需要以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当职业变化时, 你也许会相应转变自己的知识积累, 但唯一不变的是你的思维方法和处理能力。而这种方法和能力是靠你在公共政治课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道德修养来完善的。

3. 带着批判的眼光学习, 提高自己

马克思的观点和理论研究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是有局限性的, 那么历史造就的任务也就有局限性。所以在这门课的学习中, 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 带着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多思考, 多查些相关的资料, 多提出质疑。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到其中的精髓, 更好地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完善甚至驳倒某些理论, 此时要大胆提出质疑, 修正理论, 从而提升自己!

摘要:本文从高校研究生开设公共政治课的必要性入手, 到公共政治课的学习现状, 最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阐明有效开设公共政治课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有效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林伟连, 等.浙江大学研究生“两课”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4) .

篇4: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政策;网络参与

一、引言

从农耕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再进步到信息化时代,技术力量已经成为了人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不竭动力。自8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互联网、90年代正式启动互联网工程项目以来,互联网在我国一直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互联网激发了广大群众在虚拟世界中发表自己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问题看法的积极性,紧密了公众与政府间的联系。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网络参与成为了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新形式,同时也是影响政府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公众的网络参与不再只是局限于大的政治事件,其中也包括一些较小的公共事件,网民就某一个热点发表意见,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种网民与政府间的互动促成了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出台,公众通过互联网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或完善的行为成为了一种引人瞩目的现象。公众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方式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努力消除消极影响为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打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

二、公众网络参与政治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保障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民主性

网络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聚集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通过问题的提出、思考、讨论,并将达成一致的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这样的意见和建议会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网络的开放性降低了大众进入网络的门槛,在网络上没有阶层、地位、财富之分,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大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例如,正是借助网友随手拍乞讨儿童照片并发布到网络上的行为,不仅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拐卖”事件,而且也让被拐儿童的父母从中看到了找回孩子的希望。

2、降低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成本

传统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未能有效降低政策制定成本,而公众通过网络途径可以自由浏览各级政府在政府网站、权威论坛等网站上定期发布的关于某项公共政策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留言板、信箱等方式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政策制定者通过收集各方意见,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出有益于公共政策改善的意见或建议,这种做法不仅大大降低了通过开展座谈等方式征集民意带来的花销,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政策制定的效率。

3、提高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政府网站中增添了许多便民、利民的模块,而且网络课堂、电子课件的不断涌现都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各种学习的机会。公众强烈的参政意识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的社会关系,当人们对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问题有看法时,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意见表达,例如上传一张官员奢侈手表的照片或一张机关单位高额的消费发票,会引起其他网友的热烈讨论,进而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对涉及官员进行严格审查,然后及时在网上公布审查结果,这种做法一方面肯定了网友的参政行为,另一方面缓解了官民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

(二)消极影响

1、信息的海量性增加了政府辨别真伪的难度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公众通过网络途径就自身关心的各种话题在各大论坛、聊天群中展开讨论,由于网民的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关注焦点的不同,这些海量的网络信息给政府辨别信息的可信度、真实性等带来了巨大难度,尤其是现在各种满天飞的小道信息使得政府部门不能够有效地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议题,降低了决策制定的效率。

2、言论表达的非理性误导了政府的工作方向

互联网环境的显著特征就是虚拟性,但在虚拟的环境里发表言论要遵循一个“度”,一旦越过了这个度,以一种不负责任地态度通过匿名形式传播各种虚假言论,那么这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非理性言论就会干扰其他网民的视线、扰乱他人的理智思维,大大削弱民意的真实可靠性,这种民意不具有一致性和绝对的代表性,这些社会问题更多的是个体问题而非群体问题,所以这种不健全的信息往往会误导政府决策的工作方向,甚至会背离真正的民意。

3、言论结果的放大性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海量的信息被大量的网民阅读、讨论和传播后,其中的一些信息会被渲染,一些言论结果会被发酵甚至扭曲,特别是公众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时,一些政府决策会被网民拿来讨论,由于每个人对公共政策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声音,一旦一项政策不符合某一群体的利益,他们的言论就会过于偏激而来攻击这项政策,这种行为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因为政府所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是惠及所有大众的,不能因为政策不符合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否定政策的可行性,这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三、完善公众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措施

(一)提高政府辨别信息的能力

网络中一些思想偏激的人会发布一些子虚乌有的虚假信息,而一些思维敏捷、判断力强的人会发布一些真实可靠的信息,公众通过互联网传播出的信息真假混杂、虚实皆有,这就考验了政府官员的信息辨别能力。虚心听取网络民意是好事,但也不能被所有网络民意所束缚,在以包容心态对待网络舆论的基础上,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者要通过走访调查、深入群众等途径,明晰网络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焦点事件形成的大众舆论要进行多次的调查取证,不断提高自身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二)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受法律约束监督的网络言论会反噬整个网络系统,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就一定要有健全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任何出现在网络中的污蔑、损害他人或国家声誉的言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所以,为了保障网络舆论的可靠性,结合当前网络舆论的发展形势,明确涉及网络安全、国家秘密或者公众个人隐私等领域的网络舆论必须加以规范,坚决抵制任何形式不法言論的出现,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

(三)提高公众网络参政的素质

网络的发展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网络中公众可以利用虚拟的身份进行政治意愿的表达,为了减少偏激言论的传播,公众需要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扩大网民公共视野,因为具有公共视野的网民才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保障网络能够真实反映民意,不断提升网民的道德责任感。所以,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公众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和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6.

[2]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38.

[3]王金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中国行政管理,2011(5):74-77.

篇5: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2010-2011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全体团员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积极、热情投入分团委工作的各位同学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我受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的委托,向大会作2010-2011分团委工作报告,恳请各位代表予以检查、监督。

2010-2011,我院分团委在校团委、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提高党性修养,我们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活动,结合“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一反两讲”的主题教育进行宣讲,并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报告会,系统提高各团支部团员的理论素质。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始终牢记全心全意服务广大团员的宗旨,坚持分团委工作的四大特点:日常管理制度化、能力培养全面化、宣传工作广泛化、素质拓展项目特色化,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工作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领域,全面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取得显著成就,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分团委老师的充分肯定。现将过去一个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团员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鉴别力

我院分团委始终坚持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活动,以此作为提高团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团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根本措施。在广大团员中广泛开展相关活动,号召广大团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国情、区情教育,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决各种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作斗争。

(一)认真做好每周三团日活动。我院分团委坚持“紧跟国家时事政策 狠抓团员思想教育”的原则,号召并组织团员学生学习“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一反两讲”、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民族团结等有关的重要材料;同时,在政治学习中加入了关于新疆概况、发展情况、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辉煌成就、毕业就业信息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努力提高政治学习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坚定了广大团员学生的政治立场,增强广大团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理论修养,提高同学们对祖国和新疆的了解和认识。

(二)响应党的号召,在团员学生中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反暴力 讲法制 讲秩序”主题教育

根据自治区下发的深入贯彻落实《新疆大学关于开展 “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我院分团委积极组织广大团员积极学习和探讨“反暴力 讲法制 讲秩序”主题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邀请我院张家飞院长、学院党委艾克拜尔〃阿不都拉书记做专题讲座,使广大学生对本次主题教育有了深刻认识。在“热在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中,我院分团委积极组织同学们参与,认真聆听了由五名教授主讲的专题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同学们深入理解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加深了同学们对伟大祖国和美好新疆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基层组织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战斗力与凝聚力,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一)以团建助力党建,做好推优工作。为发挥好团组织的后备军作用,分团委积极组织表现出色的团员参加分党校的学习,使他们加强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了解党员应承担的义务以及享有的权利。同时,分团委严格按要求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工作,确保团员推优工作的质量,为党组织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二)加强基层组织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团的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发挥战斗力的基础。分团委通过加强对各团支部的思想领导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是分团委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院分团委在用人机制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全方面的对团干部进行考核。同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团干部的服务意识,培养作风正派、工作能力强的团干部。

(三)开办业余团课,增强对团的知识和制度的认识。通过对大一新生进行团章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坚定了广大团员的政治立场,增进了他们对团组织的理解和热爱,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回顾分团委各部过去一年的工作

即将过去的2011年对于政管学院分团委来说是提高的一年、是创新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形成了基础建设更趋扎实、品牌项目日渐成体系、重大活动精彩纷呈、服务领域延伸拓展、整体工作稳健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分团委各职能部门在分团委书记、副书记以及各位委员的正确带领下,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分团委各部的具体工作向各位代表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团建设,做好团学干部培训

分团委始终把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学习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先后组织第十一期、第十二期党课、团课培训,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广大团员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两期党课培计234人参加,其中183名学生顺利结业;团课培训一次,共100多名团员参加。在本学年组织部还开展了“学雷锋大扫除志愿者服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二)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增强爱国意识

分团委通过简报、横幅、海报、展板等形式,向广大同学宣传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分团委制撰写编发简报数共计118份、展板6个,横幅20条,海报30张,大力宣传了我院的各项活动,扩大了政管的影响力;守好舆论阵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同时,为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分团委大力宣传国旗知识,开展升旗仪式。在第三十九届校运会上我院方队展我政管学生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获得“优秀队列奖”。

(三)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发挥《政管论坛》窗口作用 分团委坚持以“精、简、快、实”为宗旨,深入开展我院学生工作的宣传。在过去一年里我院院报——《政管论坛》切实起到了宣传媒介和窗口的作用,向全校各院系展现了政管的工作风采。同时广大同学以《政管论坛》为平台,展我院学生文采。我院《政管论坛》的发行周期为三个月一期,在去年共计发行四期。为培养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及提高其写作能力,本学年举办“亲文一族”写作兴趣小组活动5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总结经验,面向未来

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分团委继往开来,自我总结,自我完善,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学风建设和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团结、合作、创新、责任”为追求,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本着注重实效,扎实地做好每一项任务为工作态度,积极开展团内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第二课堂。在这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部际交流与沟通,增强协同工作的能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团学干部管理制度,培养新一届团学干部,努力创建学习型、实干型和服务型队伍,不断积累各项活动经验。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监督还不到位;分团委与学生会、分团委各部门之间交流和沟通还不够;部分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作风有待改善;活动质量还不够高,应切实考虑到广大学生的诉求和兴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上述问题,实事求是地加以改正,力争把我院的学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篇6: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根据曲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要求和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我院在职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作如下规定:

1、在职研究生实行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3-4年,鼓励在职研究生延期毕业或分段完成学业,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培养计划和任务。

2、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施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在专业课学习方面,实行“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集中授课和远程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3、集中讲授。各门专业课要在开设的当学期集中授课1-2次,授课时间一般选择在该学期的第1-3周的周末。主要任务是:讲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布置阅读书目、课程论文题目和读书笔记要求。每门课的阅读书目每学期不少于4部、课程论文每学期不少于2篇(4000字)、读书笔记2篇(5000字)。

4、远程指导与学生自学。教师要以月为单位布置与本课的讲授内容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包括每月的阅读书目、课程论文和读书笔记。课程论文和读书笔记必须全部手写,不接受电子文稿。每月的作业要在下月1号前邮寄给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和硕士点负责人共同对学生的纸质作业进行检查评阅,按百分制打分。

5、在职研究生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学院将对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任课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出合格、重修等评估结论。

6、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式。在职研究生的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占60%,期末考试占40%。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篇7: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设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依据《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比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评奖对象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对象为中国籍的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包括非定向生、定向生和委培生。含享受“双少生”政策且生源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定向就业研究生;不享受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的定向就业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必须提供原单位的相关证明)。

第二条 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基本条件

(一)复查合格并取得广西师范大学正式学籍,个人档案必须转入学校。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德品质优良。

(三)自觉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四)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平均成绩达85分以上(对于英语免修的,按照免修免算的原则进行计算,即免修科目,不计入核算平均分的范围);(说明:如果存在平均分在85分以上的人数没有达到分配名额的情况,则按如下的办法处理:平均成绩85分以上的,按照总分从高至低顺序进行排序;剩余的名额,进行逐分递减,每一个递次按降1分计算,按照总分从高至低顺序进行排序补足差额)。

(五)科研态度严谨,科研能力强,职业技能突出。

(六)关心集体,积极参加班级、院(系)、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七)按规定已经缴纳学费、注册。

(八)道德品质优良,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九)符合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1、新生入学之日起前四年内的CET六级考试成绩大于等于425分;

2、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大于等于65分;

3、本科阶段为英语专业的;

4、入学后CET四级考试成绩大于等于425分或CET六级考试成绩大于等于360分;

5、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统考成绩大于等于60分;

6、以“双少生”政策录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比普通研究生的要求标准低10%)。

第三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该年度国家奖学金:

(一)违反《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办法(试行)》的规定,当年内受到违纪处分或仍在留校察看期内者。

(二)学习习近平均成绩未达85分以上;(特殊情况,参见第二条第(三)款)。

(三)二年级研究生未按时完成论文选题报告或中期考核者;三年级研究生未按时完成学位论文者。

(四)当年度内未办理请假手续离校或无故不参加校、院组织的集体活动、大会,点名不到,超过30%(考勤按照当年度考勤计算;当年度考勤的总分各年级应一致);未请假无故旷课的,累积达5次(以上课老师考勤为依据),研究生集体活动缺考勤5次者。

(五)当年请病假、事假累计超过31天者。

(六)未按学校规定时间办理注册手续者,未按时缴纳学费、住宿费或未按程序办理缓交手续者。

(七)当年申请延期毕业者、休学者和提前毕业者离校后不再享受奖学金。

(八)当年内有补考、重修现象者。

(九)其它严重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如《广西师范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广西师范大学公寓管理规定》、《广西师范大学治安管理条例》等)者。

第四条

获奖金额、评分权重和名额分解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学院根据学校下达指标按此评定细则统一评比。

根据《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暂行办法》规定,评分标准按照百分比计算,其中思想道德(操行)占15%,学习成绩占30%,科研能力占40%,社会实践和文体、公益活动占15%。

根据每年学校分配到学院的国家奖学金名额,按法律系研究生(包括一级法学、法律硕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研究生(包括社会学、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政治与行政管理系研究生(包括政治学、行政管理)三个单元的在校生人数比例进行分解(名额分解结果计小数点后1位有效,小数点后第二位不予进位),各单元不再分解名额,按此评定细则统一评比。若名额不能整数分解,则小数点后1位大的优先;若名额还有剩余则小数点后第2位大的优先;若某单元分得名额按此评定细则评比后有剩余的,应调至另外的单元使用。

第五条

思想道德具体操作办法及量化指标(思想道德考核以当年度计算)

(一)凡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学习等竞赛活动,获院级前三等奖者加6分;获校级前三等奖者加10分;获自治区前三等奖者加15分;获全国前三等奖者加20分。

(二)参加板报、手抄报、广播组稿等比赛获校级前三名者加6分,四至六名者加4分;积极宣传我校教学、科研、改革动态、校园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撰写的通讯、报道、报告文学等作品在正式报刊上发表的,按报刊级别由低到高每篇分别加6分、10分、15分。(报刊级别由“评定小组”讨论确定)

(三)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如认真执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受院通报表彰者加5分;受学校通报表彰者加10分;受自治区表彰者加15分;受全国表彰者加20分。

(四)当年内在校综合表现突出,被评为学院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加5分;被评为学校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加10分,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加15分,被评为国家级个人荣誉称号的加20分。

(五)在学院担任过团支部、党支部、研究生会干部,校级学生社团干部,工作认真负责 2 者视其履职态度、效绩加5分。

(六)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大会(比如学术报告会、迎新活动、研究生运动会、晚会、院或年级研究生大会以及其它按照学校、学院文件规定组织的活动等),每次加5分。

(七)上述单项有获奖重复加分的,按最高分计,满分为100分;集体获奖,成员均加分。第六条

学习成绩具体操作办法及量化指标(课程成绩自入学至评奖时累积计算)

(一)学习成绩为评选年度的公共课成绩、专业课成绩。计算方法为:成绩平均分总=课程分数和÷课程数。此平均分即为该生的课程成绩分。

(二)经院学术委员分会核查,课程作业论文违反《学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暂行规定》的,该门课程重修。

(三)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的加10分。

(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级A证)、国家社工师资格考试的加10分。

(五)通过计算机一级(包括国家和高校计算机统考)的加5分,二级以上(包括国家和高校计算机统考)的加8分。

第七条

科研能力(按评奖前一学年度成果计算,截止至评奖时)

参评科研成果应当遵守《广西师范大学关于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暂行规定》,并且经过《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登记奖励办法》规定登记、确认,违反者将取消评比资格。

(一)关于在期刊发表的论文

1、专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每篇加6分。

2、本科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每篇加8分。

3、本科大学学报、本专业领域的学会(研究会)主办的期刊、省级社科院(联)主办的期刊每篇加10分;非本专业领域的学会、研究会等机构主办的期刊、杂志按5分计(包括党校类)(行政管理和政治学专业同学发党校文章按本专业领域的学会研究会主办的期刊算,其中省级党校(行政学校)主办的期刊加10分,市级党校(行政学校)主办的期刊加5分。)

4、核心期刊每篇加20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5、在本专业CSSCI目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加30分。

说明:以上论文的字数均要求在3000字以上,3000字以下得分减半。

(二)关于在论文集发表的论文

1、由全国性本专业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论文集刊载的论文,每篇加8分;由省级本专业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论文集刊载的论文,每篇加6分。

2、由非本专业研究会(含其他机构)编辑出版的论文集刊载的文章,每篇加4分。说明:以上论文的字数均要求在3000字以上,3000字以下得分减半。

(三)关于在报纸上发表的论文

1、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国家级报纸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加16分。

2、在省部级报纸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书评、综述每篇加8分。

3、在地市级报纸上发表的学术性文章、书评、综述每篇加4分。说明:以上要求字数在1000字以上,1000字以下,得分减半。

(四)关于被转载的论文

1、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另加15分。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的论文,另加6分。被各类年鉴全文转载的论文另加4分;不同刊物转载同一篇文章可重复计分,同一刊物重复转载同一篇文章的只计1次转载分。

2、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研究论文、书评、综述,按每篇另加20分。说明:论文部分或摘要被转载的,得分减半。

(五)发表的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另加8分;获得自治区奖励的,另加6分;获得市级、校级奖励的,另加4分。

(六)参加本专业研讨会获奖并发表的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另加8分;获得自治区奖励的,另加6分,获得市级、校级奖励的,另加4分。

(七)参加学校创新杯比赛,获一等奖的加10分,获二等奖的加8分,获三等奖的加6分,获鼓励奖的加4分;参加国家级的挑战杯比赛获奖,按学校创新杯相应等级加1倍计分。

(八)关于科研项目的立项加分,以主管部门批文为准。已获立项而未获得资助的,得分按相应等级减半。加分只记第一主持人。

(1)获得国家级资助的科研项目,加15分。(2)获得省部级资助的科研项目,加6分。(3)获得校级资助的科研项目,加3分。

(九)参编教材(含教辅)及参与专著撰写1万字以上的加6分,1万字以下分数减半。出版专著(包括专业的论文集、教材等)的,按出版社的级别加分:国家级出版社(如法律出版社等出版社)加60分;其它级别计40分。有主编与副主编的,分别按70%、30%加分。

(十)关于合作发表或获奖论文及科研项目的得分比例:

(1)两同学合作的,第1作者得分占80%,第2作者得分占20%;若与本校老师合作的,学生作者不分前后得分占80%。

(2)三位同学合作的,第1、2、3作者的得分分别占80%、10%、10%;若与本院老师三方合作的,学生第1、2作者的得分分别占60%、20%,第4及其以后合作者不予加分。

(十一)发表非本专业领域的论文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不予加分。在增刊上发表的文章不加分,但同等条件下有增刊者或增刊多者优先。

(十二)上述各单项有获奖重复加分的,按最高分计,满分为100分;合作获奖者均加同档次分数。参评论文应为本专业的现刊学术论文,用稿通知不予参评。

第八条

社会实践和文体、公益活动(该项考核以评选当年度有效)

(一)以下情况给予加分:

1、社会调查报告获校级表彰者加10分;获省级表彰者加15分;获国家级表彰者加20分。

2、凡积极参加各专业学科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或比赛、研究生运动会者加1分;获院级奖励者均加2分;获校级、市级比赛前三名的,分别加4分、3分、2分、省级比赛前三名的,分别加6分、5分、4分,国家级比赛前三名的,分别加8分、7分、6分,获四至六名者,国家级、省级分别加4分、3分、2分。

3、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宣传、援助等社会公益活动的,1次加5分。

4、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的,1次加5分。

5、以上单项获奖加分若有重复,以最高分项计,集体项目的各成员按所得相应名次均加分,满分为100分。

附则

(一)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国家奖学金评选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研究生导师、行政管理人员、研究生代表任委员,负责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奖学金的申请组织、初步评选等工作。在学院国家奖学金评选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并在评定工作开始前公示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二)参评者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由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小组核实材料并换算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并公开张贴申请人的得分明细,由同学监督、复核无误签字后,提交院国家奖学金评选委员会或学院全体导师会通过,最后根据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拟获奖推荐名单。

(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原则上不再申报当年度其他奖学金。

(四)本评定办法解释权归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奖学金评选委员会。

(五)该细则自2016年9月20日生效。

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奖学金评选委员会

篇8: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总结

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各类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动作”, 是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同时, 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等文件精神, 许多高等学校已经开展了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已有不少学者关于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例如, 陈正良等 (2008) 谈到提高教学效果, 解决思想认识障碍, 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 改善外围环境条件等方面。杨泽军 (2006) 提到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活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和承担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教学的单位负责人分别就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试改革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 调查思路、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满意度的内容结构;通过比较分析, 检验不同性别、学科类别等变量对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通过使用开放式访谈提纲来探析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同时, 问卷采用5点调查表, 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二) 调查对象

本研究对象主要是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实际发放问卷205份, 回收205份, 实际有效问卷205份, 实际有效率为100%。其中, 男生占42%, 女生占58%;一年级占97.6%, 二年级占1.5%, 三年级占1%;2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91.2%, 26-30岁的硕士研究生占7.8%, 31-35岁的硕士研究生占1%;文史类占48.8%, 理工科占35.1%, 艺术及体育类占16.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总体情况

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 硕士研究生对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总体满意情况, 认为“非常满意”的硕士研究生有42人, 占20.5%, “比较满意”有76人, 占37.1%, “一般”72人, 占35.2%, “比较不满意”有11人, 占5.4%, “非常不满意”有4人, 占2%。

从访谈中可了解, 江西师范大学12名教授共同打造一门精品课程赢得师大众多硕士研究生一致喝彩。例如, 当谈论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时候, 被访谈对象认为“该理论体系严谨、精湛, 对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非常重要。”抑或是认为“该课程比较有特色, 能够汇集各个教师的研究专长”;“教学过程注重遵循‘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原则, 在问题设置上用问题引导学生, 使学生充分参与”。

对于讲座形式的教学, 访谈对象认为“目标明确, 有针对性, 效果明显。各教师选择的方法不一, 视觉效果非常好, 有点、面结合的方式, 也有讲、习结合的方式, ……”。“轮流教学形式新颖”, “新型教学方法, 领略不同教师的上课风采, 上课内容新颖”“专题讲座能启迪学生思维, 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谈论到考核方式的时候, 访谈对象认为“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来进行考核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考试相比, 论文考核算是一种进步”。

(二) 性别对教学改革满意度的影响

在研究不同性别的硕士研究生对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满意度的调查发现, 男硕士研究生在教师行为、考勤、重修规定方面与女硕士研究生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一) 。

男硕士研究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和课堂考勤方面的改革满意度 (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比女硕士研究生低, 而在“答辩不合格则重修”的规定在满意度方面男硕士研究生比女硕士研究生低。

(三) 学科类别对教学改革满意度的影响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在不同学科硕士研究生在教师教学行为 (P<0.01) 、教学环境、上课方式、课时安排、考勤方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二) 。文史类硕士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室环境、讲桌布置、合班上课方式、课时安排、考勤方式方面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均比理工科类、艺术体育类的硕士研究生高。

三、相关建议

在调查中, 有91人认为江西师大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多位教师以专题讲座的方式来共同打造一门精品课程”。24人则认为主讲教师经验丰富, 教学风格各具特色等。但同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教师频繁变动, 课堂纪律的保持、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衔接、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合班的上课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充分调动硕士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主讲教师应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以外, 还应该多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 同时, 在课堂外, 也应该建立一条联系渠道, 例如, 通过互联网设置师生交流的窗口平台, 使硕士研究生在遇到学术问题时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 答疑解惑。同时, 这一建议也可帮助解决师生交流过少、时间受限等方面问题。第二, 建议安排一名教师专门协助主讲教师, 帮助主讲教师在各个讲座中的衔接工作, 同时, 也可帮助负责课堂纪律, 了解硕士研究生的到课情况, 也可防止因为主讲教师频繁变动而出现无固定负责人的情况。第三, 充分考虑不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背景情况进行分班教学。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安排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和节约教学资源, 而且还对主讲教师整合不同专业视角能力的提高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 在进行合班教学时, 应该考虑将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安排在一起。

摘要: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评估教学改革的满意度, 利用有效数据对问卷结构进行分析, 对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满意度的提高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泽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

上一篇:欠款合同协议书范本参考下一篇:社区农民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