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投资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共教育投资研究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共教育投资研究管理论文 篇1:

公共经济学管理的发展

摘 要:公共经济学作为财政学不断发展及衍生出现的一个分支,伴随着政府对宏观经济干预力度的增加,对公共经济学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公共经济学管理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管理;发展

引言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进行调节。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恶性竞争的频繁发生,很容易造成失灵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就必须加强公共经济学得研究,加强公共经济学的管理,进而维持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1.公共经济学的概述

公共經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市场秩序需要政府来维护,社会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垄断、外部性等原因,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为避免市场失灵,则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而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公共经济学中,它主要研究的是政府及其行为。首先,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政府与市场也同样会存在失灵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研究。而公共经济学就是要解决此类问题,包括政府的经济暗语行为、政府从事的经济活动范围、方式、途径以及效果[1]。同时,在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同时,它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的,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服务性的,政府是服务性的政府。另外。公共经济学研究提供公共物品、政府价格管制、外部性与政府行为、政府政策与经济自由度、寻租等问题时,采用了大量的方法。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比如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信息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既完成社会的目标,又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2.公共经济学管理的意义

公共经济学管理是一门具有多门经济专业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综合学科。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是政府的经济行为,而政府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大公共经济学管理的研究,加强公共经济学管理,确保政府宏观调整职能的合理利用。从现代管理体系的角度出现,管理最根本的职能就是使一个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或使一个系统从低级有序变为高级有序的过程,它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只有加强公共经济学管理,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2]。

3.公共经济学管理的发展

3.1更新经济管理理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经济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公共经济学管理中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公共经济管理,充分重视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在经济管理中,要重视民族管理,提高公共经济学管理的透明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经济学管理工作中来,多听取民意,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管理智慧和创造力[3]。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另外,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政府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宏观职能,更好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要建立健全现代经济管理制度,注重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价值和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经济管理带来更好的效果,创造更多的价值。

3.2实现由传统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过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管理中各种先进的管理软件越来越多,传统的以人财物等硬件为基础硬件管理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优势逐渐消失。软件管理则是对学习和知识的管理工作,现代竞争是知识和创新的竞争,更加注重知识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因此,在管理上应该更加注重软件管理,因此,政府最为重要的资源是知识和管理理念,高效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公共经济学管理中都应该注重知识经济创新[4]。管理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只有不断创新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3.3公共预算管理

公共部门的收支决策是通过预算的编制过程来完成的。政府预算是与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同步成长的。在公共经济学管理中,公共预算管理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公共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资金的使用情况。而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依法管好老百姓的钱,体现公共预算管理的“公共性”是政府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政府预算而言,应研究政府计划与预算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建立由一般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组成的复式预算体系以及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推广绩效管理、发布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等;就公共预算而言,则需要研究强化人大的预算控制与预算监督、推广参与式预算以反映公众的预算需求。要着重研究中国公共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途径,完善公共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法,强化预算约束力[5]。

3.4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问题

公共社会经济学管理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公共经济学管理而言,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大,不仅包括公共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同时还包括环境、生态等事业。就目前来看,我国公共经济学管理还不够全面,对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彻底和深入。为此,在公共经济学管理中,我国政府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要以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分析,在对当代中国教育财政状况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论证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政策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模式,探索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的公共政策和现实路径,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6]。

4.结语

公共经济学管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公共经济学管理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政府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宏观职能,就必须全面抓好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西支行)

参考文献:

[1] 雷银枝.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情报,2008,01:22-25.

[2] 孙克竞.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04:65-68+73.

[3] 陈柳钦.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1,01:21-28+42.

[4] 张丰祥.论我国公共经济学管理的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5,08:172.

[5] 刘俊英.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中的教学研究[J].理论观察,2013,02:69-70.

[6] 张志,龚健.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经济学本科特色教学改革与创新[J].学理论,2013,18:243-245.

作者:陈星如

公共教育投资研究管理论文 篇2:

谈新公共管理主义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挑战

摘要: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关注市场,追求效率,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管理;二是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三是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虽然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主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管理主义浪潮的流行趋势不可逆转。近年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往往将私营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背后的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发生重要变化。

在新管理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着重于经济和效率、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后期则引入市场概念,着重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注意到使用者的期望,这就是现称的“新公共管理主义”。之所以引发新管理主义的变革,主要是原有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与能力受到质疑。有学者指出,大而无当的公共部门消耗了原已稀少的资源。因此,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提出,应该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例如由中立机构来提供各种服务与劳务,代理公共部门的部分功能,改善原有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效率、浪费资源的情况。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对高等教育的转型有着多种启示价值,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新转向。

一、关注市场,追求效率的高等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已然不是传统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市场概念,它更强调的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因此它更关注高校能否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教育投资,可以造就人才,而人才质量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应对市场化的浪潮,提高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在不断改革高等教育。

在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新管理主义者发现,20世纪60至90年代时期的高校扩张带来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到福利国家政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为满足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需求,纷纷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多非大学部门纷纷涌现,以吸纳迅速增长的本科生数量。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出于对效率和效能的关注,以及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视,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们纷纷对高等教育机构之课程狭窄的问题提出了批评。特别是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效应并未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升,相反,学术竞争力、师资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主义学者们就提出了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注重质量的管理思路。

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主要应由市场来调控,开放市场与自由竞争。“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点是教育权威下放,教育系统向下授权,加强机构自主和学校本位的行政和管理,加强家长的选择和社会的参与。

二、充分赋权,追求自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主张通过体制重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使科层体制的组织更为扁平化,并且强调充分的赋权,以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绩效。新公共管理主义者特别重视大学的自主性,认为大学的思想应该是活的思想,创生的思想,开放的思想。“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性与自主;大学不能外在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传统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比较中发现后者对自主的追求。

新公共管理主义者认为,高等教育不仅要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更要发展学生运思的品质: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超越偏见与迷信;批判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充分的赋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自由精神。“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缺乏自主与赋权精神的大学,其学生往往也少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少有自我明辨的勇气与意志力,往往听从于外在的约束与摆布。

三、讲求绩效、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

讲求绩效是新公共管理主义者非常重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97年,OECD就出版了《追求成果绩效管理之作法》报告,探讨各国推动绩效管理之经验。可见,无论是行政机构还是私人企业,均将提升行政效率,做好绩效管理,列为首要改革目标。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效能,落实绩效责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成为当代教育思潮之焦点。”

近来,在欧美各国,已将绩效管理列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例如,美国在《教育责任绩效法》中明确规定,通过实施绩效责任,要求高校坚守高的学业标准,确保本科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2006年,美国教育部进一步公布了“2007 年绩效计划”,主张以改善高校学生的成就为目标。以弗吉尼亚州为例,研究发现,某些两年制学院的绩效甚至高于学术型的大学。

与美国相似,很多欧洲国家,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都采取了绩效责任模式。例如,英国1997年公布教育白皮书《卓越学校》,强调教育成就对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 很多国家通过绩效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校的办学质量。绩效责任要求通过建构一系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根据高校不同表现予以拨款和奖励,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效能。绩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的效能和学习的效果。当绩效机制合理化时,能够对教职工和院系层级形成全面影响。

四、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视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理论与思潮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特别是增强了高校的绩效,赋权增能,从而提升了竞争力与办学质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公共管理主义在改革高校的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过度追求市场化,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这虽然增强了高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本应具有的传承性与经典性。“当大学的‘客户’要求高校必须让他们更受就业市场的欢迎时,或要求大学的课程更为实践取向时,满足學生的需要可能就是件坏事。”市场经济的呼声不断挑战大学的“围墙”,将大学变成职业养成所,而非“研究高深学问之所”。 我们国内有少数的大学和学院热衷于所谓的改革,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提供什么,从而将大学变成各类“职业养成所”,大学不知不觉地被社会化、市场化了。

另一方面,追求绩效虽能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改变高校行政手续繁杂、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绩效评估的指标往往依赖于外部标准,从而与高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所相违。近年,在知识经济、市场化的浪潮下,大学获得了空前的重视与发展,很多重点院校都在构想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在大学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人们对大学应有的“保守”品性与精神世界有所淡忘。当高校只醉心于成为科学技术应用的孵化器时;当高校只追求成为专利技术的设计坊时;当高校只迷恋于扩张、做“大”做“强”,加速规模化效益时;当高校只看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教学,以将学生更好地“推销”到就业市场时,大学已然离它真正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09.

[2]黄建荣.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

[3]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2(6):12.

作者:李玮兰

公共教育投资研究管理论文 篇3:

走向教育公共治理

今天,我国的教育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独立领域的变量,而是政府公共管理宏观视阈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指出了明确方向。1月9日,教育部举行直属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集中轮训开班报告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作首场报告时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转变政府管理教育方式,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应该说,我国教育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人才培养、学术水平等,都只能在深层次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层面变革中获得解答,这也是教育领域需要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原因。而教育结构与体制变革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建立教育公共治理的新模式或新机制。

“政府如何干预教育才是有效的”是上世纪中期以来公共教育变革的主流话题

“治理”(governance)始于20世纪90年代,借助于1989年世界银行运用“治理危机”形容非洲状况的报告,迅速进入公共事务领地,并在英美等国以及世界学术论坛中逐渐取代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与“统治”,成为目前公共事务研究领域的通用术语。对于治理的内涵,最具权威性的是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具备四个特征:(1)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2)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3)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4)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① 国内学者俞可平指出,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伴随着“公共治理”在政治学、行政学、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兴起,这一理念也逐渐进入教育研究领域。作为治理理念的延伸,可以说,教育公共治理是一种协调教育各相关主体的权力运作方式,强调按照相应的权责比例共同达成对教育政策或教育制度的社会性回归,其目的是充分体现各主体的教育利益诉求,有效实现公共教育利益。②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20世纪中期后,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干预公共教育,试图通过国家强制性权力在公共教育领域实现国家利益。但随着福利国家的不堪重负,政府失灵的表现愈加明显,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竞争与效率导向的市场思潮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对国家垄断公共教育的不满和反思也出现在教育公共治理之中。“政府如何干预教育才是有效的”成为上世纪中期以来公共教育变革的主流话题。以市场化、私有化或者说是新自由主义概念下的教育体制改革,倡导教育领域需要凸显竞争与效率,主张政府尽可能少地介入公共教育领域。但在政府逐渐“淡出”、提高市场活力的同时,却有可能忽略政府应有的责任,导致公共政策的缺位;在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却有可能产生忽视公平的问题。在这一困境中,治理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范式。教育公共治理成为现代教育变革的重要特征,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在我国,关于教育公共治理现成的直接论述极少,但学者们均认同教育公共治理的基本特征——公共性,即:教育公共治理机构是一种公共性组织,这是相对于私人组织而言的;它并不是仅由政府机构和公立学校组成,还应包括非营利性组织和自愿组织;教育公共治理活动是家长、学生、教师等或各种非营利性机构广泛参与、共同作用的公共空间;它应体现公共价值,确保学生和家庭平等地获得最基本的教育服务,确保公民社会所需要的民主价值得到培养;它应该体现公共利益,而不是为某个人、某个组织谋利益,鉴于这种目的所采取一些政府管制措施是必要的。③ 同时,理论界还指出了教育公共治理的显像特征,即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权力多中心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组织网络化、治理机制弹性化。

教育公共治理的概念框架

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教育公共治理的实践内涵可归纳为价值、制度、工具等三个基本层次,涉及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工具、治理能力等五个主要维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分析框架如上图所示。

第一层治理理念,是治理的核心价值与目标;第二层包括治理主体和治理结构,是治理的宏观层面;第三层包括治理工具和治理能力,是治理的微观层面。其中,治理理念是教育公共治理的价值前提;治理结构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共治理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制度基础;治理工具是将治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操作性方案;治理能力则提供了主体治理空间的可能性。这五个要素在教育公共治理概念框架中成为有机统一的逻辑整体。

(一)治理理念决定着教育公共治理宏观结构和微观工具的性质及特征

如何理解地方教育公共治理的方式及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治理改革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目标,即政府是追求效率还是公平的价值导向或战略目标,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标准,是选择政府机制还是市场机制等。如何把握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度”一直是教育领域决策的基本问题,选择公平优先,必然要加强政府的作用,大力发展公办教育;如果更强调效率,强调市场的作用,必然是强调差异化办学。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实现公共教育均等化或称为教育均衡,但教育均等化并不意味着选择“削峰填谷”的策略,而是走“低谷隆起”之路。④ 从实践上看,“低谷隆起”就要优先发展薄弱地区和学校。因此,一些地方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就是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提高公办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2005年6月,浦东新区政府与民办教育管理机构——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签订协议,委托其管理一所公办薄弱学校。该学校的公办体制保持不变,具体包括:公办学校的产权隶属关系不变;政府拨款的责任不变;教师的编制不变;公办学校的收费方式和标准不变。新区政府每年支付给管理中心管理费,即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中心入主该校后,从委派校长、输入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到培训教师、组织教学等全部实行自主管理。最终学校办得好不好,由专业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截至2011年6月,浦东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教育类社会组织签约并实施的委托管理项目达到49个。应该说,上海浦东选择这种方式,与他们的治理理念息息相关。

(二)治理主体形成的治理结构及其权力配置决定了教育公共治理的效率

1.治理主体

传统教育行政体制下,教育管理主体是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成为政府能力的延伸,统一于政府的指令规划之内,教育被严格定位为只能由国家控制的公共事务。

而在治理理论的视域下,意味着教育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面对当前中国教育公共治理的实际困境,政府的教育决策活动应从“受益人缺席”状态转变为允许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活动,使教育政策能够体现最大多数人的要求和利益。⑤ 学者李涛认为,教育治理的主体转型应该由单纯“政府——公立学校”模式转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其中公立学校的发展价值是公平和均衡取向,而私立学校的发展价值是优质和特色取向,从而确保多元社会主体的多元教育需求。“第三部门”应重点凸显新闻媒体、教育学会、公共知识分子等多元社会部门、群体对于教育的监督、调研与批判建议功能,并有效建构国家公共教育治理协会作为治理中介,有效平衡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教育治理关系。另外,教师、家长、学生作为教育系统的传统核心元素,其重要的治理主体作用也应该得以彰显。

一言蔽之,教育公共治理的主体多元化,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参与到教育公共政策、规划、制度、方案等制度化或非制度化教育公共事业的预控、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估中,并在多层结构性事务平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存在中心与边缘的分野,而是职能与分工的分化,是主体性的共同参与,⑥从而由传统的“政府本位”的单向管理走向政府与社会组织、公民在平等基础上的信任合作与互动共治。

分析上海浦东新区“委托管理”,涉及的主体至少有四类,一是政府,二是受委托管理学校的受托机构教育中介组织,三是托管学校,四是评估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管、办、评的分离,并规定了教育三大“主体”(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基本职责与关系,即: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提供专业服务。

2.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制度性的安排,指的是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市场、学校乃至个人之间的权责配置及其相互关系。在行政管理模式下,教育采用刚性和固定的单中心运作方式,以“控制”作为其唯一价值选择,追求政府单向度即定规则的统一、普遍和模式化,政府作为教育系统单中心体系中唯一的权威主体,在教育空间中处处凸显等级化和官僚化色彩。

而在教育公共治理体系中,各主体之间,尤其是政府同其他主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通过对话、协商、互助等方式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最终达成公共利益。其中,政府在教育公共治理与服务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居于核心地位,其他治理主体需要接受政府的合理规制与监督。在权力配置方面,以权责比例为核心的制度安排,是教育公共治理探索的重要内核,政府与社会、市场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具体如何配置,各主体之间的权力边界在哪里,是其中的关键性问题。

在浦东新区的案例中,各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形成了怎样的治理网络?笔者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多个主体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发现:委托管理后,治理主体间的网络密度高于委托管理前,治理主体间的联系和资源流动增多,并形成了“小团体”,治理网络初步形成;政府在网络关系中的中心度有所降低,但仍处于中心位置;社会中介机构的中心度提高,逐渐成为这一治理网络关系中的重要力量,但其独立性和专业性有待提高。

从权力关系配置来看,研究发现:参与委托管理的社会力量比较单一,主要来自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独立性不强,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需求为辅,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一方面,存在“受托机构学校化”问题。如成功教育管理中心、竹园教育管理中心分别与闸北八中、竹园中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通过政府评估、审批成立教育中介机构。截至2011年6月,新区培育16个中介机构,其中8个由公办优质学校催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受托机构独立性、专业化仍待加强。另一方面,存在“评估机构政府化”问题。评估机构由政府培育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如市教委评估院(市级)与浦发评估中心、东方教育评估事务所(区级)有一定的行政层级关系。最后,中介机构专业性存在提升空间。由于各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对中介机构和托管学校的评估很难确定统一标准。实践中,评估机构主要的评估依据是受托机构的办学方案,即初期评估方案是否合理,后期评估方案的实施状况,通过对师生家长问卷、访谈、听课、听取托管机构自评报告等形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相对都很积极。由于难以制定统一、客观的标准,评估机构主观性较强,因此评估信度存在一定问题。

(三)治理效果受治理工具和主体治理能力的制约

1.治理工具

治理工具属于操作层面,指的是治理主体为实现治理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策略或方式,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和管理工具的选择,即通过区域事业规划、教育资源配置、公共财政投入、教育政策设计、教育质量监控等推动地区教育发展;二是社会组织对公办教育提供特色化补充性服务,对薄弱学校输出高品质管理指导与咨询,并提供专业性监督评价服务。三是学校通过内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发挥在教职工聘任、学校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指挥、自主评价等方面自组织与自我优化的功能。⑦

2.治理能力

治理能力主要指治理主体发挥的作用与功能。在教育公共治理中,政府仍应承担主要的治理责任,这是因为:(1)政府享有统治的合法性,被认为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2)政府能够调动所需的专业人力资源,能控制办公资源和信息资源。(3)在治理网络的形成中,政府往往是领头者。(4)政府有制定规则的权力。所以,要建立教育公共治理体系,重要的是政府自身应有较高的现代治理能力。随着改革深化,教育纠纷越来越频繁,政府如何才能应对突发危机或复杂的社会问题?现代的公共治理强调公共治理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赋予公共机构在发生紧急情况、遇到复杂问题时,根据法律的精神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及时做出制度性安排的权力。⑧ 教育公共治理同样要求完善相应法律体系,并建立能够保证政府维护教育公益性与发展的机制。

同时,在私人部门、公立学校、民办学校、非政府其他组织无力承担或不愿意承担的公共教育服务领域方面,例如提供教育法制、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举办各类学校、实施教育投资等方面,政府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些都对政府的现代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除政府外,其他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也影响着治理效果。像浦东区的改革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被委托管理学校的自主发展和中介机构发展困难,即这两类治理主体本身不具备优良的治理能力,从而导致这两类主体对政府过度依赖,并进而影响整个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公共治理”理念如何更好地本土化

教育公共治理是典型的西方语境概念,它的建构基础是“公民社会”,而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比较迟缓,迄今也只能算是初期阶段或者叫民间社会更为合适。因此,尽管治理理论的引介和我国政府努力在公共教育领域实现职能转变,但教育公共治理在我国仍面临很多问题。以上海浦东的教育委托管理模式为例,就面临许多争议和待解难题:一是教育经费问题。政府支付给教育管理机构的费用,增加了教育成本,并且经费使用问题难以有效监督。二是中介机构问题。有学者就质疑:何来专业管理机构?如何遴选合格的中介机构?何来真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如何规范招投标机制?我国的中介机构发展不成熟,独立性和专业化程度都不高,难以承担教育发展重任。三是薄弱学校自身发展问题。认为学校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强行移植文化,可能“水土不服”;委托机构与学校之间需要长时间磨合,在权力、机制、发展思路上很容易有冲突,可能会造成薄弱学校管理的混乱和不适应等。

那么,“公共治理”理念如何更好地本土化,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政府需要进一步促进治理主体之间合作、信任关系的建立。如政府进一步巩固受托机构、托管学校之间的关系;促进成熟的受托机构发展,发挥其在托管多个学校中的关键结点作用等。2.建立治理网络主体交流平台,加强治理主体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尝试建立公共治理合作中心,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搭建相互沟通与学习的平台,增进治理主体间的理解与合作。3.建立、维护和变更治理网络之间的关系,促进网络完善。建立治理关系时,政府需充分考虑目前已有的网络联系,在已有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网络联系,不仅有利于各主体之间关系融合,而且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已有网络。在实践中,长时间固定的委托管理关系确立后,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小团体”,必要时政府需要变更网络关系,促进网络健康发展。4.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培育社会组织,增强社会力量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以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但目前承担“办”与“评”的相关主体独立性都不够高,需要政府进一步下放权力,推动这些治理主体不断走向成熟。如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定相结合的教育决策机制,建立重大教育决策审议、听证制度,提高教育决策回应公众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培育面向学校需求的社会化教育资源和服务市场,通过签订契约、购买服务等形式,丰富教育公共物品的样式,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形成多元的教育服务格局。

(参考文献略)

注释:

① 全球治理委员,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5

② 李涛,教育公共治理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8)

③ 潘希武,教育治理的公共性是否衰退〔J〕.外国教育研究,2006,(7)

④ 朱家存,走向均衡———大中城市加强薄弱初中的政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度博士学位论文2002,(11)

⑤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选择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3-8-30

⑥ 李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教育公共治理——法理国家视阈中的政治哲学诠释与批判〔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⑦⑧ 李彦荣,浦东新区参与式公共教育治理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3)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211”二期建设研究项目资助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责任编辑 李 帆

作者:段晖

上一篇:社会主义下的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体育场大斜柱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