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2024-04-07

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精选8篇)

篇1: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一、情况分析:

1、概况:

本乡共有幼儿园五所,规模较大的有三所,中等的一所,较小的一所;其中已取得办园许可证的一所,两所正在申办中;自有园舍的两所,租用的三所;有校车接送的四所。全乡幼儿园教职工共31人,在园幼儿数524人。

2、幼儿分布情况:

全乡幼儿园班级总数19个,幼儿总数524人。其中小班4个,共124人;中班6个,共162人;大班4人,共122人,学前班5个,116人,适龄儿童数占百分之九十五。

3、教职工情况:

全乡教职工总数31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有14人已取得幼师资格证;保育人员3人,厨师、门卫、司机等其它工作人员8人。

二、幼儿园现状:

1、自2008年以来,我乡陆续开办了5所幼儿园,均为私人投资的民办幼儿园。基本上能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服从协调、管理,支持、配合上级工作。几年下来,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培养了一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才,为上杭乡的学前教育贡献了一份力量。

2、存在的问题:

由于这些幼儿园都是私人投资创办,分布不均衡,规模大小不同等等客观原因,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一是幼儿园分布分散,不便于管理。二是,由于这些幼儿园都是私人投资创办的,利益是他们最重视的,因此,在幼儿园的后续发展上投入不足,约束了幼儿园的发展。

三、投资创办者在能力、见识、理念上有不同,导致部分幼儿园成效不高,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第四,各幼儿园各自为营,抢生源、重经济效益,导致幼儿园经济效益低,管理跟不上,配套设施落后,严重束缚了幼儿园的发展。第五,管理上有存在严重缺陷,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计划、制度,多是凭经验办事,而且中小的监管任务繁重,难度大,只能时常指导和督促他们的工作。第六,安全隐患大,特别是幼儿园校车接送的问题,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接送幼儿多,接送车辆少,超载现象严重等已成为普遍现象,给幼儿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发展规划

鉴于以上情况,我乡开办一所正规的公办幼儿园,势在必行(目前上杭乡还没有中心幼儿园),希望上级领导和有部门关心、重视上杭乡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办一所现代化的正规幼儿园。

1、逐步取缔无证幼儿园,不具备开办幼儿园条件的应依法取缔。

2、3、加强对现有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明确职责,划清责任。同时着手创办中心幼儿园,将上杭乡学前教育纳入正规化,规范化管理。

4、上杭中小

2012.2 逐步形成中心幼儿园集中办学的模式。

篇2: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根据中办、国办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纲要(试行)》和《关于建设“平安福建”的工作意见》、《福建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积极构筑指挥高效、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全县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好转,为创建“平安上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二条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县构筑起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公安机关为骨干,各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城区、农村、单位内部及周边和铁路沿线为基础,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的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防控网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集打击、防范、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流动人口犯罪率、未成年人犯罪率、刑释解教人员犯罪率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能力得到加强,“六合彩”等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和重大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满意率逐步提高的目标。

第二章防控网络建设

第三条城区建立健全以民警为主要力量,群防群治为辅助力量,路面和社区防范为基础,巡逻防范为基本形式,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四条农村建立健全以行政村为单位,乡镇所在地为护村队主要力量的治安防范责任制,形成与农村三级报警服务系统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综治组织协调、公安监管、法人负责的安全防范责任机制,构筑安全防范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力量到位、与周边联防联动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六条铁路沿线建立健全以铁路公安为主,沿线重点路段、站点、乡镇防范为基础的路地联防工作机制,构筑保一方平安与保一线平安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三章防控工作重点

第八条实有人口管理

——建立健全常住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今年年底前争取实现省、市、县、派出所四级联网。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监管对象、有劣迹的青少年以及对可能危害社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全面实施“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和开展“无毒害社区”活动,深化“个十百”活动,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管理档案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逐一落实帮教力量,完善、落实定期走访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和委托现住地有关部门帮教制度,广辟就业渠道,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尽可能地减少和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进一步健全暂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暂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暂住(流动)人口登记站的建设,落实经费,落实暂住(流动)人口的登记、发证、注销、统计、协查通报、查验等管理工作。

——加强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协同管理租赁房屋的工作机制,健全登记、发证、安全检查等管理制度,落实出租人申请登记、与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等管理措施,指导和督促租赁双方履行治安责任。推行租赁房屋委托管理方式,2004年租赁房屋委托管理面达30%,2005年达50%,2006年达70%。

第九条行业、场所管理

——加强对旅馆业、印刷业、印章刻制业、机动车修理业、废旧金属收购业、金

银首饰加工销售业、通讯器材维修销售业、旧货交易市场等行业的管理和防范。建立健全公安、工商、经贸、技术监督、新闻出版等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落实业主治安责任制,建立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律措施。建立旅馆业治安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2005年完成全县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2006年在全县完成50个床位以上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实现全县联网。建立印章刻制业治安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2005年实现全县联网。

——加强对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和治安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法规范经营活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专业保安人员配备。2004年专业保安人员配备达到60%,2005年达到80%,2006年达到100%。

第十条加强对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物品、民用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规范从业人员管理。建立民爆物品和从业人员的登记、查询、追踪信息等计算机管理系统,2004年开展试点工作并全面推广,2006年完成建设任务。

第十一条加强街道、公路面的治安巡逻防范工作。建立健全以巡区为单位,治安复杂部位和易发案时段为重点、治安服务卡点为依托,巡警、派出所民警、交警、群防群治巡防队员为力量,协调运作、统一指挥的巡防机制。2004年建立县城主干道和高速公路、国道沿线的巡防机制;2005年建立城市次干道和省道沿线的巡防机制;2006年形成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的巡防网络。

第十二条加强与巩固安全文明社区、安全文明学校、安全文明村镇、安全文明单位、无毒社区、平安大道、安全文明铁道线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2004年,全面深化创建活动,2005年市级创建达标率达70%,省级达30%;2006年县级创建达标率100%,市级创建达标率达90%,省级达40%。

第十三条加强对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重点加大对两抢两盗、六合彩、吸毒贩毒以及盗抢铁路运输货物等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打击与防范力度。

第十四条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治安的处置工作。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落实情报沟通、定期分析、动态管理、挂牌督办、领导包案调处等工作措施。加强信访工作,有效减少和防止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坚持开展“政法五长”联合接访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处置预案,强化处置演练,落实处置装备。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

第十五条加强行政边际区域治安协作联防。巩固、完善与广东梅州、江西赣州三市公安机关的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协作联防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在县际及农村片区建立健全多警种联动指挥部,通过定期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沟通情报信息,及时掌握治安动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落实整体联动防范措施,消除治安死角,维护边界地区稳定。

第四章 防控工作措施

第十六条完善警务运行机制

——加强指挥系统建设。强化公安指挥中心队伍和科技装备建设,公安机关要逐步实现“110”、“119”、“I22”三台合一,充分发挥快速反应系统和110社会联动功能作用,努力形成信息畅通、指挥有力、手段先进、运转高效的指挥系统。

——加快“金盾工程”和安全防范技术工程建设。设立县公安信息中心,逐步完善公安无线通信网和公安GPS卫星定位系统、GAS电子监控系统、技防有线和无线系统、报警和控制中心建设。完善各个出城登记站治安卡点建设。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和社区住宅建设中大力推广安全防范技术工程。

——强化社区警务工作。按1000户或3000人配备一名社区民警的要求,配齐社区民警;规范社区警务制度,保证每周有不少于20小时的时间在社区开展工作,建立入户走访和巡逻为主的社区警力工作方式;建好警务室,完善警务室硬件建设,落实工作承诺制度。

——健全完善多警联勤的工作机制,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能力。深化公安工作改革,调整机构设置,有效整合警力资源。推行交巡警勤务方式改革。加强派出所警力,力争2006年城乡公安派出所警力不少于5人。

第十七条建立“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挂牌督办、重大案件领导负责、“三长”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适时组织专项打击行动,增强“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性。

第十八条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上杭县关于开展创建平安上杭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发挥合力,积极参与全社会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第十九条完善群防群治机制

——加强治保会组织建设。村(居)治保会成员不少于5人,治保会主任由村(居)两委主干兼任。建立健全治保会工作制度,做到开展工作记录完整、绩效考评认真兑现、群众评议及时反馈。强化治保会成员的教育培训,落实治保会办公活动经费,完善办公设施和必要工作装备,建立“乡镇筹集、派出所管理”的工资报酬制度。全面开展创建规范化治保会活动,2004年开展试点工作;2005年总结试点经验,整体推进,全县80%以上治保会达到规范化标准;2006年总结提高,全县95%以上治保会达到规范化标准。

——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按照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设施良好、规章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落实、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成效明显的要求,建好乡镇、村(居)、企事业、外口、区域性和行业性等五种类型调委会,健全县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村(居)调委会和十户义务调解员的“四级”调解网络。

——加强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建设。县、乡镇成立专职治安巡防组织,按实有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配备治安巡防队员,建立综治部门负责组建保障,公安机关负责管理使用的机制。各级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必须有专人负责治安巡防组织的管理工作。健全公开招聘、工作纪律、执勤规范、学习培训、工作考评、装备使用保管和辞退等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治安联防活动。(1)发挥民兵组织在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的作用。各乡镇人民武装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兵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治安防范工作。(2)加强治安中心户长队伍建设。本着“奉献、精干、实用”原则,在农村,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设一名治安中心户长;在社区,以30户左右为单位设一名治安中心户长;在内部单位或住宅小区,以楼(栋)为单位设一名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中心户长队伍建设做到“十有”:有名册、有聘书、有门牌、有职责、有手册、有培训、有活动、有例会、有报酬、有表彰。各乡镇都要精心培育一批治安中心户长的“示范户”,充分发

挥他们在维护当地治安中典型示范作用。(3)要进一步强化城区义务治安员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维护治安的机动、耳目作用。(4)加强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信息耳目建设,广辟情报线索来源。设立举报经费,逐步建立起覆盖全行业的治安耳目网络,及时掌握行业的治安动态,获取一些深层次、内幕性的信息,提高公安机关发现和控制行业内违法犯罪的能力。(5)组织各种类型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务治安巡逻和安全检查活动,并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组建治安承包服务队,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6)与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相结合,组织一批享受低保的人员,适当参与义务治安巡逻。

——积极发展和规范保安服务业,加强保安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推动保安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推动保安服务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保安服务业制度建设。大力开拓社区、城镇、农村和物业等领域的人力保安服务市场,大力推进金融保安专业守押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金融保安专业守押工作。

——建立健全暂住(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按500:1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健全完善协管员队伍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第二十条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各乡镇要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重视和加大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财政经费投入。

——多渠道解决专职治安巡防队伍的经费保障。要积极采取“政府负责、群众出资、单位赞助”的办法,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各乡镇财政按实有人口数每人1元列入预算。除了财政拨款外,不足部分可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筹措。开展维护治安的市场化运作,推行社会治安综合保险,在筹措的治安巡防经费中按比例为缴费对象投保。铁路部门要落实铁路护路联防经费。

第五章防控工作要求

第二十一条加强组织领导。县直各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稳定意识治安意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推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增强工作措施的针对性,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确保治安防控取得实效。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考核考评与激励机制。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综治委进行考核考评。乡镇综治委要根据本规划和当地具体实施意见,制定相应的考核考评标准以及奖惩办法,与综治领导责任制检查共同进行,并实行“综治一票否决制”。

第二十三条工作实施步骤。2004年上半年,县乡作出具体规划部署。2004年下半年,抓好临江镇、临城镇、蛟洋乡三个乡镇的重点集镇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05年起全面推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抓深化、抓巩固、抓提高,并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由县综治部门组织验收。

上杭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篇3:上杭乡小学德育工作总结(模版)

一、抓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主抓德育的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从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

二、抓常规,提高工作实效

1、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的好与坏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这项工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更是把此项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制定了年级、班级常规管理考核细则。对班级的管理实行周评比、月公示、学、期总评的办法。考评项目包括:学生精神风貌、班级纪律、班级卫生、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如何落实好制度和细则才是加强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我校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们每天做到:

1、“四查”,即早晨、间操、中午、离校。

2、“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即随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联合检查;

3、“学生跟踪检查”,即每个课间、两操都有值日学生进行常规检查。由于实行层层管理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此外,我校还狠抓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开学第一课和周班会对学生开展习惯养成和文明礼仪教育,学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2、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拓宽教育的主渠道

我校制定了有效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安排了月主题德育活动,并对全各村完小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本学期我乡各小学开展了“三爱.三节”、“庆国庆”、“感恩教育”、“元旦文艺汇演”等大型德育主题活动,活动开展非常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抓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校坚持创建有本校特色校园文化,对学校进行外部装修布置,由美术组老师担任设计师,紧紧围绕着“梦幻科技”这一主题,绘出了一幅美观新颖的校园文化图,并推荐了中心完小和棋盘村小参加了全县“校园文化示范学校”创评活动,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四、抓质量,创评班级特色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班主任技能大赛,并推荐老师参加了县局组织的“班主任技能大赛”活动,几名教师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回本校,提高了整个学校的班级管理质量,班级管理日益规范。

篇4:受禄乡向阳村三年发展规划

为了推进向阳村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抓好村级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强化推进措施,确保下乡驻村活动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特制订如下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向阳村紧邻三瑶线,全村现有202户,525口人,土地面积1590亩,其中水浇地530亩,旱坡地420亩,退耕还林土地640亩。现有机井6眼,其中有机井4眼尚未配套。经济发展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

二、发展优势

一是向阳村村土地平整,灌溉条件便利,适宜种植经济作物,适

宜发展设施蔬菜种植;

二是周边环境开阔,饲草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利于发展养殖业;

三是交通条件便利,农产品的运输和商品集散占据优势,适宜发展运输业和服务业。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坚持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龙头,整体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集中三年时间,努力把我村打造成党建工作先进村、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经济发展的先行村。

四、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村民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民增收。2015年之前向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00元。

2、产业结构调整。2015年之前建成占地500亩设施蔬菜种植园2个,规模养殖小区1个。

3、完善基础设施。在规划的设施蔬菜园区建设相配套水路电等设施

4、其他发展规划。一是探索新农村建设,争取全村实现“布局优化,房子美化,卫生洁化”,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极力做好民生改善工作,完善医疗、健身、文化教育、危房改造等工作体系,三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将向阳村建成蔬菜种植大村。四是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村务管理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化、制度化、正常化,村民对村级管理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五、主要建设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1、争取资金,配套4眼新打机井,铺设节水管灌8000米,保证坡地有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2、争取资金维修改造旧的水利设施,投资17万元,修建防渗渠1400米,投资2万元,修建过路涵洞4座,确保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3、改造村中排水设施,计划投资12万元左右,建全长1000米的排水渠,积极排除安全隐患。

4、投资5万元,维修学校围墙,配套教学器材和体育设施。

(二)发展村级经济,实现产业富村

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灌溉条件,形成以蔬菜、养殖、林业为龙头,多种村级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到达户均一亩蔬菜田、户均五只羊、户均一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鼓励致富能手带领群众致富,带动村级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改善人居环境,实现项目美村

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为工作重点,以营造生产发展、社会和谐、管理民主、乡风文明为工作落脚点,硬化村中街道,搞好亮化、美化、绿化;新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配套有关设施;努力打造“和谐、秀美、文明”的向阳新村。

(四)发展农业科技,实现科技强村

设施蔬菜园区建成后,在园区实施全方位的科学管理技术项目,为园区生产无公害蔬菜打下基础;建成科技化的养殖小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五)健全管理机制,实现民主治村

篇5:大苏计乡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3年3月

大苏计乡中心小学发展规划

(2013年3月—2016年3月)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今后三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快发展步伐,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审视今后学校的各项工作,创建学校特色,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1.办学优势:

一是有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组合时间虽然不长,但班子成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充分发挥各处室和校长室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协调作用。

二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和学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逐步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特别各级领导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及支持,增强了我们办好学校的信心。

三是学校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和积极性。在管理运行过程中,注重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起参与管理的民主激励、教师榜样激励、成就成果激励、以及情感激励等多种机制,以最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是学校校舍改造工程已经启动,通过学校校舍的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设施落后的面貌,逐 步形成规模办学走势,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循环。2.存在问题:

(1)由于受所处山区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安全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目前师资水平总体上还不够理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超过80%;教师人员结构不平衡,老教师也是九十年代民转公教师;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市县级和校级骨干教师,但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也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3)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发展尚待深入。学校以艺术教育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为推进特色教育的发展为主,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学校特色项目偏少,发展较为单一,特色成果不多,档次不高。要铸就学校特色,需要学校予以科学规划,不断拓宽特色领域,优化特色指导,丰富特色内涵,以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4)学生的家庭中,大都是处于农村家庭,这些家长平时都忙于生计,很少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其他的。对于目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特色教育等,有好多家长认为无所谓或没有必要,家长的素质情况在一定程度 上也影响着我校创优工作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5)教科研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学校校本教研与培训虽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但与新课改的整合研究还显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仍不强。当前,尤其要注重找准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研、课改教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二、办学理念和规划目标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办学目标:高起点,高质量,规范加优质;有特色,有创新,示范竟一流。

1.总体目标: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建设一支师德优良、结构合理、学科平衡、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理念先进,有开拓创新意识,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群体。

(3)创设基础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的办学条件。(4)建立一整套科学、人文、民主的学校管理体系。通过狠抓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力争到2014年,把我校建设成规模适度、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小学,以后利用2-3年时间,向“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示范学校目标发起冲刺。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4年8月):

着力规划校园布局,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整洁优美的“绿色”校园;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学科素质培养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加快特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办学特色,积极争创邹平县示范学校。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6年3月):

建设一支有锐意改革意识、敬业爱校精神、高素质、高水平、相对稳定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培养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学生;加大课题和课改研究力度,推广课改及教研成果;完善特色建设体系,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形成特色项目;不断优化学校管理,全面推进以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科学管理水平,办学质量高效益;向“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示范学校的目标靠近。

3、发展战略:(1)三年规划:

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形象; 拓宽德育渠道,提高活动实效,培育学生品质; 扎实教学管理,探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挖掘发展内涵,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落实安全责任,立足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水平。(2)远景规划: 将我校办成条件一流、质量上乘、特色显著、众人向往的幸福苏小。

三、规划重点

(一)德育工作

1.以养成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外部与家庭、社区加强联系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基础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挥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2.以少先队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依托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参观游览、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敬老助残、助贫帮困等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促使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依托重大节日、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活动以及各种纪念日等形成开展德育教育,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

3.进一步完善德育校本研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加强德育与生活、德育与网络、德育与艺术的实践整合,推动德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

4.改革德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引导与评定,促进他们自主参与德育管理,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工作 1.实施“质量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继续抓好过程性质量检测与监控,努力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加强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逐步完善学生评价制度。通过狠抓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一流质量”目标。

2.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要着力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增强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勤于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分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努力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提升素质、发展智慧的场所。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学习管理,积极推行“三个一”学习制度(每周至少读一篇理论文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论著,每年撰写一篇有较高水平的实践论文),实行“五个一”教学管理(每周完成一次教学反思,听一节课并有评点,每月撰写一则教育叙事,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4.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引导广大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 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5.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完善学校资源库,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能力,促使教师形成专题探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三)教育科研

1.拟定学校三年教育科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教研网络,加强教科研规范化管理,营造浓厚的学校科研氛围。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认真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2.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名著、学理论、做研究、写教育日志或教育叙事活动。

3.重视教科研成果的研讨、交流和推广,积极参与省、市、县课题和课改研讨会、汇报会和展示会等交流活动,争取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

4.办好学校科研刊物,及时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介绍最新的教科研动态,展示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建立畅通无阻的教科研信息网络。

5.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在搞好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已有课题研究和申报贴进教育教学实际的新的课题。

(四)队伍建设。

1.实施教师成才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 教师”活动,加强专业发展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三年内争取培养一支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星5名以上的骨干教师群体。

2.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名师工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学校提出发展要求:每学期看一本教育专著,取得1~2项奖励(在辅导学生、本人业务进步方面),上好一堂公开课,参加(承担)一项教科研课题研究,自制一个课件,为学校发展出一个好点子;累计有5000字的教后记或教育教学论文。通过专业辅导、业务培训、多元评价、业绩展示等各种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为名师。每学年度组织一次校级骨干教师评选。

3.认真落实师德规范要求,引导教师树立事业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联系起来,让他们意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要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把握与追寻。

4.实施教师校本培训与教研计划,立足“三个层面”(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采取“三个结合”(理论学习与技术研究相结合、课程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自主研究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新课程理念、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构建学习型校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积极为广大青年教师发展和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5.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教师发展轨迹,及时帮助和引导教师分析工作中的得失,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6.加强教师管理,严格教师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采取教师自主评价、教师间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绩效,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发展潜能,促使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五)学校文化

1.依靠学校文化建设组织的力量,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娱活动,逐渐形式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以文化氛围促进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在校园环境、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特色文化走廊和开放书架,营造书香校园外部氛围。

3.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展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大力加强学校的“三风”建设,积极构建班级文化,创新学校制度文化,以形成团结进取、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影响力。

4.广泛开展各种读书和文艺欣赏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学校文化学术氛围,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 校文化品位。

5.建立建设“和谐平安校园”长效机制。紧紧围绕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积极地反思并变革学校的制度规范以及自身行为,从而促使他们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以与学校文化整合,创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教书育人环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要主动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成立学校三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积极做好学校规划的实施工作。学校将在每学年初围绕三年规划,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并把具体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到各部门。学校将于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对没有落实到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加以整改。

2.强化行风建设,促进良好校风形成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树立团结勤政、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形象,使学校领导班子成为团结进取、勇于创新、乐于为师生服务的集体,成为作风务实、开拓创新、勤奋高效的领导集体。

3.营造良好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

要努力增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 良好氛围。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情况,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已,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以此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要不断增强保障意识,认真做好学校发展的后勤服务工作。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要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专用室的服务功能,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后劲。

5.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督

要积极增强监督意识,努力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监督。学校将成立以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的规划自评领导小组,建立自评操作体系,并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的监督保障作用,确保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稳步有序的落实。

上述三年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蓝图,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展示着学校灿烂的明天。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随着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三年后的大苏计小学将为尚义教育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篇6:固厢乡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一是加快推进校中园建设。在上级还没有明确资金来源的前提下,不等不靠,积极行动,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裕校舍,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创建校中园,进一步缓解入园难问题。

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项目,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探索建立公民联合办学、知名教育集团投资办学、个人投资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有效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坚持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全县民办幼儿园的综合治理,依法取缔无证园,加大持证园整改力度,严把幼儿园办园准入关口,加强办园许可证的年检年审工作,加强对全县幼儿园的校车管理、饮食卫生、规范收费等工作的管理。

四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民办幼儿教师合同制管理办法,加强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保育员、炊事员、医护员等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探索建立幼儿教师合理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幼儿教师编制,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配齐公办幼儿园教师。

篇7: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1月——2014年1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思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持科学管理,注重改革创新,进一步凸显我校“引导、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两大功能。为此,特对学校的工作与发展进行三年规划。第一部分: 学校办学现状分析

(一)基本状况:

织金县普翁乡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的前身是织金县普翁小学初中部,至1996年才与普翁小学分开,成立织金县普翁乡中学,成为一所纯初中学校,至今才15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占地18768平方米,绿化面积61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34平方米。学校建有一座教学楼(说是教学楼,实际上包括了办公、教学、实验室、多媒体室等),一座能容纳300住宿生的宿舍楼,一座简易的学生食堂,一个硬化操场,没有跑道和足球场。总之,学校规模较小,硬件设施也不是很齐备和完善。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读学生798人,在编教师35人,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30人,占总数的 85.7 %,中学一级教师9人。

2005年以来,学校在织金县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一次获二等奖,两次获三等奖。

(二)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发展速度较快。我校位于织金县普翁乡普纳翁村,普翁乡人口约有17000人,但地处纳雍乡、化起镇、三甲乡、牛场镇的中间,由于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赢得了临近乡镇部分学生和家长的信赖,生源剧增,从建校时的三个班发展成现在的12个班。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教育,成效显著,获得了乡中心校及县教育局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2、学校过硬的教育质量产生广泛影响,为学校的生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了一支比较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校为青年教师量身定衣制定培养目标,推动个性化发展,以构建健康心态系列活动,加强教师精神家园建设,加快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多年来,教师在学校行政领导的引领下,勤奋耕耘,不断探索,自觉学习,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充满希望和憧憬,奉献意识、敬业精神强,整体面貌积极向上。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层次相对较高,领悟力、理解力相对较强,冲劲足。

4、重视课程改革,生态课堂构建呈现新气象。学校按照上级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所有课程,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校本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推动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并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平台,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学校教学质量在县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校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加快了发展步伐。

5、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步伐。多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校园文化艺术节、象棋、摄影、书法、绘画、写作、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三)制约因素

1、由于多种因素,部分优质生源流失,制约了学校发展的空间。

2、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因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3、青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为学校实现整体式跨越带来一定难度。

4、返乡民工子弟进入本校学习,对学校教育质量形成冲击。

5、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6、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不足,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第二部分: 学校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理念

基本思路:

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青年教师培养为着力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办学目标:

进一步确立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优势,建成一所在织金县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独具特色的农村初中。

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全面育人。

2、育人目标:先成人,再成材、后成功,坚持走“学生人品第一,学习次之”的育人之路。

3、育人氛围:在普翁中学的校园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学校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5、校训:团结求实、开拓创新。

6、校风: 勤奋 进取 开拓 创新

7、学风: 勤学 善思 乐究 健美

8、教风: 敬业 博爱 勤研 善创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身先示范,争作奉献。以“毕节地区教师从教行为十不准”系列活动为载体,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强化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岗位竞聘等挂钩,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

二、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全面提高师资质量

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规范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努力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亮点。

1、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六认真”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对教师“六认真”工作情况的检查力度和密度,做到定期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细化检查过程,建立资料跟踪机制。继续开展教师“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特色活动,充分利用生活案例,推动教育反思走向深入,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为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深入开展评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切实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推进生命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邀请县教育局和兄弟学校的领导、优秀教师来校讲学,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开拓视野,每学期的优质课师范活动不少于四次。

3、加快学历进修、学历提高步伐

根据学校确定的到2014年本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5﹪以上的目标,对教师量身定衣设定成长目标,通过报销费用、协调好课务、提供方便等途径,继续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扩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队伍。

4、推进生态课堂的构建工程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学习生态教育理论,不断增强生态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和紧迫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为生态课堂的实验、研究、交流活动搭建广阔舞台。通过开展“生态课堂研讨月”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把全体青年教师推上展示的舞台,在不断实验、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努力开创生态课堂新局面。

三、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坚持为全体青年教师量身定衣设定成长目标的做法,推动全体青年教师在生态课堂构建方面积极实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有所建树;以加大督查力度,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的形式,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构建和谐关系,增强合力,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校际协作交流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研讨的质量,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把青年教师推上展示的舞台,在比较和鉴别中明确努力方向,加快成长步伐。

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1、正副校长、教导主任在理论学习、专业进步、依法办学、民主决策、廉洁自律、精细管理等方面作出榜样,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创设上下一心、和谐相处、团队合作、敬业奉献、勇挑重担、追求强大、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校长要努力成为学习型、学者型、事业型、研究型的校长,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艺术,为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带好头。

2、进一步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行政例会,组织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全体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水平;建立行政阶段工作剖析机制,努力提高行政的办事能力,提升团队战斗力;建立行政工作提示机制,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建立行政蹲点机制,搭建行政工作新平台,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行政的影响力。

3、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收费,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机制,改革优化教师人事、分配制度。

四、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本职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

三年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张 永(校长)副组长:李 钧(教导主任)

涂友琴 成 员:

徐道雄(总务主任)

赵国平(政教主任)

陈忠锐(办公室主任)

李 惠(团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陈忠锐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全新局面。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普翁乡中学 2011年10月10日

织金县普翁乡中学三年发展

(2012年1月——2014年1月)

篇8: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2014——2016)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理论,上级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总体分析

学校位于聚贤乡美丽的玉带河旁,占地面积17余亩。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分离,互不影响,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全校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中学二级教师19人,取得本科学历的32人,取得专科学历的24人。学校管理严、育人质量高,获得了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市级校风示范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成绩连续几年位居安居区前列。被安居区委、区府评为办学先进集体。学校生源主要来自聚贤小学和同盟小学,随着交通的发展,进城读书的学生逐渐增多,学校学生在2014至2016这三年里将呈逐年减少的状态。

(二)教育教学工作分析

1、当前教学成绩分析:

在2013年安居区期末素质测试中,我校七八九年级成绩均在安居区前10名,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 们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我校地理、化学等学科是我校的瓶颈学科,制约和困扰着我校的发展。还由于艺体教育人才奇缺,学校艺体发展方面也存在较大困难。

2、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情况:

我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踏实肯干、积极进取,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但我校教师也存在一定不足,全体教师虽有投入教学的干劲和热情,却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教育教学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仍存在满堂灌、题海战、时间战等问题。教师学历层次仍然偏低,第一学历大部分是中师、专科学历,本科学历少之又少,尤其是艺体专业教师几乎没有,教学中教师不能高屋建瓴,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教学,教师的学历培训、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急需提升。

3、教师业务素质情况分析

我校科任教师结构分配不合理,仍然存在数学教师担任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教师担课基本是两科及以上现象。造成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不太高。我校急需的音乐、体育、生物等学科专任教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我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教师调入调出极少,绝大多数教师数年来一直在此工作,主观上产生了位置疲劳,也不利于教师积极有效地展开工作。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遵循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理论,继续实施素质教育,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校师生中倡导并逐步形成“科学、勤奋、务实、创新”的局面,把学校办成“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质量优异、人民满意”的农村初中。

三、工作思路

(一)办学理念:教师认真有效果,学生努力成人才!

(二)育人目标:让学生学会求知识、学会做真人、学会善处事、学会品成功!

(三)校训:科学 勤奋 务实 创新

(四)校风:民主 和谐 求真 进取

(五)教风:德高 业精 管严 导和

(六)学风:自主 刻苦 善学 多问

四、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

1、规模效益:三年内,在校学生保持350人左右,设9个教学班,教职工总数保持58人左右。每年为重点高中和职业中学输送合格新生不低于毕业班总人数的75%,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巩固“普九”成果,服务区学生全部入学,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98%以上。

2、教育教学工作总体目标:

以优化教学管理为手段.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刻苦探究,勇于创新,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探索的精神,达到学生迅速成长进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稳中有进,教育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办出让聚贤人民满意的初中教育。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使新课改工 作得以深入开展。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逐年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争取在高中招生考试中成绩保持安居区领先地位。

(3)、加速培养全体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师资竞争力度,激活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老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动新教师尽快成长,提高整体师资质量。

(4)、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以学校总课题为引领,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教育科研促进课堂的教学。

2、教育教学工作内容及要求:

以课堂教学为工作聚焦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素质,促进其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为目标。构建“高效、优质、轻负”的课堂。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即在教学过程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常规教学中师生平等协作竞争氛围的营造,形成“德高业精、管严导和”的良好教风和“自主刻苦、善学多问”的良好学风,最终形成“民主和谐、求真进取”的良好校风,从常规教学工作层面推动学校发展。(1)、狠抓常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检查考核措施和力度。以提升教学理念、提高专业水平为校本培训重点,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教研组备课组专业建设。完善说课、听课、评课机制,开展各类教学评比展示活动,形成聚集课堂教学、研讨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加强质量监控、教学视导等环节的管理,关注教学效果,在教师中形成“德高业精、管严导和”的良好教风。通过教学检查、示范激励等途径,对学生加强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科类竞赛,形成崇尚知识、追求能力的氛围,在学生中形成“自主刻苦、善学多部” 的良好学风。

(2)、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技术,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培养出1至2名遂宁市知名教师、3至4名遂宁市教学骨干、10名以上区知名教师。

1、通过讲座培训、辅导报告、外出学习,撰写论文、小结反思、表彰先进等形式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进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调整,有计划招聘一定数量骨干教师,调整、充实若干薄弱学科,如生物,化学学科。

3、加强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外出培训,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带教工作。

(3)加强集体教研工作,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体现集体智慧,构建新课程背景下校 本教研制度的新思路新举措,重视对组长的培训指导,明确组长职责,提高组长工作责任心和管理水平,教研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总结,要注重过程管理,突出“研”字,争取数学、外语和语文组成为集体教学效果明显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以强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方法为指导思想,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及时检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1、加强集体教研工作。做到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教研内容固定。具体步骤为理论方舟,说课、评课、论题探究等环节,带班领导全程参与指导,切实保障教研组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打和力战,利用学校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扎实有效开展“说、听、评”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教研组、备课组进行的每周公开课活动要雷打不动,并进行“推门听课”制度,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课,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认真开展新课程优质课大赛活动。要在备课组、教研组、全校掀起赛课的高潮,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术高超,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

五、实施阶段

1、常规教学工作

(1)、2014年教学工作规范达标,教风学风明显改观。各科教学质量普遍提高。教学成绩大幅度提升,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2)、2015年教学研讨气氛浓厚,各科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力争教育教学成绩大幅向前迈进。教学工作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前题下有更大进步。

(3)、2016年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力争教育教学成绩居遂宁市乡镇中上游水平。超额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2、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2014年对全校教师进行全面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校内自行组织学习培训,与校外学习相结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大面积提升。

(2)、2015年全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面积提升。培养出1至2名遂宁市知名教师、1至2名遂宁市教学骨干、6名以上区知名教师。

(3)、2016年培养出1至2名遂宁市知名教师、3至4名遂宁市教学骨干、10名以上区知名教师。并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3、教研工作

(1)、2014年我校全面掀起赛课、集体备课、集体研课活动高潮,初步形成教师乐于集体备课、集体研课的浓厚教研工作氛围。

(2)、2015年教研工作初见成效,教师教学技能逐步得到提高,课堂效率高,学生成绩大面积提升。

上一篇: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下一篇:售后服务质量控制规范